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3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分类号 密级
UDC

学 位 论 文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冯乐璋

指导教师姓名 张如珍 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 硕 士 专 业 名 称 教育史

论文提交时间 2002 年 5 月 研 究 方 向 中国教育史

论文答辩时间 2002 年 6 月 学位授予日期 2002 年 月

学位授予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 阅 人

二 OO 二年五月

1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M D Thesis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Study on Moder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冯乐璋
FengLeZhang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二 00 二年五月

2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摘 要

无论对哪个国家来说 如何促进国际化的实现 取得超越国境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 而实现成功的国际合作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
流是最基本的条件 所以各国越来越重视外语教育的作用 重视对外语教育的研究
面对我国加入 WTO 及申办 2008 年奥运会的成功 我国未来的社会 经济会更加国际
化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也将会不断增多 大力发展各类多层次的外语教育 培
养足够数量的具有外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劳动者已是刻不容缓 因此 外语学科
在我国历史上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外语热 持续升温 外语教育的研究也在不
断深入发展 中国近代教育发端于外语教育 是 1862 年满清王朝开办的中国第一所
新式学校一京师同文馆揭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 此后中国的教育开始模仿西方
无论在体制上还是教学内容与方法上逐步实行了一些变革 因此 论述外语教育在中
国的始源及其发展进程 不仅有助于我国近代教育史的研究 也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
经验 促进和繁荣我们现今的外语教育
论文引言部分介绍了以前研究的状况及本研究的动因 性质 方法等 论文从近
代外语教育萌芽的特定历史背景切入 分析了它开始的必然性 先导性 将近代外语
教育划分为萌芽 确立 兴起及维持几个历史阶段 并分别从师资 教材 语种 教
学管理及创办者等方面论述了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开展的情况和对当时的社会进程所
起的特殊的作用 接下来 从动因 办学模式 语种的选择 师资变化等方面对近代
外语教育演进的历史的特点作了简单总结 论文的最后 对跨入 21 世纪我国的外语教
育作了展望 包括教师队伍建设 一条龙外语教育 英语的国际地位与双语教学 网
上外语教育及民办外语教育诸方面

关键词 背景 阶段 特点 展望

李良佑等著 外语教育往事谈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年版 第 1 页


I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ABSTRACT

As for any country, how to get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backup globally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Whil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s the basic term in the successful
cooperation.
So almost every country stres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FLED in short) more than
ever.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and winning 2008 Olympic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economy and technology will be expanding definitely. It is vital to strengthen
diverse FLED and cultivate talent with foreign language (FL in short) skill. Subjects of FL
are more valued than any times. So too, FLED study has been deepening in almost every
way.
China’s modern education started with FLED. In 1862, the establishing of School of
Combined Learning was the very beginning of China’s FLED. From then on, China’s
education had to get to learn from abroad whatever in education structure, teaching contents
and approach. Therefore, dealing with the origin and the course of China’s FLED will do
good to the research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s well as the prosperity of FLED nowadays.
The forward mainly dicusses some aspects like the motive, the method and the outline
of the thesis besides some analyses of former achievements. The text has 4 parts including
historical background, historical period,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FLED and some
prospects in 21st century. Historical period consists of the embryo, the establishment, the
rising, and the preservation by stages on modern FLED.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comprise
the change of mind, creation of FLED model , choice of FL, teachers’ localization as well as
bilingual teaching. Finally, there are some prospects about FLED in 21st century concerning
teachers’ team, international standing of English and bilingual teaching, linkup FLED, test
and net teaching and nongovernmental FLED etc.

Key words: Background, Stage,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s

II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引言 · 1
一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5
二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7
一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的萌芽阶段 7
二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的确立阶段 7
三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兴起阶段 10
四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的维持阶段 14
三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演进的历史特点 24
一 从被动开始外语教育到主动发展外语教育 24
二 从模仿西方的外语教育到探索适合国情的外语教育模式 24
三 从多语种外语教育到以英语占主导地位的外语教育 25
四 从聘请洋人作外语师资到外语师资本土化 25
五 近代外语教育多采用双语教学 26
四 我国外语教育的新世纪展望 28
一 始终不渝 抓好外语教师队伍建设 28
二 正视英语的国际地位 积极开展双语教学 28
三 要尽快形成外语教学一条龙模式 29
四 建立外语学科教育学 大力开展外语教育实验与研究 提高多媒体
和网络辅助外语教育的程度 30
五 鼓励民办外语教育 32
结束语 33
主要参考文献 34
后记 38

III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引 言

一 研究背景与状况
20 世纪中期 为了促进各国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推行 生活在一个一体化世界 的教育方案 要求各国 各地区的教育者们共同讨
论如何教授外国语和其他学科 使学习者获得他国 他地区的更多 更真实的知识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随着交通手段的发达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
网的逐渐形成 无论是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其政治 经济
科技 社会 文化 教育等许多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各国间相互依存关系日
益紧密 另一方面 在经济上 发达国家间发生的世界规模的竞争不断 发展中国家
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腾飞也导致了各国间产生种种磨擦 区域纷争此起彼伏 此外
地球环境问题 能源问题 人口问题 难民问题 反恐问题等世界规模的 需要国与
国之间相互协调而解决的种种问题也日益增多 日益严重 在这种种错综复杂却不可
分割的国际关系下 各国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都不同程度地谋求和开展各种国际
性的合作活动 为此 如何促进国际化的实现 取得超越国境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已
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 而且促进和实现国际化 实现成功的国际合作 人与人
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是最基本的条件 所以各国越来越重视外语教育的作用 重视
外语教育的研究
面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开放 大量的外资涌入中国 中国正在成为新的 世
界制造业中心 面对加入 WTO 世界贸易组织 及申办 2008 年奥运会的成功 我国
未来的社会 经济会更加国际化 中国正在与世界经济接轨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
流会不断增多 大力发展各类多层次的外语教育 培养足够数量的具有外语语言交际
能力的复合型劳动者已是刻不容缓 因此 外语学科在我国受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
度重视 外语热 持续升温 外语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发展
近 20 多年来 海内外出版了不少外语教育教学及教育史料一类的著作 文献 然
而专门论及外语教育史的却寥若晨星 这或许是出版界的一个疏漏 事实上 中国近
代教育发端于外语教育 因为是 1862 年满清王朝迫于政治与经济的需要开办的中国
第一所新式学校 京师同文馆揭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 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
重要分界线 此后中国的教育开始模仿西方 无论在体制上还是教学内容与方法上逐

李良佑等著 外语教育往事谈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1页


1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步实行了一些变革 因此 论述外语教育在中国的始源及其发展 不仅有助于我国近


代教育史的研究 也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 促进和繁荣我们现今的外语教育
1986 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付克著的 中国外语教育史 一书 这是有关
中国外语教育历史的第一部学术专著 填补了我国教育史料出版物中的一个空白 受
到专家与读者们的好评 中国外语教育史 以丰富的史料论述了我国自古至今的外语
教育概况 从取材上讲 以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史料为主 从涉及的语种看 则又
以俄语教育为主线 兼论述其他语种的教育 1988 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又出版了李
良佑 张日升 刘犁等著的 中国英语教学史 一书 这是有关中国外语教育历史的
第二部学术专著 此书主要记述了中国英语教学的发展历史 对于其他外国语的教学
基本上不涉及 从取材上看 1949 年前的与 1949 年后的大致各占一半 1988 年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李良佑 刘犁编的 外语教育往事谈 教授们的回忆 这是一
部可靠的史料 它真实 朴素地记叙着近百年来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概况 汇集了学
者 教授 专家们关于我国外语教育从方针 政策到教材 教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精辟
论述 它又是一部名符其实的回忆录 书中提到的人物 事件 时跨几乎一个世纪
地越亚 欧 美许多国家 内容包罗万象 饶有趣味 给读者清晰地勾划出了一幅中
国近当代外语教育的画卷 1993 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四川外国语学院高等
教育研究所编的 中国外语教育要事录 1949 1989 此书按编年体记述了建国 40
年来外语教育的重要史实 一事一条 少数条目为避免首尾割裂 则采取了记事本末
的方法 不受时间所限 重大史实力求详尽 为外语教育界增添了一部很有意义的史
料 此后的著作大多是在文章中简要介绍外语教育历史 没有专门论述的 如章兼中
主编的 外语教育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张正东主编的 中国外语教学法
理论与流派 科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等
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中国外语教育史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确也显得单薄
局限 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 以往的著作较偏重对外语教育历史中的历史事件 人物 某一时期教育政策的
成败得失的梳理与论述 系统地总结和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得很不够
2 以往的著作数量十分有限 且大多是 20 世纪 80 年代完成的 因而对外语在经
济全球化时代 在互联网发达的信息社会的突出 独特的作用关注不到 对外语教育
存在的滞后性 与经济 社会 文化发展的不相适应关注不够
3 以往的著作没有对国外 如同属东亚的日本 韩国等 的成功外语教育教学经
验介绍 缺乏与国外外语教育史的比较 从而无法定位中国外语教育史在世界外语教
育史上的地位 看不到历史上我国外语教育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外语教育的差异 无从
2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借鉴国外的优秀外语教育遗产 就不能做到 洋为中用


二 本选题的意义
首先 理论意义 回顾历史 外语教育的发展从来都是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
现在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改革开放为外语教育
带来勃勃生机 科教兴国 的战略为外语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可以这么
说 我国的外语教育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为了实现
科教兴国 教育理所当然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外语教育自然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兴国为大计 认真反思外语教育的历程 总结经验 更新观念 使
外语教育更有效 更直接的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服务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 人
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外语 国家的繁荣与兴旺需要外语 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成长也
需要外语 所有这些 都要求 21 世纪外语教育要有一个大发展
其次 现实意义 尽管建国以来我们外语教育事业发展很快 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是 不能否认我们外语教学水平还不高 正如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的 我国目前外语
教学水平 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 收效较低的问题 … … 很多学生经过 8 年或
12 年的外语学习 然而大多数学生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 尤其是听不懂
讲不出 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 这说明我国的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 还不能适应国
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 人们称 外语 尤其
英语 教学是壶烧不开的温水 聋哑外语 现象 需要认真探究
由于我国大学生外语水平过低 严重影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度及国际贸易份额
的扩大 比如 世界上中成药贸易总额为 170 亿美元 而我国仅占其中的 5% 日本和
韩国共占 95%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外销人员的外语水平过低 这说明我国外语
教育与经济 科技发展要求之差距逐年拉大 因此外语教育及外语教育史的研究工作
应大大加强 使其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新的要求 以达到 古为今用 的目的
三 本选题的研究目的 性质 对象 内容和方法
1 研究目的
回顾一百多年 不平凡的 曲折的 然而又是极为丰富的外语教育进程 对历史的
经验和教训加以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必将大大有利于今后外语教育事业的前进 以昔
为鉴 重在察今 在回首历史的基础上 创造出一套适合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李岚清 改进外语教学方法 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N]中国教育报 1996 年 9 月 5 日


井升华 英语教学是壶烧不开的水 检讨英语教学 [N]中国青年报 1999 年 3 月 10 日第 6 版
岑建君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着眼于未来 [N]外语界 1998 年第 4 期
若从 1289 年的回回国子学算起 中国外语教育历史长达 700 多年 如若从 1862 年京师同文馆算起 中国外语教
育有逾百年历史 本文重点讨论自京师同文馆起到新中国建立前的近百年外语教育史

