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西 南 民族 学 院 学 报 哲 学 社 会科 学 版 一 九 九 四 年 第六 期

《 三 国 志 》 《 三 国 演 天 》 与 诸 葛 亮文 化 现 象
于 平

一 段 风 雷 激 荡的 三 国 纷 争 历 史 “ ,

造就了
:
荡然 无忌
,
段文 字 伏 惟 陛下迈 踪古 圣 故

中 华 民族 的 杰 出 人 物 诸葛 亮 诸 葛亮 的人 品
, ,

虽敌 国诽 谤之 言 咸 肆其 辞 而 无 所 革 讳 所
、 ,

才智 丰 功 伟 业 为 后 世 所 景仰 因之 演成代
. 。

以 明 大 通 之道 也 谨录 写 上 诣 著作 臣寿 诚
。 , , 。 ”
代 相 传 且 不 断 拓 展 的 诸葛 亮文 化 现 象 诸葛 惶诚 恐 顿首 顿 首 死 罪 死罪 陈 寿颂 扬 晋
,

亮 文 化 现 象 值得 研究 的 内 容 很 广 泛 论者 尽 “ ” , ,

武帝 荡然 无 忌 与李 密 的 哀 婉 陈 辞 手法
, , 、

可 以仁 者见 仁 智 者见 智 《三 国志》
, 。

但 各异 其 防 范 猜 忌 的 良 苦 用 心 并 无 二致 或
,
《三 国 演 义 》 与 诸 葛亮文 化 现 象 的 关 系 则是 ,

正 因 陈寿 与 诸 葛 亮 有 私 怨
,

曰 恐 实书 其短
诸 葛亮文化现象研 究中不可存而不论 的问
,

会 遭 到 讥议 故 谈 颂 之 以 表 白 自 己 未 借 修史
。 。 。

题 酬 恩报 怨 此 种说 法 实 属 揣 测 之 词 设 身处
, ,

地 为陈 寿设 想 为 顾 及 虚 名 而 受 实祸 实在
(一 ) 。 ,

是 不可 取 考 察 陈寿 入 晋 后 的 经 历 实 际上
, ,

陈 寿 有 良史 之 才 所 撰 《 三 国志 》 后 世
, “ ”
很 不得 志 屡 屡 因摆 不上桌 面的 过失 遭
。 ,

誉 为 信史 陈 寿 对 诸 葛 亮 的评价 集 中反 映
, 。 ,

受 贬抑 未 见 任用 以 终 但是 陈 寿 并 未因
在 其 奉 命 撰 定 诸 葛亮 《 故 事 》 后 给 晋 武帝 的
, ,

述史 特 别 是 高 度 赞扬 诸 葛 亮 而 获 罪 足见

上 言 和 《 诸 葛亮 传 》 评 中 陈 寿 在评 价 诸 葛 在 时 人 心 目上 诸 葛 亮 是 当得 起 这样 的 称 颂
,

亮 对 蜀 汉 政 权的 忠 诚 对 群 臣 百 姓 的 仁德 以


, ,

及 治 理 国 家 的才 干时 其 褒 美的 言 辞 可以
,

诸 葛亮 当 得 起 这 样 的 称颂 当 时就 有佐

说达 到 了无以复 加的 程度 陈 寿 之评 是 否有 证可 寻

司马 鼓 同 诸 葛 亮苦斗 多 年 而 心 服其
“ ” “ ”
谈颂 的 成份 呢 ? 大 凡史 家违 心 作 诀颂 为

天 下奇 才
” ;
司 马 炎下 诏 表 彰 诸葛 亮 尽 心
, ,

一 是 慑于 威 势 二 是 有所 企 求
, 、

之辞 或者 国事 诸 葛瞻 临 难 死 义 下令 任 用 诸 葛 亮 之
,

。 ,

者 兼而 有 之 诸 葛亮 早 已 作 古 蜀汉 王朝 已
,

孙 诸 葛京 并 命 陈寿 撰 诸 葛亮 《 故 事 》 为 这 个
, ,

经倾 覆 威 势 是 不 存在 的 同 时 也看 不 出 陈 政治 上 势 不 两 立 的 敌人 树 碑立 传
;
孙 昊大 鸿
“ ” ,

寿此 时 诀颂 对 他 本 人 会有 什 么
, ,

诸 葛亮 肪张 俨作 《默记 》 称诸 葛 亮 才干 优 于 子 产
。 ,

好处 须 知 陈寿 乃 亡 国 之 余 而 亡 国 之 余言 “ , ” ,

又 说诸 葛 亮 忠 谋 春警 义形于 主 不在 齐
。 ,

