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51

碳酸 盐岩 油 藏油 水两 相 不稳定滲 流


理论研究

博 士 生 : 王 

导 师 : 伊 句 艺 教授

专 业 : 油 气 1 开发工程

研究方 向 : 油 气 开汽 理 论 与 方 法

成 都 理 1 、 


二 〇 —

七 邛 六 月



分类 号   学 校 代码 : 1 06 1 

U  D C   密 级 学 号 :


成 都 理工 大 学 博 士 学位 论 文

碳 酸 盐 岩 油 藏 油 水 两 相 不稳 定 渗 流 理 论


研究


王 勇

指 导 教 师 姓 名 及职 称 伊向艺 教授

申 请 学 位 级 别 博 士 专 业 名 称 油 气 田 开发 工程

论文 提 交 日 期 2 0 1 7 . 04 论 文 答辩 日 期2 0 1 7 . 06

学 位授 予 单 位 和 日 期 成 都 理 I 大 学 (  

答 辩委 员 会 主 席

评 阅人 

20 1 7 年 6 


独创 性声 明

本 人声 明 所 呈 交 的 学 位 论 文 是 本 人 在 导 师 指 导 下 进 行 的 研 究 工作 及 取 得 的

研 究成 果 据 我所知 除 了 文 中 特 别 加 以 标 注 和 致 谢 的 地方 外 论 文中 不包含其


。 f ,

他 人 己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研 宄 成 果 也不 包 含 为 获 得,
成 都理工 大 学 或其 他 教

育 机构 的 学 位或 证 书 而 使 用 过 的 材 料 与 我 同 工 作 的 人 员 对 本 研 宄所 做 的 任何


贡献 均 己 在 论 文 中 作 了 明 确 的 说 明 并 表示 谢意 

学 位论 文 作 者 签名
4 ^









位年
学 位论 文 版权使 用 授 权 书

本 学 位 论 文作 者 完 全 了 解 成 都理 工 大 学 有 关 保 留 使 用 学 位 论 文 的 规 定
、 

有 权 保 留 并 向 国 家 有 关 部 门 或 机 构 送 交 论 文 的 复 印 件 和 磁 盘 允 许论 文 被 查 阋 和

 ,

借阅 。 本 人授权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可 以 将 学 位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编 入 有 关 数

据库 进行检索 , 可 以 采用 影 印 、
缩 印 或 扫 描 等复 制 手段 保存 、 汇编学位 论 文 


保 密 的 学 位 论 文 在 解 密 后 适 用 本 授权 书 

学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见


学论
文作者
导师签
名


6月
4 曰


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理论研究

摘 要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
已经成为油藏工程师和业内学者普遍重视的课题和重点攻关的方向。据不完全统
计,全球 236 个大油田中,碳酸盐岩油气藏油气储量占总储量的 50%以上,油气
产量约占总产量的 60%以上,具有分布广,类型多,储量大,产能高的特点。
然而,碳酸盐岩油藏由于埋藏深,地质年代久远,经历了漫长的成岩作用和
改造作用,所以其内部赋存了裂缝、溶洞等宏观非连续面,而这些造成了该类油
藏储集空间的多样性;碳酸盐岩油藏油水关系与流体流动特征复杂,产量递减快,
无水采油期短,油藏中较早出现油水两相流动。因此,开展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理论研究,明确油藏内部流体流动规律,揭示各种地层参数、
流体参数以及压裂参数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渗流规律的影响,这对系统化的研
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碳酸盐岩油藏地质
特征研究成果,从渗流力学理论出发,应用多种现代数学方法,再辅以计算机编
程技术,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理论进行了研究。论文开展
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储集层特征进行
分析,阐述裂缝和溶洞介质的地质特征,抽象出几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油水
两相渗流模式。
(2)基于碳酸盐岩油藏多尺度储集空间特征研究结果,建立孔隙-裂缝和孔
隙-裂缝-溶洞系统的拟稳态和非稳态油水两相基本渗流物理模型。
(3)基于前述建立的多种渗流模式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基本
渗流物理模型,推导出顶底封闭情况下不同侧向边界条件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
藏中连续点源所引起的压力响应计算公式。
(4)基于前述获得的碳酸盐岩油藏中油水两相基本连续点源所引起的压力
响应计算公式,推导出无限大外边界和圆形外边界条件下碳酸盐岩油藏中多种井
型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的井底压力和产量计算公式;其中,多种井型包括直井(完
全射开和部分射开)、压裂直井(无限导流、有限导流)、水平井以及多级压裂水
平井(无限导流和有限导流)。

I
(5)通过寻求合适的算法,借助于计算机编程技术对本文所建立的渗流数
学模型进行编程实现,绘制不同井型-油藏-边界组合下的试井双对数曲线和产量
递减分析曲线,对压力与产量递减响应特征及对应的地层中流动阶段进行分析。
(6)利用碳酸盐岩油藏油井的实测数据验证本文模型的适用性。
通过研究推导出了无限大外边界和圆形外边界条件下碳酸盐岩油藏中多种
井型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的井底压力和产量计算公式,分析了各种地层参数、流
体参数以及压裂参数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渗流规律的影响,形成了一套适合于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动的单井生产动态分析方法与技术,深化了基质、
裂缝以及溶洞中流体流动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碳酸盐岩油藏不稳定渗流理
论,为指导此类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藏 缝洞型 油水两相 试井 单井产量递减分析

II
Research on Oil and Water Two-Phase Unsteady Seepage in

Carbonate Reservoir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energy demand and the deepening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ate reservoir has become the key
research direction of reservoir engineers and scholars. According to incomplete
statistics, carbonate reservoirs of oil and gas reserve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50% of
total reserves, and the oil and gas production accounts for more than 60% of the total
production in the world's 236 major oil fields;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distribution, multi type, large reserves and high productivity.
However, the carbonate reservoi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ep burial, the
long geological age and the long term diagenesis and transformation, hence it has the
fracture, karst, fault and other macro discontinuous surface, which results in the
diversity of reservoir space of this reservoi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il and water
and fluid flow in reservoir is complex, the decline of production is fast, the water-free
oil production period is short, and the oil and water flow occurred earlier in the
reservoir. Therefore, the theory of oil-water two-phase unstable seepage in the
fracture-vug type carbonate reservoir is carried out, an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ormation parameters, fluid parameters and fracturing parameters on the seepage of
fracture-vug type carbonate reservoirs are analyzed. Reservoir seepage law,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fracture-vug type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China, the oil and water two-phase unsteady seepage theory in fractured
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 was researched by using seepage mechanics theory, many
kinds of modern mathematical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ming technology. The
main research work of this study is as follows:
(1)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ed 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 are analysed, and some kinds of oil and water
two phase flow models of fractured 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 are proposed.

III
(2) Based on the study of multi-scal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reservoir,
the pseudo steady state and unsteady state models for the basic seepage flow of oil
and water two-phase flow in porous-fracture and porous-fracture-vug systems are
proposed.
(3) According to the above mentioned physical model of oil-water two-phase
flow in fractured 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s with various percolation models,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pressure response of a continuous point source in the
fractured 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op and bottom
impermeable and different lateral boundaries is proposed.
(4) Based on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pressure response of a continuous
point source in the fractured 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bottomhole pressure and productivity of many kinds of well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infinite outer boundary and the circular boundary are proposed, where the well
types include the vertical well (completely and partially perforated), fractured vertical
well (infinite conductivity and finite conductivity), horizontal well and multi-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finite conductivity and finite conductivity).
(5) The well test curves and well production decline curv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well, reservoir, and boundary are draw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v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flow in the formation are also analysed.
(6)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s in this study are verified by the measured data
of oil wells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Based on this study,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bottomhole pressure and
productivity of many kinds of well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infinite outer boundary
and the circular boundary are propose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ormation parameters,
fluid parameters and fracturing parameters on the seepage of fracture-vug type
carbonate reservoirs are analyzed, a set of dynamic analysis method and technology of
single well production for oil and water two-phase flow in fractured 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 is developed, the understanding of fluid flow in matrix, fracture and vug are
deeper, and the theory of unstable seepage in carbonate reservoir is developed.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such reservoirs.

Keywords: Carbonate reservoir, Fracture-vug type, Oil and water two-phase flow,
Well test, Analysis of single well production decline

IV
目 录
第1章 引 言............................................................................................................ 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碳酸盐岩油藏渗流理论研究现状...................................................... 2
1.2.2 源函数方法在渗流理论中的应用现状.............................................. 8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10
1.3.1 研究目标............................................................................................ 10
1.3.2 技术路线............................................................................................ 10
1.3.3 关键技术............................................................................................ 10
1.4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11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3
第2章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 14
2.1 地质概况....................................................................................................... 14
2.2 储集层特征................................................................................................... 15
2.2.1 岩石学特征........................................................................................ 15
2.2.2 成岩作用特征.................................................................................... 17
2.2.3 储集空间类型.................................................................................... 17
2.3 储集体发育规律........................................................................................... 20
2.3.1 储集体分布规律................................................................................ 20
2.3.2 储集体发育控制因素........................................................................ 20
2.4 缝洞组合模式............................................................................................... 21
2.5 本章小结....................................................................................................... 22
第3章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基本渗流模型及其点源解...................... 23
3.1 碳酸盐岩油藏孔隙-裂缝双重介质系统油水两相渗流模型 ..................... 23
3.1.1 孔隙-裂缝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 23
3.1.2 孔隙-裂缝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 29
3.2 碳酸盐岩油藏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系统油水两相渗流模型 ............ 34
3.2.1 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 35
3.2.2 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 41
3.3 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点源基本解........................................................... 47
3.3.1 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瞬时点源解.................................... 48
3.3.2 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连续点源解.................................... 50
3.4 顶底封闭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连续点源解............................... 51
3.5 不同侧向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连续点源解........... 52
3.5.1 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 52
3.5.2 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 54

V
3.6 油水相对渗透率........................................................................................... 55
3.7 本章小结....................................................................................................... 57
第4章 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动直井不稳定渗流理论研究.......................... 58
4.1 完全射开直井............................................................................................... 58
4.1.1 井底压力公式推导............................................................................ 58
4.1.2 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的叠加............................................................ 61
4.1.3 变井底流压生产油井产量公式推导................................................ 62
4.1.4 Laplace 变换的 Stehfest 数值反演方法 ............................................ 63
4.1.5 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 64
4.2 部分射开直井............................................................................................... 97
4.2.1 井底压力公式推导............................................................................ 98
4.2.2 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 102
4.3 本章小结..................................................................................................... 114
第5章 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动压裂直井不稳定渗流理论研究................ 115
5.1 无限导流压裂直井..................................................................................... 115
5.1.1 井底压力公式推导.......................................................................... 115
5.1.2 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 118
5.2 有限导流压裂直井..................................................................................... 127
5.2.1 井底压力公式推导.......................................................................... 127
5.2.2 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 138
5.3 本章小结..................................................................................................... 149
第6章 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动水平井不稳定渗流理论研究.................... 150
6.1 井底压力公式推导..................................................................................... 150
6.1.1 侧向无限大边界.............................................................................. 151
6.1.2 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 152
6.1.3 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 153
6.2 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 154
6.2.1 试井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154
6.2.2 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161
6.3 本章小结..................................................................................................... 166
第7章 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动多级压裂水平井不稳定渗流理论研究.... 167
7.1 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 167
7.1.1 井底压力公式推导.......................................................................... 167
7.1.2 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 171
7.2 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 184
7.2.1 井底压力公式推导.......................................................................... 184
7.2.2 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 197
7.3 本章小结..................................................................................................... 207
第8章 实例应用分析............................................................................................ 208
VI
8.1 现代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解释方法概述................................................. 208
8.2 实例应用..................................................................................................... 208
8.2.1 实例 1............................................................................................... 208
8.2.2 实例 2............................................................................................... 215
结 论........................................................................................................................ 221
1 结论................................................................................................................ 221
2 建议................................................................................................................ 223
致 谢........................................................................................................................ 224
参考文献.................................................................................................................... 225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34
附 录........................................................................................................................ 235
A 文中符号意义及单位 ................................................................................... 235
B 圆内各点到圆周的平均距离计算公式 ....................................................... 239

VII
第1章 引 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复杂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已成为国内外石油
公司重点攻关的方向。据不完全统计,全球 236 个大油田中,碳酸盐岩油气储量
占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产量约占总产量的 60%以上(王建坡, 沈安江, 蔡习尧等,
2008)。我国碳酸盐岩分布范围广(图 1-1),陆上海相盆地 28 个,面积约 330×
104km2,海域海相盆地 22 个,面积约 125×104km2,油气资源量为 380×108t 油
当量(周玉琦, 易荣龙, 舒文培,2004)。碳酸盐岩原油储量主要分布在渤海西部
渤海湾、新疆塔里木以及广东珠江口等 3 个盆地,天然气储量主要分布在四川、
内蒙古鄂尔多斯和新疆塔里木等多个盆地(谢锦龙, 黄冲, 王晓星,2009)。

图 1-1 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分布(苟波,2015)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的普光、元坝、龙岗、安岳,鄂尔多斯盆地的大牛地、
塔里木盆地的塔中等地区相继发现了大型-中型海相油气田。我国海相碳酸盐岩
真正投入勘探的面积约占碳酸盐岩总面积的 34%;截止 2010 年,累计已探明原
油地质储量 15.2×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 1.36×108m3,石油和天然气探明率只有
15%,剩余油气资源仍非常丰富,海相碳酸盐岩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仍十
分广阔(赵文智, 胡素云, 刘伟等,2014)。但是,由于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年
代久远,又经历了长期的成岩和改造,其内部赋存大量的断层、裂缝和溶洞等非
连续面,造成了此类油气藏储集空间的多样性(王根久,王桂宏,2002);而且,
碳酸盐岩油藏油水关系与流体流动特征复杂,产量递减快,无水采油期短,油藏

1
中较早出现油水两相流动。因此,开展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
理论研究,明确油藏内部流体流动规律,揭示各种地层参数、流体参数以及压裂
参数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渗流规律的影响,这对系统化的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
油藏有着重要的意义。
试井和单井产量递减分析方法是地层中流体流动试验,是以渗流力学理论为
基础,通过测试压力和流量等资料,研究油气藏和油气井问题的一种方法。缝洞
型碳酸盐岩油藏渗流规律复杂,试井曲线和单井产量递减分析曲线类型多样。通
过试井曲线和单井产量递减分析曲线可以了解储层的某些地质特征;根据油藏外
边界特征可以为油井合理工作制度的选择提供依据;同时可以判断油井供油的大
概范围,有利于开发井的部署和井网调整;将试井曲线和单井产量递减分析曲线
与该类油藏的生产动态特征相结合,从而得到该类油藏的合理工作制度、含水上
升规律、以及见水后的递减规律;在后面的油井测试中,如果遇到相似的曲线形
态,可以参考以往的油井工作制度,确定当前油井的工作制度,从而延长无水采
油期,提高无水采油量及油藏采收率。因此开展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不
稳定渗流理论研究,建立多种井型的油水两相不稳定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理
论与方法,形成一套适合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动的单井生产动态分
析方法与技术,用于科学合理地开发此类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碳酸盐岩油藏渗流理论研究现状

根据裂缝介质和溶洞介质中流动机理的实验研究、物理模型以及数学描述,
中外学者对裂缝介质提出了多种流动模型,如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双重介质模型、
随机连续介质模型、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及分形模型等,如图 1-2 所示。

2
图 1-2 描述裂缝和溶洞中流动规律的各种物理模型(李隆新,2012)

Warren 等根据碳酸盐岩油藏的双重介质特征,提出了基质向裂缝传质的拟稳
态 Warren-Root 双重介质模型,其裂缝介质和孔隙介质具有不同的压缩性、介质
各向异性,建立了渗流微分方程,对裂缝系统的几何特性和渗流特性进行了界定,
目前是应用最广的双孔介质模型(Warren J E,Root P J,1963)。
Kazemi 等应用 Warren-Root 模型建立了天然裂缝性油藏均匀裂缝分布的不稳
定压力动态模型,并获得了解析解(Kazemi H,Kazemi H,1969)。
根据碳酸盐岩油藏的双重介质特征,提出了基质向裂缝传质的非稳态 De
Swaan 双重介质模型,也是目前工业界广泛应用的一种双重介质油藏模型(De
Swaan A,1976)。依据渗流原理推导出了一类双重介质渗流模型的精确解析解(陈
钟祥,姜礼尚,1980)。
葛家理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碳酸盐岩油藏双重和三重渗流模式进行了
理论分析,并着重讨论了基质-裂缝-溶洞三重介质渗流问题(葛家理,吴玉树,
1982)。
Braester 建立了天然裂缝性油藏压降试井分析模型,并绘制了不稳定压力曲
线,重点研究了基质岩块形状大小对压力曲线形态的影响(Braester C,1984)。
Cinco-Ley 等在 Braester 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基质岩块的天然裂缝性油藏压
力特征(Cinco-Ley H,F. S V,Kucuk F,1985)。冯文光等提出了多重介质非达
西渗流问题的数学模型(冯文光,葛家理,1985;冯文光,葛家理,1985)。
Abdassah 等研究了代表天然裂缝性油藏的三重介质油藏渗流特性,着重论述
了孔洞缝三者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认为缝是渗流的主要通道,孔与洞是主要的
储集空间(Abdassah D,Ershaghi I,1986)。
Ozkan 等提出了裂缝性油藏定流压不稳定流渗流模型,推导出油井产量递减
解析解(Ozkan E,Ohaeri U,1987)。Jalali 等研究了非均质裂缝性油藏定产量不

3
稳定流渗流模型,推导出了井底压力的解析解(Jalali Y,Ershaghi I,1987)。Belani
等提出了评估基质在裂缝性油藏分布情况的评价方法(Belani A K,Jalali Y,1988)

贾永禄推导出了考虑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的双重介质油藏有效井径物
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对该试井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计算出了试井典型曲线,
编制了相关试井解释软件(贾永禄,1994)。
贺胜宁等研究了双重介质复合油气藏试井模型,计算出了试井典型曲线,分
析了单井压力动态特征(贺胜宁,冯异勇,贾永禄,1995)。
Al-Ghamdi 等建立了三孔双渗渗流模型,考虑了两类连续的裂缝系统和不连
续的基岩系统,其中两类连续的裂缝系统是微裂缝和大裂缝。文中假设基岩向微
裂缝传质,微裂缝也向大裂缝传质,而微裂缝和大裂缝向井筒供液的能力则由反
映它们俩在储层中连续程度的一个参数来表征(Abdullah A G,Iraj E,Abdullah A
G,et al. 1996)。
Bui 等研究了双重介质油藏部分射开井的压力动态特征,推导出了裂缝性油
气藏中部分射开直井井底压力解析解,并对典型曲线的各个流动阶段进行了分析
(Bui T,Mamora D,Lee W,2000)。Spivey 等研究了基质岩块在不同分布情况
下的裂缝性油藏井底稳态压力动态特征,绘制了双对数典型曲线,发现双重介质
油藏压力导数曲线上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凹子(Spivey J,Lee W,2000)。
郭建国等研究了内区为双重介质外区为均质的复合油藏模型,分析了典型试
井曲线,并进行了现场实例应用研究(郭建国,黄必金,2001)。
Velazquez 等研究了一个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三重介质模型,推导出了溶洞
系统与井筒连通和不连通两种情况下的解析解,他既研究了定产量条件下井底压
力的动态特征,也研究了定井底压力条件下的产量变化动态特征(Velazquez R C,
Vasquez-Cruz M A,Castrejon-Aivar R,et al. 2002)。
李晓平等基于油水两相渗流理论,建立了考虑含水影响的均质油藏油水两相
不稳定渗流试井分析的数学模型(李晓平,刘启国,2003)。Fernando 等提出了
一类新的三孔单渗渗流模型,此模型假设基质向小尺度次生孔隙发生拟稳态窜流,
而后小尺度次生孔隙又向更大尺度次生孔隙发生拟稳态窜流,求解了渗流模型并
绘制了典型曲线,分析了各种参数对典型曲线的影响(Fernando R,Victor A O,
Heber C L,2004)。姚军等提出了一类变井储系数的三重介质试井模型(姚军,
戴卫华,王子胜,2004);常学军等提出了裂缝和溶洞同时与井筒相连通的三重
介质试井模型,求解了模型并绘制了典型曲线,还运用智能算法中的遗传算法对
试井解释参数进行了自动拟合,编制了相关试井解释软件应用到了现场实测油井
数据解释工作中(常学军,姚军,戴卫华等,2004)。

4
姚军等建立了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变产量渗流模型,分析了油井产量的变化
规律和特征,并以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一口油井为例,进行了参数的拟合解释(姚
军,侯力群,李爱芬,2005)。刘启国等研究了考虑界面附加阻力的双重介质试
井模型,通过将界面附加阻力考虑到模型中,使得该模型可应用于热采油藏的试
井解释(刘启国,冯宇,董凤玲,2005)。姚军等研究了一类超完善条件下的三
重介质试井模型,求解了模型并绘制了典型曲线,该模型较好的解决了表皮为负
数时的典型曲线计算与绘制问题(姚军,王子胜,孙鹏等,2005)。赵冬梅等建
立了溶洞渗透率随压降呈指数递减的三重介质试井模型,在同时考虑井筒储存和
表皮效应的条件下,运用隐式差分数值算法该试井模型进行了求解(赵冬梅,姚
军,王子胜,2005)。戴卫华等考虑到三重介质的试井分析待解释的参数多、人
工拟合速度慢以及精度低等特点,提出了利用智能算法中的遗传算法实现三重介
质油藏试井解释参数自动拟合,提高了试井解释参数拟合的速度和精度(戴卫华,
朱玉国,王子胜,2005)。杨坚等研究了三重介质两区复合试井模型,利用有限
差分法求解了试井模型,研究了井底压力的动态特征(杨坚,姚军,王子胜,2005)。
Pulido 等研究了介质之间发生拟稳态和非稳态窜流的三孔单渗和三孔双渗试
井模型,求解了模型并绘制了典型曲线,分析了典型曲线的特征(Pulido H,
Samaniego F,Rivera J,et al. 2006)。张训华等提出了基于边界元法的复杂外边
界三重介质油藏压力动态计算与分析方法,运用此方法对复杂外边界三重介质油
藏不稳定压力动态进行了分析(张训华,高慧梅,刘先贵等,2006)。
Wu 等研究了三重连续介质模型,该物理模型主要由基质(可以包含一些小
溶洞,比如溶蚀孔洞,其局部与裂缝连通)、裂缝、以及不同尺度的较大溶洞(不
同尺度的较大溶洞通过小裂缝或基质直接或间接的与裂缝连通)组成。裂缝是主
要流动通道,基质与溶洞是储集空间。基岩与裂缝、基岩与溶洞以及裂缝与溶洞
之间均可以有流体质量的交换(Wu Y S,Ehlig-Economides C A,Qin G,et al. 2007)。
Popov 等将 Stokes 方程和达西定律相结合得到 Stokes-Brinkman 流动方程,获得
一个统一的流动方程,可以描述多孔介质岩石的多尺度特性,研究了以喀斯特天
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为特征的不稳定渗流模型,并获得了数值解(Popov P,
Efendiev Y,2007)。李成勇等建立了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试井解释模型,并采用
点源解、贝塞尔函数积分和泊松叠加公式等方法求解了模型并绘制了典型曲线,
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李成勇,刘启国,张燃等,2006)。蔡明金等提出了三重
介质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试井模型,求解了模型并绘制了典型曲线,分析了压力
动态特征(蔡明金,贾永禄,2007)。
Li 等研究了具有大尺度洞穴的天然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的产量递减与含水
率上升的关系,研究了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规律,发现产量递减与含水率上升有
5
紧密的耦合关系,并以塔河油田为例进行了分析(Li Y,Lin T,Li X,et al. 2008)

陈方方等研究了部分射开直井试井解释模型,求解了模型并绘制了典型曲线,重
点讨论了射开程度对典型曲线的影响(陈方方,贾永禄,张福祥等,2008)。李
勇等建立了碳酸盐岩三重介质油藏的渗流模型,模型中产量项考虑了只有裂缝向
井底供液和溶洞、裂缝同时向井底供液两种情况,同时给出了溶洞、裂缝和基岩
间窜流量的计算方法(李勇,胡永乐,李保柱等,2008)。
Gulbransen 等提出了变尺度和多尺度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有限元模拟方
法(Gulbransen A,Hauge V L,Lie K A,2009)。Arana 等研究了缝洞型天然碳
酸盐岩油藏的多重介质数值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多相流数值模拟技
术(Arana V,Pena-Chaparro O,Cortes-Rubio E,et al. 2009)。Nie 等研究了缝洞
型天然碳酸盐岩油藏考虑二次压力梯度的三重介质非线性渗流不稳定试井分析
方法,绘制出了典型的试井特征曲线,并对考虑与不考虑二次压力梯度之间的典
型曲线计算误差进行了分析(Nie R,Jia Y,Yu J,et al. 2010)。蔡明金等研究了
三重介质碳酸盐岩油藏垂直裂缝井单井产量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获
得了无因次井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对其产量递减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分析(蔡明
金,贾永禄,陈得寿等,2009)。张福祥等研究了油井钻遇大尺度溶洞时的缝洞
型碳酸盐岩油藏试井解释模型,求解了模型并绘制了典型曲线,分析了压力动态
特征,并用油井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张福祥,陈方方,彭建新等,2009)。
Yao 等建立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裂缝-溶洞数值模型,模型中裂缝、基质
和溶洞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碳酸盐岩油藏多重介质流动系统,其基质和裂缝
服从达西定律,而溶洞服从 Navier-Stokes 方程,该模型还考虑了不规则的油藏
外边界条件,最后用数值方法求解了模型,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Yao J,Huang
Z,Li Y,et al. 2010)
。赵玉龙等研究了三重介质非牛顿幂律流体试井解释模型,
求解了模型并绘制了典型曲线,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赵玉龙,张烈辉,青胜兰,
2010)。张冬丽等研究了三重介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数值试井模型,求解了模
型并绘制了典型曲线,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模型能较好的反映缝洞型碳酸盐岩
油藏的一些非均质性,可以较方便的处理各种断层和油藏外边界,油井可以变产
量生产,模型可进一步将离散裂缝和溶洞的油水两相流考虑其中,进而推广至缝
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两相流试井(张冬丽,李江龙,吴玉树,2010)。
李阳等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天然裂缝系统和溶洞系统的发育模式与分
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是以缝洞为主要储
集空间的特殊型油藏;区域构造演化与古岩溶发育关系密切,塔河地区奥陶系碳
酸盐岩经历了加里东中期及海西早期岩溶作用,海西早期裸露风化壳岩溶作用是
塔河岩溶储集体发育的主要因素(李阳,范智慧,2011)。杨锋等提出了井钻遇
6
溶洞的试井解释模型,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采用 Laplace 变换和 Stehfest 数
值反演算法进行了求解。分析了溶洞储能比、溶洞大小对压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了其规律(杨锋,王新海,刘洪,2011)。Nie 等建立了一种新的碳酸盐岩油藏
三重介质试井模型。在这种新模型中,基质和裂缝系统是任意形状的介质,而洞
是球形介质,它连续分布在基质和裂缝系统中。基于这种新模型,试井曲线的特
征发生了一些变化,试井模型也更接近于某些缝洞型油藏的实际情形(Nie R,
Meng Y,Yang Z,et al. 2011)。
杨磊等研究了英买 2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试井曲线特征,将英买 2 油藏渗流
介质分为基质/骨架、定容溶洞、双重介质和串珠状储层四类,为具有类似特征
的试井资料选取合适解释模型,获取准确储层信息奠定了基础,为单井合理开发
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杨磊,凌涛,胥猛生等,2012)。Guo 等提出了三
重介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双渗模式下的水平井渗流模型(Guo J C,Nie R S,
Jia Y L,2012)。
王鑫等进行了基于碳酸盐岩缝洞系统的孔网模型构建与流动模拟研究,针对
缝洞发育丰富的碳酸盐岩介质,基于孔隙网络构建理论,构建了两种不同的孔隙
网络模型,并基于能量守恒与达西公式分别对两种模型进行流动模拟,通过与基
于数字岩心流动模拟的结果对比,表明目前两种主要孔网建模的方法均不能准确
描述缝洞特征显著的碳酸盐岩介质,但由于基于中轴线法构建的孔网中会产生数
量众多的孔隙与喉道,因此该方法可以被用来表征缝洞介质,但需要从缝洞系统
特征入手对其加以改进,以期在未来可以准确的描述缝洞型介质(王鑫,姚军,
杨永飞等,2013)。Jia 等研究了碳酸盐岩油藏双重介质的试井模型,模型由基质
和洞构成,洞是球形体且连续分布于基质中(Jia Y L,Fan X Y,Nie R S,et al.
2013)。
朱桂良等研究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大尺度试井新方法,塔河缝洞型碳酸盐
岩油藏储集体特征差异较大,有大尺度溶洞、裂缝和小尺度溶蚀孔洞,传统试井
模型对此的适用性有时不强。针对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过程中压恢
测试数据较少的问题,转而利用 Blasingame 生产数据分析法提出了基于“生产
曲线”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时间大尺度单井动态分析技术与方法(朱桂良,刘
中春,康志江,2014)。
朱苏青等研究了中东碳酸盐岩储层的孔渗特征,并与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
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差异较大。通过对伊拉克 HFY 油田碳酸盐岩岩样开展渗
流实验和压汞实验,分析了基质和孔洞的渗流特征(朱苏青,王洪君,陈江等,
2016)。

7
1.2.2 源函数方法在渗流理论中的应用现状

源函数方法是渗流理论中用来解决复杂渗流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方法。它
最早是由 Lord Kelvin 在研究物理学中的热传导问题时所提出,距今已有百年历
史(Kelvin L,1884)。Newman 等在研究三维热传导问题时应用和发展了此方法,
证明一定条件下三维热传导问题的解可以通过三个一维热传导问题的解相乘而
获得,该法被后人称为 Newman 乘积原理并被广泛应用。鉴于油气渗流问题与热
传导问题有诸多共性,源函数方法及 Newman 乘积法便被引入油气渗流理论的研
究中(Newman A B,1936;Carslaw H S,Jaeger J C,Feshbach H,1959)。Nisle
率先将源函数方法引入渗流问题的研究中,他利用 Lord Kelvin 点源函数对均质
地层中部分射开直井的不稳定渗流问题进行了研究(Nisle R G,1958)。Ramey
研究了线源解在渗流问题中的应用,获得了一些初步结果(Ramey H J,1966)。
Gringarten 等进一步探讨了点源函数法在地下油气渗流问题中的应用,给出了各
种不同油气藏—井—边界条件组合下的油气渗流模型的解(Gringarten A C,Jr H
J R,1973)。Gringarten 和 Ramey 的前述研究成果极大的启发了后续科研工作者
对点源函数法在地下油气渗流理论中的应用研究,随后出现了许多研究人员均采
用源函数法对油气藏中各种井型不稳定压力动态进行研究。比如,Daviau 等和
Goode 等参考 Gringarten 和 Ramey 的结果,对复杂外边界油藏中的完全射开水平
井和部分射开水平井的不稳定压力动态和气井流入动态进行了研究(Davlau F,
Mouronval G,Bourdarot G,et al. 1985;Goode P A,Thambynayagam R K M,1987;
Goode P A,Kuchuk F J,1991;Goode P A,Wilkinson D J,Goode P A,et al. 1991;
Goode P A, Wilkinson D J,1991)。Odeh 等也利用源函数方法研究了具有封闭外
边界的各向异性矩形油藏中的水平井试井模型(Odeh A S,Babu D K,1990)。
然而,仔细分析 Gringarten 和 Ramey 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方法虽然简单,
即任何组合下的地下油气渗流理论问题的解都可以利用源函数或格林函数与
Newman 乘积法得到,但当应用于地下油气渗流问题时存在一些不足:(1)
Gringarten 和 Ramey 提供的地下油气渗流理论问题的解析解都是实空间内的积分
形式,即便对于较简单的油藏—井—油藏外边界组合问题,被积函数的数学表达
式都异常复杂,难以找到其原函数,进而造成不能直接积分,只能使用数值积分。
但完成数值积分又很耗时间,且计算精度有时不能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2)
Gringarten 和 Ramey 提供的实空间内的地下油气渗流理论问题的解析解都没有考
虑表皮和井筒储集效应影响,也没有解决变产量生产时油气井的渗流问题。众所
周知,实际生产中,油气井都会有井筒污染、地层污染以及井储效应,对于由此

8
而引起的油气井变产量生产问题,他们的方法有较大局限性,因此应用范围较有
限。
针对上述局限性,1991 年前后几年间,Ozkan 和 Raghavan 推导出了在 Laplace
空间内均质和双重介质油气藏的点源解,提出了在不同油藏-井型-外边界条件组
合下的渗流问题的解(Ozkan E,Raghavan R,1991;Ozkan E,Raghavan R,1991;
Ozkan E,Raghavan R,1991;Ozkan E,Raghavan R,1994)。再利用 Stehfest
数值反演方法以及前述拉式空间点源解,可以数值计算出油气藏的压力动态分布。
由于求解过程是在 Laplace 空间内完成,根据压降叠加原理以及褶积的性质,变
产量、表皮系数和井筒储集系数等因素都可以方便的添加到点源解中。再者,对
于复杂油气藏中复杂结构井的点源解,Ozkan 和 Raghavan 还给出了编程时可能
要用到的算法,运用这些算法可以较高效率的完成油气藏不稳定压力的技术。一
言以蔽之,Ozkan 和 Raghavan 的成果极大的增强了点源函数和源函数法在油气
渗流理论问题中的适用性,丰富了地下油气不稳定渗流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此后,
源函数法便被地下油气渗流理论中的研究者广泛应用。
国内在运用源函数法解决油气渗流理论问题方面起步较晚,且主要集中在压
裂直井、水平井、多级压裂水平井等复杂结构井的渗流理论问题。国内的学者最
早于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采用源函数法,对油气藏中压裂直井、水平井、多级压
裂水平井等多种复杂结构井的渗流问题进行了研究,求解了模型并绘制了典型曲
线,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卢德唐,冯树义,孔祥言,1994;徐献芝,孔祥言,
卢德唐,1996;孔祥言,徐献芝,卢德唐,1996;孔祥言,徐献芝,1997)。此
后,源函数法才逐渐被国内的学者了解并成为解决地下油气渗流理论问题的一种
有效方法。袁英同等把源函数法应用到低渗气藏的研究中,推导出了考虑低速非
Darcy 流动的点源函数解(袁英同,刘启国,2003)。随后,不少学者利用源函
数法建立并求解了三重介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中复杂结构井的不稳定渗流
模型(李成勇,刘启国,张燃等,2006;王海涛,2009;Zhao Y L,Zhang L H,
et al. 2012;郭晶晶,2013;Guo J J,Wang H T,et al. 2015;姜瑞忠,郜益华,
孙召勃等,2016)。至今,源函数法仍然是解决复杂渗流理论问题的一种有效的
数学方法。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1.3.1 研究目标

根据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按照孔缝洞的发育情况,建立

9
孔隙-裂缝和孔隙-裂缝-溶洞系统拟稳态和非稳态 4 种油水两相渗流模式。在此基
础上,建立直井,无限导流压裂直井、有限导流压裂直井、水平井、无限导流多
级压裂水平井和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等多种井型的油水两相不稳定试井与
单井产量递减分析理论与方法。最终形成一套适合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
相流动的单井生产动态分析方法与技术,指导此类油藏高效开发。

1.3.2 技术路线

本文综合利用渗流力学、物理、数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对缝洞型碳酸盐
岩油藏多种渗流模式下多种井型的不稳定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理论与方法
进行了研究。具体技术路线见图 1-3。

1.3.3 关键技术

围绕本文的研究目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1)碳酸盐岩油藏多尺度储集空间的合理简化与描述;
(2)碳酸盐岩油藏不同储集空间内、不同储集空间之间流体的运移规律及
数学描述;
(3)多种渗流模式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建
立;
(4)对于碳酸盐岩油藏中复杂结构井(无限导流及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
井)的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的求解;
(5)获得碳酸盐岩油藏中不同结构井的井底压力和产量公式后,如何寻求
有效的算法进行编程计算。

10
图 1-3 本文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是:
(1)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11
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储集层特征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溶洞和裂缝介质的地质特征,并从试井和单井产量递减分析的角度对储集
层进行了分类,抽象出了几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模式;
(2)建立了多种渗流模式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基本渗流物理
模型
基于碳酸盐岩油藏多尺度储集空间特征研究结果,针对此类油藏实际情况,
建立了孔隙-裂缝和孔隙-裂缝-溶洞系统的拟稳态和非稳态油水两相基本渗流物
理模型;通过合理的无因次变量定义,将不同的渗流模型表示成统一的形式以便
于之后的求解;
(3)推导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基本点源解
基于本文所建立的多种渗流模式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物
理模型,采用点源函数方法,求得了顶底封闭情况下不同侧向边界条件下的缝洞
型碳酸盐岩油藏中连续点源所引起的压力响应,为论文中绘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
藏中不同井型的试井曲线和单井产量递减分析曲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4)碳酸盐岩油藏中多种井型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的井底压力和产量公式
推导及求解
基于之前获得的碳酸盐岩油藏中油水两相基本连续点源解,采用解析或半解
析方法对多种外边界形状和条件下的碳酸盐岩油藏中多种井型的油水两相不稳
定渗流问题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无限大外边界和圆形外边界条件下碳酸盐岩油藏
中多种井型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的井底压力和产量计算公式,其中,多种井型包
括直井(完全射开和部分射开)、压裂直井(无限导流、有限导流)
、水平井以及
多级压裂水平井(无限导流和有限导流);
(5)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曲线的绘制分析
通过寻求合适的算法,借助于计算机编程技术对本文所建立的渗流模型进行
了编程实现,绘制了不同井型-油藏-边界组合下的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曲线,
对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曲线特征及对应的地层中流动阶段进行了分析;
(6)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实例验证
本文还对碳酸盐岩油藏孔隙、裂缝和溶洞系统间的相互窜流系数、油藏、井
及压裂裂缝相关参数对试井和单井产量递减曲线形态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 2 口碳酸盐岩油藏油井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解释,验证了本文所建立
的单井生产动态分析方法和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12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推导出了油水两相双重和三重介质点源函数解
基于碳酸盐岩油藏中多样的储集空间和渗流空间,建立了孔隙-裂缝双重介质
系统油水两相拟稳态与非稳态、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系统油水两相拟稳态与
非稳态等多种基本渗流模型;推导出了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的点源基本
解和多种边界条件下的油水两相连续点源解。
(2)推导出了无限大外边界和圆形外边界条件下碳酸盐岩油藏中多种井型
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的井底压力和产量计算公式的解析解或半解析解
运用前述点源解对无限大外边界和圆形外边界条件下碳酸盐岩油藏中各种
井型的油水两相流动规律进行了数学描述,再利用 Laplace 变换等现代数学方法,
推导出了多种井型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的井底压力和产量计算公式的解析解或
半解析解;分析了各种地层参数、流体参数以及压裂参数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渗流规律的影响;最后用矿场实例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以及计算结
果的准确性。

13
第2章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海平面多次升降,导致岩溶叠加
改造作用发育,延断裂和裂缝生成大量的的溶蚀缝、洞,形成了较为特殊的非均
质性极强的古岩溶型储集特征储集层。塔河油田就是一典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网
络状油藏,位于阿克库勒凸起的岩溶斜坡地带,自北向南凸起可分为岩溶高地、
岩溶斜坡和岩溶洼地。下奥陶系储层严重的非均质程度,从钻探井和生产动态状
况直观可见,平面上干井、低产井、高产井交错分布,钻遇缝洞发育体则为高产
井、否则为干井或极低产井。储层的强非均质性和有效储集体发育规模的不确定
性,不仅给油气勘探、开发造成极大的困难,而且这对传统的油藏评价技术提出
了新的挑战。

2.1 地质概况

以塔河油田为例,塔河油田的基本构架是:纵向上以奥陶系、志留系-泥盆
系、石炭系、三叠系四套含油层系叠合。奥陶系碳酸盐岩大型不整合-岩溶缝-
洞圈闭油藏具有大面积连片整体含油、不均匀含油特点;其上叠加成带分布的石
炭系、三叠系及志留系—泥盆系低幅度背斜圈闭、岩性圈闭及复合型圈闭,由断
裂、不整合沟通形成次生油藏,纵向上具有“复式”成藏组合特征(图 2-1)。塔
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是在裂缝以及在其基础上多期岩溶形成的多个缝-洞单元呈三
维分布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复合油气藏,表现为大面积条带状以及串珠状展布。在
局部残丘、岩溶缓坡断裂附近及断裂交汇部等地区是岩溶缝-洞储集体的有利发
育区,在纵向上主要发育在风化面之下 250m 范围。

图 2-1 塔河油田地区前石炭纪一级地貌单元区域构造位置图(李隆新,2012)

14
在缝洞型碳酸盐油藏中构造和岩溶作用是缝洞型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图 2-2 和图 2-3)。裂缝将溶洞进行连通,而溶蚀作用对溶洞进一步改造,造成
缝洞很难严格区别,缝洞系统既是主要的渗流通道,又是重要的储集空间(De
Swaan A O,1976)。典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溶蚀孔洞,特别是大型洞穴是主
要的储集空间,所占的储量比例达 80%,裂缝溶洞型储层是最主要、最优良的储
集类型(Bailetal L,Bear R,1993)。

图 2-2 单个洞穴的形成和压实(李隆新,2012)

图 2-3 塔河四区 TK434—TK403—S65 井奥陶系岩溶带划分剖面(李隆新,2012)

2.2 储集层特征

2.2.1 岩石学特征

碳酸盐岩主要是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岩矿物组成的沉积岩(图 2-4 和
图 2-5)。碳酸盐岩储集层一般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和鲕灰岩等(任美锷,刘振中,1983)。几乎所有的碳酸盐岩都可以成为油气储
集层,储集体与其外的封堵体也可以属同一岩层、具同样的岩性。

15
(a)生物礁灰岩(建南气田长兴组露头) (b)JZ1 井生物礁灰岩岩心(长兴组)

(c)灰岩(塔中奥陶系鹰山组露头) (d)TZ 井岩心(鹰山组)

图 2-4 碳酸盐岩露头与井下岩心对比(苟波,2015)

(a)TZ(塔中)露头 (b)TZ(塔中)岩心

(c)JN(建南)露头 (d)JN(建南)岩心

图 2-5 碳酸盐岩露头与井下岩心矿物成分对比(苟波,2015)

16
2.2.2 成岩作用特征

碳酸盐岩的形成可分为同生作用、前进成岩作用和表生成岩作用等阶段。同
生作用是指早期埋藏(0~100 m)与沉积变化的阶段,与沉积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常常通过胶结、重结晶、交代等造成早期的石化作用(从未固结的沉积物变成轻
微到强烈固结的岩石)
。与同生作用阶段相比,前进成岩作用发生在相当大的深
度(1000 m~10000 m)和相当长的地质时期(如 108 年)。前进成岩作用的控制
因素是压力和温度。压实作用、脱水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前进成岩作用的主要特点,
这些特点可能是随深度压力增加所致。表生成岩作用是指随着再带入地面水的情
况下,在氧化和风化的作用下岩石发生的成岩作用变化。典型的前进成岩作用发
生在沉降的盆地中。当隆起代替沉降时,则该沉积物暴露于地表,受循环淡水的
影响(主要是雨水)。它常常以含有一定量的 O2 和 CO2 为特点,所以能够改造前
进成岩作用中形成的一系列岩层。因此,成岩作用早期的痕迹可能在表生成岩作
用阶段被完全破坏或伪装。向上表生成岩作用就逐渐的被风化作用所代替,在它
们之间的潜水面是实际的界线。在由表生成岩作用到风化作用之间的过渡带,沉
积作用开始了新的循环(Lucia,1995)。

2.2.3 储集空间类型

碳酸盐岩既可以有发育的原生孔隙、裂缝,又可以形成发育的次生孔隙、裂
缝和孔洞。各种储渗空间及其在地层中的组合形式使得碳酸盐岩储集层(体)复
杂多样,储集空间千变万化(Heydari E,2003)。以下是以塔河油田为例的储渗
空间类型分类表:

表 2-1 塔河油田下奥陶统储层孔隙类型分类表
形态 成因 大小(直径或宽度)(μm) 地质作用
3
巨洞 >100×10
大洞 10×103~100×103
洞 溶蚀
中洞 5×103~10×103
小洞 2×103~5×103
构造溶蚀缝 大小不等 构造溶蚀
构造缝 几~几十 构造

收缩缝 几~几十 成岩
压溶缝 几~几十 成岩

17
表 2-1 塔河油田下奥陶统储层孔隙类型分类表(续上表)
形态 成因 大小(直径或宽度)(μm) 地质作用
裂缝充填孔 几十~几百 充填
砾间、砾内孔 几十~几百 风化、构造、溶蚀
基质溶孔 几十~几百 溶蚀

晶间孔 几~几十 沉积、成岩
粒内孔 几~几十 成岩
晶间溶孔 几十~几百 溶蚀
(1)孔隙
原生孔隙中流体不参与渗流,从扫描电镜结果看,最大孔隙的孔隙直径小于
1 微米。溶蚀孔隙的孔径界定于 0.01-2mm 范围内(Ahmed O,Lee J H,2000)

以塔河油田 S76 井井深 5590.25-5598.65 米段为代表,与台地边缘浅滩相微粒灰
岩相联系,表现为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密集发育,基本未被成岩矿物充填,构成
具有储集油气意义的孔隙性储层(图 2-6 和图 2-7)。根据塔河油田 4 区岩心分析
样品统计,孔隙度小于 2%的样品占 97%,小于 1.1%的样品占 85%,渗透率小于
1 毫达西的样品占 92%,小于 10 毫达西的样品占 98%。
溶蚀孔洞的发育在各类灰岩甚至硅化结核内部和边缘均可见到,但发育分布
孤立、稀疏,有沿裂缝或风化裂缝分布的特点,孔洞的大小在 5-100mm 范围内
变化,孔洞内或为方解石部分充填,或为粉砂泥一级碳酸盐岩碎屑部分充填,或
为方解石及粉砂泥一级碳酸盐岩碎屑部分充填,保留有效空间为原油占据。溶蚀
孔洞大小的界定可在岩芯上完整识别,以塔河油田 S47 井、T301 井、T403 井、
S87 井和 S76 井的有关岩芯段识别出了具有该类储渗空间。

图 2-6 碳酸盐岩岩心中孔隙形态(Jia Y L,Fan X Y,Nie R S,et al. 2013)

