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6

密质骨多尺度微结构及力学行为研究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学生姓名:刘玉玺

指导老师:陈 斌 教 授

专 业:力 学

学科门类:工 学

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二 O 一七年五月
Investigations of Multi-scal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Cortical Bone

A Thesis Submitted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octor’s Degree of Engineering


By
Liu Yuxi

Supervised by Prof. Chen Bin


Specialty: Mechanics

Colleg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of


Chongqing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May 2017
中文摘要

摘 要

经过数千万年的自然选择进化,动物的骨骼具有了高的强度、刚度及断裂韧
性。骨的优良力学性质密切相关于其内部多级微结构,对骨优良力学性质与其多
级微结构关系的研究,可以为人造高性能仿生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重要指导。
本文通过力学实验测试、观察实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
究了骨优良力学性质与其多级微结构的关系。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得到的结论如下:
① 通过单轴宏观压缩实验测试了牛股骨密质骨纵、横向试样的宏观力学性
质,对比分析了试样取向、取样位置及应变率对密质骨力学行为的影响,进而对
试样的断裂路径及断面进行了宏观与微观观察。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牛股骨密质
骨具有明显的压缩各向异性力学性质。观察结果表明,纵向试样的断裂路径沿试
样的纵向,而横向试样的断裂路径与试样纵向约为 45º。横向试样断裂表面的粗糙
度较大,断裂过程消耗的断裂能较多。基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理论,分析了骨纵
向试样弹性模量与极限强度大于横向试样弹性模量与极限强度的机理,说明了密
质骨压缩各向异性力学性质与其骨单元的方向密切相关。
② 通过对牛股骨密质骨四个不同方向试样的宏观弯曲实验、断面微结构观察
以及断裂韧性和分形维数计算,研究了密质骨的断裂韧性及微结构特征与断面分
形维数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四个不同方向试样的断裂能和断裂韧性存在明
显差异,这说明密质骨的断裂行为与其取向有关。在弯曲断裂过程中,0º 试样的
断裂路径发生明显的偏转和折拐,而 90º 试样的断裂路径近似沿骨的纵向扩展,几
乎没有发生裂纹偏转和折拐。采用计盒维数法计算了四个不同方向试样断面的分
形维数,结果表明骨的分形维数与其断裂韧性呈正相关的关系。密质骨的弯曲各
向异性力学性质也与其骨单元方向密切相关。
③ 根据三点弯实验结果可知,断裂试样的断裂路径发生明显的裂纹偏转和折
拐。建立了三种含有微裂纹的密质骨细观分析模型:单个骨单元-骨间质密质骨模
型、多个骨单元-骨间质密质骨模型及多个骨单元-黏合线-骨间质密质骨模型,基
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法,在细观尺度上对比分析了骨单元和黏合线对
骨间质中裂纹扩展能力和扩展路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骨单元与骨间质的模
量比大于 1 时,骨单元阻碍微裂纹的扩展;模量比小于 1 时,骨单元促进微裂纹
的扩展。多个骨单元模型中骨单元对加速或阻碍微裂纹扩展有更明显的影响。黏
合线阻碍微裂纹扩展,并使微裂纹的扩展路径发生偏转和折拐。
④ 密质骨断面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骨单元中非均匀分布着椭圆形腔
隙,且其长轴沿骨单元的环向(环向椭圆形腔隙)
。根据观察结果,建立了三种骨

I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单元细观分析模型:环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径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和
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通过对比这三种模型在冲击及挤压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及损伤演化情况,分析了腔隙方向和形状对骨单元体抵抗冲击与微损伤能力的影
响。结果表明,骨单元的环向椭圆形腔隙能有效改善骨单元的冲击应力集中,增
强骨单元的抗冲击能力。损伤分析结果也表明骨单元的环向椭圆形腔隙使微裂纹
沿着骨单元的环向扩展,从而避免其沿骨单元的径向扩展进入哈弗氏管造成骨单
元破坏。
⑤ 骨单元各层环形骨板中的矿化胶原纤维螺旋环绕哈弗氏管,并且相邻骨板
层中的纤维夹角约呈 30°递增。建立 4 种纤维螺旋夹角分别为 15°、30°、45°和 90°
的仿骨单元复合材料模型,并采用渐进损伤法和 Hashin 失效准则,对这 4 种仿骨
单元复合材料模型进行低速冲击损伤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纤维螺旋夹角为 30°
的骨单元复合材料模型,其抗冲击损伤的能力最大。说明了骨单元中矿化胶原纤
维螺旋夹角为 30°的周期性螺旋铺层结构能有效提高密质骨抵抗外界冲击的能力,
研究结果可为高性能仿生复合材料的研制提供有益指导。
⑥ 根据密质骨矿化胶原纤维中羟基磷灰石晶体的排列结构,建立羟基磷灰石
晶体在胶原蛋白基体中交错排列结构细观分析模型,研究了羟基磷灰石晶体在胶
原蛋白基体中交错排列微结构的结构参数、体积分数对密质骨弹性模量和断裂韧
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质骨的弹性模量随羟基磷灰石晶体含量的增加呈非线性
增加。根据交错结构的裂纹扩展路径及断裂桥联现象,分析了羟基磷灰石晶体结
构参数及其含量对密质骨断裂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晶体片长宽比及其
含量的增加,羟基磷灰石晶体交错结构的断裂韧性明显增大。羟基磷灰石晶体交
错排列微结构有助于增强密质骨的断裂韧性。

关键词:密质骨,力学实验,强韧性机理,螺旋铺层结构,有限元分析

II
英文摘要

ABSTRACT

After natural evolution of tens of millions years, animal's bones have high strength,
stiffness and fracture toughness. The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bon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internal multi-level microstructure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the
bones can provide important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artificial high-performance
composite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rtical
bone and its microstructures a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al methods of
mechanics tests, microstructural observations,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e main works and obtained contribution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listed as
follows:
① The macroscop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al
specimens of cortical bone are tested by uniaxial compression experiment. The effects
of the orientations, positions and strain rate of the specimens on their mechanical
behaviors are analyzed. It is shown that the bone possesses obvious anisotropic
properties. After the test, the fracture paths and the fracture surfaces of the fractured
specimens are observed by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experiments.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fracture path of the longitudinal specimens is along their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the fracture path of the transversal specimens makes about 45º from their
longitudinal direction. The roughness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of the transversal
specimens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longitudinal specimens. The mechanisms of elastic
modulus and ultimate strength of the longitudinal specimens are larger than that of
transversal specimens are analyzed based on micromechanics theory. It is revearled that
the anisotropic property of the bone is related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osteons in bone.
②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racture toughness of cortical bone,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ractal dimensions of fractured surfaces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bending tests,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of four different fracture surface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fracture toughness and fractal dimension. The test results shown that the
fracture energy and fracture toughness of the four different specimens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fracture behavior of cortical bone is related to its
orientation. In bending process, the fracture path of the 0º specimen (transversal fracture)

III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is obviously deflected and folded, and the fracture path of the 90º specimen
(longitudinal fracture) approximates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bone, with
almost no deflection. The fractal dimensions of the specimens of the four different
directions are calculated by box dimension method. It is shown that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bone is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its fracture toughness.
③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three-point bending experiment,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fracture paths of the fracture specimens have obvious crack deflection. Three
different osteon and micro-crack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effects of material
parameters, osteon and cement line on crack propagation and its propagation path are
analyzed based on linear elastic fracture mechanics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steon blocks the propagation of microcracks when the modulus
ratio of osteon and interstitial bone is greater than 1, the osteon promotes the expansion
of the microcracks when the modulus ratio is less than 1. Osteons have a more
pronounced effect on accelerating or blocking microcracks propagation in the model of
multiple osteons.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cement line prevents the propagation of
microcracks and deflects the propagation path of microcracks.
④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ation results of fracture surfaces of
cortical bone show that the elliptic lacunae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osteons, and their
long axes are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osteons (circumferential-elliptic
lacunae).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al results, three kinds of osteon models with different
lacunae (circumferential-elliptic lacunae, radial-elliptic lacunae and circular lacunae)
are established. The effects of the direction and shape of the lacunae on the impact
resistance and micro-damage of osteons are investigated, by comparing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damage evolution of the three models under impact and squeezing load.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circumferential-elliptic lacunae of the osteon are the result of
natural optimiza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enhance the impact resistance of osteons. The results of damage analysis show that the
circumferential-elliptic lacunae of osteons can specify the initiation position and
propagation direction of microcracks, and making the microcracks propagation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to avoid it entry into Haversian canal and caused the
destruction of osteon.
⑤ Haversian canals are surrounded by mineralized collagen fibers of the annular
bone lamellae, and the interval angle of the fibers in adjacent bone lamellae is about 30°.
Four kinds of the composite models with different fiber spiral interval angles (15°, 30°,

IV
英文摘要

45° and 90°)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four models are analyzed using low-speed impact
damage analysis based on progressive damage method and Hashin failure criterion.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e model with the spiral interval angles of 30°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resistance. It 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periodic spiral laminar
structure of mineralized collagen fibers in osteon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mpact resistance of cortical bone.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usefu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biomimetic composites.
⑥ Based on the arrangement of hydroxyapatite crystals in mineralized collagen
fibers of cortical bone, the mesoscopic model of staggered structure of hydroxyapatite
crystals is established. The effects of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volume fraction of
the hydroxyapatite crystals on the elastic modulus and fracture toughness of cortical
bone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elastic modulus of cortical bone increases
non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volume fraction of hydroxyapatite crystals.
According to the crack propagation path and fracture bridging phenomenon of the
staggered structure, the effects of the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th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hydroxyapatite crystal on the fracture toughness of the cortical bone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acture toughness of staggered structure is obvious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spect ratio and volume fraction of the crystal plate. It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staggered microstructure of hydroxyapatite crystals helps to
enhance the fracture toughness of cortical bone.

Keywords: Cortical bone, Mechanical experiment, Toughness mechanism,


Spiral-lanimated structur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V
目 录

目 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 III
1 绪 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骨的结构及组成 ....................................................................................................................... 1
1.2.1 骨的结构 ............................................................................................................................ 1
1.2.2 骨的组成 ............................................................................................................................ 4
1.3 骨的力学行为 ........................................................................................................................... 7
1.3.1 骨的准静态力学行为 ........................................................................................................ 7
1.3.2 骨的动态力学行为 .......................................................................................................... 10
1.4 骨的断裂特性及增韧机理 ..................................................................................................... 12
1.4.1 骨的断裂特性 .................................................................................................................. 12
1.4.2 骨的增韧机理 .................................................................................................................. 14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 ..................................................................................... 15
2 密质骨的压缩实验及细观分析 ............................................................................... 19
2.1 引言 ......................................................................................................................................... 19
2.2 压缩实验 ................................................................................................................................. 19
2.2.1 压缩实验准备 .................................................................................................................. 19
2.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2.3 观察实验 ................................................................................................................................. 23
2.3.1 实验准备 .......................................................................................................................... 23
2.3.2 实验结果 .......................................................................................................................... 24
2.4 密质骨力学性质的细观分析 ................................................................................................. 26
2.4.1 骨的弹性模量 .................................................................................................................. 26
2.4.2 骨的极限强度 .................................................................................................................. 28
2.5 本章小结 ................................................................................................................................. 30
3 密质骨的弯曲与断裂实验及断面分形分析 .................................................... 31
3.1 引言 ......................................................................................................................................... 31
3.2 密质骨弯曲实验 ..................................................................................................................... 31
3.2.1 实验准备 .......................................................................................................................... 31

VII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3.3 密质骨断裂力学实验 ............................................................................................................. 34
3.3.1 实验准备 .......................................................................................................................... 34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3.4 观察实验 ................................................................................................................................. 36
3.4.1 实验准备 .......................................................................................................................... 36
3.4.2 实验结果 .......................................................................................................................... 36
3.5 断面分形维数计算 ................................................................................................................. 40
3.5.1 计算方法 .......................................................................................................................... 40
3.5.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1
3.6 本章小结 ................................................................................................................................. 43
4 骨单元对骨间质微裂纹扩展的影响 .................................................................... 45
4.1 引言 ......................................................................................................................................... 45
4.2 无黏合线骨单元模型 ............................................................................................................. 46
4.2.1 单个骨单元模型 .............................................................................................................. 46
4.2.2 模型分析结果与讨论 ...................................................................................................... 48
4.2.3 多个骨单元模型 .............................................................................................................. 49
4.2.4 模型分析结果与讨论 ...................................................................................................... 51
4.3 有黏合线骨单元模型 ............................................................................................................. 54
4.3.1 模型结构与材料参数 ...................................................................................................... 54
4.3.2 模型分析结果与讨论 ...................................................................................................... 55
4.4 微裂纹扩展路径分析 ............................................................................................................. 57
4.4.1 模型与材料参数 .............................................................................................................. 57
4.4.2 分析结果与讨论 .............................................................................................................. 58
4.5 本章小结 ................................................................................................................................. 60
5 骨细胞腔隙对骨单元力学性质的影响............................................................... 61
5.1 引言 ......................................................................................................................................... 61
5.2 骨单元微观结构 ..................................................................................................................... 62
5.3 骨单元模型冲击分析 ............................................................................................................. 63
5.3.1 骨单元模型的建立 .......................................................................................................... 63
5.3.2 分析结果与讨论 .............................................................................................................. 64
5.4 腔隙模型挤压分析 ................................................................................................................. 66
5.4.1 腔隙挤压模型的建立 ...................................................................................................... 66

VIII
目 录

5.4.2 分析结果与讨论 .............................................................................................................. 66


5.4.3 应力集中理论分析 .......................................................................................................... 68
5.5 骨单元模型挤压损伤分析 ..................................................................................................... 69
5.5.1 挤压损伤模型 .................................................................................................................. 69
5.5.2 挤压损伤准则 .................................................................................................................. 70
5.5.3 分析结果与讨论 .............................................................................................................. 71
5.6 本章小结 ................................................................................................................................. 72
6 骨单元矿化胶原纤维螺旋铺层结构分析 ......................................................... 75
6.1 引言 ......................................................................................................................................... 75
6.2 纤维螺旋铺层结构模型 ......................................................................................................... 76
6.3 材料失效准则分析 ................................................................................................................. 78
6.3.1 损伤失效准则 .................................................................................................................. 78
6.3.2 材料退化方案 .................................................................................................................. 79
6.3.3 渐进损伤分析流程 .......................................................................................................... 79
6.4 分析结果与讨论 ..................................................................................................................... 80
6.4.1 铺层方式对接触特性的影响 .......................................................................................... 80
6.4.2 铺层方式对抗损伤能力的影响 ...................................................................................... 84
6.4.3 铺层方式对能量耗散的影响 .......................................................................................... 89
6.5 本章小结 ................................................................................................................................. 90
7 矿化胶原纤维磷灰石晶体交错排列结构分析 ............................................... 93
7.1 引言 ......................................................................................................................................... 93
7.2 交错结构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 93
7.2.1 结构参数定义 .................................................................................................................. 93
7.2.2 无重叠交错排列结构 ...................................................................................................... 95
7.2.3 重叠交错排列结构 .......................................................................................................... 97
7.2.4 密质骨弹性模量分析 ...................................................................................................... 98
7.3 交错结构的强韧机理 ........................................................................................................... 100
7.3.1 裂纹扩展路径增韧分析 ................................................................................................ 100
7.3.2 交错结构桥联增韧分析 ................................................................................................ 103
7.4 本章小结 ............................................................................................................................... 106
8 结论及展望 ....................................................................................................................... 109
8.1 全文总结 ............................................................................................................................... 109
8.2 展望 ....................................................................................................................................... 110

IX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致 谢 .................................................................................................................................... 113
参考文献 .................................................................................................................................... 115
附 录 .................................................................................................................................... 125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25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25

X
1 绪 论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自然生物材料的优良力学性质和微结构特征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通过对自然生物材料的细观观察,发现自然生物材料几乎都是复合材料,如生物
矿物(骨、牙、贝壳等)和结构蛋白(胶原纤维、蚕丝、蜘蛛丝等) [1-4]。为了适应环境,
经过不断的进化,自然生物复合材料形成了不同的微结构并具备特定的材料功能。
近年来,人类试图从自然生物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态、行为和功能的关系研究中
得到启发,以解决新材料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满足航空航天、医疗、
机械等领域对材料特殊力学特性的要求。目前,将自然生物复合材料优良的微纳
米结构特征,引入到仿生复合材料的设计中,已经成为材料科学极为活跃的前沿
研究领域。
哺乳动物的骨是哺乳动物躯体中重要的生物硬组织。经过数千万年的自然选
择进化,哺乳动物的骨具有了高的强度、刚度及断裂韧性,为动物躯体的支撑和
运动的完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已经表明骨是由矿物质晶体(羟基磷灰
石)和胶原蛋白构成的、具有多级结构特征的自然生物复合材料。矿物质晶体和
粉笔一样脆,而胶原蛋白和人的皮肤一样软。然而它们所构成的哺乳动物的骨却
具有高的比刚度和比强度[5-6]。骨的优良力学性质密切相关于其内部优化的微结构,
对骨的优良力学性质与其内部优化的微结构关系的研究,可为人造高性能仿骨复
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有益指导。

1.2 骨的结构及组成
1.2.1 骨的结构
骨作为一种多级结构材料,它在动物体中起着支撑动物躯体及保护器官等重
要作用。此外,它具有自愈合和再生的功能。骨的基本结构如图 1.1 所示。
骨主要有两种类型:密质骨和松质骨。密质骨位于骨的外部,具有高的强度、
刚度及密度,承担骨的主要载荷。而松质骨位于密质骨的内部,具有相对低的强
度、刚度、密度和高的抗冲击性能,长骨两端的松质骨可起到分散载荷的作用。
密质骨进一步分为骨单元、骨间质和丛状骨。骨单元是构成密质骨的主要组织,
支持骨重生过程所需的营养。骨单元由定向且成同心的环形骨板组成。骨板中的
胶原纤维呈螺旋形,相邻骨板中的胶原纤维相互保持一定的角度(图 1.2)。骨单元
的直径为 150-250 μm,骨单元的轴线与骨的长轴平行。骨间质为片状晶体(骨重
建后的残余物)填充在骨单元的周围。丛状骨存在于一些生长速度快的动物的骨

1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中[7]。

图 1.1 股骨结构图
Fig 1.1 Structure of femur

图 1.2 骨单元的结构
Fig 1.2 Structure of osteon

骨的优良力学特性与其多级结构有关。根据骨组织的尺度水平,可从四个尺
度水平来描述密质骨的多级结构,即从纳米级到中等尺度水平,如图 1.3 和表 1.1
所示。
纳米尺度(I 级),即矿化胶原纤维尺度,其尺度大小从几纳米至几百纳米。
矿化胶原纤维是由有机相、无机相和水组成的复合结构。I 型胶原蛋白的主要成分
是有机相,由三螺旋的原胶原分子组成,长约 300 nm,直径约 1.5 nm[8]。这些分
子呈周期性交错排列,每一个周期长度为 67 nm[9],周期长度包括间隙和重叠区域。
剩余的相是水,它在生物矿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些成分被组合成矿化胶原纤
维(直径 100-200 nm[10-11])。人们普遍认为,晶体最初在胶原纤维的间隙区域内形

2
1 绪 论

成,然后进一步发展到重叠区域,最后生长至间隙外的空间[12]。对骨进行完全脱
蛋白和完全脱钙的研究[13-14]表明,矿物质和蛋白质均形成连续相。

Level 1

Level 2

Level 3

Level 4

图 1.3 密质骨的成份及其孔隙率的多尺度结构(HA=羟基磷灰石, NCP=非胶原蛋白)


Fig. 1.3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cortical bone constituents and associated porosity (HA =
hydroxyapatite, NCP = non-collagenous proteins)

亚微尺度(II 级),即骨板尺度,其尺度大小从一微米到几十微米。单层骨板

3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厚度为 3-7 μm[7],由取向一致的矿化胶原纤维组成。在这个尺度上可以观察到椭


圆形空腔,通常被称为腔隙(典型腔隙的尺寸大小为:宽 5-10 μm,长 15-25 μm[15]),
这些腔隙又由骨小管相连(骨小管的直径为 100-500 nm[16])。
微尺度(III 级),即骨单元尺度,其尺度大小从几十到几百微米,由方向不同
的骨板堆叠而成,并且每一层骨板中的纤维方向与其相邻层中的纤维方向存在一
定的角度[17]。在密质骨中,数层骨板以同心环的形式布置在血管通道周围,从而
形成骨单元(哈佛氏系统),而骨板层间为老化的骨单位,形成骨间质。
中等尺度(IV 级),即密质骨尺度,其尺寸大小为几百微米到几毫米或更大,
这取决于物种。

表 1.1 密质骨的多级结构

Tab. 1.1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cortical bone


尺度等级 组分 孔隙率

I 在纳米尺度,原胶原分子 胶原分子(40-100 μm)内部及分子之


(300×1.5×1.5 nm)和羟基磷灰 间的间隙构成 I 级孔隙率,如,矿物
石矿物(50×25×3 nm)相结合, 质、水和沉积的非胶原蛋白。
形成骨的基本单位,即矿化的胶
原纤维(直径约 100 nm)。
Ⅱ 骨板(厚 3-7 μm)由取向相同的 骨细胞腔隙(腔隙尺寸约 25×10×5
矿化胶原纤维形成。 μm),通过骨小管连接。
Ⅲ 由环形骨板形成的中心具有血 该尺度上的孔隙率包括哈弗氏管(直
管通道的骨单元(直径 100-200 径<50 μm)和福尔克曼管(直径<50
μm),骨单元是密质骨的主要特 μm),哈弗氏管沿骨的纵向,福尔克
征。相邻骨板矿化胶原纤维的取 曼管沿骨的横向。
向不同,从而形成一个扭曲的胶
合板结构。
Ⅳ 由吸收腔隙、骨单元及间质骨形 吸收腔是这一尺度的主要孔隙率(直
成密质骨。 径<300 μm),处于骨重建的部位。

1.2.2 骨的组成
骨的成分主要包括三种:有机基质(主要是 I 型胶原蛋白),矿物增强相(磷
酸钙)和水。以重量为基准,哺乳动物的骨是由约 65%的矿物相,25%的有机质
与 10%的水组成。如以体积为基准,这对应于 33-43%的矿物质,32-44%的有机
质和 15-25%的水[10]。

4
1 绪 论

蛋白质结构(胶原蛋白):在分子水平,多肽链(两个 α1 和一个 α2)拧在一


起形成三螺旋胶原分子,原胶原蛋白,长度约 300 nm,直径 1.5 nm,通过众多的
氢键连接(图 1.4a)。胶原的定义特征是 Gly-Pro-X 或 Gly-X-Hyp(Gly-甘氨酸,
Pro-脯氨酸,Hyp-羟脯氨酸,X,Y-其他氨基酸残基)频繁出现的氨基酸序列。甘
氨酸是主要的残基,是最小的氨基酸和唯一的一个小到足以塞进扭转的三螺旋分
子。原胶原蛋白分子进一步自组装成直径约 100 nm 和长度为几个微米的纤维。胶
原蛋白分子通过共价交联键保持在一起,组成一个交错排列。原胶原分子间的中
断引起的两个重要尺寸—间隙(〜40 nm)和重叠(〜27 nm),以形成间距为 67 nm
的带状结构,透射型电子显微镜的观察(TEM)结构如图 1.4(b)所示,它显示了从
间隙至重叠区域的带状结构特征。胶原蛋白也为矿物质的沉积提供了模板,图为
矿物晶体沿胶原纤维的轴向排列[18]。

图 1.4 (a) 胶原纤维结构,(b) 胶原蛋白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10]


Fig. 1.4 (a) Structure of collagen fibrils, (b)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image of collagen[10]

矿 物 质 结 构 ( 羟 基 磷 灰 石 ): 骨 矿 物 质 包 括 不 纯 的 羟 基 磷 灰 石 晶 体 ,
(Ca10(PO4)6(OH)2),在该晶体中有 4-6%的磷酸基团被碳酸酯基所取代,以提高刚
度和强度,而生物高分子蛋白质相由 I 型胶原蛋白组成,它提高了骨的延展性和韧
性[10],同时可吸收更多的断裂能。磷灰石晶体呈片状,长度约为 40-60 nm,宽度
为 20-30 nm[19]。根据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发现,磷灰石晶体的长度要比用
TEM 观察的结果长,宽度和长度范围从 30 至 200 nm[20],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 TEM
样品在制备过程中脆弱的微晶被破坏造成的。磷灰石晶体的 TEM 图像和扫描电子
显微镜(SEM)图像如图 1.5 所示[21-22]。TEM 的观察结果(图 1.5(a))显示矿物质
晶体呈板状结构,晶体片的尺寸 20×50 nm,厚度约 4 nm。矿化胶原纤维的 SEM
图像(图 1.5(b))显示磷灰石晶体形成约 70 nm 的小聚集体,小球状体是羟基磷灰
石的聚集物。

5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1.6 显示了骨的矿化过程[23]。研究普遍认为矿化胶原纤维是所有骨骼的基本
单位,矿物晶体最初在胶原纤维的间隙区域内形成,然后进一步发展到重叠区域,
最后生长至纤维外空间[24]。因此,在胶原纤维内部和外部发现有矿物质,但每个
位置确切的量仍然是争论的问题[25]。磷灰石晶体的交错布置形成了横穿胶原纤维
的广泛通道,矿物晶体沿胶原纤维长轴和通道的宽度方向优先生长。矿物晶体被
融合在一起,并在长度上的增长超过间隙和重叠区域,长度 40~170 nm,宽度为
40 nm,这远远超出了个别胶原的间隙区域。然而,在厚度的生长被限制为 4-6 nm。
最终,矿物晶体形成薄的平行片并组合成胶原纤维。Landis 等[12]通过对小鸡胚胎
骨骼中矿物晶体的研究,提出矿物晶体片可以通过融合以形成连续的矿物组织。

(a) (b)

(c)

图 1.5 (a)-(b) 牛股骨密质骨的羟基磷灰石的 TEM 显微照片[21],


(c) 牛股骨密质骨的矿化胶原纤维 SEM 图像[22]
Fig. 1.5 (a)-(b) TEM micrographs of the hydroxyapatite in cortical bone of bovine femur[21],
(c) SEM micrograph of mineralized collagen fibers from bovine femur cortical bone[22]

水:水是骨中另一个显著相,它在生物矿化过程和提高骨的力学性质方面起
着重要的作用。在骨的各个层级结构中均存在着水,其主要存在于多孔区域内,
如血管通道内、层间及胶原纤维的间隙内[26-27]。在胶原纤维中水也起到重要的作
用,如隔离相邻的胶原分子,即相邻的胶原分子通过一层厚 0.7 nm 的水层隔开,

6
1 绪 论

同时不影响原纤维的轴向结构。原纤维的这种横向流动性允许高达 10 个磷灰石晶
体分子分散在纤维内[28]。在矿化过程中,原纤维内的水被矿物质所取代[29],从而
导致胶原分子自由移动的损失。因此,水有助于定义骨的结构特点和胶原蛋白的
物理性质。

(a) (b) (c)


图 1.6 骨的矿化过程 (a)原胶原蛋白的装配以形成原纤维,
(b)分子间的矿物质在原胶原分
子间隙区域成核,(c)分子外的矿物质在原胶原蛋白的外部成核[23]
Fig. 1.6 Mineralization process of bone (a) Assembly of tropocollagen to form fibrils,
(b) nucleation of intermolecular minerals in the gap region between the tropocollagen molecules, (c)
extramolecular minerals nucleated outside of the tropocollagen[23]

1.3 骨的力学行为
1.3.1 骨的准静态力学行为
骨的结构比大多数工程复合材料要复杂得多,因此,模拟骨的弹性模量是一
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对骨进行弹性模量模拟中,通常是把胶原蛋白作为基体,
羟基磷灰石晶体作为增强相。由于骨中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尺寸较小,因此,其弹
性模量目前还没有精确测量的报道。通过声速测得羟基磷灰石晶体的杨氏模量为
114 GPa[30]。而密质骨的杨氏模量从 7 至 24 GPa 变化[21],其远远低于羟基磷灰石
单晶的杨氏模量,但高于胶原蛋白的杨氏模量。
在骨的弹性模量的计算方面,Voigt 模型[31]和 Reuss 模型[31]可用于估算弹性模
量的上限和下限,但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Hashin 和 Shtrikman[32]提出
了一个更复杂的模型,并定义了骨的体积弹性模量 K 和剪切弹性模量 G。Hill[33]
在其模型的基础上,建议将有效弹性模量取 Hashin-Shtrikman 上、下限的平均值。
Currey[7]和 McKittrick 等[34]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动物的骨骼和牙齿中矿物质体积
分数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并将结果与 Voigt、Reuss,Hashin-Shtrikman 和 Hill 模型

7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Voigt 模型和 Reuss 模型分别低估和高估了实验


数据,而 Hashin-Shtrikman 模型的上限接近实验数据,下限仍然低于实验值。最接
近的是 Hill 模型的分析结果,得到的分析数据接近于实验结果。骨的有效弹性模
量的估算是将其按各向同性弹性材料进行分析而得到的,而实际上骨具有显着显
著的各向异性性质。因此,造成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于骨的弹性模量受其孔隙率的影响,因此,许多研究者研究了骨的弹性模
量与其孔隙率的关系。Carter 和 Hayes[35]提出了骨的弹性模量与其密度的三次方成
正比的表达式:
E   (1  p )3 (1.1)
其中,E 是测量的杨氏模量,p 是孔隙率的体积分数。
Bonfield 和 Clark 提出了一个改进的 Mackenzie[36]方程来描述骨弹性模量与孔
隙率的关系:
E  E0 (1  1.19 p  0.9 p 2 ) (1.2)
其中,E0 是不含孔隙密质骨的杨氏模量。该模型可用于估算因孔隙率而造成杨氏
模量被低估的量。对于孔隙率 5%的密质骨,不含孔隙密质骨的杨氏模量 E0 比实
际测量的骨的杨氏模量 E 高 10%;对于孔隙率 10%的密密骨,E0 比 E 高约 22%。
然而,Bonfield 和 Clark 的模型未能解释骨的各向异性。Katz 提出了一个更接近现
实的模型[37],该模型考虑了加载方向与矿化胶原纤维轴向的取向差,他认为羟基
磷灰石晶体沿着胶原纤维方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胶原纤维在不同骨板层中
的取向存在明显差异,其杨氏模量表示为:
E  (1  c b )
Eb  c c   Eha ha fi (cos 4 i  b cos 2 i sin 2 i ) (1.3)
1  c
2