3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外语教学体系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2 研究性质和对象
本选题的研究属于中国外语教育史的范畴 本研究主要以外语教育的萌芽及向近
代的演进过程为对象 努力探讨其演进的背景 动力 内容和形式等 以近代外语教
育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 找出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的主要特点和规律 以为今天的外
语教育实践及改革提供借鉴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以近代外语教育的发展为重点 包括各级各类外语教育的目的 内容 原
则 方法及组织形式等 同时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把现代外语
教育与近代外语教育进行比较 从中窥探外语教育在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趋势下 如
何对西方及苏联等国家的外语教育引进 吸收 模仿和创新 从而实现中国外语教育
的科学化和本土化 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外语教育体系 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 理论
分析法 个案分析法 比较法和教育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力争达到多种研究方法的综
合运用
4 需要说明的问题
针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笔者认为有个问题要作一说明 第一 论文以英语教育
为主线 兼论述其他语种的教育 外国语在我国近代的教授数俄语占优势 时间最长
达 154 年之久 1708 1862 1862 1903 年期间不同的外国语交替占据学校外语课程
舞台 时而日语 时而英语 到 1903 年正式实施的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全国中小学堂外
语课以英语为主 由此开了我国全国规模的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的先河 直到今天 英
语教育仍然是我国外语教育的主体 第二 论文以大学 中学外语教育为主 简单提
及小学外语教育 在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和大学专业外语教育的论述上也有详略的不同

4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一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中国外语教育历史悠久 早在两千多年前 陆上 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就把我国和


亚 非 欧三大洲的交往联系起来 公元前 139 年西汉张骞和公元 119 年东汉班超等
出使西域 唐代时天竺 印度 鸠摩罗什和玄奘翻译出多部佛经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展开中日交往 明朝郑和下西洋 加强亚非交往 元朝 1289 年我国还开设了最早的外
语学校回回国子学 教授波斯文 明代的外语学校四夷馆翻译蒙古文 波斯文 缅甸
文等 8 种文字 清朝俄罗斯文馆学俄语等 这些都渗透着外语教育
1862 年开办的同文馆与稍后在上海 广州等地设立的方言馆及其他各类洋务学堂
是中国官办的第一批新式学校 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身 京师同文馆的创办 首开
我国外语教育的先河
1860 年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腐败的满清政府被迫与英 法 俄等国分别签订北
京条约 丧失领土主权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成两种势力 以奕訢 李鸿章 曾国
藩等为首的洋务派 为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王朝 他们提出要 借法自强 主张
造炮船 建铁路 兴学校 以抗衡西方列强的入侵 在洋务派看来 兴办学校 培养
外国语言翻译人才尤为重要 清廷要臣恭亲王奕訢等于 1861 年上奏 欲悉各国情形
必先谙其言语文字 方不受人欺蒙 各国均以重资聘请中国人讲解文义 而中国迄无
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 恐无以悉其底蕴 李鸿章也认为要办洋务 培养译员是第
一步 他提出 互市二十年来 彼酋之习我语言文学者不少 其尤者能读我经史 于
朝章 宪典 吏治 民情 言之历历 而我官员绅士中绝少通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
遇中外大臣会商之事 皆凭外国翻译官传述 亦难保无偏袒捏架情弊 中国能通洋
语者 仅持通事 凡关局军营交涉事务 无非雇觅通事往来传话 而其人逐为洋务之
大害 清朝廷中顽固派 尽管死抱住祖传封建教条 坚持闭关自守 反对洋务变革
但此时此地也无可奈何地同意由 拒夷 的立场转变为有限地 与夷合作 的立场
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 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惧怕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坚船利炮再次入
侵北京 二是企图借助洋枪洋炮来镇压国内太平天国和捻军的起义 就这样 满清王

总理各国事务奕訢等折 1862 年 8 月 20 日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卷十五


李鸿璋 请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折 1863 年 李文忠公全书 奏稿 卷三

5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两派势力 在兴办新式学校 培养洋务 翻译人员这一点上 至少


暂时有了一致的意见 这是开办京师同文馆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 自 1842 年南京条
约签订后 随着外国商人与传教士的涌入 西方的政治 经济 文化也影响了朝野的
一批有识之士 冯桂芬于 1861 年提出要改革科学制度 采用西学 设翻译公所 聘
西人课以诸国语言文字 在满清的在朝官僚及在野的士大夫中间制造舆论 另一方面
在华的西方传教士及商人认为 富强的中国可能更有助于他们通商和传教事业的发展
目睹中国衰微不振之状况 他们时常著述 演讲 上书 游说 希望中国的士大夫阶
层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他们当然也极希望由清政府官员出面兴办学校 培养通解外
语的人才 1860 年 美国基督教美理会传教士卫三畏 Samnel Wells Williams 曾提议
利用清政府的赔款创办美华书院 这是西方传教士第一次提出利用退款办学的方案
这个方案只是由于当时美国国务院反对而终未实现 早在通商之五口岸设置商栈洋行
的西方商人 早就在希望中国能多开设洋学堂 尽快培养一批懂洋文的帮办 以扩大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所以 他们也乐意从已在中国巧取豪夺来的大笔财钱中 拨出一
个零头数来资助满清王朝官方兴办学校 据毕乃德回忆 赫德对于文馆 自始至终就
热心 允许每年由海关支付项款维持文馆 要求丁冠西担任总教习 而且关于文馆财
务 也允由他一力经管 原因之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帝国主义先后得到了往北
京派驻使节的权利 为应付频繁的外交事务 清咸丰帝于 1861 年正式批准在京师设立
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 简称 总理衙门 总署 亦称 译署 的同时 也不
得不考虑开办学校 培养一些本国的译员 还有一点要紧的是 1858 年签订的 中英
天津条约 的第五十款中有三项规定 1 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文书写 2 暂时
仍以汉文配送 3 自今以后 遇有文词辩论之处 总以英文作为正义 此次定约
汉英文字详细校对无讹 亦照此例 这可是一个莫大的威胁 外国侵略者的种种 文
字游戏 的欺骗 终于使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情 从而于 1862 年设立了以京师同文馆为代表的近代中国外国语学校
京师同文馆就是在这样政治 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应运而开的 京师同文馆是我国
近代史上第一所官办的新式外语学校 从中国的外语教育史角度讲 它也正是我国学
校正规外国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的正式开端

毕乃德著 同文馆考 中华教育界 第 23 卷 1935 年第 2 期


6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二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根据我们对近代外语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并结合对近代社会进程的分析 拟将我
国近代外语教育分为如下几个历史阶段
一 萌芽阶段 1807 1860
中国的外语教育正式开始于京师同文馆 但是早在京师同文馆之前的几十年 在
中国的少数几个沿海城市已有了外语教学 这些外语教学多由英 美两国的基督教传
教士零星的举办 范围很窄 规模极小 所以并未形成一种正规的 系统的教育 第
一个来中国传教的基督教传教士是英国的罗伯特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818 年
马礼逊在马六甲设立一所英华书院 Anglo-Chinese College ,该校的宗旨是 为宣传
基督而学习英文和中文 在 19 世纪 60 年代以前的教会学校数量不多 学生人数也很
少 而且主要集中在通商的五个口岸 其外语教学也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它们的影响
并不大 对中国根深蒂固的旧教育制度也没有构成任何威胁 但是这些教会学校的开
办 至少使人们开阔了眼界 令他们改变一些观念 在这个世界上 除了三家村一类
的私塾 义学外 还有英文 写字 这些早期的教会学校的开办 是对中国传统教育
制度的一个冲击 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制度产生的星星之火 对中国近代科技 文化
教育 出版事业的发展 人才的培养和中西文化的沟通起了奠基的作用 因此 我们
把这一阶段称之为近代早期外语教育的萌芽阶段
二 确立阶段 1860 1890
1 京师同文馆
1859 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同意各国使节进驻北京 为办
理中外交涉事务 清廷需要有自已的翻译人才 在京师设立一所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的
学馆已迫在眉睫 1860 年 咸丰十年 恭亲王奕訢等人就奏议在京师设立同文馆 培
养外语人才 1862 年 奕訢等人就与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商洽 英方即选派教士包尔
腾(J.S. Burdon)为英文教习 同文馆就这样创办了起来 隶属总理衙门领导 学校的英
译名为 School of Combined Learning 成了我国清末造就翻译人才的主要基地 同文馆
最初仅设英文馆 学生只有十名 1863 年开设法文馆 俄文馆 学生也是各十名 1867
年增设了天文学馆等 学生逐渐增多 学生最多时达一百二十余人 后来 1888 年又

7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陆续设了德文馆 1896 年设东 日 文馆 1901 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改名译学馆


京师同文馆外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翻译人员以适应外事的需要 除学其他学
科外 八年的外语课程是
第一年 认字 写字 浅讲辞句 讲解浅书
第二年 讲解浅书 练习句法 翻译条子
第三年 各国地图和史略 翻译选编
第四年 翻译公文
第五至八年 练习译书
课程规定 西语则当始终勤习 无或间断 凡文字 先考其字母以别异同 英文字母
二十有六 法文字母二十有五 俄文字母三十有五 德文字母二十有六 次审其音
以分轻清重浊之殊 以唇舌牙齿喉腭定其音 次审其比合为体以成文 … … 次审其兼
通互贯 以识其名物象数之繁 洋文字母最简 而成字最繁 以音为文 彼此移易
则其解各别 故洋文数倍于汉文 考试初试是外国照会译成汉文 复试是条约中片断
译成外文 最后口试是汉语条子译成外文 由教学和考试内容可知 外文主要采用讲
解发音部位 以字母 语音 单词 文的顺序进行教学和通过翻译的翻译法
由于包尔腾 J.S.Burdon 傅兰雅 John.Fryer 丁 韪 良 (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Martin)等同文馆初期的洋人教习,都懂中文 其他一些教习基于在中国传教 生
活 谋职等原因也努力学习中文 使得外语授课能够或多或少地两种语言兼而有之
完全可以推断 在教学方法上是采用了 双语教学
京师同文馆自 1862 年创办至 1902 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前后共 40 年 在办学上有
以下几个特点
1 比较重视汉文训练 客观原因是学生为十三 四岁的八旗子弟 汉文基础差
注重汉文训练 学生在翻译上就比较顺利 同文馆学生学习汉文和外文的时间大约是
一比一 各馆除有一名外国教习教外文外 都还有一名汉教习 专门教习汉文 2
教师任用 经过严格考核 汉文教习要经过总理衙门考核 且要报皇帝阅批 一般任
期为两年 教有成绩者 再留用两年 并立即提升官衔 以资鼓励 外文教习也由总
理衙门亲自考察录用 同时也留用优秀学生 如汪凤藻等人 后来成了该馆的副教习
3 聘请外国人教外语 使学生能学到比较地道的外国语 尽管这些洋教习抱有各种
目的来中国 水平在他们国内也不是很高 但对培养我国的外语人才还是起了相当作
用的 4 对学生要求比较严 淘汰率较高 学生在同文馆学习 一般从早晨开始

朱有献主编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一辑 5 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 第 71 77 页


8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一直读到下午五 六点钟 考试很频繁 分有月课 季考 岁试 月课 季考于月终


