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不容然后见君子



读 苏亦工教授的《天下 归 仁 儒 家文化


与 法 



屠凯

“ ”
清季 变法 改制 已 降 的 百 余 年 是 中 国 法 总 体 上 ,
日 趋 现代 化 的

历史 时段 也 是其 与 中 国 固 有 文 化 逐 渐 脱 榫 甚 至 相 互 冲 突 的 痛 苦 过



程 。 在 全 球 化大 潮 波 起 云 涌 的 今 天 我 们 应 如 何 对 待 , 自 己 的传统文



化 和 外来 文化 ( 5 1 7 页 ) ,
成为 每 个 眷 恋 固 有 儒 家 文 化 思 考现 代 法 律

 ,

困 境 的 中 国 知 识分 子 必 须 面 对 的 问 题 。 清 华 大学 苏 亦 工教 授 多 年来


精治 乙部之学 ,
2 01 5
年 由 人 民 出 版社 刊 行 的 天 下 归 仁 儒 家 文 化 与

 《 :


法 》 ( 本文 以 下 简 称 天 下 归 仁 《 》 )

书 是他 郑 重 给 出 的 答 案 。 《 天下


“ ” “ ” “ ”

归 仁 除 引 论 外展 为 四 卷 分 别 题 为
》 , :
正名 、 价值 、 固有资源 


“ ”
现代 化 。 概 言之 卷 ,

辩 驳 了 长 期 以来 的 误 解 和偏 见 卷 二 讨论 了

 ;

传统 文 化 中 正 面 和 负 面 的 价 值 观 卷 三 介 绍 了 传 统 法 制 中 带 有 现 代

 ;


屠 凯 清 华 大 学 法 学 院副 教 授



① 苏亦 工 :
《 天 下 归仁 儒 家 文 化 与 法

》 , 北京 人 民 出 版社

, 2 01 5 。 以下对 该书 的 引 页


在 正 文 中标 出 

3 68


?參 读书品 茗 ?

不 容 然后 见 君 子 —

读 苏 亦 工 教 授 的 《 天 下 归 仁 儒 家 文 化 与 法》 ?

 :

性 因 素 的 安 排 卷 四 则 着重 剖 析 了 西 方 法律 及 其 哲 学基 础 的 弊 病 并
; 
 ,

再 次 申 说 儒 家 之 道 是 炎 黄 子 孙 安 身 立 命 之 道 是 中 华 民 族 立 国 兴邦

 ,

在 当 今 以 传 统 文 化 为 雠 寇 的 法 学潮 流 中 光 大 国 故



之道 ( 4 94
页 ) 。 ,

且 针 砭 西 方无 疑 仍 需 要 勇 气 与 见 地 。 综 摄 中 西 两 大 话 语体 系 与 制 度


“ ”
经验 更 必须 功 夫 与 学 养
, 。 天下归仁 出 自 孔子与颜子 的 问答 。 

啊 夫 子之 道虽 暂 时 世 不 我 用 但 恰 颜 子所 说
, , 不 容 何病 ? 不容 然 后





见君 子 。

儒家文 化的 核心


欲 理解 本 书 的 要


“ ”
《 天 下 归 仁 》 有 个 副标题 儒家文化与法
? 一


实际



旨 ,
恐怕 首 先 要 概 述 苏 亦 工 教 授 所 谈 儒 家 文 化 究 竟 是 什 么 。

上 在引 论 中他已经说 明


仁 是儒 家思 想 的 基 石 是 儒 家 的 本 体 论 , 

近代 以 来 学 人 对 儒



是关 于人 的 学说 也是 关于 生 命 的 学 说 , 。 ( 1 页 ) ,

家 的 阐 释 见仁 见 智 莫衷 、

是 。 强 调其 政 治性 的 有之 强 调 其 学术 性

 ;