(a)孔隙 (b)裂缝 (c)溶孔

图 2-7 碳酸盐岩岩心铸体薄片(彭朝阳,2010)
18
(2)裂缝
风化裂缝在缝洞型碳酸盐岩中的出现具有普遍性,具体可分为:①垂直或高
角度斜交层面的风化裂隙;它在各钻井剖面均可见到,以发育密度稀、延伸深度
大、缝壁较平直、裂缝宽度较大为特征,裂缝内往往为粒状亮晶方解石、碳酸岩
角砾、砂泥填积或部分填积;②不规则密集发育的网状风化裂缝,以裂缝密集发
育,裂隙弯曲,缝壁不平直,裂缝微细为特征,裂缝为方解石部分充填或未充填,
成为聚集油气的重要储渗空间(图 2-7 和图 2-8)。
构造裂缝在缝洞型碳酸盐岩中也常出现,是区内很重要的一类储渗空间,有
效的构造裂隙有部分充填或半充填构造裂缝和未充填构造裂缝。前者在塔河油田
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中 S47 井、T301 井、T402 井、S62 井、S60 井和 S69 井
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岩芯中较为发育,表现为高角度斜交层面,裂缝宽度相对较大,
裂缝内为粒状亮晶方解石(自形方解石)部分充填,剩余空间或能连续成缝,或为
小孔隙串珠状分布。后者在研究区有关钻井剖面下奥陶统岩芯中均有发育,尤以
S60 井、S47 井、T301 井、T302 井、S61 井、64 井、T402 井和 S65 井发育强度
大,其裂缝垂直层面(立缝或竖缝)或平行羽状排列展布,裂隙平直、宽度窄小,
裂缝未见成岩矿物充填裂缝或被原油占据为特征。
(3)洞穴
按洞的直径分为小洞 2~5mm、中洞 5~10mm、大洞 10~100mm 和巨洞>
10cm。大、中、小洞主要为水体沿裂缝、微裂缝、缝合线发生溶蚀作用所形成
的孔洞空隙(图 2-7 和图 2-8)。它们或密集分布或孤立发育,部分被泥质、方解
石或有机质全充填或半充填,部分未充填。在巨洞中通常充填岩溶角砾岩、巨晶
方解石、溶积砂泥岩,表现出钻井放空、泥浆大量漏失、钻时加快等现象。据岩
芯资料统计,区内以小洞最发育,中洞次之,大洞发育最低。

(a)洞穴 (b)裂缝和洞穴

图 2-8 碳酸盐岩野外露头(Huang Z,Yao J,Li Y,et al. 2011)

19
2.3 储集体发育规律

2.3.1 储集体分布规律

(1)总体上比较发育,但井间差异大,非均质性极强
以塔河油田为例,塔河油田 4 区的平均储地比为 0.33,各井之间储层发育情
况差异很大,反映储集体的非均质性很强。首先表现为各单井钻遇的储层厚度相
差较大,钻遇储层厚度在 100m 以上的井有 11 口;储层厚度在 10-100 米之间的
井有 28 口;储层厚度不足 10m 的井有 3 口。平均单井钻遇的储层厚度为 69.5m
左右。其中储层厚度最大的是 T402 井,厚度为 154.1m;最薄的 TK423 井厚度
仅 2.1m,相差很大。其次表现为储地比值相差较大。储地比在 0.5 以上的有 10
口井,储地比在 0.1~0.5 之间的有 26 口井,储地比小于 0.1 的有 6 口井。其中
储地比最大的是 TK434 井,储地比达 0.73,最小的是 TK423 井,储地比只有 0.02。
(2)平面上储集体分布规律
根据塔河油田 4 区奥陶系顶面构造图形态,平面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构造区:
即构造高部位,次级斜坡区,低部沟谷区。中部构造高部位是储集体最为发育的
地带,其次是次级斜坡区,东部沟谷区发育最差。其发育特征与古地貌单元基本
上是对应的。高部位地区对应古地貌的残丘山头,岩溶作用较强,发育的溶蚀孔
洞较多,构造裂缝发育,而且充填作用较弱,有效储集空间保存较好。东部低谷
区基本对应古地貌的低部沟谷区,虽然也经历了较强的古岩溶作用,但后期充填
严重,溶蚀过程中产生的储集空间大都被充填而成为非有效储集体。
(3)纵向上储集体分布规律
从各个岩溶带的总储地比分布来看,叠加渗入岩溶带、叠加潜流岩溶带的储
层比较发育,叠加渗滤岩溶带次之,缓流岩溶带储层发育相对较差,残积层基本
上不发育储层,其储地比仅为 0.05,仅在个别井有部分储层发育。

2.3.2 储集体发育控制因素

(1)古岩溶的发育程度
岩溶的发育程度与储集体的发育程度及分布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古岩溶作
用产生的溶洞、溶孔及溶蚀缝构成了本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古岩溶发育且后期
充填较弱的部位是储集体发育的有利部位,如残丘山头、残丘斜坡的渗入岩溶带,
以及处在地下河支流系统的潜流带;古岩溶不发育或古岩溶虽然发育但后期充填
严重的部位,在后期构造裂缝不发育的情况下,储集体一般发育较差或不发育。
20
(2)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
构造裂缝既是地下油、气、水渗流的主要通道,又是主要的储集空间之一。
同时,早期裂缝的存在又是古岩溶作用的基础,对古岩溶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因此,裂缝是否发育,直接决定了储集体的发育状况,如果裂缝不发育,古岩溶
也不发育,储集体必然发育差;如果裂缝发育,且后期未被充填,储集体发育好。

2.4 缝洞组合模式

碳酸盐岩储集层由不同储集空间类型按不同的方式及规模可以组合成多种
储集类型。
(1)裂缝型储层
裂缝型储集层是塔河地区奥陶系灰岩的主要储集类型之一,包括裂缝型、孔
洞-裂缝型两种,其特征是基质(岩块)孔隙度及渗透率均极低,而裂缝发育,裂
缝既是主要的渗滤通道,又是主要储集空间,后者则同时发育溶蚀孔洞。裂缝型
灰岩储层的孔隙度一般均小于 2%,主要分布于 0.5%~1.5%之间:渗透率大多
小于 0.01×10-3μm2。由于宏观上裂缝系统的发育,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储渗能力的
储层或产层。储层的储渗性能主要受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此类储层油气产出的
特点是,初产量一般较高,但产量递减较快,在较短时间内甚至可能停喷。
孔洞-裂缝型储层以泥微晶灰岩为主,其次为亮晶砂屑灰岩及粒屑灰岩,粒
屑以砂屑为主,并有少量棘屑、介屑及腕足类碎屑等,发育小型溶蚀孔洞,以构
造缝为主的裂缝也相当发育。常规物性分析所测出的基质孔隙度差,平均值在 1%
左右,渗透率多小于 0.01×10-3μm2;这类储层起主要作用的是裂缝和溶蚀孔洞,
因此其分布与裂缝及古岩溶发育带密切有关。该类储层油气产出的特点是初产量
较高,且产量相对较稳定。
(2)裂缝-孔洞型储层
储集空间既有孔洞,又有裂缝,两者对储集性能均有相当贡献,但孔洞的作
用更重要。包括裂缝-溶蚀孔隙型、裂缝-孔洞型、充填物孔隙型 3 种。
①裂缝-溶蚀孔隙型
塔河油区南部上奥陶统尖灭线以南中奥陶统一间房组生物礁(丘)及粒屑滩发
育,S60、S91、S96、S76、T443、和 S86 等井均有生物礁(丘)发现,属于浅海开
阔台地及台缘礁(滩)相沉积。
②裂缝-孔洞型
储集空间既有孔洞,又有裂缝,两者对储集性能均有相当贡献,但孔洞的作
用更重要。其中孔洞主要由孔和小-中洞组成,无大-巨洞,此类储层储集性能
21
较好,产能较高且较稳定。由于此类储层起主要作用的是溶蚀孔洞,因此其分布
与古岩溶发育带密切有关。如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海西早期岩溶斜坡的部分地区,
是该类储层的分布区。
③充填物孔隙型
充填物孔隙型储层已经引起注意。该类储层系指奥陶系灰岩中大型洞穴中充
填的角砾、砂岩孔隙型储层,T615 井奥陶系风化面 14m 之下发育一高约 20m 的
大型洞穴,洞内被褐灰色油砂(细砂岩)全充填,孔隙度范围 7.0%~23.4%,平均
15.5%,渗透率范围 0.004×10-3μm2~59.5×10-3μm2,平均 13.136×10-3μm2,属于
中等容积、中等渗透率的储层,为东河段沉积时的海岸洞穴沉积。
(3)裂缝-洞穴型储层
裂缝-洞穴型储层是本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又一类重要的储层类型,主要发
育于灰岩储层中,其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的溶蚀孔洞,以大型洞穴为特征,是油
气储集的良好空间,裂缝在这类储层中主要起渗滤通道和连通孔洞的作用。

2.5 本章小结

本章以塔河油田为例,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储集层特征进行了
分析,阐述了溶洞和裂缝介质的地质特征,对储集层进行了分类,取得了如下认
识:
(1)缝洞系统是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渗流通道,也是重要的储集空
间;
(2)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包含孔隙、裂缝以及溶洞等储集空间,属于典型
的多样性储集体,可以运用多重介质模型描述该类油藏流体的流动特征。

22
第3章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基本渗流模型
及其点源解
本章从油气藏渗流力学基本方程出发,考虑孔隙、裂缝和溶洞等多尺度储集
空间对渗流的影响,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基本渗流模型进行了推导。根据前言
部分有关压裂井不稳定渗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此类井在进行
不稳定渗流理论研究时主要采用源函数法和 Laplace 变换等。正交变换法主要针
对的是线性流模型,源函数法是单裂缝和多裂缝压裂井考虑缝间或井筒与裂缝等
相互干扰的主要方法。因此,本章将从油气渗流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利用源函
数法、Laplace 变换法、Delta 函数以及叠加原理等现代数学方法,对各种边界条
件下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连续点源解进行了推导。
本文公式推导中的所有物理量均使用国际单位制(SI)。如果现场应用时需
要使用其它单位制,可依据文献(李晓平,2007)中的单位转换表进行转换。

3.1 碳酸盐岩油藏孔隙-裂缝双重介质系统油水两相渗流模型

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具有明显可见的裂缝、孔洞储集系统。本节将详细研究碳
酸盐岩油藏双重介质渗流模式,并利用常规的渗流力学方法建立该类油藏渗流理
论体系。

裂缝

基质

图 3-1 碳酸盐岩油藏孔隙-裂缝双重介质实际物理模型示意图

3.1.1 孔隙-裂缝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3.1.1.1 物理模型假设

在对碳酸盐岩油藏基本渗流模型进行推导前,需要进行如下假设:
(1) 碳酸盐岩储层外边界为无限大;

23
(2) 储层由基质和裂缝系统组成;
(3) 裂缝系统中油水两相流体流动遵循 Darcy 定律;
(4) 基质块形状为立方体,不考虑油水两相流体在基质中由压差所引起的
渗流,基质中的油水两相流体以拟稳态形式流入裂缝系统;
(5) 生产初期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内的油和水的饱和度变化幅度较小;

(6) 油井以定产油量生产,标况下油井产油量为 qsc ;

(7) 油水两相流体等温渗流,忽略毛管力和重力效应影响。

基质系统
井筒或者人工裂缝

天然裂缝系统

图 3-2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流动模式

3.1.1.2 裂缝系统渗流微分方程

依据上述物理模型的假设,再结合 Darcy 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基于


Warren-Root 双重介质渗流模型(Warren J E,Root P J,1963),可得到三维无限
大空间中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系统的渗流微分方程如下:
∂  k fh k fro ∂p f  ∂  k fh k fro ∂p f  ∂  k fv k fro ∂p f 
 +  +  +
∂x  μo ∂x  ∂y  μo ∂y  ∂z  μo ∂z 
(油相)(3-1)
k m kmro ∂p f
αm
μo
( pm − p f ) = S foφ f c fto ∂t
∂  k fh k frw ∂p f  ∂  k fh k frw ∂p f  ∂  k fv k frw ∂p f 
 +  +  +
∂x  μw ∂x  ∂y  μw ∂y  ∂z  μw ∂z 
(水相)(3-2)
km kmrw ∂p f
αm
μw
( pm − p f ) = S fwφ f c ftw ∂t
将式(3-1)和(3-2)合并,得

24
2 2 2
 k fro k frw  ∂ p f  k fro k frw  ∂ p f  k fro k frw  ∂ p f
k fh  + + k fh  + + k fv  +
 μo μw  ∂x 2  μo μw  ∂y 2  μo μw  ∂z 2
(3-3)
 kmro kmrw  ∂p f
+α m km  +  ( pm − p f ) = ( S fo c fto + S fwc ftw ) φ f
 oμ μ w  ∂t
为了方便后面无因次化,再对式(3-3)变形,得
2 2 2
 k fro k frw  ∂ p f  k fro k frw  ∂ p f  k fro k frw  ∂ p f
k fh  +  + k fh  +  + k fv  +  +
 μo μw  ∂x 2  μo μw  ∂y 2  μo μw  ∂z 2
(3-4)
α m km   kmro kmrw   ∂p f
 μo  +   ( pm − p f ) = φ f c ft
μo   μo μw   ∂t

式中 c fto = c f + cLo ——裂缝系统油相单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Pa-1;

c ftw = c f + cLw ——裂缝系统水相单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Pa-1;

c ft = c f + S focLo + S fwcLw ——裂缝系统油水两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

Pa-1;

p f ——裂缝系统压力,Pa;

pm ——基质系统压力,Pa;

k fh ——裂缝系统水平方向渗透率,m2;

k m ——基质系统渗透率,m2;

k fro ——裂缝系统油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 frw ——裂缝系统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 mro ——基质系统油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mrw ——基质系统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α m ——基质-裂缝系统间的形状因子,m-2;

μo ——油的粘度,Pa﹒s;

μ w ——水的粘度,Pa﹒s;

c f ——裂缝系统岩石压缩系数,Pa-1;

25
cLo ——地下原油体积压缩系数,Pa-1;

cLw ——地下水体积压缩系数,Pa-1;

S fo ——裂缝系统含油饱和度,小数;

S fw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小数;

φ f ——裂缝系统孔隙度,小数。

3.1.1.3 基质系统渗流微分方程

类似地,可推导出三维无限大空间中碳酸盐岩油藏基质系统的渗流方程为:

km kmro ∂pm
αm
μo
(p m − p f ) + Smoφm cmto
∂t
= 0 (油相) (3-5)

km kmrw ∂pm
αm
μw
(p m − p f ) + Smwφm cmtw
∂t
= 0 (水相) (3-6)

将式(3-5)和(3-6)合并,得

 kmro kmrw  ∂pm


α m km  +  ( pm − p f ) + φm cmt =0 (3-7)
 μo μw  ∂t

式中 cmt = cm + Smo cLo + SmwcLw ——基质系统油水两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

Pa-1;

cm ——基质系统岩石压缩系数,Pa-1;

S mo ——基质系统含油饱和度,小数;

Sm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小数。

3.1.1.4 系统综合微分方程

本小节通过联立基质系统渗流方程和裂缝系统渗流方程,从而推导出双重介
质碳酸盐岩油藏的综合渗流方程。对式(3-4)进行无因次化,得:

∂ 2 p fD ∂ 2 p fD ∂ 2 p fD ∂p fD
Ω1 2
+ Ω1 2
+ Ω1 2
+ λmΩ2 ( pmD − p fD ) = ω f (3-8)
∂x D ∂y D ∂z D ∂tD

26
μ o  k fro k frw  μo  kmro kmrw 
其中 Ω1 =  +  , Ω2 =  + 
k fro  μ o μw  k fro  μo μw 

同样的,对式(3-7)进行无因次变化,可得到:

∂pmD
λmΩ2 ( p fD − pmD ) = ωm (3-9)
∂tD

式(3-8)和(3-9)分别为双重介质碳酸盐岩油藏裂缝系统与基质系统的油
水两相无因次渗流方程。

式中 p fD ——裂缝系统无因次压力;

pmD ——基质系统无因次压力;

t D ——无因次时间;

xD , y D , z D ——无因次坐标。

上文用到的无因次量定义如下:

x y z k fh 2π k fh k fro h( pi − p j )
xD = , yD = , z D = , p jD = , ( j = f , m)
rw rw rw k fv qsc Bo μo

km φ j c jt k fh k frot
λm = α m rw2 , ωj = , ( j = f , m), tD =
k fh φ f c ft + φm cmt + φv cvt μo rw (φ f c ft + φm cmt + φv cvt )
2

式中 rw ——油井半径,m;

h ——油层厚度,m;

qsc ——标况下油井产油量,m3/s;

Bo ——原油体积系数,无因次;

λm ——基质-裂缝系统间窜流系数,无因次;

ω ——弹性储容比,无因次;
pi ——油藏原始地层压力,Pa。

引入基于 t D 的 Laplace 变换(吴小庆,2004;贾永禄,赵必荣,1992;同登

科,陈钦雷,2001;李顺初,黄炳光,2000):

L[ pD ( xD , yD , zD , tD )] = pD ( xD , yD , zD , u) =  pD ( xD , yD , zD , tD )e−utD dtD (3-10)
0

27
于是,对裂缝系统无因次渗流方程(3-8)进行基于 t D 的 Laplace 变换,可得

到:

∂ 2 p fD ∂ 2 p fD ∂ 2 p fD Ω2 uω
2
+ 2
+ 2
+ λm ( pmD − p fD ) = f p fD (3-11)
∂x D ∂y D ∂z D Ω1 Ω1

式中 u ——Laplace 变量;
¯——代表 Laplace 空间中变量。

同样的,对基质系统无因次方程(3-9)进行基于 t D 的 Laplace 变换,得:

λmΩ2 ( p fD − pmD ) = uωm pmD (3-12)

将式(3-12)代入(3-11),可得到:

∂ 2 p fD ∂ 2 p fD ∂ 2 p fD Ω uλmωm uω f 
+ + = 2 +  p fD (3-13)
 Ω1 Ω 2λm + uωm Ω1 
2 2 2
∂x D ∂y D ∂z D

Ω 2 uλmωm uω f
令 f1 (u ) = + ,则式(3-13)可简化为:
Ω1 Ω 2 λm + uωm Ω1

∂ 2 p fD ∂ 2 p fD ∂ 2 p fD
+ + = f1 (u ) p fD (3-14)
∂xD2 ∂y D2 ∂z D2

μ o  k fro k frw  μo  kmro kmrw 


其中 Ω1 =  +  , Ω2 =  + 
k fro  μ o μw  k fro  μo μw 

将上式转换到球坐标系中,有:

1 ∂  2 ∂p fD 
 rfD  = f1 (u ) p fD (3-15)
2
rfD ∂rfD  ∂rfD 

式中 rfD ——裂缝系统球坐标系中,无因次径向距离,r fD = x D2 + y D2 + z D2 ,

无因次。
上式即为孔隙-裂缝之间拟稳态流体交换时,三维无限大外边界条件下双重介
质碳酸盐岩油藏的综合渗流方程。再根据源函数法,便可求解双重介质碳酸盐岩
油藏中不同井型的渗流数学模型。

28
3.1.2 孔隙-裂缝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3.1.2.1 物理模型假设

在对碳酸盐岩油藏基本渗流模型进行推导前,需要进行如下假设:
(1) 无限大碳酸盐岩储层由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组成;
(2) 裂缝系统中油水两相流体流动遵循 Darcy 定律;
(3) 基质块形状为球体,基质球体均匀分布在裂缝系统中,每个基质球体
半径相同;
(4) 不考虑油水两相流体在基质中由压差所引起的渗流,基质中的油水两
相流体以非稳态形式流入裂缝系统;
(5) 生产初期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内的油和水的饱和度变化幅度较小;

(6) 油井以定产油量生产,标况下油井产油量为 qsc ;

(7) 油水两相流体等温渗流,忽略毛管力和重力效应影响。

基质系统 球体基质
井筒或者人工裂缝

天然裂缝系统

图 3-3 基质-裂缝系统非稳态流动模式

3.1.2.2 裂缝系统渗流微分方程

因为油相在碳酸盐岩油藏裂缝系统中的流动机理不变,则在孔隙-裂缝之间非
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中,裂缝系统中的有因次渗流方程与 3.1.1 节的拟稳态模
型中相似,不同点只是基质-裂缝系统流体质量交换项:

∂  k fh k fro ∂p f  ∂  k fh k fro ∂p f  ∂  k fv k fro ∂p f 


 +  +   + qmo =
∂x  μo ∂x  ∂y  μo ∂y  ∂z  μo ∂z 
(油相) (3-16)
∂p f
S foφ f c fto
∂t

29
∂  k fh k frw ∂p f  ∂  k fh k frw ∂p f  ∂  k fv k frw ∂p f 
 +  +   + qmw =
∂x  μw ∂x  ∂y  μw ∂y  ∂z  μw ∂z  (水相) (3-17)
∂p f
S fwφ f c ftw
∂t
将式(3-16)和(3-17)合并,得
2 2 2
 k fro k frw  ∂ p f  k fro k frw  ∂ p f  k fro k frw  ∂ p f
k fh  + + k fh  + + k fv  +
 μo μw  ∂x 2  μo μw  ∂y 2  μo μw  ∂z 2
(3-18)
∂p f
+ qmo + qmw = ( S fo c fto + S fwc ftw ) φ f
∂t
为了方便后面无因次化,再对式(3-18)变形,得

k k  ∂2 p f 2
 k fro k frw  ∂ p f
2
 k fro k frw  ∂ p f
k fh  fro + frw  + k fh  + + k +
 μo μw  ∂x 2  μo μw  ∂y 2 fv 
 μo μw  ∂z 2
(3-19)
∂p
+ qmo + qmw = φ f c ft f
∂t

式中 qmo ——裂缝-基质系统之间油相质量交换速度,m3/(m3 ⋅ s);

qmw ——裂缝-基质系统之间水相质量交换速度,m3/(m3 ⋅ s)。

3.1.2.3 基质系统渗流微分方程

由于此处假设基质块形状为球形,所以参考 Nie 等提出的模型(Nie R,Meng

Y,Yang Z,et al. 2011),由达西定律,基质球体表面 rm = r1 处的渗流速度为:

kmkmro  ∂p m 
vo = −   (油相) (3-20)
μo  ∂rm  r
m =r1

km kmrw  ∂p m 
vw = −   (水相) (3-21)
μw  ∂rm  r
m = r1

式中 r1 ——基质系统每个球体的平均半径,m;

rm ——基质系统单个球体的球坐标系中,有因次径向距离,m;

vo ——基质中油相的渗流速度,m/s;

vw ——基质中水相的渗流速度,m/s。

30
由于单位体积基质流出的油相和水相体积分别为 qmo 和 qmw ,则球表面处的渗

流速度等于流出球体的流体体积除以球外表面积,即
1
vo = r1qmo (油相) (3-22)
3
1
vw = r1qmw (水相) (3-23)
3
联联联(3-20)~(3-23)得:

3 km kmro  ∂pm 
qmo = −   (油相) (3-24)
r1 μo  ∂rm  r
m =r1

3 km kmrw  ∂pm 
qmw = −   (水相) (3-25)
r1 μw  ∂rm  r
m = r1

3.1.2.4 系统综合微分方程

基于假设基质系统为球体,其在球坐标系下的渗流微分方程是:

km kmro ∂ 2 pm km kmro 2 ∂pm ∂p


+ = Smoφm cmto m (0 < rm < r1 ) (油相) (3-26)
μo ∂rm 2
μo rm ∂rm ∂t

km kmrw ∂ 2 pm km kmrw 2 ∂pm ∂p


+ = Smwφm cmtw m (0 < rm < r1 ) (水相) (3-27)
μw ∂rm 2
μw rm ∂rm ∂t

将式(3-26)和(3-27)合并,得

 k mro k mrw  ∂ 2 pm k k  2 ∂pm ∂p


km  +  + k m  mro + mrw  = φm cmt m (0 < rm < r1 ) (3-28)
 μo μ w  ∂rm  μo μ w  rm ∂rm
2
∂t

式中 cmt = cm + Smo cLo + SmwcLw ——基质系统油水两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

Pa-1。
初始条件:

pm t =0 = pi (3-29)

球形基质内边界条件:

∂pm
=0 (3-30)
∂rm rm =0

基质与裂缝系统连接条件:

pm (rm , t ) rm =r1 = pf (3-31)

31
由球面几何形状因子得(De Swaan A,1976;Rangel-German E R, Kovscek
A R,2005):

α m = 15 / r12 (3-32)

于是,基质与裂缝系统之间的窜流系数为:
2
k r  k
λm = α r m = 15  w  m
2
m w (3-33)
kf  r1  k f
为了理论公式推导方便,对上面式子进行无因次化处理,得基质系统球坐标
系下的渗流微分方程:

∂ 2 pmD 2 ∂pmD 15ωm ∂pmD


+ = (0 < rmD < 1) (3-34)
∂rmD2
rmD ∂rmD Ω 2λm ∂tD

μo  kmro kmrw 
式中 Ω2 =  + 
k fro  μo μw 

初始条件:

pmD tD =0 =0 (3-35)

基质内部边界条件:
∂pmD
=0 (3-36)
∂rmD
rmD = 0

基质与裂缝系统连接条件:

pmD ( rmD , tD ) rmD =1 = p fD (3-37)

于是,裂缝系统在球坐标系下的无因次渗流微分方程是:
∂ 2 p fD 2 ∂p fD λ  ∂p  ∂p fD
Ω1 2
+ Ω1 − Ω 2 m  mD  = ωf (3-38)
∂r fD rfD ∂rfD 5  ∂rmD  r =1 ∂tD
mD

μ o  k fro k frw  μo  kmro kmrw 


式中 Ω1 =  +  , Ω2 =  + 
k fro  μ o μw  k fro  μo μw 

上述无因次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无因次变量定义如下:

rfD = rf / rw , rmD = rm / r1

对式(3-34)~(3-38)进行基于 tD 的 Laplace 变换,可得到:

32
∂ 2 pmD 2 ∂pmD 15uωm
+ = pmD (0 < rmD < 1) (3-39)
∂rmD2
rmD ∂rmD Ω 2λm

pmD tD = 0 =0 (3-40)

∂pmD
=0 (3-41)
∂rmD rmD =0

pmD ( rmD , tD ) rmD =1 = p fD (3-42)

∂ 2 p fD 2 ∂p fD λ  ∂p 
Ω1 + Ω1 − Ω 2 m  mD  = uω f p fD (3-43)
∂r 2 fD rfD ∂rfD 5  ∂rmD 
rmD =1

式(3-39)的通解为:

pmD = ( Am eσ mrmD + Bme −σ mrmD ) / rmD (3-44)

σ m = 15uω m / Ω 2 λ m (3-45)

将式(3-44)代入式(3-40)和(3-41)得:
1
Am = p fD (3-46)
e − e −σ m
σm

1
Bm = − σ m p fD (3-47)
e − e −σ m
于是,式(3-39)在 Laplace 空间的解是:

p fD eσ m rmD − e −σ m rmD
pmD = (3-48)
rmD eσ m − e −σ m

从而,有:
dpmD
= [σ m cth(σ m ) − 1] p fD (3-49)
drmD
rmD =1

cth(σ m ) = (eσ m + e −σ m ) / (eσ m − e −σ m ) (3-50)

将式(3-49)代入式(3-43),有:

∂ 2 p fD 2 ∂p fD  Ω 2 λm uω f 
2
+ = [σ m cth (σ m ) − 1] +  p fD (3-51)
∂r fD rfD ∂rfD  Ω1 5 Ω1 

Ω 2 λm uω f
令 f 2 (u ) = [σ m cth(σ m ) − 1] + ,则式(3-51)可化简为:
Ω1 5 Ω1

33
1 ∂  2 ∂p fD 
 rfD  = f 2 (u) p fD (3-52)
2
rfD ∂rfD  ∂rfD 

上式即为孔隙-裂缝之间非稳态流体交换时,三维无限大外边界条件下双重介
质碳酸盐岩油藏的综合渗流微分方程。再根据源函数法,便可求解双重介质碳酸
盐岩油藏中不同井型的渗流模型。
对比孔隙-裂缝之间拟稳态和非稳态两种窜流模型,可以看出它们两者的系统

综合方程有相似的形式,如式(3-15)和(3-52)。于是,定义如下 f ( u ) :

 Ω 2 uλmωm uω f
 Ω Ω λ + uω + 拟稳态
 1 2 m m Ω1
f (u ) =  (3-53)
 Ω 2 λm [σ cth (σ ) − 1] + uω f 非稳态
 Ω1 5 m m
Ω1

μo  k fro k frw  μo  kmro kmrw 


其中 Ω1 =  +  , Ω2 =  + 
k fro  μ o μw  k fro  μo μw 

则孔隙-裂缝之间拟稳态和非稳态两种窜流模型的综合微分方程可统一写成
如下形式:

1 ∂  2 ∂p fD 
 rfD  = f (u) p fD (3-54)
2
rfD ∂rfD  ∂rfD 

通过上述定义,非稳态窜流模型和拟稳态窜流模型有了统一的方程形式,这
为后续运用源函数法求解碳酸盐岩油藏中不同井型的渗流数学模型奠定了良好
的理论基础。

3.2 碳酸盐岩油藏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系统油水两相渗流模

本节将详细研究碳酸盐岩油藏三重介质渗流模式,并利用常规的渗流力学方
法建立该类油藏渗流理论体系。

34
基质

裂缝

溶洞

图 3-4 碳酸盐岩油藏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实际物理模型示意图

3.2.1 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3.2.1.1 物理模型假设

在对碳酸盐岩油藏基本渗流模型进行推导前,需要进行如下假设:
(1) 无限大碳酸盐岩储层由基质系统、裂缝系统和溶洞系统组成;
(2) 裂缝系统中油水两相流体流动遵循 Darcy 定律;
(3) 基质块形状为立方体,不考虑油水两相流体在基质间由压差所引起的
渗流,基质中的油水两相流体以拟稳态形式流入裂缝系统;
(4) 溶洞形状为立方体,不考虑油水两相流体在溶洞中由压差所引起的渗
流,溶洞中的油水两相流体以拟稳态形式流入裂缝系统;
(5) 生产初期裂缝系统、基质系统以及溶洞系统内的油和水的饱和度变化
幅度较小;

(6) 油井以定产油量生产,标况下油井产油量为 qsc ;

(7) 油水两相流体等温渗流,忽略毛管力和重力效应影响。

基质系统
井筒或者人工裂缝

天然裂缝系统

溶洞系统

图 3-5 三重介质系统裂缝-溶洞拟稳态流动模式

35
3.2.1.2 裂缝系统渗流微分方程

根据上述渗流物理模型的假设条件,再结合 Darcy 定律质量守恒律,基于


Abdassah 等以及 Ozkan 的三重介质渗流模型(Abdassah D,Ershaghi,1986;Ozkan
E,1988),可得到三维无限大空间中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系统的渗流微分方程如下:

∂  k fh k fro ∂p f  ∂  k fh k fro ∂p f  ∂  k fv k fro ∂p f 


 +  +  +
∂x  μo ∂x  ∂y  μo ∂y  ∂z  μo ∂z 
(油相) (3-55)
k m k mro k v k vro ∂p f
αm
μo
( pm − p f ) + α v μ ( pv − p f ) = S foφ f c fto ∂t
o

∂  k fh k frw ∂p f  ∂  k fh k frw ∂p f  ∂  k fv k frw ∂p f 


 +  +  +
∂x  μ w ∂x  ∂y  μw ∂y  ∂z  μw ∂z 
(水相) (3-56)
k m k mrw k v k vrw ∂p f
αm
μw
( pm − p f ) + α v μ ( pv − p f ) = S fwφ f c ftw ∂t
w

将式(3-55)和(3-56)合并,得
k k  ∂2 p f 2
 k fro k frw  ∂ p f
2
 k fro k frw  ∂ p f
k fh  fro + frw  + k fh  + + k +
 μo μ w  ∂x 2  μo μ w  ∂y 2 fv 
 μo μ w  ∂z 2
k k  k k 
+α m km  mro + mrw  ( pm − p f ) + α v kv  vro + vrw  ( pv − p f ) = (3-57)
 μo μw   μo μw 
∂p
( S foc fto + S fwc ftw )φ f ∂tf
为了方便后面无因次化,再对式(3-57)变形,得
2 2 2
 k fro k frw  ∂ p f  k fro k frw  ∂ p f  k fro k frw  ∂ p f
k fh  + + k fh  + + k fv  + +
 μo μ w  ∂x 2  μo μ w  ∂y 2  μo μw  ∂z 2
α m km   kmro kmrw   α v kv   kvro kvrw  
 μo  +   ( pm − p f ) + μ +  ( p − p f ) = (3-58)
μo   μo μw   μo  o  μo μw   v
∂p f
φ f c ft
∂t
式中 c fto = c f + cLo ——裂缝系统油相单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Pa-1;

c ftw = c f + cLw ——裂缝系统水相单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Pa-1;

c ft = c f + S focLo + S fwcLw ——裂缝系统油水两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

Pa-1;

p f ——裂缝系统压力,Pa;

pm ——基质系统压力,Pa;
36
pv ——溶洞系统压力,Pa;

k fh ——裂缝系统水平方向渗透率,m2;

k fv ——裂缝系统水平方向渗透率,m2;

k m ——基质系统渗透率,m2;

k v ——溶洞系统渗透率,m2;

k fro ——裂缝系统油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 frw ——裂缝系统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 mro ——基质系统油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mrw ——基质系统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 vro ——溶洞系统油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 vrw ——溶洞系统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α m ——基质-裂缝系统间的形状因子,m-2;

α v ——溶洞-裂缝系统间的形状因子,m-2;

μo ——油的粘度,Pa﹒s;

μ w ——水的粘度,Pa﹒s;

c f ——裂缝系统岩石压缩系数,Pa-1;

cLo ——地下原油体积压缩系数,Pa-1;

cLw ——地下水体积压缩系数,Pa-1;

S fo ——裂缝系统含油饱和度,小数;

S fw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小数;

φ f ——裂缝系统孔隙度,小数。

37
3.2.1.3 基质系统渗流微分方程

类似地,可推导出三维无限大空间中碳酸盐岩油藏基质系统的渗流方程为:

km kmro ∂pm
αm
μo
(p m − p f ) + Smoφm cmto
∂t
= 0 (油相) (3-59)

km kmrw ∂pm
αm
μw
(p m − p f ) + Smwφm cmtw
∂t
= 0 (水相) (3-60)

将式(3-59)和(3-60)合并,得

 kmro kmrw  ∂pm


α m km  +  ( pm − p f ) + φm cmt =0 (3-61)
 μo μw  ∂t

式中 cmt = cm + Smo cLo + SmwcLw ——基质系统油水两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

Pa-1;

cm ——基质系统岩石压缩系数,Pa-1;

S mo ——基质系统含油饱和度,小数;

Sm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小数。

3.2.1.4 溶洞系统渗流微分方程

类似地,可推导出三维无限大空间中碳酸盐岩油藏溶洞系统的渗流方程为:

kv kvro ∂pv
αv
μo
(p v − p f ) + Svoφv cvto
∂t
= 0 (油相) (3-62)

kv kvrw ∂pv
αv
μw
(p v − p f ) + Svwφv cvtw
∂t
= 0 (水相) (3-63)

将式(3-62)和(3-63)合并,得

 k vro k vrw  ∂p v
α v kv  +  ( pv − p f ) + φv cmt =0 (3-64)
 μo μw  ∂t

式中 cvt = cv + Svo cLo + SvwcLw ——溶洞系统油水两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

Pa-1;

cv ——溶洞系统岩石压缩系数,Pa-1;

38
Svo ——溶洞系统含油饱和度,小数;

Sv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小数。

3.2.1.5 系统综合微分方程

本小节通过联立裂缝系统渗流方程、基质系统渗流方程和溶洞系统渗流方程,
从而推导出三重介质碳酸盐岩油藏的综合渗流方程。对式(3-58)进行无因次化,
可得到:
∂ 2 p fD ∂ 2 p fD ∂ 2 p fD
Ω1 + Ω1 + Ω1 + λm Ω 2 ( pmD − p fD ) + λv Ω 3 ( pvD − p fD ) =
∂xD2 ∂y D2 ∂zD2
(3-65)
∂p fD
ωf
∂tD

μo  k fro k frw  μo  kmro kmrw  μo  kvro kvrw 


式中 Ω1 =  +  ,Ω 2 =  +  ,Ω 3 =  + 
k fro  μ o μw  k fro  μo μw  k fro  μ o μw 

同样的,对式(3-61)和(3-64)进行无因次变化,可得到:

∂pmD
λmΩ2 ( p fD − pmD ) = ωm (3-66)
∂tD

∂pvD
λv Ω3 ( p fD − pvD ) = ωv (3-67)
∂tD

式(3-65)~(3-67)分别为三重介质碳酸盐岩油藏裂缝系统、基质系统和
溶洞系统的无因次渗流方程。

式中 p fD ——裂缝系统无因次压力;

pmD ——基质系统无因次压力;

pvD ——基质系统无因次压力;

t D ——无因次时间;

xD , y D , z D ——无因次坐标。

上文用到的无因次量定义如下:

x y z k fh 2π k fh k fro h( pi − p j )
xD = , yD = , z D = , p jD = , ( j = f , m, v)
rw rw rw k fv qsc Bo μo

39
km k φ j c jt
λm = α m rw2 , λv = α v rw2 v , ω j = , ( j = f , m, v)
k fh k fh φ f c ft + φm cmt + φv cvt

k fh k frot
tD =
μ r (φ f c ft + φmcmt + φv cvt )
2
o w

式中 rw ——油井半径,m;

h ——油层厚度,m;

qsc ——标况下油井产油量,m3/s;

Bo ——原油体积系数,无因次;

λm ——基质-裂缝系统间窜流系数,无因次;

λv ——裂缝-溶洞系统间窜流系数,无因次;

ω ——弹性储容比,无因次;
pi ——油藏原始地层压力,Pa。

于是,对裂缝系统无因次渗流方程(3-65)进行基于 t D 的 Laplace 变换,可

得到:
∂ 2 p fD ∂ 2 p fD ∂ 2 p fD Ω2 Ω
2
+ 2
+ 2
+ λm ( pmD − p fD ) + 3 λv ( pvD − p fD )
∂x D ∂y D ∂z D Ω1 Ω1
(3-68)
uω f
= p fD
Ω1

类似地,对基质系统和溶洞系统无因次渗流方程(3-66)和(3-67)进行基

于 t D 的 Laplace 变换,可得到:

λmΩ2 ( p fD − pmD ) = uωm pmD (3-69)

λvΩ3 ( p fD − pvD ) = uωv pvD (3-70)

将联(3-69)和(3-70)代代(3-68),可得可:
∂ 2 p fD ∂ 2 p fD ∂ 2 p fD
+ + =
∂xD2 ∂yD2 ∂zD2
(3-71)
 Ω2 uλmωm Ω uλvωv uω 
 + 3 + f  p fD
 Ω1 Ω2λm + uωm Ω1 Ω3λv + uωv Ω1 

40
Ω 2 uλmωm Ω uλvωv uω f
令 f1 (u ) = + 3 + ,则式(3-71)可简化为:
Ω1 Ω 2 λm + uωm Ω1 Ω3λv + uωv Ω1

∂ 2 p fD ∂ 2 p fD ∂ 2 p fD
+ + = f1 (u ) p fD (3-72)
∂xD2 ∂y D2 ∂zD2

μo  k fro k frw  μo  kmro kmrw  μo  kvro kvrw 


其中 Ω1 =  +  , Ω2 =  +  , Ω3 =  + 
k fro  μ o μw  k fro  μo μw  k fro  μ o μw 

将上式转换为球坐标系中,可得到:

1 ∂  2 ∂p fD 
 rfD  = f1 (u ) p fD (3-73)
2
rfD ∂rfD  ∂rfD 

式中 rfD ——裂缝系统球坐标系中,无因次径向距离,r fD = x D2 + y D2 + z D2 ,

无因次。
上式即为裂缝-溶洞之间拟稳态流体交换时,三维无限大外边界条件下三重介
质碳酸盐岩油藏的综合渗流方程。再根据源函数法,便可求解三重介质碳酸盐岩
油藏中不同井型的渗流数学模型。

3.2.2 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3.2.2.1 物理模型假设

在对碳酸盐岩油藏基本渗流模型进行推导前,需要进行如下假设:
(1) 无限大碳酸盐岩储层由基质系统、裂缝系统和溶洞系统组成;
(2) 裂缝系统中油水两相流体流动遵循 Darcy 定律;
(3) 基质块形状为立方体,不考虑油水两相流体在基质中由压差所引起的
渗流,基质中的油水两相流体以拟稳态形式流入裂缝系统;
(4) 溶洞形状为球体,溶洞球体均匀分布在裂缝系统中,每个溶洞球体半
径相同;
(5) 不考虑油水两相流体在溶洞中由压差所引起的渗流,溶洞中的油水两
相流体以非稳态形式流入裂缝系统;
(6) 生产初期裂缝系统、基质系统以及溶洞系统内的油和水的饱和度变化
幅度较小;

(7) 油井以定产油量生产,标况下油井产油量为 qsc ;

(8) 油水两相流体等温渗流,忽略毛管力和重力效应影响。
41
基质系统

井筒或者人工裂缝
天然裂缝系统

溶洞系统

球体基质

图 3-6 三重介质系统裂缝-溶洞非稳态流动模式

3.2.2.2 裂缝系统渗流微分方程

因为油相在碳酸盐岩油藏裂缝系统中的流动机理不变,则在裂缝-溶洞之间非
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中,裂缝系统中的有因次渗流方程与 3.2.1 节的拟稳态模
型中相似,不同点只是裂缝-溶洞系统流体质量交换项:
∂  k fh k fro ∂p f  ∂  k fh k fro ∂p f  ∂  k fv k fro ∂p f 
 +  +  +
∂x  μo ∂x  ∂y  μo ∂y  ∂z  μo ∂z 
(油相) (3-74)
k m k mro ∂p f
αm
μo
( pm − p f ) + qvo = S foφ f c fto ∂t
∂  k fh k frw ∂p f  ∂  k fh k frw ∂p f  ∂  k fv k frw ∂p f 
 +  +  +
∂x  μw ∂x  ∂y  μw ∂y  ∂z  μw ∂z 
(水相) (3-75)
k m kmrw ∂p f
αm
μw
( pm − p f ) + qvw = S fwφ f c ftw ∂t
将式(3-74)和(3-75)合并,得
2 2 2
 k fro k frw  ∂ p f  k fro k frw  ∂ p f  k fro k frw  ∂ p f
k fh  + + k fh  + + k fv  +
 μo μw  ∂x 2  μo μw  ∂y 2  μo μw  ∂z 2
(3-76)
k k  ∂p
+α m km  mro + mrw  ( pm − p f ) + qvo + qvw = ( S fo c fto + S fwc ftw ) φ f f
 μo μw  ∂t
为了方便后面无因次化,再对式(3-76)变形,得
k k  ∂2 p k k  ∂2 p k k  ∂2 p
k fh  fro + frw  2f + k fh  fro + frw  2f + k fv  fro + frw  2 f
 μo μw  ∂x  μo μw  ∂y  μo μw  ∂z
(3-77)
k k  ∂p
+α m km  mro + mrw  ( pm − p f ) + qvo + qvw = φ f c ft f
 μo μw  ∂t

式中 qvo ——裂缝-溶洞系统之间油相质量交换速度,m3/(m3 ⋅ s);


42
qvw ——裂缝-溶洞系统之间水相质量交换速度,m3/(m3 ⋅ s)。

3.2.2.3 基质系统渗流微分方程

类似于 3.2.1.3 节,碳酸盐岩储层基质系统的渗流微分方程如下:

km kmro ∂pm
αm
μo
(p m − p f ) + Smoφm cmto
∂t
= 0 (油相) (3-78)

km kmrw ∂pm
αm
μw
(p m − p f ) + Smwφm cmtw
∂t
= 0 (水相) (3-79)

将式(3-78)和(3-79)合并,得

 kmro kmrw  ∂pm


α m km  +  ( pm − p f ) + φm cmt =0 (3-80)
 μo μw  ∂t

式中 φm ——基质系统孔隙度,小数;

cmt ——基质系统综合压缩系数,Pa-1。

3.2.2.4 溶洞系统渗流微分方程

由于此处假设溶洞形状为球体,且均匀分布于裂缝系统中,所以类似于 3.1.2.3

节,由达西定律,溶洞球体表面 rm = r1 处的渗流速度为:

kv kvro  ∂p v 
vo = −   (油相) (3-81)
μo  ∂rv  r =r
v 1

kv kvrw  ∂p v 
vw = −   (水相) (3-82)
μw  ∂rv  r =r
v 1

式中 r1 ——溶洞系统每个球体的平均半径,m;

rv ——溶洞系统单个球体的球坐标系中,有因次径向距离,m;

vo ——溶洞中油相的渗流速度,m/s;

vw ——溶洞中水相的渗流速度,m/s。

由于单位体积溶洞流出的油相和水相体积分别为 qvo 和 qvw ,则球表面处的渗

流速度等于流出球体的流体体积除以球外表面积,即
43
1
vo = r1qvo (油相) (3-83)
3
1
vw = r1qvw (水相) (3-84)
3
联解式(3-81)~(3-84)得:

3 kv kvro  ∂pv 
qvo = −   (油相) (3-85)
r1 μo  ∂rv  r =r
v 1

3 kv kvrw  ∂pv 
qvw = −   (水相) (3-86)
r1 μw  ∂rv  r =r
v 1

3.2.2.5 系统综合微分方程

基于假设溶洞系统为球体,其在球坐标系下的渗流微分方程是:

kv kvro ∂ 2 pv kv kvro 2 ∂pv ∂p


+ = Svoφv cvto v (0 < rv < r1 ) (油相) (3-87)
μo ∂rv 2
μo rv ∂rv ∂t

kv kvrw ∂ 2 pv kv kvrw 2 ∂pv ∂p


+ = Svwφv cvtw v (0 < rv < r1 ) (水相) (3-88)
μw ∂rv 2
μw rv ∂rv ∂t

将式(3-87)和(3-88)合并,得

k k  ∂2 p k k  2 ∂p v ∂p
k v  vro + vrw  2v + k v  vro + vrw  = φv cvt v (0 < rv < r1 ) (3-89)
 μo μw  ∂rv  μo μw  rv ∂rv ∂t

式中 cvt = cv + Svo cLo + SvwcLw ——溶洞系统油水两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

Pa-1。
初始条件:

pv t =0 = pi (3-90)

球形溶洞内边界条件:

∂pv
=0 (3-91)
∂rv rv =0

裂缝与溶洞系统连接条件:

pv (rv , t ) rv =r1 = pf (3-92)

由球面几何形状因子得:

αv = 15 / r12 (3-93)

44
于是,裂缝与溶洞系统之间的窜流系数为:
2
k r  k
λv = α r v = 15  w  v
2
v w (3-94)
kf  r1  k f
类似地,裂缝与基质系统之间的窜流系数为:

km
λm = α m rw2 (3-95)
kf

为了理论公式推导方便,对上面式子进行无因次化处理,得溶洞系统球坐标
系下的渗流微分方程:

∂ 2 pvD 2 ∂pvD 15ωv ∂pvD


+ = (0 < rvD < 1) (3-96)
∂r 2 vD rvD ∂rvD Ω3λv ∂tD

μ o  kvro kvrw 
式中 Ω3 =  + 
k fro  μ o μw 

初始条件:

pvD tD =0 =0 (3-97)

