You are on page 1of 2

医药导报 2019 年 8 月第 38 卷第 8 期 · 1097·

利奈唑胺致白细胞减少 1 例
但菊开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药学部,武汉 430071)

关键词 利奈唑胺; 白细胞减少;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978.1; R96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781( 2019) 08-1097-02
DOI 10.3870 / j.issn.1004-0781.2019.08.026 开放科学( 资源服务) 标识码( OSID)
9 -1
1 病例资料 孢他啶。2018 年 3 月 6 日,WBC 为 6.9 × 10 ·L ,患者
患者,
男,75 岁,
1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肿 大便隐血 4 +,考虑消化道出血,请消化内科会诊: 上消
疼痛,
胀、 活动受限,局部皮温高,在当地诊所输液( 具体 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 暂禁食,停用低分子肝素和丹
) ,
药物不详 治疗后 症状无明显好转。2018 年 2 月 28 日 ,
参川芎嗪 加强抑酸、止血治疗,给予泮托拉唑钠 80 mg
转入我院,门诊血常规提示: 白细胞计数 ( WBC) 20.8 × 泵入, 卡络磺钠 80 mg 静脉滴注,醋酸奥曲肽 0.1 mg 静
-1 9 -1
脉滴注 1 次。2018 年 3 月 8 日,WBC 为 3.7 × 10 ·L 。
9
10 · L ,中 性 粒 细 胞 84. 8%,红 细 胞 计 数 ( RBC) 为
2.49× 1012 · L -1 ,血 红 蛋 白 ( Hb ) 85 g·L -1 ,血 糖 WBC 为 2.7×109 ·L -1 ,
2018 年 3 月 11 日, 行右腿抽脓减
14.92 mmol·L -1 ,白 蛋 白 22. 8 g · L -1 ,肌 红 蛋 白 压治疗。2018 年 3 月 13 日局麻下行右小腿脓肿切除
-1
174.79 ng·mL ( 提示肌肉受损 ) ,右侧大腿较左侧大 WBC 为 2.8 × 109 ·L -1 。2018 年
术。2018 年 3 月 14 日,
8 cm, 右侧小腿较左侧大 11 cm,右侧小腿局部颜色变 3 月 15 日,患者右下肢疼痛均较前缓解,无发热。2018
深; 左眼失明,
右眼仅有感光。双下肢静脉 B 超示: 右侧 WBC 为 2.3×109 ·L -1 ,
年 3 月 16 日, 患者白细胞持续降
小腿皮下软组织肿胀,肌层内混合回声区,考虑血肿可 低,
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后, 考虑与使用利奈唑胺有关, 予
能性, 双下肢动脉广泛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头颅 CT 以停用,
改成头孢哌酮 / 舒巴坦钠 3 g, 每天 3 次, 静脉滴
9 -1
提示: 左侧基底节及右侧后脑多发腔间隙性梗塞,部分 注抗感染。2018 年 3 月 18 日,WBC 为 1.9 × 10 ·L 。
软化,
脑白质缺血, 脑萎缩。入院诊断为: 右下肢软组织 2018 年 3 月 20 日患者 WBC 正常( 4.6 × 109 ·L -1 ) ,
2018
感染并脓肿形成,2 型糖尿病,陈旧性脑梗死。给予抗 年 3 月 24 日, 患者右下肢肿胀明显好转,无发热,出院。
感染、
抗凝、 改善循环等治疗。2018 年 2 月 28 日,
降糖、 2018 年 3 月 27 日于内分泌科调降糖方案时,查血常规:
9 -1
右下肢软组织感染部位穿刺取分泌物,并进行细菌培养 WBC 维持在 4.6 10 ·L 。
×
和药敏试验, 每天 3 次,静脉滴注,
给予头孢他啶 2 g, 利 2 讨论
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 利奈唑胺是首个用于临床的恶唑烷酮类人工合成
号: 171101) 0.6 g,
每天 2 次,
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丹参 抗菌药物,
2000 年和 2007 年分别在美国和中国上市,对
川芎嗪注射液 10 mL, 每天 1 次,静脉滴注改善循环,注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
每天 1 次抗凝,
射用低分子肝素钠 2500 U, 胰岛素降糖, 菌( VRE) 和耐青霉素肺炎球菌( PRSP) 在内的大多数革
[1-2]
临时医嘱中间断性给予脂溶性维生素( Ⅱ) 、 人血白蛋白、 兰阳性菌等有抗菌作用 。利奈唑胺组织渗透性好,
[3]
电解质 和 全 血 等 支 持 治 疗。2018 年 3 月 1 日 上 午 治疗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效果优于万古霉素 ,
轻中度
-1
随机血糖 27.6 mmol·L ,
10: 00, 请内分泌科医生会诊, 肝肾功能不良者无需调整剂量。不良反应主要有呕吐、
[3-4]
继续胰岛素泵入降糖 ( 早、中、晚各 6 U) ,密切观察。 腹泻、
血小板减少及骨髓抑制等 。有研究显示利奈
WBC 为 10.4 × 109 ·L -1 。2018 年 3 月
2018 年 3 月 2 日, 唑胺可能更适合糖尿病患者皮肤及软组织严重感染的
[5]
3 日,
请骨科会诊,
给予患者下肢穿刺抽脓液减压,控制 抗菌治疗 。有关文献报道利奈唑胺导致血液系统不
血糖至正常水平后行切开引流术。2018 年 3 月 4 日,分 良反应主要是血小板 ( PLT) 和血红蛋白 ( Hb) 减少,多
[6]
泌物培养病原学检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 数可以恢复 , 年龄越大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笔者报道
显示该菌对青霉素耐药,对其余药物敏感,立即停用头 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白细胞持续性降低,按照国家药品不
[7]
收稿日期 2018-06-28 修回日期 2018-09-10 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关联性评价标准 , 患者白细胞
作者简介 但菊开( 1966-) ,男,湖北武汉人,副主任药师, 降低与使用利奈唑胺的关系为可能。但患者有间断性
硕士,
主 要 从 事 医 院 药 学 相 关 工 作。ORCID: 0000-0002-9010- 输血治疗,
可能干扰血常规中某些指标,尤其是 PLT 和
0157。电话: 027-67812904,
E-mail: djk1@ sohu.com。 因此不排除本例患者导致 PLT 和 Hb 降低的可能
Hb,
· 1098· Herald of Medicine Vol. 38 No. 8 August 2019

