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6

 * *

密级 


 v  保 密 期 限 . 

硕士 学位论文

面 向 国 际 汉 语教 学 的 汉 字 同 源 部件研 究

Re s e a r c ho n H o m o
 l o
go
u sC o m
p o n e n t so f  Ch i n es e

C h a ra c t e rs F a c
 i n
gI n t e
rn a ti o n a l Ch i nese

L a n g u a g e Te a c h i ng

学  号 F 1 520 1 0 1 

姓名 朱 葆 珍

学 位 类 别 文 学 硕 士

学 科 专 业 语 言 学 及 应 用 语 言 学


研 究 方 向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指 导 教 师 沙 宗 元

完 成 时 间 2 0 1 8 年 3 

答辩委 员会


主席签名 
^ 


独创性声 明

本 人声 明 所 呈 交 的 学 位 论 文 是本人在 导 师指 导 下 进行 的 研 究 工 作 及 取得 的

研究成果 。 据 我 所知 , 除 了 文 中 特别 加 以 标注和 致谢 的 地 方外 , 论文 中 不 包含其



他 人 已 经 发表 或 撰 写 过 的研究 成 果 也 不 包含为 获得 安徽大 学 或 其他教育 机构 的



 ,

学 位或证 书 而使用 过 的 材料 与 我 同 工作的 同 志 对 本研 究 所做 的 任 何 贡 献 均 已






在 论文 中 作 了 明 确的说 明 并表示谢意 

学 位论文作 者 签 名 签字

曰 期
博 年 t 月




: :

学 位 论 文版权使 用 授 权 书

本学 位论文作者完全 了 解 安 徽大 学 有 关 保 留 、 使 思 学 位 论 文 的 规定 .

, 有权

保 留 并 向 国 家有 关部 门 或 机构 送交 论文 的 复 印 件和 磁盘 , 允 许 论文被查 阅 和 借

阅 。 本 人 授权 安 徽 大 学 可 以 将 学 位 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编 入有 关 数据库 进 行 检

索 ,
可 以 采用 影 印 、 缩 印 或 扫 描 等 复 制 手段保 存 、 汇编 学 位论文 

保 密 的 学 位 论文在解 密 后适用 本授权 书


( )

 

学 位 论 文 作者 签 名  导 师 签名 : 

签字 曰 期 :

7 年 文 月 曰 签 字 曰 期 :

下仪 年 月 

^ p 产
摘 要



本文 以 《 国 际汉语 教学通用 课程大纲 》 ( 以 下简称 《 大纲》 ) 所附 《 常用 汉

字表 》 共 个汉 字 为研宄范 围 对汉字表 中 至六级 汉字 的 同 源部件进行




( 2500 ) ,

穷 尽 式 统计 , 分析 同 源部件 的特 点 , 调 查 外 国 留 学 生对 同 源部件 的 认 知 和 掌握情



况 , 分析 总 结调 査结 果 ,
提 出 有 关 同 源部件 的 教学方法 ,
并对 《 汉语 阅读教程 》 

《 汉 字 速 成 课本 》 、 《 张老师教汉字 ( 汉 字 识 写 课本 ) 》 三本教材 中 相 关 教 学 内 容

的 编 排 设 计 进行 分 析 , 提 出 教材 编 写 的 建 议 

本 论 文 包括 绪 论 和 结 语在 内 , 共分为 六个部 分 

第 部 分绪 论 主 要 介 绍 研 宄 的 缘起 研 宄 现 状 研 宄 的 的 和 意 义 以 及研 究


、 、 目

的 方法和 思 路 。 通 过 文 献 梳理 ,
我 们 发 现 学 者 对 汉字 部 件 和 汉 字 部 件 教 学 的 研 究

很重视 , 但对汉字 同 源部件关注不 够 ,


系 统研 究不够充分 ,
成果不 多 。 有很多学

者 意 识 到 汉字理据 性和 系 统性 的 重 要性 但 是从 同 源部件角 度研 宄 汉字 部件教学



 ,

的 成 果 却 没有 , 因 此有 研 宄 的 意 义和价值 

第 二 部 分 着 重 对 现代 汉 字 同 源 部 件 进 行 概 述 说 明 同 源 部 件 的 界 定 , 、 类型 和

形成原 因 

第三部 分对 大纲 所附 常 用 汉字 表 》 至 六 级 汉字 进行 同 源 部 件 的 初 步


《 》 《

统计分析 ,
分别 在 各级字 表 中 找 出 含 1 6 组 纯粹 同 源部件 和 6 组条件 同 源部件相

对应 的 具体汉字 , 以 及在 各个字表 中 所 占 的 比例 。
找 出 构字率高的 6 组 纯粹 同源

部件和 3 组条件 同 源部件 , 且找 出 各 组 同 源部 件 中 构字 能 力 最强 的 部件 , 并分析



字表 中 归 入 同 组 同 源部 件 的 汉字具有 的 共 同 特 点



第 四 部分依据字表统计分析 的结果 , 结合 同 源部件 的 特征 ,


将安徽大学 国 际

教育 学 院 的 留 学 生作 为调 查对 象 主要 开 展两项调 查 是关于 留 学 生对 同 源部


, :

件的认知调 査 , 二是 关于 留 学生对 同 源 部件 掌握情 况 的 测 试调 查 。 通过对 调 查 问



卷的 分析 , 总 结 教师 在 教 学 中 的 同 源部件 意 识 问 题和存在 的其他 问 题 , 留 学生 关



于 同 源部件 学 习 的情 况 以 及存 在 的 问 题 

第五部 分针对 留 学生 同 源部件学 习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 结 合笔者 的 教学经验 , 



同 源部件 的 教学 提 出 参考 性 的 建 议 。 同时 , 笔者通过对 《 汉语 阅 读教程 》 、 《 汉字



速成课本 》 、 《 张 老 师 教汉字 ( 汉字 识写 课本 ) 》 三 本 教材 的 同 源 部 件 意 识 进 行 分

( D 国 家 汉 办 国 际 汉 语 教 学 通 用 课程 大 纲

[ M] .

北京 北京 语言 大学 出 版社


20 1 4 




析 , 提 出 对 教材编写 的 建 议 

第六部分为结语 , 在 总 结 全文 的 主 要 观 点 和 结 论 的 基 础 上 ,
指 出 本文研宄 的

不 足 之处 , 并 对 未 来 汉 字 教 学 中 同 源 部 件 的 教 学 和 研 究作 出 展 望 

关键 词 : 国 际 汉语教学 ; 同 源部件 ; 汉字 教学 ; 教材 编 写

I 


A b s t ra c t

 C h n e s e  c h ara c t e r  2 5 0 0  c h ar ac te r s  n  t ot a
nth p er  heco m m o n
I s a t l i st of


p

)
i i l
, ( ,

" "
C o m m o n  C o ur s e  O u t l i n eo f  I n t e r n a t o n a l  C h n e s e  L a n g u a g e  Te a c h n g
i i i
(
a b b re v i at e d

as  o u t l i n e  b e l ow)  ,
i sta k e n  a s  t h e  re s e a r c h  s c o p e ,  a n d  t h e  e xh au s t i v e  s t at i st i cs i sm ade

o n  t h e  h o m o l o g o u s  c o m p o n e n t s  o f  t h e  s i x t h  c h a ra c t e r  n  t h e  C h i n e s e  c h a r a c t e r  i l i st 

Th  t h e  c h ar a ct e r
i s t c s  o f h o m o o g o u s  c o m p o n e n t s  n v e s t g at e s  t h e
p e r  an a yz e s
s a 
 i i
p
i l i  l

co
gn i ti o n  a nd  m a s t e r y  o f h o m o o g o u s  c o m p o n e n t s  b y  fo re g n  s t u d e n t s
 l i
,  an a

yz e s  a n d

sum m ar ze s th e re su
i l t s o fth e  nv e s i t i
g at o n i
,  p u t s  fo r w a r d  t e a c h i n g  m e th o d s  o f

" " 


h o m o o go u s  c o m p o n e n t s  an d  an a yz e s  t h e  c o n t e n t s  o f 


l Ch i n e s eR e ad n gC o u rs e i

" n
Ch i n e s e  Q u i c k s z e  Te x t b o o k  i

Zh an
g e ach e r
t  t o  t e a c h  C h n e s e  c h ar a c t e r s
(
Ch nese

 i i


ch ar ac t e r s  r e c o g n z e  t ex tb o o k s )  t h re e  t e ac h n g  m at e r a s  re at e d  t o  t h e  a o u t  o f th 




i i l l
y l 

t e ac h i n g  c o n t e n t  an a y s l i s .  In ad d i t i o n  t h e  art

i c l ea l s o
p
ro
pose
d  t h e  p r e p a r at o n  o f

 i

te ach i n g m at e r
ia

l s  r e c o m m e n d at i o n s 

Th i s
p

p er
i sd i v i d e d  nt o  s x  p ar t s  n c u d n g  i n t r o d u ct o n  an d  c o n c u s o n
i i

i l i i l i .  Th e

p ap
e r  d i s c u s s e s  t h e  r e l at e d
 p ro b l e m s  o f ho m o l o
go u s  c o m p o n e n t s  n  tu r n i
, and

d i s c u s s e s  t h e  t e ac h i n
gm e h d so
t o f ho mo o
go u sco m p o n e ntso f  l  Ch i n e s e  ch ara c t e r s  an d

at i o n  o f h o m o l o g o u s  c o m
gg e s t o s o n h eco m p p o n e n t s  n h e  ea c h n g  m a e r a
su n t i i l  t t i t i i l s 

Th ef i rst
p
art  o f  t h e  n t ro d u c t o n  m a n
i i i l
y n tro d u c e sth e o r g no f
i i i  t h e  re s e a r c h , 
th 

re s e ar c h  s t at u s ,  t h e
 pu r p o s e  o
f  t h e  r e s e a rc h , t
h es i
gn
i f c a n c e  o f  t h e  r e s e a rc h  a n d  t h e
i 

re s e a rc h  m et h o d san d d e a s i .  Th i s  s h ow s  t h at  s c h o l ars  h av e  p a d  g r e a t  ate n t o n  t o  t h e



i i

re s e a r c h  o f  t h e  t e a c h fC h n e s e  c h a ra c te r a rt s  an d  C h n e s e  c h ar a c t e r ar t s  b u t

go


p
i i i
p ,

n o t  e n o u g h  at t e n t o n  h a s  b e e n  p a d  t o  t h e  h o m o l o g o u s  p a r t s  o f
i i  Ch i n e s e  c h a r ac t e r s , 
t he


y s t e m a t c  re s e a r c h  i i s no ts u f
i c e n t  a n d  t h e  re s u i l ts  a r e  fe w  M a n y  s c h o a r s  h a v e

. l

re a l i z e d  t h e  t h e o re t c a  a n d  s y s t e m at c  i l i i m p o rt a n c e  o f  C h n e s e  c h ar a ct e r s  H o w e v e r i .


th e r e  i s  n o  r e s e a r c h  o n  t h e  t e ac h i n g  o f  Ch i n e s e  c h a r a c t e r s  p ar t s  f
r o m  th e  p e r s p e c t v e

 i

g re a t  s gn i
f c a n c e  a n d  v a u e  fo r
o f h o m o o g o u s  p a rt s
 l
, s o
iti so f i i l  r e s e a rc h 

T h e  s e c o n d  p a r t  fo c u s e s  o n  t h e  o v e r v i ewo f h o m o o  l
go u s  c o
m po n en tso f m o d e m

 

Ch i n e s e  c h a r a c t e r s  a n d i l u s t r a t e s  t h e  d e f
in ,
l i ti o n  t y p e s  a n d  c au s e s  o f  h o m o o g o u s


 l

co m
pon en
ts 

Th e  t h i rd
p
ar t  c a r r e s  o u t  a  p r e i l i m i n a r y  s t at s t c a i i l  an a ysl i so f  t h eh o m o o o u s
g p
a rt s

 l


o f  t h e o n e  t o s x ev e i l l s  o f  C h n e s e  c h ar a ct e r s  n  t h e 
i i l i sto fc o m m o nC h n e s e

 i

" " "
ch aracte rs  wh i c h b e o n l
g to t h e o u t l i ne .  C o rr e s p o n d i n g c o n c r e t eC h

i n e s ec h a ra c t e r s

co n ta n i i n
g  1 6 p u r e y l
h o m o l o go u sc o m p o n e n t s a n d 6g ro u p so fh o m o o o u s
g 
 l

i 


com
p o n e n t s  a re  r e s p e c t i v e y  fo u n d  i n  t h e  w o r d  t ab e s  at  a l l  e v e l s  a s  w e l l  a s  t h e
l 
 l l

o no f e a c h  w o r d  t a b l e  t h e  w o r d  r at e  o f 6 ur e  h o m o o g o u s  co m p o n e n t s  a n d  3
p ro p o r
ti 

p
  l

s e t s  o f  c o n d i ti o n al  h o m o l o g o u s  c o m p o n e n t s  a n d  t h e  s t r o n ge s t  c o m p o n e n t s  B e s d e s . i


th e i s t c s  o f  C h n e s e  c h a r a c t e rs  n  t h e  s a m e  s e t  o f  h o m o o g o u s
 c o m m o n  c h a r ac t e r i 
 i i l

co m
p o n e nt s  n i  t h e w o rd  l  i s t  ar e  an a lyz e d 

T h e  fo u r h  p a r t t :  t h e  I n t e r n at i o n a l  S t u d e n t s  Co ll e
geo f  A nh u i Un i v er s it
y  s t u d e nt s

w e r e  n v e s t g at e d wh i c h  s  b a s e d  o n  t h e  s t at i s t i c a l  a n a l h e  w o r d  t ab e
i i
, 

y s i s  re s u l ts  of  t l


t h e  fe a t u r e s  o f  t h e  h o m o l o g o u s  c o m
p on e n t s  a r e  c o m b n e d  T h i . i s  m ai n l
y  c arr i e d  o ut

t w o  s u rv ey s : F i rstl
y ,  t h e co gn i t o n i  i n v e s t g a t o n  o f  fo r e i n  s t u d e n t s  s t u d y n
i i
g 

g i

h o m o o go u s  c o m p o n e nt s  S e c o n d ly

; ,  t h e  t e s t  i nv e s t i g a t i o n  o n  t h e  m a s t e r y  o f  fo r e i g n

st u d e n t s  o n  h o m o o go u s  c o m p o n ent s
l .  T hr o u gh  th e  an a y s l i s  o f th  e  q u e s t i o n n a i re  t h i s

 ,

u m m a r z e s  t e a c h e rs  c o g n  ex em s  o f  h o m o l o g ou s

p ap e r  s
i i ti o n  an d i ste n t
 p ro b l 

' ’

co m
p o n e n t s  n e ac h n g s t u d e n t s  s i tu at i on  o f ho m o o g ou s  c o m o n e n t s  l ea r n i n
g  an d


t i l



ex i s t i n
g  p ro
bl em s 

n  th e  f f
th


I i
p
art ,  ac c o rd i n
g  t o  t h e  p r o b e m s  ex l i sti n
g  i n  t h e  s t u dy  o f  s t u d e n t s

h o m o o g o u s  p ar ts

,  t h i s  ar t i cle  p u s  fo r w a r d  s u g g e st
t i ons  fo r  t h e  t e ac h i n g o f


h o m o l o g o u s  p ar t s  b a s e d  o n  t h e  a ut h o r s  te a ch in h e  s am e  t i m e  t he
g  ex p e r e n c e i .  tt



a u t h o r  a n a y z e d  th e  h o m o l o go u s  c o m p o n e n t s  o f  t h e  t h r e e  tex t b o o k s o f 
l Ch i ne s e

" " " "
R e ad i ngC ou rs e ,  Qu i c k  C h i n e s e  Te x tb o o k  an d  C h n e s e  Te ac h e r  Z h a n g  ( C h n e s e
i 
 i


C h a ra c t e r R e c o g n  i ti o n  Te xt b o o k ) , a n d  p u t  fo r w a r d  s u gg e s t o n s  fo r i  t h e  c o m p i at i o n  o f

 l

t e x tb o o k s 

T h e  s x th  p a r t 
i i s  th e  c o nc u s o nl i .  On t h e  b as i s  o f  sum m ari z i n g  t h e  m a n  p o n ts  a n d

 i i

co nc lus i on so f h e fu  t ex t ,  t h i s
p ap e r  p o n t s  o u  th e  s h o rtc o m n g s  o f h i s  s tu d
y  an d


 t l l t i i  t

pro s pe c
ts  th e  t e ac h i n g  a n d  r e s e ar c h  o f h o m o o g o u s  c o m p o n e n t s  n  t e ac h i n g  C h n e s e
 
 l i i

c h a r act e r s  i n  t h e  f u t u re 

K eyw o rd s :  I n t e r n at i o n a l  C h i n e s e  L an
g u a g e  Te ac h n g

;  Ho m o l o go u s  c o m p o n en t s 

C h n e se
i  c h ar a c t e r s  te ac h i n g ; 
Tex t b o o k  com
p i l at i o n

I 


目 


第 章 绪论

 

1 . 1 研宄 的 缘起  

1 . 2 研 宄 现状  

关于 《 大纲 所 附 《 常用 汉字表 》 的 研 宄
1 . 2 . 1 》  

2 2 关于汉字 部件 的 研 究
1 .  .  


2 3 关于 同 源部件 的研 究
1 .  .  


2 4 与 同 源部件相 关 的汉字教学研 宄
1 .  .  


1 3 研 究 的 目 的和 意 义
. 


3 研究 目 的 1 . . 1  

3 2 研 究 意义 1 .  .   1 

1 4 研宄 的方法和 思路
.  1 1

4  研 宄方法 1 . . 1  1 1

4 2 研究思路 1 . .   1 1

第 二 章 现代 汉字 同 源 部 件 概述  1 

2 同源部件 的界定
. 1  1 

2 2 同 源部件 的类型
.   1 

2 2 纯粹 同 源部件 . . 1  1 

2 2 2 条件 同 源部件 . .   1 

2 3 同 源部件形成 的 原 因
.   1 

2 隶变 . 3 . 1  1 

2 3 2 部件 的 简化 .  .   1 

2 部件 书 写 位置不 同
. 3 3.  1 

第三章 常用 汉字表 》 同 源部件统计分析 《  1 



3 .
常 用 汉字 表 各级 汉字 同 源部件 统计分 析
1 《 》  1 

3  纯粹 同 源部件统计分析
. 1 . 1  1 

2 条件 同 源部件 统计 分析
3 1. .   36

3 2 总体分析与 比较
.   43

3 2  纯粹 同 源 部件 分析
. . 1  43

3 2 2 条件 同 源 部 件 分析
.  .   45

3 2 3 综合分析 .  .   46


第 章 留 学 同 源 部 件 的 认 知 与 习 得情 况调 查 分 析
四  54

4 留 学 生 同 源 部 件 的 认 知 与 习 得情 况 的 调 查 设计
. 1  54

4 问 卷 设 计 . 1 1 .  54

4 2 调 查对象 . 1 .  
55

4 调 查 过程 . 1 . 3  55

4 2 留 学 生 同 源 部件 习 得情 况分 析
.  
55

4 2 被调 查者 基本信 息 情 况 结 果 统计
.  . 1  55

4 2 2 教学 和认知情况 的 调 查结 果及相 关 问 题 分析
.  .   56

4 2 学 习 和 掌 握情 况 的 调 查 结果及 相 关 问 题 分 析
.  . 3 
60

4 . 3  
65




第 五 章 对 汉 字 教 学 和 教材 编 写 的 建 议  66

5.
汉 字 教学 方面
1  66

5 增 强 同 源 部件 的 教学 意 识
. 1 . 1 ? ? ? ? . . . .   66

5 2 从 .些 常 用 的 部件 入手
1 . 

 67

5 3 重 视对 部 件 所 处位 置 的 讲 解
. 1 .  
67

5 2 教材 编 写 方 面
.   68

5 2 对 外 汉语 教 材 中 汉 字 部 件 知 识 点 的 编 排 情 况
.  . 1  68

5 2 2 对 外 汉 语 教 材 中 汉 字 部 件 练 习 项 目 的 编 排情 况
.  .  
73

5 2 3 三部 教材 的 比 较与 总 结
.  .   74

5 2 4 对 于 教材 编 写 的 建 议
.  .   75

第六章 结语 
77

主要参考文献  79

附 录 同 源 部 件认 知 学 习 情 况 调 查 问 卷  83

致谢  86

攻读 硕 士 学位 期 间 公 开 发表 的 论文  88

V 


第 章 绪论

 

第 章 绪论


1 . 1 研 究 的缘起

现代 汉字 的 结 构 系 统 中 存 在 这样 类特殊 的 部件 从现代汉字 的 共 时层 面看

: 

它 们 的 形 体或 有 程 度 不 同 的 差 异 ,
在现代 汉字 中 显 然应 区 分为 不 同 的 部 件 , 理应

作 为 不 同 的 汉 字 部 件 来对 待 ; 但从汉字 历 时 发展 的 角 度看 , 若追 溯其 形 体来源 

它 们 却 存在着 同 源 分化关 系 即 它们本是从 同 个 汉字 形体 结 构 单位 分化衍




, ( )

生出来的 对 于 现代 汉字 结 构 系 统 中 存在 的 这样 组部件 我们可称之为 同 源部




。 ,

“ ” “ “ ” ” “
件 。 常见 的部件如 i

言 、 才

手 一

+ ?

( 举 的 下半部分 ) 、 ?

7J C




“ ” “ ” ”
( 泰 的 下半部分 )

兴 ( 益 的上半部分 ) 等 , 均是如 此 

同 源 部件是现代 汉字结 构 系 统 中 客观存在 且 十 分重 要 的 个组成部分 但总




体来看 , 目 前 学 术 界 关 于 现代 汉 字 同 源 部 件 关 注 不 够 , 系 统 研 究 不够充 分 , 成果

不多 ,
现代 汉字 中 此类 部件 的 基本情 况 ( 如 部件类型 、 构字状况等 ) 尚 不够清 楚 

现代汉字 部件分化 的 原 因 构 形 的 基 本 规律 等 还 值 得 进 步研究


、 

同 源部 件 是 汉字 历 时 发展 演 变 在 现 代汉 字 共 时 层 面 的 呈 现 在 汉 字 系 统经 历

 。

了 隶变 、 字形简化 、 结 构演变等 多 种 形式 的 变化之后 , 在多种 因 素的影响之下 



“ ”
它们 以 同 源异流 的 方 式 存 在 于 现代 汉 字 系 统 中 ,
分布 在 不 同 的 结 构 单位 中 

具有或 同 或异 的构形属 性 ,
发挥着或 同 或异 的 结构 功 能 。 这类部件 系 统 保存 了 大

量 的 汉字 形音 义演变 的 痕迹和 有关信 息 , 这 是我们在 研究考察现代汉字系 统 时 



不 能 忽 视也 不 应该 忽视 的 重要线索 。 而 依 据 这 些线 索 , 我们 可 以将相 关 的汉字系



联在 起 形成 若 干 相 互 联系 的 字 群 梳理这些 同 源 部件 以 及 由 它 们 构 成 的 字群

, 。 

探 宄 其背 后 的 深 层 次构 形 规律 , 发掘 汉 字 部 件 系 统 隐 藏 的 理 据 性 , 有助于我们深

入认识 现代 汉 字 的 结 构 系 统 , 对 于 现代 汉 字 本 体 研 究 、 汉字 发展史研 究 、 汉字教



学 和 汉字信 息 处理 都有着 十 分重要 的 意 义和 价 值 



《 国 际汉 语教学通用 课程 大 纲 》 由 孔子 学 院 总 部/ 国 家 汉 办 2008 年联合发布 



20 1 3 年孔子 学 院 总 部/ 国 家 汉办在 调 研 、 征 求 各方 意 见 的 基础 上 , 组织专 家 启 动



了 《 大纲 》 的 修订工作 , 20 1 4 年 5 月 , 《 国 际汉语 教学通 用 课程 大纲 ( 修订 版 ) 



出版 。 新 大纲 梳理 和 描 述 了 汉 语 作 为 第 二 语 言 的 课 程 目 标与 内 容 , 旨 在 为汉语教





面 向 国 际汉 语 教 学 的 汉字 同 源部 件 研 宄 

学 机构 和 教 师 在 教 学 计 划 制 定 学 习 者 语 言 能 力 评 测 和 教材 编 写 等 方 面 提 供 参考

 、

依据 和参 照标准 

此 《 大纲 》 中 的 《 常 用 汉 字 表 》 是 国 际 汉语 教 学 和 汉 字 教 学 的 指 导 性 字 表 

通过对所 附 《 常 用 汉字 表 》 的 同 源 部 件 统 计 分 析 ,
为汉字理据 性和 系 统性提供参

考和 依据 有 助 于 留 学 生学 习 汉字 同 时 也为深入研 宄 大纲 》 提供 些数据 支


, 。 《

持 ,
可 以 更 好 地 促 进 国 际 汉语 教 学 相 关 字 表 的 深 入 研 宄 

1 . 2 研 究现状

目 前 关 于 本 课 题 的 研 究 主 要 包 括 以 下 几 个方 面 

1 . 2 . 1 关于 《 大纲 》 所 附 《 常 用 汉 字表 》 的 研 宄

新 大纲 》 将所 附 常 用 汉 字表 》 分为 六 级 级 汉字 个 二级 汉字


《 《 , 1 50 ,

300 个 , 三级 汉字 6 00 个 , 四 级汉字 1 000 个 , 五级汉字 1 500 个 , 六级汉字 2 50 0



个 ,
共计 2500 个 

“ ”
何所思 ( 20 09 ) 《 AP 中文 5C 教学 目 标 与 〈 国 际 汉 语 教 学 通 用 大 纲 之 比 较 》 〉

文 从交 际 目 标 文化 目 标 贯连 目 标 比较 标 社区 标 五 个方 面 将 大 纲 》

、 、 、 目 、 目 《

“ ”
与美 国 AP 中文的 5C 教学 目 标进行 比 较 分析 对汉语教 学 理 论和 实 践 的 指 导 作
,




用 。

叶云 ( 20 1 0 ) 《〈 国 际 汉 语 教 学 通 用 课程 大 纲 〉 字 词 目 标及 相 关 问 题研 宄 》 将

《 大纲 》 的 字词表作 为研 宄对 象 ,
与 其 他 相 关 大纲 字 、 词 目 标 , 相 关 教材 所 用 生

字 、 生 词 进行 比较 , 考察 《 大纲 》 所确定 的字词 目 标对 大众化 、 普及化 的汉语学







习 的 指导 意义 。

赵 新宇 何琳 国 际汉语教学与 移情理 论 以 〈 国 际汉 语教学通用




一 一

、 ( 20 1 0 ) 《

课程大纲〉为例 》 用 移 情理论 分析 了 《 大 纲 》 在教学 的 总 目 标 、 分级 目 标 、 5 







策略 以 及建议表 、
举例 表 、 示 范列 表方面体现 出 对移情 能力 的 培 养 。

包静 ( 20 1 1 ) 《 < 国 际汉语教 学通用 课程大纲 > 中 任务 设计研 宄 》 对 《 大 纲 》

“ ”

① 何 所 思 AP 中 文 5 C 教 学 目 标 与 《 国 际 汉 语 教 学 通 用 大 纲 之 比 较 J 今 日 南 国 20 0 9
. 40 42 》 [ ] .
, ( 8 ) :



② 叶云 国 际 汉语 教学 通 用 课程 大 纲
. 《 字 词 目 标 及 相 关 问 题 研 宄 D 合 肥 安 徽 大 学 20 0 》 [ ]
. :

1 

③ 赵 新宇 何琳 国 际汉 语 教学与 移 情理 论 、 以 国 际 汉语教学通用 课程大纲 》 为 例 J



云南师 范大学 

《 [ ] .

学 报 20 0 4


8 82 1  ( ) :  7 




第 章 绪论

 

中 设计 的 97 个 任 务 进 行 统计 研 究 , 总 结 出 任务设计 的特 点 、 存在 的 问 题和 原 因





以及 《 大 纲 》 给对 外 汉语 教 学 带 来 的 启 示 。

刘瑜 ( 20 1 1 ) 《 对 外 汉语教学 中 汉字认读层 次教学 法 研 宄 》 提 出 层 次教 学法 



论 证 了 此方 法 可 以 帮 助 学 生 掌 握 《 大纲 》 中 800 个 甲 级字 和 1 500 个高频词汇 






让 学生 在 脑 海 里 形 成 汉 字 字 感 , 更好 地 学 习 汉 字 。

吴真 ( 20 1 6 ) 《 〈 国 际汉 语教 学通用 课 程大 纲 〉所 附 〈常用 汉字 表 〉 中 同 音字 字

表 统计 与 分 析 以 至 四 级 同 音字为例 》 文基于 新 大纲 》 所 附 常用


— 一

HS K

《 《

汉字表 》 中 至 四 级 的汉字 将 其 中 的 同 音字进 行 统计和 分析 指导 留 学生应对




, ,




HS K 四 级考试 。

张会 ( 20 1 6 ) 《 〈 国 际汉语教学通用 课程大纲〉应用 度 的调 研 》 对 国 际汉语教



学 的 实 际 需求与 新 《 大纲 》 的 匹 配度 、 汉语教师对新 《 大纲 》 的 应用 程度进行 问







卷调 査 ,
分析新 《 大纲 》 在 汉语 教学 实 践 中 的 地位 、 作 用 及应用 情况 。

傅由 区 域 型 与 通 用 型 汉 语 教学 大 纲 比 较 以加 拿大 阿省 中 小 学汉


( 20 1 6) 《

语 课程 大 纲 和 汉 办 通 用 课 程 大 纲 为 例 》 将 《 大纲 》 与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 中 小学汉

语 课程 大 纲 比 较 ,
分析两个大纲 在 学 习 要求 、 语言技能 、 目 标 描述等 多 个方面 的





不同 , 并指 出 赴 外 汉语教师要把 《 大纲 》 与地方大纲有机结合起来 。

通过 梳 理 以 上 研 究 , 我们 发 现 关 于 《 大纲 》 的 研 宄主要 集 中 于对 《 大纲 》 的

教学 目 标 、 字词 目 标 、 任务设计 、 甲 级字 、 同 音字 的研 究 以 及对 《 大纲 》 的实际

应用 情况 的考察 总 体来看 研 究仍有 些不 足之处 方 面对 整 个字 表 作 系 统




一 一

。 , :

性 全 面 性 的 研 究还 比较 少 仍 需 要继续探讨 另 方面 由 于新 大纲 》

、 , ; , 《 20 1 

年再版 ,
相 关研 宄也 比较少 ,
仍 需 要继续关注 

1 .2 . 2 关于 汉字 部件 的 研 究

张旺熹 从汉 字 部 件 到 汉 字 结 构 谈对 外汉 字 教 学 》 文从汉字 的




( 1 9 9 0) 《

生成体系 、 立体结构 、 部 件 变异 三个 基本特 点 出 发 ,


统计分析 《 常 用 字 和 常 用 词 》

① 包静 国 际汉语 教 学 通 用 课 程 大 纲
. 《 中 任 务 设 计 研 宄 D 合 肥 安 徽 大 学 20 》 [ ] . :

1 1 

② 刘 瑜 对外 汉语教 学 中 汉字 认读 层 次教学法研 宄 D 武 汉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20

[ ] .


1 1 

③ 吴真 国 际汉 语 教 学 通 用 课程 大 纲 》 所 附 《 常 用 汉 字 表 中 同音字 字表统计与 分析 以 HSK 至四




一 一


《 》

级 同 音 字 为 例 J 安 徽 文 学 20 6 2

3 [8 ]


1  ( 1 ) :  1 7 1 3 

④ 张会 国 际汉语 教学 通 用 课 程 大纲
. 《 应 用 度 的 调 研 J 学 术 研 宂 20 0 》 [ ] .

1 6 ( 7 ) : 1 4 5

1 5 

⑤ 傅 由 区域型与通用 型汉语教学大纲 比较

以 加 拿火 阿 省 中 小 学 汉语课 程 大纲 和 汉 办通用 课程 大纲 为


例 J 海 外 华 文 教 育 20 6 5

[ ] . 06 2 ,
1 ( ) : 6 6 1 




面 向 国 际汉 语 教学 的 汉 字 同 源 部 件 研 究 


中 1 0 00 个最常用 汉字 的 部 件及结 构 , 证 明 了 部件与 结 构 的 系 统训 练运用 在汉字



教学初 级 阶段 的 可行 性 同 时 从部 件 教学方面 和 结构 教 学方 面提 出 汉字部件 结构



 。




教学 的 基本 原 则 与 方法 , 提 出 部件 结构 教学 的 实用 价值 。

傅永和 汉字 的部件 》 文提 出 汉字 分析 的 方 法 独 体字 的 构 成 成


( 1 99 1 ) 《 ,

分应 分析到 笔 画 , 合体 字 的 构 成成 分应 分 析 到 部 件 , 分析汉 宇 的 定 义 、 汉字 与 部





首 、 偏 旁 的 区 别 以 及汉字部件和 汉字部件名 称规 范等 具 体 问 题 。

苏培成 现代 汉字 的 部件切 分》 文主 要 从如 何确 定 末级 部件 和 如


( 1 995 ) 《

何 确 定 切 分层 次 两 方 面 解 决 现代 汉 字 的 部件 切 分 问 题 末 级 部 件 的 确 定 要 依据 现

 ,

代汉字 笔 画 的 组合关系 。 切 分层 次 的确 定 , 要采用 构 字 原 则 和 单纯字形原 则 ,








提 出 切分 的 方法 不 是唯 的 有 些 需 要 改进

, 。

费锦 昌 现代汉字部件探 究 》 文 提 出 修 改现代汉字部件定义 的 建


( 1 996 ) 《

部 件 是 现代 汉 字 字 形 中 具 有 独 立 组 字 能 力 的 构 字 单 位

议 : , 它 大于或等 于笔 画 

” “ ” “ ”
小 于 或等 于 整字 , 建议把部件分为 基础部件 和 复合 部件 两类 。 为了强


“ 


按等切 分

化 切 分 方法 的 可 行 性 , 提出 的细则 。

姜丽萍 基 础 阶 段 留 学 生 识 记 汉 字 的 过程 》 文 以来 自 个 国家的


( 1 9 9 8) 《 1 2

1 8 名 学生为研究对象 , 调 查他 们 识 记 汉 字 的 情 况 。 发现 留 学生汉 字学 习 初期主




“ ”
要 通过 组块 记忆和 联想记忆等方式学 习 ,
建 议 教 师 在 汉 字 教 学初 级 阶 段 , 


“ ”
有 计划 地 进 行 汉 字 构 字 部 件 教 学 。 在 学 生学 习 汉字 后 期 , 教 师 可 建立 字群 





行 教学 ,
帮 助 学 生识记汉字规律 。

韩 秀娟 现代汉字 部件 规范 和 汉 字 等级 大纲 部件 的 属 性调 查 》


( 2 0 0 3) 《 HS K

文 将 两 个 汉 字 部 件规 范 : 《 信 息 处理用 GB I 3 0 0 0 . 1 字符集汉 字部件规 范 》 和 《 



础 教学 用 现 代 汉 语 常 用 字 部 件 规 范 》 分别 在 制 定 的 背 景 、 重大原则 、 适用 范 围 及

它 们 的 关 系 等方面进行 对 比 和 说 明 , 同 时对 《 汉语 水平 词 汇 与 汉字 等 级大纲 》 




的 800 甲 级字统计调 查 , 得 出 所 用 部 件 的 各 种 属 性 对 汉 字 教 学 提供 指 导 ,

邢 红兵 ( 200 5 ) 《 ( 汉语 水平 汉字 等级 大纲 〉 汉字部件 统计分 析 》 基于 ) 基础





教学用 现代汉语 常 用 字 部件 规范 的拆分原 则 , 拆分 《 ( 汉 语 水 平 汉 字 等 级 大 纲 》 )

① 张 旺 裏 从 汉字 部 件 到 汉字 结 构 谈对 外汉字 教学 世 界汉 语 教学
— -


[ J] .

1 990 ( 2) :  1 1 2 1 20 

② 傅 永和 汉字 的 部件 汉字研 宄与 整理

2)


[J ] .

1 99 1( 1 . 3 6 

③ 苏 培 成 现代 汉 字 的 部 件 切 分 语 言 文字 应 用 9 95


[ J] .

1 ( 3 ) : 52 55 

④ 费 锦 昌 现代汉字 部件探 宂 .
[ J ] .
语 言 文字 应 用 996 ⑵ ,
1 : 20

26 

⑤ 姜丽萍 基础 阶段 留 学生识 记汉字 的 过程 ⑵ 汉语学 习



[ J ] .