溶洞内部边界条件:
∂pvD
=0 (3-98)
∂rvD
rvD = 0

裂缝与溶洞系统连接条件:

pvD ( rvD , tD ) rvD =1 = p fD (3-99)

于是,裂缝系统在球坐标系下的无因次渗流微分方程是:
∂ 2 p fD 2 ∂p fD
Ω1 2
+ Ω1 + Ω 2λm ( pmD − p fD ) −
∂r fD rfD ∂rfD
(3-100)
λv  ∂pvD  ∂p fD
Ω3   = ωf
5  ∂rvD  r =1 ∂t D
vD

μ o  k fro k frw  μo  kmro kmrw  μ o  kvro kvrw 


式中 Ω1 =  +  ,Ω 2 =  +  ,Ω 3 =  + 
k fro  μ o μw  k fro  μo μw  k fro  μ o μw 

类似地,基质系统的无因次渗流微分方程是:

∂pmD
Ω2λm ( p fD − pmD ) = ωm (3-101)
∂tD

上述无因次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无因次变量定义如下:
45
rfD = rf / rw , rmD = rm / r1

对式(3-96)~(3-101)进行基于 t D 的 Laplace 变换,可得到:

∂ 2 pvD 2 ∂pvD 15uωv


+ = pvD (0 < rvD < 1) (3-102)
∂rvD2 rvD ∂rvD Ω 3λv

pvD tD =0 =0 (3-103)

∂pvD
=0 (3-104)
∂rvD rvD =0

pvD ( rvD , tD ) rvD =1 = p fD (3-105)

∂ 2 p fD 2 ∂pvD λ  ∂p 
Ω1 2
+ Ω1 + Ω 2λm ( pmD − p fD ) − Ω3 v  vD  = uω f p fD (3-106)
∂r fD rfD ∂rvD 5  ∂rvD  r =1
vD

Ω2λm ( p fD − pmD ) = uωm pmD (3-107)

式(3-102)的通解为:

pvD = ( Av eσ v rvD + Bv e−σ v rvD ) / rvD (3-108)

σ v = 15uω v / Ω 3λ v (3-109)

将式(3-108)代入式(3-103)和(3-104)得:
1
Av = p fD (3-110)
e − e −σ v
σv

1
Bv = − σ v p fD (3-111)
e − e −σ v
于是,式(3-102)在 Laplace 空间的解是:

p fD eσ v rvD − e −σ v rvD
pvD = (3-112)
rvD eσ v − e −σ v

从而,有:
dpvD
= [σ v cth (σ v ) − 1] p fD (3-113)
drvD
rvD =1

cth(σ v ) = (eσ v + e−σ v ) / (eσ v − e−σ v ) (3-114)

将式(3-107)和(3-113)代入式(3-106),有:

46
∂ 2 p fD 2 ∂p fD  Ω 2 uωm λm Ω λ uω f 
+ = + 3 v [σ v cth (σ v ) − 1] +  p fD (3-115)
∂r 2
fD rfD ∂rfD  Ω1 uωm + Ω 2λm Ω1 5 Ω1 

Ω 2 uωm λm Ω λ uω f
令 f 2 (u ) = + 3 v [σ v cth (σ v ) − 1] + ,则式(3-115)可化简
Ω1 uωm + Ω 2λm Ω1 5 Ω1

为:

∂ 2 p fD 2 ∂p fD
2
+ = f 2 (u ) p fD (3-116)
∂r fD rfD ∂rfD

上式即为裂缝-溶洞之间非稳态流体交换时,三维无限大外边界条件下三重介
质碳酸盐岩油藏的综合渗流方程。再根据源函数法,便可求解三重介质碳酸盐岩
油藏中不同井型的渗流数学模型。
对比裂缝-溶洞之间拟稳态和非稳态两种窜流模型,可以看出它们两者的系统

综合方程有相似的形式,如式(3-73)和(3-116)。于是,定义如下 f ( u ) :

Ω 2 uλmωm Ω3 uλvωv uω f
 Ω Ω λ + uω + Ω Ω λ + uω + Ω 拟稳态
 1 2 m m 1 3 v v 1
f (u ) =  (3-117)
 Ω 2 uωm λm + Ω3 λv [σ cth(σ ) − 1] + uω f 非稳态
 Ω1 uωm + Ω 2λm Ω1 5 v v
Ω1

μ o  k fro k frw  μo  kmro kmrw  μ o  kvro kvrw 


其中 Ω1 =  +  , Ω2 =  +  , Ω3 =  + 
k fro  μ o μw  k fro  μo μw  k fro  μ o μw 

则裂缝-溶洞之间拟稳态和非稳态两种窜流模型的综合微分方程可统一写成
如下形式:

1 ∂  2 ∂p fD 
 rfD  = f (u) p fD (3-118)
2
rfD ∂rfD  ∂rfD 

通过上述定义,非稳态窜流模型和拟稳态窜流模型有了统一的方程形式,这
为后续运用源函数法求解碳酸盐岩油藏中不同井型的渗流数学模型奠定了良好
的理论基础。

3.3 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点源基本解

本节基于 Ozkan 和 Raghavan 的研究成果,对均质各向异性碳酸盐岩油藏中


的点源所引起的压力响应进行推导,并给出了碳酸盐岩油藏在不同顶底边界以及
侧向边界条件下的瞬时点源解和连续点源解。

47
3.3.1 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瞬时点源解

假设在 t = 0 时刻,体积为 dVo 的石油和体积为 dVw 的地层水从点源被采出。

虽然石油和地层水的采出是瞬时完成的,但石油和水的采出势必会引起整个油藏
中石油和水的流动,石油和水会从油藏中其它部位流至点源处,故石油和水在以
点源为中心的无限小球面上的流量必须等于从点源处被瞬时采出的石油量和水
量。此外,假设碳酸盐岩中只有天然裂缝系统与井筒连通,则上述瞬时点源提取
过程用数学语言可表达如下:
t  2 k f k fro ∂p f
 t
0 ξ →0+  f μo Bo ∂rf 
lim  4π r  dt = 0 dVoδ (t)dt (油相) (3-119)
  rf =ξ
t  k f k frw ∂p f  t
 ξlim  4π r dt =  dVwδ (t )dt (水相)
2
f  (3-120)
0 →0 +
 μw Bw ∂rf  0
rf =ξ

式中 ξ ——以点源为中心的无限小球体半径,m;

dVo ——瞬时点源采出原油量,标况下,m3;

dVw ——瞬时点源采出地层水量,标况下,m3;

Bo ——油的体积系数,无因次;

Bw ——水的体积系数,无因次;

k f ——各向异性油藏等效空间渗透率, k f = k fh k fv ,m2。

式(3-119)和(3-120)中 δ ( ) 为狄拉克 δ 函数,它有如下性质:

0, t ≠ 0
δ (t ) =  (3-121)
 ∞, t = 0
+∞
−∞
δ (t )dt = 1 (3-122)

根据狄拉克 δ 函数的性质,设 Δp f = pi − p f 并注意到 rfD = rf / rw ,整理与合并

式(3-119)和(3-120)得:
 k k  ∂Δp f 
lim+ 4π rwrfD
2
k f  fro + frw   = − ( BodVo + BwdVw ) δ (t ) (3-123)
ξD →0
  μo μw  ∂rfD  r =ξ
fD D

48
因为本文中假设碳酸盐岩中只有天然裂缝系统与井筒连通,所以油井的含水

率 f w 满足如下关系式:

dVw
fw = (3-124)
dVo + dVw

从而,式(3-123)可进一步化简为:
 2 k f k fro ∂Δp f
 Ω B dV δ (t )
lim+ 4π rwrfD  =− 0 o o (3-125)
ξD →0
 μo ∂rfD  Ω1
rfD =ξD

Bw f w μ k k 
其中 Ω0 = 1 + , Ω1 = o  fro + frw 
Bo (1 − f w ) k fro  μ o μw 

k fh k fro t
根据 3.1 和 3.2 节中在球坐标系下对无因次时间 tD 的定义,即 t D = ,
μo rw2 Λ

则式(3-125)可进一步化简为:
 2 ∂Δp f
 Ω B k dV δ (t )
lim+  4π k f rw3rfD  = − 0 o fh o D (3-126)
ξD →0  ∂rfD ΛΩ1
  rfD =ξD

需要注意的是,上式中 Λ 对于不同的模型具有不同的定义。对上式取基于 tD

的 Laplace 变换,可得到:
 2 ∂Δp f
 k Ω B dV
lim+  4π rw3rfD  = − fh 0 o o (3-127)
ξD →0  ∂rfD k fv ΛΩ1
  rfD =ξD

k fh Ω0 Bo dVo
定义 为源强度,得单位源强度下的压力响应为:
k fv ΛΩ1

 2 ∂Δp f

lim+  4π rw3rfD  = −1 (内边界条件) (3-128)
ξ D →0  ∂rfD
  rfD =ξD
由于此处考虑的是三维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情况,故相应的外边界条件为:
Δp f =0 (3-129)
rfD →∞

根据 3.1 和 3.2 节的推导,即由式(3-73)和(3-118)可知,碳酸盐岩油藏


在多种渗流模式下的综合微分方程为:

1 ∂  2 ∂p fD 
 rfD  = f (u) p fD (3-130)
2
rfD ∂rfD  ∂rfD 

49
联立式(3-128)~(3-130),可以求得单位强度源所引起的压力差响应为:
−r f (u)
e fD
Δp f = (3-131)
4π rw3rfD
上式为处于原点 o 处的点源所对应的瞬时点源解,如若点源位置不在坐标原

点处,而是处于空间中任意一点 ( xwD , y wD , zwD ) 处,则其对应的瞬时点源解可相应

地写为:

e − RD f ( u )
Δp f = (3-132)
4π rw3 RD

式中 RD = ( xD − xwD )2 + ( yD − ywD )2 + ( zD − zwD )2

当点源强度不是单位强度时,其对应的瞬时点源解为:

k fh Ω0 BodVo e− RD f ( u )
Δp f = (3-133)
k fv ΛΩ1 4π rw3 RD

e − RD f ( u )
若设 S c = 代表单位强度点源在 Laplace 空间内对应的瞬时点源解,
4π rw3 RD

则式(3-133)可写为:

k fh Ω0 BodVo
Δp f = Sc (3-134)
k fv ΛΩ1

3.3.2 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连续点源解

3.3.1 节对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瞬时点源解进行了推导,当石油连续产出时,
其对应的连续点源解可通过对瞬时点源解进行褶积得到。由于褶积是在实空间内
进行的,故首先对式(3-134)进行 Laplace 逆变换,将其转换至实空间,可得到:

k fh Ω0 BodVo
Δp f = Sc (3-135)
k fv ΛΩ1

式中 Sc 表示单位强度点源所对应的实空间内的瞬时点源解。

假设碳酸盐岩油藏中 ( xwD , y wD , zwD ) 处有一连续点源,其对应的地面产量为

q (t ) ,则该连续点源在油藏中所引起的压力响应可以通过对瞬时点源响应式

(3-135)进行褶积获得:
50
k fh Ω0 Bo t Ω0 Bo μo rw2 t
k fv ΛΩ1 0 Ω1k f k fro 0
Δp f = q
 (τ ) S (
c Dt − τ )dτ = q (τ )Sc (tD − τ )dτ D (3-136)

对上式进行基于 tD 的 Laplace 变换,可得到:

Ω 0 Bo μo rw2 Ω 0 Bo μo
Δp f =  c=
qS  − RD
qe f (u)

Ω1k f k fro 4πΩ1k f k fro rw RD


(3-137)
− ( x D − xwD ) 2 + ( y D − y wD ) 2 + ( z D − z wD ) 2 f (u)
Ω 0 Bo μo q e
=
4πΩ1k f k fro rw ( x D − x wD ) 2 + ( y D − y wD ) 2 + ( z D − z wD ) 2

式中,q 为 q (t ) 经 Laplace 变换后的结果。上式即为 Laplace 空间内三维无限

大碳酸盐岩油藏中连续点源 q (t ) 所引起的压力响应。

若连续点源为定产量采出,即 q 不随时间变化,则式(3-137)可简化为:

Ω 0 Bo μo q
Δp f = e − RD f (u)
=
4πΩ1k f k fro rwuRD
− ( x D − xwD ) 2 + ( y D − y wD ) 2 + ( z D − z wD ) 2 f (u )
(3-138)
Ω 0 Bo μo q e
4πΩ1k f k fro rwu ( x D − x wD ) 2 + ( y D − y wD ) 2 + ( z D − z wD ) 2

3.4 顶底封闭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连续点源解

3.3 节得到的点源解都是针对三维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情况推导得到的,但
实际碳酸盐岩油藏顶底有盖层或隔/夹层,在渗流模型中可用顶底封闭边界来描
述。本节主要推导具有顶底封闭边界的碳酸盐岩油藏中的连续点源解。
假设油藏厚度为 h ,油藏顶底边界( z = 0 和 z = h 处)都为封闭边界,即

∂p f ∂p f
= = 0 ,侧向上具有无限大边界。油藏中位于 ( xwD , y wD , zwD ) 处有一
∂z z =0
∂z z =h

连续点源,点源处石油以定产量 q 连续采出。根据镜像反映原理和叠加原理,该

点源对应的压力响应为:

Δp f =
   (3-139)
Ω 0 Bo μo q  +∞  e fD D wD D
− r 2 + ( z − z − 2 nh ) 2 f ( u ) 2
− rfD + ( z D + z wD − 2 nhD ) 2 f (u )
e
  2 + 
4πΩ1k f k fro rwu  n =−∞  rfD + ( z − z − 2 nh ) 2 2
rfD + ( z D + z wD − 2nhD ) 2  
  D wD D 

51
h k fh z k fh
式中 rfD = ( xD − xwD )2 + ( yD − ywD )2 , hD = , zwD = w
rw k fv rw k fv

利用 Poisson 求和公式(Carslaw H S,Jaeger J C,1959)对上式进行化简,


最终可得到:
Ω0qB o μo
Δp f = [ K0 (rfD f (u)) +
2πΩ1k f k fro rwuhD
(3-140)

n 2π 2 z z
2 K0 ( rfD f (u) + 2 )cos nπ D cos nπ wD ]
n =1 hD hD hD

式中 K 0 ——零阶第二类变型贝塞尔函数。

3.5 不同侧向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连续点

源解

3.4 节对顶底封闭边界、侧向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中的连续点源解进行了推
导。本节将在上节推导结果的基础上,参考 Ozkan 和 Raghavan 的方法,推导不
同侧向外边界的碳酸盐岩油藏连续点源解。

3.5.1 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

假设碳酸盐岩油藏在侧向上具有圆形封闭外边界,则
∂Δp f
=0 (3-141)
∂rfD
rfD = reD

式中 re ——碳酸盐岩油藏侧向外边界半径,m;

re
reD ——碳酸盐岩油藏侧向外边界无因次半径, reD = 。
rw

对式(3-141)作基于 tD 的 Laplace 变换,得:

∂Δp f
=0 (3-142)
∂rfD
rfD = reD

设顶底封闭且侧向上具有圆形封闭外边界的碳酸盐岩油藏中压力响应可以
表示为:

52
Δp f = Δp inf bnd
f + Δp f (3-143)

式(3-143)中, Δ p inf
f 为 3.4 节中推导出的既满足综合微分方程(3-130)又

∂Δp inf
f ∂Δp inf
f
满足顶底封闭边界条件( = = 0 )和连续点源内边界条件,即
∂z z =0
∂z z =h

式(3-140)。 Δp bnd
f 则既要满足渗流微分方程和顶底封闭边界条件,还要使得

Δp inf bnd
f + Δp f 满足油藏侧向外边界条件式(3-142)以及内边界条件。此外,由于

f 已经满足内边界的流量条件,所以 Δp f 在 rfD → 0 时的流量为 0。


Δ p inf bnd

参考 Ozkan 和 Raghavan 的方法,构造 Δp bnd


f 的如下形式:

∞  n 2π 2  z z
Δp bnd
f (
= CI 0 rfD )
f (u ) +  Dn I 0  rfD

f (u ) +
hD2
 cos nπ D cos nπ wD (3-144)
 hD hD
n =1  
于是
Ω0qB o μo
Δp f =  K0 ( rfD f (u)) +
2πΩ1k f k fro rwuhD 

n 2π 2 zD zwD 
2 K0 ( rfD f (u) + )cos nπ cos nπ  (3-145)
n =1 hD2 hD hD 
∞  n 2π 2  z z
( )
+CI 0 rfD f (u) +  Dn I 0  rfD f (u) + 2
 hD
 cos nπ D cos nπ wD
 hD hD
n =1  

根据前述和式(3-142)可确定式(3-144)中的系数 C 和 Dn 的表达式。于是

有:

 o μo
Ω0 qB  (
 K1 reD f (u ) )
Δp bnd =  (
I 0 rfD f (u ) + )
f
2πΩ1k f k fro rwuhD I (r
 1 eD f ( u ) )
 n 2π 2  
K1  reD f (u ) + 2   (3-146)
∞  hD   n 2π 2  z z 
2  I 0  rfD f (u ) + 2  cos nπ D cos nπ wD 
 n 2π 2   hD  hD hD 
I1  reD f (u ) + 2   
n =1

 hD  
 

式中 I0 ——零阶第一类变型贝塞尔函数;

53
I1 ——一阶第一类变型贝塞尔函数;

K1 ——一阶第二类变型贝塞尔函数;

综上可得顶底封闭、侧向圆形封闭的碳酸盐岩油藏压力响应为:

 o μo
Ω0 qB 
 K1 reD f (u ) ( )
Δp f =  K 0 ( rfD f (u )) + I 0 rfD ( )
f (u ) +
2πΩ1k f k fro rwuhD
 I1 reD f (u ) ( )

z z
2 cos nπ D cos nπ wD ⋅
n =1 hD hD
  n 2π 2  
 K1  reD f (u ) + 2  
  n 2π 2   hD   n 2π 2   

 K 0  rfD f (u ) + h 2 +

I 0  rfD f (u ) + 2   
  D  I  r n 2π 2   hD  

f (u ) + 2 
 1
 eD hD  
  
(3-147)

3.5.2 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

假设碳酸盐岩油藏在侧向上具有圆形定压外边界,则
Δp f =0 (3-148)
rfD = reD

对式(3-148)作基于 tD 的 Laplace 变换,得:

Δp f =0 (3-149)
rfD = reD

类似于 3.5.1 节,设顶底封闭且侧向上具有圆形定压外边界的碳酸盐岩油藏


中压力响应为:

Δ p f = Δ p inf
f + Δ p bnd
f
(3-150)

其中 Δ p inf
f 为式(3-140),类似于 3.5.1 节的方法,设满足渗流微分方程和顶

底封闭边界条件以及内边界流量条件的 Δp bnd
f 为:

∞  n 2π 2  z z
Δp bnd
f = C '
I 0(r fD f ( u ) +) D '
n 0I  r
 fD
f ( u ) +
hD2
 cos nπ D cos nπ wD (3-151)
 hD hD
n =1  
于是

54
Ω0qB o μo
Δp f =  K0 ( rfD f (u)) +
2πΩ1k f k fro rwuhD 

n 2π 2 z z 
2 K0 ( rfD f (u) + 2 )cos nπ D cos nπ wD  (3-152)
n =1 hD hD hD 
∞  n 2π 2  z z
'
+C I 0 rfD ( )
f (u) +  D I  rfD f (u) + 2
'

n 0
hD
 cos nπ D cos nπ wD
 hD hD
n =1  
从而,可得:

 o μo
Ω 0 qB 
 (
K 0 reD f (u ) )
Δp f =  K 0 ( rfD f (u ) ) − I 0 rfD ( )
f (u ) +
2πΩ1k f k fro rwuhD
 I 0 reD f ( u() )

z z
2  cos nπ D cos nπ wD ⋅
n =1 hD hD
  n 2π 2  
 K 0  reD f (u ) + 2  
  n 2π 2   hD   n 2π 2   

 K 0  rfD f (u ) + 2  −
hD 
I 0  rfD f (u ) + 2   
 
 n 2π 2   hD  

I 0  reD f (u ) + 2 
  hD  
  
(3-153)
上式即为顶底封闭、侧向上具有圆形定压外边界的碳酸盐岩油藏的压力响应。

3.6 油水相对渗透率

根据洪世铎、李爱芬等、廉培庆等、唐勇等和王小培等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
藏基质、裂缝及溶洞系统油水相对渗透率的研究结果(洪世铎,1989;李爱芬,
孙强,张东等,2013;廉培庆,程林松,刘丽芳,2011;唐勇,杨小莹,宋道万
等,2016;王小培,肖香姣,施丽勇等,2012),我们分别选取了一组基质、裂
缝及溶洞系统的油水相对渗透率,为后续对油水两相试井及产量递减进行理论分
析与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数数据,具体数据见表 3-1~3-3 和图 3-7~3-9。现场应用
时需采用矿场的实际油水相对渗透率数据。

表 3-1 基质系统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廉培庆,程林松,刘丽芳,2011)
含水饱和度 Sw 水相相对渗透率 Kmrw 油相相对渗透率 Kmro
20 0 0.4095
25 0.005 0.387
30 0.01 0.32535

55
表 3-1 基质系统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续上表)
含水饱和度 Sw 水相相对渗透率 Kmrw 油相相对渗透率 Kmro
35 0.02 0.27
40 0.03 0.2214
45 0.045 0.1764
50 0.06 0.1368
55 0.082 0.10125
60 0.11 0.0693
65 0.143 0.04185
70 0.18 0.0189
75 0.23 0
1

0.9 Kmrw Kmro

0.8
相对渗透率 Kmrw、Kmro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含水饱和度 Sw

图 3-7 基质系统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表 3-2 裂缝系统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廉培庆,程林松,刘丽芳,2011)
含水饱和度 Sw 水相相对渗透率 Kfrw 油相相对渗透率 Kfro
0 0 1
10 0.036 0.882
20 0.09 0.819
30 0.189 0.729
40 0.315 0.585
50 0.423 0.468
60 0.54 0.333
70 0.675 0.207
80 0.747 0.099
90 0.819 0.036
100 1 0

56
1
0.9 Kfrw Kfro
0.8

相对渗透率Kfrw、Kfro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含水饱和度Sw

图 3-8 裂缝系统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表 3-3 溶洞系统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李爱芬,孙强,张东等,2013)
含水饱和度 Sw 水相相对渗透率 Kvrw 油相相对渗透率 Kvro
0 0 1
8 0.025 0.95
18 0.05 0.9
28 0.065 0.75
55 0.15 0.45
70 0.38 0.19
78 0.55 0.16
83 0.67 0
1
0.9 Kvrw Kvro
0.8
相对渗透率Kvrw、Kvro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含水饱和度Sw

图 3-9 溶洞系统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3.7 本章小结

本章针对碳酸盐岩油藏中多尺度储集空间和渗流空间,建立了孔隙-裂缝双重
介质系统油水两相拟稳态与非稳态、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系统油水两相拟稳
态与非稳态等多种基本渗流模型;推导出了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的点源
基本解和多种边界条件下的油水两相连续点源解;分别选取了一组基质、裂缝及
溶洞系统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数据。利用这些基础数据及点源解,可对碳酸盐岩油
藏中各种井型(直井、压裂直井、水平井、压裂水平井)的油水两相流动生产动
态进行模拟,绘制各种典型曲线对单井生产动态进行分析。

57
第4章 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动直井不稳定渗流
理论研究
本章根据第 3 章推导得到的多种外边界条件下碳酸盐岩油藏点源解,针对第
3 章中推导出的多种碳酸盐岩油藏渗流模式,对碳酸盐岩油藏中直井的不稳定渗
流理论进行了研究。利用 Laplace 数值反演和计算机编程等技术绘制了此类油井
不同渗流模式下分别以定产量生产时的试井典型曲线以及定压生产时的产量递
减曲线,分析了曲线的形态特征,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4.1 完全射开直井

本节主要对具有不同侧向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
的压力响应进行推导,并绘制典型曲线进行敏感性分析。

4.1.1 井底压力公式推导

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有一直井以定产量 qsc 生产,油藏厚度为 h ,油井完

全射开,即射开厚度等于储层厚度。油藏侧向边界半径为无限大或 re ,其余假设

条件见第 3 章相关模型的假设条件。物理模型如图 4-1。

封闭上边界

井筒

封闭下边界

图 4-1 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渗流物理模型

4.1.1.1 侧向无限大边界

参考孔详言的方法(孔详言,2010),把碳酸盐岩油藏中的直井当作线源处
理,其压力响应可由顶底封闭侧向无限大连续点源解沿井筒方向进行积分所得。
则侧向无限大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直井的压力响应可通过对式(3-140)关

于 zw 从 0 到 h 进行积分获得:

58
Ω0qB o μo h
Δp f =
2πΩ1k f k fro rwuhD 
0
[ K0 ( rfD f (u)) +
(4-1)

n 2π 2 z z
2 K0 ( rfD f (u) + 2 ) cos nπ D cos nπ wD ]dzw
n =1 hD hD hD

Bw f w μ k k 
其中 Ω0 = 1 + , Ω1 = o  fro + frw 
Bo (1 − f w ) k fro  μ o μw 

整理式(4-1)可得:
 o μo h
Ω0 qB
Δp f = K0 ( rfD f (u)) (4-2)
2πΩ1k f k fro rwuhD

式中 rfD = ( xD − xwD )2 + ( yD − ywD )2

注意到点源强度 q 与油井标况下的产油量 qsc 之间有如下关系式成立:

qsc = qh
 (4-3)

于是有:

Ω0 qsc Bo μo
Δp f = K0 ( rfD f (u)) (4-4)
2πΩ1k f k fro rwuhD

对式(4-4)无因次化后得:

Ω0
p fD = K0 ( rfD f (u)) (4-5)
uΩ1

当 r fD = 1 时,式(4-5)对应的压力响应即为碳酸盐岩油藏中直井井底压力:

Ω0
pwD = K0 ( f (u)) (4-6)
uΩ1

式(4-6)中的 f ( u ) 由碳酸盐岩油藏渗流模型决定,详见第 3 章。

4.1.1.2 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

类似于 4.1.1.1 节,顶底封闭、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的碳酸盐岩油藏中直井井

底压力可由式(3-147)关于 zw 从 0 到 h 进行积分获得:

59
Ω0qB o μo 
 K1 reD f (u) ( )
( )
h
Δp f = 0  0 fD
2πΩ1k f k fro rwuhD
K ( r f ( u )) +
I r f ( u )(
I 0 rfD f (u) +
)
 1 eD


z z
2 cos nπ D cos nπ wD ⋅
n =1 hD hD
  n 2π 2  
 K1  reD f (u) + 2  
  n 2π 2   hD   n 2π 2  

 K0  rfD f (u) + h 2 +

I 0  rfD f (u) + 2   dzw
  D  I  r n 2π 2   hD 
 
f ( u ) + 
 1
 eD hD2  
  
(4-7)
对式(4-7)进行化简得:

 o μo h
Ω0 qB 
 (
K1 reD f (u ) ) 

Δp f =  K0 ( rfD f (u )) + (
I 0 rfD f (u ) )  (4-8)
2πΩ1k f k fro rwuhD  I r
1 eD (
f ( u )) 
再对式(4-8)无因次化得:

Ω0  (
K1 reD f (u ) ) 

p fD =  K0 ( rfD f (u )) + (
I 0 rfD f (u ) )  (4-9)
uΩ1 
 (
I1 reD f (u ) ) 

当式(4-9)中 r fD = 1 时,其便是碳酸盐岩油藏中相应边界条件下的直井井底

压力:

Ω0  (
K1 reD f (u ) ) 

pwD = K
 0 ( f ( u )) + I0 ( )
f (u )  (4-10)
uΩ1 
 (
I1 reD f (u ) ) 

4.1.1.3 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

类似于 4.1.1.1 节,顶底封闭、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的碳酸盐岩油藏中直井井

底压力可由式(3-153)关于 zw 从 0 到 h 进行积分获得:

60
Ω0qB o μo 
 K0 reD f (u) ( )
( )
h
Δp f = 0  0 fD
2πΩ1k f k fro rwuhD
K ( r f ( u )) −
I r f ( u )
I 0 rfD f (u) +
( )
 0 eD


z z
2 cos nπ D cos nπ wD ⋅
n =1 hD hD
  n 2π 2  
 K0  reD f (u) + 2  
  n 2π 2   hD   n 2π 2  

 K0  rfD f (u) + h 2 −

I 0  rfD f (u) + 2   dzw
  D  I  r n 2π 2   hD 
 
f ( u ) + 
 0
 eD hD2  
  
(4-11)
对式(4-11)进行化简得:

 o μo h
Ω 0 qB 
 (
K 0 reD f (u ))I r 

Δp f =  K 0 ( rfD f (u )) − ( )
f (u )  (4-12)
2πΩ1k f k fro rwuhD  I0 (r eD f (u ) )
0 fD

再对式(4-12)无因次化得:

Ω 0  (
K 0 reD f (u ) )I r 

p fD =  K 0 ( rfD f (u ) ) − ( )
f (u )  (4-13)
uΩ1 

I0 (r eD f (u ) )
0 fD


当式(4-13)中 r fD = 1 时,其便是碳酸盐岩油藏中相应边界条件下的直井井

底压力:

Ω0  K0 reD f (u ) ( ) 

p fD = K
 0 ( f ( u )) − I0 ( f (u )  ) (4-14)
uΩ1 

I 0 reD f (u ) ( ) 

4.1.2 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的叠加

由于上述压力响应都是在 Laplace 空间内求得,可根据 Duhamel 原理


(Everdingen A F V,Hurst W,1949),将井储和表皮效应的影响叠加到井底压力
响应中。

设变产量 qD (tD ) 生产情形下的井底压力响应函数 pwD (tD ) ,由褶积积分公式可

得:

tD  ∂p * ( t − τ ) 
pwD =  qD ( t D )  wD D + S dτ (4-15)
0
 ∂τ 

由井筒储集系数 C D 来表示变产量 qD (tD ) ,则有:

61
dpwD
qD (tD ) = 1 − CD (4-16)
dtD

对式(4-15)和(4-16)进行 Laplace 变换,得:


* S
pwD = uqD pwD + (4-17)
u
1
qD = − C D up wD (4-18)
u
整理式(4-17)和(4-18)得:
up*wD + S
pwD = (4-19)
u + CDu2 (up*wD + S )


式中 pwD ——不考虑井储和表皮效应的 Laplace 空间内无因次井底压力,

无因次;

p wD ——考虑井储和表皮效应的 Laplace 空间内无因次井底压力,无

因次;
S ——表皮因子,无因次;

C D ——无因次井筒储集常数,无因次。

4.1.3 变井底流压生产油井产量公式推导

Blasingame 等通过引入压力规整化产量和物质平衡时间建立了单井产量递减
典型曲线图版(Blasingame T A,McCray T L,Lee W J,1991;Palacio J C,
Blasingame T A,1993)。该方法考虑了随地层压力变化的气体 PVT 性质和变井
底流压生产情况,同时引入产量积分、产量积分导数曲线作为辅助拟合分析曲线,
以此来降低解释结果的多解性。该方法最大的两个特色是考虑了随地层压力变化
的气体 PVT 性质和变井底流压生产情况,所以它很符合实际生产状况,方法的
实用性强。最近,孙贺东等指出了部分文献中使用 Blasingame 分析方法时的诸
多错误(孙贺东,朱忠谦,施英等,2015)。
为了后续利用 Blasingame 方法分析油井产量递减特征,引入下列分析变量:
(1) 无因次递减时间:
2tD (4-20)
t Dd =
2 3
r  ln( reD ) −
4 
eD

(2) 无因次油井产量:

62
1 1
qD = = −1 (4-21)
pwD (tD ) L [ pwD (tD )]

qsc Bo μo
式中 qD ——无因次油井产油量, qD = ;
2π k fh k fro h ( pi − pw )

L−1 ——Laplace 逆变换

(3) 无因次递减产量:

 3
qDd = qD ln(reD ) −  (4-22)
 4

(4)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1 tDd
qDdi =
tDd 
0
qDd (τ )dτ (4-23)

(5)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dqDdi
′ =−
qDdi (4-24)
d ln tDd

式中 reD ——无因次外边界距离。

利用式(4-20)~(4-24),可以绘制油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从而运用曲线
拟合与分析技术分析油井控制范围内的储层参数及单井控制储量等油井和储层
特征。

4.1.4 Laplace 变换的 Stehfest 数值反演方法

前面所求的解都是在拉普拉斯空间中获得的,在绘制典型曲线的过程中往往
需要将拉普拉斯空间的解转换为真实空间。由于上面的无因次井底压力表达式形
式比较复杂,想要直接通过拉普拉斯逆变换或是围道积分的方法反演出原函数表
达式是十分困难的。在工程应用上,人们往往只关心压力典型曲线的在各个流动
阶段的特征,然后对实际测试数据利用图版拟合进行解释。长期以来,人们一直
在寻找一种满意的数值反演算法来规避解析反演算法所具有的缺点。直到 20 世
纪 70 年代,各种数值反演算法才取得了快速的进展,从而为拉普拉斯变换在工
程中的广泛应用扫除了障碍。在石油工程领域,进行数值反演的算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基于函数概率密度理论的 Stehfest 方法(Stehfest H,1970);另一种是基

63
于 Fourier 级数理论的 Crump 方法。在工程应用领域,由于 Stehfest 方法简单、
易于编程而且计算时间短,所以该方法是工程应用领域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将 Laplace 空间解反演到真实空间的 Stehfest 算法为:

ln 2 N
f (t ) = V j F ( s j )
t j =1
(4-25)

ln 2
式中 sj = j
t
min( j , N /2)
k N /2 (2k )!
V j = ( −1) N /2+ j

 j +1 ( N / 2 − k )! k !(k − 1)!( j − k )!(2k − j )!
k =
 2 

通过上面的反演算法可知,当给定 N 值和时间 t 之后就可以利用式反演出原

函数 f (t ) 数值。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的过程中 N 必须为偶数,而 N 值的选取

对计算精度有大的影响。针对不同类型的函数在计算实践过程中加以确定,在多
数情况下 N 值取 8,10 和 12 是比较合适的,如果 N 值越大,计算精度反而会降
低。

4.1.5 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

本节基于 4.1.1 节推导得到的考虑各种复杂渗流机理和不同侧向外边界条件


下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中完全射开直井不稳定压力响应表达式,
针对第 3 章中针对碳酸盐岩油藏提出的四种基本渗流物理模型,在利用 Duhamel
原理和叠加原理对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加以考虑后,利用 Stehfest 数值反演算法,
用计算机编程技术获得了碳酸盐岩油藏完全射开直井的试井典型曲线以及当油
井以定压生产时的无因次产量递减曲线;最后,对试井典型曲线以及无因次单井
产量递减曲线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4.1.5.1 试井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4.1.5.1.1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这里的渗流模型来源于 3.1.1 节,模型的主要数学描述为公式(3-13)~(3-15)



图 4-2 为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
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根据
典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
几个阶段:

64
I. 早期井筒储集效应阶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在双对数图中呈
斜率为 1 的直线,且二者相互重合;
II. 井储后过渡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上出现一明显的“驼峰”,

该“驼峰”的高低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 C D 和表皮因子 S

的组合;

III. 裂缝系统径向流阶段:压力导数曲线呈现水平线,若井筒储集系数 C D 或

者窜流系数 λm 太大,典型曲线上有可能观察不到该阶段的流动特征;

IV.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基质系统到裂缝系统的
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一个明显的凹子。凹子出

现的时间受基质-裂缝系统窜流系数 λm 影响,凹子的深度和宽度受基质系统储容

比 ωm 影响;

V. 系统径向流阶段:该阶段反映了后期水平方向的系统拟径向流动;在双对
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水平段;
VI.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在晚期会出现上翘甚至相交,
这是封闭外边界油藏的典型特征。
100
pwD 无因次压力 p'wD 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1, CD = 10, ω f = 0.3, ωm = 0.7, μ w = 0.5 mPa ⋅ s
λm = 10−5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I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D / CD

图 4-2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的试井典型曲
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试井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由于井筒
储集系数 CD 和表皮系数 S 对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常规油藏相同,故本文中不
再赘述。
1)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65
图 4-3 是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

型曲线的影响。观察图中典型曲线变化趋势可知,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既会

影响早期流动阶段的压力和压力导数,又会影响压力导数曲线上“凹子”出现时
间的早晚,还会影响压力导数曲线上油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间的早晚。裂缝系统

含水饱和度 S fw 越大,油相在裂缝中的流动阻力也越大,使得流动早期压力及压

力导数值均越大;裂缝系统径向流也会更早结束,从而压力导数曲线上“凹子”
出现时间也越早,油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间也越早。
100
Sfw=0.25 S = 1, C D = 10, ω f = 0.3, ωm = 0.7, μ w = 0.5 mPa ⋅ s
Sfw=0.35
λm = 10−5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Sfw=0.45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D / CD

图 4-3 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2)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图 4-4 是基质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

型曲线的影响。观察图中典型曲线变化趋势可知,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既会

影响早期流动阶段的压力和压力导数,又会影响压力导数曲线上“凹子”出现时

间的早晚。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越大,油相在基质中的流动阻力也越大,使

得流动早期压力及压力导数值均越大;裂缝系统径向流也会更早结束,从而压力
导数曲线上“凹子”出现时间也越早。此外,图 4-4 与图 4-3 的显著区别是“油
藏封外闭边界”的反映时间。图 4-4 显示基质含水饱和度对油藏封闭外边界的反
映时间无影响,原因是本文中的模型是多孔单渗模型,即只有裂缝系统向井筒直
接供液,所以油藏封闭外边界只受裂缝系统参数的影响。

66
100
Smw=0.25 S = 1, C D = 10, ω f = 0.3, ωm = 0.7, μ w = 0.5 mPa ⋅ s
Smw=0.45
λm = 10−5 , S f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Smw=0.65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D / CD

图 4-4 基质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3)地下原油粘度的影响
图 4-5 是地下原油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

曲线的影响。观察图中典型曲线变化趋势可知,油的粘度 μo 既会稍微影响早期

流动阶段的压力和压力导数,又会影响压力导数曲线上油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间

的早晚。油的粘度 μo 越高,油相在基质-裂缝整个系统中的流动阻力也越大,使

得流动早期压力及压力导数值会稍微变大;裂缝系统径向流也会稍微早些结束,
从而压力导数曲线上“凹子”出现时间也稍微早点,油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间也
越早。
100
uo=1.0 mPa.s S = 1, CD = 10, ω f = 0.3, ωm = 0.7, μw = 0.5 mPa ⋅ s
uo=2.0 mPa.s λm = 10−5 , S fw = 0.25, Smw = 0.25, reD = 104
uo=3.0 mPa.s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5 地下原油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4)地层水粘度的影响
图 4-6 是地层水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

线的影响。观察图中典型曲线变化趋势可知,水的粘度 μw 既会稍微影响早期流

动阶段的压力和压力导数,又会影响压力导数曲线上油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间的

早晚。水的粘度 μw 越低,水相在基质-裂缝整个系统中的流动阻力也越小,水相
67
变的易流动而油相变的相对难流动,使得流动早期压力及压力导数值会稍微变大;
裂缝系统径向流也会稍微早些结束,从而压力导数曲线上“凹子”出现时间也稍
微早点,油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间也越早。
100
uw=0.3 mPa.s
S = 1, C D = 10, ω f = 0.3, ωm = 0.7, μo = 1.0 mPa ⋅ s
uw=0.5 mPa.s
λm = 10−5 , S fw = 0.25, Smw = 0.25, reD = 104
uw=0.7 mPa.s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6 地层水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5)基质储容比的影响
图 4-7 是基质储容比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

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基质储容比 ωm 会影响压力导数曲线上“凹子”的

形状。基质储容比 ωm 越大,压力导数曲线上“凹子”形态就越宽越深。这是因

为 ωm 越大,裂缝系统的储集能力相对就越差,则基质系统向裂缝系统供液能力

就越强,系统间窜流段持续时间就越长,对应到压力导数曲线上表现为“凹子”
的形态越宽越深。
100
Wm=0.7, Wf=0.3
S = 1, CD = 10, μo = 1.0 mPa ⋅ s, μw = 0.5 mPa ⋅ s
Wm=0.8, Wf=0.2
λm = 10−5 , S fw = 0.25, Smw = 0.25, reD = 104
Wm=0.9, Wf=0.1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D / CD

图 4-7 基质储容比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6)基质-裂缝窜流系数的影响

68
图 4-8 是基质-裂缝窜流系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

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主要决定压力导数

曲线上“凹子”出现时间的早晚。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越大,基质系统向裂缝

系统供液的时间就越早,压力导数曲线上“凹子”出现的时间就越早。
100
Lm=1.0e-5
S = 1, CD = 10, μo = 1.0 mPa ⋅ s, μw = 0.5 mPa ⋅ s
Lm=6.0e-6
ω f = 0.3, ωm = 0.7, S fw = 0.25, Smw = 0.25, reD = 104
Lm=3.0e-6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D / CD

图 4-8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

7)外边界的影响
图 4-9 是不同外边界对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相比,
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的试井典型曲线多了一个晚期径向流阶段;当外边界为定压
边界时,压力曲线在晚期会逐渐趋近水平线,而压力导数曲线会急剧下掉,反映
出压力波传播到定压边界之后得到充足的能量补给,地层中压降不再发生变化。
另外,从图 4-9 中还可以观察到,油藏外边界半径越大,典型曲线上出现边界反
映的时间越晚。
100
无限大
S = 1, CD = 10, μo = 1.0 mPa ⋅ s, μw = 0.5 mPa ⋅ s
封闭 reD=1.0e+04
λm = 10−5 , ω f = 0.3, ωm = 0.7, S fw = 0.25, Smw = 0.25
封闭 reD=2.0e+04
定压 reD=1.0e+04
定压 reD=2.0e+04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D / CD

图 4-9 不同外边界对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69
4.1.5.1.2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这里的渗流模型来源于 3.1.2 节,模型的主要数学描述为公式(3-50)~(3-52)。


图 4-10 为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
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根据
典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
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效应阶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在双对数图中呈
斜率为 1 的直线,且二者相互重合;
II. 井储后过渡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上出现一明显的“驼峰”,

该“驼峰”的高低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 CD 和表皮因子 S

的组合;

III. 裂缝系统径向流阶段:压力导数曲线呈现水平线,若井筒储集系数 CD 或

者窜流系数 λm 太大,典型曲线上有可能观察不到该阶段的流动特征;

IV. 基质-裂缝系统非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基质系统到裂缝系统的
非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一个不太明显的凹子。凹

子出现的时间受基质-裂缝系统窜流系数 λm 影响,凹子的深度和宽度受基质系统

储容比 ωm 影响;

V. 系统径向流阶段:该阶段反映了后期水平方向的系统拟径向流动;在双对
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水平段;
VI.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在晚期会出现上翘甚至相交,
这是封闭外边界油藏的典型特征。
100
pwD 无因次压力 p'wD 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1, CD = 10, ω f = 0.3, ωm = 0.7, μw = 0.5 mPa ⋅ s


λm = 10−5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I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10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
70
图 4-11 是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无因次压力及压力
导数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II
和 IV 阶段,即裂缝径向流阶段和基质-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
非稳态比拟稳态的裂缝径向流阶段结束时间更早,非稳态的“凹子”也比拟稳态
的“凹子”更浅,原因是基质-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的供
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基质和裂缝的压力下降都更快。
100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1, CD = 10, ω f = 0.3, ωm = 0.7, μw = 0.5 mPa ⋅ s
λm = 10−5 , S fw = S 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I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11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
对比

其它如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7 个参

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1.5.1.1 节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4.1.5.1.3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这里的渗流模型来源于 3.2.1 节,模型的主要数学描述为公式(3-71)~(3-73)。


图 4-12 为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
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无因次压力
及压力导数曲线,根据典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
直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效应阶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在双对数图中呈
斜率为 1 的直线,且二者相互重合;

71
II. 井储后过渡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上出现一明显的“驼峰”,

该“驼峰”的高低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 CD 和表皮因子 S

的组合;

III. 裂缝系统径向流阶段:压力导数曲线呈现近水平线,若井筒储集系数 CD

或者窜流系数 λm 太大,典型曲线上有可能观察不到该阶段的流动特征;

IV. 溶洞-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溶洞系统到裂缝系统的
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第一个凹子。凹子出现的

时间受溶洞-裂缝系统窜流系数 λv 影响,凹子的深度和宽度受溶洞系统储容比 ωv

影响;
V.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基质系统到裂缝系统的
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第二个凹子。凹子出现的

时间受基质-裂缝系统窜流系数 λm 影响,凹子的深度和宽度受基质系统储容比 ωm

影响;
VI. 系统径向流阶段:该阶段反映了后期水平方向的系统拟径向流动;在双
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水平段;
VII.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在晚期会出现上翘甚至相交,
这是封闭外边界油藏的典型特征。
100
pwD 无因次压力 p'wD 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0.1, C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μ w = 0.5 mPa ⋅ s, λm = 8 × 10 −7 , λv = 5 × 10−6
S fw = Smw = S v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2 × 104 I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12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的试井典型曲
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试井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1)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72
图 4-13 是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

典型曲线的影响。观察图中典型曲线变化趋势可知,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既

会影响早期流动阶段的压力和压力导数,又会影响压力导数曲线上两个“凹子”
出现时间的早晚,还会影响压力导数曲线上油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间的早晚。裂

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越大,油相在裂缝中的流动阻力也越大,使得流动早期压

力及压力导数值均越大;裂缝系统径向流也会稍微更早结束,从而压力导数曲线
上两个“凹子”出现时间也稍微提前,油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间也越早。
100
Sfw=0.25
S = 0.1, C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Sfw=0.35
μw = 0.5 mPa ⋅ s, λm = 8 × 10−7 , λv = 5 × 10−6
Sfw=0.45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2 × 104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13 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2)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图 4-14 是基质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

典型曲线的影响。观察图中典型曲线变化趋势可知,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既

会影响早期流动阶段的压力和压力导数,又会影响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二个“凹子”

出现时间的早晚。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越大,油相在基质中的流动阻力也越

大,使得流动早期压力及压力导数值均越大;裂缝系统径向流也会更早结束,从
而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二个“凹子”出现时间也越早。此外,图 4-14 与图 4-13 的
显著区别是“油藏封外闭边界”的反映时间。图 4-14 显示基质含水饱和度对油
藏封闭外边界的反映时间无影响,原因是本文中的模型是多孔单渗模型,即只有
裂缝系统向井筒直接供液,所以油藏封闭外边界只受裂缝系统参数的影响。

73
100
Smw=0.25 S = 0.1, C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Smw=0.45
μw = 0.5 mPa ⋅ s, λm = 8 × 10−7 , λv = 5 × 10−6
Smw=0.65
S f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2 × 104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14 基质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3)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图 4-15 是溶洞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

典型曲线的影响。观察图中典型曲线变化趋势可知,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既

会影响早期流动阶段的压力和压力导数,又会影响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一个“凹子”

