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89・

明大宝法 王建普度大斋长卷

罗文 华

由玛尔巴和米拉 E
l巴等创立的藏传佛教噶举派.
特别注重 口耳相传的密法修习,
且形
成了众多的支派 .
影州很大 ,
在元代就已经引起中央的注目。。:
噶举派中最重要的支派之
噶玛噶举派首创 活佛转世制度.
其子系的一支黑帽系 (
嘎’1q)的活佛转世制度影响深

远,
二世活佛噶玛拔希(
1 目。 ‘)
就曾受忽必烈与蒙哥的先后召见 ,
虽然因与元帝忽必
烈发生矛盾而遭放逐 ,
但该派势力并未因此受影响。
反而在明代达到极盛 ,
永乐五年(
公元

407年)哈立麻入京受封大宝法王就是重要标志之一。。 一
哈立麻。为黑帽系五世活佛 法名 却贝桑波( q目 《1
384一I
415
)。他 7岁正

式 出家 ,
l0岁便开始修 习密法。
20岁左右 已开始 四处传法,
名声渐著 。
《清凉 山志》
。称赞
他“
道怀冲谟 ,
神用J
j测。
声闻于中国”
。成祖 在藩邸时,
素闻其道行卓异”。永乐元年二
月乙丑(1
403.3
.10)
遣-}
J官侯显、
僧智光到拉萨南浪子地方的粗朴寺征召其入京 。 他先
遣人进京进贡,
然后亲随二人进京 关于此次进京的原因,
从成祖给哈立麻的邀请信来
看,
主要是请他到南京为已故的明太祖及马皇后举行荐福仪式。 :
但实际上存在着政治
背景。王森先生认为:
“明帝室对藏族地区的政策是多封众建 ,
优予贡市之利,
使他们都和
明帝室保持着直接的关系;
同时.又在甘青一带 ‘
严羌胡之隔’,
以防蒙藏联合并力 内侵,

维持并巩固他对汉藏地区的统治” 。哈立麻代表的噶玛噶举派在康区影响广泛 ,
正是明
廷的重要团结对象.
而哈立麻也欲借明之封号进一步扩张 自已的势力和影响,
遂有此行之
实现。
哈立麻一路传法.
于永乐“四年十二月始与其僧偕来,
诏驸马都尉沐听迎之”。。Z-
Yl
乙酉 (
2月 lE
1)至京 ,
“帝延见奉天殿,宠赉优渥 ,
仪仗鞍马什器多 以金银 为之 ,
遭路坦
赫”。 永乐五年二月庚寅(1
407
.3.】
4)即“
二月初五 日”,尚师哈立麻奉命率僧于灵谷寺
建普度大斋,
资福太祖高皇帝 、
孝慈高皇后”。同年三月丁巳(
4月 1
0日),
“封尚师哈立麻
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
教”,
。 并赐名如来(
藏文称“
得银协巴”( ’
日 1 目q)。终 明之世 ,
大宝法王为黑帽系
活佛世代袭。大宝法 l
£的封号首见≤元史 ,释老》,
曾是元帝室给萨迦派祖师八思巴的封
・90・ 中国藏学 19 年第 l期

号,
是有元一代赐予西藏大德的所有埘号 巾地位最高的一个。可见明朝廷对噶举派的重
视程度。三月丁卯(
4月 2
0H)
辞别南京往 n 山 成Ⅲ 再三挽留不住 ,
乃赐銮舆旌幢伞
盖之仪 ,
遣使卫送于 五台山大显通 寺。更敕太监升重修其寺。“”……次年 四月庚子
(1
408.
5.1
7)如来大宝法王哈立麻辞蚰. 门象、
彩币、
佛像等物,仍遣中官护送” “
。永
乐十三年(
1d1)卒,
年仅 32岁
此长卷主要是哈立麻在南京灵彳享寺建普度大斋的纪实 灵各寺“
在都城(
指南京)东
钟山左独龙岗麓 ,
离朝阳门 卜 ”“宋元嘉中憎宝志建”.
“梁天监十三年,
武帝为志公建塔
于山南玩珠山前 .
名开善精舍 .
更为寺 唐乾 符中改宝公院.
开宝中改开善道场 原文中

乾符 开宝 的年号颠倒 ,
原交如此 .
疑为“乾封”之误 引者注]
宋太平天国五年改太平
兴国寺。庆历二年府尹叶清臣奏改十方弹跣 .孕复寺额 国初名蒋山寺。因塔迩官禁,

