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

第二章:金融风险的定性分析

谢 海 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邮箱: hbxie@amss.ac.cn

办公室: 博学 605

September 13, 2022

. . . .... .... .... . . . . .


第二章:金融风险的定性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有:

第一部分、信用风险

第二部分、市场风险

第三部分、操作及其他风险

本章核心:掌握相关风险的概念、知道风险事故的可能成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部分:信用风险

主要内容有:

第一节、信用风险的定义及三要素

第二节、信用风险事故的成因分析

第三节、信用风险损失的结果分析

. . . .... .... .... . . . . .


第一节、信用风险的定义及三要素

广义:在所有交易中交易对方背信弃义、违反约定 的风险。

狭义:在货币资金借贷交易 中,交易对方还款违约的风险。即,
有关主体在享有债权时,因债务人不能如期、足额 还本付息,而
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属于纯粹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

. . . .... .... .... . . . . .


第一节、信用风险的定义及三要素

风险因素:发放短、中、长期贷款;投资短、中、长期债务工具;

风险事故:债务人不能如期、足额还本付息;

经济损失:可以货币计量。

. . . .... .... .... . . . . .


第二节、信用风险事故的成因分析

信用风险事故成因分析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2.1 债权人自身因素

2.2 债务人自身因素

2.3 外部环境的原因

. . . .... .... .... . . . . .


2.1 债权人自身因素

意识因素:风险管理制度(如内控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体制
(治理结构、内部组织结构的风险管理设计)不明确;风险管理工
作(贷前、贷后)不到位;风险管理手段缺乏;

道德因素:有关人员道德沦丧;

体制因素:国有体制,对有关人员的激励机制缺位;

人才因素:人才数量、素质欠缺;

技术因素:信息不对称。

. . . .... .... .... . . . . .


2.2 债务人因素

缺乏偿还意愿:品格层面,在道德层面上不讲诚信,故意违约;法
律层面,蓄意欺诈,骗取债权人的资产

丧失偿还能力:自有资本不足;管理不善而致财务状况恶化;贷
款因被不当使用或挪用而没有产生预期财务效益

. . . .... .... .... . . . . .


2.3 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恶化,如国内出现经济危机,国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或
货币政策,国家实行不利于债务人所在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国
内出现政治或社会危机,外国实行直接管制或经济制裁等致使债
务人的偿还能力弱化乃至完全丧失。常见外部因素包括:

经济体制:转轨、产权不明晰与公司治理结构缺失;

政治体制:政府干预贷款、破产;企业管理层的人事安排;

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调整;

开放与入世:外来冲击。

. . . .... .... .... . . . . .


2.3 外部环境的原因

案例:政府干预贷款
“国庆前,市长带着财政局长跑到我办公室,召集班子成员’ 全过
来’。” 这名行长表示,“他说’ 你们要是再不放贷款,许多项目就
要断掉,这些项目来得不容易,要是出问题,我就先把存在你们
银行的几十个亿财政资金划走”’。上世纪 90 年代前后,银行不是
真正的银行,而是政府的出纳。那时,各级政府对银行贷款横加
干预,地方官员强令银行放贷,形成了大量不良贷款,给四大行
向商业银行转型造成了巨大障碍。最终国家给四大行不良贷款买
单几千亿元,包括后来四大行上市再次剥离的不良贷款中,还有
相当部分是过去靠行政命令发放的贷款。

. . . .... .... .... . . . . .


第三节、信用风险损失的结果分析

收益性的损失:直接财务损失,本金和利息的损失;机会收益损
失,利率上升后再贷的收益增加

流动性损失:影响资金周转和资金计划

安全性损失:收益下降、流动性缺乏会导致破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案列:青岛港骗贷案

Figure: 仓单质押操作流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案列:青岛港骗贷案

主要人物介绍:
陈基鸿:生于广东汕头,新加坡国籍,1990 年开始专门从事金属
贸易,1993 年,他在青海创立了从事铝电解的化隆先奇铝业有限
责任公司,主要经营铝锭、氧化铝、铝制品加工、销售;建工建
材、金属材料销售、委托加工、来料加工等,2004 年 9 月注册成
立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并以该公司为基础,先后实际控制经
营 60 余家境内外公司,2010 年以 33.5 亿元资产入选福布斯中国
富豪榜,排名 332。

. . . .... .... .... . . . . .


案例:青岛港骗贷案

事件经过:
2012 年 11 月至 2014 年 5 月,在“德正系公司”明显不具备还
款及履行合同能力的情况下,为持续获取资金,陈基鸿指使、授
意,被告人江平、杨悦、陈旭军、刘先洲、袁妮、王文宏、黄义
发采取重复编排货物信息、私刻印章等手段伪造货权凭证,并以
此欺骗仓储监管公司出具监管仓单,或者通过贿赂的方式获取内
容虚假或超出库存数量的仓单、核库确认书等证明文件,然后用
这些仓单和证明文件与大量国内外公司签订销售、回购合同,或
欺骗其他公司为“德正系公司”提供担保等方式,骗取多家公司
资金共计 123 亿余元(其中 2.7 亿余元未遂) 。
此外, “德正系公司”还通过重复质押或将上述伪造货权凭证质押
于银行等方式,骗取 13 家银行贷款、信用证、承兑汇票,共计 36
亿余元。上述资金大部分用于归还银行借款、利息和其他到期债
务。

. . . .... .... .... . . . . .


案例:青岛港骗贷案

事件后果:
2008 年 12 月 10 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德正资源
控股有限公司、陈基鸿等人合同诈骗、信用证诈骗等案一审公开
宣判,数罪并罚,判处被告单位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罚金 30.12
亿元,判处被告人陈基鸿有期徒刑 23 年,并处罚金 200 万元。其
他被告人江平、杨悦、陈旭军、刘先洲、袁妮、张家春、薛键、王
文宏、黄义发分别被判处十年至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 . .... .... .... . . . . .


课后作业安排

复习并掌握本章相关概念

学会从三要素的角度分析信用风险

预习市场风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