其中,fi 是与加载方向成 φi 角的磷灰石晶体的体积分数。方程(1.3)的第一部分


对应于胶原蛋白,其假定在所有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模量。由于胶原蛋白的模量非
常低,因此外部加载方向与矿化胶原纤维轴向的取向差对骨整体模量的影响被忽
略。假设泊松比 νc= 0.3,νb = 0.35,以及 fi = 1,并取骨的矿物质体积含量为 40%,
杨氏模量与取向差之间的关系如图 1.7 所示[38]。当取向角度差较小时,Katz 模型
能够对杨氏模量进行合理的估算。然而,当取向角度差较大时,根据模型预测的
杨氏模量与胶原蛋白的模量(1 GPa)接近,远低于杨氏模量的实测值。
Sasaki 等[39]及 Wagner 等[40]基于骨的各向异性性质,在骨板尺度模拟了骨的弹
性行为。他们分别对应于两种组分(胶原蛋白和矿物质)的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
并对矿物质的体积分数和矿物质的几何形状做出了各种假设。Wagner 等假设矿物
质晶体为片状,其宽厚比分别为 5,10,15,长厚比分别为 10,25,50,而 Sasaki 等人
假设矿物质晶体为棒状,长径比从 2.5 变化到 10。然后,应用 Halpin-Tsai 方程[41]

8
1 绪 论

来预测晶体的结构参数对拉伸杨氏模量及骨板面内剪切模量的贡献。Sasaki 等的模
型[39]及 Wagner 等的模型[40]均对角度取向差与杨氏模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
果与 Katz 模型预测结果相比,两种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结果更加吻合。上限(φi=
0°)为 20 GPa,下限(φi= 90°)为 10 GPa。Wagner 等[40]提出的片状增强相模型与
TEM 观察到的矿物晶体几何形状一致。

50
Young's modulus /(GPa)

40

30

20

10

0
-5 15 35 55 75 95
Angle φ /(Degree)

图 1.7 杨氏模量与取向差之间的关系[38]
Fig. 1.7 Young's modulus as a function of misorientation angles[38]

Jager 等[42]提出一种矿物晶体和胶原蛋白交错排列的骨的复合材料模型,其中
增强相为矿物晶体,胶原蛋白作为基体。矿化度 Φ 定义为:
ld
 (1.4)
(b  d )(l  a )
其中,a 是晶体片之间的重叠量,b 是晶体片之间的横向距离,l 和 d 是矿物晶体
片的几何尺寸。弹性模量被认为是来自四个不同区域的组合:① 拉伸区域 A 和 B;
② 剪切区域 C 和 D,如图 1.8 所示[42]。考虑到这四个区域,其相对杨氏模量可表
示为:
E '  E / EC  E1  E2  E3  E4 (1.5)
其中,EC 是胶原蛋白的杨氏模量,E1 至 E4 分别为区域 A 至 D 对整体模量的贡献。
从而可得:
E d (l  a )  l   (l  a )(l  a )  a (l  a )
  1     (1.6)
EC ab  2a  4b 2 2b(2b  a )
式中,γ 是剪切模量和杨氏模量之间的关系。
胶原纤维结构的轴向周期尺寸为 67 nm,且有:
(a  l ) / 2  67 (1.7)

9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1.8 交错模型中两个相邻单元的拉伸区域(区域 A 和 B)和剪切区域(区域 C 和 D)[42]


Fig. 1.8 Two adjacent elementary cells of the staggered model showing the regions of tensile
(regions A and B), and shear (regions C and D)[42]

假设矿物晶体片的典型厚度 d = 3.5 nm 和固定的矿化度 Φ,胶原蛋白的杨氏模


量 Ec= 50 MPa,可以预测相对杨氏模量 E'。Jager-Fratzl 模型[42]对两个不同的矿化
度 Φ(Φ=0.15 和 Φ=0.45)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杨氏模量 E'的计算值
(Φ=0.15 时,E'=15 MPa;Φ=0.42 时,E'=150 MPa)分别对应于实验获得的值:
8-15 MPa 和 200-400 MPa。分析结果表明矿物晶体片的间距对结构的力学性质有
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讨论的各种复合模型的比较可知,随着考虑因素的增多,预测的杨氏
模量也趋于合理。现有模型已考虑的因素有:孔隙率、胶原纤维和矿物质的取向
差、矿物质晶体片的形状及其之间的间距等。然而,现有模型与骨真实的结构还
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现有的模型没有考虑纳米级矿物相和胶原相之间的粘结和相
互作用,也没有考虑矿物晶体在胶原基质中的实际排列方式以及矿物晶体片的形
状、几何参数对密质骨模量与断裂韧性的影响。骨中羟基磷灰石晶体的排列方式,
以及磷灰石晶体的形状几何参数及其含量对骨的模量与断裂行为的影响需要进一
步研究。
1.3.2 骨的动态力学行为
在医学和工程领域,对骨在动态载荷下的力学行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如
人的大多数骨折发生在动态负荷下。由于胶原蛋白的含量较高(40-50 vol%),因
此骨可看作粘弹性材料,其力学行为对应变率较敏感。然而,目前大多数对骨力
学性质的研究是在静态或准静态条件下进行,对骨的动态力学行为的研究非常有
限。
在骨动态行为研究方面,McElhaney[43]使用了应变速率能够高达 4000 sec-1 的
气枪型装置,测试了含水的人密质骨在应变率从 10-3 至 1500 sec-1 情况下的力学特

10
1 绪 论

性。他得到的人密质骨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显示,弹性模量和极限压应力均随应变
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而破坏应变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图 1.9)。Lewis 和
Goldsmith[44]使用双轴分离式 Hopkinson 压杆并结合应变计,测量了牛骨在压缩、
拉伸及扭转时的动态力学性质。测试结果表明骨具有粘弹性力学行为。骨的动态
断裂应力可以是准静态断裂应力的两倍以上,并且在 3%的临界应变下不会失效。
Carter 等[35,45]研究了密质骨和松质骨的动态力学行为,发现密质骨和松质骨的
极限强度随应变速率的 0.06 次方增加。他们也对人的松质骨在有骨髓和无骨髓两
种情况下进行了压缩试验,得到应变率的变化范围为 10-3~10 sec-1。其研究结果表
明仅在高应变速率(10 sec-1)下骨髓的作用才显著,并且填充有骨髓的松质骨的
模量和抗压强度高于没有骨髓的松质骨。
为了更好地理解骨在高应变率下的骨折行为,Adharapurapu 等[46]采用压缩和
三点弯实验,对含水和干燥状态下的牛股骨试样进行了准静态和动态实验。动态
实验使用具有脉冲整形器的 SPHB 装置,该装置可以产生延长周期的恒定高应变
率。压缩试验的应变速率从 10-3 至 103 sec-1 变化,所测得的断裂韧性为 10-3 至 105
MPa·m1/2/sec。其实验结果与 McElhaney[43]测试结果存在类似的趋势。三点弯实验
结果表明,骨在高加载速率下表现出非常低的断裂韧性,骨的断面更加平滑。

图 1.9 不同应变率下人密质骨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43]
Fig. 1.9 Compressive stress-strain curves for human compact bone at varying strain rates[43]

为了监测实验过程中试样的实时变形,Thurner 等[47]利用定制的落锤装置并结
合高速数字相机,研究了人的松质骨的压缩变形。研究发现松质骨中的白化区域
对应于微裂纹形成,这些微裂纹可以通过 SEM 观察到。捕获图像中的白化像素与
应变具有强相关性,这种技术能够在动态加载条件下实时检测微损伤。

11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4 骨的断裂特性及增韧机理
1.4.1 骨的断裂特性
骨的断裂特性和断裂力学性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在这一问题
上也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但骨具有高度复杂的多层次结构,因此其断裂力学
性质是相当复杂,需要对其进行多方面和深入的研究。现有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集
中在“单值”定量分析,如断裂功(Wf)、断裂韧性(KC)、裂纹扩展力(GC)和
J 积分(JC)

断裂功(Wf)可根据力学实验得到的载荷-位移曲线近似求得,它用于表征材
料的韧性,但由于其对样品尺寸和几何形状的依赖性,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 另
外,在不同材料间的对比分析中,断裂功的比较意义不大,但当试样尺寸和几何
形状保持恒定时可以定性的对比分析材料的行为趋势。
断裂韧性或应力强度因子(KC)可用于线弹性材料,其中塑性变形限于接近
裂纹尖端的小区域内。断裂韧性(KC)可以定义为三种断裂类型之一:类型 I:张
开型;类型 II:滑开型;类型 III:撕开型。它是施加的应力 σ、裂纹尺寸 a 和裂纹
几何形状的函数:
K  , ,  Y  πa (1.8)
其中,Y 的取值取决于试样的几何形状和加载模式。
在确定断裂韧性时,对试样的尺寸有严格要求。对于平面应变条件,断裂韧
性 KIC 测试结果有效的最小厚度为:
2
K 
B  2.5  IC  (1.9)
 y
 
对于骨,该值为几毫米的量级,并且对于小的测试试样,式(1.9)不能满足。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裂纹扩展力(Gc)更有效[48]。裂纹扩展力(Gc)或临界应变
能释放率被定义为断裂时裂纹表面每单位面积的势能变化量:
P 2 dC
GC  (1.10)
2 B da
其中,P 是载荷,B 是试样厚度,dC/da 是裂纹扩展过程中试样柔度 C 的变化。 对
于线性弹性材料,G 和 K 的关系如下:
K2 K2 K2
G  '  '  ' (1.11)
E E E
J 积分(JC)是相同体中裂纹长度 a 和 a+da 之间的势能差。换句话说,它代
表裂纹延伸 da 的势能变化量,即:
1 dU
JC   (1.12)
B da
其中,U 是势能;a 是裂纹长度;B 是试样厚度。J 积分和断裂韧性(KC)间的关

12
1 绪 论

系为:
KC   E  J C 
1/ 2
(1.13)
Malik 等[49]对马的第三掌骨断裂韧度的测试实验发现,掌骨背面区域的起始断
裂韧性和最大断裂韧性分别为 4.38 MPa·m0.5 和 6.01 MPa·m0.5;侧面区域的起始断
裂韧性和最大断裂韧性分别为 4.72 MPa·m0.5 和 6.7 MPa·m0.5。Koester 等[50]对人密
质骨的横向和纵向试样进行裂纹扩展实验,结果表明纵向试样的起始断裂韧性为
1-2 MPa·m0.5,随着裂纹扩展,断裂韧性增加到 5 MPa·m0.5。当采用 J 积分来表征
密质骨的断裂韧性时,裂纹沿骨的横向扩展时,密质骨会表现出上升的阻力曲线,
并且横向断裂韧性明显大于纵向断裂韧性。Nalla 等[51]对人密质骨纵、横及径向三
个不同方向的试样进行断裂韧性测试,结果表明纵向试样的起始断裂韧性为 2.03
MPa·m0.5,扩展断裂韧性为 0.39 MPa·m0.5,并且横向的断裂韧性明显大于纵向和径
向的断裂韧性。AKKus 等[52]研究了当裂纹长度小于 1 mm 时的密质骨的疲劳裂纹
扩展行为,结果表明裂纹扩展速率随着应力强度因子的增加而减小。对骨断裂韧
性的实验主要参照了 ASTM E399 和 ASTM E1820 中规定的试样几何参数、加载
方式及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
通过以上实验方法得到的断裂韧性,通常为某种状态或某一时刻的韧性值,
因为骨和其他一些生物材料在裂纹扩展过程中增强了断裂韧性,因此,断裂力学
阻力曲线(R 曲线)法更适合解释骨的增韧机理[51]。R 曲线表示了材料裂纹扩展阻
力与裂纹增长之间的关系,它可以通过尺寸受控的裂纹生长来度量传播它们所需
的应力。对骨的 R 曲线的研究表明,骨的 R 曲线是外部增韧机制的结果[49,51],可
以根据裂纹扩展(Δa)所需的驱动力来确定骨的抗断裂性质[53-56]。Nalla 等[51]研究
了人密质骨的典型 R 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裂纹起始韧性为 2 MPa·m0.5,它随裂
纹扩展(Δa)最终达到 5 MPa·m0.5。R 曲线的斜率被认为是裂纹生长韧性的量度。
除了以上实验方法,数值模拟也是研究骨断裂性质的重要方法。Budyn 等[57]
基于扩展有限元法建立了密质骨的多尺度模型,并用于模拟拉伸状态下人密质骨
中的多重裂纹扩展,从而阐述了骨的微结构特征对骨断裂破坏的影响。Feerick 等
[58]
采用扩展有限元法模拟了密质骨裂纹的起始和扩展情况。Ural 等[59]采用内聚力
模型研究了密质骨的纵向裂纹扩展,结果表明密质骨的断裂韧性随着裂纹扩展而
增大。Raeisi 等[60]建立了密质骨横向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并研究了密质骨微结构对
微裂纹的影响,结果表明,密质骨微结构的不均匀分布显著影响裂纹尖端的应力
强度因子及微裂纹的扩展路径。安兵兵等[61]采用多维虚内键模型描述了密质骨横
向和纵向的载荷位移曲线,结果表明纵向裂纹的张开位移大于横向裂纹的张开位
移,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13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4.2 骨的增韧机理
密质骨的上升裂纹扩展阻力曲线特性与其多种微结构增韧机理有关。在密质
骨中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的增韧机理:微裂纹韧带桥接、微裂纹、裂纹偏转和裂纹
桥接,如图 1.10 所示[62]。这些机理彼此相互作用和影响,进一步可以将这些增韧
机理分为内在和外在机理。内在机理通常作用在裂纹尖端之前,并通过局部屈服
和应力再分布来减小应力和应变。外在增韧机理,用于保护裂纹免受施加载荷的
影响[63]。

(a) (b)

(c) (d)

图 1.10 骨的四种可能的增韧机制示意图 (a) 未断裂的韧带桥联,(b) 微裂纹,(c) 裂纹遇到骨


单元时的偏转,(d) 胶原纤维桥联
Fig.1.10 Schematic diagram of four possible toughening mechanisms in bone (a) uncracked ligament
bridging, (b) microcracking, (c) crack deflection by osteons, (d) crack bridging by collagen fibers

未断裂的韧带桥接是提供裂纹尖端保护的一种外在韧性机理。密质骨是一种
由应变控制其局部开裂的生物材料,在裂纹的尾部会有未断裂的骨组织出现,这
些骨组织形成了裂纹桥联,裂纹桥联使得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降低,从而增
加了密质骨的断裂韧性。这是骨主要的增韧机理之一,其增韧机理示意图如图
1.10(a)所示。
微裂纹是一种外在增韧机理,其在裂纹扩展之前就存在,并使裂纹趋于“闭
合”。Vashishth 等[53]发现当裂纹在密质骨中扩展时,裂纹前端会有大量的微裂纹
产生,这些微裂纹可以消耗能量,因此,微裂纹也是骨的主要增韧机理之一。其
增韧机理示意图如图 1.10(b)所示。
裂纹偏转是裂纹在扩展时以某一角度改变其扩展方向,其通常是由骨单元引

14
1 绪 论

起的[51]。Nalla 等[51]发现裂纹遇到骨单元时会发生偏转,裂纹偏转会使裂纹扩展消
耗更多的能量,裂纹偏转也是骨的主要增韧机理之一,其增韧机理示意图如图
1.10(c)所示。Guo 等[64]建立了密质骨微结构的线弹性断裂力学模型,考察了骨在
老化过程中,骨单元和骨间质的弹性模量比对微裂纹扩展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发
现当骨单元弹性模量小于骨间质的模量时,骨间质中的微裂纹会朝着骨单元方向
扩展,而当骨单元弹性模量大于骨间质的模量时,骨间质中的微裂纹在遇到骨单
元时会发生偏转。
裂纹桥联由胶原纤维产生,同时也起到保护裂尖的作用。Yamashita 等[65]在对
长骨的研究中发现,在骨单元的层与层之间有贯穿的纤维桥联。裂纹要扩展就需
要拔断这些纤维,因此,裂纹桥联增加了密质骨的断裂韧性。裂纹桥联也是骨主
要增韧机理之一,其增韧机理示意图如图 1.10(d)所示。
除了以上四种断裂增韧机制,密质骨中的黏合线对阻止裂纹扩展,增加骨的
断裂韧性也起到重要作用。O’Brien 等[66]对密质骨试样施加循环载荷,然后在电镜
下进行观测,观察分析微裂纹和黏合线的关系。结果表明,裂纹刚接触黏合线时,
长度小于 100 μm 的裂纹将在接触黏合线时发生终止;长度大于 100 μm 的裂纹接
触黏合线后,一般会沿着黏合线界面扩展并出现扩展终止,因而出现裂纹偏斜;
只有长度大于 300 μm 的裂纹能穿透整个骨单元。Abdel-Wahab 等[67]建立了三种有
限元模型,即:均质骨单元模型,骨单元和骨间质两相模型以及包含黏合线、骨
单元和骨间质的三相模型,并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裂纹在以上三种模型
中的裂纹扩展情况。
针对以上增韧机制,Nalla 等[4]评估了这些机制对人密质骨断裂韧性的贡献,
结果表明骨的最重要的增韧机制是裂纹偏转,其对断裂韧性的贡献超过 50%。 第
二个重要的机制是未断裂的韧带桥接,贡献为 1~1.5 MPa·m0.5。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
本文以天然生物复合材料密质骨为研究对象,通过力学实验、观察实验、理
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密质骨不同尺度上的微结构特征与其优
良力学行为的关系。各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
第一章 阐述了天然生物复合材料密质骨的多级结构特征和组成;密质骨的准
静态力学行为和动态力学行为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现状;骨的断裂特性及增韧机理。
进而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
第二章 通过宏观单轴压缩实验测试了牛股骨密质骨纵、横向试样的宏观力学
性质,对比分析了试样取向、取样位置及应变率对密质骨力学行为的影响,进而
对试样的断裂路径及断面进行了宏观与微观观察。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牛密质骨

15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压缩力学性质。观察结果表明,纵向试样的断裂路径沿试样
的纵向,而横向试样的断裂路径与试样纵向约为 45º。横向试样断裂表面的粗糙度
较大,断裂过程消耗的断裂能较多。基于细观力学理论,分析了骨纵向试样弹性
模量和极限强度大于横向试样弹性模量和极限强度的机理,说明了密质骨各向异
性压缩力学性质与其骨单元的方向密切相关。
第三章 通过对牛股骨密质骨四个不同方向试样的宏观弯曲实验、断面微结构
观察以及断裂韧性和分形维数计算,研究了密质骨的断裂韧性及微结构特征与断
面分形维数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四个不同方向试样的断裂能和断裂韧性存
在明显差异,这说明密质骨的断裂行为与其取向有关。在弯曲断裂过程中,0º 试
样的断裂路径发生明显的偏转和折拐,而 90º 试样的断裂路径近似沿骨的纵向扩
展,几乎没有发生裂纹偏转和折拐。采用计盒维数法计算了四个不同方向试样断
面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骨的分形维数与其断裂韧性呈正相关的关系。密质骨的
各向异性弯曲力学性质也与其骨单元方向密切相关。
第四章 根据三点弯实验结果可知,断裂试样的断裂路径发生明显的裂纹偏转
和折拐。建立三种密质骨细观分析模型:单个骨单元-骨间质密质骨模型、多个骨
单元-骨间质密质骨模型及多个骨单元-黏合线-骨间质密质骨模型,基于线弹性断
裂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法,在细观尺度上对比分析了骨单元和黏合线对骨间质中裂
纹扩展能力和扩展路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骨单元与骨间质的模量比大于 1
时,骨单元阻碍微裂纹的扩展;模量比小于 1 时,骨单元促进微裂纹的扩展。多
个骨单元模型中骨单元对加速或阻碍微裂纹扩展有更明显的影响。黏合线有助于
阻碍微裂纹扩展,并使微裂纹的扩展路径发生偏转和折拐。
第五章 密质骨断面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骨单元中非均匀分布着椭圆形
腔隙,且其长轴沿骨单元的环向(环向椭圆形腔隙)
。建立三种骨单元细观分析模
型:环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径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和圆形腔隙骨单元
模型,通过对比这三种模型在冲击及挤压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损伤演化情况,
分析了腔隙的方向和形状对骨单元体抵抗冲击与微损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骨单元的环向椭圆形腔隙能有效改善骨单元的冲击应力集中,增强骨单元的抗冲
击能力。损伤分析结果也表明骨单元的环向椭圆形腔隙使微裂纹沿着骨单元的环
向扩展,从而避免其沿骨单元的径向扩展进入哈弗氏管造成骨单元破坏。
第六章 骨单元各层环形骨板中的矿化胶原纤维螺旋环绕哈弗氏管,并且相邻
骨板层中的纤维夹角约呈 30°递增。建立 4 种纤维螺旋夹角分别为 15°、30°、45°
和 90°的仿骨单元复合材料模型,并采用渐进损伤法和 Hashin 失效准则,对这 4
种仿骨单元复合材料模型进行低速冲击损伤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纤维螺旋夹角
为 30°的骨单元复合材料模型,其抗冲击损伤的能力最大。说明了骨单元中矿化胶

16
1 绪 论

原纤维螺旋夹角为 30°的周期性螺旋铺层结构能有效提高密质骨抵抗冲击的能力,
研究结果可为高性能仿生复合材料的研制提供有益指导。
第七章 根据密质骨矿化胶原纤维中羟基磷灰石晶体的排列结构,建立羟基磷
灰石晶体在胶原蛋白基体中交错排列结构细观分析模型,研究了羟基磷灰石晶体
在胶原蛋白基体中交错排列微结构的结构参数、体积分数对密质骨弹性模量和断
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质骨的弹性模量随羟基磷灰石晶体含量的增加呈非
线性增加。根据交错结构的裂纹扩展路径及断裂桥联现象,分析了羟基磷灰石晶
体片结构参数及其含量对密质骨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体片长宽比及
其含量的增加,羟基磷灰石晶体交错结构的断裂韧性明显增大。羟基磷灰石晶体
交错排列微结构有助于增强密质骨的断裂韧性。
第八章 对全文做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工作给出了展望。

17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8
2 密质骨的压缩实验及细观分析

2 密质骨的压缩实验及细观分析

2.1 引言
密质骨在骨的承载中起着重要作用,相当多的工作是研究密质骨的力学行为
[59,68]
。Liu 等[69]采用三点弯实验,研究了狒狒胫骨密质骨的力学特性。Ascenzi 等[70]
采用一种特殊的实验装置,研究了密质骨中骨单元及其骨板在径向压缩载荷下的
力 学 行 为 。 Mayya 等 [71] 采 用 拉 伸 实 验 研 究 了 哺 乳 动 物 密 质 骨 的 力 学 性 质 。
Novitskaya 等[14]采用微观压缩实验,研究了矿物质和蛋白质含量对密质骨力学性质
的影响。Libonati 等[6]采用紧凑拉伸和三点弯实验,对密质骨的断裂韧性进行了测
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尽管对密质骨力学行为的研究已有较多的工作,但对密质骨各向异性力学行
为及应变率对密质骨力学行为的研究尚不多见,且较少的工作将其研究结果与微
结构分析结合起来。本章首先对牛密质骨的纵向及横向试样在不同加载速率下进
行压缩实验,以及沿周向 4 个不同区域内纵向试样的压缩实验。进而对试样的断
裂路径和断面特征进行宏观和细观观察实验。最后,基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分
析了密质骨各向异性力学性质与其内部微结构的关系。

2.2 压缩实验
2.2.1 压缩实验准备
本研究选用中华黄牛(年龄:1.5-2 岁) 的股骨(图 2.1a)进行取样,主要研究
内容:①纵、横试样的压缩力学特性;② 加载速率对密质骨力学特性的影响;③
相同加速速率下,沿周向 4 个不同区域内试样的力学性质。
①采用数控磨床,在该骨骨干(图 2.1a)中间处将其截开,然后沿它的纵向
和横向两个方向进行取样,得到纵向试样(试样的纵向与骨的纵向一致)(图 2.1b)
和横向试样 (试样的纵向与骨的横向一致) (图 2.1c)。试样尺寸为 6.5 mm×4 mm×4
mm。试样数量 30 个,其中纵向试样和横向试样分别为 15 个。对每种试样在 0.05
mm/min、0.5 mm/min 和 5 mm/min 三种加载速率下,分别进行压缩实验(每种速
率下 5 个试样)。
②为了研究沿骨的周向 4 个不同区域内试样的力学特性,沿周向的 4 个区域
分别为:前(区域 A)、后(区域 C)、左(区域 D)和右(区域 B),每个区域分别取 5 个
试样(图 2.1d),每个区域内的试样作为一组并加以标记。试样尺寸为 6.5 mm×4
mm×4 mm。由于在一根骨上能取试样的数量有限,因此这里仅研究沿周向不同区
域试样的力学特性,忽略沿轴向不同位置的影响。四个区域取 20 个试样,其加载

19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方向均沿骨干的轴向(纵向)加载(图 2.1b),加载速率取 0.5 mm/min,相应的应变


率为 10-3s-1,该应变率与生物体行走时的应变率一致[14,72]。
为保持骨的水分,以上试样在加工过程中喷洒平衡盐溶液,并把加工好的试
样浸泡在平衡盐溶液中,实验时才取出并擦干。然后,在 MTS858 力学试验机上
进行压缩实验(图 2.2),所有的试样均压缩至失效为止。实验后对每种速率下及
每组试样得到的作用力—位移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a)

(b) D B

(d)

(c)

图 2.1 牛股骨及取样 (a) 股骨骨干,(b) 纵向试样,(c) 横向试样,(d) 骨干的横截面及取样


的四个区域:前(区域 A),后(区域 C),左(区域 D)和右(区域 B)
Fig. 2.1 Backbone of bovine femoral and sampling (a) Backbone of bovine femoral,
(b) longitudinal specimen, (c) transversal specimen, (d) transversal section of bone and sampling of
the four areas (front (part A), back (part C), left (part D), right (part B))

图 2.2 纵、横向试样压缩实验
Fig. 2.2 Compression tests of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al specimens

20
2 密质骨的压缩实验及细观分析

2.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①加载速率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对 15 个纵向试样和 15 个横向试样分别进行了压缩实验,其加载速率分别为
0.05 mm/min、0.5 mm/min 和 5 mm/min(每个加载速率确保 5 个试样)。得到的纵、
横试样压缩应力与压缩应变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 2.3 所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在相同的压缩应变下,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压缩应力也明显增大。压缩屈服强
度与加载速率间的关系如图 2.4 所示。由图 2.4 可知,随着应变率的增加,极限强
度也明显增加。另外,通过对比纵向和横向试样的实验结果可知,纵向试样的应
力-应变曲线近似为直线,显示为线弹性行为;而横向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为曲线,
显示为弹塑性行为。以上实验结果也表明,加载速率对骨的纵、横向试样的力学
性质存在明显影响,加载速率越大其极限强度也越大。

(a) 350
5mm/min
300 0.5mm/min
250 0.05mm/min
Stress/MPa

200
150
100
50
0
0 0.01 0.02 0.03 0.04
Strain/%

(b) 300
5mm/min
250 0.5mm/min
0.005mm/min
200
Stress/MPa

150

100

50

0
0 0.02 0.04 0.06
Strain/%

图 2.3 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a) 纵向试样,(b) 横向试样


Fig. 2.3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strain at different loading rates
(a) Longitudinal specimens, (b) transversal specimens

21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②试样方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加载速率为 0.5 mm/min 时,纵向和横向两种试样的压缩应力应变关系如图 2.5
所示。从图 2.5 可以看出,纵向试样的弹性模量和断裂极限强度均明显大于横向试
样的弹性模量和断裂极限强度。通过对比纵、横向试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
压缩过程中,纵向试样的弹性模量无明显变化。而横向试样的压缩模量发生明显
变化,这表明骨的压缩应变变化将影响其横向刚度。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计算,
得到横向试样的断裂功为 674.26 N·mm,纵向试样的断裂功为 373.06 N·mm。即横
向试样的断裂功为纵向试样断裂功的 1.81 倍,从这些结果可知密质骨具有明显的
各向异性性质。

350
Longitudinal
300
Ultimate strength/MPa

Transverse
250
200
150
100
50
0
0.05 0.5 5
Loading rate/(mm/min)

Fig. 2.4 纵向和横向试样极限强度与加载速率之间的关系


Fig. 2.4 Relationship between ultimate strength and loading rates of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al specimens

300

250
200
Stress/MPa

150

100
Longitudinal
50 Transverse

0
0 0.02 0.04 0.06 0.08
Strain/%

图 2.5 纵向和横向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
Fig. 2.5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strain of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al specimens

22
2 密质骨的压缩实验及细观分析

③试样位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加载速率为 0.5 mm/min 时,不同区域内纵向试样的压缩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如
图 2.6 所示。从实验结果可知,不同区域试样的力学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别。通过进
一步分析不同区域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可知,对于取自同一区域内试样的力学行
为也存在轻微的差别。该实验结果表明,牛股骨密质骨沿其周向不同部位的材料
特性也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也说明骨的不同区域试样的力学行为与其所处区域的
微结构有关。

350 280
Sample 1 Sample 2
300 Sample 2 240 Sample 3
250 Sample 3 200 Sample 5
Stress/MPa

Stress/MPa
200 160
150 120
100 80
50 40
0 0
0 0.005 0.01 0.015 0 0.01 0.02
Strain/% Strain/%

(a) (b)
300 300
Sample 1 Sample 2
250 Sample 2 250 Sample 3
Sample 4 200 Sample 5
200
Stress/MPa

Stress/MPa

150 150
100 100
50 50
0 0
0 0.01 0.02 0 0.005 0.01 0.015
Strain/% Strain/%

(c) (d)
图 2.6 加载速率为 0.5 mm/min 时,4 个不同区域试样的压缩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a) 前(区域 A),(b) 后(区域 C), (c) 左(区域 D). (d) 右(区域 B)
Fig.2.6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ess and strain of different specimens when the loading rate is 0.5
mm/min (a) Front (part A), (b) back (part C), (c) left (part D), (d) right (part B))

2.3 观察实验
2.3.1 实验准备
对破坏后的纵向和横向试样进行断裂路径及断裂表面的实验观察,对比分析
纵向和横向试样的破坏特点。断裂表面的细观观察采用扫描电镜。扫描电镜的型

23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号是 TESCAN VEGA 3 LMH SEM。扫描电镜观察前,准备好扫描电镜试样。扫描