武十四年敕改今地 ,
赐额灵奋弹寺,
葱蔚深秀.
中宏外拱 ,
胜早天色。山门敕书第一样林
寺 。“ 此寺不仅是历代名剃.
而且洪武帝生前亲 自策划迁移修缮 ,
并敕寺额 ,
堪为普度
太斋道场。画面上除大宝法乇的建好事坛场和宝楼外.
还另有三座殿 ,
与《首都志 ・附图》
中“明灵谷寺景 对照 .
五座毁的名诈天致如 F:
第一殿是著名的无量黢,
纯用砖砌 -
JJ
' 粱往,
五槛 ;
其后是五方殿 ;
再其后是大法堂 ,
法堂后即大宝法王建好事坛场之所在 .
坛场后为宝公塔 ,坛场 与宝公塔之间有长廊相连 ,
“附图 上不见,
当为做法事时临时所加。坛场右上侧是大宝法王的宝楼,
为三层高楼,
“附
图”中仅见“
法台基”,
五楹 .
尤建筑物 画卷 i各殿位 置、
殿堂的形式均与“附图 十分契
台,
反映了此画具有可靠的写实性。
整个画卷长达 50米 ,
宽 O・66米 .
共由 】
9组画面组成。每组画面前都有依次用汉、
察台台文(
古维吾尔文)、回鹘文 (
?)、
藏、问鹘式蒙古文五种文字。书写的内容提要 。这
种多文种字体的对照书写形式 .
从很早即已出现。著名的唐蕃会盟碑就是藏汉文对照 ,

敦煌发现过五代时期梵 ,
藏、汉、
回鹘 四体文字的六字真言,
元代著名的莫高窟造像碑及北
京居庸关碑都是梵 、
藏、汉、回鹘式蒙古文、
^思巴蒙古文、
西夏支^体文字.
还有乾隆年间
的《
五体清文鉴》(
满、蒙、
维、藏 汉)
等等 叫戒乐距元亡国不远.
此图未用八思巴蒙文 ,

见元廷推广的这种文字没有多少生命力 此画画面按时间序排列 。从永乐五年二月初五
至十八 E
l逐 日描绘各砷祥瑞 异景至法事圆满 另外叉从三月初三 日至十八 日,
描绘了赐
封哈立麻及其去往五台山后灵备寺再现种种祥瑞的情景 .
但不是逐 日而记。第 d9幅结束
较仓促,
似乎并不完整 ,以后的恐因年 久而伎失了(可以对照阅读 文后附“画卷题记 文
字 )。
最早提到此画的是清驻藏大 臣松筠撰述的《卫藏通志》
一书c
“前藏西北山后大寺,

锡噶尔玛巴瑚图克图,
系黑教喇嘛 ,
云南人也,
即明时所谓哈立玛者。藏手卷一轴,
长二十
余丈,
乃绘永乐初哈立玛诵经灵谷寺图”。 这里的“
前藏西北 山后大寺”
即指粗朴寺 ,

见此画原藏粗朴寺。蒙王尧先生告知,
195
9年西藏文管会进行文物普查时 ,
才将此画由
粗朴寺移存于拉萨的罗布林卡
此画的创 作时间虽然并无确切的材料可 证实 。
但大致可知不应晚于永乐时期。首
明大宝法王建普度大斋长卷 ・9l・

先,
据图中第 部分题记 :
“大阳 帝迎请如来大宝法乇大善自在佛哈立麻巴领天 下僧众
于灵谷寺修建普度大斋 .
荐扬 皇考太祖高皇帝、
皇妣孝高皇后,
普度天下一切幽灵” 直呼