1 998 : 46 49 

⑥ 韩 秀 娟 现代汉 字 部 件规 范 和
. HSK 汉字 等级 大纲 部件 的属 性调 査 [ D ] .
北京 北京语 言 大学 :

200 3 




第 章 绪论

 

“ ” “

个 汉 字 建 立 了 等 级 汉 字 拆 分数 据 库 和 等 级 汉 字 基础 部 件 数据 库

中的 2905 , 

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 得到基础部件 5 1 5 个 , 其 中 成字部件 28 5 个 , 证 明 部件教







学 的 可行 性 。

冯丽萍 、 卢 华岩 、 徐彩华 ( 2005 ) 《 部 件 位置 信 息 在 留 学 生 汉 字 加 工 中 的 作



用》 文主 要 从部 件位置 出 发 以 具有汉字背景 的 日 韩 学生和 没有汉字背景 的




, 、

欧美学生为研 宄对 象 , 通过部 件频率 的 改变 考察左 右和 上 下 两种 不 同 结 构 的 汉



 ,




字 在 留 学生 汉字加工 中 的 作 用

李明 常 用 汉字部件分 析与 对 外 汉字 教学 研 宄 》 文从对 外汉字 教学




( 2006 ) 《

的特点和现实 出发 , 对 《 现代 汉语 常 用 字 表 》 3 500 常用 字进 行 统计 分析 , 得出

全功 能 部件 、 表义部件 、 示 音部件 、 标示部件和记 号 部件 的 具 体数据 ,


确 定 常用


“ ” “ ”

功 能部件 , 并从 部件本身教学与 部件功 能教学 和 部 件教 学 的 总 体 设计 







方面对部件 教学法进 行理论设想 。

郝美玲 、 范 慧琴 ( 2008 ) 《 部 件 特 征 与 结 构 类 型 对 留 学 生 汉 字 书 写 的 影 响 》

文 通 过 延 迟 抄 写 的 实验 范 式 从部件频率 部件构 字数和 汉字 结 构 类型 三个 方




, 、


面 考 察 对 初 学 汉语 的 外 国 留 学 生 汉 字 书 写 的 影 响 得 出 结论并对 部件教学法






提出 了 些 改进意 见

柳燕梅 汉字教学 中 部件策略训 练效果 的研 究 》 文 从部 件 策 略 的




( 200 9 ) 《

训 练教学 出 发 , 通过 自 然课堂环 境下 的 教 学实验 , 以 欧美 学生 和 东 南亚 留 学生为



研 宄对 象 考 察分 散训 练和 集 中 训 练对 留 学 生 策 略使用 的 不 同 影 响 和 对 不 同 母 语


背景 的 学生所产生 效果 的 差 异 。 在 部件策略 的 训 练教学 中 ,


建议教师根据 具体教





学 情 况 尽 量采用 分散 的 方 式 。

侯 冬梅 ( 20 1 6 ) 《 现代汉 字 部件构 形特征 的 计量 研 究 》 以 数据 库 为 基础 ,




量 分 析 现 代 汉 字 部 件 构 形 特 征 从 认 知 角 度 考 察 现 代 汉 字 成字 部 件 和 非 成 字 部 件

 ,


的不 同优势 ,
得出 成字部件 在组配能力 、 分布层 次 两 方 面 具 有 认 知 优势 , 非成


字 部件 在 分布 位置 、 直接组合部件 两方 面具有认知 优势 的结论 ,


建议 汉字部件

① 邢红兵 汉 语 水 平 汉 字 等 级 大纲 》 汉字 部 件 统计 分析 世 界汉语教学

. 《 ( ) [ J ] .


2005 ( 2 ) : 49 55 

② 冯丽萍 、 卢华岩 、 徐彩华 部件位置 信 息 在 留 学生 汉 字 加 工 中 的 作 用



[ J ]

语言教学与研 宂 ,
20 05 (
3 ) 

66 72 

③ 李 明 常 用 汉 字 部 件 分 析 与 对 外 汉 字 教 学 研 宂 D 北 京 北 京 语 言 大 学 20 0 6

[ ] . :



④ 郝 美玲 范 慧 琴 部件 特征 与 结 构类型 对 留 学生 汉字 书 写 的 影 响 J 语 言 教学 与 研 宂
、 .
[ ] .

2008 ( 5 )  : 24

3 1 

⑤ 柳燕 梅 汉字教学 中 部 件 策 略训 练 效果 的研 宂 J 语 H 教 学与 研 宄

. 09 6 [ ] .

20 ( 2 )  :
6 1 6 





面 向 国 际汉语教学 的 汉字 间 源部件研 宄





研宄中 , 不 仅 要 重 视成字 部 件 研 究 , 也要重视非成字部件研 宄 。

总之 , 关 于 汉 字 部件 的 研 宄 成 果 十 分 丰 富 。 通过 以 上 的梳理 , 我 们 发 现 部件

研 宄主 要从 部件 的 定义 、 部件 的 界定 、 部件 的 规范 、
部件 的切 分到 部件 的 分析方

法 、 部件 的 分类 、 部件 的 数量 以 及 包 括 部 件 的 功 能 、
位置 以及相 关知 识 的 部件 功

能教学 等方面 的 研 宄 ,
部件 的研 究 日 趋 系 统化 部件研 究 的 成果运用 到对 外汉字

 ,

教 学 这 方 面 也 越 来越 受关 注 

1 .2 . 3 关 于 同 源 部件 的 研 究

同 源 部 件 是汉 字 历 时 发 展 演 变 在 现 代 汉 字 共 时 层 面 的 呈 现 。 同 源部件 系 统 保

存 了 大 量 的 汉 字 形 音义 演 变 的 痕迹和 有 关信 息 这 是 我 们 在 研 究 考 察现代 汉 字系

 ,

统时不 能 忽视也不应该 忽视 的 重要线索 。 而 依据这些线 索 , 我可 以 将 相 关 的 汉 字



系 联在 起 形成若干 相 互联系 的 字群 梳理这些 同 源 部件 以 及 由 它 们 构 成 的 字




, 。

群 , 探 宄其 背 后 的 深 层 次 构 形规 律 , 发掘 汉字 部件 系 统 隐藏 的 理据 性 ,
有助于我

们 深入认识 现代汉 字 的 结 构 系 统 , 对 于 现代汉字本体研 究 、 汉字发展 史研 究 、 



字教学和 汉 字 信 息 处理 都有 着 十 分重要 的 意 义 和 价值 

王宁 汉 字 构 形 理 据 与 现 代汉 字 部 件 拆 分 》 文 在 论 述 现代 汉 字 部


( 1 997 ) 《

件的归纳 问 题时 ,
分析 了 这类部 件 存 在 的 形 式 : 既同形 、 又 同源 的部件 ; 同 源也

同 音义 , 但 由 于 书 写 部 位及 结 构 环 境 的 变化 ,
书 写 略有 变 异 ; 同 源而 不 同 形 ,






异 之后 又与 其 他不 同源 的 部件 合 流 。

赵越 对 外 汉 语 教材 高频用 字 部 件 浅 析 文在 分析表义 部 件


( 2008 ) 《 520 》

“ ” “
时 提到 注 意讲 解部件 的
” “
正体 变体
” “
与 , 如 j i


别 、 刚 、 利 、 刻 与 刀 

” ” “
分 、 切 、 解 , 又 如 1 :
忙 、 性 、 怕 、 慢 、 惊 、 情 、 快 与 心 : 意 、 您 、 怎 


感 、 思 、 急 、 忽 、 想 等 。 赵晶 ( 20 1 2 ) 《 汉 字 的 部 件 与 对 外 汉字 教 学 》

文在

第七 章 强调 要培养学生 的 部件 意 识 并进行 归 纳讲解





, , 举例 时 提 到 ( 心 )


部件
” ”
主 张 在 合适 的 时 机 告诉学生  心

是 个结构

是 心 


, ,
f ( ) ,

变体 般都可 以 表示 人 的 心 理活动 有利 于 学 生 看 到 这类部 件 的 汉 字 就 能猜 出




, ,


大概 意 义 。 赵雅 思 ( 20 1 3 ) 《 对 外汉字 教学 法研 宄 》 在 合体字 教学 中 提 到 如 果

① 侯冬梅 现 代 汉 字部件 构 形特征 的 计量 研 宄



[ J]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 1 6 ( 2) : 37

4 1 

② 王 宁 汉字 构 形 理据 与 现 代汉字部件拆 分 J

[ ] .
语文建设 ,
1 997 ( 3 ) : 4

9 

③ 赵 越 对 外 汉 语 教材 520 高 频 用 字 部 件 浅 析

[ A] .
第 二 届 全 国 教 育 教材语 言 专 题 学 术 研 讨 会 [ C] .
北京 人

 :




第 章 绪论




不 是独体字 , 对 于 不 存在 变 体 的 部 件 可 以 直 接 教 该 字 , 对于存在 变体 的部件要先



教该字 , 再教其变体形式 , 例 如 人 G ) 、 手 ( 夺 ) 、 心 ( 个 ) 、 丝 ( 乡 、 糸 ) 、 

( H ) 、 水 ( ? ) 、 火 ( , 、 、 、 ) 、 金 ( 韦 ) 、 言 ( i) 、 食 ( t) 、 衣 ( 丰 ) 、 爪C 




等 。 赵越 ( 2008 ) 、 赵晶 ( 20 1 2 ) 、 赵雅思 ( 20 1 3 ) 虽 然都没提 到 同 源 部件 的 概

念 但是 都有 同 源 部件 的 意 识
, , 认识 到在对外汉字教 学 中 应将含有 同 源部件 的 汉

字放在 起教学 和讲解 并注意 到 了 教学 中 同源部件 的运 用 对于 学生 的 帮助


, 

刘靖年 、 曹 文辉 ( 2009 ) 《 汉字规 范 部件识 字 教 学法 》 在 辨 析 形近 的 汉字 部



件 时注 意 到 此类部件 , 认 为 汉字 规范 部 件 中 , 有

些 部 件 形体极其 相 似 , 在使用

中 很 容 易 混淆 造成错用 这些形近部件有 的 是笔数不 样但形 体相 似 有的是




, 。 ,

笔画 组合关系 不 同 有 的 甚至 是 只 差 个笔 画 的 笔 形 形 体相 似可 能 因 为是 同 源


。 

“ ” “ ” 


也可 能纯粹 是 自 然演进 的 结 果 。 例如 , 部件 乡 、 糸 、 等 。

毛丽 基 于 形源 关 系 的 汉 字 部 件及其 教 学 问 题 研 究 》 文在 汉语


( 20 1 1 ) 《 《 (

水平 ) 汉 字 等级 大 纲 》 29 0 5 个汉字 范 围 内 ,
依据 《 GF 0 0 1 4

2 0 09 现代常 用 字部件

及 部 件 名 称规范 》 所确 定 的 44 1 组 5 1 4 个部件 ,
对 汉 字 部 件 的 形 体 与 来源 的 关 系

进 行 研 究 和 统计 分 析 。 文 章 对 同 源 部 件 形 源 关 系 形 成 的 原 因 进行 了 分 析 , 探讨 此





类关 系 在对 外汉 字 教 学 中 的 实 际运用 情 况 。

郭凯 ( 20 1 4 ) 《 母语者 和 留 学 生汉 字变形部 件 的 认 同 对 比 研 宄 》 中 提 到 变 形

部件 中 有 种 同源分化 即 本来 属 于 同 语 义 类 别 的 部件 分 化为 其 他不 同 部件




并分析母语者 和 留 学生对这种部件 的认 同 研 究 。 虽 然 没 有 提 出 同 源 部 件 的 概念 




但 己有 同源部件 的 意 识 。

潘盛盛 表 意 部 件 和 汉字 语 义 相 互 作 用 研 宄 以 零 基础 非 汉字 文化


( 20 1 4 ) 《

圈 留 学生为例 》 在 总 结部件 的 种 类时 , 提到 了 同 源部件 :


同形 、 同源 、
同 义又 同


“ ”
不 同 形部件

同 音义

音部件 , 如 闲 、 间 、 闻 、 问 、 闷 中的 门 ; 同源 、 , 

“ ” “ ” “ 




中 异化

同 源不 同 形部件


” “


如 分 与 半 中 的 八 ;

如 , , 、 、 、

“ ” “ ” “ ”

不 同 源而 同 形部件 丹 舟

个部件合并
” ”


与 鱼 燕 的最后 肉

, 、 、 


应该按源归 纳
“ ”
形而合流 并 指 出 在 汉字 教学 中

楷化后均作 再说



月 月 。 , ,

民 教 育 出 版社 208


20 08 : 2 1 2 

① 赵雅思 对外汉字教学法研 究 .
[ D ] .
天津 天津大学 :

20 1 3 

② 刘靖年 曹 文辉 汉字 规范部件识字 教学法 M 长春、 .


[ ]
.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20 0 9 

③ 毛丽 基于 形源关 系 的汉字部件 及其 教 学 问 题研 宄 D
. [ ] .
合肥 安徽大学 :

20 1 1 

④ 郭凯 母语者 和 留 学生 汉字变形 部件 的 认 同对 比 研 宄
. [ D ] .
北 京 北京语 咅火学 :

20 1 4 





面 向 国 际汉语教学 的 汉字 同源 部件 研宄 




明 异 化 的 发 展 脉络 。

总之 , 目 前 学 术 界 关 于 现代 汉 字 同 源 部 件 关注 不 够 , 系 统研 宄不够充分 , 

果不多 。
现代汉字 中 此类 部 件 的 基 本情况 ( 如 部 件类 型 、 构 字状况 ) 尚 不够清楚 

现代 汉字 部 件 分 化 的 原 因 构 形 的 基本 规律还值得进 步研 究

、 

1 . 2 . 4 与 同 源 部件相 关 的 汉 字教学研 宄

崔永华 汉 字部件和对外 汉字教学 》 文 通 过对 汉 语水 平考 试 词




( 1 997 ) 《 《

汇 大纲 》 汉字 部 件 的 分析 , 从部件 的 长度 、 可称谓度 、 有 义 性 等 方面 讨 论 了 部 件





在 汉字 教学 中 的 可行 性 以 及关于 部件教学 中 的 些具体 问 题

, 。

万业馨 ( 1 999 ) 《 汉 字 字 符 分 工 与 部 件 教学 》 对 字 符 的 分 工 和 成 因 作 了 初 步

的 观察和 分析 , 从字 符 分 工 的 角 度 谈 部 件 教 学 , 建议 对 意 符 、 音 符要 同 等重视 




有 效地利 用 意 符和 音 符等 。

梁彦 民 ( 20 04 ) 《 汉 字 部 件 区 别 特 征 与 对 外 汉 字 教 学 》 从汉 字 在 部 件 形 体 

部件构 意 功 能 部件 的 组合样式 部件 的 布 局 图 式 四 个方面体现 出 来 的 区 别 特征


、 、 




得 出 汉字 教 学 要 将 汉 字 理据 性 和 系 统 性 相 结 合 的 教 学 启 示 。

张落 字 源 法 与 部 件 法 的 综合运用 以 〈跟我学汉语〉 为例 》 



( 20 1 3 ) 《

以 印 尼 中 学生为 研 宄对象 以 教材 跟我 学 汉语 第 册 进 行 教学 将字源




, 《 ( ) 》 ,

法与 部件法结合起来 ,
介绍 具体 的课堂教案形式 , 考 察将 这 两 种 方 法有 机 结 合 起

来运用 到 课堂 实 际 中 的 教学 效果 指 出 字源法与 部件法 的 综 合运用 可 以 很好地促



 ,

进汉字 教 学 , 但 是也有 局 限 , 例 如对 学 生 汉字 字 音 的 提 高 没 什 么 显 著 效 果 ,
对教





师本 身 素质 要求 比较高等 。

冀文秀 对 外 汉语 中 部件字源教学法研 究 》 文将 部件教 学法与 字




( 20 1 5 ) 《

源 教 学 法有 机结 合 起来 ,
提 出 了 部件字源教学法 ,
并用 45 天 的 教学 实 践 考察 这

种 新 的 汉字 教 学 方 法 的 有 效 性 , 得 出 与 传 统 的 部 件 教 学 法相 比 ,
部件字源教学法





在 帮助 学 生 分析新字 、 判 断 和 猜 测 字 的 大 概字 义 方 面 更 有 优 势 。

① 潘盛 盛 表 意 部件 和 汉字语 义 相 互 作 用 研 究

以 零基 础非汉字 文 化 圈 留 学 生 为 例 [ D] .
杭州 浙江工业大

 :

学 ,
20 1 4 

② 崔 永华 汉字 部件 和 对 外汉字 教学 语 言 文字 应 用 ⑶ -

. [ J] .

1 997 : 49 54 

③ 万 业 馨 汉字 字 符 分工 与 汉 字 部 件 教学 语 言 教 学 与 研 宄 9 99 4 3 2 4


[ J] .

1 ( ) : 1 

④ 梁 彦 民 汉 字 部 件 区 别 特 征 与 对 外 汉 字 教 学 J 语 言 教 学 与 研 宄 20 04 ⑷ 7 6 



[ ] .

⑤ 张落 字源法与部件法 的综合运用

以 跟我 学汉语》 为 例 D 重 庆 重庆 师 范 大 学 —

《 [ ] .


20 1 3 

⑥ 冀文秀 对 外汉语 中 部件字源教学法研 究



[ D] .
长沙 湖南 师 范 大学


20 1 5 




第 章 绪论

 

殷小 芳 ( 20 1 6 ) 《 论部件 教 学在 留 学生字形教学 中 的 实践 意 义 》 通过 调 查 问

卷 、 课上 和 课 下 与 学 生 的 交 流 以 及 对 留 学 生 平 时 作 业 中 错 字 的 积 累 和 分 析 , 总结



出 留 学生 常 出 现 的 字 形方面 的 问 题 , 在部件教学 中 提 出 着重强调特点 明 显或者

出 现频 率 较 高 的 部 件 ; 多练习 , 多写 , 增 加 部件 的 出 现 次数 ; 重视形近字部件 的


” 


比较 等建议 。

以 上关于 部件 的 教学 研 宄 , 主要 从部件 本身 的 特 征 部件 的 长度 可称谓 度 ( 、 



有义性等 ) 谈对 教学 的 启 示 , 或者探索不 同 的教学方法 ,


例 如 部 件 字源教 学 法 

关 于汉 字部件教学 的 研宄还有 很 多 , 通过 以 上梳理 ,


我们 发现关 于 对 外汉 字

部件 教 学 问 题 , 虽然很 多 学者意 识到汉字理据 性和 系 统性 的重 要性 , 但是从 同源



部件 角 度进 行 对 外 汉 字 部 件教 学 的 系 统 研 宄 却 没 有 。 因此 ,
本文试 以 《 大纲》 所

附 常用 汉字表 》 级的 字为研宄范 围 从 同源部件 的 角 度探宄汉字 教




《 1  6 2500 ,

学 的 新方 法 

1 . 3 研宄 的 目 的和 意义

1 . 3 . 1 研宄 目 

对外汉 字教学是对 外 汉语 教学 中 重 要 的 部分 般而 言 汉字教学 的 的主




。 ,

要有识字 、 写 字和 用 字 。 在 教 学 的过程 中 , 能使学 习 者掌握字形结构 , 正确书写



汉字 ,
并 能 灵 活地运用 已 学过 的 字 , 了 解和认识更 多 尚 未 学 习 的 文字 , 是所有汉

字教学者 的 目 标与 期许 。 然而 , 对 非汉字 文化 圈 国 家 的 留 学 生来说 ,


汉 字 是汉 语

中 最难学 的 部 分 , 留 学 生 在 初 学 汉字 阶 段普遍感 到 难 学 难 记 。
我们认为 ,
不了解

汉 字 构 造 及 其 理 据 性 是 造 成难 学 难 记 的 重 要 原 因 。
在 现代 汉字 层 面 事 实 上许 多

 ,

汉字 的 构 形 仍 然具有相 当 的 理据 性 有 理有据 的 汉字 构形 有 利 于我们 了 解汉字构



 ,

形的原 因 , 帮 助 我们 辨别 和 解释汉 字 的 意 义 , 有 利 于 学生 准确 把握汉 字 构 成 的 基



本规律 ,
有 效地利 用 己 掌 握 的 汉字进行 自 主 学 习 和 交流沟 通 

《 大纲 》 是对汉语 作 为第 二 语 言 课程 目 标与 内 容 的梳理和 描述 , 旨 在 为汉语



教学机构 和 教师 在 教学计 划 制 定 学 习 者 语 言 能 力 评 测 和 教材编 写 等 方 面 提供 参



 、

考依据和 参照 标准 大纲 》 给 出 了 至六级 常用 汉字表 》 为 留学生 的汉字 教




。 《 《 ,

① 殷 小 芳 论部件 教学在 留 学生字 形教学 中 的 实 践 意 义 语言研究 -


[ J ] .

20 1 6( 8 )  1
= 4 5 1 4 6 





面 向 国 际汉语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部件研 宄 

学 和 学 习 提供参考 。 但 是汉字表 收录 2500 个汉字 ,


数量较 多 , 内 容繁杂 ,
对留

学生来说 , 识记和 掌握这些汉字 比较难 。 因此 ,


本 文 通过对 《 大纲 》 所 附 《 常用

汉 字 表 》 汉 字 同 源 部件 的探 宄 , 试 图 达到 以 下研 宄 目 的 

第 对 大纲 》 所附 常用 汉字表 》 至 六 级 的 汉 字进 行 同 源 部 件 的 统 计


一 一

, 《 《

分析 , 分别 找 出 字 表 中 含 22 组 同 源 部 件 的 各级 具 体 汉 字 , 并分析字 表 中 归 入 同


组 同 源部件 的 汉字具 有 的共 同 特点 

第二 , 对 外 国 留 学 生 同 源部件 的认知 与 习 得状况进行调 查 , 在 此基 础 上 , 



汉字 教 学 内 容 安 排 和 具 体 教 学 实 施 提 出 建议 

第三 , 对 相 关 教材 教 学 内 容 的 编 排 设 计 进行 分 析 ,
并 提 出 教材 编 写 的 建 议 

1 . 3 .  2 研宄意义

同 源部 件 是 现代 汉 字结 构 系 统 中 客 观 存 在且十 分重要 的 个 组成 部 分 是汉


字历 时 发展演变在 现代 汉 字 共 时 层面 的 呈现 在 汉字 系 统经 历 了 隶变 字 形简 化 。 、 

“ 


结 构 演 变 等 多 种 形 式 的 变化 之 后 , 在 多 种 因 素 的影响之下 , 它们 以 同 源异流

的 方 式存 在 于 现代 汉 字 系 统 中 , 分布 在 不 同 的 结 构 单 位 中 ,
具有或 同 或异 的 构形

属性 , 发挥着 或 同 或异 的 结构 功 能 。
在 《 大纲 》 所附 《 常 用 汉 字 表 》 的 基础 上 

对 同 源部件进行 分析 , 加 强 外 国 学 生 对 同 源 部件 的 认识 ,
寻 求 习 得 汉 字 的 有 效途

径 。 因此 ,
本 研 究 具有 以 下 几个方 面 的 意 义 

第 有助 于 推进现代汉 字和 部件本体研 究 的 深入和 细 化 同 源部件是汉字




, 。

部件研 宄 的 个新 的 视角 有 助 于 促 进对 现 代 汉 字 及 其 部 件 系 统 的 规 律 性 认 识

, 

推 进 现代 汉 字 和 部件本 体研 宄 的 深入和 细 化 

第二 ,
有助 于 对 外汉字 教学 和 留 学 生 对汉字 的 学 习 。 同 源 部件 系 统保存 了 大

量 的 汉字形音义演变 的 痕迹和有关信 息 ,
在汉字教学 中 ,
依源归纳 , 再指 出 异化

的 发展脉络 将 同 源 部件相关 的 汉字 系 联在 起 形 成 若干 相 互 联 系 的 字 群 


, , ,

学 生 进 行 归 纳 讲解 有 利 于 学 生 加 深对现代 汉字 部 件 系 统 内 部形 义 联系 规 律 性 的


认识 ,
减轻 学生 死记 硬背汉 字 的 记 忆 负 担 , 增 强 学 生 对汉 字 构 形理 据 性 的 认 识 

有助 于 对外 汉 字教 学 和 留 学 生对 汉字 的 学 习 

第三 ,
有助于对 《 大纲 》 所附 《 常 用 汉 字 表 》 的 深 入研 究 。 本 文通 过对 所 附

《 常 用 汉字表 》 的 同 源 部件 统计分析 , 为汉字 理据 性 和 系 统性 提供 参考 和 依 据 



10


第 章 绪论

 

可 以 很 好地帮 助 留 学 生 学 习 汉字 另外 本研 宄 也 为 深 入 研 宄 大纲 》 提供 


。 , 《

数据支 持 , 可 以 更好地 促进 国 际汉语教学 相 关字表 的深入研 宄 



第四 ,
有助于 对外 汉语教材 的 编 写 。 本文对相 关教材 中 汉 字 部件知识 点 和 练

习项 目 的 编 排 设计进 行 整 理分 析 , 并 提 出 教材 编 写 的 建 议 

1 .  4 研 宄 的 方法和 思 路

1 . 4 . 1 研 究方法

1 .
文献 资 料法 。 通过借 阅 图 书 馆 馆 藏文献 、 检索 中 国 期刊 网 、 优秀硕 博士 论

文库等 多 种 渠道 整理归 类前 人 的研 宄成果 , ,


了 解该研 宄领域 目 前 已取得 的 研 宄

成果和 发 展趋 势 等 

2 .
统计分析法 。 在 统计 的 基础 上 , 对 《 大纲》 所附 《 常用 汉字表 》 中 的同源

部 件 进 行 细 致地 描 写 分 析 

3 .
调 查分析法 。 根据 对 《 大纲 》 所 附 《 常 用 汉 字表 》 的 细 致 分 析 ,
拟定调 查

问 卷 对不 同 阶段 的 留 学生进 行 问 卷调 查
, ,
为 不 同 阶段 的对 外 汉字教学提供参考

建议 

1 . 4 . 2 研宄思路

首先 , 对 相 关 研 宄文献进 行 梳理 , 总 结 研 究 的 成果及存在 的 不足 ,
提出研究

的 思路与 方法 ; 第二 , 对 《 大纲 》 所附 《 常用 汉字表 》 中 的 同 源部件进行细致 的



统计 分析 , 考 察各级汉字 同 源部件 的 特 点 ; 第三 , 在 上述研 究 的 基础上 ,


以留学

生 为对 象进行 问 卷调 查 从而 更 好 地 指 导 对 外 汉 语教 学 中 的 同 源 部件 教 学 最后
, ; 

对 汉 字 教 学 和 教材 编 写 两 个 方 面 提 出 具 体 的 建 议 ,
帮 助 留 学 生 更好地学 习 汉字 

1 1


面 向 国 际 汉 语教 学 的 汉 字 同 源 部 件 研 宄
 

第 二 章 现 代 汉 字 同 源 部件概 述

2 . 1 同 源部件 的 界定

几千 年 来 汉字 结 构和 形体 直 处在 发 展 变 化 中 其中

个显 著 的趋势是汉


, ,

字 通 过 自 身 结 构 的 不 断优化 来满 足 社 会 交 际 所 需 有 些 原 本 不 同 的 汉字 部 件 在 漫

 。

长 的 岁 月 变 化 中 演 变 成 了 完 全相 同 的 部 件 同 时 也 有 些 具 有 相 同 来源 的 部 件 由


于 书 写 位置 的 不 同 导 致形体变异 或 由 于隶变 简 省 等 原 因 而演变成 组 来源 相




, 、

同 而形 体 不 同 的部件 在现代汉字层面 这样 的 组 汉字 部 件 我 们称之为 同 源 部




。 ,

件 

同 源 部 件 可 分 为 广 义和 狭 义 两 种 。
广 义 的 同 源 部 件 包括 全 部 具 有 共 同 来源 的

汉字部件 , 无 论 部 件 相 互 之 间 有 形 体 及 意 义 上 的 直 接关 联 ( 形 体分化关系 ) , 

是仅 有 某 种 间 接 性 的 联 系 ( 如 同音代替关系 、 符 号代 替 关系 ) 。
狭 义 的 同 源部件

则 仅指形体 虽 有较为 明 显 的 差 异 , 但它 们 具有 相 同 的 历 史来源 且 部件 之 间 具 有



 ,

直接演化 、 递变关联 的

组汉字部件 。
本文 所论 的 同 源 部件 指 的 就 是 后 者 , 主要

包括 同 源分化关 系 、 繁 简 对 应 关 系 这两 类情 况 

第 具 有 同 源分 化关 系 的 部件 就是说 对于 组 部 件来说 如果追溯 其




一 一

, 。 , ,

来源 他们 本是 由 个 源 头 形 体分 化 演变而来 的 那 么 这么 组 部 件 就被视为


一 一

, 、 ,

“ ” “

同 源部件 例 如在 腐 瘸 股 胆 肯 脊 然 祭 这 组字 中 部件 肉

。 、 、 、 、 、 、 、 , 


月 目 夕 就是 组 同源部件 肉 甲 骨 文本像切 下 的 大块供 食用 的 肉 形
一 一

、 、 。 , 

“ ” “ ” “

般写作

在 楷书汉字 中 肉 作左旁时 月 在 下方时有时写 作 肉 或写作


, 。


冃 ”

在 左 上 角 贝泻 作 丨



形 ,
因此 ,

肉 、 月 、
冃 、
夕 ”

组具有 同源

分化关 系 的 部件 

第二 , 具 有 繁 简对应 关 系 的 部件 。 现代 汉字 中 有些 部件之 间 具 有 明 晰 的 繁 简


“ ” “ ” “ ” “ ” “ ” “ ” “ ” “
对应 关 系

, 如 i 与 言 、 乡 与 糸 、 韦 与 金 、 亇 与 食 

这 样 具有 明 显 繁 简 对 应 关 系 的 部 件在 现代汉字 系 统 中 同 时 存 在 着 它 们 之 间 的 分

 ,

化关系 也十分 明 确 , 显 然 也应视为 同 源部件 



1 2



第 二 章 现 代 汉 字 同 源 部件 概述 

2 . 2 同源部件 的类型

按 照 分化关 系 的 致 性 程 度 我 们 可 以 将 同 源部 件 分 为 两 类 纯粹 同 源部件


, :

和 条件 同 源部件 

2 . 2 . 1 纯粹 同 源部 件

纯粹 同 源部件是指具有单 纯粹 分化关 系 的 某 一

组部件 即 部件之 间 的 同


、 ,

源分化关系 ,
除 了 极个别字 形在 字形 演 变过程 中 产 生 了 形体讹变情 况之 外 , 基本



上没有例 外情况 。 绝对 同源 部件 的存在 , 反映 了 汉字系 统演变过程 中 具有 稳定


” “ ” “ ”

性 的 面 即 变 中 求稳 稳 中 求变 的辩证统 这也 印 证 了 现代汉字 体


一 一

, 、 ,

系 仍 然存 在 相 当 理据 性 

判定

组部 件 是 否 为 绝对 同 源 部件 , 主要采用 形 体溯源 的 方法 。 就是说 , 



果 组 部 件 存 在 严 格对 应 的 繁 简 关 系 或通过形体溯源方法 即 可追 溯 至隶楷演


, ,

变 阶段 或之 前 部 件 形 体 的 面 貌 , 发现 它 们 之 间 存 在 严 格对 应 而 纯粹 的 分化关 系 

则 视为绝对 同 源部件 

例如 , 部件


, ,







牛 ”




所从 ) 、
“ ”



, ,

所从 ) 四 个部件


为 同 源分化关系 来源单 没有其他例 外 情况 因 此在现代 汉字 中 是 组同源





, , ,


部件 。 通过对 《 通用 规范汉字表 》 进行测 查 ,
共 发现此类 同 源 部件主 要 有 以 下



1 6 组 


( 1 ) 刀组 , 含 刀 、

j 、 3 个部 件 。 例字 :

分 、 剪 、 解 ;


利 

刚 、 刮 ;

班 ,
辨 

“ ”
人组 含 人 儿 个部件 例字 人 企 众 坐 他

( 2 ) , 、 < 、 3 。 : 、 、 ;


休 伙 儿 兄 兜 兒

、 ;
、 、 f 

“ ”

犬组 含 犬 个部件 例字 犬 吠 哭 器 狼 狠
一 —

( 3 ) , 、 3 2 。 : 、 、 ; 3 、 

猫 

“ ”

水组 含 水 氺 兴 4 个部件 例字 水 泵 汞 凼

( 4 ) , 、 ? 、 、 。 : 、 、 ; 

池 、 江 、 河 ; 水

泰 、 泰 、 黎 ;
只 一

益 

① 《 通用 规范汉字表 》 是 由教育部 、 国 家语 言文字工作 委 员 会组织研制 ,


研制工作 自 200 1 年开始 , 20 1 

年 6 月 5 日 国务院正式公布 , 共收 8 1 0 5 个字 

? 此 1 6 组 同 源 部件 是沙宗 元老 师给我们 上 《 现代汉字 学 》 课时 所提 供 



1 3



面 向 国 际汉语教学 的 汉字 同源部件研 宄 


( 5 ) 爪组 ,
含 爪 、 2 个部件 。 例字 : 爪 一

抓 、 爬 、 抓 ; 采 、 觅 

舀 

“ ”
( 6 ) 木组 , 含 木 、 木 2 个 部件 。 例字 :

休 、 朵 、 架 ; 木

寨 、 杂 

条 

“ ”
阜组 含 阜 2 个部 件 例字 阜 焊 阴 陵 阵
一 —

7 S
( ) , 、 Ps 。 : ; |
s 、 、 


邑组 含 邑 2 个 部件 例字 邑 扈 邕 部 邢
一 一

( 8 ) , 、 P 。 : 、 ; P 右 、 

祁 

“ ”
( 9 ) 手组 ,
含 手 、 夺 、
牛 、

4 个部件 。
例字 :
手 一

掌 、 拳 、 拿 ; 

打 、 扔 、 扫 ; 牛

举 、 奉 ;

_

拜 

“ ”
( 1 0 ) 心组 ,
含 心 、 个 、
小 3 个部 件 。 例字 : 心 一

想 、 念 、 愁 ; 十

惊 

忧 怕 4 恭 慕 恭


、 、 、 


“ ”
( 1 1 ) 示组 ,
含 示 、 字 2 个部 件 。 例字 : 示 一

祭 、 祟 、 禁 ; 才

礼 、 祀 

祠 

例字

( 1 2 ) 衣组 ,
含 衣 、 年 2 个部件 。 :
衣 一

袋 、 装 、 袈 ; 丰

袍 、 被 

衫 

“ ”
( 1 3 ) 言组 ,
含 言 、 i 2 个部件 。
例字 :

誓 、
誉 、 警 ; i

计 、 论 

评 

“ ”
( 1 4 ) 金组 , 含 金 、 牟 2 个部件 。 例字 : 金 一

鉴 、 蛮 、 鑫 ; 考

钢 、 针 

钝 

“ ”
( 1 5 ) 食组 ,
含 食 、 t 2 个部件 。 例字 : 食 一

餐 、
飨 、 饕 ; t 

饮 、 饭 

饱 

“ ”

糸组 含 糸 个部 件 例字 糸 累 素 索 绣 纳

乡 乡

( 1 6 ) , 、 2 。 : 、 、 ;
、 

纲 

2 . 2 . 2 条件 同 源部件

条件 同 源 部 件 是 指 在 定 的 条件 下 具 有 同 源 分 化关 系 的 某 组 部件 即它


一 一

, 。

们在有 的 汉字 中 是 , 而有 的 汉字 中 不 是 ,
判 定标准应根据 是 否 具 有共 同 的 历 史来

源来 确 定 判 定 方法与 上 面绝对 同 源部件 样 也主 要采 用 形体 溯 源 的 方法 




, , 。

1 



第 二 章 现代 汉 字 同 源 部 件概述 


件 同 源部件有 以 下 6 组 

“ ”
( 1 ) 火组 ,
含 火 、 , 、 、 、 2 个部件 。
例字 :
火 一

焚 、 炒 、 灿 ; , 、 、 、

烈 、 蒸 

“ ” “ ” “ ”

然 。 但在 燕 、 黑 等字 中 的 , 、 、 、 与 火 ,
并非 同 源分化关系 

“ ”
( 2 ) 肉组 ,
含 肉 、 月 2 个部件 。 例字 : 肉

脔 、 腐 、 胬 ; 月

脸 、 胞 

“ ” “ ” “ ”
背 。 但在 期 、 朔 等字 中 的 月 与 肉 , 并非 同 源 分化关 系 

“ ?
网组 含 网 个部件 例字 网 未参与 其他构字 罚

( 3 ) , 、 2 。 : ,



“ ” “ ”

罗 、 罪 。 但在 蜀 等字 中 的 与 网 , 并非 同 源 分 化关 系 

“ ”
( 4 ) 玉组 ,
含 玉 、 王 2 个部件 。 例字 : 玉 一

珏 、 玺 、 莹 ;
王 一

珍 、 珊 

“ ” “ ” “ ”
理 。 但在 皇 、 琵 、 琶 等字 中 的 王 , 与 玉 并 非 同 源分化关系 

( 5 ) 牛组 ,


牛 、
生 ”
2 个 部件 。 例字 : 牛 一

牢 、 牲 、 犁 ;
A —

告 。 





等字 中 的

止” 与 “




并非 同 源分化 关系 

“ ” “ ”
( 6 ) 羊组 ,
含 羊 、 至 2 个 部件 。
例字 :

铃 、 群 、 羞 ;
全 一

美 

“ ” “ ” “ ”
羔 、 羡 。 但在 盖 等字 中 的 至 与 羊 ,
并 非 同 源分化关系 

2 . 3 同 源部件形成 的 原 因

2 . 3 . 1 隶变


王宁 对隶变 的 解释是 从篆书 到隶 书 的转变 是汉字 史上 的 


( 200 1 ) : ,

飞跃 ,
从此 ,
汉字完全失去 了 古文字 阶段 的 象形意 味 ,
摆脱 了 古文字蜿 曲 线 条 的

束缚 , 开 始 步 入今 文 字 阶段 。 正 因 为这 次转 变 给汉 字 带来 如 此剧 烈 的 变化 , 文字


” ?
学上便专 门 为它取 了 个名 称 隶变 隶变产 生 了 真正 意 义上 的 笔 画 系 统
‘ ’


叫 。 

改变 了 部 件 的 写 法 在 古 汉字 中 。 , 合体字 中 各部件 的 写 法与 作 独体字 时 各部件 的



写法没有任 何 不 同 。 隶变之后 ,
汉字结 构追求 匀 称 美观 , 很 多 部件 的 写 法相 比 独

体字 中 的 部件 己 经 发生 了 变化 原来的 同 个 形体 有 了 几种 不 同 的 写 法 部件 出


, ,

“ ”
现 分化 。
例如 

人 

你 、 企 、 

刀 

切 、 刻 、 

水 冰 、 益 、 泰 、



① 此 6 组 同源部 件是 沙宗 元老 师给我 们上 《 现代汉字学 》 课时所提供 



? 王 宁 汉 字 学 概耍 北 京 北 京 师 范 大学 出 版社
_


[ M] .

