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2006年8月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Aug∙ 2006

第17卷 第3期 Journal of Longdong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


17 No.
3

先天、后天八卦图方位并行
时期的史料见证
———《
山海经》叙述方位混乱浅析

况 国 高
(广西师范大学 中文系‚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中国先秦古籍中有一些空间方位上的记录‚今天读来感觉十分混乱。通过对《山海
经》、《易经》、《
韩诗外传》、《 史记》等书的相关记载作分析、研究‚发现在周代以前‚应该有一个“先天
八卦方位与后天八卦方位并行”的历史时期‚部分古籍中空间方位的混乱‚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当
时各邦国记录时使用不同的空间方位标准。
关键词:《山海经》;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 ;空间方位标准;
中图分类号: B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19—1127(2006)03—0040—05
收稿日期: 2006—03—16
作者简介:况国高(1972—)‚女‚重庆涪陵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文学研究。

中国先秦古籍中一些空间方位上的记录‚ 伏羲氏是何许人也?《 :
史记·五帝本纪》“轩辕
今天读来感觉十分混乱‚《
山海经》一书尤其如 之时‚ ”《
神农氏世衰。 史记集解》 “易
引黄甫谧言:
此‚
这正是它为历代学者排斥的重要原因之一。 称庖(伏)羲氏没‚
神农氏作‚ ” [2](P3) 他比
是为炎帝。
参照同样古老的“河图”“洛书”、《 ‚
易经》稍后的 黄帝还早了两个王朝‚
可见先天八卦图是一个非
《 、
战国策》《 、
史记》《韩诗外传》
等书中古代地理空 常古老的方向标准。凡讲《
易》之书‚
皆释后天八
间的记载‚
就会发现‚
那时候各邦国使用的方位 卦为周文王所作。《 :
史记·周本纪》“西伯盖即
标准不同和后人对古籍的修改等是古籍方位混 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
乱的最重要原因。《
山海经》
中《海经》
和《荒经》部 ” [3](P119) 年代上后天八卦图的晚‚
卦。 大概就是后天
分最明显‚
它使用的是“河图”“洛书”“先天八卦 与先天的命名根据。母系氏族先而父系氏族后‚
[4](P4
4;P1;
P63
7)
图”这一体系的方位标准‚
其内容属于一个“先 殷易《
归藏》
首坤而《
周易》首乾‚ 也证明先
天、
后天八卦图方位”标准并行使用的远古时期。 天八卦图是上古遗物。
提到“易学”‚
没有不涉及河图、
洛书的。图、


书的古老很明确‚ :
尚书·顾命》“陈先王所宝之

对“易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易经》里八 器物:
赤刀……在西序‚
大玉、
夷玉、
天球、
河图‚

卦图有两个:
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
它们在 ”注云:
东序。 河图‚
八卦。伏牺氏王天下‚
龙马出
空间方位上完全相反。先天图宋代之前没有在 河‚
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谓之河图‚
及典谟皆历代
文献中出现过‚ 易 ·系
但相传为伏羲所作。《
[5](P5
传宝之。 03)
《 :
易·系辞》“河出图‚
洛出书‚
圣人

辞》“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 ” [6](P290) 《
则之。 :
论语·子罕》“子曰:
‘凤鸟不至‚

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于 不出图‚ ’
吾已矣夫?” [7](P115) 在孔子的年代‚
河图、

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 [1](P298)
以类万物之情。 书已古老得近于传说‚
它们的方位却都与先天八
40
[8](P1
卦图方位合。 4;P2
2—2
4;P5—6‚
26)
看来‚图、书和先天八 国文字并用‚
到秦代才统一成为小篆‚ “车
故有:
卦图‚
共同组成了一个与《
周易》方位相反的古老 书同文字” [13](P239) 的记载;
同轨‚ 顾颉刚说:“那时
方位系统。这一点古人已有觉察‚《
周易朱子图 (汉代)有六种书法:
一是‘古文’‚说是孔子壁中书