大明皇帝”
而不注明“成祖”.n弥“皂考太祖高皇帝”、
“皇妣孝慈高皇后 ”
这显然是永乐时
期的1
3吻 其次,可确认是赐封“大宝法王”后所绘 ,
而且逐 E
l记叙 ,
详明清晰。
应是在法事
后不久,
极可能是在哈立麻去 五台山后至辞归之前这一时间内完成的。
然后随哈立麻辞归
带回西藏。
关于此次荐福所用的种种祥瑞.
仪在有限的几种书里提到——《明史 -西域传 ・大宝
法王》云:
“帝躬行香.r是卿云、甘露、
青鸟、
白象之属连 日毕见”;
《明史 ・宦官传 ・侯显》
亦云:
“或言卿云、天花、什罐、甘雨、青鸟、
青狮、白象、
H鹤及舍利祥光连 日毕见 ,
又闻梵呗
天乐自空而下”…… 《q目佛 寺志 ・南京≥中收录的水乐五年《御制灵谷寺塔影记》,
生动
地记叙了大宝法 F往 f}
山之后.
永乐帝亲到灵谷寺冉见塔影重现的情景,
对所见所闻作
了详尽的描写。(
参阅录文<1
9)
法事从二月初五日始至 {八【
】叫满 ,
共 f四天(
与《明史 ・西域传 ・大宝法王》
中所记
“命建普度大斋于是锌寺 七日”
不台。
其他书 L也未见“七日”之说 ,
应是《明史》
误记) 画
卷逐 日记载 了
,“五色毫光出现”、
“雨犬花”、
“霄汉中宝盖幢幡飘扬”、
“降甘露”、
“阿罗汉浮
空而来”、
“青鸾、
白鹤刷翩跹翔集”
等瑞相 从三月初二日至十八 日改为择 E
t记叙 ,
如“三
月初三 E
l”赐封哈立麻 :
“初四日大宝法王诣阙致辩”;
“初五 日驾幸灵谷寺设斋供”(
即前所
说“
帝躬行香”);
“十三 日如来将游五台山.
……是 日早发灵谷寺”
等等。由此可知 ,
“帝躬
行香”
是设普度大斋和赐大宝法工以后的事。
画面中常常出现的五色毫光.
是西藏唐 中表现神异景象的惯用手法,
而汉地绘画中
极少使用,
它显然是受藏族绘画艺术影响的结果。汉文的《佛说阿弥陀经》
与藏文的《
圣极
乐世界庄严大乘经l L q}q ’
q ‘
q 哥q‘
自‘q宅 ‘
≈A‘ )
本是同一部经,

绘了过去佛阿弥陀佛所居住的西天极乐世界的圣景,
《阿弥陀经》
云:“而严饰之池中,
莲体
大如车轮 ,
青色青光 .
黄色黄光、
赤色赤光,
白色 臼光,
微妙香洁 (
藏文中还加了金色金光);

彼佛国土常作天乐,
黄土 为地 .
昼夜六时,
雨天曼陀罗体”;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
白鹤、
孔雀、
鹦鹉、
舍利、
迦陵频伽共命之 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 ,
出和雅音……”。二经的
描述出入不大 ,
画上的种种祥异 与之 一一相应。可想而知,
画家是根据流传甚广的阿弥陀
经加上当时的种种传说创作的 超度亡灵上西天极乐世界 ,
是佛教信徒极 自然的向往 ,

王也不能免 。
此外 ,
画面上出现的楼阁、
山丘、
青松、人物及灵芝状的祥云都有浓重的汉风;
连环画
式的布局与西藏唐卡中顺时针布局风格也迥然不硎 画中人物有汉地惜俗、
西部惜人,

之用五种文字书写的内容 ,
并称哈立 在南京建道场时“
斋天下僧二万余众”,
表明吸引了
多民族的僧 俗前来顶礼 ,
在 当时是一件十分轰动的事件。。 但是史书上对此事颇有微
词,
《明史 ・西域传》
云:“时帝惑近习言……阁臣梁储等言:
西番之教邪妄不经。我祖宗朝
虽遣使,
盖因天下初定,
借以化导愚顽 ,
镇抚荒服 ,
非信其教而崇奉之也 。很代表_
『当时
汉族士大夫的正统思想.
故汉文书籍巾对此事之记载很不热心 ,
而此画正好弥补了这一空
白,
堪称珍品。
・92・ 中国藏学 19
95年第 1期

附:
画卷题记文字
汉文部分 :
i、
大明皇帝迎请如来太宝法王大善 在佛哈立席 巴领天下僧众于灵各寺修建普度大
斋,
荐抒皇考太祖高皇音、皇她孝 慈高呈后,
彗厦天下一切幽灵。自永乐五年二月劫五 日
葳事之姑,
有五色卿云绚烂纷詹涌凝聚,
校若 意。复有舍利见,
亡缮顶,
如明月初升,皎洁
流动 又见盎色光二道。
2、
初六 日,
钵云满空,
见 无量呵罗攫 目西雨乘云而来 ,
从者或陷或显。少焉,
天花飘
舞,
琼葩玉蕊,
悠扬交映。既而五色毫光霆于五艘 ,
复有 汉数十,
持锡捧钵,
顶笠执拂,

