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

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 华兹华斯

走近诗人:
• 华兹华斯:英国浪漫主
义诗人。崇尚大自然,
认为自然美景能给人力
量和愉悦,使人的心灵
得到净化和升华。被称
为“自然诗人”“诗的
风景画家”, 1843 年被
封为“桂冠诗人”。
• 代表作品:
《抒情歌谣
集》《不朽的征兆》
《隐者》。
写作背景
1787 年他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熟
读了希腊拉丁文学,学习意大利文、法文和西班
牙文。 1790 年和 1791 年两次赴法。当时正是法
国大革命的年代,年轻的华兹华斯对自由与革命
深表同情与向往。回国后不久,局势突变,华兹
华斯对法国大革命感到失望。 1795 年,他和妹妹
多萝茜以及诗人柯勒律治居住在北部山地的湖区
,并在此消磨了余生。这首诗正是作于此时,是
他是最负盛名的一首诗。
动情朗诵,细心品味
咀嚼诗句,领悟诗情

• 1. 思考何谓漫游,开始漫游时,诗人把自己比
作什么?心情如何?
• 一朵云。孤单,寂寞,希望摆脱俗世羁绊,
寻找一种充实美好的精神境界。
• 2. 看到水仙后,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 由孤独、寂寞变为欣喜、满怀欢愉。
咀嚼诗句 领悟诗情
• 3 、诗人看到的水仙有何特点?
• “ 在湖边”“在树阴下”“密密麻麻”
“金黄”“闪烁”“在阵阵微风中起舞翩
翩”“在欢快的舞姿里频频点头”
• 4 、最终诗人认为水仙给自己带来一笔怎样
的精神财富?
能抚慰人生的伤痛,给心灵净化与安慰。
美好的事物
会留在记忆里,
安慰和鼓舞
追求理想的人。
诗歌主旨
诗人倾情描绘了水仙
之美,表达了对大自然无比热
爱之情;在大自然中寻找理想
、寻求安慰,寻找人性归宿的
情怀。
以水仙花为代表的
大自然的欢快、美好、淡泊和
充实,恰恰是丑恶社会所不具
有的,从而暗喻了他对城市文
明所带来的丑恶现实的否定。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 1 )这是一首咏物诗。
作者咏菊,通篇不着
一“菊”字,但句句
均未离开“菊”, 请
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 2 )结合全诗,就这
首诗的艺术手法进行
简单赏析。
答:“王孙莫把比蓬蒿”,诗人告诫公子王
孙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这一句直截了当地点明
菊的与众不同。“九日枝枝近鬓毛”,每年阴历九月
九日是重阳节,古人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还往往采
撷菊花插戴于鬓上。这里暗点一个“菊”字。“露湿
秋香满池岸”,写秋天早晨景象:丛丛秀菊,饱含露
水湿润晶莹,缕缕幽香飘满池岸。菊花独具的神韵风
采,跃然纸上。“由来不羡瓦松高”,将池岸边的菊
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作者赋予菊以不求高位、
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全诗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
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咏菊的主旨。
这是一首咏物诗,菊的形象寄寓着作者的
思想感情。透过“菊”,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求高位、
不慕荣利的高士形象。很明显,全诗用的是一种象征
手法。
另外,在描绘菊花形象的时候,还运用了
对比和拟人的手法。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
瓦松作对比,“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
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对比手法意在说明菊花
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
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
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还被人格化了,
作者赋予它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
星 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所取。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摘自雷抒雁诗集《小
草在歌唱》)

这是一首哲理诗。“星星”这个意象具有
广泛的象征性和暗示性。请根据你的感悟和理解,
说说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 答案示例 1 :距离产生美。总以为星星是宝石,
是因为在仰望它,和它有一段距离;没有距离了
,飞上了星星,自然也就没有美可言了,看到的
当然是灰尘、石渣。对人也是这样啊,在对一个
人还不怎么了解的时候(特别是恋人),总觉得
他什么都是好的;可我们对他熟悉了,他对我们
再没有什么秘密的时候,美便不存在了。实际上
,不是美不存在了,而是因为他的缺点挡住了我
们的视线,使得我们看不见他的优点罢了。
• 答案示例 2 :透过现象看本质。晶莹、透
亮、没有纤瑕,这是星星展现在我们面前
的现象,可想象中很美的星星一旦靠近却
发现并不是那么美好。而它的本质,正如
诗人所说,那儿有灰尘、石渣,是和地球
一样复杂。这是在写星星,又何尝不是在
写现实生活呢。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被一
些纷纭的现象所迷惑,让事物的表象蒙住
了自己的眼睛,把现象当作了本质。
• 答案示例 3 :正确处理好梦想与现实的关系。
诗歌第一小节写的是理想中的星星,第二小
节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星星。既然想象中的
美丽的星星在现实中并不很美,所以我们要
正确处理好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我们不是常
常把现实理想化吗,正因为把尚未涉足的现
实理想化了,所以当我们步入现实开始新生
活后感到的常常是失望。这时,就需要我们
用一段时间来调整心态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