20 0 1  , 5 3 

1 5



面 向 国 际汉语 教学 的汉 字 同 源部件 研 究 

心 —

想 、 怕 、 

火 

灯 、 灭 、 

2 . 3 . 2 部件 的 简化

新 中 国 成立初 , 国 家 很 落后 , 文盲 占 全 国 总人 口 的 8 5% 以上 。 为 了 扫 除文盲 

普 及教 育 党 和 政 府 决 定 推 行 汉 字 简 化 政 策 于 , 。 1 956 年公布 了 《 汉字 简 化方案 》 



1 964 年出版了 《 简 化字总表 》 ,


收简 化字 22 36 个 。 1 986 年 国 家语 委 根据 国 务 院

的 决定 , 重新刊 印 了 《 简 化字 总 表 》 ,
对个别 简 化字做 了 调 整 , 收简 化字 2235

个 。 在 《 简 化字 总 表 》 的 第 二表 里 , 列 举 了 i 言 ( ) 、 t( 食 ) 、 纟 ( 糸 ) 、 韦 ( 金 ) 、

只 ( 戠 ) 、 呙 ( 尚 ) 等 1 4 个简 化偏旁 。
部 件 的 简 化 就 是 在 汉字 简 化 过 程 中 产 生 的 

在 汉 字 简 化 过程 中 有 些部 件 不 能类推 因此同 部 件 可 能 有 几种 不 同 的 简 化 形


, ,

式 而 且 有 的 部 件 在 有 些字 中 使 用 简 体 但在其他 些字 中 依 旧 使 用 繁 体 造成


, , ,

“ ” “ ” “ ”

了 繁 简 并存 的情况 。
如 言 和 i , 当 处于 汉字左 边 的 位置时 ,
言 简化


“ ” “ ” “ ” “ ” “ ” “ 


为 i , 如 诉 、 话 ,
但在 警 、 誓 等字 中 仍 使用 原来 的 字形 。 金
“ ” “ ” “ ” “ ”
和 韦 , 当 处 于 汉 字左 边 的 位置 时 , 用 部件 金 , 如今简化为 韦 ,
如 钟 

“ ” “ ” “ ” “ ”

铁 ,
但在 鉴 、 銮 等字 中 仍使用 原 来 的 字形 。 食 和 t ,
当 处 于汉字


“ ” “ ” “ ” “ ” “ ”
左边 的位置时 , 用 部件 食 ,
如 今简化为 t ,
如 饭 、 饱 ,
但在 餐 

“ ”
飨 等字 中 仍使用 原来 的字形 

2 . 3 . 3 部件书 写 位置不 同


张旺熹 ( 1 990 ) 曾 对部件 变异 做 出 的 阐 释 : 由 于 汉字 的 基本部件和 基本结

构 模 式 都 是有 限 的 , 而 这有 限 的 两 者 进 行 组 合 又 要 生 成 成 千 上 万 的 汉 字 , 这就必


” ?
然 导 致汉 字 的 基本部 件在 形体上 的 变异 同 个部件 把它重新组配在 汉字 的


。 ,

不 同 位置 , 肯 定会 受 到 相 邻 部件 的 影 响 ,
如 果 仍 然按 照 原 来部件 的 形体 写 , 重新

组配 的 汉字 比 例就会失调 , 影响 汉字 的美观 , 因 此 就 需要适 当 地调 整 下 形 体 。 



拼 音 文 字 之类 的 平 行 组 合 方 式 不 同 , 汉字平面 化 的 结 构方 式 ,
要求汉字 的 各个不

同 部件 在 个接近方 块 的 空 间 里 组合 起来 形成 个相 对 统 的 形体 这样各


一 一 一

, 。

个部 件便不 能 保持单独书 写 时 的 的 形体 就造成 了 同 部件在不 同 汉字组合 中 的




① 张旺熹 从汉字 部件到汉字结构 .


谈对 外 汉字教学 [ J] .
世 界 汉语 教 学 ,
1 990 ( 2) :  1 1 3 

16


第 二 章 现 代 汉 字 同 源 部 件 概述 


形 体变 化 。
举例 如下 

“ ” “ ” “ “ ”

水 这 部 件 处 于 字 的 左 边 变为 如 洗 处在 有撇 捺所构


一 、

?  , 、 ;

“ ” “ ”
成 的 半 包 围 字 的 下 边 位置 则 变 为 变 作 氺 ,
如 泰 ; 处于字上 边 的 位置则 变为


“ ” “ ”
X ,
如 益 。 因 为汉 字 要 被 书 写 成 方 块状 , 字形要美观 ,
结 构要紧凑 , 所以


“ ”
不 同 部位 的 水 要适应所在部位 的 字形要 求 

“ ” “ “

处在字 的 下边位置为 想
“ ” ” ”
心 这

部件 , 心 ,
如 、 急 ; 处在字 的 左


“ ” “ ” “ ”

边位置为 彳 ,
如 怕 、 懂 ; 处在 有撇捺所构 成 的 半 包 围 字 的 下 边位置 则 变


“ ” “ ” “ ”

为变作 小 , 如 慕 、 恭 

“ ” “ ”
爪 这 部件 爪 在字 中 的位置 比较 自 由 可 出 现在 字 的 左 边位置

, , 

“ ” “ ”

如 爬 ; 也 可 出 现 在 字 的 右 边位 置 ,
如 抓 ; 但 如 果在 字 的 上 边位置 , 则变为


“ 扣 ” “ ” “ ”

如 受 、 采 

“ ” ” “ ” “ ”

人 这 部件 在 字 的 左 边 写 作 M 如 你 他 在 字 的 上边 写 作


, , 、 ;

“ ” “ ” “ ” “ ” “ ” “ ” “ ”
人 ,
如 企 、 介 ; 在字 的 下边则要 写成 儿 , 如 先 、 元 、 兄 

以上这些都是部件书 写位置不 同 导致 的形体变异 。


为 了 汉 字形体 的 匀 称美观 , 

写 时 只 能 改变有些部件 的 写 法 

1 7



面 向 国 际 汉语 教学 的 汉 字 同 源 部 件 研 宄 

第三章 《 常 用 汉 字 表 》 同 源 部 件 统 计分 析

为 了 更好地 帮 助 留 学 生 学 习 汉字 和 指 导 汉 字 教 学 本章对 大纲 》 至六级




, 《

《 常 用 汉 字 表 》 中 含纯 粹 同 源 部 件 和 条件 同 源 部 件 的 汉字 进 行 穷 尽 性 统 计 ,
并对

含 同 源 部 件 的 汉 字进 行 整 理 分 析 

3 . 1 《 常 用 汉 字 表 》 各 级 汉 字 同 源 部 件 统 计 分析

3 . 1 . 1 纯 粹 同 源 部 件 统 计分 析

级 常用 汉字表 》 含纯粹 同 源部件 的 汉字 统计 分析




3 1 1 1
. . .

表  级 常 用 汉 字 表 》 含 纯 粹 同 源 部 件 的 汉字 统 计 表


1 《
 ̄  ̄

序 同源部件 级 常用 汉字表 》 例 字
 构 字



| |  |

号 


1 刀 、

j 、 i  分 

2 人 、 4 、 儿 儿 、 个 、 你 、 今 、 人 、 认 、
什 、 他 、 住 、 作 、 做 、 先 、 坐 1 

3 犬 、 名  

4 水 、 ? 、 氺 、 汉 、
水 、 没 

只


5 爪 、  爱 

6 木 、 本 杯 、 机 、 校 、 样 、 椅 、 桌 、
茶 

7 阜 、 P 左 

  

8 邑 、 P 右 都 、 那 

9 手 、 才 、
牛 、 打 


— 

1 0 心 、 个 、 小 想 、 怎 

1 1 示 、 4  视 

1 2 衣 、 辛 衣 

1 3 言 、 i 读 、 话 、 请 、 认 、 谁 、 识 、
说 、 谢 、 语 9

18


第三 章 《 常 用 汉字表 》 同源部件统 计 分析 


1 4 金 、 韦 钱 、 钟 

1 5 食 、 t  饭 

1 6 糸 、 纟  

“ ”

从上表 可发 现 级 字表 中 含 人 儿 部件 的汉字最 多 有 个

, , 、 { 、 , 1 3 

“ ” ” “ 

占 级字表 的 其中 人 部件 构 字数为  部件 构 字 数为 儿

8 .  6 7% 。 , 5 , 6 , 

“ ” “ ” “ ” ” “ 

部件构 字数为 2 ,
见于 儿 、 先 字 。 可见 人 、 构字率较 强 。




般 出 现在 上 下 结 构 的 字 中 在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上边表义 也 可单 独 成字

, , 。

般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 在构 字 时 多 处 在 左 边表义 。
含人组 的 字 都跟人有 关

系 

“ ” “ ”

含 言 部件 的 汉字 有 个 占 级 字表 的 其中 部件构字


、 i 9 , 6% 。 , i

“ ”

数为 可见 构字率强 般 出 现在 左 右结构 的 字 中 在 构字 时 多 处在


9 。 , i , ,

“ ” “
左 边表义 。 这 些字 都和 说话 、 语 言 等有 关 , 例如 说 , 《 说文 ?
言部》 :
說 , 


” ?


也 从言 兑 曰 谈说

。 、 。 。

含 组纯粹 同 源 部 件 的 汉字共有 个 占 级字表 的 也 就 是说


一 

1 6 45 , 3 0% 。 , 《

级 常 用 汉字 表 》 要 求 留 学 生 掌 握 的 1 50 个汉字 中 , 掌 握 了 1 6 组纯粹 同 源 部件 

有利于 45 个汉字 的 学 习 

含 1 6 组 纯 粹 同 源 部件 左 右 结 构 的 汉字 有 : 你 、 认 、 什 、 他 、 住 、 作 、 汉 

没 、 杯 、 机 、 校 、 样 、 椅 、 院 、 都 、 那 、 打 、 视 、 读 、 话 、 请 、 认 、 谁 、 识 、 说 

语 钱 钟 饭 共有 个 占 级 常 用 汉 字 表 》 含 纯粹 同 源 部 件 汉 字 总 数


、 、 、 , 29 , 《

的 6 4 . 4 4% 

3 1. . 1 . 2 二级 《 常 用 汉字 表 》 含纯粹 同 源 部 件 的 汉 字统计 分 析



表 2 二级 《 常用 汉 字表》 含纯粹 同 源 部件 的 汉字 统计表







同 源 部件

二级 《 常用 汉字表 》 例字
 |
构 字




^ 

1 刀 、


、 J 分 、 班 、
别 、 到 

2 人 、
{ 、 儿 儿 、 个 、 你 、 今 、 人 、 认 、 什 、 他 、 住 、 作 、 做 、 1 

先 、 坐 、 便 、 从 、 件 、 体 、 休 、 

3 犬 、 否 狗 、 猫 

① 许慎 说文 解字 .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 9 98 : 5 3 

1 9



面 向 国 际汉语 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部件 研 究 

4 水 、 t 、 氺 、 汉 、 水 、 没 、 汽 、 洗 、 泳 、 游  7

 


5 爪 、  爱 

6 木 、 木 杯 、 机 、 校 、 样 、 椅 、
桌 、 茶 、 床 、 休  9

7 阜 、 P 院 、 阴 

8 邑 、 P 右 都 、 那 

9 手 、 4 、
牛 、 打 、 报 、 手 、 找 



1 0 心 、 十 、 小 想 、 怎 、 懂 、 快 、
慢 、 忙 、 您 、 情 、 思 、 意 1 

1 1 示 、 夺 视 

1 2 衣 、 寺 衣 

1 3 言 、 i 读 、 话 、 请 、 认 、
谁 、 识 、 说 、 谢 、 语 、 课 、 让 、 1 

试 、 

1 4 金 、 韦 钱 、 钟 、 错 

1 5 食 、 t  饭 

1 6 糸 、 乡 给 、 红 、 经 、 累 、 纸 

“ ”
从上表可发现 , 二级字表 中 , 含 人 、 { 、
儿 部件 的 汉 字 比较多 , 有 1 

“ ” “ ” “
占 二级字表 的



个 , 6 . 3 3% 。 其中 , 人 构字数为 6 , 

f  构字数为 1 1 ,

“ ” “ ” ”
构字数为 见于 儿 先 字 可见 构字率最强 般 出 现在 左 右


2 , 、 。 ,

“ ”
结构 的字 中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 左 边表 义 , 与 人有 关 系 。
例如 便 , 《 说文解字 ?



“ ” 


部》 :
便 , 安也 。 人有 不 便 , 更之 。
从人 、 更 。

“ ” “ ”
含 言 、 i 部件 的 汉字有 1 3 个 , 占 二级字表 的 4 . 3 3% 。 其中 i 构字



构字率较强

数为 可见 般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在构字 时 多 处


1 3 。 , i , ,

“ ” “
在 左 边表 义 , 与 说话 、 语 言等有关 。
例如 诉 , 《 说文 ?
言部》 :
诉 ,
告也 。



” ?


言 , 厍省 声 。

“ ” “
个 级字表 的



含 心 + 部 件 的 汉字 有 占 其中 心


t 、 1 〇 , 3 3 3 %. 。 ,

“ ” “ ” “ ” “ ”

构字数为  构字数为 可见 心 构字率较强 般出现




5 ,
t 5 。 , 个 、 ,

“ ”
在左右结构 的字 中 在构字 时 多 处在左边表义 心 般 出 现在 上 下 结 构 的 字


, ,

( D 许慎 说文解字 .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 9 98 : 1 65 

② 许慎 说文解字 .
[ M] .
北京 沖 华书局 ,
1 9 98 : 56 

20



第三章 《 常用 汉字表》 同 源部件统计分析 

中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下 边表 义 , 这 些 字 都跟 心 情 、 感情 、 心思 、 思考等有关 。 


“ ” “ ” ?


如 情 , 《 说文 ?
心部》 :
情 ,
人之 阴 气 有 欲 者 。 从心 , 青声 。

含 1 6 组 纯 粹 同 源部件 的 汉 字共有 84 个 , 占 二 级 字表 的 2 8% 。 也就是说 , 《二



级 常 用 汉字表》 要求 留 学生掌握 的 300 个汉字 中 , 掌 握 了 1 6 组纯粹 同 源部件 



有利于 84 个 汉字 的 学 习 

含 1 6 组 纯 粹 同 源部 件 左 右 结 构 的 汉字 有 : 别 、 到 、 你 、 认 、 什 、 他 、 住 

作 、 便 、 从 、
件 、 体 、 休 、 但 、 狗 、 猫 、 汉 、 没 、 汽 、 洗 、 泳 、 杯 、 机 、 校 、 样 

椅 、 休 、 院 、 阴 、 都 、 那 、 打 、 报 、 找 、 懂 、 快 、 慢 、 忙 、 情 、 视 、 读 、 话 、 请 

认 、 谁 、 识 、 说 、 语 、 课 、 让 、 试 、 诉 、 钱 、 钟 、 错 、 饭 、 给 、
红 、 经 、 纸 , 

有 60 个 , 占二级 《 常用 汉字 表 》 中 含纯粹 同 源部件汉字 总 数 的 7 1 . 4 3% 



3 1. . 1 . 3 三级 《 常用 汉字表 》 含纯粹 同 源部 件 的 汉字 统计 分析



表 3 三级 《 常 用 汉字 表 》 含 纯 粹 同 源 部 件 的 汉 字 统计 表


序 同 源 部1牛 构f


I |




j 

1 刀 、 U 、 J 分 、 班 、 别 、 到 、 刚 、
刻 、 刷 、 刮 、 解 、 留 1 


 

2 人 、 彳 、 儿 儿 、 个 、 你 、 今 、 人 、 认 、 什 、 他 、 住 、 作 、 做 、 先 、 29

坐 、 便 、
从 、
件 、 体 、 休 、 但 、 候 、 化 、
健 、
介 、 借 

伞 、 位 、
像 、 信 、 

3 犬 、 3 狗 、 猫 、 突 、 哭 

4 水 、 ? 、 水 、 汉 、 K
7 、 没 、 汽 、 洗 、 泳 、 游 、 冰 、 法 、 河 、 酒 、 渴 、 1 

^ 满 、 漂 、 清 、 澡 、 



5 爪 、 爱 、 爬 

6 木 、 木 杯 、 机 、 校 、 样 、 椅 、 桌 、 茶 、 床 、 休 、 查 、 朵 、 根 、 1 

极 、 检 、 楼 、 李 、 树 、 

7 阜 、 (

s 院 、 阴 、 阿 、 除 、 附 、 阳 

8 邑 、 都 、 那 、 邻 、 邮 

9 手 、 子 、
牛 、 打 、
报 、 手 、 找 、 把 、
搬 、 担 、 护 、 换 、 接 、 据 、 扫 、 1 

提 、 择
2  

① 许慎 说文解字 .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 998 : 2 1 7 

2 1



面 向 国 际汉 语 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 部 件 研 究 

1 0 心 、 丨 、
+ 想 、 怎 、
懂 、
快 、 慢 、
忙 、 您 、 情 、 思 、 意 、 感 、
怪 、 20

惯 、 急 、 怕 、 心 、 愿 、 总 、 忘 、 

1 1 示 、 才 、
视 

1 2 衣 、 丰 衣 、 被 、
衬 、
裤 、
衫 

1 3 言 、 i 读 、 话 、 请 、 认 、 谁 、 识 、 说 、 谢 、 语 、 课 、 让 、 试 、 1 

诉 、 词 、 调 、 该 、 记 、 讲 、 

1 4 金 、 韦 钱 、 钟 、 错 、 铁 、 银 

1 5 食 、 1: 饭 、 饱 、 饿 、 馆 、
饮 

1 6 糸 、 乡 给 、 红 、 经 、 累 、 纸 、 级 、 绩 、 练 、 绿 、 绍 、 终 、 系 1 

“ ”
从上表可 发现 , 三级字表 中 , 含 人 、 { 、 儿 部件 的 汉字最 多 ,
有 29 个 

“ ” ” “ ”
占 三级字 表 的 4 . 8 3% 。
其中 , 人 构字数为 8 ,  构 字数为 1 8 ,  儿 构字


“ ” “ ” “ ” ”
数为 见于 儿 先 元 字 可见 的 构字率最 高 般 出 现在


3 , 、 、 。 ,

“ ”
左右结构的字 中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左 边表 义 , 与 人有关系 。
例如 信 , 《 说文 ?



“ ” 


部》 : 信 ,
诚也 。 从人 , 从言 ,
会意 。

“ ” “
个 占 三级字表 的


含 心 、 f 、
4 、 、
部件 的 汉字有 20 , 3 . 3 3% 。 其中 , 心
“ ” “ ” “
的 构字 率较 高
” “ ”
构字数为  构字数为 可见 心 


1 2 ,
十 8 。 , 、 f 。 f

出 现在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在 构字 时 多 处在 左 边表义 般 都与 心 理 情 感 有 关
“ 



, , 。

“ ”
般 出 现在 上 下 结 构 的字 中 在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下 边表 义 例如 感 说文 




, 。 , 《

“ ”?


部》 : 感 , 动 人心 也 。 从心 , 咸声 。

“ ”

“ ”
含 言 、 i 部件 的 汉 字 有 1 9 , 占 三级 字表 的 3 1 7% . 。 其中 , i 构字


“ ”
数为 可见 的 构字率较 高 般 出 现在左 右 结构 的字 中 在 构字 时 多


1 9 。 , i , ,

“ ” “
处在 左 边表义 , 与 说话 、 语 言 等有 关 。
例如 讲 , 《 说文 ?
言部 》 :
講 , 和解 也 

” 


从言冓聲 。

“ ” “

部件 的 汉字 有 个

含 木 、 木 1 8 , 占 三级字表 的 3% 。
其中 ,
木 构字数


“ ” “ ” “ ”
为 1 7 ,  木 构字数为 1 , 仅见于 茶 。 可见 , 木 的 构字率较高 , 它在字 中


“ ” “
较多 出 现在字 的左边

的位置 比较 自 由 , , 如 杯 、 机 ; 出 现在字 的右边 ,



“ ” “ ” “ “
出 现在 字 的 上边 出 现在字 的 下边
” ”
如 休 如 查 如 朵 木 般出



, ; , 。

( D 许慎 说文解字 .
[ M] .
北京 中华书 局 :

1 998 : 52 

许慎 说文解字 .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 9 98 : 2 22 

许慎 说文解字 .
[ ML 北京 中华书局 :

1 9 98 : 53 

22



第三章 《 常用 汉 字表 》 同 源部件统计分析


“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下 边表 义
” ”
现在 上 下 结 构 的 字 中 , ,
如 茶 。 含 木 、 木 部件


“ ” “ ” 


的字与 树木 、 木材有 关 。 如 根 , 《 说文 ?
木部 》 :
根 ,
木株也 。 从木 艮 声 。

“ ”

部件 的 汉字有 个
“ 


含 水 、 H 兴 1 7 , 占 三 级 字表 的 2 .  8 3% 。 其中 , 水
“ ” “ ” ” “ ”
构字数为 2 ,
见于 水 、 冰 字 。 构字数为 1 5 。 可见 ,
》 的 构字率最

高 般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在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左 边表 义 与 水有 关系 例如


, , , 。

“ ” “ ” 


冰 , 《 说文 ?
夂部 》 : 冰 , 水坚也 。 从夂 ,
从水 。

“ ”

含 手 、 年 、
牛 、

部件 的 汉字有 1 4 个 , 占 三级字表 的 2 . 3 3% 。 其中 

“ “ ” “ ” “ ”

手 构字数为

手 构字数为 1 ,
仅见于 。 孑 1 3 。 可见 ,
孑 构字率很高 

般 出 现在左右结构 的字 中 在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左 边表 义 意思 般与 手 或手 的 活


一 一

, ,

“ ” “ ” 


动有关 。
例如 提 , 《 说文 ?
手部》 :
挈也 。 从手 ,
是声 。

含 1 6 组 纯粹 同 源部件 的 汉字共有 1 7 1 个 ,
占 三级字表 的 28 . 5 % 。 也就是说 

《 三级常用 汉字表》 要求 留 学生 掌握 的 600 个汉 字 中 , 掌 握 了 1 6 组纯粹 同 源 部



件 ,
有利于 1 7 1 个汉 字 的 学 习 

含 1 6 组纯粹 同 源部件 左 右 结 构 的 汉字有 : 别 、 到 、 刚 、 刻 、 刷 、 刮 、 解 



你 、 认 、 什 、 他 、 住 、 作 、 便 、 从 、 件 、 体 、 休 、 但 、 候 、 化 、 健 、 借 、 位 、 像 

信 、 元 、 狗 、 描 、 汉 、 没 、 汽 、 洗 、 泳 、 冰 、 法 、 河 、 酒 、 渴 、 满 、 漂 、 清 、 澡 

注 、 爬 、 杯 、 机 、 校 、 样 、 椅 、 休 、 根 、 极 、 检 、 楼 、 相 、 院 、 阴 、 阿 、 除 、 附 

阳 、 都 、
那 、 邻 、 邮 、 打 、 报 、 找 、 把 、 担 、 护 、 换 、 接 、 据 、 扫 、 提 、 择 、 懂 

快 、 慢 、 忙 、 情 、 怪 、 惯 、 怕 、 视 、 被 、 村 、 裤 、 衫 、 读 、 话 、 请 、 认 、 谁 、 识 

说 、 语 、 课 、 让 、 试 、 诉 、 词 、 调 、 该 、 记 、 讲 、 议 、 钱 、 钟 、 错 、 铁 、 银 、 饭 

饱 、 饿 、 馆 、 饮 、 给 、 红 、 经 、 纸 、 级 、 绩 、 练 、 绿 、 绍 、 终 , 共有 1 29 个 ,


三级 《 常 用 汉字表 》 含纯粹 同 源部件 汉字 总 数 的 75 . 4 4% 



3 1. . 1 . 4 四级 《 常 用 汉字 表 》 含 纯粹 同 源部 件 的 汉字 统计 分 析

表 4 四级 《 常用 汉字表 》 含 纯 粹 同 源 部 件 的 汉 字 统计表



同 源部件

四级 《 常用 汉字表 》 例 字
 |
构字

号 


 

1 刀 、

j 、 分 、 班 、 另 I

J 、 到 、 刚 、 亥 I

J 、 刷 、 刮 、 解 、 留 、 刀 、 划 、 1 

① 许慎 说文解字 .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98 : 1 1 8 

② 许慎 说文解字 .
[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98 : 24 0 

③ 许慎 说文解宇 .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 98 : 252 

2 3



面 向 国 际汉语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部件研 宄 

利 、 列 、 切 、
剩 、 则 、 

2 人 、 4 、 儿 儿 、 个 、 你 、 今 、 人 、 认 、 什 、 他 、 住 、 作 、 做 、 先 、 56

坐 、 便 、 从 、 件 、 体 、 休 、 但 、 候 、 化 、 健 、 介 、 借 

伞 、 位 、 像 、
信 、
元 、 保 、 倍 、 传 、 倒 、 低 、 份 、 付 

供 、 估 、 合 、 何 、 假 、 价 、 仅 、 俩 、 命 、 全 、 任 、 仍 

伤 、 使 、 停 、 修 、 优 、 值 、
众 、 

3 犬 ' 3 狗 、 猫 、 突 、 哭 、 猜 、 获 、 厌 


 

水 氺 汉 水 没 汽 洗 泳 游 冰 法 河 酒 渴

4 、 ? 、 、 、 、 、 、 、 、 、 、 、 、 、 、 37

六 满 、 漂 、 清 、 澡 、 注 、 海 、 汗 、 活 、 激 、 江 、 浪 、 流 

漫 、 泼 、 泉 、 沙 、 深 、 汤 、 温 、 消 、 演 、 洋 、 油 、 汁 




5 爪 、 爱 、 爬 、 受 

6 木 、 木 杯 、 机 、 校 、 样 、 椅 、 桌 、
茶 、 床 、 休 、 查 、 朵 、 根 、 27

极 , 检 、 楼 , 李 , 树 、 私 先 案 、 棒 、 标 、 材 . 桥 

松 、 桶 、 

7 阜 、 P 左 院 、 阴 、 阿 、
除 、 附 、 阳 、 队 、 际 、 降 、 陪 、 随 、 险 1 

8 邑 、 Ps 都 、 那 、 邻 、 邮 、 部 、 郊 

9 手 、 才 、
牛 、 打 、 报 、 手 、
找 、 把 、 搬 、 担 、 护 、 换 、 接 、
据 、 扫 、 39

f 提 、 择 、 按 、
扮 、 抱 、 播 、 擦 、 持 、 抽 、 掉 、 挂 、 技 

拒 、 拉 、 排 、 批 、 扰 、 扔 、 折 、 授 、 抬 、 挺 、 推 、 扬 

招 、 指 、 举
 

1 0 心 、 t 、
小 想 、 怎 、 懂 、
快 、 慢 、 忙 、 您 、 情 、 思 、 意 、 感 、 怪 、 3 

惯 、 急 、 怕 、 心 、 愿 、 总 、 忘 、 息 、 怀 、 悔 、 惊 、 懒 

怜 、 恼 、 态 、
惜 、 性 、 忆 、 

1 1 示 、 字 视 、 福 、 社 、
示 、 祝 、 禁 

1 2 衣 、 丰 衣 、 被 、 衬 、
裤 、 衫 、 裙 

1 3 言 、 i 读 、 话 、 请 、 认 、 谁 、 识 、 说 、 谢 、 语 、 课 、 让 、 试 、 3 

诉 、 词 、 调 、 该 、 记 、 讲 、 议 、 诚 、 计 、 谅 、 论 、 评 

谈 、 讨 、 误 、 详 、 许 、 言 、 

24



第三章 《 常 用 汉字 表 》 同 源 部 件 统 计 分 析 

1 4 金 、 ¥ 钱 、 钟 、 错 、 铁 、 银 、 锻 、 钢 、 镜 、 针 、 金 1 

1 5 食 、 1: 饭 、 饱 、 饿 、 馆 、 饮 、 餐 、
饺 、 饼  8

1 6 糸 、 乡 给 、 红 、 经 、 累 、 纸 、 级 、 绩 、 练 、 绿 、 绍 、 终 、 系 、 1 

紧 、 绝 、 纪 、 细 、 线 、 


“ ”
从上表 可 发现 , 四 级字表 中 ,
含 人 、 < 、 儿 部件 的 汉字最 多 , 有 56 个 

“ ” ” “ ”

占 四 级字表 的 5 . 6% 。
其中 ,
人 构字数为 1 2 ,  构字数为 4 1 ,
儿 构字


“ ” “ ” “ ” “
数为 见于 儿 先 元 可见 的构字率 最高 般 出 现在 左 右


3 , 、 、 。 , ,

“ ”
结构 的字 中 在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左 边 表义 人 般 出 现在 上 下 结 构 的 字 中 



。 ,

“ ”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上 边表 义 它们 的意思 般与 人有 关 例如 付 说文 人部 》


, 。 , 《 

“ ” 


付 , 与也 。 从寸 , 持物对人 。

“ ” “
部件 的 汉字有



含 手 、 才 、
牛 、

39 个 ,
占 四 级字表 的 3 .  9% 。 其中 , 手

“ ” “ ” “ ” “ 

构 字数 为 1 。
牛 构字数为 1 ,
仅见于 举 。 中 构字数为 37 。 可见 , 才

般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 左 边表 义
“ ”

构字率很高




, , 。

般 出 现在上 下 结构 的 字 中 在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下 边表 义 意思 般与 手或 手 的 活动


, ,

“ ” “ 


有关 。 例如 举 , 《 说文 ?
手部 》 :
擧 , 对举也 。
从手 ,
舆 ( 于 ) 声 。

“ “
部件 的汉字有



含 欠
7 、 ? 、 冰 、 37 个 , 占 四 级 字表 的 3 . 7 %。 其中 ,

“ ” “ ” “ ” ” “ ”

构 字数 为 3 , 见于 水 、 冰 、 泉 字 。 构字数为 34 。 可见 , ?  构字

率很高 般在 左 右 结 构 的 汉字 中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 左 边表义 意思 般都与 水




一 一

, , ,

“ ” “ ”?


有关 。 例如 海 , 《 说文 ?
水部》 : 海 ,
天池 也 , 以纳百 川 者 。 从水 ,
每声 。

“ ” “ ”
含 言 、 i 部 件 的 汉 字有 3 1 个 , 占四 级字表 的 3 1. % 。 其中 , i 构字


“ ” “ ” “ ”
数为 言 构字数为 仅见于 言 可见 构字率高 般 出 现在


30 。 1 , 。 , i ,

“ ”
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 左 边表义 与 说话 语 言 等 意 思有关 例 如 谈 , , 、 。 

“ ” ?
说文 言部》 談 语也 从言 炎声


《 : , 。 , 。

心 
“ “ ”
含 心 、 十 、 部件 的 汉字 也有 3 1 个 ,
占 四 级字 表 的 其中 3 . 1 % 。 ,

“ ” ”

构字数为  构字数为 可见 的 构字率较 高 般 出 现在左 右




1 3 , t 1 8 。 , ,

结构的字 中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左 边表义 ,
与 心理情感 意 思有关 。
例如



, 《 说

① 许 慎 说文解字.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 98 : 1 64 

② 许慎 说文 解字.
[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 98 : 254 

③ 许慎 说文解字 .
[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98 : 2 29 

④ 许 慎 说文 解 字

[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98 : 5 1 

25



面 向 国 际汉 语教 学 的汉字 同 源 部件 研 宄 

“ ”?


文 ?
心部》 :
悔 , 悔恨也 。 从心 ,
每声 。

“ “ ”
占 三级字表 的

含 木 、 木 部件 的 汉字 有 27 个 , 2 . 7% 。
其中 , 木 构字


” “ ” “ ” “ ”


数为 25 。 本 构字数为 2 ,
见于 、 杂 字 。 可见 , 木 的 构 字率较高 

“ ”
它 在 字 中 的 位置较 自 由 较 多 出 现在 汉字 的 左 边 本 般 出 现在 上 下 结构 的


, 。

“ ”
字中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下 边 表义 ,
含 木 、 木 部件 的 字意 思与 树木 、 木材有 关 

“ ” “ ” 


如 材 , 《 说文 ?
木部》 :
材 ,
木梃 也 。
从木 ,
才声 。

含 1 6 组纯粹 同 源部件 的 汉字 共有 3 1 5 个 , 占 四 级字表 的 3 1 .


5 % 。 也就是说 

《 四 级 常用 汉字表 》 要 求 留 学生掌 握 的 1 000 个汉字 中 ,


掌 握 了 1 6 组纯粹 同源部

件 , 有利于 3 1 5 个汉字 的 学 习 

含 1 6 组纯粹 同 源部件左 右 结 构 的汉 字有 : 别 、 到 、 刚 、 刻 、 刷 、 刮 、 解 

划 、 利 、 列 、 切 、 剩 、 则 、 判 、 你 、 认 、 什 、 他 、 住 、 作 、 便 、 从 、 件 、 体 

休 、 但 、 候 、 化 、 健 、 借 、 位 、 像 、 信 、 保 、 倍 、 传 、 倒 、 低 、 份 、 付 、 供 、 估 

何 、 价 、 仅 、 俩 、 任 、 仍 、 伤 、 使 、 停 、 修 、 优 、 值 、 仔 、 狗 、 猫 、 猜 、 汉 、 没 

汽 、 洗 、 泳 、 冰 、 法 、 河 、 酒 、 渴 、 满 、 漂 、 清 、 澡 、 注 、 海 、 汗 、 活 、 激 、 江 

浪 、 流 、 漫 、 泼 、 沙 、 深 、 汤 、 温 、 消 、 演 、 洋 、 油 、 汁 、 洲 、 爬 、 杯 、 机 、 校 

样 、 椅 、 休 、 根 、 极 、 检 、 楼 、 相 、 棒 、 标 、 材 、 桥 、 松 、 桶 、 植 、 院 、 阴 、 阿 

除 、 附 、 阳 、 队 、 际 、 降 、 陪 、 随 、 险 、 都 、 那 、 邻 、 邮 、 部 、 郊 、 打 、 报 、 找 

把 、 担 、 护 、 换 、 接 、 据 、 扫 、 提 、 择 、 按 、 扮 、 抱 、 播 、 擦 、 持 、 抽 、 掉 、 挂 

技 、 拒 、 拉 、 排 、 批 、 扰 、 扔 、 折 、 授 、 抬 、 挺 、 推 、 扬 、 招 、 指 、 懂 、 快 、 慢 

忙 、 情 、 怪 、 惯 、 怕 、 怀 、 悔 、 惊 、 怜 、 恼 、 惜 、 性 、 忆 、 愉 、 视 、 福 、 社 、 祝 

被 、 衬 、 裤 、 衫 、 裙 、 读 、 话 、 请 、 认 、 谁 、 识 、 说 、 语 、 课 、 让 、 试 、 诉 、 词 

调 、 该 、 记 、 讲 、 议 、 诚 、 计 、 谅 、 论 、 评 、 谈 、 讨 、 误 、 详 、 许 、 证 、 钱 、 钟 

错 、 铁 、 银 、 锻 、 钢 、 镜 、 针 、 饭 、 饱 、 饿 、 馆 、 饮 、 饺 、 饼 、 给 、 红 、 经 、 纸 

级 、 绩 、 练 、 绿 、 绍 、 终 、 绝 、 纪 、 细 、 线 、 约 , 共有 2 52 个 , 占四级 《 常用汉

字 表 》 含 纯粹 同 源 部件 汉 字 总 数 的 8 0% 

3 1
. . 1 5.
五级 《 常 用 汉 字 表 》 含 纯 粹 同 源 部 件 的 汉 字 统 计 分析

表 5 五级 《 常 用 汉字表 》 含纯粹 同 源部 件 的 汉 字统计 表



序 |
同 源部件
 |
五级 《 常 用 汉 字表 》 例 字  |
构f

① 许慎 说 文 解字 .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 998 :
22 1 

② 许慎 说 文解字 北京 中华书局


[ M] . .

1 9 98 : 1 1 9 

26



第三章 《 常 用 汉字表 》 同 源 部 件 统计 分析 


I  卜

 I

1 刀 、

j 、 J 分 、 班 、 别 、 到 、 刚 、 刻 、 刷 、 刮 、
解 、 留 、 刀 、
划 、 26

利 、 列 、 切 、 剩 、 贝 !

