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 28卷 第 2期  海 洋 技 术  V0l

_28.No.
2 

2009年 6月  0CEAN TECHNOLOGY  June,


2009 

海洋平 台栈桥动力分析 
刘戈 I

 ,宋 克 新 ,
张海 

1.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
天津 30
007
2;2.天津海泰建设开发有 限公司 ,
天津 3
0038
4; 
3.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天津 3
003
84)
 

摘  要 :结合 海 洋平 台工程 实践 ,
利 用有 限 元 计 算 软件 对跨 度 为 50 m 的 空 间钢 结构 栈 桥 进 行 了动 力 分析 和地 震 反 
应 分 析 .总 结 了三 种 作 用状 况下 构 件 的 内力 响 应 ,并 进 行 了大 量 的计 算 分 析 ,结果 表 明 :
在 极 限风 荷 载 、自重和 活载 
条件下 .
结 构 的 最 大拉 应 力发 生在 下弦 跨 中 背风 面 ;在 地 震 作 用 下 ,由 于横 向 弯 曲振 动 的影 响 ,结构 上 弦和 下 弦的 
应 力 都有 不 同程 度 的波 动 .
且 下 弦 的 应 力波 动 较 大 。
 
关键词 :
栈桥 :力学 分析  .
 
中图 分 类号 :
P751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03—2029(2009)
02—0084—04 


  引言  构 上 的 各种 载 荷 ,
按 照 可 能 出现 的最 不 利 的情 况进 行 组 合 分 
析,
本文 主要研究 了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及应力响应 。
 
3.
1 风 荷 载 对 结构 上 弦 的 影 响 
栈桥是连接平 台群 中各平台油气水管线 、
电控线缆和人 
员通行的通道 。栈桥一般采用空间框架钢结构 ,
也有少数采 
用平面框架钢结构 。埕岛油 田海洋平 台现有栈桥上百条 ,
但 
大部分 比较短小 ,长度从 3~3
5 i
n不等 。随着开采深度 的加 
大,
原有栈桥从功能上 ,
已不能完全满 足实 际需要 。因此 ,
大 
跨度 、
高强度 、
多功能的新型栈桥 的设计 定型成为一项重要 
图 2 上 弦 杆 关键 位 置 编 号 示 意 图 
课题 。本文采用 ANS
YS结构分析计算软件对跨度为 5
0 m新 
型栈 桥 ,
进 行 静 力 和动 力 分析 计 算 。

 

2 结构分析计算模型 

栈 桥净跨 约为 5
0 m,
一端 为半 固定端 ,
一 端为活动端 ,
 
形式为空间框架结构。栈桥宽度为 4.
5 I

1,高度为 4
.4 
In,
构件 
形式 :
上 弦  ̄4
57 ̄1
6钢 管 ,
下 弦  ̄4
06x1
6钢 管 ,
支 撑 @2
73 ̄
 

6钢 管 ,
托架 W2
50x7
3;管 件 :
PIP
E16,
W25
0x7
3:BEAM1
88 

图 3 上 弦 关 键 位 置 纵 向 位 移 
0 0l0 

0 005 
图 1 有 限 元模 型  0 000 

0 
005 

3—
0.01
0 
毒一
O 01
5 
3 结构静力分析  兰 .
0 020 


0 025 

0 030 
根据所选定的设计环境 条件 ,对实 际可能 同时作用 于结  .
O 035 

0 040 
收 稿 日期 :
2009一叭 一08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5
0809047)
  卜天键位 。
  编 

作者简介 :
刘戈(1
977一)
男,天津人 ,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 士研究生 ,
  图 4 上 弦 关 键位 置 垂 向位 移 
天津城市建设学 院副教授。
 