举行 岁试于封印前举行 此外 每届三年举行一次大考 总理衙门大臣 外国教习
等都到场监考 考试成绩还呈报皇帝阅处 大考时既考英译汉 也考汉译英 并且拿
出外国照会让学生翻译 注重应用 考试成绩优异者 就保升官阶 良者则记优留馆
成绩劣者就退回原旗 1867 年招的三十名学生 半年后考了一次 发现有二十余人没
有学习基础 立即除退 过了半年 又考了一次 撤除四名
同文馆毕竟是一所半封建半殖民的学校 在办学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如学生
都是贵族子弟 接受的是封建的和奴化的教育 考试舞弊 弄虚作假也屡屡发生 为
了培养几个清廷外交官员 每年耗资巨万 得益确实不多 尽管如此 它作为我国近
代史上第一所外国语学校 起了确立我国外语教育的作用是应肯定的
2 上海广方言馆和广州广方言馆
上海广方言馆和广州广方言馆是仿照京师同文馆分别于 1863 年和 1864 年成立的
这两所学校由于不是满清王朝中央政府直接兴办管辖 规模也较小 所以其影响不如
京师同文馆 但是 由于学校地处我国最早开放的两个通商口岸 加之有自已的办学
特色 所以在中国近代外语教育史上也同样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 上海广方言馆
同治二年 公元 1863 江苏巡抚李鸿章以上海交涉事件较多为理由 经清政府批
准 仿京师同文馆例 在上海开设广方言馆 遴选上海邻近地区十四岁以下俊秀儿童
入学 该馆不象京师同文馆那样只利用礼拜休业日学习汉文 而是将经史小学列为正
课 学生亦以外国语文为主课 兼习史地与自然科学 三年后毕业 分派到各通商督
抚衙门及海关监督 充任翻译官承办洋务 上海广方言馆的办学者已领悟到把单一的
语言学习学校转变为一所学习外语同时又兼学习科技专业技术的学校 能大大提高外
语教育的实用性 于是 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年 该文馆改为兵工中学堂 成为五年
制的中等工业学堂
2 广州广方言馆
广州广方言馆开设于 1864 年 原名广东外国语言文字学馆 也是根据当时任江苏
巡抚李鸿章 1863 年的奏请而开设的 广州广方言馆招生是偏重于从广州驻防军中招收
一直以语言学习 汉文和外文 为主 在办学过程中也很少强调要兼学天文 算学一
类的功课 但却十分强调满文学习 1879 年 因遣使各国及办理公事急需法文 而布
国 即德国 交涉事件近亦不少 自应一律学习 由是该馆增设法文 德文两馆 学
生则从英文馆 学有成效者 中分拨至法文 德文两馆学习德文 法文 广州广方言
馆于 1905 年改为广州译学馆 成为五年制的高等学堂
9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3 洋务学堂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以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除了在
京师 上海 广州三个大城市创办三所同文馆 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外 还在一些重要
城市开办了一系列以学习外文和西方科学技术或军事武备为主的洋务学堂 这些学校
主要有 见下表
校 名 奏设时间 校 址 开设何种外语
1 福建船政学堂 1866 福 州 英文.法文
2 天津水师学堂 1880 天 津 英文
3 广东水陆师学堂 1887 广州黄埔 英文.希腊.拉丁
4 湖北武备学堂 1896 武 昌 德文
5 江南制造局附设操炮学堂及附设工艺学堂 1874 上 海 英文
6 天津电报学堂 1880 天 津 英文
7 江南陆师学堂 1895 南 京 英文.德文.日文
8 浙江武备学堂 1897 杭 州 日文

这些洋务工艺学校和军事武备学校 尽管主要是学习工程技术 军事等 课程开设亦


以这方面为主 但对外语学习大都颇为重视 大多聘请外籍人员用外语授课 例如福
建船政学堂分法国学堂和英国学堂 前者以传授造船技术为目的 用法文教授 后者
以训练驾驶技术为目的 用英文教授 广东陆师学堂一律以德文教授为主 这些学校
的创办人主要是清末封疆大臣 各省的巡抚 他们知道要富国强兵 扩充实力 必开
艺局 选少年颖悟子弟习其语言文字 诵其书通其字 而后西法可衍于中国 泰西
武备之学 皆从天算舆地格致而来 欲造其极诣 必先通其语言文字 乃能即事穷理
洞见本源 … … 令各生先习德国语言文字 次学武备 各兼学汉语 其初入学
堂 权令学习英文算学以为基础 将来酌配北师陆师仍专一艺 此连年先后入堂学生
分配学习大略情形也 这也是我国近代用外语教授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可贵探索
与尝试 从以上可以看出 在这类新式洋务学校中 把外语与其他格致学科结合起来
确也造就了一批外文基础好又有较扎实工艺知识的人才 这些学校的不少毕业生日后
成了我国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教育事业中的有影响的人物 如我国近代著各翻
译家严复 教育家马建忠等都是福建船政学堂的毕业生
三 兴起阶段 1890 1912

上表只列出了部分洋务学堂

同治五年十一月左宗棠折
光绪十一年五月初五日李鸿章创设武备学堂折
光绪二十二年袁世凯请设学堂禀
光绪十五年十月张之洞办理 广东 水陆师学堂情形折

10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1 新式学堂
20 世纪初,清廷的许多封疆大臣如张之洞 赵尔巽 袁世凯等 迫于政治 经济等
方面的需要 于 1905 年联名奏请立停科举 推广学堂 清朝政府下诏 所有乡试一律
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这样 自公元 606 年起在中国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之
久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 .科举的废除 对近代教育的发展 对包括外语在内的西学的
推广 无疑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张之洞于 1898 年 3 月在 劝学篇 中提出了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主张 成
为当时的教育宗旨 根据这个宗旨 分别于 1902 年和 1903 年颁布了 钦定学堂章程
即壬寅学制 与 奏定学堂章程 即 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
最早施行的全国统用的新学制 它奠定了中国近代新学制的基础 按 壬寅 癸卯
学制 中学堂以上各学堂均开设外语课 这是我国大中学校普遍开设外语课的起点
张百熙 荣庆 张之洞在 奏定学堂章程 的 学务纲要 中提出 中学堂以上各学
堂必勤学洋文 今日时势不通洋文者 于交涉 游历 游学无不窒碍 … … 假令中国通
洋文者多 则此种荒谬悖诞之翻译 决无所施其伎俩 故中学堂以上各学堂 必全勤
习洋文 而大学堂经学 理学 中国文学及史学各科 尤必深通洋文而后其用为最大
斯实通中外 消乱赋 息邪说 距诐行之窾要也 学务纲要 又提到 在初等小学
时 断不宜兼习译文 高等小学堂 如设在通商口岸附近之处 或学生中将来意
在改习农工商实业 不拟入中学堂以上各学堂者 可在学堂课程时刻之外兼教洋文
应就各处地方情况斟酌办理 从此 通商口岸邻近城镇的高小也开始设置外语课
就这样 外语教育从 19 世纪初由外国传教士介绍到中国 至 60 年代 随着京师
同文馆的开设而打开一个缺口 经过八九十年代的竭力引进 到 20 世纪初在中国正规
的教育中 终于得一席之地 从时间上推算 先后花了整整一个世纪 漫长的一百年
至 1902 年 钦定学堂章程 壬寅学制 颁布时 全国已有一批新式学堂问世
其中的主要几所列表如下
年 份 地 点 学 堂 名 称 备 注

1895 天 津 天津中西学堂

1896 上 海 上海南洋公学

1896 江 宁 江南储材学堂

1896 上 海 上海三等公学

1896 上 海 上海育材书塾 后易名南洋中学

1897 上 海 格致实学书院

1897 北 京 北京通艺学堂

1897 杭 州 求是书院

1897 长 沙 湖南时务学堂

1897 天 津 直隶畿辅学堂

11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1897 上 海 上海经正女学

1898 绍 兴 绍兴中西学堂

1898 广 州 广州时敏学堂

1898 无 锡 无锡三等公学堂
1901 上 海 上海澄衷学堂

这些新式学堂 或书院 从办学的指导思想到课程设置 对西学 包括外语 的重


视程度大大超过改良后的旧式书院 综观这些学堂的外语教学情况 有下列几个特点
第一 把外语 英语 视作一门主课 如 格致书院 1879 年的招生告示
本书院创设沪上 专为招致生徒究心实学 学有两端 听其所向 例亦定为两则 一为学

西国语言文字者 本书院延有名师 朝文课责

湖南时务学堂 1897 年开办时期的招生启事


功课 中学 西学 各国语言文字为主 兼算学 格致 操演 … … 由华人教习之精通西

文者逐日口授

第二 规定教学时间 列出教学要求
安徽二等学堂 1897 年的功课单规定 洋文 的教学内容 是 见下表
第一年 英文初学浅书 英文功课书 英文拼法 朗诵书课 数学

第二年 英文文法 英文字拼法 诵读书课 英文尺牍 翻译英文数学 并量法启蒙

第三年 英法讲改 文法 各国史鉴 地舆学 英文官商尺牍 翻译英文 代数学

第四年 各国史鉴 格物书 英文尺牍 翻译英文 平空量地法

可见 安徽二等学堂的外语教学是采用语法翻译法 这种方法还可以从绍兴中西学
堂规约 中得到进一步证实 凡习英文 先识字母 次识拼法 合拼法而成字 合数字
而成语言 语言之中 文法寓焉 读书时必须口音清切 疾徐轻重 贵合其宜 先读
英文启蒙 英语曰泼那马即 Primer 已读启蒙者读英文读本 英语曰而里豆即 Readers
由第一以至第五 然后读文法 以及地理志史记博物志等书 次等渐进 以几于成
兹将课程开列于后
背书 学生于七点钟进学堂 限一点钟前将昨日所授之书挨次背完
问答 师问华文 生答西语
默书 师取学生已读之书 令学生默写
上书 学生听教习口授 须口齿清朗 必期其准 拼法之理 尤宜悉心体会
习字 每日功课之余习大小草二体 以半石板 为度 三月后即在纸上习写

朱有献主编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一册下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 第 735 742 页


朱有献主编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一册下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 第 735 742 页
石板 旧时江南一带私熟或小学生常用的练字工具 石质黑色 另有白色石笔 写后可干抹去使用方便 以节约
纸笔 常用石板为 16 开见方
12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造句 半年之后 学生记散字已多 每日习翻译数句 呈师改削


其它语种如法文等教学也基本相同
第三 外语教师多是同文馆毕业生 也有部分学堂延聘外国人任教

2 教会学校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中国的教育中主要有三种同时并存的办学形式 传统的中
央 地方学校 书院及民间私塾 清政府官办的或各地士绅共办的各种新式学堂
外国传教士创办并控制的教会学校 三者之中 发展最快 影响最大 教学效果最
好的 要数教会学校
1860 年 北京条约 签订后 外国列强加强对中国侵略 为了进一步控制中国的
经济命脉 掠夺更多的财富 他们需要培养一批懂得外语 熟悉西方生活习俗的人
至 1876 年 由外国基督教各差会开办的教会学校约有 350 所 学生总数近 6000 人
有些教会学校中外语 主要是英语 已被列为一门科目 在教学内容上最明显的特点
是强调外语教学 英语教学占主导地位 美国圣公会牧师卜航济
Dott.Francis.Lister.Hawks 后任上海圣约翰大学校长 在 中华教育会 第二届年
会上提出 教会学校除国文外的所有课程 应尽量使用外语教材 用外语进行教学
21 世纪的 2001 年 9 月中国教育部发文要求高校逐步使用原版教材 用外语讲授专业课
金融 法律 信息技术等课程 向国外派教师学习 以及在京沪穗等地已从小学就
开始的双语教学实验与探索 也说明了一个多世纪前人们的远见与智慧 而今天的双
语教学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航济曾鼓吹 学生学习英语有 四大好处 可以增进智慧
可以驱除华人排外之成见 可以增进东西之情感 扩张国际贸易 可以使华人明确基
督教事业 因此 圣约翰大学除了用英文编印 约翰声 约翰年刊 宣扬美国文化
灌输崇美思想外 并将所有教科书 参考书 包括中国史地 都用英文编印 做实验
也要符合美国标准 甚至连有些试卷也是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直接搬来的 在课堂教
学中 不仅美籍教师用英语讲课 就是华人教师 国文教师例外 也要用英语讲授
学校中一切布告 来往函电 会议上的发言 会议记录等一切文书档案也都全用英语
会话 用英语演戏
我国著名外语教育家陆佩弦在其 外语教学往事回忆 一文中谈到自已在法国天
主教耶稣会 相公 Marist Brothers 办的上海圣芳济学堂求学经历中说 这种教会

