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6

分类号 H195 密 级

UDC 学校代码 10500

硕士学位论文
(全日制学术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

题 目:奥斯卡·王尔德和白先勇作品中男性角色的比较研究

英文题目: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ale Characters in


the Works of Oscar Wilde and Bai Xianyong

学位申请人姓名:童孝杰

申请学位学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指 导 教 师 姓 名 :李燕鸿

二○二○ 年六月
分类号 H195 密 级

UDC 学校代码 10500

硕士学位论文
题 目 奥斯卡·王尔德和白先勇作品中男性角色的比较研究

英文题目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ale Characters in the

Works of Oscar Wilde and Bai Xianyong

研究生姓名(签名)

指导教师姓名(签名) 职 称 副教授

申请学位学科名称 汉语国际教育 学科代码 0453

论文答辩日期 20200606 学位授予日期 20200630

学院负责人(签名)

评阅人姓名 蔡同庆 评阅人姓名 张炼

2020 年 6 月 17 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2020 年 6 月 17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湖北工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2020 年 6 月 17 日 日期: 2020 年 6 月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摘 要

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和华裔作家白先勇在文坛都具有国际影响力,历经
百年,王尔德的作品依旧焕发着魅力,白先勇的作品以其中西融合的特点蜚声海
内外。这两位作家的作品各有风范,代表了中西两种文化特点。但迄今为止,还
没有对这两位作家的比较研究。
随着女性主义研究的发展,男性主义研究逐步出现于西方,并且发展成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而在国内,对男性主义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较少。
本文以王尔德和白先勇作品中的男性角色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澳大利亚学者瑞
文·康奈尔男性主义的理论对两位作家笔下男性角色进行了解读。
瑞文·康奈尔认为,男女的性别不仅是一种生理属性,更是一种社会关系,
她研究了男性气质的不同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她提出,男性气质是动态发展变
化的,会受各种社会关系、情感关系、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个人实践等因素的
影响。本文借鉴了瑞文·康奈尔对男性气质的定义,对比分析了两位作家笔下的
男性角色及他们写作的主题。本文提出,一方面,从男性气质角度分析这些男性
角色,他们具有许多共同点:具有女性阴柔气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在性别
角色、民族认同上的困惑,作品较多地聚焦了社会的边缘男性角色。当然,这些
男性角色也存在着一些差异:白先勇笔下的男性形象更加多样化、性向明确,人
物的爱情观更加温暖。而王尔德笔下的男性形象模糊,且多是花花公子类型的男
性。另一方面,从他们作品都涉及的青春、死亡、爱情主题来看,这些男性角色
有着迥然不同的观念,这种不同也充分体现了两位作家不同的创作理念——王尔
德秉承的唯美主义思想和白先勇所秉承的人文主义情怀。
本文认为,在女性主义研究泛滥的当下,男性被简单地看做强势的代表,但
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社会中也存在着各种气类型的男性,还有很多如两位
作家笔下般柔弱的、不被社会所认同的边缘男性,即便是强势的男性也有其柔软
的一面。正如瑞文·康奈尔所说,对男性的重新认识有助于构建男女平等的社
会。从男性主义角度研究两位作家笔下男性角色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能拓宽对这
两位作家文学作品研究的范畴,对分析中西作品中男性角色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
义。 文学分析是汉语国际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对中西两种文化的比较
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中西两种语言与文化的理解,丰富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的内
容。
I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关键词:白先勇,奥斯卡·王尔德,男性角色,男性气质,文学比较

II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Abstract
British writer Oscar Wilde and Chinese writer Bai Xianyong both are influential in
the literary world. Wilde is still popular as he passed away over a hundred years. And
Bai Xianyong is renowned at home and abroad for his work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blending the cultures of the West and the East. The works of these two writers have
their own styles, representing the two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and the West.
Nevertheless, unfortunately, there has been no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se two brilliant
writers so far.
The study of the masculinity emerged in the West along with the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China,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with few papers and works.
This paper takes the male characters in the two writers’ work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ries to analyze the male charac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sculinity theory
put forward by Raven Cornell, an Australian scholar.
Raven Cornell claims that the gender is not only a physiological attribute, but also
a social relationship. She studi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asculinity and the reasons for
its formation. She proposes that masculinity develops dynamically and will be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relations, historical conditions,
social environment, personal experience etc. Based on Cornell’s definition of
masculinity,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male characters and the
writing theme of the two writers. On the one h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sculinity,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se male characters have some commonness:
most of them have the feminine tendency, they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dentity
confusion in their gender and national identity, and most of the them belong to the
marginal male in the society. Of course, there are also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Bai Xianyong’s works, the male characters are more diverse images, they have clear
sexual orientation, and comparatively warmer views on love. While in Wilde's works,
the male characters are vague in images, and they are mostly marginal men. On the
other h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riting theme in their works, even though they
both focus on those hegemonic men, but the connotation is different, the different fate
of the characters fully reflects the different writing concepts of the two writers——the
aestheticism upheld by Wilde and the humanism upheld by Bai Xianyong.
Men are simply regarded 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power when feminism
research is rampant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It should be figured out that there are men
of various genres, some of them are marginal men and are not recognized by the society.
Some are as weak as those male characters in the works of the two writers. Even those
powerful men also have their soft sid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emonstrate
the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male characters with the help of Raven Cornell's
theory. It aims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male.
Just as Raven Cornell once sai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men can help build
a society where men and women are equal.
An analysis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male characters from a

III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sculine perspective can broaden the research scope of the two writers,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male character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ry works. As we all know that a literary analysis is also a basic skill for Chinese
international teacher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will help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nd thus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ose Chinese teachers who teach oversea students
Chinese.

Keywords: Bai Xianyong; Oscar Wilde; male character; masculinity; literary


comparison

IV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III
目 录.......................................................................................................................V
第 1 章 绪 论........................................................................................................... 7
1.1 选题意义............................................................................................................ 7
1.2 创新之处........................................................................................................ 9
1.3 文献综述......................................................................................................... 9
1.3.1 对王尔德的研究现状..............................................................................9
1.3.2 对白先勇研究的现状............................................................................11
1.4 男性气质与瑞文·康奈尔的理论............................................................... 13
1.4.1 男性气质的定义与研究........................................................................13
1.4.2 瑞文·康奈尔男性气质理论................................................................14
第 2 章 从男性气质角度比较二人笔下的男性角色........................................... 16
2.1 男性角色共同存在的女性气质倾向.......................................................... 16
2.2 男性角色共同存在的自我认同危机.......................................................... 18
2.2.1 民族身份认同的危机............................................................................18
2.2.2 性别身份认同的危机............................................................................21
2.3 男性角色中霸权性男性和从属性男性的差异.......................................... 21
2.3.1 霸权性男性角色的差异........................................................................24
2.3.2 从属性男性角色的差异........................................................................26
第 3 章 从人物命运角度比较二人笔下男性角色............................................... 29
3.1 共同拥有的青春崇拜意识.......................................................................... 29
3.2 悲剧意识和死亡宿命的共性...................................................................... 32
3.3 执子之手和锒铛入狱的不同爱情归宿...................................................... 33
第 4 章 结语........................................................................................................... 37
主要参考文献......................................................................................................... 39

V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致谢......................................................................................................................... 39

VI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第1章 绪 论

绪论部分将分别从选题意义、创新之处、对两位作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
瑞文·康奈尔的男性主义进行介绍。

1.1 选题意义
奥斯卡·王尔德作为英国 20 世纪的唯美主义作家。他不仅是小说家、散文
家、童话作家、剧作家,王尔德还是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是美学运动的主
力,是 90 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在 46 年(1854-1900)的生涯中他留下了璀璨
至今的文学作品。他的童话是写给“成年人的童话”,拓宽了童话这类文学体裁
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唯一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揭露了英国上流社会的声
色犬马与道德沉沦,体现出王尔德本人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在当代该作
品也被改编成电影,由于生动的人物、曲折的故事情节、诙谐的语言,使他的四
大戏剧作品获得好评,演出也获得成功。王尔德的作品首次出现在中国人民的视
野是开始在五四运动时期,以周树人先生翻译的《快乐王子》为起点在国内开始
传播,至今已经对王尔德的作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唯美主义”始终是王尔
德最显著的标签。
白先勇先生(生于 1937,广西桂林),华裔美籍现代作家。作为国民党高级
将领白崇禧之子,7 岁离开桂林赴台湾生活,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后赴美国就
读于爱荷华大学。其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
客》等,散文集《蓦然回首》《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长篇小说《孽
子》、舞台剧《游园惊梦》,并且白先勇对《红楼梦》以及昆曲方面也有深入的
研究。其中他的许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话剧等,如电视剧《孽子》
《一把青》,电影、话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白先勇属于最早被大陆民众所
熟知的台湾作家,大陆的文学研究者将白先勇作为研究对象的时间与他被“引进”
大陆相同步。目前国内对白先勇的研究主要围绕在小说创作的主题思想,基本特
征,写作技巧等方面。
中西文学的对比一直是研究的热门,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发现彼此的不
7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同,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的深入交流。奥斯卡·王尔德和白先勇虽然身处不同的
时代、国家,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从个人经历看:二者都出生
于名门世家,都是性少数群体。从作品看,他们都有自己精彩的长篇小说:奥斯
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和白先勇的《孽子》。角色的人物塑造能力
强。从传播度来看,王尔德作为英国唯美主义的作家,在中国其作品的流传度也
是很广的。白先勇的《孽子》由葛浩文翻译为 Crystal Boys 传到国外,被法国书
评家雨果马尔桑 (Hugo Marsan)赞誉为是“将悲情研成金粉的歌剧”。而后白先
勇研究昆曲以及红楼梦的研究,又掀起了一股白先勇热。因此,研究这两位有国
际影响力的作家还是非常有理论与学术价值的。
尽管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国家、接受的文化不同,可是两者笔下的男性角
色还是有许多共同点去值得探究的。将文学对比和社会学的理论相结合,可以让
王尔德和白先勇的作品分析在角度和深度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也有助于对文学作
品中的人物进行新的分析和理解。对于西方的当代文艺批评,自从 20 世纪 70 年
代以来,以西方女性主义和酷儿理论为主题成为了文学、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往往直接从女性的角度来批评男性,对男权进行一刀切的
否定,男性被认定为压迫和剥削的角色,男性是反面角色的代表。因此导致了在
文学批评领域中男性角色同质化现象严重,也就造成了男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因
此,本文试图通过康奈尔的理论来解析男性角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男性角色
解析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
本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题依据和创新之处,对于王尔德、白先勇、男性气质的研究现
状以及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选题依据说明了选取两位作家进行比较的
原因以及可比性,在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对两者文学作品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
述。男性气质这一部分介绍了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以及男性气质的定
义。
第二部分以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为主线,对两位作家作品中的男性
角色进行分类和解读,从男性角色的女性气质倾向、自我认同危机、男性角色的
社会关系类型三个方面去对男性角色进行对比研究,并且结合作家的生活经历来
解读男性角色的创作动机和来源。
第三部分是对男性角色的人物命运主题比较研究,从对青春崇拜、死亡主
题、爱情三个维度来比较男性角色的一生的命运。通过人物角色反映出作家对青

