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DO I : 13703/j .

10. 0255 -
2930.
2001.
05.
010

· 271
中国针灸 2001 年 5 月第 21 卷第 5 期                                   ·

文章编号 :
0255-2930( 2001) 05-0271-03
中图分类号 :
R246.6   文献标识码 :
A 临床研究

穴位埋线加小剂量抗痫西药治疗癫痫
全身强直 —阵挛发作临床观察
邓元江  王净净  林亚平  刘卫英  王历华
( 湖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 长沙 410007)

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小剂量抗痫西药(
[ 摘  要]  方法 : 治疗组) 治疗癫痫全身强直 —阵挛发作 64 例,
并与西药抗痫组( 对照组) 65 例进行对照观察 。 结果 :①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 ;
②两组治疗后脑电图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P <0.01 或 P <0.05)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5) 。
③治疗组中原发性与继发性癫痫全身强直 —阵挛发作的临床疗效相同( P >0. 05) 。 结 论 :
穴位埋线
加小剂量抗痫西药治疗癫痫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基本无创伤, 无局麻药过敏, 能减轻抗痫西药副作
用。
[ 主题词]  癫痫, 强直阵挛型/穴位疗法 ;
癫痫持续状态/ 针灸疗法 ;
埋线 ;
针药并用
Cl 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Epilepsy General Tonic-Cl onic Attack with Catgut Implantation
at Acupoint plus Antiepileptic Western Medicine of Small Dose
Deng Y uanjiang, Wang Jingjing, Lin Y aping, et al ( Department of A cupuncture-M oxibustion and M assage, Hunan
College of T CM , Chang sha 410007)
[ Abstract]  Purpose T o explore therapeutic methods of epileptic general tonic-chonic attack. Methods Sixty-four cases
of epileptic general tonic-clonic attack treated with catgut implantation at acupoint plus antiepileptic W ester n medicine of
small dose were served as treatment g roup and 65 cases treated with antiepileptic Western medicine as control g roup, and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 w 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 as
superio r to tha t in the control g roup ( P <0.05) ;
Electroencephalog ram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 roups improved ( P <
0.01 or P <0.05) , the treatment g roup being superio r to the control g roup ( P <0.05) ;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primary and seco ndary epileptic general tonic-clonic attack were same ( P >0.05) .
Conclusion
 Catgut implantatio n at acupoint plus antiepileptic Western medicine has a satisfactory result for epileptic general tonic-
clonic attack, with non-allerg e of local anesthetics, and reducing side-effect of antiepileptic Western medicine .
[ Key words]   Embedding , T hread ; A cupuncture M edication Combined ; Status Epileptics/ acup ther ;Epilepsy, Tonic-
Clonic/ acupoint ther

  癫痫( Ep) 是神经内科常见病, 其特点为反复发 例 。治疗前两组均作间歇期脑电图( EEG) 检查, 采


作, 缠绵难愈, 属难治性疾病, 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 。 用日本光电公司 ME-175E-W 型 16 导脑电图机进
其临床表现复杂, 诊断分类较繁, 但以全身强直 —阵 行描记, 按国际 10/ 20 系统安放氯化银电极, 由专人
挛发作( 大发作) 的临床表现典型, 易于诊断, 危害性 负责 EEG 检查 。 两组的 一般资料 见表 1, 两组性
大 。 笔者自 1993 年以来, 采用穴位埋线加小剂量抗 别 、年龄 、病程 、EEG 检查结果 、原发与继发比较, 经
痫西药治疗癫痫全身强直 —阵挛发作 64 例, 疗效满 统计学处理,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5) 。
意, 小结如下 。 1.2  诊断标准
1  临床资料 参照《临床疾病 诊断依据治愈好 转标准》 中的
1.1  一般资料 Ep 大发作的诊断标准[ 1] :
( 1) 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全
采用计算器随机 数分组法( CAS IO f x-180P 计 身强直 、阵挛发作, 伴有意识丧失, 呼吸暂停和尿失
算器) , 将确诊为 Ep 全身强直 —阵挛发作的患者随 禁, 一次发 作达数分钟, 部分患者发病 初期可有先
机分为治疗组 和对照组, 治疗组 64 例, 对照 组 65 兆, 事后无记忆 。 ( 2) 常规脑电图或诱发试验脑电图

