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高句丽研究 |

013

论高 句 丽礼制 的 渊 源

刘 

( 通化 师 范 学 院 历 史 与 地理 学 院 

摘 要 : 高 句 丽 礼 制 发展 有 着 自 己的渊 源 ,
既借鉴吸收 外 来先进的 

乐 文明 ,
又存 留 下 具 有本 民 族特 色 的 原 始 礼仪 。 在 内 外 因 素的共 同 努力

下 ,
使得 高 句 丽 礼 制 逐 渐 成 熟 并 形 成 制 度 ,
这推 动 了 高 句 丽 社 会封 建化 的

进程 

关键词 : 高句 丽 ;
礼制 ;
渊 源

高句 丽礼制 的 渊 源 主 要 有 两 个 方 面 : 外 来 礼乐 文 明 及本 民 族礼仪遗

存 。 外 来 的 礼乐 文 明 以 中 原 王 朝 为 主 ,
也有 借 鉴 其他 民 族政权 的 。 高句丽

本 民 族 的 礼 仪遗 存 亦 是 高 句 丽 礼 制 来 源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 源 于 中 原 王朝

就高 句 丽 而 言 , 中 原 王 朝 是 最 主要 的 礼制 来 源 。 《 三国志 ?

东 夷 传 》

虽 夷 狄 之邦 而俎豆之象存

记述 高 句 丽诸 国 历 史 时 引 云 :
, , 中 国失礼 

求之 四 夷犹信 高句丽属于东夷系 统 但这并 不影 响


。 按照 传统 的 观点 , ,

其对 中 原礼制 的 吸收 。 古 人认 为 从 礼 制 角 度 看 ,
天下是 一

体的 ,
中 原王朝




礼失 而求诸野

的 礼仪 制 度 应 当 在 四 夷 地 区 被 遵循 , 故有言 曰 : 。 高句

① 《 汉书 ■

艺文 志 ?

诸子略序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65 年 , 第 1 746 页 


014
|
高句 丽与 东北 民族研究

俎 豆之象 早 在 建 国 之前 高

其实

丽地 区存在 代 表礼制 的 实不足为奇 。 ,







句 丽 民 族就 接受 了 中 原 王 朝 的 礼 仪 制 度 。

高句丽人 善 于 学 习 ,
不但爱读礼经 ,
还 派人到 中 原王朝 学 习 礼仪 

各 于街衢 造 大

《 旧唐书 ?

高丽传》 说 : 俗爱 书籍 ,
至 于衡 门 厮养之家 , 

屋 ,
谓 之扃 堂 。 子弟 末婚 之前 ,
昼 夜 于此读 书 、 习射 。 其书有 五经及 《 

记》 、 《 汉书》 、 范晔 《 后汉书》 、 《 三 国 志》 、 孙盛 《 晋 阳秋》 、 《 王篇》 



尤爱重之 高句 丽人爱读书

《 字统》 、 《 字林》 ,
又有 《 文选》 , 。 ,
还 有专


” ”

扃堂 高 句 丽 民 众所读 的 书 中 有 中有


” “ “

门 的学 习 场所

。 五经 ,
五经

《 仪礼》 ,
经 常 读 礼 经 必 然 会促 进 礼 学 在 高 句 丽 的 传 播 。 《 新唐 书 ?

儒学列

传》 载 诏 罢 周 公祠 更 以 孔子为先圣 颜 氏 为先师 


: 贞 观六 年 , , ,
… …

通 一

经者 ,
听人贡限 。 四方秀艾 ,
挟策负素 ,
坌集京 师 ,
文 治 蔚然 勃兴 

于是新 罗 、 高昌 、 百济 、 吐蕃 、 高丽等群酋 长 ,
并遣子弟 人学 。 公元

63 2 年 唐太宗诏 令 弘 扬 儒学 ,
天下名 士 齐集长安 , 儒学勃 兴 。 此时包括高

句 丽 在 内 的 地 方 诸侯 国 一

并 派 遣 子 弟 人唐学 习 儒 学 , 掀起学 习 儒 学 的 一





请人 国 学
“ ” “

高潮 。 公元 64 0 年 , 荣留王又 遣子弟 人唐 , 。 这里 的 

是贵族子弟 学 习 儒 家 经典 的 地方 旧 唐书 韦思谦



“ ”