行 必 须慎 之又 慎 观李 密 《 陈情表 》 煞 费 苦

国 贤相 管 仲 晏 婴 之下 ;
孙 吴 垂相 襄 阳 张梯
, , ,

心 哀婉 陈辞 表 白心 迹
,

深恐 引起 晋 武帝 因 儿 时为 诸 葛 亮 知 顾 张 梯 对 此 铭 刻在 心 竟
,

。 , “ ”
的猜 忌 陈寿 何人 敢 于对 宣 皇帝 的死 然 成 为 激 励张梯舍 身 取 义 的 动 力 足 见 诸葛
,

对 头 大 加 谈 颂? 请注 意 陈 寿 上 言中 这 样 一 亮 在 当 时 人 们心 目 中 居 于 多 么 崇高 的地 位 !
2l
。 ,

陈 寿 对 诸 葛 亮 爱 敬 之 情 虽 发 自内 心 而 溢 碑 是要 流传 的 不过 百 姓 的 口 碑 往往 反 映
,

于 言表 但 并 未 对 诸 葛亮 全 方 位 的 一 味 肯 定
,

的 是 诸 葛亮 德 才 功 业 的 一 鳞 半 爪 不 可 能象
和称 颂 对 于 诸 葛 亮 的 军 事才 干 陈寿 就 认
, , 、 。 ,
《 三 国 志 》 和 陈寿 评 那 么 全 面 系统 而且
“ , ” , ,

为 转 治戎 为 长 奇谋 为 短 算不 上 象 王 子 口 碑 的 流 传 不 象 成 书 史籍 的 流 传 在 流传 过
、 。

城父 韩信 一流 的名 将 姑不 论 陈寿对诸 葛
,

程中 群 众 往 往 会 不 断 加 入 自 己 的 合理 想 象
,

亮军 事 才 干 的评 价 是 否 允 当 足 见陈寿 是 力
,

和理 想色彩 的 内容 这就 使 得 这 些 关 于 诸 葛
, , , 。

求 实 事 求 是 地 评 价诸 葛 亮 并 没有 也 不敢 亮 趣 闻 轶 事 的 流 传 越来 越 具 有 传 奇 色 彩 加
“ ” , , , ·

胡乱 拔高 诸葛亮 更 不 用 说给 诸 葛 亮 加 之魏 晋 以来 志 怪 小说 盛 行 《三 国 志 魏
“ ” 。 、 , 。

的光 环 因此 《 三 国志 》 记述 志 》 之 《 方 技传 》 已具 有 明显 的志 怪 倾 向
,
上 神 评
, , 、 、 、

价 的诸 葛 亮 是 一 个 写 实 的 人 一 个 道 德高 尚 此后 ( 列 异传 》 《 博物 志 》 《搜 神 记 》 《拾
, 。 ,

的人 是 一 代 贤相 于是 以 《 三国 志 》 为
、 、 、 、

遗记 》 《幽 明录 》 《齐谐记》 《冥祥记 》
,

基 础 衍 生 出 一种 基 本 格 调 以 诸葛亮 为
,
《冤 魂 志 》 等 均 为 魏 晋南 北 朝 时 人 所 撰
;

“ ” , ,

人 的 文 化 现象 姑 且 称 为关 于 诸 葛 亮 的 有这 么 多 志 怪 小 说 面 世 可 见 当 时 社会 一 时

“ ” 。 , 、 、

雅 文 化现 象 由晋 至 唐 袁宏 习
。 ,

常玻 之 风 气 关 于 三 国 纷 争 和 诸 葛 亮 的 民 间传 说
、 、 、 、 、 、

凿齿 袁准 张辅 傅玄 李兴 尚驰 裴
, :
不 可 能 不 受 此种 风 气 的影 响 仅举 一 例
、 , , :
度 吕 温之 流 对 诸 葛 亮 或论或 赞 均为 称 《 诸葛 亮 集》 引 张 华 《 博物 志 》 云
, “ ” .

颂 其 德才 且 特 别推 崇 的 是 诸葛 亮之 德
, ,

临邓火 井 一所 从 广五尺 深 二三
, .

井在县 南 百 里 昔 时人 以竹 木投 以
.

文 学 艺术领 域 中 也 以 颂 扬诸 葛 亮 的 品 格 为 丈
, 、

主 杜 甫 的 《 蜀 相 》 《 八 阵 图 》 为 突 出 代表
, 。 ,

取 火 诸 葛垂 相 往 视 之 后 火 转 盛 热 … …

均 未 有 神 化 诸 葛亮 的 倾 向

张华 记 述应 该说较 为 客 观 诸葛 亮 参 观 临 邓
, .

