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6

分类号 :  T H 74 1  单位代码 :  1 03 3 5


密 级 :

X
: 学 号 : 2 1 8 3 0 00 5

士 学 位 论 文l t .
_



寒蠢 


中 文论文题 目 : e 描 方式 图 案化 晶 圆
基于 明 暗场 成像 的 多 f 

检测技术研 究

英文论文题 目 : R e s e a r c h  o n  P a t t e r n e d  W a fe r  I n s p ect o n

 i

Te c h n o l o n v w i t h  Mu l t i

sc a nM o d eB a s e d o n

Br i gh t a n d D a r k F e l d I m a g i n g
i 

申 请 人姓 名 :


陈世 讳 


指导教师



   .

合 v 杨 甬

英 

专业 名 称 :

光 学 工 程 .



研 宄方 向 精 密 光 学 柃测 技 术



所在 学院 光 电 科 学 与:
工 程学院 

论文提交 日 期 2 0 2 1 年 4 月 


基于 明 暗场 成 像 的 多 扫描方式

图 案化 晶 圆 检测 技术研 究

论文作者签名 : ?¥、 说 




指 导教师签名 :



论文评 阅 人 1 :

 | 1名 

评阅人  2 :

 

评阅人 3 :

 

评阅人 4

 

评阅人 5 :

 

答辩委 员 会主席 :
^ 4  

委员 1 :
 t M %  系疫



哼祕 眷



委员 2 :

 

委员 3 :

 

委员 4

 

委员 5 :

 

答辩 日 期 叫午 ^ (

I 


浙江大学研 究 生 学位 论文独创 性声 明

本 人声 明 所呈 交 的 学位 论 文 是 本 人 在 导 师指 导 下 进 行 的 研 究 工 作 及 取 得 的

研究成果 。 除 了 文 中 特别 加 以 标注和 致谢 的 地 方外 , 论文 中 不 包 含其他人 已 经 发



表或撰写 过 的研 究 成果 , 也 不 包 含 为 获 得 浙 江 大 学 或 其 他 教 育 机构 的 学 位 或

证 书 而 使用 过 的 材料 。 与我

同 工作 的 同 志 对 本研 究 所 做 的 任 何 贡 献 均 已 在论文

中 作 了 明 确 的说 明 并表示谢 意 

学 位论文作者签名  签 字 : 日 期 年 月 /
r日

学 位 论 文 版 权 使 用 授权 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 全 了 解浙江大学有权保 留 并 向 国 家有 关 部 门 或机构送



交本论文 的 复 印 件和 磁 盘 , 允许论文被查 阅 和 借 阅 。 本人授权浙江 大学 可 以 将



学 位论文 的 全部 或部 分 内 容编 入有 关数据库 进行 检 索 和 传 播 , 可 以 采用 影 印 、 

印 或扫 描等 复制 手段保存 、 汇编 学位论 文 

( 保 密 的 学 位 论 文 在 解 密 后 适用 本授 权 书 

学 位论文作者签 名  导 师签名 : 

签字 日 期 : 年 6月 以 日 签 字 日 期 年 月 



致 谢

自 从来 到 了 浙江大 学 的 校 园 , 我就被这所大 学 务实 求是 的 学 风 深深 吸 引 。 在美丽安静



的玉泉校 区 , 度过 了 我 的研究 生 生涯 ,
心 中 剩 下 的 全是感 恩 

感谢 我 的导 师组 , 白 剑 教授和 杨 甬 英教授 。 他们 以身 作则 的严 谨学风和 治学 态度 , 



为 我研 究 生 生涯 的科研榜样 。 感谢 308 实验 室 的 所有 同 门 师兄弟 , 与 团 队奋战 的 日 子令人



难忘 感谢我 的父母 你 们 对 我 的 支持 与 鼓励 直激励着 我


。 , , 

由 衷感谢所有 帮 助 我 的 亲长 师友 , 谢谢你 们 

陈世炜

202 1 年 4 月 于 求是 园




摘 要

晶 圆 指半导体 电路制 作 中 用 到 的 硅 晶 片 , 可在 晶 圆 上蚀 刻 出 各种 电 子器件 电路 , 是半



导体 电路制 造过程 中 十分重要的 中 间 产物 。 随着半导体行业 以 摩 尔 定律逐步 发 展 , 现如今



芯 片先进制 程工艺 已 达到 纳 米量级 , 同 时 图 案化 晶 圆 蚀刻 图案也随着制程进步越发复杂精



细 , 增加 了 在 图案化 晶 圆 中 检测缺 陷 的难度 。 因 此 精确 检测 出 细 微缺 陷 在 半导 体行业 中 



个重要且关键的 技术 半导体制 造商通过 晶 圆 检测 系 统 维持并提高 C 芯片制造的 良率




, 1

从而 降低 生产 成 本 

本文 针对 图 案 化 晶 圆 缺 陷 尺度 小 、 背 景 图 案 复杂 等 技 术难 点 , 搭建 了 多 扫 描 方式 明 暗

场 图 案 化 晶 圆 缺 陷 检 测 系 统 Mu (
l ti

s c an n i n
g
P at e r n e d  Wa fe r  d e fe c t  D e t e c t i on  s y s t e m 

M P WD S )
, 并研 究 了 该系 统 中 使用 的 相 应 技术 , 其 中 包括 

对 图 案化 晶 圆 缺 陷 和 表 面散射场 进行研究 。 介绍 了 图案化 晶 圆 制 作流程 , 从制 作流程



和 光刻 工艺角 度 , 分析 晶 圆 常见缺 陷 的引 入原 因 , 并根据不 同 的 分类标准将缺 陷 分类 ; 



图 案化 晶 圆 表 面 蚀 刻 图 案抽 象成 不 同 细微线段 矢 量 的 叠 加 , 通过研 究单

细 微线 段矢量 简

化模型 , 进 行 表 面 散射场分析 。 基于 B RD F 和 R ay l e i gh -
R i ce 矢量 散射理论 , 通过离 散化

仿真 , 分析探讨 了 不 同 长度 、 宽度 、 角度 、 深度 的 细微线 段 矢量 存 在 情况 下 晶 圆 表 面 的 散

射场分布 , 为 后续系 统设计 提供 了 理论基础 



具体给 出 M P WD S 系 统设计 方案 。 针 对 点 扫 描路径 提 出 螺旋路径规划 策 略 (


S p i r a l

分析扫 描路径 和 图 像 坐 标之 间 的 坐 标 映射 关 系 给出 PMT 维光强序




s c ann i n s t r at e
g gy) , ,

列 到 二 维 图像 的 重构策略 ; 分 析研 究 线 扫 、 面 阵成 像相机模型 , 基 于 系 统 设 计 对扫 描路 径

进行规划 , 计 算 推导 出 系 统 检 测 扫 描 效 率 与 系 统 参 量 之 间 的 制 约 关 系 

提 出 基于重复子结构序列 的缺陷提取算法 (
R e p e at e d Sub s t r uc t u r e  S e qu e n c e  D e fe c t

i t hm R S S D E A ) 。
E x t r a c t i on A g o rl

通过频域 变 换进行 图 像 偏 转角 校正 , 利 用 基 于形状 的模板

匹 配 在 校正 后 的 图 像 中 分割 出 重 复 子 结 构 区 域 图 像序 列 , 并 通 过特殊数据 结 构 和 基 于 统 计

量的 自 适应 迭代算 法 , 对晶元 (
D i e) 标准 图 进行 高 效求解 , 从而 利 用 双 阈 值 分 割 最终得 到 缺

陷 位置 和 其特 征 信 息 

通 过 具 体 实 验 验 证本 文 内 容 。 搭建 晶 圆 检测 装置 , 并 将文 中 所提算 法应 用 于 图像 中 

证明 了 本文提 出 系 统对 图 案化 晶 圆 缺陷检测 的有 效性 ; 对不 同 成像方式 的吞吐量和 检测 精






度进行横 向 比较 , 并 对 本文提 出 算 法 与 传 统算 法 进行纵 向 比较 ; 分析解释并校正 了 点扫描

缺 陷检测 实验过程 中 出 现的扇形暗 区现象 



最后对本文工作进行 总 结 , 针对 不足之处给 出 解 决 方案 并展望 未来 后 续研 究 



关键词 : 图案化 晶 圆 ; 晶 圆 缺 陷检测 ; 多 扫描方式明 暗场成像 ; 检测 精度 ; 吞吐量 ; 




复 子结构切割

I 


A b s t r a c t

Wafe r r e fe r s  t o  t h e  s i l i c o n  w a fe r  u s e d  i n  t h e
 p r o du ct i o n  o f  s e m i c o n du c t o r  c i r c ui t s .  Var i ous

e l e c t r o n i c  d e v i c e  c i rc u i t s  c an  b e  e t c h e d  c m  t h e  w a fe r  I t  i s  a n  i m .

por
t an t  i n t e rm e d i at e  p r
o duc tin

t i n g  p r o c e s s  o f  s e m i c o n du c t o r  c i r c u i t s  Wi t h  t h e  g r a du a  d e v e l o p m e n t  o f  th e
h e  m an u fa c t u r 
 . l

M o o re

s emi c o n du c t o r  i n du s try b a s e d o n 
  s L aw ,
t h e a dv a n c e d c h i p p r o c e s s
 

 te c hn o l o gy h a s 
 r e ac h e d

t h e  n a no m e t e r  l e v e l .  A t  t h e  s am e  ti

n e d  w a fe r  e t c h i n g  p at t e r n  h a s  b e c o m e  m o r e
m e  th e  p a t t e r 

c om
p l e x  and  f i n e r  w i t h  th e  p r o g r e s s  o f  t h e  p ro c e s s , w
hi c h  i n c r e a s e s  t h e  di f
i cu l t
y  o f  d e t e c t i ng

d e fe c t s  i n  t h e  p a t t e r
n e d  w a fe r .  T h e r e fo r e ,  ac c u
r at e  d e t e c t i o n  o f  i n e  d e fe c t s  i s  a n  i mp o r t ant  and
f 

k e y  t e chn o l o gy

i n  th e  i n t e g r at e d  c i r c u i t  i n du s t r y  S e m i c o n du c t o r  m anu fa c t u r e r s  m a i n t a i n  a n d

 .

m p r o v e  th e  y i e l d  o f  I C  c h i p  m a nu fa c t u r
i n g  t h r o u g h  w a fe r  i n s o n s y s t e m s  t o  r e du c e


p ec
i ti

pro du c ti o n  c o s t s 

I n  t h i s p ap e r  a i m i n g  a t
 ,
 te c h n i c a l  di i cu
f l ti e s  s u c h  a s  t h e  s m a l l  d e fe c t  s i z e  o f n e d w afe r s
p at t e r 
 

an d  c o m
p l e x  b a c k g r o u nd  p a
tt e ns
r , a
Mu lt i

s c an n i n t n e d  Wa fe r  D e fe c t  D e t e c t i on  S y s t e m
g  P at er


MP WD S ) 
w a s  bu i l t a n d  s t ud i e d  i n th i s  s y s t e m .  T h e  c o r r e sp o n d n g i

te c h no l o g i e s  i s  fo l l o w i n g 

R e s e a r c h o n  p at t n e dw a fe r  d e fe c t s  a nd  s u r fa c e  s c a t t e r i n
er
g  fi e l d  T h e  p a er
. tt n e d w a fe r

p r o du c t i on  p r o c e s s  i s  i n t r o du c e d .  F r o m  th e  p e r s p e c ti v e  o f  t h e  p r o du c t o n  p r o c e s s  a n d

 i

p h o t o l i th o g r ap h y  p r o c e s s , 
t h e  r e a s o n s  fo r  t h e  i n t r o du c t i o n  o f c om m o n  d e fe c t s  o n  th e  w afe r  ar e

 

an a l
yz e d , 
an d  t h e d e fe c t s a r e
   c l as s i f
i e d  ac c o r d i n g 
t o  d i f fe r e n t c l a s s i f
i c at i o n  s t a nd a r d s

; 
The  et c hi n g

he  d  i n t o  th e  s up e r p o s i t i o n  o f d i f fe r e n t  f i n e  l i n e
p at t e rn  o f p a tt e r
n e d  w a fe r  s u r fa c e  s  a b s t ra c t e 

 t i 

se
g m e nt v e c o r s
t 
, 
a n d  t h e  s u r fa c e  s c at t e r i n
g  f i e l d a n a l y s i s  i s  c ar r
 i e d  o ut b y  s t u d y i n g 

t h e  s i mp l i f i e d

m o de l o f a  s i ng l e  f i n e
  li ne  se
g m e nt v e c t o r  .  B ase d  on  t he  B RD F  and  R ay l e i gh

R i c e  th e o ry , 
t hro u g h

d i s c r et i z a t i o n  s i m u l a t i o n , 
t i n g  fi e l d  d i s tr
h e  s c at te r i b ut i o n  o n  t h e  w a fe r  s u r fa c e  i n  th e  p r e s e n c e  o f

i ne
f en gth s w i d th s d
n e  s e g m e n t v e c t o r s  o f d i f fe r e n t an g l e s an d d ep t
ii s s  an al
y z e d an d d i s c u s e
 li    l  i  s 
,  ,  ,  

w hi c h p r ovi de s  a

 t h e o r e t i c a l  b a s i s  fo r  s ub s e qu e n t  s y s t e m  d e s i g n 

T h e  de s g n  s c h e m e  o f  M P W D S  s y s t e m  i s  g i v e n  n  d e t a i
i i l .  A Sp ir al  s c a n n i n g  s t r a t e g y  i s

p r op o s e d  fo r t h e p o i n t  s c a n n i n g p a th
  , 
t h e  c o o r d i n at e  m app i n g  r e l at i o n s h i p  b e t w e e n  t h e  s c ann i n g

p ath  a n d  t h e  i m ag e  c o o r d i n at e s  i s  a n a lyz e d a
n d  t h e 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s t r at e gy  f r o m  th e  P M T  o n e





d i m e n s i o n a l  l i g h t  nt e n s i t y  s e q u e n c e  t o  t h e  t wo d i m e n s on a

i l  i ma n l s i s  an d
g e  i s  g i v e n  th e  a a y ;

r e s e ar c h  o f  t h e  l i n e  s c an , 
Th e  a r e a a r r ay 

i m a g n g  c a m e r a m o d e l p l an s
i 

t h e  s c ann i n g p ath b a s e d o n

 
 

t h e  s y s t em  d e s i gn ,
i v e s  th e  re s t r
a nd  c a l c u l a t e s  a nd  d e r i c ti on  re l a t
i o n s h i p  b e t w e e n  th e  s y s t e m

d e t e c t i o n  s c a nn i n g  e f
i c i en c y  an d t h e  s y s t e m p a r am e t e r s



A  d e fe c t  e x t r a c t i o n a l g o r i th m  b a s e d  o n r e p e at e d  s ub s t r u c t u r e  s e qu e n c e  ( R S S D E A )  i s

p rop o s e d The m a g e  d e f l e c t i o n  a n gl e  i s  c o r r e c t e d  b y  f
re r a n s fo r m a t i o n  an d 
he

qu e n c y  d om a i n 

. i t t

ma
g e  s e qu e n c e  o p e a t e d  s ub s t r uc t ur e  r e
g i o n s  i s  s e g m e n t e d  i n  t h e  c o rr e c t e d  i m a g e  b y  u s i n g
f re -
i 

sha mp at e m a t c h i n g he
p e b as e d te an d s
p e c i a l d at a s tr u c t u r e  a n d t h e  a d a
p ti v e e r a t i v e  al g o r i t h m


 l   t     it
, 

b a s e d  o n  s t at i s t
i c s  ar e  u s e d t o  g e t  c o r r e ct  D i e  i m ag e .  T h e  s t a n d ar d  g r ap h  i s  e f
ic i e nt l y  s o l v e d , 
so

t i s t i c  i n fo r ma t i o n  ar e  f
h at  th e  d e fe c t  l o c a ti on  a nd  i t s  c h a r a c t e r i n a l l y  o b t a i n e d  b y  u s i n g  d o ub l e

t hre s h o l d  s e gm entati o n 

Ve r if
y 
t h e c o n t e nt o f t h i s a rt i c l e
    t hr o u gh  s
p e c i f i c e xp e r i m e n t s
 .  A w a fe r
  i n s p e c t i o n d e vi c e w a s
 
 

n d  th e  a l g o r
i t hm
bui l ta
p
ro
p o s e d  i n  th e  ar t i c l e  w a s  ap p l i e d  t o  t h e  i m a g e  wh i c h  p r o v e d  t h e

 ,

e f fe c t i v e n e s s  o f  t h e  s y s t e m
 p r o p o s e d  i n  t h i s  ar t i c l e  fo r  d e t e c t i n n e d  w a fer  d e fe c t s
g  p at t e r ;  th e

t h r o u g hp u t  a n d  i n s p e c t i o n  a c c u r a c y  o f  d i f fe r e n t  i m a g i n g  m e t h o d s  w e r e  c o m p a r e d  h o r
i z ont a l l y 

a n d  t h e  ar t i c l e  T h e al g o r
i t hm  i n  l on g i t u d i n a l
 p r op o s e d  a l g o r
i t h m  i s  c o m p a r e d w i th  th e   tra di t i o n a l

d i r e c t i on ; 
t h e  fan -

s h ap e d d a rk   ar e a
 p h e n o m e n o n  i n  h e p r o c e s s  o f p o i n t  s c a n n i n g d e fe c t d e t e c t i o n



 
 

e xp e r
i m e nt  i s  a n a l yz e d ,
ex
p l a i n e d an d  c o rr e c t e d
 

F ina l l
y  s umm a r

i z e  t h e  w o rk  o f  t h i s  p ap e r  g i v e  s o u t i o n s  t o  t h e  d ,
l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 a nd  o o k

 l

fo r w ar d  t o  f u t u r e  fo l l o w u
p  r e s e ar c h



K ey w o r d s :

p a
tt e n e d  w afe r  d e fe c t  d e t e c t i o n  m u l t i
r ; ;

s c ann i n
g  b r i g h t  a n d  d a rk 
fi e l d  i m a gi n g 

d e t e c t i o n  ac c ur a c y ; 
t hr o ughput ; 
re
p e at e d  s ub

s tr uc t u re  c ut t n g

 i

V I
目 

m  

m^  hi

Ab str a ct  

g 次   VI I

1 ^  

1 . 1课 题 背 景 与 研 究 意 义  

1 . 2 晶 圆 缺 陷 检 测 发 展 与 研 究 现 状 


1 . 2 缺 陷 检 测 技 术 分 类 和 发 展 路 线
. 1  



1 . 2 2 .
国 内 外研 究 现状  

1 . 3本 文 主 要 研 究 工 作  

1 . 3 本 文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 1  

1 . 32 本 文 主 要 创 新 点
.  

1 . 4 本 章 小 结  

2 图 案 化 晶 圆 缺 陷 成 因 与 表 面 散 射场 分 析  1 

2 . 1图 案 化 晶 圆 缺 陷 成 因 分 析    1 

2 . 1 半 导 体 芯 片 制 作 流 程
. 1 
1 

2 . 12 光 刻 工 艺 流 程
. 
1 

2 . 1 . 3 晶 圆 缺陷成 因 
1 

2 . 1 . 4 晶 圆 缺 陷 分 类 
1 

2 2 .
晶 圆 表 面 成 像 分 析 与 散 射 场 仿 真 实 验  1 

2 2 . . 1 基 于 B RD F 的 散射场 分析 
1 

2 2 2 . .
基 于 B RD F 的 晶 圆 图 案散射场 仿 真   
1 

2 3 .
本 章 小 结 
23

3 基 于 明 暗 场 多 扫 描 方式 图 案化 晶 圆 成 像研 究  24

3 . 1 基 于 点 扫 描 的 暗 场 成 像 技 术  25

3 . 1
点 扫 描 暗 场 成 像 装 置 系 统 设 计
. 1  25

3 .
点 扫 描 路 径 规 划 与 图 像 构 成
1 . 2  27

3 .
点 扫 描 暗 场 装 置 时 间 效 率 分 析
1 . 3  30

3 . 2 基 于 线 扫 描 的 明 暗 场 成 像 技 术  3 

3 . 2 线 扫 描 相 机 成 像 模 型
. 1  3 

3 . 2 2 基 于 线 扫 描 的 明 暗 场 成 像 系 统 设 计
.  35

3 . 2 3 .
线 扫 描 明 暗 场 缺 陷 检 测 装 置 时 间 效 率 分 析  3 7

3 3 .
基 于 面 阵 的 明 暗 场 成 像 技 术 
3 8

3 . 3 面 阵 相 机 成 像 模 型
. 1 
38

3 . 3 2 .
基 于 面 阵 的 明 暗 场 成 像 系 统 设 计 
40

3 . 3 3 .
面 阵 明 暗 场 缺 陷 检 测 装 置 时 间 效 率 分 析 
43

3 . 4 本 U # 


44

4 基 于重 复 子结 构 序 列 的 缺 陷 提取算 法  45

4 . 1 基 于 频 谱 的 图 像 角 度 矫 正 
45

vn


4 . 1 . 1 基 于 频 谱 的 晶 圆偏转角 度求解  45

4 . 1 . 2 晶 圆 图 像 偏 移 角 度 矫 正  48

4 2 .
基 于 形 状 的 重 复 子 结 构 切 割  49

4 2 . . 1 坐 标 空 间 位姿转换  50

4 2 2
. .
基 于 模 板 相 似 度 衡 量 的 区 域 匹 配  5 

4 2 3

重 复 子 结 构 晶 元 区 域 分 离 切 割
.  53

4 . 3 基 于 统 计 量 的 迭 代 标 准 图 求 解  53

4 3 . . 1 图 像 序 列 预 处 理  53

4 . 3 2横 向 统 计 量 计 算
.  56

4 . 3 3 基 于 统 计 量 的 自 适 应 迭 代 标 准 图 求 解
.  58

4 . 4 基 于 差 分 的 双 阚 值 分 割 与 特 征 提 取  60

4 4 . . 1差 分 双 阈 值 分 割  60

4 4 . . 2 缺 陷 连 通 域 特 征 提 取  6 

4 5 .
本 章 小 结  64

5 基 于 明 暗场 的 多 扫 描 方式 图 案 化 晶 圆 检测 实验  65

5 . 1 实 验 系 统 硬 件 布 局  65

5 . 1 . 1 基 于 点 扫 描 暗 场 成 像 系 统 硬 件 布 局  65

5 . 1 . 2 基 于 线 扫 描 明 暗 场 成 像 系 统 硬 件 布 局  66

5 . 1 . 3 基 于 面 阵 的 明 暗 场 成 像 系 统 硬 件 布 局  67

5 2 .
图 案 化 晶 圆 多 扫 描 方 式 明 暗场 图 像缺 陷 提取 实验  69

5 2 . . 1 基 于 统 计 量 双 阈 值 缺 陷 定 位 算 法 验 证 实 验  69

5 2 2
. .
不 同 成像方式检测 系 统性 能研 究  73

5 3 .
点 扫 描 暗 场 成 像 扇 形 暗 区 图 像 分 析  74

5 4 .
本 章 小 结  76

6 总 结 与 展 望    78

6 . 1 本 文 工 作 总 结  78

6 2 .
未 来 工 作 展 望  79

参考文献  81

作者 筒 历及主要研 究成果  86

vm



1 绪论


1 绪论

1 . 1 课题 背景 与研 究 意义


“ 

十三五规划 以来 , 我 国经济飞速发展 , 制 造业 迅速扩张 , 技术更新换代 , 中 国 制造


“ ”
逐步 向 中 国 智造 过渡 。 随着 国 家供给侧 改革稳步 推进和 中 国 制 造 2 02 5 行动纲领的批

复 , 我 国 越来 越 追求 在 高 科 技 领域有 自 主研发的 能力 。 集 成 电路 产 业是支 撑 中 国 高科技发




“ ” “ ” “ ”
展 的核心 支柱产 业 , 在耳 熟 能详的 大数据 、 人工智 能 、 物联 网 等新型 科技领域背

后 , 都离 不开芯片 的支持 , 离 不 开集成 电路行业技术 



我 国 半导体制 造业起步 晚 , 市场份额小 , 技术与 国 外有 代差 , 人才 储备 不 充足 , 领域



研发投入 落后 , 上述 因 素 成 为 制 约 我 国 半导 体行业 发 展 的 因 素 。 且 发达 国 家不断 打压 我 国



高科技产业

对出 至 我 国 的 半导体零部件及技 术进行 严 格 审 查 瓦 森纳 协 定 




口 , 例如

中 国 高 科 技行业 出 口 的严格审核 。 因 此在半导体行业 , 我 国 存 在严 重 的 依赖现象 , 在贸 易



上 体现 为 巨 大 逆 差 。 20 1 9 年 , 我 国 半导体 出 口 数量 2 1 95 亿个 , 进 口 数量 4 44 3 亿个 ; 出 

金额 1 0 1 5 亿元 进 ,
口 金额 3 04 0 亿元 。 由 数 据可知 我 国 消 费 市场对 半导体芯 片 需 求 巨 大
, 

但严 重依赖 国 外先进半导体技术 , 体现 在 半 导 体 行 业 上 贸 易 失衡 , 存在 巨额逆差 



从美 国制 裁 中 兴 、 华 为 的事件可知 , 核 心 科 技 产 业必 须 牢 牢 掌 握在 自 己 手心 , 否则就


“ ”
会被 卡脖子 , 成 为 谈判 的筹 码 。 国 家对 这种 情形 早 有 预 判 , 《 关 于促进集成 电路产业和

软件产 业 高 质 量 发展 企业所 得税政 策 的 公告 》 发 布 , 对于 国 内 半导体行业来说是个重大利



好 , 从政策上支持我 国 国 内 半 导 体行业 发展 。 目 前台积电 (


T SMC ) 5 nm 工艺 已 十分成熟 , 

尔 定律 也 已 渐 渐 接近 其 物 理 极 限 , 中 国 半 导 体行业若 稳 定 发 展 定 能 打 破 国 外 垄 断 并 逐 步 赶

超至先进队列 


半导体工艺 复杂 , 芯 片 电路单 元尺寸 极小 , 若存在缺 陷 , 根据 电 子 系 统检测 中 十倍



法则 , 在 电路板层 面 发现 的 故 障 传导 至芯 片 级别 会造成 成本 十倍 的增 加 。 因 此缺 陷不仅

对性 能造成极大影响 , 影 响 设备正 常 工作 还 会极大 增加 成 本 。 所 以 在 生产过程 中 , 检测 环



节至关重要 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 位论文
 

中 国 测 试 市 场 前 景 测 试 设 备 产 业 链

 g  @5
誦年 

厂亿、 

霪 '


元 1 76 

 J


V f s〇 c 及 数字 芯 片 检测


 |

M 前道检测设备 I

| 丨

存 储芯 片 检测
丨 

S 丨
后 道 检测设 幻 |
模拟及神 ¥ 片 检 测 

亿元
 ■
398


晶 圆厂 

、 J

2 026 年  ■ |
封测 厂 

图 U 半导体测试 市场前景 与 设备产 业链示 意 图



半 导体测试在半导体设计 、 生产 、 封装 、 测试等 流程 中 至关重要 , 是保证产 品 良 率的



关键 。 通过使用 特 定装置 , 对待检器件 D U T  D ev ( i ce U n d er T e s t ) 进行检测 , 及时判别 发



现缺 陷 、 验证待检器件是否 符 合要求和设计 目 标 、 并分离 出 残次 品 。 如 图 1 . 1 所示 , 我国



半导体测试 市场前景广 阔 , 行业细 分精细 化 , 将测试设备按照 生产流程分为 上游 、 中 游 



下游三个部分 对于每 个环 节 都 需 要 检测设备及 时发现缺 陷


, 

现如今 , 我 国 半导体缺 陷 检测设备工 艺 落后 , 产 能低 , 性能差 , 晶 圆厂 商设备主 要依



赖于进 口 。 如图 1 . 2 所示 , 国 际 中 知 名 的 厂 商 例 如 K LA -

Te n c o r , 
ASML , To ky o
 E l e c tr o n 

目 前拥 有 世界上 最为 先进 的 图 案 化 晶 圆 检测装置 , 并形 成 垄 断 。 图案化晶 圆 表面 图案复杂 



缺 陷尺寸极小 , 需 要精度极高 的光学检测装置 , 且 要 考虑 工业效率 问 题 以 保证 实 时性 






1 绪论

EBO 


a) K L A Vo y a g e r 晶 圆

缺 陷 检 测 装 置 (
b ) KL A  3 9 x x 晶 圆 缺 陷检测 装置

图 1 . 2 国 外先进 图 案化 晶 圆 缺 陷 检测装置

如图 1 . 3 所示 , 在集 成 电路产 业链 中 , 每个环 节都与 检测 息 息 相关 。 不 同 细分 区域所



需 检测 技术不 同 , 掌握检测 技术对于 生产半导体原件而言 至关 重 要 。 当 前全球半导体消 费



端需 求猛增 , 晶 圆 生产 企业为 追求利 润 , 需 要保证 良率 来 降低成本 。 国产 半导体行业为 



能在世 界 竞 争 激 烈 的 半 导体领域 中 生 存 , 更 加 需 要 加 强 检 测 技 术研 发 , 对检测设备领域 国



产化进行投 资 

隱 幽,■  ^maaasaam ■嚐柳■ mmasaam





 

 测试机 、 分选 台 、 探 针 台

■ H BS  —


j ni R nv n
B SI^S I


_
N _ _  ̄
 ̄  ̄

^ S S

^[  
探 针 台  测 试 机 探针 台 



l |


NJ B ^| r T R ? E ? l — —

\E | P * ^P? 1 5 S 

I HI 
^ 

分 选 机   测 试 机 | | |  |
分选机

图 1 . 3 集成 电路产业 链 与 检测流 程 关 系 图

芯 片 是尖端科技 的 结 晶 同 时也是 切 前沿科技 的基础 随着 国 内 外半导体市场规模




, D

不断扩大 , 集成 电路需 求量越来越高 , 同 时半导体行业芯片 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 如今 , 



台 积 电 为 首 的 晶 圆 代 工厂 生 产 的 1 4 / 1 6?m 芯 片 已 经 十分普遍 , 其 具有 代 表 性 的 前沿芯 片 将






浙 江大 学硕 士 学 位论文
 

稳步推进 , 朝 5n m 或更先进的制 程工艺 方 向 发展 , 这对 晶 圆 检测 精度提 出 了 严苛要求 。 



此 , 研究 图案化晶 圆 缺 陷 检测 系 统具有 重 要 的现实 意 义和价值 



1 . 2 晶 圆 缺 陷 检测 发 展 与 研 究 现状

1 .
2 . 1
缺 陷 检测 技术分类和 发展路 线

半导体 行业对 晶 圆 缺 陷 检测 的 要 求主 要有 两 个方面 是能准确识别 出 缺陷 并得到




: ,

缺 陷 的具体信息 , 包括位置 、 面积等 ;


二 是满足 工业生产 要求 , 性能高效 , 做到 实 时监测 

目 前 表 面 检 测 技术分 为 接触 式和 非 接触式 , 其 中 非 接触式又分为 成像 式和 非 成 像式 



接触式 中 代 表方 法是探针接触 法 是 种 通 过触 针 与 被测 物 体 的 表 面近距 离 接触 




, ,

物体表 面 的 形貌信息 通过探针和 传 感器传递给计算机处理系 统 。 如图 1 . 4 所示 , 装置通过



高 精 移 动 控 制 装 置 控 制 探 针 接触 晶 圆 表 面 从 而 达 到 检测 效果 。 这种方式 由 于 需 要触针的 半

径极小 , 理 想 情况接近于 0 , 检测 的 结 果 才 能 接近 真 实 形 貌 。 而这种 情况往往会对被测物



体 表 面 产 生 应 力 导 致 损坏 或 划 伤 , 并且触针 由 于极细 也容易 磨损甚 至损坏 。 因 此探针接触



法对于 目 前 越 来 越精 密 的 集 成 电路设计 芯 片 来说不适用 , 主要用 于早期 的缺 陷 表面检测 



行业 中 主 流 方 法 为 非 接触式 , 因 其不会 改 变被测物 品 的 物理形貌属 性 , 不会对其造成损坏 



— 一   

P e r fo r m a n c e  b o a r d 

Tes  he ad

O

p ening o s in g  
/c

Tes
 —

l :

t er


  S pr n i

 y

P ro b ec ard

c o ntr a c tp i n

■ ■
一 f ’





? 

