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2021 年第 4 期 外语研究 2021,No 4

总第 188 期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Serial No 188

转喻与隐转喻的认知拓扑升维研究 *
隐喻、
王怿旦 1,2 刘宇红 1 张雪梅 1

(1.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1200)

摘 要: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的讨论热点,目前普遍认为二者的认知机制分别是基于事物的
“相似性”和“邻近性”,
隐转喻的认知机制实质上也仍是隐喻和转喻的“相似性”和“邻近性”。然而,三者实际上可以通过认
知拓扑升维归并讨论,认知域内部或之间所具有的拓扑不变量或存在的拓扑关系是生成隐喻和转喻的根本原因。在保持拓
扑不变性的前提下,隐喻寻求的是认知域之间因“共享要素”而生成的拓扑不变量,转喻寻求的则是认知域内部因“极限关
系”而产生的拓扑不变量,而隐转喻则是这两种拓扑机制的复合应用。
关键词:拓扑学;认知拓扑;隐喻;转喻;隐转喻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7242(2021)04-0018-06
DOI:10.13978/j.cnki.wyyj.2021.04.004

0. 引言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
(Poetics)
(2013: 36-38)中从修
概念隐喻(简称隐喻)和概念转喻(简称转喻)都 辞角度讨论了隐喻与转喻,
但他未明确使用“转喻”

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理解客观世界 一术语,而是将其归作隐喻的一个分支,这种观点一
的工具。人类各种语言活动,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 直延续到 20 世纪中叶。
后来,Jakobson & Morris(1956)
通过隐喻、转喻来体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活动 因二者分别是基于相似性和邻近性而将隐喻和转喻
的。对于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机制及二者的关系,
目前 区分为独立的修辞手法和认知现象并分别进行了研
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其一,认为隐喻和转喻分 究。20 世纪 80 年代,
Lakoff & 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
属两列,二者认知机制并不相同,隐喻建立在两种事 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86)一书中
物的“相似性”之上,而转喻则往往涉及事物之间的 提出了概念隐喻,认为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是一种
“邻近性”或者是事物本身的“凸显性”
;其二,认为二 辞格,
还是由此及彼的表征手段及概念认知过程。人
者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在结构、理据、认知功能、思维 们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认知与把握采用“不变原则”保
方式、存在地位和连续性等诸多方面具有认知上的 留源域的意象图式结构,并向目标域映射使目标域
关联性,是一种连续体;其三,在前者基础上,又引发 获得理解。Fauconnier(1997:
116)则进一步提出了“合
了隐喻和转喻的本质性区别是什么、二者之中哪一 成空间理论”
,该理论涉及两个输入空间、
一个合成空
个更具基础性等讨论。然而,对于隐喻与转喻,学界 间和一个类属空间,
认为在输入空间的源域和合成空
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框架。 间的目标域之间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且两个空间中
近年来,
拓扑学在人文学科中备受关注,
同时,
语 的对应元素或部分结构间有映射关系。我国学者也
言学特别是认知语言学领域所涉及的意象图式、
不变 提出了“激活(联想)”假设(陆俭明 2009),即在人的
原则、认知语法等重要概念均与拓扑学紧密相关,可 心智中,不同认知域之间首先不是映射关系,而应该
以说,
认知语言学和拓扑学结合的认知拓扑理论为隐 是激活关系(亦称联想关系),
激活的理据是因为客观
喻与转喻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文旭,赵耿林 事物之间本来就互相联系,
在人的脑海中对客观事物
2017),
一个更高维的视角。本文试图将隐喻和转喻认 所形成的认知框架的组成部分即各认知域之间也是
知机制升维归并至认知拓扑的理论框架下,
并在认知 互相联系的;正是这种联系促使某一个认知域可以
拓扑的高维视域下结合英汉语言实例展开具体探讨。 激活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认知域。
1. 隐喻与转喻的分与合 在概念隐喻的研究热潮兴起之后,
学者们又转向
隐喻和转喻对于人类的认知和语言都起着重要 对转喻的认知研究。Lakoff & Turner(1989:
118)把转
的作用,关于二者的关系和区分历来就有诸多讨论。 喻也视作一种概念映射,
是人们自发地、
无意识地利用

