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DOI:10.13192/j.ljtcm.2009.09.24.liulsh.

008
# 1460# 辽宁中医杂志 2009年第 36 卷第 9期

刘嘉湘经方论治肿瘤验案二则
刘苓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 上海 200032)

摘 要: 刘嘉湘教授认为经方的临床运用 / 不在其病, 而 在其证 0, 在精确 辨证基 础上, 投以 与病证相 符的经 方加减


治疗恶性肿瘤及其并发 症屡获良效。
关键词: 刘嘉湘; 恶性肿瘤; 经方
中图分类号: R 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1719( 2009) 09 - 1460 - 02

M ed ical R ecord s of Tw o Emp ir ical Prescr ip tions of Cancer by L IU J ia-x iang

LIU Ling-shuang
(O nco logy D epar tm ent o f Longhua Ho sp ital affilia ted w ith Shanghai U niversity o f TCM, Shanghai, 200032, Ch ina )

Ab strac t: L IU Jia-x iang suggests that it is essentia l for us to use the em pirica l prescrip tions in clinica l prac tice unde r the
principle of " obse rving the clinica lmanife sta tions bu t no t d isease". It is im po rtan t fo r us to use the empirical prescription wh ich is
consistent w ith the c lin ica lm an ifestationsw e obse rved in the basis of prec ise differen tia l diagnosis, in o rde r to ob tain the best c lin-
ical e fficacy during the treatm ent o fm a lignant tum or.
K ey word s: L IU Jia-x iang; cance r; em pirica l prescriptions

经方以其配伍严谨、 疗效确切被后世誉为 / 诸方 三诊: 又服上方 14 贴, 偶然吐少 量黏液, 体重有


之祖0, 导师刘嘉湘教授为我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 在 增, 原方进退, 续服上方加减 4个月, 病情稳定。
崇尚扶正治癌的学术思想和方法的同时, 认为经方的 按 食道贲门癌属于中医 / 噎膈 0范畴, 以进食梗
临床运用/ 不在其病, 而在其证 0, 他在精确辨证基础 噎不顺, 甚则饮食难下, 食入即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治
上, 投以与病证相符的经方加减治疗恶性肿瘤及其并 疗以手术、 放疗、化疗为主要手段。本例系晚期贲门癌
发症屡获良效, 现例举有效病案二则如下。 患者, 失去手术和放化疗机会, 且出现不能进食、 食则
1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贲门癌噎嗝证 呕吐的梗阻症状, 生活质量差, 治疗十分棘手, 甚则可
李某, 男, 68岁。患者 2002年 2月出现吞咽哽阻 危及生命。刘嘉湘教授采取扶正与祛邪有机结合的治
感, 伴呕吐胃内容物及白色黏液痰涎, 就诊于上海某医 疗方法, 选用 5伤寒论 6旋覆代赭汤化裁, 取得了令人
院, 经 X 线钡餐、 胃镜检查确诊为贲门腺癌, 因拒绝手 满意的疗效。
术治疗, 2002年 3月起服用中药治疗。 2002年 9月起 旋覆代赭汤出自 5伤寒论6, 书中记载: / 伤寒发汗,
进食哽阻及呕吐症状逐渐加重, 胃镜复查提示: 贲门处 若吐若下解后, 心下痞满, 噫气不除, 旋覆代赭汤主之0,
可见结节样隆起, 大小约 3cm @ 3cm, 周围黏膜浸润, B 本治表证经汗、 吐、下后, 邪虽去而胃气已伤, 伏邪内动,
超检查提示: 肝 内多 发性转 移灶, 2002 年 10 月 拟诊 胃失和降, 症见心下痞满, 噫气频作, 呕吐呃逆之证。刘
/ 贲门腺癌, 肝转移0收住入院。刻诊, 饮食难下, 仅能 嘉湘教授认为本例病机关键在于脾胃虚弱, 痰气交阻,
缓慢进食流质, 呕吐黏液频繁, 大便干结, 舌淡红, 苔薄 胃气上逆, 符合旋覆代赭汤主治之胃虚气逆证, 故在此
腻, 脉濡滑。辨证: 脾虚失于健运, 痰气交阻于中焦, 传 经方基础上, 根据食道贲门癌的临床特点, 酌情选用清
导受阻。治法: 健脾理气降逆, 化痰解毒散结。药用: 热解毒、 化痰散结、 理气化瘀之品, 形成治疗该病的经验
太子参 15g, 旋复花 12g, 代赭石 ( 先煎 ) 30g, 茯苓 15g, 方, 用于临床每每奏效。方中太子参、 茯苓益气健脾补
生半夏 30g, 八月札 30g, 菝葜 30g, 野葡萄藤 30g, 藤梨 中, 使胃气复; 旋复花、 代赭石降逆下气化痰, 使气逆平;
根 30g, 半枝莲 30g, 枸橘李 30g, 瓦楞子 30g, 枳实 12g, 八月札、 枸橘李理气; 枳实、 全瓜蒌、 制大黄通腑泻浊, 腑
生马钱子 ( 打 ) 3g, 川石斛 15g, 全瓜 蒌 ( 打 ) 30g, 天龙 通气降则呕吐止; 菝葜、 野葡萄藤、 藤梨根、 半枝莲清热
6g, 制大黄 15g, 地龙 30g。 解毒; 生半夏、 生马钱子以毒攻毒, 达邪以存正; 天龙、 地
二诊: 诉服药 1周后, 进食梗阻症状改善, 可进食 龙、 瓦楞子祛痰散结; 川石斛养胃阴而不碍湿。全方药
半流质, 未呕吐胃内容物。服药 2周后, 能进软食, 晨 证相符, 虚实兼顾, 攻补兼施, 服用 14帖即显佳效。二
起泛吐少量黏液, 大便转顺畅, 自觉咽中干燥, 脉濡滑, 诊时, 患者进食梗阻症状明显改善, 可进食半流质及软
苔根白腻, 舌质黯淡。宗原法效不更 方, 改生 半夏为 食, 呕吐黏液也减少, 病机出现痰浊渐消、 胃气渐复征
50g, 加水蛭 6g。 象, 遂加强攻邪之力, 原方中加用水蛭, 生半夏加量至
50g, 以进一步消痰浊、 破瘀滞, 乘胜追击, 邪退正复, 故
收稿日期: 2008 - 12 - 23 病情稳定。刘师善用经方、 而不拘泥于经方, 在治疗过
作者简介: 刘苓霜 ( 1965 - ), 女, 山 东沂 水人, 主任 医师, 硕士, 从 事中 程中灵活应变, 随症加减, 最终使患者胃气复、 痰浊消、
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瘀滞破, 噎膈除, 使危笃之病情出现转机。
辽宁中医杂志 2009年第 36卷第 9 期 # 1461#