电镜试样的准备方法是:首先在靠近试样断裂处截取用于扫描电镜观察的矩形小
试样,其最大尺寸约为 5 mm。然后将得到的矩形小试样断面朝上地置于样品盒中,
用离子溅射仪在断面上喷涂约为 10 nm 厚的金钯涂层。扫描电镜试样准备好后,
对断面进行扫描电镜实验观察。
观察实验所采用的 TESCAN VEGA 3 LMH SEM 型可变电子真空扫描电镜
SEM(Scanning Election Microscope),具有“鱼眼”、高分辨、深视场三种模式,
该设备配备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EBSD)和 X 射线能谱仪(EDS)。其技术参数如下:
① 分辨率:高真空(SE)3.0 nm at 30kv;低真空模式(BSE,LVSTD)3.5 nm
at 30 kv;
② 放大倍数:4~100000 倍;
③ 真空系统:高真空:小于 0.01 Pa;低真空度:3~2000 Pa;
④ 加速电压:0.2 KV~30 KV;电子束电流:1 pA~2 uA;
⑤ 样品室内部空间:230 mm;
⑥ 样品台行程:X=80 mm、Y=60 mm、Z=47 mm、T=-75°~50°、R=360°连续;
⑦ 最大样品高度:60 mm。
2.3.2 实验结果
①断裂路径
图 2.7(a),(b)显示了纵向试样在压缩时的断裂破坏路径。从图 2.7(a),(b)的破坏
形式可知,纵向试样的断裂路径与试样加载方向近似为 0º,即纵向试样沿试样的
纵向断裂。图 2.7(c),(d)显示了横向试样在压缩时的断裂破坏路径。从图 2.7(c)的破
坏形式可以看出,横向试样的断裂路径与加载方向近似为 45º,即横向试样沿试样
的 45º 方向断裂。从图 2.7(d)可以看到横向加载还出现“V”字形断裂。通过进一
步比较纵向和横向试样的断裂路径可知,纵向试样的断裂路径较为平直,而横向
试样的断裂路径较为曲折,横向试样断裂将比纵向试样断裂消耗更多的断裂能量。

(a) (b) (c) (d)

图 2.7 纵向和横向试样的断裂路径 (a)-(b) 纵向试样,(c)-(d) 横向试样


Fig. 2.7 Fracture routes of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al specimens (a)-(b) Longitudinal specimens,
(c)-(d) transversal specimens

24
2 密质骨的压缩实验及细观分析

②断裂表面
纵向试样断裂表面的微观结构如图 2.8 所示。从图 2.8(a)中可以看到与试样纵
向(即骨的纵向)平行的许多条状结构。这些条状结构是骨单元之间的骨间质断裂的
结果。在图 2.8(b)中还可以看到试样沿其纵向断裂时,骨单元也沿其纵向断裂的情
况。此纵向断裂表面粗糙度不大,断裂过程消耗的断裂能较少。
横向试样断裂表面的微观结构如图 2.9 所示。从图 2.9(a)可以看到圆弧状的凹
坑结构,而从图 2.9(b)可以看到圆弧状的凸起结构。这些凹坑和凸起结构是密质骨
横向断裂时,骨单元与骨间质沿其界面断裂的结果。在骨横向断裂过程,裂纹沿
骨单元与骨间质的界面扩展,裂纹将不断偏转和折拐。此横向断裂表面粗糙度较
大,断裂过程消耗的断裂能较多。

(a) (b)

Osteon

400μ 20μm

图 2.8 纵向试样断面的微观结构
(a) 条状结构(白色箭头代表裂纹扩展方向),(b) 纵向断裂的骨单元
Fig. 2.8 Microstructure of fracture surface of longitudinal specimen (a) Stripped structure (white
arrow indicates crack-growing direction), (b) longitudinally cracked osteon
(a) (b)

500μ 10μm

图 2.9 横向试样断面的微观结构
(a) 环形凹坑与凸起结构(白色箭头代表裂纹扩展方向), (b) 环形凸起微结构
Fig.2.9 Microstructure of fracture surface of transversal specimen (a) Annular concave and convex
structure (white arrow indicates crack-growing direction), (b) annular convex micro-structure

25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4 密质骨力学性质的细观分析
由于密质骨主要由骨单元和骨间质组成。骨单元强度和刚度较高,且具有圆
柱状的形状,其方向与骨的纵向一致,而骨间质强度和刚度较低,无定形地分布
在骨单元之间[70]。因此可以把骨单元视为增强纤维,骨间质视为基体,而将整个
密质骨视为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而通过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的理论,分析密
质骨微结构与其力学行为的关系,探讨密质骨纵向弹性模量及断裂极限强度大于
其横向弹性模量及断裂极限强度,而具有各向异性力学性质的内在机理。
2.4.1 骨的弹性模量
前面实验得到密质骨纵向试样的弹性模量较高,横向试样的弹性模量较低。
这可以通过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说明。
①纵向弹性模量
当密质骨复合材料纵向受压时,由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的理论,可建立密质骨
复合材料纵向受压时的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如图 2.10(a)所示。其中黑色表示模
量较高的骨单元,白色表示模量较低的骨间质。
由静力平衡关系,密质骨复合材料单元体在纵向受压时,受到的纵向载荷可
表示为:
FL   f A f   m Am (2.1)
式中,σf,σm 分别为骨单元和间质骨承受的纵向应力;Af,Am 分别为骨单元和骨间
质的横截面积。由式(2.1)可得密质骨复合材料单元体受到的纵向平均应力为:
FL
L    f  f   m m (2.2)
A
式中,A 为复合材料单元体的横截面积;φf 和 φm 分别为骨单元和骨间质的体积分
数(φf= Af /A,φm= Am /A,φf+φm=1)。
设 EL、Ef 及 Em 分别为骨复合材料单元体、骨单元及骨间质的纵向弹性模量。
εL、εf 和 εm 分别为骨复合材料单元体、骨单元及骨间质的纵向应变。根据胡克定律,

 L  E L L ,  f  E f  f ,  m  Em m (2.3)
密质骨复合材料单元体在纵向受压时,骨单元和骨间质纵向压缩应变相等,
且它们都等于骨复合材料单元体的压缩应变,即:
 f  m  L (2.4)
由式(2.2)-式(2.4)可得密质骨复合材料单元体纵向弹性模量:
EL  E f  f  Em m  E f  f  Em (1   f ) (2.5)
密质骨复合材料单元体纵向弹性模量与骨单元体积分数间的关系曲线如图
2.11 所示。由图 2.11 可知,密质骨复合材料单元体的纵向弹性模量与骨单元的体

26
2 密质骨的压缩实验及细观分析

积分数呈线性关系。
②横向弹性模量
当密质骨复合材料横向受压时,同样由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的理论,可建立密
质骨复合材料横向受压时的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如图 2.10(b)所示。其中的黑色
表示模量较高的骨单元,白色表示模量较低的骨间质。

σL σT
(a)
(b)
Δl Δw

l wf w

T
L
L σm σf σm
T
wm/2 wf wm/2

图 2.10 骨代表性体积单元 (a) 纵向压缩(L 方向), (b) 横向压缩(T 方向)


Fig.2.10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of bone (a) Longitudinal compression (direction L), (b)
transversal compression (direction T)

根据平衡条件,密质骨复合材料在横向受压时,骨单元和骨间质必承受相同
的横向应力,它们都等于骨复合材料单元体受到的横向应力,即:
 fT   mT   T (2.6)
式中,σfT、σmT 及 σT 分别为骨单元、骨间质及骨复合材料单元体受到的横向应力,
而对应的横向应变分别为:
T T T
 fT  ,  mT  , T  (2.7)
Ef Em ET

式中,ET 为骨复合材料单元体的横向弹性模量。由于骨复合材料单元体的横向变
形是骨单元和间质骨的横向变形之和,得
w   fT w f   mT wm (2.8)
式中,Δw 为密质骨复合材料单元体的横向变形,wf 和 wm 分别为骨单元和骨间质
的横向尺寸。于是密质骨复合材料单元体的横向应变 εT 为
w
T    fT  f   mT  m (2.9)
w
式中,w 为骨复合材料单元体的横向尺寸。由式(2.6)-式(2.9)可得骨复合材料单元
体的横向弹性模量 ET 的关系式:

27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    1 f
 f  m  f 
ET Ef Em Ef Em
即:
E f Em
ET  (2.10)
E m  f  E f (1   f )

把式(2.10)改写为无量纲形式,得
ET 1 1 (2.11)
 
E m  f  E m / E f    m 1   f 1  E m / E f 
密质骨复合材料单元体横向弹性模量与骨单元体积分数间的关系曲线见图
2.11。由图 2.11 可知,密质骨复合材料单元体的横向弹性模量与骨单元的体积分数
呈非线性关系。比较图 2.11 中骨的纵向弹性模量和其横向弹性模量的分析结果可
知,骨的纵向弹性模量大于其横向弹性模量,这与实验结果一致。

5
EL/Em
ET/Em
4
E /E m

1
0 0.5 1
φf

图 2.11 骨弹性模量与骨单元体积分数的关系
Fig.2.11 Relationship between elastic modulus of bone and volume fraction of osteon

2.4.2 骨的极限强度
前面实验也得到密质骨纵向试样的断裂极限强度较高,而横向试样的断裂极
限强度较低,这也可以通过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说明。
①纵向断裂极限强度
根据纵向试样的压缩破坏形式,可建立纵向试样在压缩时极限强度的分析模
型,如图 2.12(a)所示。图中黑色为骨单元,白色为骨间质。试样的断裂路径与加
载方向近似为 0º,它反映了前面纵向试样在压缩时纵向断裂的实验结果。由细观
复合材料力学的理论,单向纤维复合材料在纵向载荷作用下的纵向断裂,是由于
复合材料在纵向压缩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中的横向应变大于了其基体的极限应
变。因此,可以推测密质骨纵向试样的这种纵向断裂,是由于其在纵向压缩载荷

28
2 密质骨的压缩实验及细观分析

作用下,密质骨中的横向应变大于了骨间质的断裂极限应变,造成了裂纹沿试样
纵向扩展。
由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的理论,造成此纵向断裂的纵向压缩极限强度为[73]:
E f  f  Em m
Xc  (1  3  f ) mu (2.12)
 f  f   mm
式中,νf 和 νm 分别为骨单元和骨间质的泊松比;εmu 为骨间质的断裂极限应变。由
式(2.12)可知,此纵向压缩极限强度密切相关于骨间质的断裂极限应变。由于骨
间质的断裂极限应变较高[67],因此,骨的纵向压缩极限强度也较高。
②横向断裂极限强度
根据横向试样的压缩破坏形式,可建立横向试样在压缩时极限强度的分析模
型,如图 2.12 (b)所示。图中黑色为骨单元,白色为骨间质。试样的断裂路径与加
载方向近似成 45º,它反映了前面横向试样在压缩时 45º 断裂的实验结果。由细观
复合材料力学的理论,单向纤维复合材料在横向载荷下的 45º 方向断裂,是由于复
合材料在横向压缩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中的应力大于了纤维和基体的界面强度。
因此,可以推测密质骨横向试样的这种 45º 方向断裂,是由于其在横向压缩载荷作
用下,密质骨中的应力大于了骨单元与骨间质的界面强度,造成试样的 45º 方向断
裂,即裂纹沿试样 45º 方向扩展,并沿骨单元和骨间质的界面不断偏转和折拐。

(a) (b)

图 2.12 复合材料的破坏形式 (a) 纵向压缩, (b) 横向压缩


Fig. 2.12 Failure modes of composite (a) Longitudinal compression, (b) transversal compression

由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的理论,造成此 45º 断裂的横向压缩极限强度为[73]:


1
1  f ( -1)
y
Yc  k u (2.13)
K my

式中,ηy 是与界面性质相关的系数,Kmy 为应力集中系数,k 为与加载方向相关的


系数,σu 为骨单元与骨间质之间的界面强度。由式(2.13)可知,此横向压缩极限
强度密切相关于骨单元与骨间质之间的界面强度。由于骨单元与骨间质之间存在

29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黏合线,其强度较低[67],即骨单元与骨间质的界面强度较低,因此,骨的横向压
缩极限强度也较低。

2.5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对牛股骨密质骨纵、横向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并对比分析了试
样的取向、取样位置及应变率对牛股骨密质骨力学行为的影响。进而对破坏试样
的断裂路径及断面进行了宏、微观结构特征观察。最后,基于细观力学理论,分
析了纵向试样的弹性模量与极限强度较横向试样的弹性模量与极限强度大的机
理。根据实验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 密质骨纵向试样的弹性模量和断裂极限强度大于其横向试样的弹性模量
和断裂极限强度,这说明密质骨具有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质。并且其力学行为受加
载速率的影响。
② 沿周向 4 个不同区域纵向试样的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密质骨沿其周向不同
区域处的力学性质存在差异,此与在这些不同区域处密质骨的不同微结构密切相
关。
③ 密质骨的纵向试样的断裂路径沿试样的纵向,而其横向试样的断裂路径与
试样纵向约为 45º。纵向试样的断裂表面存在若干与试样纵向平行的条状结构,它
们是与密质骨纵向平行的骨间质断裂的结果。纵向断裂表面粗糙度不大,断裂过
程消耗的断裂能较少。
④ 密质骨横向试样的断裂表面存在很多圆弧状的凹坑和突起结构,这些凹坑
和凸起结构是密质骨横向断裂时,骨单元与骨间质沿其界面断裂的结果。横向断
裂表面粗糙度较大,断裂过程消耗的断裂能较多。
⑤ 密质骨的各向异性力学性质与其骨单元的方向密切相关。

30
3 密质骨的弯曲与断裂实验及断面分形分析

3 密质骨的弯曲与断裂实验及断面分形分析

3.1 引言
随着年龄增加,骨中的矿物质含量和密度将会减少[3],这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增加骨折的危险。另外随着骨龄的增加,骨骼中的孔洞将增多,这也会使骨骼更
容易发生断裂[4,74]。因此,研究骨的断裂力学行为以及骨断裂力学行为与骨微结构
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骨的断裂力学行为方面[75-76],通常采用线弹性断裂
力学[77]和非线性断裂力学[50]的理论和方法。Li 等[77]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研究了
牛骨纵向方向的断裂韧性。Kulin 等[78]基于四点弯实验研究了加载速率对马股骨裂
纹扩展阻力行为的影响,并证明了骨的断裂力学行为与骨的微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在分析材料断裂力学行为方面,分形理论被认为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它建
立了材料微观结构与其宏观断裂性质的桥梁[79]。在将分形理论用于分析材料断裂
性质方面,材料断裂表面的分析维数是一个重要参数,它可以定量的反映材料断
裂表面的粗糙度水平,以及材料的失效机理[80]。骨的断裂表面通常较粗糙,通常
被认为是由“凸起”和“凹坑”组成[81],并且该断裂表面的粗糙轮廓可以被认为
是统计学上的自相似性,于是可采用分形维数来描述骨断裂表面的粗糙度水平及
骨的断裂机理。
本章研究了牛股骨密质骨沿不同方向的弯曲及断裂力学行为、断裂面的微观
结构特征及其与分形维数间的关系。首先,采用三点弯实验测试了骨沿四个不同
方向的弯曲及断裂力学性质。然后,通过宏观和微观实验,观察了骨沿四个不同
方向的断裂路径、断裂面粗糙度和微观结构特征。最后,基于测试和观察结果,
用分形理论的计盒维数法,计算了骨沿四个不同方向断裂面的分形维数,并考察
了骨断裂韧性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

3.2 密质骨弯曲实验
3.2.1 实验准备
本研究的试样取自中华黄牛(年龄:1.5-2 岁) 的新鲜股骨(图 3.1(a))。建立的
取样坐标系为:x 轴平行于骨的长轴,y 轴沿骨外圆的切向,z 轴沿骨的径向(图
3.1(a))。
试样的纵向与骨的长轴夹角分别为 0º,30º,60º,90º(图 3.1(b)),在每个方
向上各取 5 个 A 型(图 3.1(c))和 B 型试样(图 3.1(d)),共 40 个试样。在 A 型试样中,
其加载方向平行于骨板(图 3.1(c)),而 B 型试样的加载方向垂直于骨板(图 3.1(d))。
试样的尺寸为 2.5 mm×4 mm×22 mm(试样的尺寸参照标准 ASTM D790)。

31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试样的制备过程:首先,采用低速精密锯(ISOMET 1000,Buchler)切割试样,
然后,采用数控磨床精磨试样的表面以减小尺寸误差。为降低因切削造成的骨水
分流失和微观组织损坏,在加工过程中,不断向加工表面喷洒平衡盐溶液。
通过 MTS858 力学试验机对得到的骨试样进行三点弯实验(图 3.1(c), (d),图
3.2)。两支点间的距离 l 为 16 mm,加载速率为 0.5 mm/min。所有的试样均加载至
断裂为止。

(a) (b)
90º

60º

30º

F F

x
z l
l
y
(c) (d)

图 3.1 三点弯试样在骨干中的取样及试样加载方向 (a) 取样位置,(b) 试样相对于骨长轴的四


个方向,(c) A 型试样的加载方向,(d) B 型试样的加载方向
Fig. 3.1 Schematic diagrams showing the sampling locations, orientations and loading direction of
specimens (a) Sampling locations, (b) four orientations of specimens respect to long axis of bone,
(c) loading direction of type A, (d) loading direction of type B

图 3.2 三点弯实验
Fig. 3.2 Three-point bending test

32
3 密质骨的弯曲与断裂实验及断面分形分析

根据实验测得的载荷-位移曲线,计算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弯曲模量 E 与弯
曲强度 σ 分别由下列方程计算:
E  FL3 / (4 sbh3 ) (3.1)
  3FL / (2bh )  6sh / L 2 2
(3.2)
其中,F 为弯曲载荷;L 为两支撑点间的距离;b 为试样的宽度;h 为试样的高;s
为加载位移。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项实验中共有 20 个 A 型试样和 20 个 B 试样参与实验,即每个角度上取 5
个试样进行实验。根据 A 型试样和 B 型试样的实验结果,可得 A 型试样和 B 型试
样在不同取向的弯曲特性如图 3.3 所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A 型试样和 B 型试
样的弯曲力学性质随其取向角度的不同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两类试样的弯曲模量
和弯曲强度均与试样取样角度有关。

20 400
Bending strength/MPa

Sample A Sample A
Flexural modulus/GP

16 Sample B 300 Sample B

12
200
8
100
4

0 0
0 30 60 90 0 30 60 90
Orientation/º Orientation/º

(a) (b)
图 3.3 A 型和 B 型试样的弯曲特性 (a)弯曲模量,(b)弯曲强度
Fig. 3.3 Bending properties of specimens of type A and type B
(a) Bending modulus, (b) bending strengthen

比较两类试样弯曲模量的实验结果(图 3.3(a))可知,A 型 0º 试样的弯曲模量


约为其 90º 试样的 1.9 倍,而 B 型 0º 试样的弯曲模量约为其 90º 试样的 2.0 倍。从
图 3.3(b)中弯曲强度的实验结果可知,A 型 0º 试样的弯曲强度约为其 90º 试样的
4.23 倍,B 型 0º 试样的弯曲强度约为其 90º 试样的 3.23 倍。这说明骨的力学性质
与骨的方向密切相关。另外,对于取向相同的 A 型和 B 型试样,B 型试样的弯曲
模量和弯曲强度均大于 A 型试样的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这些实验结果都表明密
质骨具有明显的弯曲各向异性性质。

33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3 密质骨断裂力学实验
3.3.1 实验准备
为了研究新鲜牛股骨密质骨在纯弯曲载荷下沿不同方向的断裂力学行为,根
据断裂韧性测试方法[82-83],采用单边切槽三点弯曲实验,对四个不同方向(0º,30º,
60º,90º)试样进行断裂韧性测试,试样的取样位置与试样的方向同图 3.1(b),并沿
平行骨板方向加载(图 3.1(c))。采用低速锯和数控磨床对试样进行粗加工,然后
对其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达到要求的准确尺寸。试样的长(L)为 20 mm,高(W)为 4
mm,宽度(B)为 2 mm,试样的加载方式及外观几何尺寸如图 3.4 所示。根据断裂
韧性试验方法中对试样的要求,在试样的中间位置,沿其高度方向加工出深 1.5
mm(a)的凹槽(图 3.4),其中 90º 试样的切槽方向与骨长轴平行,0º 试样的切槽
方向与骨长轴垂直。然后,在槽底部用刀片切割出深约 0.3 mm 的初始裂纹。在试
样在加工过程,喷洒平衡盐溶液,以降低骨组织损伤和水分流失。
把加工好的 20 个试样(每个方向 5 个)浸泡在平衡盐溶液中,实验时取出擦
干。然后,采用自制的三点弯装置,在 MTS858 力学试验机上进行弯曲实验,两
支撑点间的距离 l 为 16 mm (图 3.4)。施加位移载荷,加载速率为 0.5 mm/min。所
有的试样均加载至断裂为止。

B
W
a
l

图 3.4 试样几何尺寸与加载方向示意图
Fig. 3.4 Schematic diagrams showing geometric dimensions and loading direction of specimen

根据断裂韧性的计算方法及实验得到的四个不同方向试样的临界载荷 FC
[82-83]
,可计算得到试样沿四个不同方向的断裂韧性 KIC,其计算公式如下:
Fcl a
K IC  3/2
f  (3.3)
BW W 
其中,f(a/W)为试样几何形状系数,其大小取决于切槽深度与试样高度的比值。形
状系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a a a a
1.99  ( )(1  )[2.15  3.93  2.7( ) 2 ]
a a W W W W
f ( )  3( )1/2 (3.4)
W W a a 3/2
2(1  2 )(1  )
W W

34
3 密质骨的弯曲与断裂实验及断面分形分析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试样沿四个不同方向(0º, 30º, 60º 和 90º)的力和位移关系曲线如图 3.5 所示。
从图 3.5 可知四个方向的力-位移关系曲线均近似呈线性关系。从图 3.5 还可知试样
沿四个不同方向的弹性模量和极限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0º(骨横向断裂)试样的
弹性模量和极限强度最大,而 90º(骨纵向断裂)试样的弹性模量和极限强度最小。
实验结果表明牛股骨密质骨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200

30º
150 60º
90º
Force/N

100

50

0
0 0.05 0.1 0.15
Displacement/mm

图 3.5 四个不同方向试样的力和位移关系曲线
Fig. 3.5 Curve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ce and displacement of four different orientations

根据实验结果,可计算试样沿四个不同方向(0º, 30º, 60º 和 90º)的平均断裂


能,计算结果如图 3.6 所示。从图 3.6 可知,0º, 30º, 60º 和 90º 试样的平均断裂能
分别为 12.16 N·mm, 6.26 N·mm, 4.88 N·mm 和 3.02 N·mm。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骨的断裂能与其方向密切相关。四个方向的平均断裂能随试样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0º 试样的断裂能最大,90º 试样的断裂能最小,0º 试样的断裂能约为 90º 试样的断
裂能的 4 倍。

14
Fracture energy//N•mm

12
10
8
6
4
2
0
0 30 60 90
Specimen orientation/º

图 3.6 平均断裂能与试样角度的关系
Fig. 3.6 Relationship of average fracture energies and orientations of specimens

35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根据实验结果,可计算得到的 0º, 30º, 60º 和 90º 试样的平均断裂韧性(KIC)如图


3.7 所示。从图 3.7 可知断裂韧性也与试样的方向密切相关,即四个方向的平均断
裂韧性随试样角度的增大而减小。0º 试样的断裂韧性为 10.42 MPa.m1/2,而 90º 试
样的断裂韧性为 4.42 MPa.m1/2,从断裂韧性的计算结果也可以看出密质骨具有明
显的断裂各向异性性质。

12
10
1/2

8
K IC/MPa•m

6
4
2
0
0 30 60 90
Specimen orientation/º

图 3.7 断裂韧性与试样角度的关系
Fig. 3.7 Relationship of average fracture toughness and orientations of specimens

3.4 观察实验
3.4.1 实验准备
由于材料的断裂路径和断面形貌能够反映其断裂机理,本节对四个不同方向
骨的试样破坏后的断裂路径和断面形貌进行观察。断面形貌的观察采用扫描电镜。
扫描电镜的型号是 TESCAN VEGA 3 LMH SEM。扫描电镜试样的准备方法是:首
先在靠近试样断裂处截取用于观察的矩形小试样,其最大尺寸约为 4 mm。将得到
的矩形小试样断面朝上地置于样品盒中,放到真空干燥箱 24 小时,进行干燥处理。
最后,用离子溅射仪在试样断面上喷涂约为 10 nm 厚的金钯涂层。扫描电镜试样
准备好后,对断面进行扫描电镜实验观察。
3.4.2 实验结果
①断裂路径
试样沿四个不同方向(0º,30º,60º 和 90º)的断裂路径如图 3.8 所示。从图
3.8(a), (b)可以看出,0º 试样(骨的横向断裂)的断裂路径发生明显的偏转和折拐,
而 90º 试样(骨的纵向断裂)的断裂路径近似沿骨的纵向断裂,几乎无裂纹偏转和
折拐(图 3.8g, h)。30º 试样(图 3.8c, d)和 60º 试样(图 3.8e, f)的裂纹偏转程度
介于 0º 和 90º 试样之间,另外,对比 30º 和 60º 试样的裂纹偏转情况可以看出,30º

36
3 密质骨的弯曲与断裂实验及断面分形分析

试样的裂纹偏转角度较 60º 试样的大。从以上观察结果可知,牛股骨密质骨的断裂


路径与试样的取向密切相关,并且断裂韧性和断裂强度越大,其断裂路径的偏转
程度也越大。
②断裂表面
0º 试样断裂表面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 3.9 所示。从图 3.9(a)可以看出 0º 试样的
断裂表面较粗糙,而从图 3.9(b)可知,0º 试样在断裂过程中,骨单元被垂直地拔出
或拉断。根据骨单元的断裂形式,可推测知密质骨中骨单元的轴向与骨的长轴(骨
的纵向)平行。这使得裂纹沿骨的横向扩展时,骨单元从基体中拔出或断裂,断
裂路径曲折,断裂面粗糙,断裂过程消耗大量断裂能。

(a) (b)

(c) (d)

(e) (f)

(g) (h)

图 3.8 四个不同方向试样的断裂路径
(a)-(b) 0º 试样,(c)-(d) 30º 试样,(e)-(f) 60º 试样,(g)-(h) 90º 试样
Fig. 3.8 Different fracture routes of four kinds of specimens
(a)-(b) 0º specimen, (c)-(d) 30º specimen, (e)-(f) 60º specimen, (g)-(h) 90º specimen

37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a) (b)

400μm 40μm

图 3.9 0º 试样断面的扫描电镜照片 (a) 断面形貌,(b) 断裂的骨单元


Fig. 3.9 SEM images of fracture surface of 0º specimen
(a) Morphology of fracture surface, (b) fractured osteon

图 3.10 和图 3.11 分别为 30º 和 60º 试样的扫描电镜照片。


从图 3.10(a)和图 3.11(a)
可以看出,30º 和 60º 试样断面的粗糙程度较 0º 试样的小,30º 和 60º 试样中骨单
元的断裂方向与断面近似呈 60º(图 3.10(b))和 30º(图 3.11(b))。由于试样的断裂方向
与骨单元的轴向呈一定的夹角,因此 30º 试样和 60º 试样在断裂过程中,裂纹产生
一定程度的偏转,断面的粗糙程度较 0º 试样低。

(a) (b)

400μm 10μm

图 3.10 30º 试样断面的扫描电镜照片 (a) 断面形貌,(b) 断裂的骨单元


Fig. 3.10 SEM images of fracture surface of 30º specimen
(a) Morphology of fracture surface, (b) fractured osteon

38
3 密质骨的弯曲与断裂实验及断面分形分析

(a) (b)

40μm
400μm

图 3.11 60º 试样断面的微观观察结果 (a) 断面形貌,(b) 断裂的骨单元


Fig. 3.11 SEM images of fracture surface of 60º specimen
(a) Morphology of fracture surface, (b) fractured osteon

90º 试样(骨纵向断裂)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 3.12 所示。从图 3.12(a)可知在四个


不同方向的试样中,90º 试样的断面粗糙程度最小。并且,从 90º 试样的断面中可
以看到许多条状结构,这是裂纹沿骨单元和骨间质较弱的接合面断裂的结果。此
断裂表面粗糙度较低,断裂过程耗散的能量较小。从图 3.12(b)可知,裂纹在扩展
过程中,一些骨单元被撕裂,这说明由于骨单元的轴向与骨长轴平行,因此,骨
在纵向断裂时,部分骨单元沿其轴向被撕裂。

(a) (b)

400μm 40μm

图 3.12 90º 试样断面的扫描电镜照片 (a) 断面形貌,(b) 沿轴向开裂的骨单元


Fig. 3.12 SEM images of fracture surface of 90º specimen
(a) Morphology of fracture surface, (b) cleaved osteon along its axis

39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5 断面分形维数计算
3.5.1 计算方法
分形理论能够通过分形维数定量反映断面的粗糙程度,能对不规则的断面进
行定量描述[84]。为了分析骨的断裂行为与分形维数的关系,本节基于分形理论,
分别对骨四个不同方向断面的分形维数进行了计算。
在分形理论中,有多种方法来确定断裂面的分形维数,如截面岛法、断裂截
面线法和计盒维数法(像素点覆盖法)等。其中计盒维数法是应用较广泛的分形
维数计算方法[85-86]。因此,本节采用记盒维数法来确定骨四个不同方向试样的断
面分形维数。
设 F 是 n 维欧式空间 Rn 上任意一个非空有界集合,Nδ(F)是直径最大为 δ 并可
以覆盖 F 的集的最少个数,则 F 的计盒维数定义为:
log N  F 
DimB F  lim (3.5)
 0  log 

计盒维数的计算过程如图 3.13 所示。首先,选择典型的试样断面扫描电镜(SEM)


图像(图 3.13a),确定其像素。骨试样四个方向断面的像素均设定为 250×300。然
后采用阈值法,通过设置合理的阈值,将 SEM 图像进行合理的分割,得到相应的
二值化图像(图 3.13b),该图像上每一个像素点为黑或白。进而将该二值化图像
转化为一个数据文件,该数据文件是一个仅包含有 0 和 1 的矩阵(图 3.13c)。

(a) (b)

(c)

图 3.13 扫描电镜图像处理过程 (a) 原始图像,(b) 二值化图像,(c) 数据文件


Fig. 3.13 Processing procedure of the SEM image (a) Original image, (b) binary image, (c) data file