* 本文为 2019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言学语域的释义元语言研究”


(编号:
19BYY003)和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科基金项目
“字谜的认知拓扑研究” (编号:
2017SJB0135)的阶段性成果。
· 18 ·
两事物相邻常规关系的认知过程。Langacker(1993: 2. 拓扑与认知拓扑
15-18)认为“凸显性”是解释转喻认知的理论依据, 拓扑学最初主要研究几何图形的拓扑性质,所
并把转喻的这一特点称作“参照点”现象。言语表达 谓“拓扑性”就是变化中的不变性。由于具有共同的
中,
凸显度高的事物通常作为凸显度低的事物的参照 拓扑性,
许多看似很不相同的几何图形或物理空间实
点,
凸显度低的事物或事物部分则籍此与之产生概念 际是拓扑上的等效体,
在经过变形运动后仍然保持基
联系。Radden & K觟vecses(1999:23)则指出,转喻是 本特征不变。例如一个橡皮游泳圈,在它的弹性限度
一个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并且在理想化认知模式 内,任凭拉长、扭转等形状变换,只要不断,那么它永
内运作,其具体运作机制是在理想化认知模式内一 远是一个圈。同样,从拓扑学的视角来看,带柄的马
概念实体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两位学者 克杯和甜甜圈是等价的拓扑空间。虽然其物理空间
还在借鉴“语义三角”的基础上提出了“概念域”
“(语 的(欧式)几何形状、
材质、
所属事物范畴明显不同,

言)形式域”和“事件的客观域”三种空间并指出转喻 是拓扑学上并不理会这些,只是专注在其物理空间
可以在同一空间内或者跨空间发生。这些理论都说 都有一个“孔洞”这一拓扑性质上,因此在空间关系
明转喻的本质在于在某一概念空间内同现的个体之 上,它们并无任何区别,是等价的(张雪梅,刘宇红
间或个体与概念空间本身建立某种联系的可能性。 2019a),它们在空间上是“拓扑同胚”
,而这个“孔洞”
然而,
不是所有的邻近关系都能形成转喻(朱建新,
左 就是“拓扑不变量”
(Armstrong 1983:
87)。拓扑不变量
广明 2012),凸显也不必然引发转喻(赵彦春 2014), 的表现具有多样性,如点、线和面要素的共享排列布
学界对转喻是否具有像隐喻那样的共识性认知理据 置,或者在拓扑变换下保持点、线、面数目和原数目
仍存在一定争议。 以及对应关系不变。因而拓扑学可以解决各种实际
也有学者认为二者既非泾渭分明的对立关系, 问题,除了经典的“地图填色”
“七桥路线”问题,还可
也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一个连续体,二者 以应用于人口区块普查、街道电线布线和地理导航
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
“隐喻和转喻有时可以共存在 等各种领域。
一个喻体内”
(Jakobson & Morris 1956:
21)。对 此 , 毫无疑问,
人类从儿童时期起就具有把握事物拓
Goossens(1990:
325)提出了“隐转喻”
,并将其分为四 扑性的能力,
认知拓扑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能力
种类型,认为即使在隐转喻的连续体内,转喻在认知 (Piaget & Inhelder 1956:
28-33)。人类对物理世界或客
体系内较之隐喻更为基础,特别是占比最多的“来自 观空间的认知拓扑也适用于抽象化的概念范畴。印世
转喻的隐喻”
和“隐喻中的转喻”
。此外,
国外许多认知 海(2012:
48)提出了概念拓扑同化机制(Mechanism of
语言学家就“隐转喻”中的隐喻和转喻的相互作用提 Topological Assimilation/MTA)来揭示概念生成的本质,
出了多种模式,如 Radden(2000:
93-94)和 Barcelona 即人们进行范畴化操作的背后有着统一的拓扑认知机
(2000:
31)的“隐喻的转喻基础”
、Riemer(2002:
379- 制,
拓扑属性整合在一起,
形成概念内核,
也就是概念
381)的“后隐喻”
和“后转喻”
、Mendoza(1997)的“概念 原型,而有着共同拓扑性质的概念可以视为同一范
相互作用模式”
以及 Geeraerts(2002)的隐喻和转喻相 畴。Fauconnier & Turner(2002:
325)也有类似的观点,
互作用的“棱柱形模式”等。然而,隐转喻的认知机制 他们指出心理空间中的元素是按一定的认知模式(框
实质上仍然是隐喻和转喻,其研究并没有跳出隐喻 架、图式、认知域等)组织起来的,本质上就是一个连
和转喻理论本身。 通的拓扑结构。总之,概念具有拓扑性,我们可以将
不管是隐喻、
转喻还是隐转喻,
它们都是基于隐喻 其简化视作由拓扑性元素组成的集合,
其元素可以是
的“相似性”或/和转喻“邻近性”的思维视角来考察各 源自客观物理空间的人或物,也可以是心理的、无形
类语言现象,
在解决某些语言现象如诗歌时仍然具有 的概念或图式,
还可以是语言知识或百科知识等。
一定的局限性(陈香兰 2015),
其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对 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
因此,