翔云 端 。
3、
初七日,
甘露降,
色 =凝酥,
味蕾雨美。俄五色云见,
金校玉花,
璀璨熠烨。
4初八 日,
五色毫光起 西南,
贯于东 元花翻飞,
甘露溥降。复有五色毫光起于如
来 宝楼,
腾空而上。
5、
初九 曰,
复雨天花,
下寸露,
见宝盖,幢皤飘葫霄汉。又有五色毫光起于如来宝接。
初十 日,
甘露降,
味甜 =饴 有五色毫光腾霄互上,
台利三见于塔顶,
状如妣珠吸月,
海波浴 日,
下上旋绕 光辉 见 复见阿 沉不可数计,浮空而来。有僧 十余,
顶包持锔过
市,
亦往旯各赴供市, 人五兵长盾广颞 ,
精神清绝,
怪厅随之,至弟一禅林,莫知所在。
6、
十一 日,
五色云五,
天花环坠,
甘露复理 桧柏生金色花,
其状如莲,
千叶联纵,自然
奇妙。有五色毫光,荫覆坛段。
7、十二日,
有天花大如钱许,
孙满虚空,
缭绕飞舞。是夕,
佛顶见芝光,
状如虹霓相连,
烛见毫发。有五色毫光环于如来坛殿 ,
塔顶见舍利一,
犹旭 日东升,
周 回上下,
傍照草术,
荣华增色,已而复然。
8、十三 日,慧光二道 ,
一达孝 陵,
一选皇城。复有五色圆光,
环于坛殿及如来所居 宝
楼 。旋见天花飞达斋幄,
风 日和场,
瑞 雪继 。晚有宝光 自塔殿起 ,
光中见塔影,
有僧赤
脚,
貌甚奇古 ,
身披 百衲,
左手执衣 ,
右手携履 ,
步行如飞,
人见状笋,
随而视之,至于佛殿
前,
馔忽不见 ,
遍求之不得,
少焉见于云瑞。
9、十四日,
有青鸾、自鹤遍空旋舞,
五色群云摄 日,
玩而散,
绕坛上交幻不一。复有圆
光,
环如来所居 宝楼。少项,
又有金色光一道腾霄直上,
复有红光笼罩,
逾时不哉 目既
夕,
有毫光,
五色中见坛场境界,
复见菩萨像一余,
东西相向而纤,四幡竿上惧见金光。
10、
十五 日,
五色毫光见如来坛殿及所居宝楼 ,
既而凝结若莲花,
丛拥久之 复遍见五
色毫光及祥云,内见叠仙像一 有 自鹤浮空而来,
目旋飞舞。少 顷,
有 自光一道 ,
经如来所
居宝楼而东。至晓,
塔殿及天王殿俱见毫光,
又有圆光二道交相辉映

.i、十六 曰,塔殿及 来所居楼见五色毫光祥云 ,
五彩天花遍 下,
充满孝 陵,
弥布 皇
城。

2、十七 日,宝塔见无量光,
其色五彩,
覆荫j
云殿 。夜二人立幡竿上,既而有云从西南
来,
见僧二于云瑞 ,
鞠躬台掌,
复有云差,
少见一僧亦鞠躬台掌随至,
俱 向坛殿,
下而复上,
后忽不见。复有五色毫光三道起西雨 经坛艇至东北,
有白光一道 自东直起如来所居宝
明大宝法王建昔度大焉长卷 ・93・

楼,
又见五色毫光

3、十八 已.
毒事冒满 月专鸾、白鹤群飞词跹,
交错旋舞,
天花飘空,
卿云 四旮,
瑞气
慈蔚 ,
甘露瞳瑷,
灵风浏浏,
万神毕爱 复有 学云,
如龙如风如狮如象如宝塔。至夜 ,山门
两幡竿上距数丈余 显i 二,
其赤异曹,
朱汞砂 足 以拟其万一,
光彩四达;
遥见灯影中有
乘青狮、自象而来孝.
璎珞珠佩焕然 l
丽。少顷.
塔顶舍利毕见,
光挥朗耀 ,
交彻天灯,
怨闻
梵呗空乐,音韵污亮.
丝竹交作 ,
金石合奏.
响采坛殿.
及入殿聆之,
则其音声宛在空中,

是 良久乃止 未 一
普五金色 再

4、三月初 三 日,
衰崇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 自在怫.
并斋天下僧二万余众于灵谷寺
中,
有慧光五色 自百贯于东.
烧如虹梁,
其长竞天 复见撵云,
光华焕烂,
变化流动,
天花屡
见,复有霞光 ,
覆蓐塔毁及 =来宝磺 ,
磺上见五色毫光三道,既而复见 自毫光一道,
金光三
道。

5、初四 已,
如来1
旨词致奄 是 已,
见青自毫光五遣,
复有五色毫光覆荫如呆宝楼。楼
上蔓见白毫光二道. 又有五色毫光覆荫蓓殿。复有二鹞交舞其上。 -

6、韧五 日,
驾圭灵咎幸设斋供 是 已,
现五色毫光,复有卿云五色及金光辉 映日下,
如来宝楼 见五色毫光,巴币复见叠色毫光。兵夜蔓有兰
工毫光是于南方,
洞焕坛殿。