的 有 之 强 调 其超 越 性 的 有 之 强 调 其 组 织 性 的 有 之
; ; 。 前 两 者 又可 谓

思 想 的 儒 家 后 两者 则 成为 宗 教 的 儒 教 ; 。 儒分 为 八 各 家 皆 有 蹲 踞 其

 ,

泛言之 政治性儒家滥觞 春秋公




上 的经典 也有糅合 内 里 的外道 , 。




, 学 术性 儒家 固 执 古文 经传 超 越 性 儒家 重 视 中 庸 ,
《 》 ,
组 织性 儒 家

的儒家观则 以 道德哲学 政治 哲学为 内


“ ”
熟悉 三 礼 。 而《 天 下 归 仁 》 
 、

容 以 语词 分析 为方 法 横 览 论 孟 而 论语 尤 重 孟子
, ,
、 , 《 》 《 》 ,
纵 观周 

宋 然 程 朱不 逊 孔 门 苏 亦 工 教 授 所谈理 想 的 儒 家 其实 是 种哲


, ,
, 。

学的儒家 。 站 在这 一

立 场上 观 察 政 治 性 儒 家也 许 信 ,
口 开 河 学术 性

 ,

儒 家 也许 名 物 细 碎 超 越 性 儒 家 也 许 不 可 得 闻 组 织 性 儒 家 也许 繁 文

 ,

缛节 。 哲学 的 儒 家 不 一

定 能 放 置 在 孔 门 四 科 的 某 个栏 目 里 但恰恰

 ,

和 现代 学 科 建制 相 符 并保 持 了 同 西 方 ,
、 日 本 学 术对 话 的 能力 。 哲学

的 儒 家 乃 是 真正 具有 现 代 性 的 儒家 

儒 家哲 学及 其 核 心 概 念 是 在 与 西 方 学 术 的 对 立 中 凸 显 的 。 《 


而 孔 子说 仁 者 爱 人

其中

下 归仁 指 出 儒 家 的 核 心 概 念是 仁 


》 ,
, ,


的 爱 字 应是 对 仁 的经典诠释 页 苏亦工教授 以爱释


‘ ‘ ,
^ ?
, ( 2 3 )

369


“ ”
仁 并进 而 将 其 理 解 为 人类 的 同 情 心

( 3 页 ) 。 这 可谓 哲 学 的儒 家 的


“ ”
立足点 。 而要 担 当 此 种 大任 这 种 同 情 心 必 须是 固 有 的 , 。 因此 孟

 ,

的 说法

子 才 有 今人 乍 见 孺 子 将 人 于 井 ,
皆有怵惕恻 隐 之心 ( 5



页 ) 。 但 苏亦 工教 授 也 分 析 这 种 同 情 心 只 要 抽 象 的 存 在 即 可 或 者

 ,

“ ” “
说 只 要 任何 人 想 有就 有 即 可 以 充 当 学 说的 基 石 了
, ,
并 不必 须 以

每 个 人都 具 备 同 情 心 为 前提

( 6 页 ) 。 此外 更 为 重要 的 是 此 种 同 情

 , ,

心 还必 须是 普遍 的 。 考察 某

法律 或 某 一

法 律 体 系 是 否 公平 须 有

 ,


两 个重要 的 指标 看其 是 否 客 观 化 二看 其是 否 普 遍 化 页 


, ( 7 )
; 。

人 批 评 中 国 传 统法 乃 至 固 有 文 化 重 要 ,

点 即 是 说它是 非 不 清 囫 囵

 、

吞枣 。 苏亦 工教授 对 此 的 回 答 是 孟 子 的 办 法 ,

不以 一

己的 标准


为 标准 而 以 全天 下 民 众 的 标 准 为 标 准 颇能解决问 题 他说

, 。 

从 今天 的 角 度 看 去 即 将 特 定 的 主 体 转 化 为 般 主体 将 主观 性 的



标 准客 观化 普遍 化 、 。
( 9 页 

“ ” “ ”

与 儒 家 的 仁 爱 相 对立 的 是 西方 的 权利 概念 。 苏亦 工 教 授赞


同 鲁本等 人 的 判 断 现 代西 ,
方政 治 和 法 律 是 立 足 于 相 互 尊 重 的 自 

主 义政治 关 系 爱所 主 要关 注
“ “ “

鲁本说
” ” ”

而 尊重 和 爱 颇有区别 。 :


的 是消 除人们 之 间 的 距 离 而 尊 重是 要 保 持 那 种 距 离 页 人与
’’


。 ( 1 3

 )

