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互联网+”下初中体育教学变革的探究

刘万军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第四中学 751999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无论
是教师孩子家长都充分地认识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且开始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希
望孩子能够以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去学习,真正意义上实现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在初中体
育教学中,“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可以说其促进了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
彻底转变。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体育;教学变革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产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并且逐渐开
始深入各个不同的产业,教育产业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产业。在教育过程中以互联网实
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教育的效率,本文就此详细地探讨了“互联网+”
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变革,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1.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1.1 不够重视
初中生的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着中考的强大压力,迫使一些教师、家长和学生放弃体育、
音乐以及美术等二类学科的学习,在他们眼中只有语数英等应试学科才是学习的重头戏,没
有在思想上对体育学习产生足够的重视。学校无论是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计划、教学活动以及
相应的考试考查中,都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
1.2 教学内容有局限性
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都是讲述教材上的内容,这是一些非常死板,教学内容非
常枯燥的东西,学生本来就对书本内容比较反感,与教师也缺乏沟通,就会导致学习质量和
学习效率极低。在教学时完全拘泥于教材的内容,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生全面
发展等方面无法发挥充足的作用。
1.3 教学条件欠缺
近几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进步,政府部门对教育的投入在逐步增大,多媒体等先进
仪器的相继引入,使得学校对办学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些先进设备的促
发下变得非常高涨,但是相对而言一些学校的体育锻炼场地以及锻炼器材的缺失也对体育事
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1.4 师资力量欠缺
调查研究显示,初中的学校课堂,配齐专职体育教师的不足总数的百分之三十,百分之
八十的学校,兼职师资的数量远远超过专职教师,一些毕业于专业体育院校的身体素质较好
的教师虽然体育技能较强,但是缺乏教学经验,而且他们进校以后通常会兼职一些学校其他
事情。
2.有效策略
2.1 拓展教学内容
教师要发挥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学习资源的相互优化与分享。教
师要善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延伸课程内容,保障学生获取更多学习成效。与此同时,教师
要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的,扩展教材内容,布置相应教材的预习内容,达到多学科的融合教
育。例如在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八段锦的起源与发展,把中华传统文
化内涵与强身健体锻炼理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体育
的魅力和无限的动力,树立健康第一的锻炼理念。
2.2 提升教学设计理念
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教学手段,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不足之处。传统运动技术教学以挂
图、示范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重难点的动作进行动态化、可视化的教学手段。如
蹲踞式跳远的腾空动作,我们可以利用图像定格,充分展示动作的路径,一方面挖掘学生的
运动潜能,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如间歇性的体能练习(tabata),可以利用音
乐的控制达到练习的强度,从而完成教学目标。通过调查,在多媒体技术引进之后,学生对
于 tabata 训练的积极性从 60%提升到 80%。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充分增强学生对体育项目
的认知,若学生真正了解体育运动内涵,会自然而然的激发体育运动热情,增加体育训练的
时间和精力,换而言之教师要积极借助互联网+教育教学优势,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学习
动力。
2.3 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提供丰富信息数据,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评估,目的性
的增强学生锻炼能力。合理判断学生现有的身体机能,明确行之有效的体育训练计划,作用
在学生弹跳能力与手臂能力等多个机能的发展。由此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中,利用实时拍摄
和即使回放,对于练习过程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进行针对性的纠错,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2.4 完善考评制度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但是部分教师仍然是漫无目的
地进行评价,只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或者学习的情况给予好坏方面的评价,这一评价
模式对于学生而言难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情况以
及实际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尽量给予学生鼓励的语言,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
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得不如人意,教师要多加指导,让他们
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
2.5 保障身体健康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身体健康状态进行监测,时刻调整教学流程,为初中学生
身体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可以及时掌握学生课堂上的体质数据,尤其是运动心率,持续
时间,强度等级分配等,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杭州市萧山区的初中体育教材中,
引体向上是国家体质测试和中考体育的测试项目,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对男生引体向上的训
练进行云技术教学,促使教学高效进行。首先是引体向上动作技术分析,其次是专门性力量
练习,包含直臂悬垂、屈臂悬垂、悬垂摆动、低杠引体、斜身引体、各种俯卧撑练习、屈臂
引体等。对练习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制定针对性训练计划,让学生的引体向上成绩提升明显。
2.6 利用数据科学指导
“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知天下事,因此人们逐渐地习惯了坐着玩电脑、躺
着玩手机,运动量直线降低,长期以往会导致人们身体素质的下降,初中生也不例外。初中
生因为沉迷于手机以及电脑,再加上日常学习中也是以久坐为主,导致了其身体素质普遍较
差。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必须要进一步了解学生
的身体素质状况,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身体素质测试,对学生的身
高、体重、弹跳力等进行全面的测试。而在“互联网+”时代,则不需要这么麻烦,因为大
多数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手机或者是电话手表,这些设备上都会详细地记录学生的日常运动状
况以及身体数据,教师只需要统计下学生电子设备上的相关运动信息,就能够初步地了解学
生的身体素质。
2.7 利用互联网技术延伸
相信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本来准备今天开展篮球运动教学,
结果一到篮球场发现今天的篮球场已经满了,只好临时改变教学的内容,临时去学习单双杠。
在体育教学中,一些比较热门的体育项目场地经常是人满为患,而一些不是很热门的项目则
少有人问津,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一步对教材设备进行统筹安排,每个
班级在安排课程之前需要先在校内的网站上预约场地,在预约通过以后才能够开展体育课程。
对于一些靠的比较近的学校,还可以实现信息的互通以及资源的共享,例如一所学校的场地
闲置时,相邻学校的教师在申请后可以临时到该学校的场地上课,充分的实现场地的最大化
利用,这样的模式正是“互联网+”,时代比较流行的“共享模式”。
2.8 家校合作
互联网+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实时信息沟通提供条件支撑。教师不仅
要关注学生在校表现,还要积极动员家长,号召家长积极加入到体育文化交流中,将互联网
+先进技术视作家校联合教育的纽带,构建家校体育活动共同体。如开展群体性的亲子运动
会,借助信息技术分享运动会比赛项目的竞赛规则,加强学生对体育竞赛的认知,渗透体育
竞赛理念,引导学生和家长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家
庭体育作业的布置及反馈,及时给出课外的技术指导,拉近家长和孩子之间距离,培养亲子
情感的同时落实教学目标。
3.结语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后,我国开始全面推广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
度。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合理地应用互联网技术,确保
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更好地适应体育教学的变革,让体育课程能够在互联网时
代绽放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 瑞 彬 . 探 析 " 互 联 网 +" 背 景 下 的 初 中 体 育 教 学 变 革 实 践 [J]. 中 国 新 通
信,2021,23(10):221-222.
[2] 宋 佳 坤 . 探 析 " 互 联 网 +" 背 景 下 的 初 中 体 育 教 学 变 革 实 践 [J]. 速 读 ( 中
旬),2019(10):209.
[3]沈小萍."互联网+"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变革的探究[J].神州,2020(26):224.
[4] 王 群 英 . 互 联 网 + 背 景 下 初 中 体 育 教 学 变 革 的 实 践 研 究 [J]. 越 野 世
界,2021(10):32-3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