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辽宁中医杂志 2

018年第 4
5卷第 3期  ·499·

DOI
∶10.13192/
j.i
ssn.
1000
1719.2018.03.0
14

中医药历代度量衡的研究
张志国1,杨磊1,邓桂明1,欧阳琳1,黄雍1,陈文明1,吴萍2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
100
07;
2.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
157
00)

摘 要:目的:中药剂量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方药量使用了度、量、衡制等多种单位,仍为现代《方剂学》
重点收载,但经方药量折算均按 1斤 =1
6两 =1
60钱 =5
00g计有失欠妥。方法:对历代中医药度量衡文物及文字记载
进行了考证与研究。结果:不同朝代与地域其度量衡有很大差别,如 1尺 =1
57
8~3
5cm、
1升 =2
00~10
35mL、
1斤 =

12
8~7
50g不等。结论:沿用或研究经方很有必要了解与掌握我国历代度量衡的变化。
关键词:中医药;历代度量衡;演变;传承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R2
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
01
719(2
018)0
30
499
05

St
udyonWe
ight
sandMe
asur
eso
fAnc
ientandMode
rnTr
adi
ti
onalChi
nes
eMe
dic
ine

1 1 1
ZHANGZh
iguo ,YANGLe i,DENGGui
ming ,OUYANGLi n1,HUANGYo ng1
,CHENWe n
min
g1
,WUPing2

(1.TheFi
rs
tAf
fi
li
at
e dHospi
ta
lo fHuna
nUni
ver
si
tyo fTr
adi
ti
onalChines
eMe d
ici
ne ,Chang
sha4100
07,Hu
nan,Ch i
na;
2.TheFi
rstPeo
ple′
sHo
spi
talofChang
de,Changde415
000,Hu nan,Chin
a)

Abstra
c t:Obje
cti
ve:Doseisoneo fthemajo
rfact
orsaf
fect
ingc u
rati
vee f
fe
cto fChines
eme dici
ne.Clas
sicalfor
mu l
aeu s

weig
htsandme as
uressystemando t
herunit
s.Thecl
assi
calf
ormulaearesti
llthekeyt omo d
ernformula
eo ftra
diti
onalChines

medici
ne,dosec o
n v
ersi
o nbyoneJin=1 6Lian
g=1 60Qian=500g ,wit
had efe
cti
ve.Me t
hods
:Ont hehis
tor
icalmetro
logyofcul


uralrel
icsandt hewrit
ingoftr
adit
io
nalCh i
nes
eme di
ci
netext
ualrese
archands t
udy.Resul
ts
:dif
fer
entdynas
tie
sa ndregi
onalme

rolo
gya r
ev erydiff
eren
t,forexa
mp l
e,oneChi=15.78-3 5cm,o neSheng=2 00-1 035mL,o neJ i
n=2 12.8-7 5
0g .Concl
u
si
on:St
udyo fc l
assi
calformul
aeisnecess
arytounde
rst
andandg r
aspthec ha
ngesinCh ina
′shist
oryofweig
h t
sa ndme as
ures

Keywo rds:tr
adit
ionalChi
nesemed i
ci
ne;wei
ght
sa n
dme asur
es;evol
uti
on;inh
erit
ancestudi

  中医中药的疗效与处方组成、剂量、中药的质量 分。分别长 1 578c m、 1 580c


m, 标志着我国古代实物
(包括品种与炮制)、 煎药方法等密切相关。可以说在 标准的最早起源。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3]
20世纪 3 0年代前, 我国的防病治病完全依赖于中医 12  商 鞅 铜 方 升   商 鞅 (约 公 元 前 3 9 0~前 3 3