第 2期  刘戈等 :
海 洋 平 台栈 桥 动 力 分 析 

图 8 下 弦 杆 关 键位 置编 号 示 意 图 

在风速分 别为 0
 m/
s、1
0 r
rds、
20 
m/s、
30 
m/s
、40
 m/
s条件 
下,
横 向作用的风荷载对结构下弦背风面杆 的纵 向位移和垂 
向位移 影响很小 ,
而对 横 向位移 影响较大 ,
横 向作用 位移如 
图 9。另 外 ,
横 向作用的风荷载对结构下 弦背风面杆件 的等 
效应力影响较 大 ,
随着风速的增加 ,
等效应力增加 。由于下 弦 
图 5 上 弦 关 键 位 置横 向位 移  杆中主要为拉应力 ,
所 以下 弦杆 背 风 面杆 件 的第 一 主应 力 受 
风影响的程度和趋势上同等效应力相似 ,
应力随着风速 的增 
由图 3,
图 4,
图 5知 ,
在风速分别为 0 
m/s
,10
 m/
s,20
 m/
  加 而 增 加 
s,
30 

rds
,40
 m/
s条件下 ,
横 向作用 的风荷载对结构上 弦的纵 
向位 移 和 垂 向 位移 影 响很 小 ,
而对 横 向位 移 影 响 较 大 。另 外 ,
 
横 向作 用的风荷载对结 构上弦 的等 效应力 和第 _
一主应力 影 
响较 小 。
 
3.
2 风 荷载 对 结 构 下 弦 迎 风 面杆 的影 响 

图 6 下 弦 杆 关键 位 置 编 号 示 意 图 

同样 ,
在风速分别为 0
 m/
s,1
0 i

ds,
20 
m/s,
30 
m/s
,40
 m/
s  图 9 下 弦 关键 位 置 横 向位 移 
条件下 ,
横向作 用的风荷 载对结构下弦的迎风面杆纵 向位移 
和垂向位移影响很小 ,
而对 横向位移影 响较大 ,
横 向作用 位  4 结构 的振 动特性 分析 
移如图 7。另外 ,
横 向作用 的风荷 载对结构下 弦迎 风面杆件 
的等效应力影响较大 ,
随着风速的增加 ,
应力减小。
  结 构 的前 1
5阶 自振 频 率 (
Hz)
见表 1
。 
表 1 前 l5阶 自振 频 率 

1阶  2阶  3阶  4阶  5阶 

3.
205 8  3.
762 9  7.
655 7  10.
302  10.
451
 

6阶  7阶  8阶  9阶  1


O阶 

12.
716  l5.
295  17.
675  】9.
224  l9.
275 

11阶  12阶  1
3阶  1
4阶  1
5阶 

19.
328  19.
392  19.
478  19.
554  19.
566 

由表 1,结构 自振 的前两阶周期 较大 ,分别为0.


311
 93s
 
和 0.
265
 75
s,且两者数值比较接 近。第 3阶到第 9阶的 自振 
频率 ,
随着阶数 的增 加近似呈 大斜率直线 式上升 ;
第 9阶到 
图 7 下 弦 关键 位置 横 向位 移 
第 l
5阶 的频 率非 常接近 ,
在 1
9.2
 Hz到 1
9.6 
Hz之间 ,
相应 
的 自振周期 也很接近 ,
大致在 0.
51 ̄0.
52 
S之 间。结构前三阶 
3_
3 风 荷 载 对 结构 下 弦背 风 面 杆 的 影 响 
振型图如图 1
0所 示 。
 
86  海 洋 技 术  第 28卷 

在结构下弦 ,
关键位置 的纵 向和垂向位移在地震开始的 
前6
 S内位移波动很小 ,
到 6末时波动变大 ,
但位移波动的绝 
对数值较小。与纵 向和垂向位移相似 ,
横 向位移前 6
 S内位移 
波动很小 ,
到 6末时波动变大 ,
不 同的是 ,
横 向位移波动的绝 
对数值较大。由此可见 ,
在关键位置 ,
地震对结构的横向位移 
影响明显 ,
其 次是纵 向位移 ,
对垂 向位移的影响最小 。另外 ,
 
籍  _

  ~
 
一  

一  

关键 位置的最 大拉应力 和等效应 力在 开始振 动的前 6 


S内 ,
 
其数值变化不 大,
只 出现微小 的波动 ,
但到 6
 S末时 ,
其变化 
幅度突然变大 ,并在其后 的时间里一直保持较大 的波动 幅 
_   一  ~

-7V--?