、 判 、 初 、 创 、 刺 、 罚 、 贸 、 删 

召 、 

2 人 、 { 、 儿 儿 、 个 、 你 、 今 、 人 、 认 、 什 、 他 、 住 、 作 、 做 、 先 、 83

坐 、 便 、 从 、 件 、 体 、 休 、 但 、 候 、 化 、 健 、
介 、
借 

伞 、 位 、 像 、 信 、 元 、 保 、 倍 、 传 、 倒 、 低 、 份 、 付 

供 、 估 、 合 、 何 、 假 、 价 、 仅 、 俩 、
命 、 全 、 任 、
仍 

伤 、 使 、 停 、 修 、 优 、 值 、 众 、 仔 、 傲 、 伴 、 傍 、
促 

催 、 代 、
仿 、 佛 、
傅 、 伙 、 俱 、 俊 、 例 、 偶 、 企 、
傻 

舍 、 伸 、 食 、 似 、 俗 、 偷 、 伟 、 兄 、
夜 、 依 、 

亿

3 犬 、

? 狗 、 猫 、 突 、 哭 、
猜 、 获 、 厌 、 臭 、 独 、 狂 、
猪 、 犹 、 1 

 ^ 

4 水 、 ? 、 氺 、 汉 、 水 、 没 、 汽 、 洗 、 泳 、 游 、 冰 、 法 、 河 、 酒 、
渴 、 64

升 满 、 漂 、 清 、 澡 、 注 、 海 、 汗 、 活 、
激 、 江 、 浪 、 流 

漫 、 泼 、 泉 、 沙 、 深 、 汤 、 温 、 消 、 演 、 洋 、 油 、 汁 

洲 、 益 、
测 、 潮 、 沉 、 池 、 淡 、 洞 、 泛 、 沟 、 滚 、 滑 

汇 、 济 、 渐 、 泪 、 漠 、 浓 、 派 、 浅 、 染 、 润 、 洒 、 湿 

污 、 源 、 涨 、 



5 爪 、 爱 、 爬 、 受 、 采 、 抓 

6 木 、 木 杯 、 机 、 校 、 样 、 椅 、 桌 、 茶 、 床 、 休 、 査 、 朵 、 根 、 45

极 、 检 、 楼 、 李 、
树 、 相 、 杂 、 案 、
棒 、 标 、 材 、 桥 

松 、 桶 、 植 、 概 、 村 、 呆 、 构 、 柜 、 核 、 架 、 梨 、 木 

某 、 棋 、 枪 、 权 、 染 、 荣 、 柔 、 柿 、 

7 阜 、
s 院 、 阴 、 阿 、 除 、 附 、 阳 、 队 、 际 、
降 、 陪 、 随 、 险 、 1 

防 、 隔 、 阶 、 陌 、 限 、 阻 、


8 邑 、 P 右 都 、 那 、 邻 、 由P 、
部 、 郊 

9 手 、 夺 、
牛 、 打 、 报 、 手 、 找 、 把 、 搬 、 担 、 护 、
换 、 接 、 据 、 扫 、 75

f 提 、 择 、
按 、 扮 、 抱 、 播 、 擦 、 持 、
抽 、 掉 、 挂 、 技 

27



面 向 国 际汉语 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 部 件 研究 

拒 、 拉 、 排 、 批 、 扰 、 扔 、 折 、 授 、 抬 、 挺 、 推 、 扬 

招 、 指 、 举 、 摆 、 操 、 拆 、 抄 、 挡 、 抖 、 扶 、 搞 、 拐 

挥 、 挤 、 捐 、 控 、 扩 、 括 、 拦 、
摸 、 拍 、 披 、 拼 、 抢 

拳 、 摄 、 搜 、 损 、 挑 、 投 、 托 、 握 、
押 、 摇 、 拥 、 振 

挣 、 抓 、 

1 0 心 、 t 、
小 想 、 怎 、 懂 、
快 、 慢 、 忙 、 您 、 情 、 思 、 意 、 感 、 怪 、 46

惯 、 急 、 怕 、 心 、 愿 、 总 、 忘 、 息 、 怀 、 悔 、 惊 、
懒 

怜 、 恼 、 态 、 惜 、 性 、 忆 、 愉 、 慕 、 悲 、 愁 、 恶 、
恨 

慌 、 恢 、 恐 、 恋 、 念 、 悄 、 忍 、 悉 、 怨 、 

1 1 示 、 寺 视 、 福 、 社 、 示 、 祝 、 禁 、 神 

1 2 衣 、

衣 、 被 、 衬 、
裤 、 衫 、 裙 、 补 、 初  8

1 3 言 、 i 读 、 话 、 请 、 认 、 谁 、 识 、 说 、 谢 、 语 、 课 、 让 、 试 、 43

诉 、 词 、 调 、 该 、 记 、 讲 、 议 、 诚 、 计 、 谅 、 论 、 评 

谈 、 讨 、 误 、 详 、 许 、 言 、 证 、 诗 、 询 、 训 、 译 、 设 

辩 、 订 、 罚 、 访 、 谓 、 谊 、 

1 4 金 、 韦 钱 、 钟 、 错 、 铁 、 银 、 锻 、 钢 、 镜 、 针 、 金 、 钓 、 键 、 1 

链 、 锁 、 

1 5 食 、 t 饭 、 饱 、 饿 、 馆 、 饮 、 餐 、 饺 、 饼 、 饰 、 食 1 

1 6 糸 、 会 给 、 红 、 经 、 累 、 纸 、 级 、 绩 、 练 、 绿 、 绍 、 终 、 系 、 34

紧 、 纪 、 绝 、 细 、 线 、 约 、 编 、 纯 、 繁 、 纷 、 纲 、 缓 

络 、 缩 、 紫 、 组 、 综 、 织 、 绕 、 统 、
绪 、 


“ ”
从上表 可 发现 , 五级 字表 中 ,
含 人 、 4 、 儿 部件 的汉字最 多 ,
有 83 个 

“ ” ” “
占 五级 字表 的

5 . 5 3% 。
其中 , 人 构字数为 1 5 ,
 M 构 字数 为 64 ,  儿 构字


“ ”

数为 可见 的 构 字率最 高 般 出 现在左 右结构 的 字 中 在构字时多




4 。 ,
彳 , ,

“ ”

处 在 左 边表 义 人 般 出 现在上 下 结 构 的 字 中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 上 边表 义

。 , 

“ ”
儿 般 出 现在上下 结 构 的字 中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 下 边表义 它们 的 意 思都与


, 。

“ ” “ 




人有关 。
例如 , 《 说文 ?
人部 》 : 企 , 举踵 也 。 从人 , 止声 。

“ ” “ 

含 手 、 守 、
牛 、

部 件 的 汉字 有 75 个 , 占 五级字表 的 5% 。
其中 , 手

( D 许慎 说文 解 字 .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 9 98 : 1 6 1 

28


第三章 《 常用 汉字表》 同源部件统计分析 


“ ” “ ” “ ” “ ” “ ”

构字数为 2 ,
见于 手 、 拳 字 。
牛 构字 数为 1 ,
仅见于 举 。 孑 

般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汉 字 中 在构字
“ ”

字数为 可见 的 构字率最 高 

72 。 , 手 , ,

“ ”
时 多 处 在 左 边表 义 它 们 的 意 思 与 手 或 手 的 活 动 有 关 。 。 例如 握 , 《 说文 手部 ?
》 

“ ” ?


握 ,
揾持也 。
从手 , 屋声 。

“ 


其中

部件 的汉字 有 占 五级 字表 的

含 7] C 、 H X 64 个 ,
4 . 2 7% 。 , 水
” ” “ ” 



” ” “ “

构字数为

仅 见于

构字数为 3 , 见于 水 、 冰 、 泉 字 。
兴 1 , 。

般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在构字时

构字数为 可见 构字率很高 

60 。 , ,

“ ” “

多 处 在 左 边表义 意思 般 都 与 水有 关 例如 沟 说文 ?
水部 》 溝 水渎


。 , 《 : , 

” ?


广四尺 、 深四尺 。 从水 ,
冓声 。

“ 

部件 的 汉 字 也 有 个 其中 心

含 心 、 46 ,
占五级字表 的 3 . 0 7% 。 ,

” “ ” “ 


” “

构字数为 23 ,  构字数 为 22 ,  小 构 字数为 1 , 仅见于 。 可见 , 个

出 现在字 的 左 边
“ ”
般 出 现在左 右结 构 的 字 中
“ ”
和 心 的 构字率较高


个 , 


般 出 现在 上下结 构 的 字 中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 左 边表义 心 出 现在 在构字 时


。 ,

“ ”

多 处在 下 边表义 。 它们 的 意思都与 心 理情感有关 。 例如 恨 , 《 说文 ?


心部》 

“ ”?


恨 , 怨也 。 从心 , 艮声 。

“ ”

个 木
“ ”

含 木 、 木 部件的汉字有 45 , 占 五级字表 的 3% 。 其中 ,
构字数


“ ” “ ” “ ”
的 构字率较高

构 字数为

为 43 。
本 2 ,
见于 茶 、 杂 字 。 可见 ,
木 , 




_

“ ”

在字 中 的位置 比较 自 由 , 较 多 出 现在 左 边 。 含 木 、 水 部件 的 字与 树 木 、 木材
“ ” 


木也
“ ”

有关 。 如 柜 , 《 说文 ?
木部 》 :
柜 , 。
从木 , 巨声 。

“ ”

个 五级字表的 其中
“ ”

含 言 、 i 部件 的 汉字有 43 ,
占 2 . 8 7% 。 , i 构字


“ “ ”

构字率高

般 出 现在
“ ”

数为 言 构 字数为 仅见于 言 可见 i 

42 。 1 , 。 , ,

“ ”

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在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左 边表 义 与 说话 语 言 等 意 思 有 关 例 如 训 , , 、 。 

“ ” 


《 说文 ?
言部》 :
训 ,
说教也 。 从言 ,
川声 。

含 1 6 组纯粹 同 源 部 件 的 汉 字 共 有 499 个 , 占 五级 字表 的 33 . 2 7% 。 也就是说 



《 五 级常用 汉字表 》 要求 留 学生 掌握 的 1 5 00 个汉字 中 ,


掌 握 了 1 6 组纯粹 同 源部

件 , 有利于 49 9 个汉字 的 学 习 

D 许慎 说文解字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 998 : 252 

? 许 慎 说 文 解字 .
[ M] .
北京 中华 书 局 :

1 9 98 : 23 2 

③ 许慎 说文解字 .
[ M] .
北京 沖华书局 ,
1 9 98 : 22 1 

念 许慎 说文 解字 .
[ M] .
北京 中华书 局 :

1 998 : 1 1 7 

⑤ 许慎 说文 解 字 .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 998 : 5 1 

29



面 向 国 际 汉 语 教 学 的 汉 字 同 源部 件 研 究 

含 1 6 组 纯粹 同 源 部件左 右 结 构 的 汉字 有 : 别 、 到 、 刚 、 刻 、 刷 、 刮 、 解 

划 、 利 、 列 、 切 、 剩 、 则 、 判 、 初 、 创 、 刺 、 删 、 制 、 你 、 认 、 什 、 他 、 住 、 作 

便 、 从 、 件 、 体 、 休 、 但 、 候 、 化 、 健 、 借 、 位 、 像 、 信 、 保 、 倍 、 传 、 倒 、 低 

份 、 付 、 供 、 估 、 何 、 价 、 仅 、 俩 、 任 、 仍 、 伤 、 使 、 停 、 修 、 优 、 值 、 仔 、 伴 

傍 、 促 、 催 、 代 、 仿 、 佛 、 傅 、 伙 、 俱 、 俊 、 偶 、 傻 、 伸 、 似 、 俗 、 偷 、 伟 、 依 

亿 、 狗 、 猫 、 猜 、 独 、 狂 、 猪 、 犹 、 状 、 汉 、 没 、 汽 、 洗 、 泳 、 冰 、 法 、 河 、 酒 

渴 、 满 、 漂 、 清 、 澡 、 注 、 海 、 汗 、 活 、 江 、 浪 、 流 、 漫 、 泼 、 沙 、 深 、 汤 、 温 

消 、 演 、 洋 、 油 、 汁 、 洲 、 沉 、 池 、 淡 、 洞 、 泛 、 沟 、 滚 、 滑 、 汇 、 济 、 泪 、 漠 


浓 、 派 、 浅 、 润 、 洒 、 湿 、 污 、 源 、 治 、 爬 、 抓 、 杯 、 机 、 校 、 样 、 椅 、 休 

根 、 极 、 检 、 楼 、 相 、 棒 、 标 、 材 、 桥 、 松 、 桶 、 植 、 概 、 村 、 构 、 柜 、 核 、 棋 

枪 、 权 、 柿 、 析 、 院 、 阴 、 阿 、 除 、 附 、 阳 、 队 、 际 、 降 、 陪 、 随 、 险 、 防 、 隔 

阶 、 陌 、 限 、 阻 、 阵 、 都 、 那 、 邻 、 邮 、 部 、 郊 、 打 、 报 、 找 、 把 、 担 、 护 、 换 

接 、 据 、 扫 、 提 、 择 、 按 、 扮 、 抱 、 播 、 擦 、 持 、 抽 、 掉 、 挂 、 技 、 拒 、 拉 、 排 

批 、 扰 、 扔 、 折 、 授 、 抬 、 挺 、 推 、 扬 、 招 、 指 、 摆 、 操 、 拆 、 抄 、 挡 、 抖 、 扶 

搞 、 拐 、 挥 、 挤 、 捐 、 控 、 扩 、 括 、 拦 、 摸 、 拍 、 披 、 拼 、 抢 、 摄 、 搜 、 损 、 挑 


投 、 托 、 握 、 押 、 摇 、 拥 、 振 、 挣 、 抓 、 撞 、 懂 、 快 、 慢 、 忙 、 情 、 怪 、 惯 

怕 、 怀 、 悔 、 惊 、 怜 、 恼 、 惜 、 性 、 忆 、 愉 、 恨 、 慌 、 恢 、 悄 、 视 、 福 、 社 、 祝 

神 、 被 、 衬 、 裤 、 杉 、 裙 、 补 、 初 、 读 、 话 、 请 、 认 、
谁 、 识 、 说 、 语 、 课 、 让 

试 、 诉 、 词 、 调 、 该 、 记 、 讲 、 议 、 诚 、 计 、 谅 、 论 、 评 、 谈 、 讨 、 误 、 详 、 许 

证 、 诗 、 询 、 训 、 译 、 设 、 订 、 访 、 谓 、 谊 、 诊 、 钱 、 钟 、 错 、 铁 、 银 、 锻 、 钢 

镜 、 针 、 钓 、 键 、 链 、 锁 、 销 、 饭 、 饱 、 饿 、 馆 、 饮 、 饺 、 饼 、 饰 、 给 、 红 、 经 

纸 、 级 、 绩 、 练 、 绿 、 绍 、 终 、 纪 、 绝 、 细 、 线 、 约 、 编 、 纯 、 纷 、 纲 、 缓 、 络 

缩 、 组 、 综 、 织 、 绕 、 统 、 绪 、 续 ,
共有 39 1
个 , 占 五级 《 常 用 汉字 表》 含纯粹

同 源 部 件汉字总 数 的 78 . 3 6% 

3 1 1
. . . 6 六级 《 常 用 汉字 表 》 含 纯 粹 同 源 部 件 的 汉 字 统 计 分 析

表 6 六级 《 常 用 汉字表 》 含纯粹 同 源部 件 的 汉 字 统计 表



同源部件

六级 《 常用 汉字表 》 例 字
 |
构字

号 



“ ” “ 扣 ”

此 抓 为 包含于 爪 、 组 部件 的汉字 


” ”
此 组部件 的汉字

抓 为包含于 手
‘ ‘

、 才 、
牛 、




30


第三章 《 常 用 汉 字表 》 同源 部件 统 计 分析 


1 刀 、

j 、 J 分 、 班 、 别 、 到 、 刚 、
刻 、 刷 、 刮 、 解 、 留 、 刀 、 划 、 4 

利 、 列 、 切 、 剩 、 则 、 判 、 初 、 创 、 刺 、 罚 、 贸 、 删 

召 、 制 、
剥 、 辨 、 刹 、 副 、 割 、 剂 、 剪 、 剑 、 刊 、 劈 

剖 、 券 、 剔 、 削 、 刑


2 人 、 { 、 儿 儿 、
个 、 你 、 今 、 人 、 认 、 什 、 他 、 住 、 作 、 做 、
先 、 1 22

坐 、 便 、 从 、 件 、 体 、 休 、 但 、 候 、 化 、 健 、 介 、 借 

伞 、
位 、
像 、
信 、 元 、 保 、 倍 、 传 、 倒 、 低 、 份 、 付 

供 、 估 、 合 、 何 、 假 、 价 、 仅 、 俩 、 命 、 全 、 任 、 仍 

伤 、 使 、 停 、
修 、 优 、 值 、 众 、 仔 、 傲 、 伴 、 傍 、 促 

催 、
代 、 仿 、 佛 、 傅 、 伙 、 俱 、 俊 、 例 、 偶 、 企 、 傻 

舍 、 伸 、 食 、 似 、 俗 、 偷 、 伟 、 兄 、 夜 、 依 、 亿 、
伯 

侧 、 偿 、 侈 、 仇 、 储 、 伐 、 伏 、 俘 、 俯 、 佳 、 俭 、 僵 

烧 、 倦 、 倔 、 侃 、 侣 、 伦 、 佩 、 僻 、 偏 、 侨 、 侵 、 倾 

仁 、 倘 、 伪 、 伍 、 侮 、 侠 、 仙 、
仰 、 仪 、 佣 、 债 、 仗 

侦 、 

3 犬 、 名 狗 、 猫 、 突 、 哭 、 猜 、 获 、 厌 、 臭 、 独 、 狂 、 猪 、 犹 、 26

状 、 犯 、 猴 、 狠 、 狡 、 猾 、 狼 、 猎 、 猛 、 犬 、 狮 、 狭 

狱 、 

4 水 、 氺 、 汉 、 水 、
没 、 汽 、 洗 、 泳 、 游 、 冰 、 法 、 河 、 酒 、 渴 、 1 39

兴 满 、 漂 、 清 、 澡 、 注 、 海 、 汗 、 活 、 激 、 江 、 浪 、 流 

漫 、 泼 、
泉 、 沙 、 深 、 汤 、 温 、 消 、 演 、 洋 、 油 、 汁 

洲 、 益 、 测 、 潮 、 沉 、 池 、 淡 、 洞 、 泛 、 沟 、 滚 、 滑 

汇 、 济 、 渐 、 泪 、 漠 、 浓 、 派 、 浅 、 润 、 洒 、 湿 、 污 

源 、 涨 、 治 、
滨 、 波 、 泊 、 濒 、 沧 、 滴 、 淀 、 渡 、 沸 

浮 、 港 、
灌 、 涵 、 洪 、 湖 、
浑 、 混 、 溅 、 浇 、 浸 、 洁 

津 、 沮 、 溃 、 滥 、 梁 、
淋 、 溜 、 浏 、 漏 、 滤 、 茫 、 泌 

沫 、 沐 、 泥 、 泡 、 沛 、 漆 、 泣 、 洽 、 潜 、 渠 、 溶 、 涩 

涉 、 渗 、 汰 、 滩 、 涛 、 滔 、 淘 、 滋 、 浊 、 滞 、 沼 、 沾 

泽 、 渣 、
浴 、 渔 、 涌 、 淹 、
沿 、
液 、 涕 、 添 、 涂 、 湾 

3 1



面 向 国 际汉 语教 学 的 汉 字 同源部件研 宄 




沃 、 溪 、 潇 、 泄 、 泻 、 汹 、 泰  I


5 爪 、 爱 、 爬 、
受 、 采 、 抓 、
觅 、 妥 

6 木 、 木 杯 、 机 、 校 、 样 、 椅 、
桌 、 茶 、 床 、
休 、 查 、 朵 、 根 、 78

极 、 检 、 楼 、 李 、 树 、 相 、 杂 、 案 、
棒 、 标 、 材 、 桥 

松 、 桶 、 植 、 概 、 村 、 呆 、 构 、 柜 、 核 、 架 、 梨 、 木 

某 、 棋 、
枪 、 权 、 染 、 荣 、 柔 、 柿 、 析 、 榜 、 柴 、 档 

杜 、 栋 、
杆 、 杠 、 横 、 棍 、 杰 、 栏 、 梁 、 枚 、 棉 、 沐 

朴 、 桃 、
枉 、 橡 、 械 、 朽 、 榨 、 杖 、 枕 、 枝 、 株 、 柱 

椎 、 棕 、
框 、 枯 、 桔 ( 橘 ) 、 

7 阜 、 P 左 院 、 阴 、 阿 、 除 、 附 、 阳 、 队 、 际 、 降 、 陪 、 随 、 险 、 30

防 、 隔 、 阶 、 陌 、 限 、 阻 、 阵 、 陈 、 陡 、 阱 、 隆 、 陋 

隧 、 陶 、
隙 、 陷 、 隐 、



8 邑 、 P 右 都 、 那 、
邻 、 邮 、 部 、 郊 、 郎 、 郁 、 郑 9

9 手 、 手 、
牛 、 打 、 报 、 手 、 找 、 把 、 搬 、 担 、 护 、 换 、 接 、
据 、 扫 、 1 50

手 提 、 择 、 按 、 扮 、 抱 、 播 、 擦 、 持 、 抽 、 掉 、 挂 、 技 

拒 、 拉 、 排 、 批 、 扰 、 扔 、 折 、 授 、 抬 、 挺 、 推 、 扬 

招 、 指 、 举 、 摆 、 操 、 拆 、 抄 、 挡 、 抖 、 扶 、 搞 、 拐 

挥 、 挤 、 捐 、 控 、 扩 、 括 、 拦 、 摸 、 拍 、 披 、 拼 、 抢 

拳 、 摄 、
搜 、 损 、 挑 、 投 、 托 、 握 、 押 、 摇 、 拥 、 振 

挣 、 抓 、 撞 、 挨 、 拔 、
扒 、 拌 、 辨 、 拨 、 搏 、 捕 、 插 

扯 、 撤 、 撑 、 摧 、 挫 、 措 、 搭 、 捣 、 抵 、 抚 、 搁 、 捡 

拣 、 搅 、 揭 、 捷 、 拘 、 掘 、 扛 、 抗 、 扣 、 持 、 捆 、 捞 

拢 、 搂 、
掠 、 描 、 抹 、 拟 、 捏 、 抒 、 扭 、 挪 、 抛 、 捧 

扑 、 揉 、 撒 、 擅 、 捎 、
拾 、 抒 、 摔 、 撕 、 摊 、 探 、 掏 

拖 、 拓 、 挖 、 挽 、 掀 、 携 、 掩 、 抑 、 援 、 攒 、 摘 、 扎 

执 、 掷 、 拄 、 拙 、 捉 、


1 0 心 、 十 、


、 、
想 、 怎 、
懂 、 快 、 慢 、 忙 、 您 、 情 、 思 、 意 、 感 、 怪 、 85

惯 、 急 、
怕 、 心 、 愿 、 总 、 忘 、 息 、
怀 、 悔 、
惊 、 懒 

怜 、 恼 、 态 、 惜 、 性 、 忆 、 偷 、 慕 、 悲 、 愁 、 恶 、 恨 

32


第三章 《 常 用 汉字 表 》 同源部件 统计 分析 


慌 、 恢 、 恐 、 恋 、 念 、 悄 、 忍 、 悉 、 怨 、 志 、 憋 、 怖 

惭 、 惨 、 慈 、
悼 、 掂 、 惰 、 恩 、 愤 、 恭 、
憾 、 恒 、 患 

恍 、 惠 、 惑 、 忌 、 惧 、 慷 、 恳 、 愧 、 愣 、 慨 、 慧 、 闷 

怒 、 恰 、 怯 、 惹 、 慎 、
偈 、 慰 、 悟 、 忧 、 悠 、 愚 、 愈 



1 1 示 、 字 视 、 福 、 社 、 示 、 祝 、 禁 、 神 、 祸 、 祥 、 祖 1 

1 2 衣 、 丰 衣 、 被 、 衬 、 裤 、 衫 、 裙 、 补 、 初 、 袍 、 袜 、 袖 、 裕 1 

1 3 言 、 i 读 、 话 、 请 、 认 、 谁 、 识 、 说 、 谢 、 语 、 课 、 让 、 试 、 69

诉 、 词 、 调 、 该 、 记 、 讲 、 议 、 诚 、 计 、 谅 、 论 、 评 

谈 、 讨 、 误 、 详 、 许 、 言 、 证 、 诗 、 询 、 训 、 译 、 设 

辩 、 订 、 罚 、 访 、 谓 、 谊 、 诊 、 诞 、 谍 、 讽 、 谎 、 讳 

机 、 诫 、 谨 、 谜 、 谬 、 谋 、 诺 、 谱 、 谦 、 谴 、 讼 、 诵 

诬 、 谐 、 讯 、 讶 、 谣 、 诱 、 诈 、 诸 、 

1 4 金 、 韦 钱 、 钟 、 错 、 铁 、 银 、 锻 、 钢 、 镜 、 针 、 金 、 钓 、 键 、 32

链 、 锁 、 销 、 纱 、 锤 、 钉 、 锋 、 钩 、 锅 、 鉴 、 锦 、 铭 

铅 、 钦 、 锐 、 铜 、 绣 、 镇 、 铸 、 

1 5 食 、 个 饭 、 饱 、 饿 、 馆 、 饮 、 餐 、 饺 、 饼 、 饰 、 食 、 馋 、 饥 、 1 

馈 、 馒 、 饶 、 饪 、 蚀 、 饲 、 

1 6 糸 、 乡 给 、 红 、 经 、 累 、 纸 、 级 、 绩 、 练 、 绿 、 绍 、 终 、 系 、 55

紧 、 纪 、 绝 、 细 、 线 、 约 、 编 、 纯 、
繁 、 纷 、 纲 、 缓 

络 、 缩 、 紫 、 组 、 综 、 织 、 绕 、 统 、 绪 、 续 、
绑 、 缠 

绸 、 缔 、 纺 、 缝 、 绘 、 缴 、 纠 、 纽 、 绒 、 绅 、 绳 、 维 

纬 、 纹 、 纤 、 绣 、 绎 、 缘 、 

“ ”
从上 表可发现 , 六级字表 中 ,
含 手 、 才 、
牛 、

部件 的 汉字最 多 , 

“ ” “ ” “ ” “ 


1 50 个 , 占 六级字表 的 6% 。
其中 , 手 构字数为 3 ,
见于 手 、 拳 、 掰
“ ” “ ” ? “ ” “ ” “ 

字 。
手 构字 数为 1  ,
仅见于 掰 。
牛 构字数为 1 ,
仅见于 举 。

“ ”

构字数为 可见 的构字率最高 般 出 现在 左 右结构 的字 中 在构




1 46 。 , 子 , ,



” “ ” ” ” “ ”

组和

因 此在 统计 构字 数 时
“ “

汉字 手 组互见

同时有部件 掰 手

掰 和

在 。

手 尹
, ,

3 3



面 向 国 际 汉 语 教 学 的 汉字 同 源 部 件 研 究 

“ ”
字 时 多 处在 左 边表义 意思 般与 手或手 的活动 有关 例如 扣 说文 手部 》


, 。 , 《 

“ ” 


扣 , 牵马也 , 从手 , 口 声 。

“ ”
含 水 、 夕 、 水 、
兴 部件 的 汉 字有 1 3 9 个 , 占 六级 字表 的 5 . 5 6% 。 其中 

” “ ” “ ” “ ” “ ” “ ”
构字数为

水 构 字数为 3 ,
见于 水 、 冰 、 泉 字 。
氺 1 , 仅见于 泰 

” “ ” ” “ ”
构字数为

兴 构 字数为 1 ,
仅见于 益 。 1 34 。 可见 , ?  的构字率

最高 般 出 现在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 左 边 表 义 意 思 与 水有 关

, , , 

“ ” “ ” 


例如 湖 , 《 说文 ?
水部 》 : 湖 ,
大 陂也 。
从水 , 胡声 。

“ ” “ 

含 人 、 { 、 儿 部件 的汉字 有 1 23 个 , 占 六级字表 的 4 .  9 2% 。
其中 , 人
” “ ” ”

构 字数为 1 6 ,  构字数为 1 03 ,  儿 构 字数为 4 。 可见 , 的 的构字率



最高 般 出 现在左 右 结构 的 字 中 在构 字 时 多 处在 左边表义 意 思 与 人有 关

, , , 

“ ?


长也
“ ” ”
例如 伯 , 《 说文 ?
人部》 :
伯 , 。
从人 ,
白声 。

“ ” “
占 六级字表 的 其中


含 心 、 十 、
小 部件 的 汉字有 85 个 , 3 . 4% 。 , 心
” “ ” “ ” “ ”
构字数为 39 , 1 构 字数 为 44  ,
4 、 、
构字数为 2 ,
见于 慕 、 恭 字 。



“ ” ”
的 构字率较高 般 出 现在左 右结 构 的 字 中
” “

见 和 心 在构字时


, t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下 边表 义

多 处在 左 边表义 心 般 出 现在 上 下 结 构 的字 中

。 , 

“ ” “ ”?


它 们 与 心 理情 感 有 关 。 如 惭 , 《 说文 ?
心部 》 : 慙 ,
媿也 ^ 从心 , 斬声 。

“ ” “ ”

含 木 、 木 部件 的 汉字有 78 个 , 占六级字表 的 3 1 2%
. 。 其中 ,
木 构字


“ ” “ ” “ ” “ ”
数为 76 。 木 构字数为 2 ,
见于 茶 、 杂 字 。 可见 , 木 的 构 字率 较高 


较 多 出 现在 左 边

它在字 中 的 位置较 自 由 , 。 含 木 、 木 部件 的 字 与 树 木 、 木材


“ ” “ ” 


有关 。 如 枝 , 《 说文 ?
木部 》 :
枝 , 木别生条也 。
从木支 声 。

“ ” “ ”

含 言 、 i 部件 的 汉字 有 69 个 ,
占 六级字表 的 2 . 7 6% 。
其中 , i 构字


“ “ ” “ ” “ ”


数为  言 构字数为 见于 言 誓 可见 构字率 高 


67 ,
2 , 、 。 , i ,

出 现在左 右结 构 的 字 中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 左 边表义 , 意 思 与 说话 、 语 言等有关 



“ ” “ ”?


例如 讥 , 《 说文 ?
言部》 :
譏 , 诽也 。
从言幾声 。

含 1 6 组 纯粹 同 源 部件 的 汉字共有 884 个 ,
占 六级 字 表 的 3 5 3 6% . 。 也就是说 

《 六级 常 用 汉字表》 要求 留 学生掌握 的 2500 个汉字 中 ,


掌 握 了 1 6 组纯粹 同源部

① 许 慎 说 文 解字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 9 98 : 257 

⑤ 许慎 说文解字 .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 9 98 : 2 32 

⑤ 许慎 说文解字 .
[ M] .
北京 沖华书局 ,
1 998 : 1 62 

③ 许慎 说 文 解字 M 北京 中 华 书 局
. . :

1 998 : 223 

⑤ 许慎 说 文解字 M 北京 中华书局
. . :

1 9 98 : 1 1 8 

這 许慎 说 文 解宇


[ M] .
北京 沖华书局 ,
1 998 : 54 

34



第三章 《 常 用 汉字表 》 同 源部件统计 分析 

件 , 有利 于 884 个汉字 的学 习 

含 1 6 组 纯 粹 同 源部 件左 右 结 构 的 汉 字 有 : 别 、 到 、 刚 、 刻 、 刷 、 刮 、 解 

划 、 利 、 列 、 切 、 剩 、 则 、 判 、 初 、 创 、 刺 、 删 、 制 、 剥 、 刹 、 副 、 割 、 剂 、 剑 

刊 、 剖 、 剔 、 削 、 刑 、 你 、 认 、 什 、 他 、 住 、 作 、 便 、 从 、 件 、 体 、 休 、 但 、 候 

化 、 健 、 借 、 位 、 像 、 信 、 保 、 倍 、 传 、 倒 、 低 、 份 、 付 、 供 、 估 、 何 、 价 、 仅 

俩 、 任 、 仍 、 伤 、 使 、 停 、 修 、 优 、 值 、 仔 、 伴 、 傍 、 促 、 催 、 代 、 仿 、 佛 、 傅 

伙 、 俱 、 俊 、 偶 、 傻 、 伸 、 似 、 俗 、 偷 、 伟 、 依 、 亿 、 伯 、 偿 、 侈 、 仇 、 伐 、 伏 

俘 、 俯 、 佳 、 俭 、 僅 、 侥 、 倦 、 倔 、 侃 、 侣 、 伦 、 佩 、 僻 、 偏 、 桥 、 侵 、 倾 、 仁 

倘 、 伪 、 伍 、 侮 、 侠 、 仙 、 仰 、 仪 、 佣 、 债 、 仗 、 侦 、 侄 、 狗 、 猫 、 猜 、 独 、 狂 

猪 、 犹 、 状 、 犯 、 猴 、 狠 、 狡 、 猾 、 狼 、 猎 、 猛 、 獅 、 狭 、 伏 、 汉 、 没 、 汽 、 洗 

泳 、 冰 、 法 、 河 、 酒 、 渴 、 满 、 漂 、 清 、 澡 、 注 、 海 、 汗 、 活 、 江 、 浪 、 流 、 漫 

泼 、 沙 、 深 、 汤 、 温 、 消 、 演 、 洋 、 油 、 汁 、 洲 、 沉 、 池 、 淡 、 洞 、 泛 、 沟 、 滚 

滑 、 汇 、 济 、 泪 、 漠 、 浓 、 派 、 浅 、 润 、 洒 、 湿 、 污 、 源 、 治 、 滨 、 波 、 泊 、 濒 

沧 、 滴 、 淀 、 渡 、 沸 、 浮 、 港 、 灌 、 涵 、 洪 、 浑 、 混 、 溅 、 浇 、 浸 、 洁 、 津 、 沮 

溃 、 滥 、 溜 、 漏 、 滤 、 泌 、 沫 、 沐 、 泥 、 泡 、 沛 、 漆 、 泣 、 洽 、 潜 、 溶 、 涩 、 涉 

渗 、 汰 、 涛 、 滔 、 淘 、 滋 、 浊 、 滞 、 沼 、 沾 、 泽 、 渣 、 浴 、 渔 、 涌 、 淹 、 沿 、 液 

涕 、 添 、 涂 、 湾 、 沃 、 溪 、 潇 、 泄 、 泻 、 汹 、 爬 、 抓 、 杯 、 机 、 校 、 样 、 椅 、 休 

根 、 极 、 检 、 楼 、 相 、 棒 、 标 、 材 、 桥 、 松 、 桶 、 植 、 概 、 村 、 构 、 柜 、 核 、 棋 

枪 、 权 、 柿 、 析 、 榜 、 档 、 杜 、 栋 、 杆 、 杠 、 横 、 棍 、 栏 、 枚 、 棉 、 沐 、 朴 、 桃 

枉 、 橡 、 械 、 朽 、 榨 、 杖 、 枕 、 枝 、 株 、 柱 、 椎 、 棕 、 框 、 枯 、 桔 ( 橘 ) 、 椒 

院 、 阴 、 阿 、 除 、 附 、 阳 、 队 、 际 、 降 、 陪 、 随 、 险 、 防 、 隔 、 阶 、 陌 、 限 、 阻 

阵 、 陈 、 陡 、 阱 、 隆 、 陋 、 隧 、 陶 、 隙 、 陷 、 隐 、 障 、 都 、 那 、 邻 、 邮 、 部 、 郊 

郎 、 郁 、 郑 、 打 、 报 、 找 、 把 、 搬 、 担 、 护 、 换 、 接 、 据 、 扫 、 提 、 择 、 按 、 扮 

抱 、 播 、 擦 、 持 、 抽 、 掉 、 挂 、 技 、 拒 、 拉 、 排 、 批 、 扰 、 扔 、 折 、 授 、 抬 、 挺 

推 、 扬 、 招 、 指 、 摆 、 操 、 拆 、 抄 、 挡 、 抖 、 扶 、 搞 、 拐 、 挥 、 挤 、 捐 、 控 、 扩 

括 、 拦 、 摸 、 拍 、 披 、 拼 、 抢 、 摄 、 搜 、 损 、 挑 、 投 、 托 、 握 、 押 、 摇 、 拥 、 振 

挣 、 抓 、 撞 、 挨 、 拔 、 扒 、 拌 、 拨 、 搏 、 捕 、 插 、 扯 、 撑 、 摧 、 挫 、 措 、 搭 、 捣 

抵 、 抚 、 搁 、 捡 、 拣 、 撹 、 揭 、 捷 、 拘 、 掘 、 杠 、 抗 、 扣 、 挎 、 捆 、 榜 、 拢 、 搂 

掠 、 描 、 抹 、 拟 、 捏 、 拧 、 扭 、 挪 、 抛 、 捧 、 扑 、 揉 、 揸 、 捎 、 拾 、 抒 、 摔 、 探 

3 5


面 向 国 际汉 语 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部件研 究 


掏 、 拖 、 拓 、 挖 、 挽 、 携 、 掩 、 援 、 攒 、 摘 、 扎 、 执 、 拄 、 拙 、 捉 、 揍 、 懂 、 快 

慢 、 忙 、 情 、 怪 、 惯 、 怕 、 怀 、 悔 、 惊 、 懒 、 怜 、 恼 、 惜 、 性 、 忆 、 愉 、 慌 、 恢 

悄 、 怖 、 惨 、 悼 、 惦 、 情 、 愤 、 憾 、 恒 、 恍 、 惧 、 慷 、 愧 、 愣 、 恰 、 怯 、 慎 、 惕 

悟 、 忧 、 悦 、 视 、 福 、 社 、 祝 、 神 、 祸 、 祥 、 祖 、 被 、 衬 、 裤 、 杉 、 裙 、 补 、 初 

袍 、 秣 、 袖 、 裕 、 读 、 话 、 请 、 认 、 谁 、 识 、 说 、 语 、 课 、 让 、 试 、 诉 、 词 、 调 

该 、 记 、 讲 、 议 、 诚 、 计 、 谅 、 论 、 评 、 谈 、 讨 、 误 、 详 、 许 、 证 、 诗 、 询 、 训 

译 、 设 、 订 、 访 、 谓 、 谊 、 诊 、 诞 、 谍 、 讽 、 谎 、 讳 、 饥 、 诫 、 谨 、 i 速 、 谬 、 谋 

诺 、 谱 、 谦 、 谴 、 讼 、 诵 、 诬 、 谐 、 讯 、 讶 、 谣 、 诱 、 诈 、 诸 、 饯 、 钟 、 错 、 铁 

银 、 锻 、 钢 、 镜 、 针 、 钓 、 键 、 链 、 锁 、 销 、 钞 、 锤 、 钉 、 锋 、 钩 、 锅 、 锦 、 铭 

铅 、 钦 、 锐 、 铜 、 锈 、 镇 、 铸 、 钻 、 饭 、 饱 、 饿 、 馆 、 饮 、 绞 、 饼 、 饰 、 馋 、 饥 

馈 、 馒 、 饶 、 饪 、 蚀 、 蚵 、 馅 、 给 、 红 、 经 、 纸 、 级 、 绩 、 练 、 绿 、 绍 、 终 、 纪 

绝 、 细 、 线 、 约 、 编 、 纯 、 纷 、 纲 、 缓 、 络 、 缩 、 组 、 综 、 织 、 绕 、 统 、 绪 、 续 

綁 、 缠 、 绸 、 缔 、 纺 、 缝 、 绘 、 缴 、 糾 、 纽 、 绒 、 绅 、 绳 、 维 、 纬 、 纹 、 纤 、 绣 

绛 緣 缀 共有 、 、 ,
728 个 , 占六级 《 常 用 汉 字 表 》 含 纯 粹 同 源 部 件 汉字 数 的 82 . 3 5% 

3 . 1 . 2 条件 同 源部件统计分析

级 常 用 汉字表 》 含条件 同源部件 的 汉 字统计分析




3 1. . 2 . 1 《

表 级 常用 汉字表 含 条件 同 源 部件 的 汉字 统计 表


7 《 》
 ̄  ̄

序 同源部件 级 常 用 汉字表 》 例 字
 构字


| |  |




^ 

1 火 、 , 、 、 、  热 

2 肉 、 月 


3 网 、  

4 玉 、 王 现 

5 牛 、
止 

6 羊 、 生 

“ “
从上 表 可 发 现
” ”
级字表 中 含 火 部件 的 汉字有 热 说文 



, , 、 , 、 、 、 。 《

“ ” @
部》 : 熱 , 温也 。 从火 , 埶声 。 可见 意 思跟火有 关系 

① 许慎 说文解字 北 京 中 华书局


[ M] . .