中药, 当时及现在所用的处方大部分都是经方, 如《方 年, 下“公元”省略,但引文与表头未略)在秦孝公 1 8
剂 学 》[1] 收 载 的 308个 汤 剂 处 方 中 东 汉 时 期 的 占 (前 344)年监制了该标准量器, 并刻铭“大良造鞅, 爰
263%, 为历代之首, 其中 260%为仲景《伤寒论》之 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即“十六点二立
方。笔者试图探求古、 现代中药剂量的联系与区别时, 方寸为一升”。实测 1寸合今 2 31(232[4])cm;1升
[4]
发现相关文献说法不一, 无法依从, 于是笔者对我国历 合今 1 9969(20215 )mL。“五 分 尊”中 “五”的 含
代中医药度量衡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考证与研究。 义, 《说文解字》: “五行也, 从二……”。今藏上海博物
1 依据 馆。
对我国古代中医药度量衡的考证应以其文物与文 13 安邑下官铜钟 [3] 属战国时期。器上有两次刻
字或二者的结合为依据, 这样可信度较高, 当然古代因 铭: 第一次腹部刻有“安邑下官锺,七年九月,…… 大
地域、 国家、 文物的规格不同, 创制与考证者的测试工 斛斗一益少半益”, 颈部刻“至此”二字; 第二次唇部刻
具、 方法误差等原因, 其度量衡亦有差别。历代度量衡 有“十 三 斗 一 升 ”。 经 测:当 液 面 齐 于 “至 此 ”时 为
相关文物如下。 25090mL,“大斛斗一益少半益”可释为“十一斗一益
11 商代象牙尺 [2] 共 2支, 均刻有 1 0寸、每寸 1 0 又三分之一益”, 按此当时魏国 1益(相当“升”量)合
2254mL。秦 得 此 器 后 按 秦 制 又 测:当 液 面 与 器 唇
基金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 (“十三斗一升”)齐平时为 2 6400mL,按此秦 1升为
[201
6]42号);
2017年湖南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湘中 2015mL。1 966年在陕西成阳塔儿坡出土, 现藏陕西
医药函[2
017]1
1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学重点学 历史博物馆。
科(国中医药人教发[2
012]3
2号) 14 秦高奴禾石铜权 [5] 是秦昭王 1 3(前 2 94)年或
作者简介:张志国(1
955-),男,主任药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 33(前 274)年铸发给高奴(今陕西省延安县东北)的。
方向:中药炮制、制剂、鉴定研究工作。 系当时称粟所用, 重l 石, 实测合今 3 075k g。1 964年
通讯作者:吴萍(19
87-),女,药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制剂研 出土于西安阿旁宫遗址, 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究工作。
15 秦国圜形钱 [6] 其上有常见的重量单位, 1锱合
·500·  辽宁中医杂志 2
018年第 4
5卷第 3期 

