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
ITY 
FOR 
NATIONALITIES
第 35 卷第 2 期 □ 2013 年 3 月
VOL.
35 
NO.
2 □ MAR.
2013
   

Phi
los
ophy 
and 
Soc
ial
 Sc
ienc
e Ed
iton)
i    

认知隐喻学视野中的汉英
十二生肖语簇对比研究

□ 孙   毅 ,高亚莉

[摘   要]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是一种思维 方 式。 人 们 自 觉 不 自 觉 地 将 动 物 身 上 的 特 征 与  
自己的属性嫁接叠加,与动物合二 为 一,通 过 隐 喻 的 路 径 创 造 出 一 系 列 相 关 的 语 汇 。 通 过 对 十 二 肖 语 簇
在汉英语言中隐喻意象的对比,从体验哲学和文化分野的双 重 视 角 阐 释 了 人 们 识 解 同 一 动 物 时 的 共 性 和

异性。  
[关键词]  十二生肖;动物隐喻;体验共性;文化分野 学
[中图分类号] H31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179(
2013)
02-0155-06
 

A 
Compa r
ativ
e S
 tudy o
f Metaphor
ical
 Image
s o
f Twel
ve  

Symbol
ic Animals 
Between Ch
ineseand 
  Engli
sh 

SUN  ,
Yi GAO  Ya-l
i 亚
(Fudan  Un i
versity,Shangha 200433,Ch
i  ina;Xi an 
` Interna t
iona l 莉
Studi es University,Xi `an,710061,Ch na)

Ab stract:Metaphor  is not  me re
ly  a form  of
  language,bu t al
so a  way  of 认
thinking.Human  bei ,
ngs cons c
ious l o
y  r uncons ci
ous ly,conne c
t some  qualit
ies of 知
animals with human  char acteri
sti
c s,comb ine an
  ima ls wit
h thems elves,and  create 隐
a ser
ies of rel
ated expre ssi
ons i
 n terms  of  metapho r.By  compa ring me tapho r
ical 喻
images o
 f twelve symbo lican
  imals betwe en  Chinese and Engli sh,t hisa
 rticle
 aims 学
to expla
i n cognit
ive commonne ss and  d i
s cr
epanc ies in t
he  unde rstanding  of the 视
same  anima l
 from  the pe rspecti
ve s of embod ied philosophy and cu ltural diver- 野

gences.

Ke y  Wo rds:twe lve symbo lic anima ls;an ima l metapho r;expe r
ient i
al com- 汉
monne s ;
s cu ltural d
iver gences 英


往今来,由于动 物 与 人 的 亲 近 关 系 及 其 在 人 Low(
1988)的研究说明动物 隐 喻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被 用 生

古 类生产、生 活 中 所 承 担 的 重 要 角 色 ,人 们 对 来描 述 低 级 的、不 良 的 人 类 行 为 和 特 性 。Su
tton

各种动 物 形 象、习 性 有 了 较 为 深 刻 地 认 识 , (
1995)研 究 了 对 女 性 的 语 言 歧 视 并 批 驳 了

使其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构 而 进 入 人 们 的 思 WOMEN  ANIMALS 的偏见。Ta
ARE  leb
ine
jad 
& 对
维领域和情感世界 。动物世界的多 样 性 也 导 致 了 动 Da
ste
jri(
d 2005)通过对比 英 语 与 波 斯 语 中 动 物 意 象 比
物联想的多向 性 ,促 使 人 类 自 觉 不 自 觉 地 通 过 人 类 的选择来 探 究 隐 喻 本 质。 相 关 研 究 也 可 在 Wha
ley 研
固有的隐喻认 知 思 维 把 自 身 与 动 物 捆 绑 联 系 起 来 ,