即 国 子学 , 《

发德音 广开庠序 大敦学校 三馆生徒


传》 云 : 陛下诚能下 明 制 , , , , 

即 令追 集 。 王公 已 下子弟 ,
不容别求仕进 ,
皆入国学 ,
服膺训 典 。 崇馆

庙 , 尊 尚 儒师 , 盛陈奠 菜之仪 , 宏敷讲说之会 , 使士庶 观 听 , 有所发扬 





弘 奖道德 , 于是乎 在 。 则 四海之内 , 靡然 向风 ,


延 颈举足 , 咸知所 向 。

是王公 以 下子弟 学 习 儒学经典 的 地方 在此学 习 的 高 句 丽子弟


“ ”

国学


定 会学 习 礼经 扃堂 高 句丽子弟在 国子学 内 学 习 有名 师指


。 与 不同 ,

点 ,
可 以 加 深对礼经 的 理解 与 认识 

高 句 丽 王 国 还 派 人 参 加 中 原 王 朝 的 重 要 典礼 仪 式 ,
了 解相 关礼仪 的 举

高 句 丽 民族至汉 武帝 时期 便 成为 玄 莬郡下 的北方 民族 较早地


①李 乐 营 、 李 淑英指 出 : , ,


接受 了 汉 代 的 政 治 、 经济 、 思想文化的影响 ,
特别 是 汉 代 的 礼仪 传人 , 使得高 句 丽 民族 的礼仪进


高 句丽 民族礼仪初 探 》 年第

步得到 完 善 。 李乐 营 、 李 淑英 :
《 , 《 东 北 史 地》 2 008 1 期 

② [ 高丽 ] 金 富轼 著 ,
孙文范 等校勘 : 《 三国史记 ?

高句 丽本纪 ?

荣 留王》 ,
长春 : 吉林文


史 出 版社 ,
2 003 年 ,
第 252 页 


高句丽研究 | 
01 5

行 过程 , 增 长见识 。 《 三 国 史记 .

高句丽本纪 ?
宝藏王下》 载 :
二十五


年 ,
王 遣太子福 男 ( 《 新唐 书 》 云 男 福 ) 人唐 , 侍祠 泰 山 。 相 关史 实 又

乾封元 年 藏遣子 男 福从天子封泰 山


见于 《 新唐 书 ?

高丽传》 : , ,
还而

盖 苏 文死 子男 生 代 为 莫 离 支 与弟男建 男 产相 怨 公元 年

, , 、 。
66 6 , 

句丽王子福男 入 唐 观摩 封禅 之礼 ,
随后 返 回 高 句 丽 。 关于 唐高 宗封禅之

礼 , 《 旧 唐书 ?

高宗本纪下》 载 

麟德 三 年春正 月 戌 辰 朔 , 车 驾 至泰山 顿 。 是 日 亲祀昊天上 帝 于封祀



坛 ,
以 高祖 、 太 宗 配飨 。
己 已 , 帝 升 山 行封 禅之礼 。 庚午 ,
禅 于社首 ,


皇 地祗 ,
以 太穆 太皇 太后 、
文德 皇 太后 配 徐 ;
皇后 为 亚献 ,
越 国 太妃燕 氏

为 终献 。 辛未 ,
御 降禅 坛 

关 于 此 次封 禅 之 礼 , 《 唐会 要 .