7、十三 习. 爰琦游五号山文珠菩萨化现之 是 日早发是谷寺,
五色毫光见于西
北,
红色毫光起于如来宝楼.
塔顶见金色光一道.
二云殿正五色光三道。

8、+五 了,
龠僧阀颂大藏经.
祝赞如来。五色云天,
天花球布,
二鹤翔舞,宝光交映。
是夜,
空 中有声如洼乐宣奏.良久乃 已。

9、十六 日早,
西庑见塔影二六一小。大影五较.自塔座 至宝瓶高一丈一尺 ;
小影五
级,自塔座至宝瓶高五足余 光彩绚烂,
金色流动,
甘露降于娑罗香,
毫光遍见。
20、十七 日,
五五色毫光八遣.
复有青自£毫光一道起于东北,
黄色毫光覆荫塔殿,

色毫光见如来 宝碴
21、
十八 日,
专色毫光起于西甫,
金色毫光起于#晨宝楼既而又见金光祥云。

露文部 分 :

、 趋’
嗣。霉’q1 g
。敖可
是q8。 F
趋童百。
考《趋写’ 。
审q。气 。
且弓。
季。尸
斛目。司 。
母前日
。气。 葛。
斛E
气 1& ‘
宅匈 1量
。1’
毒 。
目气1 目
趋’写
。霉。
葛。
毒 1寻前日
。q怠。H
。日《 。1
甓 专。惫
斛目奄 星
斛q‘
奄气且 q 。 囊。
日怠。 百商 。1蟊。
日。
1争目q茂
。鲁目
。管。
争。著1
气。
日《 。
q。
脚r日
I。气 。 1劈 R R 芎 置
。qq
。‘斛
茸 q1蓉 怠。
气翻I 。
誉 1岛 司 ’ 。

怠。气
。.凡 司导。



ll
 ̄。 霄胡
毒气‘
译百萤
。芎 1蕞
气 。
酉‘
日蟊。
q。‘ 。
司气。
且每 ‘
1宝斛
。萄气
。1毒

气。商。
日。
导。 。 。 未 斛。
q’ 争
目1 ’

、鲁目
。毛1言

’争1 。
蜀。 日
董芎目 号
。百斛 。。
日。
哥。I叫。
弩。。
蓉 。
驽’曾。1
1 。 。 目 尊1i 。i



 ̄R声。
目’。
}‘≈
。R目。I 。。
S嚣。1 。
q。 。
q 。。 。

气。奇
。 目日
。§‘ I 氧 q 宙。
手q 1 ’ I 。
斛’ I日
。亏。
q。
目斛q
。气 。1。
葛‘

94・ 中国藏学 1
995年第 1期

I曹 1马q日
再气 § 号
嚣毒g
’Eq 1 c百 目q
q1 q
奇莩
茸 号罔 弩 5
’爿I号
。百Hi商 司 鸯。
萤百。 。弓 鼋 冀寒。
q葺 气 司 蔚。篝
司I
丑’ qI 。
百。
乏蝴q日茸 童 百 气 R尊禹c 。§ ’


、蓍q 窘9 I芎。
目R 1 毛 营 1 碍号’宝刍割 。 qq
qr蝴 司 暑

翟 鹂 媳。 驰 。一 自 ’ wq 。
1q ’
署’1


、暮日
’晷 喜9
百I 。m 盆
‘茂 自 薯黾 亘 割 气
目s q。茁司目
。铝’
萄qqq_
自’
亨1 司
% 气 可 喜气
1尊q巧
百题 窘qI号’
日罱 气。
毒奇百
目冈 曾 ’ ’
鲁’ 1型。1
q。
簧’’
曾 ’’
茜。1

5、暮q 母
最’9百1蝴 曹奇萄 再。 。毛 暑q
q 百
目日 导对q’
气’f季。
哥看 I
q气 芍叩。1 。
司’
髯 I n} 日苛
口‘ 尝专q 奇。 ’
百I 。 ’酃
5l ’
ll

6、暮q。霉奇9百
】 。
暑奇五zq
q耋。
刍 目 q鹫 窘 蝴 1运气勇 。 型气司司日
骞 《。
曾’气《。
I哥誉 。
亏百萤 ’。 。
q I盖。
q茂’
蕞气。
自 喜 百可。
鲁-
n】
’垂qq ’
号’自
气 争朝
最茂售 ’
季’
朝毒宜鬲q 。
R善目 。
萤 c’
号1罨’誉 号’
萤’
审 气 萏1
’ ’
罱’1
q茂 喜 鹭目q
’尊 目 秀 百曩 暮! q
毛尉。 是萄 I百 。
酃 I喜
气’1葑司 。


q’飘
百q茂鼋
目_n
1气’
专 秀掣。司
’嚣’IR
萄 。
日1 。
罚 ’n
。毒 叠
j 翦q 再有’
司’
孕再f宝啊qf 气蔚E’
母。
肆。 f萄司 。萄。
与f习
式’自 ’茸
E日f静 。
司 Ef气
习 c
目 f鼻 ’

l弭’1自
’翻墓
q’曹
18’墨
。岛百
1 q
奇。毒
气毛I毫百 毫 。
商 I垂
’萄奢’
两qqq ’
1’茜’。
嗣百 ’