& An
tone
lly(
1983),No
rri
ck(
1986),Ne
si(
1995),
利用动物摩形状物 、表情达意。 Font
echa 
& Ca
tal
an(
2003),
Goa
tly(
2006)中 略 见 一
迄 今 为 止,学 界 对 动 物 隐 喻 的 研 究 尚 不 充 分 。 斑。国内研究的 状 况 差 强 人 意 ,主 要 是 汉 英 语 言 间

*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 ERP 实 验 的 隐 喻 认 知 神 经 机 理 研 究 ”(项 目 编 号:


11YJC740094);中 国 博 士 后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基于 ERP 实验的隐喻大脑神经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2011M500719);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研究”(项目编号: 12K143)。 1
 55  
  
   
    
的表层对比(廖光蓉,
2000;何 善 芬,
2002;顾 雪 梁、刘 坏人,如:孤雏腐鼠、过街老鼠、鼠 雀 之 辈、鼠 辈、鼠子
法公,
2007;母 燕 芳,
2010),从 认 知 角 度 探 讨 动 物 隐 等;亦指目光短浅、气量小,如:鼠 目 寸 光、目 光 如 鼠、
喻的研究尚 不 多 见 。 鉴 于 此,本 文 拟 以 认 知 隐 喻 学 鼠腹鸡肠等;“硕鼠”喻贪得无厌、欲 壑 难 填。 世 界 各
说为理论先导 ,比 照 汉 英 两 种 语 言 中 的 十 二 种 最 具 民族对老鼠也都 咬 牙 切 齿 ,英语中的r
at喻 讨 厌 鬼、
代表性的动物 隐 喻 意 象 ,对 孳 乳 汉 英 动 物 隐 喻 的 异 密探、破坏罢 工 者、下 流 女 人 等。 如:
sme
lla
  r
at(觉
同的体验哲学和文化维度予以剖解 。 得可疑),
rat
s de
ser
t a
 si
nki
n gs
 hp(船 沉 鼠 先 逃 )
i ;
喻指告密 者、可 耻 卑 劣 之 徒,如:
a r
atf
 ink(叛 徒 ),

一、动物隐喻工作机制 He
 ra
ttedo
 n 
hisb
 es
t f
riendt
 ot
 he 
pol
ice(他向警察

传统观念认 为 ,隐 喻 只 是 语 言 形 式 上 的 特 殊 辞 告发了 他 最 好 的 朋 友 )。 同 汉 语 一 样,
rat 形 容 “胆

语 格,自亚 里 士 多 德 起 一 直 被 视 为 语 言 的 异 体 表 达 。 小”,如:
ast
 imida
 sa 
  moue(胆 小 如 鼠 )
s ;可 用 来 骂

然而, 人,如:Ra
ts(=nons
e ne)
s (胡 扯),
youd
 ir
tyr
 at(你
Geo
rge 
Lakof 和 Ma
f rkJ
 ohnson冲破了传统
  理念的藩篱 ,将其提升至人类认识 世 界 、思维方式的 这卑鄙的家伙)等。
言 高度,于1980 年 出 版 了 《我 们 赖 以 生 存 的 隐 喻 》一 2.牛与 bu
ll
作为“以农立 国 ”的 中 国,牛 在 社 会 中 的 重 要 地
  书,并对隐喻做出了全新的诠释 :隐喻不只是一种修
位毋庸 置 疑。 牛 的 典 型 特 征 是 :温 顺 憨 厚、吃 苦 耐
学 辞手段,
方式,
既是普遍的语言现象 ,也是 人 类 的 重 要 认 知
使我们的 语 言 更 加 简 洁 、形 象 和 生 动 的 同 时 ,
劳、任劳任怨。如:“老黄牛”形容勤 奋 吃 苦 的 人;“孺
子牛”指全 心 全 意 为 人 民 服 务 者 ;“老 牛 舐 犊”或 “舐
贯穿于人类一切认知活动之始终 。 隐 喻 是 我 们 理 解
 
