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中二 \ 單元四 散文 \ 講讀二 釣勝於魚 \ 導學案 教師本 1

田家炳中學
中二級 中國語文科
單元四 散文欣賞
講讀課文 《釣勝於魚》
導學案 教師版

甲 學習目標
一、嘗試領會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並能加以說明。
二、能就作者的想法作評論。
三、能指出文中運用的表達手法,以及其與主題之關係。

乙 預習
一、細閱學習目標
二、自習:完成丙探究問題一至二

丙 探究問題
一、試寫出課文中各意義段的段意。
段落 段意

記老教授到湖上釣魚,藉老教授與我的 對話 帶出老教授 釣不為魚


1
的態度,引出下文的討論。
描寫湖上的美景,藉著老教授的扁舟 漸漸消失 的情景,由 記事
2-3
過渡到思考釣勝於魚的問題。
闡述老教授這種釣而不計較魚的態度,對 個人 、 團體 和 社會
4-5
的積極意義,並指出很多學者都能從工作中發現無限趣味。

以 郝德的說話、魏剛教授、愛因斯坦、勞倫斯及沙克 共五例,
6-11
說明這些學者都能從追求知識的過程中發現無限趣味,不會計較物質回報。

說明不為魚的釣者,因為 終年地努力 ,反而 常會遇上機會,


12
釣到大魚 。

13-14 記老教授釣魚歸來,重申 「釣不為魚」的態度。

15 指出 人世間的名利不過是一場玩笑 ,啟發對人生的思考。
中二 \ 單元四 散文 \ 講讀二 釣勝於魚 \ 導學案 教師本 2

根據文章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二、(1) 本文題為「釣勝於魚」,運用了以事喻理的論說方法,其中

「釣」是:_______過程__________

「魚」是:________結果_________

「釣勝於魚」的意思是: 過程比結果重要,比喻「只為耕耘,不問收穫」 的人生態度。

(2) 主旨:說明追求知識的過程,比從中所得的 名、利 ,甚至 知識本身 的樂趣更大;


進而推展至對人生的態度,作者認為人不必 過於執著得失 ,只要能體會生活中的趣
味,便是 有意義 /有價值 的人生。

段落 表達手法 關鍵文句 作用
例:
記敍:寫作者每天
1 我是為釣,不是為魚。 帶出文章的主題。
早晨遇到老教授
一事。
(2) 描寫 :寫湖中 這一幅風光,如夢
的美景。 山這樣清秀
(3)令人想像老教授釣魚時所
水這樣清澄
(1)
山與水之間相接了 見的美景,了解他為甚麼這樣
2、3
這山啊
享受釣魚的過程。
有多高聳入雲端
就有多深映入水中
(6) 強調老教授能享受「釣」
(5) 記敍:寫老教 每天扁舟垂釣,竟日方歸,最多能釣
(4)
授 每 天 釣 魚 的 事 上一兩條二三吋長的小魚,而他的享 的樂趣,引出下文說理的部
4
及所得的魚穫。 受卻是在釣。
分。
 能夠欣賞釣,而不計較魚,是會
使一個人快樂,使一個團體健
(9) 指出「釣勝於魚」這種態
(8) 議論:提出「釣 康,使一個社會成功的。
(7)
勝於魚」的好處,  因為工作本身的興趣,有時使一 度帶來的好處,並舉出相應的
5-12
並加以論證。 個人至於瘋狂……當然在這種
例子來證明。
境界中的人,是無法再生名利觀
念的。
中二 \ 單元四 散文 \ 講讀二 釣勝於魚 \ 導學案 教師本 3

 有時即使厚祿巨利的機會到
來,在他們眼中,也淡如雲煙。
 正因為有釣勝於魚的觀念作基
礎,所以不會產生向上爬的習
慣,也不會產生學而優則仕的風
氣。
 不是為魚的釣者,卻常常釣上大
的魚來。
(11) 記敍:寫老教 我是為釣,不是為魚。 (12) 呼應文首,重申「釣勝於
(10)
授釣畢歸來及離
13-14 魚」的主題。
開。
(13) 人生不過是在並不幽靜的水邊 (15) 深化本文的主題,引導讀
(14) 抒情:作者表
15 空釣一場的玩笑,又哪兒來的
達對人生的感悟。 者從「釣勝於魚」思考人生。
魚!
四、說明本文如何體現「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點?
形散: 記敍、描寫、抒情、議論、說明,段落看似鬆散,

神不散: 全部皆呼應主題「釣勝於魚」

五、

(1)文首和結尾,老教授兩次向作者說「我是為釣,不是為魚」,分別引發作者甚麼感悟?

(1)老教授第一次對作者說「我是為釣,不是為魚」
,使作者想到「釣勝於魚」的態度,跟追求知識應

有的態度相似,就是享受過程,不問收穫。

(2)老教授第二次對作者說「我是為釣,不是為魚」,引發作者進一步思考人生,明白到生命中並沒有

真正的「魚」(收穫),生命的過程就是在「釣」(經歷)。

(2)作者在文末說:「其實,人生不過是在並不幽靜的水邊空釣一場的玩笑,又哪兒來的魚!」這句話
反映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作者認為人生短暫而虛幻,名利得失到頭來只是一場空,因此我們不應只顧追求名利或只執著於得

失,應多用心體會生活中的趣味,方能過得有意義。
中二 \ 單元四 散文 \ 講讀二 釣勝於魚 \ 導學案 教師本 4

(3)承上題,你認為「釣勝於魚」這種人生態度,會否令人不思進取?試舉出生活例子加以說明。

討論紀錄:
會 不會
理由 題四(3)
教學難點:學生未能舉恰當的理由和例子回答此題,闡述不足。
解決方法:1. 小組內分為同意及反對兩方,討論並寫下所屬立場之理由及例子 ;
2. 口頭匯報 (組內/全班),於表格內摘錄重點;
3. 按照討論及匯報重點列寫答案 ;
4. 老師即場抽選 / 批改後評講。

例子

請根據以上討論紀錄,選擇合適的理由和例子,說明你的看法:(字數不得多於 150 字,標點符號計


算在內。)
參考答案:
不會。因為釣勝於魚的生活態度是重視過程多於結果,如果我們處事能認真投入,已經是一種積極表
現,而且目標也可以指過程,不一定是結果。例如我們認真參與課堂的小組討論,已經是積極學習的
表現,並非不思進取。此外我們在與同學討論過程中,能獲取知識,學習與人合作,這也可算是學習
目標。

會。因為釣勝於魚的生活態度是重視過程多於結果,如果處事不重視結果,會缺乏動力,難以有積極
的表現。例如一間公司不重視員工的業績(結果),員工在缺乏目標的情況下,難以有動力追求良好的
工作表現,更甚會有員工以「重視過程多於結果」為躲懶的藉口。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