事物的认知均是采用一种分裂型模式,
而未将对事物 知拓扑性也体现在语言中,
人类的语言具有拓扑性。
事实
的认知纳入统一的认知框架内。我们不妨换一个角 上,
认知语言学领域内,
意象图式(Lakoff 1987)、
概念隐
度,
假设这其中存在着更为根本的、
同一的认知机制, 喻的不变原则(Lakoff 1990)以及认知语法(Langacker
因而不管是隐喻、
转喻抑或隐转喻,
都可以融合在同一 1987,1991)等概念和理论均涉 及 拓 扑 结 构,Talmy
认知理论框架内进行归并讨论。
因此,
我们将在下文尝 (2000)也详细探讨了封闭类语言的拓扑性。国内研究
试引入拓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从认知拓扑的视角 者对拓扑学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
出发探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共同的认知拓扑本质。 探讨。文旭和赵耿林(2017)首次提出了“认知拓扑语
· 19 ·
言学”
的概念,
认为“将拓扑学的思维和方法运用到认 多少,往往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在寻求隐喻共享要素
知语言学研究中是一种新方法和新趋势”
。人类对客观 的认知拓扑过程中,认知主体若在认知目标、认知背
世界的心智认知可以看作是对客观世界基于拓扑不变 景以及主观意向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则共享要素的
性的拓扑变换,
而语言表征则是对自身心智认知的拓 数量和质量上也会有显著差异。有些共享要素非常
扑变换。客观世界、心智概念和语言这三者内部和之 凸显,
几乎成为人类的共识,
因此,
语言表述中无需提
间存在拓扑性并具有拓扑同构关系(张雪梅,刘宇红 及该共享要素就可让人领会其意义,如“人山人海”
2018,
2019b),认知拓扑实质上就是从客观世界到概 “这人是个老狐狸”等。有些共享要素并不凸显,需要
念,
从概念到语言符号的实现过程和手段。 在语言表述上直接明示和强调特定的拓扑视角,如
3. 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的认知拓扑观 例[4]的“放射光芒”
和例[5]的“喧腾”

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 [4] 她是夜明珠,
暗夜里,
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雷
两大认知手段,同时也拥有具体的语言表述,从更高 抒雁《小草在歌唱》

维的角度看,二者都具有认知拓扑的本质,下文将就 [5] 霎时间,
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
二者的这一本质展开探讨。 《十月长安街》