 ̄ -
一  一  一
  …  …  度。
 

黪   比较 上 弦 和 下 弦 的位 移 和 应 力 可 以 发 现 ,
上 下 弦 的位 移 
反应 比较接近 ,
且跨 中大 ,
端部小 ;
而应力反应相差很 大 ,
上 

图 10 前 三 阶振 型 图 
弦的最大压应力增量只有 1
.6 
MPa,而下 弦的最大拉应力增 
量达 到 了 1
 
1 MPa,比上 弦 的最 大压 应 力 增 量要 大很 多 。这 是 
5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因为 ,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 主要 发生横 向弯 曲振动 ,
在弯 曲变 
形 中,
结构上弦较下弦更加靠近弯曲中性面。
 
取一水平地震加速度波计算结构上下 弦关键点位置 的 
地震反应,
该波以0
.01
 为一个时间步长,
共计 1
 00
0步,
如  6
  结 论 
图 11。
 
在 极 限风 荷 载 、自重 和 活 载 条 件 下 ,
结 构 的 的 最 大 拉 应 
力发 生在下 弦跨 中背风面 ,
其 值为 45
.9 
MPa;
最大压应力发 
生在上 弦跨 中 ,
其值为 66.
4 MPa;
最 大等效应力的发生位置 
和数值与最大压应力相同。
 
横向风荷 载只对结构的横向位移影 响较 为明显 ,
对纵 向 
和垂 向位移影 响较小 ;由于横 向风载主要引起结构的横 向弯 
曲,
上 弦 与 横 向弯 曲 中性 面 的距 离 较 小 ,
因 而 横 向 风 载 对 上 
弦的应力影 响较小 ;
在 无风条件下 ,
下弦杆件 主要承受拉力 ,
 
在横 向风荷载条件下 ,
下弦迎风 面杆件相 当于弯曲梁 的受压 
侧,
而背风面杆件相 当于受拉侧 ,
这就使得 下弦迎风面杆件 
最大拉应力和等效应力减小 ,
而背风面杆件应力增大。
 
结构前两阶周期较大 ,
分别 为 0
.3t
1 93
 S和 0.
265
 75
 S。
 
图 1l 水 平 地 震 加 速 度 波  3阶到 9阶的 自振频率 ,
随着阶数 的增加近似呈大斜率直线 
式上升 ;
在计 算 的 前 1
5阶 自振 频 率 中 ,
第 9阶到 第 1
5阶 的 
在结构上 弦,
关键位置 的纵 向和垂向位移在地震开始 的  频率非常接近 ,
在19
.2 
Hz到 1
9.6
 Hz之 间 ,
相应的 自振周期 
前6
 s内位移波动很小 ,
到 6末 时波动变大,
但位移波动的绝  也很接近,
大致 在 0.
51 ̄
0.52
 S之 间 。
 
对数值较小 ,
与横 向和垂向位移相似 ,
横向位移前 6
 s内位移  对 于结构 的振型分布情况 ,一 阶振 型为横 向弯曲振动 ,
 
波动很小,
到 6末 时波动变大 ,
不 同的是 ,
横 向位移波动的绝  二阶弯曲为纵 向弯 曲振 动 ,三阶振型为扭转振动 ,这也表 
对数值较大 ,
由此可见 ,
在关键位置 ,
地震对结构 的横 向位移  明,
结构横向弯曲刚度最小 ,
纵 向弯 曲刚度次之 ,
扭转刚度最 
影响明显,
而对其他的两 个方 向的位移影 响不是很 大。另外 ,
  大。
 