出现时间的早晚。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越大,油相在溶洞中的流动阻力也越

大,使得流动早期压力及压力导数值均越大;裂缝系统径向流也会更早结束,从
而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一个“凹子”出现时间也越早。此外,图 4-15 与图 4-13 的
显著区别是“油藏封外闭边界”的反映时间。图 4-15 显示溶洞含水饱和度对油
藏封闭外边界的反映时间无影响,原因是本文中的模型是多孔单渗模型,即只有
裂缝系统向井筒供液,所以油藏封闭外边界只受裂缝系统参数的影响。
100
Svw=0.25 S = 0.1, C 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Svw=0.45
μw = 0.5 mPa ⋅ s, λm = 8 × 10−7 , λv = 5 × 10−6
Svw=0.65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2 × 104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D / CD

图 4-15 溶洞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4)地下原油粘度的影响
图 4-16 是地下原油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

型曲线的影响。观察图中典型曲线变化趋势可知,油的粘度 μo 既会稍微影响早

74
期流动阶段的压力和压力导数,又会影响压力导数曲线上油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

间的早晚。油的粘度 μo 越高,油相在基质-裂缝-溶洞整个系统中的流动阻力也越

大,使得流动早期压力及压力导数值会稍微变大;裂缝系统径向流也会稍微早些
结束,从而压力导数曲线上两个“凹子”出现时间也稍微早点,油藏封闭外边界
出现时间也越早。
100
uo=1.0 mPa.s S = 0.1, C 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uo=2.0 mPa.s
μ w = 0.5 mPa ⋅ s, λm = 8 × 10−7 , λv = 5 × 10 −6
uo=3.0 mPa.s
S fw = S vw = Smw = 0.25, reD = 2 × 104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16 地下原油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5)地层水粘度的影响
图 4-17 是地层水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

曲线的影响。观察图中典型曲线变化趋势可知,水的粘度 μw 既会稍微影响早期

流动阶段的压力和压力导数,又会影响压力导数曲线上油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间

的早晚。水的粘度 μw 越低,水相在基质-裂缝-溶洞系统中的流动阻力也越小,水

相变的易流动而油相变的相对难流动,使得流动早期压力及压力导数值会稍微变
大;裂缝系统径向流也会稍微早些结束,从而压力导数曲线上“凹子”出现时间
也稍微早点,油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间也越早。

75
100

uw=0.3 mPa.s S = 0.1, C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uw=0.5 mPa.s μo = 1.0 mPa ⋅ s, λm = 8 × 10−7 , λv = 5 × 10 −6
uw=0.7 mPa.s
S fw = Svw = Smw = 0.25, reD = 2 × 104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17 地层水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6)基质储容比和溶洞储容比的影响

注意到基质、裂缝和溶洞的储容比之间有关系式 ωm + ω f + ωv = 1 ,于是这里

我们设定裂缝储容比 ω f = 0.03 保持不变,从而便于探讨基质储容比和溶洞储容

比对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图 4-18 是基质储容比和溶洞储容比对封闭外边界碳


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基质储容比
和溶洞储容比对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压力导数曲线上两个“凹子”的

深度和宽度上。基质储容比 ωm 越小且溶洞储容比越大 ωv 时,第一个“凹子”变

得深且宽,而第二个“凹子”变得浅且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基质储容比 ωm

越小,基质系统的储集能力相对就越差,则基质系统向裂缝系统供液能力就越弱,
系统间窜流段持续时间就越短,对应到压力导数曲线上表现为第二个“凹子”的

形态越浅越窄;相似的,溶洞储容比 ωv 越大,溶洞系统的储集能力相对就越强,

则溶洞系统向裂缝系统供液能力就越强,系统间窜流段持续时间就越长,对应到
压力导数曲线上表现为第一个“凹子”的形态越宽越深。

76
100
Wm=0.8, Wv=0.17, Wf=0.03 S = 0.1, CD = 5, μo = 1.0 mPa ⋅ s
Wm=0.75, Wv=0.22, Wf=0.03 λm = 8 × 10−7 , λv = 5 × 10−6
Wm=0.7, Wv=0.27, Wf=0.03 S fw = Svw = Smw = 0.25, reD = 2 × 104
μw = 0.5 mPa ⋅ s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18 基质储容比和溶洞储容比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
线的影响

7)裂缝储容比和溶洞储容比的影响

同上所述,这里我们设定基质储容比 ωm = 0.8 保持不变,从而便于探讨裂缝

储容比和溶洞储容比对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图 4-19 是裂缝储容比和溶洞储容


比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
看出,裂缝储容比和溶洞储容比对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压力导数曲线

上第一个“凹子”的深度和宽度上。裂缝储容比 ω f 越大而溶洞储容比 ωv 越小时,

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一个“凹子”形态就越窄越浅。这是因为裂缝储容比 ω f 越大

而溶洞储容比 ωv 越小,溶洞系统的储集能力相对就越差,则溶洞系统向裂缝系

统供液能力就越弱,裂缝-溶洞系统间窜流段持续时间就越短,对应到压力导数
曲线上表现为第一个“凹子”的形态稍微窄且浅。
100
Wm=0.8, Wv=0.17, Wf=0.03 S = 0.1, CD = 5, μo = 1.0 mPa ⋅ s
Wm=0.8, Wv=0.16, Wf=0.04 λm = 8 × 10−7 , λv = 5 × 10−6
Wm=0.8, Wv=0.15, Wf=0.05 S fw = Svw = Smw = 0.25, reD = 2 × 104
μw = 0.5 mPa ⋅ s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19 裂缝储容比和溶洞储容比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
线的影响

8)基质-裂缝窜流系数的影响

77
图 4-20 是基质-裂缝窜流系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

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主要决定压力导数

曲线上第二个“凹子”出现时间的早晚。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越大,基质系统

向裂缝系统供液的时间就越早,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二个“凹子”出现的时间就越
早。
100
Lm=8.0e-7 S = 0.1, C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Lm=6.0e-7
μo = 1.0 mPa ⋅ s, μ w = 0.5 mPa ⋅ s, λv = 5 × 10−6
Lm=4.0e-7
S fw = Svw = Smw = 0.25, reD = 2 × 104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20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

9)溶洞-裂缝窜流系数的影响
图 4-21 是溶洞-裂缝窜流系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

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主要决定压力导数

曲线上第一个“凹子”出现时间的早晚。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越大,溶洞系统

向裂缝系统供液的时间就越早,压力导数曲线上第一个“凹子”出现的时间就越
早。
100
Lv=5.0e-6
S = 0.1, C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Lv=4.0e-6
μo = 1.0 mPa ⋅ s, μw = 0.5 mPa ⋅ s, λm = 8 × 10−7
Lv=3.0e-6
S fw = Svw = Smw = 0.25, reD = 2 × 104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21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

10)外边界的影响
78
图 4-22 是不同外边界对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相比,
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的试井典型曲线多了一个晚期径向流阶段;当外边界为定压
边界时,压力曲线在晚期会逐渐趋近水平线,而压力导数曲线会急剧下掉,反映
出压力波传播到定压边界之后得到充足的能量补给,地层中压降不再发生变化。
另外,从图 4-22 中还可以观察到,油藏外边界半径越大,典型曲线上出现边界
反映的时间越晚。
100
无限大
封闭 reD=2.0e+04 S = 0.1, C 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封闭 reD=3.0e+04 μo = 1.0 mPa ⋅ s, μw = 0.5 mPa ⋅ s, λm = 8 × 10−7
定压 reD=2.0e+04 λv = 5 × 10−6 , S fw = Svw = Smw = 0.25
定压 reD=3.0e+04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4-22 不同外边界对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4.1.5.1.4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这里的渗流模型来源于 3.2.2 节,模型的主要数学描述为公式(3-115)~


(3-116)。图 4-23 为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
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无
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根据典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
完全射开直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效应阶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在双对数图中呈
斜率为 1 的直线,且二者相互重合;
II. 井储后过渡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上出现一明显的“驼峰”,

该“驼峰”的高低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 CD 和表皮因子 S

的组合;

III. 裂缝系统径向流阶段:压力导数曲线呈现近水平线,若井筒储集系数 CD

或者窜流系数 λm 太大,典型曲线上有可能观察不到该阶段的流动特征;

79
IV. 溶洞-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溶洞系统到裂缝系统的
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第一个凹子。凹子出现的

时间受溶洞-裂缝系统窜流系数 λv 影响,凹子的深度和宽度受溶洞系统储容比 ωv

影响;
V.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基质系统到裂缝系统的
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第二个凹子。凹子出现的

时间受基质-裂缝系统窜流系数 λm 影响,凹子的深度和宽度受基质系统储容比 ωm

影响;
VI. 系统径向流阶段:该阶段反映了后期水平方向的系统拟径向流动;在双
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水平段;
VII.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在晚期会出现上翘甚至相交,
这是封闭外边界油藏的典型特征。
100
pwD 无因次压力 p'wD 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0.1, C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μo = 1.0 mPa ⋅ s, μw = 0.5 mPa ⋅ s, λm = 8 × 10−7
λv = 5 × 10 −6 , S fw = Svw = Smw = 0.25, reD = 2 × 104 I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23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

图 4-24 是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
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无因次压力及
压力导数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
第 III 和 IV 阶段,即裂缝径向流阶段和溶洞-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
条件下,非稳态比拟稳态的裂缝径向流阶段结束时间更早,非稳态的“凹子”也
比拟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是溶洞-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
前者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溶洞和裂缝的压力下降都更快。

80
100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0.1, C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μo = 1.0 mPa ⋅ s, λm = 8 × 10−7
μw = 0.5 mPa ⋅ s, λv = 5 × 10 −6 , S fw = Svw = Smw = 0.25, reD = 2 × 104
I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D / CD

图 4-24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
对比

其它如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

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1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与 4.1.5.1.3 节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4.1.5.2 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早期形态与试井典型曲线的早期形态相比,前者没
有太多变化。所以,在利用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划分流动阶段时,可能需要将
前述试井典型曲线中“I. 早期井筒储集效应阶段”
、“II. 井储后过渡段”以及“III.
裂缝系统径向流阶段”这三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本文将此合并的流动阶段命
名为“I. 早期井筒储集与裂缝系统供液阶段”。下面开始单井产量递减曲线的特
征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4.1.5.2.1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这里的渗流模型来源于 3.1.1 节,模型的主要数学描述为公式(3-13)~(3-15);


定压生产油井产量相关计算与分析公式见 4.1.3 节。图 4-25 为基于孔隙-裂缝双
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
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单井产量递减曲线,即无因次递减产量、无因次递减产量积
分及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根据典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
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与裂缝系统供液阶段:单井产量呈明显的递减特征;
81
II.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出现了一
个明显的“凹子”,产量递减速率先放缓后回升;
III. 系统径向流阶段:拟稳态流动结束,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压力达到平衡,
基质和裂缝发生整体拟径向流动;
IV.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产量剧减,无因次递减产量、无因次递减产量积
分、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急剧下降,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表现为一个“驼
峰”;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和积分导数曲线在晚期汇成一条斜率为-1 的直线段。
10
qDd 无因次递减产量 S = 0.1, CD = 5, ω f = 0.2, ωm = 0.8
qDdi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μw = 0.5 mPa ⋅ s, λm = 10 −5 , reD = 104
q'Ddi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25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的单井产量递
减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行敏感
性分析。由于赵海洋等、王东权等、贾永禄等已经研究了井筒储集系数 CD 和表
皮系数 S 对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赵海洋,贾永禄,蔡明金等,2009;
赵海洋,贾永禄,王东权,2010;王东权,贾永禄,林涛等,2008;贾永禄,曾
桃,林涛等,2008;贾永禄,秦明,聂仁仕等,2016),从文献上看多种油藏的
影响结果大致相同,故本文中不再赘述。
1)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图 4-26 是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单井

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裂缝含水饱和度 S fw 越小,油相在

裂缝中的流动阻力也越小,使得无因次递减产量和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均越大。

裂缝含水饱和度 S fw 越小,定压生产时油井产量越大所以早期产量递减越快,从

而早期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越大;中期由于基质开始供液,于是无因次递减
产量积分导数变小;系统拟径向流也更晚结束,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的“驼
峰”出现时间也越晚,油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间也越晚。
82
10
Sfw=0.25
S = 0.1, CD = 5, ω f = 0.2, ωm = 0.8
Sfw=0.35
μw = 0.5 mPa ⋅ s, λm = 10 −5 , reD = 104
Sfw=0.45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26 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
影响

2)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图 4-27 是基质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单井

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越大,油

相在基质中的流动阻力也越大,早期井筒储集与裂缝系统供液阶段也会更晚结束,
从而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上“凹子”出现时间也越晚。此外,图 4-27 与图
4-26 的显著区别是“油藏封外闭边界”的反映时间。图 4-27 显示基质含水饱和
度对油藏封闭外边界的反映时间无影响,原因是本文中的模型是多孔单渗模型,
即只有裂缝系统向井筒直接供液,所以油藏封闭外边界只受裂缝系统参数的影响。
10
Smw=0.25
S = 0.1, CD = 5, ω f = 0.2, ωm = 0.8, μw = 0.5 mPa ⋅ s
Smw=0.35
λm = 10 −5 , S f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Smw=0.45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27 基质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
影响

3) 地下原油粘度的影响

83
图 4-28 是地下原油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单井产

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油的粘度 μo 越小,油相在基质-裂缝

整个系统中的流动阻力也越小,使得无因次递减产量和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均越

大。油的粘度 μo 越小,定压生产时油井产量越大所以早期产量递减越快,从而

早期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越大;系统拟径向流也更晚结束,无因次递减产量
积分导数的“驼峰”出现时间也越晚,油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间也越晚。
10
uo=1.0 mPa.s
S = 0.1, CD = 5,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uo=2.0 mPa.s
λm = 10 −5 , S fw = Smw = 0.25, reD = 104
uo=3.0 mPa.s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28 地下原油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

4) 地层水粘度的影响
图 4-29 是地层水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单井产量

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的粘度 μw 越高,水相在基质-裂缝整

个系统中的流动阻力也越大,水相变的难流动而油相变的相对易流动,使得无因

次递减产量和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均越大。水的粘度 μw 越高,定压生产时油井

产量越大所以早期产量递减越快,从而早期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越大;系统
拟径向流也更晚结束,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的“驼峰”出现时间也越晚,油
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间也越晚。

84
10
uw=0.3 mPa.s
S = 0.1, CD = 5, ω f = 0.2, ωm = 0.8, μo = 1.0 mPa ⋅ s
uw=0.5 mPa.s
λm = 10−5 , S fw = Smw = 0.25, reD = 104
uw=0.7 mPa.s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29 地层水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

5) 基质储容比的影响
图 4-30 是基质储容比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单井产量

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基质储容比 ωm 越小,即裂缝储容比 ω f

越大,裂缝中油的储量也越多,定压生产时油井产量也越大所以早期产量递减越

快,从而早期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越大。基质储容比 ωm 越小,基质系统向

裂缝系统供液能力越弱,系统间窜流段持续时间越短,对应到无因次递减产量积
分导数曲线上表现为“凹子”的形态越窄越浅。
10
Wm=0.8, Wf=0.2 S = 0.1, C D = 5, μo = 1.0 mPa ⋅ s, μ w = 0.5 mPa ⋅ s
Wm=0.85, Wf=0.15 λm = 10−5 , S fw = Smw = 0.25, reD = 104
Wm=0.9, Wf=0.1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30 基质储容比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

6)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的影响
图 4-31 是基质-裂缝窜流系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单

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越大,基

85
质系统向裂缝系统供液的时间就越早,对应到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上表
现为“凹子”出现的时间也越早。
10
Lm=1.0e-5
S = 0.1, C D = 5, μo = 1.0 mPa ⋅ s, μ w = 0.5 mPa ⋅ s
Lm=2.0e-5
Lm=3.0e-5
ω f = 0.2, ωm = 0.8, S fw = Smw = 0.25, reD = 104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31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
的影响

7) 外边界的影响
根据 4.3.1 节介绍的 Blasingame 等提出的定压生产油井产量递减分析方法,
我们只讨论油藏封闭外边界和定压外边界两种情况。图 4-32 是不同外边界对碳
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生产
晚期,封闭外边界油藏没有了能量供给,所以无因次递减产量、无因次递减产量
积分以及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都快速下降;不同的是,定压外边界油藏有稳
定能量供给,所以无因次递减产量和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均趋于水平,即长期处
于稳产期,于是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快速下降并趋于数值 0。
10
封闭 reD=1.0e+4 S = 0.1, CD = 5, μo = 1.0 mPa ⋅ s
封闭 reD=2.0e+4 μw = 0.5 mPa ⋅ s, λm = 10−5 , ω f = 0.2
定压 reD=1.0e+4 ωm = 0.8, S fw = Smw = 0.25
定压 reD=2.0e+4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32 不同外边界对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

86
4.1.5.2.2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这里的渗流模型来源于 3.1.2 节,模型的主要数学描述为公式(3-50)~(3-52);


定压生产油井产量相关计算与分析公式见 4.1.3 节。图 4-33 为基于孔隙-裂缝双
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
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单井产量递减曲线,即无因次递减产量、无因次递减产量积
分及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根据典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
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与裂缝系统供液阶段,单井产量呈明显的递减特征;
II. 基质-裂缝系统非稳态窜流阶段: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出现了一
个不太明显的“凹子”,产量递减速率先放缓后回升;
III. 系统径向流阶段:非稳态流动结束,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压力达到平衡,
基质和裂缝发生整体拟径向流动;
IV.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产量剧减,无因次递减产量、无因次递减产量积
分、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急剧下降,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表现为一个“驼
峰”;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和积分导数曲线在晚期汇成一条斜率为-1 的直线段。
10

qDd 无因次递减产量 S = 0.1, C D = 5, ω f = 0.2, ωm = 0.8


qDdi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μw = 0.5 mPa ⋅ s, λm = 10−5 , reD = 104
q'Ddi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33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

图 4-34 是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曲线。由图
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I 阶段,即基质-
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的“凹子”比拟稳态的“凹子”
更浅,原因是基质-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的供液能力更差,
从而导致非稳态渗流产量递减更快。

87
10
qDd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S = 0.1, C D = 5, ω f = 0.2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S fw = 0.25, ωm = 0.8
qDd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Smw = 0.25, λm = 10−5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reD = 104 , μ w = 0.5 mPa ⋅ s
μ0 = 1.0 mPa ⋅ s
1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34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
曲线对比

其它如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7 个参

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1.5.2.1 节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4.1.5.2.3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这里的渗流模型来源于 3.2.1 节,模型的主要数学描述为公式(3-71)~(3-73);


定压生产油井产量相关计算与分析公式见 4.1.3 节。图 4-35 为基于孔隙-裂缝-溶
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
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单井产量递减曲线,即无因次递减产量、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及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根据典型曲线特征,可将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与裂缝系统供液阶段,单井产量呈明显的递减特征;
II. 溶洞-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出现了第
一个明显的“凹子”,产量递减速率先放缓后回升;
III.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出现了第
二个明显的“凹子”,产量递减速率先放缓后回升;
IV. 系统径向流阶段:非稳态流动结束,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压力达到平衡,
基质和裂缝发生整体拟径向流动;

88
V.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产量剧减,无因次递减产量、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急剧下降,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表现为一个“驼峰”;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和积分导数曲线在晚期汇成一条斜率为-1 的直线段。
10
qDd 无因次递减产量 S = 0.1, C 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qDdi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μo = 1.0 mPa ⋅ s, λm = 8 × 10−7 , reD = 2 × 104
q'Ddi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μw = 0.5 mPa ⋅ s, λv = 5 × 10−6
S fw = Svw = Smw = 0.25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35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的单井产量递
减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行敏感
性分析。
1)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图 4-36 是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单井

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裂缝含水饱和度 S fw 越小,油相在

裂缝中的流动阻力也越小,使得无因次递减产量和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均越大。

裂缝含水饱和度 S fw 越小,定压生产时油井产量越大所以早期产量递减越快,从

而早期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越大;中期由于基质和溶洞开始供液,于是无因
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变小;系统拟径向流也更晚结束,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的“驼峰”出现时间也越晚,油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间也越晚。

89
10

Sfw=0.25 S = 0.1, C 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Sfw=0.35 μo = 1.0 mPa ⋅ s, λm = 8 × 10−7 , reD = 2 × 104
Sfw=0.45 μw = 0.5 mPa ⋅ s, λv = 5 × 10−6
Svw = Smw = 0.25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36 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
影响

2)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图 4-37 是基质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单井

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越大,油

相在基质中的流动阻力也越大,早期井筒储集与裂缝系统供液阶段也会更晚结束,
从而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上第二个“凹子”出现时间也越晚。此外,图 4-37
与图 4-36 的显著区别是“油藏封外闭边界”的反映时间。图 4-37 显示基质含水
饱和度对油藏封闭外边界的反映时间无影响,原因是本文中的模型是多孔单渗模
型,即只有裂缝系统向井筒直接供液,所以油藏封闭外边界只受裂缝系统参数的
影响。
10

Smw=0.25 S = 0.1, C 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Smw=0.35 μo = 1.0 mPa ⋅ s, λm = 8 × 10−7 , reD = 2 × 104
Smw=0.45 μw = 0.5 mPa ⋅ s, λv = 5 × 10−6
Svw = S fw = 0.25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37 基质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
影响

3)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90
图 4-38 是溶洞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单井

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越大,油

相在溶洞中的流动阻力也越大,早期井筒储集与裂缝系统供液阶段也会更晚结束,
从而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上第一个“凹子”出现时间也越晚。此外,图 4-38
与图 4-36 的显著区别是“油藏封外闭边界”的反映时间。图 4-38 显示溶洞含水
饱和度对油藏封闭外边界的反映时间无影响,原因是本文中的模型是多孔单渗模
型,即只有裂缝系统向井筒直接供液,所以油藏封闭外边界只受裂缝系统参数的
影响。
10

Svw=0.25 S = 0.1, C 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Svw=0.45 μo = 1.0 mPa ⋅ s, λm = 8 × 10−7 , reD = 2 × 104
Svw=0.65 μw = 0.5 mPa ⋅ s, λv = 5 × 10−6
Smw = S fw = 0.25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38 溶洞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
影响

4)地下原油粘度的影响
图 4-39 是地下原油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单井产

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油的粘度 μo 越小,油相在整个系统

中的流动阻力也越小,使得无因次递减产量和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均越大。油的

粘度 μo 越小,定压生产时油井产量越大所以早期产量递减越快,从而早期无因

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越大;系统拟径向流也更晚结束,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的“驼峰”出现时间也越晚,油藏封闭外边界出现时间也越晚。

91
10

uo=1.0 mPa.s S = 0.1, C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uo=2.0 mPa.s λm = 8 × 10−7 , reD = 2 × 104 , μw = 0.5 mPa ⋅ s
uo=3.0 mPa.s λv = 5 × 10−6 , Svw = Smw = S fw = 0.25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39 地下原油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

5)地层水粘度的影响
图 4-40 是地层水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单井产量

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的粘度 μw 越高,水相在整个系统中

的流动阻力也越大,水相变的难流动而油相变的相对易流动,使得无因次递减产

量和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均越大。水的粘度 μw 越高,定压生产时油井产量越大

所以早期产量递减越快,从而早期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越大;系统拟径向流
也更晚结束,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的“驼峰”出现时间也越晚,油藏封闭外
边界出现时间也越晚。
10
uw=0.3 mPa.s S = 0.1, C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uw=0.5 mPa.s λm = 8 × 10−7 , reD = 2 × 104 , μ0 = 1.0 mPa ⋅ s
uw=0.7 mPa.s
λv = 5 × 10−6 , Svw = Smw = S fw = 0.25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40 地层水粘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

6)基质储容比和溶洞储容比的影响

92
注意到基质、裂缝和溶洞的储容比之间有关系式 ωm + ω f + ωv = 1 ,于是这里

我们设定裂缝储容比 ω f = 0.03 保持不变,从而便于探讨基质储容比和溶洞储容

比对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图 4-41 是基质储容比和溶洞储容比对封闭外边


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基

质储容比 ωm 越小且溶洞储容比越大 ωv 时,第一个“凹子”变得深且宽,而第二

个“凹子”变得浅且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基质储容比 ωm 越小,基质系统

的储集能力相对就越差,则基质系统向裂缝系统供液能力就越弱,系统间窜流段
持续时间就越短,对应到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上表现为第二个“凹子”

的形态越浅越窄;相似的,溶洞储容比 ωv 越大,溶洞系统的储集能力相对就越

强,则溶洞系统向裂缝系统供液能力就越强,系统间窜流段持续时间就越长,对
应到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上表现为第一个“凹子”的形态越宽越深。
10
Wm=0.8 Wv=0.17, Wf=0.03 S = 0.1, CD = 5, μw = 0.5 mPa ⋅ s
Wm=0.75 Wv=0.22, Wf=0.03 λm = 8 × 10−7 , reD = 2 × 104 , μ0 = 1.0 mPa ⋅ s
Wm=0.7 Wv=0.27, Wf=0.03 λv = 5 × 10−6 , Svw = Smw = S fw = 0.25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41 基质储容比和溶洞储容比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
型曲线的影响

7)裂缝储容比和溶洞储容比的影响

同上所述,这里我们设定基质储容比 ωm = 0.8 保持不变,从而便于探讨裂缝

储容比和溶洞储容比对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图 4-42 是裂缝储容比和溶洞


储容比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

图中可以看出,裂缝储容比 ω f 越大而溶洞储容比 ωv 越小时,无因次递减产量积

分导数曲线上第一个“凹子”形态就越窄越浅。这是因为裂缝储容比 ω f 越大而

93
溶洞储容比 ωv 越小,溶洞系统的储集能力相对就越差,则溶洞系统向裂缝系统

供液能力就越弱,裂缝-溶洞系统间窜流段持续时间就越短,对应到无因次递减
产量积分导数曲线上表现为第一个“凹子”的形态稍微窄且浅。
10
Wm=0.8 Wv=0.17, Wf=0.03 S = 0.1, CD = 5, μw = 0.5 mPa ⋅ s
Wm=0.8 Wv=0.16, Wf=0.04 λm = 8 × 10−7 , reD = 2 × 104 , μ0 = 1.0 mPa ⋅ s
Wm=0.8 Wv=0.15, Wf=0.05 λv = 5 × 10−6 , Svw = Smw = S fw = 0.25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42 裂缝储容比和溶洞储容比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
型曲线的影响

8)基质-裂缝窜流系数的影响
图 4-43 是基质-裂缝窜流系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

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越大,基质系

统向裂缝系统供液的时间就越早,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上第二个“凹子”
出现的时间就越早。
10

Lm=8.0e-7 S = 0.1, C 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Lm=6.0e-7
μw = 0.5 mPa ⋅ s, reD = 2 × 104 , μ0 = 1.0 mPa ⋅ s
Lm=4.0e-7
λv = 5 × 10−6 , Svw = Smw = S fw = 0.25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43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
的影响

9)溶洞-裂缝窜流系数的影响

94
图 4-44 是溶洞-裂缝窜流系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

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越大,溶洞系

统向裂缝系统供液的时间就越早,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上第一个“凹子”
出现的时间就越早。
10

Lv=5.0e-6 S = 0.1, C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Lv=4.0e-6
μw = 0.5 mPa ⋅ s, reD = 2 × 104 , μ0 = 1.0 mPa ⋅ s
Lv=3.0e-6
λm = 8 × 10 −7 , S vw = S mw = S fw = 0.25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44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
的影响

10)外边界的影响
根据 4.3.1 节介绍的 Blasingame 等提出的定压生产油井产量递减分析方法,
我们只讨论油藏封闭外边界和定压外边界两种情况。图 4-45 是不同外边界对碳
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生产
晚期,封闭外边界油藏没有了能量供给,所以无因次递减产量、无因次递减产量
积分以及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都快速下降;不同的是,定压外边界油藏有稳
定能量供给,所以无因次递减产量和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均趋于水平,即长期处
于稳产期,于是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快速下降并趋于数值 0。
10
封闭 reD=2.0e+4
S = 0.1, C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封闭 reD=3.0e+4
μw = 0.5 mPa ⋅ s, reD = 2 × 104 , μ0 = 1.0 mPa ⋅ s
定压 reD=2.0e+4
λv = 5 × 10−6 , λm = 8 × 10−7 , Svw = Smw = S fw = 0.25
定压 reD=3.0e+4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45 不同外边界对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

95
4.1.5.2.4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这里的渗流模型来源于 3.2.2 节,模型的主要数学描述为公式(3-115)~


(3-116);定压生产油井产量相关计算与分析公式见 4.1.3 节。图 4-46 为基于孔
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
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单井产量递减曲线,即无因次
递减产量、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及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根据典型曲线
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与裂缝系统供液阶段,单井产量呈明显的递减特征;
II. 溶洞-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出现了第
一个不太明显的“凹子”,产量递减速率先放缓后回升;
III.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出现了第
二个明显的“凹子”,产量递减速率先放缓后回升;
IV. 系统径向流阶段:非稳态流动结束,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压力达到平衡,
基质和裂缝发生整体拟径向流动;
V.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产量剧减,无因次递减产量、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急剧下降,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表现为一个“驼峰”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和积分导数曲线在晚期汇成一条斜率为-1 的直线段。
10
S = 0.1, C D = 5, ω f = 0.03, ωm = 0.8, ωv = 0.17
qDd 无因次递减产量
qDdi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μo = 1.0 mPa ⋅ s, λm = 8 × 10−7 , reD = 2 × 104
q'Ddi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μw = 0.5 mPa ⋅ s, λv = 5 × 10−6
S fw = Svw = Smw = 0.25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46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

图 4-47 是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
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曲线。
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I 阶段,即
溶洞-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的“凹子”比拟稳态的

96
“凹子”更浅,原因是溶洞-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的供液
能力更差,从而导致非稳态渗流产量递减更快。
10
qDd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S = 0.1, CD = 5, ω f = 0.03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ωm = 0.8, ωv = 0.17, reD = 2 × 104
qDd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μo = 1.0 mPa ⋅ s, λm = 8 × 10−7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μw = 0.5 mPa ⋅ s, λv = 5 × 10−6
S fw = Svw = Smw = 0.25
1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47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
曲线对比

其它如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

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1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完全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
影响与 4.1.5.1.3 节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4.2 部分射开直井

当开发底水油藏、气顶油藏、或者遇到其它开发状况造成油井不适宜完全射
开完井时,现场会对油井采取部分射开完井。本节主要对具有不同侧向外边界的
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的压力响应进行推导,并绘制典型曲线进
行敏感性分析。

97
4.2.1 井底压力公式推导

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有一直井以定产量 qsc 生产,油藏厚度为 h ,油井部

分射开,射开厚度为 hw ,射开段中点的垂向坐标为 zwm 。油藏侧向边界半径为无

限大或 re ,其余假设条件见第 3 章相关模型的假设条件。物理模型如图 4-48。

封闭上边界

井筒

封闭下边界

图 4-48 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渗流物理模型

4.2.1.1 侧向无限大边界

类似于 4.1.1.1 节,并参考 Gringarten 等、李笑萍等、王建平等的方法


(Gringarten A C,Jr H J R,1975;李笑萍,赵天奉,2001;王建平,王晓冬等,
2007),把碳酸盐岩油藏中的直井当作线源处理,其压力响应可由顶底封闭侧向
无限大连续点源解沿井筒方向进行积分所得。则侧向无限大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
hw h
部分射开直井的压力响应可通过对式(3-140)关于 zw 从 zwm − 到 zwm + w 进行
2 2
积分获得:
hw
 o μo
Ω0 qB zwm +
Δp f =
2πΩ1k f k fro rwuhD  h
zwm − w
2
2
[ K 0 ( rfD f (u )) +
(4-26)

n 2π 2 z z
2 K 0 ( rfD f (u ) + 2 ) cos nπ D cos nπ wD ]dzw
n =1 hD hD hD

Bw f w μ k k 
其中 Ω0 = 1 + , Ω1 = o  fro + frw 
Bo (1 − f w ) k fro  μ o μw 

整理式(4-26)可得:

Δp f =
 o μo hw
Ω 0 qB
2πΩ1k f k fro rw uhD
{
⋅ K 0  rfD f ( u )  +
(4-27)
4 hD +∞  n 2π 2  z z h 
nπ hwD
 K 0  rfD f (u ) +
hD
 cos nπ D cos nπ wmD sin nπ wD 
hD hD 2 hD 
n =1   
98
zwm k fh hw k fh
式中 rfD = ( xD − xwD )2 + ( yD − ywD )2 , zwmD = , hwD =
rw k fv rw k fv

注意到点源强度 q 与油井标况下的产量 qsc 之间有如下关系式成立:

qsc = qh
 w (4-28)

于是有:

Δp f =
Ω 0 qsc Bo μo
2πΩ1k f k fro rw uhD
{
⋅ K 0  rfD f ( u )  +
(4-29)
4 hD +∞  n 2π 2  z z h 
nπ hwD
 K 0  rfD f (u ) +
hD
 cos nπ D cos nπ wmD sin nπ wD 
hD hD 2 hD 
n =1   
对式(4-29)无因次化后得:

p fD =
Ω0
uΩ 1
{
⋅ K 0  rfD f ( u )  +
(4-30)
4 hD +∞  n 2π 2  z z h 
nπ hwD
 K 0  rfD f (u ) +
hD 
 cos nπ D cos nπ wmD sin nπ wD 
hD hD 2 hD 
n =1  

当 r fD = 1 时,式(4-30)对应的压力响应即为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

井底压力:

p fD =
Ω0
uΩ1
{
⋅ K 0  f (u )  +
(4-31)
4hD +∞  n 2π 2  z z h 
nπ hwD
 K 0  f ( u ) +
hD 
 cos nπ D cos nπ wmD sin nπ wD 
hD hD 2hD 
n =1  

式(4-31)中的 f ( u ) 由碳酸盐岩油藏渗流模型决定,详见第 3 章。另外,在

确定部分射开直井井底流压等效压力点 zD 的位置时,需要注意式(4-31)中的 zD

不能简单取为射开井段中部位置或地层中部位置。Gringarten 等研究了上下封闭
各向同性均质板状油藏中一口部分射开直井井底流压计算问题(Gringarten A C,
Jr H J R,1975)。他们认为,当射开井段一端位于油藏封闭边界时,等效压力点
离这个端点的距离大约为射开井段长的 70%;当射开井段位于油藏中部时,等效
压力点位于射开井段中点下方且离此中点的距离大约为射开井段半长的 70%,即
等效压力点离射开井段底部的距离大约为射开井段长的 15%。本文 4.2 节均采用
前述 Gringarten 等方法计算井底流压。

99
同时,我们容易发现,当射开井段长度等于储层厚度时,式(4-31)中的

zwmD hwD 1 z h nπ nπ 1
= = ,于是有 cos nπ wmD sin nπ wD = cos sin = sin nπ = 0 ,此时
hD 2hD 2 hD 2hD 2 2 2

式(4-31)与完全射开直井式(4-6)相同。

4.2.1.2 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

类似于 4.2.1.1 节,顶底封闭、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的碳酸盐岩油藏中直井井


hw h
底压力可由式(3-144)关于 zw 从 zwm − 到 zwm + w 进行积分获得:
2 2

Ω0qB o μo 

zwm +
hw K1 reD f (u)( )
Δp f =   0 fD
2πΩ1k f k fro rwuhD
K
h
zwm − w
2
( r f ( u )) +
I r f ( u()

)
 2 1 eD


z z
(
I 0 rfD )
f (u) + 2 cos nπ D cos nπ wD ⋅
n =1 hD hD
  n 2π 2  
 K1  reD f (u) + 2  
  n 2π 2   hD   n 2π 2  
K  r
 0  fD f ( u ) + +  I 0  rfD f (u) + 2   dzw
 n 2π 2   
 
hD2  I  r f ( u ) + 
hD  
 1
 eD hD2  
  
(4-32)
对式(4-32)进行积分并无因次化,可得:

Ω0  (
K1 reD f (u ) )
p fD =  K0 ( rfD f (u )) + (
I 0 rfD f (u ) + )
uΩ1 
 (
I1 reD f (u ) )
  n 2π 2  
 K1  reD f (u ) + 2  
4hD +∞
  n 2π 2   hD   n 2π 2 

  0  fD
K r f ( u ) + 

+ I 0  fD
r f ( u ) +  ⋅
nπ hwD n =1
 
hD2  I  r n 2π 2   hD2 

f (u ) + 2 
 1
 eD hD  
  
zD z h 
cos nπ cos nπ wmD sin nπ wD 
hD hD 2hD 
(4-33)

当式(4-33)中 r fD = 1 时,其便是碳酸盐岩油藏中相应边界条件下的部分射

开直井井底压力:

100
Ω0 
 (
K1 reD f (u ) )
p fD = K
 0 ( f (u )) + I0 ( )
f (u ) +
uΩ1 
 (
I1 reD f (u ) )
  n 2π 2  
 K1  reD f (u ) + 2  
4hD +∞
  n 2π 2   hD   n 2π 2 
 K
 0 f (u ) + +  I 0  f (u ) + 2  ⋅
nπ hwD  n 2π 2   
n =1   hD2  I  r f (u ) + 
hD 
 1
 eD hD2  
  
zD z h 
cos nπ cos nπ wmD sin nπ wD 
hD hD 2hD 
(4-34)

式(4-34)中的 f ( u ) 由碳酸盐岩油藏渗流模型决定,详见第 3 章。另外,我

zwmD hwD 1
们容易发现,当射开井段长度等于储层厚度时,式(4-34)中的 = = ,
hD 2hD 2

zwmD h nπ nπ
于是有 cos nπ sin nπ wD = cos sin = 0 ,此时式(4-34)与完全射开直
hD 2hD 2 2

井式(4-10)相同。

4.2.1.3 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

类似于 4.2.1.1 节,顶底封闭、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的碳酸盐岩油藏中直井井


hw h
底压力可由式(3-150)关于 zw 从 zwm − 到 zwm + w 进行积分获得:
2 2

Ω0qB o μo 

zwm +
hw
(
K0 reD f (u) )
Δp f = 
2πΩ1k f k fro rwuhD
 K
h
zwm − w
2
0 ( rfD f ( u )) −
I r (
f ( u )

)
 2 0 eD


z z
(
I 0 rfD )
f (u) + 2 cos nπ D cos nπ wD ⋅
n =1 hD hD
  n 2π 2  
 K0  reD f (u) + 2  
  n 2π 2   hD   n 2π 2  
K  r
 0  fD f ( u ) + −  I 0  rfD f (u) + 2   dzw
 n 2π 2   
 
hD2  I  r f ( u ) + 
hD  
 0
 eD hD2  
  
(4-35)
对式(4-35)进行积分并无因次化,可得:

101
Ω0 
 (
K 0 reD f (u ) )I r
p fD =  K 0 (rfD
uΩ1 
f (u )) −
I (r f (u ) )
0( fD )
f (u ) +
 0 eD

  n 2π 2  
 K 0  reD f (u ) + 2  
4hD +∞
  n 2π 2   hD   n 2π 2  
  K 0  rfD f (u ) + 2  −  I 0  rfD f (u ) + 2   ⋅
nπ hwD n =1   hD   n 2π 2   hD  
 I 0  reD f (u ) + 2  
 hD 
  
zD z h 
cos nπ cos nπ wmD sin nπ wD 
hD hD 2hD 
(4-36)

当式(4-36)中 r fD = 1 时,其便是碳酸盐岩油藏中相应边界条件下的部分射

开直井井底压力:

Ω0  (
K0 reD f (u) )
p fD = K
 0 ( f ( u )) − I0 ( )
f (u ) +
uΩ1 
 (
I 0 reD f (u) )
  n 2π 2  
 K0  reD f (u) + 2  
4hD +∞   n 2π 2   hD   n 2π 2 
 0 K  f ( u ) + −  I 0  f (u ) + 2  ⋅ (4-37)
nπ hwD n =1   hD2 
 I  r n 2π 2   hD 

 f ( u ) + 
 0
 eD
hD 
2

  
zD z h 
cos nπ cos nπ wmD sin nπ wD 
hD hD 2hD 

式(4-37)中的 f ( u ) 由碳酸盐岩油藏渗流模型决定,详见第 3 章。另外,我

zwmD hwD 1
们容易发现,当射开井段长度等于储层厚度时,式(4-37)中的 = = ,
hD 2hD 2

zwmD h nπ nπ
于是有 cos nπ sin nπ wD = cos sin = 0 ,此时式(4-37)与完全射开直
hD 2hD 2 2

井式(4-14)相同。

4.2.2 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

本节基于 4.2.1 节推导得到的考虑各种复杂渗流机理和不同侧向外边界条件


下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中部分射开直井不稳定压力响应表达式,
针对第 3 章中针对碳酸盐岩油藏提出的四种基本渗流物理模型,在利用 Duhamel
102
原理和叠加原理对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加以考虑后,利用 Stehfest 数值反演算法,
用计算机编程技术获得了碳酸盐岩油藏部分射开直井的试井典型曲线以及当油
井以定压生产时的无因次产量递减曲线;最后,对试井典型曲线以及无因次单井
产量递减曲线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4.2.2.1 试井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4.2.2.1.1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这里的渗流模型来源于 3.1.1 节,模型的主要数学描述为公式(3-13)~(3-15)。


图 4-49 为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
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根据
典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
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效应阶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在双对数图中呈
斜率为 1 的直线,且二者相互重合;
II. 井储后过渡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上出现一明显的“驼峰”,

该“驼峰”的高低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 CD 和表皮因子 S

的组合;
III. 早期裂缝系统径向流阶段:压力导数曲线呈现近水平线(图 4-50a),若

井筒储集系数 CD 或者窜流系数 λm 太大,亦或者射孔位置离油藏封闭边界较远,

则典型曲线上有可能观察不到该阶段的流动特征;
IV. 球形流阶段:该阶段是部分射开井的特征流动阶段,储层中射开段附近
出现流线汇集情况(图 4-50b);
V. 中期裂缝系统径向流阶段:此时基质与裂缝系统间的流体交换尚未发生,
该阶段对应的是裂缝系统内流体在整个储层厚度内向井筒的径向流动(图 4-50c),
压力导数曲线上出现水平线;
VI.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基质系统到裂缝系统的
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一个明显的凹子。凹子出

现的时间受基质-裂缝系统窜流系数 λm 影响,凹子的深度和宽度受基质系统储容

比 ωm 影响;

VII. 系统径向流阶段:该阶段反映了后期水平方向的系统拟径向流动;在双
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水平段;
103
VIII.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在晚期会出现上翘甚至相
交,这是封闭外边界油藏的典型特征。
100
pwD 无因次压力 p'wD 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0.01, CD = 2, ω f = 0.4, ωm = 0.6, μw = 0.5 mPa ⋅ s, hD = 800, z wmD / hD = 0.2
λm = 10−6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5 × 104 , hwD / hD = 0.4
II III
I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49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

封闭上边界 封闭上边界

井筒 井筒

封闭下边界 封闭下边界

a. 早期裂缝系统径向流 b. 球形流
封闭上边界

井筒

封闭下边界

c. 中期裂缝系统径向流/晚期总系统径向流
图 4-50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流动阶段示意图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部分射孔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
井的试井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试井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行敏感性
分析。
1) 射开程度的影响
图 4-51 是射开程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

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射开程度 hwD / hD 越小,球形流阶段的特征越明显,

且球形流阶段之前的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位置越靠上。当 hwD / hD = 1 及完全射开

直井时,压力导数曲线上已经看不到球形流的特征。

104
100
hwD/hD=0.4 S = 0.01, CD = 2, ω f = 0.4, ωm = 0.6, μ w = 1.5 mPa ⋅ s, hD = 800
hwD/hD=0.6
λm = 10−6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5 ×104
hwD/hD=1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51 射开程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2) 射孔位置的影响
图 4-52 是射孔位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

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射孔位置 zwmD / hD 越靠近储层中部,球形流持续时

间越长;射孔位置 zwmD / hD 越偏离储层中部,球形流持续时间越短,且出现的时

间也更晚。
100
zwnD/hD=0.2 S = 0.01, C D = 2, ω f = 0.4, ωm = 0.6, μ w = 0.5 mPa ⋅ s
zwnD/hD=0.3 λm = 10−6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zwnD/hD=0.5 hD = 800, hwD / hD = 0.4, reD = 1.5 × 104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52 射孔位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其它如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7 个参

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部分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1.5.1.1 节相同。

4.2.2.1.2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这里的渗流模型来源于 3.1.2 节,模型的主要数学描述为公式(3-50)~(3-52)。


图 4-53 是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
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
105
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VI 阶
段,即基质-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比拟稳态的裂缝
径向流阶段结束时间更早,非稳态的“凹子”也比拟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
是基质-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
基质和裂缝的压力下降都更快。
100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 S = 0.01, CD = 2, ω f = 0.4, ωm = 0.6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λm = 10 −6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 hD = 800, hwD / hD = 0.4, reD = 1.5 × 104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μw = 0.5 mPa ⋅ s, zwmD / hD = 0.2

10

I II III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53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部分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
对比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

外边界 reD 、射开程度 hwD / hD 、射孔位置 zwmD / hD 等 9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

稳态渗流模型下部分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2.2.1.1 节相同。

4.2.2.1.3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这里的渗流模型来源于 3.2.1 节,模型的主要数学描述为公式(3-71)~(3-73)。


图 4-54 为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
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无因次压力
及压力导数曲线,根据典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
直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效应阶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在双对数图中呈
斜率为 1 的直线,且二者相互重合;

106
II. 井储后过渡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上出现一明显的“驼峰”,

该“驼峰”的高低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 CD 和表皮因子 S

的组合;
III. 早期裂缝系统径向流阶段:压力导数曲线呈现近水平线(图 4-50a),若

井筒储集系数 CD 或者窜流系数 λm 太大,亦或者射孔位置离油藏封闭边界较远,

则典型曲线上有可能观察不到该阶段的流动特征;
IV. 球形流阶段:该阶段是部分射开井的特征流动阶段,储层中射开段附近
出现流线汇集情况(图 4-50b);
V. 中期裂缝系统径向流阶段:此时基质与裂缝系统间的流体交换尚未发生,
该阶段对应的是裂缝系统内流体在整个储层厚度内向井筒的径向流动(图 4-50c),
压力导数曲线上出现水平线;
VI. 溶洞-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溶洞系统到裂缝系统的
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一个明显的凹子。凹子出

现的时间受溶洞-裂缝系统窜流系数 λv 影响,凹子的深度和宽度受溶洞系统储容

比 ωv 影响;

VII. 溶洞-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基质系统到裂缝系统
的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一个明显的凹子。凹子

出现的时间受基质-裂缝系统窜流系数 λv 影响,凹子的深度和宽度受基质系统储

容比 ωv 影响;

VIII. 系统径向流阶段:该阶段反映了后期水平方向的系统拟径向流动;在
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水平段;
IX.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在晚期会出现上翘甚至相交,
这是封闭外边界油藏的典型特征。
100
pwD 无因次压力 S = 0.01, C D = 2, ω f = 0.15, ωm = 0.6, ωv = 0.15, μw = 0.5 mPa ⋅ s

p'wD 无因次压力导数
λm = 10−7 , S fw =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3 × 104
λv = 5 × 10−7 , hD = 800, zwmD / hD = 0.2, hwD / hD = 0.4