李良佑主编 外语教育往事谈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 年 第 254 页


13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学校的英文程度好 是因为它除了中文课只能用中文外 其它一切学科 一律用英文


本子 明明教几何 但背的是 If two sides of a triangle are respectively equal to the two
sides of another triangle and their included angles are also equal the two triangles are
equal in all respects 这句英文的意思是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
边分别相等 且它们的夹角也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相同 这种学习过程 表
面上是在学几何 但事实上也是在学英语 这种练习已经不是把英语作为学习对象
而是把它直接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来学了 对学习外语来说 这是一种极好的方法
这些在不同历史背景 由不同国家 教派创办的教会学校 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 教
学内容都有两个共同点 突出宗教教育 学生必须读圣经 做礼拜及参加各种宗教
活动 外语尤其英语是一门必修课程 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教
会学校这种侵犯中国教育主权 推行殖民地奴化教育的办学形式一直延续到 1949 年
当时中国的教育家曾一针见血的评论 世界各国除附属国和殖民地外 有哪一个国
家 象中国那样用外国语 英语 来教各种学科的 有哪一个国家象中国那样用原版
西书作为课本 教材 大学教授与大学生都有 卑劣情绪 以为非用原版西书不可
但是语言是工具 是武器 它本身不具阶级性 帝国主义者的图书资料 工具书乃
至教学方法和经验 例如外语教学的直接法 创造外语环境等等 也可以为我服务
还应指出 从教育史的角度 这些教会学校确也培养出一批学有专长的学者 专家
他们对中国近当代的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科举的废除
新学制的颁行为近代外语教育的兴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 维持阶段 1912 1949
1 中华民国的外语教育 1912 1949
中学外语教育
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 教育部于 1912 1913 年陆续颁发了 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
标准 等法令 统称 壬子癸丑学制 规定有条件的高小可开设外国语 外国语以英
语为主 但是遇到地方特别情况 得任选法 德 俄语一种 外国语要旨在通解外国
普通语言文字 具运用之能力增加知识 外国语首授以发音拼字 渐及简易文章之读
法 书法 译解默写 讲授普通文章 及文法要略 会话 作文等
关于外国语一科的教学内容 中学课程的标准规定为 见下表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李良佑主编 外语教育往事谈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第 254 页


林汉达 中国大学 教会大学 英文的畸形现象 刊 教育季刊 第 17 卷第二期 1941 年 6 月
14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发音 拼字 读法 读法 译解 默写 读法 译解 会 读法 译解 会话
外国语 译解 默写 会话 造句 会话 文法 话 作文 文法 作文 文法 文学
文法 习字 要略

就外国语这门学科来说 1912 年 1913 年颁布的中学课程标准与清政府的 壬寅癸


卯 学制相比 无重大差别 每周课时超过国文 仍在 6 9 课时之间 在教学内容方
面 1912 1913 年学制规定中学第四年还要学习外国文学要略 这是前两个学制规定
的 学科程度 中所没有的
1918 年 10 月 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学校校长会议 在这次全国中学校长会议上 通
过了两项与中学外语教学有关 注重办法 与 改进教授方法 的决议案 并于次年
由教育部发文至各省 区 照办
附 原案
甲 注重办法
中学校国文 数学 外国语三科宜特设学科主任
乙 改进讲授方法 ……
外国语科教授方法
第一 注重预习 引导自动
第二 多读勤作 随时练习会话以为实用之地
第三 文法宜与读本联络 并注意记诵 以期捷径
第四 提倡课外读书阅报
第五 设语学研究所
1922 年教育部又颁发了 壬戌学制 从学制 学科 教材到教法都由学日本转向
学英美 中学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初中外国语占 164 学分中的 36 分 约占 21% 中文科
社会科的高中占 91 学分中的 16 学分 约占 17.6% 重数学和自然的高中占 95 学分中
的 16 学分 约占 16.8% 1933 年教育部颁发中学外语 主要是英语 课教学目的和要
求 具体规定如下
初中 使学生练习运用切于日常生活之浅近英语 使学生建立进修英语之良
好基础 使学生从英语方面发展其语言经验和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
高中 使学生练习运用切于实用之普通英语 使学生略见近代英文文学作品
之一斑 使学生对于需要英语为内容之专门学术 建立进修之良好基础 使学生
从英语方面增加其研究外国文化之兴趣
这个阶段中学外语 英语 教育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 有些学校在初中阶段比较注意听 说 读 写的全面训练 到高中阶段一

15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般仍侧重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二 对西方的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法已开始研究和介绍 有些学校的语音教学开
始采用国际音标 韦氏音标或牛津音标渐被取而代之 叶斯珀逊 O. Jespersen 帕默
H. E. Palmer 贝力子 M. Berlitz 韦斯特 M. West 等人的学说开始为所瞩目
有人还进行了一些试验 如张士一等人倡导试行 直接法 林语堂早在三十年代就提
到功能语法和交际功能等
第三 学生接触英语机会比较多 除英语课外 数理化等学科在不少学校里均采
用英美原版教材 体育活动也常用英语术语 社会上 英美原版电影 英文报刊 商
业英文招贴等很多 这对学校的外语教学有不小的影响
第四 自 1912 年至 1949 年民国期间 中国学堂的学制规定 课程设置等方面受
西方国教育制度的影响甚大 还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体制 这正是半封
建半殖民地中国教育的一个固有特征 例如 1903 年的 癸卯学制 基本上是抄袭当
时日本的中学校章程而制订的 1909 年清廷学部颁布的中学堂课程分为文实课 是仿
照当时德国学制的产物 中华民国成立后 于 1912 1913 年间形成的 壬子癸丑学制
是日本 德国学制的混合物 明显地带有双轨制色彩 1922 年颁布的 壬戌学制 则
是模仿美国的综合制 Comprehensive type 应该指出 一个国家要发展教育事业 特
别是基础教育 教育制度必须适合本国的国情 旧中国的基础教育之所以落后 教育
发展之所以迟缓 除国家陷于战乱等政治因素外 与学制规定 课程设置等方面不适
于中国的实际大有关系
2 中华民国高校外语教育
外国语专门学校 外国语专门学校历来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 曾出现过三次兴办这类学校的高潮 第一次是 19 世纪 60 70
年代 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洋务的兴办 北京 上海 广州 湖北等地相继开办同
文馆 揭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 第二个高潮 在民国初期 第三个高潮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初期 从这三个时期的办学情况看 每当国家的政治 经济 文化形势发
生急剧变化 社会急需外语专门人才时 外语专门学校也就应运而生 随着高等教育
的发展 其他各类大学的兴办 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相对缓和时 外语专门学校或
停办或归并 或发展成综合性大学
1913 年至 1925 年间 全国公立的外国语专门学校开设情况 见下表
校 名 开办年月 说 明
湖北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 1914 年 11 月 曾设英 德 法 俄 日语

16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原为前清奉天政法学堂 1912 年改名奉天法政专门学校


奉天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 1916 年 12 月
1916 年法政学校停办 改成外国语专门学校

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 1913 年 曾设英 德 法语


福建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0 年 曾设英 法 德 俄 日研究科 1925 年停办
初为东省铁路俄文学堂 开办于 1899 年 1912 年学校改
属外交部 用现名 1921 年改为外交部俄文法政专门学校
外交部北京俄文专修馆 1912 年
1929 年 10 月并入北平大学 易名俄文法政学院 1932 年
改为北平大学法商学院

中华民国大学外语教育 二十年代以后 绝大多数大学都为各系 各专业 大一


大二学生开设英文课 通称大一英文和大二英文 相当于新中国大学里的公共英语课
其目的任务是 在中学英语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 为日后出国留学或
就业创造条件 大多数学生学习英文的目的在于阅读英国文学作品或专业原版书籍
对于听说并不注意 打算日后出国留学或到外商经营的工矿企业 银行 商业就业的
学生 则比较注意听说能力的训练
教会大学里各系各专业的大一大二英文课 多用直接法进行教学 各课程均以原
版教材为主 侧重听说训练 这一时期的教会大学主要有 括弧为创办时间及地点
文华大学 1909 年 武昌 北京汇文大学 1885 年 北京 东吴大学 1901 年 上
海 苏州 圣约翰大学 1894 年 上海 之江大学 1910 年 杭州 燕京大学 1919
年 北京 等
如 抗日战争期间迁至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英国文学系的课程 见下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英文 8 学分
国文 6 学分 英文 6 学分 英文 6 学分
西洋戏剧 6
英文 6 中国文学史 6 小说 6
文学名著(荷马史诗
生物学 8 欧洲文学史 8 莎士比亚 6
圣经) 4
经济学 6 英散文 6 社会学 6
文学选修课 3
西洋通史 6 英诗 6 语音学 6
哲学概论 6
逻辑 6 一外 6 一外 6
一外或二外 6
共计 38 学分 共计 38 学分 共计 36 学分
共计 33 学分

从上表可以看出 四年内共设 20 门课程 除一门文学课选修外 其余 19 门均为


必修 这个课程表虽末脱出英美文学体系 但门类较前集中 英文已占较大的比重
文学课程种类不多 除社会科学的课程外 尚有一门生物学 计八个学分 这是仿照
美国的做法 美国当时已推行文理 相互渗透和结合的办法 文学院各系可以选理学
院的部分课程 理学院的学生也学一些文学院的知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 全国共有205所高等学校 包括教会大学及解放区的高校 其中

非外语专业
17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a. 41 所学校设有外国文学 或英国文学 系科 见下表