说》“近读《
大戴礼·明堂篇》言其制度有曰二九 二是‘奇字’
的遗文; ‚是古文的变体;
三是篆书‚

‘法龟文也。
四七五三六一八。郑氏注云: ’得此 四是‘左书’
是小篆; ‚是秦代的徒隶们写的简笔
一证‚ ‘夫
则汉人固以此九数者为洛书矣。又曰: 五是‘缪篆’
体; ‚ 六是‘鸟虫书’
是用于刻印的; ‚是
以河图、洛书为不足信‚自欧阳公以来‚已有此 ” [14](P130) 汉代尚有几种文字并行‚
用来写旗帜的。 而
说‚
然终无奈《
顾命》《
系辞》《
论语》皆有是言…… 秦汉恰好是中国文字走向统一的重要时期‚
所以

终不可得而破除也。” [9](P3
3)
《 :
易图明辨》“故凡为 那时人无论使用当时的何种文字来书写‚
都能得
易图以附益经之所无者‚
皆可废也……故吾谓先 到社会的认可。中国今天使用的长度计量标准:
天之 图 与 圣 人 之 易‚离 之 则 双 美‚合之则两 由西方传来的米、
分米、
厘米‚
和中国五四前丈、
” [10](P2) 朱熹发现了图、
伤。 书与《
周易》的不同‚却 尺、
寸的标准也不同。可是“丈二长的和尚‚
摸不
“终不可得而破除”。胡渭认为太极、无极、河图、 着头脑”这样的话‚
也没有人听不懂‚
一丈是多长
洛书传自邵雍‚《
易》则来自羲、文、
周、孔‚明确指 人们心里都清楚……一个相当大的族群较长时
出了《
周易》与“河图”“洛书”来源于不同的体系。 期使用的文化没有理由在战争失利后短期内丧
他针对的是“阴阳灾异”“谶纬”之学依附于经典‚ 失‚
该民族文化必然有一个时期的留存和对新文
应着帝王将相的需要‚盛行天下几千年的现象‚ 化的渗透‚官方的禁止不能消除这一现象‚它借
此举对当时人们解放思想、破除以一切人事比附 着习惯的力量在特定的群体里继续存在、使用一
经典的做法大有功劳‚
其结论却多有可商榷之 个较长的时期‚
遗留在古籍里面‚
作为文化的边
处。先天八卦图始见于宋代是不假‚
尽管二程自 缘遗存被保留下来是很正常的。《
山海经》叙述
言“得不传之学于遗经” [11](P430) 但没人相信‚可河 方位上的混乱、
河图、
洛书、
先天八卦图、
成语“天
图、洛书出现却极早‚《
尚书》《论语》《易·系辞》 南地北”等就是上古文化的边缘遗存‚
反映了先

左传》等书‚都有明确记载。胡之所谓“易”仅指 天、
后天八卦图方位标准一个独立发生、 发展‚

经书《 ‚
周易》与《 、
连山》《归藏》
无关。 并存、
较量、
替代的漫长过程‚
它们携带着文化的
从伏羲氏到文王这一时期有多长‚
今天很难 密码‚
向几千年后的人们透露着一个远古社会的
拿出准确的数字来‚
但可以肯定‚
绝不会少于七 文化信息。
八百年‚
也许是好几千年的历史呢!
文王作后天八卦图的时候不可能凭空飞来

一个后天八卦图方位‚
其图必有所本‚
他是对当 《
山海经》
的记载方位上合于“先天八卦图方
时“易”的一种(周民族使用的)做了补充完善‚
将 位”的记录‚
主要在《
海经》和《
荒经》部分。《
海内
其统一化、
法则化了。一种文化向统一化、
法则 :
南经》“桂林八树‚ ” [15](P90) 今桂林在广
在番隅东。
化发展的可能‚
是建立在几千年所积累的丰富内 西‚
番隅在广东‚
恰是桂林在番隅西‚
与先天八卦
容的基础之上的‚
它包含着历史以来无数人们在 《
图方向合; :
海内东经》“大夏、
竖沙、
居瑶、
月支之
无数可能的环境下所做的无数的总结、
积累与创 ” [16](P97) 今大夏、
国。 月支在西部‚
与先天八卦图方位
造性的努力。儒家以孔子为创始人‚
孔子自己却 《
合; :
海内北经》“盖国在锯燕南‚ ” [17](96) 倭既
倭北。
“周监于二代‚
说: ”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
2](P3
3)
明 日本‚
燕在河北‚
当是在倭南燕北有一盖国‚
与先
言他是继承了周道;
东汉郑玄为《
毛诗》作注‚
使 天八卦图方位合;《 :
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