犊情深”喻父母对子女的疼爱 。但 牛 也 固 执,孤陋寡
孙 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 径 ,在我们认识主
闻,以“愚忠”闻 名,如 “蠢 牛”指 愚 笨 的 人 ;“瞎 眼 牛 ”
  客观世界中 起 着 决 定 性 的 作 用 。 认 知 隐 喻 学 认 为:
毅 讥笑目 不 识 丁 者;“牛 骥 共 宰 ”形 容 贤 愚 利 钝 不 分;
概念隐喻是跨 概 念 域 的 映 射 ,是 以 一 个 认 知 域 即 源
 “牛头不对马嘴”或“风马牛不相及”指文不对题。
高 域(
sour
ced
 oma
in)的概念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即靶
亚 bu
ll粗暴而凶猛,所以 英 语 有 abu
  l
l i
n a
 ch
ina
域(
tar
g e
t doma
in)的 概 念,源 域 的 部 分 特 点 被 折 射
莉 到靶域上,后者通过前者得到理解 。
shop(笨 拙 鲁 莽 者);
likea
  bu
lla
 tt
 he 
gae(狂 怒 暴

戾);
take
 thebu
  l
l a
t t
h eh
 orns(坚 决 而 大 胆 地 应 付
隐喻普遍存 在 于 日 常 生 活 中 ,任 何 人 的 语 言 和
认 困难);
show 
thebu
  l
l horn(反 抗);mi
lkt
 hebu
  l(缘

知 行为都倚仗于隐喻 。日常生活之中 相 当 一 部 分 概 念
木求 鱼 );
shoot
 thebu
  l
l/t
h r
ow 
thebu
  l(瞎 说,胡

隐 范畴,如时空、情感、人体等都饱蘸 着 隐 喻 思 维 ,动物
喻 扯);
Ir
ish 
bul(前 言 不 搭 后 语 )
l ;
per
cent
agebu
  l(受

概念也概莫 能 外 。 动 物 隐 喻 是 跨 概 念 域 的 映 射 ,动
学 贿的警察)等。
物(源域)的 特 征 映 射 到 了 人 (靶 域)的 身 上,我 们 用
视 3.虎与 t
ige

野 易懂的、较低层 级 的 动 物 性 特 征 和 行 为 来 感 知 较 高
老虎 在 中 国 是 勇 敢、威 武 的 象 征,是 不 可 战 胜、
中 层级的人类特征和行为 。本文通过 对 汉 英 动 物 语 汇
不容侵犯的 代 名 词。 我 们 形 容 魁 梧 健 壮 用 “虎 背 熊
的 中隐喻现象的微观梳理及比较来归 结 和 盘 点 跨 语 言
汉 腰”“燕颔虎颈”“虎头虎脑”“龙骧虎步”“虎 步 龙 行”;
隐喻认知的共 性 与 个 性 ,剖 析 和 探 索 其 深 层 的 语 言
英 形容勇猛用“虎势 ”“虎 劲 ”“虎 威 ”“虎 生 生 ”“鹰 扬 虎
运用规律和民 族 文 化 心 理 特 征 ,以 期 更 好 地 厘 清 隐
十 视”;“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饿虎扑食”“虎 虎 生 气”
二 喻的动机与人类思维的关系 。
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虎口逃生”“虎 口 余 生”喻 经

历极大的危 险 后 侥 幸 存 活 ;“龙 盘 虎 踞”“虎 穴 龙 潭 ”
肖 二、汉英语言中十二生肖
语 “虎窟龙潭”“虎口”“虎穴”喻地势险 要;“九 牛 二 虎 之
簇 语簇隐喻取象对比 力”指费很 大 的 力 气;“虎 将”“虎 生 三 子,必 有 一 彪 ”
对 中国古人对十二生肖的审视具 有 自 己 独 特 的 理 “将门出虎子”“虎父无犬子”喻勇士或猛将。
比 念,赋予其深 刻 而 丰 富 的 文 化 内 涵 。 西 方 民 族 虽 没 欧美诸国 少 见 老 虎,相 关 语 汇 也 寥 若 晨 星。 英