8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春、人生宿命和爱情的看法。结合作家所处的时代、社会来分析主题背后所蕴含
的寓意。
第四部分是结语,对两位作家的作品中的男性角色的比较研究进行了总结以
及指出本篇论文的不足。

1.2 创新之处

第一,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和文学创新。通过平行研究首次对奥斯卡·王尔德
和白先勇的作品中的男性角色进行比较,可以增加对其两者作品中的人物角色的
分析。
第二,理论方面的创新,将社会学男性主义理论引入文学分析,进行跨学科
的结合。一方面可以促进国内对男性主义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更为全面系统地
将男性角色的解读置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视角中。

1.3 文献综述

1.3.1 对王尔德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奥斯卡·王尔德的研究大致和他的生平同步进行。他一直是一位十分
具有争议性和话题性的人物。在早期,对他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于他的个人生活。
1946 年出版的《王尔德的一生》是在那个时代对他一生最为详细的记录。到二十
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人们渐渐的转向研究他的文学作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
今,对王尔德的作品研究就相当丰富。研究他作品中的文学主题、人物形象、叙
事手法等。
国内对奥斯卡·王尔德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鲁迅和周作人对《快乐
王子》这部作品的翻译,从此王尔德的作品传入到了中国,之后在“五四运动”
期间,陈独秀对王尔德作品的推崇,虽然对其作品产生了误读,不过在传播力度
上还是有所影响的。在知网上对王尔德的研究进行检索,截止到 2019 年 11 月,
查到的博硕士论文一共是 73 篇,博士论文 1 篇。博士论文是 2009 年北京语言大
学朱彤的《王尔德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该文章旨在分析王尔德的文学作
品从 1909 年五四运动传入中国以来的命运和遭遇,分析其作品和文学思想在中
国的传播度和接受度。在剩余的 72 篇硕士论文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9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研究具体文学作品中的思想。2015 年南京师范大学朱春梅的《《道
林·格雷的画像》的符号学阐释》从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对道林格雷的画像进行
分析,2014 年四川师范大学邓芳的《奥斯卡·王尔德文学创作中的矛盾性——以
《认真的重要性》为例》对王尔德的个人提出的理论和文学作品中的话语的矛盾
性进行研究,2014 年四川师范大学张阳的《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的唯美主
义分析》就从莎乐美这部戏剧中来阐述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
2. 研究王尔德的童话作品和作品翻译。2018 年辽宁大学荆华南的《奥斯
卡·王尔德对叶圣陶童话创作的影响研究》一文就从外来借鉴方面探讨西方童话
对中国文学童话的影响,2016 年河北师范大学王建珍的《王尔德童话的叙述学研
究》一文就以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和其他叙述学理论作工具研究了王
尔德九部童话作品,2017 年湖南师范大学李琳的《论奥斯卡·王尔德童话汉译》
一文从翻译的角度对三个代表译作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出童话翻译思想的演变。
3. 作品人物研究。2006 年苏州大学周抒的《奥斯卡·王尔德作品中的女性
形象分析》一文从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来探讨女性主义意识,结合社会背景对作品
中的典型女性角色进行解读,如道林格雷中的西贝尔,莎乐美中的莎乐美,还有
戏剧中的温莎米尔夫人,奇尔顿夫人等。2009 年重庆大学王佳的《奥斯卡·王尔
德社会喜剧中的女性角色》主要分析了戏剧《温莎米尔夫人的扇子》、《认真的
重要性》、《无足轻重的女人》、《理想丈夫》,以女性批评主义进行文本分
析。在男性角色方面,只有 2001 年河北师范大学郝向阳的《奥斯卡·王尔德戏
剧中的浪荡子》,将浪荡子和唯美主义相结合,认为自恋的浪荡子是唯美主义在
现实生活中的最生动体现。
4. 在文学比较方面。2015 年辽宁大学齐文波的《张爱玲与奥斯卡·王尔德
“尖刻性”比较研究》、2009 年贵州大学程乾珊的《处于转型时期的浪荡子奥斯
卡.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与叶灵凤小说中浪荡子形象的比较研究》,将王
尔德和张爱玲以及叶灵凤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比较的内容分别是文学作品中体
现的“尖刻性”和浪荡子形象。本文以男性角色的分析作为重点,而又不仅局限
于浪荡子这一形象的分析,以此更为全面地去解读作品中的男性人物。
总体而言,对王尔德的相关研究已经相当丰富。然而对于作品中男性角色并
没有系统的研究,和白先勇作品的平行研究也是从未涉及的,这也是本文的一个
创新点。

10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2 对白先勇研究的现状

对白先勇小说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台湾,不过最初由于题材敏感度,一度对白
先勇的作品采取回避的态度,随着社会的变化,开始了对白先勇作品的系列研
究。
大陆学者对白先勇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开始研究的。刘俊的专著《悲悯
情怀-白先勇评传》和他的论文“白先勇研究在大陆:1979-2000”详细梳理了在
这期间关于白先勇的研究情况。在知网上检索白先勇的博硕士论文,从 2001 年
到 2019 年 11 月,一共有 190 篇博硕士论文,其中博士论文四篇。这四篇博士论
文都不是以白先勇为研究主题的。剩余的 186 篇硕士论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研
究方面:
1. 对其作品主题思想,语言风格的研究。例如,2010 年暨南大学高盛一的
《白先勇小说语言风格研究》就以语言风格学理论为指导,得出了白先勇小说语
言的风格表现在“丰富”与“反复”,其体现在四个方面。2014 年山东师范大学
胡晓宇的《论白先勇小说的漂泊意识》就以漂泊意识为切入点,结合白先勇个人
的漂泊经历和作品内容来分析讨论白先勇的漂泊意识,总结出人的孤独感和漂泊
感是天生性的,因而具有不可消逝性。还有研究感伤意蕴的、空间焦虑的书写、
悲剧意识等。
2. 研究其昆曲思想。白先勇在昆曲上也深有心得,他将《牡丹亭》这一古
老的作品注入新的活力,在昆曲研究上颇有影响力,对他昆曲思想分析的研究也
较多。例如,2011 年暨南大学黎小燕的《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论白先勇的昆
曲之路》一文将小说《游园惊梦》和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相联系,分析了昆曲
对《游园惊梦》的影响和《牡丹亭》青春版的改编。2016 年华中师范大学段津津
的《没落的贵族——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与昆曲》结合白先勇的文学作品、对昆曲
的喜爱以及人生经历,得出了这三者之间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3. 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白先勇笔下塑造了许多特色鲜明的人物
角色,尤其以女性角色更为出彩。2017 年南京师范大圩陈铎《白先勇笔下的欢场
女子形象研究》就将其笔下的女性角色划分成“欢场女子”,细分为了感时伤怀
型、“红颜祸水”型和奋力抗争型,肯定了欢场书写的文学成果。2013 年曲阜师
范大学刘芳《白先勇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研究》中的人物形象不仅仅局限于
女性角色,而是去分析了为爱所困的女性、留美华裔群体、历史洪流中的流浪者

11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以及同性恋这四种社会“边缘人”的形象。白先勇对这些社会边缘人充满了悲悯
情怀。
4. 白先勇与其他华人作家的文学比较研究。在国内文学对比方面,已经有
学者将白先勇同聂华苓、於梨华、梁志英、张爱玲、苏同、欧阳子、王文兴、陈
映真等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例如,2019 年湖南师范大学杨美愿《悼亡与悲悯—
论白先勇、聂华苓文学世界中的“家世书写”》以“身份认同”为切入点,对比
了聂华苓、於梨华海外华人的文学作品和经历;2019 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欣玥
《白先勇与梁志英同性恋书写比较研究》一文则对文学作品中的同性恋角色进行
对比研究,当然也从两位作家自身的同性恋身份进行了阐述。同张爱玲进行比较
的方面就更加丰富,有对比两者具体的文学作品,例如,2009 年西北大学马力的
《从《传奇》到《台北人》看——张爱玲与白先勇的比较研究》。有对比两者怀
旧意识,例如,2003 年湖南师范大学刘艳军《对张爱玲、白先勇小说怀旧意识的
文化解读》;有对比两者自译作品《金锁记》和《冬夜》的,例如,2018 年江南
大学宋雪琪《同语类译者文学自译作品中翻译与再创作研究——以张爱玲和白先
勇为例》。
在与国外作家的比较研究中,主要比较了白先勇与福克纳、三岛纪由夫、太
宰治、乔伊斯、田纳西·威廉姆斯、艾丽丝·沃克等。例如,2009 年江南大学华
翔《白先勇与乔伊斯的孤独意识比较——以<台北人>和<都柏林人>为视点》,以
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作家笔下的人物的孤独进行了分析,认为作家在孤独的人物背
后体现出对自己国家的爱;2016 年西北大学李辉《白先勇与三岛由纪夫作品关于
男性美崇拜的比较》比较了作家笔下男性角色形象的不同,尽管塑造的形象有差
异,但是作家都透露出对男性美的崇拜。还有的文章对比了与田纳西·威廉姆斯
的怀旧意识、角色雌雄同体性质的研究,对比了与太宰治悼亡贵族情结的研究,
对比了与艾丽丝·沃克弱势群体的心路历程的研究以及与福克纳小说中时间意识
的比较。关于白先勇的人物研究总体上是对女性角色多于男性,而男性角色中又
多之聚焦于其作品中的同性恋角色。本人以男性主义理论来系统地分析男性角
色,可以更多地关注到作品中笔墨不多却很有研究意义的人物形象。

12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男性气质与瑞文·康奈尔的理论

1.4.1 男性气质的定义与研究

男性主义也称为男性形象或者男性气质,属于社会学范畴,其研究始自七十
年代的西方。国外对此有不少的论文以及著作研究,尤其在进入 21 世纪以来,
随着女权主义的普及,男权主义在国外的关注也在不断提升。
在国外,男性主义的研究自 20 世纪 70 年代源起,借鉴了女性主义、建构主
义和酷儿理论。澳大利亚社会学家瑞文·康奈尔是男性主义的领军人物。1985
年,康奈尔发表《性别的理论化》,这是她在男性主义研究上的首度学术成果。
之后《迈向关于男性气质的新社会学》、《性别与权力:社会、个人与性政治》
到最具有代表性的《男性气质》的出版,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的出版使
男性研究成为一个有独立研究方法和明确学科范畴的研究领域。但国内对男性主
义的研究匮乏,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运用女性主义来研究文学作品的研究倒是
取得了不少成果。2006 年张伯存的《中国当代文学和大众文化中的男性气质》则
从历时的角度将建国后的 55 年中男性气质、社会历史进程、文化相结合,讨论
男性气质在历史的流变中的变动轨迹。2013 年蒲立昕的博士论文《身份建构与男
性气质——舍伍德·安德森小说研究》就美国男性气质解读舍伍德·安德森小说
中的男性角色,将小说中的父亲角色划分成"亲生父亲”、“社会父亲”和“精
神父亲”。三种父亲的角色的的个人诉求与社会准则之间存在着冲突。通过解读
男性气质危机与美国文化的矛盾,从父子关系跨达到国家男性身份定位的思考。
其他对于男性主义的研究大都是附属于女性主义或者女性角色研究的。如 2019
年彭雨韵《从女性主义视角探析伊莎贝尔·阿连德笔下的男性人物》、2017 年王
晓绘《女性主义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研究——以李玉导演作品为例》、2015 年王丽
娟《自由女性主义视角下简·奥斯汀作品中的男性研究》等都是从女性主义的理
论视角下进行男性角色的解读。
笔者在知网上以“男性主义”为检索词,检索出了 2015 年至 2019 年的相关
文献。男性主义的主题研究很匮乏,多数文章都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或者理论来
对男性进行分析解读。不过还是有少许文章是研究男性主义的。2016 年张小燕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男性气质研究的主要维度》指出男性主义在西方近年的研究
受到了福柯的话语理论的影响,研究方向转变到了男性身体、男性欲望以及社会