一口火井 后来 此 井火势 转 旺
,
但并 未说
( 二二 )
诸葛亮 的参 观 和 火 势转 旺 之 间 有 什 么 必 然 联
以 《 三 国 志 》 为 基 础 的诸 葛亮文 化 现 象
. , 。

系 刘 宋 人刘 敬 叔 《 异 苑 》 说法 就 不 同 了
“ ” ,

是 人 的文 化 现象 但 在 《三 国 志 》 成 书
,

后 的 一 千 六 百 余年 的 封建 社 会 中 把 诸葛 亮
, ,

临 邓 有火 井 汉 室之 隆 则 炎赫 弥
,

作 为 一 代 贤相 以 颂 扬 其 崇 高道 德 风 范 和 安
, 、 , ,

炽 暨桓 灵之际 火 势渐 徽 诸 葛亮
,

邦 治 国 之 才 而 定 格 的诸 葛亮 文 化 现 象 其影

一 瞰而 更盛 … …
, “ ” ,

响 面 主 要 在 有 条 件 掌握 文 化 知识 能 读经 史 刘 敬 叔 说临 邓 火 井 经 诸 葛 亮 一 瞰而更 盛
。 , 。

的 士 大夫 阶层 广 大 民众 在社 会底 层 无力 传 奇 味道 就 出来 了 后 人 往 往 对 具 有 传奇 色
, “ ” , ,

掌 握文 化 知识 处于 民 可 使 由之 的 被动 彩 的说 法 更 容 易 接 受 唐人 撰 《初学 记 》 就
, ,

整 日奔 忙 于 生 计 安 邦 治 国 的 大 事是 “ ” 。

地位 取 了临邓 火井经 孔 明一窥 而更盛 的说 法


,

不 可 能 由他 们来 操 心 的 因 而 为 士 大 夫所 津
,

由此 观 之 除 了存 在 一 种 以 《 三 国 志 》 为
, 、

津 乐 道 的 那 一 套 诸 葛 亮文化 现 象 的 内 容 虽 基础 主 要 传播 于 士 大 夫 阶 层 的 诸 葛 亮文 化
,

不 能 说 普通 民 众 一 点 不 感 兴 趣 但有 相 当 大
“ ” “ ”
,

现象 (属 于 人 的 文 化现 象 或曰 雅 文
, , “ ,

的部 分 属 于 治 理 之道 范 围 只 是为 肉食 化现 象 ) 外 还 存在 另 一 种 主 要 流 传 于 下 层
” , 。

所关 注 难 以 引 起 普 通 百 姓 的共 鸣

者 社会 具 有 传奇 色 彩 的 诸葛 亮 文 化 现 象 ( 以
,

诸 葛亮 作 为 一 个 出 类拨 萃 的 历 史
“ ” , “ ”
但是 诸 葛亮 为 神 的文化 现 象 或曰 俗 文
, , 。 “ ”
人物 当 时百姓 也 是有 口 皆碑的 而这 种 口 化现 象 ) 这 种 具有 传 奇 色 彩 的 俗 文 化影
22
“ ” , ,

响范 围 比 雅 文 化 宽广 得 多 ( 诸 葛亮 尽 心 都具 有 鲜 明 的 个 性 有的 人 物 形象 还相 当突
、 , ,

王事 自校 簿 书 流 汗 终 日的史实 远 不 如 出 这 不 能 不 使 诸 葛 亮在 这 方 面 的 形 象有 所
“ ” 、 “ ” . , ,

死诸 葛 亮 走 生 仲 达 张飞 喝断 当阳 桥 一 冲淡 比如 在 仁 德 问 题上 《三 国 演 义 》 突

类 富 有 传 奇 色 彩 的 故 事 更 易为 民 众 传 诵 ) 而 “
,

出渲染 的是 刘 备 即 鲁迅 先 生 所 说 的 欲显
“ ” ” 。

且 不 断 地 为诸 葛 亮 头 顶 的 光 环 上 添 加 神 的 刘 备之 长厚 而似 伪 ( 《史 略 ) 诸葛 亮 在 这
。 。

光辉 方 面 的形 象 是 逊 于 刘 备 的
“ ” ,
《三 国 演 义 》 以 仁德 塑 造刘 备 以
(三 ) “ ” , “ ” 、 ,

奸诈 刻 画曹 操 以 忠义 突 出关 张
“ ”
三 国 故事 通 过 俗 文化 的 渠 道 在 民 间

而 把 诸 葛亮 塑 造 为智 慧 的 化 身 本 来三 国 历
。 ,

广泛 流传 杜 宝 《大 业 拾 遗 录 》 称
, ,

隋场帝 史 的 一 大特 点 就 是 军 事 斗 争 贯穿 始终 政
, 、 、 、 ,

观 看 水 上 杂戏表 演 就 有 曹操 谁 水击蛟 刘 治 经济 外交 用 人 行 政 等 等 都 是 围 绕如
。 。

备檀 溪 跃 马 的 节 目 刘 知几 《史通 》 卷 五 何 赢 得 战争 来 进行 的 《 三 国 演 义 》 自然 也 是
, “ ,
《 采撰 》 三 国故事 得之 于行 路 传之 于