6铢, 24铢为 1两, 16两为 1斤。 米、 米等。进率有 3 、10等。量值每尺 1 578cm[10] ~


16  永平大司农铜合 [7] 东汉“……永平三年(公元 35c [1
4]
m 不等, 见表 1 。
60年)制, 实容 6 0mL水。……”现藏南京博物馆。 24  拟量 拟量即以实物比拟的质量或容积, 用作比
17  永平大司农铜合 [8] 容量 2 0mL, 据此东汉 1升 拟药材或药丸大小的标准, 常用于形状不规整或细碎
合今 2 00mL。现藏南京博物院。 不易记数的药材和丸药, 如拳大、 鸡子黄大、 麻子大、 小
18  元初大司农铜斗 [7] 东汉元初 3(1 1
6)年制, 容 豆大、 大豆大、 梧子大、 枣大、 枣核大、 鸭卵大等 [10]。
水1 9 90mL。现上海博物馆藏。 25  数量 对某些形体大小比较一致的药材进行计
19  元初大司农铜斗 [8] 属东汉,容量为 1 970mL。 量, 如个、 枚、片等 [10]。
现藏上海博物馆。 26  估量 应用于散、 末药等。量具有钱币、 匕、 勺、
110  大司农平斛 [9] 东汉建武 1 1(35)年大司农颁 碗、 手、 杯、 撮、溢、束、 握/把等。用匕、 勺取药, 抄取至
发的容一斛的标准铜量, 实测 1 96 00mL。1 953年在甘 不落为度; “撮”为 3指并拢所能取的量; “溢”用 1手
肃省古浪县出土,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所能盛的量; “束、 握/ 把”皆以手取药的量 [10]。
111  光和大司农铜斛 [8] 铸于东汉光和 2( 179)年, 3 度量衡制的单位、 进率与量值的变化及使用
容量 2 0400mL, 现藏上海博物馆。 它与已经证实的科学预想不同, 应先是人们在生
112  光和大司农铜权 [7] 铸于东汉光和 2( 179)年, 活的交往中逐渐形成、 约定成俗后便有度量衡的标准
按汉代量级当是 1 2斤权, 实测为 2 996g,1斤为 2 497 实物。度量衡的变化大约经过了六个阶段, 见下文及
(约 2 50)g。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表1 。
113  司农司校 [10] 隋朝“大业三年五月十八日太府 31  形成期 度制约在商殷之前;量制约在战国之
寺造司农司校”的“太府寺合” 1件。实测 1 991mL, 1 前; 衡制在战国中期或十二诸侯中晚期之前。
升当为 1 991mL。日本山下泰氏收藏。 32  实物与文字记载期 度制约在商殷; 量制约在战
114  营造尺与库平 [11] 清末铂铱合金营造尺、 铂铱 国; 衡制约在春秋中晚期到战国中期 (楚国盛行木衡
合金库平两原器和镍钢合金副原器及精密检校仪器, 铜环权的精细天平, 其衡制为铢、 两、斤 [15])。
宣统元 ( 1909)年 由国际权度局制成, 中国计量科学 33  第一次统一期 [16] 自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在全
研究院收藏。 国实行了统一的度量衡制。
2 历代中药剂量使用的单位与类型 34  第二次统一期 [7] 到了隋代, 量值度制接近、 量
有衡制、 量制、度制(三者分别有单位、进率与量 制接近或等于、 衡制则大于国际单位, 但在单位上有重
值的不同)、 拟量、 数量、 估量等单独或几种组合使用, 大突破, 使用了毫、 厘、 分、 钱、 两、斤制。
但以衡制为主。 35  第三次统一期 1 928年中华民国确定了“一二
21  衡制 为历代变化最大、 相当混乱之首。其单位 三权度市用制”, 即 1公升 =1市升, 1公斤 =2市斤, 1
有铢、 两、斤;黍、铢、分、两、斤;黍、累、铢、分、两、斤、 米 =3市尺, 这样有效地从旧制向新制国际单位的过
秤; 毫、 厘、 分、 钱、 两、 斤; 字、 钱、 两、 斤; 字、 钱、 分、 两、 渡 [17]。
斤; 千克(公斤)、 吨等。进率有 2 、25、4、6、10、13、14 、 36  第四次统一期 1 977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
15、 16、18等, 但1 991年前 1 6两 =1斤历代相同。量 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已明确规定要逐步采用国际
[1
2] [1
3]
值每斤 2 128g ~750g 不等, 见表 1 。 单位制; 根据 1977年 4月 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标准计
22  量制 其变化仅次于衡制。其单位有益、 斗、 斛; 量局等单位《关于改革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的请示
升、 斗、 斛; 龠、 合、 升、 斗、斛、 石; 盏、 斗、 斛; 公/ 市升等。 报告的通知》精神, 从1 979年 1月 1日起, 全国中医处
进率有 2 、10等。量值每升 1 991mL[2] ~103 5mL[14] 方用药的计量单位一 律 采 用 以 “g ”为 单 位 的 国 家 标
不等, 见表 1 。 准 [18]。1 990年年底以前, 全国各行业应全面完成向法
23  度制 较量与衡制相对固定。其单位有分、 寸、 定计量单位的过渡。自 1 9 91年 1月起, 除个别特殊领
[2] [1
9]
尺 ; 分、 寸、 尺、 丈、 引;分、 寸、 尺、 公尺; 毫米、 厘米、 分 域外, 不允许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
表 1 我国历代中医药度量衡单位与进率及量值