40
3 密质骨的弯曲与断裂实验及断面分形分析

在图 3.13(c)中,每一个数值对应于原二值化图像中相应位置的像素点,数值 0
代表原图像中该像素点的颜色为黑色,数值 1 代表原图像中该像素点的颜色为白
色。然后,把数据文件划分为若干块,其中每一块的行数和列数都为 k ,把包含 1
的块的个数记作 Nk,其中 k= 1, 2, 4, ···, 2i,即以 k 个像素点的尺寸为边长对块进行
划分,可以得到盒子数 N1, N2, N4, ···, Nk。假设一个像素点的尺寸为 δ0 (δ0=图像的
长度 l/图像一行中像素点的个数),则行和列都为 k 的块的边长为 δk=kδ0 (k = 1, 2,
4, ···, 2i),在双对数坐标中对数据点(-lgδk, lgNk)进行直线拟合,其斜率即为图像的
物理盒维数 D,也即图像的分形维数。以上所有计算通过 Matlab 完成。
3.5.2 计算结果与分析
将断面的 SEM 观察图片进行处理,修剪图片边缘非规则部分。然后,将修剪
后的 SEM 图像进行二值化,可得四个不同方向试样断面的二值化图像如图 3.14
所示。将四个二值化图像(图 3.14)分别转化为仅有 0 和 1 两个数值的 250×300
矩阵。再将这些数值矩阵分别进行分块求得沿骨四个不同方向试样断面的分形维
数。

(a) (b)

(c) (d)

图 3.14 四个不同方向断面的二值化图像 (a) 0º 试样, (b) 30º 试样, (c) 60º 试样, (d) 90º 试样
Fig. 3.14 Binary images of the fracture surfaces of four different orientations (a) 0º specimen, (b) 30º
specimen, (c) 60º specimen, (d) 90º specimen

41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牛股骨密质沿四个不同方向试样断面的分形维数如图 3.15 所示。从图 3.15 可


以看出四个方向试样断面的分形曲线均呈明显的线性特征,说明其断面的分形行
为显著,而分形曲线的斜率即为试样四个不同方向断面的分形维数[86]。从图 3.15
可知四个不同方向试样(0º, 30º, 60º 和 90º)的分形维数分别为 1.905, 1.816, 1.678 和
1.602。根据此计算结果可知,0º 试样(骨横向断裂)断面的分形维数最大,而 90º
试样(骨纵向断裂)断面的分形维数最小。计算结果与断面粗糙度的观察结果相一
致,即分形维数越大,断面的粗糙度也越大。因此,采用断面的分形维数方法可
以定量描述断面的粗糙度水平以及表征骨的各向异性性质。

12
0º specimen
10 30º specimen
60º specimen
8 90º specimen
logN k

6
4

2
0
-6.5 -4.5 -2.5 -0.5
logδ k

图 3.15 四个不同方向断裂表面的分形维数
Fig. 3.15 Fractal dimension of fracture surfaces of four different directions

牛股骨密质骨断裂韧性与分形维数间的关系如图 3.16 所示。从图 3.16 可以看


出分形维数和断裂韧性呈正相关的关系,即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断裂韧性也增
加,此与 Sanchez-Molina 等[85]对其它材料的研究结果一致。
12
10
1/2

8
K IC/MPa•m

6
4
2
0
1.602 1.678 1.816 1.905
Fractal dimension

图 3.16 分形维数与断裂韧性间的关系
Fig. 3.16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ctal dimension and fracture toughness

42
3 密质骨的弯曲与断裂实验及断面分形分析

3.6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对牛股骨密质骨四个不同方向试样的弯曲实验和断裂实验、试样断
裂路径及断面形貌的观察分析,以及基于 Matlab 对断面分形维数的计算,得到以
下主要结论:
① 四个不同方向试样的弯曲特性和断裂特性的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的弹性模
量和极限强度随试样角度的增大而减小。0º 试样的断裂能和断裂韧性最大,90º 试
样的断裂能和断裂韧性最小。
② 断裂路径和断裂表面的宏观和微观观察结果表明,0º 试样(骨的横向断裂)
的断裂路径发生明显的偏转和折拐,而 90º 试样(骨的纵向断裂)的断裂路径近似
沿骨的纵向断裂,几乎无裂纹偏转和折拐。30º 试样和 60º 试样的裂纹偏转程度介
于 0º 和 90º 试样之间。
③ 断裂表面的粗糙度程度与试样的方向密切相关,0º 试样断面的粗糙度最
大,90º 试样断面的粗糙度最小。骨单元的轴线与骨的长轴平行。
④ 四个不同方向试样断面的分形维数计算结果表明,0º 试样的分形维数最
大,90º 试样的分形维数最小。骨断面的分形维数与其断裂韧性呈正相关的关系。
随分形维数的增大,断裂韧性增加。

43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4
4 骨单元对骨间质微裂纹扩展的影响

4 骨单元对骨间质微裂纹扩展的影响

4.1 引言
密质骨在细观尺度上是由骨单元和骨间质组成[87]。由于密质骨的微结构同纤
维增强复合材料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即骨单元视为纤维,骨间质视为基体,黏合
线视为纤维与基体的界面,Katz[88]根据纤维增强基复合材料力学的理论建立密质
骨模型,来研究密质骨的力学性质。由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纤维增
强复合材料断裂力学行为分析[89],因此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与实验方法也可以被
用于骨的裂纹力学行为分析。Libonati 等[6]测量了密质骨在不同加载模式下的断裂
韧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Guo 等[64]采用线弹性理论建立了包含骨单元和
骨间质的两相模型,分析了骨单元及其材料参数对微裂纹扩展过程的影响。Najafi
等[90]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建立了包含单个骨单元和多个径向微裂纹的密质骨力学
模型,分析了骨单元系统对径向微裂纹扩展过程的影响,并通过一个经验公式描
述了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情况。
目前,关于骨单元对骨中裂纹扩展力学行为影响的分析理论和模型仍存在一
些不足之处。其一,采用线弹性断裂力学分析骨单元对密质骨裂纹扩展力学行为
的影响均假设在一个无限大平面内,并且建立的模型中只有一个骨单元,这无法
反映多个骨单元之间及其材料性质变化对微裂纹尖端力学性质的影响;其二,所
建立的密质骨模型中均没有包括哈弗氏管和黏合线,无法反映密质骨真实结构特
征对微裂纹的影响;其三,均仅分析裂纹进入黏合线或骨单元之前的情况,而对
于微裂纹进入黏合线或骨单元之后的情况没有考虑。
针对在骨单元对骨中裂纹扩展力学行为影响方面目前研究的不足,本章研究
了密质骨在细观尺度上的骨单元、黏合线对骨间质中裂纹扩展的影响。具体内容
为:① 建立单个骨单元-骨间质裂纹的密质骨细观分析模型,分析了骨单元对裂纹
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拟分析;② 建立多个骨单元
-骨间质裂纹的密质骨细观分析模型,分析了骨单元与裂纹尖端距离及材料参数对
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并与单个骨单元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③ 建立多
个骨单元-黏合线-骨间质裂纹的密质骨细观分析模型,研究了黏合线对裂纹尖端应
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并与无黏合线骨单元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④ 基于扩展
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黏合线对微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

45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2 无黏合线骨单元模型
4.2.1 单个骨单元模型
根据纤维-基体复合材料的理论,建立包含一个实心圆形骨单元的密质骨细观
分析模型如图 4.1 所示,骨单元半径为 R,杨氏模量为 E2,泊松比为 ν2,周围为骨
间质,其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为 E1 和 ν1。设在骨间质内有一条沿骨单元径向的
微裂纹,其长度为 2l,微裂纹尖端 a 至骨单元与骨间质界面的距离为 d,裂尖 b 点
距骨单元的距离 L=4R。沿 y 方向给模型施加拉伸应力 σ。该模型属于 I 型裂纹加
载,其裂纹面平行于骨单元轴向。

微裂纹
A a b
d 2l
L

y
x 骨单元(E2,ν2) 骨间质(E1,ν1)

图 4.1 单个骨单元无黏合线密质骨模型
Fig 4.1 Model of cortical bone with signle osteon and without cement line

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对含有微裂纹和骨单元的密质骨模型(图 4.1)进
行理论分析,其理论推导的基本原理是对以下两个基本问题进行线性叠加[64,90]。
第一个问题:一个弹性骨单元位于一个无限大的弹性面内,在该弹性面内没有任
何微裂纹存在,分析在外载荷 σ 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第二个问题:骨间质中没有
骨单元,仅存在微裂纹情况。问题二中微裂纹处的应力等于问题一中微裂纹处的
应力,但方向相反,如图 4.2 所示。
在线弹性断裂力学中,应力强度因子 K 表示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弱,且每种材
料都有一个临界应力强度因子 KC,当 K 达到 KC 时,材料发生非稳定断裂。对于
图 4.1 中的 I 型裂纹(张开型裂纹),a 和 b(裂纹的两个尖端)处的应力强度因子
KI(a)和 KI(b)可由以下方程得到[64]:
K I ( x) 2 A
 1 (4.1)
 πl 1    2 (1  d ) n
R

46
4 骨单元对骨间质微裂纹扩展的影响

其中:x 表示 a 端或 b 端;A 为常数;d 为骨单元至 a 点(图 4.1)的距离;R 为骨


单元的半径;l 为裂纹的 1/2 长度;α 和 β 的表达式为
E (1  12 )  E1 (1  22 ) E (1  1 )(1  2 1 )  E1 (1  2 )(1  2 2 )
 2 ;  2
E2 (1  1 )  E1 (1  2 )
2 2
2[ E2 (1  12 )  E1 (1  22 )]
当 ν1=ν2=1/3 时,可得
E2
1
K I (a ) E1 A
 1 (4.2)
 πl E d
3 2  1 (1  ) n
E1 R
在公式(4.1)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拟合,得到 a 端的应力强度
因子为[64]:
E2
1
K I (a ) 2 2.6024 E1 2.6024
 1  1 (4.3)
 πl 1    2  (1  d ) 9 / 2 E d
3 2  1 (1  ) 9 / 2
R E1 R
下面研究骨单元材料特性对定长度裂纹和变长度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
响。具体分析内容:① 通过改变骨单元与骨间质的模量比,分析材料性质对裂纹
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② 裂纹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裂纹尖端 a 到骨单
元的距离,来分析骨单元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③ 固定裂尖 b 的位置
不变,调整裂纹的长度,来分析骨单元对变长度裂纹尖端处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分析采用了以下假设:
①材料特性组合为:“软”骨单元:E2/E1 = 0.5, 0.7, 0.8, 0.9;“硬”骨单元:
E2/E1= 1.1, 1.2, 1.3, 1.5, 2.0。以上所选定的弹性模量范围涵盖了骨单元和骨间质一
般的变化范围[64]。
②骨单元和骨间质的泊松比保持不变,即 ν1=ν2=1/3。
③骨单元的直径为 120 μm,微裂纹的尺寸为 60 μm 至 240 μm。
σ σ

骨间质(E1,ν1)
微裂纹
a
= a b
+ a b
b

骨单元(E2,ν2)

σ σ

图 4.2 初始裂纹问题分解
Fig 4.2 Decomposition of the original crack problem

47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2.2 模型分析结果与讨论
当 l/R=1 时,“软”骨单元模型和“硬”骨单元模型中,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
子和裂纹尖端 a 至骨单元距离的关系如图 4.3 所示,其中 K I ( R)   πR 。从图 4.3
可以看出:当裂尖 a 靠近“软”骨单元时,其应力强度因子急剧增大,而裂尖 b
处的应力强度因子保持为常数;当裂尖靠近“硬”骨单元时,裂尖 a 处的应力强
度因子明显减小。分析结果表明,“软”骨单元促进裂纹扩展,而“硬”骨单元
阻碍裂纹扩展。另外,从图 4.3 可知,当 d/R>0.6 时,应力强度因子变化较小,这
说明无论“软”或“硬”骨单元其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均被限定在一定的
范围内(d0.6R)。并且骨单元的存在,主要影响 a 端的应力强度因子,而对裂尖
b 无明显影响。

1.6

1.2
K I/K I(R )

0.8 E2/E1=0.5(a)
E2/E1=0.5(b)
E2/E1=2(a)
E2/E1=2(b)
0.4
0 0.5 1 1.5 2 2.5 3
d /R

图 4.3 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至骨单元的距离 d 之间的关系


Fig. 4.3 The relationship of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of crack tip and distance d

当裂纹距骨单元距离一定时(d/R=0.1),a 端应力强度因子与材料弹性模量比
之间的关系如图 4.4 所示, K I (l )   πl 。从图 4.4 可知,随着基体与骨单元弹性
模量比值的增大,a 端的应力强度因子逐渐减小。该分析结果表明,骨单元与骨间
质的模量相差越大,骨单元对裂尖 a 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也就越大,并且随着
模量比(E2/E1)的增大,骨单元对裂纹扩展的阻止作用明显增强。
为了研究骨单元对变长度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在图 4.1 中固定裂
尖 b,然后增加裂纹的长度,即减小裂尖 a 至骨单元间的距离,研究裂纹长度发生
变化的情况下,骨单元对裂尖 a 处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得到不同模量组合下,a
端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长度之间的关系如图 4.5 所示。从图 4.5 可知,随着裂纹长
度的增加,“软”骨单元(E2/E1<1)对 a 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逐渐增大,当裂尖 a

48
4 骨单元对骨间质微裂纹扩展的影响

靠近骨单元时,其影响加速增大;而“硬”骨单元模型中,当裂尖 a 靠近骨单元
时,其应力强度因子加速减小。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软”骨单元促进裂纹向骨
单元扩展,而“硬”骨单元阻碍裂纹向骨单元扩展。裂纹长度越长,裂纹扩展受
骨单元的影响越明显。

1.4

1.2
K I(a )/K I(l )

0.8

0.6
0.5 1 1.5 2
E 2 /E 1

图 4.4 裂纹尖端 a 的应力强度因子与模量比之间关系


Fig. 4.4 The relationship of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of crack tip (a) and ratio of elastic modulus

2.5
E2/E1=0.5
2 E2/E1=0.8
E2/E1=1.3
K I(a )/K I(R )

E2/E1=2
1.5

0.5

0
0.5 1 1.5 2
l /R

图 4.5 裂纹 a 端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长度之间的关系
Fig. 4.5 The relationship of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of crack tip a and crack length

4.2.3 多个骨单元模型
在含有多个骨单元的模型中,由于骨单元对裂纹扩展的影响更加复杂,目前
还没有可参考的理论公式用于分析密质骨中任意多个骨单元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
因子的影响。为了研究在多个骨单元的情况下,骨单元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
响,本节基于有限元法(Abaqus6.13)对多个骨单元无黏合线密质骨细观分析模型进

49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行了计算分析。
在单个骨单元密质骨模型(图 4.1)的基础上,任意添加两个骨单元,来研究在
多个骨单元存在情况下,骨单元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建立的多个骨单元
密质骨模型如图 4.6 所示。模型的边界尺寸为 400 μm×600 μm。骨单元 A 的半径为
60 μm,其余两骨单元(B 和 C)的半径均为 50 μm,这些骨单元中都没有哈弗氏管。
模型的下侧约束 y 向位移,模型的上侧沿 y 向作用 20 MPa 的均布拉伸应力。在与
骨单元 A 的轴线相同的水平面内布置一条长度为 2l 的微裂纹。a 和 b 分别为微裂
纹的两端点。假设微裂纹的 a 端到骨单元边缘的距离为 d(图 4.6)。在此有限元模型
中,骨单元的位置保持不变,通过调整距离 d 或微裂纹的长度来研究在多个骨单
元存在的情况下,骨单元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B
微裂纹
A a b
d 2l

C
y
x 骨间质 骨单元

图 4.6 多个骨单元无黏合线密质骨模型
Fig 4.6 Model of cortical bone with multi osteons and without cement lines

假设模型中 3 个骨单元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均相同,分别为 E1 和 1 ,骨间质


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为 E2 和 2 。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固定骨间质的弹性模
量 E1 为 15 GPa,然后分析“软”骨单元和“硬”骨单元模型中骨单元对应力强度
因子的影响。在“软”骨单元模型中,骨间质的弹性模量为骨单元的 2 倍
( E2 / E1  0.5 ) ;在“硬”骨单元模型中,骨间质的弹性模量为骨单元的 0.5 倍
( E2 / E1  2 )。模型中的骨单元和骨间质的泊松比 1 和 2 均为 0.3。然后,基于有限
元软件(Abaqus6.13)进行求解,裂纹两尖端周围部分采用 CPS6 单元,其余部分采
用 CPS8R 单元划分网格。考虑到裂纹尖端奇异场的特点,裂纹平移前后裂纹尖端
区域的网格分布密度不变。在分析过程中,骨单元的位置保持不变,通过调整距
离 d 或裂纹的长度 2l 来研究骨单元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50
4 骨单元对骨间质微裂纹扩展的影响

4.2.4 模型分析结果与讨论
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根据图 4.1 细观分析模型中骨
单元和微裂纹的关系,建立边界尺寸为 400 μm×600 μm 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骨单
元对定长度裂纹 a 端处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假定 l/R=1,并同样对平面中单一裂
纹 KI( K I   πl )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无量化处理,然后把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理
论结果进行对比。
在单个骨单元作用下,裂纹 a 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与固定长度裂纹至骨单元的
距离之间的关系如图 4.7 所示。从图 4.7 所示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有限元计算结
果略大于理论结果,这主要是由模型尺寸引起的。因为在理论计算中,假定板的
尺寸是无限大,而有限元模型的尺寸为限定值。但从整体来看,有限元分析结果
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这说明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的可行性以及
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

1.6

1.4

1.2
K I(a )/K I(R )

0.8 E2/E1=0.5
E2/E1=2
0.6 E2/E1=0.5(FE)
E2/E1=2(FE)
0.4
0 0.5 1 1.5 2 2.5 3
d /R

图 4.7 裂纹 a 端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至骨单元的距离 d 之间的关系


Fig. 4.7 Relationship of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of crack tip a and distance d

固定模型中的微裂纹长度 2 l 为 120 μm,得到裂纹两端(a 和 b)的应力强度因子


K 与裂纹至骨单元 A 距离 d 的关系曲线如图 4.8。同时,为了对比单个骨单元和多
个骨单元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到了单个骨单元模型和多个骨
单元模型中裂尖 a 处的应力强度因子与距离 d 之间的关系,如图 4.9 所示。
从图 4.8 可知:① 在骨单元模量与基体模量比(E2/E1)分别为 0.5 和 2 的情况下,
裂纹距离骨单元 A 的距离越近,a 端处的应力强度因子变化幅度越大。另外,从图
4.8 可知,裂纹在向骨单元 A 靠近过程中,a 端应力强度的变化幅度较 b 端大,尤
其是在裂纹接近骨单元 A 时,a 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幅度急剧增加。这说明,对

51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于定长度裂纹,微裂纹距骨单元越近,骨单元对裂纹尖端的力学性质影响越大,
并且这种影响对靠近骨单元一侧的裂纹尖端 a 的力学性质更为显著。② 在“软”
骨单元模型(E2/E1=0.5)中,随着裂纹尖端至骨单元距离 d 的减小,a 端的应力强度
因子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并且在裂尖 a 靠近骨单元 A 时,a 处的应力强度因子急
剧增大;在“硬”骨单元模型(E2/E1=2)中,随着距离 d 的减小,a 端应力强度因子
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裂尖 a 靠近骨单元 A 时,a 处的应力强度因子明显减小,
但变化幅度小于软骨单元模型的结果。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在多个骨单元模型中,骨单元对微裂纹扩展的影响更加
复杂。“软”骨单元对裂尖 a 处的应力强度因子影响较大,并且同样存在“硬”
骨单元阻碍裂纹扩展,而“软”骨单元加速裂纹扩展的情况。另外,分析结果也
表明在多个骨单元模型中,骨单元对 b 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1.6

1.4

1.2
K I/K I(R )

0.8 E2/E1=0.5(a)
E2/E1=0.5(b)
0.6 E2/E1=2(a)
E2/E1=2(b)
0.4
0 0.5 1 1.5 2 2.5 3
d /R

图 4.8 多个骨单元密质骨模型中应力强度因子 K 与距离 d 的关系曲线


Fig 4.8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K vs. distance d in model of cortical bone with multi-osteon

从图 4.9 可知,对于单个骨单元密质骨模型,在微裂纹向骨单元 A 靠近的过


程中,只有当裂尖 a 靠近骨单元时,应力强度因子才发生明显变化,而当 d/R>1
时,骨单元对裂尖处应力强度因子几乎无影响。而对于多个骨单元密质骨模型,
当裂尖 a 向骨单元 A 靠近过程中,无论是“硬”单元模型还是“软”骨单元模型,
其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单个骨单元模型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幅度,
并且当 d/R>1 时,裂尖 a 处的应力强度因子存在明显的变化。这说明在多个骨单元
密质骨模型中,骨单元的存在直接影响微裂纹的扩展,且其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单
个骨单元密质骨模型,并且骨单元对裂尖 a 处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也不仅仅限定
在 Guo 等[64]提出的 d/R0.5 范围内。

52
4 骨单元对骨间质微裂纹扩展的影响

1.6

1.4

1.2

K I(a )/K I (R )
1

0.8 E2/E1=0.5(Single-osteon)
E2/E1=2(Single-osteon)
0.6 E2/E1=0.5(Multi-osteon)
E2/E1=2(Multi-osteon)
0.4
0 0.5 1 1.5 2 2.5 3
d /R

图 4.9 单个骨单元和多个骨单元模型中裂尖 a 的应力强度因子与距离 d 之间的关系


Fig 4.9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K of crack tip a vs. distance d in single-osteon model
and multi-osteon model

为了分析多个骨单元密质骨模型中,骨单元对变长度裂纹尖端处应力强度因
子的影响。固定微裂纹 b 端,b 端距骨单元 A 的距离 d 为 156 μm,然后使微裂纹
向左侧扩展,分析裂纹尖端处的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长度之间的关系,所得裂尖
处的应力强度因子 KI 与裂纹长度 l 的关系如图 4.10 所示, K I ( R)   πR 。

1.8
1.6 E2/E1=0.5(a)
E2/E1=0.5(b)
1.4
E2/E1=2(a)
1.2 E2/E1=2(b)
K I/K I(R )

1
0.8
0.6
0.4
0.2
0
0.5 1 1.5 2 2.5
l /R

图 4.10 多个骨单元密质骨模型中,裂尖应力强度因子 K 与裂纹长度 l 的关系


Fig. 4.10 The relationship of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K vs. crack length l in multi-osteon model

从分析结果(图 4.10)可知,a 端和 b 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均随裂纹长度 l 的增


加而增大,且随着裂纹长度的增加,骨单元对 b 端应力强度因子影响较小。裂尖 a
靠近“软”骨单元 A 之前,当 l/R<1.5 时,裂尖处的应力强度因子较“硬”骨单元
模型中的小,即有助于增强骨的断裂韧性,而当裂尖 a 靠近“软”骨单元时

53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l/R>1.5)
,裂纹尖端 a 处的应力强度因子加速增大,即促进裂纹的扩展,加速密
质骨的断裂;“硬”骨单元模型中 a 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呈减小趋势,但减小幅度
较小,即阻碍裂纹扩展的作用不明显,其远小于单个骨单元模型中“硬”骨单元
对裂纹的阻碍作用。该分析结果表明,在多个骨单元模型中,当骨单元与裂纹的
距离处于一定范围内时,“软”骨单元有助于增强骨的断裂韧性,而“硬”骨单
元对变长度裂纹尖端处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较小。

4.3 有黏合线骨单元模型
由于黏合线和哈弗氏管的存在,骨单元对裂纹扩展的影响更加复杂,无可参
考的理论公式对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为了研究在黏合线和哈弗氏管均存在的
情况下,骨单元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本节基于有限元法,建立包含黏合
线和哈弗氏管的多个骨单元密质骨细观分析模型,研究密质骨中骨单元对骨间质
中裂纹扩展的影响。
4.3.1 模型结构与材料参数
根据哈弗氏密质骨的结构组成,建立的含有黏合线、哈弗氏管的多个骨单元
密质骨细观分析模型如图 4.11 所示,模型的结构尺寸参数与多个骨单元无黏合线
密质骨模型(图 4.6)相同,在三个骨单元的中心位置添加三个哈弗氏管,其半径
均为 20 μm;在骨单元的周围添加厚度为 5 μm 的黏合线。微裂纹的长度为 2l,裂
纹的两端点分别为 a 和 b。裂尖 a 到骨单元 A 左侧边缘的距离为 d。模型的下侧约
束 y 向位移,上侧沿 y 向作用 10 MPa 的均布拉伸应力。然后,在 Abaqus6.13 中进
行求解。

B 粘合线
哈弗氏管
微裂纹
A
a b
d 2l

y C
x 骨间质 骨单元

图 4.11 有黏合线和哈弗氏管的多个骨单元密质骨模型
Fig 4.11 Multi-osteon cortical bone model with Harvard tube and cement line

首先,为了分析含有黏合线和哈弗氏管的情况下,骨单元对微裂纹尖端应力

54
4 骨单元对骨间质微裂纹扩展的影响

强度因子的影响,同样选取“软”骨单元( E2 / E1  0.5 )和“硬”骨单元( E2 / E1  2 )


模型,来分析裂尖应力强度因子与距离 d 的关系。骨间质的弹性模量 E1 为 15 GPa,
黏合线的弹性模量为 6.85 GPa,骨单元和骨间质的泊松比 1 和 2 均为 0.3,密质骨
组织中各组元的材料参数见表 4.1。
其次,采用密质骨中各组成部分材料的实验参数(表 4.1),并在模型的上侧
施加 1%的均布拉伸应变,分析微裂纹至骨单元 A 距离 d 的变化对密质骨模型中应
力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裂纹平移前后裂纹尖端区域的网格分布密度均保持不
变,并且骨单元的位置也保持不变。

表 4.1 密质骨中各组元的材料参数[67,91]
Table 4.1 Material parameter of components of cortical bone[67,91]

密质骨各组元 弹性模量/GPa 泊松比

骨单元 9.13 0.17

骨间质 14.122 0.153

黏合线 6.85 0.49

4.3.2 模型分析结果与讨论
在黏合线和哈弗氏管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在“软”、“硬”骨单元模型中,
裂尖 a 和 b 处的应力强度因子与距离 d 之间的关系如图 4.12 所示。从图 4.12 可知,
在软骨单元模型( E2 / E1  0.5 )中,当微裂纹向左平移到骨单元 B 和 C 的中间位置
时(1.5<d/R<2.5),微裂纹两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均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在此状态下,
含有黏合线的骨单元有助于提高密质骨的断裂韧性;当微裂纹靠近骨单元 A 时,
裂尖 a 处的应力强度因子急剧增大,即加速裂纹扩展。在“硬”骨单元模型中,
当裂纹与骨单元 A 间的距离 d 减小,微裂纹两端的应力强度因子无明显变化,即
在含有黏合线的“硬”骨单元模型中,骨单元的存在对裂纹尖端处的应力强度因
子无明显影响。
以上分析结果与单个骨单元密质骨模型和多个骨单元无黏合密质骨线模型所
得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①“软”骨单元不仅仅促进裂纹扩展,当裂纹与骨单元
的间距一定时,反而对裂纹扩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② 在“硬”骨单元模型中,
随着骨单元与裂纹间距的改变,骨单元对裂纹尖端处的应力强度因子无明显影响。
该分析结果表明,在裂纹靠近骨单元之前,即 d/R>1 时,含黏合线的骨单元结构
阻碍微裂的扩展,从而有助于增强密质骨的断裂韧性。

55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8
E2/E1=0.5(a)
1.6 E2/E1=0.5(b)
E2/E1=2(a)
1.4
E2/E1=2(b)

K I/K I(R )
1.2
1
0.8
0.6
0.4
0 1 2 3
d /R

图 4.12 有黏合线多个骨单元密质骨模型中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与距离 d 的关系


Fig. 4.12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of crack tips vs. d in mutil osteon model with cement line

在有哈弗氏管和粘合线的多个骨单元密质骨模型中,沿 y 向施加 1%的均布拉


伸应变,并采用表 4.1 中的密质骨材料参数,分析了在相同的拉伸应变下,骨单元
与裂纹间距离对模型应力分布的影响。与无黏合线密质骨模型相比,由于引入了
哈弗氏管和黏合线,其分析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情况。
图 4.13 显示了随着“软”骨单元与裂纹间距离的减小,模型中最大主应力与
距离 d 之间的关系如所示。此结果与图 4.12 显示的变化规律一致。从图 4.13 显示
的分析结果可知,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随着骨单元 A 与裂纹距离的变化,含有
哈弗氏管和粘合线的多个骨单元密质骨模型的应力分布及应力峰值发生明显变
化,这说明密质骨的微结构特征影响其应力分布及微裂纹的扩展速率。

28
26
24
σ /PMa

22
20
18
16
0 50 100 150 200 250
d /μm

图 4.13 有黏合线的多个骨单元密质骨模型中的最大主应力与距离 d 的关系


Fig 4.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and distance d
in model of cortical bone with cement line and mutil osteons

56
4 骨单元对骨间质微裂纹扩展的影响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知,有黏合线和哈弗氏管的多个骨单元密质骨模型中的骨
单元对微裂纹的影响更加复杂。有黏合线和哈弗氏管的“硬”骨单元对裂尖的应
力强度因子影响不明显,而“软”骨单元对裂尖的应力强度因子影响较明显。以
上三种模型所分析的骨单元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而没有反映骨单元
及黏合线对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接下来将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分析骨单元及黏
合线对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

4.4 微裂纹扩展路径分析
4.4.1 模型与材料参数
为了分析黏合线和骨单元对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假设在矩形平面中有一个
中空的圆柱型骨单元,而在骨单元附近存在一微裂纹,然后取其四分之一建立细
观模型进行分析。
建立的包含骨单元-骨间质的两相细观分析模型和包含骨单元-骨间质-黏合线
的三相细观分析模型分别如图 4.14 和图 4.15 所示。两相模型和三相模型结构参数
为:模型边界尺寸为 125 μm×125 μm,骨单元半径为 80 μm[18],哈弗氏管的半径为
20 μm,三相模型中黏合线的厚度为 5 μm。在两种模型的相同位置分别预设一条长
度为 20 μm 的初始裂纹。由于骨单元模型关于 x 轴和 y 轴对称,其边界条件是:
沿模型左端边界,约束沿 x 方向的位移,以及绕 y-轴和 z-轴的转动自由度;沿模
型的上边界约束沿 y 方向的位移,以及绕 x-轴和 z-轴的转动自由度(图 4.14b 和图
4.15b)。然后在模型右侧作用一个 35 MPa 的均布拉伸应力,并在模型右侧中点处
设定一个参考点,用作计算结果输出参考点。然后,对两种模型分别进行分析,
对比考察黏合线对密质骨中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