有十二生肖一说 ,但却创造了黄道 十 二 宫 ,同样产生 美人 把 t r 喻 为 “残 暴 的 人”。 如: t’
究 ige tha s
 the
 ti
ger
了对肖兽独特的认知和读解 。 i
n h
isn
 at
ure(这 就 是 他 的 虎 狼 本 性 ),
Jack 
has
 the
1.鼠与 r
at mix
tur
e o
f t
ige
r anda
 pe(杰克 为 人 凶 残 狡 猾 );也把
在华夏文化 中 ,老 鼠 的 形 象 和 行 为 给 人 留 下 了 老虎 喻 为 “强 悍、干 劲 十 足 的 人 ”,如:He
 is
 at
 ige

不良的印象 。老鼠通常被用来形 容 胆 小 ,如:胆小如 f
orh
 is 
work(他干起活来 像 一 只 小 老 虎),
havea
  t
i-
鼠、抱头鼠 窜 等;喻 指 小 偷 小 摸 的 习 性 ,如:贼 眉 鼠 ge
r byt
 he
 ta
il(处 境 比 预 料 的 困 难,遭 遇 劲 敌 ),
ride

 56 眼、鼠窃狗盗、鼠迹狐踪等;用来 骂 人,指 小 人、庸 人、 a
 ti
ger(骑虎难下),
put
 at
 ige
r i
n sb’
s t
ank(使 人 劲
 
   
   
头十足),
fi
ght
 li
kea
  t
igr(极 力 获 取 )
e ,
buckt
 he
 ti- 惧,唯恐避之 不 及。 臆 想 再 加 上 寡 闻 使 中 国 人 对 蛇
gr(
e 玩纸牌,打庄),
bli
n d
 the
 ti
ger(禁 酒 期 秘 密 卖 酒 滋生出厌恶和鄙视。如:“蛇蝎心肠”“蛇 口 蜂 针”“蛇
的商店)等。 郎君”等喻 狠 毒;“蛇 鼠 横 行 ”,“蛇 鼠 一 窝 ”指 坏 人;
4.兔与 r
a bb
it “佛口蛇心”喻口蜜腹剑 。蛇又用 来 指 阴 险 冷 漠 ,如:
“兔”在中国是一个美好的字 眼 。 兔 子 一 身 温 暖 “美女蛇”指外表美丽、内心狠毒的女 人;“毒 蛇 猛 兽”
的软毛,再配上 一 双 红 眼 睛 ,长 耳 朵,一 副 温 良 谦 谦 泛指凶狠残 暴 者;“牛 鬼 蛇 神”概 称 各 种 坏 人;“龙 蛇
君子之态,招人喜欢,所以常用“小兔 乖 乖”来 称 呼 乖 混杂”喻好 坏 混 杂;“打 草 惊 蛇”喻 令 敌 方 预 先 察 觉;
巧听话的孩 子。 兔 子 能 跑 擅 窜,如:“兔 走 乌 飞 ”“静 “蛇蝎之心”喻 心 地 阴 险;“春 蚓 秋 蛇 ”喻 书 法 拙 劣;
若处子,动若脱兔”“兔起凫举”“白兔 赤 乌”等 形 容 兔 “杯弓蛇影”喻自相惊扰 ;“画蛇添足”喻多此一举。
子的飞奔和 脱 逃。 许 多 关 于 兔 子 的 成 语 流 传 至 今 , 英语以 snake 为 中 心 的 词 语 屡 见 不 鲜 ,喻 指 冷 语
如“犬兔俱毙”喻 动 作 虽 稍 迟,但 赶 紧 想 办 法 还 来 得 酷阴险、虚 伪 卑 鄙 者,如:
to 
warm 
a snake
 ino
 ne’