1 9 98 : 2 1 0 

36



第三 章 《 常用 汉字表 》 同源部件 统计分析 

“ ” “ ” “ ”

含 玉 、 王 部件 的字有 现 , 《 集韵 ?
霰韵 》 :
现 , 玉光 。 可见 , 意思





与 玉有关系 。

含条件 同 源 部件 的 字 较少 共有两个字 占 级字表 的


, ,
1 . 3 3% 

含 6 组 条 件 同 源 部件 左 右 结 构 的 汉 字 有 : 现 ,
共有 1 个 , 占 含 条件 同 源部 件

汉字总 数 的 5 0% 

3 1. . 2 . 2 二级 《 常 用 汉 字 表 》 条件 同 源 部 件 统 计 分 析

表 8 二级 《 常 用 汉 字表 》 含 条件 同 源 部 件 的 汉字 统计 表



同源部件

二级 《 常用 汉字 表 》 例字
 |
构字

号 


1 火 、 , 、 、 、 热 、 火 、 然 

2 肉 、 月 肉 


3 网 、  

4 玉 、 王 现 、 班 、 球 、 玩 

5 牛 、
A 告 、 牛 

6 羊 、 至 羊 

“ ”
从上表可 发现 ,
二 级 字表 中 ,
含 玉 、 王 部件 的 汉字较 多 ,
有 4 个 。 其中 

“ ” “ ”
王 的 构字数为 可见 王 构字率高 般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


4 。 , , ,

“ ” “
构 宇时 多 处在左边表义 , 意 思与玉有关 。
例如 班 , 《 古 文字谱系 疏证》 :
班 

” 


从刀 , 从珏 ,
会 以 刀 分玉之 意 。

“ ” “ ” “ ”

含 火 、 , 、 、 、 部件 的汉字有 3 个 。 其中 , 火 构字数为 1 , 仅见于 火 



“ ” “ ” “ ” “ ”
构字 数为 见于 热 然 字 般 出 现在 上下结构 的 字 中

, 、 、 、 2 , 、 。 , 、 、 、 

“ ”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 下 边表 义 , 意 思与 火有关系 。 例如 然 , 《 说文 ?
火部》 : 然 

” 


烧也 。
从火 , 肽声 。

“ ” “ ” “ ”

含 牛 、
Zh
部件 的汉字有 2 个 。
其中 , 牛 构字数为 1 , 仅见于 牛 

止” “ “
“ ” ” “ ”

构字数为 1 ,
仅见于 告 。 它 们 的 意 思都跟 牛 有关 。 例如 告 , 《 


“ ”?


文字谱 系 疏证 》 :
告 , 甲 骨 文从 口 ,
从牛 。

? 汉语 大字 典 编 辑委 员 会 汉语 大字 典 第 版 成都 四 川辞书 出 版社 武汉 湖北辞书 出 版社


( ) [ M ] . :



1 986

93

 1 990 : 1 1 

② 黄 德 宽 古 文字谱 系 疏证 M 北京 商 务 印 书馆 .
[ ] . :

200 7 : 278 6 

③ 许 慎 说 文 解 字 M 北 京 沖 华 书 局 9 8 20 .
[ ] .

1 9 : 7 

④ 黄德 宽 古 文字谱 系 疏证 M 北京 商 务 印 书馆 .
[ ] .


200 7 : 4 5 9 

37


面 向 国 际 汉语 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 部 件 研 究 


” “ ”


含 肉 、 月 部件 的 汉字 只 有 1 。 肉 , 显 然与 肉 有关系 

” “ ”


含 羊 、 主 部 件 的汉字 只 有 1 。 羊 , 显然与 羊有关系 

含条件 同 源部件 的 字有 1 1 个 , 占 二级字表 的 3 . 6 7% 



含 6 组条件 同 源部件 左 右 结 构 的 汉字有 : 现 、 球 、 玩 ,


共有 3 个 , 占 含条件

同 源部 件汉字 总 数 的 27 . 2 7% 

3 1. . 2 . 3 三级 《 常 用 汉字表 》 条 件 同 源 部 件 统 计 分析

表 9 三级 《 常 用 汉字表 》 含条件 同 源 部件 的 汉 字统计




" " "



同 源部件

三级 《 常 用 汉字表 》 例 字
 |
构 字

号 m
 

_

1 火 、 , 、 、 、 热 、 火 、 然 、 灯 、 烧 

2 肉 、 月 肉 


3 网 、  网 

4 玉 、 王 现 、 班 、 球 、 玩 、 环 、 理 

5 牛 、
ih
告 、 牛 、 解 、 物 

6 羊 、 至 羊 、 鲜 

“ ”
从上表 可 发 现 , 三级字表 中 , 含 玉 、 王 部件 的汉 字较多 ,
有 6 个 。 其中 

“ “
的 构 字率较高
” ”
王 的 构字数为 可见 王 般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6 。 , , 

“ “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左 边表义
” “
, 意 思与 玉 有关 。 例如 理 , 《 说文 ?
玉部 》 : 理 

”?


治玉也 。 从玉 , 里声 。

“ ” “ ”
含 火 、 , 、 、 、 部件 的 汉字 有 5 个 。
其中 的 构字数为 2 ,
见于 热 

“ ” “ ” “ ” “ ” “ ” “ ”
然 字 火 的 构字数为 见于 火 灯 烧 字 火 般 出 现在


。 3 , 、 、 。

“ ”
左右结构 的字 中 在构字 时多 处在左 边表义 般 出 现在上下 结构 的字 中

, 。 , > 、 、 

“ ” “ ” “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 下 边表义 。 含 火 、 , 、 、 、 汉字 的 意 思 都跟 火 有关 。 例如 烧 

“ ” 


《 说文 ?
火部》 :
燒 ,
爇也 。 从火堯声 。



牛 、
生” 部件 的 汉字 有 4 个 其中 。 ,

出 ,,

的 构 字 数为 1 ,
仅见于





“ ” “ ” “ ” “ ” “ ” “

牛 构 字数为 3 ,
见于 牛 、 解 、
物 。 可见 ,
牛 构字率较高 。
含 牛 

止” 汉字 的 意 思都跟



有关 。 例如



, 《 古 文字 谱 系 疏证 》 :

解 ,
从刀 

① 许慎 说文解字 .
[ M] .
北京 沖 华书局 ,
1 9 98 : 1 2 

? 许慎 说 文 解字 .
[ M] .
北 京 中 华书局 :

1 998 : 20 7 

38



第三章 《 常用 汉字表 》 同 源部件统计 分析 

” 


从牛 , 从角 , 会 以 刀解牛之意 。

“ ” “ ” “
的构字数为

含 羊 、 至 部件 的汉字 有 2 个 。
其中 羊 2 , 见于 羊 

“ ” “ ” “ ” “
鲜 字 , 它 们 的 意 思跟 羊 有关 。
例如 鲜 , 《 古 文字谱系 疏证 》 :
鲜 , 


” 


羊 , 从鱼 , 会鲜 美 之 意 。

“ 《 ” “ ”

含 网 、 部件 的汉字有 1 个 。 网 , 显 然与 网有关系 

部件 的 汉字 与 二 级 字表汉字相 同

含 肉 、 月 , 故不 做 赘述 

含条件 同 源 部 件 的 字 有 1 9 个 , 占 三级字表 的 3 . 1 7% 

含 6 组 条件 同 源部 件 左 右 结 构 的 汉字有 : 灯 、 烧 、 现 、 球 、 玩 、 环 、 理 

解 、 物 、 鲜 , 共有 1 0 个 , 占 含 条件 同 源 部件汉 字 总 数 的 52 . 6 3% 

3 1. . 2 . 4 四级 《 常用 汉字表 》 含 条件 同 源部件 的 汉字 统计 分 析



表 1 0 四级 《 常用 汉字 表 》 含条件 同 源 部件 的 汉字 统计表


 ̄  ̄



同 源部件

四级 《 常 用 汉字表 》 例字
 |
构 字

 ^ _ 

_

1 火 、 , 》 、 热 、 火 、 然 、 灯 、 烧 、 烦 、 炼 、 烟  8

2 肉 、 月 肉 、 肚 、 肥 、 肤 、 脱 、 脏 


3 网 、  网 

4 玉 、 王 现 、 班 、 球 、 玩 、 环 、 理 

5 牛 、
出 告 、 牛 、 解 、 物 

6 羊 、 全 羊 、 鲜 、 羞 

“ ” “ 


从 上表可 发现 ,
四 级字表 中 , 含 火 、 , 、 、 、 部件 的 汉字 有 8 个 。 其中 , , 、 、 、

“ ” “ ” “ ” “ ”
的 构字 数为 2 ,
见于 热 、 然 字 。 火 的构字数为 6 。 可见 , 火 构字率


“ ”
较高 般 出 现在左 右 结构 的字 中 在 构字 时 多 处 在 左 边 表 义 般出现


一 一

, , 。 , 、 、 、

“ ” “ ”
在上下结构 的字 中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 下 边表义 , 意思与 火 有关 。 例如 烟 

“ ” 


《 说 文 解字 》 :
煙 , 火气 也 。 从火垔声 。

“ ” “ ” “ ”
含 肉 、 月 部 件 的 汉字有 6 个 。 其中 , 肉 构 字 数为 1 ,
仅见于 肉 

“ ” “ ”
月 构字数为 可见 月 构字率较高 般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


5 。 , , ,

“ ” “ “
构字 时 多 处在左 边表义

, 意 思与 肉 有关 。 例如 肥 , 《 说文解字 》 :
肥 ,


① 黄德宽 古 文字谱 系疏证 .


[ M] .
北京 商 务 印书馆 :

20 0 7 : 20 1 1 

⑤ 黄德宽 古 文字谱 系疏证 .


[ M] .
北京 商务 印 书馆 :

20 07 : 2 7 73 

⑤ 许慎 说文解字 北京 中 华书 局


[ M] .


1 998 : 2 09 

39


面 向 国 际汉语 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部 件 研 究 


” 


肉也 。 从 肉从 P 。

“ ” “ ” “ ”

部件 的 汉 字 有 构 字数 为
“ ”
含 羊 、 M 3 个 其中 。 ,
羊 3 ,
见于 羊 、 鲜 

“ ” “ ” “
羞 古文字谱 系 疏证 》 羞
“ ”
羞 字 。 它 们 的 意 思 都跟 羊 有关 。 例如 , 《 : 

” 


甲 骨文从又 , 从羊 , 会手 持 羊进献之 意 。



网 、 、

玉 、 王



牛 、
生 ” 部件 的 汉字与 三级 字表汉字 相 同 , 

不 做赘 述 

含条件 同 源 部 件 的 字 有 28 个 , 占 四 级字表 的 2 .  8% 

含 6 组条 件 同 源部件 左 右 结 构 的 汉字 有 : 灯 、 烧 、 烦 、 炼 、 烟 、 肚 、 肥 、 肤 

脱 、 脏 、 现 、 球 、 玩 、 环 、 理 、 解 、 物 、 鲜 , 共有 1 8 个 , 占 含条件 同 源 部件 汉

字总数 的 64 . 2 9% 

3 1 2 5
. . .
五级 《 常 用 汉 字 表 》 含 条 件 同 源 部 件 的 汉 字 统计 分 析

表 1 1 五级 《 常用 汉字表 》 含 条件 同 源 部件 的 汉字 统计 表


 ̄  ̄



同源部件

五级 《 常 用 汉字表 》 例 字
 |
构字

号 


 

1 火 、 , 、 、 、 热 、
火 、 然 、 灯 、 烧 、 烦 、 炼 、 烟 、 炒 、 伙 、 烂 、 烈 、 1 

灵 、 炮 、 燃 、 熟 、 灾 、 

2 肉 、 月 肉 、
肚 、 肥 、 肤 、 脱 、 脏 、
背 、 肠 、
脆 、
腐 、 股 、 骨 、 1 

胜 、 胃 . 胁 、 腰



3 网 、 网 、 罚 、 置 

4 玉 、 王 现 、 班 、 球 、 玩 、 环 、 理 、 宝 、 玉 、 珍 9

5 牛 、
生 告 、 牛 、 解 、 物 

6 羊 、 至 羊 、
鲜 、 羞 、 群 、 善 、
羡 

从上表可 发现 , 五 级 字表 中 ,
含 火 、 部件 的汉字较 多 , 有 1 8 个 。



“ “ ” “ ” “ 


的 构字数为 构 字率较 高

中 , , 、 、 、 的 构 字数为 4 ,  火 1 4 。 可见 ,
火 。 火

般 出现在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 左 边表 义 ' 般 出 现在上下


一 一

, 。 、 、 、

“ ”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下 边表 义


结构 的字 中 , 。 含 火 、 , 、 、 、
部件 的 汉字 意 思 都跟 火
“ “ ”?


铄治 金也

有关 。
例如 炼 《 说文解 字 》 :
煉 , 。 从火 , 柬声 。

① 许 慎 说 文 解字 M 北 京 中 华 书 局 998 9 0

[ ] . :


1 : 

⑤ 黄德宽 古 文字谱 系疏证 M 北京 商务 印 书馆 .


[ ] . :

20 0 7 : 66 7 

( D 许慎 说文解字 M 北京 中 华 书 局 .
998 209 [ ] . :

1 :


40


第三章 《 常用 汉宇表 》 同 源部件统计 分析
 

“ ” “ ” “ ”

含 肉 、 月 部件 的 汉字有 1 6 个 。 其中 , 肉 的 构 字 数为 2 ,
见于 肉 

“ ” “ ” “ ” “ ”

腐 字 月 的构字数为 可见 月 构字 率都较高 月 般 出 现在


。 1 4 < ■
, 。

“ ”
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在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左 边表 义 意 思 与 肉 有 关 例 如 股 , , 。 , 《 说文 确


“ ” 


部》 :
股 ,
髀也 。 从肉 ,
殳声 。

“ ” “ ” “
部件 的汉字有

含 玉 、 王 9 个 。 其中 , 玉 的构 字数为 2 , 见于 宝 

“ ” “ ” “ ” “ ”
玉 字 王 的 构 字 数为 可见 王 的 构 字率 较 高 王 般 出 现在


。 7 。 , 。

“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在左 边表义
” ”
左右结构 的字中 , , 意 思跟 玉 有关 。 例如 珍 




《 说文 ?
玉部》 :

珍 , 宝也 。 从玉 ,
令声 , ,

“ ” “ ” “ ”
含 羊 、 全 部件 的 汉字有 6 个 。 其中 羊 构字 数为 5 ,  主 构字数为


“ ” “ ” “ ” “ ”
1 , 仅见于 羡 。
含 羊 、 全 部 件 的 汉字 意 思跟 羊 有关 。 例如 群 , 《 


“ ”?


文 ?
羊部》 :
羣 , 辈也 。
从羊 , 君声 。

“ 《 ” “ ” “ ”
含 网 、 部件 的 汉字有 3 个 。 其中 , 网 构字数为 1 ,
仅见于 网 

“ ? ” “ ” “ ” “ “ 


构字 数为 2 ,
见于 罚 、 置 。
含 网 、 部件 的汉字 意 思跟 网
“ ” “ ” 


有关 。 例如 罚 ,
《 古 文 字谱系 疏证 》 : 罚 , 从刀 ,
从网 ,
从言 。

“ ”
含 牛 、
Z h 部件 的汉字与 四 级字表汉字相 同 , 故不做赘述 

含条件 同 源部件 的 字有 56 个 ,
占 五级字 表 的 3 . 7 3% 

含 6 组条件 同 源 部件左 右结构 的 汉字有 : 灯 、 烧 、 烦 、 炼 、 烟 、 炒 、 伙 、 烂 



炮 、 燃 、 炸 、 肚 、 肥 、 肤 、 脱 、 脏 、 肠 、 脆 、 股 、 胜 、 胁 、 腰 、 现 、 球 、 玩 、 环 

理 、 珍 、 解 、 物 、 鲜 、 群 , 共 32 个 ,
占 含 条件 同 源部件汉字 总 数 的 5 7 1 4 % . 

3 1. . 2 .  6 六级 《 常 用 汉字表 》 含 条件 同 源 部 件 的 汉 字 统计 分析

表 1 2 六级 《 常 用 汉字表 》 含条件 同 源部件 的 汉字 统计 表







同 源部件

六级 《 常 用 汉字表 》 例 字
 |
构字




1 火 、 h 、 、 热 、 火 、 然 、 灯 、 烧 、 烦 、 炼 、 烟 、 炒 、 伙 、 烂 、 烈 、 41

灵 、 炮 、 燃 、 熟 、 灾 、 炸 、 熬 、 爆 、 灿 、 烘 、 煌 、 煎 

焦 、 烤 、 炉 、 煤 、 灭 、 烹 、
烫 、 熄 、 炫 、
熏 、 炎 、
焰 

① 许慎 说文解字 .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 998 : 88 

? 许慎 说文 解字 .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 998 : 1 2 

许慎 说文解字 .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 998 : 7 8 

黄德 宽 古 文字 谱 系 疏证 .
[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200 7 : 25 1 4 

4 



面 向 国 际汉语 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部件 研 宄 




樊 、 燥 、 蒸 、 烛 、 煮  I

2 肉 、 月 肉 、 肚 、 肥 、
肤 、 脱 、 脏 、 背 、 肠 、 脆 、 腐 、 股 、 骨 、 33

胜 、 胃 、 胁 、 腰 、 膀 、 胞 、
臂 、 脖 、 胆 、
肪 、 肺 、 腹 

膏 、 胡 、 肌 、 肩 、 胶 、 脉 、 膜 、 腻 、 

置
111

网 网 罚

3 、 、 、 

4 玉 、 王 现 、 班 、 球 、 玩 、 环 、 理 、 宝 、 玉 、 珍 9

5 牛 、
i t 告 、 牛 、 解 、 物 

6 羊 、 M 羊 、 鲜 、 羞 、 群 、 善 、 羡 

“ ”
从上 表 可 发现 , 六级 字表 中 ,
含 火 、 , 、 、 、 部件 的汉字较 多 , 有 4 1 个 。



“ ” “ ”
的构字数为
” “ 


中 , ' 、 、 、 的构字数为 1 1 ,
火 30 。 可见 ,
火 构 字率较高 。

在 构 字 时 多 处 在 左 边 表义

般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意 思跟 火 有关 


, , 。

“ ” “ ” 


如 炎 , 《 古 文字谱系 疏证 》 : 炎 , 从二火 ,
会 火光之 意 。

“ ” “ ” “

部件 的 汉 字有

含 肉 、 月 33 个 。
其中 , 肉 的 构 字数为 2 ,
见于 肉 

” “ ” “ ” “
构 字 率较高
“ ”
腐 字 。
月 的构字数为 3 1 。
可见 ,
月 。 含 肉 、 月 部件


“ ” “ ”?


汉字 意 思 与 肉 有关 。 如 胡 , 《 说文 ?
肉部》 : 胡 , 牛颔垂 也 。 从肉 , 古声 。



网 、
《 ”


玉 、 王



牛 、
止 ”

羊 、 至

部件 的 汉字 与 五 级字 表汉

字相 同 , 故不做赘述 

含 条件 同 源 部件 的 字 有 96 个 ,
占 六级 字表 的 3 .  8 4 % 。

含 6 组 条件 同 源 部件左 右 结 构 的 汉字 有 : 灯 、 烧 、 烦 、 炼 、 烟 、 炒 、 伙 、 烂 

炮 、 燃 、 炸 、 爆 、 灿 、 烘 、 煌 、 烤 、 炉 、 煤 、 熄 、 炫 、 焰 、 燥 、 烛 、 肚 、 肥 、 肤 

脱 、 脏 、 肠 、 脆 、 股 、 胜 、 胁 、 腰 、 膀 、 胞 、 脖 、 胆 、 肪 、 肺 、 腹 、 胡 、 肌 、 肢 

脉 、 膜 、 腻 、 现 、 球 、 玩 、 环 、 理 、 珍 、 解 、 物 、 鲜 、 群 ,
共 57 个 , 占 含条件

同 源 部件 汉 字 总 数 的 59 . 3 8% 

① 黄 德 宽 古 文字谱 系 疏证 .
[ M] .
北京 商 务 印书馆 :

20 0 7 : 40 1 8 

② 许 慎 说 文 解字 M 北 京 .
[ ] ? :
中 华书 局 ,
1 998 : 89 

42


第三章 《 常 用 汉字 表 》 同 源 部件统计分析



3 . 2 总 体 分析与 比较

3 . 2 . 1 纯粹 同源部件分析

含纯粹 同 源部 件 的汉 字 占 至六级字表汉字 的 比 例 大 其中 占六级字表




1 .
。 ,

汉字 的 比例 最大 , 达到 3 5 3 6 %
. 。 如下图 

图 1 含 1 6 组纯粹 同 源部 件 的 汉 字 占 所在字表汉 字 的 比 例




5 1

45


4 0
— 


55 36

35

rrr

3 t5
  3 3 27 ,

  U -
J


" '



级字表 二级字表 三 级 字 表 四 级 字 表 五 级 字 表  六 级 字 表


从上 图 可看 出 含 组纯粹 同源部件 的 汉字在 级字表 字 中 就达到


: 1 6 1 50 30% 

从二 级字表到 六 级字表 , 纯粹 同 源部件 的 汉字 所 占 字表 的 比例 不 断增长 。 可见 



汉字 数量越 多 ,
含纯粹 同源部件 的汉字 占字表 的 比 例就越大 。 因此 ,
掌握 同 源部

件对学 习 至六级字表 中 的汉字很重要




“ ” “
至六 级汉字表 中 构字 率 高 的 纯粹 同 源部件有 组 人 儿 手

2 .
6 : 、 { 、 、 

“ ” “ “ “ ”

这些

氺 心 氺 

, ,

水 只 + 木 言
, ,

手 、
牛 、 、 ? 、 、 、 、 十 、 、 、 、 、 i 。
手 、

” “ ”

部件构字率很高 , 且每组 同源部件 中 构字 能力 最强 的 部件分别 为 、 手 



较 多 地 出 现在 左 右
” “ ”

它 们在汉字 中 的位置 比较 固 定

木 、 i 。 ,

结构 的字 中 , 在构字时 多 处在 左边表义 

“ 


3 .

至六级汉字表 中 ,
构字率高 的 6 组纯粹 同 源部件 ,
含 人 、 彳 、 儿

“ ”

部件的汉字意 思 般与 人有关 含 手 部件 的汉字意 思 般与手






、 才 、 、

4 3


面 向 国 际汉语教学 的汉字 同 源 部件 研 究 


“ ” “
或手 的 活 动 有 关 含 水 氺 X 部件 的汉字意 思 般与 水有 关 含 心


、 、 ;


“ ”

部件 的 汉字 意 思 般与 心理情感 有关 含 木 本 部件 的 汉字 意 思
一 

个 、 ;

“ ”

般与 树 木 木材有关 含 言 部件 的汉字 意 思 般与 说话 语言有关


、 ;
、 i 、 

4 .
纯 粹 同 源 部件 中 包 含三个 以 上 的 部 件 时 构 字 数 最 少 的 部 件 多 数 情 况 是 两

 ,

“ ” “ ” “ ” “ ”

个或三个部件合成 的 会 意 字 。 如水组 的 益 , 手组 的 掰 , 刀组的 辨 、 班 



“ ” “ ”

人组 的 先 、 兄 等 

5 .
纯粹 同 源 部件较 多 地 出 现在左 右 结 构 的 汉字 中 。 具体见下 图 

图 2 含纯粹 同 源部件左右结构 的 汉字数 占 含纯粹 同 源 部件汉字 数 的 比 例



100



!  ■  80
78 , 36


== = == == =

: [

l l

i i t ^

 i
级字表 二级字表 三级字表 四 级字表 五级 字表 六级 字表


含 1 6 组纯粹 同源部件左 右结构 的汉字 ,


占 相 应字表含纯粹 同 源部件汉 字 总

数的 比例在 64 . 4 4% 至 82 . 3 5% 之间 。 可见 , 纯粹 同 源部件较 多 地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汉字 中 且从 级字表到六级字表 含纯粹 同 源 部件左 右 结 构 的 汉字 数 占 含纯




。 ,

粹 同 源 部件 汉字 数 的 比例 不 断上 升 ( 除 了 五级字表稍 下 降 ) 。 可见 , 汉字 数量越

多 , 含 纯粹 同 源部 件左 右 结 构 的 汉字 数 所 占 字表汉字 数 的 比例 就越大 

“ ”
纯粹 同 源部 件 的 原 形 部件 般都在上下 结构 的 字 中 如 刀 部件 分

6 . 。 : 

“ ” “ ” “ ”
召 、 剪 、 券 ; 人 部件 :
个 、 今 、 介 、 伞 、 企 ; 犬 部件 : 突 、 哭 ; 水 


“ ” “ ” “ ” “ 

件 :
泉 ; 手 部件 :
拳 ;
心 部件 : 想 、 怎 、 思 、 念 ; 示 部件 :
禁 ; 言
“ ” “ ” “ ”

部件 :
誓 ; 金 部件 : 鉴 ; 食 部件 :
餐 ; 系 部件 : 累 、 紧 、 紫 、 繁 

44


第 三章 《 常用 汉字表 》 同 源部件统计 分析 


3 .  2 . 2 条件 同源部件分析

1 .
含 6 组条件 同 源部件 的 汉 字 占 所在 字 表 的 比例 比较 小 ,
如下图 

图 3 含 6 组条件 同 源部件 的汉字 占 所在字 表汉字 的 比 例





10












A  3 6 7 .
3 .
73 3 . 8 

4  T T7 

 ̄  ̄

 5 555

mm 2 . 8
_



 —  ̄  ̄  ̄

■ m I 



haa

■ 



0i

 —





T ”











J I

BMBWS


- . 





级字表 二 级字表 三 级 字 表 四 级 字 表 五 级 字 表 六 级 字 表


从上表可看 出 含条件 同 源 部件 的 汉字 占 所 在 字表汉字 的 比 例 在 3 3%




: 1 .

3 . 8 4% 之间 。
其中 ,
占六 级字表汉字 的 比 例 最 大 , 达到 3 . 8 4% 。 显然 ,
含 条件 同

源部件 的汉字 没有含纯粹 同 源部件汉字 的 数量 多 。


但是 ,
掌握 条 件 同 源 部件对认

识具 体汉字 的 来源和 意 义有 很 大 的 帮助 ,
因此不可忽略 

“ ” “ ”
2 .

至六级 汉字表 中 构字率 高 的条件 同源部件有 3 组 :


火 、 , 、 、 、 、 肉 、 月 

” “ ” “ ” “ ”
且 每组 同 源 部件 中 构 字 能力 最 强 的 部件 分 别 为

玉 、 王 ,
火 、 月 、 王 

它们 般 出 现在左 右 结构 的字 中 在构字 时 多 处在 左 边表义


, 

“ ”
3 .

至六级 汉字表 中 , 构字率高的 3 组条件 同源部件 , 含 火 、 , 、 、 、 部件 的




“ ” “

汉字意 思 般与 火有关 含 肉 月 部件 的 汉字 意 思 般与 肉 有关 含 玉


、 ;


般与 玉有关

王 部件 的汉字 意 思



4 .
条 件 同 源 部 件较 多 地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 如下图 

4 5



面 向 国 际汉语教学 的汉字 同源部件研 宄 

图 4 含条件 同 源 部件 左 右 结 构 的 汉字 数 占 含条 件 同 源 部 件汉字 数 的 比 例

00
- 


90


80


70

&4^9 

5 7 14
.  59 38
.

50
 ^ 

_^ 泪 巨




级字表 二 级字表 三级 字表 四 级 字表 五级字表 六 级 字表




从上 图 可知 :
除了 二 级字表外 ,
含 6 组 条件 同 源 部 件 左 右 结 构 的 汉 字 ,
占相

应 字表含 条 件 同 源部件汉 字 数 的 比 例 在 5 0% 至 6 4 2 9 %

之间 所, 占 比例较大 可见 。 

条件 同 源 部件较 多 地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

3 . 2 . 3 综合分析

含 同 源部件 的汉字 占 至六级字表 的 比例 大 如下表


1 .
, 

表 1 3 同 源部件所 占 字表 比例 表


纯粹 同 源 部件

条件 同 源部件

合计字数
 |
所 占字表 比例

构 成 字 数 构 成 字 数 个  ( ) ( % 

级  4 5 2 4 7 3

1 . 3 3

二 级 8 4 1 1  9 5 3 1 . 67

三 级 1 7 1  1 9  1 90 3 1 . 67

四 级 3 1 5  2 8 3 4 3 3 4 . 

五 级  4 9 9  5 6  5 5 5  3 7

六 级 8 8 4 96  9 8 0 3 9 . 