封禅 》 记 载 的 更 为 详 细 

麟德二年十 月 丁 卵 , 帝发 东 都 ,
赴东岳 。
从 驾 文 武 兵 士 及仪仗 法 物 相

继数百里 ,
列 营置幕 ,
弥亘郊原 。 突厥 、 于阗 、 波斯 、
天竺 国 、 屬宾 、 

苌 、 昆仑 、 倭国 、
及新 罗 、
百济 、 高 丽 等诸蕃酋 长 各率其 属扈 穹庐毡

帐及牛 羊 驼 马 填候 道路 。 是时频 岁 丰稔 ,
斗 米 至 五钱 ,
豆麦不 列 于市 。


者 以 为 古 来帝王封 禅 ,
未有若斯之盛 者也 。 十二月 丙午 ,
至 齐州 ,
停十

日 。 丙辰 ,
发灵岩 顿 ,
至 于 泰岳之 下 。 庚 申 , 帝御行 宫 牙 帐 ,
以 朝群 臣 

… …

乾封元 年 ,
封泰山 。 为 圆 坛山 南 四 里 ,
如圜 丘 。
三逋 、
坛上饰 以 青 

四 方如其 色 ,
号 封祀坛 。
玉 策三 ,
以 玉 为 简 ,
长 一

尺二寸 ,
广

寸二分 

厚三分 ,
刻 以 金文 。
玉 匮 一


长 一

尺三 寸 ,
以 藏上 帝之册 。 金匮二 ,
以 

配 帝之册 ,
缠 以 金绳五周 。 金泥 玉 玺 ,
玺方 一

寸二分 ,
文如 受命 玺 。
石 

以 方石 再 累 ,
皆 方 五尺 , 厚 一

尺 ,
刻 方其 中 ,
以 容玉 匮 。 鐾 旁 施检 刻 ,


三寸三分 ,
阔 一

尺 。 当 绳刻 深三 分 ,
阔 一

寸 五分 。
石 检十枚 ,
以 检石 鐾 

皆 长三尺 ,
阔 一

尺 , 厚七 分 。 印 齿三道 ,
皆深四寸 ,
当 玺 方五寸 。 当 绳阔

寸五分 ,
检立 于 鐾 旁 。 南方北方 皆三 ,
东 方西 方 皆二 。 去鐾隅皆 一

尺 


0 1 6
|
高句 丽与 东北 民 族研究

鐾缠 以 金绳五周 ,
封以石 泥 。
距石 十二 ,
分距 鐾 隅 ,
皆再累 ,
皆 阔 二 尺 

长 一

丈 , 斜刻 其 首 ,
令与 鐾隅相应 。
又为 坛 于山上 ,
广 五丈 ,
高 九尺 ,


出 陛 。

谴 ,
号 登封坛 。
玉检 、
玉 牒 、
石 嬖 、
石 距 、
玉 匮 、
石 检 皆 如之 

为 降禅坛 于 社 首 山 上 ,
八隅 ,

成八阶 。
加方丘三谴 ,
上饰 以 黄 ,
四 方如


其色 ,
其 余 皆 如 登封 。 其议略定 ,
而 天子诏 曰 :
古 今之制 ,
文质 不 同 

今封 禅 以 玉 煤金 绳 ,
而 瓦 尊匏 爵 秸 席 ,
宜 改从文 。 于是 昊天上 帝褥 以苍 

地祇褥 以 黄 ,
ge ?

褥皆 以 紫 ,
而 尊爵 亦 更焉 。 是岁 正 月 天子祀 昊天上 帝 于

山 下 之封祀坛 ,
以 高祖太宗 配。 如 圜 丘 之礼 ,
亲封玉册 ,
置石 鐾 ,
聚五 色

土 封之 ,
径 一

丈二尺 ,
高 九尺 ,
已事 ,
升山 。 明 日 ,
又封玉册于 登封 坛 

又明 日 ,
祀 皇 地 祇 于 社 首 山 之 降禅 坛 ,
如 方 丘之 礼 。
以 太 穆 皇 后 文德 皇 后

配 ,
而 以 皇后 武 氏 为 亚 献 ,
越 国 太妃 燕 氏 为 终献 。 率六 宫 以登 ,
其帷帟 皆

锦绣 ,
群 臣 瞻望 , 多 窃 笑之 。
又 明 日 , 御朝 觐坛 ,
以 朝群臣 ,
如元 日 

礼 ,
乃 诏 立登封坛 曰 万 岁 台 ,
降禅坛 曰 景 云 台 ,
以 纪瑞 焉 。 其后将封 嵩

岳 ,
以 吐 番 突厥寇 边 而 止 

按照 《 唐会要 ?

封禅 》 所记 , 高 句 丽并非 仅 派福男 ,
当是

队使节 

以 福男 为 首 。 《 三 国 史记》 及 《 新 唐 书 》 都 记载福男 在 66 6 年参 与 封禅 

实 际上 福 男 一

行 至 迟 在 麟德 二 年 即 公 元 665 年 1 0 月 前 就 已 进 入 唐朝 境 内 

福男 随唐高 宗李 治 于 6 66 年 春正 月 到 达 泰 山 ,
目 睹 了 规模 盛 大 的 封 禅 礼 全

过程 。 福 男 此行增 长 了 见 识 ,
学 习 礼仪 ,
回 去 必 然 会将 此 行 见 闻 传 人 高 句

丽地 区 , 从而 提 高 高 句 丽 礼制 进 程 

高句丽吸收 中 原 王 朝 的 礼仪制 度 一

方面源 于 中 原 王 朝 礼仪制 度 的 先

进 ,
另 一

方 面 与 双 方 的 密 切 交往 特 别 是 大 量 汉 人 的 涌 人 为 高 句 丽 礼 制 的 发

十 九年

展起 到 推动作用 。 《 三 国 史记 ?