及;“狡兔三窟”喻具有多种应变能力 ;“守 株 待 兔”形 bosom(养 虎 为 患 )、a
  snake
 in
  t
h e gr
ass(隐 患 )、
 
容死守经验 ,不知变通;“兔死狗烹”喻 成 功 后 把 出 过 wakes
 nakes(惹 祸)、
a snake
 ino
 ne’
s bosom(恩 将 言
力的人铲除 ; 狮子搏兔”喻做小事 情 也 应 全 力 以 赴 ; 仇报者) e(他
“ 、Hi
s behav
ior
 showsh
 im 
tob
 ea
  snak
 
见兔放鹰”喻瞅准时机,及时采取行动。 的行 为 表 明 了 他 的 冷 酷 阴 险 )

“ 、
sco
tch the snake,
英语对兔子的联想意义相仿 。常 用 r
a bb
it描 摹 not
 ki
ll
 it(使 其 暂 不 能 为 害 )、
see
 snakes和 have
跑得快,如:
run
 li
kea
  r
a bb
it(一 溜 烟 跑 开 );形 容 胆 snakes
 ino
 ne’
s boos(
t 烂醉如泥)、
snakes
 in
 Ic
eland
 
小 怕事,如:
ass
 ca
reda
 sa
  r
a bb
it(吓得要命),
ast
 im- (子虚乌有)、
snakes
 andl
 adde
rs(一连串不 可 预 知 的


d a
s a
 rabb
it(胆 小 如 鼠 ),
deadr
 abb
it(无 价 值 的 东 挫折 和 成 功 )、
snake 
pit(混 乱 可 怕 的 境 地 )、
snake
 
西或流氓匪徒);兔子 生 育 能 力 过 强,如:
li
ker
 abb
its eys(
e 厄运)、
poor
 snake(穷人,苦力)等。 毅
n(人 口 稠 密 ), s(像 兔 子 7.马与 h 

n a 
war
re bre
e d
 li
ker
 abb
it or
se 高
一样繁殖);
rabb
ite
 as(
r 俚语中)意为(裁判员或运 动 汉语中 有 关 马 的 词 语 灿 若 星 辰 ,如 用 “龙 马 精 亚
员过分注 意 场 上 观 众 的 )兔 耳 式 灵 敏;
runn
ingr
 ab- 神”来激励奋发向上;“一 马 当 先 ”“马 不 停 蹄 ”“快 马 莉

it(窜 动 干 扰 信 号 );pneuma
tic
 rabb
its(气 动 兔 ); 加鞭”鞭策自己奋进,勇往直前;“秣马 厉 兵”“马首是


a bb
itf
 ood(凉拌素菜或绿生菜)等。 瞻”“鞍 前 马 后 ”“马 革 裹 尸 ”表 示 做 好 准 备,听 从 指

5.龙与 d
ragon 挥,英勇杀敌,献 身 疆 场 的 决 心;“马 到 成 功 ”祝 愿 旗 隐
中国传说中龙是造福万物的 神 物 ,与 权 力、尊严 开得 胜。 表 彰 赫 赫 战 功 或 成 绩 卓 著 时 用 “汗 马 功 喻
和图腾息息相关 ,代表着吉祥、权 贵 和 繁 荣。 汉 语 中 劳”,而形容失败则用“马失前蹄”“人 仰 马 翻”;“单枪 学
有大量龙的 成 语 ,如 “龙 腾 虎 跃”形 容 动 作 矫 健;“卧 匹马”形容单独行动;“盘马弯弓”喻故作架势而不行