其得以流传至今‚
当时名气远在《
毛诗》之上的 ” [18](P115) 儋耳即今海南岛‚
姓。 与先天八卦图方位
齐、
鲁、韩三家诗‚
却失传了……一个事物只有成 《海内经》
合; :“东海之内‚
北海之隅‚
有国‚
名曰
熟了‚
才可能被统一化、
法则化‚
任何事物都不会 朝鲜、
天毒‚ ” [19](P117) 这一条记录比较混
其人水居。
在一夜间成熟‚
它都有一个缓慢、
艰难的发展过 乱‚
可能是刘歆合并《
山海经》多种版本为一时‚
程。 把使用不同方位标准的有关“大荒北经”的记录
故可以推断‚
在伏羲到文王之间的漫长时期 合并在一起造成的。“天毒”即今印度‚
单从它来
里‚
先天、
后天八卦图方位是并行使用的。当时 讲‚ 《
与先天八卦图方位合; :
大荒东经》“东海之外
的诸多邦国确定方位的标准并不统一‚
有使用与 大壑‚ ” [20](P104) 《
少昊之国。 :
三传折诸—左传折诸》
河图、
洛书相同的先天八卦图方位标准的;
有使 “鲁封少昊之墟‚ ” [21](P427) 此少昊都在
故郯子来朝。
用与周民族相同的后天八卦图方位标准的。事 东‚
五行体系里少昊却是与西方相配的白帝。
物的发展多数遵循这样的路线‚
如春秋战国时六 《
史记 ·天 官 书》
: “ 风 从 西 北 来 …… 白 帝 行
41
42
43

参 考 文 献】 [2
5]周山.
易经新论[M]. 1
辽宁教育出版社‚9
91.
20.
[1]周易正义[Z]. 十三经注疏[Z ].
李学勤.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6]徐显之.
山海经探源[M]. 1
武汉出版社‚9
91.
20
3.
1
999.
29
8. [3
2]刘歆. 见全上古三代汉魏六朝文[Z ].
上山海经表. 中华书局‚
[2][3][1
3][2
2] [3
5] [3
7] [4
0] [4
2] [5
2] [5
6] [5
7]史记[Z ].
中华书局‚ 1
958.
34
6.
1
959.
3、
11
9、2
39、
13
51、
21
66、
46、
24
5、2
53、
20
91、
19、
23
7. [3
3]高秀注.
战国策[Z]. 9
商务印书馆134年版‚
19
58年重印.
92.
[4]帛本周易校译[M].
“《连山》 《
首艮‚归藏》 《
首坤‚周易》 ”.
首乾。 邓 [3
4]顾颉刚.
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
见洪志刚顾颉刚经典文存
伯球着‚ 2
湖南人民出版社‚0
02.
44.
周易集解(卷一)[Z ].
引郑康 [C]. 2
上海大学出版社‚0
03.
67.
成. “夏曰《
易赞及易论曰: 连山》
‚ 归藏》
殷曰《 ‚周曰《 。
周易》”清· [3
6]韩诗外传(卷三)[Z]. 1
中华书局‚9
80.
10
8.
孙星衍著‚ 1
上海书店出版社‚9
88.
1.周礼注疏·太卜[Z ].
“掌三 [3
8]文渊阁. 0
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42册). 1
台湾商务印书馆‚9
86

易》之卜‚ 连山》
一曰《 ‚ 归藏》
二曰《 ‚ 周易》
三曰《 ‚其经卦皆八‚
其 6
年版.7.
诸子百家丛书.
山海经. 1
上海古籍出版社‚9
89.
97.