丨 丨 : 丨 丨 

W a fe r  s a mp l 

\  、
' W a fe r chu c 


■ 


 \

Cab l




 \

M e a s ure m e n S t t a
g etra
ve l  W a fe r  h and l i ng p a r t X Y , , Z ^ ,
. t ra ve l  m echan i s 

p a rt  par 

图 1 . 4 晶 圆 探针检测 台 结 构不 意 图

半导体行业 缺 陷检测 前主要通过 动 光 学 检测 系 统 Au Op


中 目 o m a t c nspection

自 cI

t i t i
( 

AO I
) 及扫 描 电 子 显微镜 (
S c a nn i n g  E l e ctr o n M i cr o s c o
pe , 
S EM ) 检 测 卩、 这 两 种 方 法 各 有 优 劣 

自 动光 学检测 (
AO I

基于光学原理 , 主 要 方式就是通过设计照 明 系 统对被测 目 标进行照 明 

可分为 明场 暗场 透射场 等 成 像 方 式 利 用 成像系 统对被测 物体进行成像 时将搜






[ ]
、 、 。 ,

集 到 的被测物体光 学信息利 用 传感器传导 , 并转化为 数 字信号 最终交 由 计算机系 统进行后







绪论 


 

续处理 。 这其 中 涉 及 到 仪器平 台 的 精准定位与 运动 , 光源 、 镜头 以及相机的选择等 ; 扫描



电子 显微镜 (
S EM) 成像机理不 同 于 传 统 显微镜 观 察 方 式 介 于 光 学 显微镜和 透射 电 子 显微

 ,

镜之 间 通过汇聚 能量极高 的极窄 电子束轰击被测样 表面 通过逐 点 采集扫描光




4]

。 SEM 品 ,

束 与 物 质 间 的 相 互 作 用 产 生 的 微粒 ,
从 中 获取各种 物理信息 。 最终通过将信息进行发大 

扩充 、 再成 像 以达到 获取被测样 品 表面的 3 D 形貌信息 , 由 于其精度 高 , 能达到 纳米级 



因 此在科 学研究领域具有 重 要作用 。 这两种 方法各有 优 劣 , 其 中 



图 为 动 光 学 检 测 AO 系 统结构示意 图 其优 势是 速度快 面 阵 相机拍 摄




1 . 5 自 (

) ,
: 1 . 。

次耗 时极短 线扫描相机对 晶 圆 成 像取决于行频和 导轨移动速度 通常在几秒 内 能完成




, ,

次成 像 ;
2 .
灵活度 高 , 成本低 。 相机 、 镜头 、 光源 等可根据实 际 需 求进行 自 由 组合 , 可操

作空 间 大 , 设备 成本低 ;
3 .
视场大 。 成像范 围广 ,
选定合适 的镜头 最大成 像 范 围 可覆盖整

块晶 圆 , 可作为 全范 围 检测 (
Fu l l S c a e S c an ) 4



吞吐量大 。 由 于 成像速度快 , 视场范 围 大 

能满足工业 生产 中 实 时性要求 [
5 ]

。 缺点是 :
成像分辨率较低 , 检 出 缺 陷特征不 明 显 

ma 


g e
ca
p t u r ec a r

 

C C D C MO S /

 ;

S a mple

Sensor ^^^ 〕 

 7
 ^  D r iv e r


B ea r i ng


ma n gp ro c e s s in g


P l a t fo r m / g 


, 

Z  M o ti o n  c o n tr o 


ys tem


 — 


y ste 

图 1 . 5 典型 AO I 系 统结构示意 图

图 1 . 6 为扫 描 电 子显徵镜 (
S EM) 结构示意 图 , 其优 势是分辨率 高 , 精度 高 , 通常能达

到纳米量级 动光学检测 特点互补 但其速度慢 无法满足工业实 时性 要 求


6]
, 与 自 (
AO I

。 , 

且造假 昂 贵 , 成本极高 。 因 此通常将 自 动 光 学 检测 与 扫 描 电 子 显微镜 结 合使用 , 通过 A O I

系 统进行粗定位 , 若有 进

步精度 或缺陷信 息 统计 要求 , 再用 SEM 进行扫 描 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位论文 



E l e c t ro n
 [ J 三


s ourc e  

t. 
L 

An o d e 

  j

^ 



1   ̄
 


C ond e nser
 —   丨



g  〇 




L_s
  i

g 

〇 =
\ 

E ==3


Ob 
ec t n e

1 

 ^


l e ns  、 ■

 Am p l i f er
i 

^ \

Back
E ec

rond
sc a t e red 

et ec tor
^



 

J^


l t

X -

ra
y  XU -

Det
ec t
ar ^



、一

' \ 、


  一

S e c o n d a ry

\  I

E l e ctr o n  d et e c t or


 W  a fe r  S a m
pl



 X

s t a 



 -


^ ) 



〇  s t a 




图 1 . 6 扫 描 电 子 显微镜结 构 示 意 图

1 . 2 2 .
国 内 外研 究现状

晶 圆 缺 陷检测技术的趋势是 向 着高度 自 动化和精确化方 向 前行 。 国 际上最先进 的 晶 圆



代 工厂 使用 的 晶 圆 缺 陷检测设备有 最先进 的 光 学 以及 电 子束成 像 系 统 , 并高度 自 动化 , 



省 极大 的 人力 资 源并提升检 出 准确率 晶 圆 缺 陷 检测 也是 种 表面检测 技术 其技术与




了 。 ,

理论继承创新于 自 20 世纪 90 年代 以 来蓬勃 发展 的表 面检测 技术m 。 其发展路线 与 创 新模



式可 以分为 两类 种是成像模式创新 种是 图像处理算法创新


一 一

, ,


成像模式 发展 : S t anS t o k o w s k i
利 用 斜入射激光 , 并改变其偏振态 , 搜集 不 同 方位角

的 散射光来扫 描 图 案化 晶 圆 表面 并得到 表 面 图 像 [

。 G ab r i e l  P op e s c u 和 R e nj i e Zhou 通过衍

射 干涉成像显微镜 获取光学 图像 并转换为 数 字 图 像加 以 处理 精度 能到达光源波




9] [
1 G ]

、 , ,

长量级 。 M on as t
yr s ky i A 提出 了 接触式 超声 锁相 检测 技术 , 其 中 光源采用 红外光源 , 并且

由 于超声 激励效应 强 能够对更 为 内 部 的 结 构进行检测 DJ 利用 涡轮传感器 




1 1

S a d er


。 l

用 被测 晶 圆 表 面 的 电 流 效应 , 间 接复 原 表面形貌从而 检 出 缺陷 但 。 由 于 电流可 能损坏芯片 



并取决于芯 片 的导 电率 这 种 方 法 具有 局 限性

DY 通过设计 套系 统 基于计算


1 一

Jan
[ ]

, 。
g ,

激光经过被测祥 品 的 透过 率 差值 以 及样 品 表面不 同 起 伏 造 成 的 强 度 偏 移 来 反推 形貌 信 息 

从而得到 晶 圆 完 整性程度 提出 种新颖的非光学缺陷检测系 统 利 用 接触





L  B ry a n t R
1 一



点 电 位 差 成 像 CP D (

) 技 术对 整 块 晶 圆 进行 全领 域扫 描 能够检测 ,
出 非 视觉残 留 金属缺陷% ]







1 绪论


Kra i n R 等 人基 于 相 机特 性 , 基于 三种 不 同 的 发光机理设计 照 明 系 统 , 并测 量 光 谱 。 通过

光谱特性检测 晶 圆 缺陷 等提 出 种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结


5]
M 

Tu r e k


。 ,

合测 量 空 间 和 光 谱 分辨 的 反射特 征 , 并进 行 后 续数据 分析 来 快速 定 位 和 分类 晶 圆 上 的缺 陷

和污染 [
1 6
k Me li L 等 基 于 D 2 B RD 技 术 ,

种原 型光学 晶 圆 缺陷检查方法 , 来检测 整个被



测 晶 圆 图案场上的 继 器缺 陷 1 7]
中 [


图 像处理算 法发展 : 这类方法主 要通过 自 动 光学检测 ( AOI ) 获取 图像 同 时进行算法



发展完善与 创新 。 将 传 统 缺 陷 检测 与 机器视 觉 、 计算 机视 觉 等 领域 相 结 合 , 是 目 前普适性



强 成 本低 速度 快 的 种 通 用 技术路 线 其 中 Ts a Z D 设计 种 多 带滤波器 对晶圆上




一 一

, , 。 i ,

的 二 维周 期 性 重 复 子结 构 区域缺 陷 进行 检测 等提 出 种基于 空 间 相 关 图来


8]

1 一

Je o n S


检测 空 间 自 相 关 性 以 及 晶 片 图 上缺 陷 图 案 的 分类 的 方 法 , 设计

种 动 态 时 间 规整算 法 , 

根据 空 间 相 关 图 对模式 进行 动分类
9]
L nH D 等提 出 种 动 检查表 面 势 垒 层 SB L )
1 一

自 。 i 了 自 ( 

芯 片 随机纹 理表 面 中 徽小 针孔 缺 陷 的 全局 方法 , 通 过 基 于 离 散 余 弦 变 换 DCT 的 图 像 恢 复

 ( )

方案 , 该 方法与 纹理特 征无关 , 因 此 不 受基于 特 征提取方 法 的 局 限性 Ba i X 等提 出 



种 对测 试 图 像和 模板 图 像之 间 的 未对准不 敏感 的 技术 将 多 个测 试 图 像 的 集 合用 作输入


图像 , 获得整个测试 图 像集合的 显着 区 域 , 而 后 评估测 试 图 像 中 的 显着 区域与 无缺 陷 模板



图像 中 的相应 区域之 间 的局 部差异 等利用 暗场照 明 进行成 像 并在光照 系 统





U s uk


f 』
。 i ,

加入 驻波偏移照 明 系 统 利 用 超分辨率 光 学 检 测 技 术来检测 被测 晶 圆 表 面缺 陷


22]
中 了 ,



Y ii a n T 应用 基于相似性 的 聚类技术 , 根据 局 部 缺 陷 的 空 间 位置将其分组 , 通过微调 精调 两



个步 骤确 定 晶 圆 缺 陷所属 集群 [
23 ]
。 Ch i en  J C 利 用 深度 学 习 卷积神经 网 络 来识别 和 分类 

心缺 陷 局 部缺陷 随机缺陷和 刮擦缺陷


24
, ,



在国 刘 红侠等 利 用 快速 图 像 匹 配技术 以 及二 维离 散小 波变 换对 周 期 性重复图像




25]
内 ,

进行提取 [
2 6]
来获取 晶 圆 重复子结构标准 图 。 电子科技大学马 磊 f
2 7]
在 晶 圆 检测 缺 陷 图 中 , 

用 超 分 辨 重 建 技术提 高 图 像分辨 率 。 哈工大郭毅 强利 用 Z h an g S u e n



细化算 法提取 骨 架 

并基于 Y O L O  v3 深度 学 习 网 絡 来检测 缺 陷 浙 江 大 学邡 鑫利 用 扫 描 电 子 显微 镜 (
S EM)


基于卷积神经 网 絡并 采用

图像 种新的 Z F N et 网 络进行分类 2 9]
南 京大学谢飞设计




, 。

种 改进型 基于相位 致性 的 线检测算 法 并利 用 神经 络将缺 陷进行分类


3 G]
BP 网



, 

1 . 3 本文 主要研 究 工 作

1 . 3 . 1
本文主 要研 究 内 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位论文
 

随着制程工艺进步 , 图案化 晶 圆 中 蚀 刻 图 案线 宽 以 及缺 陷尺 寸越来越小 , 检测 出 晶 



中 存 在缺 陷 对 我 国 半 导体行 业 生 产有 着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本 文针 对 图 案化 晶 圆 , 在基于散

射 场 理 论 分析 的基 础 上 , 提 出 了 多 种扫 描方式 与 明 暗场相 结 合的 晶 圆 检测 装置 , 搭建完 整



的 检测 装 置并通过 图 像分析处理获取缺 陷信 息 。 本文各个章 节具体 内 容如下 



第 1
章介绍 了 图 案化 晶 圆 缺 陷 检测 课题 背景 , 对 缺 陷 检 测 技 术 和 发展路 线 进 行 分 类和

总 结 并对 国 内 外 目 前 半导 体 晶 圆 检测 研 究 现 状做 了 简 要介绍 。 概述 了 晶 圆缺陷检测 在半导



体行业 中 的 重 要地位 , 探讨 了 图 案化 晶 圆 缺 陷检测 的技术难 点 和 其必要性 



第 2 章介绍 了 晶 圆缺陷 的形成原 因 , 具体介绍 了 图 案化 晶 圆 形成 的工艺流程 , 探讨 



工艺 引 入 的缺 陷类型 , 并根据 不 同 判 别 方式对 晶 圆缺陷进行分类 。 第 2 章还将 图 案化 晶 



中 的 蚀 刻 图案进行 了 细微线段矢量抽 象 , 基 于双 向 反射分布 函 数 B RD F 和 Ray l ei gh


R i ce

矢 量 散射理论分析 图 案化 晶 圆 表 面 散射场并探讨 了 入射 角 和 细 微线 段 矢 量 不 同 宽度 、 长度 

深度 、 方 位 角 对 散射场 的 影 响 

第 3 章介绍 了 本文提 出 的 基 于 点 扫 描 、 线扫描 、 面 阵与 明 暗成像方式结 合的成像系 统



( M P WD S ) 。 分别 介绍 了 基于 点 扫描 的 暗 场成像装置 , 对 点 扫 描路 径扫 描路 线 进 行规 划 并

进行 了 螺旋线扫 描 坐标运算推导 以 及 图 像重 构 流程 ; 对 线 扫 描 成 像模型 进 行 概述 , 介绍 



基于 线 扫描的 明 暗场 成像装置 , 并对线扫 装置对 图案化 晶 圆 的检测 时 间 效率做 了 理论推导 



对 面 阵 成 像模 型 进行概述 , 介绍 了 基于面阵 的 明 暗场成像装置 , 并对面 阵装置对 图 案化 晶



圆 扫 描路径进行规划 , 并对检测 时 间 效率做 了 理论推导 



第 4 章提出 了 基于重 复 子结构序列 的缺陷提取 ( RS SDEA ) 算法 。 针对 由 第 3 章装置



获取的 图像 , 分为 角 度校正 、 切割 重复子结构 区域 、 标准 图 获取和 特征提取 四 个步骤 , 



别 介绍 了 每个步骤 的 原理 。 本 节 创 新地提 出 了 基 于统计量 的 迭代 求标准 图 算 法 能够 以 较快



的 速度 根据 图 像标准 图 , 并利 用 标准 图 通过 差 分双 阐 值 分 割 得 到 缺 陷 连 通域进 行 后 续特 征

提取 

第 5 章 对本文提 出 的 多 扫 描 方式 明 暗场 晶 圆 检测 装置和 算 法进行 了 实验验证 。 搭建缺



陷检测装置 , 并对 系 统布局 、 各功 能模块 、 硬件 配置 和 图 像 处理算 法进 行 了 介绍 。 证明 



本文提 出 的方案 能检测 出 图 案化 晶 圆 中 的 细 微缺 陷 , 并对不 同 扫 描 方式 明 暗场 成像装置 的



性 能指标进行横 向 比 较 , 同 时 比较 了 本文创 新 提 出 的 基 于 统计量 迭 代 求标准 图 算 法 与 前 人






1 绪论
 

算法相 比 的效率提升 。 最后针对 点 扫 描暗场实验过程 中 出 现的扇形暗区 , 分析 原 因 、 给出



解释并校正 

第 6 章总结 了 本文 开展 的 各 项针对 图案化 晶 圆 检 测 的 相 关 工 作 , 分析现有装置存 在 的



不足 , 对未来 后续 改进 方案提供设 想 

1 . 3 2 .

本文主 要创 新 点

本文 主 要创新 点有 

( 1 ) 创 新地将 图 案化 晶 圆 表 面 蚀刻 图 案抽 象成 不 同 细 微线 段 矢量 的 叠 加 , 通过研 究


细 微线 段矢量 简 化模 型 , 从而进行 表 面散射场 分析 。 利用 B RD F 理论和 离 散化仿 真 



分析探讨 了 不 同 长度 、
宽度 、 角度 、 深度 的 细 微线 段 矢 量 存 在 情况 下 晶 圆 表 面 的 散射场分

布 , 为 后续 系 统设计提供 了 理论基础 

( 2 ) 创 新地结 合 明 暗场成像和 多 种 扫 描 方式 , 组合 出 不 同 晶 圆 成像系 统 。 针对每个



系统 , 设计 了 其硬件布 局 和 规 划 其 扫 描路径 , 并根据其路径计算 出 各个 成 像方式 的 时 间 效



率 

( 3 ) 创 新地提 出 了 基于重 复子结构 的缺 陷提取算法 根据 图 案化 晶 圆 成像 图 的特征 。 



通过 变 换在频域找 到 其偏移角 度并进行校正 。 利 用 基 于 形状 的模板 匹 配对校正后 的 图 像进



行重 复子结 构 区 域分割 , 并创 新性地 提 出 了 基于统计量 的迭 代标准 图 求解 , 能够准确 快速



地获取 晶 元 ( D i e ) 标准 图 , 并利 用 双 阈 值分割 最终得到 缺 陷位置和 其特征信 息 



1 . 4 本章小 结

本章介绍 了 图 案化 晶 圆 检测 的课题背景 , 对 晶 圆 检测 方 法 的 研 究 现状 和 技术路 线 进行



了 分析 , 结合国 内 外研究 现 状 , 阐 明 了 图案化 晶 圆 检测难点 和 重 要性 。 最后 , 对本文 的 研



究 内 容 、 创 新 点 和 各章 节 安排 进行 了 简 要说 明 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位论文
 

2 图案化 晶 圆 缺 陷成 因 与 表 面散射场 分析

2 . 1 图 案化 晶 圆 缺 陷 成 因 分析

晶 圆 Wafe (

) 的生产 由 二 氧化硅经提炼还原 成 冶炼 级 的 硅 通过化学 物理等反应 制 成棒

 ,

状或粒状 的 多 晶硅 。 晶 圆 制 造厂 将 多 晶 硅 融解 后拉 出 单 晶 硅 晶 棒 , 经研磨 、 抛光 、 切片后 



制成无 图案晶 圆 。 之 后 通过光 刻 , 在无 图案 晶 圆 上蚀刻 电路 图 , 形成 图案化 晶 圆 。 在半导



体芯片制 作过程 中 , 不 同 的环 节都有可 能造成缺 陷导致芯 片 良率 下 降 , 本节 将介绍半导体



芯片制 造流程 以及其 中 重 要环节光刻 的工艺流程 , 并对这 些 工艺 可 能导致 的 缺 陷 进行分类 



2 . 1 . 1 半导体芯 片制 作流程

图 展示 半导体芯 片 制 作 的流程 图 其 中 些 基础模块 的 作 用 如 下


2 . 1 了 ,


薄 膜处理 (
Th n f
i m pro ces s )
i l :
使用 物 理 或 化 学 手 段 进 行 气 相 沉 积 薄 膜 上 的 晶 体 ,
主要

手段有 化 学 气 相 沉积 C VD ) 和 物理气相沉积 化学 气相 沉积是 种 真 空 沉积方法



P VD )
1 一
f ]


( ( 

通过 化 学 反应 生 产 高 性 能 、 高 质量 固 体材料 , 如制备半导体薄膜 [
32

; 物理气相 沉积为 通过

物理变化 ( 蒸发 、 溅射 等 机 制 ) 的 各种 真 空 沉积 方法 , 可用 来制 造 薄膜或涂层 , 例 如 半导

体器件 、 薄膜太 阳 能 电池板 [


33]


化 学机械 研磨 (
C MP ) :
用 化 学 腐蚀和机械力 对加 工过程 中 的 硅 晶 圆 或 其 他 衬 底 材料 进

行平滑处 理 是机械加 工 中 唯 可 以 实现 表面 全局 平坦化 的技术 并可实现纳 米级到 原 子




。 ,

级的表面粗糙度 [
34]


光刻 P h o t o l i t h o g r ap h y ) 光刻 又 称 光 学 光 刻 或 UV 光 刻 是 种用 于微细加 工 的 工


: ,
( ,

艺 , 在 薄膜或基 片 也称 为 晶 圆 片 上绘制 图 案 ( )
。 它 利 用 光将几何 图 案从光掩膜转移 到基片

上 的 光敏化学光刻肢上 。 然后 ,

系 列 的 化学处 理将 曝光 图 案蚀刻 到材料上 , 或 使新材料



以 所 需 图 案 沉积 在 光 阻剂 下 面 的 材料 上
35
[ ]


蚀刻 蚀 刻 是通过物理撞击或化学反应 移除材料指定 区域的 种技术 纪



E t ch ng )





i :

前有 两 种 成 熟 蚀 刻 技术分别 为 干蚀 刻 (
dry  e t c hing) 和湿蚀刻 (
w e t  et chin g ) 。 干蚀 刻 将特 定 气

体置 于低压状态实施 电压 , 将其激发成 电浆 , 对特 定 薄 膜层加 以 化 学 性 蚀 刻 或 离 子 轰 击 



迗 到 去 除 膜层 的 效果 ; 湿蚀 刻 是 一

种 材料 去 除 工 艺 , 它 使用 液体 化 学 药 品 或蚀 刻 剂 从 晶 圆

上去 除 材料 , 即 不 受掩模保护 的 材 料 会被液 态 化 学 物 质 蚀 刻 掉 

1 


2 图案化 晶 圆 缺 陷 成 因 与 表 面散射场分析
 

离 子注入 :
在低温条件下 , 通过加速 一

个元 素 的 离 子进入 固 体 目 标 , 从而 改变 目 标性

质 , 离 子 注入 常 被用 于半导体器件制 造 和 金属 加 工 , 以 及材料科 学研 究 

氧化 :
减少 离 子注入 阶段可 能 发 生 的损坏 

金属 化 主 要执行金属 的连接
3 8 ]

: 

洁净生产 空 间



晶 圆 i  薄 膜 加 工 化 学 机 械 研 磨


TFP
  C MP ( )
\ ]
( 

光 掩 膜 


光 刻 蚀 刻

「




r  I    £    £ 

i又 计
L  ( Me t
金 属 化 离 子 注 入 氧 化 与
a l l i zat i on )     
热处理





J  ( b o nd in
   软  ̄







_ _

J _ _

  

& 测试 T 1

图 2 . 1
半导体芯 片制 作流程 图

在上述工艺流程 中 , 可 能导致缺 陷 发 生 的制 造过程 问 题类 型 涉及机械手 , 污染 , 流量



泄漏等 。 半导体工程 师可 以 使用 晶 圆 来定 位上述过程 中 的 问题来源 , 这将成 为 帮助提高 良



率的线索 

2 . 1 . 2 光刻 工艺 流程

在 2 . 1 . 】
节介绍 的半导体芯片工 艺流程 中 , 光 刻 是其 中 十分 重 要 的核心工 艺 。 如图 2 2
.

所示 , 光刻 流程可分为 以 下步 骤 

1 .

曝光预 处理 。 通过清洗沉底 , 去 除表 面 污染物 ; 利 用 增 附剂和烘烤衬底表面 , 增 强衬



底 与光刻胶粘附性 ; 利 用 旋转 、 喷射 等 方式 涂胶 , 并通过 前烘 去除光 刻 胶 中 的溶剂 



增 强黏附性 释放光刻 胶膜 应 力 以 防 止 光 刻 胶 污 染设 备
39


[ ]

、 

2 .

曝光 。 即对光刻 胶进行光照 [
3 9]
。 掩模版的 衍射光 通 过 透镜 投 射于 光 刻 胶上 , 由 于 照射

区域和 非 照射 区域在溶解 性上差异大 , 光刻肢上形成差异 区域 , 通过 后续显影 与 坚膜



可初步呈现掩膜上 的 图形 。 显影与 坚膜即将产 品 浸没于 显影液之 中 , 此 时正性胶的曝



光 区 和 负 性胶 的 非 曝光 区 则 会在 显影 中 溶解 , 以此呈现 出 三维的 图形 。 经过显影后的



1 


浙 江 大 学硕 士 学 位论 文
 

晶 片 需要 个高温处理过程 成为坚膜 主要作用 为 进 步增 强光刻 胶对衬底 的 附




一 一

, , ,

着力 

3 .