从上 表可 以 看 出 含 同 源部件 的 汉字 占 至六级字表的 比例 大 其中 在六


: 。 ,

级 字表 中 比 例 达 到 最大 占 到 在 级字表 字 中 就达到 从



, 3 9 2% . 。 1 5 0 3 1 . 3 3% 。

4 6



第三 章 《 常 用 汉字表 》 同源 部件 统计 分析


级 字表 到 六级字表 ,
22 组 同 源 部件 的 汉字 所 占 字表 的 比 例 呈 现增 长趋势 。 可见 

汉字 数量越 多 ,
含 同 源 部件 的 汉 字 所 占 字 表 汉字 的 比 例 就 越大 。 因此 ,
对 同源部

件 的 掌握对学 习 至六级字表 中 的 汉字 很 重要 这 充 分说 明 了 教学 中 讲授 同 源部


件知 识 进 行汉字 教学 具有 可 行 性 , 合理性和 科学 性 

2 .
纯粹 同源部件 中 , 含 1 6 组纯粹 同 源部件 左 右 结 构 的 汉 字 , 占 相对应字表

中 含纯粹 同 源部件汉字数 的 比 例 在 64 . 44 % 至 8 2 3 5 %



之间 ( 见图 2 ) 。 条件 同 源部

件中 , 除 了 二级字表 , 含 6 组 条件 同 源 部 件 左 右 结 构 的 汉 字 ,
占 相对应字表 中 含

条件 同 源部件汉 字数 的 比 例 在 5 0% 至 64 . 2 9% 之间 ( 见图 4 ) 。 所以 , 含 同源部件

的 汉 字较 多 地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汉字 中 

3 .
大 部分 同 源 部件在 汉字 中 的位置都 比 较 固 定 , 且构字率 高 。 如 下表 

表 1 4 同 源部件在 《 常 用 汉字表 》 2 500 汉字 中 的 不 同 位置





同 源部件

位置
 |
六 级字表 中 的 例 字

 

1 刀 、

J 、
J 右边 (

j ) 28 别 、 到 、 刚 、 刻 、 刷 、 刮 、 划 、 利 、 列 

剩 、 则 、 判 、 创 、 刺 、 罚 、 删 、 制 、 剥 

刹 、 副 、 割 、 剂 、 剑 、 刊 、 剖 、 剔 、 削 


 

中间 ( J ) 2 辨 、 

位置较 自 由 ( 刀 ) 分 、 解 、 留 、 切 、
贸 、 初 、 召 、 剪 、 劈 

1 0 券 

2 人 、 4 、 左边 ( < ) 1 02 你 、 什 、 他 、 住 、
作 、 做 、 便 、 件 、 体 

儿 休 、 但 、 候 、 化 、 健 、 借 、 位 、 像 、 信 

保 、 倍 、 传 、 倒 、 低 、
份 、 付 、 供 、 估 

何 、 假 、 价 、 仅 、 俩 、 任 、 仍 、 伤 、 使 

停 、 修 、 优 、 值 、 仔 、 傲 、 伴 、 傍 、 促 

催 、
代 、 仿 、 佛 、
傅 、 伙 、 俱 、 俊 、 例 

偶 、
傻 、 伸 、 似 、 俗 、 偷 、 伟 、 依 、 亿 

伯 、
侧 、 偿 、 侈 、
仇 、 储 、 伐 、 伏 、
俘 

俯 、 佳 、 俭 、 僵 、
侥 、 倦 、 倔 、 侃 、 侣 

4 7



面 向 国 际汉语 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部件 研 究 

伦 、 佩 、 僻 、 偏 、 侨 、 侵 、 倾 、 仁 、 倘 

伪 、 伍 、 侮 、
侠 、 仙 、 仰 、 仪 、 佣 、 债 

仗 、 侦 、 

上边 ( 人 ) 1 1 个 、 今 、 介 、 伞 、 合 、 命 、 全 、 众 、 企 

舍 、 

其 他位置 ( 人 、 认 、 坐 、 从 、 

i )4

下边 ( 儿 ) 3 先 、 元 、 

3 犬 、 左边 ( 3 ) 1 8 狗 、 猫 、 猜 、 独 、 狂 、 猪 、 犹 、 犯 、 猴 

狠 、 狡 、 猾 、 狼 、 猎 、 猛 、
狮 、 狭 、 

位置较 自 由 ( 犬 ) 突 、 哭 、 厌 、 获 、
臭 、 状 、 




4 水 、 ? 、 左 边 ( 7 )1 3 1 汉 、 没 、 汽 、 洗 、 泳 、 游 、 法 、 河 、 酒 

氺 、
X 渴 、 满 、 漂 、 清 、 澡 、 注 、 海 、 汗 、 活 

激 、 江 、 浪 、 流 、 漫 、 泼 、 沙 、 深 、 汤 

温 、 消 、 演 、 洋 、 油 、 汁 、 洲 、 测 、 潮 

沉 、 池 、 淡 、 洞 、 泛 、 沟 、 滚 、 滑 、 汇 

济 、 渐 、 泪 、 漠 、 浓 、 派 、 浅 、
润 、 洒 

湿 、 污 、 源 、 涨 、 治 、 滨 、 波 、 泊 、 濒 

沧 、 滴 、 淀 、 渡 、 沸 、 浮 、 港 、 灌 、 涵 

洪 、 湖 、 浑 、 混 、 溅 、 浇 、 浸 、 洁 、 津 

沮 、 溃 、 滥 、
淋 、 溜 、 浏 、 漏 、 滤 、 泌 

沫 、 沐 、 泥 、 泡 、 沛 、 漆 、 泣 、 洽 、 潜 

溶 、 涩 、 涉 、 渗 、 汰 、 滩 、 涛 、 滔 、 淘 

滋 、 独 、 滞 、 沼 、 沾 、 泽 、 渣 、 浴 、 渔 

涌 、 淹 、 沿 、 液 、 涕 、 添 、
涂 、 湾 、 沃 

溪 、 潇 、 泄 、 泻 、 

其 他位 置 ( ? ) 3 梁 、 茫 、 

48



第三章 《 常用 汉字表 》 同 源 部 件 统计 分 析 

上边 (
兴 ) 1 益

下边 ( 氺 ) 1 泰

位置较 自 由 ( 水 ) 冰 、 泉 



扣 w
5 爪 、 上 边 ( ) 5 爱 、 受 、 采 、 觅 、 

位置较 自 由 ( 爪 ) 爬 、 



6 木 、 本 左 边 ( 木 ) 59 杯 、 机 、 校 、 样 、 椅 、 根 、 极 、 检 、 楼 

树 、 相 、 棒 、 标 、 材 、 桥 、 松 、 桶 、 植 

概 、 村 、 构 、 柜 、 核 、 棋 、 枪 、 权 、 柿 

析 、 榜 、 档 、
杜 、 栋 、 杆 、 杠 、 横 、 棍 

杰 、 栏 、 枚 、 棉 、 沐 、 朴 、 桃 、 枉 、 橡 

械 、 朽 、 榨 、 杖 、 枕 、 枝 、 株 、 柱 、 椎 

棕 、 框 、 枯 、 桔 ( 橘 ) 、 

其他位置 ( 木 ) 休 、 查 、 朵 、 李 、 桌 、 案 、 呆 、 架 、 梨 

1 8 某 

荣 、 柔 、 染 、 柴 、 梁 、 床 、 杰 、 

下边 ( 木 ) 2 茶 、 

7 阜 、 Ps 左 边 ( P  ) 3 0 院 、 阴 、 阿 、 除 、 附 、 阳 、 队 、 际 、 降 

陪 、 随 、 险 、 防 、 隔 、 阶 、
陌 、 限 、 阻 

阵 、
陈 、 陡 、 阱 、 隆 、 陋 、 隧 、 陶 、 隙 

陷 、 隐 、 

8 邑 、 P s 右 边 ( P )9 都 、 那 、 邻 、 邮 、 部 、 郊 、 自P 、 郁 、 

9 手 、 矛 、 左边 ( 牙 ) 1 46 打 、 报 、 找 、 把 、 搬 、 担 、 护 、 换 、 接 

提 择 扮 抱 播 擦
牛 、
纟 据 、 扫 、 、 、 按 、 、 、 、 

持 、 抽 、 掉 、 挂 、 技 、 拒 、 拉 、 排 、 批 

扰 、 扔 、 折 、 授 、 抬 、 挺 、 推 、 扬 、 招 

指 、 摆 、 操 、 拆 、 抄 、 挡 、 抖 、
扶 、 搞 

拐 、 挥 、 挤 、 捐 、 控 、 扩 、 括 、 拦 、 摸 

49



面 向 国 际 汉语 教 学 的 汉字 同 源 部 件 研 宄 

 I
拍 、
披 、
拼 、 抢 、 摄 、
搜 、 损 、 挑 、 投 

托 、
握 、 押 、 摇 、 拥 、 振 、 挣 、 抓 、 撞 

挨 、
拔 、 扒 、 拌 、 拨 、 搏 、 捕 、
插 、 扯 

撤 、 撑 、 摧 、 挫 、 措 、 搭 、 捣 、 抵 、 抚 

搁 、 捡 、 拣 、 搅 、 揭 、 捷 、 拘 、 掘 、 杠 

抗 、 扣 、 拷 、 捆 、 携 、 拢 、 搂 、 掠 、 描 

抹 、 拟 、 捏 、 抒 、 扭 、 挪 、 抛 、
捧 、 扑 

揉 、 撒 、 擅 、 捎 、 拾 、 抒 、 摔 、 撕 、 摊 

探 、 掏 、 拖 、 拓 、 挖 、 挽 、 掀 、 携 、 掩 

抑 、 援 、 攒 、 摘 、 扎 、 执 、 掷 、 拄 、 拙 

捉 、 

左边 (

) 1 掰




下边 ( 手 ) 2 拳 、 掰

下边 ( 牛 ) 1 举

1 0 心 、 个 、
小 左边 ( 十 ) 44 懂 、 快 、 慢 、 忙 、
情 、 怪 、 惯 、 怕 、 怀 

悔 、 惊 、 懒 、 怜 、 恼 、 惜 、 性 、 忆 、 愉 

恨 、 慌 、 恢 、
悄 、 怖 、 惭 、 惨 、 悼 、 惦 

惰 、 愤 、 憾 、 恒 、
恍 、 惧 、 慷 、 愧 、 愣 

慨 、 恰 、 怯 、 慎 、 惕 、 悟 、 忧 、 

下边 ( 心) 37 想 、 怎 、 您 、 思 、 意 、 感 、 急 、 愿 、 总 

忘 、 息 、 态 、 悲 、 愁 、 恶 、 恐 、 恋 、 念 

忍 、 悉 、 怨 、 志 、 憋 、 慈 、 恩 、 患 、 惠 

惑 、 忌 、 恳 、 慧 、 怒 、 惹 、 悠 、 愚 、 愈 



里边 ( 心 ) 1 闷

下边 ( 小 ) 2 慕 、 


“ ” “ ” “ ”
掰 同 时有部件 和 手 , 因 此在两组 互 见 


50



第三章 《 常 用 汉字表 》 同 源部件 统计 分析 

1 1 示 、 才

左边 ( 年 ) 8 视 、 福 、 社 、 祝 、
神 、
祸 、 祥 、 

下边 ( 示 ) 1 禁

1 2 衣 、 净 左 边 ( 丰 ) 1 1 被 、 衬 、 裤 、 衫 、 裙 、
补 、 初 、 袍 、 袜 

袖 、 

1 3 言 、 i 左边 ) 6 6 读 、 话 、 请 、 认 、 谁 、 识 、 说 、 谢 、 语 

课 、 让 、 试 、 诉 、 词 、 调 、 该 、 记 、 讲 

议 、 诚 、 计 、 谅 、 论 、 评 、 谈 、 讨 、 误 

详 、 许 、 证 、 诗 、 询 、 训 、 译 、 设 、 辩 

订 、 访 、 谓 、 谊 、 诊 、 诞 、 谍 、 讽 、 谎 

讳 、 1/1 、 诫 、 谨 、 谜 、 谬 、 谋 、 诺 、 谱 

谦 、 谴 、 讼 、 诵 、 诬 、 谐 、 讯 、 讶 、 谣 

诱 、 诈 、 

下边 ( i)1 罚

下边 ( 言 ) 1 誓

1 4 金 、 韦 左 边 ( 韦 ) 30 钱 、 钟 、 错 、 铁 、 银 、 锻 、 钢 、
镜 、 针 

钓 、 键 、 链 、 锁 、 销 、 钞 、 锤 、 钉 、 锋 

钩 、 锅 、 锦 、 铭 、 铅 、 钦 、 锐 、 铜 、 绣 

镇 、 铸 、 钻



下边 ( 金 ) 1 鉴

1 5 食 、 1: 左 边 ( t )  1 7 饭 、 饱 、 饿 、 馆 、
饮 、 饺 、 饼 、 饰 、 馋 

饥 、 馈 、 馒 、 饶 、 饪 、 蚀 、 饲 、 

下边 ( 食 ) 1 餐

1 6 糸 、 乡 左 边 ( 乡 ) 50 给 、 红 、 经 、 纸 、 级 、 绩 、 练 、 绿 、 绍 

终 、 纪 、 绝 、 细 、 线 、 约 、 编 、 纯 、 纷 

纲 、 缓 、 络 、 缩 、 组 、
综 、 织 、 绕 、 统 

绪 、 续 、 绑 、 缠 、 绸 、 缔 、 纺 、 缝 、 绘 

缴 、 纠 、 纽 、 缄 、 绅 、 绳 、 维 、 纬 、 纹 

纤 、 绣 、 绎 、 缘 、 

下边 ( 糸 ) 4 累 、 紧 、 繁 、 

5 1



面 向 国 际 汉 语 教学 的 汉 字 同 源 部 件 研 宄 

1 7 火 、 , 、 、 、 下边 ( , 、、 、 ) 1 1 热 、 然 、 烈 、 熟 、 熬 、 煎 、 焦 、 烹 、 熏 

 |

蒸 、 

左边 ( 火 ) 22 灯 、 烧 、 烦 、 炼 、 烟 、 炒 、 烂 、 炸 、 爆 

灿 、 烘 、 煌 、 烤 、 炉 、 煤 、 媳 、 炫 、 炮 

燃 、
焰 、 燥 、 

其他位置 ( 火 ) 7 伙 、 灵 、 灾 、 灭 、 烫 、 炎 、 

1 8 肉 、 月 下 边 ( 肉 ) 1 腐

左边 ( 月 ) 25 肚 、
肥 、 肤 、 脱 、 脏 、 背 、 肠 、 脆 、 胜 

股 、 胁 、 腰 、 膀 、 胞 、 脖 、 胆 、 肪 、 肺 

腹 、 肌 、 胶 、 脉 、 膜 、 腻 、


其他位置 ( 月 ) 6 骨 、 胃 、 臂 、 膏 、 胡 、 肩
 


1 9 网 、 上边 ( ) 2 罚 、 

20 玉 、 王 左 边 ( 王 ) 7 现 、 班 、 球 、 玩 、 环 、 理 、 

下边 ( 玉 ) 1 宝

2 1 牛 、
生 上 边 ( 出 ) 1 告

位 置较 自 由 ( 牛 ) 解 、 



22 羊 、
至 上 边 ( 生) 2 善 、 

位置较 自 由 ( 羊 ) 鲜 、 羞 、 



“ ”

从上表可知 : 纯粹 同 源部件 中 , 刀 组 同 源部件 的 U ,


都位于 汉字 的 右边 

“ ” “
少 都位于汉字 的 中 间
“ ”

人组 同 源部件 中 都位于汉字 的左边 人 




。 , 彳 ,

“ ” ”

位 于 汉 字 的 上边 ,
儿 都位 于 汉字 的 下边 。
犬组 同 源部件 中 ,
都位于汉字


” “ ”

的左边 。 水组 同 源部件 中 , 都位于汉字 的左边 ,


X 都位 于 汉字 的 上边 

“ ”
氺 都位 于汉字 的 下 边 。 爪组 同 源部件 中 , 都 位于汉字 的 上边 。 木组 同


“ “ ”
都位 于 汉 字 的 下边 般位于汉字的左边

源部件 中 木 木 阜组 同 源部件


, , 。

” ”

中 , 都位于汉字 的 左边 。 邑组 同 源部件 中 ,
都位于 汉字 的 右 边 。 手组


” “
都位于汉字 的左边
“ “ ”


同 源部件 中 ,
字 , 手 、
 
都 位于 汉字 的 下 边 

” “ ” “ 


心 组 同源部件 中 都位 于 汉字 的 左 边 心 般都位 于 汉字 的 下边 小

, , ,

52


第三章 《 常 用 汉 字 表 》 同 源 部 件 统计 分 析 


“ ”
都位于汉字 的 左边

都位 于 汉 字 的 下 边 。 示组 同 源部 件 中 , , 示 位于汉字


“ ” “ ”

的 下边 衣组 同 源部件 中 都位于汉字 的 左 边 心组 同 源部件 中




。 ,
丰 。 , i

“ ”
金组 同 源 部件 中 都位于

都位于汉字 的 下边 

般都 位 于 汉 字 的 左 边 , 言 。 , 韦

都 位 于 汉字 的 左


” ”

都 位 于 汉字 的 下 边 食组 同 源 部件 中

汉字 的 左 边 , 金 。 ,

“ ” “ 

位于 汉字 的 下边 都位于 汉字 的 左 边

糸 组 同源部件 中

边 ,
食 。 , 乡 ,

都位 于 汉 字 的 下 边 

“ ”

都位于 汉字 的 下边

条件 同 源 部 件 中 火组 同 源部件 的 ' 火 般位


, 、 、 、 , ,

“ “ ”
般位于 汉字 的

于汉字 的 左边 肉 组 同源部件 中 肉 位于汉字 的 下 边 月 



。 , ,

都位


“ ”
左边 。 网 组 同 源部件 中 ,
都位于 部件 的上边 。 玉 组 同 源部件 中 , 王

于汉字 的 左边 ,



位于 汉字 的 下 边 。 牛 组 同 源 部件 中 ,

土 ”
都位于汉字 的

都位于汉字 的上边
“ ”
上边 。
羊组 同 源部件 中 ,
生 

很少 部分 同 源部 件 在汉字 中 的 位置 比 较 自 由 , 且构字率也较低 , 例如部件



所 以 在 汉字 教学 中 强 调 同 源 部 件 的 位 置 显 得 至 关重要
“ “ ”


“ ” ”
刀 、 犬 、 爪 。 

可 以 帮 助 同 学 们 更好地 书 写 汉字 , 提高正确率 

5 3



面 向 国 际汉语 教学 的 汉 字 同 源 部件 研 究


第 四 章 留 学生 同 源部件 的认 知 与 习 得情 况


调查分析

通过 对 《 常 用 汉 字 表 》 的 统计 和 分 析 , 我们 对 同 源部件有 了 进

步 地认 识 和

了解 。
为 了 更好地指 导对外汉字教学 , 还 需 要 探 宄 在 汉 字教 学 中 关 于 同 源 部 件 的

教 学 情 况 以 及 留 学 生 对 同 源 部 件 的 认 知 和 掌 握情 况 所 以 本 文 通 过 问 卷 调 查 的 方

 。

式 , 调 查分析学 习 者 关于 同 源 部件 的 学 习 情况 。
根据 分 析结 果 , 在本文最后



分提 出 针对性 的 教学建议 

4 . 1 留 学 生 同 源部 件 的 认 知 与 习 得 情况 的 调 査 设计

4 . 1 .1 问 卷设计

本 次 问 卷主 要包 括 两大 部 分 内 容 第 部 分关于 留 学生对 同 源部件 的 认 知 调




查 , 第 二 部 分关 于 留 学生对 同 源 部件 掌 握 情 况 的 测试 调 查 。 问 卷具 体设计如 下 

( 1 ) 被调 査 者 基 本 信 息

包 括被调 查 者学 习 汉语 的 时 间 、 国籍 、 性 别和班级 

( 2 ) 问 卷题 目

本 问 卷共 1 8 个题 目 ,
都 是客观题 , 并对

些题 目 中 的较难词汇 做 了 英语翻

译 。 问 卷 题 型 分 为 选择题 和 判 断 题 。
其中 , 选 择 题 又 分 为 单 项 选 择题 和 多 项 选择

题 。 问 卷主 要分为两大 部分 

第 部分关于 教学和 认 知 情 况 的 背 景 调 查 共 题 题 包括觉得 学 习 汉 字




, 6 。 目

难不难 , 初 期 学 习 汉字 时 遇 到 的 困 难 ,
留 学生是否 了 解

些 同 源部件 , 通过什 么

途径 了 解 同 源部件 , 上课 时 老 师是 否 会讲解部件和 同 源 部件 的 知 识 等 , 答案无对



错之分 

第 二 部分关于 留 学生对 同 源部件掌 握情 况 的测 试调 查 , 共 1 2 题 。 所考察 的



部 件 包括 纯 粹 同 源 部 件和 条 件 同 源 部 件 。
为 了 降低 问 卷的 难度 ,
所考察 的 部件 均

是构字率较高 的部件 。 作答有正 误之分 



5 


第 四 章 留 学生 同 源部件 的 认 知 与 习 得情况调 査 分 析
 

4 . 1 . 2 调 査对 象


安徽大 学 国 际教育 学 院为汉语进修生开 设 了 初级 1 A 班 、 初级 1 B 班 、 初级 

班 、 初级 3 班 、 中级 1 班 、 中级 2 班和 高级班 ,
共 7 个班 。
开 设班级 较 多 且 留 学

生来 自 不 同的 国家 。
再者 ,
笔 者 曾 在 该 学 院 担 任 过 研 宄 生 助 管 和 汉语 实 习 教师 

对其 相关教学情况较为 熟悉 ,
因此 ,
本 次调 查 以 安 徽 大学 国 际 教 育 学 院初 级 、 

级 和 高级 班 的 留 学 生 为 调 查 对 象 , 对他们 的 同 源部件学 习 情况进 行调 查 ,


并做统

计分析 

4 . 1 3. 调 査过程


笔 者在征 得有 关任课老师 和 留 学生 同 意 的 前提 下 选择课 间 时 间 在 各 个班 级

 ,

发 放调 查 问 卷 ,
并 通 过 赠 送 小 礼 物 的 方 式 表 达谢 意 

4 .  2 留 学生 同源部件 习 得情况分析

4 .  2 . 1 被调 査 者基本 信 息 情况 结 果 统计

笔者对 7 个班 的 留 学 生共 发放 问 卷 72 份 ,
收回 70 份 , 回 收率为 97 . 2 2 % 

有效问卷 69 份 ( 其 中初级 1 班 1 0 人 , 初级 2 班 7 人 ,
初级 3 班 20 人 ,
即 初级

班 3 7 人 。 中级 1 班 1 5 人 ,
中级 2 班 7 人 ,
即 中级班 22 人 。 高级班 1 0 人 ) ,


效问卷 1 份 。 其中 ,
乌 克兰 1 7 份 , 韩国 1 1 份 ,
印度尼西亚 1 1 份 , 俄罗 斯 8 份 

非洲 3 份 , 日 本 3 份 、
越南 3 份 ,
泰国 两份 , 墨西 哥两份 , 吉 尔 吉 斯斯坦两份 

埃塞俄 比亚 1 份 , 蒙古 1 份 , 法国 1 份 ,
柬埔寨 1 份 ,
苏丹 1 份 , 阿塞拜疆 

份 , 斯洛伐 克 1 份 。 参与 问 卷调査 的 留 学生来 自 1 7 个国家 , 且包括汉字文化 圈



和 非 汉字 文化 圈 。 在 69 名 参与 问 卷 的汉语学 习 者 中 ,
男 生 和 女 生 在 各 个班 级 的

比 例 分布 分别 为 : 初级班 男 女 比例 为 1 1 : 2 5 ; 中 级班 为 7 :  1 3 ; 高级班为 2 : 3 

虽 然有 3 份调 査 问 卷 中 性别信 息 未填 ,
但 总 的 来看 , 调 查对 象 中 女生 明 显 多 于 男

生 。 同时 , 笔 者对被调 查 者汉语学 习 的 时 间 与 相 对应 的班 级 也 进 行 了 统计 ,
如下

图 

55



面 向 国 际汉语教学 的汉字 同源 部件研 究


图 5 被调 查 者汉语学 习 时 间 与 班 级 分布

30



25
 — —

20
 "


IS

^ B 年 以 下

 1

二^  P 



1 4  _ _
] _ J 1

2 

1 5

_ _ 鑒 1 ? 2 3 


8
1 0


_
9 
9 
3 年 以上



^ ^

t ll


ri 

初 级 班  中 级 班 高 级 班 合 计

从上 图 可看 出 , 被调查 的 留 学生初级班人数较多 ,
为 3 7 人 , 中 级班 22

人 , 高级班 1 0 人 。 汉语水平越 高 , 学 习 汉语 的 时 间 相 对较长 。 总 的来看 被



 ,

调 查者 学 习 汉语 时 间 集 中 在 年和 年 以上

2 3 3 

下 面对 回 收 的 69 份 调 查 问 卷 的 作 答情况进行 整 理分析 。 由于调查 问卷的题



目 没有 主观 题 , 笔 者将 使用 大量表格作量化分析 ,
以 便直观地体现 调 查结 果 , 

对调 查结 果进行整理分析 

4 . 2 2

教 学和 认知 情况 的 调 查结 果 及相 关 问 题 分析


本部分对 同 源 部件 的 教学情况和 汉字学 习 者认知情况的 调查结果及相关 

题进行整理分析 即调查 问 卷 中 的第 部分

, 

1 .
你觉得学 习 汉字难 吗 

\序 号  A B C D

\  很 容 易 比 较 容 易 比 较 难 非 常 难 

班级
\ 1数 百 分 比 1 数 百 分 比 人 数 百 分 比 人 数 百 分 f

 |


| |

初 级 班 2  5 . 4 1  6 1 6 . 22  2 4 6 4 . 86  5 1 3 . 5 

中 级 班  4 1 . 5 5  2 9 . 0 9 1 5 6 8 . 1 8  4 1 8 . 1 

5 6



第 四 章 留 学 生 同 源 部 件 的 认 知 与 习 得情 况 调 査 分 析 

高 级 班 1 1 0 . 0  8 8 0 . 00  1 1 0 . 00

总 计 3 4 . 35  9 1 3 . 04  4 7 6 8 . 1 2 1 01 4 . 49

本 题 设 计主 要 是 了 解汉语 学 习 者对 汉 字 学 习 的 感 受 从 调 查 结 果 看 。 ,
初级班

有 64 .  86% 的 汉语学 习 者认为 比较难 , 有 1 3 . 5 1 % 的 汉语学 习 者认 为非 常难 , 即有



78 . 3 7% 认为 汉字 难 学 。
中 级班有 68 . 1 8% 的 汉 语 学 习 者 认 为 比 较难 ,
有 1 8 1 8%



汉语学 习 者认为 非 常难 ,
即 86 . 3 6% 汉语学 习 者认为汉 字难 学 。
高级班有 8 0% 的汉

语学 习 者认为 比较难 ,
有 1 0% 的 汉语学 习 者认为非常难 ,
即有 9 0% 认 为 汉字难 学 

说 明 每个班大部 分人 都认 为汉字难 学 同 时汉语水 平越 高 越会 感 觉 汉字 很难 学 , , 



这 与 汉 字性 质 和 特 点 等 有 关 。 这充 分说 明 了 汉字教 学任 务 的 艰 巨 性 

2 .
你在初 期 学 习 汉字 时 遇到 哪 些 困 难 ? ( 可多选 

序 入 B C D E F


号 识 记 困 难 结 构 复 杂 汉 字 组 合 部 件 变 形 形 近 字 多 其他



\ 没有 规律
   

W 人 \ 百分 人 百分 人 百分比 人 百分 人 百分 人 百分

数 比 数 比 数 数 比 数 比 数 



级 

初 级 1 9 5 1 . 35  1 43 7 . 84  1 2 3 2 . 43  4 1 0 . 8 1 1 64 3 . 24



中 级 1 5 68 . 1 8 1 3 59 . 09  6 2 7 . 27 1 5 0 1 . 00  4 1 8 . 1 



高 级 6 6 0 . 00  2 2 0 . 00  2 2 0 . 00  44 0 . 00   1 1 0 . 00



总 计 40 5 7 . 97 2 9 4 2 . 03 1 4 2 0 . 29  1 0 1 4 . 49 3 4 4 1 . 93  5 7 . 25

本题 设计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了 解汉语学 习 者在 汉字 中 学 习 的 困 难 , 以 便 针对 性地

解决 问 题 。 从调 查 结果看 , 在初级班 中 ,
大 部 分 同 学认为汉字 识 记 困 难 。 其次是

汉字 结 构 复杂 和 汉字 组合没有规律 在 中 级 班 中 大 部 分 同 学 认 为 汉 字 识 记 困 难 。 , 

其 次是汉 字 结 构 复 杂 和 形近 字 多 。
高级 班 中 ,
大部 分 同 学认为汉字 识记 困难 , 

次是形近字 多 。 说 明 汉语 学 习 者 都普遍认 为 汉字 识 记 难 。 从总 的 调 查结 果来看 



认 为汉 字 识 记 困 难 的 学 生 比 例 达 到 5 7 9 7 %

, 其 次 是形近字 多 和 结 构复杂 。 说明

5 7



面 向 国 际 汉 语教学 的 汉 字 同 源部 件研 究 

汉字识记 困 难 、 形 近 字 多 和 结 构 复 杂 是 普 遍认 为 的 难 点 

汉语学 习 者认为汉字识记 困 难 、 形近 字 多 和 结 构 复 杂 , 主要 因 为汉字在 书 写



时 与 拼 音文字 不 同 , 拼音文字呈线性排列 、 分词连写 , 而 汉 字 是平 面 文 字 、 方块



格式 , 这让他们在 书 写 汉字 时 与 母语截 然不 同 , 书 写 汉字难度 大 



3 .
在 汉语课上 , 汉 语 老 师 会 讲解 汉 字 的 部 件 吗 ?

\ ^ 号 A B C D

\  总 是 讲 解 经 常 讲 解  偶 尔 讲 解 从 不 讲 解

班级 \ 人数 百 分 比 i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 比 i数 百分比 

| | |

初 级 班 1 0 2 7 . 03  1 5 4 0 . 54  1 2 32 . 43

中 级 班 8 3 6 . 36  7 3 1 . 82  7 3 1 . 82

高 级 班 2 2 0 . 00  2 2 0 . 00  6 6 0 . 00

总 计 2 0  2 8 . 99  2 4 3 4 . 78  2 5 3 6 . 23

该题主要 了 解部件在教学 中 的 情况 。 从调 查结果看 , 在 初 级班 , 40 . 5 4% 的同



学 认为老师经常讲解 , 32 . 43 % 的 同 学认为老师 偶 尔 讲解 。 在 中 级班 , 36 . 3 6% 的同



学认 为总 是讲解 , 认为经 常讲解和偶 尔 讲解 的 各 占 3 1 .  8 2% 。 在 高级 班 , 有 6 0%



的 同 学认为老师 偶 尔 讲解 , 认 为 总 是讲 解 和 经 常 讲 解 的 各 占 20% 。
从总 的 调查结

果来看 , 认为 总 是讲解和 经常讲解共 占 63 . 7 7% , 偶 尔 讲解 也 占 到 36 . 2 3% 。


说明

在 汉语课上 , 老 师 比 较重视 部 件教学 



在 汉语课上 汉 语 老师 会讲解汉 字 中 些形 体不 样 但是有相 同 的来源 




一 一

4 .
, , 、

似的功能 、 相似 的意义 的部件 吗 



号 A  B  C  D

\  总 是 讲 解 经 常 讲 解  偶 尔 讲 解  从 不 讲 解

班级 \ 人数 |
百分比 人数

百分 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初 级 班 3 8 . 1 1  1 2 3 7 . 84  2 2 5 9 . 46

中 级 班 2 9 . 09  7 3 6 . 36  1 3 5 9 . 09

高 级 班 1 1 0 . 00  3 3 0 . 00  6 6 0 . 00

总 计 6  8 . 70  2 2 3 1 . 88 4 1 5 9 . 42

该题 主要 了 解 同 源部件在教学 中 的情况 ,
考 察汉 语老 师 的 同 源 部 件 意 识 从

 。

调 查 结 果 来看 , 初级班 、 中 级 班和 高 级班 都有 约 6 0% 的 同 学认为老师偶 尔讲解 同



5 8



第 四 章 留 学生 同 源部件 的 认知 与 习 得情况调 査分 析 

源部件 从总 的 调 查 结 果来看。 , 59 . 4 2 % 的 同 学都认 为老 师 只 是偶 尔讲解 同 源部件 



说 明 老 师 虽 然 比 较重 视 部 件 但 是对 同 源 部 件 的 重视 程度 不 够 , , 伺源部件意识不

强 

你 了 解汉字 中 有 些 部 件 它 们 形 体不 样 但是有相 同 的 来源 相 似 的 功 能
一 一

5 . , , 、 

相似的意义 吗 

\序 号  A  B C D

\  很 了 解 了 解 不 太 了 解 不 了 解

班级 \ 人数 丨
百分比

百分 比 1数 |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初 级 班 1 4 3 7 . 84 2 56 1 . 76  2 5 . 4 

中 级 班 1 1 5 0 . 00  1 0 4 5 . 4 5 1 4 . 55

高 级 班 6  6 0 . 0 0 4 4 0 . 00

总 计 3 1 44 . 93  3 5 5 0 . 72  3 4 . 35

本 题主要考察学 生 的 同 源部 件 意 识 。 从调 查结果来看 , 初 级班 了 解 同源部件



的 同学只有 37 . 8 4% ,
有 6 2 1 7 %

的 同 学不太 了 解和 不 了 解 同 源部件 。 中 级班 有 50%

的 同 学 了 解 同源部件 , 不太 了 解和不 了 解 同 源部件 占 50% 。 高级班有 6 0% 的 同学



了 解 同 源部 件 , 40% 的 同 学 不太 了 解 同源部件 。 这说 明 汉语 水 平越高 , 对 同源部



件 的 了 解程度越 高 。 从 总 的 调 查 结 果 来看 , 44 .  9 3% 的 同 学 了 解 同 源部件 , 55 . 0 7%

的 同 学不太 了 解和 不 了 解 同 源部件 。 说 明 汉语学 习 者对于 同 源部件 了 解得不 够 



同源部件意 识不 强 

你 知道形 体 不 样 但是有相 同来源 相 似功 能 相 似 意 义 的 部 件 的 存 在 吗 ?


6 . , 、 、

如果知道 , 你 是通过什 么 途径 知 道 的 呢 ? 如果不知道 , 请选 D 



\^ 号 A B C D

\  老 师 的 讲 解  与 同 学 的 交 流 自 己 看 书  不 知 道

班级 \ 人数 百 i 人数 百^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 |

初 级 班 1 9 5 1 . 35  7 1 8 . 92  6 1 6 . 22  5 1 3 . 5 

中 级 班  5 2 2 . 7 3  4 1 8 1 8
.  9 4 0 . 9 1  4 1 8 . 1 8

高 级 班 8 8 0 . 00   1 1 0 . 00   1 1 0 . 00

总 计 3 2 4 6 . 38  1 2 1 7 . 39  1 6 2 3 . 1 9  9 1 3 . 04

本 题 同 样 考 察 学 生 的 同 源 部 件 意 识 以 及 获 取 同 源 部件 知 识 的 途 径 从调 查 结

 。

5 



面 向 国 际汉语 教 学 的汉字 同 源 部件 研 宄 

果 来看 初级班 半左 右 的 同 学 是通过老 师 的 讲解知 道 同 源 部件 的 存在 中 级班




, 。

40 .  9 1 % 的 同 学 是 通过 自 己看 书 知 道 同 源部件 的 存 在 通过老 师 的 讲解知 道 同 源 部



 ,

件 的 存在 仅 占 22 . 7 3% , 这说 明 中 级班 汉语 老 师 对 于 同 源 部 件 的 讲 解不 够 。 高级

班 8 0% 的 同 学是通过老师 的 讲解 知道 同 源 部件 的 存在 。 从总 的 调 査 结 果来看 

1 3 .  0 4% 的 同 学选择 了 不 知 道 , 46 . 3 8% 的 同 学是通过老 师 的 讲解知 道 同 源部件 的存



在 , 说 明 老师 的 讲 解是汉 语 学 习 者 知 道 同 源 部 件存在 的 主 要 方式 所 以 汉语老 师



 ,

增 强 同 源部 件 意 识 ,
并 在 授课 中 讲 授 同 源 部 件 知 识 显 得 至 关重 要 

4 . 2 . 3 学 习 和 掌 握情 况 的 调 査 结 果 及 相 关 问 题 分 析


本部分对 留 学 生 关于 同 源部件 的 了 解 和 掌握情 况 的 测 试调 查 结果 及相 关 问

题进行整理 分析 , 即 调查 问 卷中 的第二部分 。 这 部分涉及水 组 、 系组 、 言组 、 



组 、 衣组 、 手组 、 心组 、 刀组 、 木组 、 人组 、 示组 、 食组 1 2 组纯粹 同 源部件和

肉组 、 玉组 、 火组 3 组条件 同 源 部 件 的 考 察 

“ ”
7 .
下 列 汉字 中 与 水 有关 的汉字是 (  

号  A  B  C  D

\  吗 汗 肥 猫
班级
\ 人数 |
百 人数

百分 比 人数

百分 比 人数

百分 比

初 级 班 4  1 0 . 8 1  2 8 7 5 . 68  3 8 . 1 1  2 5 . 4 

中 级 班 2 0  9 0 . 9 1  2 9 . 09

高 级 班 1 0 1 0 0 . 00

总 计 4  5 . 80  5 8 8 4 . 06  5 7 . 25  2 2 . 90

本 题 是 对 水 组 同 源 部 件 所表 示 意 思 的 考 察 , 正 确 答案 为 B 。 调查结 果显示 

初级班 正确率 75 . 6 8% ,
中 级班正确率 90 .  9 1 % , 高 级班达 到 1 00% 。
从总 的 调 查结

果 来看 , 正确率 84 .  0 6% , 说 明 汉语 学 习 者对 水组 同 源 部件 的 所表示 的 意 思 掌 握

较好 。 同 时说 明 汉语 水平越 高 , 对 水 组 同 源 部 件所表 示 的 意 思 掌握 得越好 



“ ”
8 .
下列汉字 中 与 肉 有关 的汉字是 (  

\ ^ 号 A  B  C D

\  胖 网 明 狗

班级
\ 人数 丨
百 ^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 比 人数 |
百分比

初 级 班 1 6 4 3 . 24  1 0 2 7 . 03  2 5 . 4 1  9 2 4 . 32

60



第 四 章 留 学 生 同 源 部件 的 认 知 与 习 得情 况调 査 分析 

中 级 班 1 4 6 3 . 64  1 4 . 54  7 3 1 . 8 

高 级 班 9 9 0 . 00  1 1 0 . 00

总 计 3 9 5 6 . 52  1 0 1 4 . 4 9 3 4 . 35  1 7 2 4 . 64

本 题 是 对 肉 组 同 源 部 件 所 表 示 意 思 的 考察 , 正 确 答案为 A 。 调 查结果显示 

初 级班正确 率 43 . 2 4% , 中 级班正确 率 63 . 6 4% , 高级班达到 9 0% 。 说 明 初级班汉



语学 习 者对 肉 组 同 源部件 所表示 的 意 思 掌 握得 不 好 。 同 时 说 明 汉语水平 越 高 , 



肉 组 同 源 部件 所 表 示 的 意 思 掌 握 得 越 好 。 从总 的调 查 结果来 看 , 正确 率 56 . 5 2% 

汉语 学 习 者还 需 要加 强对 肉 组 同 源 部件 的 学 习 

“ ” “ ” “ ” “ ”
9 .
含有 糸 、 乡 部件 的 汉字 ( 比如 线 、 织 、 绸 ) 与 (  ) 的意思有

关 。

    

\ ^ 号 A B C D

\  数 量 人 纺 织 品 、 丝 织 品 时 间

班级 \ 人数 丨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百分 比 人数 |
百分比

初 级 班 2  5 . 4 1  3 8 . 1 1  2 9 7 8 . 3 8  3 8 . 1 1

中 级 班 3  1 3 . 64  1 4 . 55  1 8 8 1 . 82

高 级 班 9 90 . 00  1

总 计 5 7 . 25  4 5 . 8 0  5 6 8 1 . 1 6  4 5 . 80

本 题是对 糸 组 同 源 部 件 所 表示 意 思 的 考 察 , 正确答案为 C 。 调 査结 果显 示 

初级班正确率 7 8 3 8 %

, 中 级 班正确率 8 1 . 8 2% , 高级班达到 9 0% 。 从总 的 调査结

果 来看 , 正确率 8 1 . 1 6 % , 说 明 汉语学 习 者对 糸 组 同 源部件 的 所表示 的 意 思 掌 握



得 较好 。 同 时说 明 汉语 水平 越 高 ,
对 糸 组 同 源 部 件 的 所表 示 的 意 思 掌 握越好 

的 意思有关

1 0 .
含有 言 、 i 部件 的 汉字 ( 例如誓 、 评 、 语 ) 与 (  ) 

\ ^ 号 A B C D

\  动 物 树 木 、 花 草 声 音 、 语 言 吃 、 食物

班级
\ 人数 |
百分比 人数

百分 比 人数

百分 比 i数 |
百分 比

初 级 班 1 2 . 70  5 1 3 . 5 1  3 0 8 1 . 0 8 1 2 . 70

中 级 班 22  1 00 . 00

高 级 班 1 0  1 00 . 0 0

总 计  1 1 . 45  5 7 . 25  6 2 8 9 . 86   1 1 . 45

61



面 向 国 际汉 语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部 件研 究 

本 题 是对 言 组 同 源 部件所 表示 意 思 的 考察 , 正 确 答案 为 C 。
调查结果显示 

初级班正确率 8 1 . 0 8% , 中 级班和 高级班 的 正 确率都达 到 1 0 0% 。


从总 的调查结果

来看 , 正确率 89 . 8 6% ,
说 明 汉语 学 习 者 对 言 组 同 源部件 的 所 表 示 的 意 思 掌 握 得

很好 。 同 时 也说 明 汉语 水平越 高 , 对 言 组 同 源 部 件 所 表 示 的 意 思 掌 握 得 越好 

“ ”
1 1 .
从 狗

猫 一



狼 我们 可 以 得 出 这五 个汉 字 (  ) ( 可多选 

\ 序 号
A B C D

\ 都有部件  ”
意 思都与 动物 部件

都 在  没有 共 同 点

班 有 关 字 的 左 边

\ 人数 |
百分比 人数 百分 比 人数 百分 比 人数 百分比



| | 丨

初 级 班 2 2  59 . 4 6 1 8 48 . 65  1 7 4 5 . 95

中 级 班 1 5 68 . 1 8  1 5 6 8 . 1 8  1 2 5 4 . 55

高 级 班 9  9 0 . 00  7 7 0 . 00  5 5 0 . 00

总 计 4 6  6 6 . 67  4 0 5 7 . 97  3 4 4 9 . 27

本题 是对犬组 同 源部 件知 识 的 考 察 正 确 答案 为 , ABC 。
从总 的调 查 结 果来看 

选项 A、 B 、 C 的 正 确 率 分别 为 66 . 6 7% 、 5 7 .  9 7% 和 55 . 0 7% , 总 体 与 汉 语 水 平 高低

成正 比 。 其中 , 选项 C 正确 率 最低 。 说 明 汉语 学 习 者对 同 源 部件 所 处 的 位置 关注

不够 

1 2 .
下 面每组汉字 的 意 思 是 A 、 B 还是 C 呢?如 果不 知道 请选 ,
D 

( 1 ) 袍 、 衣 ( ) A .
与 衣服有关 B .
与 包有关 C .
与 祭祀 有关 D .
不 知道

( 2 ) 拳 、 扔 ( ) A .
与 木 头 有 关 B 与 手 . 、 动作有关

C .
与 金属 、 物 品 有 关 D 不 知 道

 .