人之 间 保 持 必 要 的 距 离 可 能 是 西 方 个 人 主 义 的 题 中 应 有 之 义 无 此

 ,

牢 不 可 破 的 个 人 空 间 就 没 有 社 会 契 约 和 基 本 权利 可 言 。 但 苏 亦工 教


授 很 快补 充 如 果 我们 稍 稍 了 解 下 欧洲 人 的 历 史 便 会 看 到 西 方


, ,

人倡 导 的 个体 本位 伦 理 和 为 权 利 而 斗 争 的 哲 学 并 非 只 会 产 生 法


‘ ’

治 民 主 宪政 和 尊 重 人 权 等惟
、 、

的结局 ,
也有导致 奴隶制 奴隶 贸

 、

易 毒 品 走 私 殖 民 压 迫 群 体 屠 杀 和种 族灭 绝 世界 大战
、 、 、 、 ,
直至 群 体


间 的 相互 毁灭 等多 种可 能性 。 ( 1 4 页 换 言 之 缺少 同情 心 和 爱 乃是
) 
 , ,

现 代 西 方 政治 和 法 律 的 痼 疾 也 给 人 类 社 会 带 来 了 无 穷 苦 果 和 惨 痛

 ,

教训 。 迷 途不 返 则 可 能 造 成 诛 灭 异 己 ,
、 唯我 独 尊 奴 役 万 类 最 终

 、 ,

走向 我 毁灭 的 恶 性结 局 方 面 如 果 所论 的 实 质 不

自 ( 1 9 页 ) 。 而另 一

,

“ ” “
过是 在 中 国 和 西方 都可 普遍 化 的 公 心 与 善 举 那 么 , 现代 西方 人 所


谓 平 等 正 义 公平 公正 之 类 说 辞 与 孔 孟 儒 家 所 说 的 仁 没 有 什 么



、 、 、 ,

3 70


?春 读书品 茗 不 容 然后 见 君 子 读 苏 亦工 教授的 天下归 仁 儒 家文化与法》 ?



《 :

本 质 的 差别 ( 1 1
页 ) 。 以天下为襟怀 ,
自 然 可 以 在 中 西 之 间 优 劣互

补 臻 于 尚境



二 、
道德与法

苏 亦工 教授谦 称 :
当 今 的 绝 大 多 数 法 理 学 著作 及 教科 书 都 会设

立 法律 与 道 德 的 专 章 讨 论 此 话 题 的 专 书 也并 非 少 见 可是言者



, 。



昭昭 闻者 昏 昏 ,
。 像 我这样愚钝 之人 总是难 以 辨清二者 的 关 系 , 。

( 20 1

202
页 众所周 知 ) ,
中 国 传统 法 素 来 被 认 为 浸 渍 濡 染 于 儒 家 伦


“ ” “

理之 中 道德 规 范 的 比重 极 大 既然 法律和道德好 比 对难兄难




弟 既 不 能 截 然分 离 又 不能 合 为 体 给出 个 不 同 于西 方 分 析实



, , ,

证主义法 学所 谓法 律 与 道 德 分 离 命题 的 说法 就 成 为 主 张 回 归传


 ,

统 的 法 律 人不 得 不 迎 接 的 挑 战 。 在 天下 归 仁 中 苏 亦工 教 授 区 别
《 
 》 ,

了 有 我 之境 和 前 者 属 于 道德 规 范 的 特征 后 者 归 诸法


无我 之境
“ ”
, ,

律 。 不悖 现代 法 学 的 一

般认 识 , 道德话语之治 人 律他 是 间接 的 、 , 

非强 制 性 的 是通 过唤 起受 体 内 心 的 良 知 共 鸣 形 成 道 德 , ,
自 觉并起而


” “
在行 动上 响 应 来实 现 的 。 ( 1 83 页 ) 法 律 话语 虽 然 并 不 排 斥 受 体 的 内

心 自 觉 但 毕 竟可 以 借 助实 在 的 或 潜 在 的 外 力 威 慑 对 受体 施 加 直接


 ,


页 但 以 有 我 之境 和 无 我 之境 这 对 概念
” “ ” ”
的 强 制性 的 影响

。 ( 1 8 4 ) 