(a) (b)

R80
R20
125

125

图 4.14 两相模型的几何尺寸(a)和边界条件(b)
Fig 4.14 Geometrical parameters (a) and boundary condition (b) of two-phase model

57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a) (b)

R80
R20
125

125

图 4.15 三相模型的几何尺寸(a)和边界条件(b)
Fig 4.15 Geometrical parameters (a) and boundary condition (b) of three-phase model

要实现裂纹的扩展,需要设定裂纹损伤起始及损伤演化准则。设密质骨的断
裂损伤是应变控制[91],因此,以上两种模型中裂纹起始准则均采用最大主应变失
效准则。骨间质、骨单元和黏合线的裂纹起始应变设定为 0.4%[67],而模型的损伤
演化过程定义为损伤后基于能量的断裂失效。通过材料的断裂韧性 KIC,可以得到
材料的临界应变能释放率,临界应变能释放率与断裂韧性的关系如下:
K2
GIC  IC (4.4)
E
在式(4.4)中,若是平面应变问题, E   E / 1  2 。关于骨断裂韧性方面的研究
有很多,根据现有文献中研究成果,可得到骨单元、骨间质和黏合线的断裂韧性
[67,92]
。骨单元、骨间质和黏合线的材料参数及其临界应变能释放率见表 4.2。分析
采用 4 节点双线性平面应变减缩积分单元 CPE4R 划分网格,两相模型和三相模型
的单元数量分别为:2557 和 2717。

表 4.2 密质骨中各组元的材料参数[57, 67,92]


Table 4.2 Material parameter of different tissues of cortical bone[57, 67,92]
材料 弹性模量(GPa) 泊松比 应变能释放率(N/mm)

骨单元 9.13 0.17 0.86


骨间质 14.122 0.153 0.238
黏合线 6.85 0.49 0.146

4.4.2 分析结果与讨论
裂纹起始时,两相和三相模型中的 Mises 应力分布如图 4.16 所示。从该应力
分布图可以看到,黏合线明显影响模型的应力分布。裂纹起始时,模型右侧参考

58
4 骨单元对骨间质微裂纹扩展的影响

点处的位移、作用应变和作用应力如表 4.3 所示。从表 4.3 可以看出,在裂纹起始


时,两种模型的 Mises 应力差别不大,但两种模型的裂纹起始应变存在明显的差别,
三相模型的作用应变比两相模型的作用应变大 57.8%,这说明黏合线显著影响模型
的裂纹起始应变。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在外载荷作用下,黏合线直接影响模型的
应力和应变分布,并能显著提高密质骨裂纹起始所需要的作用应变,从而提高密
质骨抵抗断裂的能力。

(a) (b)

图 4.16 裂纹起始时的应力分布 (a) 两相模型,(b)三相模型


Fig 4.16 Stress distribution at crack initiation (a) Two-phase model, (b) three-phase model

表 4.3 不同模型的裂纹起始条件
Table 4.3 Crack initiation condition of different models
模型 作用位移(μm) 作用应变(%) 作用应力(MPa)

两相模型 0.05791 0.0461 2.0813


三相模型 0.1386 0.1092 1.7356

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P=35 MPa),两种模型的裂纹扩展路径如图 4.17 所示。


从图 4.17(a)可以看到,在无黏合线的两相模型中,裂纹在扩展过程中,直接穿过
骨单元边界进入骨单元,扩展路径较平直。而在有黏合线的三相模型中(图
4.17(b)),裂纹的扩展路径向背离骨单元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偏转,而当裂纹尖端靠
近骨单元时,裂纹尖端又偏向骨单元方向扩展。当裂纹尖端逼近黏合线时,裂纹
扩展终止,而当进一步增大作用应力时,微裂纹将沿着黏合线与骨间质的界面扩
展并终止。可以得出结论,黏合线具有阻止裂纹扩展的作用,并且可以显著地改
变微裂纹的扩展路径,该分析结果与 O’Brien 等[66]的实验观察结果相吻合。
对两种模型中裂纹扩展路径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
有黏合线的模型能有效改变微裂纹的扩展路径,阻碍裂纹的扩展。在密质骨中,
裂纹扩展路径的偏转,将使密质骨断裂时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密质骨中的黏

59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合线能有效增加骨的抗断裂能力,增强密质骨的断裂韧性。此分析结果与前面对
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结果相一致,即黏合线的存在有助于增强骨的断裂韧性。

(a) (b)

图 4.17 两相模型(a)和三相模型(b)中的裂纹扩展路径
Fig.4.17 Crack propagation paths of two-phase model (a) and three-phase model (b)

4.5 本章小结
本章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和有限元法,建立三种密质骨细观分析模型:无黏
合线单个骨单元模型、无黏合线多个骨单元模型及有黏合线多个骨单元模型,对
比分析了骨单元及黏合线对骨间质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并基于扩展有
限元法分析了黏合线和骨单元对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
① 骨单元的存在主要影响裂纹近端(a 端)的应力强度因子,而对远端(b
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不明显。在单个骨单元模型中,“硬”骨单元阻碍裂纹
扩展,“软”骨单元促进裂纹扩展。骨单元与骨间质的模量比越大,骨单元对裂
纹扩展的阻碍作用越明显。
② 在多个骨单元模型中,骨单元对裂纹近端(a 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不
仅仅限定在某一范围内,当 d/R>1 时,裂纹尖端 a 处的应力强度因子也存在明显的
变化。多个骨单元模型中的骨单元对加速或阻碍微裂纹扩展的作用更加明显。
③ 含有黏合线和哈弗氏管的骨单元对微裂纹扩展的影响更加复杂,在裂纹靠
近骨单元之前,即 d/R>1 时,含黏合线的骨单元结构阻碍微裂的扩展,从而有助
于增强密质骨的断裂韧性。
④ 黏合线能显著改变微裂纹的扩展路径,当微裂纹扩展至黏合线时,裂纹扩
展终止或沿着黏合线的边界扩展并终止,这将增加骨的抗断裂能力。

60
5 骨细胞腔隙对骨单元力学性质的影响

5 骨细胞腔隙对骨单元力学性质的影响

5.1 引言
骨的优良力学性质与其从宏观至纳观尺度的多级结构有关[30,93]。密质骨在细
观尺度上是由骨单元和骨间质组成,而骨单元又是由更细观尺度上的多层骨板组
成。研究表明在骨单元多层骨板之间存在许多非均匀分布的骨细胞腔隙或骨单元
腔隙(简称腔隙),这些骨细胞腔隙是生长于骨组织中的重要功能性细胞,承载着
力学感知、骨重建平衡、机体矿物质代谢和内稳态调节等多种重要功能[94-95]。骨
细胞腔隙在密质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图 5.1 所示[96]。

(a) (b)

图 5.1 骨细胞腔隙在密质骨组织中的分布图
(a) 骨单元组织在密质骨中的分布图, (b) 密质骨横断面的微观结构
Fig. 5.1 Distribution of osteocyte lacunae in cortical bone (a) Diagram of osteon organization in
cortical bone, (b) microstructure of cross section of cortical bone

目前,对骨细胞腔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骨细胞的骨溶解功能[97-98],感受外界
刺激、生化信号转化并传递信号功能[99-100],骨细胞的骨重建功能[95],以及骨细胞
调节矿物质平衡功能[101-102]。而对骨细胞腔隙的力学作用及机理的研究成果还鲜有
报道。
本章基于骨单元中骨细胞腔隙方向及其形状的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
研究骨细胞腔隙的方向及其形状对骨单元力学性质的影响,完成了以下工作:①
基于骨细胞腔隙的微观结构特征建立了三种骨单元分析模型:环向椭圆形腔隙骨
单元模型、径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和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然后分别对这三
种模型施加不同的冲击载荷,分析了腔隙的方向和形状对骨单元力学行为的影响。

61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② 建立了三种骨细胞腔隙模型,分析在挤压载荷下腔隙的方向和形状对应力分布
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③ 基于渐进损伤分析方法分析了三种骨单元模
型在挤压载荷下的损伤情况。

5.2 骨单元微观结构
图 5.2 和图 5.3 分别为通过扫描电镜和共焦显微镜观察到的牛股骨密质骨中骨
单元横截面的微观结构。从图 5.2(a)和图 5.3 可以看出,骨单元中心的哈弗氏管呈
近似为圆柱形,在哈弗氏管周围非均匀分布着椭圆形骨细胞腔隙,这些腔隙分布
在薄、厚环形骨板的结合面处,并且其长轴沿骨单元的环向(图 5.2(b)。另外,在
腔隙长轴的两端也观察到沿周向的微裂纹,这可能是在试样制作过程造成的微损
伤。从图 5.2(c)可以看到骨单元中的薄、厚环形骨板呈交替分布。薄骨板的厚度为
1-2 μm,厚骨板的厚度为 3-7 μm[103]。

(a) (b)
Thick lamella Thin lamella

Lacuna

(c) Thick lamella

Thin lamella

图 5.2 SEM 观察到的骨单元微观结构 (a) 腔隙在哈弗氏管周围的非均匀分布,


(b) 腔隙的位置和长轴的方向,(c) 骨单元薄层和厚层环形骨板
Fig.5.2 SEM images of the microstructures of osteon (a)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lacunae,
(b) location and major axis direction of lacunae, (c) thick lamella and thin lamella of osteon

62
5 骨细胞腔隙对骨单元力学性质的影响

图 5.3 通过共焦显微镜观察到的单个骨单元横断面微观结构[95]
图 5.3 A cross-section of osteon viewed by confocal microscopy[95]

5.3 骨单元模型冲击分析
5.3.1 骨单元模型的建立
动物的骨骼经常会受到不同程度冲击载荷的影响,骨骼的抗冲击性能与密质
骨中的微结构特征密切相关。本节将重点分析腔隙的形状和排列方向对骨单元管
冲击响应的影响。根据骨单元的微观结构特征,建立了三种二维有限元模型,其
分别为:椭圆形腔隙长轴沿骨单元环向模型(环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HTY),
椭圆形腔隙长轴沿骨单元径向模型(径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JTY)和圆形腔隙
骨单元模型(YX)。在这三种模型中均把骨单元简化为由 13 层厚板和 14 层薄板交
替组成的环型结构。虽然薄、厚骨板的厚度在不同的骨单元中是变化的,但为了
使分析结果具有可对比性,假定三种模型的薄层的厚度均为 1 μm,厚层的厚度均
为 3 μm。哈弗氏管的直径为 40 μm,而整个模型的直径为 146 μm。这些结构参数
与 Cowin 等[18]报道的结果一致。模型中厚板和薄板的弹性模量取纳米压痕测试结
果,分别为 20 GPa 和 15.7 GPa,泊松比均为 0.3。根据 Cowin 等[18]研究结果,在密
质骨中每平方毫米大约有 460 个腔隙,且腔隙的平均面积约为 30~40 μm2。因此在
所建立的骨单元模型中设置 10 个腔隙,孔隙率为 2.6%。其中椭圆形腔隙的长半轴
和短半轴长分别为 5 μm 和 2.5 μm[103]。为了保证三种模型的孔隙率相同,圆形腔
隙的直径取为 7.1 μm。假定单个骨单元沿 x-z 面对称,为了减小计算量取 1/2 模型
进行分析,如图 5.4 所示。
对建立的三种骨单元模型,通过冲头施加不同的横向冲击载荷,对比分析在不
同的横向冲击载荷作用下,腔隙方向和形状对冲击响应的影响。本分析采用4节点
双线性平面应力四边形单元(CPS4R)。三个有限元模型HTY、JTY和YX的单元
数量分别为:11957、10293、9793。冲头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为:210 GPa和
0.3,冲头的质量为10 mg。施加的冲击速度分别为5 m/s, 10 m/s和20 m/s。模型的下

63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边缘完全约束。由于在冲击过程中,不考虑冲头的变形量,因此把冲头约束为刚性
体,加载速度施加在约束点上。

(a) (b) (c)

图 5.4 骨单元结构冲击分析模型
(a) 环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 (b) 径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 (c) 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
Fig.5.4 Bionic models of impact analysis of osteon (a) circumferential lacunae (HTY), (b) radial
lacunae (JTY), (c) circular lacunae (YX)

5.3.2 分析结果与讨论
三种模型在冲击速度为 5 m/s, 10 m/s 和 20 m/s 时的 Mises 应力分布如图 5.5
所示。从三种模型的分析结果可知,冲击速度从 5 m/s 增大到 20 m/s 时,径向椭
圆腔隙的最大 Mises 应力最大,环向椭圆形腔隙的最大 Mises 应力最小,并且应力
主要沿薄层和厚层的环向分布。

(a) v=5 m/s (b) v=5 m/s

(c) v=5 m/s (a) v=10 m/s

(b) v=10 m/s (c) v=10 m/s

64
5 骨细胞腔隙对骨单元力学性质的影响

(a) v=20 m/s (b) v=20 m/s

(c) v=20 m/s


图 5.5 三种模型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应力分布云图
(a) 环向椭圆腔隙骨单元模型, (b) 径向椭圆腔隙骨单元模型, (c) 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
Fig. 5.5 Mises stress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impact velocity of three different models
(a) circumferential lacunae (HTY), (b) radial lacunae (JTY), (c) circular lacunae (YX)

图 5.6 为三种模型在不同冲击速度时的最大主应力值,从图 5.6 可以看出,在


4 种不同冲击载荷下,径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JTY)的最大主应力最大,环向
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HTY)的最大主应力最小。这说明在相同的冲击载荷下,径
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JTY)的应力集中最明显,而环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
的应力集中最不明显。另外,从模型的应力云图(图 5.5)可以看出,椭圆形腔隙的
应力集中点主要分布于其长轴的端点处,而圆形腔隙应力集中点的位置并不确定。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得,骨单元的环向椭圆形腔隙可以明显减小骨单元在冲击载荷
下的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增加骨单元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300
HTY
250 JTY
Max. stress/MPa

YX
200

150

100

50

0
5 10 15 20
Velocity/m/s

图 5.6 三种模型的冲击速度与最大主应力的关系
Fig.5.6 Relationship of Max. stress and impact velocity in three models

65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4 腔隙模型挤压分析
由于哈弗氏管中充满液体,当骨组织受外部应力作用时,骨单元就会承受挤
压载荷[104]。当此挤压载荷增大到一定的程度,骨单元内部将产生微损伤,微损伤
发展将导致骨单元破坏。本节研究挤压载荷作用下腔隙方向和形状对骨单元应力
分布的影响。
5.4.1 腔隙挤压模型的建立
建立三种腔隙模型(图 5.7),分析腔隙的方向和形状对应力分布的影响。三
种腔隙模型分别为:(a) 环向椭圆腔隙模型(HX)(椭圆腔隙的长轴沿骨单元环向),
(b) 径向椭圆腔隙模型(JX)(椭圆腔隙的长轴沿骨单元径向),(c) 圆形腔隙模型
(YX)。三种模型的结构尺寸均为 17 μm×17 μm,薄层和厚层的厚度分别为 1 μm 和
3 μm,层数分别为 5 层和 4 层。腔隙位于模型的中心位置,椭圆形腔隙和圆形腔
隙模型的几何参数与冲击分析模型中腔隙的几何参数相同。三种模型中薄层和厚
层的弹性模量分别为 15.7 GPa 和 20 GPa,泊松比均为 0.3。
三种腔隙模型的有限元分析均采用 4 节点双线性壳单元(S4R)。环向椭圆腔
隙模型 (HX) 、径向椭圆腔隙模型(JX) 和圆形腔隙模型 (YX) 的单元数量分别为:
3932、4232 和 5168。根据骨单元在受挤压条件下的受力情况,模型的下边完全
约束,在模型的上边施加沿 y 向的压缩载荷,通过改变载荷的大小,分析不同压
缩载荷下模型的应力分布情况。

(a) (b) (c)


图 5.7 三种腔隙挤压分析模型
(a) 环向椭圆腔隙模型,(b) 径向椭圆腔隙模型,(c) 圆形腔隙模型
Fig. 5.7 Models of compress analysis of three different lacunae
(a) circumferential lacuna, (b) radial lacuna, (c) circular lacuna

5.4.2 分析结果与讨论
压缩应力为 30 MPa 时,三种腔隙模型的 Mises 应力分布如图 5.8 所示。从图
5.8 可以看出,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尽管三种模型的应力集中都分布在腔隙的周

66
5 骨细胞腔隙对骨单元力学性质的影响

边,但它们的应力分布情况明显不同。因此,可知在压缩应力相同的情况下,改
变腔隙的方向或形状可明显改变骨单元中 Mises 应力的分布状态。
当压缩应力从 10 MPa 增加到 50 MPa 时,三种模型中的最大主应力与压缩应
力间的关系如图 5.9 所示。从图 5.9 可以看出,随着压缩应力的增大,三个模型中
的最大主应力均呈增大趋势。而在相同的压缩应力下,环向腔隙模型的最大主应
力最大,圆形腔隙模型的最大主应力次之,径向腔隙模型的最大主应力最小。这
说明骨单元的哈弗森管在承受内部液体压力和骨单元外部挤压应力时,椭圆形腔
隙的长轴两端容易产生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在长轴的两端容易出现微裂纹,这与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一致。这也说明在孔隙率相同的情况下,腔隙的排列方向和形
状可有效调节应力集中。
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工程材料孔洞设计提供有益指导,即在不改变材料体积
或重量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材料或结构中的孔洞方向和形状来改善材料或结构的
力学性质。

(a) (b)

(c)
图 5.8 三种模型的 Mises 应力分布(压缩应力:30 MPa)
(a) 环向椭圆腔隙模型,(b) 径向椭圆腔隙模型,(c) 圆形腔隙模型
Fig. 5.8 Mises stress distributions of three models (compressive stress 30 MPa)
(a) circumferential lacuna, (b) radial lacuna, (c) circular lacuna

67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HX

Max. principal stress/MPa


300
JX
YX
200

100

0
10 20 30 40 50
Compressive stress/MPa

图 5.9 压缩应力与最大主应力间的关系
Fig. 5.9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ression stress and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5.4.3 应力集中理论分析
根据图 5.8 中三种腔隙模型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图 5.9 中三种腔隙模型最大主应
力分析结果可知,椭圆形腔隙模型的最大应力出现在椭圆的长轴或短轴的两端,
对此,可以通过包含椭圆孔的无限大平板受均布载荷的模型作进一步理论分析(图
5.10)。
①包含椭圆孔的无限大平板,沿椭圆腔隙长轴方向作用均匀载荷 σ1 模型(图
5.10(a)),模型的最小应力将出现在 A 点(θ=0,π ),且有:
 A1   1 (5.1)
而其最大应力发生在 B 点(θ=π/2,-π/2),且有:
b
 B1  (1  2 ) 1 (5.2)
a
其中,a 和 b 分别为椭圆腔隙的长半轴和短半轴长度。
②包含椭圆孔的无限大平板,沿椭圆孔短轴方向作用均布载荷 σ2 模型(图
5.10(b)),模型的最小应力将出现在 B 点(θ=π/2,-π/2),且有:
 B2   2 (5.3)
而其最大应力出现在 A 点(θ=0,π ),其最大应力为:
a
 A2  (1  2 ) 2 (5.4)
b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假设 2a=10 μm,2b=5 μm,对于第一种情况(图 5.10(a)),
即沿椭圆的长轴施加载荷,根据方程(5.2)可知,B 点处的应力集中因子为 2。对于
第二种情况(图 5.10(b)),根据方程(5.4)可知,A 点处的应力集中因子为 5。当腔
隙为圆孔时,即 a=b 时,  B  3 1 ,可知在圆孔的周边,最大应力是载荷应力的 3

68
5 骨细胞腔隙对骨单元力学性质的影响

倍,即应力集中因子为 3。通过理论分析,说明了三种模型(图 5.8)最大主应力


及应力集中点存在差异的原因,此分析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一致。

(a)
B
2b
·
σ1 ·A σ1
2a

σ2

(b)

B
·
2b ·A
2a

σ2
图 5.10 含椭圆孔无限大平板受均布载荷的示意图
(a) 载荷沿椭圆孔的长轴方向,(b) 载荷沿椭圆孔的短轴方向
Fig. 5.10 A schematic showing elliptical hole in an infinite plate loaded uniformly
(a) Along the direction of major axis, (b) along the direction of minor axis

5.5 骨单元模型挤压损伤分析
5.5.1 挤压损伤模型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腔隙的方向和形状影响骨单元模型的冲击响应、应力
分布及应力集中因子的大小。为了进一步研究骨单元中腔隙方向和形状对微裂纹
扩展路径及微损伤的影响。本节对承受挤压载荷的骨单元,采用渐进损伤分析方
法,通过 ABAQUS 及 USDFLD 子程序,分析了骨单元中腔隙方向和形状对微裂
纹扩展路径及微损伤的影响。
三种骨单元模型在承受内外对称压力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如图 5.11 所示,模型
的结构几何参数同骨单元冲击分析模型(图 5.4)。有限元分析单元类型为:四节
点四边形双线性平面应力完全积分单元(CPS4)。下边缘完全约束,内外施加相同
的压力载荷。通过施加不同的压载荷,对比分析三种骨单元结构模型的裂纹损伤
演化路径及最终损伤情况。

69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a) (b) (c)

图 5.11 三种骨单元挤压损伤分析模型
(a) 环向椭圆腔隙骨单元模型,(b) 径向椭圆腔隙骨单元模型,(c) 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
Fig. 5.11 Three different models of squeezing analysis
(a) Model of circumferential lacuna, (b) model of radial lacuna, (c) model of circular lacuna

5.5.2 挤压损伤准则
由于本节中骨单元模型是二维模型,骨单元主要承受面内的层间应力和层内
应力。所采用的层内损伤准则为[105]:
 thin  Sthin,t ,  thick  Sthick
,t (5.5a,b)
其中,  thin 和  thick 分别为薄层和厚层中沿环形骨板切向的节点应力; Sthin,t 为薄层
的 拉 伸 强 度 ; Sthick
,t 为 厚 层 的 拉 伸 强 度 。 薄 板 和 厚 板 的 环 向 拉 伸 强 度 分 别 为

Sthin,t  120 MPa 和 Sthick


,t  50 MPa
[105]
。当薄厚板的节点应力大于其相应的拉伸强度
时,薄层或厚层将出现损伤。因此,该准则能够判断是否发生层内破坏。
对于层间破坏,其断裂准则为[106]:
2 2
  rr    r 
   
 S   S  1 (5.6)
 rr ,t   r , s 
式中,σrr 为接合面处的径向节点应力;< >代表数值为正时返回值,而负的时候返
回零,也即只有当 σrr>0 时才考虑其对损伤的影响,由于径向的压缩应力使微裂纹
趋于闭合,因此其对层间损伤无贡献;  r 为接合面处的节点剪切应力; S rr ,t 为接
合面的拉伸强度; S r , s 为接合面的剪切强度。薄层和厚层的径向拉伸强度均为
S rr ,t  50 MPa ,其剪切强度分别为 S rthin
 , s  46 MPa 和 S r , s  20 MPa
thick [105]

渐进损伤分析是一种非线性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当节点应力满足失效准则,
单元就会出现损伤失效,该单元点的材料性能参数将发生变化,选择的材料参数
退化方式不同,求解结果会有很大差异。一般的材料退化方式按照实际材料弹性
模量的百分比来计算,材料性能参数退化的具体形式参照 Giner 等[105]提出的参数
退化方式。通过 ABAQUS 的用户子程序 USDFLD 定义两个场变量(FV1 和 FV2),
如表 5.1 所示。分析开始时的场变量为 0,表明材料还没有出现损伤,当节点应力
场满足层内或层间失效准则时,材料的弹性模量发生退化,相应的场变量发生变
化,当 FV1=1 和 FV2=0 时,材料发生层间破坏,当 FV1=0 和 FV2=1 时,材料发生

70
5 骨细胞腔隙对骨单元力学性质的影响

层内破坏。
将上述失效准则、材料退化方式及场变量通过 FORTRAN 语言编制 USDFLD
子程序,嵌入 ABAQUS 有限元软件中,通过反复迭代计算,模拟含有不同腔隙骨
单元模型的损伤过程。

表 5.1 模型的场变量及材料退化方式
Table 5.1 Setting of field variables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state
材料状态 弹性模量 泊松比 FV1 FV2
无失效 E ν 0 0
层间失效 0.05E ν 1 0
层内失效 0.05E ν 0 1

5.5.3 分析结果与讨论
图 5.12 为施加对称径向压力从 5 MPa 到 15 MPa 时,三种骨单元模型的微裂
纹损伤过程。从三种模型的损伤程度可以看出,在 P=5 MPa 的较低压力作用下,
环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中多处出现微裂纹,而在另外两个模型中微裂纹较少,
尤其在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中,几乎无微裂纹产生,这说明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
产生裂纹所需的裂纹萌生载荷较大,这与前面对不同腔隙模型应力集中情况的分
析结果一致。但当施加的对称压力增加到 15 MPa 时,径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
和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的微裂纹已经贯穿整个模型,而环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
型仍没有完全损坏。
另外,通过对比三种模型中的微裂纹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在环向椭圆形腔隙
骨单元模型中,其微裂纹起始点主要分布在椭圆孔长轴的两端点处,随着压力的
增大,裂纹沿环形骨板的环向扩展(图 5.12a)。在径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中微
裂纹起始点也主要分布在椭圆孔长轴的两端点处,但其微裂纹沿骨单元的径向扩
展(图 5.12b)。而在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中微裂纹起始点的位置及扩展方向不确定
(图 5.12c)。
通过对三种模型的损伤情况及微裂纹扩展路径的分析可知,尽管椭圆形腔隙
骨单元模型比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更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并萌生微裂纹。但椭圆形
腔隙骨单元模型的应力集中点主要分布于长轴的两端点处,而圆形腔隙骨单元模
型的应力集中点并不确定。也即在含有椭圆形腔隙的骨单元结构中微裂纹的起始
位置可以预先知道,而在含有圆形腔隙的骨单元结构中,其裂纹起始位置无法预
知。另外,环向椭圆形腔隙的骨单元模型中,裂纹产生在长轴端点处,并沿着薄、
厚环形骨板较弱的界面扩展,其扩展路径较长,在结构完全失效前消耗的能量更

71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多,这与扫描电镜观察到的骨单元中沿环向的微裂纹相吻合。

(a) P=5 MPa (b) P=5 MPa (c) P=5 MPa

(a) P=10 MPa (b) P=10 MPa (c) P=10 MPa

(a) P=15 MPa (b) P=15 MPa (c) P=15 MPa

图 5.12 三种模型的挤压损伤演化(红色代表损伤单元)
(a) 环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b) 径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c) 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
Fig.5.12 Evolution of squeeze damage of three models (damaged elements are shown in red)
(a) Model of circumferential lacuna, (b) model of radial lacuna, (c) model of circular lacuna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骨单元中细胞腔隙的形状和排列是一种自然优化的结果,
在外载荷作用下能使微裂纹沿着有利于保护骨单元的方向扩展,从而增加骨单元
抵抗微损伤的能力。可为人造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启示。

5.6 本章小结
根据扫描电镜对密质骨微观结构观察结果,建立了三种骨单元模型,即环向
椭圆腔隙骨单元模型、径向椭圆腔隙骨单元模型和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通过对
这三种模型的冲击响应、挤压应力分布、应力集中以及挤压损伤演化分析研究。
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① 在骨单元哈弗氏管周围非均匀分布椭圆形腔隙,这些椭圆形腔隙分布在骨
单元环形骨板的结合面处,且其长轴沿骨单元的环向。在腔隙长轴的两端存在沿
环向的微裂纹。

72
5 骨细胞腔隙对骨单元力学性质的影响

② 在相同的冲击速度下,环向椭圆腔隙骨单元模型的最大应力最小,这表明
骨单元中的环向椭圆腔隙可有效降低骨单元在冲击载荷下的应力集中,从而增强
骨单元的抗冲击能力。
③ 腔隙的方向和形状影响骨单元的应力分布及应力集中大小。在压缩应力和
模型孔隙率相同情况下,通过改变腔隙的方向或形状可显著改变 Mises 应力分布和
应力集中因子的大小。
④ 环向椭圆腔隙能够有效增强骨单元抵抗挤压破坏的能力。
⑤ 椭圆腔隙模型的裂纹主要产生在其长轴的端点处,并且裂纹沿其长轴方向
扩展,而圆形腔隙模型的裂纹萌生点及扩展方向不确定。
⑥ 骨单元的腔隙方向和形状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它确定了微裂纹萌生及扩展
方向,从而避免微裂纹进入骨单元哈佛氏管造成骨单元的破坏。骨单元的腔隙结
构为人造含孔复合材料及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启示。

73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4
6 骨单元矿化胶原纤维螺旋铺层结构分析

6 骨单元矿化胶原纤维螺旋铺层结构分析

6.1 引言
根据第 5 章中对骨单元微观结构的观察发现,在细观尺度上,骨单元是由多
层环形骨板组成,并且薄、厚环形骨板呈交替排列。相邻骨板中矿化胶原纤维(简
称纤维)的排列结构如图 6.1 所示[17,69],图中 5 个指向代表每层中连续 5 个子层中
的纤维方向。每 5 个环形子层组成一个层,连续层中纤维的方向相对于骨单元轴
向按 30º 递增(从 0º 到 120º)
:即 0º,30º ,60 º,90 º 和 120º。该纤维铺层结构
被称为“圆柱螺旋”结构,相邻的两层相互平行且层间间距相等,这些等间距且
相互平行的面构成了一系列同轴的圆柱面。

图 6.1 单个骨单元中纤维排列微观结构示意图
Fig. 6.1 Schematic diagram of microstructure of fiber arrangement in single osteon

Giner 等[105]在 Giraud 等[17]提出的每层环形骨板包含 5 子层结构的基础上,绘


制了骨单元的薄、厚层交错结构及其中 5 个子层的纤维方向示意图(图 6.2)。5 个
不同取向的矿化胶原纤维子层组成两个等效层:薄层和厚层[107]。
本章根据细观尺度上的骨单元多层环形骨板结构,以及每相邻 5 个子层中纤
维绕向呈 30º 递增的螺旋铺层结构特征,将骨单元的圆柱螺旋结构等效为多层纤维
螺旋铺层复合材料结构。进而为了分析纤维螺旋铺层对多层复合材料冲击响应的
影响,建立 4 种纤维螺旋夹角分别为 15°、30°、45°和 90°的多层纤维增强复合材
料模型。然后,基于 Hashin 失效准则,采用渐进损伤分析方法,分别对这 4 种模
型进行低速冲击损伤分析,考察了纤维铺层方式对冲击接触特性、材料损伤及能