10

I II III IX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54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
107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部分射孔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
井的试井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试井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行敏感性
分析。
1) 射开程度的影响
图 4-55 是射开程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

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射开程度 hwD / hD 越小,球形流阶段的特征越明显,

且球形流阶段之前的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位置越靠上。当 hwD / hD = 1 及完全射开

直井时,压力导数曲线上已经看不到球形流的特征。
100
hwD/hD=0.4 S = 0.01, CD = 2, ω f = 0.15, ωm = 0.6, ωv = 0.15
hwD/hD=0.6 λm = 10−7 , S fw =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hwD/hD=1 λv = 5 × 10−7 , hD = 800, reD = 3 × 104 , μw = 0.5 mPa ⋅ s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55 射开程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2) 射孔位置的影响
图 4-56 是射孔位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

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射孔位置 zwmD / hD 越靠近储层中部,球形流持续时

间越长;射孔位置 zwmD / hD 越偏离储层中部,球形流持续时间越短,且出现的时

间也更晚。
100
zwnD/hD=0.2 S = 0.01, C D = 2, ω f = 0.15, ωm = 0.6, ωv = 0.15, hwD / hD = 0.4
zwnD/hD=0.3 λm = 10−7 , S fw =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μw = 0.5 mPa ⋅ s
zwnD/hD=0.5 λv = 5 × 10−7 , hD = 800, reD = 3 × 104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56 射孔位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108
其它如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

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1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部分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与 4.1.5.1.3 节相同。

4.2.2.1.4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图 4-57 为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
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无因次
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
渗流的第 V 和 VI 阶段,即裂缝径向流阶段和溶洞-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
同的条件下,非稳态比拟稳态的裂缝径向流阶段结束时间更早,非稳态的“凹子”
也比拟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是溶洞-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
比前者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溶洞和裂缝的压力下降都更快。
100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 ω f = 0.15, ωm = 0.6, ωv = 0.15, hwD / hD = 0.4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λm = 10 −7 , S fw = S mw = Svw = 0.25, μ0 = 1.0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λv = 5 × 10 −7 , hD = 800, reD = 3 × 104 , μw = 0.5

10

I II III IX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4-57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部分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
对比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

109
数 λv 、外边界 reD 、射开程度 hwD / hD 、射孔位置 zwmD / hD 等 13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

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部分射开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2.2.1.3 节相同。

4.2.2.2 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4.2.2.2.1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部分射孔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
井的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的各
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1) 射开程度的影响
图 4-58 是射开程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

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射开程度 hwD / hD 越大,无因次递减产量和无

因次递减产量积分也越大,但产量递减率即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也会越大。
10
hwD/hD=0.4 S = 0.01, C D = 2,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hwD/hD=0.6 hD = 800, zwmD / hD = 0.2, λm = 10−5 , S fw = Smw = 0.25
hwD/hD=1 μ0 = 1.0 mPa ⋅ s, reD = 1.5 × 104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58 射开程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

2) 射孔位置的影响
图 4-59 是射孔位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

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射孔位置 zwmD / hD 越靠近储层中部,生产初期

产量递减率即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越小,但无因次递减产量和无因次递减产
量积分没有明显差异。

110
10

zwmD/hD=0.2 S = 0.01, C D = 2,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zwmD/hD=0.3 hD = 800, hwD / hD = 0.4, λm = 10 −5 , S fw = Smw = 0.25
zwmD/hD=0.5 μ0 = 1.0 mPa ⋅ s, reD = 1.5 × 104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59 射孔位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

外边界 reD 等 7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部分射开直井产量递减

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1.5.2.1 节相同。

4.2.2.2.2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图 4-60 是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
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I 阶段,即
基质-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的“凹子”比拟稳态的
“凹子”更浅,原因是基质-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的供液
能力更差,从而导致非稳态渗流产量递减更快。
10
qDd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S = 0.01, CD = 2, ω f = 0.2, ωm = 0.8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hD = 800, hwD / hD = 0.4, λm = 10−5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μ0 = 1.0 mPa ⋅ s, reD = 1.5 × 104
qDd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S fw = Smw = 0.25, zwmD / hD = 0.2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μ w = 0.5 mPa ⋅ s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1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60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部分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
线对比
111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

外边界 reD 、射开程度 hwD / hD 、射孔位置 zwmD / hD 等 9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

稳态渗流模型下部分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2.2.2.1 节相同。

4.2.2.2.3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部分射孔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
井的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的各
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1)射开程度的影响
图 4-61 是射开程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

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射开程度 hwD / hD 越大,无因次递减产量和无

因次递减产量积分也越大,但产量递减率即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也会越大。
10

hwD/hD=0.4 S = 0.01, C D = 2, ω f = 0.03, ωv = 0.17, ωm = 0.8


hwD/hD=0.6 μw = 0.5 mPa ⋅ s, λv = 5 × 10−6 , λm = 10−6 , reD = 2 × 104
hwD/hD=1 hD = 800, S fw =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zwmD / hD = 0.2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61 射开程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

2)射孔位置的影响
图 4-62 是射孔位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

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射孔位置 zwmD / hD 越靠近储层中部,生产初期

产量递减率即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越小,但无因次递减产量和无因次递减产
量积分没有明显差异。

112
10

zwmD/hD=0.2 S = 0.01, CD = 2, ω f = 0.03, ωv = 0.17, ωm = 0.8


zwmD/hD=0.3 μw = 0.5 mPa ⋅ s, λv = 5 × 10 −6 , λm = 10−6 , reD = 2 × 104
zwmD/hD=0.5 hD = 800, S fw =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hwD / hD = 0.4
1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62 射孔位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

数 λv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1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部分射开直

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1.5.2.3 节相同。

4.2.2.2.4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图 4-63 是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
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直井产量递减曲线。
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I 阶段,即
溶洞-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的“凹子”比拟稳态的
“凹子”更浅,原因是溶洞-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的供液
能力更差,从而导致非稳态渗流产量递减更快。

113
10
qDd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S = 0.01, CD = 2, ω f = 0.03, ωv = 0.17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ωm = 0.8, λm = 10−6 , reD = 2 × 104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μw = 0.5 mPa ⋅ s, λv = 5 × 10−6
qDd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hD = 800, S fw = Smw = Svw = 0.25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μ0 = 1.0 mPa ⋅ s, hwD / hD = 0.4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1 zwmD / hD = 0.2

0.1

0.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Dd

图 4-63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部分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
线对比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

数 λv 以及外边界 reD 、射开程度 hwD / hD 、射孔位置 zwmD / hD 等 13 个参数对碳酸盐

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部分射开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2.2.2.3 节
相同。

4.3 本章小结

本章利用点源函数法建立了无限大、封闭和定压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
油藏油水两相流动完全射开直井和部分射开直井井底压力响应公式;通过杜哈美
原理把井筒储集和表皮系数整合到压力响应公式中;借助数值反演和计算机编程
技术绘制了相应的试井和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对射开程度、射孔位置、裂缝系统
含水饱和度、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地下原油粘度、地层
水粘度等 13 个参数做了试井和产量递减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参数对试
井和产量递减典型曲线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114
第5章 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动压裂直井不稳定
渗流理论研究
目前,我国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有大量的碳酸盐岩多重介质油藏正在勘
探与开发。这类油藏经酸压改造后可以获得高产。酸压后的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
沟通,使得渗流特征极其复杂。因此,开展碳酸盐岩油藏压裂井的相关渗流理论
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章根据第 3 章推导得到的多种外边界条件下碳酸盐
岩油藏点源解,针对第 3 章中推导出的多种碳酸盐岩油藏渗流模式,对碳酸盐岩
油藏中压裂直井的不稳定渗流理论进行了研究。利用 Laplace 数值反演和计算机
编程等技术绘制了此类油井不同渗流模式下分别以定产量生产时的试井典型曲
线以及定压生产时的产量递减曲线,分析了曲线的形态特征,并对相关影响因素
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5.1 无限导流压裂直井

本节主要对具有不同侧向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
直井的压力响应进行推导,并绘制典型曲线进行敏感性分析。理论上讲,压裂直
井从压开程度上可分为完全压开和部分压开两种情况。所谓压开程度,是指人工
裂缝高度与目标储层厚度的比值,完全压开意味着压开程度为 1。但是,在矿场
实践中,绝大多数情况下会把储层完全压开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因次,本章讨论
的压裂直井均假设为完全压开。此外,人工裂缝渗透率一般都比较高,所以在压
裂施工质量比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忽略流体在人工裂缝中的压降,即视人工裂缝为
无限导流裂缝。这么做的一些好处有:1)准备的参数个数更少;2)模型计算速
度更快。

5.1.1 井底压力公式推导

如图 5-1 所示,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一口无限导流压裂直井以恒定产量

qsc 生产,油藏厚度为 h ;压裂裂缝呈矩形且关于井筒对称,裂缝高度为 h (即油

藏完全压开),裂缝半长为 x f ,裂缝导流能力为无限大;油藏侧向外边界半径为

无限大或 re ,其余油藏有关假设条件参见第 3 章中相应的模型假设条件。

115
井筒

封闭上边界

封闭下边界

图 5-1 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压开无限导流压裂直井渗流物理模型

5.1.1.1 侧向无限大边界

假设流量沿裂缝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根据源函数的思想,储层中的压力响应
可通过对第 4 章中推导得到的顶底封闭、侧向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中连续线源解

式(4-2)关于 xw 从 − x f 到 x f 进行积分即可。于是:

 o μoh
Ω0qB xf
Δp f =
2πΩ1k f k fro rwuhD  −xf
 K0 ( rfD f (u))dxw
  (5-1)

Bw f w μ k k 
其中 Ω0 = 1 + , Ω1 = o  fro + frw 
Bo (1 − f w ) k fro  μ o μw 

对于压裂直井,其产量 qsc 和点源强度 q 之间有如下关系:

qsc = 2qx
 fh (5-2)

2 2
将 rfD = ( xD − xwD ) + ( yD − ywD ) 及式(5-2)代入式(5-1)并注意到 ywD = 0 ,

再无因次化后得:

p fD =
Ω0
2uΩ1 x fD 
x fD

− x fD
K0 ( ( xD − xwD )2 + yD2 )
f (u) dxwD (5-3)

上式即为顶底封闭、侧向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压开均匀流量压裂直井

的压力响应。当计算裂缝面内压力时, yD = 0 ,则上式变为:

Ω0
( )
x fD
p fD =
2uΩ1 x fD 
− x fD
K0 xD − xwD f (u) dxwD (5-4)

116
根据 Gringarten 等人的研究(Gringarten A C,Raghavan R,1974),若想得到完

全压开无限导流压裂直井的井底压力响应,只需在式(5-4)中取 xD = 0.732 x fD 为

等效压力点进行计算即可。即:

Ω0
( )
x fD
pwD =
2uΩ1 x fD  − x fD
K0 0.732 x fD − xwD f (u) dxwD (5-5)

5.1.1.2 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

类似地,储层中的压力响应可通过对第 4 章中推导得到的顶底封闭、侧向圆

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连续线源解式(4-8)关于 xw 从 − x f 到 x f 进行积分

即可。但是,由于人工裂缝中每个连续线源到圆形边界的距离不再是等长度的 reD ,

为此,我们采用平均距离方法,即根据“附录 B 圆内各点到圆周的平均距离计

算公式”,人工裂缝中每个连续线源到圆形边界的平均距离为 1.13reD ,于是:

Δp f =

 o μo h
Ω 0 qB  ( K1 1.13reD f (u ) )I r  (5-6)
( )
xf

2πΩ1k f k fro rw uhD 


−xf
 K 0 ( rfD

f (u ) ) +
I (1.13r f (u ) )
0 fD f ( u ) dx w

 1 eD

仿照 5.1.1.1 节,对式(5-6)进行化简和无因次化后,即可得到顶底封闭、侧向
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井底压力响应公式:

Ω0
( )
x fD
 K 0 0.732 x fD − xwD
pwD =
2uΩ1 x fD  − x fD 
f (u ) +

(
K1 1.13reD f (u ) ) I 0.732 x  (5-7)

I (1.13r f (u ) )
( 0 fD − xwD

)
f (u )  dxwD
1 eD

5.1.1.3 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

类似地,储层中的压力响应可通过对第 4 章中推导得到的顶底封闭、侧向圆

形定压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连续线源解式(4-12)关于 xw 从 − x f 到 x f 进行积

分即可。同理,仿照 5.1.1.2 节处理人工裂缝中每个连续线源到圆形边界的平均


距离方法,于是:

117
Δp f =

 o μo h
Ω 0 qB  (
K 0 1.13reD f (u ) )I r  (5-8)
( )
xf

2πΩ1k f k fro rw uhD 


−xf
 K 0 ( rfD

f (u ) ) −
I0 (1.13r f (u ) )
0 fD f ( u ) dxw

 eD

仿照 5.1.1.1 节,对式(5-8)进行化简和无因次化后,即可得到顶底封闭、侧向
圆形定压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井底压力响应公式:

Ω0
( )
x fD
 K0 0.732 x fD − xwD
pwD =
2uΩ1 x fD  − x fD 
f (u ) −

(
K0 1.13reD f (u ) ) I 0.732 x  (5-9)
( − xwD )
f (u )  dxwD
I0 (1.13r eD f (u ) )
0 fD

5.1.2 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

本节基于 5.1.1 节推导得到的考虑各种复杂渗流机理和不同侧向外边界条件


下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不稳定压力响应表
达式,针对第 3 章中针对碳酸盐岩油藏提出的四种基本渗流物 33 理模型,在利
用 Duhamel 原理和叠加原理对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加以考虑后,利用 Stehfest 数
值反演算法,用计算机编程技术获得了碳酸盐岩油藏无限导流压裂直井的试井典
型曲线以及当油井以定压生产时的无因次产量递减曲线;最后,对试井典型曲线
以及无因次单井产量递减曲线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5.1.2.1 试井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5.1.2.1.1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这里的渗流模型来源于 3.1.1 节,模型的主要数学描述为公式(3-13)~(3-15)。


图 5-2 为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
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
根据典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的流动划
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效应阶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在双对数图中呈
斜率为 1 的直线,且二者相互重合;

118
II. 井储后过渡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上出现一明显的“驼峰”,

该“驼峰”的高低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 CD 和表皮因子 S

的组合;
III. 线性流阶段:该阶段对应于碳酸盐岩油藏天然裂缝系统中的流体向压裂
裂缝壁面的线性流;
IV.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基质系统到裂缝系统的
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一个明显的凹子。凹子出

现的时间受基质-裂缝系统窜流系数 λm 影响,凹子的深度和宽度受基质系统储容

比 ωm 影响;

V. 系统径向流阶段:该阶段反映了后期水平方向的系统拟径向流动;在双对
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水平段;
VI.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在晚期会出现上翘甚至相交,
这是封闭外边界油藏的典型特征。
100
pwD 无因次压力 p'wD 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1, CD = 10, ω f = 0.3, ωm = 0.7, μ w = 0.5 mPa ⋅ s, x f = 25 m


λm = 10−5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10
I

0.1

0.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5-2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线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压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
井的试井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试井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行敏感性
分析。
1) 人工裂缝半长
图 5-3 是人工裂缝半长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

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半长 x f 越大,线性流持续时间越

长。

119
100
xf=25 m
S = 1, CD = 10, ω f = 0.3, ωm = 0.7, μw = 0.5 mPa ⋅ s
xf=30 m
λm = 10−5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xf=35 m

10

0.1

0.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5-3 人工裂缝半长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7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无限导流压裂直井

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1.5.1.1 节相同。

5.1.2.1.2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这里的渗流模型来源于 3.1.2 节,模型的主要数学描述为公式(3-50)~(3-52)。


图 5-4 是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
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无因次压力及压力
导数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II
和 IV 阶段,即线性流阶段和基质-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
稳态比拟稳态的线型流阶段结束时间更早,非稳态的“凹子”也比拟稳态的“凹
子”更浅,原因是基质-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的供液能力
更差,从而导致基质和裂缝的压力下降都更快。
100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1, CD = 10, ω f = 0.3, ωm = 0.7, μw = 0.5 mPa ⋅ s, x f = 25 m
λm = 10 , S fw = S 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5
10
I

0.1

0.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D / CD

图 5-4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无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
线对比

120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半长 x f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

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

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8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

下无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5.1.2.1.1 节相同。

5.1.2.1.3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这里的渗流模型来源于 3.2.1 节,模型的主要数学描述为公式(3-71)~(3-73)。


图 5-5 为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
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无因次压
力及压力导数曲线,根据典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
流压裂直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效应阶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在双对数图中呈
斜率为 1 的直线,且二者相互重合;
II. 井储后过渡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上出现一明显的“驼峰”,

该“驼峰”的高低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 CD 和表皮因子 S

的组合;
III. 线性流阶段:该阶段对应于碳酸盐岩油藏天然裂缝系统中的流体向压裂
裂缝壁面的线性流;
IV. 溶洞-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溶洞系统到裂缝系统的
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第一个凹子。凹子出现的

时间受溶洞-裂缝系统窜流系数 λv 影响,凹子的深度和宽度受溶洞系统储容比 ωv

影响;
V.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基质系统到裂缝系统的
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第二个凹子。凹子出现的

时间受基质-裂缝系统窜流系数 λm 影响,凹子的深度和宽度受基质系统储容比 ωm

影响;
VI. 系统径向流阶段:该阶段反映了后期水平方向的系统拟径向流动;在双
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水平段;

121
VII.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在晚期会出现上翘甚至相交,
这是封闭外边界油藏的典型特征。
100

pwD 无因次压力 p'wD 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1, CD = 10, ω f = 0.05, ωm = 0.7, ωv = 0.25


μw = 0.5 mPa ⋅ s, λm = 10−6 , λv = 5 × 10−6 , x f = 25 m
S fw =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2 × 104 I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5-5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线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压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
井的试井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试井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行敏感性
分析。
1)人工裂缝半长
图 5-6 是人工裂缝半长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

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半长 x f 越大,线性流持续时间越

长。
100
xf=25 m S = 1, C D = 10, ω f = 0.05, ωm = 0.7, ωv = 0.25
xf=30 m
μw = 0.5 mPa ⋅ s, λm = 10−6 , λv = 5 × 10−6
xf=35 m
S fw =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2 × 104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5-6 人工裂缝半长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


122
数 λv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1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无限导流压

裂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1.5.1.3 节相同。

5.1.2.1.4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图 5-7 为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
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无因
次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
在渗流的第 III 和 IV 阶段,即线性流阶段和溶洞-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
同的条件下,非稳态比拟稳态的线型流阶段结束时间更早,非稳态的“凹子”也
比拟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是溶洞-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
前者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溶洞和裂缝的压力下降都更快。
100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1, CD = 10, ω f = 0.05, ωm = 0.7, ωv = 0.25
μw = 0.5 mPa ⋅ s, λm = 10 −6 , λv = 5 × 10−6 , x f = 25 m
S fw = S 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2 × 104 I
10

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5-7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无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
线对比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裂缝半长 x f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

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

-裂缝窜流系数 λv 、外边界 reD 等 12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无

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5.1.2.1.3 节相同。

123
5.1.2.2 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5.1.2.2.1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压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
井的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的各
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1) 人工裂缝半长
图 5-8 是人工裂缝半长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

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半长 x f 越大,无因次产量越

大。
100
xf=25 m S = 0.1, CD = 5,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xf=30 m
λm = 10−5 , Smw = S f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xf=35 m

10

0.1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5-8 人工裂缝半长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
影响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

外边界 reD 等 7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无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

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1.5.2.1 节相同。

5.1.2.2.2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图 5-9 是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型
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I 阶
段,即基质-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的“凹子”比拟

124
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是基质-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
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非稳态渗流产量递减更快。
100
qDd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S = 0.1, C D = 5, ω f = 0.2, ωm = 0.8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μw = 0.5 mPa ⋅ s, x f = 25 m, λm = 10−5
qDd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Smw = S fw = 0.25, μ0 = 1.0 mPa ⋅ s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reD = 104

10

0.1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5-9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无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
型曲线对比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半长 x f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

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

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外边界 reD 等 8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无

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5.1.2.2.1 节相同。

5.1.2.2.3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压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
井的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的各
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1) 人工裂缝半长
图 5-10 是人工裂缝半长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产

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半长 x f 越大,无因次产量

越大。

125
100
xf=25 m S = 0.01, C D = 2, ω f = 0.03, ωm = 0.8
xf=30 m
ωv = 0.17, μo = 1.0 mPa ⋅ s, λm = 10−6
xf=35 m
μw = 0.5 mPa ⋅ s, λv = 5 × 10−6 , reD = 2 × 104
S fw = Svw = Smw = 0.25

10

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5-10 人工裂缝半长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
的影响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

数 λv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1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无限导流压

裂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1.5.2.3 节相同。

5.1.2.2.4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图 5-11 是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
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
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I 阶
段,即溶洞-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的“凹子”比拟
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是溶洞-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
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非稳态渗流产量递减更快。

126
100
qDd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S = 0.01, CD = 2, ω f = 0.03, ωm = 0.8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ωv = 0.17, μo = 1.0 mPa ⋅ s, λm = 10−6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qDd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μw = 0.5 mPa ⋅ s, λv = 5 × 10−6 , x f = 25 m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S fw = Svw = Smw = 0.25 , reD = 2 × 104

10

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5-11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无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
型曲线对比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半长 x f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

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

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2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

型下无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5.1.2.2.3 节相同。

5.2 有限导流压裂直井

本节主要对具有不同侧向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
直井的压力响应进行推导,并绘制典型曲线进行敏感性分析。

5.2.1 井底压力公式推导

如图 5-12 所示,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一口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以恒定产量

qsc 生产,油藏厚度为 h ;压裂裂缝呈矩形且关于井筒对称,裂缝高度为 h (即油

藏完全压开),裂缝半长为 x f ,裂缝宽度为 W f ,裂缝导流能力为有限;油藏侧

向外边界半径为无限大或 re ,其余油藏有关假设条件参见第 3 章中相应的模型假

设条件。

127
井筒

封闭上边界

封闭下边界

图 5-12 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压开有限导流压裂直井渗流物理模型

5.2.1.1 侧向无限大边界

5.2.1.1.1 储层渗流模型

根据源函数思想,储层中的压力响应可通过对第 4 章中推导得到的顶底封闭、

侧向无限碳酸盐岩油藏中连续线源解式(4-2)关于 xw 从 − x f 到 x f 进行积分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该线源解中的线源强度 qf 为非均匀流量,与点源在 x -方向的位

置 xwD 有关。则储层中的压力响应为:

Ω0 Bo μo xf
Δp f =
2πΩ1k f k fro rwhD 
−xf
 q f ( xwD , u) K0 ( rfD f (u))dxw
  (5-10)

Bw f w μ k k 
其中 Ω0 = 1 + , Ω1 = o  fro + frw 
Bo (1 − f w ) k fro  μ o μw 

q f ——有限导流人工裂缝内线密度流量,m2/s。

2 2
将 rfD = ( xD − xwD ) + ( yD − ywD ) 代入式(5-10)并注意到 ywD = 0 ,再无因次

化后得:

p fD =
Ω0 x fD
2Ω1 − x fD
q fD ( xwD , u)K0 ( )
( xD − xwD )2 + yD2 f (u) dxwD (5-11)

其中 x fD ——无因次人工裂缝长度;

q fD ——无因次人工裂缝内线密度流量(在点 ( xwD ,0) 处);

p fD ——无因次压力(在点 ( xD , yD ) 处)。

x f ——人工裂缝半长,m
128
上述无因次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无因次变量定义如下:

2rw q f xf
q fD = , x fD =
qsc rw

5.2.1.1.2 压裂裂缝渗流模型

参考王海涛的方法(王海涛,2009),由于压裂裂缝具有对称性,故可取 1/4
压裂裂缝为研究对象。假设油水两相在有限导流压裂裂缝内的渗流为平面渗流,
且压裂裂缝为各向同性介质,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Darcy 定律及流体状态方程,
可得到描述压裂裂缝中油水两相流体渗流方程:

∂  k af k afro ∂paf  ∂  k af k afro ∂paf  ∂paf


 +   = S afoφaf cafto (油相) (5-12)
∂x  μ o ∂x  ∂y  μo ∂y  ∂t

∂  k af k afrw ∂paf  ∂  k af k afrw ∂paf  ∂paf


 +   = S afwφaf caftw (水相) (5-13)
∂x  μ w ∂x  ∂y  μ w ∂y  ∂t

(0 ≤ x ≤ x f , 0 ≤ y ≤ W f / 2)

将式(5-12)和(5-13)合并,得:

k k  ∂ 2 paf 2
 kafro kafrw  ∂ paf
kaf  afro + afrw  + k af  + =
 μo μw  ∂x 2  μo μw  ∂y 2
(5-14)
∂p
( Safocafto + Safwcaftw )φaf ∂taf
为了方便后面无因次化,再对式(5-14)变形,得:
2 2
 k afro k afrw  ∂ paf  k afro k afrw  ∂ paf ∂p
k af  +  + k af  +  = φaf caft af (5-15)
 μo μ w  ∂x  μo μ w  ∂y
2 2
∂t

式中 cafto = caf + cLo ——人工裂缝系统油相单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Pa-1;

caftw = caf + cLw ——人工裂缝系统水相单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Pa-1;

caft = caf + Safo cLo + SafwcLw ——人工裂缝系统油水两相流时的综合压缩

系数,Pa-1;

paf ——人工裂缝系统压力,Pa;

kaf ——人工裂缝系统水平方向渗透率,m2;

129
kafro ——人工裂缝系统油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afrw ——人工裂缝系统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c f ——人工裂缝系统岩石压缩系数,Pa-1;

cLo ——地下原油体积压缩系数,Pa-1;

cLw ——地下水体积压缩系数,Pa-1;

Safo ——人工裂缝系统含油饱和度,小数;

S afw ——人工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小数;

W f ——人工裂缝宽度,m;

φaf ——人工裂缝系统孔隙度,小数。

式(5-15)对应的初始条件是:

paf ( x, y, t ) = pi (5-16)
t =0

由人工压裂裂缝的对称性,在压裂裂缝轴线( y = 0 )上无流体流过,于是:

∂paf
=0 (5-17)
∂y y =0

此外,在人工裂缝与储层交界处,油水两相流量应该相等,于是有:
kafro ∂paf k fro ∂p f
kaf = k fh (油相) (5-18)
μo ∂y y =W f /2
μo ∂y y =W f /2

kafrw ∂paf k frw ∂p f


kaf = k fh (水相) (5-19)
μw ∂y y =W f /2
μw ∂y y =W f /2

合并式(5-18)和(5-19),得:
k k  ∂p k k  ∂p
k af  afro + afrw  af = k fh  fro + frw  f (5-20)
 μo μ w  ∂y y =W f /2  μo μ w  ∂y y =W f /2

为了使式(5-20)看上去更加简洁,利用式(3-8)的方法,于是式(5-20)
可简化为下式:

130
∂paf ∂p f
kaf Ω4 = k fhΩ1 (5-21)
∂y y =W f /2
∂y y =W f /2

μ o  k fro k frw  μo  k afro k afrw 


式中 Ω1 =  +  , Ω4 =  + 
k fro  μ o μw  k fro  μo μw 

由于水力压裂形成的裂缝宽度 W f 一般很小,故在式(5-15)中,可以对等式

左端第 2 项取积分平均处理,从而可得到:

∂ 2 paf 1  ∂paf 
2
1 W f /2 ∂ paf ∂paf
W f / 2 0
= dy =  −  (5-22)
∂y 2 ∂y 2 W f / 2  ∂y ∂y y =0 
 y =W f /2 
于是,将式(5-17)、(5-21)和(5-22)代入式(5-15),并化简得:
∂ 2 paf 1 k fhΩ1 ∂p f φaf μocaft ∂paf
2
+ = , (0 ≤ x ≤ x f ) (5-23)
∂x W f / 2 kaf Ω4 ∂y y =W f /2
kaf k froΩ4 ∂t

由于人工压裂裂缝体积与整个油藏体积相比很小,故压裂裂缝中由于流体弹
性膨胀而引起的流量变化可忽略不计,则人工压裂裂缝中渗流微分方程最终可变
为:
∂ 2 paf 1 k fhΩ1 ∂p f
+ = 0, (0 ≤ x ≤ x f ) (5-24)
∂x 2 W f / 2 kaf Ω4 ∂y y =W f /2

此外,当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以定产量生产时,其满足如下内边界条件:

k af k afro W f h ∂paf qsc Bo


= (5-25)
μo 2 ∂x x =0
4

此外,压裂裂缝中线密度流量与储层天然裂缝系统压力之间具有如下关系式:
k fh k froh ∂p f
qf = 2 (5-26)
μo Bo ∂y y =W f /2

将式(5-24)~(5-26)进行无因次化,得:
∂ 2 pafD 2Ω1 ∂p fD
2
+ = 0, (0 ≤ xD ≤ x fD ,0 ≤ yD ≤ W fD / 2) (5-27)
∂xD CFDΩ4 ∂yD yD =W fD /2

∂pafD k froπ
=− (5-28)
∂xD x D =0
kafroCFD

2 ∂p fD
q fD = − (5-29)
π ∂yD yD =W fD /2

131
上述无因次变换过程中涉及到的无因次变量定义如下:
2π k fh k fro h( pi − p j ) Wf k af W f
p jD = , ( j = f , af ) , W fD = , C FD =
qsc Bo μo rw k fh rw

对式(5-27)~(5-29)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
∂ 2 pafD 2Ω1 ∂p fD
2
+ = 0, (0 ≤ xD ≤ x fD ,0 ≤ yD ≤ W fD / 2) (5-30)
∂xD CFDΩ4 ∂yD yD =W fD /2

∂pafD k froπ
=− (5-31)
∂xD x D =0
kafroCFDu

2 ∂p fD
q fD = − (5-32)
π ∂yD yD =W fD /2

将式(5-32)代入式(5-30)得:

∂ 2 pafD πΩ1
2
= q fD , (0 ≤ x D ≤ x fD , 0 ≤ y D ≤ W fD / 2) (5-33)
∂x D C FD Ω 4

由于人工裂缝的宽度远小于其长度,所以流体在人工裂缝中的流动可以简化
为沿人工裂缝长度方向的线性流,这意味着沿人工裂缝宽度方向流体的压力变化
可以忽略,于是式(5-33)可以简化为:

d 2 pafD πΩ1
2
= q fD , (0 ≤ x D ≤ x fD ) (5-34)
dxD C FD Ω 4

对式(5-34)运用重积分得:

xD σ d 2 pafD π Ω1 xD σ
 
0 0 dx D 2
dx D d σ =
C FD Ω 4  
0 0
q fD dx D d σ (5-35)

结合式(5-31),式(5-35)的左边可以变形为:

xD σ d 2 pafD
 
0 0 dxD 2
dxD dσ
xD =σ
xD dpafD
= dσ (5-36)
0 dxD xD = 0

k froπ
= pafD ( xD , u ) − pwD + xD
kafroCFD u

将式(5-36)代入式(5-35)有:

132
π  k fro Ω u xD σ 
pwD − pafD ( xD , u) =  xD − 1   q fDdxDdσ  (5-37)
CFDu  kafro Ω4 0 0 

5.2.1.1.3 储层与压裂裂缝耦合模型

在人工裂缝壁面上,油藏压力与人工裂缝中流体压力相等,即:
p fD ( xD , y D , u ) = pafD ( xD , y D , u ) (5-38)
y D =W fD /2 y D =W fD /2

前面也说到,在人工裂缝内部,压力沿裂缝宽度方向变化甚微,可以忽略不
计,于是式(5-38)可再次变形为:

p fD ( xD , y D , u ) = p fD ( xD , y D , u ) = p fD ( xD , u ) =
y D =W fD /2
y D =0
(5-39)
pafD ( xD , y D , u ) = pafD ( xD , y D , u ) = pafD ( xD , u )
y D =W fD /2 yD =0

综合式(5-11)、(5-37)以及(5-39),有:

pwD −
Ω 0 x fD
2Ω1 − x fD
q fD ( xwD , u )K 0 ( ( x D − xwD ) 2 + y D2 )
f (u ) dxwD

Ω 0 x fD
= pwD −
2Ω1 − x fD
q fD ( xwD , u )K 0 x D − xwD ( )
f (u ) dxwD (5-40)

π  k fro Ω u xD σ 
=  x D − 1   q fD ( x D , u )dx D d σ 
C FD u  kafro Ω4 0 0 

考虑到人工裂缝的对称性,有 q fD ( xD , u) = q fD ( − xD , u) ,于是式(5-40)可以

变形为:
pwD −
Ω0 x fD
2Ω1 0  (
q fD ( xwD , u)  K0 xD − xwD ) (
f (u) + K0 xD + xwD )
f (u)  dxwD
 (5-41)

π  k fro Ω u xD σ 
=  xD − 1   q fD ( xD , u)dxD dσ 
CFDu  kafro Ω4 0 0 

压裂直井在定产量生产时有如下关系式成立:
xf

−xf
q f ( x, t )dx = qsc (5-42)

对式(5-42)进行无因次化有:
x fD
 0
q fD ( x D , t D )dx D = 1 (5-43)

再对式(5-43)取基于 tD 的 Laplace 的变换,可以得到:

133
x fD 1
 0
q fD ( x D , u )dx D =
u
(5-44)

接下来,我们需要联立式(5-41)和(5-44)以完成井底压力的求解。这两
个方程都是积分方程,需要利用数值离散方法求解。这里我们参考了 Cinco-Ley
和 Cinco-Ley 等、Raghavan 等以及 Craig 等的数值离散方法(Cinco-Ley H,Meng
H Z,1988;Raghavan R S,Chen C C,Agarwal B,1997;Craig D P,Blasingame

T A,2006)。如图 5-13 所示,将无因次裂缝半长 x fD 等分为 n 分,于是每分长度

为 ΔxD = x fD / n 。第 i 个离散单元的中点记为 xˆ D ,i ,其左右端点分别记为 x D ,i 和

xD ,i +1 。

xˆD ,1 xˆD ,2 xˆD ,3 xˆD , n −1 xˆD , n


o
x
xD ,1 xD ,2 xD ,3 xD ,4 xD , n −1 xD , n xD , n +1

图 5-13 有限导流压裂裂缝离散单元示意图

根据上述示意图,裂缝离散单元的端点与中点之间有下列明显的关系:
1
xˆ D ,i = x D ,i + Δx D / 2 = (i − ) Δx D (5-45)
2
虽然压裂裂缝中的流量是位置坐标 x 的函数,但当离散程度足够大,即每分

长度 ΔxD 足够小时,可以把每个离散单元里的流量当作均匀流量来近似处理。这

也是数值离散方法的核心思想。因此,式(5-41)中第一个积分式子可以写成如
下离散形式:
Ω0 x fD
2Ω1 0  (
q fD ( xwD , u)  K0 xD − xwD ) (
f (u) + K0 xD + xwD f (u)  dxwD
 )
(5-46)
Ω n xD ,v +1
= 0 
2Ω1 v =1 xD ,v
(
q fD,v (u)  K0 xˆD ,i − xwD
 ) (
f (u) + K0 xˆ D,i + xwD f (u)  dxwD
 )
其中 q fD ,v (u) ——压裂裂缝第 v 个离散单元的线密度流量,无因次。

类似地,式(5-41)中第 2 个积分在压裂裂缝第 i 个端点处可以表示为:


xˆD ,i σ
 
0 0
q fD ( xD , u)dxDdσ
xˆD ,i σ
= σ '  q fD ( xD , u)dxDdσ (5-47)
0 0
i
ΔxD2
=  q fD,v (i − v)Δx + q fD,i 2
D
v =1 8
134
综合式(5-46)与(5-47),式(5-41)在压裂裂缝的第 i 个端点处可以表示
为:
Ω0 n xD ,v +1
pwD −  q fD,v (u)  K0 xˆD,i − xwD
2Ω1 v =1 xD ,v
( ) (
f (u) + K0 xˆ D ,i + xwD )
f (u)  dxwD

π  k fro Ω1u  i ΔxD2  


  fD ,v
2
=  xˆD ,i − q (i − v ) Δx D + q fD ,i   , (i = 1,2,..., n)
CFDu  kafro Ω4  v =1 8  
(5-48)
类似地,式(5-44)写为离散形式是:
n
1
q
v =1
fD ,v (u)ΔxD =
u
(5-49)

式 ( 5-48 ) 与 ( 5-49 ) 组 成 的 方 程 组 含 有 n + 1 个 未 知 量 , 它 们 是

q fD,1 , q fD,2 ,..., q fD,n , pwD 。将式(5-48)中的脚标 i 取遍 n 个压裂裂缝离散单元,可

以得到 n 个含未知量的方程,再加上式(5-49),最终可得到含有上述 n + 1 个未
知量的 n + 1 个方程所构成的线性方程组。采用 Gauss 消元法或 Gauss-Jordan 消元
法可以完成前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从而得到侧向无限大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

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 Laplace 空间中的井底压力 pwD 以及压裂裂缝离散单

元的流量分布 q fD ,i 。

5.2.1.2 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

类似于 5.2.1.1 节,储层中的压力响应可通过对第 4 章中推导得到的顶底封闭、

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的碳酸盐岩油藏中连续线源解式(4-8)关于 xw 从 − x f 到 x f

进行积分即可。同理,仿照 5.1.1.2 节处理人工裂缝中每个连续线源到圆形边界


的平均距离方法,则储层中的压力响应为:
Ω0 Bo μo
{q ( x
xf
Δp f =
2πΩ1k f k fro rwhD  −xf
f wD , u )  K 0 ( rfD f (u )) +

(
K1 1.13reD )I r
f (u ) 

(5-50)

I (1.13r f (u ) )
( 0 fD )
f (u )   dxw

1 eD


对上式无因次化后得:

135
p fD =
Ω 0 x fD
2Ω1 − x fD
{q fD ( xwD , u)  K0 ( ( xD − xwD ) 2 + y D2 )
f (u ) +

(
K1 1.13reD f (u ))I  (5-51)

I (1.13r f (u ) )
( 0 ( xD − xwD ) 2 + y D2 ) 

f (u )   dxwD
1 eD


耦合压裂裂缝流动模型式(5-37)后的方程为:
Ω 0 x fD
pwD −
2Ω1 0
{q fD ( xwD , u)  K0 xD − xwD ( )
f (u ) +

(
K1 1.13reD f (u ) )I x
I (1.13r f (u ) )
( 0 D − xwD ) (
f (u ) + K 0 x D + xwD )
f (u ) +
1 eD

(5-52)
K (1.13r f (u ) ) 

I (x )
1 eD
+ xwD f (u )   dxwD
I (1.13r f (u ) )
0 D

1 eD

π  k fro Ω u xD σ 
=  x D − 1   q fD ( x D , u )dxD d σ 
C FD u  k afro Ω4 0 0 

仿照 5.2.1.1.3 节的方法,将上式离散后得:
Ω 0 n xD ,v +1
pwD −  {q fD ,v (u)  K0 xˆD ,i − xwD
2Ω1 v =1 xD ,v
( )
f (u ) +

(
K1 1.13reD f (u ) ) I xˆ
I (1.13r f (u ) )
(
0 D ,i − xwD ) (
f (u ) + K 0 xˆ D ,i + xwD )
f (u ) +
1 eD

(5-53)
K (1.13r f (u ) ) 

I ( xˆ )
1 eD
+ xwD f (u )   dxwD
I (1.13r f (u ) )
0 D ,i

1 eD

π  k fro Ωu i Δx 2  
=  xˆ D ,i − 1   q fD ,v (i − v ) ΔxD2 + q fD ,i D   , (i = 1, 2,..., n )
CFD u  kafro Ω 4  v =1 8  

把式(5-53)与(5-49)结合就可以求出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

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 Laplace 空间中的井底压力 pwD 以及压裂裂缝离

散单元的流量分布 q fD ,i 。

5.2.1.3 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

类似于 5.2.1.1 节,储层中的压力响应可通过对第 4 章中推导得到的顶底封闭、

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的碳酸盐岩油藏中连续线源解式(4-12)关于 xw 从 − x f 到 x f

136
进行积分即可。同理,仿照 5.1.1.2 节处理人工裂缝中每个连续线源到圆形边界
的平均距离方法,则储层中的压力响应为:
Ω0 Bo μo
{q ( x
xf
Δp f =
2πΩ1k f k fro rwhD −xf
f wD , u )  K 0 ( rfD f (u )) −

(
K 0 1.13reD f (u ) )I r 

(5-54)
( )
f (u )   dxw
I0 (1.13r eD f (u ) )
0 fD



对上式无因次化后得:

p fD =
Ω0 x fD
2Ω1 − x fD
{q fD ( xwD , u)  K0 ( ( xD − xwD ) 2 + y D2 f (u ) −)
(
K0 1.13reD f (u ) )I  (5-55)

I0 (1.13r f (u ) )
( 0 ( xD − xwD ) + y 2 2
D ) 

f (u )   dxwD
eD


耦合压裂裂缝流动模型式(5-37)后的方程为:
Ω0 x fD
pwD −
2Ω1 0
{q fD ( xwD , u)  K0 xD − xwD ( f (u ) − )
(
K0 1.13reD f (u) )I x
I (1.13r f (u ) )
( 0 D − xwD )
f (u ) + K0 xD + xwD ( )
f (u ) −
0 eD

(5-56)
K (1.13r f (u ) ) 

I (x )
0 eD
+ xwD f (u)   dxwD
I (1.13r f (u ) )
0 D

0 eD

π  k fro Ω u xD σ 
=  xD − 1   q fD ( xD , u)dxD dσ 
CFD u  kafro Ω4 0 0 

仿照 5.2.1.1.3 节的方法,将上式离散后得:
Ω0 n xD ,v +1
pwD −  {q fD,v (u)  K0 xˆD,i − xwD
2Ω1 v =1 xD ,v
( f (u ) − )
(
K 0 1.13reD f (u ) ) I xˆ
I (1.13r f (u ) )
( 0 D ,i − xwD )
f (u ) + K0 xˆ D ,i + xwD ( )
f (u ) −
0 eD

(5-57)
K (1.13r f (u ) ) 

I ( xˆ )
0 eD
+ xwD f (u )   dxwD
I (1.13r f (u ) )
0 D ,i

0 eD

π  k fro Ω1u  i ΔxD2  
  q fD ,v (i − v ) ΔxD + q fD ,i
2
=  xˆ D ,i −   , (i = 1, 2,..., n )
CFD u  kafro Ω 4  v =1 8  

137
把式(5-57)与(5-49)结合就可以求出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

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 Laplace 空间中的井底压力 pwD 以及压裂裂缝离

散单元的流量分布 q fD ,i 。

5.2.2 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

本节基于 5.2.1 节推导得到的考虑各种复杂渗流机理和不同侧向外边界条件


下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不稳定压力响应表
达式,针对第 3 章中针对碳酸盐岩油藏提出的四种基本渗流物理模型,在利用
Duhamel 原理和叠加原理对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加以考虑后,利用 Stehfest 数值
反演算法,用计算机编程技术获得了碳酸盐岩油藏有限导流压裂直井的试井典型
曲线以及当油井以定压生产时的无因次产量递减曲线;最后,对试井典型曲线以
及无因次单井产量递减曲线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5.2.2.1 试井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5.2.2.1.1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压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
井的试井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试井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行敏感性
分析。
1) 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图 5-14 是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

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越大,油

相在人工裂缝中流动的阻力也越大,因此生产压差越大,且线性流结束时间越早。
100
Safw=0.25 S = 1, CD = 10,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x f = 25 m
Safw=0.35
λm = 10 −5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 CFD = 500
Safw=0.45

10

0.1

0.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5-14 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
线的影响
138
2)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图 5-15 是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

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越大,生产压

差越小,线性流阶段生产压差越小,线性流持续时间越长。
100
CFD=500 S = 1, C D = 10, ω f = 0.2, ωm = 0.8, μw = 0.5 mPa ⋅ s, x f = 25 m
CFD=700
λm = 10−5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 Safw = 0.25
CFD=1000

10

0.1

0.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5-15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线
的影响

3) 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
图 5-16 是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
裂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图 5-17 是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对封闭外边界碳
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线计算耗时的影响。从图 5-16 可以
看出,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 n 对试井典型曲线的计算精度影响很小。相反,从
图 5-17 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 n 对试井典型曲线计算耗时影响很大;
作为对比,从图 5-17 还可以看出,在相同试井模型下,无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
典型曲线计算耗时更少。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矿场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
的选择使用无限或有限压裂直井,当选择后者时可以选择较小的人工裂缝半长离
散数目 n 。

139
100
n=5 S = 1, C D = 10,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n=10
x f = 25 m, λm = 10−5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n=15
reD = 104 , Safw = 0.25, CFD = 500
10

0.1

0.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5-16 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
曲线的影响

图 5-17 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
曲线计算耗时的影响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半长 x f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

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

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8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

下有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5.1.2.1.1 节相同。

5.2.2.1.2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图 5-18 是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无因次压力及
压力导数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
第 III 和 IV 阶段,即线性流阶段和基质-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
下,非稳态比拟稳态的线型流阶段结束时间更早,非稳态的“凹子”也比拟稳态

140
的“凹子”更浅,原因是基质-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的供
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基质和裂缝的压力下降都更快。
100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1, C D = 10,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x f = 25 m
λm = 10−5 , S fw = Smw = Saf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 CFD = 500
10
I

0.1

0.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5-18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有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
曲线对比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

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 n 、人工裂缝半长 x f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

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

裂缝窜流系数 λm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1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

有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5.2.2.1.1 节相同。

5.2.2.1.3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压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
井的试井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试井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行敏感性
分析。
1) 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图 5-18 是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

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越大,油

相在人工裂缝中流动的阻力也越大,因此生产压差越大,且线性流结束时间越早。

141
100
Safw=0.25 S = 1, CD = 10, ω f = 0.05, ωm = 0.7, ωv = 0.25, CFD = 500
Safw=0.35
μw = 0.5 mPa ⋅ s, λm = 10 −6 , λv = 5 × 10−6 , x f = 25 m
Safw=0.45
S fw =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2 × 104
10

0.1

0.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5-19 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
线的影响

2)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图 5-20 是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

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越大,生产压

差越小,线性流阶段生产压差越小,线性流持续时间越长。
100
CFD=500 S = 1, C D = 10, ω f = 0.05, ωm = 0.7, ωv = 0.25, reD = 2 × 104
CFD=700
μw = 0.5 mPa ⋅ s, λm = 10−6 , λv = 5 × 10 −6 , x f = 25 m
CFD=1000
S fw = Smw = Svw = Safw = 0.25, μ0 = 1.0 mPa ⋅ s
10

0.1

0.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5-20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线
的影响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半长 x f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

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

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2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

型下有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5.1.2.1.3 节相同。

142
5.2.2.1.4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图 5-21 是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无因次压力及
压力导数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
第 III 和 IV 阶段,即线性流阶段和溶洞-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
下,非稳态比拟稳态的线型流阶段结束时间更早,非稳态的“凹子”也比拟稳态
的“凹子”更浅,原因是溶洞-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的供
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溶洞和裂缝的压力下降都更快。
100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1, CD = 10, ω f = 0.05, ωm = 0.7, ωv = 0.25, reD = 2 × 104