13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定位方式。研究角度的深入和扩展也有助于为文学领域打开新的角度。2018 年宋
耕《男性研究的历史维度与现实意义》就指出了性别研究不等同于女性研究,相
对于西方的男性研究,国内的男性研究还十分匮乏,男性研究具有广阔前景和视
角。

1.4.2 瑞文·康奈尔男性气质理论

国内由于社会学以及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关于男性气质的研究在普及度和影
响力上都有所欠缺。西方的性别研究有两类主流观点,分别是性别差异研究和性
别角色理论研究。性别差异研究的主要观点是生理决定论,该观点过于绝对地肯
定了生理性别的决定作用,否定了后天的生活实践的影响。性别角色理论则与之
相反,更多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该观点对男女的行为规范制定了一套规范,
而忽视了个人的实践能动性。
澳大利亚社会学家瑞文·康奈尔 Connell R W 则很好地规避了这些理论的缺
陷,瑞文·康奈尔认为性别是一种社会关系结构,性别是以身体为基础的社会关
系结构,也就是以身体作为载体而从事的一系列社会实践。这就肯定了身体和实
践对自身的影响,同时实践又具有动态性。个人社会实践又受限于不同因素的影
响,如生产关系、权力关系、情感关系、象征关系,以此为衡量标准来定位处于
支配位置、从属或同谋位置,所以男性气质在性别关系结构中的“位置”取决于
定义这个结构的机构和文化。男性气质还受到历史、社会环境、个人实践的三个
维度所影响,每个人的男性气质都是动态的,这就表明了男性角色不都是静态、
负面角色的代表,他们中还有人是处于被支配、受压迫的对象。
瑞文·康奈尔的观点避免了常见的二元对立观点。男性主义研究要将与性别
有关的社会实践和相关的社会关系结构作为重点,聚焦于社会机制,阶级,种
族,性别等多重权力关系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些因素和历史发展过程以及这些因
素和结构的社会文化差异性等因素对于个人的性别身份和性别实践的影响。该理
论不会直接提供一个程式化的研究方式,而是鼓励每个人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
文学批评。
根据瑞文·康奈尔对男性气质的研究,应用到文学分析,可以分为以下步
骤,首先分析语言描写内容层面,聚焦于男性之间的内部关系,从男性角色的女
性气质、自我认同危机和男性群体之间等级关系来分析男性角色。其次分析的是
塑造的人物背后所蕴含的主题思想,结合男性主题命运和社会、作家个人生活经
14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历所结合,从人物的青春崇拜、命运结局、爱情三个方面去分析。
笔者主要采用的是平行研究的研究方法,通过文本对比对作品人物进行分
析,文献资料通过在中国知网上对王尔德以及白先勇的研究期刊和论文进行查找
分析。研究其作品中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不足的方面。

15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第 2 章 从男性气质角度比较二人笔下的男性角色

根据澳大利亚社会学家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的研究,分别从男性角色的
女性气质倾向,自我认同危机,男性角色的社会关系类型三个方面对两位作家中
的男性角色进行分析。本文中所探讨的男性角色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文学作品中
的以男性为书写对象的文学作品,由于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中还包含动物形象,
因此讨论的男性角色不仅包含了人类社会中的男性角色,还有生物中的雄性角
色。

2.1 男性角色共同存在的女性气质倾向

在生理学和社会学两个层面来讲,性别可以划分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
性别(Gender),生理学明确地根据生殖器来划分男女,而从社会学角度来划分则
会相对复杂,一位男性可以拥有社会所定义的女性气质,如细心、感性、温柔
等,而一位女性也可以拥有男性气质,如果断、勇敢等。1936 年,美国心理学家
特曼以及迈尔斯就指出两性差异不在智力,而在于男性化或女性化的人格类型,
他们设计出首张的“男性/女性气质量表”也是基于此理论,以量化的方式测量
个人的性别气质倾向及程度。
在白先勇和王尔德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其男性角色有着许多女性的气质。白
先勇的小说《月梦》中,男主角静思被描写“一片亮白的月光泻在他敞露的身
上,他的脸微侧着,两条腿很细很白,互相交叉起来,头发濡湿了,弯弯的覆在
额上,精美的鼻梁滑得发光,在一边腮上投了一抹阴影,一双秀逸的眸子,经过
湖水的洗涤,亮得闪光,焕发得很,一圈红晕,从他苍白的面腮里,渐渐渗了出
来 1”;(白先勇《月梦》)《青春》中少年身上的“匀称的肌肉,浅褐色的四
2
肢,青白的腰,纤细而结实,全身的线条都是一种优美的弧线 ”(白先勇《青

1
白先勇.白先勇集[M].刘俊编注.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4:46
2
白先勇.白先勇集[M].刘俊编注.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4:88

16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春》)。还有《藏在裤裆里的手》中的吕忠卿,性格内敛、怯懦。
白先勇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五大阶段,主要为: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为第
一阶段,这期间是在台湾的小说创作;一九六四至一九六五年为第二阶
段,也是留美初期的小说创作;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一年为第三阶段,代表作是
小说集《台北人》;一九七一至一九七七年为第四阶段,代表作是小说《孽
子》;一九七九至今为第五阶段,是他后期创作阶段,耄耋之年的白先勇已经鲜
有小说创作了,主要推广昆曲和《红楼梦》的讲解。
上文提到的《月梦》《青春》《藏在裤裆里的手》这三部作品都是在白先勇
第一阶段时期写作的,这也契合了当时白先勇的年纪,当时他还是一位血气方刚
的少年作家。因而,这个阶段的文学作品总是喜欢同感情联系在一起。这个时期
的台湾远没有现在开化,作品中这些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角色因而也常以悲剧收
场。《月梦》中的静思早早地死于肺炎,《藏在裤裆里的手》中的吕忠卿性格软
弱,依赖于他人,害怕与人接触,这和从小的家庭环境有关系,成家后不受待
见,被嘲笑,人格不健全。这些男性不符合社会上所期待的男性形象,不仅受到
男性的压迫,还受到女性的蔑视。他们享受不到父权的红利,反而还受到社会的
压迫而沦为社会的受迫害者。
在王尔德作品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道林格雷,“他确
3
实长得漂亮无比,红红的、曲线柔和的嘴唇,直率的蓝眼睛,卷曲的长发。 ”在
他的童话故事《星孩》里,“星孩”是“长得又白又娇嫩,就像精细的象牙一
样,他的鬃发就如同水仙花的花环。他的嘴唇也像红色的花瓣,他的双眸犹如清
4
水河旁的紫罗兰,他的身材恰似田野中还没有人来割过的水仙草。 ”王尔德笔下
的这些男性角色也是极具女性气质的。他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在希腊文化中,
同性之间的感情胜过于异性之间的,是更为神圣的情感。在《少年国王》中,就
有描写少年“呆呆的凝视着一块刻有美少年阿多尼斯像的希腊宝石。还有人传说
5
亲眼见他用自己的热唇去吻一座大理石雕像的前额 。”
男性气质具有动态发展和变化过程。男性从小就一直被要求果敢、坚强。做
好一位“有泪不轻弹”的男人。落泪,展示脆弱会被认为是“不够男人”的表

3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18
4
王尔德.快乐王子:王尔德童话全集[M].王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9:111
5
王尔德.快乐王子:王尔德童话全集[M].王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9:50

17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现,正是这样的社会期许无形中给男性造成压力。
弗洛伊德《性学三论》中提出过在心理、生理学层面纯粹的男性或者女性是
不存在的。两者笔下男性角色共存的女性气质与王尔德和白先勇的儿时生存环境
有关。白先勇儿时的生存环境以女性为主体,父亲作为将军自然不会与孩子过于
亲密,并且七八岁时由于肺炎一个人“独处”了好几年。这些经历都使得他对女
性的依赖。王尔德儿时由于母亲对女孩的喜爱,对王尔德从小的培养就如同女孩
子一般,并且他的妹妹艾索拉(Isola)儿时离世,也给王尔德造成了很沉重的打
击。所以女性角色在儿时对他们的影响是远大于男性的。除了对女性的依赖,男
性角色的女性气质也是对男性文化的颠覆。无论是王尔德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
还是白先勇所处的中国巨变的时代,男性们都是需要保持所谓的“男子气概”。
社会的规约不容许男性的多样化,作者们笔下的这些男性角色们也就映射出社会
上不被关注的那些男性角色们。

2.2 男性角色共同存在的自我认同危机

自我认同是每个人在构建自我,认识自我时必经的一个过程,自我认同包括
了性别认同、个人身份认同、民族身份认同等。“男性要形成男性气质,必须有
一个自我构建的动态过程,在其寻求身份认同过程中,难免有快感、压力和痛
苦。6”我们可以通过对两者作品中男性角色的民族认同和性别认同两个方面来进
行解析。

2.2.1 民族身份认同的危机

白先勇和奥斯卡·王尔德两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民族认同危机,这与他们
的生活阅历息息相关。白先勇先生是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将军的儿子,抗
日战争时流,他流转于上海、重庆、南京之间,在 1948 年到了香港,4 年后的的
1952 年又移居台湾,辗转几地之间。王尔德生于 19 世纪 50 年代爱尔兰都柏林,
是家中的次子。母亲是一位诗人、作家,父亲威廉姆·王尔德爵士是一位外科医
生。王尔德的戏剧《理想丈夫》中的一句台词很贴切地反射出作者王尔德当年初
入社会的处境和心态———“不幸的是我出身好, 却很穷。这两点在今天是无法

6
詹俊峰.性别之路-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探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105

18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原谅的东西 。”
在他们作品中的不少男性角色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角色认同的困惑。例
如,白先勇的小说《安乐乡的一日》讲述了移民美国的华人家庭面临的困境,展
现了华人所负载的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置身于他国文化中,
脱离母体文化的华裔已经被边缘化为“他者”。约翰·贝利(John W.Berry)的
文化适应理论就指出边缘化的文化现象,依萍和伟成一家的所有冲突就来自于民
族认同的矛盾,依萍和伟成对于女儿宝莉的教育方式就截然不同。依萍“一生的
8
愿望就是想做一个称职的妻子,一个贤能的母亲 ”。而伟成对美国文化却整合地
9
很好,习俗、观点都被美国方式给同化了 。对民族认同不一样的想法导致和女儿
的关系就截然不同,伟成只希望女儿长大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全适应环境的人,而
非囿于某一种身份的人。依萍越是因为在国外,越是时时刻刻地提醒着自己是位
中国人,处处更加谨慎,从心理也对当地文化有排斥,行为上经常下意识地强调
着异国身份。
在白先勇的小说《夜曲》中吴振铎一直在海外未归国,多年后和吕芳相见却
早已经是物是人非,虽然自己在国外已经功成名就,可是自己仍然心中有愧。
10
“这是多年的一个心病,总好像自己是个临阵脱逃的逃兵一般 ,”在美国的这
些年,吴振铎几乎不交中国朋友,也鲜少关注中国的消息。白先勇笔下的这些男
性角色都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民族认同危机,这当然和他本身的经历分不开,从
小就随着家族四处居住,到后来移居台湾,和大陆隔海相望。
在白先勇另一部小说《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主人公王雄因为打日本
人被当作壮丁抽了出来,之后来到了台湾,他在文中就问到“表少爷,你在金门
11
岛上看得到大陆吗? ”落叶归根的观念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中,最后客死在了
归乡的路途上。
对比伟成,吴振铎和王雄三人,伟成是融入异国文化最好的。在国外的生活
也是一帆风顺,吴振铎在事业上有成就,可是在个人生活上依旧落寞,年老时看

7
杨霓. 社会身份焦虑感刍议——以奥斯卡·王尔德为例[J]. 学术探索(2),2015:131-135.