图像转移 。 通过蚀刻 、 离 子注入 、 电铸等工艺 , 对 显 影 区 域进行 处理 , 将版图 图 形从



光刻 胶层转移到衬底 。 蚀 刻 利 用 化 学试剂 刻 蚀光刻 胶未覆 盖 区域来形成版 图 图 形 。 



子注入通过 向 衬底 未覆 盖光刻 胶部 分注入特定参杂 离 子来形成 参杂 区 域 。 电 铸是利 用



金属 离 子 阴 极 电 沉积原 理 在衬底 未覆 盖 区 域光刻 胶 部 分沉积金属 , 、 合金或 复 合材料 



通过上述步骤后 , 对 显 影 区域进 行 去胶 , 即 去 除多 余 的 光刻 胶和 其他物质 , 使版 图 图



形完整的转移到衬底上 



 I
衬底清洗 ^  ̄


表面处 光刻胶旋涂 对准与 

^ ==
¥r= 1^


去胶 ^
形检测 >

m\


 离 子?主 入 命
 |

—  ̄
1 f

金属
— ■


1 1  nr t 


V V v v 转


去胶 ( 干法 、 湿法 )
 f
r 栘

 [

图 2 2 .
光刻流程示意 图

2 . 1 . 3 晶 圆 缺陷成 

晶 圆 缺 陷指的是在半导体芯片制 作流程 中 , 由 于环境 、 操作 、


工艺 等原 因 对晶 圆 的 

理过程 中 留 下预想外的结构 , 并 可 能 因 此导 致 晶 圆 上 芯 片 电路 工作 性 能 降 低甚 至 无 法工 作 

这类预想外结构称为 晶 圆缺陷 

由 2 . 1 . 1
、 2 . 1 . 2 节可知 , 半导体芯 片 制 作流程工艺 步 骤 多 , 每个工艺精准复杂 , 都有

可能带来晶 圆 缺陷 。 随着半导体芯片制 程不断进步 ,


工艺愈趋 复杂 , 导致 晶 圆 缺陷的原 

也随之增加 , 其 中 主要原 因 有 

1 .

光学邻近效应 (
OP E )
。 由 于 目 前芯 片制 程发达 芯 片 上 图 案线 宽远小 于 光源 , 中 心 波长 

此 时光 照 发 生 干涉和衍射效应 , 并且 由 于环境 、 原 材料 以 及 工 艺 等 因 素 导致 最终蚀刻



的 图 案 与 掩模版上 的 图 像 存 在较大 不 同 , 如线宽 比更窄 、 拐角 圆 滑化 , 线端缩短等现



1 


2 图 案化 晶 圆 缺 陷 成 因 与 表 面散射 场分析
 

这种 会严 重 影响 最终制 成产 性 能 的现象被称 之为 光 学邻近效应 此类现象往




4G
象 。 品 [ 】

往 需 要通过光 学 邻 近校正 ( OPC ) 才 能消 除 , 典 型 的 光学邻 近效应 如 图 2 3 .


所示 

掩 膜 t 刻 肢
拐 角 圆 滑化




"   ̄
 …

 厂 了 

 曝 光

^ 





" " "

  _  _  _
」     I 

窄线段端点收缩

图 2 3

典型 光 学 临近效应 示 意 图

2 . 工 艺 引 入缺 陷 。 在 晶 圆 制 造冗长 的 生产 流程 中 , 难免 由 于环境原 因 或者操作不 当 而导



致 的 缺 陷 如 表 面冗余物 机械划 痕缺 陷 等
, ,
。 表 面 冗余物通 常 为 几十纳 米 的 细微颗粒 

蚀刻 、 抛 光 等 工 序 引 入或 因 空 气 纯 净 度 未达标导致冗余物黏 附 于 晶 圆 上 , 通常 由 工序

问 题或环境未达标 等 因 素 带 来 。 如图 2 4

所示 , 冗余物 导 致 图 案 不 完 整 , 进而可 能影

响芯片特性 ; 机械划 痕缺 陷是在抛光 或者切 片 过程 中 造成 的划痕 , 通常 由 化学机械研



磨 (
C MP ) 产 生 。 缺 陷 会导致 电路连 通 性 受 损 , 造成短路或开路 








a :

图 2 4 .
高倍 显微镜 下 晶 圆 表 面 的 冗余物

2 . 1 . 4 晶 圆缺 陷分类

1 


浙 江大 学 硕 士 学 位论 文 


晶 圆 缺陷根据不 同 分类标准 , 有不 同 的 分类方式 , 本节 将介绍根据 三种判 断标准 的 不



同 分类 方式 

若根据 标准 可将 晶 圆 缺陷分为 以 下三类



Kaempf

[ ]

, 

1 .

随机缺 陷 。 缺 陷 是均 匀 随机 的 具有 稳定 的平均 密 度 这种 类 型 的 缺 陷是随机产 生 的 ,


。 

没有 具体 的 聚类现 象 , 如图 2 5 .
所示 。 这种 类 型缺 陷 的 原 因 是复杂 的 , 并不是 固 定在

特定模式上的 。 很难找 到 这种 类 型缺 陷 的 原 因 。 通过提高工艺 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



以 减少 由 这种 异 常 缺 陷 导 致 的 未合格 产 品 数 目 

2 .

系 统缺 陷 此类缺 陷是系 统性 的 在 晶 圆 间 是可重复 的 如 图


。 , 。 2 5

中 (
b) 图和 (
c) 图 所示 

这种 类 型 的缺 陷 具有 明 显 的 聚类现象 。 导致这类缺 陷 的 原 因 通 常 可 以 通过 晶 圆 上缺 陷

的 分布 来发现 , 用 于发现工艺 或机器 中 的 异常 , 如在光刻过程 中 掩模位置不对或在 工



艺过程 中 蚀刻 过度 等 

3 .
组 合缺 陷 。 这种 缺 陷 因 晶 圆 片而 异 , 也是半导体制 造 中 最 常见 的 企业 宣布 。 组 合缺 陷

是随机缺 陷和 系 统缺 陷 的组合 , 如图 2 5

中 (
d) 所示 。 在这种类型 的缺 陷 中 , 消除随机

缺陷的原 因 , 保 留 系 统性缺 陷 , 使工程 师 能够找到 异 常 的原 因 是非 常重要的 



____

 (
a ) 
ra n d o m  defe c t  ( b )  r ep e a t a b l e  defe c t  ( c )  sy s t e m a t i c  defe c t  ( d

图 2 . 5 晶 圆 缺陷示意 图


) 
c o m b i n a t i o n a l  de fe c 

如图 2 6 .
, 依据缺 陷 表征 与 特性作 为 分类标准 , 又可将 晶 圆 缺 陷 分类 为 以 下 三种 

1 .

形貌 (
T o p o gr a p h y ) 缺 陷 。 常 见形貌缺 陷 有 微小 粗糙 面 、 凹 坑 。 通常是在抛光或光刻 工程

中 ,
工 人或机械操作不 当 带来的缺陷 

2 .

污染物 (
C o n t am i n at o n )
i 。 常见 污 染物如 颗 粒 通 常 由 环 境 , 中 脏污如 灰尘污染晶 圆 所致 

在 分子 层 面上 包 括有 机层和无机层 等 污染物 ; 原子层面上包括 离 子 、 重金属缺 陷 等 



晶 体 C ry s 缺陷 通常 体生长不均导致 硅晶片 存在 的 晶 体缺 陷 会影响构




42]
3 .


t a l

。 由 晶 , 中

建在这些 晶 片 上的 器件 的 电性 能 , 甚至 由 晶 体缺 陷 导 致 的 极端 退 化情况可 能导 致设备



故障 。 常 见 晶 体缺 陷有 : 硅原 子 失位 、 硅原 子错位 、 非硅原 子掺杂 等 



1 


2 图案 化 晶 圆 缺 陷 成 因 与 表 面 散 射场 分析
 

O rga n i 

M ic ro  r o u
gh n es s P a rt i c l e
 ] aver

 ^

 P a rt cle

/  /  /  /  /  /  Su

P it Io n ? e t a l
r fa c e


丄
1  A d  / / / ^ X


S e mi c o n d u c t o r
C 
°  


i Tz t a l

w a fe r ^-
 de fe c t
^〇 



To p o g r a p h y —
 <

Mo I ec ul e

?<

A t om 



f >

i  C o n ■

t a m in a ti on  

图 2 6 .
晶 圆 缺 陷特性示意 图

若 根据 晶 圆 缺 陷 的排布 , 又可将 晶 圆 缺 陷分为 全局缺 陷和局部缺 陷 两类 



1 .
全局 缺陷 。 分布于 晶 圆 各处的缺陷 , 通常 由 随机因 素造成 , 例如无尘 室 中 的颗粒等随

机原 因 。 由 于这类缺 陷分布 范 围 广 , 数 目 多 , 因 此纠 正起来代价 昂 贵 , 在晶 圆制作过



程 中 要尽量避 免此类缺 陷 

2 .

局部缺陷 。 通常是 由 可指定 的原 因 产 生 的 , 例如 , 人为 错误 , 设备颗粒和 化学污点 



上 述 因 素 会破坏 局 部 结 构 , 产 生集合的缺 陷或局 部缺 陷簇 [


43 ]
。 通常 , 局部缺陷 团 簇具

有 无定形 局 部缺 陷 簇 的特定模式反映 缺陷的产 生机




44
线或环形 图案
45]
、 线性 、 曲 [ ] [

。 了

设备和化学污溃 的颗粒可 能会产 生 非 晶 态缺 陷 而 具有 曲 线 图 案




4 6]
制 。 例如 , 来 自 团 [

的 团 簇 可 能是划 痕造成 的 

2 2 .

晶 圆 表 面 成 像分析 与 散射场仿 真 实验

如图 2 7 .
所示 , 图案化晶 圆表面蚀刻 电路图案 , 当 入射照射 时 , 存在 反射光 和 不 同 方

向 的 散射光 。 其 中 反射光集 中 了 主要的能量 , 通常在明场成像系 统 中 收集 反射光 ; 散射光



存在于各个方 向 , 不 同 方 向 强度不 同 , 取决于入射光波长 、 晶 圆 表面 图 案形貌 、 出 入射角



度等 因 素 

研 究 图案化 晶 圆 表面散射场有 助于我们 了 解晶 圆 表面 的 光场分布 , 并设计 合理 的 系 统



通过反射光和散射光 得到 晶 圆 表面 的 形貌信息 

1 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位论文
 

Su r fa c e  N orm a 

i 

Sca ttered


d e n tL
I n c i i

h t

L i

h t

v .

 Q  / R e fl e c t e d  L i

ht

Q  ^ /S 
ca t t erin



nc den  
I i t
/P a ne




P l a n e
 ̄ ̄
?  7

W a fe r

图 2 7

晶 圆 表 面 成 像分析 示 意 图

2 2 . . 1 基于 B RD F 的散射场分析

B RD F B d

i i r ec ti ona l r e l
f e c t a n c ed i s t r
i b ut i o n  fu n c t o n i
) 也称双 向 反射 率 分 布 函 数 , 是 四 

实变量的函数 这些实变 量 定义 不透 明 表面如何反射光 这 四 个变 量 分别 为 入射




4 7]
, 了

。 其 中

角 、 入射方位角 、 散射角 和散射方位角 。 B RD F 被广 泛应 用 于现实世界 中 光学领域 , 计算



机 图 形 学和 计算机视觉 算 法等 领域 。 通过研 究 晶 圆 表 面 在入射光 照射下 的散射场分布 , 



用 B RDF 描述 , 可 以直观 、 定 量 地分析 晶 圆 表面光场分布 



在图 2 8 .
中 ,
Z 轴为 X Y -

平面 的法线 。 辐通量为 巧 的光在 ;c oz 平面 内 以 入射天顶角 为





入射至 晶 圆 样 品 表面 , 照射 面积大小 为 心 。 辐照度指单位面积接收的辐通量 , 常用 来表

征光照 , 据此 可求得入射光辐照度如 下式 


D =
立 (
2 . 1


 dA


辐 亮度 定义为 面 辐射源在 单位 时 间 内 通过垂直面元法线 方 向 《 上单位面积 、 单位立



体角 上辐射 出 的 能 量 。 对于 出 射天顶 角 为 6 , 出 射方位角 为 & 的散射光而言 , 由 晶 圆 



面反射或散射的光的辐亮度 I

, 计算公式如 下 



= — 色 

dA -

d co -

cos 0

s s s
22
( 

其 中 私 叫 , ,
( / <
^ ,

^ 均 为 徽小 量 

1 


2 图案化晶 圆 缺 陷 成 因 与 表 面 散射场分析
 

B RD F 的 定义为 散射光辐亮度与 入射光辐照度之 比 , 通常可令 以 , 為 可得,


B RD F 

达式 为 

4 (

AA )
dP
J (
dA
s

 d co s

 cos 0 )  dP 
B RDF
,  _
S s

 = 

) P / dA
t f 

 cf
q 

 co s
 

由 B RD F 的 定义可知 , 对于空 间 散射场 中 任 意天顶角 、 方位角 的散射光 , 可 以通过计



算 B RD F 值来表征其强度 


? 、


fZ



图 2 . 8B RD F 坐标示意 图

若要 求得 晶 圆 表 面 散射场 的 准确 分布 , 需 要 利 用 麦 克斯 韦 方程组 带入所有 变 量 进 行 精



确求解 , 计算量 巨大 。 图 案化 晶 圆 上蚀 刻 的 图 案可 以抽 象 成许 多 细微矢量 线段 的组合 。 



于制 程 的进步 晶 圆 上 的缺 陷和 图案尺寸远小 于光 波波长 满足 阶微扰 理 论 假 定 条 件


, , 

矢量散射理论使用 场景

满足

R ay l ei
gh

R i ce
[ ]



R ay l ei gh

R i ce 理 论适 用 于 微小 尺 寸 的 矢 量 线 段 , 且其深度远小于 光波波长 。 该理论将



细 微表 面 形貌结 构 分布 看 作 是许 多 拥 有 不 同 周 期 、 幅值与 方 向 的正弦光栅的 叠加组合 。 



据 R ay l e i

h -

R i ce 理论 ,
BRDF 函 数与 P S D( 功率谱密度函数 ) 相关 , 其 中 P SD 表征的是

轮廓 的表 面 的统计信息 , 为表面面型 函数 进 行傅 里 叶 变 换后 的表 达 式 。 PSD 函数表



达式如下 



, 2 ,I
^ +)
fy
pSD { f 
( )

=
z x y)e dx dy 2 4)
f)

x ,  { , ( 


 J|

1 


浙江大 学硕 士学位论文
 

其 中 ,
又 和 / v
可 由 光栅方程推导 , 即 



々(s n cos n
 2 5


《 表  s i
g ) (



fy 

A :

s in

s i n ^ s )  (
2 6)


结 合光栅衍射公式 与 B RD F 定义式 , 可得 

B R DF 

 f 

 k co s O

C〇 s d^ Q PSD f

( x ,  fy )  (
2 7



其 中 ,
0 为 偏振分类散射 因 子 ,
/; 、
/y 表 示 x qy 平面上空 间 频 率 。 PSD 为 功率谱密度

函数 

由 式0 . 7) 可知 , 散射场分布 与 如下几个 因 素 有关 : 1 ) 几何 因 素 。 包括入射光 角 度 、 



射光角 度 、 散射光 方位 角 ;
2 ) 光学 因 素 。 包括入射光 波长 、 偏 振 等特性 ;
3 ) 元件表面 

包括原 件表面形貌分布 , 粗糙程度 等 



2 2 2


基于 B RD F 的 晶 圆 图 案散射场仿 真

由 2 2 . . 1
节可知 , 图案化 晶 圆表面结构精密 , 图 案复杂 , 可将 图 案看作众 多 细 微线段

矢量叠加 如图 所示 可将图案化 晶 圆 上蚀刻 的 电路图 案 的 部 分抽 象成 细 微线 段


。 2 9

, 

其 中 该线段的宽度为 w , 长度为 I , 高度 为 线段 与 水平 方 向 的 夹角为



/  ^z j

儿  T

 J

W  i 1



a) 细 微 线 段 矢 量 示 意 图 (
b) 细微线段矢量俯视 图

图 2 9 . 细微线段矢量 表示示 意 图

仿真实验 中 将会探讨 不 同 宽度 w , 高度 d 和角度 a 以 及入射角 0 对散射场 B RDF 的影



响 。 实验 中 对 P 5D 函 数积分 的运算采用 离 散采样 , 如 下式所示 



P SD f
2n x
f ^ dxd

^ ff

f)

2 x y e y (
2 8




x ,

4 J { )

{ , 

并且 由 函数的定义可知 ,
P 5D 函 数是 中 心对称 的 , 即 

1 


2 图 案化 晶 圆 缺陷 成 因 与 表面 散射场分析
 

PSD ( f J ^
PSD f fy  2 9

) ( ) ( 


x y x

因 此在实验 中 只 需计算

定范 围 函 数从而减少 计算量 。 在实验 中 , 取乂 范围为




0 ,
4] , 采样 间 隔为 0 02_

/ 范 围为


2 ,


, 采样 间 隔 为 0 02_ 

图 2 . 1 0 是对实验结 果 中 B RD F 展示 图

个表示示意 。 图 中 彩色 区 域对应 的 B RD F 

数值 其 红色 区域数值高 蓝色 区域数值低 数据表示呈 圆 形分布 对于在原上的某




, 中 ,
。 ,

个点 P , 该点与 圆 心的 连线 〇户 与 水平轴 的夹 角 A 表示 空 间 中 该 点 的方位角 , 点 P 与 圆心



的散射天顶角 必 标注 出
° °
的 距 离 0P 代 表 | |
了 点 P , 其 中 图 中 已 3

1 0 ,
0

3 0 ,


60 



90

的点 的集合 。 在该 图 中 , 点 尸 代表 了0 =
75 .





45

的散射方 向 的 B RD F 值 

r  




x :;r





| og (
BR D F
)  ^ 3 2 ^〇t   2

图 2 . 1 0 B RDF 表示示意 图

仿真 中 入射光采用 中 心波长为 4 0 5 mn 的激光 , 具体仿真实验结 果如 下 



】 . 细微线段矢 量方 向 与 B RD F 的关系

本实验 线段宽度 线段深度 长度




°
中 , 入射光天顶角 3
= 45 , 冰 =
0 2 /^


^/ 

1 5 0 狀2 ,

Z^ l O /^ w 。 如图 2 . 1 1
所示 , 线 段 与 水平线夹 角 为 a , 散射场 B RD F 值最为集 中 的地方为

镜面反射 点 ( 指代反射光方 向 ) , 并且散射场集 中 于该 点 分布 。 散射场延伸 方 向 与 线 段 方



向 垂直 , 由 图 可以看出 , 散射场延伸 方 向 随着角 度的 变化也随之改变 



1 


浙 江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

° 。 °
a 

a


°
a= 0 

 3 0 

 45 a= 60
  a=90

B RD F


, 

 ?



,  ,




 l og < 

3 h s S [D 



0J 3 t

B KD F 


^  ^ 0± 



_
. …
n 臻 、
1 

图 2 . 1 1 不 同 角 度细 微线 段矢量 与 B RD F 关系示意图

2 .
细微线段矢量宽度 w 与 B RD F 的关系

入射光天顶角 细 微线段矢 量 深度
°
本实验 中 ,

= 45 ,
3= 1 5 0 ^? , 长度 /^ 1 0 /^ 

°
如图 2 . 1 2 所示 ,
细微线段 矢量 与 水平方 向 夹 角 《=9 0 , 对于不 同 宽度 的细黴线段矢量 

散射场 B RD F 分布趋势 变 化不大 , 呈水平状对称 分布 ( 线段方 向 为 竖直 走 向 ) , 集 中 于镜



面 反射 点 ( 指代反射光方 向 ) 。 在 维 持 深度 d 不变的情况下 , 随着线段宽度的 变 化 ,


B RD F

幅值有所改变 。 从 B RD F 图示 中 可 以看出 , 随着 宽度 增 加 , 散射光延伸长度 压缩 , 并沿延



伸方 向 垂直方 向 两 侧延展 , 散射光分布范 围更加集 中 




 u 


04


0 2 i W u =


/ w m 二
 0 6 " w w 二 0 8//w

 l / /


mmmmr

a i 

B R DF ( 对数 表示 )

 ?醫___ 图 2 . 1 2 不 同 宽度 细微线 段矢 量 B RDF 分布示意 图




墜 

20


2 图 案化 晶 圆 缺 陷 成 因 与 表 面散射场 分析
 

3 .
入射 光 天 顶 角 0 与 B RD F 的关系

细微


°
本实验 中 ,
细微线 段 矢量 与 水平 线夹 角 a = 45 ,
细 微线段矢量 深度 d= 1 5 0 wn  ,

线段 宽度 w 

 0 2 // m.

, 长度 如图 2 . 1 3 所示 , 散射场分布趋势大致相 同 ,
B RD F

高值点集 中 与 镜面 反射 点 ( 指 代反射光 方 向 ) ,
且伸 展方 向 与 细微线段矢量走 向 垂直 。 

以 看 出 随着入射光天顶角 变 大 , 散射光 分布集 中 点所成弧状弧度 变大 



〇 。 





3 0  6 ?



 4 5  ( 9
, 

60

z i  L  e
 」
i o
g (
B RD F 

g^


? Wf
I 




BRDF ( 对数表示 )  丨

I  1 

, 蠓


图 2 .
1 3 不 同 入射光天顶角 B RD F 分布示 意 图

4 .
细 微线 段 矢 量 深度 d 与 B RD F 的关系

入射光天 顶 角 细微线 段矢 量 与 水平方 向 夹 角 细微线段




°
本实验
°
中 ,


45 ,
《=4 5 ,

宽度 w 

 0 2 /^ w

, 长度 L 

 1 0 // w 。 如图 2 . 1 4 所不 , 散射场幅 度发 生 变 化 , 分布不变 , 并且

集 中 于 镜 面 反射 点 ( 指代反射光方 向 ) 。 由 式 (
2 4) .
和 式错误 未找到 引 用 源
! 。 可知 , 如果仅

对 进行缩放 倍 从 定义可 以 看 的值会随着缩放 倍 散射场 的 强






PSD 出 ,
: P SD A : ,

度会发生变化 , 但分布不 变 

2 


浙江大 学 硕 士 学 位论文
 

d 

 3 0/7 w ; d 

 5 0 n rn  d  3 0 0 w m d 
= 5 0 0 nm



      l o g ( B RD F 

E3  B0 S 
j

■ : :

r % , , : '

图 2 . 1 4 不 同 深度细微线段矢 量 B RD F 分布示意 图

5 .

散射 体 边长 Z 与 B RD F 的关系 

细微
°

本实验 中 ,
细 徵线 段 矢 量 与 水 平 线 夹 角 《 = 4 5 ,
细微线段矢量深度 d= 1 5 0 wn  , 

线段宽度 w =
0 2 // w. 。 如图 2 . 1 5 所示 , 随着 L 的增大 ,
B RD F 高 值 点 愈加 集 中 , 整体分布

不变 

I  5 jj m  I  1 0 / / m L 1 5 /
/ w
 /2 0 / / w I .

3 0 /
/ 

 oe B RDF





s s S S  N 

j
OB ^

HKDH 

 ? 參

_ ^
/ r

T j 

图 2 . 1 5 不 同 散 射体边长 B RD F 分布示 意 图

通过本节仿真过程可 以看 出 ,
细 微线 段 矢 量 的 宽 度 w , 深度 c / , 长度 i ,
入射天 顶 角

6 >


, 以及与 水平方 向 夹角 a 都 会影 响 散射 场分布 。 散射场集 中 于 镜 面反射 点 ( 指代反射光

方 向 ) , 搜集孔径位于这个方 向 时相应 高 , 能量大 , 利 用 这部分光对 图案化 晶 圆 表面 成像



即 为 明 场照 明成像原理 

22


2 图 案化 晶 圆 缺 陷 成 因 与 表 面散射场分析
 

复杂化 图 案 晶 圆 可 以 看 作众 多 细 微线 段矢 量 的 集 合 , 虽 然实 际情况 晶 圆 表 面散射场分



布复杂难 以仿真求得精确 解 , 但是通过本节 仿 真可 以 得 出 : 不 同 方 向 形状 的 细 微线 段 矢 量



在不 同 的 搜集孔径 下响 应 差 别 很大 , 因 此在 晶 圆 检测 系 统 中 可 以 找 到 合适 的 散射角 , 增强

图 案化 晶 圆 上缺 陷 的 响 应 而 降低 图 案 ( 蚀 刻 电路 ) 的响应 , 从 而增 强 缺 陷 图 像 中 缺陷对 比

度 , 通过 这 种 方 式 搭建 的 光路 即 为 暗 场 照 明 成 像 光路 

2 3

本章 小结

本章 首 先 对 图 案化 晶 圆 缺陷成 因 进行分析 。 从工业 中 制 作 晶 圆 的 流程入手 , 简述 了 



导体芯 片 制 作流程 , 并着 重介绍 了 光刻流程 。 之后 分析 了 流程 中 可 能 引 入何种 缺 陷 , 并根



据不 同 的 标 准对 缺 陷 进 行分类 。 其次 通过 将 图 案化 晶 圆 表 面 抽 象 为 细 微线 段 矢 量 , 通过双

向 反射 率 函 数 B RDF 进行 图案化 晶 圆 表面分析 探究 , 了 细 微线段矢量和 入射光处于不 同 状



态 下 时对表面散射场 的 影响 

23


浙江 大 学 硕 士 学 位论 文 


3 基于 明 暗场 多 扫 描 方式 图案化 晶 圆 成像研 究

根据 第 2 章 对 图 案化 晶 圆 表面散射场分析 , 可 以依据散射场分布 , 通过 明 场和 暗场 两

种照 明 方式对 图案化 晶 圆 进行成像 。 前者可 以得到较强的光学响应 , 后者可 以通过选择合



适 的散射 角 从而得 到 具有 良好缺 陷 对 比度 的 图 像 



如图 3 . 1 所示 , 入射光照射被测样 品 , 相机位于反射光 方 向 并接 受绝大 多 数光 , 这种



成 像方式称 为 明 场照 明 ; 若 光 源 与 相 机 的 布 局 使绝 大 多 数光没有 被相 机接 收 , 仅使相 机接



收部分散射光 , 这种成像方式称为 暗场照 明 



De t ector  D !
ete ctor

Co l l ec ti on


/ \

Reac
/ /  / 
t ed






^

一 _ _

_ _ 

_

S a mp le  S a mp le


a )B ri
g ht f e d

i l
 (
b )  D a rk i
feld

 -

图 3 .

方 向 性照明示意 图

明场照明如 图 3 . 1

a) 所示 , 通过提供均 句 明 亮 的 光场 , 使 图 像传 感 器 收集 反射光 , 

种 照 明 方式 能得 到 没有 阴 影 , 照明均匀 的图像 。 常见 明 场照 明设计如 图 3 . 2 所示 , 常在光



源 后 安装 漫反射板 以 提供 明 亮 均 匀 的照 明 。 暗场照 明 如 图 3 . 1

b) 所示 , 镜头主要搜集被测

物体的散射光 。 不 同 散射角 、 不 同 方位角 的 散射光往 往 包含缺 陷 信 息 。 例 如缺 陷若 为 具有



定方 向 性 的划 痕缺 陷 位于特定角 度的散射光能得到缺陷对 比度 高 的 图 像




24


3 基于 明 暗场 多 扫 描方 式 图 案化 晶 圆 成 像研 究
 



D e te c to r
 D e tec to r

小 小 小 小 a /n a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S a mp l e  S a m l e
_ v




\\\\\ W

 

p 



) 平 板 漫 射 (
b) 同 轴光漫射

D etec
D e te cto r  t or






W ;\  W\ 7\ \ \ \ \ s\ n 


 ;\ .