、 每‘
181 ’
9百1自
气。E
n 亏 篝’
型 缸‘
1奇萄亏 0。
R 百。
qI ’
窘 ’
qqI司
qq’

盒’曾 巧’ 争葑’1 气’
鄙 q曹 1 s I茸’1 日苒。
耄‘
刁气’哥羽’
qf号’
q 1’
19 产
亍 曹’ I 勇 1粤 ’
q1

、每’
1争q
’萝’
争气I 盆前。
芎 毒’
秀 ’
毫 割’。
日 雩’气
目。 ’
1 q’
舟q8 气q
q’

’’萄 ’盒
’曹’运
气勇 目’
可。葺
R 。自 ≈刁
百日目。
奢 1 气 f’1 j
{ 1
1q
鸟气’
响1弭
’q盒 萤’ 萤曾’。 ’
q1罚
暮’哥
百’萤夸 I ’ ’
专酊’
81争
’朝q q
’ 1
曹’
提1{’
气’
q酉 ’
f嚣刁’
司q 专
奇’亘
目 署 1i 1
。气 。
专’
R5q
哪’晷’



、每’}
w’争
气I q q雪运气喜‘号 芎’
’导日q 爵 ‘
黾 号 哥写 -

】黾1 ’
茂 ’
萝 芦‘ .

】茸 I 专日
气百 q
’ q
最 珂奢
最气5
l 】。


9朝’.
萄。
昔q 。
q 是= 罚’最。呈 自 蓠 日目
’今‘。
蓑目。
1n】
气 ’
§ q罨 专奇’ ’
明大宝法王建昔度大斋氏登 .95.


珂.a 。 置 《 鼠r E 奇1 秆 q r
导]q
百专1 毒 妻11 百E
’自 ‘1自
窖’1毳‘ 百 1 1 面 自
朝 箍朝
黾q1
q黾 1 ’ 毒 1蜀 q 墨 暑日s驹 1 茕毒气 1直q 百 尽 q qq 。

1 日。捌 离
q 气
E11‘
两E蔚 目1 qd 3 ’
毒气1马
1 司’
棚f鹭 ‘q《qq
朝 ”


0、 鼋 9百I罂 誓百 ‘ qq焉 翻科尸 ’
百w‘芦 1 亘 f尸 1 蛩 葺‘
争司阿q
幕’q1 马 塾百 莩 E 苒’
苛百 ’ 。q
蠹q1‘ 1’朝 1商‘
奢皂
1习’
可i司嵛 鼍 司 嵛 j E 气未 令 qq
。呵 ’圊 f专
箍q膏

q 奢 日手 ‘a’ ‘
百 n再 ’
菁司q 1 E
’罢芎
q 朝q 茕1
黾1 q琴 q露 朝
旧 ‘q 1 ‘E亘 q E 百嗣E‘ 茕薯 1 ‘近 月 ”


l、日 粤
茕’9
百1 。茕 气
壹 ’气q
耘百1
i1q
敏 尸 曾’司 t 1专q 1
qq

{§
1 q箍 苗1司 曹E
‘毛E
。司1 马 司 1自
‘芎 气司q 1 朝 司.
日马 棚
导i 号
1’百q E 毒 1 翟 署 E覃 1 q 目@自 ’

q商司1 号可 q 。‘
司日。R 商 ’
喜气1 昌1耐 1专q茸 11’
q箍‘
埒 1司 ‘
夸气 气
’自 1酊穹 1 尊 商]号
茕苞 萄朝
誉聿 ‘ 曹 1
季棚毒 a 。目 目
’气 日
乓 近‘ 近 19 11穹1 穹 暂qq导 ‘