高句 丽本纪 ?

故 国 川王》 载 :


许多汉人


中 国 大乱 ,
汉 人避 乱 来 投 者 甚 多 。 公元 1 97 年 ,
因 东汉 战乱 ,

逃亡到 高句 丽 。 此外 ,
乐 浪郡 有 大 量 的 汉 墓 群 存 在 。 由 上可知 ,
随着汉族

人 口 的大量 涌 入 ,
汉 人 的 生 活 方 式包 括礼 乐 生 活 必 将 随着 传人 高 句 丽

地区 


高句 丽研究 | 
0 1 

高 句 丽 礼 制 的 建立 与 中 原 王 朝 的 帮 助 分 不 开 。 《 梁书 ?

高 句 丽传 》 上

说 汉 时 赐衣 帻
“ ”

: 、 朝服 、 鼓吹 ,
常 从玄 英 郡从 之 。 中 原王朝将与礼制 有

关 的 物 资 赐予 高 句 丽 ,
这是 中 原王朝 展示 实力 令 四 夷 臣 服 的 措施 。 这种衣

冠 、 朝服 、 古 乐 等 器 物 的 赐予 直 接 加 速 了 高 句 丽 礼 制 的 发 展 与 成 熟 。 相关

史书上类似 的 记载还 有 数条 ,
兹列 出 如 下 

( 太和十 五年 )
琏死 , 年百余岁 。 孝 文举 哀 于 东 郊 ,
遣谒 者 仆射 李 安

上 策赠 车 骑 大将军 、 太傅 、
辽 东 郡公 、 高 句 丽王 ,
谥曰康 。
又遣 大鸿胪拜

琏孙 云使持 节 、 都督 辽 海诸 军 事 、 征东将军 ,
领护 东 夷 中 郎将 、
辽 东 郡



公 、 高 句 丽王 。 賜 衣 冠服 物 车 旗之饰 。 ( 《
魏书 ?

高 句 丽 传》 

元年 (
49 2 年 ) ,
春 (
正月 )
三 月 ,
魏孝 文 帝 遣使拜 王 ,
为 使持 节 

督辽 海诸 军 事 征 东 将 军 领 护 东 夷 中 郎 将辽 东 郡开 国公高 句 丽王 ,
赐 衣冠服

物 车 旗之饰 。 ( 《
三 国 史记 .
高 句 丽本纪 .
文咨明 王》 

二 年 (
5 20 年 ) , 春正 月 ,
遣使入 梁 朝 贡 。
二 月

梁 高 祖封 王 为 宁 东

将 军 都督营 平 二 州 诸 军 事 高 句 丽王 ,
遣使 者 江 注 盛 (
江法盛 ) ,
赐王衣冠

剑佩 。 ( 《
三 国 史记 ?

高 句 丽本纪 ?

安藏王》 

二 年 (
532 ) , 春三 月 ,
魏 帝 诏 策 使 持 节 散骑 常 侍 领 护 东 夷 校 尉 辽 东 郡

开 国 公高 句 丽 王 ,
賜 衣 冠 车 旗之饰 。 ( 《
三 国 史记 .

高 句 丽本纪 .
安原

王》 

六年 (
550 ) , 春正 月 ,
百 济 来侵 ,
陷道 萨城 。
三 月 ,
攻 百 济金 岘城 

新 罗 人 乘 间 取二 城 。 夏六 月 ,
遣使入 北 齐 朝 贡 。 秋九 月 ,
北 齐封 王 ,
为使

持 节 侍 中 骠 骑 大 将 军 领 护 东 夷 校尉 辽 东 郡 开 国 公 高 句 丽王 。 ( 《
三 国 史记 

高 句 丽本纪 .
阳 原 王》 

二 年 (
5 60 年 ) ,
春二 月 ,
北 齐废 帝封王 ,
为 使持 节 领 东 夷 校尉 辽 东

郡公高 句 丽王 。 ( 《
三 国 史记 .