校名 教师 学生 校名 教师 学生 校名 教师 学生
清华大学 28 139 圣约翰大学 14 165 岭南大学 13 21
南开大学 19 12 沪江大学 6 60 文化大学 1 3
燕京大学 15 93 东吴大学 8 13 西南学院 5 20
津沽大学 11 62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 45 贵州大学 11 24
北京外国语学校 338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6 16 四川大学 28 128
复旦大学 31 89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4 28 华西协合大学 21 26
南京大学 33 100 新中国学院 2 成华大学 11 41
山东大学 18 88 大同大学 3 大川学院 8 6
浙江大学 20 47 武汉大学 20 56 湘潭文法学院 7 18
之江大学 7 25 明南大学 27 109 云南大学 18 116
大夏大学 1 14 中山大学 18 61 五华文理学院 11 97
光华大学 14 22 南昌大学 11 88 兰州大学 6 10
诚明文学院 4 10 广西大学 12 38 西北大学 8 44
厦门大学 7 27 华中大学 9 53
b. 10 所学校设有外语 英语 师范系科
校名 教师 学生 校名 教师 学生 校名 教师 学生
北京师范大 26 105 西北师范学院 16 47 贵阳师范学院 10 42
学 昆明师范学院 44 四川教育学院 12 47
山西大学 12 41 女子师范学院 10 52 福建师专 7 14
燕京大学 3
广西大学 3 26

c. 13 所学校设俄文系科 包括俄文师范科

校 名 教师 学生 校 名 教师 学生 校 名 教师 学生
哈尔滨外国语专科 65 1442 东北师范大学 125 华东大学 39
学校 北方交通大学 6 27 民国大学 1 2
哈尔滨医科大学 16 167 华北大学工学院 8 92 西南师范学院 6 18
西北大学 7 27 苏南文化教育 4 26
大连大学 18 196 兰州大学 9 83 学院

延边大学 5 40

d. 1 所学校设东方语文系 北京大学 教师 34 人 学生 29 人
e. 1 所学校设西方语文系 北京大学 教师 41 人 学生 105 人
f. 2 所学校设法文系 中法大学 教师 14 人 学生 37 人
震旦大学 师生人数未详
全国解放前夕 高校外语科的外语教师约有 919 人 占当时全国高校专任教师

付克 中国外语教育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年第 64 65 页


18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16,900 人的 5.4%左右 专学外语的大学生约 7,000 人 约占当时全国大学生 116,500


人的 6%左右 由于有几所学校师生人数不详 因而上述的外语师生总数仅是不完全的
统计 若将一个学校作为一个点 则当时全国外语专业点约有 62 个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红区 的外语教育 1921 年 1949 年
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武器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学习和掌握外语 既
是学习革命理论和革命经验的需要 也是反帝 反法西斯斗争的需要 尽管当年有重
重困难 但我们中国共产党仍开办了一些学校 培养了一批懂外语的革命干部 外国
语学社 上海大学 延安大学 延安外国语学校 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
学校等 在我国的外语教育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1 外国语学社
1920 年在上海创办的外国语学社 是我党在正式成立之前开办的第一所外国语专
门学校 1917 年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走俄国人的路 是我国无
产阶级革命先驱们得出的结论 要学习苏联的革命理论和经验 首先必须培养一批懂
俄文的干部 为此目的 由俞秀松 李震瀛等人于 1920 年在上海以公开形式创办了外
国语学社
外国语学社的主课是俄语和马克思主义理论 校长杨明斋和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
基的夫人担任俄语教师 后来学生增多 又请了王元龄 女 来教俄文 李达教日文
李汉俊教法文 李震瀛教英文
外国语学社开办时间不足一年 1921 年 7 月停办. 在这短短的一年中 她为党培
育了一些革命种子 输送了一批革命干部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发源地苏联去学习 很好
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赴苏学习的同志 学成回国后积极开展革命工作 有的成
为党的领袖 多数人成为党的重要领导干部
2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是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最早创办的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 于右任以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身份兼任校长 后因事赴奥 校务交由副校长邵力子 当时系中
共党员 负责 教务长一职先后由叶楚仓 李汉俊 瞿秋白 陈望道担任 上海大学
的外语课程有俄文 英文 德文和日文 任弼时于 1924 年从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后
来到上海教初级班俄文 高级班俄文课则由 1924 年从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回国的蒋光
赤 蒋光慈 担任
教授英文的除茅盾外 尚有一些专家 学者 如 周越然 毕业于上海广方言馆
在上海大学任英国文学系系主任 讲授西洋文学名著选读及英文文学翻译 王登云
上海大学初期的英国文学系系主任 他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 在上海大学讲授高等英
19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文文法和英文作文 并提倡语音一定要符合伦敦标准语音 R.P.的要求 朱湘 留美文


学士 给社会学系上英文课 英文选材结合社会学课程 大多系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
的名著 张君谋 任英文特别讲师 除教英语外 还讲授 欧洲史 此外 还有英
美 德 苏 日等国教师来校讲学或教外文
1927 年 上海大学被迫停办 上海大学成立不足五年 前后共有 1 800 余名学生
其中部分学生被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五年中 上海大学造就了不少对民族复兴
和共产主义运动极有贡献的人才和社会知名人士 她在中国外语教育史上均占有特殊
的地位
3 抗日根据地的外语教育
1937 年至 1945 年八年抗日战争时期 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一切
工作包括文化教育工作 均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展开 为了使敌工干部在阵前能用日语
喊话 呼喊口号 用日文写标语传单 对日本士兵进行劝降缴械的宣传工作 在一些
敌工干部训练部门和学校里 如抗日军政大学 日晒工农学校 开展了日语教学 开
始 只是用拼音的方法学一些简短的日语口号 后逐转为较深入的学习 如阅读敌方
的文件资料 写日文传单等 后来 一些日本士兵被俘或投奔我方 经教育后参加了
反战工作 其中有些人协助进行日语教学 教学条件和质量都较前有明显的改善
三十年代末 四十年代初 苏联同延安根据地有了直接联系 这样 学习俄语就
成为当时的迫切需要 在中共中央统战部 新华社 新中华报社 陕北公学 鲁迅艺
术学院和延安文化协会 文化俱乐部等部门 相继开设了俄文讲习班 由曾在北京大
学学俄语的王禹夫担任教师 后来 马列主义学院因编译马列著作的需要 也开办了
俄文讲习班 由刚从莫斯科回国的师哲任课 开始各班竟有二 三百人前来听课 当
时的俄文课本由以上两位教师合编 以语法为基础 由语法 课文和练习三个部分组
成 课本随编随教 刻印成讲义及时供给学员使用 在当时的困难条件下能做到这样
确也难能可贵
上述俄文讲习班多带有在职或业余学习的性质 当时 专门学习外语的学校主要

延安大学俄文系 延安大学是我党在革命根据地最早创办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1941 年 9 月在开学典礼上 校长吴玉章号召青年 要努力学习科学和外国语 1941
年秋 延安大学开办俄文系 黄正光 越南人 任系主任兼主讲教师 助教有唐国华
以及留苏归来的李松青等 该系共收学员八十余名 编成高级班和普通班 分小班上
课 教材均为教师自编 多半选自俄文书报 刻印成讲义发给学员 会话教材则结合
当时国内外形势和日常生活临时编写 语法教材系将刘泽荣主编的 俄文文法 印成
20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讲义使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普通班学员打下了俄语基础 高级班学员则能笔译


苏联报刊上的一些短文 1942 年 从延安大学俄文系挑选了十几名学员编入中央军委
俄文学校学习 其余学员则按本人志愿转到别的学校学习 或参加工作
延安外语学校 1941 年 6 月 在国际上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尤其
要同苏联人民和红军联合作战 因此 加紧培养懂俄文的军事干部 已成为当务之急
1941 年 8 月 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在毛泽东 周恩来同志的直接关怀下建立
不久改为军事学院俄文科俄文大队 朱德总司令兼任军事学院院长 他指示俄文大队
要大力 培养通晓俄语 能会话 能联系实际的俄文翻译人才 1942 年 1 月 俄文大
队划归中央军委领导 成为中央军委俄文学校 校长为曾涌泉 教务长为卢竞如 年
底 延安大学俄文系十几名学员编入俄文学校 系主任黄正光也随学生转往工作
1944 年周恩来同志从重庆回到延安 他高瞻远瞩地指出 为了适应美军观察组即
将来延安工作的需要 同时也为新中国及早准备外交干部 外语人才 包括英语人才
的培训工作一定要加强 1944 年 4 月 党中央决定将军委俄文学校改为延安外国语学
校 校长先后由曾涌泉 杨尚昆担任 教务处处长仍为卢竞如 该校设俄文系和英文
系 延安外国语学校的培养目标比较明确 最初是培养军事翻译 以便同苏联红军联
合作战 后来俄文系分为军事班和政治班 开设英文系后 又增加了培养外事翻译的
任务 这样 培养目标就包括了政治 军事 外事三方面的翻译人员 学员在新中国
建立后大多从事外交 对外文化交流 外语教学和研究工作 成为各部门 各院系的
领导骨干
该校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内容 都紧密结合培养目标 根据生活实际和未来工作的
需要 强调听读写译的实践训练 实用性较强 能做到学用一致 教学内容也比较精
练 学生负担不重 只要完成规定的课程 人人都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阅读其他
书籍 该校始终发扬教学民主精神 教师大多不是本行出身 没有为旧教育思想束缚
敢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他们的教学方法既不是照搬苏联的 也不是移用英美的 可
以说是综合性的 它为新中国创办新型外国语学校 培养懂外语的革命干部创造了十
分宝贵的经验
4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外语教育
1945 年 8 月日本投降后 解放区扩大到华北 东北等地区 驻扎在东北和华北的
苏联红军 同我军和我地方政府有了直接的联系 因此 各行各业的干部都需要懂得
一些俄语 于是 在张家口 旅大 沈阳 哈尔滨等大中城市里开始形成了一股学习
俄语的热潮 不少大学和高中的外语课都改为俄语 东北地区各大学俄文课每周至少
四小时 电台也开展了俄语广播教学 1945 年 8 月 延安外国语学校师生分两路出发
21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一路到达张家口 办起了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外文系 1945 年 12 月 27 日改名为华


北联大附属外国语专修学校 下设俄文 英文两系 另设晋察冀军区外文干训班 1948
年 12 月 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 于是华北联大外专改名为华北大学二
部外文系 1949 年 1 月北京解放后 就在华北大学二部外文系的基础上办起了北京外
国语学校 即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前身
延安外国语学校另一路师生在卢竞如的率领下 行军前往东北 于 1946 年 11 月
建立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 民主联军参谋长刘亚楼兼任校长 卢竞如任副校长 张
如心任政治委员 1948 年秋 张锡俦来校任副校长 王季愚任政治处主任 赵洵任教
务处主任 同年年底 东北全境解放 刘亚楼随第四野战军南下 校长为张锡俦 副
校长为王季愚 赵洵 赵洵兼任教务处长 到 1949 年底 哈外专已发展到 54 个班
在校生达 1,600 余人 中国教师 60 余人 外籍教师 100 余人 哈外专的办学目标在于
培养俄语翻译干部 要求学生毕业后能运用俄语从事军事 政治 财经 文化 宣传
等部门的翻译工作和大中学校的教学工作 学制为二至四年 着重培养听说读写译的
实践能力 外籍教师采用直接法进行教学 中国教师讲解语法并进行辅导
建国前我党创办的这几所外国语学校 在政治思想教育 外语教育 学校管理
师资队伍和教学行政干部队建设等方面 都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的经验 正是在这样的
基础上 全国一解放 一批新型的 革命化的俄文专科学校和外国语学校才得以迅速
地建立和发展起来
3 出国留学对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影响 1912 年 1949 年
自 1912 年至 1949 年的三十年多间 我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出国留学 足迹几乎
遍及世界各地 其中以留美 留日者居多 留法 留苏者也为数不少 西方列强接受
我国学生留学 目的是培植自己的在华代理人 以便控制中国社会的进程 并从商业
等方面捞取最大的好处 苏联欢迎我国学生留学 为的是传播革命理论和经验 支持
中国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至于我国学生留学的目的 除少数人出于升官发财 寻找
靠山 镀金等私利外 大多数人则是为了学习他国的文明 回国后改造国家社会 振
兴中华 他们在国外既有学习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的 也有学习自然科学的 外语对
他们来说主要不是研究的对象 而是学习 研究 交际的工具 但不管怎么说 出国
留学对发展我国的外语教育事业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
首先 通过出国留学 学到了各国活的语言 改变了过去主要从书本学习外文的
现象 留学生带回了大量外文图书资料 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外语教学内容 一些归
国留学生还结合我国实际编写了各种外语教科书和工具书 如 1919 年至 1992 年曾在
美 德留学的林语堂归国后编了 开明初中英文读本 开明英文法 1927 年出版
22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等等 某些工具书 如二 三十年代的 英汉模范字典 英汉四用辞典 英文成