S a mp l e  S a mp le



) 半 球 形 照 明 (
d) 漫反射半球

图 3 . 2 部分明场照 明形式示意 图

本节将结合明 暗场照 明和 多 种扫描 图 案化晶 圆 样 品 手段 , 搭载不 同 成像系 统 , 实现对



图 案化 晶 圆 的缺 陷 检测 , 给 出 M P WD S 系 统设计方案 , 得到 图像进行后续 图像处理 



3 . 1 基于 点 扫 描 的 暗场成 像技术

3 . 1 . 1 点 扫 描 暗场成像装置 系 统设计

点 扫描暗场成像装置设计如 图 3 . 3 所示 , 基 于 上 文介绍 的 暗场照 明 原 理 , 利用 激光作



为 光 源 斜入射至 图 案 化 晶 圆 样 品 表 面 激光 发 出 的光 会在 晶 圆 表 面形成 个 明 亮 的光 斑

。 

晶 圆 置于水平 、 竖直方 向 移动平 台 和 自 旋平 台 上 , 通过螺旋扫 描 的 方式 将 照 明 点 扫 过整个



晶 圆 表面 

25


浙江大学硕 士 学 位论文
 


7  L a s e r
PMT


Co l l i ma t i ng

A


^l  R o
"  ̄


on


\ 

7 t at i

s ta 




t

 J . 
X  st a ge

v 

_
 Y  s ta
ge


f 

图 3 . 3 点扫 描 暗场成像装置示 意 图

如图 3 . 3 , 激光通过准直镜产 生平行光束 , 并通过汇聚透镜形 成照 明 点 。 如此设计 的



目 的是为 了 提升光斑 的 能量 , 提 升分辨 能 力 , 同 时加 强散射光强度 。 系 统仅 收集 散射 光 



目 的是为 了 降低 图案化晶 圆 的背景 , 提升缺 陷 的对 比 度 



装置在垂直 于 晶 圆 表 面处放置 个 收集器 通 常 为 凸透镜组 使得 晶 圆 表面光斑点 与




, ,

收集器采集点 共轭 。 由 2 2 2
. .
节可知 , 散射光在 空 间 中 均有 分布 , 因 此采用 收集器使得 

定散射天顶 角 范 围 内 的 散射光 能 收集 到 图 像传感 器 中 , 增 强散射光 强度 , 避免微弱 缺 陷 



散射光强度太低而漏检 

图 像探测 器 采用 光 电倍增 管 P h o t o mu PMT 是 类真空 光 电管


( l t i
p l i er t ube s ) 。

v a c u um

ph ototub es ) , 对 电磁光谱 中 紫外线 , 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 范 围 内 的 光 非 常敏感 的检测器 



它 以光 电子学为 理论基础 , 利用 光 电 子发射 、


二 次 电 子发射的原理制 作 。 如图 3 . 4 所示 

入射光 子撞 击光 电 阴 极材料 , 光 电 阴 极材料通 常 是在设备进入 窗 口 内 部 的 薄 气相沉积导 电



层 。 由 于光 电效应 , 电 子从表 面 弹 出 。 这些 电子 由 聚 焦 电极导 向 电 子倍增器 , 在此 电 子通



过 二 次发射过程倍增 如 此往 复倍增 最终放大倍数高达 至 T 倍 电 子数不断增 加 形




。 ,
1 0 1 ( ,

成 电流 , 并最终可在高 电位阳极处 收集 , 且该光 电流 强度 正 比于入射光 子数 。 光 电倍增 管



输 出 的 电 流信号经过放大 电路转换 为 电压信号 , 经模数转换数据采集 卡采 集量 化得到 数 字



电压值 , 可用 于 表征散射光信号 的 强度值 



26


3 基于 明 暗场 多 扫 描 方式 图案化 晶 圆 成 像研 究
 

F o c u s i ng

e l e c t ro d e F i na ld yno d e

/I
i 
^  e l e c tr o n s 

^=





_

L g ht 

n p u tt

ndow


人 wn

 I

卜 _

/
,






 

An o d e

P hoto E l e c t r o nm u l t i
p l i er

c athod e  ( d y no d o s 

图 3 . 4 光 电倍增 管 (
PM T ) 结 构示意简 图

在点扫描暗场成像装置 中 选择光 电 倍增 管 作为 图 像传 感 器的 原 因 是 

1 .
响应 时 间 短 。 为提高吞吐量 , 点 扫 描暗场装置 中 自 旋平 台角 速度大 , 这就 要求在检测

扫描过程 中 探测器 能够实 时获得 当 前扫描 点位 的散射光强 , 来 保证后续重 构 的 图 像 不



会 出 现像 素 点 缺失或错位 。 而 光 电 倍 增 管 具有 响 应 速度 极快 的 特 点 , 用 作探测 器能满



足装置实 时性要求 

2 .
灵敏度 高 。 在 点 扫描 暗场装置 中 , 由 于探测器 收集 的是散射光 , 通 常光强极其微弱 

为 保证有 信号反馈 , 需 要 灵敏度极 高 的探测器 。 光 电倍增 管 灵敏度极 高 , 能对微弱 缺



陷散射光信号做 出 响 应 , 并 能 以 合适 的增 益 最终获得较好 的 缺 陷 图 像 

3 . 1 . 2 点 扫 描路径 规 划 与 图 像构 成

为 检测 图案化 晶 圆 表面缺 陷 , 应 依次根据激光 照 明 点 的位置扫描 晶 圆 上 的 每个位置 , 并通



过数据采集卡 同 步记录每个检测 点 的光强度信号 。 为 确 保没有 遗漏 , 需 要规划好合理 的 点扫 描



路径使得扫描尽可 能 高效 。 如图 3 . 5 所示 点 扫 描 暗 场 成 像装 置 使用 螺 旋 线 扫 描轨迹 , 其 中 用

蓝色 圆 圈 代表光斑覆盖范 围 , 传动 装置 由 旋转工作 台 (
r o t at i o ns t a
ge) 和 水平安装在移动导轨上

的 二 维移动平 台组成 。 平移移动 和 自 旋 运动 组 合使得 照 明 点 在 图 案 化 晶 圆 上 以 螺 旋 线 轨 迹 扫



描 , 通 过设定 合理 的 平移速度 v 和 自 旋角 速度 w , 能够实现 晶 圆 表 面 的快速全覆盖扫 描检测 



由 于 在扫描过程 中 ,
P MT 在 每个扫 描 点 以 电压值 作 为 信 号 响 应 , 因 此扫描完成后探测器得到

的是 个 维离 散 电压值序列 用 来 表征扫 描轨迹螺 旋线 上逐 点 的 光 强信 号 以螺 旋线扫描 




一 一

, 。

心为起点 , 通过建立螺旋线上每个点 在序 列 中 的序号与 晶 圆 表面 坐标 系 中 坐标的 对应 关 系 



可重构 出 完 整的晶 圆 暗场 图 像 以 便后续 图 像处理找 出 缺 陷 



27


浙江大 学硕士 学位论文
 

M ovem e n 


d i rec ti on



 /f r w ^ n 







 J .
: :




1 — —

图 3 . 5 扫 描轨迹示意 图

扫 描 点 的轨迹坐标计算 可 以拆解 成 两 个运动 的 组合 : 平移运动 和 旋转运动 。 设导轨移



动速度 为 V , 图案化 晶 圆 自 旋 速度 为 ? 。 如 图 3 . 6 所示 , 当 时刻 为 f 时 , 平移运 动产 生 的位



移为 s= 自 旋 运 动 产 生 的 角 度 为 a= 将 两 种 运 动 组 合 起 来 可 以得到 t 时刻 广 点



的坐标 O^ P OX
' '

 CP )


^  ^

^ m ^i m

r co s r o l vr !

s s


31
( 

P s i n ? r  c o s co t  v t  v t  c o s (?r 

卢'
: 

— —







(f   




图 3 . 6t 时刻 扫描轨迹坐 标示 意 图

以 上述螺旋轨迹扫 描 晶 圆 可得到表征 晶 圆 表面散射光场分布 的 维 电压值信号序列





但 一

维信号 限制 了 系 统描述缺 陷 信息 的 能 力 , 可 以 通过采集 到 的 散射光信号 与 被测 晶 圆 表




2 8



3 基于 明 暗场 多 扫 描方 式 图 案化 晶 圆 成 像研 究


面对应 的 序 号 坐标 映射关 系 重构 图 像 , 并最终得到


个 能 描述缺 陷 形 态 特征和 位置 分布 的

暗场 图像 。 由 式 (3 . 1
) 可得到 时刻 图案化 晶 圆 表面扫描点 f ( 激光照 明 点 ) 在 以 晶 圆 圆心为

中 心 的表面 坐标 系 中 的相对坐标 。 基 于 此 对应 关 系 , 可建立 PM T 采 样序 列 第 n 个点与 晶



圆 上 实 际 扫 描 点 的 坐 标 映射 。 设采样序 列

共有 # 个 点 , 分别 为 及乂 . .
设 P MT 采样频

率为 / , 则 在 时刻 f , 有 


= -

 (
3 2 .





为 重构 出 图像 , 还要建立 以 晶 圆 圆心为 原 点 的 表 面 坐标 系 到 图 像坐标 系 的 映射 关 系 



从而 建立光强序 列 忍 到 表面坐标系 (
;c
, >〇 再到 图像坐标系 (
r ,
c) 的转换 。 具体转换运算 如 下 

 ̄  ̄

 °

 

I ^ r c
y n = 0 2 V  3 3
- -

.  l . . i l .



n ( n ,
n 3 , , 3 (



其 中 a c ,

表示 图像原 点 坐标 , 为 保 证 图 像 坐 标均 为 正 值 , 可将其设 为 零值 。 表示

个像素 代表 的实际尺寸 为 保证扫描过程 无遗漏对样 品 全覆盖且保证扫描效率 实验




, 了 ,

中 将 岣 设置为 旋 台旋转 周 传动平 台 步进 的距 离 即


自 , 


= —

 (
3 . 4)


CO

由 于 PMT 所获得 的信号 为 电压值 , 设待测 图 案化 晶 圆 上 时刻 所采样 的 电压值 为 £ F ,




则 对应 重构 点 的 灰度值有 

Gray ( r 

c = -

I 3 5)

) M (



其 中 为 PMT 采样 电压值上限 ,
& 为 像 素 最大值 , 如 8 位 图 像 /M 的 值 为 255 

由 图 可以看出 当 螺 旋 扫 描路径 位 于 内 圈 时 采样点 密集分布 图 像上 同 




3 . 5 , , ,

素可 能对应 多 个采样 点 , 而扫 描路径位于外 圈 时 , 采样 点 分布稀疏 , 可 能导致 图 像像素



不存在对应采样 点 , 导 致像 素 缺 失 。 实际实验 中 采 取 的 方 法 时进行 采样 点 数矫 正 策 略 



首先设置较大 的采样频率 此时 旋 周 对应 的 采样 点 数 为 设 时刻 处于螺旋扫描




/ , 自 《 ,

29


浙江大 学 硕 士 学 位论 文
 

线的第 /
圈 , 有 /

设 % 为 校 正 后 第 圈 的 采 样 点 数 有 巧 丄 f

: = _

AT 其 中 尺 表示扫描


I n K


到 最外 圈 的扫描序号 ,
# 表示 能够均句 采样最外 圈 的采样点 数 ,
T V 计算公式如下 

2 /r r  co r


N 

 a
 ̄ —

=
 a

 (
3 . 6


K v

其 中 a 为 常量系数 , 取值通 常 取 2 到 3 。 通过采 样矫正 , 可 以 保证对 图案化 晶 圆 均句



采样的 同 时 , 不会造成大量算力 浪费 。 当 图 像上

个像 素 点 对应 多 个采 样点时 , 采取平均

值策略 , 对 多 个采样 点 信号 取平均 值 作 为 重构 图 像 的 灰 度值 



3 . 1 .
3 点扫 描暗场装置 时 间 效率分析

图 案化 晶 圆 是 由 重 复 子结构单元 晶元 ( D i e ) 所构 成 , 每块 晶 元 通 常 呈 矩形 , 因 此以矩

形 区 域为 例 分析 点 扫 描暗场技术扫 描 图 案化 晶 圆 时间 效率 。 如图 3 . 7 所示 , 矩形 区域长度

为 《 , 宽度 为 6 , 传 动平 台 平移速度 为 V 。 对于螺旋线扫 描 , 可将其转移到极坐标系 下表



示 , 则 螺旋线极坐标表示方程为 


3 _ 7)

如图 3 . 7

b) 表示 , 在极坐标 系 下 , 遍历所需 时间 4 即 为 沿极轴 方 向 平移到 边缘所需 花

费的时间 

2 

^a + b
3 _ 8
( 

S L Z L



a)
a

笛 卡 尔 坐 标 系 下 轨 迹


b) 极坐标系 下轨迹



ja

 + b



图 3 .
7 点扫描轨迹示意 图

3 0


3 基于 明 暗场 多 扫 描方式 图案化 晶 圆 成像研 究
 

如图 3 . 8 所示 , 以 全覆盖无遗漏扫 描 晶 圆 区域为 前提 , 此 时可设采样频 率足够大 。 



采用 沿直线 S 型扫描 晶 元 区域 , 晶 元矩形 区 域长 和 宽分别 为 a 和 激光扫描 点 处所成光



斑直径 为 ^/
, 传动 机构 水平移动 速度 为 v , 则 S 形扫描 晶 元矩形 区域所耗费 时 间 为 

a b b
 



, 


? -

 + 

 (
3 . 9


v a v






图 3 . 8 直线 S 型扫 描 晶 元轨迹示 意 图

若 比较两种扫描方式 时 间 效率 , 只 需 将其做差 , 如式 (
3 . 1 0) 


編 綱

4 +


( ) (

叫 十 " 2

3 . 1 〇)

2 v ( a b + bd +
    \l a  + b 


由 于光斑采样 区 域直径 d 远小 于 晶 元 宽 度 , 因 此有 A ( < 0 , 即 ^ < 6
。 也就 是说 , 

采取 点 扫 描 暗场成像装置对待测 晶 圆 样 品 扫描时 , 采用 螺旋线扫描策略 比直 线 S 型扫描策



略所需 时 间 更短 , 效率更高 , 符合 3 . 1 . 1
所示装置设计 

3 . 2 基于线扫描 的 明 暗场成像技术

3 . 2 . 1
线扫描相机成 像模 型

线扫描相机 , 是采用 线 阵 图 像传感器 的相 机 , 线 阵 图 像传感器 以 CCD 为主 。 在图案



化晶 圆 检测 中 , 线扫 描相机 由 于 其横 向分辨率 高 , 并且扫 描速度快 , 能够满足某 些吞吐量



要求高 的 图 案化 晶 圆 检测场景 。 如图 3 . 9 所示 , 线扫 描相机通过逐行扫 描运动 中 的 待测样



品 获得 图像 其 图像是 由 帧 帧的像素构成
一 一

, 

3 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位论文

L nei

sc an  T li ei m a

ei s

\  C a m e ra com
p o s e do f

  S c an
 l i n e  fr a m e s



图 3 . 9 线扫描相机工作示意 图

线扫描相机构成 主要有 以下几个部分 : 1 .


控制 分析主机系 统 。 用 来 实现控制 内 部 芯 片

响 应 以 及 数模信 号 转 换 等 功 能 ;
2 .
固 定用 机械机构 。 用 来 固 定线 扫描 相 机位姿 ;
3 .
视觉控

制装置 。 包括线 阵相机 、 镜头 、 光源 、 线扫描影像采集 卡 , 是获 取 图 像 的 主 要 机构 ;


4 . 

动控制 装置 。 包括马 达 、 马 达驱 动 器 、 旋转编码器 、 运 动 控制 卡 、 PLC 、 传感器等 , 用来



控制 样 品 及装置的运动 

线扫 描相 机必须相 对于物体移动 以 获取有用 的 图 像 。 相机和物体之 间 的 相对运动 与相



机 内 参相关 。 目 前最 常见 的 相 对运动 方式是线 性运动 , 即 相 机相 对 于 物 体沿直 线 以 恒 定 的



速度移动 , 相 机的 方 向 相 对于物体是恒定 的 , 并且对于 所有 图 像而 言 相 对位置都 相 同 。 



这种情况下 , 可 以通过运动矢量 〖
/=
( \ & 圪, , ) 来描述匀 速线 性运动 , 如图 3 . 1 0 所示 , 

量 r 很好 的描述 了 单位时 间 内 扫描线步进的距离 。 在 实 际 检测 系 统 中 , 相机往往是 固 定 的 



而样 品 放在传统 装置上进行匀 速移动 , 因此


F 可 以用 来描述运动矢量 

3 


3 基于 明 暗场 多 扫 描 方式 图 案 化 晶 圆 成 像研 究 

 

L ne ar
i i m a g e  s e ns o r  /







图 3 . 1 0 线 扫 描相 机模 型示 意 图

图 3 . 1 1
为 线扫描 相 机拍 摄模型 示 意 图 。 如 图所示 , 相 机坐标系 原 点 位于投影 中 心 

相机坐标系 & 轴与光轴重合 , 并设定 方 向 为 使 相 机 前 端所有 点 2



轴坐标为 正数 的方 向

轴与 由 1 轴 和 传 感 器构 成 的 平 面所 垂直 并设定方 向 使运动 矢 量 ,
F 为 正数 通过上述设定
。 

当 被测物体静止 , 相机移动 时 ,
又 轴 指 向 运动方 向 ;
当 相机静止 , 被测 物体运动 时 ,
义 

指 向 运动 反方 向 。 由 于运动方 向 相对 , 下文 以 被测样 品 静止 , 相机运动 情况做假设 , 不影



响 后续分析 

与 点扫描暗场装置类似 , 同 样需要完 成从世界坐标系 ( WC S ) 到 图像坐标系 ( I PC S 



的转化 。 随着被测物 品 的 移动 , 世界坐标 系 与 相机坐标 系 的相 对位置 每个 时 刻 都不 同 , 



味相 机每扫 描到新 的 行 就有 个不 同 的 相 对位姿 利 用 运动 为 匀 速线 性运动 的 特 点


一 一


。 

可 以求解任意 时刻世界坐标系 与 相机坐标系 的转换关系 。 这种关系 可以用 (


《 , /

, 74 ,
 & G , 

来描述 。 这 六 个参数 称 为 线 扫 描相 机外参 , 可用 来表示世界坐标系 与 相机坐标系 的坐标转



换关系 

通过外参得到 了 世界坐标 系 到 相机坐标 系 的 相 互 转换关 系 , 只 需得到 线扫描模型下相



机坐标系 到 图像坐标系 的转换关 系 , 就可完 成 图 像像 素 与 拍 摄样 品 的位置 映射 



33


浙江大 学 硕 士 学 位论文
 



C a m e r ac o o r d i n a t es
ys t e m

, /K (

wv ,

r 

. \  \ L i n e ri ma
g es e nsor


^ 
\ S  '
c o o rd i n a t es
yst e m



y/  /  /  y  y  (

% c 


V i rt u a li m a gep l an e  7  7p \ 
 j

产\
… ―

r V 

\

I m a g ep l a n e \

c o ord i n a t esvs t e m
\

( '






图 3 .
1 1
线扫描相 机拍摄 图 像示 意 图

确 定 相 机 坐 标 系 到 图 像 坐 标 系 的 参 数 称 为 线 扫 描 相 机 内 参 , 记 为

其 中 为 比例 因 子 , 描述 了 线扫描相机坐标系 到 图像坐标系

的单位 ( 像素 ) 转换关 系 。 K 为径 向畸变 因 子 , 若无畸变则 A T  = 〇 。


& & , .
描述线阵 图像传

感器相 对于投影 中 心 的偏移量 。 如图 3 . 1 1 , 通过 建 立 点 世 界 坐标 系 中 点 尸 与 图 像坐标 系 点



P 的 几何关系 , 可 以 求得相 机坐标系 到 图 像 坐标 系 的 转换关 系 。 假设 P 点投射到 成像平面



相机坐标系 的坐标为 (
W ,

〇 , 考虑镜头畸变后 的坐标为 (
W j ) , 并求 解 非 线性 方程组 

Xdu x tv

c 

ld v




yc t 3 . 1 1
 ( 


Af 

 z

t v
c 

通过式 (
3 . 1 1

得到 2 ,
w 和 / 。 并根据式 (
3 . 1 2

得到 图 像坐标系 坐标 


t  \





u  (
3 . 1 2



+ c


U 

34


3 基于 明 暗场多 扫 描方式 图案化 晶 圆 成像研究
 

最终通过标定确 定 摄像机外参和 内 参 , 完 成从世界坐标 系 到 图像坐标系 的 转换并建立



映射 , 从而构建 出 线扫描 图像 

3 . 2 2 .

基于线扫 描 的 明 暗场成 像 系 统设计



图 3 .
1 2 展示 了 线扫描明 暗场成像装置 , 系 统 由 四 个部分构 成 , 分别 为 照 明 系 统 , 

动控制 系 统 、 成像系 统和 图 像处理 系 统组成 。 照 明 系 统采用 LED 作为 光源 , 通过准直 镜



产 生平行均匀 光 , 以 明 亮带状照明 至 晶 圆表面 ; 传动系 统 由 电机 、 传动轴 、 承载装置等构



成 , 将 待测 晶 圆 经 上 料 装 置 以 放 上承 载 盘 , 通过精密机械控制 晶 圆 图案上 重 复 子结 构矩形



长方 向 与传动方 向 垂直 , 设 定 传 动 速度 与 线 扫 相 机行频 相 匹 配 ; 成像系统分为 明 场成像系



统和 暗场 成 像 系 统 , 明场成像系 统置于反射光方 向 , 主 要 收集反射光 , 暗场成像系 统置于



晶 圆 法线方 向 , 收集散射光 ; 图 像处理系 统对通过线扫 描相机获取 到 的 图 像进行处理 以 及



缺 陷 的 定位和 特征提取 

L ne S c an
i 
 -

CCD




LED 
n I

 L ne S c an
i 
 -

Vp i m a g i n gL ens  CCD



Co l l i m a tin g
 


L en s e s ,
^  I m a g i ng L e ns

c 〇 nvey 〇 r
二 丄二 




( V V V V ( ( ( V \ W (
a fe r

o n
S mp a 


 Mo v

< i ngd ir e c t i

图 3 . 1 2 线扫描明 暗场成像 系 统示意 图



通过线扫 描相机获取 图案化 晶 圆 有 以下优 势 



1 .

线 扫 描传 感器 当 前水平分辨 率 最高 可达 1 6 3 84 像素 , 且垂直方 向 不受 限制 , 与 面 阵相

机 比 具有 更高 的横 向 分辨率 

2 .

动态范围广 。 扫描速度和 信号 转换速度 较快 , 具有很 高 的 响应度 , 即 便是在低照 明 的



工 作环境 当 中 , 也 能进行动态测量 

3 .

传输效率高 。 具备 高速 的 数据 传输 效率 和 速度 , 适用 于 高速检测 , 运用 在 晶 圆 检测 生

产线 中 能 提高晶 圆吞吐量 

3 5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位论文
 

4 .
结构简单 , 成本较低 。 检测 同 等范 围 区域 内 样 品 所 需 相 机数远小 于 面 阵相 机 , 通常只

需 台线扫 描 相 机就 能 完 成 定区域 内 检测功 能


一 一



由 图 3 . 1 2 可以看出 , 通过将线 阵扫描方式 与 明 暗场成像相 结 合 , 能够 同 时在 晶 圆 运



动扫描过程 中 获得明场和暗场 图像 , 而 不 需 再另 外搭建成 像 系 统 



在照明 方面 , 通过 LED 宽光谱可见光源并利 用 准直镜提供均匀 的线状光斑 。 LED 



源具有稳定性 高 , 寿命长 , 低功 耗 , 亮度高 , 频谱范 围广 等特点 。 LED 光源通 过准直 镜形



成 的线形光斑能 最大程度集 中 能 量 于 线扫 相 机扫 描线 附近 , 加 强反射光和 散射光 的 响 应 



增 强微弱 缺 陷 的检测 能力 

S a mp l em o v n



d i rec t i o n

024 6 3 84) x
p

1 l


 i x e l

Pixels
J


M  M M M             
I    M  
I I I I I I  I I   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1 1 I 1 i 1 1 I I 1 1

1 I 

图 3 . 1 3 线扫描芯片结构示意 图

图 展示 线扫描相机芯 片 内 部结构示意图 前每 行最高 能有 个像素


3 .
1 3 了 。 目 1 63 84 

通 常 线扫描相机 图像传感器采用 的是线阵 C CD , 市面上线阵 CMO S 为少数 。 如图 3 . 1 4 



示 线阵 CCD 传感器 由 行对光照 十分敏 感 的 光 电探测 器组成 光 电探测器是 种基于





, 。

光 电效应 , 把光信号 转化为 电子信号 的 器件 , 对于线 阵 CC D 而言 , 光 电探测 器通 常 为 光



电 二 极管 。 光 在 光 电 转换器 中 转换为 电荷 后 , 转移至 串 行读 出 寄 存器 中 , 后通过 电荷转换



器 以 及放大器放大读 出 

线 阵 CC D

光电 二 极管


y
__ _ _ _  _  _ _

M 1 1 M M M

  

J  ^

串 行 读 出 寄 存 器 电 荷 转 换 及 放 大

图 3 .
1 4 线阵 CCD 结构示意图

3 6


3 基于 明 暗场 多 扫描方式 图 案化 晶 圆 成 像研 究
 

如图 3 . 1 2 所示 , 本节 所研 究 装置将线扫描成像装 置 与 明 暗场 成 像结 合 , 空 间 上在机

构 中 同 时部 署 了 明场 、 暗场线 阵 图 像传感器 , 做到 了 实 时 明 暗 场数据对应 , 为 后续 图案化



晶 圆 缺 陷检测 提供 了 信息 数据来源 

3 2 3
. .
线 扫 描 明 暗场 缺 陷 检测 装置 时 间 效 率 分析

线 扫描相 机行频指 的是单位 时 间 内 相机采集 多 少 行 图像数据 , 单 位 通 常 为 好f


c 。 扫描

速度 是相 机 的 重 要 参数 , 在 图 案化 晶 圆 检测过程 中 , 物体移动速度 需 要 匹 配行频 , 否则所



成 像模糊 、 扭 曲 , 无法反映 出 被测 物体 。 线扫 描 相 机 的 行频 受 到 芯 片 所 能 承 受 最 高 时钟 数

的制约 

设线 阵 相 机扫 描 线 上 的 像 素 数为 丑  £
( 单位 :
pixel ) , 待测样 品 宽幅为 总 ( 单位 : m ) 

样 品 匀 速传动速率为 , 线扫描采样频率 ,
f 表示 每秒扫 描 多 少 线
即 行 频 记 作 G  单 位 /e (

) 

可得到 横 向 的 扫 描 精 度 Pi f 为 

PH :

今  (
3 . 1 3


纵 向 扫描精度 PL 为 

PL =

- ^ (
3 . 1 4)

K T



其 中 7

为扫描

帧 图 像线扫描 相 机所需 要 的扫描 时 间 ,


r。 为扫描

帧 图像 目 标物运 行

的时间 , 因 此有 7
;





由 横 向 分辨率和纵 向 分辨率相 等 , 即P //  =  PZ :
, 可得 

LV



V〇 =
 3 5)




( 

H 

通过式 (
3 . 1 5
) , 建立 了 待测样 品 移动 速度 r。 与 行频 匕 之 间 的约束关系 , 设 图案化 晶 

检测 表 面 待检测 重 复 子结 构 晶 元长度 为 可得扫描 行 晶元所需 要 的 时 间 为



? 

t
= ^R JL  (
3 . 1 6)


L0 V 

3 


浙 江大 学 硕 士 学 位论 文
 

由 式 (
3 . 1 6) 可知 , 扫描时 间 ? 与 行频 G 成 反 比 , 因 此在适 当 范围 内 提高范 围能 减少 晶 元

扫描 时 间 从而提升线扫描 明 暗场 晶 圆 检测系 统吞吐量 



3 . 3 基于 面 阵 的 明 暗场成像技术

3 .
3 . 1
面 阵相机成像模型

面 阵相机是 以

定矩形 区域为 成 像 范 围 的相机 , 它采用 面阵 CCD 或面阵 CMO S 作为



图像传感 器 。 由 于成像时 CCD 或 CMOS 靶面 为 矩形 , 因 此所 成视场 也 成 矩形状 , 并可通



过相 机拍 摄 最终获得描述 目 标物体信 息 的 二 维像 素 矩 阵 。 和 线扫 描相 机相 比 面 阵相 机拍 摄

时物体无须运动 , 因 此相 比之下适用 范 围 更广 , 可方便地对指定 区 域进行 成像 



如图 3 . 1 5 所示 , 采用 针孔相 机模 型 对 面 阵相 机成 像做 筒 要 说 明 。 图 中 展示 的 为 针孔

相 机成 像 的投影模型 ,
尺 为 待成像物 点
, , 位于世界坐标系 中 ( WC S )
。 通过投影 中 心进

行投影 变 换 至 成 像平面 尸 点 。 考 虑 无畸变情况 , ,


与 尸 点 连线理论 上应过投影 中 心 , 但 

于畸变存在 , 将导致 P 点 位置偏移 



Wo r d
l  c o o r di n a t e  s
ys t e m  (


' i


只 v


、 v )  r
 ? ^ -




Ca m e r a  c o o rdi na t e  s
ys t em

A ,

, V ,
Z 


c

f (

图 3 . 1 5 针孔相机成 像模 型

像面 与 投影 中 心距离 为 / , 位于投影 中 心正后端 ,


/ 为 相机主距 。 通过 图 3 . 1 5 可知

在物空 间 内 , 位于世界坐标系 的物 电通过投影 中 心进行投影变 换成 像 与 像 空 间 的像面 。 



于此可 以 得到 三维世界坐标 系 与 二 维成像平面 的 坐标变 换规则 



3 8


3 基 于明 暗场 多 扫描方式 图案化 晶 圆成 像 研究



V i r t u a l  im a
ge p 
l ane

ys t e m  ( x

M orld
  c o o r di n a t e  s .