为枢 纽 苏 亦工 教授 亦 容许 道德 规 范 向 法律 规 范 转换 即 二 者 并 非 如


 ,

隔霄壤 旦 规范 中 特定 的 主 体 转 换 为 般 的 个体 即 由 殊相转为




” “ ”

共相 ,
我 与 他 人不 再 有 彼 此 之 别 没 了 特 权 那 么 道 德 也 可 纳 人 法

 , ,

律 ( 1 9 1 页 ) 。 关键 还 是 规范 能 否 普 遍 化 

现代 法律 虽然 强 调人 人 平 等 但 儒 家 文 化 对 当 权 者 还 有 更 高 的

 ,

要 那 些 想 当 政 治 家 或 已 经 执 掌 权 柄 的 人 在 道 德 上 严格 要

道 德 期待 ,


求 己 率 先垂 范 以 身 作 则 页 天 下归 仁 》 书 有 许 多 篇什


83
自 , , ( 1 ) 。 《

文 中 苏 亦工 教授 区 别 了 帝

谈论这

话题 。 譬如 在 志 向 与 王法 ,



” “ ”

是 打 天下 坐 江 山

王 之 志 与 孔 孟 之志 。 所谓 帝王 之志 ,
、 、 当 皇帝 

“ ” “ ”

观之 似大 究 其实则 至 小 至 薄 至 , 、 、
自 私 ( 1 55 页 ) ; 所谓 孔 孟 之 志 

是 老 者安 之 朋 友信 之 少者 怀 之 至 大至 溥 乃 至 曾 静等 后 儒 觉得


“ ”
, , , ,

3 71


又譬如 在
“ ”
只 有 孔 孟 这 样 的 大儒 才 配 做 帝 王 


、 ( 1 58

1 5 9
页 ) 。 ,

文 中 他 重 温 梁漱 溟 在 会 议 上 被 喝 止 噤 声 丑 诋 羞 辱




量 与 法治


“ ”
的 故 事 凸 显现 代统 治 者 实 在 缺 少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推 崇 的 雅 量

。 

中 国 法 律想 要 实 现 其 现 代

中 国 文化 想要 恢 复其 生 命力 化

然 , , ,




量 就不能 继续 停 留 在道 德层 面 而必须 升 华 为 法 律 页 而这



( 1 70 ) 。

种转 换 套 用 苏亦 工教 授 由 有 我之 境 到 无 我 之 境 的 公 式 正 需 要 当 权


 ,

者 不再 独 霸 言论 的 特 权 使 人 人 特别 是 民 意 代 表 得 到 平 等发 言 且

 ,
, ,

免 责 免辱 的 权 利 

苏亦 工教 授对 道 德 与 法 律 的 这 种 措 置 以 及 对 价 值 与 制 度 的 这

 ,

“ ” “ ”
种 安 顿 乃 是 可 能 破解 近 代 以 来
, 中 体西用 和 全盘西化 之纠结 的

关键 。 苏亦工 教 授 征 引 张 岱 年 教授 的 说 法 ,
以 为体用 之别 有 两 种 含


义 第 是 实体 与 作 用 之 别 第 二 则 是 原 则 与 应 用 之 别 苏亦工 教


。 ; 。

授 判 断 最 不 成 功 的 中 学 为 体 西 学 为 用 之说 可 能 是 把 中 国 传 统



 ,


文 化 当 作原 则 而把西 方科 学技 术 当 作 手段 以 后 者 实现 前 者 那 当


 ,

然 是行 不通 的 但据 他 研 究 这 种 荒 谬设想 早 为严 复



( 37

38
页 ) 。 ,

( 的 早期 学 说 和 贺 麟 所 批 评 ) 。 严 贺 两 位 都 认 为 体用 不 可分
、 ,
有什


有什 么 样 的 文 化
” “
么 样 的 体 就有 什 么 样 的 用 体 用 不 二 , , ,
申 言之 , 


就 有什 么 样 的 法 律 。
( 41 页 依此 逻 辑 苏 亦 工 教 授 可 能 也 会 同 意 根
) 
 ,

本 不可 能在 中 国 的 传 统 文化 上生 出 西 方 的 现代 法 律来 。 而按 照 上 述

逻 辑 也 只 有 从 体 到 用 彻 彻 底 底 地 改 造 中 国 西 方 有 的 都要 有 西 方
, 
 , ,

那 恐怕更 是 天方夜 谭

没有的 点不 留 才算 得上 全 盘 西 化 



。 。

方 面 吸 收输 入 外来 之 学说 方 面 不 忘本 来 民 族



此 陈 寅恪 才说
, :