度制 单位与进率 量制 单位与进率 衡制 单位与进率


时代 [23] 年代(公元)
1尺合 cm 及量值 1升合 mL 及量值 1两/斤合 g 及量值
[2] [2]
商殷 前 11~前 16世纪 1578~1580 分、寸、尺
十二诸侯 周鲁齐
前 841-前 476年 250[14]
1562/ 铢、两、斤;24铢 =1两 [14]
(周、春秋) 晋秦等
战国 魏国 前 445-前 225年 2254[3] 益、斗、斛 [3]
[3]
231 2015[3]
秦 前 475-前 221年 升、斗、斛 [24]
232[4] 20215[4]
龠、合、升、斗、桶(斛);2 同上 铢、锱 [6]、两、斤、钧、石;24铢 =4锱
分、寸、尺、丈、引; 同上; [5]
秦 前 221~前 206年 同上 龠 =1合,1桶 =20100 1602/25625 =1两,30斤 =1钧,4钧 =1石 =30
1引 =2310cm[5] 201[5]
mL[5] 1614/258[6] 750g[5]
231[14] 200[7] 龠、合、升、斗、斛 [6] 1532/24615[14] 铢、两、斤、钧、石 [6]
汉 西汉 前 206~8年 同上
23~238[26] 220[21] 余同上 250[26]
1562/ 余同上
 辽宁中医杂志 2
018年第 4
5卷第 3期  ·501·

续表 1

度制 单位与进率 量制 单位与进率 衡制 单位与进率


时代 [23] 年代(公元)
1尺合 cm 及量值 1升合 mL 及量值 1两/斤合 g 及量值

222[26]
1392/
新 9~24年 同上 同上 200[7] 同上 同上
153/245[26]
133/2128[12]
231[14] 同上
东汉 25~220年 同上 同上 222[26]
1388/ 同上
23~24[26] 600[7]
1562/250[7]
200[7] 133/2128[12]
三国 魏国 220~265年 238~242[21] 204[25] 1417/2267[25]
[1
4]
230 283[14]
1769/
133/2128[12]
200[21] 6铢 =1分,4分 =1两。医药上的大
晋与十六国 晋 265~420年 242~245[21] 220[21]
1375/
230[14] 小秤见于东晋 [13]
283[14]
1769/
黍、铢、分、两、斤;100黍 =1铢,6铢 =
247[14] 133/2128[12]
南北朝 南朝 420~589年 244[14] 1分,4分 =1两 [13]
2458[21] 300[14]
1875/
铢、两、斤;24铢 =1两 [16]

魏齐斗秤,2倍于古 [21] 前 2312/370[14]


前 256[21] 前 300[14]
北朝 ★ 386~589年 齐以古升五升为一 后 42/672[14] 魏齐斗秤,2倍于古 [21]
后 3005[21] 后 600[14] [1
0] [1
2]
斗 133/2128

133/2128[12]
[1
3]
1991[10] 以古秤三斤为
295 以古斗三升为 375/600[21]
隋 581~618年 600[13] 隋之一斤 [27]
32[21] 隋之一升 [27] 42/672[14]
1000[21] 三两为一两 [13]
750[13]
4688/

133/2128[12]
黍、铢 [28]、钱、分、两、斤。25钱 =1
[1
4]
小尺一尺二寸
[1
4]
龠、合、升、斗、斛 [13] 373/59682[29]
唐 618~907年 306 600 分;4分 =1两 [13]
为一大尺 [12] 三小斗为一大斗 [12] 4138/662~42/672[14]
钱、两、斤 [16];3小两 =1大两 [12]
40/640~4250/680[16]
黍、累、铢、分、两、斤、秤;6铢 =1分;4
分 =1两;15斤 =1秤 [20]毫、厘、分、
5889[30] 大 盏 = 古 时 升 =
宋辽金 北宋 960~1126年 钱、两、斤 [7];字、钱、两、斤;4字 =1
702[30] 200[30]
钱 [20]字、钱、分、两、斤;25钱 =1
分;4分(10钱)=1两 [10]
5斗 =1斛,10斗 =2斛
南宋 1127~1279 314[14] 702[14;29] 40/640~413/661[14]
=1石 [20]
245[28] 610[16]
3812/ 毫、厘、分、钱、两、斤 [7]
元 1206~1368年
[1
4]
1003[14] 同上 [1
4]
35 40/640 字、钱、分、两、斤 [10]