—“要素共享”
3.1 概念隐喻的认知拓扑本质—— 另外一些隐喻在语言表述中虽然明确提及了源
概念隐喻是遵循不变原则的跨概念域的系统映 域与目标域两个概念,
但由于目标域概念是抽象的或
射。不变原则产生的基础是源域与目标域两个概念 不为人所熟知的,因此认知主体需要在较为熟悉的
认知域之间的“相似性”
,即源域与目标域所包含的某 源域概念中寻找凸显性强的属性特征作为拓扑性共
些属性具有相似之处。 享要素。例如:
[1]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6] Mark Twain’
s work is a mirror of America.
以例[1]来看,
“月亮”和“玉盘”都是圆形外形,即 [7] Life is a journey.
使喻底不明示,外形的相似性依然十分明显。而“圆 例[6]中“镜子”源域这一具体概念中最重要的功
形外形”是二者共享的一个特征,这就是二者的拓扑 能属性“反射”成了共享要素,例[7]中,
“旅途”源域中
不变性,正是因为这个拓扑不变性连通了“月亮”和 的“起点”
“终点”
和“线性特征”
均构成了共享要素。能
“玉盘”这两个概念。也就是说,隐喻的产生是因为 发现事物之间新的共享要素并建构拓扑关系体现了
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可以共享某一个或若干个要素, 人的创造性。特别是在创作诗歌时,人们往往会根据
这些共享要素就形成了拓扑不变量,连通了两个概 赋诗时特定的场景灵机一动,发现或者从主观意向
念认知域。概念的本质包括四个方面:形式结构、来 出发想象出两个事物概念之间的共享要素, 从而“创
源、作用功能、特征属性(徐盛桓 2009)。Pustejovsky 造出新的相似性”
(Black 1962:
37),
形成富有表现力、
(1996:
76)也指出,
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在组成关系、形 感染力的“创新隐喻”。通过发现共享要素,把具体概
式、用途和功能与来源四个方面具体化。因而,隐喻 念中的属性拓扑至抽象概念中,
也充分体现了概念隐
的共享要素范围也就涵盖上述各个方面。 喻的认知功能。
从认知拓扑机制来看,任何两件事物只要能找 例如,时间就是一个抽象概念,对时间概念的认
到一个共享要素,就可以建立拓扑通道,生成隐喻。 知和表征都是隐喻性的;也就是说,通过把客观空间
如果两域之间拥有多个共享要素,
要素之间不一定是 中运动的事物所具有的某些属性(如方向性、不可逆
离散的关系,
也有可能保留了某种固定不变的拓扑关 性、
持续性、
分段性和可测量性等)提取出来建构时间
系或拓扑结构。如: 的概念内涵。如在“Time flies”这个隐喻中,时间被隐
[2] All the world’
s a stage. (Shakespeare) 喻为一个单矢向的运动物体(Lakoff & Johnson 1980:
[3] 医生是屠夫。 42)。客观三维空间的事物由于引入了时间维度,才
例[2]中,
“世界”和“舞台”两个概念认知域之间 形成事件即事物的运动,才有了起始点和终结点,才
可以拥有多个共享要素与拓扑关系或结构,
如“场地” 能在人的概念空间形成专有的或临时的事件认知
和“人物”
,以及“人物”
必须在“场地”
的空间范围内这 域。在包含时间的隐喻中,时间既可以物化为一个概
一拓扑结构。在例[3]的隐喻中,共享要素可以有 念实体,
作为目标域或源域概念与另一概念共享某些
“施事”
“受事”
“工具”
“目的”等多个,且它们之间还 要素,
如在“岁月如梭”
隐喻中强调了“时间”
与“梭”