2、 《§ ’9 ≈日 E’ q qq
{ q
箍f 目 【

争霸 弩 1气
‘毒 亏 1 ‘
葑百 管
乐’葑手百
鄙_嗣 q‘
qqqq ’
坷‘
马。1
q qqf


3、《 自9 《‘ 自 1自 1 d
】q芦
尸曾]《‘壬
气‘qq’ 导 号茕。
毫萄 ’ E ’
奇曾’1匏1争q 目q司茸q敏
1毒q阿‘
q1哥‘

‘1 马
目q茕1鹭 R
葺R司 《署 日
最曹 百q
百‘专争目 q 1母 q
q自d
】萄蓉‘
q司茸f‘
q。自


吾 穹
1曾 q
百号1尽爵誉 争
wa 翠 c司
苒]自
司目哥 尸’蓉
1 商q
‘亨


气qq目
’百1窜 枷E碗E1 气穹 曰司E枷 1弩’q’
萤q翻目≈1商 茸 尸 吖 粤
11朝导 呵1
阿商 尸 I
昌 两1t 有 1 穹
1司’自 旧‘
专q茸 q可
qq
q《 q‘
q箍 埒苗 百司 E营E‘
毛1枷E 气’ ’
日 ’ 1


4、q苦 晷 ’
蠹‘
1 ‘
≈盈争1尾 《百 ’
qq专 ‘
若 q‘ q 1
气亘 ‘
目‘ ‘
1萄‘
手可 ‘

qqq‘
导 f尊1’
号司w 1鹭 日
葺日 1 昔q
‘1 ’ 萤
‘百‘
曲目’
司 珂‘
母亨1
‘专1’
珂 ‘箍1
q ‘
营两E
‘’q 1辞气
’日自‘
日司 酊茕
‘西 鲁
1寻百q茕1 1’
蔚 j
细稍‘
q司 ‘
两 q写
司‘导 ]氢 ‘
葚‘黾
1 q
1鼹 1 EaR q
1鄹 苗 q
1百‘ 司1
‘寿呵
‘ ‘
专敏‘q 葡
箍商1
‘呵‘
96・ 中国藏学 1
995年第 1期


气怠‘ ‘ 怠芎 百
j 惫刮。
萄1争目 ‘
曩气 1气 ‘‘
匐 q季 霉 勺怠

1 蕾 茸气 ‘
鄹 暮 ’q导
q目 盒署 气‘‘
暮。百
1气 气喜q 哥’
号1
怠‘
1d 司茸‘
专气 蓍‘
芎 ‘ 最 气垂 号 1 q ’
导I
怠.
司 萄气 专
埘’剐 1 气暮
曩 霉1 盒 萄 篝
‘若 。’ 鲁棚 简 q1 菩。
q 司‘
导1 盎 董
气q吾 q喜9 t墅号 ‘ 司q ‘
萄气q
蔼1 。
翟 ’
导q J ‘‘ 商 J妻 R
声‘司
尉q 1 尊‘
严割 g 署‘
葺l


S、罱q1≈
5I怠’ 1 萤争 曾 ‘
皂 爵甚亏1爵 1 黾8 赵 盘q8
‘气目‘
刍 趋 ‘

;吾
商1 号怠争 晕
1音‘’
q百专营曹1
争 1 哥‘专’ 岛 。
曾 暑商
气叁 亏 哥 1
萼1 母。
导 季 ≈韵 毒 i q气 1 qq
气 。 1枷‘亨1 怠萤
f惹 目 呵嗣 f 脚 譬1盯罾 5q 目哥盘萄亨
1鼍司 訇 f 封可气田 ‘
宫暮q商 f司 气
亏 q1
q1专 畸 11 赵 暮怠‘
1气司’
q q日
’ ‘ 夸 蕞气鲁‘
日事可 司 15
I岬
1 鲁 茸‘
皂 ’ 气舅 罨 P1


6、 q趋争1
专日 11 1珂马’ 喜 q ‘1气
怠9百 乓‘‘
蕾茸1 ‘
珂5
Iq簧 气‘
喜 芎1 1号q商 1
j q盘 11 ’
酊羞怠1司
‘ 曾 1气音
1 茸1
争d f 气鲁 1 1甜
蓍‘亏
曩鼋 1 。
qq‘
毒 1争d q铝 甸


7、j -

怠争 司敖吾 q 。
旬 穹 1焉 宝 R
珂q 1专
怠争气 鲁 1‘

1 鸯 乓 1翟 怠 壹 11 毫 气鲁 1争 怠 ’。酉w 1
d棚{专q
1 1dq趋
1 茸暑怠1
气5I 曾 。‘气’
鲁 旱1 。’翅q 1 1

8、 目鼋1母
司 争气 号q ‘1置珂
。 。R置
科 g 甸‘
1 ‘
q两 qq 趋争
气1
岛 1高d 怠 1蕞气鲁 于
1‘’
型’毛 s 1 气鲁 气司 茸1气目 1
趋 茸暑
趋1司 萼 毛 1目气毒
百皂 萄气 喜
‘。亏
1‘ ‘ 喜皂 1t 曾
商 鲁 尸亨1翟粤1 司 ≈
到’ 1