之 地位 ,

( 3 9 页 又举例说 ) 宋 儒若 程 若 朱 皆 , 申 通佛教者 … …

声言



尊 孔辟 佛 实 则 佛 之 义 理 已 浸 渍 濡 染 与 儒 教 之 宗 传 合 而 为


, , , 

陈 氏 的 方案 其 实 不 是 中 体 西 用 而 是 以 西 补 中 最 终 仍 是 新 型 的 , ,




立时增 长元气 别开生面 页
” “
体 中用 中 国 之学 问

5 4 5 5

, , ( ) 

据 苏 亦 工 教 授 分 析 这 便 同 贺 麟 氏 等 的 结 论并 无 不 同 苏亦工



教 授在 天 下归 仁 《 》

书 中 描 绘 良 法美 制 总 会 铺 陈传 统 文 化 的 底 色 ,


调 和 中 国 与 西方 的 素 材 概有 以 也 , 

372


?鲁 读书品 茗 ?

不 容然 后 见 君子

读 苏 亦工 教 授 的 《天 下 归 仁 儒 家 文 化 : 与 法 》 

三 、 法律 的 儒 家 化

但 苏亦 工 教授 绝 非传 统 至上 的 保 守 主 义 者 准乎 礼

唐律




辨正 是 天 下 归 仁 书 中 极 为深 湛 的 章 节 它 质 疑 了 四库全书总


《 》 , 《

“ ”

目 提要 作者 所谓 唐 律 》

准乎礼 以 为 出 人得古今之平 的 定评 指

 , ,

出 唐 律 援用 的 礼 是 贞 观礼 《 》 、 《 显庆礼》 、 《 开元 礼 等李 唐 朝 廷 制 定 的

 》


礼 典 而 这 种 礼 实 际 来 源 于 王 霸 道 杂 之 的 汉 律 说不 上 儒 家 思 想 的



 ,

“ ” “ 


嫡 传 甚 至还 包 括 了 悖 情 逆理 的 繁 文缛 节
, ,
更无 所 谓 得 古 今 之平

页 由此 为 陈寅 恪 瞿 同 祖 等人 再鼓荡 的 中 国 法 律 的



8 6

( 99 ) 。

儒 家 化 之 说 其实 有 重 新 反 思 的 必 要
” ”

其 实 中 国 传 统 法所 化 的 儒



家 成 分 更多 的 是 古 来 所谓
” “ ”

礼教 或 者 名 教 。
这种被左翼作家 以


“ ” “ ”

吃人 概 括 的 儒 家 规 范 显 然有 其 强 暴 和残 忍 的 面 ,
目 , 是 不容 妆 点


的 页 苏 亦工 教 授乃 至 天 下 归 仁 》 全 书 对 这 部 分 的 儒 家从


( 1 20 ) 。 《

来不 表 同 情 。 当然 他也说 , :
孔 孟 的 思想 借 助 唐礼 这 个载 体 渗 透 到


定 意义 上 说 也 是 事 实 唐律 中也包括

唐代 法律 之 中 在 一

。 比 同 时代


” “ ”

的 西 方法 律 更 显 人 道 、 体 现 了 儒 家 礼治 原 则 的 条 款 ( 1 2 1 页 ) 。 


“ ”