75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量耗散能力的影响。

图 6.2 骨单元中薄、厚层骨板结构及纤维方向示意图[105]
Fig.6.2 Schematic diagram of an osteon with thin and thick lamellae and directions of fibre[105]

6.2 纤维螺旋铺层结构模型
根据骨单元环形骨板中矿化胶原纤维螺旋铺层结构特征,首先建立了纤维铺
层夹角呈 30º 递增的周期性螺旋铺层骨单元复合材料模型(表 6.1,Sample30)。另
外,为了对比分析纤维螺旋铺层夹角对冲击响应的影响,建立了 0º/90º 正交铺层及
螺旋夹角分别为 15º 和 60º 的仿骨单元复合材料模型(表 6.1),通过对不同铺层方
式模型的冲击分析,研究纤维铺层方式对冲击响应的影响。

表 6.1 仿骨单元复合材料模型铺层方式
Tab. 6.1 Layup details of multilayer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材料模型 铺层方式

正交铺层(Sample90) [0/90]6s
小螺旋角铺层(Sample15) [0/15/30…/165]
中螺旋角铺层(Sample30) [0/30/60…/150]2s
大螺旋角铺层(Sample60) [0/60/120]4s

假设螺旋铺层结构中各层的厚度相同以及层间结合良好,根据骨单元中纤维
铺层夹角呈 30º 递增,在 ABAQUS 中建立 12 层螺旋铺层结构模型(6.2(b))
。模型
的几何尺寸为 150 mm×100 mm×6 mm(ASTM-D-7136 标准厚度:4~6 mm),单层
厚度为 0.5 mm。对于表 6.1 中其他铺层方式的材料模型总厚度均为 6 mm,层厚均
匀分配。分析中所用复合材料模型的力学性能参数如表 6.2 所示。
选用 20 J 的冲击能量,冲头质量为 2 kg,接触临界速度为 4.47 m/s,对建立的

76
6 骨单元矿化胶原纤维螺旋铺层结构分析

4 种材料模型分别进行冲击分析。为了使分析结果具有可比性,本章中不考虑冲头
质量及速度的变化对冲击结果的影响。冲头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为:210 GPa
和 0.3,在冲击过程中不考虑冲头的变形,即把冲头约束为刚性体。冲头前端形状
取半球状,其直径为 ϕ16 mm。通过在冲头上设置参考点并施加质量点,然后在质
量点上施加速率,即根据公式 E=mv2/2 将冲击能量施加于冲头上。在冲击能量相
同的情况下,分别研究 4 种材料模型的冲击响应。

表 6.2 复合材料性能参数[108-109]
Tab. 6.2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composite[108-109]

材料特性 数值 材料特性 数值

密度 ρ/(kg/m3) 1830 纵向剪切模量 G12/GPa 3.1

纵向模量 E11/GPa 40.51 横向剪切模量 G23/GPa 2.9

横向模量 E22/GPa 13.96 纵向剪切强度 S12/MPa 69

泊松比 ν12 0.22 横向剪切强度 S23/MPa 38


纵向临界能量释放率
纵向拉伸强度 Xt/MPa 783.3 40
Gcr,L/(kN·m-1)
横向临界能量释放率
纵向压缩强度 Xc/MPa 298 0.3
Gcr,T/(kN·m-1)
横向拉伸强度 Yt/MPa 64

横向压缩强度 Yc/MPa 124

纤维铺层方式呈 30º 递增的周期性螺旋铺层结构冲击分析有限元模型如图


6.3(a),模型的局部放大图及各层中纤维的排列方向如图 6.3(b)和 6.3(c)所示。对于
复合材料板结构,采用 3D-Shell 结构模型不仅可以节省计算成本,而且可获得高
准确度的结果。因此,本章建立的 4 种模型均采用 3D-Shell 结构进行建模,并且
单元类型及尺寸大小均相同。另外,冲击中心区域网格变形较为剧烈,为提高计
算精度,在网格划分阶段对冲击中心区域网格进行细化处理,然后依次过渡网格
尺寸到边界区域,以保证网格质量的同时减少计算时间。
整个模型共有 6 292 个节点和 6 275 个大应变、缩减积分和漏沙控制的双曲线
壳单元(S4R)。根据 ASTM-D-7136 中对落锤冲击实验试样的要求,对模型的四周
采用全约束。在冲击过程中,由于冲头与复合材料板之间是硬接触,会引起接触
单元失效,故采用普通硬接触算法。模型在冲击过程中,单元的失效退化采用
Hashin 失效准则,纤维沿 1 方向为 0º,沿 2 方向为 90º (6.3(a))。

77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a) (b) (c)

3 2

图 6.3 (a) 螺旋铺层结构冲击分析有限元模型,(b) 局部放大图(红色为纤维,绿色代表基体),


(c) 复合材料层合板纤维铺层方向示意图
Fig. 6.3 (a)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impact analysis of spiral laminated structure, (b) enlarged view
of the model (red represents fiber and green represents matrix), (c) The direction of fiber laying of
composite laminates

6.3 材料失效准则分析
复合材料层合板在低速冲击载荷下会产生多种损伤,主要分为面内损伤和层
间损伤。复合材料面内损伤主要包括纤维断裂、基体开裂等损伤模式,层间损伤
主要指子层之间的分层失效。由于在冲击载荷下,材料受挤压,局部的层间损伤
不会引起材料的完全破坏,因此本文重点对比分析不同铺层方式材料模型的层内
损伤情况。
6.3.1 损伤失效准则
复合材料的层内失效准则很多,包括最大应力应变失效准则、蔡希尔失效准
则、蔡-吴失效准则以及 Hashin 失效准则。虽然最大应力应变失效准则、蔡希尔
失效准则、蔡胡失效准则都考虑了不同应力及相互作用的影响,但是却忽略了对
不同失效模式的描述[110]。本文采用 Hashin 准则来预测复合材料的冲击损伤,可
以预测复合材料层内损伤响应,包括纤维拉伸失效、纤维压缩失效、基体拉伸失
效和基体压缩失效。Hashin 失效准则能准确的判定各种不同的损伤失效模式且简
单有效,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刚度退化准则可以模拟复合材料的渐
进损伤过程,易于实现。
Hashin 失效准则表达式如下:
纤维拉伸失效(  11  0 )
2 2
  11    12 
 T   L  1 (6.1)
X  S 
纤维压缩失效(  11  0 )
2
  11 
 C  1 (6.2)
X 

78
6 骨单元矿化胶原纤维螺旋铺层结构分析

基体拉伸失效(  22  0 )
2 2
  22    12 
 T   L  1 (6.3)
Y  S 
基体压缩失效(  22  0 )

  22   Y        2
2 C 2

 T    T  1   22  12  1
C   L 
(6.4)
 2 S   2 S    Y   S 
式中,XT 表示单层纵向拉伸强度;XC 表示单层纵向压缩强度;YT 表示单层横向拉
伸强度;YC 表示横向压缩强度;SL 表示纵向剪切强度;ST 表示横向剪切强度; 11 ,
 22 ,  12 分别表示有效应力张量分量。
6.3.2 材料退化方案
材料退化方案(即材料刚度退化)是指在有限元模型中当单元满足某些失效
准则时,模型中的单元会出现损伤(包括基体失效、纤维失效以及不同铺层角度
子层之间的分层),针对这些不同的损伤模式,该模型损伤单元的材料属性需要按
一定的规律赋予新值,从而得到新的材料模型。在有限元渐进损伤分析中,有许
多方法可以对单元的刚度进行折减,本文采用 Tan 提出的材料参数退化方式[111]对
损伤区域刚度进行折减,在这里不同的面内损伤模式对应不同的退化方案,如表
6.3 所示。

表 6.3 材料刚度退化模型
Tab. 6.3 Material Stiffness Degradation Model
损伤模式 材料退化方案
基体拉伸失效(σ22≥0) Q0=0.2Q(Q=E22, G23, ν12)
基体压缩失效(σ22<0) Q0=0.4Q(Q=E22, G23, ν12)
纤维拉伸失效(σ11≥0) Q0=0.07Q(Q=E11, G23, ν12)
纤维压缩失效(σ11<0) Q0=0.2Q(Q=E11, G23, ν12)

6.3.3 渐进损伤分析流程
复合材料渐进损伤分析方法是假设多层复合材料在材料损伤后,按照材料退
化方案进行刚度折减后材料可以继续承载。复合材料渐进损伤分析方法包括应力
求解、材料失效准则判断以及材料刚度退化三个部分。渐进损伤有限元分析的详
细流程如图 6.4 所示。
渐进损伤方法分析过程:首先,将载荷的增加过程分为若干个载荷增量步。
在每一个载荷增量步中,假定材料的状态不变。针对整个复合材料层合板,建立
有限元方程组并且求解此方程组。然后,计算各个单元的应力-应变状态,将得到

79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应力-应变状态代入相对应的材料失效准则,从而来判断单元是否失效。如果模
型中的单元失效,根据相应的损伤准则来计算损伤状态,并依据材料退化方案对
材料刚度进行折减。此时,之前求解方程组得到的解不再满足整个结构的平衡方
程,因此需要根据退化后的材料属性在相同载荷条件下重新建立有限元平衡方程。
然后,重复之前的应力求解、失效准则判断及材料刚度折减,直至材料结构中没
有新的损伤出现。持续增加载荷 ΔP,重复之前的求解过程,直到整个材料最终失
效。

初始条件

施加第 n 步载荷 Pn

Pn ≤ Pmax

建立有限元平衡方程

最终失效载荷 获得收敛解

重新建立
计算材料节点应力-应变 有限元平衡方程

损伤演化
材料失效? 折减材料性能

计算结束 增加载荷
Pn+1= Pn+1+ΔP

图 6.4 渐进损伤有限元分析流程图
Fig. 6.4 Flow chart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progressive damage

6.4 分析结果与讨论
6.4.1 铺层方式对接触特性的影响
通过对表 6.1 中 4 种仿骨单元材料模型的冲击模拟分析,可得到在冲击过程中
4 种复合材料层合板的 Mises 应力分布情况。图 6.5 显示了冲击能量为 20J 时,在

80
6 骨单元矿化胶原纤维螺旋铺层结构分析

冲击过程中 Sample30 材料模型典型时刻的 Mises 应力分布。从此应力分布云图可


知,在冲击过程中,应力波在复合材料层合板中从冲击中心区域分别沿平板表面
方向与垂直于平板表面的方向传递。由于在计算初始时刻定义了材料的失效准则,
因此,当单元中的应力超过其极限值,单元就会发生失效破坏。另外,从螺旋夹
角为 30º 材料模型(Sample30)的应力分布情况可知,Mises 应力等值线大致呈现
“花生”形状,而国内外大量复合材料冲击试验研究所得到的表面损伤结果也均
呈此形状[112],这说明本文所建立数值模型及分析计算的正确性。

0.1×10-3s 0.3×10-3s 0.5×10-3s

图 6.5 冲击能量 20 J 时,Sample 30 模型在冲击过程中典型时刻的 Mises 应力分布


Fig. 6.5 The Mises stress of the model Sample 30 when the impact energy is 20 J

图 6.6 为冲击能量 20J 时,基于节点最大主应力原则,得到的 4 种材料模型的


最大应力分布云图。图 6.7 为 4 种模型的最大应力与纤维螺旋夹角的关系。从分析
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纤维螺旋铺层夹角的变化,应力等值线的形状和应力最大值
存在明显差异。如螺旋夹角为 15º 和 30º 的两种材料的最大应力值相差不大(分别
为 34.6 MPa 和 35.4 MPa),但随着螺旋夹角的增大,应力集中情况明显增加,如
与 Sample30 模型相比,Sample90 模型(60.1 MPa)和 Sample60 模型(48.9 MPa)
的最大应力分别增加了 69.8%和 38.1%。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材料组成和材料性能参数不
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纤维的铺层方式,可有效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减
小复合材料在遭受外界冲击时应力集中程度。
在冲击能量为 20J 的载荷下,4 种仿骨单元材料模型的冲击载荷随时间的变化
历程如图 6.8 所示。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在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低速冲击过程中,冲
击载荷的时间历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冲压阶段,此阶段冲击载荷不断
增加,最终达到冲击载荷峰值点; 另一个是反弹阶段,此阶段冲击物开始反弹,并
逐渐脱离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载荷逐渐衰减,直至冲击物完全脱离平板表面,
冲击载荷降为 0。
通过对比分析 4 种仿骨单元材料模型在相同冲击载荷下接触载荷随时间的变

81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化历程(图 6.8)可以看出,随着铺层方式的变化,在冲击过程中接触载荷的变化
过程及接触载荷的大小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 4 种模型的接触载荷峰值点出现的
时刻也存在差异,正交铺层(Sample 90)材料模型最先出现峰值点,Sample 60 最
后出现峰值点。

Sample 15 Sample 30

Sample 60 Sample 90

图 6.6 冲击能量为 20 J 时,4 种材料模型的应力分布云图


Fig. 6.6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four different material models (Impact energy 20 J)

70
60

50
S max/MPa

40
30
20
10
15 30 45 60 75 90
Spacing angle/º

图 6.7 冲击能量为 20 J 时,4 种材料模型的最大应力


Fig.6.7 Maximum stress of the four different material models (Impact energy 20 J)

从 4 种模型的最大接触载荷峰值曲线(图 6.9(a))可以看出,螺旋夹角从 15º


到 60º,随着层间夹角的增大,接触载荷峰值呈增大趋势,Sample 60 的接触载荷
峰值最大。在冲击过程中,4 种模型的冲击接触时间如图 6.9(b)所示,从图 6.9(b)

82
6 骨单元矿化胶原纤维螺旋铺层结构分析

可知随着纤维螺旋夹角的增大(从 15º 到 60º),接触时间明显减小,Sample 60 比


Sample15 的冲击接触时间减小了 22.1%。图 6.9 显示的 4 种模型的冲击接触特性表
明,纤维铺层方式直接影响接触载荷峰值和冲击接触时间,并且纤维螺旋铺层结
构与正交铺层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另外,由图 6.7 中的最大应力曲线可知,正
交铺层(Sample90)结构的应力最大,应力集中现象最明显,也即在冲击过程中
最先出现损坏。以上 4 种模型的冲击接触特性分析结果也表明,在材料成份、含
量和性能参数均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纤维的铺层方式,可有效改善复
合材料板的抗冲击特性,并且随着螺旋夹角的减小,其受力更加均匀,应力集中
现象和抗冲击特性都有明显的改善。

9 10
8
7 Contact force/KN 8
Contact force/KN

6
5
6
4
4
3
2 2
1
0 0
0 0.001 0.002 0.003 0.004 0 0.001 0.002 0.003
Time/s Time/s
(a) Sample 15 (b) Sample 30
10 9
8
8
Contact force/KN

7
Contact force/KN

6
6
5
4 4
3
2 2
1
0 0
0 0.001 0.002 0.003 0 0.001 0.002 0.003
Time/s Time/s

(c) Sample 60 (d) Sample 90

图 6.8 冲击能量为 20 J 时,冲击载荷-时间历程曲线


Fig. 6.8 The curves of impact force-time history when the impact energy is 20 J

83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a) 10 (b) 4
Max. contact force/KN

Contact time/ms
9
8
3
7
6
5 2
15 30 45 60 75 90 15 30 45 60 75 90
Spacing angle/º Spacing angle/º

图 6.9 冲击能量为 20 J 时,4 种材料模型的最大接触载荷(a)与接触时间(b)


Fig. 6.9 The maximum contact force (a) and contact time
(b) of four different material models when the impact energy is 20 J

6.4.2 铺层方式对抗损伤能力的影响
本节研究纤维铺层方式不同的多层复合材料模型在受到外界冲击时的层内损
伤情况。对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层内损伤主要包括纤维拉伸失效、纤维压缩
失效、基体拉伸失效和基体压缩失效。
①纤维压缩失效
在冲击能量为 20J 时,4 种仿骨单元材料模型在冲击过程中纤维压缩起始失效
随时间变化历程及失效分布云图,分别如图 6.10 和图 6.11 所示。根据前面对纤维
压缩失效准则的分析,当失效准则等于 1 时,纤维压缩失效萌生,当失效准则大
于 1 时,纤维压缩失效。从图 6.10 的分析结果可知,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大,正交
材料模型(Sample 90)最先出现纤维压缩失效,其次是 Sample 30 模型,最后是
Sample 15 模型,而 Sample 60 模型在该冲击载荷下并没有出现纤维压缩失效。另
外,从图 6.10 可知,虽然 Sample 15,Sample 30 和 Sample 90 模型均存在纤维压
缩失效,但其失效萌生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0.8
HSNFCCRT

0.6

0.4 Sample 90
Sample 60
0.2 Sample 30
Sample 15
0
0 0.5 1 1.5 2
Time/ms

图 6.10 纤维压缩失效随冲击时间历程变化关系
Fig. 6.10 The relationship of fiber compression failure and impact time history

84
6 骨单元矿化胶原纤维螺旋铺层结构分析

Sample 15 Sample 30

Sample 60 Sample 90
图 6.11 冲击能量为 20J 时,纤维压缩失效分布云图
Fig.6.11 The fiber compression failure distribution when the impact energy is 20J

在纤维压缩失效的分布云图中,红色区域代表纤维压缩失效部分。从失效分
布云图(图 6.11)可以看出,Sample 90 模型中纤维压缩失效比份最大,Sample 15
模型次之,而 Sample 30 模型中的失效比份较小,这说明螺旋夹角为 30º 的胶原纤
维铺层结构有助于增强骨单元的抗压缩能力。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纤维铺层方式直接影响纤维的压缩失效情况,通过调整
多层复合材料中纤维的铺层方式,可有效改善纤维的压缩失效起始时间,以及纤
维压缩失效比份的大小。
②纤维拉伸失效
图 6.12 为 4 种材料模型在冲击过程中纤维拉伸起始失效随时间变化历程。从
分析结果可知,在相同的冲击载荷下,Sample 90 的材料模型最先出现纤维拉伸失
效。其次是 Sample 60 和 Sample 30 模型,但两者的时间历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最后是 Sample 15 模型,并且 Sample 15 模型出现纤维拉伸失效的时间要比前三种
模型晚得多,说明在 Sample 15 模型中纤维抵抗拉伸裂纹萌生的能力较强。
从纤维拉伸失效分布云图(图 6.13)可以看出,纤维螺旋夹角从 30º 到 90º 的三
种模型中,纤维拉伸失效比份呈增加趋势。而螺旋夹角为 15º 的模型中纤维拉伸失
效比份反而最大,这说明较小的螺旋夹角,使模型中纤维的受力较均匀,一旦出
现失效萌生,其损伤比份会迅速增大。以上分析结果表明,纤维螺旋夹角为 30º
的多层复合材料中,其纤维抗拉伸的能力较强。同时,也说明了骨单元中螺旋夹
角为 30º 的胶原纤维铺层结构有助于增强骨单元的抗拉伸能力。

85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0.8

HSNFTCRT
0.6

0.4 Sample 90
Sample 60
0.2 Sample 30
Sample 15
0
0 0.2 0.4 0.6 0.8 1
Time/ms

图 6.12 纤维拉伸失效随冲击时间历程变化关系
Fig. 6.12 The relationship of fiber tensile failure and impact time history

Sample 15 Sample 30

Sample 60 Sample 90
图 6.13 冲击能量为 20 J 时,纤维拉伸失效分布图
Fig. 6.13 The fiber tensile failure distribution when the impact energy is 20 J

③基体压缩失效
不同纤维螺旋夹角的复合材料模型在冲击能量为 20 J 的载荷下,基体压缩失
效随时间变化历程如图 6.14 所示。从图 6.14 可知,Sample30 和 Sample60 两种材
料模型最先出现基体压缩失效,其次是 Sample15 模型,最后是正交铺层材料模型
Sample90。图 6.15 为冲击结束时,4 种模型的基体压缩失效分布云图,从 4 个失
效云图可以看出,虽然 Sample90 最后出现基体压缩失效,但冲击结束时其失效区
域最大。另外,通过对比 4 种材料的失效云图可知,Sample15 和 Sample90 两种模
型的失效比份较大,而 Sample30 和 Sample60 较小。该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多层

86
6 骨单元矿化胶原纤维螺旋铺层结构分析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铺层方式同样影响基体压缩失效情况。另外,多层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在承受外界冲击时,过大或过小的纤维螺旋夹角均不利于基体抵抗压缩
失效。

HSNMCCRT 0.8
0.6
0.4 Sample 90
Sample 60
0.2 Sample 30
Sample 15
0
0 0.2 0.4 0.6 0.8
Time/ms

图 6.14 基体压缩失效随时间变化历程关系
Fig. 6.14 The relationship of matrix compression failure and impact time history

Sample 15 Sample 30

Sample 60 Sample 90

图 6.15 冲击能量为 20 J 时,基体压缩失效分布图


Fig. 6.15 The matrix compression failure distribution when the impact energy is 20 J

④基体拉伸失效
根据 4 种材料模型的冲击损伤分析结果可知,与纤维拉伸、压缩及基体压缩
失效相比,4 种模型中均是最先出现基体拉伸失效。冲击能量为 20 J 时,4 种模型
的基体拉伸失效分布情况如图 6.16 所示。由于多层纤维增效复合材料中基体的材

87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料力学性能远低于增强相,在承受外力时,通常是基体最先出现损伤,因此本节
的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另外,根据 4 种模型的基体拉伸失效分布云图可以
看出,Sample30、Sample60 和 Sample90 三种模型的基体压缩失效分布云图类似,
并且基体拉伸失效的面积差别不大。与另外三种模型相比,纤维螺旋夹角为 15º
的 Sample15 模型中基体拉伸失效面积最小,失效分布云图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该
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材料成份、边界条件和冲击载荷下,纤维的铺层方式同
样影响着基体的拉伸失效情况,并且小的纤维螺旋夹角可使基体受力更加均匀,
从而增强基体抗拉伸破坏的能力。
根据 4 种不同螺旋夹角的多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模型的冲击损伤分析结果可
得出以下结论:
1)纤维螺旋夹角影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损伤能力;
2)对于纤维螺旋夹角为 30º、60º 和 90º 的多层复合材料模型,随着螺旋夹角
的增大,纤维拉伸失效、纤维压缩失效和基体压缩失效均呈增大趋势。当螺旋夹
角减小到 15º 时,该三种失效模式也均增大。这说明纤维螺旋夹角为 30º 的多层复
合材料可有效抵抗外界冲击。骨单元中的纤维螺旋夹角为 30º 是生物进化自然选择
的结果,该结构形式可增加骨抵抗冲击损伤的能力。
3)多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承受外界冲击过程中,通常是基体最先出现损伤,
这与实际情况相一致。

Sample 15 Sample 30

Sample 60 Sample 90
图 6.16 冲击能量为 20 J 时,基体拉伸开裂失效分布云图
Fig. 6.16 The distribution of tensile failure of matrix when the impact energy is 20 J

88
6 骨单元矿化胶原纤维螺旋铺层结构分析

6.4.3 铺层方式对能量耗散的影响
能量是低速冲击试验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冲击能量是冲击事件严重程
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次,多层复合材料在吸收冲击能量方面的良好性能也是它
能够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及户外运动器具的重要因素。冲击能量与冲击结束瞬
间冲头具有的动能的差值定义为冲击过程中复合材料板耗散的能量。这里所定义
的“耗散的能量”还包含冲击过程中其他的能量消耗,例如夹层板释放的应变能,
夹层板的动能,冲头释放的应变能,粘性阻尼消耗及摩擦消耗等。这部分能量难
以精确统计,并且很小,多层复合材料吸收的能量可忽略不计。另外,相对于多
层复合材料来说,冲头视为刚性体,其应变能也可以忽略不计。
冲击能量的计算方法有三种:① 释放前,将砝码架和冲头部分的重力势能看
作冲击能量;② 将接触瞬间砝码架和冲头部分的动能看作冲击能量;③ 将砝码
架和冲头部分静止前对试件做的功看作冲击能量(通过接触载荷-冲头位移曲线积
分得到)。因为第三种方法要用到多个测量所得的数据,并且还要进行曲线积分,
很容易产生误差。本文采用第二种方法定义分析模型的实际冲击能量。因此,实
际冲击能量 Eimpact 和复合材料板耗散的能量 Edissipated 分别定义为:
1
Eimpact  mv02 (6.5)
2
1 2 1 2
Edissipated  mv0  mvt (6.6)
2 2
其中,m 为冲头及砝码架的质量,本章中取 2 kg(在实际实验中,不同尺寸冲头
;g 为重力加速度;h 为冲头释放前相对于试验件上表面的高度;
的质量略有不同)
v0 和 vt 分别为冲头与试件上表面接触瞬间及分离瞬间冲头部分的速度。
取初始冲击能量为 20 J,可得 4 种材料模型在冲击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历程如图
6.17 所示。从图 6.17 可知,初始能量为 20 J,当冲头与复合材料板接触后,速度
逐渐降低为零,随后被弹起,脱离复合材料板。冲头脱离板时的动能,即为冲击
残余能量。根据图 6.17 中的动能变化曲线,可得 4 种模型在冲击过程中所耗散的
能量,如图 6.18 所示。
从图 6.18 可知,纤维螺旋夹角从 60º 减小到 15º 时,所耗散的能量呈增大趋势,
Sample30 与 Sample60 相比所耗散的能量增加了 5.94%,Sample15 与 Sample60 相
比所耗散的能量增加了 18.37%。Sample90 模型所耗散的能量最大,根据前面对损
伤情况的分析可知,这是由于 Sample90 模型中较多的基体和纤维损伤所致。

89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

Kinetic energy/J
15

10
Sample15
5 Sample30
Sample60
Sample90
0
0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Time/s

图 6.17 能量为 20 J 时,4 种材料模型的动能变化历程


Fig. 6.17 The change process of kinetic energy of four different models
when the impact energy is 20 J

9
8
Dissipation energy/J

7
6
5
4
3
2
1
0
Sample15 Sample30 Sample60 Sample90

图 6.18 冲击能量为 20 J 时,4 种模型所耗散的能量


Fig. 6.18 The dissipated energy of the four different models when the impact energy is 20 J

通过对 4 种仿骨单元材料模型耗散能量的分析结果表明:① 对于多层纤维增


强复合材料,在不改变材料成份及组成材料特性的情况下,纤维螺旋夹角的大小
影响其能量耗散能力;② 在不发生冲击损伤的情况下,随着纤维螺旋夹角的减小,
多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冲击过程中所耗散的能量增加。

6.5 本章小结
骨单元环形骨板中的胶原纤维是一种周期性螺旋铺层结构,其螺旋夹角呈 30º

90
6 骨单元矿化胶原纤维螺旋铺层结构分析

递增。本章为了研究纤维螺旋夹角对多层复合材料抗冲击特性的影响,采用渐进
损伤分析法和 Hashin 失效准则,建立了 4 种具有不同纤维螺旋夹角的仿骨单元复
合材料模型,并对 4 种模型的冲击接触特性、层内损伤情况及能量耗散能力进行
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① 纤维螺旋夹角的大小影响材料的应力分布及应力集中情况。根据对 4 种模
型在冲击载荷下的应力分布云图及应力集中情况可知,在材料组成和材料性能参
数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纤维的铺层方式,可有效改善复合材料在遭受
外界冲击时的应力集中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纤维螺旋夹角越大(如正交铺层),
应力集中现象越严重。
② 纤维螺旋夹角影响冲头与多层材料板的接触载荷峰值及接触时间。4 种模
型的分析结果表明,螺旋夹角从 15º 增大至 60º 时,接触载荷峰值呈增大趋势,
Sample60 的接触载荷峰值最大。接触载荷峰值越大越容易引起材料的冲击损伤。
另外,螺旋夹角从 15º 增大至 60º 时,接触时间明显减小,Sample60 模型比 Sample15
模型的冲击接触时间减小了 22.1%。
③ 纤维螺旋夹角影响多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损伤能力。对比分析可
知,纤维螺旋夹角为 30°的仿骨单元复合材料模型,其抗冲击损伤的综合能力最强。
这说明骨单元中矿化胶原纤维的周期性螺旋铺层结构能有效改善密质骨抵抗外界
冲击的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高性能仿生复合材料的研制提供有益指导。
④ 纤维螺旋夹角的大小影响多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能量耗散能力。在不发
生冲击损伤的情况下,多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螺旋夹角越小,在冲击过程
中所耗散的能量越多。

91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92
7 矿化胶原纤维磷灰石晶体交错排列结构分析

7 矿化胶原纤维磷灰石晶体交错排列结构分析

7.1 引言
骨组织是一种天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质。其主要由体积分数为
32%~44%的有机相(90%的Ⅰ型胶原蛋白和 10%的非胶原蛋白)和 33%~43%的无
机相(羟基磷灰石晶体,简称:磷灰石晶体,HA)组成[10]。其刚度比羟基磷灰石晶
体只低一个量级, 强度是单纯蛋白质和矿物质的 3~5 倍, 断裂韧性也远高于单纯的
羟基磷灰石晶体[113]。
目前,人造的高含量陶瓷复合材料远未达到天然陶瓷的水平[114]。众多的研究
将骨生物材料或类骨生物材料的优异力学性质归因于其纳米尺度的独特结构, 提
出许多增强和增韧机制。Gao 等[115]提出了拉剪链模型(Tension shear chain model)
通过微观结构来分析其宏观性质。Jager 等[42]提出了交错生物复合材料的刚度分析,
并研究了骨和贝壳的弹性模量。Liu 等[116]通过考虑交错层之间应力的非均匀分布,
在 Gao 的拉剪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型模型。Bar-On 等[11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上,介绍了通用的交错生物复合材料弹性模量解析表达式。然而,所有这些模型
都限于重叠比在一定范围内的交错结构的描述,能对非重叠交错结构提供合理估
计的理论模型还不多见。
本章根据密质骨矿化胶原纤维中羟基磷灰石晶体在胶原蛋白基体中的交错排
列方式,建立矿化胶原纤维中羟基磷灰石晶体的交错排列细观分析模型,分析了
羟基磷灰石晶体结构参数、体积分数对矿化胶原纤维及密质骨弹性模量的影响。
对比分析纯磷灰石晶体模型和羟基磷灰石晶体交错排列结构模型中裂纹扩展路
径,从而说明羟基磷灰石晶体交错结构有助于提高骨的断裂韧性。最后,根据羟
基磷灰石晶体交错结构的断裂桥联现象,分析了羟基磷灰石晶体片的结构参数及
含量对密质骨断裂韧性的影响。