, 1 r
Zu 


u l t

Ca m e r a c o o r di n a t e s y s t e m
 ( Vc V 2




  .

,  . 

r )
r j

图 3 . 1 6 面 阵相机坐标转换示意 图

图 3 . 1 6 描述 了 面 阵相机模 型 中 3 D 世界坐标到 2D 图像平面和相应 的相 机参数 的 映



射 与 尺 同 侧 的平面为 虚拟成像平面 为 成 像平面关于投影 中 心 的 对称 通过虚拟成像




, .
, ,

平面能够方便得到 变 换后 的坐标 。 首先 , 点 及 位于世界坐标系 (


WC S )
中 的物点 , 由 物点到

最终 图像坐标系 中 需要 首先将其转换为 相机坐标系 ( CCS ) 。 定义 CC S 的 x 轴和 y 轴分别



平行于 图 像 的列 轴和行轴 , z 轴 垂直于 图 像平 面 其方 向 为 指 向 前方 的 点 具有 正 的 , Z 坐标



从 WC S 到 CCS 的 转 变 是

种 刚 性 的转变 , 即 先旋转后平移 。 则 世界坐标 系 中 点



与 相机坐标系 中 点 的 坐标转换关系 如下 

P C

R P, T  (
3 . 1 7)

其 中 及 八/ 为 个旋转矩 阵 为 横 向 平移 向 量 旋转矩阵 r 中




 /?

? , )
, 。

? ,
0 ,
, 分为 为 绕相机坐标轴 x 轴 ,
y 轴 ,
z 轴的角 度 。 具体表达式如下 

’ 


 0 0  0 s 0
 cos ? n cos y n y

1 i ? s i
/ /
) 〔 〕 「

R (a ,
3 /)
j ,

 0c o s a

s i n a ?

 0  0 1

s n ^ c o s 尸

 0 (
3 . 1 8 


〇 s i n o co s a
 r

 八 —

s i n  00c o s f 
 八 0  0 \


及 和 r 中 的六个参数 为 面 阵相 机外参 , 决定 了 相 机坐标 系 与 世界 坐标 系 的 相 对位置 



下 步要将三维 空 间 点 g 从相机坐标系 投影 至 图 像平面 坐标 系 PCS 对于 针孔 相 机模




( I ) 。

型 , 投影 为 透视投影 , 表示为 

3 9



浙江大 学碩 士 学位论文 



f( X
= 丄  c


3 . 1 9)



J  zA y 〇 

对于远心镜头相机而 言 , 该投影 为 平行投影 , 表示为 



fu

 ( x  \ c

 (
3 20.



式 (
3 20.

) 说明 , 远心镜头 目 标与 相机的距离 & 不影响 图像坐标系 中 坐标 



若考虑畸变 , 导致坐标 (
m v),
发生偏移 , 记作 (
M , b , 对于 多 数镜头 , 该畸 变 可近似 看 作

径 向 畸 变 文献 ( ,
P2 5 9) , 偏移变化如式表示 

M

2 fu 



 3 2
 ̄  ̄  ̄ - -

厂 


( 


2 2
+ 4 k(u + v v




\
 ^ 1 
)

其 中 s: 为 径 向畸变 因 子 , 若为正值为 枕型畸变 , 负值为桶形畸变 



最终将 卜 , 转换到 图 像坐标系 上 , 如下式所示 



\

广 

+  

M 







3 22)



v y u







\ x y

其 中 为 比例 缩放 因 子 。 对 于 针孔相 机模 型 , 缩放 比 例 因 子 表示 图 像传 感 器上水平

和垂直方 向 上相邻像 素 的距离 ; 对 于 远心相 机模 型 而 言 , 比 例 缩放 因 子表示像 素 在 世界坐



标系 ( WC S ) 的尺寸 。 c
x ,


表示 图 像主 点 

参数 / ( , &\ \ 4 , , ,
£ :


) )
称 为 面 阵相机的 内 参 , 确定 了 相机从三维 空 间 到 二 维 空 间 的投

影 。 通过标定相机的外参和 内 参并矫正 畸 变 , 最终 能够实现对三维 空 间 的 物体成 像 , 将其



以 二 维空 间 的 图 像进行表示 

3 3 2
. .
基 于 面 阵 的 明 暗 场 成像 系 统设计

图 3 . 1 7 展示 了 基 于 面 阵 的 图 案化 晶 圆 案场检测 装置 。 如图 , 该装置可 以 分为 照 明 系

统 、 成像系 统 、 运动控制 系 统和 图像处理系 统 四 个部分 



40



3 基于 明 暗场多 扫描方式 图案化 晶 圆 成像研 究





| 
C C D 

 O ^
I
p t c a lz o o m
i 

 |
m i c r o s c op e

C i rcu l ar LE D  )


L i
g h t  s o ur c e 
 

- …

暫 十



, -

S c a tt e rin e  一


广

?  W a fe r  S a mp l e

/ -  ̄  ̄

Xs t age


 R Y

st a
ge



]  

图 3 . 1 7 基于 面 阵 的 图 案化 晶 圆 暗场检测 装置

照 明 系 统采用 环形 白 光宽广谱 LED 光源 , 通过 准 直 后 以 特 定 角 度 斜入射 于 被 测 晶 圆



表面 。 其 中 通过 机构 控制 可 以 调 整入射角 , 采用 环形光 源可 以 保证均匀 照 明 没有 阴 影 。 



明 方式 为 暗场散射 , 装置基于 暗场散射 , 能 够 检 测 出 较微弱 缺 陷 



运动控制 系 统 为 一

个二维 XY 导轨平移平 台 。 由 于 图 像传感 器成像接 收面 为 矩形 , 



此 对 应 物 方视场 也 为 个矩形 基于此 采取 平移蛇形扫描策 略 利 用 XY 导 轨 平 台 精




。 , 了 ,

确 带动被测 晶 圆 样 品 , 并实现 晶 圆 扫描矩形 全覆盖 



成像系统 中 采用 CCD 作为 图像传感器 , 并采用 变 焦 镜头 根据不 同 精度 控 制 放 大 倍数 



更 加 灵活 的 调 整 吞 吐 量 与 精度之 间 的 平衡 。 图 中 《 为 成 像 系 统散射 收集角 , 该 角 与 入射 角



与 焦距有 关 , 通 常该 角 越大 , 收集到 的散射光 强度越 强 。 采用 面 阵 CCD 的优 点 是可直接



获取二维 图 像信 息 , 测 量 图 像直观 。 图 3 . 1 8 为 全 帧 转 移 型 C CD 面 阵 传 感 器 的 基 本 原 理 

光在光 电探测器 中 转化为 电荷 , 按行顺序 转 移 到 串 行读 出 寄 存器 中 , 后 如 线 阵传 感 器般逐



行转 出 图 像信号 

4 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 位论文
 

面 阵 C O)

Xy  y y y y    


p

x y y y y y      

xy y y y y     

串 行读 出 寄存器
= 5 { > 电 荷 转 换 及 放 大 

图 3 . 1 8 全帧转移型 CCD 结构示意 图



图 像处 理 系 统通过计算机获取 图 像数据 , 进行 图 像增 强 、 图 像分割 、 特征提取 等步骤 , 



位图案化晶 圆 表面 缺 陷 位置并提取其特征 

图 3 . 1 9 展示 了 基于面 阵的 图案化 晶 圆 明 场检测 系 统示意 图 。 如 图所示 , 该装置可分



为 照明 系统 、 成像系统 、 机械控制 系 统和 图 像处理 系 统 。 机械控制 系 统与 图像处理 系 统与



上文装置类似在此不加 赘述 。 如图 3 . 1 9 , 照明系统 中 的照 明 光路 与 成像系 统 中 的 成 像光路



通 过 分光镜进行耦合 , 利 用 照 明 光路对物体进行 明 亮均匀 的照 明 从而 实现 明 场成像 



C CD CM O S

 /

Eyep i ec e




I n t e rme d i a t 

j  I ma g
eP l a ne

F i eld D i a

hr a



L i

h t
 

"一



鲁 4

—  —  — -

 |
\ 卜  A pe rt u re  S o l




L h t  S o ur c e  



con u a t 


j g

Ob j
ec t i ve  L e ns

Sam

l eL i

h t  Pa t h _
_
_  

I l l um na i
t i onL i
gh P
t ath 
W a fe r  S a mp l 





 X s , a





I b ]
? 
Y  st a



图 3 . 1 9 基于 面 阵的 图 案化晶 圆 明 场检测 系 

成像光路通过物镜和 目 镜 两 个透镜组成 的 放大 系 统对待测 图 案化 晶 圆 成像 并用 , CCD



接收放大后 的像 ; 照 明 系 统使用 科勒照 明 , 在整个视野 范 围 内 提供明 亮均匀 的照 明 



42


3 基于 明 暗场 多 扫 描方式 图 案化 晶 圆 成 像研 究
 

科勒照 明 系 统 由 光源 、 视场光 阑 、 聚光孔 阑 (


c o n d e n s e r ap e rt u r e ) 和 聚光透镜构 成 。 照明

系 统 被 配 置 为 使 得 光 源 的 图 像 完 全充 满 聚 光 孔 懒 。 通过调整装置位置 , 使得 目 镜 的视场光

阑 ,
CCD 中 的视场 光 阑 , 物平面和 中 间 图 像面位于 共轭平面 内 。 同 样 , 灯丝 , 聚光镜的前

孔径 , 显微镜物镜 的 后 焦平面 ( 孔径光 阑 ) , 目 镜的 出 瞳 也位 于 共 轭平 面 上 。 科勒 照 明 通过



使光 源处于 相对于 被照 晶 圆 样 品 无 限远处来获得均匀 的 照 明 



综上 , 该系 统通过科勒照 明得到 均匀 照 明 的 明 场成像 图 片 , 并通过精 密 运动控制 系 统



迭代 地扫 描被测样 品 , 最终通过 图 像处理 系 统矫正畸 变 并定位 图 案化 晶 圆 表 面 缺 陷位置并



完 成特征提取 

3 .
3 . 3 面 阵 明 暗场缺 陷检测装 置 时 间 效率 分析

3 . 3 . 2 节介绍 了 面 阵明 暗场缺 陷检测装置 。 不论是明 场和 暗场 , 都是 通过运动控制 系 统



进行蛇形扫描对 晶 圆 进行检测 。 由 于 图 案化 晶 圆 检测 要求检测精度 高 , 因 此成 像放大 系 数



大 , 视场范 围小 。 现考虑 对 图 案化 晶 圆 上的 重 复子结构 单元 , 即晶元 ( D i e ) 的 检测 进行 时



间 效率分析 


f

A i A 2
 # # # 4 , 7





a

?  

^

D i etob e

d et ec t ed



图 3 . 20 基于面 阵 晶 圆 检测 装置扫 描路线示意 图



如图 3 . 20 所示 , 待检 晶 元呈 矩形 。 设面阵 C CD 成像面 大小 为 l x
f Z?
, 晶元 D (
i e
) 大小 为

m x /j , 设成像系 统放大倍数为 则 物方视场大小 为 



F -  ̄

 (
3 . 23 

43



浙江 大学 硕 士 学位论 文 

在扫描过程 中 为 保证扫描过程无遗漏 在 两个视场 中 间 需要 定 的 重叠量 设水




, , 。

平 竖直 两 个 方 向 物 防视场 重 叠量 大小 分别 为 ^ 和 /

可 计算 出 完 整 无遗 漏扫 描 晶 元所 需 要

的拍 摄成 像次数 # , 如下式所示 

# 

 (
3 . 24)



j b -





设成像过程所需 时 间 为 导轨移 动样 品 至下 个视场 时 间 间 隔为 可 以得到扫






, ,

描晶元所需的总 时 间

T 

 N -


0
+  (
N -




l 
= ■




+ O


,  (
3 . 25)


j b 



l l

由 式 (
3 . 2 5) 可以看出 , 扫描时 间 与 放大倍数 以 及导轨传 动速度有 关 。 成 像系 统放大倍

数越大 , 扫 描 晶 元 所耗 费 总 时 间 越长 

3 4 .
本章小结

本章 结 合明 暗场成 像和 不 同 扫描方式 , 分别研究 了 基于 点 扫描 的暗场成像技术 、 基于



线 扫描 的 明 暗场 成像技术和 基于 面 阵 的 明 暗场成 像技术 。 其 中 介绍 了 点 扫 描 的 暗场成 像 的



装置 , 并规划 了 点 扫描路径 、 推导 对应 轨 迹 坐 标和 重构 了 图像 ; 概述 了 线扫描 成像模型和



原理 , 介绍 了 基于线扫 描的 明 暗场成像装置不 同 模块 , 并从理 论 上 分析 了 扫描 时 间 效率 



概述 了 面 阵成像相机模型 , 介绍 了 基于 面 阵 的 明 暗场成像装置不 同 模块 , 规划 了 无遗漏检



测 晶 圆 表面 的扫描路径 , 并对检测 时 间 效率做 了 理论推导 



44


4 基于 重 复 子结 构 序列 的缺陷 提取算法
 

4 基 于 重 复 子结构 序 列 的缺 陷 提取算 法

通过第 3 章装置 的设计研究 , 可 以 得到 不 同 扫描方式 与 明 暗场成 像相 结合的 图像 。 



章将给 出 基于重 复子结构序列 的缺 陷提取算法 ( R S SDEA ) 算 法 的 具体流 程 , 对所得 图 像



进行处理 , 最终检测 出 缺 陷并获得其特征 



4 . 1 基于频谱 的 图 像角 度矫正

通过 多 扫描 明 暗场成像装置采集 系 统获取 的 图 像 由 于装置抖动 或 者 起始位置 不 正 , 



能 导 致获取 的 图 像有 角 度 偏移 。 由 于检测缺 陷 的 思路是 比对重 复结构 单元且该单元是




矩形 , 因 此应 保证 重 复 子单元矩形 为 竖直 方 向 , 即长 与 宽和 图 像 的横轴纵轴保持平行 

本节 中 创新地利用 基 于频谱 的几何基元拟 合来进行矫正 。 原理为在 图案化 晶 圆 图 中 



每个重 复子结构 成块状重 复分布 。 并 且 蚀 刻 的 电 路 大 多 与 矩形 边框 平 行 , 从 图像上看为 在



某个方 向 上存在着 定频率重复 出 现的纹理 基 于这 个特征 对 图 像进行 DFT 变换 




。 , ,

以看 到 频谱谱 线 具有 明 显 的倾斜 。 由 傅 里 叶 变 换 的平移特性可知 , 这个倾斜 的 角 度 与 重 复



子 结 构 边框 与 图 像横纵轴夹角 角 度相 同 。 其算法流程 图 为 

, 输 入 /
^ j截取感兴 + 将
该 区域 U U 霍 夫 变iU 计 算 直 线 U 对 图 像 进 行
^ +



图像 趣 区 域 变 换到 频域 拟合直线 偏折角 度  仿 射 变 换



/        
  

图 4 . 1 基于频谱 的几何基元矫正算法流程 图

4 .
1 . 1
基于频谱 的 晶 圆 偏 转角 度求解

晶 圆 图像 中 晶元单元矩形 区域与 图 像坐标系 坐 标轴不平行 , 不利 于后续 图 像处理 。 



解决这个 问 题 , 应先对 图像进行角 度矫正 , 具体步骤 为 



1 .

截取感兴趣区域 ( RO I ) 。 造 成 重 复 子结构 倾斜的 主 要原 因 是上料 时 由 于操作或系 统原



因 存在 一

定的角度偏差 , 但 由 于 晶 圆 可看作刚 性物质 , 即 整块物体是 同 时移动 , 不存



在 错位现 象 因 此 只 需截取 块感 兴趣 区域作 为 频域变 换 即 可 不仅能准确得到 变




。 , ,

换角 度 , 还能提高算法效率 。 截取 的部分只 需 包含重 复子结构 区 域 内 直线 的细节 即可 



如图 4 2 所示 在晶圆原图 中 截取 块矩 形 图 中 使用 黄 色标注 矩形 区 域 的 大小



, ( ) ,

为 
90 0 x 1 600 

45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位论文
 

2 .

图 像频
■ ■
域分析

 (
a)


截 取 感 兴 趣 区 域 示 意 图

如式 (
4 .


) 所示
4 2 .


截取矫正参考感 兴趣 区 域示 意 图

区 域 内 的 直 线 灰度 变换可看 作 是周 期 性的 纹理变 化 时

b) 左 图 黄框 区域放大 图



通过 二 维 离 散傅里 叶 变 换将 图 像从空 域转 到 频域容易 找 出 偏 转 角 度



A/
 n ux


^ ( 

 "

)  (
4 - 1


0 ? =


其 中 /(u )
表示截取感 兴趣 区 域 图 像位于 坐标 的 灰度 , F (
W ,
V) 表示截取的感 兴

趣 区域的频谱 。 如图 4 . 3

a) 所示 的 为 截 取 的 RO I 在频 谱 上 的 幅 值 图 。 由 图 可知 , 在频

谱幅值图 中 , 幅值大 的 点 具有 明 显 的 共 线性 , 并且主要分布在两个反 向 上并且共 线 



且这 些直线分别与 图 像坐标轴 中 的横轴和纵轴所成 的角 度相 同 。 而这个角 度即为 重复



晶 圆 子结 构 矩形 与 竖直 方 向 的夹 角 。 图 4 3




通过选取 合适 的 阈 值 , 能够 更加 明 显 的

看 出 幅值 高 的 点 所代表 的频 率具有 共线 性 

46


4 基于 重 复 子结 构序列 的缺 陷 提 取 算法
 


a) 感 兴 趣 区 域 频 谱 幅 值 图 (


感 兴趣 区 域频 谱 二 值图

图 4 3 .

角 度矫正截取感 兴趣 区域频谱 图

3 .

霍夫变 换直 线拟合 。 通过频域 变 换 得 到 的 点 具有 共 线性 , 这些直线 可 以通过霍夫变换



进行拟合 。 通常对 图 像进行二值化 , 通过霍夫变 换找 出 图 像 中 的直线基元 。 如图 4 4



 .

所示 , 需 注 意 霍 夫变 换参数设定 时 需 要选取 合适 的 阈 值 , 若 阈 值选取不 恰 当 会导致拟



合的 曲 线过 多 或 多 少导致最后直线选取 。 通过拟合后的直 线得到 的斜率 , 便可知道重



复 子结构 区 域的旋转角 

_ ■


k|H|
i s I R m i





幅 值 图 经 边 缘 提 取 拟 合 的 直 线 图 二 值 图 拟 合 的 直 线 图

图 4 4 .
幅值 图 经几何基元拟合得到 的 共 点 直 线示 意 图

通过选取 合适 的 阈 值 , 能够得到检测到 的直线集合 I , 可 以很容易 的把检测 到 的直线



分为 水平和 竖直 方 向 的 两个集 合 , 如式 (
4 2).
所示 , 每

个直线 对应

个角

度 

6 =
a ta n( A b  ^L
 4 2)

  :
l .

t /

, ) ( 

47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位论文 

其 中 勻 和 h 是直 线 的 斜 率 和 截 距/ 。 由 此可 以得到变换的角 度为 

0V=
Z 〇 0 ^0  4 3)

= -

H .
vi hi ( 

其 中 瓦 表示 ,
直线集合 中 , 直 线 与 水平轴 的 平均夹 角 , 这个角 度可表征重复 子结

构 区 域在 竖直 方 向 的 偏角 , & 表示 Z
A () rf
e ( M ,a ,
直线集合 中 , 直 线 与水平轴 的平均夹角 , 这个

角 度可 表征重 复 子 结 构 区 域在 水平 方 向 的偏角 , 同 时有 孓 + ^ = ¥ 



4 . 1 . 2 晶 圆 图 像偏移角 度矫正

得到 感兴趣 区域 的偏转角 度后 , 利 用 这 个 角 度来矫正整个 图 像 , 通 过 仿射 变 换矫 正 原



图 由 上 步 通过 霍 夫变 换拟 合直 线 得到 两 个 角 度 可得 到 最终 的 变 换角 度

。 


R 〇I
= — —

 (
4 4)


其 中 % 表示截取 的 感 兴趣 区 域的偏移角 度 。 由 上文分析可知 , 该 角 度与 整块 晶 圆 的



偏转角 度相 同 , 即 

0ma
ge 

 e
R Ol  (
4 . 5)

其 表示所 采集得到 的 晶 圆 图 像的偏转角 度 以 图 像左上 角 原 点 为 锚点 可以得




中 。 ,

到 仿射变 换 旋转矩阵
5 <)
[ ]


' 

c〇s 0 s in
^ 0

i ma
g e 

M Ho =
cos 0
 0 4 6).

m Ro t at e
—e ( 

0  0 

将该矩阵应 用 于输入原 图 中 可得到 变 换后 的矩阵 , 即 




〇m 
_

 ^ Ho mR o ta te

i n  (
4 . 7


如图 4 . 5 所示 ,
ROI 区 域通过仿射变换 , 图 中 的纹理信 息 已经呈 竖直和水平分布 , 

图通过仿射变换 , 得到 的重 复 子结构矩形 区域的长短轴 与 图 像坐标轴平行 



48


4 基于 重 复子结构 序 列 的缺 陷提取算 法
 

mmi  H i




) 截取的

 

RO I 图 像 (
b)


_矫正后 的 ROI 图 

图 4 5

角 度 矫 正 后 RO I 图 像变 化示 意 图

如图 4 6 .
所示 , 通 过矫正 ROI 区域 , 最终能将整幅 图片 的角 度进行矫正 。 由 于选取

RO I 只利用 图像

部 分信 息便可将整幅 图 像偏 转 的 角 度矫正 , 大大提升 了 算法效率 , 降低



了 时 间 复杂度 

I i
f i  ;

I  # 1 r 




晶 圆 明 场 图 像 (
b) 角 度矫正后 图 像

图 4 6 .
角 度矫正 后 晶 圆 图 像示意 图

4 2

基于形状 的 重 复子结构 切割

通过角 度矫正 , 已 经把 晶 圆 整体 图 像矫正为 竖直 方 向 。 现如今要从角 度矫正后 的 晶 



图 中 划分除

个个 重 复 子结构 区 域进行独立检测 。 该步骤 的 要 求是 : L 保证找到 的 重复 子



结构 区 域大小 形状严格相 同 。 2 .
保证算法 的 高效 , 以 满足实 时性 

本节 利 用 基于形状 的模板 匹 配 进行重 复子结构 的定位 满足算法效率 再匹配






中 [ ]
。 ,

过程 中 加入 了 图 像金字 塔进行优 化 

具 体 的算 法流 程 图 为 

49


浙江大 学硕 士学位论文
 

/ 获 取模

坐标空 间 L 位姿线性 引 入 图像 U 相 似度

记录 匹 配


区 域

/ 板 图像 ,
转换 变 换 金 字 塔 衡量 

图 4 7

基于形状 的模板 匹 配算法流程 图



如图 所示 图 红色标注 区域为 以其 中 幅 图 为 标准 图 模板 匹配到 的重复子结




4 8


a) ,
中 ,

构 区域 , 结果如 图 4 8 (b


中 绿色部分所示 

3 j  



S 1 … 

f ^
屬  ^ 


a) 待 模 板 匹 配 图 (
b) 匹 配结果

图 4 . 8 基于形状 的模板 匹 配示 意 图

如 所示 , 该表展示 了 部分匹 配 区域的参数信息 , 可知通 过算法可 以得到 每


个匹配区

域的位置信息和 偏移角 度 。 由 表可知 , 这些 匹 配 区域在精度 范 围 内 偏 移 角 度约 为 0 , 通过



匹 配区域的坐标可切割 出 重 复子结构 区域 

4 2 . . 1 坐标 空 间 位姿转换

基 于 形状 的 坐标 匹 配利 用 的 是计算模板 图 像 与 被测 物体 图 像之 间 的 相似度 , 而该相似



度用 两者的 空 间 向 量 来衡量 。 其 具 体步 骤 是 

1 .

将模板 图像从坐标 空 间 转换到 向 量空 间 。 将 目 标对象 的模板定义 为 点 集 a =


(  ̄ ,
c y



我们 要将 图 像转换到 向 量 空 间 , 需 计算 每个点对应 的 向 量 。 即 

腦 (
4 _ 8


5 


4 基于重复子结构序列 的缺陷提取算法



其 中 ,
x 7 ,
表示模板 的 坐标 ,
/〇 , >〇 表 示其 坐标值 。 在模板 图 像 中 求方 向 向 量可 以用

到 Sobel 算子 , 对模板 图 像在 空 域上用 S ob e l 算 子 的卷积 核进行卷积 即 可 得 到 方 向 



量 。 S obe l
算 子表迖式如 下 

' 

_

0
 2 

1 1 1 1

] 「

So b e l x =
2  0  2  So b e l ^=
00 0 4 9)

( 

1  0 1
」  -

2  -



如式 (
4 9)

所示 , 分别用 横 向 和纵 向 的 S ob e l 算 子 与 模板 图 像进行卷积 , 即 可 得到 模板

图像的空 间 向 量 孓 

2 .
将 目 标 图 像从坐标 空 间 转换到 向 量空 间 。 将 目 标对 象 的 每个点 (
r ,
c) 计算

个方 向 

量 。 即 



, Kd


)

g(r ,
c) ,

^  (
4 _ 1 〇)

同 样地 , 在图像 中 求方 向 向 量 可 以用 到 S ob e l
算子 

3 .

位姿线性变 换 。 对整个 图 像进行 向 量 空 间 搜索 匹配 , 即 将 转 换 后 的 模板 中 向 量 孓 与 图



像转换后 的 向 量 ^ 进行 比对 。 通常 , 这种 变换是个仿射变 换 , 将 仿射变 换 中 的平移



分量分离 出 来可进行后续相似度衡量 。 因 此 ,

个线性 变 换模型 可 以通过 点 



以 及相应 的 变 换后 方 向 向 量 4 来 给 求得 表达式如 下


c/
, 
 =
(
d ) 

d 

( a  a .







1 1 1


4 . 1 1



l2
f 1 a 22 

通过上式 , 该矩阵描述 了 图像 中 任 意 点 与 匹 配模板转换 的 线性 变 换模 型 



4 2 2


基 于模板 相 似 度衡 量 的 区 域 匹 配

通过计算模板 与 目 标图像任意点 区域的相似度 , 即可获得该 区域与模板 的相 似 程度 



本节采用 的 方法基于 图 像的形状特征 ( s h ap e b a s e d -

) 通过 向 量 空 间 转换衡量 相似度 。 当 

相似程度大于 定阈值时 我们 即可认为该 区域匹配 通 过设 定 匹 配 分值计 算 规 则 并在




, 。 ,

匹 配过程 中 引 入 图 像金字 塔 以 加快效率 , 达到 后续切割 重复子结构 晶 元 目 的 。 具体步骤为 



1 .