μ w = 0.5 mPa ⋅ s, λm = 10−6 , λv = 5 × 10−6 , x f = 25 m, CFD = 500 I
10
S fw = Smw = Svw = Safw = 0.25, μ0 = 1.0 mPa ⋅ s

0.1

0.0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D / CD

图 5-21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有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
曲线对比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

裂缝半长 x f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

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外边界 reD

等 14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无限导流压裂直井试井典型曲线
的影响与 5.2.2.1.3 节相同。

143
5.2.2.2 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5.2.2.2.1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压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
井的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的各
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1)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图 5-22 是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

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越大,

油相在人工裂缝中流动的阻力也越大,使得无因次产量越小。
100

Safw=0.25
S = 0.1, CD = 5, ω f = 0.2, ωm = 0.8, μw = 0.5 mPa ⋅ s, CFD = 500
Safw=0.35
λm = 10 −5 , Smw = S f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 x f = 25 m
Safw=0.45

10

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5-22 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
型曲线的影响

2)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图 5-23 是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

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越大,流

体在人工裂缝中流动的阻力越小,使得无因次产量越大。

144
100

CFD=500 S = 0.1, CD = 5, ω f = 0.2, ωm = 0.8, μw = 0.5 mPa ⋅ s, λm = 10−5


CFD=700 Smw = S fw = Saf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 x f = 25 m
CFD=1000

10

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5-23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型
曲线的影响

3)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
图 5-24 是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
裂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图 5-25 是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对封闭外边
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计算耗时的影响。从图
5-24 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 n 对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计算精度影响很
小。相反,从图 5-25 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 n 对产量递减典型曲线计
算耗时影响很大;作为对比,从图 5-25 还可以看出,在相同产量递减模型下,
无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计算耗时更少。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应根
据矿场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的选择使用无限或有限压裂直井,当选择后者时可以
选择较小的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 n 。
100

n=5 S = 0.1, C D = 5,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n=10 Smw = S fw = Saf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n=15 x f = 25 m, C FD = 500, λm = 10 −5

10

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5-24 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
典型曲线的影响

145
图 5-25 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
典型曲线计算耗时的影响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半长 x f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

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

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外边界 reD 等 8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有

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5.1.2.2.1 节相同。

5.2.2.2.2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图 5-26 是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型
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I 阶
段,即基质-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的“凹子”比拟
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是基质-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
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非稳态渗流产量递减更快。
100

qDd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S = 0.01, C D = 2, ω f = 0.2, ωm = 0.8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μw = 0.5 mPa ⋅ s, λm = 10−5 , CFD = 500
qDd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 x f = 25 m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Smw = S fw = Safw = 0.25,

10

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5-26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
典型曲线对比

146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

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 n 、人工裂缝半长 x f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

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

裂缝窜流系数 λm 、外边界 reD 等 11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无限

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5.2.2.2.1 节相同。

5.2.2.2.3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压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
井的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的各
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1)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图 5-27 是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

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越大,

油相在人工裂缝中流动的阻力也越大,无因次产量越低。
100

Safw=0.25 S = 0.01, C D = 2, ω f = 0.03, ωm = 0.7


Safw=0.35 ωv = 0.27, μo = 1.0 mPa ⋅ s, λm = 10−6
Safw=0.45 μw = 0.5 mPa ⋅ s, λv = 5 × 10−6 , reD = 2 × 104
S fw = Svw = Smw = 0.25, CFD = 500, x f = 25 m

10

0.1
1E-7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5-27 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
型曲线的影响

2)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147
图 5-28 是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

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越大,流

体在人工裂缝中流动的阻力越小,无因次产量越高。
100

CFD=500
S = 0.01, C D = 2, ω f = 0.03, ωm = 0.7

CFD=700 ωv = 0.27, μo = 1.0 mPa ⋅ s, λm = 10−6


CFD=1000 μw = 0.5 mPa ⋅ s, λv = 5 × 10−6 , reD = 2 × 104
S fw = Svw = Smw = Safw = 0.25, x f = 25 m

10

0.1
1E-7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5-28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型
曲线的影响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半长 x f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

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

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2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

型下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5.1.2.2.3 节相同。

5.2.2.2.4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图 5-29 是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
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
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I 阶
段,即溶洞-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的“凹子”比拟
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是溶洞-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
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非稳态渗流产量递减更快。

148
100

qDd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S = 0.01, CD = 2, ω f = 0.03, ωm = 0.7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ωv = 0.27, μo = 1.0 mPa ⋅ s, λm = 10−6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qDd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μw = 0.5 mPa ⋅ s, λv = 5 × 10−6 , x f = 25 m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S fw = Svw = Smw = 0.25 , reD = 2 × 104
CFD = 500
10

0.1
1E-7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5-29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减
典型曲线对比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

人工裂缝半长 x f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

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

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以及外

边界 reD 等 14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产量递

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5.2.2.2.3 节相同。

5.3 本章小结

本章利用点源函数法建立了无限大、封闭和定压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
油藏油水两相流动无限导流与有限导流压裂直井井底压力响应公式;通过杜哈美
原理把井筒储集和表皮系数整合到压力响应公式中;借助数值反演和计算机编程
技术绘制了相应的试井和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对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人工裂缝
导流能力、人工裂缝半长、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基质
系统含水饱和度、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等 15 个参数做了试井和产量递减的敏感
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参数对试井和产量递减典型曲线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149
第6章 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动水平井不稳定渗
流理论研究
目前,水平井是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的一种开发碳酸盐岩油藏的重要技术。
与直井相比,水平井与碳酸盐岩储层接触面积更大,能增大流体流入井筒的面积;
另一方面,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比较发育,其中垂直裂缝占比最大,水平井开
发此类油藏可以提高钻遇天然裂缝的几率,进而提高单井产量。因此,开展碳酸
盐岩油藏水平井的相关渗流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章根据第 3 章推导
得到的多种外边界条件下碳酸盐岩油藏点源解,针对第 3 章中推导出的多种碳酸
盐岩油藏渗流模式,对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的不稳定渗流理论进行了研究。利
用 Laplace 数值反演和计算机编程等技术绘制了此类油井不同渗流模式下分别以
定产量生产时的试井典型曲线以及定压生产时的产量递减曲线,分析了曲线的形
态特征,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6.1 井底压力公式推导

本节主要对具有不同侧向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的压力
响应进行推导。这里忽略流体在水平井井筒中的压降。如图 6-1 所示,顶底封闭

碳酸盐岩油藏中一口水平井以恒定产量 qsc 生产,油藏厚度为 h ;水平井井筒平行

于 x 轴,井筒关于 z 轴对称,井筒在 z -方向的坐标为 zw ,水平段总长度为 Lh ;油

藏侧向外边界半径为无限大或 re ,其余油藏有关假设条件参见第 3 章中相应的模

型假设条件。

图 6-1 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渗流物理模型

150
6.1.1 侧向无限大边界

假设流量沿水平段均匀分布。根据源函数的思想,把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
当作一个水平线源处理,其压力响应可由顶底封闭侧向无限大连续点源解沿井筒
方向进行积分所得。则侧向无限大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的压力响应可通过

对式(3-140)关于 xw 从 −Lh / 2 到 Lh / 2 进行积分获得:

 o μo
Ω 0 qB Lh /2
Δp f =
2πΩ1k f k fro rwuhD − Lh /2
 K 0 ( rfD
 f (u ) ) +
(6-1)

n 2π 2 z z 
2 K 0 ( rfD f (u ) + 2 ) cos nπ D cos nπ wD  dxw
n =1 hD hD hD 

Bw f w μ k k 
其中 Ω0 = 1 + , Ω1 = o  fro + frw 
Bo (1 − f w ) k fro  μ o μw 

rfD = ( xD − xwD )2 + ( yD − ywD )2

注意到点源强度 q 与油井标况下的产量 qsc 之间有如下关系式成立:

qsc = qL
 h (6-2)

于是式(6-1)变形为:
Ω 0 qsc Bo μo Lh /2
Δp f =
2πΩ1k f k fro rwuhD Lh  − Lh /2
 K 0 ( rfD
 f (u ) ) +
(6-3)

n 2π 2 z z 
2  K 0 ( rfD f (u ) + 2 ) cos nπ D cos nπ wD  dxw
n =1 hD hD hD 

2 2
将 rfD = ( xD − xwD ) + ( yD − ywD ) 代入式(6-3)并注意到 ywD = 0 ,再无因次

化后得:
Ω0 LhD /2
 K ( ( x − x )2 + y 2
p fD =
uΩ1LhD − LhD /2  0 D wD D f (u )) +
(6-4)

n 2π 2 z z 
2 K0 ( ( xD − xwD ) + y 2 2
D f (u ) + 2 ) cos nπ D cos nπ wD  dxwD
n =1 hD hD hD 

根据 Ozkan 的研究结论(Ozkan E,1988),顶底封闭油藏中水平井井底压力


的等效压力点为:

151
 0.732 LhD
 x D =
2

y
 D = 0 (6-5)
z = z + 1
 D wD

于是,将式(6-5)代入式(6-4)可得侧向无限大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
井井底压力计算公式为:
Ω0 LhD /2  0.732 LhD
pwD =
uΩ1 LhD 
− LhD /2  K0 (
 2
− xwD f (u ) ) +
(6-6)

0.732 LhD n 2π 2 z +1 z 
2 K0 ( − x wD f ( u ) + 2 ) cos nπ wD cos nπ wD  dxwD
n =1 2 hD hD hD 

6.1.2 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

类似于 6.1.1 节,顶底封闭、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的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

井底压力可由式(3-144)关于 xw 从 −Lh / 2 到 Lh / 2 进行积分,同理,仿照 5.1.1.2

节处理人工裂缝中每个连续线源到圆形边界的平均距离方法,得:

Ω0qB o μo 
 K1 1.13reD f (u) ( )
( )
Lh /2
Δp f = − Lh /2 0 fD
2πΩ1k f k fro rwuhD
 K ( r f ( u )) +
I1 1.13reD f (u)
I 0 rfD f (u) +
( )


z z
2 cos nπ D cos nπ wD ⋅
n =1 hD hD
  n 2π 2  
 K1  1.13reD f (u) + 2  
  n 2π 2   hD   n 2π 2  
+ +  +
 0  fD
K r f ( u ) 

I 0  fD
r f ( u )   dxw
 
hD2  I 1.13r n 2π 2   hD2 
 
f (u ) + 2 
 1
 eD
hD  
  
( 6-7 )
对式(6-7)进行化简和无因次化后,即可得到顶底封闭、侧向圆形封闭外边
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井底压力响应公式:

152
Ω0 LhD /2  0.732 LhD
pwD =
uΩ1LhD  − LhD /2


K0 (
2
− xwD f (u )) +

(
K1 1.13reD f (u ) )I  0.732 LhD
− xwD

f (u )  +

I (1.13r f (u ) )
0
1 eD  2 

zwD + 1 z
2 cos nπ cos nπ wD ⋅
n =1 hD hD
  0.732 L n 2π 2 
 K0  hD
− xwD f (u ) + +
   2 hD2 

 n 2π 2  
K1  1.13reD f (u ) + 2  
 hD   0.732 L 2 2 
n π 
 I0  hD
− xwD f (u ) + 2    dxwD
 nπ  
2 2  2 hD  
I1  1.13reD f (u) + 2   (6-8)
 hD  
 

6.1.3 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

类似于 6.1.1 节,顶底封闭、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的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

井底压力可由式(3-150)关于 xw 从 −Lh / 2 到 Lh / 2 进行积分,同理,仿照 5.1.1.2

节处理人工裂缝中每个连续线源到圆形边界的平均距离方法,得:

Ω0qB o μo 
 K0 1.13reD f (u) ( )
( )
Lh /2
Δp f = − Lh /2 0 fD
2πΩ1k f k fro rwuhD
 K ( r f ( u )) −
I 0 1.13reD f (u)
I 0 rfD f (u) +
( )


z z
2 cos nπ D cos nπ wD ⋅
n =1 hD hD
  n 2π 2  
 K0  1.13reD f (u) + 2  
  n 2π 2   hD   n 2π 2  

 K0  rfD f (u) + h 2 −

I 0  rfD f (u) + 2    dxw
  D  I  1.13r n 2π 2   hD 
 
f (u ) + 2 
 0
 eD
hD  
  
( 6-9 )
对式(6-9)进行化简和无因次化后,即可得到顶底封闭、侧向圆形定压外边
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井底压力响应公式:

153
Ω0 LhD /2  0.732 LhD
pwD =
uΩ1LhD − LhD /2
 K0 (
 2
− xwD f (u ) ) −

(
K 0 1.13reD f (u ) )I  0.732 LhD
− xwD

f (u )  +

I0 (1.13reD f (u ) )
0
 2 

zwD + 1 z
2 cos nπ cos nπ wD ⋅
n =1 hD hD
  0.732 L n 2π 2 
 K0  hD
− xwD f (u ) + 2 −
   2 hD 

 n 2π 2  
K 0  1.13reD f (u ) + 2  
 hD   0.732 L n 2π 2   
 I0  hD
− xwD f (u ) + 2    dxwD
 2 2 
nπ  2 hD  
I 0  1.13reD f (u ) + 2   
 hD  
  ( 6-10 )

6.2 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

本节基于 6.1 节推导得到的考虑各种复杂渗流机理和不同侧向外边界条件下


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中水平井不稳定压力响应表达式,针对第 3
章中针对碳酸盐岩油藏提出的四种基本渗流物理模型,在利用 Duhamel 原理和
叠加原理对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加以考虑后,利用 Stehfest 数值反演算法,用计
算机编程技术获得了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的试井典型曲线以及当油井以定压生
产时的无因次产量递减曲线;最后,对试井典型曲线以及无因次单井产量递减曲
线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6.2.1 试井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6.2.1.1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图 6-2 为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
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根据典
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效应阶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在双对数图中呈
斜率为 1 的直线,且二者相互重合;

154
II. 井储后过渡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上出现一明显的“驼峰”,

该“驼峰”的高低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 CD 和表皮因子 S

的组合;
III. 早期垂向径向流阶段:此阶段流体在垂直平面内向水平井筒流动(图
6-3a);
IV. 线性流阶段:压力波传至油藏顶底边界,在储层内形成了线性流(图 6-3b);
V.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基质系统到裂缝系统的
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一个明显的凹子;
VI. 系统径向流阶段:该阶段反映了后期水平方向的系统拟径向流动(图
6-3c);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水平段;
VII.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在晚期会出现上翘甚至相交,
这是封闭外边界油藏的典型特征。
100
pwD 无因次压力 p'wD 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1, CD = 20,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λm = 5 × 10−7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2 × 104
hD = 1000, zwD = 500, Lh = 200 m I I
10

0.1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D / CD

图 6-2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

a. 垂向径向流 b. 线性流

c. 晚期系统径向流

图 6-3 水平井地层中流动阶段示意图

155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水平井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的试井
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试井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1) 水平段长度
图 6-4 是水平段长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

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段长度 Lh 越大,早期垂向径向流和线性流阶段的压力

以及压力导数越小。
100
Lh=200 m S = 1, C D = 20,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Lh=250 m
λm = 5 × 10−7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2 × 104
Lh=300 m
hD = 1000, zwD = 500

10

0.1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6-4 水平段长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2) 水平井位置
图 6-5 是水平井位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

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井位置 zwD 越接近储层中部,早期垂向径向流和线性

流阶段的压力以及压力导数越小。
100
zwD=0.3*hD S = 1, CD = 20,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zwD=0.5*hD
λm = 5 × 10−7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2 × 104
zwD=0.8*hD
hD = 1000, Lh = 200 m

10

0.1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6-5 水平井位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3) 无穷级数项数
图 6-6 是水平井井底压力计算公式(6-8)中无穷级数项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
盐岩油藏中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图 6-7 是无穷级数项数对封闭外边界碳
156
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计算耗时的影响。从图 6-6 可以看出,无穷级
数项数 n 对试井典型曲线的计算精度有影响,但随着 n 增大,精度增幅减缓。然
而,从图 6-7 可以看出,无穷级数项数 n 对试井典型曲线计算耗时影响很大。所
以,综合考虑试井模型计算精度和计算耗时,推荐无穷级数项数 n 取值 60。
100
n=40 S = 1, CD = 20, ω f = 0.2, ωm = 0.8, μw = 0.5 mPa ⋅ s
n=60
λm = 5 × 10−7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2 × 104
n=70 hD = 1000, Lh = 200 m, zwD = 500

10

0.1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6-6 无穷级数项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图 6-7 无穷级数项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计算耗时的影响

其它如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7 个参

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1.5.1.1 节
相同。

6.2.1.2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图 6-8 是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曲
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V 和 V
阶段,即线性流阶段和基质-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
比拟稳态的线型流阶段结束时间更早,非稳态的“凹子”也比拟稳态的“凹子”
157
更浅,原因是基质-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的供液能力更差,
从而导致基质和裂缝的压力下降都更快。
100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1, CD = 20,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λm = 5 × 10−7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2 × 104
hD = 1000, Lh = 200 m, zwD = 500
10 I I

0.1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D / CD

图 6-8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对比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水平段长度 Lh 、水平井位置 zwD 、裂缝系统含水

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

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9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

稳态渗流模型下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6.2.1.1 节相同。

6.2.1.3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图 6-9 为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
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无因次压力及压
力导数曲线,根据典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的流动
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效应阶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在双对数图中呈
斜率为 1 的直线,且二者相互重合;
II. 井储后过渡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上出现一明显的“驼峰”,

该“驼峰”的高低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 CD 和表皮因子 S

的组合;
III. 早期垂向径向流阶段:此阶段流体在垂直平面内向水平井筒流动(图
6-3a);
IV. 线性流阶段:压力波传至油藏顶底边界,在储层内形成了线性流(图 6-3b);

158
V. 溶洞-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溶洞系统到裂缝系统的
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一个明显的凹子;
VI.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基质系统到裂缝系统的
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一个明显的凹子;
VII. 系统径向流阶段:该阶段反映了后期水平方向的系统拟径向流动(图
6-3c);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水平段;
VIII.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在晚期会出现上翘甚至相
交,这是封闭外边界油藏的典型特征。
100
pwD 无因次压力 p'wD 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1, CD = 20, ω f = 0.05, ωm = 0.7, ωv = 0.25, μw = 0.5 mPa ⋅ s


λm = 10−7 , λv = 5 × 10−7 , S fw =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hD = 1000, Lh = 200 m, zwD = 500, reD = 3 × 104
I II
10 I

0.1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6-9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水平井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的试井
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试井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1)水平段长度
图 6-10 是水平段长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

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段长度 Lh 越大,早期垂向径向流和线性流阶段的压力

以及压力导数越小。
100
Lh=200 m S = 1, CD = 20, ω f = 0.05, ωm = 0.7, ωv = 0.25, μ w = 0.5 mPa ⋅ s
Lh=250 m
λm = 10−7 , λv = 5 × 10−7 , S fw =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Lh=300 m
hD = 1000, z wD = 500, reD = 3 × 104

10

0.1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6-10 水平段长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159
2) 水平井位置
图 6-11 是水平井位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

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井位置 zwD 越接近储层中部,早期垂向径向流和线性

流阶段的压力以及压力导数越小。
100
zwD=0.3*hD S = 1, CD = 20, ω f = 0.05, ωm = 0.7, ωv = 0.25, μ w = 0.5 mPa ⋅ s
zwD=0.5*hD
λm = 10−7 , λv = 5 × 10−7 , S fw =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zwD=0.8*hD
hD = 1000, Lh = 200 m, reD = 3 × 104

10

0.1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6-11 水平井位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

其它如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

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1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水平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1.5.1.3
节相同。

6.2.1.4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图 6-12 为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
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无因次压力及
压力导数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
第 III 和 IV 阶段,即线性流阶段和溶洞-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
下,非稳态比拟稳态的线型流阶段结束时间更早,非稳态的“凹子”也比拟稳态
的“凹子”更浅,原因是溶洞-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的供
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溶洞和裂缝的压力下降都更快。

160
100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1, CD = 20, ω f = 0.05, ωm = 0.7, ωv = 0.25, μw = 0.5 mPa ⋅ s
λm = 10−7 , λv = 5 × 10−7 , S fw =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hD = 1000, Lh = 200 m, zwD = 500, reD = 3 × 104 I II
10 I

0.1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6-12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对比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水平段长度 Lh 、水平井位置 zwD 、裂缝系统含水

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

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外边界 reD 等 14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

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6.2.1.3 节相同。

6.2.2 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6.2.2.1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图 6-13 为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
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单井产量递减曲线,即无因次递减产
量、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及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根据典型曲线特征,
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与裂缝系统供液阶段:单井产量呈明显的递减特征;
II. 早期垂直径向流与线性流阶段: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出现了一
个明显的“凹子”,产量递减速率先放缓后回升;
III.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出现了一
个明显的“凹子”,产量递减速率先放缓后回升;
IV. 系统径向流阶段:拟稳态流动结束,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压力达到平衡,
基质和裂缝发生整体拟径向流动;

161
V.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产量剧减,无因次递减产量、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急剧下降,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表现为一个“驼峰”;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和积分导数曲线在晚期汇成一条斜率为-1 的直线段。
10
qDd 无因次递减产量 S = 1, C D = 20, ω f = 0.2, ωm = 0.8
qDdi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λm = 5 × 10−7 , S fw = Smw = 0.25, reD = 2 × 104
q'Ddi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hD = 1000, zwD = 500, Lh = 200 m
μw = 0.5 mPa ⋅ s, μ0 = 1.0 mPa ⋅ s

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6-13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水平井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的单井
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
行敏感性分析。
1) 水平段长度
图 6-14 是水平段长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

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段长度 Lh 越大,无因次产量越高。又因为油藏地

质储量不变,所以水平段长度 Lh 越大,无因次产量递减率越大。
10
Lh=200 m S = 1, CD = 20, ω f = 0.2, ωm = 0.8, μw = 0.5 mPa ⋅ s
Lh=230 m
λm = 5 × 10−7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Lh=260 m
hD = 1000, zwD = 500, reD = 2 × 104

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6-14 水平段长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

2) 水平井位置

162
图 6-15 是水平井位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

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井位置 zwD 越靠近油藏中部,在开采早期阶段无

因次产量越高,无因次产量递减率越小。
10
zwD=0.3*hD S = 1, CD = 20, ω f = 0.2, ωm = 0.8, μw = 0.5 mPa ⋅ s
zwD=0.5*hD λm = 5 × 10−7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zwD=0.8*hD hD = 1000, Lh = 200 m, reD = 2 × 104

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6-15 水平井位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

其它如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外边界 reD 等 7 个参数

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1.5.2.1
节相同。

6.2.2.2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图 6-16 是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由图可
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II 阶段,即基质-
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的“凹子”比拟稳态的“凹子”
更浅,原因是基质-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的供液能力更差,
从而导致非稳态渗流产量递减更快。

163
10
qDd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S = 1, C D = 20, ω f = 0.2, ωm = 0.8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λm = 5 × 10−7 , S fw = Smw = 0.25
qDd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hD = 1000, zwD = 500, Lh = 200 m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μw = 0.5 mPa ⋅ s, μ0 = 1.0 mPa ⋅ s
reD = 2 × 104

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6-16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对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水平段长度 Lh 、水平井位置 zwD 、裂缝系统含水

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

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外边界 reD 等 9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

态渗流模型下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6.2.2.1 节相同。

6.2.2.3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图 6-17 为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
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单井产量递减
曲线,即无因次递减产量、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及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
根据典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几
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与裂缝系统供液阶段:单井产量呈明显的递减特征;
II. 早期垂直径向流与线性流阶段: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出现了一
个明显的“凹子”,产量递减速率先放缓后回升;
III. 溶洞-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出现了一
个明显的“凹子”,产量递减速率先放缓后回升;
IV.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出现了一
个明显的“凹子”,产量递减速率先放缓后回升;
V. 系统径向流阶段:拟稳态流动结束,基质、裂缝和溶洞系统压力达到平衡,
整个储层系统发生整体拟径向流动;
164
VI.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产量剧减,无因次递减产量、无因次递减产量积
分、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急剧下降,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表现为一个“驼
峰”;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和积分导数曲线在晚期汇成一条斜率为-1 的直线段。
10
qDd 无因次递减产量 S = 1, C D = 20, ω f = 0.05, ωm = 0.8, ωv = 0.15
qDdi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λm = 10−7 , λv = 5 × 10−7 , S fw = Smw = Svw = 0.25
q'Ddi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hD = 1000, Lh = 200 m, zwD = 500, reD = 4 × 104
μw = 0.5 mPa ⋅ s , μ0 = 1.0 mPa ⋅ s

0.1
1E-7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6-17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

其它如水平段长度 Lh 、水平井位置 zwD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

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

-裂缝窜流系数 λv 、外边界 reD 等 14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水

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1.5.2.3 节和 6.2.2.1 节相同。

6.2.2.4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图 6-18 是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
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产量递减曲线。由图可
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II 阶段,即溶洞-
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的“凹子”比拟稳态的“凹子”
更浅,原因是溶洞-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者的供液能力更差,
从而导致非稳态渗流产量递减更快。

165
10
qDd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qDd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0.1
1E-7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6-18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对

其它如水平段长度 Lh 、水平井位置 zwD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

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

-裂缝窜流系数 λv 、外边界 reD 等 14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水

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6.2.2.3 节相同。

6.3 本章小结

本章利用点源函数法建立了无限大、封闭和定压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
油藏油水两相流动水平井井底压力响应公式;通过杜哈美原理把井筒储集和表皮
系数整合到压力响应公式中;借助数值反演和计算机编程技术绘制了相应的试井
和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对水平井长度、水平井位置、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基质
系统含水饱和度、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等 14 个参数做了试井和产量递减的敏感
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参数对试井和产量递减典型曲线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166
第7章 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动多级压裂水平井
不稳定渗流理论研究
水平井是一种开发碳酸盐岩油藏的重要技术,它能有效提高单井产量。对于
储层物性较好的碳酸盐岩油藏,直接采用水平井技术或酸化解堵结合水平井技术
便可以获得较高的单井产量。但是,对于物性较差的碳酸盐岩油藏,需采用分段
酸压技术,才能有效提高水平井产量。因此,开展碳酸盐岩油藏多级压裂水平井
的相关渗流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章根据第 3 章推导得到的多种外边
界条件下碳酸盐岩油藏点源解,针对第 3 章中推导出的多种碳酸盐岩油藏渗流模
式,对碳酸盐岩油藏中多级压裂水平井的不稳定渗流理论进行了研究。利用
Laplace 数值反演和计算机编程等技术绘制了此类油井不同渗流模式下分别以定
产量生产时的试井典型曲线以及定压生产时的产量递减曲线,分析了曲线的形态
特征,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7.1 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

本节主要对具有不同侧向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
压裂水平井的压力响应进行推导,并绘制典型曲线进行敏感性分析。理论上讲,
多级压裂水平井从压开程度上可分为完全压开和部分压开两种情况。所谓压开程
度,是指人工裂缝高度与目标储层厚度的比值,完全压开意味着压开程度为 1。
但是,在矿场实践中,绝大多数情况下会把储层完全压开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因
此,本章讨论的多级压裂水平井均假设为完全压开。此外,人工裂缝渗透率一般
都比较高,所以在压裂施工质量比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忽略流体在人工裂缝中的压
降,即视人工裂缝为无限导流裂缝。这么做的一些好处有:1)准备的参数个数
更少;2)模型计算速度更快。

7.1.1 井底压力公式推导

参考 Guo 等、Zhao 等的方法(Guo J J,Zhang L H,et al. 2012;Zhao Y L,


Zhang L H,et al. 2012),如图 7-1 所示,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分段酸压后形成
m 条与水平井水平段和储层剖面均垂直的人工裂缝,且人工裂缝无限导流,即流
体在人工裂缝中流动时无压降。图 7-2 是图 7-1 的简化和裂缝离散化示意图。结

合图 7-1 与图 7-2 可以看出,水平井井筒方向为 y 轴方向, x轴方向平行于人工


167
裂缝面,z 轴方向竖直向上;人工裂缝的间距为 ΔLi (i = 1,..., m) ,第 i 条裂缝在 y 轴

上的截距为 yi ;第 i 条裂缝上方半长为 L fRi ,上方半长为 L fLi 。

图 7-1 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多级压裂水平井渗流物理模型
xi ,2 n +1
xi ,2 n xˆi ,2 n
… …
L fRi

水平井水平段 xi ,n +1
xˆi ,n +1

yi

xi , j +1
xi , j xˆi , j

L fLi
… xi ,2 …
xˆi ,1
xi ,1

图 7-2 多级压裂水平井压裂裂缝离散示意图

按照图 7-2 所示对多级压裂水平井人工裂缝离散化的描述,将每条人工裂缝

的上下两翼都等分为 n 个单元,则每条人工裂缝都被离散为 2n 个单元。( xˆi , j , yˆ i , j )

是离散单元 (i , j ) 的中点位置,同时, ( xi , j , yi , j ) 与 ( xi +1, j , yi , j ) 分别是离散单元 (i , j )

的前后端点位置。于是,从几何上可以得到如下明显的关系:

 2n − 2 j + 1
 xˆi , j = L fLi
 2n (1 ≤ j ≤ n) (7-1)
 yˆi , j = yi

 2n − 2 j + 1
 xˆi , j = L fRi
 2n (n + 1 ≤ j ≤ 2n) (7-2)
 yˆi , j = yi

 n − j +1
 xi , j = L fLi
 n (1 ≤ j ≤ n + 1) (7-3)
 yi , j = yi

168
 n − j +1
 xi , j = L fRi
 n (n + 1 ≤ j ≤ 2n + 1) (7-4)
 yi , j = yi

7.1.1.1 侧向无限大边界

假设流量沿裂缝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根据源函数的思想,储层中的压力响应
可通过对第 4 章中推导得到的顶底封闭、侧向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中连续线源解

式(4-2)沿裂缝长度积分得到。于是,离散单元 (i , j ) 在位置 ( xD , yD ) 处产生的压

降为:

p fDi , j ( xD , yD ) =
Ω0qDi , j (u)
Ω1 
xDi , j

xDi , j +1
K0 ( ( xD − xwD )2 + ( yD − yDi , j )2 )
f (u) dxwD (7-5)

Bw f w μ k k 
其中 Ω0 = 1 + , Ω1 = o  fro + frw 
Bo (1 − f w ) k fro  μ o μw 

qDi , j ——人工裂缝离散单元 (i , j ) 内线密度流量,无因次。

根据压降叠加原理,全部 m × 2n 个离散单元在位置 ( xD , yD ) 处产生的总压降为:

pD ( x D , y D ) =
Ω 0 qDi , j ( u )
( ) (7-6)
m 2n


x Di , j

i =1 j =1 Ω1  x Di , j +1
K0 ( x D − x wD ) 2 + ( y D − y Di , j ) 2 f ( u ) dx wD

如果取 xD = xˆDk ,v 和 yD = yˆ Dk ,v ,由式(7-6)可以得到全部 m × 2n 个离散单元处的

压降分别是:
pD ( xˆ Dk ,v , yˆ Dk ,v ) =
(7-7)
Ω 0 qDi , j ( u )
( )
m 2n x Di , j

i =1 j =1 Ω1  x Di , j +1
K0 ( xˆ Dk ,v − xwD ) 2 + ( yˆ Dk ,v − y Di , j ) 2 f ( u ) dxwD

因为此前假设井筒和人工裂缝均为无限导流,所以可以近似认为上述式(7-7)

中每个离散单元处的压降均为井底压力 pwD ,于是有:

Ω0 qDi , j (u )
( )
m 2n xDi , j
pwD =   K0 ( xˆ Dk ,v − xwD )2 + ( yˆ Dk ,v − yDi , j )2 f (u) dxwD (7-8)
i =1 j =1 Ω1 xDi , j +1

将上述式(7-8)中的下标 k 和 v 取遍全部值,即 k = 1,2,, m 和 v = 1,2,,2n ,则


可以从式(7-8)得到 m × 2n 个线性方程组,该方程组包含 m × 2 n + 1 个待求变量,

169
分别是 qDi , j (i = 1, 2, , m; j = 1, 2, , 2n ) 和 pwD 。因此,还需一个方程才能求解此

方程组。注意到多级压裂水平井以定产量 qsc 生产,所以在 Laplace 空间内有如下

方程成立:
m 2n
1
( x
i =1 j =1
Di , j +1 − xDi , j ) ⋅ qDi , j =
u
(7-9)

到此,式(7-8)与(7-9)构成了一个含 m × 2 n + 1 个方程的线性方程组,它
也含 m × 2 n + 1 个待求变量,因此,采用 Gauss 消元法或 Gauss-Jordan 消元法可以
完成前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从而得到侧向无限大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

中多级压裂水平井 Laplace 空间中的井底压力 pwD 以及压裂裂缝离散单元的流量

分布 qDi , j 。

7.1.1.2 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

类似于 7.1.1.1 节,储层中的压力响应可通过对第 4 章中推导得到的顶底封闭、


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连续线源解式(4-8)沿裂缝长度积分得到。
同理,仿照 5.1.1.2 节处理人工裂缝中每个连续线源到圆形边界的平均距离方法,

于是,离散单元 (i , j ) 在位置 ( xD , yD ) 处产生的压降为:

p fDi , j ( xD , yD ) =
Ω0 qDi , j (u )
Ω1 
x Di , j

xDi , j +1
K
 0 ( ( xD − xwD ) 2 + ( y D − yDi , j ) 2 )
f (u ) +

(
K1 1.13reD f (u ) )I  (7-10)

I (1.13r f (u ) )
( 0
2
( xD − xwD ) + ( y D − y Di , j ) 2
)
f (u )  dxwD

1 eD

于是每个离散单元处的压降均为井底压力 pwD ,于是有:

Ω0 qDi , j (u )
( )
m 2n
pwD = 
xDi , j
K
i =1 j =1 Ω1  xDi , j +1  0
( xˆ Dk ,v − xwD )2 + ( yˆ Dk ,v − y Di , j ) 2 f (u ) +

(7-11)
(
K1 1.13reD f (u ) )I 
I (1.13r f (u ) )
( 0 ( xˆ Dk ,v − xwD )2 + ( yˆ Dk ,v − yDi , j ) 2 )
f (u )  dxwD

1 eD

因此,式(7-11)与(7-9)也构成了一个含 m × 2 n + 1 个方程的线性方程组,
它也含 m × 2 n + 1 个待求变量,因此,采用 Gauss 消元法或 Gauss-Jordan 消元法可
以完成前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从而得到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

170
岩油藏中多级压裂水平井 Laplace 空间中的井底压力 pwD 以及压裂裂缝离散单元

的流量分布 qDi , j 。

7.1.1.3 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

类似于 7.1.1.1 节,储层中的压力响应可通过对第 4 章中推导得到的顶底封闭、


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连续线源解式(4-12)沿裂缝长度积分得到。
同理,仿照 5.1.1.2 节处理人工裂缝中每个连续线源到圆形边界的平均距离方法,

于是,离散单元 (i , j ) 在位置 ( xD , yD ) 处产生的压降为:

p fDi , j ( xD , y D ) =
Ω0 qDi , j (u )
Ω1 
xDi , j

xDi , j +1
K
 0 ( ( xD − xwD ) 2 + ( y D − yDi , j ) 2 )
f (u ) −

(
K 0 1.13reD f (u ) )I  (7-12)

I0 (1.13r f (u ) )
( 0
2
( xD − xwD ) + ( yD − yDi , j ) 2
)
f (u )  dxwD

eD

于是每个离散单元处的压降均为井底压力 pwD ,于是有:

Ω0 qDi , j (u )
( )
m 2n
pwD = 
xDi , j
K
i =1 j =1 Ω1  xDi , j +1  0
( xˆ Dk ,v − xwD )2 + ( yˆ Dk ,v − y Di , j ) 2 f (u ) −

(7-13)
(
K0 1.13reD f (u ) )I 
I0 (1.13r f (u ) )
( 0 ( xˆ Dk ,v − xwD )2 + ( yˆ Dk ,v − y Di , j ) 2 )
f (u )  dxwD

eD

因此,式(7-13)与(7-9)也构成了一个含 m × 2 n + 1 个方程的线性方程组,
它也含 m × 2 n + 1 个待求变量,因此,采用 Gauss 消元法或 Gauss-Jordan 消元法可
以完成前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从而得到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

岩油藏中多级压裂水平井 Laplace 空间中的井底压力 pwD 以及压裂裂缝离散单元

的流量分布 qDi , j 。

7.1.2 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

本节基于 7.1.1 节推导得到的考虑各种复杂渗流机理和不同侧向外边界条件


下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中多级压裂水平井不稳定压力响应表达
式,针对第 3 章中针对碳酸盐岩油藏提出的四种基本渗流物理模型,在利用
Duhamel 原理和叠加原理对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加以考虑后,利用 Stehfest 数值

171
反演算法,用计算机编程技术获得了碳酸盐岩油藏多级压裂水平井的试井典型曲
线以及当油井以定压生产时的无因次产量递减曲线;最后,对试井典型曲线以及
无因次单井产量递减曲线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7.1.2.1 试井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7.1.2.1.1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图 7-3 为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
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无因次压力及压
力导数曲线,根据典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
压裂水平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效应阶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在双对数图中呈
斜率为 1 的直线;
II. 井储后过渡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上出现一明显的“驼峰”,

该“驼峰”的高低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 CD 和表皮因子 S

的组合;
III. 人工裂缝线性流阶段:在早期井筒储集效应影响结束之后,油藏中的流
体首先通过人工裂缝流入井筒(图 7-4a);
IV. 双线性流阶段:油藏中的流体同时通过人工裂缝与裂缝壁面向井筒供液
(图 7-4b);
V. 早期线性流阶段:流体流动表现为垂直于压裂裂缝面的流动(图 7-4c);
VI. 早期径向流阶段:人工裂缝附近的天然裂缝系统形成第一次径向流(图
7-4d);
VII.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基质系统到裂缝系统
的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一个明显的凹子;
VIII. 系统径向流阶段:该阶段反映了后期水平方向的系统拟径向流动;在
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水平段;
IX.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在晚期会出现上翘甚至相交,
这是封闭外边界油藏的典型特征。

172
100
pwD 无因次压力 p'wD 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0.1, CD = 10,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λm = 5 × 10−6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10 m = 3, L f = 20 m, ΔL = 20 m
II
I I

0.1

0.01
1E-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7-3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

a. 人工裂缝线性流 b. 双线性流

c. 早期线性流 d. 早期径向流

图 7-4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水平井流动阶段示意图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压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
裂水平井的试井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试井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行
敏感性分析。
1) 人工裂缝半长
图 7-5 是人工裂缝半长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

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半长 L f 越大,线性流持续

时间越长。

173
100
Lf=20 m
S = 0.1, C D = 10,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Lf=25 m
λm = 5 × 10−6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Lf=30 m
m = 3, ΔL = 20 m
10

0.1

0.01
1E-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7-5 人工裂缝半长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
的影响

2) 人工裂缝条数
图 7-6 是人工裂缝条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
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条数 m 越多,线性流持续时
间越长,生产压差越小。
100
m=3 S = 0.1, CD = 10, ω f = 0.2, ωm = 0.8, μw = 0.5 mPa ⋅ s
m=4
λm = 5 × 10 −6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m=5
L f = 20 m, ΔL = 20 m
10

0.1

0.01
1E-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7-6 人工裂缝条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
的影响

3) 人工裂缝段间距
图 7-7 是人工裂缝段间距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
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段间距 Δ L 越大,裂缝间
相互干扰出现的时间越晚,线性流持续时间越长,生产压差越小。

174
100
delta_L=20 m S = 0.1, CD = 10,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delta_L=30 m
λm = 5 × 10−6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delta_L=40 m
m = 3, L f = 20 m
10

0.1

0.01
1E-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7-7 人工裂缝段间距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
线的影响

4) 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
图 7-8 是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
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图 7-9 是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对封闭外边界
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计算耗时的影响。从图
7-8 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 n 对试井典型曲线的计算精度影响很小。
相反,从图 7-9 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 n 对试井典型曲线计算耗时影
响很大。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矿场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的选择离散数目
n 。这里推荐 n 取值 3。
100
n=3 S = 0.1, C D = 10,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n=5
λm = 5 × 10−6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n=8 m = 3, L f = 20 m, ΔL = 20 m

10

0.1

0.01
1E-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D / CD

图 7-8 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
典型曲线的影响

175
图 7-9 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
典型曲线计算耗时的影响

其它如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7 个参

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
影响与 5.1.2.1.1 节相同。

7.1.2.1.2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图 7-10 是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无因次
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
渗流的第 VI 和 VII 阶段,即早期径向流阶段和基质-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
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比拟稳态的线型流阶段结束时间更早,非稳态的“凹子”
也比拟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是基质-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
比前者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基质和裂缝的压力下降都更快。
100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0.1, CD = 10, ω f = 0.2, ωm = 0.8, μw = 0.5 mPa ⋅ s
λm = 5 × 10−6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10
m = 3, L f = 20 m, ΔL = 20 m
II
I I

0.1

0.01
1E-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7-10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
井典型曲线对比

176
其它如人工裂缝半长 L f 、人工裂缝条数 m 、人工裂缝段间距 Δ L 、裂缝系统

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0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

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7.1.2.1.1
节相同。

7.1.2.1.3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图 7-11 为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
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
平井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根据典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
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效应阶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在双对数图中呈
斜率为 1 的直线;
II. 井储后过渡段:该阶段的无因次压力导数曲线上出现一明显的“驼峰”,

该“驼峰”的高低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无因次井筒储集系数 CD 和表皮因子 S

的组合;
III. 人工裂缝线性流阶段:在早期井筒储集效应影响结束之后,油藏中的流
体首先通过人工裂缝流入井筒(图 7-4a);
IV. 双线性流阶段:油藏中的流体同时通过人工裂缝与裂缝壁面向井筒供液
(图 7-4b);
V. 早期线性流阶段:流体流动表现为垂直于压裂裂缝面的流动(图 7-4c);
VI. 早期径向流阶段:人工裂缝附近的天然裂缝系统形成第一次径向流(图
7-4d);
VII. 溶洞-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溶洞系统到裂缝系统
的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一个明显的凹子;
VIII.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该阶段主要反映基质系统到裂缝系统
的拟稳态窜流过程;在双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另一个凹子;
IX. 系统径向流阶段:该阶段反映了后期水平方向的系统拟径向流动;在双
对数曲线上,压力导数曲线出现水平段;
X.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在晚期会出现上翘甚至相交,
这是封闭外边界油藏的典型特征。
177
100
pwD 无因次压力 p'wD 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0.1, CD = 10, ω f = 0.05, ωm = 0.7, ωv = 0.25, μw = 0.5 mPa ⋅ s
λm = 10 , λv = 5 × 10 , S fw =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7 −7

10 m = 3, L f = 20 m, ΔL = 20 m, reD = 3 × 104
II
I I

0.1

0.01
1E-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7-11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

其它如人工裂缝半长 L f 、人工裂缝条数 m 、人工裂缝段间距 Δ L 、裂缝系统

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

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

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3 个参数对碳酸盐

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7.1.2.1.1 节相同。

7.1.2.1.4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图 7-12 是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
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
平井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
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VI 和 VII 阶段,即早期径向流阶段和溶洞-裂缝窜流阶段。
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比拟稳态的线型流阶段结束时间更早,非稳态
的“凹子”也比拟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是溶洞-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
稳态窜流相比前者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溶洞和裂缝的压力下降都更快。

178
100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0.1, C D = 10, ω f = 0.05, ωm = 0.7, ωv = 0.25, μw = 0.5 mPa ⋅ s
λm = 10 , λv = 5 × 10 , S fw =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7 −7

10
m = 3, L f = 20 m, ΔL = 20 m, reD = 3 × 104
II
I I

0.1

0.01
1E-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7-12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
井典型曲线对比

其它如人工裂缝半长 L f 、人工裂缝条数 m 、人工裂缝段间距 Δ L 、裂缝系统

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

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

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3 个参数对碳酸盐

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7.1.2.1.1 节相同。

7.1.2.2 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7.1.2.2.1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压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
裂水平井的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
态的各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1)人工裂缝半长
图 7-13 是人工裂缝半长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

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半长 L f 越大,无因

次产量越大。

179
10
Lf=20 m S = 2, CD = 20, ω f = 0.2, ωm = 0.8, μw = 0.5 mPa ⋅ s
Lf=30 m
λm = 5 × 10−7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Lf=40 m
m = 3, ΔL = 20 m, reD = 3 × 104

0.1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7-13 人工裂缝半长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
型曲线的影响

2)人工裂缝条数
图 7-14 是人工裂缝条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
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条数 m 越大,无因次
产量越大。
10
m=3 S = 2, C D = 20,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m=4 λm = 5 × 10−7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m=5 L f = 20, ΔL = 20 m, reD = 3 × 104

0.1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7-14 人工裂缝条数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
型曲线的影响

3) 人工裂缝段间距
图 7-15 是人工裂缝段间距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
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段间距 Δ L 越大,无
因次产量越大。

180
10

delta_L=20 m S = 2, C D = 20,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delta_L=30 m λm = 5 × 10−7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delta_L=40 m L f = 20, m = 3, reD = 3 × 104

0.1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7-15 人工裂缝段间距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
典型曲线的影响

其它如流动阶段的划分,以及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

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

数 λm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7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无限导流多级

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5.1.2.2.1 节相同。

7.1.2.2.2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图 7-16 是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
型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I
阶段,即基质-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的“凹子”比
拟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是基质-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前
者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非稳态渗流产量递减更快。

181
10
qDd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S = 2, C D = 20, ω f = 0.2, ωm = 0.8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μw = 0.5 mPa ⋅ s, μ0 = 1.0 mPa ⋅ s
qDd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λm = 5 × 10−7 , S fw = Smw = 0.25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L f = 20, m = 3, ΔL = 20 m
reD = 3 × 104

0.1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7-16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无限导流压裂水平井产量递
减典型曲线对比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半长 x f 、人工裂缝条数 m 、人工裂缝段

间距 Δ L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外边界 reD 等 10 个参

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无限导流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
影响与 7.1.2.2.1 节相同。

7.1.2.2.3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图 7-17 为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
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水平井
单井产量递减曲线,即无因次递减产量、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及无因次递减产量
积分导数曲线,根据典型曲线特征,可将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
裂水平井的流动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I. 早期井筒储集与裂缝系统供液阶段:单井产量呈明显的递减特征;
II. 溶洞-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出现了一
个明显的“凹子”,产量递减速率先放缓后回升;
III. 基质-裂缝系统拟稳态窜流阶段: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出现了一
个明显的“凹子”,产量递减速率先放缓后回升;
IV. 系统径向流阶段:拟稳态流动结束,基质、裂缝和溶洞系统压力达到平
衡,整个储层系统发生整体拟径向流动;