关键位置的最大压应力和等效应力在开始振动的前 6
 S内,
  在地震作 用下 ,由于横 向弯 曲振动 的影响 ,
结构上弦和 
其数值变化不大 ,
只出现微小 的波动 ,
但到 6
 s末时 ,
其变化  下 弦 的应 力 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 波 动 ,
但上 弦的波动较小 ,
最 大 
幅度突然变大 ,并在其后 的时间里一直保持较 大的波动幅  压应力增量不 足 2
 MPa,
下弦 的应 力波动较大 ,
跨 中的拉应 
度。
  力 增 量将 近 1
 
1 MPa,
增 加 量达 到 了 3
0% 
踟  m  H 

第 2期  刘戈等 :
海 洋平 台栈 桥 动 力 分 析  87 

参 考 文献 

《海上固定平 台规划 、
设计和建造的推荐作 法一工作应力设计 法)
)(
SY/
T10030—2004中华人 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
 
《浅海钢质固定平 台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规 范》(
SY/
T4094—95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 准)
 
《海上固定平 台安全规则》(
2000国家经 贸委 )
 
《浅海固定平 台建造 与检验规范》(20
04中国船级社 )
 
《海上固定平 台入级与建造规范》(1
992中国船级社 )
 
《海上固定平 台 、
移动平 台人级与建造规范补充规定》(1
994中国船级社 )
 
《结构钢管制造 规范 (
2000)
》(API
 Spe
c.2B)
 
《船体用结构钢》(
GB 
712—2000)
 
《优质碳 素结构钢》(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 GB/
T 699—1
999)
 
《热轧钢板和钢带 的尺寸 、
外形 、
重量及允许偏差》(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GB/
T 709—1
988)
 
《结构用无缝钢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T 81
62—1
999)
 
《海洋平台管节点用碳锰钢板规范》(API
 Spec
 2H)
 

Mechani
cal
 Anal
ysi
s of
 50m-span Cr
oss-br
idge 

LI
U Ge
 .SONG 
Ke—Xi
n .
ZHANG Hai
。 


J_School
 of 
manageme
nt,Ti
anji
n Uni
ver
sit
y,Ti
anin 
f 300072,
Chi
na;2.t
ian
jin Hi
tech 
Const
ruct
ion 
and 
Devel
op Co.
,Lt
d 

ian
jin
 30
038
4,Chi
na;
3.T
ian
jin
 In
sit
tute
 f 
o Ur
ban
 Co
nst
uc
r i

on,T
ian
jin
 30
007
2,Ch/
n ̄)
 

Abs
tract:
Combi
ning
 the
 pr
act
ice 
of 
off
shor
e pl
ator
f m engi
neer
ing,t
he s
tat
ic and dynami
c anal
ysi
s and s
eis
mic
 anal
ysi
s of
 the
 reae—
 


ion f
or t
he 50 m—s
pan cr
oss
—br
idge wi
th f
ini
te el
ement
 anal
ysi
s s
oft
war
e i
s done,t
he dynami
c r
esponse
 of
 the
 component
s of
 under
 


hree 
loa
d eas
es ar
e summar
ized.The
 res
ult
s s
how 
that
 the maxi
mum s
tres
s i
S at
 the
 bot
tom chor
d bar
 under
 the 
condi
tion of
 ul
timat
e 

wi
nd 
load,s
elf
 wei
ght
 and t
he 
live
 load.Becaus
e of
 the 
eff
ect
 of
 the 
lat
eral
 bendi
ng 
vibr
ati
on,t
he 
upper
 and 
bot
tom 
chor
d bar
 appea
s 

luct
f uat
ion and 
the 
bot
tom chor
d bar
 S 
str
ess
 f
luct
uat
ion 
is mor
e st
rong.
 

Key 
wor
ds:c
ross
—br
idge;mechani
cal
 ana
lysi
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