相似度衡量 。 为 使相 似度 不 受遮挡 混乱 , 通过计算 归 一

化后的 向 量 点积来表示其相似

度 

5 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 位论文
 

 ep + p V



^ 1
 V +c



+r +c
Y y





  ,
\ i ,

41 2 、
_ _

  f 

P, 
2 2
” n
, ,

e +M + Wr

% %


= 1



P+ P
i 1
   ' 


' '

 A r c+c c +c

I | |
i i  , ,
, ,

其 中 表 示变 换后 的模板 方 向 向量 表示 标 图像 点 的对应方 向 向 量


式 , e ,
目 


p+/ )

2 .
引 入图 像金字塔 。 由 于 要 求检测缺 陷精度 高 , 晶 圆 图像通 常很大 。 遍历 完 整幅 图 像很

耗时 , 故可基 于金 字 塔对模板 匹 配进行优化 。 优化过程分为 以 下 三个步骤 :




) 设置 金

字塔层数 。 构 建被测 目 标 图 像与 模板 图 像对应 的 层金 字 塔 图 像 ;




) 从金 字塔最顶层

起 , 进行模板 匹 配 。 每

层都设置 一

个匹配阈值 , 当 在该 点 小 于 阈 值 时直接舍弃 , 在识

别 出 潜在 的 匹 配之后 , 将在金字 塔 中 对其进行跟踪 , 直 到 在 图 像金 字 塔 的 最低级别 找



到 它们为止 即 将金 字 塔 模板 匹 配 看 作 是 个搜索树 毎 层对应 个金字 塔 图 层


一 一 一

。 , 

对于 目 标 图像的任意 区域 , 在金 字 塔 高层低 分辨 率层数 得 到 的分值如 果低 于 阈 值 , 



可判 定不 匹配 , 跳到 下

个搜 索 点 。 这表现在搜 索 树上 即 为 搜 索 剪枝操作 。 事实上 , 



采取不 同 的搜索策略 , 如 表现 在 搜 索 树上 的 宽 度优 先 搜 索 和 深度优 先 搜 索 。 通过实验



证明 , 宽度优先搜 索 的 效率 高 于深度优先搜 索 。


) 对查找 到 的金字 塔高层 匹 配信息 进

行 坐标映射还原 与 更新 。 对于高层 匹配到 的坐标点 , 映射到 底层 时通 常是横 纵 坐标 乘



二 在下 层 中 的搜索 区 域对上层 的 匹 配坐 标 的 邻 域 内 进行校准 具 体 通过 再次计 算




。 ,

相似度量 、 进行 阈 值分割 以 及提取局 部极值 



表 4 . 1 展示 了 图 4 8 .
中 , 匹 配结果的 重心亚像素级坐标 , 偏 转 角 度 以 及 匹 配分值 

表 4 . 1 匹配区 域参数表

匹 配 编 号 横 坐 标 纵 坐 标 偏 移 角 度 (
ad)
r 匹 配分值

1  3 5 69 . 26  1 5 49 . 0 0 0  0 0 00 2 9 3 2 9 6  0 9 2 2 3 8 6

 -

. .

2  3 5 69 . 4 5 7 7 3 7 94 .

0 0 0 0 2 3 02 9 3
. 0 . 9 1 1 2 64

3  2986 . 68  1 549 . 4 3 6 0 0 0 02 . 1 04 6 7  0 9 0 3 9 6 6

 .

4 2 9 8 6 8 4 7 7 3 7 8 9 0 0 0 0 . . . 1 04 9 6 3  0 9 0 2 4 5 8

 .

通过上表可 以看 出 , 通过基于形状的模板 匹 配可 以找 出 所有 重 复 子结构 晶 元 区 域 。 



块晶 圆上 重复子结构单元 晶元 相似度极高 进行 分割 处 理后 对所有 晶 元 可 以 采取




, ( ) ,

相 同 的缺陷提取策略 

52


4 基于 重 复子 结构 序列 的缺 陷提取算法
 

4 2 .
. 3 重 复 子结 构 晶 元 区 域分 离 切 割

通过模板 匹 配可 以得到 每 个重 复 子 结 构 区域重 心位置和 偏移角 度 由 于之前 已经进




行过角 度矫正 , 由 表 4 . 1 可知 , 这些旋转角 度在精度范 围 约等于 0 。 因 此可 以直接利 用 重



心 以 及 区 域 的 矩形 大小 来 进行 重 复 子 区 域切 割 得到 系 列 重 复子结构 图 像序 列 图 4 9

, 。 .

展示 了 切割 后的重 复子结构 区域 图像 

bM p i lfM

 -

U  Un   ,



 I i
图 4 9 .
切割后晶 圆 重 复 子结 构 区域示意 图

4 3 .
基于统计量 的迭代标准 图 求解

通过模板 匹 配和 重 复 子 结构 区 域切割 , 能够得到


系 列待测 1 C 电路 区域 图 像 , 这些

图像的共 同 点是相似度极高 , 差异处可 能为 缺陷或 随机噪声 。 因 此检测缺 陷 的 思 路即为求



出 无缺 陷 的 标准 图 , 并将 每幅 图 与 标准 图 进行 比 对求 出 缺陷 区域 。 该步骤的要求是 : 1 .


证找 到 的 重 复子 结构 区域标准 图 无任何 随 机 噪声 , 且 与 重 复 子 结构 图 像序 列 大部 分严 格相

同 。 2 .
保证算 法 的 高效 , 以 满足实 时性 

本节 中 创 新地使用 了 基于统计量 的双 阈 值迭代 求标准 图 算 法 , 得到 无 噪声 无缺 陷 标准



图 作 为 对 比模板 , 具体 的 算 法流程 图 如 下 图 所示 

图像序列 预处 理


/ 图像 链式存储 横 向求 迭代更 平均求标



於 丨 J +, 
+ J ^
+ J
序列 图像 统计量 至收敛 准图


图 4 . 1 0 基 于统计 量 的双 阈 值迭代 求标准 图 算 法示 意 图



4 . 3 . 1
图 像序列 预处理

通过 节 已 经将 块晶 圆 大图 中 所有 重 复 子结构 单元分割 在求标准 图 的过程




4 2 3
. .

中 , 假定的前提是重 复 子结 构 区域大小严格相 同 , 灰度在缺 陷 区域外大致相 同 。 但是 , 



实 际 生产条件 中 , 由 于环境杂散背景光或照 明 系 统存在缺陷等 因 素 , 可能导致 图 像不符合



上述条件 。 因此 , 有必要通过滤波手段 , 去 除光照影响 



53


浙江 大 学硕 士 学 位论文
 

同 态 滤 波 结 合频 域和 空 域过 滤 乘性 噪声 , 能 改善 光 照 不 均 的 情况 。 同 时拉伸 缺 陷 与 背

景的对 比度 , 有利 于 后续 的 图 像分割 。 同 态滤波具体操作如 下 



1 .
对数变 换 。 如式 (
4 . 1 3
) 所示 , 将 图 像看 作 是光 照 与 反射 率 的 乘积 

mix y) ,  

 i

x y)?r(x
, 
,  y)  (
4 . 1 3


其 中 , m 表示 图 像 ,
/ 表示照 明 ,
r 表 示反射 率 。 通 过 将 图 像从 空 域转 到 频 域应 用 高 通

滤 波器迗 到 滤 波 效果 。 由 于光照 与 反射率 率 是乘积形 式 , 转移至频域 内 不 方便运算 



因 此 可将其表示 成 对数相加 的 形 式 。 如式 (
4 . 1 4) 所示 

l n ( m (x ^ ) )
,  

 l n( i ( x y ) ) + l n( r ( x j ) )
,  ,   (
4 . 1 4)

转 换 到 对 数域 后 , 就 能把原 先乘法形 式 改写 成加 法形式 



2 .
由 空 域转 向 频域 。 对前面进行对数变 换后 的 图 像应用 傅里 叶变 换 , 将其从 空 域转到 频

域 。 如式 (
4 . 1 5
) 所示 

M (u ,
v )= / (? 
, 


+ R ( u v)

 , 

/ (M ,
v)=  ^ (
l n( / ( x ^ )) ,  (
4 . 1 5


其 中 表示傅里叶变 换 

3 .
接下来 , 对 图 像 在 频 域 使用 高 通 滤 波 器滤 波 使 图 像 背 景 照 明 更加 均 句 , 如 下 式 所示 

N( u ,
v) 

 H ( u v), 

?  M ( u v) , 
 (
4 . 1 6)

其 中 , 代表高通滤 波器 , i V( ? v ) ,
代表频域滤 波后 的 图 像 

4 .
将滤波后 的 图像 由 频域转为 空 域 , 如式 (
4 . 1 7) 所示 

, 释 

? (M v) , 


111
( , 少)) (
4 . 1 7)

5 .
最后 , 利 用 指 数 函 数将 图 像从对数域 中 转 回 原域 

new lm age ( x y ) ,  

 e xp ( n

u v) ) ,   (
4 . 1 8


如图 4 . 1 1 所示 , 将切 割 后 的 重 复子结构 ( 晶元 ) 图像通过 同 态滤波后 , 能够去除光照



影 响并拉伸缺 陷对 比度 , 有 利 于 后 续缺 陷 检 出 

5 


4 基于 重 复 子结构 序 列 的缺 陷 提取算 法
 

繼_


图 4 . 1 1

■_
态滤波前后 图像对 比
( c ) 


a)
i ll

晶元明

场成像图


感 ;





d 

晶元 同 态 滤 波效果 图 ;

c ) 

元光照条件不 同 明场成像 图 ;

d) 图 c 同 态 滤 波效果 图

通过 同 态滤波 , 将 多 个 晶 元 图 像进行光 照 不 均 校正 , 并在横 轴 上排列 分割 后 并经 过 



态滤波后得到 的 图像 , 如图 4 . 1 2 所示 



, . c
2 )  (


. C

)  (


- r
j (


. c



N i ma

es

图 4 . 1 2 图 像 序 列 沿横 轴排 列 示 意 图

在后续 的处理 中 , 需 要对该 图像序 列 在横 向 上执行操 作 , 并对序 列 中 部分 图像进行删



除 更新操作 。 考虑 到 算法高效实 时性 , 采 用 合适 的 数据 结 构 存 储 图 像 序 列 十 分 重 要 

这 里采用 链式 存储策 略 在 图像坐标轴上 将 每个坐 标看作独立 的 单元 单独存放




。 , ,

个链表 。 根据不 同 的 将 沿横 轴 排布 的 图 像序 列 对 应 点 的 像 素 值 用 链表 存 储 , 构成

W x // 个链表 。 由 于后续操作可能有频繁的删 除操 作 , 适 合链表 这种 删 除操 作是 0( 1


) 复杂

度的数据结构 存储 。 如图 4 . 1 3 所示 , 用 链表存储 能方便地对 图 像上对应 点 灰度序 列 中 的



某 单元进行删 除



55


浙江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
 


^




Z (
r . c)
f 2

r . c )
f s

r _ c)
乂 

r . c
)  fjj ' c 


 T  V 

n 



^   I 1




乂 厂 C)
 / f
' I

c r c)
f 

 V

d /


^r c)

( )
 :

> .  r
? ( 


图 4 . 1 3 链式存储 坐标删 除节 点 示 意 图

4 .
3 . 2 横 向 统计量计算

对于重 复子结构而言 横轴上每 幅 图 像具有 相 同 的 大小 并且 除缺 陷 区 域外 大部




, , ,

分图像的灰度值相差不大 如 图所示 对链式存储的 图 像序 列 中 的某 点 灰度值在横轴上




。 ,

的 灰度排布可知 , 出 现 的 奇 异 点 往 往是缺 陷 点 或 噪声 。 若要 求解标准 图 作 为 做差模板 , 



需将这些异常 点排除 

0
    

1 1

0 0 



1 ? 

90

”

乜  80 



70

60 

50


奇异点


   
    

4 0

1 2 3 4 5 6 7 8 9  1 

图像卬号

图 4 . 1 4 图 像序 列 中 坐标对应 点 序 列 灰度示 意 图

记随机变 量 x , 有 

4 . 1 9
( 

由 式 (
4 . 1 9

可知 ,
义 表征标准 图 中 坐标为 (
r ,
c) 的像素 点 的灰度值 ,
/ ;

r ,

〇 为 第 /
张重

复子结构 区域图坐标为 的灰度值 在横轴上 可 以把每 个 看作是 个随机变




一 一

。 ,
/X r ,
c)

量 , 则 可计算 出 横 向 平均值和 方差 

5 6


4 基于 重 复 子结 构序 列 的缺 陷 提取算法
 

7(r c )=
Xy r C)
 4 2 0)


: ( 5 ( 

其 中 7X r 表示这 n 张 图 在位置 〇 的 平均 灰度值



c) 〇 ,




2 2

cr r c)=
之 r c) 7 (r c 4 2
 -

 ( ,
  ̄
( 乂 
( ,   , )) (
. 1


n l 

其 中 / (
r ,
c) 看作这 n 张 图 在位置 (
r ,
c) 的 方差 

为 了 求解 最终 的标准 图 , 需 要 求解横 向 统计量 。 计算横 向 统计量 中 存在奇异点 , 且这



些 奇异 点 有 很大概率 是缺 陷 , 因 此在求标准 图 的过程 中 , 需 要把 这些 点剔 除掉 。 对于对应



点 坐 标序 列 中 的 某 点 而言 当 它 从对应 点 链 表 中 剔除时 随 机 变 量 义m 的 标 准 值 和 方 差


, ,

也 随之改动 

记删 除后 的 某

图片为 A , 其 中 e{
H U . .

, 记 删 除 A 后 的 样本平 均 值 为 .



有 

万 =

 你,
  W









4 22)


记删 除 孕 后 的样本方差 为 ¥ (
r ,

〇 , 有 

 ^ 

〇 〇 ir c ) ,  


)

 f〇 (
r > 
c) f (
4 23)



 

把式 (
4 2 2)

带入式 (
4 23 )

, 并进 行整理可 得 


4 24)


j ^
n n
- -

\ 


在计算未删 除 的 方差 时 作 为 中 间 变 量 存储在 电脑 内 存


其 中 ,
' (
r ,


为 各项平 方和 , ,

中 。 换句 话说 , 删 除 图像序 列 中 的 某

幅图像时 , 每个 点 的 方差和 统计量只 需进行


次运

算操作就可更新 , 而 无 需 遍历 所有 图 像 

在图像 中 , 也存在 一

些点 , 介于标准 图 对应 点 的 灰度和 奇异 点 灰度之 间 , 这些点 的灰



度偏移往往是 由 光照造成 的 对于 这 些 点 可 以 进行灰度矫正 若链表 中 某 点 的值 发 生 改




, 。

变 , 即 

5 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位论文 


? /T (
r c), 

 ^ (r ,
c) + a f
l e ,
Z (
4 25)


此时 , 横 向 统计量 也会随之发 生 改变 , 即 尤 的 标准值和 方差 也随 之 改动



。 记灰度矫

正后 的均值为 / 方差为 则有

r c) 〇】 / c) 


l (

f ,

( ,

/a ( ^ c)=
X/ ^ c) + a) =
/ r c) +  4 26)
- -


  .

( (    ( ,  ( 

n  tf  n

2 2 

Z f f r f) Hr + a j)


- - -

( ) ) (


cr

= 

 (
4 27)




将式 (
4 2
. 1

代 入式 (
4 27)

可得 

2a( + a
\a
r, c))
f \ r c) f


, ( 2


=
r c) (
4 28)





同 样地 , 计算灰度矫正 后 的 横 向 统计量 时 , 无 需 遍历 所有 图 像 , 仅 与 之 前计算 的 中 间



变 量和修 改值 的大小有关 

对于 图像上每 个点 而言 在横轴 方 向 求解平 均 值和 方 差 时 相 互 独 立 的 即不同





r ,
c) , ,

的 相对独立 , 因 此可 以 并行 地对所有 的 坐标 (
r, c

进行 统计 量 计 算 。 上述过程通过利 用

GPU 加 速可极大节省 时 间 开销 

4 . 3 . 3 基 于 统计 量 的 自 适应 迭代 标准 图 求解

通过计算横轴上每个 点 的横 向 统计量 , 可 以判断出如 图 4 . 1 4 所示 的 奇 异 点 。 通过前



导步骤 中 的 同 态滤波 已 大幅 降低光照影响 但是 由 于 图 案化 晶 圆 图案复杂 对应 点




, 。 , 同

上不 同 的 图 案 还 是有 定的灰度起伏 在本节提 出 采用 基于统计 量 的双 阈 值筛 出 奇异点


, 

并最终获得标准 图 。 其算法流程 图如 下 

58


4 基于重 复 子结构序 列 的缺陷提取算 法



 

输 入 图像  :

^  ^ 

疋 否 收 敛 ,


序 列 

/  

7 X

x 



否




z
 

 
 




求 解 各 坐 标 建 立 坐 标 对 应 M  — .

第 i个节点是 否

逛 坊 进 衣


 ̄ 一

横 向统计量 横 向存储链 表 '
声 足 筛 选 条件




更 新节点 、

更 新统计量

图 4 . 1 5 基于 统计量 的双 阈 值筛选算 法流程 图



其 中 , 流程 图 中 筛选 条件采用 双 阈 值筛选策略 , 具体判 断条件如 下 



1 .

对于坐标点 (
r ,
C) , 若第 幅 图像 (
中 的 乂 

r ,

) 满足如下条件 

>3 〇
 4 29)

f r c) f r c r c)

( {

i 
,   
, 
) ( ,  ( 

| 

可认为这幅 图像上的点 (
r ,
c) 位于缺陷 区域 内 或为噪点 , 即该点 为 奇异点 。 此时将该点

从对应 点 链表 中 删除 , 并更新该 点 的横 向 统计量 。 横 向 统计量 的更新规则 式 (


4 22)



式 (
4 2 4)

所示 

2 .

对于坐标点 (

% 〇
〇 , 若第 幅图像 z
中 的 / (
r ,
c) 满足如 下条件 


2a r c r c) f r c < 3 a( r c)  4 3 0 )

( , ) / ; ( , 
  { , )

, (

 |
| 

可认为 这幅 图 像上 的 点 (
r5 c

可能 由 于光照 等 因 素 出 现灰度偏移 。 此 时在节 点链表 

修 改该值 , 通过 实验 , 如 下修 改规则 进行线性 灰度拉伸 能更好减少 奇异 点 对标准 图 的



灰度偏移影响 

 

f c )= J r + c) r 4 3
\r c)
/ r
7 c

. 1

,  { ,
 ( ( , ( ,
) ) ( 



其 表示更新后 的 第 幅 图像坐标为 的像 素 点 的 灰度值


中 y ; (
r ,
c) f

r ^) 

通过上述策略 , 不停迭代 的删 除或修 改链表 中 的 节 点 直 至 收敛 , 此 时每个坐标点 上 收



敛的灰度值 / (

% c) 即 为 标准 图 中 坐标为 (
r ,
c) 点 的灰度值 。 在实验 中 , 取 图 像序列 张数 《=7 

记 为 坐标为 (
r ,
c) 的 点 求标准 图过程 中 的 迭 代 次数 , 有 

59


浙江大 学 硕 士 学 位论 文
 

kr ,

= —

 Y
^ 

r c

 (
4 . 3 2


WH

其 中 妒 表示 图 像 的宽 ,
// 表示 图 像的高 ,

^< 为 图 像 的 平 均 迭 代 次数 。 该值越接近 I


说 明 迭代次数对时 间 复 杂度 的影响不大 

H |


 

_
■ l l


_ i
图 像序列 中 帧 通过双 阈 值迭代求得的标准 图



a)

b)

图 4 . 1 6 重 复 子结 构 图 像序 列 中 图 像 与 标准 图 对 比示 意 图

由 图 4 . 1 6 和图 4 . 1 7 可知 , 通过双 阈 值迭代 求解 的标准 图 , 能够满足标准 图 所需 达到



的标准 其 ,
中 图 像序 列 中 图 像所存在 的 随机噪声 已 经去除 

——4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_


.   , mm m m . m m m ,  "  ■  ■  _


,
_
 ■ - 
明 "
 ■ ■ ■  ■
 ■    . .  ■ n .    > n ? — — m  .


_ … -

r =  ==
_


< |

g r
- -

: :
T =


 ^^ ^ * * 
" 1 "
T "

TT T  上
 

3 S
* 1 1
"* """" "

1 '

 ■ " _

SU S 二 :

t  ■ * * * * * ' l
1 


: ? T ?

. ^   T i ^ r t j !



| !


 g
_

" r * , * *  "
r 



, ,  *
7?
i ,


H Bf H  3
 — -
cS

r 7
 .






 u 7 |

 f  i ,

^Tf #WW#
^
M ? *
 l J J
HT H "

4 1 t 
u ' 1

 h
1 J 1


' U I 1


- -

  ? 3  L
 :  j j : ! ;  I       >

n f ■    ■ J n  -  ? —

 

i  I
 I
I I I I I i

■ , _ _  "
” ”
 _ B _
 ”


I I

<  1
1 | 

^
' *  ^ *


83
??7r

 T    ^ 
 ^  ? _T

 

I n  m ^  I
.  ^ m  i  r r  r i !   r

| g l i ?

 * —
V "
3

C * l
l 1 1


— —? ? ? ? ? — m -  —  ■ m  _  


w  ■ 
_

邏,
    


: 说 


a) 重 复 子 结 构 图 像 部 分 区 域 放 大 图 (
b) 标准 图 对应 区 域放大 图

图 4 . 1 7 噪声 放大部 分 图 像与 标准对应 区 域 图 像对 比 示 意 图

4 4 .
基于 差分的双 阈 值分割 与 特征提取

4 4
. . 1 差分双 阈 值分割

通过 4 3 . . 3 节迭代求解标准 图 , 能 够得 到 重 复 子 结 构 区 域差 分模板 。 现只 需 比 对待测



图 案化晶 圆 的重 复子结构 ( 晶元 ) 图像与 标准图之间 的差异 , 通过 图像分割 , 能够将缺 陷



从背景 图 ( 即 图案化 晶 圆 表面蚀刻 电路 图像 ) 中 分离 出 来 。 通 过 提取连通 域 即 可 得到 缺 陷



区 域 的 几何特征和 灰度特征 。 如式 (
4 . 3 3
) 所示 , 通过做差 可 求得 晶 元差 分 图 像序 列 



I =
I l 〇c + /3 4 3 3

 .

一 i std )  ( 

60


4 基于 重 复子结构 序列 的缺陷 提取算法
 

其 中 ,
表示差分图 ,

心 表示第 ? / 个 晶 元检测 区域 , 《 ,
夕 为 线性灰度拉伸 系 数 

得到 差分 图 后 , 为 能完整筛选 出 缺陷 区域 , 采用 双 阈 值分割和滞后判 断来确 定 图像 区



域 。 具体步骤是 

1 .

设定双阈值 7
; ,
和 7
;w , 对于差分图 中 的某个点 (
r ,
c) ,
记该 点 的灰度值 为 g (r ,
c) , 则有若

g(r ,
c) > 7
; ,
, 则 标记该 点 为 分割 出 的 区 域点 集 内 的点若 g ( /% c

< T ;

/ TV

, 贝 !
J 该点不为缺陷

区域 内 的 点 

2 .
迟滞跟踪 。 对于 的点 , 若 该 点 与 之 前标记 的 点 相 邻 , 则 标记该点 , 

则舍弃 

通过上述双 阈 值分割 策 略 , 并利 用 宽度优先搜 索 标记所有缺 陷 连通域 作 为 缺 陷 候 补 



进行后续特征提取 与 筛选 。 如图 4 .
1 8 (

) 所示 , 黄色 圆 圈标注的为 原 图 中 缺陷区域 , 由 图

4 . 1 8

b) 和 图 4 . 1 8

c) 图 可知 , 通过差分 图 和双 阈 值分割 能够筛选 出 图 案化晶 圆 重 复子结构

( 晶 元 ) 中 的缺陷 

| |b

 ■ ■ ■■ HHH 1





缺 陷 标 记 图 (
b) 对 应 区 域 差 分 图 (
C ) 对应 区域二值 图

图 4 . 1 8 复杂 图案 晶 圆 缺 陷 分割 示 意 图

4 4 2 . .

缺 陷连通域特征提取

通过差分 阈 值分割 , 可 以得到 以缺陷 为 前景的二值化 图像 。 此 时在 图 像上使用 搜 索 算



法遍历 遍 即 可得到 所有 的 连通域块 特征提取 的 的 就 是通过 提 取连 通域块 的 几 何特





。 目

征和 灰度特征 , 有助于判 别 是否 为 误判且能更好的判 别缺陷类 型 、 成 因 与 影响 。 常见 的特



征分为 几何特 征和 灰度特征 



几何特征指连通域即缺 陷 点 集 P 中 , 坐标分量 所 包含信息构 成 的 特征 , 在视觉 系 统 中 



直观的感 受就是缺 陷 的形状 。 几何特征包括 了 缺陷 几何形状 的参数信息 。 常见 的 几何特征



有 

面积 如式 4 3 4) 对于 个连通 区域 面积定义 为 区域 的像 素 数

1 .
。 . 


( , ,

6 


斯江大 学硕士 学位论文
 

a r ea  —

[ 1
 (
4 34)



x ,
y )
e 

其 中 (
x ,
_ y) 表示连通域 内 的点 的坐标 

2 .

重心 。 重心 常用 来描述连通域的位置 , 如式 (
4 35 .

) 可计算重心坐标 


P =
r c =

2 r
2 c
 4 3 5

  

( ,
) { 0 0 ) ( 


g g g
^ r c e R  ^ r c e 


 ( ,
) (

其 中 d 表示该 区域的面积 ,




q )
为 重心 的 横纵坐 标 

3 .

矩 。 矩是表征

个 区 域几何特征 的 重 要 参数 , 用 来表征 , 其 中 + g

为 矩的

阶数 。 如式 (
4 3 6)

所示 , 通过坐标参数可 以计算矩 




H



r) c

c) 4 3 6

( ( ( 


pa 〇 0




c )
^ 

其 中 ,


Q ,

。 )
表示连通域的重心坐标 

4 .
宽度 与 高度 。 每个 区 域都有 个 最小 的 竖直外接矩形 , 该矩形 的长和 宽平行于 图像的横

轴和纵轴 。 通过计算这个矩形 的长和 宽 , 就可 以得到 区域的宽度和 高度 



5 .

椭圆度 。 椭 圆 度衡量 与 连 通域具有 相 同 方 向和高宽 比 的椭 圆 的长短轴和方 向 。 对于判



断 连通 域 的 位 姿 十 分有 用 如式 所示 通过 使用 归 化的矩 可 以 计算该椭 圆 的




4 37 .

) ,

长短轴和偏移角 

^
2 2

8( M 20
+ M 0 2
+ ,
y(
A/
2 0

M 02 )
 + 4M




, ,

K n 
= 

2


D ^ =
 8 (
M 2 0
+  M Q2

 y f{
M 2 0

M 0 2 f+  AM
^ )
… ,
4 」 。


 
a ( 

沒 二

0 5a .  t a n2 (
2 A/
j  】

M 0 2

 M 2 〇 

如式 (
4 3 8)

所示 , 通过计算长短轴之 比可 以判 断 区 域的扁 平程度 , 可 用 来描述

个区

域的细长程度 

=
 4

P . 3 8 


K b

周 长 对于 个连通域 周 长即 为 外 围 轮廓 所构 成 的 点 集 的 个 数 如式 所示

6 . 。 , 。 4 3 9)
. 

L =

X  x £ c o n to u r




4 . 3 9



, v )

62


4 基 于 重 复 子 结 构 序 列 的 缺 陷 提 取算 法
 

7 .
最 小 外 接 矩 形 MB R ( )
。 找 到 能够包含 区 域 内 所有 点 的 最 小 外 接 矩 形 , 该矩形不 必 与 图

像 坐 标轴 严 格平行 可 能有 定的转角

, 

灰 度 特征指 连通域 即缺 陷 点 集 P 中 , 灰度分 量 所 包 含信 息 构 成 的 特征 在视 觉 系 统 。 中 



缺 陷 的 明 显 程 度 往 往 与 缺 陷 的 灰度 特 征有 关 。 常 见 的 灰度特征有 

1 .

灰度 最值 。 表示在

个 区域 中 灰度 的 最大值和 最小值 



r '
e) e


4 4 0)


平均灰度 表示 个区域 内 灰度 的平均值 用 来表征平均亮 度


2 .
。 , 

ZS  4 4
=  ̄

g 
 r 〇 (
- 1



a r 


3 .
区 域灰度 方差 。 通过计算 区 域灰度 方差 , 可 以表征

个 区域 内 灰度变化 的激烈程度和

区域 内 纹理的 多 少 将 区 域 内 通过计算得 到 的 灰 度平均 值和 方差 P 作 为 参数建 立 




线 性灰度 值 变 换可 以 补偿亮 度 变 化 , 且标准偏 差 s 还 能够用 来调整分割 阈 值 。 将




区 域 内 的 灰度看作 变量 , 可 以计算 出 它 的 方差 


ZU 

玉 =
) (
4 42)



7 




r 

其 中 , a 表示 区 域 内 点 的 个数 , 即 面积 。
i 表示 区域 内 平均 灰度 

4 .
灰度重心 。 在重 心 时考虑 图 像 的 灰度值 , 能够得到 灰度 中 心 , 表征 图 像 中 高灰度 区域

位置 的 平均位置 。 如式 (
4 43 )

所示 


P =
r c =
^ ^ r
g(r c)
^  cg r c))
 4 43 )


 

, )  , , ( , ( 

g g g
^ r c e R
^ r c eR


( , ) ( , )

其 中 ,

& 表示灰度 中 心 ,


在行方 向 上灰度重心坐标 , c

在列 方 向 上灰度 重 心坐标 

J 表示 连 通域面 积 ,
〇% c〇 表 示 连 通域 内 点 的 坐 标 

5 .
灰度矩 。 在 几何矩 的基础 上加 入灰度特 征 , 可方便地作 为 灰度特征 中 其他特征的 中 间

变量 


Zf r c r r Y (c c r 4 44 )
- - -

 )( 

( ,
0 0 (
P 9 ,


r ,


^R

63



浙江大 学硕士 学位论文


其 中 (

。 ,
^ ) 表示连通域 的 重心 坐标 ,
/ (r ,
c) 表示位于坐标 (
r ,
c) 点 的 灰度值 

除 上述特征外 通过实验本文还定义 种 对 比 度特征可 以 很好描 述缺陷 信 息 其定




, 了 ,

义如下式 

fo r egr o un d  ba c kgr o u n d  ,
.  