7.2 交错结构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7.2.1 结构参数定义
密质骨主要由细观尺度的骨单元和骨间质组成,而骨单元又是由更细观尺度
的同心薄层骨板组成,每层骨板又由矿化胶原纤维缠绕而成,其绕向与骨单元的
轴线呈一定的角度[21],骨单元的结构及磷灰石晶体在矿化胶原纤维中的排列结构
如图 7.1 所示。图 7.1(a)为单个骨单元的原理图,骨单元中的同心层(骨板)是
由矿化胶原纤维按一定的方向排列而成,单层的厚度约 3-7 μm[118]。而矿化胶原纤
维由胶原蛋白和纳米尺度的羟基磷灰石矿物晶体(HA)组成,磷灰石晶体呈片状,

93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其平均尺寸 50 nm×25 nm×3 nm (图 7.1b)[119]。羟基磷灰石晶体硬而脆,胶原蛋白软


但可变形性强。本章中假设羟基磷灰石晶体片的几何参数相同,并且在基体中呈
周期性均匀分布(图 7.1c)。

θº
(a) (b) (c)

图 7.1 密质骨中骨单元及其羟基磷灰石晶体排列结构示意图 (a) 骨单元模型, (b)矿化胶原纤维,


(c) 羟基磷灰石晶体在有机胶原蛋白基体中的周期性分布
Fig.7.1 Structure schematic diagram of osteon and hydroxyapatite crystal in cortical bone
(a) Osteon model, (b) mineralised collagen fibril, (c) periodic distribution of hydoxyapatite crystals
in organic collagen matrix

根据图 7.1(c)中羟基磷灰石晶体在矿化胶原蛋白基体中的排列方式及矿化胶
原纤维交错结构,选取代表性体积单元(REV)模型如图 7.2 所示。羟基磷灰石晶体
片的长为 Lp,厚度为 hp(图 7.2a)。本节重点分析羟基磷灰石晶体片在基体中的排
列方式、晶体片结构参数及体积比的变化对骨类生物复合材料杨氏模量的影响。
假设基体和磷灰石晶体片结合完好并均为各相同性材料,磷灰石晶体为均匀的长
方体,基体和磷灰石晶体的杨氏模量分别为 Em 和 Ep,剪切模量分别为 Gm 和 Gp。
周期性排列结构代表性单元(REV)模型的长为 L,高为 h,同时选取该体积单元的
1/4 作为代表性体积单元,即长为 L/2,高为 h/2。代表单元中的几何结构参数可表
示为:
Lp 2h p Lp 2 L p  hp
h  , h  , L  , p  (7.1)
hp h L Lh
其中,ρp 是晶体片的长厚比;Δh 和 ΔL 分别为代表性单元中晶体片的厚度和长度
与代表性单元的高度和长度之比;φp 为磷灰石晶体在 RVE 中的体积比。ΔL 的取值
范围表征磷灰石晶体重叠比的大小,如图 7.2(b)所示,ΔL <0.5 表示磷灰石晶体
片没有重叠交错,ΔL >0.5 表示磷灰石晶体片有重叠交错,ΔL=0.5 表示磷灰石晶体
片端面对齐排列。
在低矿物质含量组织中 φp<0.1,ΔL<<0.5,如幼体肌腱,其矿物质晶体片长度
相对比较短,晶体片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在高矿化组织中 φp>0.9,ΔL→1,矿物

94
7 矿化胶原纤维磷灰石晶体交错排列结构分析

质晶体片几乎完全重叠,如贝壳珍珠层或牙釉质。而各种骨组织中的矿物质含量
介于以上两种情况之间。以下将对比分析磷灰石晶体的含量及几何参数对有、无
重叠交错结构弹性模量的影响。

(a) HA (b)
L ΔL<0.5 ΔL≥0.5
h Matrix
hp
Lp

图 7.2 (a) 周期性排列交错结构中代表性体积单元(REV)模型的选取,(b)无叠层和有叠层排列


的交错结构(ΔL<0.5 和 ΔL≥ 0.5)
Fig. 7.2 (a) Selection of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REV) in staggered structure, (b)
staggered array with non-overlapping and overlapping platelet configurations (ΔL<0.5 and ΔL≥ 0.5)

7.2.2 无重叠交错排列结构
对于无重叠交错排列结构,假定磷灰石晶体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
计,并且基体的剪切变形与纤维的轴向变形相比也可以忽略不计。为了简化该排
列结构的模量分析表达式,假设晶体片之间的基体沿轴向均匀变形,并且基体和
晶体片之间的应力传递遵循标准的剪滞理论。
根据图 7.2 建立非重叠交错代表性单元(ΔL<0.5),取其 1/4 作为代表性单元进
行研究,然后把该单元分为不同的两个区域 A 和 B,其弹性模量分别为 EA 和 EB
如图 7.3 所示。首先分别研究两个区域的弹性模量,然后再联系起来计算整个单元
的弹性模量。

Lp/2

h/2 B A B
hp/2
L/2

图 7.3 非重叠交错排列结构代表性单元结构放大图
Fig. 7.3 Enlarged view of REV of non-overlapping staggered array

区域 A 为纯基体材料,其弹性模量为:
E A  Em (7.2)
区域 B 含有两种不同的材料,根据剪滞理论可得出区域 B 的弹性模量 EB。磷

95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灰石晶体片在纤维轴向方向的局部位移控制方程为[117]:
1 Em d 4u  hp  h  hp   d 2u
( h  hp ) hp E p
2
  Ep    Em  2  0 (7.3)
24 Gm dX 4  2  2   dX
由于 Em<<Ep,采用胡克定律   E p du / dX ,并引入长度变量 X=x*Lp/2(0≤x≤1),
x=0 表示代表性单元的侧面,x=1 代表区域 A 和区域 B 的结合面,于是方程(7.3)
可改写为:
2 2
d 3 d  L  G 2  h 
   0;  2  3 Gm  p   3 m  p   (7.4)
dx 3
dx Em  h  hp  Em  2  h 
其中,  Ï 为剪滞系数,表示区域 B 两侧边内的轴向累积应力 σ(x)。由于代表性单
元关于侧面(x=0)对称,从而可得:
d 2 d
½  0, ½x 0  0
2 x 0
(7.5a,b)
dx dx
根据 Cox 方程[120],并假定区域 B 内的基体承受均匀应变  ,磷灰石晶体片
和基体在代表性单元的侧面具有相同的应变(即沿对称线无滑移现象)
,以及在区
域 A 和区域 B 结合面的晶体片处无负载。基于这些假设可得:
½x 0  E p  , ½x 1  0 (7.6a,b)
根据方程(7.5a)和方程(7.6a)的边界条件,于是方程(7.4)可化为:
 xx   2   2 E p  (7.7)
联合方程(7.5a)和方程(7.6a)中的边界条件,通过求解方程(7.7),可得到沿晶体
片方向的应力方程:
  E p  1  cosh( x) / cosh( ) (7.8)
晶体片中的平均应力为:
    dx E p  1  tanh( ) /  
1
(7.9)
0

区域 B 中晶体片的有效模量 E 为:

E  E p 1  tanh( ) /   (7.10)

根据 Voigt 模型[31],可得区域 B 的有效模量为:
1
EB   Eh  Em (2  h)  (7.11)
2 
根据 Reuss 模型[31],并联合区域 A 和 B 的弹性模量 EA 和 EB,从而可得非重
叠交错排列结构有效模量的表达式:
1
 1  2L 2L 
E     (7.12)
 EA EB 
其中,下标符号  代表非重叠交错排列。

96
7 矿化胶原纤维磷灰石晶体交错排列结构分析

把方程(7.2)和方程(7.11)代入方程(7.12),从而可得非重叠交错排列结构的有效
弹性模型表达式:
hE  (2  h) Em
E  Em (7.13)
(1  2L)hE  (2  h  2Lh) Em
由方程(7.1)和方程(7.13)可得,非重叠交错结构中磷灰石晶体的含量与弹性模
量之间的关系为:
hE  (2  h) Em
E  Em (7.14)
(1  2 p / h)hE  (2  h  2 p ) Em
当 Em/Ep = 0.01,L/h = 10,Δh = 0.5 及 ΔL=0~0.4 时,根据方程(7.14)得到的弹
性模量与磷灰石晶体含量之间的关系,如图 7.4 所示。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羟
基磷灰石晶体的含量低于 15%时,其对非重叠交错排列结构的模量影响较小;当
羟基磷灰石晶体含量大于 15%时,非重叠交错排列结构的模量明显增加,但增加
幅度有限。这说明羟基磷灰石晶体含量较低时,非重叠交错排列结构的模量主要
由基体模量的大小决定。

0.05

0.04

0.03
E /E p

0.02

0.01

0
0 5 10 15 20
φ p/%

图 7.4 无重叠交错结构中弹性模量与磷灰石晶体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
Fig. 7.4 The relationship of elastic modulus and volume fraction of hydoxyapatite crystals of
non-overlapping staggered array

7.2.3 重叠交错排列结构
重叠交错排列(ΔL> 0.5)结构的有效弹性模量可表示为[121]:

E  E (7.15)
(2L  1) coth(  / 2)    (3 / 2  L)
1 1 C h
其中 E   E p h  Em (2  h)  ,    2  p (1  ) m ;符号“  ”代表重
2 2L E p 1  h

叠交错排列。

97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方程(7.15)对于 ΔL>0.5 的计算结果相对精确,但对于 0.45≤ΔL≤0.50 时的计


算模量明显被低估。于是 Bar-On 等[122]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了适用于各种条件
下的有效弹性模量的计算方程:
 E 0   L   L(**)

  L  L(*) 
E   E(*)  ( E(**)  E(*) )  (**) (*)   L(*)   L   L(**) (7.16)
  L  L 
 E
  L(**)   L  1
其中: E(*)  E (L  L(*) ) 和 E(**)  E (L  L(**) ) 分别为相应 ΔL 的边界值, 并且
L(*)  0.47 , L(**)  0.53 [122]。取模型结构参数为 L/h=30,Δh=0.8 和不同的模量比
(Em/Ep=0.05, 0.05)代入方程(7.16)进行计算,得到矿物质晶体的含量对交错结构
弹性模量的影响如图 7.5 所示。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晶体含量的增加,弹性
模量明显增加。另外随着基体与晶体片模量比的增加,交错排列结构的有效弹性
模量也明显增加。这说明对于交错排列结构其弹性模量不仅受羟基磷灰石晶体含
量的影响,同时也与两相材料的弹性模量比有关。

0.8
Em/Ep=0.005
0.6 Em/Ep=0.05
E /E p

0.4

0.2

0
20 30 40 50 60 70 80
φ p /%

图 7.5 交错排列结构的弹性模量与磷灰石晶体含量之间的关系
Fig. 7.5 Relationship of elastic modulus and volume fraction of hydoxyapatite
crystals of overlapping staggered array

7.2.4 密质骨弹性模量分析
在密质骨中,晶体片沿纤维轴向的交错比处于 0.4<ΔL<0.6 之间,属于低或中
等矿化的生物组织[123]。由于密质骨主要由骨单元组成,而骨单元被看作圆管状多
层复合材料,并在不同的层中,矿化胶原纤维的缠绕方向存在明显差别。因此,
要预测密质骨宏观的弹性模量,首先要计算矿化胶原纤维的弹性模量。而胶原纤
维是由长而薄的晶体片(长 300 nm,厚 1.25 nm)呈交错排列而成(图 7.6)。两个

98
7 矿化胶原纤维磷灰石晶体交错排列结构分析

连续晶体片的轴向间距约 40 nm,两个相邻片的层间距离约 1.54 nm,轴向交错达


67 nm[37]。
根据 Weiner 等[30]研究结果可知,矿化胶原纤维的三维结构原理图及单片晶体
的外观尺寸如图 7.6 所示。采用图 7.2 中周期性代表单元进行计算,其结构参数为:
L=2×67 nm,h=3 nm, Δh≈0.85,Ep=114 GPa[37],干、湿基体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m(dry)
=2.5±1 GPa,Em(wet) =0.3±0.2 GPa[124]。磷灰石晶体片的交错方向与纤维的轴向(1 方
向)一致;厚度方向(3 方向)沿磷灰石晶体片的厚度(hp),宽度方向(2 方向)与另
外两个方向垂直(图 7.6a)。矿化胶原纤维的纵向模量( E1 )可由方程(7.16)计算得
到。厚度和宽度方向的模量( E3 和 E2 )可由 Halpin-Tsai 模型[93]得到,在计算过程
中假定磷灰石晶体为正方形的片,即 wp=Lp。根据 Halpin-Tsai 模型,得到片状交错
排列结构不同方向的模量计算公式:
 1  Ai  B p  E / E 1
Ei  Em   , B p m (i=1,2,3) (7.17)
 1  B  p  E p / Em  Ai
 
其中,Ai 为晶体片不同方向上的结构参数[93]。对于矿化胶原纤维,纤维轴向的弹
性模量为 E1 , A1  2 Lp / hp   p ;宽度方向的弹性模量为 E2 , A2  2 wp / hp ;厚度
方向的弹性模量为 E3 , A3  2hp / ( wp  Lp ) 。根据公式(7.17)可以得到矿化胶原纤维
的轴向弹性模量( E1 )与磷灰石晶体片的含量 m 之间的关系。

3
(a) 2 (b)
1
hp
wp
Lp

图 7.6 (a)矿化胶原纤维结构原理图,(b)磷灰石晶体片的外观尺寸
Fig. 7.6 (a) Schematic diagram of mineralized collagen fiber, (b) geometrical dimensions of
hydroxyapatite crystal sheets

从复合材料力学的观点,密质骨结构可作为两相复合材料进行研究,其一是
组成骨单元的同心圆环层,这些层是由方向不同的单向矿化胶原纤维组成;其二
是构成矿化胶原纤维的交错羟基磷灰石晶体片。为了预测磷灰石晶体含量对密质
骨模量的影响,在此忽略骨单元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骨单元中环向骨板曲率的
影响。假定矿化胶原纤维中磷灰石晶体的厚度方向与骨单元的径向方向一致[42],
不同层的面内模量分别为 E1 和 E2 。密质骨中矿物质含量 m 的增加,交错晶体片之
间的重叠量和矿化胶原纤维的模量也随之增加,从而增加了密质骨的弹性模量。

99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在宏观上,密质骨结构被认为是横向各相同材料,其弹性模量近似计算为[31]:
3 / 8 E2  5 / 8 E1 ( E2  E1 )
ECortical-bone   (7.18a,b)
3 / 8 E1  5 / 8 E2 ( E2  E1 )
对于 m  0.4 时,矿化胶原纤维中的磷灰石晶体片为无重叠交错排列,并且
E1  E2 ,密质骨的轴向弹性模量可由式(7.18a)计算;当 m  0.4 时,晶体片开始出
现重叠,E1  E2 ,其弹性模量可由式(7.18b)计算。新鲜密质骨的弹性模量 ECortical-bone
和矿物质含量  m 之间的关系,如图 7.7 所示。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随矿物质含
量的增加,密质骨的轴向轴向模量呈非线性增加,当矿物质含量大于 0.4 时,也即
矿物质晶体片出现重叠交错时,密质骨的轴向弹性模量急剧增加。

30
E Cortical-bone/GPa

20

10

0
0.3 0.35 0.4 0.45 0.5
φp

图 7.7 密质骨弹性模量和矿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
Fig.7.7 The relationship of elastic modulus of cortical bone and mineral volume fraction

7.3 交错结构的强韧机理
7.3.1 裂纹扩展路径增韧分析
根据图 7.1 中所示的骨单元中矿化胶原纤维的微纳米交错排列结构。这种交错
结构将使骨单元中的裂纹在羟基磷灰石晶体片之间按一定的路线偏转扩展,如图
7.8 所示。

图 7.8 交错排列结构的裂纹偏转模型
Fig. 7.8 Crack deflection model of overlapping staggered array

100
7 矿化胶原纤维磷灰石晶体交错排列结构分析

为分析骨单元中的裂纹偏转对骨单元断裂韧性的影响,首先定义一个裂纹偏
转因子为:
B p
B  0 Lp
B'
hp
 def    1  0  p (7.19)
B B
式中 B'和 B 分别为偏转裂纹和直线裂纹的路径长度;ρ 和0 分别为羟基磷灰石晶
体片的长宽比和重叠比;φp 为羟基磷灰石晶体的体积分数。由式(7.19)可以看出随
着磷灰石晶体片长厚比、重叠比和体积分数的增加,将使裂纹偏转因子增大,从
而影响密质骨的断裂韧性。
矿化胶原纤维中的裂纹扩展可以用界面断裂力学的理论来进行分析。为了便
于分析问题,同样选用 2-D 模型,由纯羟基磷灰石晶体块构成的模型和羟基磷灰
石晶体片在胶原蛋白中交错排列结构模型,如图 7.9 所示。两种模型的长度和厚度
均为 L’和 B’,模型左右两边分别作用大小相等的拉伸应力。设初始裂纹都位于各
自模型的上部并且沿厚度方向。纯磷灰石晶体块体为均匀的各向同性的脆性材料,
而矿化胶原纤维由纳米厚度的磷灰石晶体片和韧性胶原蛋白组成的层状结构材
料。假设纯磷灰石晶体块的单边初始裂纹长度 a 与矿化胶原纤维中单个磷灰石晶
体片的厚度 hp 相同(图 7.9a)
,即 a=hp。由于远场外载荷垂直于裂纹面,可把其看
作纯 I 型边裂纹问题。当远场外载荷达到极限强度 σys 时,纯磷灰石晶体块体的临
界应力强度因子为:
(a )
K IC  1.12 ys πa (7.20)
(a )
由于磷灰石晶体为脆性材料,取 σys=30 MPa , a=300 nm ,得 K IC =0.033
MPa·m1/2,可见羟基磷灰石晶体块体的断裂韧性很小。

(a)

(b)

图 7.9 纯羟基磷灰石晶体块模型(a)和矿化胶原纤维中磷灰石晶体片交错排列结构模型(b)
Fig. 7.9 Models of pure hydroxyapatite crystal (a) and staggered structure of hydroxyapatite crystal
sheets in mineralized collagen fibers (b)

在矿化胶原纤维的交错结构中,当裂纹沿同层羟基磷灰石晶体片连接处垂直

101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扩展时(图 7.9b),将遇到与裂纹垂直的界面,此时将出现裂纹穿透羟基磷灰石晶
体片和沿羟基磷灰石晶体片层间界面偏转扩展的选择,它取决于裂纹尖端的相对
能量释放率。对此 He[125]提出了能量释放率形式的裂纹偏转准则,即:
G p Gd
 (7.21)
GC GiC
其中,Gp,Gd 分别为裂纹穿透界面和沿界面偏转时裂尖的能量释放率,GC,GiC
分别为裂纹穿透界面和沿界面偏转时对应的磷灰石晶体片和界面的临界能量释放
率。当上述不等式成立时,裂纹将沿交叠区界面单边或双边偏转(分叉)。由于磷
灰石晶体片与纯磷灰石晶体块体的强度不同,磷灰石晶体片在微纳米尺度可达到
其理论强度[113]。当裂纹穿透磷灰石晶体片时将产生纯 I 型裂纹,于是不等式左边
的比值可表示为:
Gp  ys2
 (7.22)
GC Gh2 ys
裂纹沿交叠区界面偏转扩展,属于混合式裂纹问题。根据图 7.9 中外载的方向
及界面处胶原蛋白受剪力作用,偏转裂纹为Ⅱ型界面裂纹。另外,由于胶原蛋白
的厚度与羟基磷灰石晶体片厚度相比很小,其应力强度因子和能量释放率分别为
[126]

 2(1  p2 )Gm s
K
 Ⅱ 
 (1  m ) E p
 (7.23)
 π(1  m ) 2
 Gd  G KⅡ
 m

其中,下标 p,m 分别表示羟基磷灰石与胶原蛋白(基体),ν、G 和 E 分别表示


泊松比、剪切模量和杨氏模量。此时界面断裂韧性分析属于有机质含纯 II 型裂纹
问题,且有
 K IIC   s π

 1  m 2 (7.24)
GiC  2G K IIC
 m

于是式(7.21)右边的比值可表示为:
Gd 8(1  p )Gm
2 2

 (7.25)
GiC (1  m ) 2 E p2
代入表 7.1 中的数据[93,127],得知 Gp/Gc 至少比 Gd/Gic 小一个数量级。同时,
对交错排列结构的研究发现,双边偏转比单边偏转更易发生[125],对于交错排列结
构可认为当裂纹在垂直地遇到界面时将偏转,并沿交叠界面扩展。此时胶原纤维
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可由方程(7.23)中的第一式计算。在代入数据,可计算得到含

102
7 矿化胶原纤维磷灰石晶体交错排列结构分析

偏转裂纹的矿化胶原纤维的临界强度因子约为 0.6 MPa·m1/2,它是纯羟基磷灰石晶


块体的近 18 倍。通过对以上两种模型的定量分析,说明了矿化胶原纤维中羟基磷
灰石晶片的交错排列结构使环形层状骨板具有高的强韧性,从而增加密质骨的断
裂韧性。

表 7.1 羟基磷灰石晶体和胶原蛋白的力学性质[93,127]
Tab. 7.1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ydroxylapatite and collagen[93,127]
杨氏模量 剪切模量 泊松 强度 KC /MPa·m1/2 GC /J·m-2
材料
/GPa /GPa 比 /MPa

hydroxylapatite 114 -- 0.23 25 <<1 2.3


collagen 0.05-0.1 1.4-4.6 0. 25 -- 10.6

7.3.2 交错结构桥联增韧分析
密质骨的上升裂纹扩展阻力曲线性质与其多种增韧机理有关,而裂纹桥联是
密质骨的主要增韧机理之一。Nalla 等[56]研究发现密质骨是一种由应变控制其局部
开裂的生物材料,在裂纹的尾部会有未断裂的骨组织出现,这些骨组织形成了裂
纹桥联,裂纹桥联使得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降低,从而增加了密质骨的断裂
韧性。观察到的密质骨裂纹桥联 SEM 照片和桥联示意图如图 7.10 所示[56]。前面研
究分析了交错结构中裂纹扩展路径对断裂韧性的影响,本节将通过理论分析交错
结构的材料中,裂纹桥联对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

(a) (b)

图 7.10 未断裂骨韧带的桥联 (a) 扫描电镜照片,(b) 示意图


Fig. 7.10 The bridging of uncracked ligament (a) SEM micrograph, (b) schematic illustrations

在交错结构材料的断裂过程中,由于同时存在几种阻止裂纹扩展机理,因此其
断裂韧性更难预测。根据第 3 章中密质骨横向断裂表面的观察显示,裂纹在扩展
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裂纹偏转和折拐现象。要使裂纹绕过界面,这需要软的接合

103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面和硬的矿物质晶体片。另外,裂纹在扩展过程中,裂纹尖端的高应力产生一个
前端区域,在该区域内,应力大小达到材料的强度 σs,并且晶体片发生相互滑移,
从而使材料发生屈服变形。卸载后有一些变形得到回复,在裂尖的后方留下一个
尾部区域[128],如图 7.11 所示。
对于交错排列的复合材料,晶体片的拔出通常被视为裂纹桥联,外部韧化增
强了基体的固有韧性。然而,由于晶体片的拔出是交错结构中唯一产生内聚力的
机制,因此可把其贡献归为固有韧性。桥联结构的二维模型如图 7.12 所示[129]。在
裂纹扩展过程中,由于晶体片的拔出(图 7.12a),从而产生长度为 λ 的粘合区域(图
7.12b),该区域由每个涉及拔出的晶体片产生闭合力的结果。

crack
frontal zone
wake

图 7.11 裂纹扩展过程中,在其周围形成的各种变形区域的示意图
Fig. 7.11 Schematic of the various deformation regions around the advancing crack

图 7.12 (a) 交错排列晶体片的拔出破坏示意图,(b)粘合区域 λ 及闭合力示意图


Fig.7.12 (a) Schematic diagram of crystal sheets pullout in staggered structure,
(b) closure forces and cohesive length λ

104
7 矿化胶原纤维磷灰石晶体交错排列结构分析

晶体片的拔出主要受接合面的剪切控制,假设接合面的剪切强度均匀且大小
为 τs,于是可得界面的韧性为:
umax
Ji   p(u )du   S umax (7.26)
0

其中,umax 为界面粘合消失时晶体片的滑动距离。
根据裂纹桥联机理,可得仅由桥联产生的韧性 J0 的简单表达式为[129]:
1
J0   Ji (7.27)
2
式中,ρ 是晶体片的长宽比。式(7.27)显示界面的韧性被桥联放大 0.5ρ 倍。
根据晶体片的拔出机理,与断裂桥联相关的粘性区域的长度 λ(图 7.12)可表
示为[128]:

 2 G j Ji
  (7.28)
16 1    S2
式中,Gj 为接合面的剪切模量;φ 为晶体片的体积分数。
从式(7.28)可以看出,粘合区域的长度与晶体片的长宽比、晶体片的含量以及
界面材料参数有关。在界面参数一定的情况下,粘合区的长度与晶体片的长宽比
呈线性关系增加,而与含量呈非线性关系增加。
当裂纹小幅度的扩展过程中,假设裂纹扩展的长度足以产生均匀宽度的尾部,
于是材料在加载/卸载的过程中耗散的能量可以相对容易地计算。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结果与裂纹前端区域的形状关系不大,整体韧性可表示为[129]:
J
J 0 (7.29)
1
其中,α 为过程区参数,过程区域由裂纹前端和尾部组成,α 的表达式可写为[128]:
1  1  2 G j Ji 
   1 (7.30)
4  t 1    S2 
其中,φ 和 t 分别为交错结构中晶体片的含量和厚度。对于交错复合材料,韧性的
放大量明显由过程区域参数 α 控制,采用较大的 α 值将产生较高的整体韧性。然
而,式(7.29)也表明,如果 α≥1,则稳态裂纹的假设不成立,并且预测的韧性也没
。对于 α≥1,由于裂纹尾部的宽度随裂纹的
有实际意义(韧性的放大率变为负值)
扩展而变化,因此必须考虑瞬态裂纹。使用方程(7.30),可得产生非稳态裂纹的
条件为:
1 Gi J i
5t  0 (7.31)
 2
 S2
在非稳态条件下,过程区对增韧的贡献比稳态情况下更难以获得,因为非稳态
条件下的韧性大小取决于裂纹前端的形状。然而,通过假定裂纹前端是圆形(图
7.12b),可以获得近似求解。使用这种近似,可以评估裂纹扩展过程中耗散的能量,

105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于是可采用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129]。根据近似方程的求解结果可正确的预测在
α<1 的情况下,断裂韧性达到稳态值。相比之下,在 α>1 的情况下,根据模型预测
结果可知,随着裂纹扩展断裂韧性无限增加,从未达到稳定值[128]。
为了定量的分析晶体片的尺寸参数及体积含量对交错结构材料断裂韧性的影
响,在此分别取晶体片的长宽比 ρ=5,10,15 进行计算。另外,由于骨的成分及交错
排列结构与贝壳类似,在此取 Gi =1 MPa,τs =25 MPa。令 t  Gi J i /  S2 ,可得晶体片
的长宽比及体积含量对交错结构断裂韧性的影响(图 7.13)。从分析结果可知,随
着晶体片长宽比的增加,交错结构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明显增加,但晶体片的长
宽比也并非越大越好,过大的长宽比会导致晶体片拉断,从而不利于断裂韧性的
增加。另外,从曲线图可以看出,当晶体片的含量小于 0.6 时,随着体积分数的增
加,断裂韧性的增加不明显。当晶体片的体积分数超过 0.8 时,断裂韧性急剧增大,
甚至会出现负的韧性值,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当体积分数超过 0.8 时已处于非稳
态增韧。以上分析表明,在交错结构复合材料中,裂纹桥的增韧受晶体片体积分
数及晶体片结构参数的影响。在稳态增韧状态下,裂纹桥对交错结构材料的增韧
效果随晶体片体积分数和晶体片长宽比的增大而增加。通过对裂纹桥联的分析,
也说明了骨组织中磷灰石晶体片的交错结构有助于增加骨的断裂韧性。

25
ρ=5
20 ρ=10
ρ=15
15
J /Ji

10

0
0.2 0.4 0.6 0.8
φp

图 7.13 矿物质含量与断裂韧性间的关系
Fig. 7.13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eral volume fraction and fracture toughness

7.4 本章小结
根据羟基磷灰石晶体片在密质骨矿化胶原纤维中的排列方式,采用交错结构
分析理论,建立了羟基磷灰石晶体周期性交错排列结构模型,并分析计算骨类生
物材料交错排列结构的弹性模量与其结构参数及磷灰石晶体含量之间关系,以及交
错结构的增韧机理。得到以下结论:
① 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含量对非重叠交错排列结构模量的影响较小。当羟基磷

106
7 矿化胶原纤维磷灰石晶体交错排列结构分析

灰石晶体的含量低于 15%时,其对非重叠交错结构的模量影响较小,当羟基磷灰
石晶体含量大于 15%时,随着羟基磷灰石晶体含量的增加,弹性模型有所增加,
但增加幅度有限。这说明非重叠交错排列结构的模量主要由基体模量决定。
② 晶体片之间的重叠度(ΔL)直接影响交错结构的弹性模量,尤其是在将要重
叠到少量重叠的过渡段。
③ 根据交错结构分析理论分析,计算了密质骨宏观轴向拉伸弹性模量,结果
表明随磷灰石晶体含量的增加,密质骨的轴向拉伸模量呈非线性增加,当矿物质
含量大于 0.4 时,即矿物质晶体片出现重叠交错时,密质骨的轴向弹性模量急剧增
大。
④ 交错结构中的裂纹偏转可有效增加材料的断裂韧性。针对纯磷灰石晶体块
模型和胶原纤维中的交错结构模型,定义了裂纹偏转因子,并分析了胶原纤维中
裂纹偏转对密质骨断裂韧性的影响。通过两种结构模型的定量对比分析可知,磷
灰石晶体片的交错结构可有效增加密质骨的断裂韧性。
⑤ 根据密质骨断裂桥联现象,分析了交错结构断裂过程中裂纹桥联的增韧机
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晶体片长宽比及其含量的增加,交错结构的断裂韧性也明
显增加。