182
V. 系统外边界反映阶段:产量剧减,无因次递减产量、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急剧下降,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表现为一个“驼峰”;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和积分导数曲线在晚期汇成一条斜率为-1 的直线段。
10
qDd 无因次递减产量 S = 2, CD = 20, ω f = 0.05, ωm = 0.8, ωv = 0.15
qDdi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μw = 0.5 mPa ⋅ s, μ0 = 1.0 mPa ⋅ s, reD = 4 × 104
q'Ddi 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λm = 10−7 , λv = 5 × 10−7 , S fw = Smw = Svw = 0.25
m = 3, L f = 20 m, ΔL = 20 m

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7-17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

其它如人工裂缝半长 x f 、人工裂缝条数 m 、人工裂缝段间距 Δ L 、裂缝系统

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

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

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外边界 reD 等 14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

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无限导流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4.1.5.2.3
节和 7.1.2.2.1 节相同。

7.1.2.2.4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图 7-18 是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
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水平井产量递
减典型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I 阶段,即溶洞-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的“凹子”
比拟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是溶洞-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
前者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非稳态渗流产量递减更快。

183
10
qDd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qDd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7-18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无限导流压裂水平井产量递
减典型曲线对比

其它如人工裂缝半长 x f 、人工裂缝条数 m 、人工裂缝段间距 Δ L 、裂缝系统

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

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

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外边界 reD 等 14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

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无限导流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7.1.2.2.3
节相同。

7.2 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

本节主要对具有不同侧向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
压裂水平井的压力响应进行推导,并绘制典型曲线进行敏感性分析。

7.2.1 井底压力公式推导

参考 Guo 等的方法(Guo J J,Wang H T,et al. 2015),如图 7-19 所示,碳酸


盐岩油藏中水平井分段酸压后形成 m 条与水平井水平段和储层剖面均垂直的人
工裂缝,且人工裂缝有限导流,即流体在人工裂缝中流动时有压降。图 7-20 是
图 7-19 的简化示意图。为了简化模型,本节假设裂缝关于水平井筒对称。结合

图 7-19 与图 7-20 可以看出,水平井井筒方向为 y 轴方向, x 轴方向平行于人工

184
裂缝面,z 轴方向竖直向上;人工裂缝的间距为 ΔLi (i = 1,..., m) ,第 i 条裂缝在 y 轴

上的截距为 yi ;第 i 条裂缝半长为 x fi ,裂缝宽度为 W fi 。

图 7-19 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多级压裂水平井渗流物理模型

… …
x fi

水平井水平段

yi

… …

图 7-20 多级压裂水平井压裂裂缝示意图

7.2.1.1 侧向无限大边界

7.2.1.1.1 储层渗流模型

根据源函数思想,第 i 条裂缝在储层中引起的压力响应可通过对第 4 章中推

导得到的顶底封闭、侧向无限碳酸盐岩油藏中连续线源解式(4-2)关于 xw 从 − x fi

到 x fi 进行积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该线源解中的线源强度 q fi 为非均匀流量,

与点源在 x -方向的位置 xwD 有关。则第 i 条裂缝在储层中引起的压力响应为:

Δp fi =
Ω 0 Bo μo x fi
 q ( x , u) K ( ( x − x )2 + ( y − y )2
(7-14)
 f ( u ) ) dx w
− x fi  
fi wD 0 D wD D Di
2πΩ1k f k fro rw hD

Bw f w μ k k 
其中 Ω0 = 1 + , Ω1 = o  fro + frw 
Bo (1 − f w ) k fro  μ o μw 

q fi ——第 i 条有限导流人工裂缝内线密度流量,m2/s。

185
将式(7-14)无因次化后得:

p fDi =
Ω0 x fDi
2Ω1 − x fDi
q fDi ( xwD , u)K0 ( ( xD − xwD )2 + ( yD − yDi )2 )
f (u) dxwD (7-15)

根据压降叠加原理,全部 m 条裂缝在点 ( xD , yD ) 处产生的总压降为:

p fD =
Ω0 m x fDi
 q fDi ( xwD , u)K0
2Ω1 i =1 − x fDi
( ( xD − xwD )2 + ( yD − yDi )2 )
f (u) dxwD (7-16)

其中 x fDi ——第 i 条裂缝的无因次人工裂缝长度

y Di ——第 i 条裂缝在 y 轴上的无因次截距

q fDi ——第 i 条裂缝的无因次人工裂缝内线密度流量(在点 ( xwD , yDi )

处)

p fDi ——第 i 条裂缝的无因次压力(在点 ( xD , yD ) 处)

x fi ——第 i 条裂缝的人工裂缝半长,m

上述无因次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无因次变量定义如下:

2 rw q fi x fi
q fDi = , x fD =
qsc rw

7.2.1.1.2 压裂裂缝渗流模型

仿照 5.2.1.1.2 节的方法。由于压裂裂缝具有对称性,故可取 1/4 压裂裂缝为


研究对象。假设油水两相在有限导流压裂裂缝内的渗流为平面渗流,且压裂裂缝
为各向同性介质,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Darcy 定律及流体状态方程,可得到描
述第 i 条压裂裂缝中油水两相流体渗流方程:

∂  k afi k afiro ∂p afi  ∂  k afi k afiro ∂p afi  ∂pafi


 +   = S afioφafi cafito (油相)(7-17)
∂x  μ o ∂x  ∂y  μ o ∂y  ∂t

∂  k afi k afirw ∂pafi  ∂  k afi k afirw ∂pafi  ∂pafi


 +   = S afiwφafi cafitw (水相)(7-18)
∂x  μ w ∂x  ∂y  μ w ∂y  ∂t

(0 ≤ x ≤ x fi , yi ≤ y ≤ yi + W fi / 2, i = 1, 2,..., m )

将式(7-17)和(7-18)合并,得:

186
2 2
k k  ∂ pafi  kafiro kafirw  ∂ pafi
kafi  afiro + afirw  + k afi  + =
 μo μw  ∂x 2  μo μw  ∂y 2
(7-19)
∂p
( Safiocafito + Safiwcafitw ) φafi ∂tafi
为了方便后面无因次化,再对式(7-19)变形,得:
2 2
 k afiro k afirw  ∂ pafi  k afiro k afirw  ∂ pafi ∂p
k afi  +  + k afi  +  = φafi cafit afi (7-20)
 μo μ w  ∂x  μo μ w  ∂y
2 2
∂t

式中 cafito = cafi + cLo ——第 i 条人工裂缝系统油相单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

数,Pa-1;

cafitw = cafi + cLw ——第 i 条人工裂缝系统水相单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

数,Pa-1;

cafit = cafi + SafiocLo + SafiwcLw ——第 i 条人工裂缝系统油水两相流时的

综合压缩系数,Pa-1;

pafi ——第 i 条人工裂缝系统压力,Pa;

kafi ——第 i 条人工裂缝系统水平方向渗透率,m2;

kafiro ——第 i 条人工裂缝系统油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afirw ——第 i 条人工裂缝系统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c fi ——第 i 条人工裂缝系统岩石压缩系数,Pa-1;

cLo ——地下原油体积压缩系数,Pa-1;

cLw ——地下水体积压缩系数,Pa-1;

Safio ——第 i 条人工裂缝系统含油饱和度,小数;

Safiw ——第 i 条人工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小数;

W fi ——第 i 条人工裂缝宽度,m;

φafi ——第 i 条人工裂缝系统孔隙度,小数。

式(7-20)对应的初始条件是:

187
pafi ( x, y, t ) = pi (7-21)
t =0

由人工压裂裂缝的对称性,在压裂裂缝轴线( y = yi )上无流体流过,于是:

∂pafi
=0 (7-22)
∂y y= yi

此外,在人工裂缝与储层交界处,油水两相流量应该相等,于是有:
kafiro ∂pafi k fro ∂p f
kafi = k fh (油相) (7-23)
μo ∂y y = yi +W fi /2
μo ∂y y = yi +W fi /2

kafirw ∂pafi k frw ∂p f


kafi = k fh (水相) (7-24)
μw ∂y y = yi +W fi /2
μw ∂y y = yi +W fi /2

合并式(7-23)和(7-24),得:
k k  ∂p k k  ∂p
k afi  afiro + afirw  afi = k fh  fro + frw  f (7-25)
 μo μ w  ∂y y = yi +W fi /2  μo μ w  ∂y y = yi +W fi /2

为了使式(7-25)看上去更加简洁,利用式(3-8)的方法,于是式(7-25)
可简化为下式:
∂pafi ∂p f
kafiΩ4,i = k fhΩ1 (7-26)
∂y y = yi +W fi /2
∂y y = yi +W fi /2

μ o  k fro k frw  μ o  k afiro k afirw 


式中 Ω1 =  +  , Ω 4,i =  + 
k fro  μ o μw  k fro  μ o μw 

由于水力压裂形成的裂缝宽度 W fi 一般很小,故在式(7-20)中,可以对等

式左端第 2 项取积分平均处理,从而可得到:

∂ 2 pafi 1  ∂pafi 
2
1 yi +W f /2 ∂ pafi ∂pafi
W fi / 2 yi
= dy =  −  (7-27)
∂y 2 ∂y 2 W fi / 2  ∂y ∂y y = yi 
 y = yi +W fi /2 
于是,将式(7-22)、(7-26)和(7-27)代入式(7-20),并化简得:
∂ 2 pafi 1 k fh Ω1 ∂p f φafi μo cafit ∂pafi
2
+ =
∂x W fi / 2 kafi Ω 4,i ∂y y = yi +W fi /2
kafi k fro Ω 4,i ∂t (7-28)
(0 ≤ x ≤ x fi , yi ≤ y ≤ yi + W fi / 2)
由于人工压裂裂缝体积与整个油藏体积相比很小,故压裂裂缝中由于流体弹
性膨胀而引起的流量变化可忽略不计,则第 i 条人工压裂裂缝中渗流微分方程最
终可变为:

188
∂ 2 pafi 1 k fhΩ1 ∂p f
2
+ = 0, (0 ≤ x ≤ x fi , yi ≤ y ≤ yi + W fi / 2) (7-29)
∂x W fi / 2 kafiΩ4,i ∂y y = yi +W fi /2

此外,当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以定产量生产时,其第 i 条裂缝满足如下
内边界条件:

kafi kafiro W fi h ∂pafi β fi Bo


= (7-30)
μo 2 ∂x x =0
4

其中 β fi ——第 i 条裂缝标况下的产油量,m3/s

此外,第 i 条压裂裂缝中线密度流量与储层天然裂缝系统压力之间具有如下
关系式:
k fh k froh ∂p f
q fi = 2 (7-31)
μo Bo ∂y y = yi +W fi /2

将式(7-29)~(7-31)进行无因次化,得:
∂ 2 pafDi 2Ω1 ∂p fD
2
+ =0
∂xD CFDi Ω4,i ∂y D y D = y Di +W fDi /2 (7-32)
(0 ≤ xD ≤ x fDi , y Di ≤ y D ≤ y Di + W fDi / 2)

∂pafDi k froπ
=− β fDi (7-33)
∂xD xD = 0
kafiroCFDi

2 ∂p fD
q fDi = − (7-34)
π ∂yD yD = yDi +W fDi /2

上述无因次变换过程中涉及到的无因次变量定义如下:
2π k fh k fro h ( pi − p f ) 2π k fh k fro h ( pi − pafi )
p fD = , pafDi =
qsc Bo μ o qsc Bo μ o
W fi β fi k afiW fi
W fDi = , β fDi = ,C FDi =
rw qsc k fh rw

对式(7-32)~(7-34)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
∂ 2 pafDi 2Ω1 ∂p fD
2
+ =0
∂xD CFDi Ω4,i ∂y D y D = y Di +W fDi /2 (7-35)
(0 ≤ xD ≤ x fDi , y Di ≤ y D ≤ y Di + W fDi / 2)

∂pafDi k froπ
=− β fDi (7-36)
∂xD xD = 0
kafiroCFDi

189
2 ∂p fD
q fDi = − (7-37)
π ∂yD yD = yDi +W fDi /2

将式(7-37)代入式(7-35)得:

∂ 2 p afDi πΩ1
2
= q fDi , (0 ≤ x D ≤ x fDi , y Di ≤ y D ≤ y Di + W fDi / 2) (7-38)
∂x D C FDi Ω 4,i

由于人工裂缝的宽度远小于其长度,所以流体在人工裂缝中的流动可以简化
为沿人工裂缝长度方向的线性流,这意味着沿人工裂缝宽度方向流体的压力变化
可以忽略,于是式(7-38)可以简化为:

d 2 pafDi π Ω1
2
= q fDi , (0 ≤ x D ≤ x fDi ) (7-39)
dx D C FDi Ω 4,i

对式(7-39)运用重积分得:

xD σ d 2 pafDi πΩ1 xD σ
 
0 0 dx D 2
dx D d σ =
C FDi Ω 4,i  
0 0
q fDi dx D d σ (7-40)

结合式(7-36),式(7-40)的左边可以变形为:

xD σ d 2 pafDi
 
0 0 dxD 2
dxD d σ
x D =σ
xD dpafDi
= dσ (7-41)
0 dxD xD =0

k froπ
= pafDi ( x D , y Di , u ) − pwD + xD β fDi
k afiroC FDi

将式(7-41)代入式(7-40)有:

π  k fro Ω xD σ 
pwD − pafDi ( xD , yDi , u) = 
CFDi  kafiro
xD β fDi − 1
Ω4,i  
0 0
q fDi dxD dσ  (7-42)

7.2.1.1.3 储层与压裂裂缝耦合模型

在人工裂缝壁面上,油藏压力与人工裂缝中流体压力相等,即:
p fD ( xD , y D , u ) = pafDi ( xD , y D , u ) (7-43)
y D = y Di +W fDi /2 y D = y Di +W fDi /2

前面也说到,在人工裂缝内部,压力沿裂缝宽度方向变化甚微,可以忽略不
计,于是式(7-43)可再次变形为:

190
p fD ( xD , y D , u ) = p fD ( xD , y D , u ) =
y D = y Di +W fDi /2
y D = y Di
(7-44)
pafDi ( xD , y D , u ) = pafDi ( xD , y D , u )
y D = y Di +W fDi /2 y D = y Di

综合式(7-16)、(7-42)以及(7-44),有:

pwD −
Ω0 m x fDl
 q fDl ( xwD , u)K0
2Ω1 l =1 − x fDl
( ( xD − xwD )2 + ( yDi − yDl )2 f (u) dxwD )
(7-45)
π  k fro Ω xD σ 
= 
CFDi  kafiro
xD β fDi − 1
Ω4,i   0 0
q fDi dxD dσ  , i = 1, 2,..., m


考虑到人工裂缝的对称性,有 q fDi ( xD , u) = q fDi ( − xD , u) ,于是式(7-45)可以

变形为:

pwD −
Ω0 m x fDl
 {q fDl ( xwD , u)  K0
2Ω1 l =1 0
( ( xD − xwD )2 + ( yDi − yDl )2 )
f (u ) +

K0 ( ( xD + xwD )2 + ( yDi − yDl )2 f (u )  dxwD


 )} (7-46)

π  k fro Ω xD σ 
= 
CFDi  kafiro
xD β fDi − 1
Ω4,i  
0 0
q fDi dxD dσ  , i = 1, 2,..., m


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在定产量生产时有如下关系式成立:
x fi x fi
− x fi
q fi ( x, t )dx = 2  q fi ( x, t )dx = β fi
0
(7-47)

βi =1
fi = qsc (7-48)

对式(7-47)和式(7-48)进行无因次化有:
x fDi
 0
q fDi ( x D , t D )dx D = β fDi (7-49)

β
i =1
fDi =1 (7-50)

再对式(7-49)和式(7-50)取基于 tD 的 Laplace 的变换,可以得到:


x fDi
 0
q fDi ( x D , u )dx D = β fDi (7-51)

m
1
β
i =1
fDi =
u
(7-52)

接下来,我们需要联立式(7-46)、(7-51)和(7-52)以完成井底压力的求
解。前两个方程都是积分方程,需要利用数值离散方法求解。这里仿照 5.2.1.1.3
191
节的数值离散方法。如图 7-21 所示,将第 i 条裂缝的无因次裂缝半长 x fDi 等分为

n 分,于是每分长度为 ΔxDi = x fDi / n 。第 i 条裂缝第 j 个离散单元的中点记为 xˆ Di , j ,

其左右端点分别记为 xDi , j 和 xDi , j +1 。

xˆ Di ,1 xˆDi ,2 xˆ Di ,3 xˆ Di ,n −1 xˆ Di ,n

xDi ,1 xDi ,2 xDi ,3 xDi ,4 xDi ,n −1 xDi ,n xDi ,n +1

图 7-21 第 i 条压裂裂缝离散单元示意图

根据上述示意图,裂缝离散单元的端点与中点之间有下列明显的关系:
1
xˆ Di , j = x Di , j + Δx Di / 2 = ( j − ) Δx Di , j = 1, 2,..., n (7-53)
2
虽然压裂裂缝中的流量是位置坐标 x 的函数,但当离散程度足够大,即每分

长度 ΔxDi 足够小时,可以把每个离散单元里的流量当作均匀流量来近似处理。这

也是数值离散方法的核心思想。因此,式(7-46)中第一个积分式子可以写成如
下离散形式:

Ω 0 m x fDl
 {q fDl ( xwD , u )  K 0
2Ω1 l =1 0
( ( x D − xwD ) 2 + ( y Di − y Dl ) 2 )
f (u ) +

K0 ( ( x D + xwD ) 2 + ( y Di − y Dl ) 2
)}
f (u )  dxwD =
(7-54)
Ω 0 m n xDl ,v +1

2Ω1 l =1 v =1 xDl ,v
{q fDl ,v (u )  K 0 ( 2
( xˆ Di , j − xwD ) + ( y Di − y Dl ) 2
f (u ) +)
K0 ( ( xˆ Di , j + xwD ) 2 + ( y Di − y Dl ) 2
 )}
f ( u )  dxwD

其中 q fDl ,v (u) ——第 l 条压裂裂缝第 v 个离散单元的线密度流量,无因次。

类似地,式(7-46)中第二个积分在第 i 条压裂裂缝第 j 个端点处可以表示为:


xˆDi , j σ
 
0 0
q fDi ( xD , u)dxD dσ
xˆ Di , j σ
= σ '  q fDi ( xD , u)dxD dσ (7-55)
0 0
2
j
ΔxDi
=  q fDi ,v ( j − v )ΔxDi
2
+ q fDi , j
v =1 8

综合式(7-54)与(7-55),式(7-46)在第 i 条压裂裂缝的第 j 个端点处可以

表示为:

192
pwD −
Ω0 m n xDl ,v +1

2Ω1 l =1 v =1 xDl ,v
{q fDl ,v (u)  K0 ( ( xˆ Di , j − xwD ) 2 + ( y Di − y Dl ) 2 )
f (u ) +

K0 ( ( xˆ Di , j + xwD ) 2 + ( y Di − y Dl ) 2 f (u )  dxwD
 )} (7-56)
π  k fro Ω  j Δx 2  
=  xˆ Di , j β fDi − 1   q fDi ,v ( j − v ) ΔxDi
2
+ q fDi , j Di  
CFDi  kafiro Ω 4,i  v =1 8  
i = 1, 2,..., m; j = 1, 2,..., n
类似地,式(7-51)写成离散形式是:
n

q
v =1
fDi ,v ΔxDi = β fDi , i = 1,2..., m (7-57)

于是,式(7-52)可变形为:
m n
1
 q
i =1 v =1
fDi ,v ΔxDi =
u
(7-58)

式(7-56)与(7-57)和(7-58)组成的方程组含有 m × n + 1 个未知量,它们

是 q fD1,1 , q fD1,2 ,..., q fDm,n , pwD 。将式(7-56)中的脚标 i 和 j 取遍 m 和 n ,可以得到 m × n

个含未知量的方程,再加上式(7-58),最终可得到含有上述 m × n + 1 个未知量的
m × n + 1 个方程所构成的线性方程组。采用 Gauss 消元法或 Gauss-Jordan 消元法
可以完成前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从而得到侧向无限大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

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 Laplace 空间中的井底压力 pwD 以及压裂裂缝离

散单元的流量分布 q fDi , j 。

7.2.1.2 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

类似于 7.2.1.1 节,第 i 条裂缝在储层中引起的压力响应可通过对第 4 章中推


导得到的顶底封闭、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的碳酸盐岩油藏中连续线源解式(4-8)

关于 xw 从 − x fi 到 x fi 进行积分即可。同理,仿照 5.1.1.2 节处理人工裂缝中每个连

续线源到圆形边界的平均距离方法,则第 i 条裂缝在储层中引起的压力响应为:
Ω 0 Bo μo
{q ( x
x fi
Δp fi =
2πΩ1k f k fro rw hD  − x fi
fi wD , u )  K 0 ( rfDi f (u ) ) +

(7-59)
(
K1 1.13reD f (u ))I r 

I (1.13r f (u ) )
( 0 fDi )
f (u )   dxw

1 eD


对上式无因次化后得:
193
p fDi =
Ω0 x fDi
2Ω1 − x fDi
{q fDi ( xwD , u)  K0 ( ( xD − xwD ) 2 + ( yD − yDi ) 2 )
f (u ) +

(
K1 1.13reD f (u ) )I  (7-60)

I (1.13r f (u ) )
( 0 ( xD − xwD )2 + ( yD − yDi ) 2 ) 

f (u )   dxwD
1 eD


根据压降叠加原理,全部 m 条裂缝在点 ( xD , yD ) 处产生的总压降为:

p fD =
Ω0 m x fDi
 {q fDi ( xwD , u)  K0
2Ω1 i =1 − x fDi
( ( xD − xwD )2 + ( y D − y Di ) 2 )
f (u ) +

(7-61)
(
K1 1.13reD f (u ))I 

I (1.13r f (u ) )
( 0
2
( xD − xwD ) + ( y D − y Di ) 2
)


f (u )   dxwD
1 eD


耦合压裂裂缝流动模型式(7-42)后的方程为:

pwD −
Ω0 m x fDl
 {q fDl ( xwD , u)  K0
2Ω1 l =1 0
( ( xD − xwD ) 2 + ( yDi − yDl ) 2 )
f (u ) +

(
K1 1.13reD f (u ) )I
I (1.13r
1 eD f (u ) )
(0 ( xD − xwD )2 + ( yDi − y Dl ) 2 )
f (u ) +

K0 ( ( xD + xwD )2 + ( yDi − yDl )2 )


f (u ) + (7-62)

(
K1 1.13reD f (u ) )I 

I (1.13r f (u ) )
(0
2
( xD + xwD ) + ( yDi − y Dl ) 2
)

f (u )   dxwD
1 eD

π  k fro Ω xD σ 
= 
CFDi  kafiro
xD β fDi − 1
Ω4,i  0 0
q fDi dxD dσ  , i = 1, 2,..., m


仿照 7.2.1.1.3 节的方法,将上式离散后得:

194
pwD −
Ω0 m x fDl

2Ω1 l =1 0
{q fDl ( xwD , u )  K0
 ( ( xˆ Di , j − xwD )2 + ( y Di − y Dl )2 f (u ) +)
(
K1 1.13reD f (u ) )I
I (1.13r
1 eD f (u ) )
( 0 ( xˆ Di , j − xwD )2 + ( yDi − yDl ) 2 f (u ) +)
K0 ( ( xˆ Di , j + xwD )2 + ( yDi − yDl ) 2 f (u ) + ) (7-63)
(
K1 1.13reD f (u ) )I 

I (1.13r f (u ) )
( 0 ( xˆ Di , j + xwD )2 + ( yDi − yDl ) 2 )


f (u )   dxwD
1 eD

π  k fro Ω1  j 2
ΔxDi 
= 
CFDi  kafiro  
xˆ Di , j β fDi −
Ω 4,i  v =1
q fDi ,v ( j − v ) Δx 2
Di + q fDi , j 
8  

i = 1, 2,..., m; j = 1, 2,..., n
把式(7-63)与(7-57)和(7-58)结合就可以求出侧向圆形封闭外边界的
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 Laplace 空间中的井底压力

pwD 以及压裂裂缝离散单元的流量分布 q fDi , j 。

7.2.1.3 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

类似于 7.2.1.1 节,第 i 条裂缝在储层中引起的压力响应可通过对第 4 章中推


导得到的顶底封闭、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的碳酸盐岩油藏中连续线源解式(4-12)

关于 xw 从 − x fi 到 x fi 进行积分即可。同理,仿照 5.1.1.2 节处理人工裂缝中每个连

续线源到圆形边界的平均距离方法,则第 i 条裂缝在储层中引起的压力响应为:
Ω 0 Bo μo
{q ( x
x fi
Δp fi =
2πΩ1k f k fro rw hD  − x fi
fi wD , u )  K 0 ( rfDi f (u )) −

(7-64)
(
K 0 1.13reD f (u ))I r 

( )
f (u )   dxw
I0 (1.13r eD f (u ) )
0 fDi



对上式无因次化后得:

p fDi =
Ω0 x fDi
2Ω1 − x fDi
{q fDi ( xwD , u)  K0 ( ( xD − xwD ) 2 + ( yD − yDi )2 f (u ) −)
(
K0 1.13reD f (u ) )I  (7-65)

I0 (1.13r f (u ) )
(
0
2
( xD − xwD ) + ( yD − yDi ) 2
) 

f (u )   dxwD
eD


根据压降叠加原理,全部 m 条裂缝在点 ( xD , yD ) 处产生的总压降为:

195
p fD =
Ω0 m x fDi
 {q fDi ( xwD , u)  K0
2Ω1 i =1 − x fDi
( ( xD − xwD )2 + ( y D − y Di ) 2 )
f (u ) −

(7-66)
(
K 0 1.13reD f (u ) )I 

I0 (1.13r f (u ) )
(0 ( xD − xwD )2 + ( y D − y Di )2 )


f (u )   dxwD
eD


耦合压裂裂缝流动模型式(7-42)后的方程为:

pwD −
Ω0 m x fDl

2Ω1 l =1 0
{q fDl ( xwD , u )  K0
 ( ( xD − xwD ) 2 + ( yDi − yDl ) 2 )
f (u ) −

(
K0 1.13reD f (u ) )I
I0 (1.13r eD f (u ) )
(
0 ( xD − xwD )2 + ( yDi − y Dl ) 2 )
f (u ) +

K0 ( ( xD + xwD )2 + ( yDi − yDl )2 )


f (u ) − (7-67)

(
K0 1.13reD f (u ) )I 

I0 (1.13r f (u ) )
(
0
2
( xD + xwD ) + ( yDi − yDl ) 2
)


f (u )   dxwD
eD

π  k fro Ω xD σ 
= 
CFDi  kafiro
xD β fDi − 1
Ω4,i   0 0
q fDi dxD dσ  , i = 1, 2,..., m


仿照 7.2.1.1.3 节的方法,将上式离散后得:

pwD −
Ω0 m x fDl
 {q fDl ( xwD , u)  K0
2Ω1 l =1 0
( ( xˆ Di , j − xwD )2 + ( y Di − y Dl )2 )
f (u ) −

(
K0 1.13reD f (u ) )I
I0 (1.13r eD f (u ) )
(0 ( xˆ Di , j − xwD )2 + ( y Di − yDl ) 2 f (u ) +)
K0 ( ( xˆ Di , j + xwD )2 + ( yDi − yDl ) 2 f (u ) −) (7-68)
(
K0 1.13reD f (u ) )I 

I0 (1.13r f (u ) )
(0 ( xˆ Di , j + xwD )2 + ( y Di − yDl )2 )


f (u )   dxwD
eD

π  k fro Ω1  j 2
ΔxDi 
= 
CFDi  kafiro
xˆ Di , j β fDi −  
Ω 4,i  v =1
2
q fDi ,v ( j − v ) ΔxDi + q fDi , j 
8  

i = 1, 2,..., m; j = 1, 2,..., n
把式(7-68)与(7-57)和(7-58)结合就可以求出侧向圆形定压外边界的
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 Laplace 空间中的井底压力

pwD 以及压裂裂缝离散单元的流量分布 q fDi , j 。

196
7.2.2 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分析

本节基于 7.2.1 节推导得到的考虑各种复杂渗流机理和不同侧向外边界条件


下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流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不稳定压力
响应表达式,针对第 3 章中针对碳酸盐岩油藏提出的四种基本渗流物理模型,在
利用 Duhamel 原理和叠加原理对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加以考虑后,利用 Stehfest
数值反演算法,用计算机编程技术获得了碳酸盐岩油藏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
的试井典型曲线以及当油井以定压生产时的无因次产量递减曲线;最后,对试井
典型曲线以及无因次单井产量递减曲线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7.2.2.1 试井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7.2.2.1.1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压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
裂水平井的试井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试井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行
敏感性分析。
1) 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图 7-22 是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

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越

大,油相在人工裂缝中流动的阻力也越大,因此生产压差越大,且线性流结束时
间越早。
100
Safw=0.25 S = 0.1, CD = 10, ω f = 0.2, ωm = 0.8, μw = 0.5 mPa ⋅ s
Safw=0.35
λm = 5 × 10−6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reD = 104
Safw=0.45
m = 3, ΔL = 20 m, x f = 20 m, C FD = 1500
10

0.1

0.01
1E-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7-22 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
典型曲线的影响

2)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197
图 7-23 是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

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越大,

生产压差越小,线性流阶段生产压差越小,线性流持续时间越长。
100
CFD=1500 S = 0.1, CD = 10,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CFD=2500
λm = 5 × 10 −6 , S fw = Smw = Safw = 0.25, μ0 = 1.0 mPa ⋅ s
CFD=3500
m = 3, ΔL = 20 m, x f = 20 m, reD = 104
10

0.1

0.01
1E-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 D / CD

图 7-23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
型曲线的影响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半长 x f 、人工裂缝条数 m 、人工裂缝段

间距 Δ L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0 个

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
的影响与 7.1.2.1.1 节相同。

7.2.2.1.2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图 7-24 是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无因次
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
渗流的第 VI 和 VII 阶段,即早期径向流阶段和基质-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
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比拟稳态的线型流阶段结束时间更早,非稳态的“凹子”
也比拟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是基质-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
比前者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基质和裂缝的压力下降都更快。

198
100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0.1, CD = 10, ω f = 0.2, ωm = 0.8, μ w = 0.5 mPa ⋅ s
λm = 5 × 10−6 , S fw = Smw = Safw = 0.25, μ0 = 1.0 mPa ⋅ s
10
m = 3, ΔL = 20 m, x f = 20 m, reD = 104 , CFD = 1500
II
I I

0.1

0.01
1E-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tD / CD

图 7-24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
井典型曲线对比

其它如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人工裂缝半长 x f 、

人工裂缝条数 m 、人工裂缝段间距 Δ L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

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

窜流系数 λm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2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有限

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7.2.2.1.1 节相同。

7.2.2.1.3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压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
裂水平井的试井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试井典型曲线形态的各种参数进行
敏感性分析。
1) 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图 7-25 是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

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越

大,油相在人工裂缝中流动的阻力也越大,因此生产压差越大,且线性流结束时
间越早。

199
100
Safw=0.25 S = 0.1, C D = 10, ω f = 0.05, ωm = 0.7, ωv = 0.25, μ w = 0.5 mPa ⋅ s
Safw=0.35 λm = 10 −7 , λv = 5 × 10−7 , S fw = Smw = Svw = 0.25, μ0 = 1.0 mPa ⋅ s
Safw=0.45 m = 3, x f = 20 m, ΔL = 20 m, reD = 3 × 104 , C FD = 1500

10

0.1

0.01
1E-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7-25 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
典型曲线的影响

2)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图 7-26 是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

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越大,

生产压差越小,线性流阶段生产压差越小,线性流持续时间越长。
100
CFD=1500 S = 0.1, C D = 10, ω f = 0.05, ωm = 0.7, ωv = 0.25, μ w = 0.5 mPa ⋅ s
CFD=2500 λm = 10 −7 , λv = 5 × 10 −7 , S fw = Smw = Svw = Safw = 0.25
CFD=3500 m = 3, x f = 20 m, ΔL = 20 m, reD = 3 × 104 , μ0 = 1.0 mPa ⋅ s

10

0.1

0.01
1E-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7-26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
型曲线的影响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半长 x f 、人工裂缝条数 m 、人工裂缝段

间距 Δ L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

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200
14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
曲线的影响与 7.1.2.1.3 节相同。

7.2.2.1.4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图 7-27 是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
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
平井无因次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
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VI 和 VII 阶段,即早期径向流阶段和溶洞-裂缝窜流阶段。
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比拟稳态的线型流阶段结束时间更早,非稳态
的“凹子”也比拟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是溶洞-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
稳态窜流相比前者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溶洞和裂缝的压力下降都更快。
100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非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 p'wD 拟稳态无因次压力导数
S = 0.1, CD = 10, ω f = 0.05, ωm = 0.7, ωv = 0.25, μ w = 0.5 mPa ⋅ s
λm = 10−7 , λv = 5 × 10−7 , S fw = Smw = Svw = Safw = 0.25, CFD = 1500

10 m = 3, x f = 20 m, ΔL = 20 m, reD = 3 × 104 , μ0 = 1.0 mPa ⋅ s

I II
I

0.1

0.01
1E-1 1E+0 1E+1 1E+2 1E+3 1E+4 1E+5 1E+6 1E+7 1E+8 1E+9 1E+10
t D / CD

图 7-27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
井典型曲线对比

其它如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人工裂缝半长 x f 、

人工裂缝条数 m 、人工裂缝段间距 Δ L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

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

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

裂缝窜流系数 λv 、外边界 reD 等 16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有限

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7.2.2.1.3 节相同。

201
7.2.2.2 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及影响因素分析

7.2.2.2.1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压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
裂水平井的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
态的各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1)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图 7-28 是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
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越大,油相在人工裂缝中流动的阻力也越大,使得无因次产量越小。
10
Safw=0.25 S = 0.1, CD = 10, ω f = 0.2, ωm = 0.8, μw = 0.5 mPa ⋅ s
Safw=0.35 λm = 5 × 10−7 , S fw = Smw = 0.25, μ0 = 1.0 mPa ⋅ s
Safw=0.45
m = 3, ΔL = 20 m, reD = 4 × 104 , x f = 20 m, CFD = 1500

0.1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7-28 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
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

2)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图 7-29 是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

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越

大,流体在人工裂缝中流动的阻力越小,使得无因次产量越大。

202
10
CFD=1500 S = 0.1, CD = 10, ω f = 0.2, ωm = 0.8, μw = 0.5 mPa ⋅ s
CFD=2500 λm = 5 × 10 −7 , S fw = Smw = Safw = 0.25, μ0 = 1.0 mPa ⋅ s
CFD=3500
m = 3, ΔL = 20 m, reD = 4 × 104 , x f = 20 m

0.1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7-29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递
减典型曲线的影响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半长 x f 、人工裂缝条数 m 、人工裂缝段

间距 Δ L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0 个

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型下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
曲线的影响与 7.1.2.2.1 节相同。

7.2.2.2.2 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图 7-30 是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
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递
减典型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的第
II 阶段,即基质-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的“凹子”
比拟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是基质-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相比
前者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非稳态渗流产量递减更快。

203
10
qDd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qDd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0.1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7-30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产
量递减典型曲线对比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

人工裂缝半长 x f 、人工裂缝条数 m 、人工裂缝段间距 Δ L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外边界 reD 等 12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

模型下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7.2.2.2.1 节相同。

7.2.2.2.3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由于诸多油藏储层参数和压裂参数会影响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
裂水平井的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态,接下来对影响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形
态的各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1)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图 7-31 是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
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越大,油相在人工裂缝中流动的阻力也越大,使得无因次产量越小。

204
10
Safw=0.25 S = 0.1, CD = 10, ω f = 0.05, ωm = 0.8, ωv = 0.15
Safw=0.35 μw = 0.5 mPa ⋅ s, μ0 = 1.0 mPa ⋅ s, reD = 4 × 104
Safw=0.45 λm = 10 −7 , λv = 5 × 10 −7 , S fw = Smw = Svw = 0.25
m = 3, x f = 20 m, ΔL = 20 m, CFD = 1500

0.1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7-31 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
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

2)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图 7-32 是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

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越

大,流体在人工裂缝中流动的阻力越小,无因次产量越高。
10
CFD=1500 S = 0.1, CD = 10, ω f = 0.05, ωm = 0.8, ωv = 0.15
CFD=2500 μw = 0.5 mPa ⋅ s, μ0 = 1.0 mPa ⋅ s, reD = 4 × 104
CFD=3500 λm = 10 −7 , λv = 5 × 10 −7 , S fw = Smw = Svw = 0.25
m = 3, x f = 20 m, ΔL = 20 m, Safw = 0.25

0.1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7-32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对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递
减典型曲线的影响

其它如流动阶段划分,以及人工裂缝半长 x f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

质系统含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

度 μw 、基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

205
溶洞-裂缝窜流系数 λv 以及外边界 reD 等 12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渗流模

型下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7.1.2.2.3 节相同。

7.2.2.2.4 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
模型

图 7-33 是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和非稳态流体交换渗
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圆形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产
量递减典型曲线。由图可知,拟稳态和非稳态这两个渗流模型的差异主要在渗流
的第 II 阶段,即溶洞-裂缝窜流阶段。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非稳态的“凹
子”比拟稳态的“凹子”更浅,原因是溶洞-裂缝之间非稳态窜流与拟稳态窜流
相比前者的供液能力更差,从而导致非稳态渗流产量递减更快。
100
qDd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非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qDd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
q'Ddi 拟稳态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
10

0.1
1E-6 1E-5 1E-4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t Dd

图 7-33 封闭外边界碳酸盐岩油藏拟稳态与非稳态渗流模式下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产
量递减典型曲线对比

其它如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 S afw 、人工裂缝导流能力 CFD 、人工裂缝半长 x f 、

人工裂缝条数 m 、人工裂缝段间距 Δ L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 S fw 、基质系统含

水饱和度 Sm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 Svw 、地下原油粘度 μo 、地层水粘度 μw 、基

质储容比 ωm 、裂缝储容比 ω f 、溶洞储容比 ωv 、基质-裂缝窜流系数 λm 、溶洞-

裂缝窜流系数 λv 、外边界 reD 等 16 个参数对碳酸盐岩油藏非稳态渗流模型下有限

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与 7.2.2.2.3 节相同。

206
7.3 本章小结

本章利用点源函数法建立了无限大、封闭和定压外边界的顶底封闭碳酸盐岩
油藏油水两相流动无限导流与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井底压力响应公式;通过
杜哈美原理把井筒储集和表皮系数整合到压力响应公式中;借助数值反演和计算
机编程技术绘制了相应的试井和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对人工裂缝含水饱和度、人
工裂缝条数、人工裂缝导流能力、人工裂缝半长、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裂缝
系统含水饱和度、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等 16 个参数做了
试井和产量递减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参数对试井和产量递减典型曲线都
有不同程度影响。

207
第8章 实例应用分析
本文前面几章对碳酸盐岩油藏中各种井型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理论进行了
研究,获得了相关井型的试井解释模型和单井产量递减分析模型以及计算方法。
本章基于前文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分析与计算方法,对碳酸盐岩油藏中油井实测
数据进行了解释与分析。

8.1 现代试井与单井产量递减解释方法概述

在对油井进行解释时,首先要将油井的实测数据放到图版上做成曲线,该曲
线通常称为实测曲线;然后观察实测曲线的形态来初步判定使用何种解释模型;
再根据油田地质构造图上断层分布情况,初步确定油井与边界的距离;最后,将
选取的解释模型与实测数据绘制到同一个坐标系中,通过不断调整模型参数达到
需要的拟合精度。
然而,当模型复杂,待拟合参数较多时,手动调参拟合难度极大,精度不高
且效率低;为此,本文采用了参数自动拟合方法,选用并行粒子群算法
(Shared-PSO)实现了参数自动拟合(何莉,刘晓东,李松阳等,2015)。并行
粒子群算法是 2015 年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参数自动拟合算法,它由粒子群算法
(PSO)演变而来(Kennedy J,Eberhart R,1995),又实现了并行计算;它充分
的利用了当前电脑的多核运算性能,极大的提高了参数拟合速度。而且,油藏数
值模拟技术领域知名软件产品供应商加拿大计算机模拟软件集团(CMG)在其
旗舰软件产品 CMG 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中,也把粒子群算法作为了该软件的参数
自动拟合算法(Computer Modelling Group Ltd.,2009)。

8.2 实例应用

8.2.1 实例 1

X1 井是某油田用于开发碳酸盐岩油藏的一口实施过酸化增产的直井,产层
中部深度 6502 m,储层温度 142.43 ℃。该井井筒半径 0.08575 m,储层有效厚
度 5.5 m,储层平均孔隙度 0.068。通过对取出的油样和岩样进行分析,得到原油
体积系数 1.3542,地层条件下原油粘度 0.6292 mPas,综合压缩系数 0.000421
MPa-1;地层水在 142.43 ℃(储层温度 142.43 ℃)时的粘度约为 0.12 mPas(何

208
更生,唐海,2011)。该井在关井前以 56 m3/d 的日产油量生产约 177 h,日产水
约 1.53 m3/d,日产气约 6677 m3/d,之后关井进行压力恢复测试,关井持续时间
约 90 h。从该井关井前的生产动态特征可以看出,其产水量较少。
另外,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矿场取心难度较大且岩心代表性不强(李
伟成,陈晓彬,陈立等,2007);因此,通过矿场取心然后实验测定油水相对渗
透率的准确性可能会偏低。有鉴于此,这里采用本文 3.6 节中对缝洞型碳酸盐岩
油藏基质、裂缝及溶洞系统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实验与理论研究结果来完成必要的
科学计算。根据该井生产动态特征,其关井前的含水率约为 2.66%;再根据地下
油气渗流力学中油井含水率的计算公式(李晓平,2007;孔详言,2010),采用
油藏工程中普遍使用的试算方法(姜汉桥,姚军,姜瑞忠,2006;李传亮,2005),
可以得到基质-裂缝系统双重介质碳酸盐岩储层基质油相相对渗透率为 0.2713,
水相相对渗透率为 0.0014;裂缝油相相对渗透率为 0.9385,水相相对渗透率为
0.0049。
本案例基于本文提出的碳酸盐岩油藏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
体交换渗流直井物理模型对 X1 井实测试井数据进行解释。作为对比,我们还用
Dominique Bourdet 和 Alain C. Gringarten 提出的孔隙-裂缝双重介质单相渗流直
井物理模型对 X1 井实测试井数据做了试井解释(Bourdet D,Gringarten A C,
1980),以验证本文模型的正确性和解释结果的可靠性。Bourdet 和 Gringarten 的
这篇论文是孔隙-裂缝双重介质单相渗流直井物理模型研究方面的经典论文,已
被学术界广泛引用;截至本文定稿时,其被引用 79 次,从 OnePetro 数据库被下
载 1360 次。
(1)本文模型解释情况及结果
10
实测压力
实测压力导数
1 理论拟合压力
理论拟合压力导数

0.1

0.01

0.001

0.0001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h )

图 8-1 X1 井压力恢复试井双对数检验图-本文模型

209
72.5

实测数据 Horner直线方程: y = 1.8787 x + 72.3


72
相关系数: R 2 = 0.9998

71.5

(MPa)
71

70.5

70 Horner直线

69.5
-5 -4.5 -4 -3.5 -3 -2.5 -2 -1.5 -1 -0.5 0

lg( Δt / t p + Δt )

图 8-2 X1 井压力恢复 Horner 曲线

72.5
实测数据
72 理论拟合结果

71.5
(MPa)

71

70.5

70

69.5
-5 -4 -3 -2 -1 0
lg( Δt / t p + Δt )

图 8-3 X1 井压力恢复试井半对数检验图-本文模型
72.5
实测数据

72 理论拟合结果
(MPa)

71.5

71

70.5

70

69.5

60

50

40
(m3/d)

30

20

10

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t (h )

图 8-4 X1 井压力恢复试井压力历史检验图-本文模型

210
图 8-1~图 8-4 分别是 X1 井压力恢复试井的双对数、压力恢复 Horner 曲线、
半对数和压力历史检验图。由图 8-1 中的实测双对数曲线可看出该井具有一定程
度的双重介质特征,双对数曲线上可观察到井储效应阶段、井储后过渡段以及窜
流阶段。为此,本案例选用本文提出的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
交换渗流直井物理模型对实测试井数据进行解释。通过并行粒子群算法对参数实
行自动拟合,直至双对数、半对数以及压力历史图中的理论试井曲线与实测曲线
都达到较好拟合为止。由于压力恢复测试时间较短,所以从图 8-1 中实测压力双
对数曲线无法获知油藏的边界情况,因此通过分析图 8-2 的压力恢复 Horner 曲
线只能得到油藏的外推压力。解释得到的主要参数见表 8-1。
表 8-1 X1 井试井解释主要结果
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
试井解释模型
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的直井模型

油藏的外推压力 p∗ (MPa) 72.3

表皮系数 S (无因次) -8.14


3
井筒储集常数 C (m /MPa) 8.50
渗透率 k (mD) 8.42

储容比 ω f (无因次) 3.77×10-6

窜流系数 λ (无因次) 3.70×10-8


参数自动拟合压力恢复实测数据时的残差 (无因次) 0.011485
从解释结果看,表皮系数 S 为-8.14,反映了 X1 井实施了酸化增产的措施。
(2)Bourdet-Gringarten 模型解释情况及结果
10
实测压力
实测压力导数
1 理论拟合压力
理论拟合压力导数

0.1

0.01

0.001

0.0001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h )

图 8-5 X1 井压力恢复试井双对数检验图-Bourdet-Gringarten 模型

211
72.5
实测数据
72 理论拟合结果

71.5

(MPa)
71

70.5

70

69.5
-5 -4.5 -4 -3.5 -3 -2.5 -2 -1.5 -1 -0.5 0
lg( Δt / t p + Δt )

图 8-6 X1 井压力恢复试井半对数检验图-Bourdet-Gringarten 模型
72.5
实测数据

72 理论拟合结果
(MPa)

71.5

71

70.5

70

69.5
60

50

40
(m3/d)

30

20

10

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t (h )

图 8-7 X1 井压力恢复试井压力历史检验图-Bourdet-Gringarten 模型

图 8-5~图 8-7 分别是 X1 井压力恢复试井的双对数、半对数和压力历史检验


图。通过并行粒子群算法对参数实行自动拟合,直至双对数、半对数以及压力历
史图中的理论试井曲线与实测曲线都达到较好拟合为止。解释得到的主要参数见
表 8-2。
表 8-2 X1 井试井解释主要结果
基于 Bourdet-Gringarten 的孔隙-裂缝双
试井解释模型
重介质单相渗流的直井模型