高 句 丽本纪 .
阳 原 王》 

元年 (
5 90 年 ) ,
隋 文 帝 遣使 拜 王 ,
为 上 开府仪 同 三 司 , 袭 爵辽 东 郡

公 ,
赐衣 一

袭 。 ( 《
三国 史记 .

高 句 丽本纪 .
阳 原 王》 

二 年 (
59 1 年 ) ,
三月 , 策封 为 高 句 丽王 ,
仍賜车服 。 ( 《
三 国 史记 


018
|
高 句 丽与 东 北 民 族研究

高 句 丽本纪 ?
阳 原王》 

高 句 丽 以 臣 下 之礼 向 中 原 王 朝 纳 贡 , 中 原王朝 则 赐给高句丽王名 号 

持 节 侍 中 骠 骑 大将 军 领 护 东 夷 校 尉 辽 东郡 开 国 公 高 句

如北齐赐 阳 原王 为 

使持节散骑 常侍领护 东夷校 尉辽东郡 开 国 公高


北魏赐安原王 为

丽王 、 

按 照 礼制 规定 高 句 丽 王 即 位 往 往 需 要 中 原 王 朝 的 册 封 与 认


句丽王 等等 。

可 ,
尽 管这 只 是 形 式 上 的 仪 式 。 除此 之外 , 中 原王朝 往往赐 给高句 丽王


”“ ”

当 是礼服 礼器之
”“ ” “

衣冠 车旗 衣冠 车旗 

“ “ ”

车服 等 。 这里 的 、

曾 立相 关制 度 永平初

类 。 汉 明 帝永平年 间 (
58

75 年 ) :

诏 书下车服

制度 ,
中 宫 皇 太子亲 服重缯 厚练 ,
浣 已 复御 , 率下 以 俭化起机 。 诸侯王 以

下 至于士庶 ,
嫁娶被服 ,
各有 秩 品 。 当 传万世 ,
扬 光圣德 。 臣 以 为宜集 旧

事仪注本奏 以 成志也

① 相关定制 具体如 下
, 。 

永平 二 年 (
59 年 )
正 月 ,
公 卿 议春 南 北 郊 ,
东 平 王 苍议 曰 :
孔子

行夏之 时 乘 殷 之路 服周 之冕 为 汉制 法 高 皇 帝 始 受 命创 业
‘ ’

曰 :
, ,
。 。 

制 长冠以入宗庙 。 光 武 受命 中 兴 ,
建明 堂 ,
立辟雍 。 陛下 以 圣 明 奉遵 ,


礼服龙衮 ,
祭五 帝 。 礼缺乐 崩 ,
久 无 祭 天 地 冕 服之 制 。 按尊 事神祇 ,
絜 

盛服 ,
敬之 至 也 。
日 月 星辰 ,
山龙华 藻 ,
天 王 衮冕 十 有二旒 ,
以 则 天数 

蕲 有龙章 日 月 ,
以 备其 文 。 今祭 明 堂 宗 庙 ,
圆 以 法天 ,
方以则地 ,
服以华

文 , 象其 物 宜 ,
以 降神 明 , 肃 雍备思 , 博其类也 。
天地之礼 ,
冕冠 裳衣 

宜 如 明 堂之制 。 ( 《 后汉书 ?

舆服 志 下 》 

冠冕 、 车 旗尤其是 天 子 之 物 本 是 法 相 天 地 而 成 , 是礼 制 的具体表现 

按照礼制 规定 ,
诸侯王 以 下 直到 平 民 ,
所用 车骑 、 服饰有 严格 的 等级制


” “

国语 鲁语上 》 云 车服 表之章也 韦 昭注曰 车服 贵贱有


度 。 《

: , 。 : 

可 见车 服是等礼 仪 等级制 度 的 体现 高句丽当属诸




等 , 所以 自 章别也 。 。

① 《 东 观汉 记 ?
补遗》 


高句 丽 研 究 ■ 
01 9

对高 句 丽 国 王 而 言
” ”

侯王 级 别 故其 衣冠 车旗 当 属 于 侯王 级别
“ “

, 、 。 

之物 只 有 在 重 大 仪 式 上 使 用
“ ” “ ”

中 原王朝 所赐予 的 衣冠 车旗 

二 、 源于其他 民族

高 句 丽 不 仅 吸 收 了 中 原 地 区 先 进 的 礼仪 制 度 ,
还 吸 收 了 其他 民 族政权

的 礼仪 。 据 史 料 记 载 高 句 丽 的 始 祖部 牟 出 自 夫余 , 《 北史 ?