有一定的拓扑关系。 共享要素“速度快”。同时,时间本身或其某一概念属
然而两个概念之间是否具有共享要素及其数量 性也能作为共享要素,如例[7]中“生命”和“旅程”的
· 20 ·
共享要素“起点”和“终点”之间还暗含了与时间顺序 扑视角,
因而可以生成不同的语用转喻。例如:
相关的“矢向”
(从“起点”
到“终点”
)这一共享要素。 [9] 你有钱吗?/Do you have dollars?
—“极限关系”
3.2 概念转喻的认知拓扑本质—— 例[9]中的“钱”除了表示字面意思外,在不同的
“不变原则”
无论是“意象图式” 还是“合成空间理 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转喻意义。如在商场语境中,
论”
,都有着明显的拓扑学的印记,也使得隐喻的认 “钱”可表示“足够的支付能力”
,整句话意为“说话人
知拓扑较之转喻更易于理解。但实际上,转喻也是以 怀疑听话人是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购物”
,也可表示
认知拓扑为基础的。 “支付的意愿”
即“说话人想要购物,
要向听话人借钱”

在拓扑学中,
几何图形在被弯曲、
拉大、
缩小或任 而若在深夜小路的语境中,则可能意味着“一定数量
意变形的情况下,其中的一些点仍能保持不变,即在 可以牺牲的财物”
,即说话人想要向听话人打劫。
变形过程中原来不同的这些点未被重合为同一个点 此外,
“极限关系”
不仅因拓扑视角不同而具有多
或产生新点,原来图形的这些点与其变形后的点之 样性,
它还可以置于不同的概念层级中,
概念转喻既可
间仍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而且原图形的这些点与 以发生在同一概念(包括临时概念)中,
也可以发生在
其邻近点的相对位置仍保持不变,那么原图形的这 同一认知框架或同一认知域(矩阵)内。
“极限关系”

些点与其邻近点之间具有“极限关系”
。 仅可以指同一概念下的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概念的关
概念与概念之间或者概念内的属性之间也具有 系,
也可以指概念认知域矩阵中低层级概念与高层级
这种“极限关系”。譬如,在一个逻辑空间中出现的一 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在“消费”
认知域矩阵下的“商品”
个点并不能决定它自己的存在,而是通过这个点与其 “卖家”
“买家”
之间及其与“消费”
概念整体的关系。
他点的外围关系来确定的,
它的存在依赖于其他的点 还需要指出的是,就包含时间的转喻而言,时间
(江怡 2008:75)。同理,一个概念中某个要素不是由 概念同样可以以“部分—整体”的极限关系为核心进
该要素本身决定的,
而是其与邻近要素之间的相对不 行转喻。这个“部分—整体”
关系不仅包括部分时间、
变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极限关系来决定的。这种“极限 时间的特征、
时间的象征标志(如计时设备等)或附属
关系”体现了拓扑不变性;而概念(要素)之间则互为 物与时间概念整体之间所具有的不变的极限关系,
“极限”
或“邻域概念”
。 更包括事件认知域中各要素(如子事件)之间按照一
这种
“极限关系”
或“邻域概念”
为转喻提供了拓扑 定的时间顺序生成的极限关系(如因果关系)。Lakoff
通道,
如转喻中最典型的
“部分—整体”
关系(Radden & (1987:
78)提出了
“驾乘交通工具的理想化认知模型”