明 1366~1644年 32[14] 1035[14] 同上 373/5968[14] 毫、厘、分、钱、两、斤 [7]

清 1616~1911年 32[4;14] 1035[14] 373/5968[14] 同上

1米 =1公尺 = 同上
中华民国 1912~1949年 3333 10000 1公升 =1市升 [31] 3125/500
3市尺 =1000mm[31] 1公斤 =2市斤 =1000g[31]
中华人民
1949~1990年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共和国
mm3、cm3、dm 3(L);
mm、cm、 千克 (kg、公 斤)、吨 (t);1t=1000
1991年 ~现在 1m=1000mm 10000 1L=1dm3 =1/1 000 1kg=1000g
dm、m等 [22] kg[22]
m3[22]
  注:表中“进率”未标明者均为十进率及衡制中的 16两 =1斤(各数据均照原文献中的小数位数;能除尽的保留除尽小数;余均保留 2位)。因无文献参考,表中其余未填部分未填,按“约定成
俗”的原则,沿用前代的。1901年第 3届国际计量大会关于升的定义:对于高精度测量,体积单位是质量为 1千克的纯水,在其最大密度和标准大气压下所具有的体积,这一体积称为“升”(1964年
第 12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废除第 3届国际计量大会对升的定义;声明“升”这个词可用作为立方分米的专门名称;建议不用升这个名称表示高精度的体积测量结果)。1954年第 10届国际计量大
会决议采用米(m)、千克(kg)(公斤)等 [32]。★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
·502·  辽宁中医杂志 2
018年第 4
5卷第 3期 

4 讨论与建议 (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


41 历代医家对古代与当时量制、 衡制的换算存疑  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
北宋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20]中“设有问今之升秤, 位; (5)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6)由词
与古不同。其要以古之三升, 准今之一升; 古之三两, 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22]。因
准今之一两。 ”《本草纲目》“‘今古异制, 古之一两, 今 此, 中医药度量衡的法定单位:长度米、体积升 (分米
用一钱可也。 ’‘现在从其说, 汉之一两, 可用 3g ’”[1] 3)与米 3 、质量千克(公斤)与吨及三者与“用于构成
前二者中的“古”指的是哪个朝代、 量值是多少并不清 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22]的组合,废除了分、
楚。按 庞 当 朝 5 88
9mL/ L~7 02mL/ L、40g/ 两 ~ 寸、 尺、 公里;龠、合、斗、斛;毫、厘、 分、钱、两、斤的传统
413g/ 两与战国 ~晋与十六国 2 00mL/ L~2 30mL/ 单位。
L、13 
3g/ 两 ~1 769g/两比照, 当朝的量制与衡制是 参考文献
“古”的 3倍左右, 所以“以古之三升, 准今之一升; 古 [1] 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
5:1
7.
之三两,准 今 之 一 两”有 一 定 的 可 信 度。按 《本 草 纲 [2] 杨鸣铭.实物标准的起源 -标准起源之三[J
].大众标准化,
1997
(3):
14-15.
目》当朝 3 73g/ 钱与战国 ~晋与十六国 1 33g/两~
[3] 邓学忠.商鞅改革度量衡制的历史功绩[J
].中国计量,
200
7(7):
1769g/ 两比照, 当朝的每钱与“古”的每两相差甚远、

