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新课程论坛

情境学习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胡玲红

【摘 要】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是个体参与实践活动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英语
教学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与情境性,这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情境的设计,强化与 实际
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人际交流的环境,并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开展反思性学习活动。
【关键词】情境学习理论 英语教学

情境学习理论是当代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 性参与》中指出:“学习应该从参与实际活动的过程中学
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 习知识,但是学习历程是由周边开始再不断向核心推进,
息加工”学习理论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这一理论 逐渐深入参与真实的活动的过程。”“合法的边缘性参
对我们反思传统的教育,重新认识人类的学习,具有革命 与”实际上是描述了一个新手成为某一实践共同体核心成
性的影响。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学习具有很强的实 员的历程。学习者要成为实践共同体的核心成员,就必须
践性与情境性。然而,现实中的学生虽然学到了很多英语 参与到共同体的活动中去,并通过对专家工作的观察,在
知识,但却无法用英语与他人交流。有鉴于此,笔者提出 与同伴及专家的讨论中进行学习,按照共同体的标准来行
了用情境学习理论指导英语学习这一方法,以弥补不足。 事。随着时间的增长,学习者渐渐掌握了专家的知识和技
一、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能,逐渐成为共同体的核心成员,从而能指导刚加入共同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文化适应与获 体中的新手,在指导的过程中又不断学习,不断取得进
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的过程。Barab和Duffy指出,人们 步,最终成为一个熟手甚至专家。
在某种现实情境中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在这 二、情境学习理论运用于教学中的原则
个过程中还形成了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而Lave和Wenger把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教学需把握以下四种原则:
这种情境称为“实践共同体”,它是“一群追求共同的事 1.真实性。应提供真实情境来反映知识,呈现真实生
业,一起从事通过协商的实践活动,分享着共同的信念和 活中的应用方式,并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活动,使之在活动
理解的个体的集合”。但是,并不是所有在空间上聚集在 中理解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由于受到时空及条
一起的群体都是实践共同体。实践共同体要拥有共同的历 件的限制,难以与真实情境完全相同,但是教学应该在语
史、知识基础、任务,通过各自承担责任、使用工具、利 言环境、实物环境、视觉环境上尽量模仿真实的环境,使
用资源来完成任务。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与活动是不可 教学情境无限接近真实情境。同时,还要让学生积极融入
分离的,强调知识与情境活动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过程, 到教学情境当中,参与情境中的活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
学习者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获得知识,因此 ,学习是情境性 的教学目标。例如,学习外语者最好要融入社会的日常生
的。 活情境,才能真正掌握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在传统的学习当中,学生先是学习一套抽象的概念性 2.参与性。在教学情境中,可以让学生扮演多种角
知识,然后再应用于实践中。而情境学习理论则把概念性 色,尽快使他们融入到教学情境当中。学生在参与活动的
的知识看成是一种工具,概念性的知识涵义并不是由它本 时候,主动观察、模仿情境中所隐含的知识和技能,培养
身所决定的,而是由群体的文化与活动共同决定的。概念 独立思考的能力。参与者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利用
性的知识只有通过在活动中运用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因 已有的知识工具,最终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在教学
而在不同的群体中对同一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知识不 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实现教学目标。
是一个具体的形象,而是一个活动,它总是有具体情境性 3.指导性。在情境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自始至终都充
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在个体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建构的, 当着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在必要时督促和指导学生。
而不是由客观决定的,也不是主观产生的。 教师是整个活动的导演和教练,只能引导和指挥,而不能
Lave和Wenger把情境学习过程称为“合法的边缘性参 越俎代庖,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
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情境学习理论的中心概念 的主角。
和基本特征。Lave在她的代表作《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 4.应用性。情境学习的目标是希望让所获得的成果与