之 , 中 国 法 律 儒 家 化 的 正 面 意 义 是 让法 律 接 受 儒 家 道 德 哲 学 特 别

 ,

是 仁 爱精 神 的 检验 使 ,

部分 中 国 法规 范变 得温柔 和 煦 相 对公 平 ,


苏 亦工 教 授 也 不 是 只 见 过 去 的 保 守 主 义 者 。 细 观全书 苏亦工

 ,

教 授 所 设想 体 现 了 儒 家 文 化 的 法 更 可 能 存 在 于 未 来 。 《 天下 归 仁 》充

满 了 前 瞻性 的 观 点 。
据他预期 这种未来 的 中 国法可能特别追求 司

 ,

法公 正 。 对司法公正 的追求可 能克服司 法机关本身 的 权力偏 私 甚



 ,

“ ” “
至也 不会赞 同 渊 源 于道 家思想 的 那 种 不 辨 是非 曲 直 各 打 五 十大

 ,


板 含糊 其词 大事 化 小 小 事 化 了 的 息讼 方 式

、 、 ( 303 页 ) 。 这种 中 国


法 可 能 特别重 视 勤政 要求 地方 官 勉 力 推进 公 益事 业

, ( 285
页 ) 。 

就 和 所谓 福 利 国 家 责 任 政 府 的 理 念 达 致 异 曲 同 工 之 妙 、 。 这种 中 国


“ ” “ ”

法可 能 隐 含 着 抽象 的 公 平 ,

种 类 似 于普 通 法 的 形 式 在 习 惯

 ,

中涵 泳道 德 ( 282

28 3 页 ) 。 这就 为 一

个 民 事 秩序 井 然 又不 失 善邻 之


“ ” “

道 的 社会 保 留 了 空 间 。 这种 中国法可能 建立在人民 同意 尊重 民

 、

3 73


的 王 道精 神

颇 具 民 主 和 无 众寡 无 小 大 无 敢慢
” “

意 基础上



( 45 9
、 、

46 0 页 ) 。 它 的政 治 合 法 性 不会 输 于 西 方 同 侪 。 特 别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天 下归 仁 书 常常显 露 出 以 此 观 彼 同仁 视 的 襟怀 在推 崇 公



《 》 、 。

意 的启 蒙思 想 家 开 放 办 公 场 所 的 斯 堪 的 纳 维亚 诸 君 主 逊 位 归 田

、
 、

的 华盛 顿 秉 持 、
自 然 正 义 的 普 通 法 直 接 民 主 且早 建 联 邦 的 瑞 士 等 人

 、

等 地 苏亦 工 教 授都 看 到 了 符 合仁 爱 精神 的 现象 和 实践

。 换言之 孔

 ,

孟 之道 和 儒 家之 法并不 囿 于 中 国 一

地 也 有 可 能推 及 人类 社 会 促 成
, 
 ,

寰宇 家



苏亦工 教授 甚 至连政 治 光谱 意义 的 保 守主 义 者也 不 是 。 他对法




鲁 本 题 为 法律 现代 主 义 的


律 现代 化 的 基本 看法 和 鲁 本 多 有 共 鸣 。

“ 

专 著 其实 是 对 西 方 法 律 现 代 化 经 验 的 批 评 意 在 暴 露 现 代 化 陷 阱 ,

的种 种 弊端 。 据苏 亦 工 教 授 介 绍 鲁本 在实 用 主义 传 统 主 义 虚 无

 , 、 、

主 义 之 外 选 择 了 批 判 法 学 作 为 学 术 武 器 对抗 法 律 现 代 主 义 的 强 悍
, 
 ,

敌人 但 鲁本 并 未 放 弃 对 法 治 和 权 利 的 信 念 所 以 仍 旧 属 于 宽 泛 的


 ,

法治 自 由 主义者 ”
( 35 8
页 ) 。 同 情 批判 法学 的 自 由 主 义者 在 西 方 政

 ,

治 光谱 上 已 然 属 于 中 间 偏 左 的 范 畴 。 批 判 法 学运 动 比 较 能够 看 到 西

方 政治 体 制 的 实 际 不 那 么 迷 信 它 的 意 识 形 态 说 教 , 。 与 法 律 现代 化

相 互催 动 的 西 方 政 体 在 提 高 人 们 生 活 水 准 的 同 时 也 制 造 了 骇 人 听

 ,

闻 的人 间 惨剧 ,
特 别 是 其 以 邻 为 壑 冷 漠 贪 婪 的 性 格 可 谓 与 生 倶来

、 

主义 者 并 没 有 因 此 对 西方 政 体 的 我纠错


“ ”
不 可改 变 。 而 法治 自 由 自

机 制 完 全丧 失 信 心 仍 然 认 可 以 司 法 权 为 核 心 的 法 律 系 统 可 以 维 护


公 民 的 基本 权 利 不 认 为 个 人 会 被 国 家 完 全 吞 噬 , 。 苏亦工教授也用

现实 主义 的 眼 光审 视 西 方 的 政 治 实 践 在 这 个 层 次上 当 是 某些 , ,
自 

主义 的 幼稚 之 辈 所 不 及 但他 对 西 方 的 权 利话 语 民 主 政治
“ ”