6-4
8.
与南北朝 ~元代 1 3
3g/两 ~4 688g/两就更远了, 所
[4] 丘光明.商鞅铜方升[J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01(6):
51-51.
以“古之一两, 今用一钱”的理论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商
[5] 范云松.“秦王扫六合”与统一度量衡[J
].文史杂志,
200
3(5):
18
榷。而“汉之一两, 可用 3g ”虽从《本草纲目》之说, 但 -2
0.
有以讹传讹之嫌, 且更应按《本草纲目》当朝约 4g/ 钱 [6] 丘光明.货币与度量衡[J
].考古,
2001(5):
70-7
9.
计算。 [7] 郝万山.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
42 古代医家的笔误导致药量的错误 如梁代陶弘 程教育,
2005,
3(3):
48-5
1.
景《神农本草经集注·序例》中云: “……今则以十黍 [8] s
hjy
s.关于《伤寒论》中的药物剂量问题续二[EB/
OL].武汉:湖
为一铢……”, 之所以会产生“十黍为一铢”这样的错 北中医学院精品课程论坛,2
009-4-1
5[20
09-7-2].h
ttp://
误, 其原因可能为陶氏之笔误, 即将一百误写为十; 或 o
ld.hb
tcm.e
du.c
n/c
gi-bi
n/l
eobb
s/t
opi
c.c
gi?f
oru
m=1&t
opi
c=

1.
是错简; 后世在传抄时也将错为“十黍为一铢”,这种
[9] 俞伟超.大司农平斛[EB/
OL].中国百科网 -甘肃百科,[20
09-
笔误或错简在中国古籍中是相当常见的。而当唐·孙
7-2] .ht
tp://
www.c
hin
aba
ike
.co
m/a
rti
cl
e/s
ort
0525/
gans
hu/
思邈抄录这一段原文时, 发现了陶氏之说与法定度量
200
7/20
07091
2504
966.ht
mL.
衡不同, 就姑且存疑, 称之为“神农秤”了 [12]。“古之一
[1
0] 张瑞贤,芦琴,张卫,等.隋唐时期药物非衡量单位的考察[J
].中
两, 今用一 钱”的 理 论 是 否 犯 了 同 样 的 错 误,值 得 考 2
国中药杂志,008,
33(1
8):
213
6-2
139.
证。 [11] 丘光明.汉代度量衡 (铂铱合金库平两)[J
].中国质量技术监
43 古代处方药量比处方组成更保密   “中国有句 督,
2002(8):
60-60.
古话, 叫做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12]这是不是历代 [1
2] 仝小林,崔勿骄,崔新育,等.“神农秤”质疑[J
].中华医史杂志,
医家所习用, 更值得深入研究。 199
6,26(4):
251-25
2.
44 同一文物不同学者所测“量值”不等及规格交待 [1
3] 张瑞贤,芦琴,张卫,等.隋唐时期药物衡量单位的考察[J
].中国
不清  如 对 商 鞅 铜 方 升 的 实 测,有 1寸 合 今 2 31 中药杂志,
200
8,17(3
3):
2201-22
04.
[14] 邱隆.中国历代度量衡单位量值表及说明[J
].中国计量,20
06
cm[3]、232cm[4]的;这与考证者及其测试工具、 方法误
(1
0):
46-4
8.
差等 原 因 有 关,但 信 谁 的? 又 如 永 平 大 司 农 铜 合
[15] 《中国计量》知识竞赛题库第六部分计量史[J
].中国计量,
2004
“……实容 6 0是说 mL水”, 而郝万山 [7]紧接下文归纳
(6):
41-46.
为“汉 1合等于 2 0mL”,按此应为 3合铜具或当朝的
[16] 邱隆.中国古代计量发展史话[J
].中国计计量,
200
2(11):
29-
大制。 3
1.
45 同一时代的量制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同 如 [1
7] 高怀瑾.中国古 代计量 看图说话 (5)[J
].上海计量测 试,20
08
“魏齐斗秤, 2倍于古 [21]”、“齐以古升五升为一斗 [10]”, (5):
40-41.
前者为古代的 2倍, 后者为古代的一半。 [18] 国务院批转国家标准计量局等单位《关于改革中医处方用药计
46 应对古代度量衡制进行系统研究 经方仍是现 量单位的请示报告》的通知[S].
197
7年 4月 5日.
代中医药应用的主流, 建议权威部门与人士对古代度 [19] 国家计量局.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S].
1984年 3
量衡制的单位与进率及量值进行系统的研究, 特别像 月 9日.