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95) 6 号 — 51
· 272 ·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M ay . 21 N o .
2001, V ol. 5

表 1 两组治疗前一 般资料比较 ( 例, x ±s)


性 别 发作分类 EEG
组别 例数 年龄( 岁) 病程( 年)
男 女 原发 继发 正常 轻异 中异 高异
治疗组 64 30 34 21 .
75 ±12 .
03 7.
36 ±7 .
03 37 27 1 17 32 14
对照组 65 28 37 22 .
43 ±13 .
25 7.
85 ±8 .
02 35 30 1 18 33 13

可见癫痫波形( 棘波 、尖波 、慢波或棘慢波综合等) 。 组相同, 但常规剂量 :


卡马西平 0.1 ~ 0.2 g/ 次, 丙戊
( 3) 通过病史询问 、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除原发 酸钠 0.2 g/ 次, 氨酪酸 0.5 g/ 次 、VitB6 20 ~ 30 mg/
性 Ep 外一般可找到致病原因及其有关征象 。 次, 脑益嗪 25 ~ 50 mg/ 次, 1 日 2 ~ 3 次, 儿童按 kg
2  治疗方法 体重给药, 连续服药 1 年以上 。
2.1  治疗组 两组均在治疗开始后 1 年, 进行疗效判定, 并在
( 1) 穴位埋线 :
埋线穴位选定为大椎 、肝俞 、丰 间歇期作 EEG 复查 。
隆 、腰奇 、鸠尾 、阳陵泉 、心俞, 每次取 3 ~ 4 穴 。羊肠 3  疗效观察
线型号为 2/ 0( 北京第 三皮件 厂生产, 批 号 : 933) 。 3.1  疗效标准
采用注射针头埋植法, 用 8 号注射针头, 针头内插上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讨
[ 2]
一根剪去针尖的 30 号毫针制成埋线针, 将备用的单 论制定的癫痫 疗效评定标准 , 采用计分法, 癫痫
肠线剪成 1 cm 长的线段 8 ~ 10 根, 将其分别穿入埋 计分 =意识状态计分 +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计分 +抽
线针针头内, 线头不外露, 备用 。选定穴位后常规消 搐时间计分 +强直时间计分 +脑电图计分 。
毒, 将穿好线的埋线针快速刺入穴位预定的深度, 推 治疗前 Ep 计分 -治疗后 Ep 计分
疗效百分数 =
动埋线针, 将肠线顶入穴位, 埋入肌层, 左手用消毒 治疗前 Ep 计分
干棉签压住该穴皮肤, 右手抽出埋线针头, 立即贴上       ×100 %
创可贴 。 大椎 、丰隆 、阳陵泉直刺, 肝俞 、心俞向脊柱 ①基本控制 :
疗效百分数 ≥92 %, Ep 不再发作 。
斜刺, 腰奇 、鸠尾向上斜刺, 深度均在针刺的常规深 ②显效 :
疗效百分数 ≥70 %, 而 <92 %, 或发作
度内, 每 25 ~ 30 天埋线 1 次, 换用它穴交替进行, 连 频率减少 75 %。
续埋线 4 ~ 5 次 。 ③有效 : 疗效百分数 ≥40 %, 而 <70 %, 或发作
( 2) 西药治疗 :
根据患者的病情, 选用 卡马西 频率减少 50 %。
平 、丙戊酸钠 、丙戊酸镁等抗痫西药口服, 剂量为常 ④效差 :
疗效百分数 ≥20 %, 而 <40 %, 或发作
规剂量的一半 ; 并选用氨酪酸 、VitB 6 、脑益嗪等辅助 频率减少在 25 %~ 50 %。
药口服, 剂量为常规剂量, 1 日 2 ~ 3 次, 连续服药 1 ⑤无效 :疗效百分数 <20 %, 或发作频率减少 <
年以上 。 25 %。
2.2  对照组 3.2  治疗结果
选用抗癫痫药及辅助药口服, 所用药物与治疗 ( 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 见表 2 。
表 2  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
组别 例数 基本控制 显   效 有   效 效   差 无   效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64 18( 28 .
12) 28( 43 .
75) 14( 21 .
88) 3( 4 .
69) 1( 1 .
56) 93 .
75
对照组 65 11( 16 .
92) 22( 33 .
85) 23( 35 .
38) 7( 10 .
77) 2( 3 .
08) 86 .
15