8
白先勇.白先勇集[M].刘俊编注.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4:169
9
白先勇.白先勇集[M].刘俊编注.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4:170
10
白先勇.白先勇集[M].刘俊编注.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4:276
11
白先勇.台北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114

19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清了自己想要的,和相处多年的夫人离异,一个人身处异国他乡时,即使站在人
潮汹涌的中央公园,也还是不由感叹“真的,外面真的很冷。” 王雄作为社会
的底层劳动人民,没有学历,没有手艺,一个人在他乡生活,照顾花草和孩子成
了抚慰他心灵的寄托,可是孩子长大后,与自己却不再亲密,自己的精神寄托便
消失不再,生活的动力也无处可寻了。生活上的不如意,最终萦绕于心的还是如
何魂归故土。
王尔德的小说《理想丈夫》中,罗伯特·奇尔顿爵士就充分体现了民族认同
危机。被视为“理想丈夫”的奇尔顿爵士为了塑造自己的完美身份,年轻时通过
向股票投机商出卖内阁秘密而开始积累了财富,这一直是他内心难以言说的秘
密,即使他的妻子奇尔顿夫人也从来不知晓。在夫人眼里,自己的丈夫是一位
“理想丈夫”。当谢弗利夫人到来,奇尔顿爵士大惊失色,因为这个秘密即将泄
露,而自己刻意塑造的完美形象即将毁于一旦,自己跻身进入上流社会的成就也
会就此消失。“我们有现代道德的狂热,大家都不得不争做廉洁奉公的完人,拒
腐蚀的完人12 。”在面对丑闻时,一向具有男子气概的爵士也懦弱下来,被他人
步步紧逼,对自己不够自信,害怕自己的丑闻被妻子知晓,进而会扼杀彼此之间
的爱。好在有戈林子爵的帮助,缓和了奇尔顿和他夫人之间的冲突,及时化解了
自己的丑闻危机。即便奇尔顿事后向慈善机构捐款以弥补自己的过错,可是时代
不容许犯错,任何一点污点都被无限放大,每个人都被迫塑造成完美人设。
根据瑞文·康奈尔的理论,性别实践构型包括了三个层面,分别是个人层面
的“性别工程”、社会层面的“性别体制”、世界层面的“性别秩序”。个人层
面具有能动性,所以无论是白先勇笔下的伟成、吴振铎,还是王尔德笔下的奇尔
顿爵士,都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塑造自身的男性气质。伟成做股票经纪发了财,他
的家成为住在“安乐乡”的唯一华人家庭。伟成以理性实际的快乐主义作为生活
的准则,因而比较容易放弃自己的族性身份认同,而去建构新的身份认同,也因
此从“移民”这一边缘的男性角色转变成为从属型男性。吴振铎和伟成虽然一样
都是移民美国,甚至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医生,也在纽约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在社
会层面上的他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男人,但是在面对多年未见的恋人时,他却还是
十分愧疚,他契合了康奈尔的个人的多层面性的特点描述——在社会层面是霸权
性男性,而在个人情感关系中可能又是处于被支配位置。
奇尔顿爵士这个人物生活的背景是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社会极力推崇完美

12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411

20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的道德水准。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型男性气质,享受父权红利,奇尔顿就必须塑
造成一位有能力、品行高尚、不容许任何道德污点的上流社会人士。
男性角色的民族认同都和作家们成青少年时候的离家求学息息相关。白先勇
从大陆辗转到中国台湾,再到美国求学,从以农业为主的农耕文明社会突然来到
日新月异的工业社会,生活习惯上的无所适从,精神上的无处安放。民族身份认
同的困境应运而生。白先勇聚焦这类漂泊他乡的异乡人在与所处的国家无法与自
己的精神需求相结合,也通过书写这类群体来肯定了自身国家文化对一个人的深
远影响。王尔德并没有像白先勇跨越不同的大洲,他遭遇的是作为在英国的爱尔
兰人找不到自己的归属。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在爱尔兰会被当作英国人,在英
国会被当作爱尔兰人。他笔下的罗伯特·奇尔顿爵士就充分地塑造出自身理想丈
夫的榜样,无论人后有着怎样的的不堪,对外应该都是一位有修养、有道德的绅
士。两者笔下的不同民族危机都反映出不同程度的自身身份认同,白先勇更多的
是处于异地对家国的怀念和无处排解的漂泊感,王尔德更多的是讽刺维多利亚时
代中晚期上流社会“高尚”的上流社会生活的腐朽。

2.2.2 性别身份认同的危机

随着女性主义和人权运动的发展,对性别研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生活在 19
世纪英国的王尔德是一位著名的唯美主义作家,他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超前性。
白先勇从大陆到台湾,然后去海外求学、教书,中西交融的文化背景也培养了他
前卫的的思想意识。从二人的作品来看,不少男性角色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性别认
同危机。下文从男性角色的行为和情感倾向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白先勇小说《月梦》中的吴振铎医生对于静思的爱恋从年少时便开始,在静
13
思去世后的许多年,一见到和静思相似的人“就会生出无限的眷恋来 。”吴振
铎是一位具有明显同性倾向的人,他一生中只有唯一一次和异性的亲密接触,那
时他在印度当随军医生,被同伴灌醉,拉到了一个下等妓院。
白先勇小说《寂寞的十七岁》中,杨云峰的性别认同危机就处于朦胧阶段,
在外表上,杨云峰具有女性化特征,“我继承了妈妈的皮肤,还是娃娃脸,白得
自己都不好意思。有人叫我“小白脸”,有人叫我“大姑娘14 。”在文中,杨云

13
白先勇.白先勇集[M].刘俊编注.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4:48
14
白先勇.白先勇集[M].刘俊编注.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4:108

21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峰和魏伯飏的关系不仅仅是好朋友,杨云峰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性格孤僻,朋
友不多,因此,他对魏伯飏除了有朋友的关系还有情感的依赖。西方学者塞基维
15
克认为“男性的同性社交欲望与同性恋欲望之间存在着连续性 。” 除了魏伯
飏,文中还有一位女同学唐爱丽强吻了他一次,这是杨云峰人生中第一次和女性
的亲密触,他害怕得逃出教室。文末在公园,他被一位大叔强吻,这几次经历都
说明了杨云峰的性别认同危机,杨云峰是一位十七岁的男生,他对班长魏伯飏有
依赖,对女同学和大叔的亲吻则感到恐惧。当然,很多人对杨云峰的性向存在着
不同的看法。
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中就表明“人是雌雄同体的,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双
性恋。有时男性和女性的自身性别心理性别不是完全对应的。而人们选择的性对
象和人的特性的关系要大于和性别的关系。”性向本来就不是非男即女的对立选
项,性向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变化。
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多以男性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由
五个故事组成,分别是《快乐王子》、《夜莺和玫瑰》、《自私的巨人》、《忠
诚的朋友》和《神奇的火箭》。而《石榴屋》则包含了四个故事,分别是《少年
国王》、《西班牙公主和小矮人》、《渔夫和他的灵魂》和《星孩》。这九个童
16
话里,主要角色都是男性 。如果看过奥斯卡·王尔德英文版的童话故事,会发
现在《神奇的火箭》和《快乐王子》里面的火箭和燕子都是用“He”来指代的,
王子和燕子之间的感情以及到文末两人死在一处的凄美场景都彰显了人物角色的
性别认同危机。
而他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的画像中,具有明显同性倾向的就是画家巴
慈尔。
“道林格雷?这是他的名字?”亨利勋爵问道,穿过画室,朝巴慈尔·霍尔
华德走去。
“是呀,我并没有想告诉你他的名字。”
“为什么不呢?”
“啊,我无法解释,要是我挺喜欢什么人,我绝不会把他们的名字告诉别
人,要不,这就好遗弃了他们的一部分。17”

15
詹俊峰.性别之路-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探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131
16
戴昕航. 论同性恋身份对王尔德创作的影响[C].上海师范大学.2014,5:7-8
17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7

22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从这段对话,就可以很清晰地察觉到画家对道林的喜爱,并且对他具有控制
欲,不想把他介绍给亨利勋爵。在得知道林要和西贝尔结婚的消息,画家“大吃
18 19
一惊,皱起眉头 ,”“他无法容忍这桩婚姻。 ”这些行为的描写都显示了画家
对道林格雷超越友情的关心和喜爱。
有关白先勇和王尔德作品中的同性恋情节有过不少的研究,笔者更多地聚焦
作家的生活经历。有一些研究把王尔德定义为同性恋者,笔者认为该描述不准
确,王尔德是具有同性恋情节,他也曾结婚生子,有过一段家庭美满的生活。王
尔德的同性恋情节在求学期间受到了希腊文化的熏陶。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求学
经历,尤其受到希腊史教授 J.P.Mahaffy 的影响。求学时代的王尔德对希腊文化十
分热爱。希腊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个人价值,尊重个人的成长和选择,人有自我选
择和追求幸福的权力。这些理念对王尔德日后夸张的穿着,以及勇敢地追求自己
喜爱的事物提供了源动力。白先勇的情感经历从散文《树犹如此》略知一二,他
和好友王国祥年少时便结识,之后三四十年两人风雨同舟,王国祥因病去世。相
比于王尔德,白先勇至今未婚,他的性取向也是公开的秘密。两人的情感经历使
得他们对具有性别认同危机的男性有一定的了解。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不同也导
致了作家中的性向描写存在不同,王尔德笔下男性角色的性别认同更加隐晦和委
婉,而白先勇作品中的性别认同危机是直接而坦率的。