K觟vescse 1999: 49):
“部分”之于“整体”在概念空间中 认为对
“How did you get here?”
(你怎么到这的?
)这一
相对关系的不变这一点可以被提取出来作为拓扑不变 问题的不同回答即“I waved down a taxi”
(我招手拦
量,形成“部分—整体”的极限拓扑关系,籍此“部分” 了辆出租车)
“I have a car.”
(我有辆车)
“I drove.”
(我
与“整体”概念之间可以互为转喻。概念的任一要素 开车的)
“I got into a car.”
(我上了辆车)以及“I parked
如组成部分、属性、标志和附属物甚至范畴成员都可 my car out.”
(我把车停外面了)代表了以“驾乘事件”
以作为“部分”
(Croft & Cruse 2004:
90-91),然而选取 的不同部分来代替该理想化认知模型这一整体,从
哪个“部分”
来转喻概念“整体”
需要一定的拓扑视角, 而生成了多个转喻。这些回答中除了第二种是以“交
如在“新面孔”
“pretty face(漂亮的人)”这类转喻表述 通工具”
、第三种是以“交通方式”与该事件模型之间
中,由于“面孔”在识别人时一般具有决定性地位,这 的极限关系进行转喻之外,
其他三个回答分别选取了
使得这个视角下其与“人”这一概念整体之间的极限 事件发展时间顺序上的某个子事件节点(如“召唤出
关系可以被凸显出来构成转喻。由于拓扑视角的转 租车”
“上车”
“停车”等)与整个事件之间的动态极限
换,
有些原本不太凸显或传统意义上并非相邻的极限 关系进行转喻。
关系被凸显出来,
从而形成“创新转喻”
。例如: 3.3 隐转喻的认知拓扑本质—— —复合拓扑
[8]“一动不动”
“万紫千红”彩礼重 农村男青年 Goossens(1990)首 先 提 出“metaphtonymy(隐 转
结婚难。(张志龙等 2018) 喻)”来指称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过程相互作用的现
—“一动
新华网对部分农村现代彩礼的描述—— 象,并归纳出隐喻和转喻的四种互动模式。在此基础
“万紫千红”通过在特定拓扑视角下强调车、房
不动” 上,其他学者也提出了多种隐喻、转喻的相互作用模
子、钞票的某一属性(如运动性、颜色)建立其与现代 式。然而,在认知拓扑的高维视域下,隐转喻的认知
彩礼之间的极限关系,
从而转喻了现代彩礼本身。 实际上是两种拓扑机制复合应用、共同发挥作用的
此外,同一句话由于不同语境而产生不同的拓 过程。如下例:
· 21 ·
[10] 他就是个榆木脑袋! 认知拓扑基础:
(1)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因具有共
[11] 这个人做题一向喜欢走捷径。 同的可辨识的拓扑性质即“共享要素”而连通;
(2)转
[12] 如何打动跑友用脚投票,
“最美赛道”三亚马 喻因本体和喻体之间在一定的视角下拥有某种“极限
拉松不止靠风光。(马作宇 2018) 关系”
而具备了替代的基础;
(3)在隐转喻中,
“共享要
例[10]中,
“他”
和“榆木”
之间拥有“坚硬、
死板、
不 素”
和“极限关系”
两种拓扑机制则复合共同作用。
灵活”
的共享要素,
是为隐喻;
而“他”
和“脑袋”
之间又 4. 结语
具有“整体-部分”的极限关系,是为转喻。显然,两种 隐喻和转喻以及隐转喻尽管在语言表述以及认
拓扑机制先后使用, —“脑筋死,
提取了拓扑不变量—— 知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区别,但是在本质上,它们
不灵活的人”。例[11]中,
“ 走”这一行为与“捷径”这 的认知机制具有统一性。提升至认知拓扑这一高维
一对象之间具有极限关系,是一种转喻;同时,
“走捷 视域下,
隐喻、
转喻和隐转喻可以归并研究,
三者分别
径”本身可以提取出“做事选择巧办法”的共享要素, 以共享要素或/和极限关系建构拓扑不变量,作为生
连通
“做题”
的目标域和
“走路”
的源域。例[12]中,
通常 成隐喻、转喻与隐转喻的认知基础。隐喻、转喻与隐
投票这一行为需要用“手”
来投下选票,
大多具有政治 转喻这三者都必须采用特定的拓扑视角才能使得源
意义,而在商场、餐馆、旅游景点甚至股市等场所,客 域与目标域生成共同的拓扑性。拓扑视角的提取与
—“脚”来做出偏好
人是用踏入该场所的身体部分—— 认知主体既有的概念知识体系相关,也可以从临时
性选择的,因此在此视角下,
“脚”这一部分可以转喻 概念范畴或语用场景里获得。如何获取恰适的拓扑
“客人”
的概念整体;
同时,
“投票”
可以提取出“做出选 视角以及在隐转喻中如何从多个拓扑视角提取充分
择”
的共享要素来隐喻
“选择消费等场所”
这一行为。 足量的拓扑不变量,
值得进一步研究。从认知拓扑这
由于概念具有层级性,因而不管是隐喻涉及的 一认知语言学的新视角、高维视角出发,不仅可以为
“共享要素”
还是转喻涉及的“邻域概念”
,乃至源域和 隐喻、
转喻、
隐转喻提供更为经济简洁的阐释,
还可以
目标域概念之间,
都有可能互相包含,
互为上下级,使 为词义拓展、
双关语、
歇后语、
习语和谜语等语言现象
得隐转喻的认知过程变得较为复杂。隐转喻的复合拓 提供新的研究范式。
扑认知过程中往往涉及“共享要素”和“极限关系”的 参考文献:
陈香兰. 2015. 汉语独特隐转喻存体存态观——
—基于汉语古诗二
先后顺序与相互作用,
而且这种复合拓扑的结果往往
字词的研究[J]. 外语学刊(5):
53-56.
并非两种拓扑机制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1+1>2”