107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8
8 结论及展望

8 结论及展望

8.1 全文总结
本文以天然生物复合材料骨为研究对象,从宏观结构至微观结构,通过力学
实验、观察实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骨多级微结构与其
力学行为的关系。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
① 通过单轴宏观压缩实验测试了牛股骨密质骨纵、横向试样的宏微观力学性
质,对比分析了试样的取向、取样位置及应变率对密质骨力学行为的影响,进而
对破坏试样的断裂路径和断裂表面进行了宏观和微观观察。力学实验结果表明,
纵向试样的弹性模量和断裂极限强度大于横向试样的弹性模量和断裂极限强度,
这说明密质骨具有压缩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质。不同加载速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应
变率影响密质骨的力学行为。观察结果表明,纵向试样的断裂路径沿试样的纵向,
而横向试样的断裂路径与试样纵向约为 45º。横向试样断裂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断
裂过程消耗的断裂能较多。基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理论,分析了纵向试样的弹性
模量与极限强度大于横向试样弹性模量与极限强度的机理,说明了密质骨的各向
异性力学性质与其骨单元的方向密切相关。
② 通过对牛股骨密质骨四个不同方向试样的宏观弯曲实验、断面微结构观察
以及断裂韧性和分形维数计算,研究了密质骨的断裂韧性及微结构特征与断面分
形维数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四个不同方向试样的断裂能和断裂韧性存在明
显差异,0º 试样(骨的横向断裂)的断裂能和断裂韧性最大,90º 试样(骨的纵向
断裂)的断裂能和断裂韧性最小。这说明密质骨的断裂行为与试样的取向密切有
关。在弯曲断裂过程中,0º 试样的断裂路径发生明显的偏转和折拐,而 90º 试样的
断裂路径近似沿骨的纵向扩展,几乎没有发生裂纹偏转和折拐。采用计盒维数法
计算了四个不同方向试样断面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骨的分形维数与其断裂韧性
呈正相关的关系。密质骨的弯曲各向异性力学性质也与其骨单元方向密切相关。
③ 根据三点弯实验结果可知,断裂试样的断裂路径发生明显的裂纹偏转和折
拐。建立了三种含有微裂纹的密质骨细观分析模型:单个骨单元-骨间质密质骨模
型、多个骨单元-骨间质密质骨模型及多个骨单元-黏合线-骨间质密质骨模型,基
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法,在细观尺度上对比分析了材料参数、骨单元
和黏合线对骨间质中裂纹扩展能力和扩展路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个骨单
元-骨间质密质骨模型中,骨单元与骨间质的模量比大于 1 时,骨单元阻碍微裂纹
的扩展;模量比小于 1 时,骨单元促进微裂纹的扩展。多个骨单元模型中骨单元
对加速或阻碍微裂纹扩展有更明显的影响。黏合线阻碍微裂纹扩展,并使微裂纹

109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扩展路径发生偏转和折拐,从而增加骨的抗断裂能力。
④ 密质骨断面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骨单元中非均匀分布着椭圆形腔
隙,且其长轴沿骨单元的环向(环向椭圆形腔隙)
。根据观察结果,建立了三种骨
单元细观分析模型:环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径向椭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和
圆形腔隙骨单元模型,通过对比这三种模型在冲击及挤压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及损伤演化情况,分析了腔隙的方向和形状对骨单元体抵抗冲击与微损伤能力的
影响。结果表明,骨单元的环向椭圆形腔隙能有效改善骨单元的冲击应力集中,
增强骨单元的抗冲击能力。损伤分析结果也表明骨单元的环向椭圆形腔隙使微裂
纹沿着骨单元的环向扩展,从而避免其沿骨单元的径向扩展进入哈弗氏管造成骨
单元破坏。
⑤ 骨单元各层环形骨板中的矿化胶原纤维螺旋环绕哈弗氏管,并且相邻骨板
层中的纤维夹角约呈 30°递增。建立纤维螺旋夹角分别为 15°、30°、45°和 90°的 4
种仿骨单元复合材料模型,并采用渐进损伤法和 Hashin 失效准则,对这 4 种复合
材料模型进行低速冲击损伤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纤维螺旋夹角为 30°的骨单元复
合材料模型,其抗冲击损伤的能力最大。说明了骨单元中矿化胶原纤维螺旋夹角
为 30°的周期性螺旋铺层结构能有效提高密质骨抵抗外界冲击的能力,研究结果可
为高性能仿生复合材料的研制提供有益指导。
⑥ 根据密质骨矿化胶原纤维中羟基磷灰石晶体的排列结构,建立羟基磷灰石
晶体在胶原蛋白基体中交错排列结构细观分析模型,研究了羟基磷灰石晶体在胶
原蛋白基体中交错排列微结构的结构参数和体积分数对密质骨弹性模量和断裂韧
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质骨的弹性模量随羟基磷灰石晶体含量的增加呈非线性
增加。根据交错结构的裂纹扩展路径及断裂桥联现象,分析了羟基磷灰石晶体结
构参数及其含量对密质骨断裂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晶体片长宽比及其
含量的增加,羟基磷灰石晶体交错结构的断裂韧性明显增大。羟基磷灰石晶体交
错排列结构有助于增强密质骨的断裂韧性。

8.2 展望
哺乳动物的骨是一种代表性的自然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它具有优良的力学性
质。骨的优良的力学性质与其多级微结构密切相关,而骨力学性质与其多级微结
构的关系目前仍然没有被完全理解。为了更深入地揭示骨多级微结构与其力学性
质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的工作:
① 开展骨不同方向的宏观/微观冲击实验与疲劳实验。由于骨的破坏通常是在
冲击或疲劳载荷下发生,因此需要深入研究骨在冲击或循环载荷下的力学响应及
微结构变化。通过对破坏试样的微结构特征分析,可为临床骨折的防治及耐冲击

110
8 结论及展望

仿骨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目前,有关骨的冲击与疲劳实验方面的研究
较少,需要深入的研究。
② 采用三维模型研究骨中微裂纹扩展。即需要根据骨复杂的微结构特征,建
立更接近骨真实结构的三维模型,以此来研究微裂纹在骨中的扩展情况。由于骨
具有复杂的多级微结构,它们将显著影响裂纹的扩展路径及骨的断裂韧性。因此,
需要建立更接近骨真实多级微结构分析模型,来更深入的研究骨多级微结构对微
裂纹扩展路径及断裂韧性的影响。
③ 骨在分子尺度及纳米尺度上的变形与断裂行为研究。这需要采用分子动力
学及纳米力学的分析方法,在更深层次研究骨的力学行为。如骨矿化胶原纤维中
主要由纳米尺度的矿物质晶体和胶原蛋白质组成,需要在纳米尺度上研究骨的变
形与断裂行为。
④ 骨的多场耦合行为研究。骨经常会受到包括物理、化学和力学的等多场耦
合作用。因此,需要建立骨多场耦合模型,研究骨在多场耦合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⑤ 开展深入的骨的仿生复合材料研究。需要根据骨优良力学性质与其多级微
结构的关系研究成果,获得启发,设计出性能优良的仿生复合材料,发展高性能、
多功能新型复合材料。

111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2
致 谢

致 谢

感谢导师陈斌教授在本文研究工作中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论文从选题、
构思、写作到最终定稿,都得到导师的指导和帮助。陈老师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对事业的热情投入和对人生的执著追求激励我积极向上,永不懈怠。陈老师学识
渊博、治学严谨、思维活跃、诲人不倦、勤勉工作和宽厚朴实的作风给学生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陈老师胸怀宽广、待人真诚,在我的学习
和生活中给予我很多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谨向陈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
的敬意。
感谢重庆理工大学的黄金教授、杨岩教授、陈松教授和重庆市教委的郭元峰
老师在学业上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感谢重庆理工大学的师兄钟银辉博士、麻建坐博士、黄欣硕士,师弟乔臻博
士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的热情帮助与鼓励。
感谢同学孙章栋、谢丹、苏红宏、陈杨等对我学习上的帮助和鼓励。
感谢重庆大学师兄弟尹大刚、张智凌、蔺诗韵、吴晓东、朱体朋、方仲琪、
程自东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热心帮助与积极鼓励。
感谢我的家人在我博士学习期间给予的始终如一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感谢我
的爱人李爱华、儿子刘子沐,在我攻读博士学位的几年里一直和我同甘共苦,他
们的关心、理解、支持和无私奉献给了我极大的勇气和学习的动力。
衷心感谢所有教导、支持、关怀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
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

刘玉玺

二 O 一七年五月 于重庆

113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Mark J E, Calvert P D. Biomimetic hybrid and in situ composites [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994, C1(3): 159-173.
[2] 王震鸣. 复合材料力学和复合材料结构力学[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0.
[3] Marshall D, Johnell O, Wedel H. Meta-analysis of how well measures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predict occurrence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J]. BMJ, 1996, 312(7041): 1254-1259.
[4] Nalla R K, Kruzic J J, Kinney J H, et al. Role of microstructure in the aging-related
deterioration of the toughness of human cortical bone[J]. Mater Sci Eng C, 2006, 26(8):
1251-1260.
[5] Dunlop J W C, Fratzl P. Biological composites[J]. Annu Rev Mater Res, 2010, 40:1-24.
[6] Libonati F, Vergani L.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in cortical bone to
design a biomimetic composite [J].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6, 139(1): 188-198.
[7] Currey J D. Bones: Structure and mechanics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8] Orgel J P R O, Miller A, Irving T C, et al. The in situ supermolecular structure of type I
collagen [J]. Structure, 2001, 9(11): 1061-1069.
[9] Orgel J P R O, Irving T C, et al. Microfibrillar structure of type I collagen in situ[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6, 103(24): 9001–5.
[10] Olszta M J, Cheng X, Jee S S, et al. Bone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A new perspective[J].
Mater Sci Eng R, 2007, 58(3): 77-116.
[11] Hang F, Barber A H. Nan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ndividual mineralized collagen fibrils
from bone tissue [J]. J R Soc Interface, 2011, 8(57): 500–505.
[12] Landis W J, Hodgens K J, Arena J, et al. Structural relations between collagen and mineral in
bone as determined by high voltage electron microscopic tomography[J]. Microsc Res Tech,
1996, 33(2): 192-202.
[13] Chen P Y, Toroian D, Price P A, et al. Minerals form a continuum phase in mature cancellous
bone [J]. Calcif Tissue Int, 2011, 88(5): 351-61.
[14] Novitskaya E, Chen PY, Lee S, et al. Anisotropy in the compre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ovine cortical bone and the mineral and protein constituents[J]. Acta Biomater 2011, 7(8):
3170-3177.
[15] McCreadie B R, Hollister S J, Schaffler M B, et al. Osteocyte lacuna size and shape in women
with and without osteoporotic fracture[J]. J Bimech, 2004,37(4): 563–572.
[16] Reilly G S, Knapp H F, Stemmer A,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morphology of the

115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lacunocanalicular system of cortical bone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J]. Ann Biomed Eng,
2001,29(12): 1074–81.
[17] Giraudguille M M. Twisted plywood architecture of collagen fibrils in human compact bone
osteons[J]. Calcif Tissue Int, 1988,42(3): 167-80.
[18] Cowin S C (Ed.). Bone mechanics handbook, 2nd Edition[M]. CRC Press, Boca Raton, 2001.
[19] Weiner S, Price P A. Disaggregation of bone into crystals[J]. Calcif Tiss Int., 1986, 39(5):
365-375.
[20] Hassenkam T, Fantner G E, Cutroni J A, et al. High-resolution AFM imaging of intact and
fracture trabecular bone[J]. Bone, 2004, 35(1):4-10.
[21] Chen P Y, Stokes A G, McKittrick J. Comparison of 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ovine femur bone and antler of the North American elk (Cervus elaphus Canadensis) [J].
Acta Biomater, 2008, 5(2): 693-706.
[22] Evdokimenko E. Investigation into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one and its main
constituents[D]. San Dieg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2.
[23] Ritchie R O, Buehler M J, Hansma P. Plasticity and toughness in bone[J]. Phys Today, 2009,
62(6): 41-47
[24] Siperko L M, Landis W J. Aspects of mineral structure in normally calcifying avian tendon[J].
J Struct Biol, 2001,135(3): 313-320.
[25] Nikolov S, Raabe D. Hierarchical modeling of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bone at submicron
scales: The role of extrafibrillar mineralization[J]. Biophys J, 2008, 94(11): 4220-4232.
[26] Fullerton G D, Nes E, Amurao M, et al. An NMR method to characterize multiple water
compartments on mammalian collagen[J]. Cell Biol Intern, 2006,30(1):66-73.
[27] Cameron I L, Short N J, Fullerton G D. Verification of simple hydration/dehydration methods
to characterize multiple water compartments on tendon type I collagen[J]. Cell Biol Intern,
2007, 31(6): 531-539.
[28] Toroian D, Lim J L, Price P A. The size excl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ype I collagen:
implications for the role of non-collagenous bone constituents in mineralization[J]. J Biol
Chem, 2007, 282(31): 22437-22447.
[29] Fratzl P, Fratzl-Zelman N, Klaushofer K. Collagen packing and mineralization: An X-ray
scattering investigation of turkey leg tendon[J]. Biophys J, 1993,64(1): 260-266.
[30] Weiner S, Wagner H D. The material bone: structure-mechanical function relations[J]. Ann
Rev Mater Sci, 2003, 28(1): 271-298.
[31] Hull D. An introduction to composite material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116
参考文献

[32] Hashin Z, Shtrikman S. A variational approach to the elastic behaviour of multiphase


materials[J]. J Mech Phys Solids, 1963,11(2):127-140.
[33] Hill R. A self-consistent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J]. J Mech Phys Solids, 1965,13(4):
213-222.
[34] McKittrick J, Chen P Y, Tombolato L, et al. Energy absorbent natural materials and
bioinspired design strategies: A review [J]. Mater Sci Eng C, 2010, 30(3): 331-342.
[35] Carter D R, Hayes W C. The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bone as a two-phase porous structure[J].
J Bone Joint Surg Am, 1977, 59(7): 954-62.
[36] Mackenzie J K. The elastic constants of a solid containing spherical holes[J]. Proc Phys Soc
Lond B, 1950, 63(1): 2-11.
[37] Katz J L. Hard tissue as a composite material. I. Bounds on the elastic behavior[J]. J Biomech,
1971,4(5): 244-473.
[38] Chen P 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ineralized biocomposites: hierarchical structure,
quasi-static and dynamic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toughening mechanisms[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2009,
[39] Sasaki N, Ikawa T, Fukuda A. Orientation of mineral in bovine bone and the anisotrop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exiform bone[J]. J Biomech, 1991,24(1):57-61.
[40] Wagner H D, Weiner 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structure of bone and its
mechanical stiffness[J]. J Biomech, 1992,25(11):1311-1320.
[41] Halpin J C, Kardos J L. The Halpin-Tsai equations: A review[J]. Polym Eng Sci,
2004,16(5):344-352.
[42] Jager I, Fratzl P. Mineralized collagen fibrils: A mechanical model with a staggered
arrangement of mineral particles[J]. Biophys J, 2000, 79(4):1737-1746.
[43] McElhaney J H. Dynamic Response of Bone and Muscle Tissue[J]. J Appl Physiology,
1966,21(4):1231-1236.
[44] Lewis J L, Goldsmith W. The dynamic fracture and prefracture response of compact bone by
split Hopkinson bar methods[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1975,8(1):27-40.
[45] Carter D R, Hayes W C. Bone compressive strength: the influence of density and strain rate[J].
Science, 1976, 194(4270):1174-1175.
[46] Adharapurapu R R, Jiang F, Vecchio K S. Dynamic fracture of bovine bone[J]. Mater Sci
EngC, 2006, 26(8):1325-1332.
[47] Thurner P J, Erickson B, Jungmann R, et al. High-speed photography of compressed human
trabecular bone correlates whitening to microscopic damage[J]. Eng Fracture Mechaniscs,
2007, 74(12):1928-1941.

117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8] Meyers M A, Chawla K K. 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M]. New Jersey: Prenstice Hall
Inc., 1999.
[49] Malik C L, Stover S M, Martin R B, et al. Equine cortical bone exhibits rising R-curve
fracture mechanics[J]. Journal of Biomechanic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2003,
36(2): 191-198.
[50] Koester K J, Ager III J W, Ritchie R O. The true toughness of human cortical bone measured
with realistically short cracks[J]. Nature Materials, 2008, 7(8): 672-677.
[51] Nalla R K, Kruzic J J, Kinney J H, et al. Mechanistic aspects of fracture and R-curve behavior
in human cortical bone[J]. Biomaterials, 2005, 26(2): 217-231.
[52] Akkus O, Rimnac C L. Cortical bone tissue resists fatigue fracture by deceleration and arrest
of microcrack growth[J]. Journal of Biomechanic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2001, 34(6): 757-764.
[53] Vashishth D, Tanner K E, Bonfield W. Contribution, development and morphology of
microcracking in cortical bone during crack propagation[J]. J Biomech, 2000,33(33):
1169-1174.
[54] Yang Q D, Cox B N, Nalla R K, et al. Fracture length scales in human cortical bone: The
necessity of nonlinear fracture models[J]. Biomaterials, 2006, 27(9):2095-2113.
[55] Vashishth D. Rising crack-growth-resistance behavior in cortical bone: implication for
toughness measurements[J]. J Biomech, 2004, 37(6):943-946.
[56] Nalla R K, Kruzic J J, Kinney J H, et al. On the origin of the toughness of mineralized tissue:
microcracking or crack bridging?[J]. Bone, 2004, 34(5): 790-798.
[57] Budyn É, Hoc T. Multiple scale modeling for cortical bone fracture in tension using
X-FEM[J]. European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2007, 16(2): 213-236.
[58] Feerick E M, Liu X C, Mcgarry P. Anisotropic mode-dependent damage of cortical bone
using the 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XFEM) [J]. Journal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2013, 20(4): 77-89.
[59] Ural A, Vashishth D. Anisotropy of age-related toughness loss in human cortical bone: a finite
element study[J]. Journal of Biomechanic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 2007,
40(7): 1606-1614.
[60] Raeisi Najafi A , Arshi A R, Eslami M R. et al. Micromechanics fracture in osteonal cortical
bone: A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icrocrack propagation, microstructure and the
material properties[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2007, 40(12): 2788-2795.
[61] An B, Liu Y, Arola D, et al. Fracture toughening mechanism of cortical bone: A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pproach[J]. Journal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omedical

118
参考文献

Materials, 2011, 4(7): 983-992.


[62] Ritchie R O, Kinney J H, Kruzic J J, et al. Cortical bone fracture [D]. In: Akay M., editor.
Wiley Encyclopedia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6:
1-18.
[63] Ritchie R O. Mechanisms of fatigue-crack propagation in ductile and brittle solids[J]. Intl J
Fracture, 1999,100(1): 55-83.
[64] Guo X E, Liang L C, Goldstein S A. Micromechanics of osteonal cortical bone fracture[J].
Journal of Biomechanical Engineering, 1998, 120(1): 112-117.
[65] Yamashita S. Interlaminar Reinforcement of laminated Composite by Addition of Oriented
Whiskers in the Matrix[J].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1992, 26(3): 1254-1263.
[66] O’Brien F J, Taylor D, Lee T C. The effect of bone microstructure on the initiation and growth
of microcracks[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 2005, 23(2): 475-480.
[67] Abdel-Wahab A A, Maligno A R, Silberschmidt V V. Micro-scale modeling of bovine cortical
bone fracture: Analysis of crack propag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using X-FEM [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2012, 52(1): 128-135.
[68] Bajaj D, Geissler J R, Allen M R, et al. The resistance of cortical bone tissue to failure under
cyclic loading is reduced with alendronate[J]. Bone, 2014,64(7): 57-64.
[69] Liu D, Wagner H D, Weiner S. Bending and fracture of compact circumferential and osteonal
lamellar bone of the baboon tibia[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Medicine,
2000, 11(11):49-60.
[70] Ascenzi A, Bonucci E, Simkin A. An approach to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ngle osteonic
lamellae[J]. J. Biomech, 1973, 6(3): 227-235.
[71] Mayya A, Banerjee A, Rajesh R. Mammalian cortical bone in tension is non-Haversian[J]. Sci.
Rep, 2013, 3(8):2533.
[72] Zimmermann E A, Gludovatz B, Schaible E, et al. Fracture resistance of human cortical bone
across multiple length-scales at physiological strain rates[J]. Biomaterials, 2014, 35(21):
5472-5481.
[73] 矫桂琼,贾普荣. 复合材料力学[M].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146-151.
[74] Zioupos P, Currey J D. Changes in the stiffness, strength, and toughness of human cortical
bone with age[J]. Bone, 1998, 22(1):57-66.
[75] Li S, Abdel-Wahab A, Silberschmidt V V. Analysis of fracture processes in cortical bone
tissue[J].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2012, 110(3): 448-458.
[76] Salguero L, Saadat F, Sevostianov I. Micromechanical modeling of elastic properties of
cortical bone accounting for anisotropy of dense tissue[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2014,

119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7(13): 3279-3287.
[77] Li B W, Zhao H P, Feng X Q,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horn sheaths from cattle[J].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10, 213(3): 479-486.
[78] Kulin R M, Jiang F, Vecchio K S. Loading rate effects on the R-curve behavior of cortical
bone[J]. Acta Biomaterialia, 2010, 7(2): 724-732.
[79] Kerrigan J R, Sanchez-Molina D, Neggers J, et al. Indentation response of human patella with
elastic modulus correlation to localized fractal dimension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J]. J Mech
Behav Biomed Mater, 2013, 33(33): 99-108.
[80] Dlouhy I, Strnadel B. The effect of crack propagation mechanism on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fracture surfaces in steels[J]. Eng Fract Mech., 2008, 75(3):726-738.
[81] Li S, Abdel-Wahab, A, Demirci E, et al. Fracture process in cortical bone: X-FEM analysis of
microstructured models[J]. Int J Fract, 2013, 184(1-2): 43-55.
[82] ASTM. E399 -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Linear-Elastic Plane-Strain Fracture Toughness KIc
of Metallic Materials, 2012.
[83] ASTM.D 5045-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Plane-Strain Fracture Toughness and Strain Energy
Release Rate of Plastic Materials, 1999.
[84] Jahn R, Truckenbrodt H. A simple fractal analysis method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J]. J Mater
Process Technol. 2004, 145(1): 40-45.
[85] Sanchez-Molina D, Velazquez-Ameijide J. Quintana V. Fractal dimens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uman cortical bone[J]. Med Eng Phys, 2013, 35(5):576-582.
[86] Ai T, Zhang R, Zhou H W, et al. Box-counting methods to directly estimate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a rock surface[J]. Appl Surf Sci, 2014, 314(10): 610-621.
[87] Burr D B, Schaffler M B, Frederickson R G. Composition of the cement line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cal role as a local interface in human compact bone[J]. J. Biomech, 1998, 21(11):
939-945.
[88] Katz J L. Composite material models for cortical bone[J]. ASME AMD-Vol. 1981, 45:
171-184.
[89] Muller W H, Schmauder S. Stress-intensity factors of r-cracks in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under thermal and mechanical loading[J]. Int. J. Fracture, 1993, 59(4): 307-343.
[90] Raeisi Najafi A, Arshi A R, Eslami M R, et al. Haversian cortical bone model with many
radial microcracks:An elastic analytic solution[J]. Medical Engineering & Physics, 2007,
29(6): 708-717.
[91] Nalla R K, Kinney J H, Ritchie R O. Mechanistic fracture criteria for the failure of human
cortical bone[J]. Nature materials, 2003, 2(3): 164-168.

120
参考文献

[92] Mullins L P, Sassi V, McHugh P E, et al. Differences in the crack resistance of interstitial,
osteonal and trabecular bone tissue[J]. 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09, 37(12):
2574-2582.
[93] Akiva U, Wagner H D, Weiner S. Modell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 constants of
parallelfibred and lamellar bone[J]. J Mater Sci 1998, 33(6):1497-509.
[94] Bonewald L F. Mechanosensation and transduction in osteocytes [J]. Bonekey Osteovision,
2006, 3(10):7-15.
[95] Hadjidakis D J. Anroulakis I I. Bone remodeling[J]. Ann N Y Acad Sci, 2006, 1092(1):
385-396.
[96] O’Brien C A. Osteoimmunology: Interactions of the immune and skeletal systems[M].
Academic Press, 2016, 83-102.
[97] Tazawa K, Hoshi K, Kawamoto S, et al. Osteocytic osteolysis observed in rats to which
parathyroid hormone was continuously administered [J]. J Bone Miner Metab,2004, 22(6):
524-529.
[98] Bozal C B, Fiol J A. Ubios A M. Early osteocyte response to bone resorption stimuli [J]. Acta
Odontol Latinoam, 2001, 14(14): 24-29.
[99] 孟 芮,王海芳,续惠云,等. 骨细胞功能研究进展[J].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8,30(2):
161-165.
[100] Bonewald L. Osteocytes as multifunctional cells [J]. J Musculoskelet Neuronal Interact, 2006,
6(4): 331-333.
[101] Toyosawa S, Shintani S, Fujiwara T, et al. Dentin matrix protein1 is predominantly
expressed in chicken and rat osteocytes but not in osteoblasts[J]. J Bone Miner Res, 2001,
16(11): 2017-2026.
[102] Yoshiko Y, Wang H, Minamizaki T, et al. Mineralized tissue cells are a principal source of
FGF23[J]. Bone, 2007, 40(6): 1565-1573.
[103] Hamed E, Lee Y, Jasiuk I. Multiscale modeling of elastic properties of cortical bone[J]. Acta
Mech, 2010, 213(1): 131-154.
[104] Hamed E, Jasiuk I, Multiscale damage and strength of lamellar bone modeled by cohesive
finite elements [J]. Journal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2013, 28C(4):
94-110.
[105] Giner E, Arango C, Vercher A, et al. Numerical modelling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an
osteon with microcracks[J]. Journal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2014, 37: 109-124.
[106] Brewer A, Lagace P A. Quadratic stress criterion for initiation of delamination [J]. Journal of

121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Composite Materials, 1988, 22(12): 1141-1155.


[107] Vercher A, Giner C, Arango C, et al. Homogenized stiffness matrices for mineralized collagen
fibrils and lamellar bone using unit cell finite element models[J]. Biomech Model
Mechanobiol, 2014, 13(2): 437-449.
[108] Choi HY, Chang F K. A model for predicting damage in graphite/epoxy laminated composites
from low-velocity point impact [J]. J Compos Mater, 1992, 26(14):2134-2169.
[109] Li S, Thouless M D, Wass A M, et al. Use of mode-I cohesive-zone models to describe the
fracture of an adhesivley-bonded polymer-matrix composite[J]. Compos Sci Technol, 2005,
65(2):281-293.
[110] 叶 强. 层合复合材料的粘聚区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111] Hsshin Z. Failure criteria for unidirectional fiber composites[J].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1980, 47(2): 329-334.
[112] Chang F K, Lessard L B. Damage tolerance of laminated composites containing an open hole
and subjected to compressive loadings. Part I-Analysis[J].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1991, 25(1): 2-43.
[113] Ji B, Gao H.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 of biological materials [J]. J Mech Phys
Solids, 2004, 52(9): 1963-1990.
[114] Almqvist N, Thomson N H, Smith B L, et al. Met hods for fabricating and characterizing a
new generation of biomimetic materials [J]. Mater Sci Eng C, 1999, 7(1): 37-43.
[115] Gao H, Ji B. Modeling fracture in nanomaterials via a virtual internal bond met hod [J]. Eng
Fract Mech, 2003, 70(14): 1777-1791.
[116] Liu G, Ji B, Hwang K C, et al.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h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fields of the
nanocomposite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materials[J]. Compos Sci Technol, 2011, 71(9):
1190-1195.
[117] Bar-On B, Wagner H D. Mechanical model for staggered bio-structure[J]. J Mech Phys Solids,
2011, 59(9): 1685-1701.
[118] Hamed E, Lee Y, Jasiuk I. Multiscale modeling of elastic properties of cortical bone[J]. Acta
Mech, 2010, 213(1): 131-154.
[119] Rho J, Kuhn-Spearing L, Zioupos P.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bone[J]. Med. Eng. Phys, 1998, 20(2): 92-102.
[120] Cox H L. The elasticity and strength of paper and other fibrous materials[J]. Br J Appl Phys,
2002, 3(3):72-79.
[121] Bar-On B, Wagner H D. Elastic modulus of hard tissues[J]. J Biomech, 2012, 45(4): 672-678.
[122] Bar-On B, Wagner H D. The emergence of an unusual stiffness profile in hierarchical

122
参考文献

biological tissues[J]. Acta Biomaterialia, 2013, 9(9): 8099-8109.


[123] Landis W J, Silver F H.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ormally mineralizing avian tendons[J].
Comp Biochem Physiol A, 2002, 133(4):1135-1157.
[124] Bar-On B, Wagner H D. Stiffness of the extrafibrillar phase in staggered biological arrays[J].
Phys Rev Lett, 2012, 109(7):078-102.
[125] He M Y, Hutchinson J W. Crack deflection at an interface between dissimilar elastic material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1989, 25(9):1053-1067.
[126] Erdogan F, Gupta G. The stress analysis of multi-layered composites with a flaw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1971, 7(1): 39-61.
[127] Barthelat F, Tang H, Zavattieri P D, et al. On the mechanics of mother-of-pearl: A key feature
in the material hierarchical structure [J].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2007,
55(2): 306-337.
[128] Bekah S, Rabiei S, Barthelat F. Structure, Scaling, and Performance of Natural Micro- and
Nanocomposites[J]. Bio Nano Sci, 2011, 1(1):53-61.
[129] Barthelat F, Rabiei R. Toughness amplification in natural composites [J].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2012, 1420(4): 61-66.

123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24
附 录

附 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 Yuxi Liu, Bin Chen, Dagang Yin. Effects of arrangement direction and shape of osteocyte
lacunae on resisting impact and micro-damage of osteon. J Mater Sci: Mater Med,2017, 28: 38.
(2 区 SCI,已发表)(对应第 5 章).
[2] Bin Chen, Yuxi Liu, Wei Ye, Guozheng Quan, et al. Herringbone Structure of Nanometer
Aragonite Sheets of Chamidae Shell.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16,
16(7): 7175-7180. (3 区 SCI,已发表) (对应第 7 章部分内容).
[3] Yuxi Liu, Bin Chen, Wei Ye. Tests of fra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ractal analysis of
fracture surfaces of cortical bone.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SCI, JMSC-S-17-02066,Under
review) (对应第 3 章)
[4] 刘玉玺,陈 斌,聂书严,等. 密质骨各向异性性质的力学实验及细观分析. 稀有金属材料
与工程. (SCI, 审稿中) (对应第 2 章)
[5] 刘玉玺,陈 斌. 哈弗氏密质骨微结构的裂纹扩展阻力特性. 复合材料学报. (EI, 审稿中)
(对应第 4 章)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272367)“密质骨多级微纳米结构力学行为跨尺度综合研
究”。

12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