高丽传》 云 

高 句 丽 ,
其先 出 夫余 。
王 尝得 河伯 女 ,
因 闭 于室 内 ,
为 日 所照 ,
引 身

避之 ,
日 影 又逐 ,
既而 有孕 ,
生 一

卵 ,
大如五升 。 夫余王 弃之与 犬 ,
犬不

食 ;
与豕 ,
豕不食 ;
弃 于路 , 牛 马 避之 ;
弃于野 ,
众 鸟 以 毛茹之 。
王剖之

不 能破 ,
遂还其母 。 母 以 物 裹置暖处 ,
有 一

男 破而 出 。
及长 ,
字之 曰 

善射 也 夫 余人 以 朱 蒙 非 人所 生 请 除之
“ ”

蒙 。 其 俗言 朱蒙 者 , 。 , 。
王不

听 , 命之养 马 。 朱 蒙私试 ,
知 有善 恶 ,
骏者 减食令瘦 ,
驽 者 善养令肥 。 

余王 以 肥者 乘 以 瘦者给朱 蒙 后狩于 田 以 朱 蒙 善射 给之 矢 


自 , 。 , , 。

蒙虽 一
矢 ,
殪兽甚 多 。 夫 余之 臣 ,
又谋杀之 ,
其母 以告朱蒙 , 朱蒙乃 与 焉

违等 二人 东 南 走 。 中 道遇 一

大水 ,
欲济无 梁 。 夫 余人追之甚 急 ,
朱 蒙告 水

于是 鱼 鳖 为 之成


今追兵垂及 如何得 济?

曰 : 我是 日 子 ,
河伯 外孙 , ,

桥 , 朱 蒙得度 。 鱼鳖乃 解 ,
追骑 不 度 。 朱 蒙遂至普述 水 ,
遇见 三人 ,



麻衣 ,

著衲 衣 ,

著水藻衣 ,
与 朱蒙至纥升骨城 ,
遂居 焉 。 号 曰 高 句

丽 ,
因 以 高为 氏 。 其 在 夫 余妻 怀 孕 , 朱 蒙逃后 ,
生子始 闾谐 。
及长 ,
知朱

蒙为 国 王 ,
即与 母亡归之 。 名 曰 闾达 ,
委之 国 事 

邹牟 与 夫余王 室关系 密切 ,
所处 的 环境决定邹 牟 对 夫余 的 礼 制 有 所 了

有 军事亦祭 天 杀牛观

解 ,
尤 其是 军礼 。 《 魏 略辑 本 ?

高句丽国》 载 : ,

当 属 军礼 的 范 畴 此种
” ”

蹄合 者吉 杀 牛 观蹄 以 占 吉 凶 

蹄 以 占吉 凶 , 。 ,
0 20

高句 丽与 东北 民 族研 究

之 礼夫 余 同 样 拥 有 ① 之礼应该来
牛 卜 。 史料虽 未提及 , 但高 句丽这种 牛 卜 

自 夫余 

在 丧礼方 面 ,
高 句 丽 与 夫余有 相 同 之 处 。 《 三国志 ?

夫余传》 云 

据 此 可 知 夫 余 又 杀 人殉 葬 的 传


杀 人殉 葬 有槨无棺

, 多者百数 。 厚葬 ,

统 ,
同 时 夫余人厚 葬 ,
有 槨 无棺 。 高 句 丽 在丧 礼 上 同 样 有 人 殉 、 厚 葬及 有

槨 无 棺 等情 况 。 这不 能仅 以 偶 然 解释 ,
说 明 在 葬礼上 夫余与 高 句 丽有着共

同 的文化渊源 。 鉴 于夫余建 国 早 于 高 句 丽 ,
因 此 高 句 丽 的 葬礼 当 有 源 自 

余的 因 素 

在 祭 礼方 面 ,
高句 丽 与 夫余有 相 似 之 处 。 《 后汉 书 ?