9 吾 q毫 怠争
气1q 专号w若
气’气1
‘署 静 ‘ 气 1 专
‘目 可1目q
‘棚萄 司 气
qw ’
I号
怠争气蜀q号 尸丐
1型‘
岬 气
司‘到
日 q萄 。
qq‘‘
日葶 1
争 目目 删 ‘
1 1 茸暑’
覆有 日哥蔼 q 1号怠’
黾 爵日 哥 。 萄趋司 且 1i
荸 骜 1导 1
茸1 气 f萄 ’
q’罂”


0、葛dq秀黾
1‘争
气t 暂马 司蓍气 E百 百1到蓍
气章 黾q‘
q 暑秀 争d司 暑 ‘
1田 f 1
呵导 盘宙罚怠日四R薹
『 禹f占勺<1 i倒蕾
气章 黾嗣号
呵百.
司r茸1 捌 粤

葛q田1气 司气 ‘
萄’
是’旬日 毛
1暑1马 霉 毒气 1 ‘
鲁 q趸1 1 墅 气’

明大宝法王建普度丈斋长卷 ・97・


田奄 季日
1葛 鱼酉
目莒 《茸
1q ’
暑 qr

 ̄.
t蕊 目
目目 嚣
司11
21
、基目q罨 毛
百争百
1商 尸手 髯粤 目qq 气 1 t
q 誓 瑙 1‘
茸 瑙蕊 毒 皂
1‘
司 8 可
取署1U


I ̄ 刍前 。
目蒿气
聿 尸 r 1专q
昌 11
埘 鱼置
ai瑙j

趋1司

1 暮 尸亏
1篝粤 f

2、基
目q≤ 晷 991商 《 f。 f1 啻蕊 自f q
ai11
目q盎置‘
茸‘
盒1 嗣 iU


l ̄ 写I 訇百 E 阜 1

注:

1]见《西藏 中世纪史 (
意)杜齐著 ,
李有义、
邓锐瓣译 ,
中国社会科学 院民族研 究所 ・1
980
年7月。页
13


2][
7]见《西藏佛教发展史略{,
王森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87年6月。页1
09。

3][
1∞《
穹庐集》.
韩懦林著.
上海人民出版杜,
198
2年l
1月。书中《
盯史鸟斯藏大宝法王考》
一文认
为:哈立麻当为人名上所冠之Ka
rma(
 ̄l‘
噶玛噶举’
之噶玛)
一宇音译.
徒众 Ka
rm日一 ,
为噶
哩麻巴对音。故成祖 所请及孝宗时遗使八贡者.
均非人名也。……暗立麻之名.
殆间接由蒙文
译出。因蒙文属阿尔泰语紊 .
元音和谐律莲守甚严.
凡遇藏文Ka、
ga等音 ,
一律读为B且、
售ha.
元明
问译g
a、g
la
a为台、
哈”。
[4
][11
7见《清凉山志》.
明释镇澄撰 ,
康奉 刘可*、
李宏、
周南校点 .
中国书店出版 .
198
9年l2月.

82


53 ̄1
03[1
2:《明实录藏族史料》
第一集 ,
西藏人民出版社 ,1
982
年l2月。页 1
16#
页l3l
一132#
页137.

B]《国外藏学译 文集 第二辑.
西藏人民出版社 .
1987
年3月。

8]《明史 ・西域传 ・太宝法王》,
中华书局,1
974
年4月。

9]《明史 ・宦官传 ・侯显》。
[1
3]见《中国佛寺志三 ・南京》
之《盘陵梵刹志》
卷三.
台北明文书局印行 ,
1980年。
(1{
]见《首都志}
及 附图 ,
柳诒鬻等编 .
正中书局中.民国二十四年初版 。

15]
《四译馆馆则》.
明郭 编.
清乾隆年闻刊行。据该书卷七,
四译馆分别负责t
鞑靼馆(
八思巴蒙文
为主).
回回馆(
译古维文、
回鹘文、
回鹘式蒙文等为主).
西番馆(
译藏文>,
西天馆(
译梵文)
。‘中
国民族古文字圉录》
(中国杜会罩
}学出版社1
9 ̄,
0年出版)中列举了上面挺到的各种古文宇的图
版.
亦可参阅。

16]《
西藏志、
卫藏通志》(
合刊)
西藏人 民出版杜 ,
198
2年 页1
84。
(18
]汉文 佛 说阿弥陀经》,
乾隆丙午 正月皇太子抄本 I
藏文《圣极乐世界庄严大乘经 ,
见北京版请经
部,
第64篓 F
德格版五十一通帙
(19
]见画卷文字抄录第1
4。

[本文青任蝙辑 央珍]

作者罗文华 江西南城县 人.1


967年生,
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
现任故宫博曲院助
理馆员。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