称 以 描 写 军 事 战争 为 重 点 既 然 《 演 义 》 确定
” , “
众 口 李 商隐 《骄 儿 》 诗 中 有
:
或谑 张 飞
,

把 诸葛 亮 作 为 智 慧 的 化 身 来 塑 造 而描 绘诸
, ” 。 ,

或笑 邓艾 吃 的句 子 宋代 随 着城 市

胡 葛 亮在 立法 施度 治理 国家 用 人 行 政 赏 善惩
的 发 展 和 市 民 阶 层 对 文化 生 活 的 需 求 日 益 增
,

恶 方 面 如 何多 用 智 谋 是 有 困 难 的 搞得 不 好
, “ ” , “ ,

涨 说话 艺 术进 一 步 兴 盛 出现 了 说三 就分 不 清什 么是 堂堂 正正 的 智谋 什么 是 权
” ,

的专 门科 目 金 元 之际 三 国 故 事又 大
; 。

分 诈 只 有军 事斗 争 是 堂而 皇 之斗 智 的 最 好 场
。 ,

量 改编 为 戏 剧 在 流 传过 程 中 三 国故事 内
,

所 作 者可 以 在 描 写 军 事 斗 争 中 为 渲 染 诸 葛
, 。

容 不断 丰 富 艺 术性 日 趋 完美 终 于 由罗 贯 亮 智 谋 发 挥 充分 的 艺术 想象 力
,
陈 寿 评诸 葛
, ,

中集其大成 雅俗兼收 写 成 了不 朽 名 著 “ ”
、 ,

亮 治 戎 为长 奇 谋为 短 历 史 上 的诸葛 亮

《三 国 演 义 》 在 指 挥 军 事 斗 争 中 主 要 靠 军 队 素 质 和 战术 取
, , ,
《三 国演 义 》 成 书后 由于 具 有 极 高 的 艺 胜 少 用 奇 谋本 是 事 实 但 《演 义 》 却按 照
,

术 成 就 和 无 可 竞 争的 影 响 力 十 分 自然 地 成 既 定 模 式 在 诸葛 亮 军 事 斗 争 的

奇谋

上大
, , “
了 进 一 步 衍 生 三 国 和 诸葛亮 文化现 象 的 基 做文 章 越 写越 神 终于 达到 状 诸 葛之 多

础 ” 。

智 而近 妖 的程 度
“ ” ,
《三 国 演 义 》 虽 号 称 七实 三虚 但它
,

但是 人 民 群 众 更 乐 意 接 受 的 是 艺术 形
,

毕 竟 是 经 过 艺术 加 工 的文 学 作 品 以 《三 国 “ ”
,

象 的 诸 葛亮 是作 为 神 的 诸葛 亮 文 化现
演 义 》 为 基 础 衍 生 出的 诸葛 亮 文 化 现 象 与 以

象 研 究 一 代 贤 相 诸 葛 亮 的 道 德规 范 和 为政
《三 国志 》为基础 衍 生 出 的 诸 葛亮 文 化 现 象 就
,

之 道 毕 竟是 少 数 人 的 事 没 有 多少 戏剧 性的
。 , ,

有很 大 的 差 异 《三 国 志 》 是 在 述史 历史上 情节 可 供渲 染 ;
而 《演 义 》 中 能掐 会 算 呼
、 、 ,

的诸 葛亮 是 修身 治 国 的 典范 主要
,

齐家 风 唤 雨 的诸 葛 亮 则 可 为 人 们 津津 乐 道 绘声
“ ” 。

是以 立德 为人 们所 称道 的 但在 《 三 国
, ,

绘色 衍 生 出越来 越 丰富的 文化 现 象 来满
,

演义 》 中 作者 从 宣 扬 正 统 儒 学 纲 常 名 教 的

足 人 们 不 断 丰富物 质文化 的 要 求
, 、 、 、

需要 出发 树立 了 一 批 符 合封建 忠 孝 节

义 规 范的 人 物 形 象 这些 人物从 单 个形 象而 ( 责任 编辑 白 珍)
, ,

论 其 忠 孝 节 义 虽 不 及 诸 葛亮 全 面 但 确实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