高 句 骊 传》 载 

好祠 鬼 神 社稷 零星 以 十 月 祭 天 大会 


高句丽 东盟

名曰

( ) 、 、 , , 。

国 东有 大穴 号 縫神 亦 以 十月 迎 而祭之 高句 丽人在 十月 举行 隆重 的

, , 。 

夫余人 的 祭 天 之 礼 据 三国志 夫 余 传 》


“ ”

祭 天 之礼 , 名为 东盟 大会 。 《

记载 以 殷正 月 祭天 国 中 大会 饮食歌舞 迎鼓 》


, ,
连 日 , 名曰 《 。 《 

东夷传》 又 说夫余 以 腊月 祭天 大会连 饮食歌 舞


汉书 ?

: ,
日 , , 名 曰迎


” ”

腊月 亦 即 十二
” “

鼓 后汉书》 中 的

。 《 三国志》 中的 殷正 月 即是 《 

月 。 除时间不 同外 , 高 句 丽 与 夫 余二 者 举 行 祭 天 之 礼 同 样 规 模 盛 大 ,
载歌

载舞 。 从史 料 记 载 上 看 ,
夫余 以 殷正月 祭天似乎更 为古 老 ,
高 句丽 这种 祭

天 的传统 当 来 自 夫余 , 同 时又具有 高句 丽 自 己 的 民 族 特色 ,
将原本十 二月

举行 的 祭天之礼改在 十 月 举行 

三 、 源 于本 民族

多 数学 者 认为 , 高句 丽 的礼制 源 于箕子 。 箕 子本殷商 遗 民 , 《 尚书 



洪 范 》 篇 就是 箕 子 为 周 武 王 传 授 的 治 世 大 道 。 箕 子被 周 武 王 分封 于 朝 鲜 

留 下 了 所谓 的 八条之 教 昔 武 王 封箕 子 于

朝鲜列传》 记载
“ “

, 《 史记 ?

: 

箕子教 以 礼 义 田 蚕 李贤注 曰 箕子教 以 八条


” “

朝鲜 , ,
又制八条 之教 。 : 

蹄合者吉

东夷列 传 夫 余》 载 杀 牛 观蹄 以 占 吉 凶 


① 《 后汉书 ? ?


有军事亦祭 天 , , 。

京 : 中华书局 ,
1 962 年 , 第 84 1 页 


高句 丽研究 丨
021

者 ,
相 杀 者 以 当 时偿 杀 ,
相 伤 者 以 谷偿 ,
相盗者男 没入 为 其家奴 , 女子 为

规定 杀 人偿命 伤人


八条之教

据上可知

婢 ,
欲 自 赎者人五十 万 。 ,

的性质 


“ ”

者 以 谷 赔偿 ,
盗 窃 之人 男 的 为 奴 , 女的 为婢 ,
具有 礼 , 是 一

玄菟 乐 浪 本朝 鲜之地

行 为 规范 。 《 三 国 史记》 的作者金富轼 曾 指 出 : , 

箕 子所封 。 箕子敎其 民 ,
以礼义 田 蚕织 作 ,
设禁 八条 。 是以其民不相盗 


① 在金富轼


无门户之闭 , 妇人贞 信不淫 ,
饮食 以 笾 豆 ,
此仁 贤 之化也 。

看来 , 高 句 丽 王 国 是在 玄 菟 、 乐 浪 二郡 旧 址 上 建 立 起 来 的 ,
玄菟 、 乐 浪本

是箕子朝 鲜 的 封地 ,
而 箕 芋 以 礼 义教 民 ,
此地 夜不 闭 户 、 妇 人贞 信 , 颇有

礼 仪 之风 ,
这 是礼乐 教化 的 结果 。 高 句 丽 人继 承 箕 子 礼 仪 习 俗 ,
并将之保

持下来 

礼是 一

种祀神 的行为 , 高 句 丽礼制 起源 于 早期 的 原始 宗 教 祭 祀 ,


就此

而 言 礼 应 该早 于 汉 文 化 的 传 人 。 这 又 涉及 到 高 句 丽 民 族 的 起源 问 题 , 高句

丽 王 族源 于 夫余 ,
部分 礼 制 源 于 夫 佘 。 又 ,
高 句 丽王 国 本就有土著 民族 

其 国 有 五部 : 涓 奴部 、 绝 奴部 、 顺 奴部 、 灌奴部 、 桂奴部 ,
这些 部族应该

有 自 己 的 信仰 习 俗 ,
有 自 己 的 礼并 留 存 下 来 

① 《 三国史记 .

高 句丽本纪》 , 第 27 3 页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