油藏的外推压力 p∗ (MPa) 72.3

表皮系数 S (无因次) -7.82


井筒储集常数 C (m3/MPa) 10.38
渗透率 k (mD) 8.00

212
表 8-2 X1 井试井解释主要结果(续上表)
基于 Bourdet-Gringarten 的孔隙-裂缝双
试井解释模型
重介质单相渗流的直井模型

储容比 ω f (无因次) 1.5×10-6

窜流系数 λ (无因次) 1.89×10-8


参数自动拟合压力恢复实测数据时的残差
0.018193
(无因次)
从解释结果看,表皮系数 S 为-7.82,也反映了 X1 井实施了酸化增产的措施。
(3)本文模型与 Bourdet-Gringarten 模型解释结果对比分析
下表 8-3 是这两个模型解释结果对比情况。下图 8-8 是 X1 井压力恢复试井
双对数检验两个模型对比图。从表 8-3 中“参数自动拟合压力恢复实测数据时的
残差”一栏的结果(数值越小表明拟合效果越好,其理论最小值为 0),以及图
8-8 的 X1 井压力恢复试井双对数检验两个模型对比图可以看出,本文模型的压
力及压力导数拟合效果要好于 Bourdet-Gringarten 模型拟合效果。

10
实测压力
实测压力导数
本文模型拟合压力
本文模型拟合压力导数
1 Bourdet-Gringarten模型拟合压力
Bourdet-Gringarten模型拟合压力导数

0.1

0.01

0.001

0.0001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h )

图 8-8 X1 井压力恢复试井双对数检验图-本文模型与 Bourdet-Gringarten 模型对比

213
表 8-3 X1 井两个模型试井解释结果对比情况
参数自动拟合压力
油藏的外推压力 p∗ 表皮系数 S 井筒储集常数 C 渗透率 k 储容比 ω f 窜流系数 λ
试井模型 恢复实测数据时的
(无因次) (m3/MPa) (mD) (无因次)
(MPa) (无因次) 残差 (无因次)
-6 -8
本文模型 72.3 -8.14 8.50 8.42 3.77×10 3.70×10 0.011485
-6 -8
Bourdet-Gringarten 模型 72.3 -7.82 10.38 8.00 1.5×10 1.89×10 0.018193

214
8.2.2 实例 2

X2 井是某油田用于开发碳酸盐岩油藏的一口实施过酸压增产的直井,产层
中部深度 6300 m,储层温度 139.71 ℃。该井井筒半径 0.08575 m,储层有效厚
度 17.5 m,储层平均孔隙度 0.006875。通过对取出的油样和岩样进行分析,得到
原油体积系数 1.49641 ,地层条件下原油粘度 0.4536 mPas ,综合压缩系数
0.00010632 MPa-1;地层水在 139.71 ℃(储层温度 139.71 ℃)时的粘度约为 0.15
mPas(何更生,唐海,2011)。该井在关井前以 48 m3/d 的日产油量生产约 135 h,
日产水约 1.73 m3/d,日产气约 7968 m3/d,之后关井进行压力恢复测试,关井持
续时间约 115 h。从该井关井前的生产动态特征可以看出,其产水量较少,含水
率约为 3.48%。仿照前文 9.2.1 节实例 1 的方法,采用油藏工程中普遍使用的试
算方法可以得到基质 - 裂缝系统双重介质碳酸盐岩储层基质油相相对渗透率为
0.2368,水相相对渗透率为 0.0028;裂缝油相相对渗透率为 0.9203,水相相对渗
透率为 0.011。
本案例基于本文提出的碳酸盐岩油藏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
体交换渗流有限导流压裂直井物理模型对 X2 井实测试井数据进行解释。作为对
比,我们还用 H. Cinco-Ley 和 H.-Z. Meng 提出的孔隙-裂缝双重介质单相渗流有
限导流压裂直井物理模型对 X2 井实测试井数据做了试井解释(Cinco-Ley H,
Meng H Z,1988),以验证本文模型的正确性和解释结果的可靠性。Cinco-Ley
和 Meng 的这篇论文是孔隙-裂缝双重介质单相渗流有限导流压裂直井研究方面
的经典论文,已被学术界广泛引用;截至本文定稿时,其被引用 87 次,从 OnePetro
数据库被下载 1361 次。
(1)本文模型解释情况及结果
10
实测压力
实测压力导数
理论拟合压力
理论拟合压力导数

0.1

0.01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h)

图 8-9 X2 井压力恢复试井双对数检验图-本文模型

215
67

实测数据 Horner直线方程: y = 0.911x + 66.52


66 相关系数: R 2 = 0.9987

65
Horner直线

(MPa)
64

63

62

61
-5 -4.5 -4 -3.5 -3 -2.5 -2 -1.5 -1 -0.5 0

lg( Δt / t p + Δt )

图 8-10 X2 井压力恢复 Horner 曲线

67
实测数据

66 理论拟合结果

65
(MPa)

64

63

62

61
-5 -4.5 -4 -3.5 -3 -2.5 -2 -1.5 -1 -0.5 0
lg( Δt / t p + Δt )

图 8-11 X2 井压力恢复试井半对数检验图-本文模型

67
实测数据

66 理论拟合结果

65
(MPa)

64

63

62

61

60

50

40
(m3/d)

30

20

10

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t (h )

图 8-12 X2 井压力恢复试井压力历史检验图-本文模型

216
图 8-9~图 8-12 分别是 X2 井压力恢复试井的双对数、压力恢复 Horner 曲线、
半对数和压力历史检验图。由图 8-9 中的实测双对数曲线可看出该井具有明显的
压裂特征和双重介质特征,双对数曲线上可观察到井储效应阶段、井储后过渡段
以及窜流阶段。为此,本案例选用本文提出的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
态流体交换渗流有限导流压裂直井物理模型对实测试井数据进行解释。通过并行
粒子群算法对参数实行自动拟合,直至双对数、半对数以及压力历史图中的理论
试井曲线与实测曲线都达到较好拟合为止。由于压力恢复测试时间较短,所以从
图 8-9 中实测压力双对数曲线无法获知油藏的边界情况,因此通过分析图 8-10
的压力恢复 Horner 曲线只能得到油藏的外推压力。解释得到的主要参数见表 8-4。
表 8-4 X2 井试井解释主要结果
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
试井解释模型
流体交换渗流的有限导流压裂直井模型

油藏的外推压力 p∗ (MPa) 66.52

表皮系数 S (无因次) 0.46


3
井筒储集常数 C (m /MPa) 0.034
渗透率 k (mD) 1.49

酸压裂缝半长 x f (m) 38.2

酸压裂缝导流能力 Fc (mDm) 87.4

储容比 ω f (无因次) 0.114

窜流系数 λ (无因次) 3.15×10-9


参数自动拟合压力恢复实测数据时的残差
0.11715
(无因次)

从解释结果看,酸压裂缝半长 x f 为 38.2 m,酸压裂缝导流能力 Fc 为 87.4

mDm,反映了 X2 井实施了酸压增产的措施。
(2)Cinco-Ley-Meng 模型解释情况及结果

217
10
实测压力
实测压力导数
理论拟合压力
理论拟合压力导数

0.1

0.01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h)

图 8-13 X2 井压力恢复试井双对数检验图-Cinco-Ley-Meng 模型

67
实测数据
66 理论拟合结果

65
(MPa)

64

63

62

61
-5 -4 -3 -2 -1 0
lg( Δt / t p + Δt )

图 8-14 X2 井压力恢复试井半对数检验图-Cinco-Ley-Meng 模型

67
实测数据

66 理论拟合结果

65
(MPa)

64

63

62

61

60

50

40
(m3/d)

30

20

10

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t (h)

图 8-15 X2 井压力恢复试井压力历史检验图-Cinco-Ley-Meng 模型

218
图 8-13~图 8-15 分别是 X2 井压力恢复试井的双对数、半对数和压力历史检
验图。通过并行粒子群算法对参数实行自动拟合,直至双对数、半对数以及压力
历史图中的理论试井曲线与实测曲线都达到较好拟合为止。解释得到的主要参数
见表 8-5。
表 8-5 X2 井试井解释主要结果
基于 Cinco-Ley-Meng 的孔隙-裂缝双重介
试井解释模型
质单相渗流的有限导流压裂直井模型

油藏的外推压力 p∗ (MPa) 66.52

表皮系数 S (无因次) 0.329


3
井筒储集常数 C (m /MPa) 0.05
渗透率 k (mD) 0.983

酸压裂缝半长 x f (m) 34.3

酸压裂缝导流能力 Fc (mDm) 91.1

储容比 ω f (无因次) 0.06

窜流系数 λ (无因次) 2.22×10-9


参数自动拟合压力恢复实测数据时的残差
0.2384
(无因次)

从解释结果看,酸压裂缝半长 x f 为 34.3 m,酸压裂缝导流能力 Fc 为 91.1 mDm,

也反映了 X2 井实施了酸压增产的措施。
(3)本文模型与 Cinco-Ley-Meng 模型解释结果对比分析
下表 8-6 是这两个模型解释结果对比情况。下图 8-16 是 X2 井压力恢复试井
双对数检验两个模型对比图。从表 8-6 中“参数自动拟合压力恢复实测数据时的
残差”一栏的结果(数值越小表明拟合效果越好,其理论最小值为 0),以及图
8-16 的 X2 井压力恢复试井双对数检验两个模型对比图可以看出,本文模型的压
力及压力导数拟合效果要好于 Cinco-Ley-Meng 模型拟合效果。

219
10
实测压力
实测压力导数
本文模型拟合压力
本文模型拟合压力导数
Cinco-Ley-Meng模型拟合压力
Cinco-Ley-Meng模型拟合压力导数

0.1

0.01
1E-3 1E-2 1E-1 1E+0 1E+1 1E+2 1E+3
t (h)

图 8-16 X2 井压力恢复试井双对数检验图-本文模型与 Cinco-Ley-Meng 模型对比

表 8-6 X2 井两个模型试井解释结果对比情况
油藏的 酸压裂 酸压裂缝 参数自动拟
储容比
外推压 表皮系 井筒储集 渗透 缝半长 导流能力 窜流系数 合压力恢复
试井模型 数S 常数 C 率k ωf λ 实测数据时
力 p∗ 3
xf Fc
(无因次) (m /MPa) (mD) (无因次) 的残差
(无因次)
(MPa) (m) (mDm) (无因次)
-9
本文模型 66.52 0.46 0.034 1.49 38.2 87.4 0.114 3.15×10 0.11715
-9
Cinco-Ley-Meng 模型 66.52 0.329 0.05 0.983 34.3 91.1 0.06 2.22×10 0.2384

220
结 论

1 结论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碳酸盐岩油藏储集层地质特征研究
成果,从渗流力学基本理论出发,建立了孔隙-裂缝双重介质系统油水两相拟稳
态与非稳态、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系统油水两相拟稳态与非稳态等多种基本
渗流模型;推导出了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的点源基本解和多种边界条件
下的油水两相连续点源解;而后利用源函数法建立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缝洞型碳
酸盐岩油藏直井、压裂直井、水平井以及多级压裂水平井的油水两相渗流模型,
并利用现代数学方法对前述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多种
井型的压力动态和产量动态,并进一步探讨了碳酸盐岩油藏中基质、裂缝和溶洞
的水力学参数,压裂增产措施等对井的压力动态和产量动态的影响,所得结果可
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取得的结论及认识可概述如下:
(1)缝洞系统是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渗流通道,也是重要的储集空
间;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包含孔隙、裂缝以及溶洞等储集空间,属于典型的多尺
度储集体,可以运用多重介质模型描述该类油藏流体的流动特征。
(2)针对碳酸盐岩油藏中多样的储集空间和渗流空间,建立了孔隙-裂缝双
重介质系统油水两相拟稳态与非稳态、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系统油水两相拟
稳态与非稳态等多种基本渗流模型;推导出了无限大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的点
源基本解和多种边界条件下的油水两相连续点源解;利用这些点源解对碳酸盐岩
油藏中各种井型(普通直井、压裂直井、水平井、多级压裂水平井)的油水两相
流动规律进行了数学描述,通过绘制各种典型曲线对单井生产动态进行了分析。
(3)对于碳酸盐岩油藏中不同井型,基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模型求解所绘
制的试井典型曲线和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上都会反映基质与裂缝之间存在流
体交换的渗流特征。根据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拟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计算得到的压力导数曲线和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都会出现一个明显的
“凹子”;不同的是,根据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
计算得到的压力导数曲线和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也都会出现一个“凹
子”,只是这个“凹子”的深度较前者要浅很多。对比拟稳态和非稳态模型计算
结果可知,除了基质向裂缝窜流阶段所对应的流动阶段特征不同,其余时间段内
典型曲线的形态基本一致。
221
(4)对于碳酸盐岩油藏中不同井型,基于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模型求解
所绘制的试井典型曲线和单井产量递减典型曲线上都会反映裂缝-溶洞之间存在
流体交换的渗流特征。根据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洞之间油水两相拟稳
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压力导数曲线和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
都会出现两个明显的“凹子”;不同的是,根据孔隙-裂缝-溶洞三重介质裂缝-溶
洞之间油水两相非稳态流体交换渗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压力导数曲线和无因次递
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也都会出现两个“凹子”
,只是其中有一个“凹子”的深度
较前者要浅很多。对比拟稳态和非稳态模型计算结果可知,除了溶洞向裂缝窜流
阶段所对应的流动阶段特征不同,其余时间段内典型曲线的形态基本一致。
(5)裂缝含水饱和度既会影响压力导数曲线上“凹子”出现时间的早晚,
也会影响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上“凹子”出现时间的早晚,还会影响油
藏外边界反映时间出现的早晚。基质含水饱和度和溶洞含水饱和度既会影响压力
导数曲线上“凹子”出现时间的早晚,也会影响无因次递减产量积分导数曲线上
“凹子”出现时间的早晚。
(6)地下原油粘度和地层水粘度既会影响早期流动阶段,也会影响油藏外
边界反映时间出现的早晚。
(7)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既会影响典型曲线计算精度,又会影响计算耗
时。相对而言,人工裂缝半长离散数目对前者影响较小,对后者影响很大。因此,
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矿场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的选择较小的人工裂缝半长离散
数目。
(8)碳酸盐岩油藏中完全射开直井的主要流动阶段有径向流、基质-裂缝窜
流、溶洞-裂缝窜流、系统径向流和外边界反映阶段;碳酸盐岩油藏中部分射开
直井则多了向部分射开段流动的球形流阶段。
(9)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压裂直井的主要流动阶段有地层线性流、基
质-裂缝窜流、溶洞-裂缝窜流、系统径向流和外边界反映阶段;碳酸盐岩油藏中
有限导流压裂直井则多了地层-人工裂缝双线性流阶段。无限导流压裂直井的生
产动态受到人工裂缝半长的影响,有限导流压裂直井还受到人工裂缝导流能力的
影响。
(10)碳酸盐岩油藏中水平井的主要流动阶段有早期垂向径向流、线性流、
基质-裂缝窜流、溶洞-裂缝窜流、系统径向流和外边界反映阶段,其中早期垂向
径向流的持续时间与与储层厚度、水平井筒长度以及水平井在储层中所处位置有
关。水平井的生产动态受到水平段长度和水平井位置的影响。
(11)碳酸盐岩油藏中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的主要流动阶段有人工裂缝
线性流、双线性流、早期线性流、早期径向流、基质-裂缝窜流、溶洞-裂缝窜流、
222
系统径向流和外边界反映阶段;碳酸盐岩油藏中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主要流
动阶段与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相似。无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的生产动态受
到人工裂缝条数、人工裂缝半长、人工裂缝间距以及人工裂缝分布方式的影响,
有限导流多级压裂水平井的生产动态还受到人工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

2 建议

结合本文关于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理论的研究内容,以及碳酸
盐岩油藏实际情况,还可以对如下几方面进行深一步研究:
(1)本文在建立碳酸盐岩油藏基本渗流模型时,假设油藏中的流体在天然
裂缝与人工裂缝中的流动均为线性流,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流体在人工裂缝中的
流动为非线性流。建议下一步可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
(2)本文虽然建立了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模型,但对于基质、
裂缝以及溶洞的地质描述与建模仍然沿用了 Warrant-Root 模型的建模思路和描
述方法,这种物理模型对于天然裂缝或溶洞比较发育的储层是比较适用的,文中
的实例应用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但是,当储层中的天然裂缝或溶洞
发育程度不高时,前述模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建议下一步开展天然裂缝
或溶洞发育程度不高的碳酸盐岩油藏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理论研究。
(3)本文研究的仅为单井问题,建议下一步开展多井系统油水两相不稳定
渗流理论研究。

223
致 谢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间,已到博士毕业的时候了。在成都理工大学攻
读博士学位的三年时间里,得到了导师伊向艺教授和卢渊副教授的指导、关心和
帮助。本文是在伊向艺和卢渊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的,从最初
的论文选题、研究思路和具体研究内容的确定到最终的论文撰写,两位老师都倾
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两位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灵活
与慎密的科研方法,严谨、认真和务实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的科研作风,积极
乐观的人生态度,更是令我钦佩。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衷心对我的导师伊向艺
教授和卢渊副教授表示深深的谢意!
感谢能源学院的众多领导和老师三年来在学业上给予我的培养和指导,在生
活上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能源学院及成都理工大学为我们营造的良好学习
环境。
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由始至终的关怀和支持,我才得以稳步向前、
不断进步并顺利完成学业。
本文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向论文中引用的学术论著、科技文献的研究
人员和专家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对所引用的资料和数据都
尽量做了详细的标注和说明,但是仍然难免有不详乃至疏漏之处,请被引用者给
予谅解,并向被引用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及前辈的评审及宝贵意见!

224
参考文献
蔡明金, 贾永禄. 2007. 三重介质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压力动态分析[J]. 油气井测试,
16(5):12-15.
蔡明金, 贾永禄, 陈得寿等. 2009. 三重介质油藏垂直裂缝井产量递减曲线[J]. 大庆石油学院
学报, 33(5):60-63.
常学军, 姚军, 戴卫华等. 2004. 裂缝和洞与井筒连通的三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方法研究[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19(3):339-346.
陈钟祥, 姜礼尚. 1980.双重孔隙介质渗流方程组的精确解[J]. 中国科学, 23(2):56-69.
陈方方, 贾永禄, 张福祥等. 2008. 三重介质部分射开渗流模型研究与试井曲线分析[J]. 石油
与天然气地质, 29(6):801-805.
戴卫华, 朱玉国, 王子胜. 2005. 遗传算法在三重介质试井分析中的应用[J]. 油气井测试,
2005, 14(2):14-16.
冯文光, 葛家理. 1985.多重介质组合油藏非定常非达西高速渗流问题的解析研究[J]. 西南石
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3):14-27.
冯文光, 葛家理. 1985. 单一介质、双重介质中非定常非达西低速渗流问题[J]. 石油勘探与开
发, (1):56-62.
贺胜宁, 冯异勇, 贾永禄. 1995. 双重介质复合油气藏试井分析模型及压力动态特征[J]. 天然
气工业, , 15(5):53-56.
何 莉 , 刘 晓 东 , 李 松 阳 等 . 2015. 多 核 环 境 下 并 行 粒 子 群 算 法 [J]. 计 算 机 应 用 ,
35(9):2482-2485.
何更生, 唐海. 2011. 油层物理[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洪世铎. 1989. 华北裂缝油藏岩石相 对渗透率的 计算[J]. 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 版),
13(6):16-20.
葛家理, 吴玉树. 1982.裂隙油藏井底定压生产动态特征与不稳定试井分析方法[J].石油勘探
与开发, 9(3): 56-68.
郭建国, 黄必金. 2001. 双孔均质介质径向复合油藏典型试井曲线分析[J]. 油气井测试,
10(4):18-20.
郭晶晶. 2013. 基于多重运移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机理及试井分析理论研究[D]. 四川: 西南石
油大学.
苟波. 2015. 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滤失机理与导流能力优化研究[D]. 四川:西南石油大
学.
贾永禄. 1994. 考虑表皮和井筒储存效应的双重介质封闭地层有效井径模型及样版曲线[J].
天然气工业, 14(5):48-51.
225
贾永禄, 赵必荣. 1992. 拉普拉斯变换及数值反演在试井分析中的应用[J]. 天然气工业,
12(1):60-64.
贾永禄, 曾桃, 林涛等. 2008. 缝洞型碳酸盐岩双渗油气藏产量的变化规律[J]. 天然气工业,
28(5):74-76.
贾永禄, 秦明, 聂仁仕等. 2016. 考虑蒸汽热损失的稠油热采 Blasingame 产量递减曲线[J]. 世
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38(2): 254-258.
姜瑞忠, 郜益华, 孙召勃等. 2016. 基于点源解的偏心井试井典型曲线分析[J]. 东北石油大学
学报, 40(4):80-87.
姜汉桥, 姚军, 姜瑞忠. 2006. 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M]. 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孔详言. 2010. 高等渗流力学[M].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孔祥言, 徐献芝, 卢德唐. 1996. 各向异性气藏中分支水平井的压力分析[J]. 天然气工业,
16(6):26-30.
孔祥言, 徐献芝. 1997. 分支水平井的样板曲线和试井分析[J]. 石油学报, 18(3):98-103.
李隆新. 2012. 多尺度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 四川:西南石油大学.
李晓平. 2007. 地下油气渗流力学[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李晓平, 刘启国. 2003. 新的油水两相井不稳定试井分析典型曲线及应用[J]. 油气井测试,
12(6):5-9.
李成勇, 刘启国, 张燃等. 2006. 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试井解释模型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28(4):32-35.
李勇, 胡永乐, 李保柱等. 2008. 碳酸盐岩油藏三重介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
报, 30(2):119-123.
李阳, 范智慧. 2011.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系统发育模式与分布规律[J]. 石油学
报,32(1):101-106.
李顺初, 黄炳光. 2000. Laplace 变换与 Bessel 函数及试井分析理论基础[M]. 北京:石油工
业出版社.
李爱芬, 孙强, 张东等. 2013. 单一缝洞内油水相对渗透率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石油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版), 37(3): 98-102.
李笑萍, 赵天奉. 2001. 打开程度不完善的凝析气井试井解释方法[J]. 石油钻采工艺, 23(3):
50-53.
李伟成, 陈晓彬, 陈立等. 2007. 提高碳酸盐岩破碎地层取心收获率技术[J]. 钻采工艺,
30(2):37-38.
李传亮. 2005. 油藏工程原理[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廉培庆, 程林松, 刘丽芳. 2011.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J]. 石油学报, 32(6):
1026-1030.

226
刘启国, 冯宇, 董凤玲. 2005. 受界面附加阻力影响的双重介质径向复合油藏试井解释模型
研究[J]. 油气井测试,14(3):11-13.
卢德唐, 冯树义, 孔祥言. 1994. 有界地层垂直裂缝井的井底瞬时压力[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1(6):59-65.
彭朝阳. 2010.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离散介质网络数值试井方法研究[D]. 四川:西南石油大
学.
任美锷, 刘振中. 1983. 岩溶学概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孙贺东, 朱忠谦, 施英等. 2015. 现代产量递减分析 Blasingame 图版制作之纠错[J]. 天然气工
业, 35(10):1-7.
唐勇, 杨小莹, 宋道万等. 2016. 平行水平裂缝系统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新模型[J]. 重庆科技
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8(1):28-31.
同登科, 陈钦雷. 2001. 关于 Laplace 数值反演 Stehfest 方法的一点注记[J].石油学报,
22(6):91-92.
王小培, 肖香姣, 施丽勇等. 2012. 库车山前构造砂岩裂缝相对渗透率研究[J]. 辽宁化工,
41(8):844-847.
王根久, 王桂宏. 2002. 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地质模型[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9(1):109-111.
王 建 坡 , 沈 安 江 , 蔡 习 尧 等 . 2008. 全 球 奥 陶 系 碳 酸 盐 岩 油 气 藏 综 述 [J]. 地 层 学杂 志 ,
32(4):363-373.
王鑫, 姚军, 杨永飞等. 2013. 基于碳酸盐岩缝洞系统的孔网模型构建与流动模拟研究[J]. 科
学技术与工程, 13(30):8900-8904.
王东权, 贾永禄, 林涛等. 2008. 双重介质重整产量递减分析模型与应用研究[J]. 特种油气藏,
15(5): 70-73.
王建平, 王晓冬, 马世东. 2007. 各向异性部分射开直井不稳定渗流理论研究[J]. 大庆石油地
质与开发, 26(3):65-67.
王海涛. 2009. 源函数法及边界元法在气井试井理论中的应用[D], 四川:西南石油大学.
吴小庆. 2004. 数学物理方程[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谢锦龙, 黄冲, 王晓星. 2009.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探明储量分布特征[J]. 海相油气地质,
14(2):24-30.
徐献芝, 孔祥言, 卢德唐. 1996. 有直线断层或供给边界地层中一口水平井的压力动态研究
[C]. 第五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研讨会, 北戴河.
姚军, 戴卫华, 王子胜. 2004. 变井筒储存的三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方法研究[J]. 中国石油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1):46-51.
姚军, 侯力群, 李爱芬. 2005. 天然裂缝性碳酸盐岩封闭油藏产量递减规律研究及应用[J]. 油
气地质与采收率,12(1):56-58.

227
姚军, 王子胜, 孙鹏等. 2005. 超完善井条件下三重介质试井解释模型求解方法[J]. 中国石油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9(3):61-64.
杨坚, 姚军, 王子胜. 2005. 三重介质复合油藏压力动态特征研究[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20(4):418-425.
杨锋, 王新海, 刘洪. 201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井钻遇溶洞试井的解释模型[J]. 水动力学研
究与进展, 26(3):278-283.
杨磊, 凌涛, 胥猛生等. 2012. 英买 2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试井曲线特征分析[J]. 油气井测试,
21(6), 15-17.
袁英同, 刘启国. 2003. 考虑流动边界影响的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解释模型[J]. 石油钻采工
艺, 25(3):45-47.
赵文智, 胡素云, 刘伟等. 2014. 再论中国陆上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J]. 天然气工业, 34(4):1-9.
赵 冬 梅 , 姚 军 , 王 子 胜 . 2005. 压 敏 三 重 介 质 油 藏 压 力 响 应 特 征 [J]. 计 算 物 理 ,
22(5):444-448.
周玉琦, 易荣龙, 舒文培. 2004. 中国石油与天然气资源[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赵玉龙, 张烈辉, 青胜兰. 2010. 三重介质油藏非牛顿幂律流体试井模型与典型曲线分析[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25(2):254-261.
赵海洋, 贾永禄, 蔡明金等. 2009. 低渗透双重介质垂直裂缝井产能分析[J]. 西南石油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31(2):71-73.
赵海洋, 贾永禄, 王东权. 2010. 双重-均质复合油藏产量递减模型研究[J]. 新疆石油地质,
31(1): 63-65.
张训华, 高慧梅, 刘先贵等. 2006. 三重介质油藏压力动态分析的边界元法[J]. 西安石油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21(6):35-39.
张福祥, 陈方方, 彭建新等. 2009. 井打在大尺度溶洞内的缝洞型油藏试井模型[J]. 石油学报,
30(6):912-915.
张冬丽, 李江龙, 吴玉树. 2010. 缝洞型油藏三重介质数值试井模型影响因素[J]. 西南石油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6):82-88.
朱桂良, 刘中春, 康志江. 2014.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大尺度试井新方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14(13):172-175.
朱 苏 青 , 王 洪 君 , 陈 江 等 . 2016. 中 东 地 区 孔 洞 型 碳 酸 盐 岩 油 藏 非 线 性 渗 流 机 理 [J],
35(4):88-92.
Abdassah D, Ershaghi I. 1986. Triple-Porosity Systems for Representing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J]. SPE Formation Evaluation,1(2):113-127.

228
Abdullah A G, Iraj E, Abdullah A G, et al. 1996. Pressure Transient Analysis of Du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J]. SPE Journal, 1(1):93-100.
Ahmed O, Lee J H. 2000. Integrated fractured reservoir modeling using both discrete and
continuum approaches[C]. SPE 62939.
Arana V, Pena-Chaparro O, Cortes-Rubio E, et al. 2009. A practical numerical approach for
modeling multiporosity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A]. SPE123006.
Bailetal L, Bear R. 1993. Improvements in Simulation of Naturally Fractrured Reservoirs[J]. SPE
30511.
Belani A K, Jalali Y. 1988. Estimation of Matrix Block Size Distribution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J]. SPE18171.
Blasingame T A, McCray T L, Lee W J. 1991. Decline curve analysis for variable pressure
drop/variable flowrate systems. Paper SPE-21513-MS presented at the SPE Gas Technology
Symposium, Houston, Texas, 22–24 Jan.
Bourdet D, Gringarten A C. 1980. Determination Of Fissure Volume And Block Size In Fractured
Reservoirs By Type-Curve Analysis[C]. 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21-24 September, Dallas, Texas, SPE-9293-MS.
Braester C. 1984. Influence of Block Size on the Transition Curve for a Drawdown Test in a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J].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Journal, 24(5):498-504.
Bui T, Mamora D, Lee W. 2000. Transient Pressure Analysis for Partially Penetrating Wells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J]. Forest Science, 61(1):83-92.
Carslaw H S, Jaeger J C, Feshbach H. 1959. Conduction of Heat in Solids[M]. (Britain)Oxford:
Clarendon Press.
Carslaw H S, Jaeger J C. 1959. Conduction of Heat in Solid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Cinco-Ley H, F. S V, Kucuk F. 1985. The Pressure Transient Behavior for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With Multiple Block Size[C]. SPE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Cinco-Ley H, Meng H Z. 1988. Pressure transient analysis of wells with finite conductivity
vertical fractures in double porosity reservoirs Paper SPE 18172 presented at the 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 and Exhibition (Houston, Texas, 2–5 October 1988).
Computer Modelling Group Ltd., 2009. CMG CMOST Tutorial[M], 1-45.
Craig D P, Blasingame T A. 2006. Constant-rate drawdown solutions derived for multiple
arbitrarily oriented uniform-flux, infinite-conductivity, or finite-conductivity fractures in an
infinite-slab reservoir Paper SPE 100586 presented at the SPE Gas Technology Symp. (Calgary,
Alberta, Canada, 15–17 May 2006)

229
Davlau F, Mouronval G and Bourdarot G, et al. 1985. Pressure analysis for horizontal wells[C].
SPE Paper 14251 presented at the 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Las Vegas.
De Swaan A. 1976.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determining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 properties by
well testing[A]. SPE5346.
Everdingen A F V, Hurst W. 1949.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place Transformation to Flow
Problems in Reservoirs[J]. 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 1(12):305-324.
Fernando R, Victor A O, Heber C L. 2004. Well Test Characterization of Small and Large-Scale
Secondary Porosity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J]. SPE90287.
Goode P A, Thambynayagam R K M. 1987. Pressure Drawdown and Buildup Analysis of
Horizontal Wells in Anisotropic Media[J]. SPE Formation Evaluation, 2(4):683-697.
Goode P A, Kuchuk F J. 1991. Inflow Performance of Horizontal Wells[J]. SPE Reservoir
Engineering, 6(3):319-323.
Goode P A, Wilkinson D J, Goode P A, et al.1991. Inflow Performance of Partially Open
Horizontal Wells[J]. 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 43(8):983-987.
Goode P A , Wilkinson D J. 1991. Inflow performance of a partially open horizontal well
(Supplement to SPE 19341) [C], SPE Paper 23546.
Gringarten A C, Jr H J R. 1973, Use of source and green's functions in solving unsteady-flow
problems in reservoirs[J].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Journal, 13(5):285-296.
Gringarten A C, Raghavan R. 1974. Unsteady-State Pressure Distributions Created by a Well With
a Single Infinite-Conductivity Vertical Fracture[J].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Journal,
14(4):347-360.
Gringarten A C, Jr H J R. 1975. An Approximate Infinite Conductivity Solution for a Partially
Penetrating Line-Source Well[J].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Journal, 15(2):140-148.
Gulbransen A, Hauge V L, Lie K A. 2009. A Multiscale Mix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Vuggy
and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J]. SPE Journal, 15(15):395-403.
Guo J C, Nie R S, Jia Y L. 2012. Dual permeability flow behavior for modeling horizontal well
production in fractured-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s[J]. Journal of Hydrology, 464–465(13):281–
293.
Guo J J, Zhang L H, et al. 2012. Pressure Transient Analysis for Multi-stag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in Shale Gas Reservoirs[J],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93(3):635-653.
Guo J J, Wang H T, et al. 2015. Transient pressure behavior for a horizontal well with multiple
finite-conductivity fractures in tight reservoirs[J]. 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
4(12):638-656.

230
Heydari E. 2003. Meteoric versus burial control on porosity evolution of the Smackover
Formation[J]. AAPG Bulletin, 87(11):1779-1797.
Huang Z, Yao J, Li Y, et al. 2011.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Equivalent Permeability Tensor for
Fractured Vuggy Porous Media Based on Homogenization Theory[J].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 9(1):180-204.
Jalali Y, Ershaghi I. 1987. Pressure Transient Analysis of Heterogeneous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J]. SPE California Regional Meeting.
Jia Y L, Fan X Y, Nie R S, et al. 2013. Flow Modeling of Well Test Analysis for Porous–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s[J].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97(2):253-279.
Kazemi H, Kazemi H. 1969. SPE002156-A - Pressure Transient Analysis of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with Uniform Fracture Distribution[J].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Journal,
9(4):451-462.
Kelvin L. 1884.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Paper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rehouse.
Kennedy J, Eberhart R.1995.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1942-1948.
Li Y, Lin T, Li X, et al. 2008. Oil production and water-cut in naturally fractured and vuggy
reservoirs[A]. SPE115042.
Lucia. 1995. Rock-Fabric: Petrophysical Classification of Carbonate Pore Space for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J]. AAPG Bulletin, 79(9):1275-1300.
Newman A B. 1936. Heating and Cooling Rectangular and Cylindrical Solids[J].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28(5):545-548.
Nie R, Jia Y, Yu J, et al. 2010. The transient well test analysis of fractured-vuggy triple-porosity
reservoir with the quadratic pressure gradient term[A]. SPE120927.
Nie R, Meng Y, Yang Z, et al. 2011. New flow model for the triple media carbonate reservoi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25(2):95-104.
Nisle R G. 1958. The effect of partial penetration on pressure build-up in oil wells[J]. Petroleum
Transactions, AIME, 213(5):85-90.
Odeh A S, Babu D K. 1990. Transient flow behavior of horizontal wells: Pressure drawdown and
buildup analysis[J]. SPE Formation Evaluatin, 5(1):7-15.
Ozkan E, Ohaeri U. 1987. Unsteady flow to a well produced at a constant pressure in a fractured
reservoir[A]. SPE9902.
Ozkan E. 1988. Performance of Horizontal Wells.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Tulsa, University of
Tulsa, pp. 119-120.

231
Ozkan E, Raghavan R. 1991. New solutions for well-test-analysis problems: Part 1-Analytical
considerations[J]. SPE Formation Evaluation, 6(3):359-368.
Ozkan E, Raghavan R. 1991. New solutions for well-test-analysis problems: Part 2-Computational
considerations and applications [J]. SPE Formation Evaluation, 6(3):369-378.
Ozkan E, Raghavan R. 1991. Supplement to new solutions for well-test-analysis problems: Part
1-Analytical considerations[C]. SPE Paper 23593.
Ozkan E, Raghavan R. 1994. New solutions for well-test-analysis problems: Part IIIAdditonal
algorithms[C]. SPE Paper 28424 presented at the 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New Orleans, Louisiana, USA.
Palacio J C, Blasingame T A. 1993. Decline Curve Analysis Using Type-Curves: Analysis of Gas
Well Production Data, SPE 25909.
Popov P, Efendiev Y. 2007. Multiscale methods for modeling fluid flow through naturally
fractured carbonate Karst reservoirs[A]. SPE110778.
Pulido H, Samaniego F, Rivera J, et al. 2006. On a Well-Test Pressure Theory of Analysis for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Considering Transient Interporosity Matrix, Microfractures,
Vugs, and Fractures Flow[J]. Japa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 25.
Raghavan R S, Chen C C, Agarwal B. 1997. An analysis of horizontal wells intercepted by
multiple fractures[J] SPE J. 2:235–45.
Ramey H J. 1966. Application of the Line Source Solution To Flow in Porous Media--A Review[J].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15(6):529-542.
Rangel-German E R, Kovscek A R. 2005. Matrixfracture shape factors and multiphase-flow
properties of fractured porous media. SPE 95105-MS, presented at the SPE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nference, 20–23 June, Rio de Janeiro, Brazil.
Spivey J, Lee W. 2000. Pressure Transient Response for a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 With a
Distribution of Block Sizes[J]. SPE60294.
Stehfest H. 1970. Numerical inversion of Laplace transforms-algorithm 368[J]. Commun. ACM.
13(1), 47-49.
Velazquez R C, Vasquez-Cruz M A, Castrejon-Aivar R, et al. 2002. Pressure Transient and Decline
Curve Behaviors in Naturally Fractured 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s[J]. SPE Reservoir
Evaluation & Engineering, 8(2):95-112.
Warren J E, Root P J. 1963. The Behavior of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J].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Journal, 3(3):245-255.

232
Wu Y S, Ehlig-Economides C A, Qin G, et al. 2007. A Triple-Continuum Pressure-Transient
Model for a Naturally Fractured Vuggy Reservoir[J].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SPE110044.
Yao J, Huang Z, Li Y, et al. 2010. Discrete fracture-vug network model for modeling fluid flow in
fractured vuggy porous media[A]. SPE130287.
Zhao Y L, Zhang L H, et al. 2012. Pressure transient analysis for multi-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shale gas reservoirs[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90-91:31-38.

233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 Yong Wang, Xiangyi Yi. 2017. Transient pressure behavior of a fractured vertical
well with a finite-conductivity fracture in triple media carbonate reservoir,
Journal of Porous Media[J]. (已录用, 待见刊, SCI 和 EI 收录)
[2] Yong Wang, Xiangyi Yi. 2015. Some results for periodic solutions of a kind of
Liénard equation, Journal of Function Spaces[J], Volume 2015, Article ID
519747, 1:5. (SCI 收录)
[3] Yong Wang, Xiangyi Yi. 2017. Flow modeling of well test analysis for a
multiple-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triple media carbonate reservoi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J]. (已收
到评审意见且已提交修改稿, SCI 收录)
[4] 李聪, 王勇 . 2014. 气田出水类型判断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J].
16(6):52-54.
[5] 杨镇隆, 王勇. 2015. 各向异性双重介质油藏椭圆渗流数值解, 电子制作[J]. 5:
198-199.
[6] 马明远, 王勇. 2015. 基于格子 Boltzmann 法物体绕流模拟与解析, 化工管理
[J]. 8:43-44.
[7] 魏开航, 王勇. 2015. 裂缝性油藏有限元数值模拟, 中国西部科技[J]. 4:1-3.
[8] 宗洋, 王勇. 2016. 一类三重介质不稳态窜流试井模型研究, 内江科技[J], 6:
53-54.

234
附 录

A 文中符号意义及单位

Bo ——原油体积系数,无因次;

Bw ——地层水体积系数,无因次;

c f ——裂缝系统岩石压缩系数,Pa-1;

cv ——溶洞系统岩石压缩系数,Pa-1;

cm ——基质系统岩石压缩系数,Pa-1;

cLo ——地下原油体积压缩系数,Pa-1;

cLw ——地层水体积压缩系数,Pa-1;

c fto = c f + cLo ——裂缝系统油相单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Pa-1;

c ftw = c f + cLw ——裂缝系统水相单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Pa-1;

cafto = caf + cLo ——人工裂缝系统油相单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Pa-1;

caftw = caf + cLw ——人工裂缝系统水相单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Pa-1;

c ft = c f + S focLo + S fwcLw ——裂缝系统油水两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Pa-1;

cmt = cm + SmocLo + SmwcLw ——基质系统油水两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Pa-1;

cvt = cv + SvocLo + SvwcLw ——溶洞系统油水两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Pa-1;

caft = caf + Safo cLo + SafwcLw ——人工裂缝系统油水两相流时的综合压缩系数,Pa-1;

CD ——无因次井筒储集常数,无因次;

f w ——油井含水率,无因次;

h ——油层厚度,m;

235
I0 ——零阶第一类变型贝塞尔函数;

I1 ——一阶第一类变型贝塞尔函数;

K0 ——零阶第二类变型贝塞尔函数;

K1 ——一阶第二类变型贝塞尔函数;

k fh ——裂缝系统水平方向渗透率,m2;

k fv ——裂缝系统水平方向渗透率,m2;

km ——基质系统渗透率,m2;

kv ——溶洞系统渗透率,m2;

kaf ——人工裂缝系统水平方向渗透率,m2;

k f ——各向异性油藏等效空间渗透率, k f = k fh k fv ,m2;

k fro ——裂缝系统油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 frw ——裂缝系统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mro ——基质系统油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mrw ——基质系统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vro ——溶洞系统油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vrw ——溶洞系统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afro ——人工裂缝系统油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afrw ——人工裂缝系统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αm ——基质-裂缝系统间的形状因子,m-2;

αv ——溶洞-裂缝系统间的形状因子,m-2;

λm ——基质-裂缝系统间窜流系数,无因次;

236
λv ——裂缝-溶洞系统间窜流系数,无因次;

ω ——弹性储容比,无因次;
Lh ——水平井水平段长度,m;

Δ L ——多级压裂水平井人工裂缝段间距,m;

μo ——油的粘度,Pa﹒s;

μw ——水的粘度,Pa﹒s;

Bw f w
Ω0 = 1 + ,无因次;
Bo (1 − f w )

μo  k fro k frw 
Ω1 =  + ,无因次;
k fro  μo μ w 

μo  k mro kmrw 
Ω2 =  + ,无因次;
k fro  μo μ w 

μo  k vro k vrw 
Ω3 =  + ,无因次;
k fro  μo μ w 

μo  k afro k afrw 
Ω4 =  + ,无因次;
k fro  μo μ w 

p f ——裂缝系统压力,Pa;

pm ——基质系统压力,Pa;

pv ——溶洞系统压力,Pa;

paf ——人工裂缝系统压力,Pa;

p fD ——裂缝系统无因次压力;

pmD ——基质系统无因次压力;

pvD ——基质系统无因次压力;

pi ——油藏原始地层压力,Pa;

237
pw ——井底压力,Pa;

pwD ——考虑井储和表皮效应的 Laplace 空间内无因次井底压力,无因次;

qsc ——标况下油井产油量,m3/s;

qmo ——裂缝-基质系统之间油相质量交换速度,m3/(m3 ⋅ s);

qmw ——裂缝-基质系统之间水相质量交换速度,m3/(m3 ⋅ s);

qvo ——裂缝-溶洞系统之间油相质量交换速度,m3/(m3 ⋅ s);

qvw ——裂缝-溶洞系统之间水相质量交换速度,m3/(m3 ⋅ s);

q f ——有限导流人工裂缝内线密度流量,m2/s;

qsc Bo μo
qD ——无因次油井产油量, qD = ;
2π k fh k fro h ( pi − pw )

rw ——油井半径,m;

r1 ——基质系统每个球体的平均半径,m;

rm ——基质系统单个球体的球坐标系中,有因次径向距离,m;

rv ——溶洞系统单个球体的球坐标系中,有因次径向距离,m;

rfD ——裂缝系统球坐标系中,无因次径向距离, rfD = xD2 + yD2 + zD2 ,无因次;

reD ——无因次外边界距离;

S fo ——裂缝系统含油饱和度,小数;

S fw ——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小数;

Smo ——基质系统含油饱和度,小数;

Smw ——基质系统含水饱和度,小数;

Svo ——溶洞系统含油饱和度,小数;

Svw ——溶洞系统含水饱和度,小数;
238
Safo ——人工裂缝系统含油饱和度,小数;

S afw ——人工裂缝系统含水饱和度,小数;

S ——表皮因子,无因次;

tD ——无因次时间;

φ f ——裂缝系统孔隙度,小数;

φm ——基质系统孔隙度,小数;

φaf ——人工裂缝系统孔隙度,小数;

u ——Laplace 变量;

vo ——基质或溶洞中油相的渗流速度,m/s;

vw ——基质或溶洞中水相的渗流速度,m/s;

W f ——人工裂缝宽度,m;

x f ——人工裂缝半长,m;

x fD ——无因次人工裂缝半长。

B 圆内各点到圆周的平均距离计算公式

命题:如下图 B-1 所示,计算半径为 reD 的圆内各点到圆周的平均距离。

( x1 , y1 ) ( x2 , y 2 )

图 B-1 圆内任意一点到圆周的距离 图 B-2 圆内任意一点到圆周任意一点的距离


239
命题求解:如上图 B-2 所示,设 A 点坐标为 ( x1, y1 ) , B 点坐标为 ( x2 , y2 ) 。显然,

由点 A 和 B 的任意性可知,它们对应的坐标值 x1, y1, x2 , y2 是 4 个随机变量。假设

随机变量 x1 与 y1 均匀分布于圆内,随机变量 x2 和 y2 均匀分布于圆周上,于是易

知随机变量 ( x1, y1 ) 的联合分布密度函数为:

 1 2 2 2
 π r 2 , 0 ≤ x1 + y1 ≤ reD
f A ( x1 , y1 ) =  eD (B-1)
 0, 其它

另外,注意到随机变量 x1 和 y1 有如下关系式:

 x1 = r cos α
 (0 ≤ r ≤ reD , 0 ≤ α ≤ 2π ) (B-2)
 y1 = r sin α

于是,二维随机变量 ( x1, y1 ) 转化为二维随机变量 ( r , α ) ,其联合分布密度函

数可转化为:

 r
 2 , 0 ≤ r ≤ reD , 0 ≤ α ≤ 2π
f A ( r , α ) =  π reD (B-3)
0, 其它

同理,注意到随机变量 x2 和 y2 有如下关系式:

 x2 = reD cos θ
 (0 ≤ θ ≤ 2π ) (B-4)
 y2 = reD sin θ

于是,二维随机变量 ( x2 , y2 ) 转化为一维随机变量 θ ,其分布密度函数为:

 1
 , 0 ≤ θ ≤ 2π
f B (θ ) =  2π (B-5)
0, 其它

注意到二维随机变量 ( r , α ) 与一维随机变量 θ 之间相互独立,所以三维随机

变量 ( r , α , θ ) 的联合分布密度函数为:

240
 r
 2 2 , 0 ≤ r ≤ reD , 0 ≤ α ≤ 2π , 0 ≤ θ ≤ 2π
f A, B ( r , α , θ ) =  2π reD (B-6)
 0, 其它

如图 B-2 所示,图中点 A 和 B 之间的距离为:


d A,B = ( x1 − x2 ) 2 + ( y1 − y2 ) 2
(B-7)
= ( r cos α − reD cos θ ) 2 + ( r sin α − reD sin θ ) 2
于是,点 A 和 B 之间距离的数学期望值为:

1 2π 2π reD
E ( d A, B ) =
2π 2 reD2   
0 0 0
( r cos α − reD cos θ )2 + ( r sin α − reD sin θ )2 rdrdα dθ (B-8)

由于式(B-8)过于复杂,较难得到其符号积分的简洁结果,不便于正文中

应用此结果。有鉴于此,我们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通过给参数 reD(即圆半径)

赋大量不同的值,得到了式(B-8)如下一个精度较高的近似计算结果:

E (d A,B ) = 1.13176850reD ≈ 1.13reD (B-9)

因此,圆内各点到圆周的平均距离约为 1.13reD 。

24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