Co n tr as t
= 

 (
4 45 )


L e v el

式 子计算 出 缺 陷 区 域 的平均 灰度值 与 背景 区 域 的平均 灰度值 的差 并进行 归 化 其 




背景 区 域定义为 缺 陷 区域外 定像素宽度 的邻域范 围 变量可 以 表征缺 陷 的 显著




程度 。 对 < 1 , 且该值越接近 1 , 代 表缺 陷 越 明 显 

下表展示 了 识别 出 的 缺 陷 的 部 分特征参数 

表 4 2

缺 陷特征参数表

缺 陷 序 号 重 心 坐 标 面 积 平 均 灰 度 长 宽 比 对 比 度


 (
3 04 2 9 7 , )  1 2  1 84  1 . 4 0 3 0 6 3 2

 .


 (
28 1 3 ,
6 9 8 7)  2 3 1 57 2 . 1 94 0 . 534


 (
4 1 77 5 8 0,

)  9 2 2 6 1 . 05 1 0 . 70 


 (
37 9 1

6 64 8
) 4 1  20  5 1 . 3 84 0 . 8 1 

4 5 .
本章小结

本章 具体介绍 了 明 暗场结 合多 扫 描 方式 检测 系 统 图 像处理算法部 分 。 首先通过频域变



换 , 具体求解 晶 元矩形 区域偏 转角 度 , 利 用 仿射变 换将其校正 回 竖 直 方 向 ; 其次利 用 基于



形状 的 模板 匹 配 , 获 取 毎个 重 复 子 结构 矩形 区 域 的 坐 标 等 信 息 , 将其切割 为 重 复 子结构 图

像序 列 ; 然 后 利 用 本 文创 新提 出 地基 于 统 计 量 的 迭 代 求 标 准 图 算 法 求得 重 复 子 结 构 区 域标

准图像 ; 最终利 用 标准 图 像 与 待测 晶 元 图像 求差 , 利 用 双 阈 值分割得到 缺 陷连通域并获 得



连 通 域 特 征信 息 

64


5 基 于 明 暗场的 多扫 描方式 图 案化 晶 圆检测 实验
 

5 基于 明 暗场 的 多 扫 描方式 图案化 晶 圆 检测 实验

本章 将通过具体实验利 用 第 3 章 介绍 装 置得 到 明 暗场 成像结 合不 同 扫 描方式 的 晶 圆



缺陷 图像 , 并 同 时通过 第 四 章提 出 的缺 陷提取算 法 , 得 到缺 陷 的具体位置 与 特征信息 , 



证本文提 出 算法 的 可行性 。 图 5 . 1 为 图 案化 晶 圆 祥 品 实物图 , 能够很直观地看 出 晶 圆 表 面



有 重 复 的 矩形 区 域 , 此即为 晶元 。 多 扫描方式 明 暗场检测装置的 目 的 即 为 检 出 每个 晶 元 区



域的缺陷 

L J


5 . 1 被测 图案化 晶 圆 样 品 实 物图

5 . 1
实验 系 统硬件布局

5 . 1 . 1
基于 点 扫 描 暗场成 像 系 统硬件布局

本文 3 . 1 . 1 中 已 将点扫描 图案化 晶 圆 暗场成 像结构示 意 图给 出 , 根据 图 3 . 3 搭建 了 



图 5 . 2 所示点扫 描暗场实验装置 ( 图 中 祥品 未放入 ) 



65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位论文

pmt

照明

H PV 


图 5 . 2 点扫描暗场成像装置实物 图

图 案化晶 圆 点 扫描暗场成 像装置可 以分为 以 下几个模块 



1 .

照 明 与 探测 模块 。 光源采用 激光照 明 ,
配备准直 聚焦透镜组 , 使其在被测 晶 圆 样 品 

面 上呈 明 亮 光斑 激光 为 光纤耦合激光光源 , , 中 心 波长 4 0 5? m , 光谱 范 围 3 95

4 1


输出功率 6 0m . F ; 激光输 出 准直镜头采用 光纤输 出 准直镜头 ; 激光斜入射 天顶 角 为



° ° °
反射 光反射角 为
°
45 , 方位角 为 1 8 0 ,
45 , 方位角 为 0 。 散射光 收集器采用 精 密 加


°
透镜组 收集天顶角 为
°
工的 ,
0 到 25 之 间 的 散射光使激光照射表 面光斑与 PM T 共轭 

PMT 配备放大器作 为 散射光接 收器组 , 能满足灵敏度 、 低噪声 要求 。 采用 高传输数据



采集卡 能实 时将 PM T 采集 到 的模拟信号转 为 数 字 信号 并存储 与 计算机 内 , 其采样频



率 峰值 为 ] 0 M/ /r , 实验 中 取 2 MH r 

2 .

平移传动控制 模块 。 平 面 二 维直 线 导轨 与 旋转 直 驱 电机构 成 检测 系 统运动 模块 , 位于



整个检测 系 统底部 , 固 定 在水平大理石基板上保持其稳定 。 被测 图案化 晶 圆 通过夹持



机构 固 定于旋转 台 上 , 旋转 台 固 定于二 维平移平 台 ; 旋转 台 使用 DD 马 迖 , 实验 中 



速为 8 ;r rad/S ; 将照 明 模块 与 探测模块捆绑于 z 轴平 台 , 通过计算机控制 对焦距离 实现



精准对焦 

5 . L2 基于线扫描明 暗场成像系 统硬件布局



66


5 基于 明 暗场 的 多 扫 描 方式 图 案化 晶 圆 检测实验
 

本文 3 . 2 2 .
中 已 将线扫描 图案化 晶 圆 暗场成像结构示 意 图 给 出 。 根据 图 3 . 3 搭建 了 

图 5 . 3 示点扫描暗场实验装置 

m |



a)
 (
b)
 (
c)

图 5 . 3 线扫描配件实物演示 图

图 案化 晶 圆 线扫描 暗场成像装置分为 以 下几个模块 



1 .

成 像模块 。 相 机选用 高 端 线 阵相 机 。 该相机基 于 CMOS 线扫描传 感器技术 , 分辨率为



1 6 3 84 x 1 , 像元尺寸 为 3 . 5 // m x 3 . 5 /^ n , 最大行频为 7 1 kH z ; 镜头选用 大恒定制 线扫相



机镜头 , 分辨 率 为 1 6k ,
实验 中 镜头放大倍率为 0 73

倍 ; 光 源采用 定 制 线 性 光 源 

2 .

移 动 控 制 处理模块 。 采用 定制直线导轨 , 能达到 定 位精度 为 2


/^ m


5 . 1 . 3 基于 面 阵 的 明 暗场成 像 系 统硬件布 局

上文 3 . 3 . 2 节 中 介绍 了 基于面 阵的 图案化 晶 圆 暗场检测 装置 图 ,


5 4 .
展示 了 其实物 图 

基于 面 阵 的 暗 场检测 装置 分 为 两 个模块 

1 .

散射光检测 模块 。 照明部分 由 环形光源进行照 明 , 为 自 行设计 的 多 束均 勻 环形光照 明



光源 ; 图 像传感 器为 面 阵 CMO S 传感器 , 像素尺寸 为 2 5 // m x 2 5 // m


. .
, 分辨率 为

5 1 2 0 ( // ) x 5 1 20( F) ; 镜头为 变 焦距镜头 变 倍 范 围 为 ,


0 7 8x


9 . 7 x ,
工 作距离 为 52wm 

2 . 三维运动控制 模块 。 分为 对样 品 进行蛇 形 扫 描 的 二 维移动导轨 以 及用 于变 焦后对



焦的 Z 向 导轨 , 定位精度 为 3 // W ; 调 平机构 用 作 测 量 初 始 阶段 待测 图 案 化 晶 圆 样 品 的

调平 

67


浙 江大 学 硕 士 学 位论 文
 

MB


s ^ l l g

⑷ (
b)

图 5 4

面 阵暗场成像装置 图 (
a) 内 部结构实物 图 (
b) 整机实物 图

图 5 . 5 为 面 阵 明 场成像装置 图 。 图 中 所用 器材 为 O l
y mp u s 显微镜 DP27 , 该显微镜传

感器为 CCD 传感器 , 像元尺寸为 3 . 4 5 / ^^ 3 . 4 5 /^ , 分辨率为 2 448 x 1 920 像素 。 物镜最高



可选放大倍数为 l 〇〇 x 

^ 

C C D

图 5 . 5 面阵明场成像装置 图

68


5 基于 明 暗场 的 多 扫描方式 图 案 化 晶 圆 检测实验
 

5 2 .

图 案 化 晶 圆 多 扫 描方式 明 暗场 图 像缺 陷 提取实 验

5 2
. .
1 基于统计量双 阈 值缺 陷 定位算 法验证 实验

如图 5 . 1 所示 , 晶 圆 上 由 重 复 图 案 的 子 结 构 单 元构 成 。 不论采用 何种扫 描方式 , 晶 圆



缺陷的检 出 算法的核心思路为 :
首先 , 校正偏移角 度使重 复 子结 构 矩 阵 区域 与 图 像坐标 轴

平行 并以其 中 块重 复 子结构 区域作 为 模板切 割 出 所有 晶 元 区域 其次 利 用 基于统计




, ; ,

量双 阈 值迭代算法计算 出 标准 图 ; 最后 , 利 用 标准 图做差拉伸缺 陷对 比度 。 本节 也将从这



三个步 骤验证 多 扫描 方式 明 暗场 晶 圆 检测 的可行性 



如图 5 . 6 所示 , 通过 4 . 1 介绍 的基于频谱 的 晶 圆 角 度校正算法 , 能够将通过 多 扫描方



式 明 暗场成像获取的 图 像 中 的 重 复 子结 构 矩形 区 域校正 回 与 图 像坐标轴 相 平行 的 位置 。 



图可 以看 出 , 重 复 子结 构 区 域 内 含许 多 直 线特征 , 不论何种 成 像 方式 , 都可 以利 用 这个特



点进行角 度校正 。 实验 中 取校正 区 域矩形大小 ROI 为 1 600( ^ x 900 (


7/ ;
) , 单帧 图像在 以

C ++ 以 及 OpenCV 库 支 持 的 程 序 子 模 块 中 运 行 平 均 耗 时 为 0 0 . 1 46s 

mm  —  mmm  :wm


■■■ _ 幽



  



^= 6 9 5

°
n m T i n n 
U  9 \ 

 9 68.


°

矫 正 3 r  A M 。 卜  1 78

0 

 0 73





5 -4

角 度 图 示 




a )  (
b )  (
c )  (
d)  (
e)

图 5 . 6 角 度校正示意 图 (

) 点扫描暗场 (
b) 线扫描暗场 (
c) 面阵暗场 (
d) 线扫描明场 (
e) 面阵明



由 本文 4 2 .
节可知 , 通过 图 像校正 , 重 复 子 结 构 矩形 区 域 与 图 像 坐 标轴 平行 。 此 时选

取其 中

块矩形 区域作为 模板 可 匹 配 出 所有 晶 元 区 域 。 为 评 价模板 匹 配切 割 得到 的 区 域效



果 , 定义切 割 度量 0 来衡量切割 效果 

69


浙江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
 

a 
上总 (
5 . 1


w h

其 中 a 表示横 . 向 矩形 匹配程度 ,
込 表示纵 向 矩形 匹配程度 , 为横 向切割 区域与模

板亚像 素 差 ,
灿 为 纵 向 切 割 区 域与 模板亚像 素 差 , W 为 模板宽度 ,
A 为 模板长度 

为 能准确 定量衡量 匹 配效果 , 式 (


5 . 1

单位均 为 亚像 素 。 实验 中 通过对重 复 子结构 区域

进行边缘检测 , 并利用 二 次插值 法取极值 点 坐标作 为 亚像 素 边缘 。 以线扫描明 场成像为例 



实验 中 所 匹 配重 复子结构数量为 1 6 , 横 向 矩形 匹 配程度均值 & w

 2 346 x
. I ( T , 纵 向 矩形

匹 配程度均值 色 =
1 . 989 x 1 0 ' 由 于 么 与 包 的值都极小 , 可 以判 断 匹 配算法效果 良好 

能切割 出 相 同 大小 的 重 复 子结 构矩形 区 域 

如图 5 . 7 、 图 5 . 8 所示 , 通过本文 4 3 .

介绍 的对 图 像序列 求标准 图 算法 , 可得到如 图



示标准 图 。 标准 图 可理解 为 图像序列 中 的 最大公共部分 , 其不 含缺 陷 不 含噪 点 , 通过求解



标准图 , 对于后续做差 求缺陷十分必要 




 H 


重 复 子结触 场 酿賴

图 5 . 7 暗场图像标准 图求解示意 图

能 够从 图 像上很直 观 的 看 出 缺 陷 即 为 图 像序 列 中 某 帧 图 像 与 标准 图 的差异部 分 


此标准 图 求解十分重要 , 若标准图 自 身 带缺陷 , 反而 会 将缺 陷 误认 为 背 景 , 造成其余晶元



图 像误判 缺 陷 , 因 此通 常增 加 重 复子结构 图 像序列 W 能 降低标准 图 求解错误风险 。 标准 图



求解 还 具有 离 线 性 质 只 需 求解 次标准 图 对于 晶 圆 上 的 所有 重 复 子 结 构 区 域都可



, ,

用 此标准 图 作 为 对照 

70


5 基于 明 暗场 的 多扫描方式 图 案化 晶 圆 检测实验
 

M HH  j



 

Wm


重 复子 结构 明场 图像序列

图 5 . 8 明 场 图 像标准 图 求解示 意 图

在实验 中 , 求标准 图 的 重 复 子结构 序列 图像数 目 # 



 7 。 由 式 (
4 . 3 2

可知 , 可用 平均 迭

代次数 衡量算法迭代效率 。 表 5 . 1 为 实验 中 不 同 成 像方式平均 迭代次数 , 该系 数与 图



像序 列 中 同 坐标对应奇异点差值有 关



表 5 . 1 不 同 扫描方式平均迭代次数

扫 描 方 式 点 扫 描 暗 场 线 扫 描 暗 场 线 扫 描 明 场 面 阵 暗 场 面 阵 明 场

7 1 . 049  1 . 052  1 . 1 94  1 . 094  1 . 23 




fi  r 


求得标准 图 目 的 为 使 所有 重 复 子 结 构 区 域 的 缺 陷 能 够 从 背 景 中 区分出来 , 也就是说标



准 图 所得 图 像 即 为 背景 图 像 通过计算机将缺 陷 图 像从 背景 图 像分离 , 出 来 。 如图 5 . 9 所示 

通过将 图 像序 列 中 的每 帧 图像与 标准 图做差 通过放缩拉伸 图像对 比度 从图像 中 可以




, 。

看出 , 经过标准 图做差求解 , 缺 陷 的对 比度得到 明 显提升 , 能 够很 容 易 的 从 背 景 中 区 分 出



H U _調

  

議 

— —

_■■■■

 (
a )  (
b )  (
c )  (
d )  (
e 

图 5 . 9 对 比度拉伸示意 图 (

) 点 扫描暗场 (
b) 线扫描暗场




面 阵暗场 (
d) 线扫描明场 (


面阵明场

7 


浙江大 学 硕 士 学 位论文
 

通过上述步骤 , 验证 了 本文提 出 的 基 于统计量 的 迭代 求标准 图 算法通过求差值 图 能够



拉伸缺陷对 比度 。 本文 4 3 3
. .
中 介绍 了 图 像 分割 的 具体算 法 , 对于不 同 成像方式 , 需 要标

定不 同 的参数 , 具体 阈 值如 下表所示 

表 5 . 2 不 同 扫描方式双 阈 值取值

扫 描 方 式 点 扫 描 暗 场 线 扫 描 暗 场 线 扫 描 明 场 面 阵 暗 场 面 阵 明 场



l ow ,

h i
)  (
24 47)
,  (
3 5 ,
7 1
)  (
1 08 ,
1 57
)  (
42 ,
82)  (
1 1 4 ,
1 63 

通 过双 阈 值分割 与 特征提取 , 能够得到 每个疑似缺陷连通块 的 几何特征和 灰度特征 



最终通过特征筛 选定位 出 缺 陷并定位其位置信息 。 图 5 . 1 0 给 出 了 不 同 扫描方式缺陷标注



示意图像 , 通过 实验获 得 毎个疑似缺 陷 的特征信 息 , 验证 了 本文 提 出 的 缺 陷检测装置 与 算



法 能够有 效识别 出 图案化 晶 圆 上 的缺 陷 



■■■■■

 (
a )  (
b )  (
c)  (
d )  (
e 

图 5 .
1 0 图案化晶 圆 缺陷检 出 示意图 (
a) 点扫描暗场 (
b) 线扫描暗场




面 阵暗场 (
d) 线扫描明场 (


面阵明场

通过实验 , 验证 了 无论哪种 成像方式 , 本文提 出 的缺 陷 检测算法有效 。 表 5 . 3 给 出 了



图 5 . 1 0 中 对应 缺 陷 的部 分特征 向 量 , 其 中 将被检 晶 圆 中 重 复子结 构序列 自 上而下 , 自 



向 右编 号 即 为 晶 元编 号 。 通过这些参数 , 能很好 的描述缺 陷特征 , 判 断其缺 陷类 型 



表 5 . 3 缺 陷特征提取参数表

缺 陷 序 号 面 积 像 素 数 ( ) 长 宽 比 对 比 度 所 属 晶 元 编 号


a)  2 0 6 5 4 6 0 . . 3 9 9


b)  1 7  1 .
1 6 0 . 89 5


c )  3 5  1 . 76 0 . 44 4


d)  5 3 7 . 2 1 0 . 86 3


e)  1 24  1 . 27 0 . 6 1  1 

72


5 基于 明 暗场 的 多 扫 描 方式 图 案化 晶 圆 检测 实验
 

5 2 2
. .
不 同 成 像方式检测 系 统性 能研 究

衡量 图 案化 晶 圆 检测装置系 统性 能有 三个指标 , 即吞吐量 、 检测精度和 准确 率 。 图 



化 晶 圆 检测 系 统的 吞吐量指 定时间 内 能检 出 的 晶 圆 数量 这个指标衡量 晶 圆 检测 时 间




, 了

效率 , 本节 中 以 扫描

个重复子结构 ( 晶元 ) 区域所 需 时 间 ?
^ 来表征吞吐量 ; 检测精度指

检测 系 统最小 检 出 晶 圆 缺陷尺寸 , 由 于摩尔定律 , 半导体 1 C 制 造业制 程越 来越先进 , 



陷 可 能 极其 细 微至 几 个纳 米 量 级 , 因 此 检测 精度 体现 了 图 案化 晶 圆 检测 系 统 的先进 程度 

本节 中 用 图 像最小 可 分辨 实 物 距 离 表征 ; 准确率 , 衡量检测 系 统对于缺 陷 的 敏感 程度 



与 图 像成像质 量和算法稳定性相 关 , 本节 中 准确 率 定义如 下 式 




 (
5 2)


t o ta l

上式 中 J cc 为 准确 率 , 表示漏检数 目 ,
o v e rf
c7/ 表 示过杀数 目 ,
ot
t o/ 表示缺 陷 总

数 

表 5 4 .
比较 了 不 同 成像方式 图 案化 晶 圆 检测 系 统各项指标 。 其 中 由 于 点 扫 描 暗场检测

装置为 螺旋线扫 描 , 因 此表格 中 点 扫 描 暗场 装 置 k 是经过 换算 的 , 换算规则 为




表示扫 描整个 晶 圆 所 需 时 间 ,
% 表示

个 晶 圆 所包含重 复子结构个

数 。 实验 中 每个重 复子结构 ( 晶元 ) 大小为 23 6 ww x


. l 6 4wm



表 5 4

不 同 成 像 方式 晶 圆 缺 陷检测 系 统指标

成 像 方 式  点 扫 暗 场 线 扫 暗 场 线 扫 明 场 面 阵 暗 场 面 阵 明 场


D i e  1 7 1 . 4 s 8 9 s 8 9 s 2 4 8 3 s 4 3 2 . . . . 1 

8d  4 6 .
// w 7 . 3 // m  5 3 7 nm  3 4 9 nm

A c c  6 7 % 7 4 % 8 2 %  8 6 % 9 1 

通过表格可 以 看 出 , 吞吐量 与 检测 精度相 互 制 约 。 对于 同 样靶面尺寸 的 图像传感器 



若检测精度 高 , 意 味着 检测 视 场 范 围 缩小 , 导致扫 描 这个 区 域 的 时 间 增 加 。 因此 , 不 同 

描方式对吞吐量 和 检测精度各有侧 重 , 在实 际 生产过程 中 可 根据 生 产 要 求 选择 合适 的 成 像



方式 

73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位论 文
 

由 于本文提 出 的算 法对于 每个像 素 点 而 言在横轴 上都是相 互 独立 的 , 所 以 可 以 并行计



算 从 而 通 过 GPU 进 行 加 速 。 该算 法可与基于小波变 换的求标准 图算法作为 比 较 , 采用 的



电脑 C PU 为 I 7

9 700 K ,
G P U 为 RTX -

2060 , 比 较 结 果如 下表所示 

表 5 . 5 算法 比对结果表

检 测 方 式 检 测 晶 元 数 目 检 出 缺 陷 个 数 漏 检 过 杀 算 法 耗 时

 /

小 波 变 换 2 8 0 2 9 4 8 0 / 4 2 1 034 9s

 .

本 文 算 法 2 8 0 3 03 7 1 / 26 7 1 2 4s
. 

人 工 精 细 比 对 2 8 0 2 7 4

由 表 5 . 5 可 以看 出 , 本文 提 出 算法在时 间 效率上超过 了 小波变换算法 , 原 因是因为本



文 提 出 的 基 于 重 复 子结构 序 列 的缺 陷 提取算法 中 , 标准图求解各个像素 互相独立可 以并行



求解 , 这个特质 能充分利用 GPU 图 像加速 的特 点 , 利用 OpenCV 库 中 GPU 加速函数 , 



少 了 程序运行 时 间 

5 . 3 点 扫 描 暗场 成 像 扇 形 暗 区 图 像 分析

如图 5 . 1 ]
所示 , 在第 3 . 1 节 中 介绍 的 点扫描 成像过程 中 , 会出现图 中 扇 形暗 区情况 

并且 同 时存在多 个扇 形暗 区 。 本节 将对这种 现 象进行研 究并给 出 解释 



■ P9



a) 点 扫 描 暗 场 图 像 (
b) 扇 形暗区示意 图

图 5 . 1 1
点扫描暗场成像扇 形暗 区示 意 图

点 扫 描 暗场成像装置 图 像 传 感器选用 的 PMT , 将 收集到 的光信号转化为 电压 , 并利用



点扫描 重构算 法进行 图 像 重构 。 出 现暗区 的直接原 因 为 PMT 没有 收集 到 光信号 或 光信号



弱 , 造成读 出 电 压值太低 , 重构 图 像 时对应 的 灰度值低 



74


5 基于 明 暗场的 多 扫 描方式 图 案化 晶 圆 检测实验
 

图 5 . 1 2 为 PMT 收集不 到 光信号或光信号 弱 时 的装置情形 。 由 图可 以 看出 , 晶 圆 在旋



转过程 中 出 现 了 摆动 , 此时晶 圆 中 心 仍与旋转轴 中 心 重合 。 设旋转轴 转动 角 速度 为 ? , 



移平 台 移动速度 为 V 。 图 中 为 f 时刻 重 复 子结 构 矩形 区 域边界线 与 水平轴 之 间 的夹 角 



初始 时 如 =
0 , 在 t 时刻 , 有 如 =
A 点为 PMT 光轴 与 Z 时刻 晶 圆 表面交点 ,
B 点为

^ 时刻 激光光斑在 晶 圆 表面 的位置

dea u a t i o n
I l s i t
T i l t s i t u at on
i 

田
。 MT 。 MT


中 
 Ax i s  of r otat i on 

L as er  L a s er  A  Ax

 i
i s  of  ro t a t i on


  Re f

i  i

le c t ed

L l gh
/


R e le c
f t ed
 
I nc d e ni t
  L i
gh

 I nc d
i en t   /

图 5 . 1 2 点扫描装置扇 形暗 区情况示 意 图

通过 图 5 . 1 2 可 以 解释扇 形 暗 区 出 现的原 因 

首先 , 出 现暗区的原 因 是 由 于 当 晶 圆 出 现倾斜 时 , 激光 发射模块形成 的 光斑 中 心 B 不



在 PMT 光轴上 , 并且 PM T 光轴与 晶 圆 表面交点 A 此时不与 PMT 光信 号 收集 点 关 于透镜



组共轭 , 由 于激光平行度很 高 ,
A 点 的 光强低 , 并且 由 于倾斜导致 A 点 关于透镜像 点 不在

PMT 光信号 收集点 上 , 使得 PM T 收集到 的光 学信号很弱 



其次 , 如图 5 . 1 3 所不 , 设 表不 当 晶 圆 旋转时 t 时刻 晶 圆 所在平面 与初始状 态 晶 圆



所在平面所称夹 角 , 表征 了 晶 圆 的倾斜程度 。 随着 晶 圆 表面 的螺旋线扫描进行 , 在 ? 时刻 



有 =
仞 " =
2 灸 7T +
々 , 其 中 众 表示旋转轴旋转 圈 数 ,
々 为 倾斜轴线 方位角 。 记 ( 9


六 (
&〇 

如图 5 . 1 3

a) 示 ,
必 是关于 而 的连续 函 数 。 在

定的角度范 围 内 , 当 不为 0 时 , 由 上文

分析可知 ,
PM T 采集光 强序列 中 该 点 信号很弱 , 在 同

个周 期 内 ,
0 * 0 的 点对应 为



角 度范围的加 , 体现在 图 像上 为 低 灰度值 圆 弧 点 集 合 。 且 由于 A 函数为周期 函 数 , 随着转



轴 不停转动 , 这些不 同 周 期 的 圆 弧叠加 最终形 成 扇 形 暗 区 



75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位论文
 

区 
e


出 现暗
j

£
 \   \
  S 

   

 -  

?  

^ "



j 1

Sa  2牙 4 ;r

e


£
^  ̄
 ̄  ̄  ̄  


\ \  \



V ^

 .