( 3 ) 怕 、 悲 ( ) A .
与 白 天有 关 B .
与 思考有关 C .
与 心情 、 情 感有 关 D .
不知道

( 4 ) 分 、
剑 ( ) A .
与 时 间 有关 B .
与 动 作有关 C .
与 刀 有 关 D 不 知 道

 .

( 5 ) 椅 、 茶 ( ) A .
与树木有关 B .
与 饮料有 关 C .
与 时 间有关 D .
不知道

由 于第 1 2 题有 5 个小题 , 在 此笔 者 用 柱 状 图 统 计初 级 班 、 中 级班 、 高级班

每题作答 的正确率 。 柱状 图 如 下 

6 2



第 四 章 留 学生 同源部件 的 认知与 习 得情 况调 査 分析 

图 6 第 1 2 题在不 同班 级 的 正确率分布

0 0

1 n
〇n0  —
1 1 〇〇

 T
| ■ 90

( 1 ) 袍 、 衣 ( 2 ) 拳 、 扔 ( 3 )
怕 、 悲 ( 4 ) 分 、 剑 ( 5 ) 椅 、 

由 柱状 图可知 ,
汉语水平越高 ,
做题 的 正确率越高 ,
即 初级班正确率〈 中 级

班正 确率 高级班正 确率 〈 , 意 味着汉语水平越高 , 对 同 源部件掌握得越好 



第 ( 1 ) 题对 衣组 同 源 部件 知 识 的 考 察 , 三个班 的 正 确 率 都 比 较 高 ,
高级班

达到 1 0 0% ,
说 明 汉语 学 习 者对衣组 同源部件知 识 掌 握 得较好 。 在初级班和 中 级

班 ,
发现 本 题 的 易 错选 项 为 B 项 ( 与包有关 ) ,
初级班 7 人 选 了B ,
占 初级班被

调 查人数 的 1 8 . 9 2% 。
中 级班 1 0 人 选 了 B ,
占 中 级班被调 查人数 的 45 . 4 5% 。 笔者


“ ” “ ” “ ”

思考 了 原 因 , 可能是 袍 右边是 包 , 汉语学 习 者就觉 得汉字 袍 、 衣 



包有关 , 而 没有 从部件 和 汉 字 所 代表 的 意 思 去 考 虑 ,
从而误选 B 。 第 ( 2 ) 题对

手组 同源部件 知 识 的考察 , 高级班掌握得很好 , 正确率达到 1 00% 。 初级班和 中



级班 的 正确 率不 高 ,
说 明 还 需要加 强对手组 同源部件知 识 的 学 习 。 第 ( 3 ) 组对

心组 同源部件知识 的 考 察 , 三个班 的正 确率都 比较高 ,


说 明 汉语学 习 者对心组 同

源部 件 知 识 掌握得较好 。 第 ( 4 ) 组对 刀 组 同源部件 的考察 , 初级班的正确率偏



低 ,
中 级班和 高级班 的正确率相 比第 ( 1 ) 、 ( 2 ) 、 ( 3 ) 题也偏低 。 说明刀组同源

部件对汉语 学 习 者 尤其 是初级 班 的 学 习 者 来说较难 。 第 ( 5 ) 题对木组 同 源部件



的考察 其 正确 率 是这 题 中 最低 的 题 说 明 木组 同 源部件对汉语学 习 者来说




, 5 ,

难度 很大 。 这 题 易 错选项 为 B 项 。 初级班 有 1 3 人 选 了B 项 ,


占初级班被调査人

数的 3 5 1 4 %


中 级班有 7 人 选 了 B 项 , 占中 级班被调 查人数的 3 1 . 8 2% ,
高级班

有 4 人 选 了B 项 , 占中 级班被调查人数 的 _

4 0% 。 笔者分析 了 原 因 , 汉语学 习 者对

6 3


面 向 国 际汉语教学 的 汉字 同源部件研宄 


“ ” “ ”

茶 比较 熟悉 知 道茶是 种 饮料 就选 了 项 而 没有 考虑 椅 的意思

, , B 。 

“ ” “ ”

没有结合 茶 和 椅 共 同 部件所表 示 的 意 思 去 思考 

二 、 判 断题 

” “ ”

等 汉字 都跟

1 3 .  信 、 你 、 他 、 俊 、 众 、 坐 人 有关 。 (  

“ ” “ ”
1 4 .  祭 、 礼 、 祀 、 祠 、 社 、 祖 等汉字都跟 祭祀 有关 。 (  

“ ”
1 5 .  餐 、 饮 、 饭 、 饱 等汉字 的 意 思都与 吃 、 食物等有 关 。 (  

“ ” “ ” “ ” “ ”

脸 胞 中 的 部件 月 与 期 朔 中 的部件 月 表示 意 思 样 

1 6  . 、 、 。 ( 

“ ” “ ” “ ” “ ”
 珍 珠 中 的 部件 王 与 皇 琵 中的 王 表示 的 意 思 样 

1 7 . 、 、 。 ( 

“ ” “ ”
1 8 .  燕 中的 , 、 、 、 与火 、 燃烧 ( b urn ) 意 思有关 。 (  

第 二大题为判 断题 , 由 于判 断题 只 有对错之分 ,
没有 选项 的选择性 。 因 此采

用 柱状 图进行正确率 的分析 。 柱状 图 如 下 

图 7 判 断题 在 不 同 班 级 的 正 确 率 分布

o n l o ol o o

0n0  P 1 C i






1 . . .

fn  mr

8〇
nt
f J




H —






- ■ 初娜



| | ^

由 柱状 图 可知
| 歷 墜_


第 1 3 题 第 1 4 题 第 1 5 题 第 1 6 题 第 1 7 题 第 1 8 题

, 这 5 题 正 确 率 总 体体现 了

: 初 级 班 正 确 率 〈 中 级 班 正 确 率 <

高级班正 确率 从 定程度上 说 明 了 汉语水平越 高 对 同 源 部件 知 识 掌 握得越好


。 , 

第 1 3 、 1 4 、 1 5 题是对纯粹 同 源部件知识 的 考 察 , 第 1 6 、 1 7 、 1 8 题是对条件 同 源



部件 知识 的考察 。 其中 ,
第 1 6 、 1 7 、 1 8 题 的 正 确 率 整体上要 低于 第 1 3 、 1 4 、 1 

题 ,
说 明 汉 语 学 习 者 对 纯粹 同 源 部 件 知 识 的 掌 握 比 条件 同 源 部 件 好 

第 1 3 题对人组 同源部件知 识 的考察 。


初级 、 中 级 、
高级班 的 正 确 率都很 高 

说 明 汉语学 习 者对 人组 同 源 部件 掌 握 得 较好 。
第 1 4 题对示组 同 源部件 的 考察 

64



第 四 章 留 学生 同 源部件 的认知 与 习 得情况调 査分析 

初 级班和 中 级班 的 正确 率 都 比 较低 说 明 初 级班和 中 级班汉语学 习 者对于 示组 同



 ,

源部件 的 掌握有待提高 。 高 级 班汉语学 习 者对示 组 同 源部件 知 识 掌握得 很好 , 



到 1 0 0% 。 对 于 示组 同 源 部件 的 考 察 , 初级班 、 中 级班与 高级班 的 掌握程度差距



很大 。 第 1 5 题对食组 同 源部件 知 识 的 考察 ,
初级 、 中级 、 高级班 的 正 确 率 都很

高 , 初 级班达到 89 . 1 9% ,
中 级 班 和 高 级 班 都 达 到 了 1 0 0% ,
说 明 汉语学 习 者对食

组 同 源部 件 掌 握 得 非 常 好 。 第 1 6 题 对 肉 组 条件 同 源 部 件 的 考 察 ,
第 1 7 题对玉 组

条件 同 源 部 件 的 考 察 。 三个班所 掌 握 的 水 平 差 不 多 ,
但都不高 ,
说 明 三 个班 对 肉

组条件 同 源 部 件 和 玉 组条件 同 源 部件 的 掌握还有 提 高 的 空 间 。


第 1 8 题对 火组条

件 同 源部 件 的 考察 三 个班 的正 确 率 都很低 , , 说 明 火组 条件 同 源 部件 的 知 识 对 汉

语学 习 者来说 比较难 , 对火组条件 同 源部件 的 掌握有待提高 



4 . 3 小结


以上 1 8 道 题 既对 汉语 学 习 者 汉 字 学 习 的 背 景 进 行 了 调 查 , 又考察 了 学 习 者

对 同 源 部 件 的 学 习 掌 握情 况 。 针对 以 上调 查结果 , 总 结如 下 

( 1 ) 调 查发现 , 汉语课上 ,
汉 语 老 师 比较重 视 部 件 教学 , 但 是对 同 源 部件重

视不够 ,
同 源部件教学 意识 不强 

( 2 ) 汉语 学 习 者对 同 源部件 了 解得 不 够 ,
同 源部件意 识不强 

( 3 ) 老 师 的 讲解 是汉 语 学 习 者 知 道 同 源 部 件存 在 的 主 要 方 式 ,
所 以汉语老师

增 强 同 源部件意 识 ,
并 在 授 课 中 讲授 同 源 部件 知 识 显 得 至 关 重 要 

( 4 ) 汉语 学 习 者 对 同 源 部 件 的 概念 不 熟 悉 , 但总 的来说 ,
对纯粹 同源部件掌

握得 较好 。 对水组 、 系组 、 言组 、 衣组 、 心组 、 人祖 、 食 组 同 源 部件 掌 握 得 很 好 

对于 犬组 、 手组 、 刀组 、 木组 、 示组 同 源 部件 需要加 强学 习 

( 5 ) 对肉组 、 玉组 、 火组 3 组条件 同 源 部件 , 汉语学 习 者掌握得不好 , 这跟



条件 同 源 部 件 本 身 的 难 度 有 关 。 了 解 条 件 同 源 部 件 不 仅 要 知 道 部件 的 来 源 和 代 表

的意思 , 还要 对 形 同 而 意 不 同 的 部 件 加 以 辨 别 , 对汉 语学 习 者来说难 度 很 大 

( 6 ) 汉语 水 平 越 高 ,
对 同 源部件 掌 握得越好 。 即 汉 语 水平 与 同 源 部 件 知 识 的

掌握正相 关 

65



面 向 国 际 汉 语 教 学 的 汉字 同 源部 件 研 究 

第 五 章 对汉 字 教 学 和 教材编 写 的 建议

通过前文关 于 同 源部件 的 探 宄 以及对 大纲 》 所 附 至 六级 常 用 汉 字 表 》


, 《 《

的 整理 ,
并 结合 留 学生汉字学 习 的 实 际情况 , 进行 问 卷 调 査 分析 ,
我们 对 同 源部

件 的 特 点 有 了 新 的 认 识 针 对 实 际 教学 中 出 现 的 问 题 和 通 过 分 析 相 关 教 材 , ,
笔者

给 出 以 下 几 点 建议 

5 . 1 汉字 教 学方面

5 . 1 . 1 增 强 同源部件 的 教学 意 识

含 同 源部件 的汉字 占

至六 级字表 的 比例大 。 其中 ,
在六级字表 中 比 例达到

在 级字表 字 中 就达 到 从 级字表到六级字表 组 同源


3%

39 . 2% ,
1 50 3 1 . 3 。 , 22

部件 的 汉 字 所 占 字 表 的 比 例 呈 现 增 长 趋 势 。
可见 , 汉 字 数 量越 多 ,
含 同 源部件 的

汉字 所 占 字表 的 比 例 就越大 因此 掌 握 同 源部件对 学 习 至 六 级 字表 中 的 汉字


。 ,

很重 要 。 但在 教 学过程 中 , 我 们 通 过对 汉 字 学 习 者 的 调 查 得 知 , 汉语 课上 ,
汉语

老 师 比 较重 视部件 教 学 , 但 是对 同 源 部 件 重 视 不 够 , 同 源 部件 意 识不 强 。 老师的

讲解 是汉 语 学 习 者 知 道 同 源 部件 存在 的 主 要方式 。 因此 ,
汉语 教 师 在 教 学 时 , 

有 教授 同 源部件 的 意 识 , 要有 意 识地梳理这 些 同 源部 件 以 及 由 它 们 构成 的字 群 

探宄其 背 后 的 深层 次构 形规律 , 发掘 汉字部件 系 统 隐 藏 的 理据性 , 能对 教学产生



事半功倍 的 效果 , 有助 于汉语学 习 者培 养 同 源部件 的 意 识 , 认识 现代汉字 的 结构



系统 ,
更好 地学 习 汉字 

“ ” “ ”
例如 ,
教师在教授 刀 这个 部 件 时 ,
讲解 带有 刀 部件 的 汉字 与 刀 有 关 

“ ”
列 出 含有 刀 部 件 的 汉字 , 如分 、 切 、 初 、 留 、 剪 、 劈等 , 让 学生 从 多 个汉字


“ ”
中 理解 刀 的 含义和 在 汉字 中 的 运 用 同 时 也要注 意 讲解 刀
“ 


。 的 同 源部 件还有 J

“ ”
和 J , 它 们 的 含义 也 是 与 刀 有 关 。 例如班 、 别 、 到 、 刚 、 刻 、 刷 、 刮 、 划 

利 、 列 、 剩 、 则 、 判 、 创 、 刺 、 罚 、 刪 、 制 、 剥 、 辨 、 刹 、 副 、 割 、 剂 、 剑 、 刊 

剖 剔 削 刑 这样 学生 可 以 由 个部件认识更 多 的部件 从而 认识 更 多 与 这


、 、 、 。 ,

个 部 件 相 关 的 汉字 群 , 学 习 更有 效率 ,
更有 系 统性 

66



第 五 章 对 汉字教学 和教材编 写 的 建 议 

5 . 1 . 2 从

些 常用 的 部件入手

教学 中 , 教 师 应利 用 常 用 部 件 , 适当 地 引 出 它们 的字理 , 突 出 这些部件在 构


字 中 所表示 的 类型 义 让 学 生利 用 类推规律集 中 识字 例如含 人 儿 




, ,

, 。 、
< 、

件 的汉字意 思

般与 人有 关 ,
如个 、 你 、 今 、 人 、 什 、 他 、 住 、 作 、 做 、 先 、 坐 

“ ”
便 从 侄 含 手 部件 的 汉字 意 思 般与 手或手 的 活动 有关

、 、 ;
、 手 、
牛 、




“ 

如打 、 找 、 把 、 搬 、 担 、 护 、 换 、 接 、 扫 、 举 、 拳 、 掰 ; 含 水 、 ? 、 氺 、

部件 的 汉字 意 思 般与 水有 关 如汉 没 汽 洗 泳 游 冰 法 河 酒

, 、 、 、 、 、 、 、 、 、 

“ ”
渴 泉 益 泰 含 心 部件 的汉字 意 思 般与 心 理情感 有关 如想

’ 、 、

、 、 、 ;
、 十 、 , 

“ ”
怎 、 懂 、 快 、 慢 、 忙 、 您 、 情 、 思 、 意 、 感 、 怪 、 慕 ; 含 木 、 本 部件 的汉字

意思 般与 树 木 木材有 关 如杯 样 椅 桌 茶 楼 李 树 相 杂 


、 , 、 、 、 、 、 、 、 、 、 ;

“ ”
言 部件 的汉字意 思 般与 说话 语言有关 如读 话 请 认 识 说

、 i 、 , 、 、 、 、 、 

谢 、 课 、 讨 、 论 、 誓 。 以 上所列 举 的 部件在 《 常用 汉字表 》 中 的构字率都很 高 



在 实 际 生活 中 也 很 常用 。 从这 些常 用 的 部件入手 , 让 学生 在 学 习 汉字 的 时 候对 这

些部件 不 陌 生 , 学 习 起来更有兴趣 。
同 时 由 于 常 用 的 部件 涉 及 到 的 汉 字 比 较 多 

能让 学 生学 习 和 掌 握这些 常 用 部件后 , 就能认识 大 部 分常 见 的 汉字 , 增强学习 者



的学习 信心 , 增强学 习 效果 ,
将汉字教学 化难为 易 

5 . 1 3. 重 视对 部 件 所 处 位置 的 讲解

同 源 部 件 的 位置 大 部 分 是 很 固 定 的 , 因 此在 教学 中 要 强调 其位置 ,
尤其是构

字率高 的部件 有许 多 留 学 生在 书 写 汉字 时 常 常 出 错 个重要 的 原 因 就是没有




。 ,

掌 握 部 件 位 置 的 规律 。 上文调 查也显示 , 汉语 学 习 者 对 同 源 部 件 所 处 位 置关 注 不

够 。
因此 ,
教师在 讲解 汉字 时 要 强 调 同 源 部件 的 位置 ,
部件位置 的 明 确可让学 生

在头脑 中 形成清 晰准确 的 汉字构 形 ,


大大提高 学生汉 字 书 写 的 准确率 


以 人组 同 源部件为例 般在 汉 字 的 左 边 例如你 什 他 住 作

, , 、 、 、 、 

“ ” “
人 般在 汉字 的 上边 今



做 例如个 介 伞 合 命 全 众 企 儿

; , 、 、 、 、 、 、 、 、 ;

“ ” “ 

般处在 汉字 的 下边 例如 先 元 兄 以 心 组 同 源部件 为 例 心 和 小


, 、 、 。 ,

“ ”
般处在汉字下 边 例如 想 怎 您 思 意 感 急 愿 慕 恭
— 

, 、 、 、 、 、 、 、 、 、 ; t

般处在 汉字 的 左 边 ,
例如懂 、 快 、 慢 、 忙 、 情 、 怪 、 怜 、 恼 、 慌 、 恨 。 再例如水

6 7



面 向 国 际 汉语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部件研 究


“ ” “ “
手组 同 源部件 中
” ”
组 同 源 部件 中 系 组 同 源部 件 中 般都在


? 、 _ 、 乡 ,

汉字 的 左边 , 且构 字率 极高 , 例如汽 、 洗 、 泳 、 游 、 冰 、 打 、 报 、 找 、 把 、 搬 

给 、 红 、 经 、 纸 、 级 。 很少 部 分 同 源部件在汉 字 中 的 位置 比较 自 由 , 且 构 字 数也


“ “ ”
例 如 处在 汉字 左 边 的
” “


较少 , 刀 、 犬 、 爪 

因此 教 师 在 汉 字 教学 过 程 中 定要 强调 同 源部件 的位置 让学 生在 书 写


, , ,

此类部件 时 能准 确把握其在 汉 字 中 所处 的 位置 对 此部件构 成 的 汉字就会举 ,




三 , 大大减少 留 学 生 书 写汉字 时左 右颠倒 、 上下颠倒等现 象 ,


提高 留学生书 写汉

字的正确率 

5 . 2 教材编 写 方面


教 材 是 教 师 教 学 和 学 生 学 习 所 依 据 的 材 料 与 教 学 计划 和 教 学 大 纲 构 成 学

 ,

” ¥
校教 学 内 容 的 有 机 组 成 部 分 。 任何知 识 的 传 授都要 借助 教材 ,
教材 在 学 生学 习

汉 字 和 教 师 教 学 之 间 发 挥 着 重 要 的 桥梁 作 用 科 学 系 统 的 教 材 能 让 教 学 效 率 显 著

 ,

提高 , 所 以 教材 编 写 是 对 外 汉 语教学 的 关键环 节 。 研 究 对 外 汉语 教材 中 的 汉字 可

指 导 教材编 排 出 更 合适 的 汉 字 教学 模 块 , 有助 于 编 制 更好 的 教材 ,
为汉字教学提

供有 价值 的 参考 。 在对 外汉 字 教学 的 初级 阶段 ,
是学生 学 习 汉字 的 入 门 时期 , 

而加 强对 外汉语初 级 阶段教材 中 的 汉字 研 究 尤显 重要 


本文 笔 者 选取对 外 汉语 教 材 彭 志 平 主 编 的 汉语 阅 读教程 》 修订 本

《 ( ) ( 


二 、 三) 、 柳燕梅主编 的 《 汉 字 速 成课 本 》 、 张 惠 芬 主编 的 《 张老 师教汉字 》 ( 



字 识 写课本 ) 进 行 分析 , 为 汉 字 教 材 编 写 提 出 参 考 建议 

5 .  2 . 1 对 外 汉 语 教材 中 汉字 部件 知 识 点 的 编 排情 况

( 1 ) 《 汉 语 阅 读 教 程 》

汉 语 阅 读教程 》 年 级教材 共三册 讲到 部件 内 容主要在 第 册 集中在





《 , ,

第二 、 三 、 四 、 五 、 六课 ,
如下表 

① 刘 询 对 外 汉 语 教 育 学 引 论 M 北 京 北 京 语 言 大 学 出 版 社 20 00 3 2

[ ] . :

: 1 

② 彭 志 平 汉 语 阅 读 教 程 M 北 京 北 京 语 言 大 学 出 版 社 20 0 9

[ ] .




③ 柳 燕 梅 汉 字 速 成 课 本 M 北 京 北 京 语 言 大 学 出 版 社 200

[ ] . :

1 

④ 张 惠芬 张老师教汉字 汉字 识 写课本 M 北京 北京语 言 大学 出 版社



( ) [ ] . :

2005 

6S



第 五 章 对汉字 教 学 和 教材编 写 的 建议 

表 1 5 《 汉语 阅 读教程 》 具 体部件和例 字

i 数 部 件
 |
例字

第 二 课 口  吗 、 吧 、 

巴 吧 、 把 、 

马 吗 、 妈 、 

白 百 、 的 、 

第 三 课 几 机 、 凡 、 

心 念 、 想 、 

见 觉 、 观 、 

西 要 、 票 、 

第 四 课 儿 元 先 光

、 、

 

人 今 、 舍 、 

月 青 、 期 、 

又 对 、 圣 、 

第 五 课 也  他 、 她 、 

日 是 、 明 、 

木 茶 、 校 、 

k 妈 安 好

、 、

  

第 六 课 贝  贵 、 财 、 

子 字 、 孙 、 

艮 很 、 良 、 

立 音 、 站 、 

从上表可看 出 汉 语 阅 读 教程 》 第 册 比较重 视部件 的 讲 解 但部件知




, 《 ( ) ,

识 的 归 纳 和 练 习 是 以 课文 中 出 现 的 生词 为 中 心进行 展 开 因 此部 件 知 识 的 讲解和

 ,

归 纳 缺 乏 系 统性 

( 2 ) 《 汉 字 速 成课 本 》 中第六 、 七课 介 绍 了 汉字 部件 的 知 识 ,
并介绍 了 厶 

+ 少等汉字 部件
儿 夂 这两课具体介绍 汉字部件 的 知 识

十 、 、 厂 、 、 、 门 、 、 。 

但 是没有 同 源部件 的 意识 在第 八 九 十 十 十二 十三 十 四课介绍 




。 、 、 、 、 、 、

形旁 的知识和不 同 的 形旁 沙宗元 认为 偏 旁 大体相 当 于第 层部件 




。 ( 2006 ) :

69


面 向 国 际汉语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 部件 研究 



就是说 部件 与 偏 旁 二 者 之 间 基本上是 种 包含 与 被包含 的 关 系 在这里 



。 ,

们把形旁 当 成部件 汉 字 速 成 课本 》 第 八 九 十 十 十二 主 要 讲 的 是 非


。 《 、 、 、 、

成字部件 第十三 十 四 课主要讲 的 是成字部件 笔者 以 第八 九 十 十


, 、 。 、 、 、 

十二课为例 , 如 下表 

表 1 6 《 汉 字 速成 课本 》 部 件 表示 的 意 义和 例 字

课数  |
部 件 与 所 表 示 的 意 义 例 字


“ ”
4 : 跟 人 有 关 系 他 、 位 、 住 、 作 、 


“ ”
彳 : 跟 街 有 关系 往 、 很 、 


第 八 课 口
“ ”
: 跟 嘴 有 关 系 叫 、 吃 、 喝 、

巴 、



“ ”
i : 跟 说 、 知识 有 关 系 说 、 话 、 语 、 认 、 


“ ”

女 : 跟 女性 有 关 系 她 、 妹 、 奶 、
姓 、 


“ ”
人 :
跟 人 有关 介 、 今 、 会 、 全 、 


“ ”
7 : 跟 冷 有 关 系 冰 、 冷 、 凉 、 次 、 


“ ”
: 跟 水 有 关 系 江 、 深 、 酒 、 洗 、 

第 九 课 日
“ ” ”
太阳 有 关 系 时

: 跟 、 时间 、 昨 、 


“ ” “ ”
月 :
居右跟 时间 、 光线 有 关 期 、 


“ ”
居左跟 身体 有关系 肚 、 脸 、 胖 、 



土山

P: 居左跟 有 关 系 队 、 阳 、 阴 、 院 、 


“ ” “ ”

居右跟 城市 、 地区 有 关 那 、 邮 、 

木 : 跟 树 木 有 关 系 桌 ,
架 、 校 、 板 、 

手 ( 手 ) : 跟 手有 关 系  打 、 找 、 扫 、 把 、 

第 十 课 纟
“ ”
( 幺 ) :
同丝 , 跟 丝 有 关 系 红 、 绿 、 纸 、 经 、 


々 “ ”
刀 (

J 、 ) :
同刀 , 跟 刀 有关系 别 、 到 、 刮 、 





火 ( ; 、 、 、 ) : 跟 火 有关系 灯 。 、 、 


“ ” “ ”
心 ( 个 ) 跟 思想 、 心理 有 关 忘 、 念 、 怎 、 思 、 


“ ”
跟 走 ; 路 有 关 系 边 、 过 、 进 、 送 、 


“ ”
口 : 跟 周围 、 边界 有 关 系 园 、
图 、 


“ ”
韦 : 同金 , 跟 金属 有 关 系 钱 、 钟 、 钢 、 错 、 

① 沙宗元 汉字研 究 中 的 组术语 语 言 文字应用



[ J] .

200 6 ( 3 ) : 6 1 

70



第 五 章 对汉字教学 和 教 材编 写 的 建议 

 ̄  ̄

 
“ ”
第十 课 同食 跟 食物 有关系 饭 饱 饿 


1 : , 、 、 、

“ ” “ ”

同 犬 , 跟 动物 有 关 系 猫 、 狗 、 猪 、



“ ”
目 :
跟 眼睛 有 关 系 眼 、
睛 、 


“ ” “ ”
足 : 同 足 , 跟 脚 有 关 系 跑 、 跳 、 踢 、
路 、 


“ ”
廿 : 跟 草 有 关 系 花 、 草 、 英 、 茶 、 


“ ” “ ”
, 同 竹 , 跟 竹子 有 关 系 笔 、 简 、 第 、 答 、 


“ ”
4 跟 屋顶 有 关 系 安 、 客 、 家 、 室 、 

宿
“ ”
穴 : 跟 洞穴 有 关 系 空 、 窗 、 穿 、 穷 、 

广 : 跟 房 屋 有 关 系 床 、 店 、 

“ ”
疒 跟 :
疾病 有 关 系 病 、 疼 、 

“ ” “ ”

第 十 二 课 尸 : 跟 房屋 或 人 、 动物体 屋 、 层 、 局 、


有关系


“ ”

户 : 跟 门 有 关 系 房 、 

“ ”
衣 ( 辛 ) :
同衣 , 跟 衣服 有关系 衬 、 衫 、 被 、 袜 、 

“ ”
年 :
同示 , 跟 祈祷 、 祝福 有关系 视 、 礼 、 

“ ” “ ”

欠 : 跟 口 及 心情 有 关 系 欢 、 

“ ”

夂 : 多 数跟 动作 有 关 系 收 、 放 、 教 、 

从表 中 可 以 看 出 , 《 汉字 速成课本》 很重视部件 的 讲解 , 虽 然没提到 同 源部



件 的 概念 但 是介绍 了 部件和 相对应 的 些变体及 其 所表 示 的 意 义 先 引 导学生




, 。

从 些容 易 理解 和 记 忆 的 构字 部件开始识 记 注重字理教学 在第 十课 奇妙 的


, 。 《


汉字 》 板块 中 具 体讲 到 意 同 形不 同 的 形 旁 在 汉语里还有 种 类似 的 形旁

, , 

” 0
两 或三 个形 旁 意 义 完全 样 可它 们形 不 同 并 且 在 不 同 的 位置上 具体介绍


, , 。


了手 ( 孑 ) , 乡 ( 幺 ) , 刀 (

J 、 ) 、 心 ( 1) 、 火 ( ; 、 、 、 ) 五组部件 在字 中 不 同 的

位置和 例 子 有 定 的 系 统性和 同 源部件 的 意 识 但 是系 统性不够 例 如 第 八课




, , 。

” “ ” “ ”

中的 和 人 部件 ,
都跟 人 有关系 , 但 《 汉字速成课本 》 将 其 分开讲

解 

① 柳燕梅 汉字速成课 本

[ M ] .
北京 北京 语言 大学 出 版社:

20 0 1 : 1 40 

7 1



面 向 国 际汉语教学 的 汉 字 同 源部件 研 究 

( 3 ) 《 张老 师教汉字 ( 汉字 识 写 课本 ) 

《 张老 师教汉 字 ( 汉字识 写课本 ) 》 共有 25 课 , 从第 九 课 到 第 二 十 二 课 , 




“ ”
具体讲解 了 偏 旁 和 汉字 , 强调 了 部件教学 的 重要性 。 用 图 画法 作 为 形义联想

的生发点 , 以 形 声 字 形 旁 归 类为 主 线 , 侧重 汉字 的 书 写 、 字源分析和 形体结构 分



析 在 讲解 部 件 时 根 据 部 件 的 不 同 特 点 采 取 不 样 的 讲解 方 法 主 要有 图 画 法

。 , 

图 示法 、 文字 说 明 法 、 溯源法等 , 具有 系 统性和 趣 味性 。 该 本 教材讲 解 的 部 件 数



量很 多 不 列举 以 第 十 三课为 例
一 一

, , 

表 1 7 《 张 老 师 教汉字 ( 汉字识 写 课本 ) 》 第 十三课部件 的 解释和 例字






_

部 件 解 释 例 字
“ ” “ “ ”
演变而来 礼

导  才

由 示 , 示 做形旁 的 示 、 祝 、 、 

字对于 祭祀 、 鬼神 等 有 关 示字 旁 常在 字 的

 ,

“ ”

左侧 ,
写作 寺 , 有 时可在 字 的 下 部 , 


“ ”

作 示


” “ ” “ ”
衣 演变而来 象 形字 衣 被

丰  本 由 , 见 、 衬 、 衫 、 裙 、 裤 、 


“ ”
上册 1 07 页 。
辛 做形 旁 的 字 多 与 衣服有



关 。 衣字旁 常在字 的 左 侧 , 写作 ,



“ 

时可在字 的 下部 , 写作 丰

咏 ” “ ” “ ”
由 竹 演 变而 来 ,
象形字 竹 见 笔 、 第 、 答 、 等 、 篮 、 算 

“ ? ”
上册 8 1 页 。
做形旁 的 字常与竹子有关 。 

竹字 头 常 在 字 的 上部


“ ” “ ” “ ”
I  足 由 足 演变而来 , 象形字 足 见 踢 、 路 、 跟 、 


“ ”

上册 1 07 页 。 足 做形旁 的字 多 与脚 的 活


“ ”

动 有 关 足字 旁 般在字 的 左 侧 写 作

。 , 足 

最后 两笔撇 、 捺改为 竖和提 。





“ ” “ ” “ ”

t  t 由 食 演变而来 , 象形字 食 见 饭 、 馆 、 饮 、 饿 、 饱 、 


“ ”
上册 94 页 。 食 做 形旁 的 字 多 与 饮食有关 。 



有时可

食字 旁 常 在 字 的 左 侧 , 写作 1: , 

“ 

在字 的 下 边 ,
写作 食


” “ ” “ ”
金 演变而 来 金

韦 韦 由 , 金 做形 旁 的 、 铁 、 、 钢 、 钟 、 银 

72


第 五 章 对汉 字教学和 教材编 写 的 建议 


字 般与 金属 及 金属 制 品 有 关 金字 旁 在 字 钱 锻 


。 、 、

I I

“ ”
的左侧写成 考


该 教材 讲 解 部 件 时 介 绍 了 部 件 的 来源 和 该 部 件 所 表 示 的 意 义 以 及 部 件 在 不

 ,

同 的 位置不 同 的 写法及部件 的 变体 ,
使 汉字 教 学 更 有 系 统性 。
并且 很 多 部件 在 教

材上 册 用 图 示法给 出 了 象形字 , 并结合 图 画 法加 以 文字 说 明 , 重视部件 的 溯源 



具 有趣 味性 该 教材 虽 然 没提 到 同 源 部 件 的 概念 但 是 有 较 强 的 同 源 部 件 的 意 识
。 , 

5 . 2 .  2 对 外 汉语 教材 中 汉字 部 件 练 习 项 目 的编 排情况

吕 必松 ( 200 7 ) 强调 , 练 习 是对外汉语教材 中 很重要 的 组成部分 ,


教材 中 练

习 编 排 的 好坏 直 接 影 响 着 教 师 的 教学 效 果 。 教师 可通过练 习 反馈 的 情 况 , 更有针

对 性地进行 教学 

汉语 阅 读 教程 》 第 册 重视部件 的 练 习 在第二 三 四 五 六

《 ( ) , 、 、 、 、 

七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 二十二 二十三 二 十五课都有




、 、 、 、 、 、 、 、 、

相 应 的 部 件练 习 。 练 习 题型为 : 在 下 列 汉字 中 描 出 与 左 边相 同 的 部件 。 此种 练 习

题 型 是将部件 纳 入合体字 中 去 练 习 , 以 合体字 系 联部件 , 可 以提高学生对部件 的



辨认 识记 正确书写 的能力 但是练 习 题型单 且 部件是 依据 文 中 所 出 现 的




、 、 。 ,

生 词 进 行 部 件 的 归 类练 习 的 , 因 此部 件 的 出 现缺 乏 系 统性 

《 汉 字速成课本 》 重视部件 的 练 习 , 在第五 、 六 、 七 、 九 、 十 、 十


、 十二 

十三 、 十 四 课都有相 应 的部件练 习 。 练 习 题型主 要 分为 以 下五类 :


在方框 中 填上

合适 的 部 件 ,
使 之与 己 有 的 部件或者汉字都 能组成汉字 ; 给 出 汉字 ,
写 出 汉字的

部件数或者还要 求写 出 汉字 具体 的 部件 ; 给 出 部件 , 写 出 含有所给部 件 的 汉字或



者还要求注 音 并组词 ; 给出形旁 ,


写 出 带有所给形 旁 的 汉字 ,
并 注音组词 或者写

出 所 给 形 旁 所表示 的 意 思 ,
并写 出 带有所给形旁 的 汉字 ; 给出 形旁 , 把所给 形 旁

中 意 义相 同 的 形旁 归 为 类 并 各写 出 两个例 子 该 教材重 视汉 字 学 习 者对部件




, 。

的识写 和 在 汉字 中 的运用 。 其 中 有 个题 型设计 得很好 ,


具 体题 目 如下 

下 列 形旁 中 把意义相 同 的形旁 归 为 类 并 各写 出 个例 子

, , 2 




刀 、 手 、 纟 、 II 、 火 、 心 、 才 、 ; 、 、 、 、 十 、 幺 、

这个题 将 形 旁 以 及 与 其 相 对应 的 变体联系 在 起 让汉字 学 习 者在 练 习 中




目 ,

掌 握 形 旁及其 变体所 表示 的 意 义 是 相 同 的 。 并且要求各写 出 2 个例子 , 考察汉字



73



面 向 国 际汉语 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部件 研 究 

学 习 者 对 形 旁 以 及 与 其 相 对 应 的 变 体在 汉字 中 的 理 解 和 运用 能 力 然 而 这 个 题 型

 。

只 在 练 习 中 出 现过 次 虽然有 同 源部件 的 意 识 但 是 做得 不 够

。 , 

《 张老师 教汉字 ( 汉字识 写课本练 习 册 ) 》 是 《 张老 师教汉字 ( 汉字识 写课



本 ) 》 专 门 配套 的 习 题册 。 这本 习 题册 很重 视 部 件 的 练 习 , 关于 部件 的 题型较多 

主 要集 中 在第 九 、 十 、 十三 、 十六 、 十七 、 十九 、 二十 、 二 十二 、 二 十三 、 二十

四 、 二十 五课 , 总 结题型 主要有 : 添部件 组新字 并注 音 ; 给汉字注音 或组词 并 找



出 它 们相 同 的 部件 ; 找 出 正确 的 部件组字 ; 比较 下 列 形似部件 ,
写 出 含有 下 列 部

件 的 汉字 ; 在 方 框 里 填入合适 的 部件 组成新字 。
共五类题 型 , 题型丰 富 多 样 ,


有新意 , 也 很有趣味性 。 但是 , 这 本 练 习 册 侧 重 汉 语 学 习 者对 部 件 的 认 知 和 对 相

同 部件和 形似部件 的 比较 。 很少 涉及 同 源部件 的 归 纳练 习 , 缺 乏 同 源部件 意识 



5 . 2 . 3 三部 教材 的 比 较 与 总 结

通 过对 《 汉 语 阅 读 教 程 》 、 《 汉字速 成课本 》 、 《 张 老 师 教 汉 字 汉 字 识 写 课本 ( ) 