江怡. 2008. 什么是概念的拓扑空间[J]. 世界哲学(5):71-77.
增幅效应,
也就是说,
在隐转喻的认知加工过程中,共 陆俭明. 2009. 隐喻、转喻散议[J]. 外国语(1):
44-50.
享要素和极限关系的共同作用效果值得关注。 马作宇. 2018. 如何打动跑友用脚投票,
“最美赛道”三亚马拉松不
一些语言表述很难明确区分为隐喻或转喻,这 止靠风光[EB/OL].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
是因为拓扑的视角不同,难以区分其拓扑的运作机 2024852.[2019-03-27].
文旭,
赵耿林. 2017. 认知拓扑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新趋势[J]. 东
制是基于“共享要素”还是“极限关系”。事实上,两种
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
2-6.
拓扑机制共同作用的复合拓扑能更好地解释这类语
—转喻机理新论[J]. 外国语(3):
徐盛桓. 2009. 外延内涵传承说——
言现象。例如: 2-9.
[13] 一日不见,
如隔三秋。 印世海. 2012. 概念拓扑同化论[J]. 外国语(5):46-53.
“秋天”作为四季中的一季,从“部分-整体”的极 张雪梅,刘宇红. 2018.“低凸显假设”视域下别解字谜的拓扑认知

限关系出发可以认为此句为转喻。然而,如果提取 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110-115.
张雪梅,刘宇红. 2019a.“语义三角”的认知拓扑性探析[J]. 外语学
“秋天”
这一季节中“万物开始萧条、
悲伤”
等共享要素
刊(2):
8-14.
的话,这句话也可以视为隐喻。在实际认知过程中,
张雪梅,
刘宇红. 2019b. 认知拓扑视域下谜语的界定与分类探析[J].
认知主体往往启用复合拓扑机制,从而获得更为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130-140.
富的认知体验。同理,例[3]中若将“医生”和“屠夫”都 张志龙,李劲峰,陈尚营. 2018. 春节期间部分农村地区出现“相亲
作为“能操刀决定生死的职业”这一概念内的范畴成 热”,找个媳妇为啥这么难?
[EB/OL]. http://www.xinhuanet.com/