语词典 等都是留学生归国后参照国外工具书编纂而成的 这些英文读本和辞书流传
使用较广 对我国学生学习外语影响较大 早期的英语期刊 如商务的 英语周刊
英文杂志 中华书局的 中华英文周报 等 也陆续出版 .对当时国内外语教育也
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次 大批留学生归国后积极从事外语教育工作 如 从事英语教学的有朱光潜
吴宓 方重 温源宁 林语堂 梁实秋 叶公超 谢文炳 范存忠 陈嘉 水天同
柳无忌 罗念生 周煦良 钱钟书 俞大缜 卞之琳 戴镏龄 王佐良 许国璋 李
赋宁等 从事俄语教学的有曹靖华 王之湘 刘泽荣 卢干东 杨明斋等 从事法语
教学的有梁宗岱 何如 罗大冈 闻家驷 郭麟阁 曾党之 吴达元 穆木天 盛澄
华 陈占元 陈定民 齐香等 从事德语教学的有冯至 杨丙辰 商承祖 杨业治
张威廉 田德望 陈铨等 从事东方语种教学的有季羡林 金克木 马坚 徐祖正
钱稻孙等 这些外语教育界老前辈归国后长期从事外语教育和科研工作 都作出了优
异成绩
我党早期派到苏联 法国等国去学习和工作的老同志 如瞿秋白 曾涌泉 常乾
坤 师哲 张锡俦 卢竞如 张培成等 回国后也长期从事外语教育工作和领导工作
对我国语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留学归来的学者 专家们对我国翻译事业 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 也作出贡献
例如瞿秋白 鲁迅 陈望道等翻译了许多世界名著和经典作品 如陈望道翻译 共产
党宣言 等 鲁迅和瞿秋白总结的许多宝贵的翻译经验和翻译标准 一直是我国外语
教学 尤其是翻译教学 重要的教学内容
总的来说 民国期间 由于战乱不息 政局不稳 各项事业都在勉强维持 外语
教育也只能处于维持状态 虽然如此 但从中华民国建立到全国解放的 30 多年中 外
语教育不但以顽强的生命力维持了下来 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这为新中国的外语
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三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演进的历史特点

从我们对我国外语教育的研究看 我国外语教育的历史演进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 从被动开始外语教育到主动发展外语教育
鸦片战争前 清朝统治者向来夜郎自大 自诩 天朝文明 非 夷狄之邦 所能
比拟 奉行闭关自守 盲目排外的政策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 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
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这一残酷的事实使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 必须 师
夷长技以制夷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外语教育才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 国门被大炮轰
开 清政府被迫同帝国主义列强发生政治 经济 文化上的联系 急需自已的翻译人
材 首先 创办了几所外国语文学校 培养外语人才 借以加强对列强的交涉 接着
又开办各类理工科技学校 并把外语列为主课 让学生运用外语这个工具去学习西洋
测算之学 格物之理 制品尚像之术 治军之法 以求振兴 此后 又废科举 办
学堂 广设外语课 借以培养 博通时务 具备艺能 的通材 为了免致 永远仰
给外国教师 外语师资的培养工作也开始得到重视
但是另一方面也应看到 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决定了外语教育有可
能得到畸形发展 在近代中国 外语可谓一门得天独厚之学科 高等教育尤其如此
各类院校 系科学生对外语学习一般都很重视 究其原因 一是为了应付日常学习
许多课程的教材 参考书乃至教师讲课 用的都是外语 不得不花上一番功夫 二是
出于今后就业或出洋留学之需要 这种从被迫与西方列强交涉开启外语教育到主动为
了获得工作与晋升机会大力发展外语教育的演变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二 从模仿西方的外语教育到探索适合国情的外语教育模式
1898 年 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 这促使清廷设立了京师大学
堂 办学方针为“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观其会通 ” 各省 地方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
习中 西学的学堂 1905 年废除从隋朝以来延续 1300 年的科举制 对包括外语教育在
内的西学有重大推广作用 1903 年的 癸卯学制 基本上抄袭日本当时的学制 所以
在语种的选择上以 英语 东语尤为重要 这一时期 教会大学突出宗教与外语课程
教学方法基本是英美大学的翻版 教材也大都是外语原版的 1909 年成立的清华留美
学校 恰象一个由美国移植到中国来了的大学校
中华民国 1912 1913 年间形成的 壬子癸丑学制 是日本 德国的混合物 1922
年颁布的 壬戌学制 则又是模仿美国的综合制 comprehensive type 因此 外语教

英国哲学家罗素于 1920 年在参观清华以后的评语


24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育 都不适合中国实际
民国期间 广大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认识到 只是一味地效仿国外外语教
育模式及教学方法而不结合本国国情进行创新是十分错误的 因为没有哪一种国外外
语教学法是专为中国学生学习外语而创立的 每一种外语教学法都有其合理的部分及
局限性 因此不能毫不加分析地完全推崇或完全排斥 经过广大外语教师的努力探索
我国外语教学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 功能法 听说法 视听法 及我国
外语教师自已创造的许多独特的方法及模式 如张士一的直接法 已在教学中广泛采
用 从而改变了模仿西方外语教育的做法 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育模式逐渐形

三 从多语种外语教育到以英语占主导地位的外语教育
什么年代设置何种外语都与当时政治 经济息息相关 元朝的回回国子学是教授
波斯语言文字的学校 为什么要学波斯文呢 因为元朝是我国以蒙古族贵族为统治核
心的封建王朝 其疆域十分广阔 与各国特别是与中亚各国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经济
的交往十分密切 明朝的四夷馆则主要是翻译边疆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 故设
了印度 维吾尔 缅甸等外语 俄罗斯文馆则因康熙帝虑及中俄交往之事日增 应培
养自已的俄语人材 京师同文馆设英 法 俄 德 日各主要语种 张之洞认为 各
种西学书之要者 日本皆以译之 我取经东洋 力省效速 则东文之用多 所以他说
从洋师不如通洋文 译西书不如译东书 这是张之洞重视日语教育的重要原因 到
了民国期间 则多以英语教育为主 由于出洋留学大多用英语 引进的原版教材大都
是英文的 特别像在清华大学 各教会学校的校园中有一种全盘英语化的气氛 尽管
各教会学校的所属国不一样 但英语是所有教会学校的基本教育语言 而在近代中国
的各类外语教育中 教会学校的成绩是最好的 影响也是最大的 其他语种像俄语
日语 德语等的教育的影响绝对无法与英语教育相比 因此 英语被广泛应用的现实
使这一时期英语成了外语教育的主体 占据了外语教育的主导地位 今天更是如此
四 从聘请洋人作外语师资到外语师资本土化
京师同文馆开办之初 偌大一个中国 却难以找到一个自己的外语老师 总理各
国事务衙门于 1861 年月 1 日 20 日成立 而学馆则因 所请派委教习 广东则称无人
可派 上海虽有其人 而艺不甚精 价则过巨 未便饬令前一 是以日久未能举办
1862 年 6 月同文馆开办时 只有 2 名教师 当时称教习 一名是英语教习包尔腾 J.S.
Burdon 另一名是汉文教习徐澍琳 1864 年 丁韪良 W.A.P. Martin 由美国公使蒲
安臣介绍到同文馆执教 讲授国际公法 1869 年经赫德推荐任同文馆总教习 也就是
同文馆第一任校长 丁韪良于 1894 年退职 先后在同文馆执教三十余年 他所著的 同
25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文馆记 是现存的关于同文馆史料中较为详细且有价值的资料之一
上海同文馆开办时 聘请的西教习是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 扬 约翰 艾伦
Young John, Allen, 1836 1907 林乐知于 1860 年来华传教后 致力学习汉语 1864
年由冯桂芬等介绍到上海同文馆执教 林乐知在同文馆仅一年 广州同文馆第一任外
语教习为美国人谭顺 Theos Sampsom 于 1864 年开办时因 精熟西文 人亦体面
而受聘执教 以后又有美国长老会传教室哈珀 A.P.Happer 等英美各国传教士到馆任
教习
为了免致 永远仰给外国教师 外语师资的培养工作也开始得到重视 自 1879
年以后 才开始聘任中国人做英文的副教习 由此可知 从建京师同文馆到中国人自
己来当外语教习至少用了 10 年 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中国执教外语的主要是英
美传教士或其他来华的洋人 至八九十年代 京师 上海 广州等同文馆的许多毕业
生陆续成为各类学校的教师 各地的官员 特别是内地一些省份 由于政治及各种社
会原因 也乐意聘请同文馆毕业生到学堂任教 这可算是我国在自己学校内培养出来
的第一批教师 外语教师自此渐渐本土化 如湖北自强学堂开办时的总办蔡锡勇就是
广州同文馆第一期毕业生 后又入选进京师同文馆天文算学馆学习 他是张之洞在办
新学方面的忠实追随者和得力助手 湖北自强学堂的办学章程及各类规章制度 他都
有参与拟订 由于他本人是读外语的 对外语教学的规律当然也有感性的认识 所以
办学也较有成效
随着新学制的颁布 科举乡试的停止 新学之风终于在封建 古老中国的大地上
徐徐吹开 对于西艺 西学投以鄙视或怀疑目光的人也渐渐减少 各地学校对开设外
语课颇有积极性 但苦于无处寻觅教师 1905 年下颁的 停科举以广学校 诏书曾指
出 各省学堂之不多 患不在无款无地 而在无师 为此 各省会多设师范传习所
1906 年 6 月 刚成立不久的学部即订定优级师范选科简章 内中明确规定 优秀师范
选科之设 以养成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教员为宗旨 分本科及预科 预科一年毕
业 本科二年毕业 优级师范学堂预科共开设十门课程 每周总学时为 36 学时 其
中英文 数学各占 8 学时 为各门课程中占时最多的二门 担任教师的 除洋教习与
同文馆毕业生外 还有其他人士 他们或就读于教会学校 或毕业于各类洋务学堂
到民国期间 大学外语系甚多 加之各校都重视自己外语师资的培养 所以外语教师
队伍较为庞大 远远超过外籍教师 教学与研究水平也相当高 从而实现了外语教师
的本土化
五 近代外语教育大多采用双语教学

26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从 1876 年的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表 看出 除前三年打外文基础外 第四年至第八