《方剂学》为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必读教材, 正确换算古 [2
0] 张瑞贤,芦琴,张卫,等.宋代药物衡量单位的考察[J
].中国中药

杂志,008,
33(19):
226
7-22
70.
代用量非常必要, 否则会遗误当代与后人。
[21] 张瑞贤,芦琴,张卫,等.魏晋南北朝时期药物计量单位的考察
47 数量单位仍在使用 如个、 枚、 片、对、 条这些单
[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33(15):
1906-1
908.
位在中药处方中常见, 如从产地到零售蜈蚣都是以条、
[22] 国务院命令.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蛤蚧以对(二者只有大中小的区别)进行交易; 大枣以 [S].
198
4年 2月 2
7日.
个/ 枚、 生姜以片在处方中常见。对于前二者的规范可 [2
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
979年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
能有一定的难度; 但后二者实际上可用法定单位“克” 19
出版社, 80:
2077-2
137.
配发, 当然更要医生、 药学人员遵守这些法规。 [24] 邓学忠.秦始皇统一大业中的度量衡和古代标准化[J
].中国计
48 中医药度量衡现在只能使用的法定单位 我国 量,
2008(9):
54-56.
的法定计量 单 位 包 括:(1)国 际 单 位 制 的 基 本 单 位; [25] 关增建.中国计量史上的瑰宝———新莽嘉量[J
].中国计量,
200

 辽宁中医杂志 2
018年第 4
5卷第 3期  ·503·

DOI
∶10.13192/
j.i
ssn.
1000
1719.2018.03.0
15

基于象思维的半夏、夏枯草治疗失眠的研究
马艳苗,张育敏,梁琦,柴智,周然
(山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山西 太原 0
306
19)

摘 要:象思维是中国先贤哲人在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世界观、方法
论。法象药理学是象思维在医药领域中的体现,该理论丰富了中药药性理论,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本质,也不可避免地存
在理性逻辑的漏洞。文章以半夏、夏枯草为例,谈谈法象药理学在中医理论及临床中的应用。
关键词:象思维;法象药理;半夏;夏枯草
中图分类号:R2
56.
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
01
719(2
018)0
30
503
02

St
udyonI
mageThi
nki
ngofI
nsomni
aTr
eat
edbyPi
nel
li
aandPr
une
ll
aVul
gar
is

MAYanmiao
,ZHANGYu min,LI
ANGQi ,CHAIZh
i,ZHOURa n
(S
han
xiCo
ll
egeofTra
dit
io
nalCh
ine
seMe di
ci
ne,Tai
yua
n030619,S
han
xi,Ch
ina

Abstr
act:Theima g
ethinkingisawayo fthi
nkinginthep r
ocessoftheobser
vati
ona ndunders
tandi
ngo ftheworl
du s
edb y
Chi
nesesagesandp hi
losoph
ers.Iti
sao ut
lookandme th
odologyinChinesetr
adi
ti
on a
lwo r
ld.Phar
ma co
logi
calmethodst
atethe
ory

sthee mbodi
me ntofimagethi
n k
inginthefi
eldofme di
cine,enr
ichi
ngthetheor
yo fChine
s emedic
ined r
ugp r
opert
ie
s,cont
ai
ning
dee
pp hil
osop
h i
caless
ence.Ine
v i
tab
ly,t
her
ea relo
gicalvul
nerabi
li
ti
esinit.Bas
edont hecasestu
dyo fpine
ll
iaeandPrunel
laVu l

ga
ris
,thepaperstud
iedtheme thodofpharmacol
ogic
alme t
ho dst
atetheor
yinCh i
ne s
eme dica
ltheor
ya ndcli
n i
calappl
ic
ati
on.
Keywords:imagethinki
ng;pharma
colog
icalmethodsta
te;pine
ll
ia;Prune
ll
aVu lgar
is