李忠业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撮要
张振千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 属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3)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李忠业 ; 经验


中图分类号: R 7141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1719( 2009) 09 - 1461 - 02

李忠业,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广西名中医, 全国优 转侧者, 柴 胡加龙 骨牡蛎 汤主 之0。临证使 用时, 以


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习岐黄之术近 30年, 擅长运用中 / 胸胁苦满, 甚则胸痛气憋, 心悸、 心烦失眠 0为投药指
医药治疗心血管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 重视中医经典 征, 对调治以神经症为主要表现的心系疾病患者有较
著作的学习和应用。笔者 2007年开始师从李忠业主 好的疗效, 用之得当, 确有药到病除之效。根据5金匮
任医师, 收获颇丰。现将其医疗思想与用药特色作如 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6曰: / 夫失精家, 少腹
下撮要。 弦急, 阴头寒, 目眩, 发落, 脉极虚芤迟, 为清谷亡血失
1 善用经方 精。脉得诸芤动微紧, 男子失精, 妇子梦交, 桂枝加龙
李师研习中医经典著作多年, 临床工作中善用经 骨牡蛎汤主之 0, 对心系病症患 者见头晕、 自汗出、体
方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如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 该 倦乏力、 失眠、 胸或腹中动悸, 投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病症状繁杂而多变, 以心悸、 胸闷憋气、 心前区疼痛、 头 兼有便秘时重用白芍, 加用生白术, 不论有无器质性疾
晕多汗、 心烦失眠、 疲乏无力为主要表现, 多因情志不 病, 均有较好的疗效。冠心病心绞痛, 属祖国医学 / 胸
舒, 肝气郁结, 郁而化火所致, 治疗此类病症, 李师喜用 痹 0范畴, 是以胸部闷痛, 甚则胸痛彻背, 喘息不得卧
柴胡龙骨牡蛎汤, 本方源自 5伤寒论 6 107条: / 伤寒八 的一类疾病, 乃本虚标实证, 标实有气滞、 血瘀、寒凝、
九日, 下之, 胸满烦惊, 小便不利, 谵语, 一身尽重, 不可 痰浊, 5灵枢 # 五味6曰: / 心痛宜食薤 0, 对寒凝气滞者

2 苓桂术甘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 己椒苈黄丸 3经方联 延难愈, 治疗十分棘手, 预后较差。胸腔积液属于中医