年中开始渐习西学的知识 已经逐步实现了通过外语学习过渡到学习西艺 从一般的
外语学校过渡为以外语为基础 开设各种实学课程的双语教学的综合学校 在洋务运
动期间 清政府兴办了一批军事学堂和科学技术学堂 例如 福建船政学堂分法国学
堂和英国学堂 前者以传授造船技术为目的 用法文教授 后者以训练驾驶技术为目
的 用英文教授 广东水师学堂一律用英文教授为主 而广东陆师学堂一律以德文教
授为主 上海广方言馆于 1869 年并入江南制造局 1870 年江南制造局拟订的 再拟开办学
馆事宜章程十六条 中 对双语教学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即 馆中延订西国学问贯通之人为
西教习 似宜精通中国语言文字 方能以语言文字相为授受 课读讲解时拟宜用中国语言,
讲明意旨, 次以西语口授, 不但审其字音,并分明句读,以西语连贯读之,日久习熟 1895 年
盛宣怀于天津创办中西学堂 分为头等学堂和二等学堂 根据盛氏新拟的二等学堂章程 第
三年英文讲解文法 各国史鉴 地舆学 英文官商尺牍 翻译英文 代数学等课程也用双语教

教会学校使用双语教学法即不仅要用外语教外语 而且其他各种的教科书也是外文原版
书 并要求用外文上课 不仅外籍教师用英语讲课 就是华人教师 国文教师例外 也要用
英语讲授 学校还要求所有学生 不论文 理 工 医 农 神各个学院 要用英语会话
用英语演戏 为留美作准备的清华学校 延用美国高等 初等各课教习 所有办法均照美
国学堂 以便学生熟悉课程 到美入学可无扞格 该校的学制 课程 教材 教学法 体
育 兵操 课外活动等等 几乎全部是搬用美国学校的 在校内 英语取代了汉语 成为
通行的语言文字 除几门国学课程 国文和史地 外 其余课程全用英语讲授 连学校的行
政会议 布告 级刊 年刊 校长和在校的讲演 学生的演讲会 辩论会和戏剧歌舞演出等等
也大多采用英文 经过这种双语教学模式的清华高等科毕业生到了美国 一般都能插入美国大
学三年级 学习两年后再进入研究院攻读二至三年 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硕士或博士学位回国
像我省著名外语教育家水天同先生 于 1923 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参见历史阶段部分的课表 本文第 7 页
付克著 中国外语教育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31 页
27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四 我国外语教育新世纪的展望

21 世纪是跨文化交流的全球化时代 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沟通或传达
而是为生存 生活本身而学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国将愈来愈开放 各个方面正在
与世界接轨 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国际化的人才 外语教育的社会环境将大大改善
外语教育的目标要求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档次 外语人才也将在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竞争
中 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我国外语人才的需求 将成为世界性人才竞争的
焦点 一个外语教育的春天必不可免地出现在神州大地 开辟我国外语教育的新时代
面对新世纪国际化 全球化的挑战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急迫要求 我国外语教育应
重视和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始终不渝 抓好外语教师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 社会一直批评外语教育发展的步子不快 外语教学费时多成效少 学
生运用外语的能力低下 主要原因是外语教师队伍水平不高 这个问题长期制约着外
语教育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 一是师资队伍不稳定 根据近期调查 全国大学外语教
师缺编 33% 流失现象尽管近年来在部分地区有所缓和 但仍有骨干教师流失到其他
行业或部门工作 严重地影响了大学外语教学的学科发展 况且外语教师队伍中年轻
女教师居多 约占 70 80% 每年有 5 10% 女教师要生育 这对原来缺编的单位来
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是受到市场物质利益的诱惑 有些教师对本职工作投入不足
却忙于第二 第三职业创收 严重影响了教学和科研 因此 建设一支热爱教育事业
外语水平高 教学组织能力强的外语教师队伍 是当前外语教育的当务之急 这可以
从以下办法解决 第一 组织和加强青年教师多种形式的在职 脱产进修学习 包括
选派热爱外语教育事业 外语水平较高 教学组织能力强的中青年外语教师去国外深
造 他们回国后 有关部门要积极为他们创造工作条件 认真管理 稳定外语教师队
伍 防止骨干教师外流 第二 大量从国外招聘外语教育专家和外籍外语教师 利用
他们的优势开办外语教师培训班 师资进修班 并可积极争取与本国学生所学外语相
关的国家多方面的援助 以促进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三 充分发挥师范院校
外语系和其它院校外语系的作用 定向培养师资 提高待遇 改变师范院校部分学生
不愿意从事教育事业的状况 通过以上措施 建立一支稳定 敬业 高水平的外语师
资队伍
二 正视英语的国际地位 积极开展双语教学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在众多外国语言
中 英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语言 世界人口的 1/5 能说英语

岑建君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着眼于未来 外语界[J]1998 年第 4 期第 12 13 页


28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世界 70%的科学家在读英语文献 世界上 25%的信件是用英语写的 而且世界电子检


索系统上 90%的信息是用英语贮存的 在 21 世纪 英语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将会更加
大 所以 在我国持续已久的 英语热 中 开展双语教学应该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目前我国一些大 中 小学在进行双语教学实验 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成立金融
系引进原版教材 采用双语教学 这种尝试为我国外语教学开了一条体现学以致用工
具性外语教育的新路子 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 具备专门
的学科知识 而且还要能够熟练的使用汉语和英语进行教学 要对英语教师与有关学
科教师进行分别培训 要求双语教师熟悉对方学科的教学特点 由于学科双语教学尚
处于实验阶段 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供使用 要通过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吸收后 结合本
地师生特点 由学科教育专家对国外教材内容重新组合 这样才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如上海市对从香港引进的小学 牛津英语 进行改编后 教学效果不错
三 要尽快形成外语教学一条龙的模式
当前 我国大学 中学 小学的外语教学彼此孤立 各自为政 存在着大量重复
学习的浪费现象 严重制约了我们整体外语教育水平的提高 尽管大学 中学 小学
各个阶段都有自已不同的教学目标 要求 方法和内容 但这几个阶段是相互联系
相互衔接的 最终的目标是使外语学习者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目标语言 为了避免小学
中学 大学本科 甚至硕士 博士学习期间孤立教学和学时浪费现象 应从外语最终
使用要求出发 制定出一个统筹小学 中学 大学三个阶段的总的外语教学大纲 合
理分配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从而在我国外语学习环境下 能够用最少的时间
达到能熟练实际运用外语的基本要求
根据北京的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清华大学程慕胜教授对大学 中学 小
学各阶段大纲进行修订的研究 目前我国大学 中学 小学阶段的外语教学相对孤立
缺乏统一的学时 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合理分配 据程慕胜所做的一项调查 小学课本
北京 出现的词汇是 633 个 初中教材 人教版 出现 649 个 实际上新词汇只有
262 个 高中部分 1953 个 其中新词 1184 个 如表 1 所示 从表 1 可以看出 在从
小学四年级开设英语到高中毕业的 9 年里 我国学生只学到了 2000 个词汇 存在着严
重的浪费问题
表 1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本科教学大纲词汇统计
词表词汇 重 复 新 词
小学 北京 633 0 633
初 中 649 387 262
高 中 1953 769 1184
大 学 2000 0 2000

举例说明主要以英语教育为主
程慕胜,外语教学大纲应重视重新审视[N]光明日报,1998 年 11 月 25 日.
29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表2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词汇学时比
年 限 认 词 学 时 新词学时比
小学 北京 3 633 600 1.055 个
初 中 3 650 600 1.083 个
高 中 3 1184 700 1.619 个
大 学 2 2000 256 7.813 个

以上只是对大 中 小学各个阶段词汇一项的比较分析 仅从词汇这项就可以看


出我国外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学时浪费 效率低下的情况 综观世界各国处语教学情
况 一般来说 中学阶段是扩充外语词汇量的黄金时期 学外语要充分利用好中学生
记忆力强的优势 以便在他们步入大学后学会用英语进行专业阅读和写作 例如 西
班牙 日本等国的中学生 均在高中毕业时掌握了 5000 6000 个单词 俄罗斯为 9000
个单词 1948 年 国民党统治时期 要求高中毕业生掌握 4800 个单词 1962 年 我
国制定的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高中毕业生掌握 3000 个单词 对大学生 非英语专业
的要求是 4000 5000 可同样是非英语国家 日本的要求分别是 5900 和 15000 俄罗
斯则为 9000 和 15500 相比之下 差距明显
因此 我们应贯彻教育部教基[2001]2 号文件 努力做到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外语
课 尽快形成从小学 中学 大学和研究生外语教学一条龙的模式 这不仅为进入大
学学习的那些高中毕业生奠定了良好的外语基础 使他们在大学学习阶段有更多的时
间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 而且也为那些直接走上社会的中学
毕业生提供了运用外语的基本能力 从而提高了我国国民的整体外语素质
四 建立外语学科教育学 大力开展外语教育实验与研究 提高多媒体和网络
辅助外语教育的程度
虽然我国对外语的需求巨大 从事外语教学和学习的人数众多 但却在国内没有
几个专门的外语教育研究机构 也没有相应的从事外语教育改革实践的实验学校 外
语科研的首要目的是外语教育教学 而不是探索语言文学的奥秘 全国科研的方针应
是少数人搞基础研究 厚积薄发 多数人搞开发应用 外语界当前的研究热点似乎是
书卷气重了些 全国所有外语学院学报几乎都追求高雅理论研究 语言及文学的研究
这是外语教育研究事业的不幸 外语学报在全国上千所院校的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是微不足道的 这种满足于对语言的介绍 挖掘 论证 远离外语教育 远离现实
远离问题的学术研究自然会失去广大外语教师的支持 某外语学院的一位副教授在该

2001 年 5 月教育部发了 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 提出 把小学开设英语课作为 21 世纪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2001 年秋季开始 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
王大伟 关于加强外语教学研究的思考[J]福建外语,1998(3):39 44

30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院学报办刊座谈会上很不客气地说 你们所搞的那些语言学 我实在不敢恭维 你


们写的那些讨论语言学的东西 发表出来 既不是给外语教师看的 也不是用来指导
外语教学的 更不是给外语专业的学生看的 那些东西离我们太远了
从教育学的观点出发 外语教育的对象是人 由于教育对象的心理是具体的 变
化的 适用于全体对象和各个不同时期对象的科学方法根本不存在 正所谓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这里的法不应该是具体的方法 而是建立在客观规律之中的教
育原则 所以人们应该把目光从语言学转向外语教育学 从教学实践出发 从学习者
的需求出发 在教学大纲 学习者个体差异和非智力因素 以及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等
领域 从事研究 如 李阳的疯狂英语 俞洪敏的新东方 他们注重对教育者与学
习者激情的点燃 潜能的激发 而不是对语言学的挖掘论证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后
外语教育学被确立为独立于语言学和教育学的一门新的学科 济身于英美等国高校人
文学科之列被称为 TESOL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TEFL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或 ELT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0
世纪 90 年代初 国内一些外语教育家已开始在学科教育学这块园地辛勤耕耘 但学科
地位鲜为人知 许多教师对 Foreign-Language Pedagogy 外语教育学 这一名称本身
甚至感到陌生 多数外语师范院校仍只开设偏重教学技艺的 外语教学法 或 教材
教法课 由于外语教育学科地位尚未确立 国内至今没有一所外语学科教学论博士点
有志于攻读学科教育课程者不得不转向应用语言学
早在 1986 年 12 月 12 日 国家教委负责同志在全国高师师资培训会上的讲话中指
出 我们不仅要建立自已的教育学 还要建立自已的学科教育学 这方面的工作是大
量的 有广阔的天地 大有可为 如果要讲学术性 我们师范教育学术性的特点 就
在这里 未来的教育宗旨是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立外语学科教育学有利于构建
知识 技能和素养的综合教育目标体系 它标志着学科建设的成熟与发展
因此 我们建议 建立一个或多个国家级从事外语教育理论和外语实验教育的基
地 建议成立 外语教育研究所 招收和培养外语教育理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同时
在现有的外语附中的基础上 建一个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外语教育实验基地 对不同年
龄和学校层次的外语学习者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教学实验 当然进行外语教育实验时
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 从来教育的发展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现代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其 声 光 色 之完美组
合使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饶有趣味 这在外语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突破 可是 由于