  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经 Ri di t 分析, R 治疗 = Ri di t 分 析, R 前 = 0.6218, R 后 =0.3782, U =


0.4395, R 对照 =0.
5596, U =2.
362, P <0.05, 差异 4.774, P <0.01,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表明治
具有显著性意义, 表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 疗组治疗后 EEG 有明显改善 。
( 2) 两组治疗前后 EEG 检查结果, 见表 3 。 ②对 照组 治 疗 前 后 EEG 检 查 结 果 比 较, 经
表 3 两组治疗前后 EEG 检查结果比较 例 Ri di t 分 析, R 前 = 0.5574, R 后 =0.4426, U =
组别 时间 例数 正常 轻度异常 中度异常 重度异常 2.267, P <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表明对照组
治疗组
治疗前 64 1 17 32 14 治疗后 EEG 检查结果有所改善 。
治疗后 64 13 31 17 3
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 EEG 检查结果比较,
治疗前 65 1 18 33 13
对照组
治疗后 65 8 22 28 7 经 Ridi t 分析, R 治疗 =0.4386, R 对照 =0.5604, U =
   ①治疗组 治 疗前 后 EEG 检查 结果 比 较, 经 2.395, P <0.05,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表明治疗组治
· 273
中国针灸 2001 年 5 月第 21 卷第 5 期                                   ·

疗后 EEG 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 关原发性与继发性 Ep 全身强直 —阵挛发作的疗效


( 3) 治疗组中原发性与继发性 Ep 全身强直 — 对比少见 。 本文初步探讨了穴位埋线加小剂量抗痫
阵挛发作的临床疗效, 见表 4 。 药对原发性与继发性 Ep 全身强直 —阵挛发作的疗
表 4  治疗组中原发性与继发性 效, 揭示对两者的临床疗效相同 。
Ep 全身强直 — 阵挛发作临床 疗效比较 例 穴位埋线治疗 Ep 的 报道较多, 埋 线工具主要
组   别 例数 基本控制 显效 有效 效差 无效 有特制埋线针 、缝合弯针 、腰穿针, 采用 2 %普鲁卡
原发性 Ep 37 11 16 9 1 0 因等局麻药作穴位局麻后埋线, 存在创伤较大 、局麻
继发性 Ep 27 7 11 6 2 1
药过敏等不足 。而本文采用 8 号注射针头改制的埋
  经 Ridit 分析, R 原发 =0.4802, R 继发 =0.5272, 线针, 针体小, 而且不需要注射局麻药, 具有创伤极
U =0.
644, P >0.05,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表明治疗 小 、无局麻药过敏 、操作简便的优点 。 采用穴位埋线
组中原发性与继发性 Ep 全身强直 —阵挛发作的临 加小剂量抗痫西药治疗 Ep, 由于抗痫西药用量小,
床疗效相同 。 可减轻其副作用 。
4  讨论 Ep 是由于 肝风挟痰浊直 上犯脑, 督 脉脉气阻
Ep 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 。Ep 全身强 滞, 神明失主所致, 治宜豁痰熄风 、开窍定痫 。大椎
直 —阵挛发作的特征为突然仆倒 、昏不知人 、口吐涎 为督脉之穴位, 督脉络脑, 脑为元神之府, 与心相联,
沫 、两目上视 、四肢抽搐, 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 移时 有安神镇静之功 ;腰奇为奇穴, 位居督脉之上, 主治
苏醒 。Ep 之形成, 大多由于七情失调 、先天因素 、脑 癫痫 ;
心俞 、肝俞为心 、肝经背俞穴, 有熄风止痉 、宁
部外伤, 或患它病之后, 造成脏腑失调 、痰浊阻滞 、气 神开窍之功 ;
阳陵泉为胆经之合穴, 肝与胆相表里,
机逆乱 、风阳内动所致, 而尤以痰邪作祟最为重要, 又为八会穴之“筋会”, 主治筋病, 止痉定痫力著 ;