员,这个概念所属成员较少,可产生“部分-部分”的 politics/2018-02/27/c_1122461090.htm.[2019-05-21].
赵彦春. 2014. 隐喻的维度、机制及归并[J]. 外语教学(2):
1-15.
拓扑极限关系,
从而产生复合拓扑。
朱建新,左广明. 2012. 再论认知隐喻和转喻的区别与关联[J]. 外
综上所述,隐喻、转喻和隐转喻的认知机制都可 语与外语教学(5):
59-62.
以从更高维度的认知拓扑视角得到统一的解释,三 Aristotle. 2013. Poetic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者均以寻求源域和目标域的拓扑不变量作为共同的 (下转 30 页)
· 22 ·
其认知解释[J]. 外语学刊(1):60-64. [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吕叔湘. 1942. 中国文法要略[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Langacker, R.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
庞加光. 2015. 概念语义学视角下的形容词谓语自足性[J]. 现代外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语(3):293-302. Langacker, R. W. 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2):
尚新. 2007. 英汉体范畴对比研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Descriptive Application[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沈家煊. 1995a.“语法化”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4):17- Langacker, R. W. 1993.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 Cognitive
24. Linguistics 4(1): 1-38.
沈家煊. 1995b.“有界”与“无界”
[J]. 中国语文(5):367-380. Langacker, R. W. 1999.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 Berlin:
沈家煊. 2004. 再谈“有界”与“无界”
[C]∥语言学论丛(第三十辑). Mouton de Gruyter.
北京:商务印书馆. Langacker, R. W. 2008. Cognitive Grammar: A Basic Introduction[M].
孙鹏飞. 2018. 形容词谓语句的标记手段及其功能透视[J]. 上海对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外经贸大学学报(3):76-86. Langacker, R. W. 2017. Readings in Cognitive Grammar[M]. Shanghai:
邢福义. 1981. 词类难辨[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徐通锵. 1997. 语言论[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Talmy, L. 2000.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 Concept
张国宪. 2006.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认知与功能研究[M]. 北京:商务 Structuring Systems[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印书馆. 收稿日期:
2020-09-19
左思民. 1998. 试论“体”
的本质属性[J]. 汉语学习(4):7-11. 作者简介:
陈晓燕,
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英汉语法。
Evans, V. & M. Green. 2006.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责任编辑:
梁婧玉)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上接 22 页)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rmstrong, M. A. 1983. Basic Typology[M]. 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 Lakoff, G. & M. Turner. 1989.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Business Media. to Poetic Metaphor[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arcelona, A. 2000. On the Plausibility of Claiming a Metonymic Langacker, R.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
Motivation for Conceptual Metaphor in“Metaphor and Metonymy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t the Crossroads”
[M]. Berlin/New York: Moulton de Gruyter. Langacker, R. W. 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2):
Black, W. 1962. Models of Metaphor[M]. Cornell: Cornell University Descriptive Application[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ress. Langacker, R. W. 1993.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J]. Cognitive
Croft, W. & D. A. Cruse.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M]. Cambridge: Linguistics 4(1): 1-3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aget, J. & B. Inhelder. 1956.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Space[M].
Fauconnier, G. 1997.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ustejovsky, J. 1996. Generative Lexicon[M]. Cambridge: MIT Press.
Fauconnier, G. & M. Turner. 2002.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Radden, G. 2000. How metonymic are metaphors?[C]∥A. Barcelona.
Blending and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 New York: Basie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 Berlin/New York: Moulton
Books. de Gruyter: 93-108.
Geeraerts, D. 2002. The interaction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Radden. G. & Z. K觟vecses. 1999. 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C]∥
composite expressions[C]∥R. Dirven & R. P觟rings. Metaphor Klaus -Uwe Panther & G. Radden.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rlin/New York: Thought.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7-60.
Mouton de Gruyter: 434-465. Riemer, N. 2002. When is a metonymy no longer a metonymy?[C]∥
Goossens, L. 1990. Metaphtonymy: the interaction of metaphor and R. Dirven. & R. P觟rings.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metonymy in expressions for linguistic action[J].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Contrast.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379-406.
1(3): 323-340. Ruiz de Mendoza, F. J. 1997. Metaphor, metonymy and conceptual
Jakobson, R. & H. Morris. 1956. Two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wo interaction[J]. Atlantis 19(1): 281-295.
Types of Aphasic Disturbances in Fundamentals of Language[M]. Talmy, L. 2000.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 Cambridge: MIT
Paris & The Hague: Mouton. Press.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收稿日期:
2021-02-01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作者简介:
王怿旦,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刘宇
Lakoff, G. 1990. The invariance hypothesis: is abstract reason based 红,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张雪梅,博士,
on image-schemas?[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1): 39-75. 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责任编辑:
张蕊)
· 30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