2.3 两位作家笔下霸权型男性和从属型男性的比较

男性解放运动表明,父权体制下的男性性别角色会对男性产生负面影响。因
为男性在成长过程中为了塑造男子气概,所以必须忍受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伤
害和格外的孤独;成年后情况依旧不同乐观,男性要独自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
展示出脆弱是被认为不够男子气概的表现,内心痛苦却又不能轻易表露感情,这
一系列因素也导致了男性身心健康欠佳,寿命缩短,感情生活匮乏。男性内部其
实也存在着不同等级和类型。
根据瑞文·康奈尔的研究,可以大致把男性划分成掌握父权制特权的“霸权
性男性气质”和受到父权制压迫的“从属性男性气质”。划分这两种类别的标准

18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73
19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80

23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有如下四点:
一、权力关系。也就是说谁控制谁以及如何控制,本章讨论的是男性之间的
关系,就是比较强势的一方控制另外一方,常见的手段可以是歧视、压迫、骚
扰、施暴等。
二、生产关系。主要涉及的就是分工问题以及整体劳动分工。
三、情感关系。情感关系主要和性取向相关,包括异性恋和同性恋的感情关
系,其中同性恋的感情处于底层地位。
四、象征关系。性别的象征关系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服装、化妆、姿势、
20
照片、电影、建筑、态度等。
根据这四个标准,可以把作品中的男性角色类型划分在霸权型和从属型。

2.3.1 霸权型男性角色的比较

霸权性男性一般是具有权力的,处于生产关系中优势的一方,情感上为异性
恋的,在言行举止上有明显的男性化特征。
白先勇的小说《孽子》中父亲的形象大都是霸权型男性,最为典型的就是傅
崇山,傅崇山以前在大陆当过官,抗战期间,傅老爷子身为副师长,驻守五战
21
区。退役后和朋友合伙经商,开了一家纺织厂,自己是董事长 。傅崇山这一人
物角色无论在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是公认的极具男性气质的人物。傅崇山对
自己的儿子傅卫给予了厚重的期许,傅卫“从小就讨人喜欢,文的武的,一学就
22 23
会 。”傅崇山对傅卫也是很满意,觉得“二十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 。”可是在
24
得知自己的儿子和下属做出那般“可耻非人的禽兽行为 ”时,对儿子一下子彻
底失望,要强的儿子在自责的同时得不到父亲的理解,迎来的只有无尽的悔恨、
责备、冷漠。因此,也只能以自杀来结束这悲惨人生。
傅崇山这一人物在文中的出场时一直在默默帮助着这一群在“黑暗中的孩子
们”。人物形象的转变也正好契合了瑞文·康纳尔对男性气质的定义,她认为男

20
詹俊峰.性别之路-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探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143
21
白先勇.孽子[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0:184
22
白先勇.孽子[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0:250
23
白先勇.孽子[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0:251
24
白先勇.孽子[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0:252

24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性气质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具体历史和社会环境的性别
实践的束缚。傅崇山作为一位军官,接收到的正统教育和习俗让他立志要光宗耀
祖,成年后需要娶妻生子,走上正常人应该有的轨迹,而儿子的性取向和社会期
望相悖,这就成了儿子的一个污点。在儿子死后,傅崇山受到了打击,在一次偶
然的经历中遇到了一位少年,这次契机让他慢慢愿意去了解逝去的儿子,转变自
己的看法,到后来自己去主动帮助这些不被社会所接纳的少年们。他曾经对少数
性向群体的看法就从之前的抵触到了解,再到接纳。
浪荡子(Dandy)也称为花花公子,一般都是穿着考究、谈吐优雅、家境优
良、追求艺术、推崇唯美主义的人们。他们反对传统和主流的生活方式,喜标新
立异。王尔德笔下的浪荡子成为了其作品中唯美主义的代言人,通过诙谐、睿
智、讽刺的语言来诠释自己的创作理念。
在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亨利勋爵是一位典型的浪荡子形
象,他能言善辩,将道林格雷视为他的实验品。在西贝尔自杀后,他劝解道林格
雷不要悲伤,将死亡看做一门艺术,道林被他的言语所蛊惑,认为西贝尔的死是
一门伟大的剧目在生活中的上演。他秉承着“艺术高于生活”的理念,导致道林
自愿出卖自己的灵魂,让画像代替自己老去。
他的另一部小说《理想丈夫》中,卡夫沙姆勋爵是典型的霸权型男性。他眼
25
中的男性就是需要“每个有身份的男人都要结婚 。”只有工作努力,娶个好媳
妇,结了一门明智的婚姻,走了一条正道才符合自己的期许。他称自己的儿子戈
林勋爵为“现世宝”,全然看不到儿子身上的优点。可正是这样一位社会定义下
的花花公子,凭借着出色的问题解决能力,帮助“理想丈夫”度过了丑闻事件。
两者作品中都包含了不少了霸权型男性。王尔德笔下的浪荡子们是最具典型
性的霸权型男性,浪荡子是唯美主义的代言人。唯美主义起源于法国,英国却成
为了唯美主义的主要阵地。19 世纪维多利亚女王的执政使得英国经济迅猛发展,
与此导致的的就是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的过度发展导致精神、文化方面
的落后,拜金主义和商业主义使得宗教出现危机、道德发生沦陷。种种情况都滋
养了唯美主义的发展。“为艺术而艺术”作为最核心的理念。通过浪荡子的形象
去对拜金主义、商业主义的反抗。白先勇笔下的霸权性男性主要集中在《孽子》
中的父亲的形象。以傅崇山和王尚德(王夔龙父亲)为代表,身为军官和政府高

25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455

25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官的身份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中是道德规范和霸权男性气质的代表。通过“父
与子”的强烈对比,塑造出正统家庭对孩子望子成龙的期盼以及希望在儿子身上
去补偿自己年轻时的遗憾。这也很容易使人联系到白先勇自身的家庭。白先勇塑
造的霸权男性使得《孽子》一文不仅仅是探讨性少数群体,而是通过冲突的父子
关系升华了其主题,给予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2.3.2 从属型男性角色的比较

从属性男性处于性别秩序的底层,不仅受到霸权性男性压迫,还受到部分女
性的歧视。在白先勇小说的《孽子》中,小说中的李青、吴敏、小玉和老鼠就是
典型的从属性男性。这四个男孩都是出于社会的底层,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
没有正经的职业。阿青由于自己性取向的事情被父亲所厌恶,逐出了家庭,一个
人在外流浪。父亲希望阿青以后能同他一样去从军,考入警校,可是事与愿违,
小说的最后两者的父子关系也没有得到缓和。吴敏一心一意地对张先生,可是张
先生在听到他割脉自杀的消息还能无动于衷地做在家中看电视,可见吴敏在他心
中的地位还不如一位雇佣工人。小玉能说会道,游走于各个男人之间,可终究还
是做着不光彩的工作。老鼠在他哥哥看来,他就是自己的小伙计,有一点不顺心
就拳打脚踢,丝毫没有亲人间的关心和疼爱。这四位男生是从属性男性的缩影,
他们都因为自己的性取向而处于社会的边缘,被社会群体所鄙夷。在二十世纪的
东方文化背景下,他们都受到了很大程度上“霸凌”,这个“霸凌”是身心两方
面的,这四个男生无疑都受到过暴力对待,除此之外,心理方面也受到摧残,家
人的不理解,社会的不认可,这一层层压力都让他们喘不过气。
王尔德作品中的男性大部分都是浪荡子,对此有不少研究。从《道林格雷的
画像》中的亨利勋爵,到《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中的伊林沃斯勋爵、《温莎夫
人的扇子》的达林顿勋爵、《理想丈夫》中的哥林子爵以及《认真的重要性》中
的杰克和爱尔杰龙。王尔德笔下的浪荡子虽然都形象各异可是有许多相同之处。
“他们个个风度翩翩。讲究穿着、注重享乐、谈吐不凡、在漫不经心的格言与悖
26
论中透出大智慧 。”在王尔德的人物笔下,要分析的从属性男性是《道林格雷
的画像》中的道林格雷。从社会地位上财富来说,道林格雷的确是属于霸权性的
男性,仔细分析人人物,就会发现道林格雷其实是亨利勋爵的实验品。

26
李元.唯美主义的浪荡子:奥斯卡·王尔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70

26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一个漂亮的女人,为了疯狂的恋情而不顾一切。几周如痴如狂的甜蜜日
子,被一桩奸诈丑恶的罪行所打断。挨过几个月无言的痛苦之后,一个婴儿在阵
27
痛中出世了。死亡夺走了母亲,把孤苦伶仃的男孩留给了专横冷酷的老人。 ”
这便是道林格雷的出身,原生家庭的冷淡使他缺乏爱和关心。他凭借着出色的外
表受到了许多的善意,画家巴慈尔就真心待他,可是他却不以为然。在认识亨利
勋爵后慢慢被引诱最终成为“魔鬼”。“道林格雷是他手头的一个小专题,并且
28
有可能得到丰富的成果 ,”亨利勋爵通过和道林的沟通一步步在对他进行诱
导,让他对青春的逝去感到可怕,让他对西贝尔的自杀感到凄美而不是愧疚,让
他变成一位唯美主义者,甚至可以超越道德。道林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了画像,
他渐渐逝去了自我,留下的只有青春和美貌。他将巴慈尔杀害,间接导致坎贝尔
自杀。画巴慈尔在临死前对他的指控“我们可以以对朋友的影响来判断一个人。
你的朋友似乎对名誉、德行和清白都毫不在乎。你使他们疯狂地追求享乐,他们
已经泥足深陷,而你是领头羊。就是你把他们带到那儿的,你自己却一笑了之
29

对于道林格雷和亨利勋爵的关系。文中虽然没有正面书写两者的关系,可是
通过文本分析还是可以发现两者关系的不一般。
30
我看过你的照片,对你很熟悉。我想我的先生那儿十七张你的照片
你激起了我狂热的欲望,想了解生活的所有方面。自从见到你后,一连几天,
我的血管里似乎一直搏动着某种东西31
32
你的嗓音和西贝尔文的嗓音是我永世难忘的两种嗓音
你对我有一种奇怪的吸引力。要是我犯了罪,我会来向你交代,你会理解 33
我的
小说中另外一位很明显的从属性男性就是西贝尔的弟弟-詹姆斯文。他仅仅
是一位下层阶级家庭的孩子,职业只是一位水手,为了生活被迫离开家乡。在得

27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36
28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60
29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148
30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46
31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49
32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52
33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53