龙藏虎”喻潜藏人才 ;“龙骧虎视”形 容 气 势 威 武;“龙 动;“回马 枪 ”喻 突 袭 追 兵;“兵 强 马 壮 ”形 容 战 斗 力

争虎斗”喻势 均 力 敌 ,竞 赛 激 烈;“龙 吟 虎 啸 ”喻 气 势 强;“人困马乏”“鞍马劳顿”指极度困 乏;“倚 马 可 待” 的
盛大;“龙跃凤鸣”喻才华出众;“龙凤 呈 祥”指 祥 和 昌 表示胜利在握;“马 放 南 山 ”指 天 下 太 平,无 须 用 兵; 汉
盛;“龙马精神”形容健旺非凡 ;“望子 成 龙”喻 父 母 盼 “兵荒马乱”形容局势混乱 ;“招兵买 马”指 扩 充 武 装; 英
望子女出人 头 地;“龙 驹 凤 雏”指 有 为 少 年;“龙 章 凤 “车水马龙”喻 车 辆 繁 忙;“走 马 观 花”喻 未 做 深 入 调


姿”“龙凤之姿”形容 神 采 威 武;“龙 飞 凤 舞 ”“龙 蛇 飞 查;“走马上任”指官员就职 ;“害群之 马”喻 危 害 集 体

动”“笔走龙蛇”“走龙蛇”均形容书法俊秀潇洒 。 者。 肖
西方神话 中 的 d
ragon却是一种想象中的庞然 英 语 中 亦 不 乏 马 的 习 语,如 be on the hi
gh 语
怪 物,是 邪 恶 凶 残 的 预 示 。 在 西 方 观 念 中 ,
dragon hor
se(目空一切)、
comeo
 ff
 theh
 igh 
hor
se(放 下 架 簇

面目狰狞,张牙 舞 爪,令 人 战 栗,可 以 随 心 所 欲 地 喷 子)、
ear
 li
ke a hor
se(吃 得 很 多 )、a
s s
trong as
  a

射火焰,是“专 制 力 量 ”“罪 恶 势 力 ”的 化 身。d
ragon hor
se(高 大 强 壮);马 干 活 任 劳 任 怨,故 而 wo
rkl
 ike 研
在西方人心中 留 下 了 “口 喷 烈 焰,毁 灭 一 切 ”的 恶 劣 ah
 or
se(踏实肯干 );马 很 勤 劳,因 而 a 
wil
lingh
 or
se 究
印象,其用法常带贬义 。 如:
dragon’
s t
eeh(战 争 的
t (愿意出力者)。此外还有f
loga
  deadh
 or
se(徒劳 无
起因)、
theo
 ld d
ragon(恶 魔,丑 陋 的 泼 妇 )、
dragon 益)、pay
 fo
r a dead hor
se(花 冤 枉 钱 )、hol
d your

ady(女魔头)、
a b
ito
 fa
  d
ragon(飞扬跋扈者)、
chas
e hor
ses(沉 住 气 )、
a hor
seo
 fd
 if
fer
ent
 co
lor(不 是 一

h ed
 ragon(吸毒劣迹)、
a r
eal
 dr
agon(母夜叉)等。 码事)、
tal
k hor
se(吹牛)、
playh
 or
se(胡闹)等。我们
6.蛇与 snake 平时调侃说“我是乘 11 路 车 来 的”,英语用 onh
 or
se
蛇的外貌令 人 发 憷 ,人 类 对 其 产 生 了 莫 名 的 恐 o
f t
ent
 os。
e 1
 57  
  
   
    
8.羊与 sheep 斗,所以f
ight
ingc
 ock 喻 蓄 意 滋 事 者,
bea
t cock-
羊在中国人 的 心 目 中 具 有 温 顺 文 雅 的 美 质 ,是 f
ight
ing(令人吃惊,压倒一 切);公 鸡 目 空 一 切,因 此
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象征 ,如:“三阳 开 泰”“新 春 喜 cocko
 ft
 he
 lo
ft/cocko
 ft
 he 
wak(
l 在小范 围 内 的 头
洋洋(羊)”一般用做新年颂词 。羊 温 顺 胆 小,借以形 目或主宰者);
a cock
 is
 va
liant
 on 
his
 ownd
 unghi
ll
容好欺负的人 ,如“十羊九牧”形容 官 多 民 少 ,赋税很 (狗是百步王,只在门前狠);
a cocko
 ft
 hes
 chol(霸