2010年8月(上旬)总第194期
真实的工作环境相结合,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得的知识 在上,而学生则是一个个的独立体,他们之间的沟通、交
技能。所以,应鼓励学生将所学、所得与实际生活相对 流很少。教师把英语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英语成了一种
应,应用于实际的生活当中,并在应用的过程当中有所创 知识,而不是一种交流工具。这种很严肃的单向传递信息
新。 的方式,多存在于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三、情境学习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图2表示交流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根据自己
英语学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目的是为了交 学习英语的需要与教师交流。这种方式在现在的英语教学
流,从而了解、学习西方的文明。而现在的英语学习却变 中也是经常用到的,与第一种方式相比,其优点是教师和
成了死记硬背,学生虽有一肚子的单词,但无法运用于实 学生之间能用英语进行一定的互动,并且学生之间也有一
践当中,使得英语学习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造成这一 定的交流。不足之处就是学生之间没有共同的话题,总是
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活动脱离了语言的运用环境。情 以自己的问题来和教师交流,难以达到学生之间的共鸣。
境学习理论启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图3表示的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英语交流方式,教师
1.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情境学习理论认为,脱离个 和学生们站在同一战线上,一起来解决问题,必要的时
体生活的真实环境来谈论学习或能力是毫无意义的。个体 候,教师也可以跳出他们的交流圈,作为旁观者来观察和
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能力以及社会化的必经途径。因 引导他们的讨论和交流。在这样的交流氛围中,学生和教
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任务情境的设计。任务情境 师之间是平等的地位,他们共同思考,共同讨论,同时也
是由具体任务或问题、期望学习者完成具体任务或解决问 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在上面
题的限定条件构成。英语教学的任务应该是具体的、有针 所列举的把班级看成一个联合国的例子中,学生不仅积极
对性的,是完成在某种场景下与别人无阻碍的交流并通过 运用了学过的英语,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其它
交流解决特定的问题。任务也不是教师凭空想出来的,教 的一些社会科学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所设计的任务必须是生活中实际出现的真实问题,同 这种交流方式是英语教学中的最好方式。
时,任务的种类应该是多样性的,可以是有关政治经济 3.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合法的边
的,也可以是天文地理等。在解决任务时,可以与他人协 缘参与,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
作,也可以 独立完成。让学生完成任务的目的是在真实的 式, 达到交流的目的,应该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参与式
情境中来培养其用英语交流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根据 英语教学方式强调为每一个参与者创设表达和交流的机
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设计一个真实的任务情境,如把班级 会,让所有在场的人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与交流活动中去,
看成联合国,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组,每一组学生代表一 使参与者在平等对话的情境中产生新思想,获得参与集体
个国家,就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各国的意见,以及各自的解 决策的 机会与条件,从而提高参与者改变现状,运用英语
决方案,并要求在整个过程中都要用英语交流。 的能力和信心。参与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
2.提供良好的人际交流环境。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 法,尤其对英语教学而言: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
习是与群体相互合作与互动的过程。而合作和互动是建立 多种角色,使他们融入到学习的情境中,主动观察、模仿
在良好的人际交流基础上的,互动过程就是人际交流的过 其所隐含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解
程。一个好的人际交流环境,是高效完成任务的必要条 决面临的 实际 问题。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
件,活的知识工具只有在充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才能体 的参与程度,以达到用英语交流并且解决问题的目的。
现出来,才能灵活地应用。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都应该处 4.开展反思性学习活动。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在情境
于这样一个人际交流的环境,没有交流,就不可能学好英 学习中必须提供学习者对各种基本的假设进行反思的机
语。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有如下三种方式 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反思基础上,才能提高发现与
(见下图): 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为学习者提
供反思的机会,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反思。就是
指在一个问题解决活动完成后,尽力去回忆自己从开始到
完成任务的每一步的思考过程。要思考当时自己是怎么想
的,为什么会走弯路,自己的思考与老师、同学的思考有
什么不一样,从中归纳出的办法,等等。
例:Is this factory your father once worked in? 
表示教师 表示学生 表示任务 A. where B.that C. which D.theone
做这道题时,不少学生都会走以下弯路:①受思维定
图1 图2 图3
势的影响,把factory 当作是先行词,得出选项C; ② 排 除
图1表示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明显的等级之分,教师高高 法,只有A、B、C是定语从句的引导词,所以把D排除了;

10
2010年8月(上旬)总第19 4 期
新课程论坛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我国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启示
◇重 庆 师 范 大 学 特 殊 教 育 学 院
苏秀燕
◇ 重庆 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三大核心内容,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以及这一理论对当今特殊
教育课程理论发展的启示: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课程的来源、课程实施及生态课程思想。
【关键词】陈鹤琴 活教育思想 特殊教育课程

陈鹤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 个部分,这些教育思想不仅是当时陈鹤琴进行幼儿教育改
中国幼儿教育的开创者,被称为“中国幼教之父”。他一生 革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当今特殊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特
致力于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思想和方法, 殊教育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建设有民族特殊性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在其教育实践中形 1.目的论。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
成了“活教育”理论,建立起学前教育的课程体系。陈鹤琴 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认为国家与人、人与
的课程理论虽然主要是针对当时幼儿教育建立的,但其中很 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教育提高素质,民族才有振
多先进的理念对当今特殊教育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其生态 兴的希望。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于儿童,更
教育观也将成为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 重要的是培养儿童“做人”。陈鹤琴认为,人之所以区别
一、“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于动物而为人,就在于人的社会性。同时人与人之间也是
“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受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 有差异的,教育应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注重发展儿童的
经验论的直接影响,其特征是反对传统的死教育,认为 不同水平,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性。其次,他认为教育是国
“活教育”是要把死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有生气的 家救亡图存的主要途径,所以教育需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教育。“活教育”理论可分为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三 要适合中国的国情,体现了教育的民族性。最后,他认为

甚至认为,从句以in介词结尾,只能用which来引导。出现 育,2004,(4):20-23.
这些思考方法的根本原因,是对定语从句的结构没有真正 [2]J莱夫.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
理解。这道题目若把题干还原成陈述句This factory is 学出版社,2004.

your father once worked in.很显然,根据定语从句的结构, [3]李吉林.“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研究,1994,(1):


51-58.
先行词+引导词+从句,引导词前必须有先行词,因此D才
[4]金美芳.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
是正确答案。通过这样的反思,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定语从
(3):42-47.
句,对引导词的选择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5]蒋家傅.论情境学习活动的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5):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反思活动有其重要的地位和
18-26.
价值,让学生自己以完成任务过程为思考对象,对所做出
[6]徐萍.浅谈情境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电大学报,2004,
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是提
(6):45-47.
高学习者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反思不是学生一个人 [7]卜湘玲.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述评[J].太原大学学报,2005,
沉思,而是和其他学生、教师共同的反思。通过同伴之间 (9):9-11.
的比较、相互评价、帮助、激励等途径来唤醒学生对自我 [8]梁好翠.情境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涵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4,
行为的反思,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通过这种相互交流、 (12):175-177.
相互帮助来反思自己在任务中所执行的角色,承担的责 [9]贺中元.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上海教育科究,
任,把学习的新英语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整合,最终达 2004,(11):18-22.
到质的飞跃。 [10]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8):30
-35.
[11]毛新勇.情境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王 文 静 . 人 类 学 视 野 中 的 情 境 学 习 [J].外 国 中 小 学 教 2006,(4):15-18.

11
2010年8月(上旬)总第194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