27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知姐姐爱上了一位上层男士时,便不看好这份感情。“他是个上等人,所以恨
34
他,出于某种连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奇怪的阶级本能,他恨那个上等人。 ” 事实
证明他是对的,姐姐被抛弃自杀身亡。自己的姐姐自杀却无处报复。在多年后遇
到了道林格雷却被他的容貌给欺骗而错过了给姐姐报仇的机会。最后惨死于他人
的枪下。他的死就如同那只野兔般不起眼。“这一枪正好打在他胸部,他一定是
35
当场就死了。来吧,我们回家去吧。 ”对一个人的生死毫无怜悯之心。显示阶
级分化的巨大差距造成的人的地位的不平等。
从属性男性是在权力、生产、情感、象征关系的某个方面或者多方面都是处
于劣势地位的。同性恋、社会底层的男性构成了从属性群体。从属性男性内部又
存在一定的等级,情感关系上处于被动位置的道林格雷和各个方面处于劣势的詹
姆斯文相比,两个人的地位就出现不对等。白先勇笔下的从属性男性群体是主要
描写的群体,从短片小说到《孽子》都是聚焦边缘男性。通过这些男性的塑造体
现出的是白先勇对这些群体的怜悯和关注,王尔德笔下的这些男性则显示出了他
的矛盾性,一方面厌恶上流社会的虚假,一方面又享受着上流社会阶层带来的福
利。
通过对男性角色内部以及群体之间的分析。身处不同时空的两位作家作品中
的男性角色有许多共同点,充满女性气质的男性、有着不同程度的自我认同危
机、聚焦社会底层的男性们。这些共同点可以与作家们的成长经历相联系。幼时
身边以女性为主体的环境形成了对女性的依赖,所塑造的不少男性角色也存在一
定的女性气质。求学时期王尔德赴牛津求学和接受的希腊文化,白先勇的海外求
学经历以及和挚友王国祥的相遇,这些经历都使得脱离母体文化的作家产生自身
民族认同危机和性别认同危机。相异的是聚焦的不同男性群体却有着不同的缘
由。白先勇通过对边缘人的描写,体现的是对该群体的关注和同情,而王尔德更
多地是关注霸权性男性,塑造一系列的浪荡子形象来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言
人,通过其行为、言语对时代进行嘲讽。

34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67
35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198

28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第 3 章 从人物命运角度比较二人笔下男性角色

在探究人物命运时,可以发现人物之间有许多的共性。虽然王尔德和白先勇
所处的时代相隔一个世纪,不过两者笔下的男性角色却有着相同的困扰,角色们
对青春有着极大的眷恋,希望能留住青春。他们都对时间极为敏感,有的牢牢抓
住过去不放,有的早已抛弃过去。他们都对爱情充满了激情。这部分从青春,时
间以及爱情和人物命运这三个主题对两者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男性角色进行比较分
析。

3.1 共同拥有的青春崇拜意识

白先勇的作品中很多男性人物对青春有着强烈的执念。他的小说《青春》中
36
的老画家希望画出一幅少年的画像,因为那“将是他生命的延长 。”他想通过
颜料去"调出一种嫩绿色,嫩得发亮,嫩得带着草芽上的腻光,那是一种青春的
37
肉色 ”可是却怎么也调不出,第一笔就无法涂抹到画布上。少年的轻盈和老画
家的老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老画家不甘心年华逝去的痛苦,想拼命抓住青春的
气息。可是青春又怎能再重来,青春就如最后的少年般在海平线消失得无影无
踪。
另一部小说《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里,教主年轻时曾红遍了半边天,还出
演过唐伯虎这一角色。可到老年来却落得孑然一身,在公园里每天无所事事,只
能和年轻人说说自己年轻时的辉煌慰藉自我。他希望在一位男学生身上找回自己
青春的记忆,却因此还锒铛入狱,被关了两个月,吃了不少苦头。年轻时的辉煌
和年老时的颓败都是不可逆的,教主一直活在过去而又不甘于现状。
小说《孽子》中的郭老以前也是个小有名气的摄影师,他的“青春艺苑”就
38
是公园里的历史。他喜欢“找些有灵气、有个性的人来拍 。”相册中的阳峰曾

36
白先勇.白先勇集[M].刘俊编注.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4:87
37
白先勇.白先勇集[M].刘俊编注.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4:87
38
白先勇.孽子[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0:59

29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经是台语片的红小生,现在已经成了一位秃头,桃太郎为爱殉情,阿凤和龙子相
恋最终落得一人死一人疯的下场。盛公曾经是一位影视明星,现在是影片公司的
董事长。经常会招待他们,请他们酒席。盛公喜欢不厌其烦地讲述过去的辉煌,
“我们确实不相信,相片里那个年轻英俊,眉眼灵秀的男人,竟会变成一个瘪嘴
39
驼背的丑老头 。”盛公也感叹到“荣华富贵有什么用?孩子,青春才是世上最
40
宝贵的东西 。”年轻时候的少年对青春都一无所知,仗着自己的青春便认为可
以一直这么潇洒下去,可是每个人都逃不过时间,年轻时再美好的容颜,再强健
的身体,随着青春的流逝,都会慢慢长出皱纹,体力也会日渐下降。郭老的相册
集就是公园里这些野孩子的青春的见证,每个人都在自己一生中最茂盛的年纪拍
下了一张照片,随着年纪的增长,自己早已不是照片上的模样。
这些人物的刻画,可以看出,白先勇自己对青春有着极度的敏感,他的作品
中的许多人物角色都对青春有着无限的留恋,“今昔之比”一直是他作品中的主
题。在欧阳子的文章《白先勇的小说世界-《台北人》之主题探讨》一文中就这
一主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文章中的“过去”指的是:青春、纯洁、敏锐、秩
序、传统、精神、爱情、灵魂、成功、荣耀、希望、美、理想与生命。在本章
节,本文只探讨了其中青春的一个部分。
白先勇小说《岁除》中的赖鸣升就是完全还活在过去中的角色,他和刘营长
在说着以前一起并肩作战的经历,退伍后人生不如意,退役的 3 万元还被别人骗
去了 2 万 5,还有《那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的王雄,他即使从大陆漂流到了台
北,他心中心心念念的还是家中的湖南“小妹子”,和王雄相似命运的还有《花
桥荣记》中的卢先生,以前在大陆的时候和罗小姐订了婚,在台北也任然坚守着
这份感情。他们对过去不仅仅是怀旧,而是执着于过去,而迟迟不肯放过自己。
《冬夜》中的吴国柱和《夜曲》(收录于短篇小说集《纽约客》)中的吴振
铎都是对过去时不时怀念,可还是活在当下的人,吴国柱在国外大学授课成为了
知名教授,可是自己却一直认为自己是个“逃兵”,在课堂上也从不谈及民国
史。当初没回国的吴振铎事业有成,但爱情不幸。他们都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
不会执着于过去,虽然内心对过去有些许遗憾,可还是能够奋力前行,继续生活
下去。
白先勇对这些人物其实都是抱有怜悯之心的,这也和他自身的经历有关,从

39
白先勇.孽子[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0:76
40
白先勇.孽子[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0:16

30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小四处漂泊和疾病带来的隔绝感。他也见证过这些战乱和社会变革,对这些人和
事有着切身的体会。
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一文中对青春的留恋体现地更为明显。道
林格雷就是为了留住青春和画像进行交易,将自己的灵魂出卖了。我们都知道王
尔德是一位唯美主义的先驱者,他的艺术理论“为艺术而艺术”以及认为美是可
以超越道德的,我们可以在此书中窥见一斑:
“美是一种天才的形式-甚至高于天才,因为他不需要解释。美是世间的自
然存在,就像阳光、春天、或者是映在黑黑的水中,我们称之为月亮的银色贝
壳”
“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好好地去感受它。不要虚度你的黄金时代,不要
去聆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救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
平庸和低俗。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病态的目标,虚假的理想。活着!把你宝贵
的内在生命活出来。什么都别错过。不断寻找新的感受,什么都不要怕......一
种新的享乐主义-那正是我们的世纪所缺乏的。41”
道林格雷就是王尔德唯美主义最好的代言人,通过这则寓言式的故事,来阐
述了自己对青春、对美的极度热爱。对比白先勇和王尔德两人的男性角色对青春
的态度,两者都对青春有着无比的留恋,文中的人物其实也都是作者内心的写
照。对青春的留恋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两位作家的同性恋身份,这个群体共
同有的是“一具具让欲望焚炼得痛不可当得躯体,一颗颗寂寞得发狂发狂的心
42
”社会的压迫,家人的不理解,自我认同的纠结,这一切都让这个群体更加压
抑,可越压抑释放的能量就越大。在这个群体中,大家不在乎彼此的身份,没有
尊卑贵贱,每个人都是寂寞的,也因此青春的优势显得极为重要,拥有青春就拥
有更多的机会和爱。
青春由于短暂而具有瞬时性,符合“唯美主义”的宗旨。王尔德也不断地塑
造出年少青春的男性角色。青春崇拜这一理念也贯彻了王尔德的一生,文学上醉
心于年少角色,生活上追求比自己小 16 岁的少年。白先勇笔下的青春角色并非
是受到唯美主义的影响,他说过美到极致时,总是有些凄凉的,因为很快就消逝
了。他所描述的青春不仅仅局限于外表上的美丽,还有这精神层面活力的生命

41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23-24
42
白先勇.孽子[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0:17

31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力、辉煌的成就、难忘的时光等。通过今昔对比升华主题,感叹时光已逝、英雄
迟暮的无奈。这种创作理念白先勇至今也还在秉承着,推广青春版《牡丹亭》和
《红楼梦》就是让传统文化回春。

3.2 悲剧意识和死亡宿命的共性

在阅读王尔德和白先勇的作品时,我们可以注意到他们笔下的角色的命运都
不是欢喜的结局,死亡是书中人物逃不掉的主题。
白先勇早期作品《玉卿嫂》中的庆生是玉卿嫂的爱人,玉卿嫂对庆生有着近
乎病态的占有欲,起始两人也是两情相悦的,当庆生爱上了其他人,玉卿嫂的占
有欲以及长期生活的压抑爆发出来,最终两人玉石俱焚。
白先勇的作品中的死亡主题不仅局限于肉体的死亡,在《那片血一般红的杜
鹃花》和《花桥荣记》中,王雄和卢先生的死亡使得白先勇的主题有着更为深远
的意义。王雄和卢先生都是都对以前在家乡的恋人念念不忘,无论是王雄对丽儿
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卢先生一人在台北的洁身自好,都随着丽儿的长大和卢先生
被家乡骗局被摧毁。多年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哀莫大于心死,这时的两位都丧
失了精神寄托,所以才有了后来肉体上的纵欲,文末两位男性角色都早早地死去
了,对他们而言,死亡反而成为了解脱。
王尔德的童话故事一直被称为“给成年人看的童话”。其死亡主题就使得他
的童话相对更加阴暗,不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般温暖和美好。王尔德一生只
创作了 9 篇童话, 结集为《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和《石榴之屋》。本文主要分
析男性角色,因而在这里分析的是《渔夫和他的灵魂》中的渔夫、《快乐王子》
中的王子、《忠实的朋友》中的汉斯。
渔夫为了和美人鱼在一起,与自己的灵魂分离,在灵魂的引诱下,又重新和
灵魂结合,代价就是再也见不到美人鱼了,再见到美人鱼时,美人鱼已经逝去
了,渔夫为美人鱼殉情。他们死后的地方开满了鲜花。快乐王子被做成雕像,看
尽了人世间的疾苦,燕子帮忙把自己身上的珠宝区救济他人,最后燕子冻死了,
快乐王子也因为没有了美丽的外表而被推倒了。死去的燕子和快乐王子的心都被
上帝认为是最美的两样东西。王尔德童话里蕴含着许多宗教精神, 而这些正是爱
的精神。因为有爱从得以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得到自我救赎。《忠实的朋友》中
的汉斯体现了仁义,汉斯为了履行当好朋友的义务,一次又一次地满足磨坊主的
无理要求,直到最后命运将汉斯带走磨坊主也没有履行他的承诺-把小推车赠予
32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汉斯。在这篇童话中有人会责备磨坊主的贪得无厌,读者更多看到的是汉斯的真
诚和对友情的依赖。王尔德的童话都不是美好的故事,充满了许多的悲观和现
实,可就是这样才让我们能学到更多,通过简单的故事来映射出世间的是非对
错、美丑。
白先勇文中的悲剧意识与当时所处的台湾环境有关。1960 年代的台湾政治不
稳定,和大陆之间的矛盾使得整个社会笼罩着阴霾,人们心理上充满了不安全
感,没有归属感。这样的社会当然会影响身处其中的白先勇。自身家庭因政治因
素也从昔日的繁华走向衰败。其笔下的男性角色们也都体现出无所依附、落寞的
状态。王尔德文中的死亡主题也和当时维多利亚中后期有关。前期的过于繁荣和
后期的由盛转衰形成鲜明对比,贫富差距严重。名不副实的英国伦敦面临着空前
的威胁。死亡主题也是唯美主义的体现,王尔德追求的是整体的美。而人生在世
就不可避免地会年老色衰,让花朵在最美丽的时候凋谢是最具美感的,所以文中
的死亡都是在角色年轻美丽的时候逝去的,贯彻着将生活活成艺术的理念。