性。在用药监护方面,使用利奈唑胺时应密切监测患者 [4] MIKAMO H,TAKESUE Y,IWAMOTO Y,et al. Efficacy,


血常规变化 除非严重感染事件,用药一般不要超过两
, safe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tedizolid versus linezolid in
patients with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in Japan-results
周。有条件( 尤其是高龄患者) 可监测利奈唑胺的血药
-1 of a randomised,multicentre phase 3 study [J]. J Infect
浓度,
使其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 2 ~ 7 mg·L ( 或 AUC
-1 [8]
Chem, 24( 1) : 434-442.
2018,
为 160 ~ 300 mg·h·L ) 。有研究表明,利奈唑胺口
[5] KHATRI S K,ATHNANAND M R,NIKHILA R, et al.
服给药比静脉给药对血液系统的风险更小,且口服或静 Formulation and evaluation of wound healing activity of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脉给药生物利用度均可达 100%, linezolid topical preparations on diabetic rats[J]. Int J App
[9]
尽快转为口服,
以减少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在应用利 Pharm, 8( 3) : 30-36.
2016,
奈唑胺时,
临床药师应加强与临床科室的交流,促进其 [6] 吉别克·努尔孜汗,马佳萍.利奈唑胺引发血液反应不良
合理应用,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为患者带来更好的 的特点以及安全用药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
( 18) : 78-80.
药学服务。
[7] 林伟斌,彭玲玲,彭海莹,等.前列地尔注射液致过敏性休
参考文献
克 1 例[J].中南药学, 16( 2) : 282-283.
2018,
[1] 张琴,欧阳林旗,胡炜航,等.利奈唑胺谷浓度治疗药物监
[8] 赵文艳,张健. 利奈唑胺的血液系统毒性反应及其防治
测的初步研究[J].中南药学, 20( 1) : 138-141.
2018,
[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14( 5) : 294-298.
2012,
[2] 朱熙,刘丽萍,胡伟,等.利奈唑胺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
[9] TAKAHASHI Y,TAKESUE Y,NAKAJIMA K,et al. Risk
回顾性研究[J].医药导报, 36( 5) : 579-583.
2017,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rombocytopenia
[3] LI Y,XU W.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nezolid compared with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linezolid therapy[J].J Infect Chem,
other treatments for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a meta-
17( 3) : 382-387.
2011,
analysis[J].Bios Rep, 38( 1) : 1-9.
2018,

吉非替尼致神经性耳聋 1 例
俞燕华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临床药学室 ,宁波 315100)

关键词 吉非替尼; 耳聋,神经性; 药品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979.1; R96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781( 2019) 08-1098-02
DOI 10.3870 / j.issn.1004-0781.2019.08.027 开放科学( 资源服务) 标识码( OSID)

1病例介绍 力有所下降就诊本院。 门诊拟肺肿瘤收入院,请耳鼻


患者,男,
67 岁。 于 2017 年 6 月 6 日因无明显诱 咽喉科会诊,查体: 双耳畅,鼓膜完整,电测听力: 双耳
因下出现咳嗽咯痰,声音嘶哑,恶心呕吐数次入院,经 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时间较长,本科
胸部增强 CT 平扫检查,右下肺见团片状高密度影,肺 暂无特殊处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若患者改善听力意
窗下范围约 26 mm × 45 mm,右侧胸腔见少许液性密度 愿强烈,可尝试佩戴助听器。 头颅 MRI: 老年脑改变,
影,两肺另见多发大小不等小结节影及斑片影 ,纵隔结 轻度脑白质变性,未见颅内转移。
构清楚,内见淋巴结影,诊断为右下肺癌,伴肺内弥漫 2 讨论
-1
性转移,肿瘤标志物系列: 癌胚抗原 33 ng·mL ,循环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
血基因检测示 EGFR 突变阳性,
2017 年 6 月 15 日开始 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1]
使用吉非替尼片 ( 阿斯利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 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谱和死亡谱的首位 。 其
0.25 g,批号: 1705181) 0.25 g,1 天 1 次,口服,出院后 中占所有肺癌患者 80% ~ 85% 的病理类型为非小细胞
继续服用。2018 年 3 月 25 日,患者主诉 3 个月前听 肺癌( 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 ,绝大多数患者
收稿日期 2018-05-11 修回日期 2018-08-13 由于初诊时就已处于癌症晚期,失去手术的指征,内科
[2]
作者简介 俞燕华( 1984-) ,女,浙江宁波人,主管药师,学 治疗成为该类患者首选方式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士,主要 从 事 临 床 药 学 工 作。电 话: 0574 - 55662542,E-mail: (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 作为最先成功开发成为
278867885@ qq.com。 靶向治疗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在过去 10 年中,显著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