重;“如狼牧羊”喻贪官欺压百姓 ;“使 羊 将 狼”喻 使 仁 王学生);
goo
 ff
 at
 ha
lfc
 ock(仓促行事);
set
 cocko
 n
厚的人去驾驭强横的人 ,自找麻烦;“羊 入 虎 口”形 容 l
oop(纵情狂饮);公鸡冠 艳 火 红 ,因 而r
edc
 ock指火
弱者落入强者手中 ;“驱羊攻虎”指 以 弱 敌 强,力量悬 灾等。
殊。 11.狗与 dog

语 sheep 在西方人 的 眼 里 意 象 趋 同 ,如:羊 天 生 胆 汉语 里 狗 的 词 语 繁 多 ,贬 义 者 不 胜 枚 举。 如:


小懦弱,因而 a
 sheepamo
  n wo
g  l
ves(好 人 落 入 恶 人 “狐朋狗友”“狐群 狗 党 ”指 坏 人 勾 结;“狼 心 狗 肺 ”指
  之手 ),
as a sheep among the shea
res(俎 上 肉 )
r , 凶恶狠毒;“狗颠屁股”喻媚颜丑态;“狗 胆 包 天”喻 胆
言 shee w
p it
h out
 as
 hephe
rd(没有领导的群众),
a wo
lf 大妄为;“狗 急 跳 墙”指 走 投 无 路 时 的 冒 险 行 为 ;“蜀

n sheep’
s c
lot
hing(伪 装 成 朋 友 的 敌 人 ),
fol
low 犬吠日”喻少见多怪;“狗拿耗子”指 多 管 闲 事;“狗屁
  l
ikes
 heep(盲从),
a b
lacks
 heep(不孝之子、恶棍),
it 不通”喻言语蹩脚;“狗仗人势”喻仗 势 欺 人;“狗 头 军
学 i
s a
 sma
llf
 lockt
 ha
t hasn
 ot
 ab
 la
c ks
 heep(树 多 出 师”指背后 出 坏 主 意 者;“狗 血 喷 头”喻 被 骂 得 厉 害;
杂木,人 多 出 怪 物 ),
ones
 cabbeds
 heep
 in
fec
tst
 he “狗彘不如”喻品行卑劣 ;“卖狗皮膏 药”喻 说 得 好 听,
 
whol
e f
lock(一只病羊害及全群 ),
los
e a
 sheep
 fo
r a 实际骗人;“挂羊头卖狗肉”喻名不副 实;“蝇 营 狗 苟”

ha
lf 
penn wo
y  r
tho
 ft
 ar(因小失大)等。 喻卑鄙行为;“狗 嘴 里 吐 不 出 象 牙 来 ”指 坏 人 嘴 里 无
 
毅 9.猴与 monkey 好话;“狗尾 续 貂”喻 用 差 的 续 在 好 的 后 面 ;“狗 咬 吕
 汉语中猴的成语比比皆是 ,如:“沐 猴 而 冠”喻 片 洞宾,不识好人心”喻不识好歹等。

刻便露出本 性;“心 猿 意 马”喻 心 神 不 定;“树 倒 猢 狲 dog 在西方被视为良 友 而 倍 加 珍 爱 ,如:
a l
uck
亚   y
莉 散”喻为首 者 一 倒 台 ,依 附 者 随 即 溃 散;“尖 嘴 猴 腮 ” dog(幸运儿)、
a c
leve
r dog(聪 明 的 人 )、
topd
 og(优
喻长相丑陋;“杀 鸡 儆 猴”喻 罚 一 人 以 警 示 他 人;“教 胜者)、
jol
ly dog(爱 开 玩 笑 者 )、
sead
  og(老 练 的 水
认 猱升天”喻教唆做坏事 ;“猢狲入布袋”喻 野 性 受 到 管 手)、
dumbd
 og(寡 言 者 )、
oldd
 og(年 纪 大 而 经 验 丰
知 束; 猿鹤虫沙”指战死的将士 。无 独 有 偶,西方人对 富者)
“ 、
asf
 ai
thf
ula
 sa
  d
  og(像 狗 一 般 忠 诚 )、Love