3.3 执子之手和锒铛入狱的不同爱情归宿

白先勇笔下的女性都是对爱情有着飞蛾扑火般的忠贞,而笔下的男性关于爱
情的描写不多。《月梦》中的吴医生对静思的留恋无法释怀,在自己院子内建造
一位和静思相似的少年雕像,在看到和静思相似的少年依旧会无法抑制自己的情
感,吴医生一直囿于过去。
值得一提的是在《纽约客》中收录的 Danny boy 和 Tea for two 两篇文章让
爱情跨越了国度,种族。就如刘俊的《从国族立场到世界主义-论白先勇的《纽
约客》》一文中所说 Danny boy 和 Tea for two 这两篇小说都具有一个很明显的
特征,小说从所描写的内容从中国扩到到了世界,除了小说使用的英文化,小说
人物的多国化,而且内容涉及的题材-同性恋和艾滋病,也是一个跨越种族、国
家和文化的世界性现象。云哥感染上了 HIV,已经准备好离世的他却在一个互助
组织中认识了丹尼。这段时间的陪伴让云哥走上了自己灵魂的净化之路。从放纵
时期的肉欲之欢到之后的精神上的欢愉,他的爱情从肉欲上升到了精神层面。Te
a for two 中的大伟和东尼,珍珠和百合,酒保金诺和小费,安第和“我”。这四
对情侣,大家都因为常常聚在大伟和东尼酒吧而成为了好朋友。“我”因为安第
的去世而开始了自我流放,在几年后归来早已物是人非,酒吧早已转让,昔日好
友有的离世,有的在垂死的边缘,欣慰的是这四对情侣对对方始终是不离不弃,
33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不会因为病痛而离开彼此,他们之间没有社会的束缚,彼此之间也没有法律的义
务,有的只是纯粹的爱情。
王尔德笔下的爱情就不如白先勇笔下的爱情那么纯粹,相反,王尔德对爱情
的态度从他笔下那些浪荡子的口中就可以了解。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亨利
勋爵说着 “男人结婚是因为疲惫,女人结婚是因为好奇,结果双方都大失所望
43
”以及“一生中只爱一次的人是真正的浅薄者。他们自称为忠实和忠贞的,我
管它叫习惯性的懒散 ,或是缺乏想象力。忠实之于情感生活,犹如一致性之于
44
理智生活,纯粹是失败的自供状 。”他和他的妻子之间也互相欺骗,在文末亨
利勋爵的妻子离开了自己。西贝尔为爱而殉情的行为在亨利勋爵看来只是一场完
美的艺术行为,西本尔用自己的死使戏剧走向了生活。
在王尔德的四部戏剧作品中,《温莎夫人的扇子》中的温德米尔夫妇看似相
爱,可是对彼此都不存在信任,对对方也都有所隐瞒去塑造对方喜欢的模样。相
比之下,厄林恩太太拥有过爱情,也看过爱情的冷酷,因此更懂得接受更为真实
的爱情。
《理想丈夫》中的奇尔顿夫妇是社会上的理想夫妻,有着令人羡慕关系和地
位,奇尔顿害怕夫人的指责而隐瞒了年轻时的丑闻,而奇尔顿夫人所爱着的只是
他心中的理想丈夫,在知道丈夫的丑闻后,不但不表示理解和想办法解决,第一
45
反应而是叫喊着“别动我。你早把她弄脏了。 ”
《认真的重要性》中的爱尔杰龙,约翰,格温多琳以及塞西丽这两对的爱情
更是荒诞至极,两位女士爱的只是一位叫做 Earnest 的虚幻人物,在得知所爱的
人的真实姓名不是哦拿实时便立即拒绝了男士的求婚,而男士们为了赢得女士的
芳心儿要去再次教堂洗礼。戏剧的结尾两对都在一起了,可这样的感情真的是爱
情嘛?还是说爱的只是自己心中幻想的配偶。
《一个无关紧要的女人》中的伊林沃思勋爵在二十多年前和阿巴斯诺特在一
起过,后来伊林沃思勋爵抛弃了阿巴斯诺特夫人,阿巴斯诺特夫人只好一人独自
抚养孩子长大,受了不少苦。而多年后的相遇让着一家人又重逢了,儿子希望两
人能够结婚,伊林沃思勋爵只是希望能够得到儿子,而阿巴斯诺特夫人不想拥有
一段没有感情的婚姻。在这四部戏剧中,温德米尔爵士和奇尔顿爵士相对来说是

43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48
44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50
45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远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448

34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比较正面的男性角色,他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夫人,一个是帮夫人解决亲生母亲的
问题,一个是怕夫人离开自己而隐瞒,两者的出发点都是善意的。而爱尔杰龙和
约翰都是为了得到自己心仪的对象而欺骗了对方,出发点是爱,可是手段是错误
的。伊林沃思勋爵没有责任感,对自己早年犯下的错误不懂得去弥补。
对比两者的爱情观,可以得出白先勇是对爱情充满希望和热情的,而王尔德
却对爱情充满了讽刺。人物角色的性格也反映出作者本身的一部分。对两位作者
有了解就会明白其人物为何会如此了。
白先勇的《树犹如此》是纪念他的挚友王国祥先生的,这篇散文记录了他和
王国祥两人风雨同舟度过了三十多年。白先勇为了治疗王国祥的病四处奔波。
46
“如果当时有人说喜马拉雅山顶上有神医,也会攀爬上去祈求仙丹的。 ”两人
一起奋力抗击病魔,可终究人生大限,无人能破。在王国祥的最后一刻是有白先
47
勇陪在身边的,“霎时间,天人两分,死生契阔 。”整篇文章哀而不伤,全文
白先勇没有一句表明爱意的话语,可是读者无一不为他们之间的感情而动容。因
为这段温馨的感情,笔下的人物也都是对爱充满了向往。
反观王尔德,他从小就被母亲当女儿养,五岁还在穿裙子,这无疑对日后他
的性取向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他的妻子是个温良美丽而有才华的女性。结婚的初
期,他不但是一位溺爱儿子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位挚爱妻子的丈夫。在第二个儿
子诞生后不久,王尔德就逐渐卷入同性恋的情感之中,他的第一个同性恋人是剑
桥学生罗伯特·罗斯。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在古希腊同性之
间的感情是极为神圣的,而喜爱希腊文化的王尔德当然会受到这类文化的影响。
而王尔德和波西相遇的时候是三十七岁,那时波西是一位二十一岁的美少年,王
尔德爱上了这位少年,从此也预示着他的悲剧生活的开始。因为有伤风化被判入
监狱两年,这对骄傲的王尔德来说是事业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他的《自深深
处》就是在入狱期间完成的,这本著作可以说是对波西的“谴责”以及对宗教和
艺术的见解。从文中可以看出王尔德是对波西有怨言的,可是字里行间还是透露
出他对波西割舍不了的感情,他抱怨波西为什么一封信都不给他写,希望波西能
务实地学习,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他好。并且在出狱后王尔德还是同波西在
一起了。王尔德的感情不如白先勇那么温馨,19 世纪的英国也不如现在这般开
化。王尔德当时所处维多利亚的时期,不屑于上流社会的虚假,他的小说、戏剧

46
白先勇.树犹如此[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21
47
白先勇.树犹如此[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26