詹德华 着眼于外语教育的语言学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1 1 3


31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教研不够 媒体的功用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造成功能闲置和资金浪费 多媒体实


验室被降格为 放音室 放像室 主控台的计算机被当作普通打字机 全然忽视其在
教学编程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方面的功用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所以应该利
用中国科教校园网联网的良机 构筑信息高速公路 编辑同步卫星节目 定期向学生
播放国际新闻 组建外语电台电视台 让师生自编 自导 自演播 创造良好的外语
学习氛围 开放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视听室 进行因特网辅助教学等 特别应重视因
特网辅助外语教学 因为它比传统外语教育模式有如下优点 第一 通过利用各类外
语学习网站 Website 达到教学资源共享 第二 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第三 交互式
教学 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就可以实现人 机间和人 人间的即时交互 使学生摆脱
传统教学中单向灌输的方式 网上外语教学是课堂外语教学的延伸 不可能代替传统
外语教学模式 但两者可以共同存在 互为补充
五 鼓励民办外语教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国际交流与贸易日益频繁 涌现
了大批三资企业 我国已迈入世界经济发展大循环之中 这无疑是为民办外语教育提
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正如朱镕基总理指出 发展民间办学 吸引社会各方面力
量共同办教育才能实现大国办大教育 从国际上看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鼓励民间办学 来满足国民对教育的需求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民办外语教育异军
突起 涌现了西安翻译学院 新东方 疯狂英语 华尔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外知
名外语培训学校 一流的服务使它们在几年内有了令人瞩目的办学规模与效益 来自
民间的许多外语学校逐渐成为越叫越响的外语教育品牌 影响了一大批青年学生与世
界对话的能力 北京市教委官员说 初步估计仅北京市场每年的外语培训产值就能够
达到 10 亿至 20 亿元人民币 这么大的一块蛋糕 不能不让中外培训机构眼热 因此
现在许多人乐于投资于民办外语教育学校 另外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北京
成功申办 2008 年奥运会 政府和教育部大力提倡外语学习 在这个拥有 12 亿多人口
的国度 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外语学习市场 民办外语教育将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产
业 无论如何 民办外语教育的兴起 为我国外语教育吹来了一股新鲜空气 丰富了
我国外语教育的构成 民办外语学校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及独特的外语教学方法值得
公立各类学校思考 借鉴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多办些 高质量 平民化 民校 [N]中国教育报 2002 年 5 月 15 日第一版


牛金荣 国内英语培训市场到底多大 北京青年报 2001 年 11 月 30 日第 16 版
32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结 束 语

过去的十几年间 我先后学习了英 日 俄三门外国语 虽不是 fantastic(很棒)


却也为 crack them(掌握它们)花去不少时间 这不由得让我更关注中国的外语教育 包
括它的历史 现状及未来 关注新东方 西译等民办外语教育中的佼佼者 为李阳普
及英语的执着精神而感动 为应试教育之苦果 聋哑外语 而担扰 中国学生在
接受高等教育阶段 花时间精力最多的是外语而不是专业 这在世界各国中都是独一
无二的 从评价工具的角度来看 我国对外语极为重视 因此 今天外语教育在我国
便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
21 世纪是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时代 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沟通或传达
而是为生存 生活本身而学 加入 WTO 愈来愈开放的中国 各个方面正在与世界接轨
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国际化的人才 外语教育的社会环境在大大改善 外语教育的
目标要求已进入一新的档次
希望本研究能给今天外语教育改革的路子提供一点点启迪 借鉴 由于资料缺乏
作者能力有限 论文还存在许多许多问题 我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当然 任何外语教
育的研究都离不开外语教学实践 我想通过亲身实践能够得到一些操作性强的经验
以充实后续研究

33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著作类

01 付克著 中国外语教育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年版


02 李良佑等著 中国英语教学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
03 四川外国语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编 中国外语教育要事录 1949
1989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 年版
04 李良佑等编 外语教育往事谈 教授们的回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
05 章兼中主编 外语教育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06 张正东主编 外语教育学 科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07 张正东主编 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 科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08 束定芳 庄智象著 现代外语教学 理论 实践与方法 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09 杨玉林著 英语教育学 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10 周流溪主编 中国中学英语教育百科全书 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11 陈坚林著 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12 黄和斌等著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译林出版社 2001 年版
13 周以行 赵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语教育文件选编 1950 1982
四川外国语学院印 1983 年版
14 李观仪著 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15 潘懋元 刘海峰编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C]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
16 朱有献主编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17 杨荣春著 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18 中央教科所 老解放区教育资料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6 年版
19 李清悚 顾岳中著 帝国主义在上海的教育侵略活动资料简编 上海
教育出版社 1982 年版
20 [韩] 郑赞容著 [韩]李贞娇译 千万别学英语 Not study but learn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1 年版
21 Howatt A.P.R.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34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University Press 1984 .


22 Jeremy Harmer . How to Teach Englis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8.
23 Stern.H.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
24 Towell. R,Hawkins.R.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v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ed ,1994.

论文类

01 李岚清. 改进外语教学方法 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在外语教学座谈会


上讲话摘要[N]中国教育报 1996 年 9 月 5 日
02 毕乃德. 同文馆考 中华教育界第 23 卷 1935 年 第2期
03 梁鲁渤.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二十年回顾[J]盐城师专学报 哲社版
1996 年第四期
04 王守仁. 关于英语教育的思考[N]光明日报 2001 年 11 月 12 日
05 范东生. 论我国外语教育的沿革 现状 症结及对策[J]安微教育学院
学报 哲学社科版 1999 年 4 月第 17 卷第 2 期
06 胡德映. 中国英语教育九十七年回顾[J]山东外语教学 1999 年第 4 期
07 陈乃芳. WTO 与外语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半月刊 2001 年第 6 期
08 李馨亭. 重视外语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同趋势[J]四川外语学院
学报 1990 年第 4 期
09 吴进业. 更新观念 发展外语素质教育[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9 年
第1期
10 孟旭. 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和实践[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 个
第4期
11 朱忠焰. 张之洞 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奠基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
1999 年 2 月第 18 卷第 1 期
12 宛金章. 西学东浙 中日近代初期官办的外国语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年增刊
13 黄涓. 知识经济与外语教育产业[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年 5 月第
32 卷第 3 期
35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14 王惠来 车宝英. 中国教育近代化简论[J]教育探索 2001 年第 4 期


15 群懿. 我国外语教育改革开放十年的回顾[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0
年第 4 期
16 夏纪梅. 当代大学教育与外语教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
社科版 1999 年第 2 期
17 夏政等. 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 2001
年 6 月第 80 期
18 韩明莲. 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育[J]山东教育科研 1999 年第 2 期
19 刘文宇 向毕华. 网络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年第 10 期
20 顾佩娅. 因特网与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 1998 年第 1 期
21 吕良环. 双语教学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年第 4 期
22 倪斌中. 大学英语教学衔接情况调查与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年第 5 期
23 岑建君. 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年第 1 期
24 陈原. 当外语成为一碗 炸酱面 [J]北京青年周刊 2001 年 10 月 1 日
25 郭永刚 从玉华. 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经理面对面--语言的故事 外语是
一件什么样的外衣[N]中国青年报 2001 年 11 月 26 日 1 版
26 秦俑. 人间正道是沧桑 走近缔造西安翻译学院的 东方之子 丁祖诒[N]甘
肃日报 2001 年 7 月 26 日
27 孙侃. 摇滚英语 李阳[J]北京青年周刊 2001 年 11 月 15 日
28 毛尖. 英语的通货膨胀时代[J]读者 2002 年第 5 期
29 吴芯雯 冈栋俊. 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N]中国青年报 2000 年 10 月 16 日
30 教育部教基[2001]2 号文件.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
见[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1 年第 5 期
31 闫会学. 全国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展望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1 年第 5 期
32 伊敏. 论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外语教育的必要性[J]民族教育研究 1997 年第 4 期
33 葛宝祥. 关于外语教育 低效率 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0 年第 3

34 郑明秋. 适应社会需求 深化外语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 1994 年第 4

35 杨杰. 21 世纪外语教育与人才培养[J]福建外语 1999 年第 2 期
36 李绍选. 论创立我国自已的外语教学法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年第 1 期
36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37 刘洁 吴松初. 外语教育课程设置面向社会需要的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
学院学报 社科版 1999 年第 1 期
38 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 对现行外语教学评价体制的反思[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1 年 第 6 期 1999 年第 1 期
39 韩彩英. 强化外语教育迎接 新经济 挑战[J]中国高教研究 2001 年第 4 期
40 戴炜栋. 关于面向 21 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
语界 1999 年第 4 期
41 宋渭澄. 新世纪高校外语教育的目的[J]外语研究 2001 年第 1 期
42 张伊兴 李明. 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之我见[J]外国语 1999 年第 6 期
43 蒋树业. 中国人学外语需要多少时间[J] 人民教育 1998 年第 10 期
44 左焕琪. 试论外语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更新[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年第 4 期
45 杨惠中. 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 1998 年第 3 期
46 [日] 田中慎也 康秀成 刘莉译. 日本国大学外语教学现状及课题[J]吉林教
育科学 高教研究 1999 年第 3 期
47 于永明. 俄罗斯中学外语教学 ABC[N]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9 年第 3 期
48 Dong Guang-cai Leng Hui. Social-cultural Background of Tertiary-
Level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J]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4No.3.May.2001
49 Wang Zong-yan . Trends of ELT in China [J] Foreign Language No.6 1999
50 David Nuan. Tradition and change in the ELT curriculum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bimonthly) Vol.33 No.4 July 2001
51 Pride .J., Liu.R. Some aspects of the spread of English in China. Journal
Sociology of Language 1998
52 Lu,Jimao. Traditions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TEFL in China : A case study of
a College English in curriculum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 Columbia
Universit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1995.
53 Wang xiaoping.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1993.

37
冯乐璋 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

后 记

本论文是在导师张如珍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三年来 无论是在学习上 还


是生活上 先生都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帮助 奖掖扶植 不遗余力 先生视野宽广 治
学严谨 既对我们严格要求 让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又给我们自由的思想空间 充
分发挥各自的特点 保持自己的个性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从选题到修改直到最后
定稿 先生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付出了无数辛劳 凝聚了无数心血 在此谨向我的
导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三年的学习中 黄学溥教授 蔡宝来副教授 张学强副教授 王嘉毅教授 李
谨瑜副教授 周爱宝教授 许洁英副教授 焦瑶光副教授等各位老师为我授课 教我
思考 一步步引导我不断前进 开启知识的宝库 在此对他们的谆谆教诲表示深深的
谢意
论文是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 因此 我要感谢参引著作与论文的
所有前辈 是他们的成果提供给我一个研究的平台
此外 我要感谢各位同学 有幸能够彼此结识 切磋 碰撞 这是一次值得珍惜
难以忘却的聚会, 使我生命的雨季充满缕缕阳光
最后 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 爱人的不懈支持和鼓励 使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3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