用治顽固性恶性胸腔积液 / 悬饮0的范畴, 5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篇 6云: / 饮后
吕某, 女, 60 岁。 2001年 5月 23 日 初诊。 患者 水流在胁下, 咳唾引痛, 谓之悬饮 0。饮邪的产生多与
2000年 12月出现咳嗽、 气急症状, 2001年 1月某医院 肺脾二脏功能失司有关, 5素问 # 经脉别论篇 6说: / 饮
CT 检查示: 左上肺癌, 左侧大量胸腔积液, 少量心包积 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
液。 3 月 15 日 行 左 胸 腔 积 液 引 流, 共 引 流 胸 水 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精并行。 0可见, 肺气
2500mL, 胸水涂片中找到腺癌细胞, 注入榄香烯, 症状 虚损则不能通调水道, 脾土虚衰则水失所制是悬饮产
改善。 2001年 5月胸闷气急又起, B 超复查提示左侧 生的主要病机, 而肺的通调水道、 脾的运化精微有赖于
胸腔中等量积液, 少量心包积液, 2001年 5月 23日求 肾阳的蒸化, 肾虚则水失所主, 水液不能正常输布, 停
治于刘嘉湘教授门诊。来诊时患者咳嗽, 痰白, 气急, 留于局部遂成饮邪之患。故痰饮发病当责之肺脾肾,
夜间不能平卧, 口干, 腹胀, 脚肿至大腿, 艰于行走, 纳 三焦气化失利, 阳虚水液不运, 停积为饮。
少, 艰寐, 尿少, 大便量少而次多, 脉细尺弱, 苔薄, 质 本例为顽固性胸腔积液, 经引流后积液又起, 表现
红, 齿印。辨证: 肺脾气虚, 脾失运化, 肺失通调, 水饮 为咳嗽气急, 腹胀纳少, 少尿肢肿诸症, 乃属肺脾肾三
内停, 瘀毒内结。治法: 健脾益 气, 温阳利水, 解毒散 脏俱虚之象。5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篇 6指出 / 病痰
结。药用: 生 黄 芪 30g, 生白 术 10g, 防 己 15g, 猪 苓 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 0, 为痰饮病治疗总原则。根据这
20g, 茯苓 20g, 桑白皮 30g, 杏仁 9g, 紫菀 15g, 猫人参 一原则, 刘嘉湘教授认为治疗痰饮不能一味从水, 应以
60g, 葶苈子 30g, 丹参 15g, 川椒目 12g, 桂枝 6g, 石见 求本为务, 着重于温补肺脾肾三脏; 同时, / 和之0之意
穿 30g, 泽漆 30g, 地龙 30g, 车前草 30g, 生甘草 9g。 在于不可专事温补, 应辅以行消之品, 方能驱逐既积之
二诊: 上方服用 3 周后, 下肢肿已退至脚踝, 气急 饮, 截断饮邪再生。故以苓桂术甘汤、 葶苈大 枣泻肺
好转, 口干、 腹胀减轻, 二便调。治宗原法, 原方加石上 汤、 己椒苈黄丸联合用药, 肺脾肾三脏兼顾, 一方面以
柏 30g, 石见穿 30g。 苓桂术甘汤补胃阳、 燥脾土、 温肾阳杜绝饮邪再生, 另
三诊: 服上方 2周, 下肢肿消, 气急症状改善, B 超 一方面以葶苈大枣泻肺汤、 己椒苈黄丸泻肺利水, 逐饮
检查示: 左侧少量胸水, 心包积液少量, 原方出入, 以善 外出。加石上柏、 石见穿清热解毒, 活血消积; 猪苓、 车
其后。随访 3个月, 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控制。 前草、 泽漆、猫人参加强利胸水之功; 桑白皮泻肺利水,
按 恶性胸腔积液是原发性肺癌等恶性肿瘤最为 杏仁宣肺止咳, 紫菀化痰止咳, 地龙平喘。至于口干一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顽固性恶性胸腔积液反复发生、 迁 症, 刘师认为此非阴虚之象, 乃脾虚瘀阻, 运化失常, 津
不上承之故, 故于健脾同时佐以丹参化瘀。
收稿日期: 2009 - 01 - 20 本例以苓桂术甘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 己椒苈黄丸
作者简 介: 张振千 ( 1972 - ) , 男 ( 壮族 ), 广西靖 西人, 主治 医师, 硕士, 3首经方联合加减灵活运用, 因药证相符, 经过 1个多
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 月治疗, 诸症状减除, 胸水吸收, 疗效满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