三本教材 的 分析 可知 ,
教材 都 很 重视部 件 的 讲解 , 在 汉字 部件知 识 点 和 练 习 项 

的编 排 中 都 占 了 比较大 的 比 例 

《 汉语 阅 读教程 》 中 讲解 的 部件 是 依据 文 中 所 出 现生 词 的 顺序 , 进行部件 的

归 类练 习 , 因此 , 在 汉字部 件知 识 点 的 编 排和 练 习 中 部件 的 出 现都缺 乏 系 统性 

且练 习 中 的 题型 很单



《 汉字 速成课本 》 在 汉字 部 件知 识 点 的 编 排上 重视部件 的讲解 , 虽 然没有提



到 同 源部件 的 概念 但是介 绍 了 部件 和 相 对应 的 些变体 及其所表示 的 意 义


, , 

先 引 导学生从 些 容 易 理解和记 忆 的 构字部件开始 识记 注 重字 理教学 有 





, 。

的 系 统性和 同 源部件 的 意 识 在 汉字 部件练 习 项 。 目 的 编 排上 重 视 汉字学 习 者 对部



件 的 识 写 和 在汉字 中 的 运 用 , 个 别 题 型 体现 同 源部件意 识 ,
但 做得远远不 够 

《 张 老 师教汉字 ( 汉宇 识 写 课本 ) 》 在 汉 字 部件知 识 点 的 编 排上 , 教授部件



时 根据 部 件 的 不 同 特 点 运 用 不 同 的 讲授方 式 , 有 系 统性和 趣 味性 。 介绍 了 部件 的

来 源 和 该 部 件 所 表示 的 意 义 , 部 件 在 不 同 的 位置 不 同 的 写 法及 部 件 的 变 体 ,
使得

汉字教 学 更加 系 统 。 该 教材 虽 然 没 提 到 同 源 部 件 的 概 念 ,
但是有较 强 的 同 源 部件

的意识 。 在汉字部件练 习 项 目 的编排上 , 侧重 汉语 学 习 者对部件 的 认知 和对 相 同



部件和 形 似部件 的 比 较 , 很少涉及 同 源部件 的 归 纳 练 习 , 缺少 同 源部件意识 



74



第 五 章 对 汉 字 教 学 和 教材 编 写 的 建 议 

5 .  2 . 4 对 于 教材 编 写 的 建 议

增加 同源部件知 识及练 习 的 内 容


( )

通 过对 汉语 阅 读 教程 》 《 、 《 汉字速成课本 》 、 《 张 老 师 教汉字 汉 字 识 写 课 本 ( ) 

三本 教材 的 分析可 知 , 首先 , 在 知识 点 编排上 , 教材都很重视部件 的 讲解 , 但是



对 同 源 部 件 的 讲解远远不 够 即 使有 定 的 同 源 部件 的 意 识 也没有按 照 同 源部


, ,

“ ” “ ”

件 的 系 统进 行 归 纳 总 结 。 例如 《 汉字 速成 课本 》 第 八课 中 的 { 和 人 部件 

“ ”

都跟 人 有关系 但教材将其 分开 讲解 其实可 以将其合并 起 当成 同源部




, , ,

” “ ”

件讲解 再例 如 第十 课 中 的 部件 意 义 解释 同 犬 但 教材 中 的 字 例 只


。 , ,

” “ ”

列举 了 带有 部件 的 汉字 。 其实可 以 加入带有 犬 部件 的 汉字 , 如突 、 伏 

状 、 厌 。 这样 既减轻 留 学 生 的 记 忆 负 担 ,
同 时 提 髙他们 识 记汉 字 的 效 率 

其次 ,
在练习 项 目 的 编排上 ,
教材 很 重视部 件 的 练 习 , 重视部件 的 认 知 和 书

写 ,
但 普 遍 缺 乏 同 源 部件 的 意 识 , 只 有 极 个 别 的 题 目 对 同 源 部 件 进 行 了 考察 。


以 教材 在 练 习 项 的编排上 应 当 多 设立 些有关 同 源部件 的 题 增加同源




, 目 , 目 ,

部件 的考察 ,
培 养汉语学 习 者对汉字 的 部 件 系 统地认识和 归 纳 的 意 识 。 题 型 设置

尽 量丰 富 多 样 避免单 增 强趣味性 例 如 可 以 设置选 择 题 列 出 同源部件


, ,
。 , 

让学生识别 该 部件所表 示 的 意 思 ,
如 

“ ”

含有 糸 、 乡 部件 的 汉字 ( 如线 、 织 、 绸 ) 与 (  ) 的 意 思有 关 

A .
数 量 B 人 C 纺 织 品 . . 、 丝 织 品 D 时 间

 .

或 者 设置 连线 题 将 些 同源部件打乱 让 学生将 意 义相 同 的 部件用 线连起




: ,

来 。 如 

A B



木 

水 氺

心 

人 

( 二 ) 注 意 同 源 部件 学 习 的 阶段性

本 文通 过 穷 尽 式地 统计 至六级 常用 汉字表 中 含 同 源部件 的汉字 分析




《 》 ,

75



面 向 国 际 汉语 教 学 的 汉 字 同 源部 件 研 究


总 结 出 构字率高 的

组纯粹 同 源部件 人
” “ ” “
6 : 、 4 、 儿 、 手 、 手 、
牛 、


水 

” “ ” “ “
水 心 木

兴 小 木 其中 每 组 同 源部件 中 构

言 

t 、 、 、 、 f 、 、 、 、 、 i 。 ,

“ “
字 率 最 高 的 部 件 分别 为
” ” “ ” “ ” “ ”

才 、 》 、
十 、 木 、 i 。 它们较多地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字 中 教 材 编 写 者 要 有 把 它 们 重 点 穿 插 在 初 级 汉 语 教 材 中 的 意 识
。 

可 以 指 导 初级 水平 的 汉语学 习 者 高 效 率地认 读和 书 写 汉 字 。 中 高 阶段再进 行 22



组 同 源部件 的 具 体学 习 , 尤其是 条件 同 源部件 的 学 习 。 调查显示 , 留 学生 做条件



同 源部件 的题 目 正 确 率 比 纯 粹 同 源部 件要 低很 多 , 即 使 高级 班错误率也 很 高 。 

下 笔者 也 随 机询 问 留 学 生 关 于 题 目 的 难度 问 题 留 学生 致认 为考 察条件 同 源 部


件 的题 目 难度大 。
所以 , 在 中 高级 阶段 的 教材 中 , 再 对 这 些 较 难 的 条件 同 源 部 件

内 容进 行 讲 解 这 样 分 阶 段地对 同 源部 件 进 行讲 解 增 强 教材 的 科 学 性 和 合 理 性
。 , 

76



第六章 结语 

第六 章 结语

本文 以 国 际 汉语教 学通 用 课程大纲 》 至六级 常用 汉字表 中 




《 《 》 2 5 00

汉字 为考察 范 围 , 对含 1 6 组纯粹 同 源部件和 6 组条件 同源部件 的 汉字 分 别 进 行



统计 , 分析 同 源 部 件 的 特征 , 以 解 决相 关教学 问 题 。
并对 《 汉语 阅 读教程 》 、 《 

字速成课本 》 、 《 张老 师教汉字 ( 汉字 识 写 课本 ) 》 三 本 教材 中 的 部件进行分 析 



以 对 教材提 出 相 关 建议 。
现将全 文主 要 观 点 和 结 论 总 结 如 下 

首先 含同源部件 的汉字 占 至六级 字表 的 比例 大 在六 级字表 中 比例 达到




, ,

最大 占到 在 级字表 字 中 就达 到 从 级字表到 六 级字表



, 39 . 2 。 1 50 3 1 . 3 3% 。 

22 组 同 源部件 的 汉字所 占 字表 的 比 例 呈现增 长趋势 。 可 见 汉字 数量越 多 ,


, 含纯

粹 同 源 部 件 的汉 字所 占 字表 的 比 例 就越大 因此 对 同 源部件 的 掌握对学 习 




。 ,

六级字表 中 的 汉字很重要 这充分说 明 。 了 教 师 讲 授 同 源 部 件 知 识 进 行 汉字 教学 具



有可行性 、 合理性 和 科学性 



其次 通 过对 大纲》 至 六 级 字表 中 汉 字 的 同 源 部件 进 行 穷 尽 式 统 计 


, 《 ,

“ ” “

结 出 构字率高的 6 组纯粹 同 源部件和 3 组条件 同 源 部件 :


人 、 { 、 儿 、 手 

” “ ” “ “ “ “


水 只 心 木 本 火
, ,

孑 、
牛 、

、 夕 、 、 、 、 个 、 、 、 言 、 i 、 

“ ” “ ”
玉 王 这 些部件 构 字 率 很 高 且每 组 同源部件 中 构 字 率最


’ ’

, 、 、 、 、 肉 、 月 、 、 。 ,

“ ” ” “ ” “ ” “ ” “ ” “ ” “ ”
高 的 部件 分别 为 :
才 、 、 个 、 木 、 i 、 火 、 月 、 王 

它 们 在 汉字 中 的 位置 比 较 固 定 , 较 多 地 出 现在左 右 结 构 的字 中 , 在构 字 时 多 处在

左边表义 含纯粹 同 源部件 的 原 形 部件 般都在上 下 结构 的字 中 含 同 源部件 的




。 。

汉 字 较 多 地 出 现在 左 右 结 构 的 汉 字 中 。 大部 分 同源部件在 汉字 中 的位置都 比较 固

定 , 且构 字 能力 也 很 强 。 很少 部 分 同 源 部 件 在 汉字 中 的 位 置 比 较 自 由 , 且构字率

也较低 。 这 为 汉 字 教学 提 供 了 新 的 方 法和 思 考 

第三 , 基于 对 同 源部 件 的认识 ,
本文对 留 学生进行 了 问 卷调 査 , 调査留学生

汉字学 习 的背景和对 同源部件 的 了 解掌 握情况 。 对 调 查结 果进 行 整理 ,


分析归 纳

存在 的 问 题 。 为 了 使 问 卷 归 纳 的 结 果 更 加 直 观 形 象地体 现 出 来 , 本文运用 了 大 量

的 图表 。 调 查发现 , 汉语课上 ,
汉 语 老 师 比 较 重视部 件 教学 ,
但 是对 同 源部件 重

视不够 , 同 源部件 教学意 识不 强 。 汉 语 学 习 者对 同 源部件 了 解得 不 够 ,


同源部 件

意识不强 。 老 师 的讲解是汉语学 习 者 知道 同 源部件存在 的主要方式 , 所 以 汉语 老



7 7



面 向 国 际汉语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 部件 研 究 

师 增 强 同 源 部 件 的 教 学 意 识 显 得 至 关 重 要 汉 语 学 习 者 对 同 源 部 件 的 概念 不 熟 悉 。 

但总 的来说 ,
对纯粹 同 源 部件 的 知 识 掌 握得较好 。 对水组 、 系组 、 言组 、 衣组 

心组 、 人祖 、
食组 同 源 部件 掌 握得很 好 , 对犬组 、 手组 、 刀组 、
木组 、 示组同源

部件 需要加 强学 习 。 对肉组 、 王组 、 火组 3 组条件 同 源部件 , 汉语 学 习 者 掌握 得



不好 。 总之 , 对 纯粹 同 源 部 件 的 掌 握 程度 比 条 件 同 源 部 件 要 好 。 汉 语 水平 越 高 

对 同 源部件掌 握 得越好 ,
即 汉语水平 与 同 源 部件知 识 的 掌握 正 相 关 

最后 本文 对汉 字教学 和 教材编 写 提 出 建 议 在汉字 教学方面 第 增强




, 。 , ,

同源部件 的 教学 意识 第二 从 些常用 的 部件入手 第三 重视对部件所处位




。 , 。 ,

置 的 讲解 

通过 对 《 汉 语 阅 读 教 程 》 、 《 汉字速成课 本 》 、 《 张 老 师 教 汉 字 汉 字 识 写 课本 ( ) 

三 本 教 材 中 汉 字 部 件 知 识 点 的 讲 解和 练 习 项 目 编 排 的 分析 对 教材编 写 提 出 建议
, 

第 增 加 同 源 部件 的 讲 解和 考 察 第二 注 意 同 源 部件学 习 的 阶段性

, 。 , 

由 于理 论知 识 、 研宄 能 力 和 实 践经验有 限 ,
本文 的 研宄 还 存 在 不足和疏漏之

处 ,
希 望本 文开 展 的 初 步探 宄 能为汉字 部 件教 学 带来新 的 启 发和参考 

7 8



主要 参考 文献 

主 要 参考文 献

[ 1 ] 包静 .
《 国 际 汉 语 教 学 通 用 课程 大 纲 》 中 任 务 设 计 研 究 [ D] .
合肥 安 徽大 学 :


20 1 1 

[ 2] 崔 永 华 汉 字 部 件 和 对 外 汉字 教 学 .
[ J] .
语 言 文字应用 ,
1 997 ( 3) : 49

54 

[ 3 ] 费 锦 昌 对 外 汉字教学 的 特 点 . 、 难 点及其对策 [ J] .
北京大学学报 ,
1 998 ⑶ 

1 1 9 1 27 

费锦 昌 现代汉 字 部件 探 宄 语言 文字应用 ⑵

[ 4] .
[ J] .

1 996 : 20 26 

[ 5 ] 冯丽萍 、 卢华岩 、 徐彩华 部件 位置 信 息 在 留 学 生汉字加 工 中 的 作 用



[ J] .
语言

教学与 研 宄 66


2005 ( 3) : 72 

[ 6 ] 傅永和 汉 字 的 部件 .
[ J] .
汉字研 宄与 整理 ,
1 99 1 ( 1 2) : 3

6 

[ 7 ] 傅永和 汉字部件 出 现 的 结构部位 .


[ J] .
语言 文字应用 ,
1 992 ⑵ : 7

2 1 

傅 由 区 域 型 与 通 用 型 汉 语 教学 大纲 比 较 以 加 拿大 阿 省 中 小 学 汉语 课程


一 一

[ 8] .

大纲和 汉 办通用 课程大 纲 为例 海外华文教育


[ J] .

20 1 6 ( 5) : 606 6 1 2 

[ 9] 国 家汉办 .
国 际 汉语教 学通 用 课程 大 纲 [ M] .
北京 北京语 言 大学 出 版社 :

20 1 4 



[ 1 0] 郭 凯 母 语 者和 留 学 生汉 字变形 部件 的 认 同 对 比 研 究

[ D] .
北 京 北 京 语 言 大 :

学 ,
20 1 4 

[ 1 1 ] 韩 秀 娟 现代汉字 部件 规 范和 . HSK 汉字等级 大纲 部件 的 属 性调 査 [ D] .


北京 

北京语 言 大学 ,
2003 

[ 1 2] 郝美 玲 、 范 慧 琴 部件特征与 结构类 型对 留 学生 汉字 书 写 的 影响

[ J ] .
语言教

学与研宄


2008 ( 5 ) :  24 3 1 

“ ”

[ 1 3 ] 何所思 . AP 中文 5C 教学 目 标与 《 国 际汉语教学通用 大纲 》 之 比较 [ J] .


日 南国


2009 ( 8 ) 4 0:  42 

[ 1 4] 侯 冬 梅 现代汉字 部 件 构 形特 征 的 计量研 宄 .
[ J ]

河 南科技学 院学报 ,
20 1 

2)

( :  37 4 1 

[ 1 5 ] 冀文秀 对外汉语 中 部件字源教学法研宄 .


[ D] .
长沙 湖 南 师 范 大学 :

20 1 5 

姜 丽 萍 基础 阶段 留 学 生识记汉字 的 过程 汉语学 习 46

[ 1 6 ] .
[ J] .


1 998 ( 2 ): 49 

[ 1 7 ] 李 明 常用 汉 字 部 件 分析 与 对 外汉字 教学研 究

[ D] .
北京 北京语 言 大学 :


7 9



面 向 国 际汉语教学 的汉字 同 源部件 研 究 

2006 

[ 1 8] 柳燕 梅 汉 字 教 学 中 部 件策 略 训 练 效果 研 究

[ J] .
语 言 教学与 研 宄 ,
2009 ( 2) 

6 1 66 

[ 1 9] 梁彦 民 汉字部件 区 别 特征与 对外汉字教学 .


[ J] .
语 言教学与 研 宄 ,
2004 ( 4) 

76 80 

[ 2 0] 刘靖年 曹 文辉 汉字规范 部 件 识字 教学 法 、 .
[ M] .
长春 吉 林大 学 出 版 社 :

20 0 9 

[ 2 1 ] 柳 燕 梅 汉 字 速 成课本 .
[ M] .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 出 版社 :

20 0 1 

[ 22] 吕 必松 .
对外 汉 语教学概论 [ M] .
北京 : 国 家 教委 对 外 汉 语 教 师 资 格 审 查 委 员

会办 公 室 ,
1 996 

[ 23] 刘 瑜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中 汉 字 认 读 层 次教 学 法 研 宄

[ D] .
武汉 湖 北 工 业大 学 :


20 1 1 

[ 24] 毛 丽 基于 形 源关 系 的 汉字部 件 及 其教学 问 题研 究



[ D] .
合 月巴 安 徽 大 学 :


20 1 1 

潘盛 盛 表 意 部 件和 汉 字 语义 相 互 作用 研 究 以 零基 础 非 汉 字 文 化 圈 留 学生


[ 25] .

为例 [ D] .
杭州 浙江 工业大 学 :

20 1 4 

[ 26] 彭 志平 汉语 阅 读教程 .
[ M] .
北京 北 京语言大学 出 版社 :

20 09 

[2 7 ] 裘 锡 圭 文 字 学概要 .
[ M] .
北京 商务 印 书馆 :

1 98 8 

[ 28] 沙 宗元 文字 学 术语 规范 研 宄 .
[ M] .
合肥 安 徽大学 出 版社 :

2008 

[ 29] 沙 宗 元 汉字 同 形部 件及其相 关 的 教学 问 题

[ A] .
对外汉语教学与 研究 [ C] .


京 南京大学 出 版社


2009 : 1 98

205 

沙宗元 汉字研宄 中 的 组术语 语 言 文字应用


一 -

[ 30 ] .
[ J] .

2006  ( 3) :  57 62 

[ 3 1 ] 苏 培 成 现代汉 字 学 纲 要 .
[ M] .
北京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

200 7 

[ 32 ] 苏 培成 现 代 汉 字 的 构 字 法 .
[ J] .
语言文字应用 ,
1 994 ( 3 ) : 7 卜75 

苏培 成 现代汉字 的 部件切 分 语 言 文字应用 -

[ 33 ] .
[ J] .

1 99 5 ( 3) : 52 55 

[ 34] 孙德 金 对 外汉字教学 研 究 .
[ M] .
北京 商 务 印 书 馆 :

2006 

[ 3 5] 万业 馨 应 用 汉 字学 概要 .
[ M] .
合肥 安 徽大 学 出 版社 :

2005 

[ 36 ] 王 宁 汉字 学概要 .
[ M] .
北京 北京师 范大学 出 版社 :

200 1 

[ 37 ] 王宁 汉字 构形学导论 .
[ M] .
北京 商务 印书馆 :

20 1 5 

[ 38] 王 宁 汉字 构形理据与 现代汉字 部件拆 分



[ J] .
语文建设 ,
1 997 ( 3 ): 4

9 

8 0


主 要 参考文 献
 

[ 39] 王立军 汉 字 的 文化解读 .


[ M] .
北京 商务 印 书馆 :

20 1 2 

[ 40 ] 王 玉 新 汉字 认 知 研 宄 .
[ M] .
济南 山 东 大学 出 版社 :

2000 

[ 4 1 ] 王亚丽 汉字部 首 表意 功 能 研 宄 .
[ D] . 兰州 兰州 大学 :

20 0 6 

[ 42 ] 吴真 .
《 国 际 汉语 教 学 通 用 课程 大 纲 》 所附 《 常用 汉字表 》 中 同 音字字表统

计 与 分析 以 至 四 级 同 音字为例 安徽文学
— _

HS K 20 1 6 2 )

一 一

[ J] .
, ( 1 ? 1 37 1 38 

万业 馨 从汉字研 宄 到 汉字 教 学 认识汉字符号 体系 过程 中 的 几个 问 题


[ 43] .

[ J] .
世 界汉语 教学 ,
200 7 ( 1 ) : 5

1 5 

万业馨 汉字字符分工 与 部件教学 语 言 教学 与 研宄


[ 44 ] .
[ J] .

1 999 ( 4) : 32 4 1 

[ 45 ] 邢红兵 .
《 ( 汉语水平 汉字 等级 大 纲 》 汉 字部件 统计 分析
) [ J] .
世界汉语教



2005 ( 2) :  49 55 

[ 46] 邢 红 兵 现代 汉 字特 征 分析 与 计 算研 宄

[ M] .
北京 商务 印 书馆 :

200 7 

[ 4 7] [ 汉 许慎 说文解字
] . [ M] .
南 京 江 苏 古 籍 出 版社 :

200 1 

[ 48 ] 叶云 . 《 国 际 汉 语 教学 通用 课程大纲 》 字 词 目 标及相关 问 题研 究 [ D] .
合肥 

安徽大学 ,
20 1 0 

[ 49] 殷小 芳 论部件教学在 留 学 生字形教学 中 的 实践 意 义



[ J] . 语 言研 宄 ,
20 1 6 ( 8 ) 

1 45 1 46 

[ 50 ] 杨 润 陆 现代汉字 学通论 .
[ M] .
北 京 长城 出 版社 :

20 00 

[ 5 1 ] 杨 晓 黎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实 训 教程 .
[ ML 北 京 高 等教育 出 版社:

20 1 5 

[ 52 ] 张静 贤 现代汉字 教程 .
[ M] .
北京 现代 出 版社 :

1 992 

[ 53 ] 张素凤 汉字 结 构演变 史 .
[ M] .
上海 上海古籍 出 版社 :

20 1 2 

[ 54 ] 张惠芬 .
张老师教汉字 ( 汉字识写课本 ) [ M] .
北京 :
北京语言大学 出 

社 ,
2005 

张宿 字源 法 与 部件 法 的 综合运 用 以 跟 我 学 汉语 》 为 例 D] 重庆 重



[5 5] . 《 [ . :

庆师范大学 ,
20 1 3 

[ 56 ] 张旺熹 .
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
一 一

谈对外 汉字 教学 [ J] .
世界汉语教

学 20


1 990 ( 2) : 1 1 2 1 

[ 5 7 ] 张会 . 《 国 际 汉语 教学 通用 课 程 大纲 》 应 用 度 的 调 研 [ J] .
学 术研 宄 ,
20 1 6 ( 7 ) 

1 45 1 50 

[ 58 ] 郑 慧生 汉字结 构解析 .
[ M] .
开封 河 南 大学 出 版社 :

20 1 1 

81


面 向 国 际 汉 语 教学 的 汉 字 同 源 部 件 研 究
 

[ 59] 周 健 汉字 教 学 理 论 与 方 法

[ M] .
北京 北京 大学 出 版社 :

200 7 

[ 60 ] 赵新宇 、 何琳 国 际 汉语 教学 与 移 情 理论

以 《 国 际 汉 语 教学 通 用 课 程

大纲 》 为例 [ J]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
20 1 0 ( 4) : 78

82 

[ 6 1 ] 赵越 对外 汉语教材
. 520 高频用 字部 件 浅 析 [ A] .
第 二 届 全 国 教 育 教材语 言 专

题学术研讨会 [ C] .
北京 人 民 教育 出 版社


2 00 8 : 208

2 1 2 

[ 62] 赵 晶 汉字 的 部件与 对外 汉字教学



[ D] .
杭州 浙江大学 :

20 1 2 

[ 63] 赵雅思 对 外汉字教学法 研 究



[ D] .
天津 天津 大 学 :

20 1 3 

82


附录 同 源部 件认 知 学 习 情 况 调 査 问 卷
 

附录 同 源部件认知 学 习 情况调 查 问 卷

同 学们 这是 份关 于 同 源部 件认 知 学 习 情 况 的 调 查 问 卷 此 问 卷 不 打 分数

, 。 

同时 , 你 们 的 作 答 答案 我 们 也 不 会 向 他 人 泄 露 ,
衷 心 感谢你 们 的配合和 支持 

S t uden t s ,
t h i s i sa qu e s t i o n n a i r e ab o u tt h e c o g n i t i ve l e a r n i n go f

h o mo l o g o u s  c o mp o n e n t s . Th eq u e s t i on n a i r ed o e sn o ts c o r e .  A tt h es amet i me



w ew i l l  n o t  r e v e a l  y o u r  an s w e r s  t o  o t h e r s  T h a n k  y o u  f o r  y o u r  s u p p o r t . 

国籍 ( Nat i o na l i t y ) :


性别 ( G e n de r) A : ?
男 ( ma l e ) B 女 ?
( f e ma l e 

班级 ( C l as s ) :
 

学 习 汉语 的 时 间 ( T i m eo fL e ar n i n gCh i ne s e ) :


 

第 部分


选择题

、 

1 .
你觉得学 习 汉字难 吗 ? (  

A .
很 容 易  B 比 较 容 易  C 比 较 难 D 非 常 难

 . . .

2 .
你在 初 期 学 习 汉字 时遇到 哪些 困 难 ? ( 可多选 mu l t i p l e c h o i ce ) (  

A ?
识记 困难 ( m e mo r i zat i o nd i ff i cu l t ) B 结 构 复杂 ? ( comp l e xs t r u c t u r e 

C ?
汉字 组合 没有 规律 ( Ch i n e s ec h ar a c t e r sc o m b i na t i o nw i t h o u tr u l e s 

D ?
部件 变形 ( c o m p o n e n t s  d e f o r ma t i on) E 形近字 多 ?
( s i mi l ar c h ar a c t e r s )

F ?
其他 ( others )

3 .
在 汉语 课上 汉语老 师会讲解 , ( t e ach i n gan d e x p l a i n i ng ) 汉字 的 部件 ( Ch i nese

c h a r a c t e r c o mp o n e n t s ) 吗  ?

A .
总 是 讲 解 B 经 常 讲 解  C 偶 尔 讲 解 D 从 不 讲 解

 . .

在 汉语 课上 汉语老师会讲解汉字 中 些形体 不 样 但是有相 同 的




一 一

4 . , ( fo rm ) ,

来源 ( s ourc e ) 、 相似的功 能 ( fu n c t i on) 、 相似的意义 ( me an i ng ) 的 部件 ( Ch i nese



c h ar a c t e r  c o mp o n e n t s ) 吗 ?
(  

83



面 向 国 际汉 语 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 部件 研 究 

A .
总 是 讲 解 B 经 常 讲解  C 偶 尔 讲 解 D 从 不 讲 解

 . .

5 ■
你 了 解汉字 中 有

些部件 (
Ch i n e s e  c h a r a c t e r  c o mp o n e n t s ) , 它们 形体 ( f o rm 

不 样 但 是有 相 同 的 来源 相似的功能 fu n c t 相似的意义


, ( s our c e ) 、 ( i on) 、

( me an i ng ) 吗 ? (  

A .
很 了 解 B  了 解 C 不 太 了 解 D 不 了 解

 . . .

如 果你 知道形体 不 样 但 是有相 同 来源 相 似功 能


6 . ( f o rm ) , ( s our c e ) 、

( fu n c t i on) 、 相似意义 ( m e an i n g ) 的 部件 ( Ch i n e s ec h ar a c t e r  c o mp o n e n t s ) 的存



在 , 你 是 通 过 什 么 途径 知 道 的 呢 ? 如果不知 道 , 请选 D 。 (  

A .
老 师 的 讲 解 B 与 同 学 的 交流 C . .
自 己 看 书 D 其 他途 径

 .



第 二 部分
“ ”
7 .
下 列 哪 个汉 字包含 的 部 件 与 水 意 思有关 (  

A .
吗 B 汗 C 旱  D 肥

 . . .

“ ”
8 .
下 列 哪个汉字 包含 的 部件与 肉 意 思有关 (  

A .
胖 B 网  C . .
明 D .



“ ”
9 .
含有 糸 、 乡 部件 的 汉字 ( 如 :
线 、 织 、 绸 ) 与 (  ) 的意思有关

A .
数 量 B 人 C 纺 织 品 . . 、 丝 织 品D 时 间

 .


部件 的汉字

1 0 .
含有 言 、 i ( 如 :
誓 、 评 、 语 ) 与 (  ) 的 意 思有 关 

A .
动 物 B 树 木 . 、 花 草 C 声 音 . 、 语 言 D 吃 . 、 食物



狼 我们 可 以 得 出 这五个汉 字  可多选

从 狗 猫 狮 狐 mu l t
一 一
一 一

1 1 . ( ) ( i pl e

cho i c e 


A .
都有部件  B 意 思 都与 动 物 有关

 .

都 在 字 左 边 D 没 有 共 同 点

C .
部件 . ( s i mi l ar i ty 

1 2 .
下 面每组汉字 的 意 思 是 A 、 B 还是 C 呢?如 果 不知道 请选 ,
D 

( 1 ) 袍 、 衣 ( ) A .
与 衣服有 关 B .
与 包有关 C .
与 祭祀 有 关 D .
不知道

( 2 ) 拳 、 扔 ( ) A .
与 木 头 有 关 B 与 手 . 、 动 作有关

C .
与金属 、 物 品 有 关 D 不 知 道

 .

( 3 ) 怕 、 悲 ( ) A .
与 白 天有关 B .
与 思考有关 C .
与 心情 、 情 感有关 D .
不知道

( 4 ) 分 、
剑 ( ) A .
与 时 间有关 B .
与 动 作有关 C .
与 刀 有 关 D 不 知 道

 .

84


附录 同 源部件认知 学 习 情况调 査 问 卷 


( 5 ) 椅 、 茶 ( ) A ?
与 树木有 关 B .
与 饮料 有 关 C ?
与 时 间 有关 D .
不 知道

二 、 判 断题


” “ ”
俊 众 坐 等汉字 都 跟 人 有关

1 3 .  信 、
你 、 他 、 、 、 。 ( 

“ ”

有关

祠 社 祖 等 汉 字 都跟 祭祀 

1 4 .  祭 、 礼 、 祀 、 、 、 。 ( 

食物 等有关

等汉字 的 意 思都 与 吃

1 5 .  餐 、 饮 、 饭 、 饱 、 。 (  

“ ”
表示 的 意 思
” “ ”
中 的部件 样 
” “
中 的 部件

脸 胞 月 与 期 朔 月

1 6 、 、 。 ( 

“ ” “ ”
表示 的 意 思



琵 样 
“ ”
 珍 珠 中 的部件 王 与 中的 王

1 7 . 、 、 。 ( 

与火 燃烧 意 思有关
“ ”
1 8 .  燕 中 的 、 ( b u rn ) 。 ( 

8 5



面 向 国 际汉语 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部件 研 究


致 

转眼 三年 的 研 宄生生活 即 将 结束 时 间 过得 真快 还清 晰 地记 得 研 究 生


, 。 ,

报道那 天 的 场景 , 感觉就发生在 不久 前 。 想到不久后 , 我将 要 拖 着 我 的 行 李 ,




开我 的 学校 ,
踏入 社 会 ,
便会感慨万 千 , 恋恋不舍 。 研 宄生 的三年生 活是美好 而

幸福 的 。 我喜 欢学校 的 环境 , 喜 欢学校 的 老 师 和 同 学 ,
喜欢学校 的 图 书馆 ,
大家

起学 习 起为 未来奋斗 这种 感 觉美妙 而 充 实 毕业后 恐 怕 很难再 找 到 如




一 一

, , 。 ,

此 美 好 温馨 的 地方 , 很 感伤 

回 首三年 的 美好时光 有付 出 有 收获 有开 心 有幸福 也 夹杂 着 些烦




, , , , ,

恼 些遗憾 些失落 而 这些都是 我人生 中 最宝贵 的 财 富



, , 。 

首先 ,
我要 衷心 地感谢我 的 导师沙 宗元老 师 。

次 与 老师 见面 , 老师就对

我提 出 了 严格 的要求 列出了 系列的 的书 让 我 在 研 究生 阶段 阅 读 完 然后





目 , 。

耐 心 地 帮 我 选研 宄 生 期 间 要 上 的 专 业课 , 我非常感动 。
在我困 惑的 时候 , 老师给


我 指 点 迷津 ; 在 我懈 怠 的 时 候 , 老 师 督 促我 ; 在我灰心 的 时候 , 老师鼓励我 。 

师平 时 很忙 , 但 老师经 常 对 我说 ,
他在文 西 楼上课 ,
有什 么 问 题随 时 都可 以 来找

他 。 老师和蔼可亲 , 有 着 非 常 严谨 的 治 学态度 ,
指 导 着 我 更好 地 学 习 和 生 活 。 

其 是 毕 业论文 , 更 是花 费 了 老 师 大量 的 心 血 。
每次给老师 发邮件 , 老师经常 当 天

或者第 二 天 就 给我 回 邮 件 ,
每 次 回 邮 件 都 会鼓励 并 督 促我 抓 紧完 成 。 老师每 次修


改 都特 别 认 真仔 细 ,
大 到框架 内 容 , 小 到 参考文献里 的 标 点 符 号 、 文 字 的 排 版格


式 都会 指导修改 老师 的每 次 的修改 每个地方 的 修 改 都 让 我 很感动
一 一 一

, 。 , , 

也很惭愧 , 我真 的 很感激我 的老师 



其次 ,
我 还 要 感 谢 杨 晓 黎老 师 、 彭家 法老师 、 王修力 老师 、 李 慧 敏老师 、 


德宽老师 、 吴早生老师等 , 是 你们 的 专 业课丰 富 了 我 的 知 识 储 备 , 让我对 语 言 学

及应用 语 言 学 有 了 更系 统和 更清 晰地认 识 。 在此 , 感谢 老师们 辛 勤地付 出 !


与此

同 时 , 国 际教育学院 的王静 、 蒋宁 、 倪晶 晶 、 邓 曙等老师 , 在 我对 留 学生 发放调



查 问 卷 的 过程 中 和 借 阅 相 关对 外 汉语教材方面 , 给我很大 的 帮 助和 支持 , 在此表



示 衷心 感谢 

除此 以 外 , 我还要 感 谢 安 徽 大 学 老 干 部处 的 程 处 长 和 杨 老 师 , 在 我做研 宄 生

86





助管的 年 多 以 来 你 们 在工作 和 学 习 上给 了 我很 多 关 心 和 指 导 从你 们 身 上 我


, 。

也学 习 到 了 对待工作 和 生活 的 态度 和 热情 。 非常 感谢 你们 的 关心 和 照 顾 

再次 , 我要 感谢我 的 同 学 ,
尤 其 是我 的 舍 友 , 在 我 生病 的 时 候 照 顾 我 , 嘘寒

问 暖 我很感动 三年来 在 起生 活和学 习 的 点 点滴滴 都将 是我人生 美好 的




, 。 , ,

回忆 

当然 我 还 得感 谢 我 的 家 人 是你们默默 的 付 出 是你们 如 既往 的支 持和


, , ,

鼓励 , 才让我顺利 走 到 现在 , 实现我 的 求学 梦想 

时 间 的 弦 弹奏得太快 , 三年 的 时 间 转 瞬 即 逝 , 我将 珍藏 这段美好 的 回 忆 

87



面 向 国 际汉语 教学 的 汉字 同 源 部件研 宄 

攻读 硕 士 学 位 期 间 公开 发 表 的 论 文


[ 1 ] 朱葆珍 指示理 论视角 下 的 .
中 学 古诗词 阅 读教学 [ J] .
闽 西 职业 技术 学 院 学

报 20


1 6 (2 ) :  55 57 

[ 2] 朱葆珍 对外汉语 听 力 教学难 点 和 问 题研 究



一 一

以 安 徽 大 学 初 级 三班 留 学 生

为例 [ J] .
马 鞍 山 师专 教学与 研 宄 ,
20 1 7 ( 1 ): 27

30 

[ 3 ] 朱葆珍 桐城歌 中 的 方 言 词 汇 初探

[J ] .
集 宁 师 范 学 院 学报 ,
20 1 8 (2 ) : 86

90 

8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