” 李学勤.
别皆六十有四。 十三经注疏[Z ].
北京大学出版社‚ 海经.
清·吴志伊注‚
康熙丁未年刻本;
古今逸史(第十七册).
1
999.
63
7. 上海涵芬楼影印‚
景明刻本.
[5]尚书正义[Z].
李学勤.
十三经注疏. 1
北京大学出版社‚9
99.
50
3. [3
9]山海经校译[M].
袁珂校注. 1
上海古籍出版社‚9
85.
22
5.
[6]周易正义[Z].
李学勤.
十三经注疏. 1
北京大学出版社‚9
99.
29
0. [4
1]尔雅注疏[Z ].
李学勤.
十三经注疏. 1
北京大学出版社‚9
99.
19
8
[7]论语注疏[Z].
李学勤.
十三经注疏. 1
北京大学出版社‚9
99.
11
5. —1
99.
[8]台湾·南怀谨著.
易经杂说[M].
上海‚ 2
复旦大学出版社‚0
05. [4
3]清·汪森.
粤西丛载(原序)[Z ]. 4
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67册
1
4.周易六十四卦浅解[M].
汪忠长着‚
北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 1
下).台湾商务印书馆‚9
86年版.
34
3.
2
005.
22—2
4‚3
90.
河图洛书解析[M].
孙国中.
北京‚
学苑出版社‚ [4
4]谭其骧.
中国历史地图集[M]. 1
中国地图出版社‚9
82.
11—1
2.
1
990.
5—6‚
26. [4
5]陈梦家.
殷墟卜辞综述[M]. 1
中华书局‚9
88.
27
5.
[9]周易传义附录·朱子易图说[M]. 1
上海古籍出版社‚9
91.
33. [4
6][4
7]胡厚宣.
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J].
载复旦学
[1
0]清·王夫之、
胡渭撰.
周易稗疏·易图明辨[M].
上海古籍出版 1
报·人文科学.9
56(1):
49、
61.
1
社‚9
90.
2. [4
8]郭沫若.
卜辞通繤[M]. 1
科学出版社‚9
83.
21
6—6
21.
[1
1]伊洛 源 (卷三)[Z∙
] 见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
88册 [4
9]毛诗正义[Z ].
李学勤.
见十三经注疏. 1
北京大学出版社‚9
99.
下). 1
台湾商务印书馆‚9
86年版‚
43
0. 1
428.
[1
2]论语注疏[Z].
李学勤.
十三经注疏. 1
北京大学出版社‚9
99.
33 [5
0]谭其骧.
中国历史地图集[M]. 1
中国地图出版社‚9
82.
13—1
4.
[1
4]洪志刚.
顾颉刚经典文存[C]. 2
上海大学出版社‚0
03.
13
0. [5
1]李学勤.
礼记[Z].
十三经注疏. 1
北京大学出版社‚9
99.
66
4.
[1
5][1
6][1
7][1
8][1
9][2
0][2
3][2
7][2
8][2
9][3
0][3
1]山海经(卷十至 [5
3]高秀注.
战国策[Z]. 1
商务印书馆‚9
34.
10
3.
卷十八).
诸子百家丛书[Z]. 1
上海古籍出版社‚9
89. [5
4]左传[Z].
李学勤.
十三经注疏. 1
北京大学出版社‚9
99.
16
41.
[2
1]三传折诸__ 左传折诸(卷二十二)[Z ].
见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 [5
5]礼记[Z].
李学勤.
十三经注疏. 1
北京大学出版社‚9
99.
36
3.
7
本(第17册下). 1
台湾商务印书馆‚9
86年版.
42
7. [5
8]汉书[Z]. 1
中华书局‚9
62.
19
9.
[2
4]刘宗迪文.
西王母神话的本土渊源[J].
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5
9]邓伯球.
帛书周易校译[M]. 2
湖南人民出版社‚0
02.
14—1
5.
2
哲学社会科学版‚0
04(1):
36. 【
责任编辑 朱 允】

The Withness in Historical Literature About The Direction


of BA GUA in Former and Latter Period
———Stady on the Classic book o f Mount ains and Seas’s Direction
KU A NG Guo—gao
( Dep artment o f Chinese L ang uage ‚Guang x i Normal Univ ersity ‚Guilin 541004‚Guang x i )
Abst ract:T here are records of the celestial azimuth in ancient books of the pre—Qin period.Reading
the classics today is difficult ‚especially w hen telling the correct space and directions.T his paper discussed
relevant records in The Classics o f S hanhai j ing ‚The Book o f Changes ‚unofficial Biography of Hanshi‚
and Shi Ji(Historical Records) and concluded that there should be a period in history bef ore the Zhou Dy-
nasty w hen the Initial Eight Diagrams and the Posterior Eight Diagrams w ere in use at the same time.T he
disorderly stat us of the records of space and directions in the classics w as mostly due to different standards
used in measuring space and directions in different states at that time.
Key words:T he Classics of Shanhai j ing ;initial Eight Diagrams;posterior Eight Diagrams;celestial
azimuth standards
4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