35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作为武器来揭穿社会的阴暗。

36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第 4 章 结语

白先勇和奥斯卡·王尔德都是蜚声文坛的作家,文学作品都有较大的影响。
一提起王尔德人们就会想起唯美主义,他认为“美高于一切,艺术高于生活,艺
术的美与价值不存在于生活与自然之中,艺术应该超脱人生”,以及他那些简短
却充满哲理的句子。白先勇的长篇小说《孽子》被翻译成 Crystal boy , 蜚声海
外,之后他对小说《红楼梦》、中国昆曲的研究,加之作品的影视化,使得他在
华人文化圈影响力甚广。
从个人经历看,两人都出身名门,都曾因求学而奔赴他乡,王尔德从爱尔兰
到英国,白先勇从中国到美国。不同的文化环境熏陶,都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
文化碰撞与思想的升华。
在情感经历上,两人都有过为人称道的同性恋情,只是王尔德的爱情令人唏
嘘,而白先勇的爱情则令人动容。
正因为两人相似的人生经历与感情生活,两人笔下的男性人物有很多的相似
性。其一,在他们两人的文学作品中,不少男性角色都充满了女性气质,他们在
外貌上非常精致,崇拜男性美,颠覆了社会对男性的刻板期许。究其根源,和两
位作家儿时以女性为主的成长生活环境有关系,对女性群体的依赖,缺失男性在
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其二,笔下的男性角色都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民族认同危机和
性别认同危机,这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有一定的联系。王尔德求学期间所接受
的希腊人文主义教育以及在牛津求学阶段的历程都让其笔下的男性角色映射出自
身所经历的危机,作为一位在英国的爱尔兰人,作为一位已婚人士出现婚外情,
生活中的经历投射在他作品的人物形象中去。而白先勇远赴美国,漂泊异乡而陷
入精神无处安放的尴尬境地,从大陆到台湾再到美国,地理距离的跨越剪不断与
家乡的联系,中西的交错、融合、碰撞让他时而迷茫。其三,两位作家都聚焦从
属性男性以及处于社会边缘的男性群体,对这些人物都有着细腻而生动的描写,
这与作家自身的性取向相关。身处性少数群体中,为一直处在黑暗中的群体进行
发声,也由于所处时代与社会的开放程度不同,王尔德笔下的同性群体描写十分
隐晦,而白先勇则直白地进行叙述,从关注社会底层群体上升到更为广阔的人文
关怀。
37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当然,毕竟这两位作家的生活背景、时代背景都不一样,所以,笔下的男性
角色还是有几点差异的。首先,关于霸权性男性,两者所塑造的男性角色有着不
同的寓意。王尔德塑造的霸权性男性多为浪荡子,作为其唯美主义的代言人,通
过浪荡子的言行举止来嘲讽上流社会。白先勇文中的霸权性群体多为父亲形象,
通过霸权性父亲形象和从属性儿子形象来探讨父与子的问题。从层次而言,白先
勇所塑造的霸权性角色也更加丰富和立体。人物寓意层面白先勇塑造的形象也更
加复杂和深刻。其次,关于男性的爱情方面,白先勇笔下的男性角色的爱情观更
加温暖和纯粹,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一段难忘的过往,而王尔德笔下的爱情世
界就充满了虚假,冷漠和讽刺。另外,对男性角色的性向描写,白先勇笔下的男
性性向更加明确,《孽子》一书很明确地描写同性少数群体的故事,而王尔德笔
下的男性性向就相对模糊。最后,在人物命运主题,王尔德人物所反映的青春崇
拜和死亡主题都是和唯美主义所吻合的,青春由于具有瞬时性和死亡可以使角色
消逝在青春美好的时刻,充分体现了唯美主义追求的“美”。白先勇人物中的青
春主题和悲剧主题体现的是作家对今昔对比、人生无常的人文关怀。
对两位作家作品中男性角色的研究比较可以丰富对作品的研究范畴,填补了
男性角色这一方面的内容。并且也为其他笔者在分析男性角色时提供了新的分析
角度,笔者大胆地结合了社会学的理论和文学分析向结合,实现了跨学科的研
究。
对男性角色的文学分析与研究,笔者结合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的理论尝试对文
学人物分析提出两个方向,第一,性别是一个多面体,其构成是复杂的,男性气
质是其中的一面,其他面可以包含男性的个人历程分析,其中就包含个人的成长
环境、文化背景、生长境遇等,还可以包含男性与女性角色的关系、男性和其他
男性的关系等。第二,性别这个多面体是动态的、会变化的,这个多面体会随着
个人的实践,社会的转变和世界的更替来变化,个人具有能动性,社会具有规约
性、世界具有等级性,这三个层面有时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可以从个人、社会、
世界三个层面来解构男性角色。
文学分析是汉语国际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对中西两种文化的比较研
究,有助于深化对中西两种语言与文化的理解,丰富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的内容。
从中西文学比较为切入点对延伸至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两种文化的交融点和差
异点不仅可以让汉语教师开辟新的道路,更能使学生更为全面地学习语言,了解
语言背后的文化。
由于笔者学术能力有限,在解读和分析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的理论时不
38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是分析地很透彻,本文对男性角色的分析都是从共时角度进行的,而未从历时角
度对具体人物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这也是今后可以分析一个方面。

主要参考文献

[1] 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M].李佳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2] 奥斯卡·王尔德.夜莺与玫瑰[M].林徽因译,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社,20
15.
[3] 白先勇.白先勇集[M].刘俊编注.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4] 白先勇.孽子[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5] 白先勇.纽约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 白先勇.树犹如此[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7] 白先勇.台北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8] 陈铎.白先勇笔下的欢场女子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9] 陈琳.论《我的亲戚,莫里纳上校》中的“男性气质”问题[J].外国文学评论,
2009(01):63-75.
[10] 程乾珊.处于转型时期的浪荡子奥斯卡.王尔德《道连.格雷的画像》与叶灵
凤小说中浪荡子形象的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09.
[11] 戴昕航.论同性恋身份对王尔德创作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5.
[12] 邓芳.奥斯卡·王尔德文学创作中的矛盾性[D].四川师范大学,2014.
[13] 段津津.没落的贵族[D].华中师范大学,2016.
[14] 高盛一.白先勇小说语言风格研究[D].暨南大学,2010.
[15] 韩旭东.逃逸中的落网[D].天津外国语大学,2018.
[16] 郝向阳.奥斯卡·王尔德戏剧中的浪荡子[D].河北师范大学,2011.
[17] 胡晓宇.论白先勇小说的漂泊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4.
[18] 华翔.白先勇与乔伊斯的孤独意识比较[D].江南大学,2009.
[19] 荆华南.奥斯卡·王尔德对叶圣陶童话创作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8.
[20] 黎小燕.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D].暨南大学,2011.
[21] 李辉.白先勇与三岛由纪夫作品关于男性美崇拜的比较[D].西北大学,2016.
[22] 李琳.论奥斯卡·王尔德童话汉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3] 李佩航.白先勇作品中男性世界的失落[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4] 李元.唯美主义的浪荡子-奥斯卡·王尔德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2008.
[25] 刘芳.白先勇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39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6] 刘俊.白先勇研究在大陆:1979-2000[J].华文文学,2001(01):72-77.
[27] 刘俊.白先勇研究在大陆:1979-2000[J].华文文学.2001(01):52.
[28] 刘俊.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儿童—青少年人物形象[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
(01):13-14.
[29] 刘俊.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儿童—青少年人物形象[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
(01):7-12.
[30] 刘艳军.对张爱玲、白先勇小说怀旧意识的文化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03.
[31] 马力.从《传奇》到《台北人》看——张爱玲与白先勇的比较研究[D].西北
大学,2009.
[32] 彭雨韵.从女性主义视角探析伊莎贝尔·阿连德笔下的男性人物[D].上海外
国语大学,2019.
[33] 浦立昕.身份建构与男性气质[D].南京大学,2013.
[34] 齐文波.张爱玲与奥斯卡·王尔德“尖刻性”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5.
[35] 乔国强.从《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文本结构看王尔德的女性观[J].外语研
究,2017,34(02):89-94.
[36] 瑞文·康奈尔.男性气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7] 舒奇志.男性气质的多维想象[D].南京大学,2011.
[38] 宋耕.男性研究的历史维度与现实意义[J].东吴学术,2018,000(005):30-37.
[39] 宋雪琪.同语类译者文学自译作品中翻译与再创作研究[D].江南大学,2018.
[40] 邰智宇.简论《理想丈夫》人物形象的矛盾性——以罗伯特、齐尔顿为例[J].
名作欣赏, 2016, No.533(09):114-117.
[41] 唐蓓.论奥斯卡·王尔德童话中的“成人世界”[D].暨南大学,2012.
[42] 王尔德.快乐王子:王尔德童话全集[M].王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43] 王尔德.自深深处[M].朱纯深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8.
[44] 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M].黄源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45] 王佳.奥斯卡·王尔德社会喜剧中的女性角色[D].重庆大学,2009.
[46] 王建珍.王尔德童话的叙述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47] 王丽娟.自由女性主义视角下简·奥斯汀作品中的男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
学,2015.
[48] 王晓绘.女性主义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
[49] 王昕.别样的思索[D].南昌大学,2008.
[50] 王欣玥.白先勇与梁志英同性恋书写比较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51] 吴志宏.白先勇短篇小说的死亡意识初探[J].广东社会科学,2002(04):133-1
37.
[52] 谢秋航.论白先勇小说中的流亡书写[D].四川师范大学,2018.
[53] 颜邦喜.《孽子》中英文本对比研究[D].南京大学,2017.

40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4] 杨美愿.悼亡与悲悯—论白先勇、聂华苓文学世界中的“家世书写”[D].湖
南师范大学,2019.
[55] 杨霓.On the Anxiety of Social Status:Exemplified by Oscar Wilde 社
会身份焦虑感刍议--以奥斯卡·王尔德为例[J]. 学术探索, 2015, 000(00
2):131-135.
[56] 张伯存.中国当代文学和大众文化中的男性气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6.
[57] 张小燕,舒奇志.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男性气质研究的主要维度[J]. 湘潭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期):114-117.
[58] 张阳.奥斯卡·王尔德《莎乐美》的唯美主义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4.
[59] 赵彤.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J].北极光,2019(01):16-18.
[60] 周抒.奥斯卡·王尔德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苏州大学,2006.
[61] 朱春梅.《道林·格雷的画像》的符号学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16.
[62] 朱彤.王尔德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北京语言大学,2009.

英文文献
[1] Alan Petersen. Research on Men and Masculinities[J]. Men &
Masculinities, 2003, 6(1):54-69.
[2] Christopher S. Nassaar. Wilde's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and Salome[J].
Christopher S. Nassaar, 2010, 53(4).
[3] Dados, N, Connell, R. The Global South [J]. Contexts, 11(1):12-13.
[4] Faulkner G L , Kimmel M S , Messner M A . Men's Lives[J].
Contemporary Sociology, 1990, 19(3):351.
[5] Harnois, Catherine E . Intersectional Masculinities and Gendere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How Do Race, Ethnicity and Sexuality Shape Men’s Awareness of
Gender Inequality and Support for Gender Activism?[J]. Sex Roles, 2016.
[6] Harris F , Harper S R . Masculinities Go to Community College:
Understanding Male Identity Socialization and Gender Role Conflict[J]. New
Directions for Community Colleges, 2008, 2008(142):25-35.
[7] Haywood C , Mac a G M . Men and Masculinities: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Practice[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8] Huang, T.-M. H . From Glass Clique to Tongzhi Nation: Crystal Boys,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Sexual Shame[J].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2010, 18(2):373-398.
[9] John, Paul, Riquelme. Oscar Wilde in the 1990s: The Criticas
Creator(review)[J]. Victorian Studies, 2003.

41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Nascimento Marcos,Connell Raewyn. Reflecting on twenty years of


Masculinities: an interview with Raewyn Connell.[J]. Ciencia &amp; saude
coletiva,2017,22(12).
[11]Shi-Chuan L . On Dorian Gray's Two Factor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J]. 美中外语, 2016, 014(004):P.306-311.
[12] Shinichi Hachimura.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and Hedonism in
Intentions and De Profundis[J]. Gendai Eibei Bunka,2017,20.
[13] Thompson, Shine M . The importance of not being earnest: Children and
Oscar Wilde’s fairy tales[J]. New Review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Librarianship, 2001, 7(1):191-204.
[14] Wedgwood, Nikki. Connell’s theory of masculinity – its origins and
influences on the study of gender1[J]. 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 2009, 18(4):329-
339.

42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致谢

学生有幸能在湖北工业大学度过三年的研究生生涯。首先感谢学校提供了学
习的平台和机会,其次最为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李燕鸿老师,能够成为李老师的
学生,是我的荣幸。
在各位老师和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即将完成毕业论文。学生深知自己学术能
力有限,文学功底不够深厚。在此,希望能同过去一样,得到各位老师的指正和
建议,帮助学生完善这篇三年来的学习成果,给这三年的学习画上一个完满的句
号。
回首这过去的三年研究生生涯,有学习的时光,有进入社会实习历练的时
光。这一路走来感谢最好的导师李老师的指导,最好的室友杜灏,石宗兴,谢武
的陪伴。如今就要正式地步入社会,去开启一段新的征程。学生一定会谨记老师
的建议和教诲,长存心中的信念,去开拓自己的星辰大海。

4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