旋转周 期


a) 校正前 角 度 变 化 (
b) 校正后 角 度变化

图 5 . 1 3 扇 形状 暗 区 分析 图

通过实验得知 , 当 吟 |
< £ 时 , 不会出现暗区 , 其 中 e 为

极小量 。 如图 5 . 1 3

b) 所示 

可 以 通过 改进 自 旋装置 , 使其摆 动小 于 避免 出 现扇 形暗区状况 



如图 5 . 1 4 所示 , 通过将摆动角 度 约束在小于 f 的范围 内 , 最终可 实现 摆动 近似 平



稳 , 实现无暗 区 成像 

5 . 4 本章小结


■ ■

 (


校 正 前 点 扫 描 图 像

图 5 . 1 4

校正前后 点扫 描 图 像对 比 图



b) 校正 后点 扫 描 图 

本章 通过具体实 验对本文提 出 的 多 扫 描 方式 明 暗场 晶 圆 检测 装置和算法进行验证 。 



先搭建 了 不 同 扫 描方式的 实验装置 , 对具体 系 统布 局 、 硬件参数进行 了 介绍 ; 其次通过实



验证 明 了 本文提 出 晶 圆 检测算法 能有 效检测 出 晶 圆 中 的 细 微缺 陷 , 并对不 同 扫描方式 明 暗




76



5 基于 明 暗场 的 多 扫描方式 图 案化 晶 圆 检测 实验


场成 像装置性 能指标进行横 向 比 较 , 并将本文 创 新 提 出 的 基 于 统 计 量 迭 代 求标准 图 算 法 与



二 维小 波 变换求标准 图 算 法进行 性 能对 比 ; 最后针对 点 扫 描 暗场 实 验过程 中 出 现的扇形暗



区 , 从 光 学 机械 层 面 给 出 分析解 释并校正 

77



浙江大 学硕 士 学位论文 

6 总 结 与 展望

6 . 1 本文工作 总 结

半导体产 业为 现 代 电 子信 息 产 业 的 基础 , 与 国 家 的高新科技水平息 息 相 关 , 整个产业



上下游分工 明 确 , 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 。 由 于我 国半导体产业起步 晚 , 半导体市场被 国 际



巨头垄断 , 在晶 圆制造工艺上 , 缺少 高 端技术人才 , 资 金投入不足 , 国 际上对 中 国 封锁 等




“ ”
因 素 导致 我 国 半导体行业较为 落后 。 但近年来西方 国 家 以 国 家安 全为 名 借 科技战 打击


“ ”
中 国 高 科技产业 , 在许 多 核心领域被 卡脖子 , 因 此 掌 握半导体产 业核 心技 术对 我 国 发

展至关重要 其 中 晶 圆 检测 在半导体 生产环 节 中 为 十分重要不可替代 环 直接影响 




。 , 了

商半导体芯片 的 良率 。 本文 以 此 为 背 景 提 出 了

种 基于 多 扫 描方式 明 暗场结 合 的 图案化 晶



圆 检测系 统 , 具体工作如下 

对缺 陷检测 技 术和 发展路线进行 调 研 , 总结研究 了 目 前国 内 外晶 圆 检测路线 与 方法 



对厂 商制 作 图案化 晶 圆 所需 工艺流程进行探 究 , 并 深入 了 解 各个环 节 可 能 引 入 的 缺 陷 类 型 



针对 性地 将缺 陷 依据不 同 标准分类 。 从理论角 度 , 对 图案化 晶 圆 中 的蚀刻 图案抽象 , 将复



杂 图 像看作是细 微线 段矢 量 的 叠加 并据此利 用 双 。 向 反射分布 函 数 B RD F 和 R ay l ei


gh

R i ce

矢 量 散射理论 深入分 析 图 案化 晶 圆 表 面 散射场 , 探讨 了 不 同 宽度 、 长度 、 深度和 方位角 的



细 微线 段 矢量和 光 线 入射 角 对散射场 的 影 响 

对基于 点 扫 描 、 线扫描 、 面 阵与 明 暗成像方式结合的成像系 统 ( MP WD S ) 进行深入



研究 。 分别 设计 了 基 于 点 扫 描 的 暗场成 像装置 , 并对 点 扫描路线进行路径规划 , 同 时对螺



旋 线 扫 描 方 式 下 的 坐标 推导进行 计算 以 便后续 图 像 重 构 ; 对线扫 描成像模型 进行研究 , 



线 扫 模 型 为 基础 设计 了 基于线扫 描 的 明 暗场成像装置 , 并根据线扫相机 的行频约束推导 



扫 描速率和 行频 的 关 系 , 进行 了 理论效率分析 ; 研究 了 面 阵模 型 成像原理 , 据此设计 了 



于面阵的 明 暗场成像装置 , 并对面 阵装置对 图案化 晶 圆 扫 描路径 进行规划 , 从无遗漏角 度



计算 了 理论上扫 描整个 晶 元所需 时 间 



根据本文提 出 的 晶 圆 检测装置所获取 的 图像 , 针对性地提 出 了 基于重复子结构序列 的



缺 陷 提取算法 ( R S S D EA ) 。 该算 法通过角 度校正 、 切割重复子结构 区域 、 标准 图获取和特



征提取 四 个步骤来获取缺 陷 的位置和信 息 利 用 所拍 摄 的 图 像具有 许 多 重 复 结 构 区 域这




性质 , 创 新 地提 出 了 基于 统计量 的 迭 代 求标准 图 算法 , 能够 以 较低 的 时 间 复杂度得到 精准



78


6 总 结 与展望
 

的无噪声 无偏移标准 图 。 并 最终利 用 标准 图 通 过差 分双 阈 值分割 得 到 缺 陷 连通域进行 后续



特征提取 

对 本文提 出 的 多 扫 描 方式 明 暗 场 晶 圆 检测 装置 和 算 法进行 了 实 验验证 。 搭建 了 多 扫描



方 式 明 暗 场 结 合缺 陷 装 置 , 利 用 本文 提 出 的 缺 陷 检 测 算 法对 图 案化 晶 圆 中 的 细 微缺 陷 进 行

检测 。 对 不 同 扫 描方式 明 暗场成 像装置 的 性 能指标进行横 向 比 较 , 对本文创 新提 出 的基 于



统 计量 迭 代 求 标准 图 算 法 与 前 人 提 出 的 二 维 小 波 变 换求标 准 图 算 法 在 时 间 效 率 上进 行 纵

向 比较 , 验证 了 本文提 出 算 法 的 可 行 性 。 针对 点 扫 描 暗场实 验过 程 中 出 现的扇形暗区 , 



光 学 机械 多 角 度 入手 进行 研 究 , 并 最终给 出 解释 并校正 

6 2 .
未来工作展望

本 文 通 过 对 图 案 化 晶 圆 表 面 蚀 刻 图 案 进 行 细 微线 段 矢 量 抽 象 , 探 讨 其表 面 散射场分 布

并 以 此 为 理论基础 提 出 , 了 基于 明 暗场 的 多 扫 描方 式 图 案化 晶 圆 检测 系 统 通 过 实 验证 明 。 

依据 本文构 建 的 晶 圆 缺 陷检测 系 统 能 实现 晶 圆 上 细 微缺 陷 的 检 测 , 但 系 统仍有 许 多 可 改进



的地方 , 主 要 包括 以 下几 点 

1 .
特殊 区 域 内 缺陷 。 对于 复杂 图 案缺 陷检测 , 本身 所 成 像 中 图 案 就 有 灰 度 的 起 伏 变

化 。 在所成 图像 中 某 些灰度值 与 缺 陷类似 的 区域 , 缺 陷往往在后续 图像处理 中 无法判 别是



缺 陷 本身 还是蚀 刻 图案 且 这些缺 陷在 图像上 的 表征往 往是 到 两个像素 的偏差 无法通




。 ,

过设 定 阈 值将其 筛 选 出 来 。 因 此 , 在后续的工作 中 , 尝试使用 更 高精 度 的 相 机和 多 位姿 角



度拍 摄来 解 决这个 问 题 

2 .
点 扫 描成像 背景 噪声 强 。 在基于 点扫 描 的 暗场成像实验 中 , 最终 所 成 图 像 背 景 嗓声

国强 。 这是 由 于 PM T 的 高 灵敏度对任何细 微 的光 强 变 化 都 十 分敏 感 。 由 于 点 扫 描装置检

测 时是个动 态 的过程 , 在这过程 中 环境 、 运动 机构 等 因 素 会影响采集过程 中 PMT 所得 电



压值 , 并最终导致背景噪声 过强 。 因此 , 在后续过程 中 可 从机构 入 手 , 如采取更加 精 密 的



转动装置 、 平移装置和承 载装置 , 保 证 检测 过 程 中 不 会 由 于 晶 圆 处 于 旋 转 平移运 动 导 致 图



像质量不高 

检测 速度 与 精度有 待进 步提升 本文提 出 的 图 案化 晶 圆 缺 陷检测 系 统 已被实验




3 . 。

证实有效 但 是其检测精度 与吞吐 量 能有进 步提升 空 间 前采取 的 多 种 成像方式 在 时




, 。 目

间 效 率上 还是无 法满足工业 实 时性 要 求 , 且 国 外先 进检测 设备检测 精度 已 达到 几 个纳 米量



79



浙江 大 学硕 士 学 位论文 

级 在吞吐量和 检测 精度 两 个指标上 与 国 外先进厂 商 存 在较大差距 因 此有必要进行进 




步研究 , 从成像装置和 成 像算法入手 , 利 用 先 进 技 术提 升 吞吐 量 和 检测 精度 



80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 T ur e k F M a c h  .  i n e vi s i o n
  f u nd a m e n t a l s , 
H ow  t o  m ak e  r o b o t s  s e e [ J] .  NA S A Te c h B r
i e fs  
, 
20 1 1


35 6 : 60

62 

( )


 M c Mu an D S c a nn i n g  e l e c t r o n m i c r o s c op y  1 9 2 8 965 J S c an ni n g 995 7 ( 3 ) 1 7 5 85


ll  1  1 1 


. . :
[ ] [ ] , ,



] 李晨 .
基于机器视觉 的 不 同 属 性表面 中 微 弱 缺 陷 的 检 测 技 术研 究 [
D ]

浙江大学 ,
20 1 8 


4] 凌妍 ,
钟娇丽 ,
唐晓山 , 等 .
扫描 电 子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 山 东化工 ,
20 1 8 

47 (9) :  7 8 79 -




] 邡鑫 .
基于 CNN 的晶圆 SEM 图 像缺 陷 检测 与 分类研 究 P ]

浙江大学 ,
20 1 8 


6 ] K l e in  T B uhr E F r a s e C G T S E M A



  .  :   r ev i e w  o f s c a nni n 

g 
e l e ct r o n  m i c r o s c opy 
i n  tra 

n s m i s s i on

m o d e an d   it sa
pp l
i c at i o n s [
M ]
// A dv a n c e s i n i m agi n g 
an d  el e ct ro n
 p hy s i c s .  E l s ev i e r,  2 0 1 2 , 1 7 1 

297 3 56 -




7 ]  C h i n  R  T  H arl o w  C  A s
.  Au t o m at e d  v i s u a l  i n s p e ct i o n  A  s u r v e y [ J ]  I E E E  t r an s ac t i o n s  o n

 : .

p a t t e r n  a n a l y s i s  a nd  m a c h i n e  i n t e l l g e n c e 9 8 2( 6 ) 5 57 573

1
i : 



]  Stokow s k S i

Va e z -

I r av a n i  M Wafe r  . i n s p e c t i o n  t e c h n o l o gy  c h a l l e n g e s  fo r U L S I

i n g [ C ] / /A I P
m anu fa c t u r  C o n fe r e n c e P r o c e e d  i ngs .  A m er i c a n  I n s t i t ut e  o f P h y s i c s  1 9 9 8 , ,
449( 1



405 4 -
1 5 


9 ]  Z h ou  R E dw a r d s C A rb ab A



i

e t  al .  De te c t i n g 2 0 nm w i d e  d e fe c t s  i n  l a rg e  ar e a  n a n o p at e m s

  

u s i n g  op t i c a l  i n t e r fe r o m e t r i c  m i c r o s c o p y [ J ] .  N an o l ett e rs , 
20 1 3 1 3
, (


: 3 7 1 6 3 72

1 


1 0] 
Z h ou  R , 
P o p e s cu  G ,  G o dd a r d  L  L .  2 2  nm  n o d e  w afe r  i n s
p e c t i o n  u s i n g  di f f
r a ct i o n  p h a s e

m i c r o s c op y  an d  i m a g e  p o s t p r o c e s s i n g [ C ] // M e t r o l o g y -

,  I n sp e c
ti on ^  an d  P r o c e s s  C on t r o l  fo r

M i c r o l i t h o g r ap h
y
XX V H  Int e r
na . ti o n a l  S o c i e t y  fo r  O p t i c s  a n d  Ph o t o n i c s  2 0 ,
1 3 , 8 6 8 1 

868 1 0G 


1l

Monas t
yr s kyi  A , 
Os t a
p e nko  S 5 
P o l up a n  O , e
t al .  R e s o n an c e  u l t r a s o n i c  v i b r a t i o n s  fo r  i n

li ne

c r a c k  d e t e c t i o n  i n  s i l i c o n  w afer s  a nd  s o l ar  c e l l s [ C ] / / 2 0 0 8  3 3 r d I E E E P h o t ov o   lt ai c  S p e c i a l i s t s

C o n fe r e n c e . I EEE , 
2 0 0 8 1 :

6 

2 ] S a d l e r  D  J  A hn  C  H  O n c h i p  e d dy  cu r r e nt  s e n s o r  fo r 


 p r o x i m i t y  s e n s i n g an d  c ac
1 . r -

[ 

d ete c ti o n [ J] .  S e n s o r s  and  A c t u at o r s A  :  Phy s i c al , 


200 1
, 
9 1

3 )
: 3 40 3 4 5 -



8 


浙江 大学硕 士 学位论文
 


1 3
] 
J an
g D Y ? 
A hn  H  S 5  M ehd i SS M ,  e t  al  . D ev e l o p m e n t  o f w a fe r  b o nd  i n t e g r i t y  i n sp e c t i o n
 


y s t em b as e d o n   l as e r  tr a n s m i ttan c e [ J] ,  J o ur
n al  o f  t he  M i cr o e l e c t r o ni c s  &  P a c kag i n g  S o c i et y 

20 1 0 ,
1 7 (2) :  29 3 3 -




1 4] B r y ant R H 
, 
i c k s on  J 5 
H aw t h or n e  J .  N ove l F u l l  Wafe r  I n sp e c ti o n T e c hn o l o g y  fo r   N on V -

i s u al

Res i d u e  D e fe c t s [ C ] // S o l i d  S t a t e  P h e n o m e n a .  T ra n s  Te c h  P ub li c at i o n s  L t d , 
2 0 0 8 1 3 4 ,
: 2 8 9 

2 92 


1 5

Kr a i nR ,
Be l

ak o va  S ,
H er l u fs e n  S ,
et  al .  C l a s s i f i c at i o n  o f  d e fe c ti v e  r e g i o n s  i n  p -

yp e

n e  s i l i c o n  b y  c o mp a r i n g  l um i n e s c e n c e  i m a
m u l t c ry s tal g e s  m e a s u r e d  un d e r  d i f fe e n
i l i r 

c on d i t i o n s  [


,  E n e rgy P r o c e d i a  , 
20 1 3 , 
3 8 1 0 : 1

1 07 


1 6] Tu r e k M 
, 
B ac kh au s A  M e y e r  S 
, , 
e t  al .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 a n d  c l a s s i f i c at
i o n  o f c o n t a m i n at i o n s  o n

 

w afe r s  u s i n g hy p e r s p e c t r a 
li m agi n g [ J] .  E n e rg y P r o c e d i a  2 0 1  ,
6 , 
92 :  232 235 -




1 7] Me l i L B o n am R, 

, 
Ha l l eS 5 
et al  .  De t e cti ono f
p r i n ab
t l eE UV  m a s k ab s o rb e r d e fe c t s an d d e fe c t
 
   

a d der s  by  o
f il  c h i p  op t i c al  i n s p e c ti on  o f  E UV  p a tt e n e d  w a fe rs [ J ]  I EE E  Tra n s a c t i o n s  on
r 
 ,

S e m i c on du c t o r  M anu fa c t u r
in g , 
20 1 7 , 
3 0 (4) :  4 02 409 -



1 8] 
Ts a i Z D P e m g M H  D e fe c t d e t e c t

,  
 .  i n s  u s i n g  a mu l t i b a n d p a s s  fi l t e r [ J ]
o n  i n  p e r i o d i c  p at t e r 
- -



M ac h i ne v  i s i o n  a nd  a
pp l i c at i o n s , 
20 1 3 , 
2 4(3 ) : 5 5 1

5 65 


1 9 ] Je ong
 
Y  S ,
K i mSJ ,
Je o n
g 
M K Au  .  t i c  i d e nt i f
o m at i c at
i o n  o f d e fe c t 

 p at e r n s i n  s em i c o n du c t o r

w a fer  m a p s  u s i n g  s p at i a l  c o rr e l o g r am  a n d  dy n am i c  t i m e  w a t p i n g [ J ] , I E EE T r an s a c t  i on s  on

S e m i c o n du c t o r m a nu fa c t u r
i ng 
, 
2 00 8 ,
2 1

4) : 62 5 -
63 7 


20
] 
L n H D Ho D C D etect
i  
, 
  . i o n  o f p i nh o l e  d e fe c t s  o n  c h i p s  a n d w afe r s  u s i n g D C T  e n h a n c e m e n t
 

 

i n  c o mp u t e r  v i s i o n  s y s t e m s [ J ]  T h e  I n t e r n a l  o f  A dv an c e d  M a nu fa c t u r i n g
n at i o n a  J o ur 
 , l

Te c hn o l o gy , 
2007 , 
34

5 -

6) : 5 67 -

5 83 


2 1

Ba i X ,  F an g 
Y L ,
i n W , et
a l  S a l i e n c y b a s e d  d e fe c t  d e t e c t i o n  i n  i n d u s t r

i a l  i m ag e s  b y  u s i n g

p h a s e  s p e c t r um [ J] . I E E E T r an s a c t
i o n s  o n  I n du s t r
 ia lI n fo r m a t i c s , 
20 1 4 , 1 0 (4 ) :  2 1 35

2 1 45 


22

U s uk i S , 
N i s h i o ka  H , 
Ta k a h a s h i S , 
et  a l .  E xp e r
i m e nt a ve r
i fi c at on l i  of  su
p er

r e s o l ut
i ono p
ti c a l

i t [ J]  T h e
n sp e c t i o n  fo r  s e m i c on d u c t o r  d e fe c t  b y  u s i n g  s t a n d i n g  w ave  i l l u m i n at i o n s h i f 
 .

Int e n at i o n a
r l J o ur
na lof A d v an c e d M anu fa c t u r  i n g Te c h n o o g y



20 1 0 , 
46(9 -
1 2) : 8 63 -

875 

82


参考文献
 


23 ] 
Yu a n  T  Kuo  W  B a e  S  J  D e t e c t
? ,
. i n s  g e n e r a t e d  i n  s e m i c on du c t o r
on  o f  s p a t i a l  d e fe c t  p a t t e r 

fab r i c at i o n
p
ro c e s s e s J
[ ]
. I EE E 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 o n  S e m i c o n du c t o r  M ^ u fa c t ur
i ng i
, 
20 1 1
, 
24(3 ) 

3 92 -

40 3 


24 ] Ch i enJ C Wu M T  L e e  J D
? 
 

 . I n s p e c t i o n  an d 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 o f S e m i c o n du c t o r   Wa fe r  S u r fa c e

D e fe c t s U s  i n g  C NN  D e ep L e arn 
i ng 
Ne t w o rk s [ J ] .  App li e d  S c i en c e s , 
202 0 , 1
0( 1 5 ) : 5 340 


25] 刘 红侠 , 杨靓 , 黄 巾 , 等 .
快速 图 像 匹 配相 关系 数算法及实现 [



微电子与计算机 

2007 
24 (2 : 3 2 35 -



_

, )


26] 
L i u H Z h ou

, 
 W Ku a n g Q 5   , 
etal .  D e fe c t  d e t e c t o n o f I C w a fe r b a s e d o n
i      t w o d i m e n s on w a v e l e t


 i 

tr a n s fo r m [ J ] .  M i c r o e l e ct r o n i c s
 j
o ur
n al , 
20 1 0 ,
4 1

2 -



: 1 7 1

1 77 


2 7] 马磊 . I C 晶 圆 表面缺 陷 检测 技术研究 [
D ]

成都 :
电子 科技大学 ,
20 1 5 


28] 郭毅强 .
晶 圆 表面缺 陷 视觉检测 研 究 D [ ]

哈 尔 滨 工业大 学 ,
20 1 9 


29] 邡鑫 , 史峥 .
基于卷积神经 网 絡 的 晶 圆 缺 陷检测 与 分类算法 [



计算机工程 ,
20 1 8( 8 ) 

35 


30
] 谢飞 .
基 于 计算机视 觉 的 自 动 光 学 检测 关键技 术 与 应用 研 究 [
D ] [
D ]

南京大学 ,
20 1 3 


3 1
]
T h n fi l m p r o c e s s e s  I I [M ]


.  Gu l f P r o fe s s i o nal  P ub l i s h i n g  1 9 9


1 


32

P i er s on  H  O H a ndb o o k  o f  c h e m . i c al  v ap o r  d e p o s it i on :

pr i n c ip l e s ,  te c h n o l o gy  a n d


pp
li c at i 〇n s

M ]
.  W il li am  A n dr e w , 1 999 

Re K X The p r ep a r a t i o n o f t h i n f
i l m s b y p h y s i c a l  v ap o x u d ep o s i t i o n m e t h o d s [ J ]


3 3] ic he lt 
, 
J i an
g 
. 

   

  

T hi n  S o li d F ilm s

, 
1 990 5
1 9 1



:  9 1

1 26 


34
] 
Ka u f m a n  F  B  T ho m p s o n  D  B 5 ,  B ro a d i e RE ,  et  a l  C h em i c a l 

 m e c h a n i c a l  p o l i s h i n g  fo r

fab r i c at i n
gp a
tt e n e d  W m e t a l  fe at u r e s  a s  c h i p
r  i n t e r c o nn e c t s ^ ] . na o f
 J o ur l t he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l  S o c i e t y  1 9 9 ,

, 1 3 8 ( 1 1

; 3 460 


3 5

L even s on MD , 
V i s w an ath an  N  S 5  S i mp s o n  RA  . Im
p r o v i n g  r e s o l ut i o n  i n  p h o t o l i t h o g r ap
hy

w i th  a  p h a s e -

s hi f
t i n g  ma s k [ J] , I E E E  Tr an s a c t i o n s  o n  e l e c t r on  d e v i c e s  1 9 8 2 , ? 
29( 1 2 ) 1 8 2 8



1 83 6 


3 6] B e a n  K  E A n i s o t r op .  i c  et c hin
go
f  s i l i c o n [ J ]  I E E E  T r an s a c t i o n s  o n  e l e c t r o n  d e v i c e s  1 9 7 8

, 

25 1 0) 1 : 1 85

1 1 93 

83


浙江 大 学硕 士 学位论 文
 


37
]
To w n s e n d  P D 
3 
C han d l er  P  J , 
Z han g  L .  Opt i c al  e fe c ts of  i o n  i mp l a n t ati o n [ M ] .  C amb r i dge

Un i v e rs i ty  P re s s , 
2006 


38
] 
Va l ov  I
,
Wa s e r R 
,
J am e s o n J   R , 
et al  .  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  m e t a l l i z at i o n  m em o r
i es —

f un d a m e n t a l s 

ap
p l i c at i o n s ,  p r o sp e ct s [ J] ,  N an o te c h n o l o gy , 
20 1 1

22 2 5 )

:  2 5 400 3 


39 

]
It o  T O ka z a k

i S .  P u s hin g  t h e  l i mi t s  o f  l it h o gra hy [ J]
p .  Na t ure ,
2 000 ,
406( 6 799) : 1 02 7

1 03 1 


4 0 ] S ug aw ar a  M
 , 
K aw a h i ra H Ts ud a k a K
, 

, 
et  a l .  P r a c t i c a l  e v a u a t i o n  o f o p t i c a l p ro x i m i t y  e f fe c t
l 
 

c o rr e c ti o n  b
y  E D M  m e th o d o l o g y [ C ] / / O p t i c a l /
L a s er  M i c r o l i t h o g r ap h y

V III .  I nt e r
n at o n a l i

S o c i e t y  fo r  O pt i c s  a n d  Ph o t o n i c s , 
1 99 5 , 
2 44 0 :  2 07 2 -

1 9 


4 1

K a e mp f  U T h e  b . i no mi a l  t e s t  A  s mp : i l e  t o o l  t o  i d e nt i f y  p ro c e s s
 p r ob l e m s [ J ]  I E E E

 .

Tr a n s a c t i o n s  o n 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m a n u fa c t u r
i ng 
, 1 995 , 


2 ) 1 6 0 :

1 66 


42 ] B o m ann  W  C r y s t a
ll . l  d e fe c t s  a n d  c r
y s ta l l i n e  i n t e r fa c e s [ M ]  S p r i n g e r  S c i e n c e  &  B u s i n e s s

 .

M ed i a ,
20 1 2 


43
] 
H w a n g  J  Y  Ku o  W  M o d e ,
. l

b a s e d  c l u s t e r i n g  fo r  i n t e g r at e d  c i r c u i t  y i e l d  e n h an c e m e nt [ J ] 

E u r o p e an  J o u r
na l of  O p e r at i o n al  R e s e ar c h , 
2007 , 1 7 8 (


: 1 43 -

1 53 

44 C h en F  L L uS F  A  n eu r a l n e t w o rk  ap p r o a c h  t o  r e c o g n i z e  d e fe c t  s p at i al  p at e r n  i n


i _

[ ] ,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 fab r
i c at i o n [ J ] ,  I E E E 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 o n 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 m a n u fa c t u r i n g  2 0 0 0 , 

1 3 (
3 )
: 3 66 3 73 -




45 ] 
Wa n g  C  H  Ku o  W  B e n s m a  H  D e t e c , ,
i l . ti o n a n d  c l a s s i f i c at
i o n  o f  d e fe c t  p a t t e r
n s  on

s e m i c o n du c t o r  w afe r s
 [
J]  I I. E t ran s a c t i o n s
, 
2 006 , 
38

1 2 ) 1 0 5 9:

1 068 


46
]
G l e as o n  S  S , 
To b i n  Jr  K W K am o w s k T

, 
i  P  et a l

 .  R ap i d y i e l d  l e ar n i n g
 
t h r o u g h  op ti c a l  d efec t

an d  e l e c tr i c al  te st  ana y s l i s

C ] // M e t r o l o gy ,  I ns
pec t on i
,  a n d  P r o c e s s  C o n t r o  fo r

 l

M i c ro l i th o
g r ap
hy 
XI I . I nter
n at i on a l  S o c i e t y  fo r  O p t i c s  a n d  P h o t o n i c s , 
1 998 , 
3332 : 2 32

242 


4 7] 
N i c od e mu s  F  £  ? D i i ona lre f
re c t l e c t an c e  an d  e m i s s i vi t y  o f  a n  o p a q u e  s u r fa c e [ J ] .  App li ed

op ti c s , 1 9 65 ,
4 (7) :  767 775




48] 
R i ce SO R ef . l e c t i o n  o f  e l e c t r o m a gn e t i c  w a v e s  fro m  s l i
ght l y  ro u g h  s u
r fa c e s
 [




C o m mun i c at i o n s  o n
 p u r e  a nd  ap p l i e d m a t h e m a t  i cs 1 9 5 ,


4(2 -



: 3 5 1

378 


49 ] 
Coo l ey  J , 
L ewi s P 
,
We l ch  P .  i ni t e F o u r
The f i er    tra n s fo r m [ J ] , I E E E Tran s a c t  i 

o n s  o n  au d i o  a nd

e l e ctr o ac o u s ti c s  1 9 6 9  1 7 ( 2 ) 77 85

:  


, ,

84



参考文献 


5 0 ] Su B , S
l B n e  d i f fe r e n t i a l  g e o m e t r y [ M ]
u P  A f
. .  C RC P r e s s

, 1 9 8 3 


5 1

S t e g er  C . S i m i l ar
i t y m e a s u r e s  fo r  o c c l u s i o n ,
c l ut e r ,
an d  i l l u m i n at i o n  i nv ar
i an t  o bj e c t

re c o
g n i t i o n [ C ] / / J o i n t  P at t e r n 
R e c o gn i ti o n  S y mp o s i u m  S p r
in

ger ,  B er l i n , 
He i d e l b erg , 
200 1 

1 48 -

1 54 

85


浙江 大 学硕 士 学位论文
 

作者 筒历及主要研究成 果

作者简历


陈世炜 , 男 ,
1 995 年 3 月 出 生于福 建省 龙岩 市 。 20 1 4 年 9 月 至 20 1 8 年 6 月 就读于 南

开大学 光 电信息科 学 与 工程专业 , 获得工学 学士 学位 。 20 1 8 年 9 月 至今于浙江大学 光 电科



学与 工程学 院攻读硕 士研 究 生 学 位 , 师从 白 剑 教授 、 杨 甬 英 教授 , 主 要 从事机器视觉 、 



学精 密 检测 方 向 的 研究

二 、 攻读 硕 士期 间 主要研 究 成 果

C h e n  S  W  Z h a n g  P F  G uo  P  e t


, 9
 al .  D e fe c t d e t e c t i o n  al g o r i th m  o f p l a s t i c  3 D  p a i nt  s u r fa c e


b a s e d on
 i m age f u s i o n [ C ] // J o um a l o f Ph y s i c s

:  C o n fe r e n c e  S er
ies . I O P P ub
 li s hi n
g , 
2 02 0 ,
1 67 6( 1



0 1 222 5 .

(
El收 录 

8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