Ep 的轻重常与痰浊的深浅 、正气的盛衰有关 。 其治 尾为任脉之络穴, 有降逆化痰之效, 主治癫狂痫, 临
疗宜分标本虚实 。频繁发作时, 以治标为主, 着重豁 床上常配后溪 、涌泉治五痫[ 4] ;
丰隆为胃经络穴, 一
痰顺气 、熄风开窍定痫 ;
平时以治本为重, 宜健脾化 络通二经, 有健脾豁痰之效 。诸穴合用, 共奏豁痰熄
痰 、补益肝肾 、养心安神[ 3] 。 风 、开窍定痫之功, 以治其标 。此外, 肝俞 、心俞 、丰
Ep 的治法甚多, 但缺乏特效疗法, 疗效还不尽 隆能滋肝 、养心 、健脾, 以固其本 。 羊肠线为异性蛋
人意, 属难治性疾病 。 本文采用穴位埋线加小剂量 白, 埋植于穴位中, 较长时间持续刺激穴位, 可能在
抗痫药治疗 Ep 全身强直 —阵挛发 作, 取得较 满意 大脑皮层形成一个优势兴奋灶, 起不同程度的抑制
12 %, 总有效率 93.75 %;
的疗效, 基本控制率为 28. 作用, 使高级神经系统功能得到 恢复, EEG 明显改
对照 组 的 基 本 控 制 率 为 16.92 %, 总 有 效 率 为 善, 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取得满意的疗效 。
86.15 %。 治 疗 组 的 临 床 疗 效 优 于 对 照 组 ( P < 5  参考文献
0.05) 。Ep 是由于中枢神经元群( 大脑皮质及皮质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 勤部卫 生部编 .临床 疾病诊 断依 据
下灰质团) 突然过度重复放电的结果, EEG 则可显 治愈好转标准 .
北京 : 401 ~ 403
人民军医出版, 198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 国脑病 急症协 作组 . 痫证诊 断与 疗
示出棘波 、尖波 、棘 -慢综合波 、尖 -慢综合波 、多棘
效评定标准 .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3 ;
16( 4) :
13
-慢综合波 、高幅慢波等癫痫波 。EEG 对 Ep 的诊 3 张伯臾 .
中医内科 学 .
上海 :
上海 科学 技术 出版社, 1985:
断 、鉴别诊断及分型均有决定性意义, 对 Ep 患者病 129 ~ 130
情判断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一般来说, EEG 异 4 刘 冠军 . 中医针灸经穴集成 .
南昌 :
江西科学技 术出版社,
常程度高, 改善不明显, 可表示患者病情重, 预后不 1997:
507
( 收稿日期 :
2000-08-06, 赵昕发稿)
良 。 因此 EEG 是 研究 Ep 的重要 方法和手段 。 本
文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 EEG 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实用临床 针灸学》 一 书由 张晔主 编, 上海 医科
( P <0.01 或 P <0.05) , 治疗组 EEG 的改善优于对 大学出版社出版 。 与同类 书相 比, 在编写 指导 思想
照组( P <0.05) , 能更好地抑制 Ep 放电, 使异常脑 上突出了诊疗技术 与具体 方法 经验的 重要 性, 既详
于“理” , 又详于“ 技” ;
既精 于“ 学” , 有精 于“ 术” 。 在
电活动向正常转化, 同样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 各科疾病中, 除 阐发机制, 更主要介绍古今文 献中对
照组 。 该病症不同的针灸疗法和相关经验, 切合临床, 为临
床必备之书 。 本书 86 万余 字, 定 价 75.00 元, 邮购
Ep 全身强直 —阵挛发作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
加收邮费 5 元, 合计 80.00 元 。 邮购地址 : 100700 北
性两类 。 原发性 Ep 的病因不明确, 继发性 Ep 多为 京东直门内北新仓 18 号《 中国针灸》 编辑部 。
脑炎 、脑肿瘤 、脑外伤 、脑血管畸形等原因所致 。 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