  古人由于认识的局限性, 对自然界存在原始的崇 思想, 倡导在整体观的指导下达到人体内环境以及人体


拜,
从自然界的基本构成物质中抽象出无极、 太极、阴 与外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基于象思维, 中医还创立了
阳、
五行、八卦等符号、图式,用以解释、 分析宇宙万物的 指导基础医学理论的藏象理论和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性
存在形式、结构状态、运动变化规律, 由此形成了具有中 理论— ——法象药理[1]。
华文化特色的象思维。而万物之间相通相应、 相类互动 1 法象的源流
的特性赋予了象思维整体性、 动态性与较强的普适性、 “法象”一词首见于《易传·系辞上》: “是故法象
包容性的特色,使象思维成为古人认识万事万物时所采 莫大乎天地, 变通莫大乎四时”。
取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通过“观物取象”, 进行认识上 法象药理理论形成于宋代, 法象作为理学家格物
的抽象,并根据“象以尽意”来完成体悟的过程。象思维 穷理之一环, 深受宋儒理学的影响, 其中包括朱子的格
广泛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 从象形文字到诗歌 物穷理理论, 张载、王廷相的气本论和认识论, 邵雍的
蕴含的意境,再到中国的易、道、儒、
禅经典都烙记有“象 象数之学。引援六经, 旁及老氏之言,以阐轩岐遗旨的
思维”的印迹。而作为中国本土的医学— ——中医学,也 《圣济经》中亦提到: “天之所赋,不离阴阳,形色自然,
深受象思维的影响。中医理论体系所包括的生理、 病 皆有法象”。金元时期, 法象理论达到了研究的巅峰,
理、
诊断、治疗、养生等,几乎都含有象的概念和象思维 以张元素为代表的“易水学派”形成了药物的归经、 引
的痕迹,如中医取象比类,就是法自然之象, 将自然之物 经报使、 升降浮沉理论, 并据此创立了众多卓然有效的
象与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动象进行类比、 比附, 因而形 方剂, 开创了分经论治的先河, 对于药性理论及方药运
成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强调动态诊治的辨证论治 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明清时期法象药理亦广为运

(1):
36-38. 展[J
].上海计量测试,
2004,
31(5):
69-71.
[26] 芦琴,张瑞贤,张慕群.秦汉间药物计量单位的考察[J
].中国中 [28] 顾钦.第五章度量衡的兴盛期———唐宋元度量衡发展状况[J
].
20
药杂志, 06,
31(24)2
074-2
077. 上海计量测试,
2004,
31(5):
69-71.

[27] 顾钦.第四章度量衡的过渡期———汉代到隋代度量衡制度的发 [2
9] 高晓山,花杰.以古币换算度量衡制度有失精确[J
].中国中医基
础医学杂志,
2001,
7(1):
63-6
4.
[3
0] 张瑞贤,芦琴,张卫,等.宋代药物非衡量计量单位的考察[J
].中
基金项 目: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81
4735
89);山 西 省 基 础 研 究 计 划
国中药杂志,
2008,
33(21):
2574-2
576.
(201
50211
88);山 西 中 医 学 院 重 点 科 技 创 新 团 队
[31] 吴淼,郑辰坤.民国时期度量衡制度改革———“一二三”市用制
(20150
401)
的确立[J
].江西社会科学,
200
8(10):
121-1
25.
作者简介:马艳苗(1
982-),女,山西长治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 [32] 冯俊杰,苏红.历届国际计量大会梗概[J
].中国计量,
2007(1):
方剂史学研究。 46-4
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