自 由 。 
 、

也并 未 弃 如 敝 屣 颇 显 儒 家 推 己 及 人 的 忠 恕 之 心 ,
。 而归根结底 儒家

 ,

那种 仁 民 爱物 的 淑 世 情 怀 更 与 政 治 上 的 , 自 由 主 义 和 保 守 主 义判 然

有别 

3 74


參參 读 书 品茗 ■

不 容 然 后 见君 子

读 苏亦 工 教授的《 天 下 归 仁 儒 家文 化 与 法 : 》 

四 、
回 到宋儒

天 下归 仁 》 中 有 章颇具动人心 魄 的 力量 苏 亦工教授在 程



” “

朱 理 学 辩诬 一

文 中 征 引 了 贺 麟先 生 的 一

段话 :
程朱 之 学 凡 事 必 推

 ,

究 至 天 人心 性 而 求 其 究 竟 至 极 之 理 其 理 论 基 础 深 厚 犹 源 远 根 深

, , 

而其 影 响 之 远 大 犹 如 流 之 长 枝 叶 之 茂 ,

… …

宋儒 哲学 中 寓有爱 民

族 爱 民族 文化 的 思 想 在 某 意 义 下 宋 明 儒 之 学 可称 为 民 族 哲 学
, ,
, , 


为 发 扬 民 族 复 兴 民 族所 须 发 挥 光 大 之学

。 ( 1 4 9 页 苏 亦工 教 授 在 此
)

以 诚挚 之情

布 悃 忱 他说 笔 者 以 往 对 程 朱理 学 也 曾 颇 多 偏 见 读


, : ,

了 贺 麟 先生 的 《 宋 儒 的 新 评 价 文 不能不为 己 的浅 陋无知而深


》 ,

感惭 愧 亦不 能 不 为 贺 麟 先 生 的 真 知 灼 见 而 深 为 折 服

。 ( 1 49 页 ) 


实 真 正 应 该惭 愧 的 恐 怕 更 是 深 受 近 代 思 潮 影 响


以 厚 诬宋 明 诸子为


能事 的 西化 小 生 吧 。 不 能 否认 宋 明 理 学 特 别 是 集 为 大 成 的朱 子


, ,

学 重 构 了 儒 家 的 本 体 论 认识 论 宇 宙 观 人 生 观 提 炼 出 造 化

、 、 、 ,
自 然 

安顿 秩序 的 太 极 等 大 本 大 原 华 夏 民 族 遂 有 此 最 高 哲 思

, 。 沉思再

三 也 许确 如 苏 亦 工 教 授 所 说
, ,
今后哲学 的儒 家必将 回溯 至宋 明理

学 并 在此 根本 上 开 花 散 叶

。 这 一

判 断表面上似乎受到 官方儒学正

统 观 的 形 塑 但 仍有 学 理根 基 ,

当 然 对 紫 阳 之 学爱 惜 护持 却 并 不意
, 

味 着 要 重 审 既 往 心 理 汉宋 的 聚 讼 、
。 阳 明 学 和 清 代 的 颜 元 戴 震 等人

 、

亦 有其 顶 天立 地 的 谛论 发 抒 胸臆 的卓 识 不 必 完全 抹 杀 、 ,
。 正如西方


的 权 利 观有 功 利 主 义 与 义 务 论 的 泾 渭 源 流 有 道 德 情 感 或 ,
自 由 意志


作不 同 支 点 儒 家也 是 ,

个枝 繁 叶 茂 异 彩纷 呈 的 寥 廓 领域 、 。 放 眼长


远 哲 学 的 儒 家 尚 须振 作 整 个 思 想 文 化传 统 抟成 有 理 有力 的 新说





启 明 万事 万类 ,
生成 万有 万 物 。 彼以 虚 我 以实 彼 以 势 我 以诚 彼


 ;

以媚 我以仁,


不容 何病 ? 不 容然 后见 君子 

3 7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