喻 monkey 有相同的感受 。猴子善于扮怪脸 ,故英 语 中 me,l
ove 
myd
 og(爱屋及乌)、
Eve
ryd
 ogh
 as
 it
s day
学 有 makea 
  monkey o
f ones
elf(装 丑,出 洋 相 ),
play (凡人 皆 有 得 意 日)、
pul
l dog,pu
lla
 ct(加 油 )、
die
视 t
h mo
e  nkey(扮丑角,做傻事);猴子易冲动,故有 ge
t dogf
 or
 sb(效犬 马 之 劳)、
goodd
 ogd
 es
erve
s a 
good
野 one’
s monkeyu
 p(失 控,发 怒),
one’
s monkey
 isu
 p bone(有功者受赏)等。

(生气,冒火)、monkeya
 bout 
wih(玩 弄)
t ;可指贪玩 12.猪与 p
ig

汉 和恶作剧的小孩 ,如:
ast
 ri
ckya
 sa 
  monkey(猴 子 般 汉语中因猪肥 重 愚 钝 ,所 以 用 “猪 头 三 ”喻 无 头
英 调皮),Wha
t a
re you do
ing,you young monkey? 脑;“猪扶不上树”喻无可救药 ;“猪狗 不 如”指 缺 乏 道
十 (你在干什么呀 ,小捣蛋鬼!) 德责任;“肥得像头猪”形容人胖;“猪 欠 狗 债”喻 理 所
二 10.鸡与 cock 当然;“封豕长蛇”喻贪婪凶暴者 ;“狼 奔 豕 突”喻 仓 皇

鸡是人类最熟悉的家禽之一 ,被赋予万千寓意。 逃窜;“豕交 兽 畜”喻 受 人 恩 惠 却 不 知 回 报 ;“辽 东 之

语 如:“闻鸡起舞”喻有志者及时发奋 ;“鹤 立 鸡 群”喻 才 豕”喻井底之蛙;“一龙一猪”喻随着 年 岁 的 增 长 而 迥
簇 能超群;“牛鼎烹鸡”指大材小用;“杀 鸡 焉 用 牛 刀”喻 然不同。
对 做小事不必费大力 ;“宁为鸡口,无为 牛 后”喻 宁 可 在 i
pg 在 英 语 中 亦 指 蠢 笨 懒 惰、自 私 贪 婪,如:
pig
比 小地方做主 ,不愿在大地方授人以柄 ;“牝 鸡 司 晨”喻 顽固不化) 肥 得 像 头 猪)
-headed( 、
asf
 at
 as
 a 
pig( 、

妇女专权。在“鸡”的成语中,“鸡”常 和“狗”搭 配,且 f(狼 吞 虎 咽 )、
究 makea
  i
pgo
 fo
 nes
el tot
 ea
c ha
  i
pgt
 o
多含贬 义,如:“鸡 犬 不 宁 ”喻 骚 扰 得 厉 害 ;“鸡 犬 不 l
payo
 na
  f
lue(做 荒 诞 的 事 )
t 、i
pgi
 t(像 猪 一 样 粗
留”喻斩 尽 杀 绝;“鸡 飞 狗 跳 ”喻 乱 七 八 糟;“偷 鸡 摸 鲁)、
pig-i
g nor
a t(
n 愚蠢无知)、
pig
 toge
thr(
e 挤作 一
狗”指小 偷 小 摸;“鸡 零 狗 碎 ”指 零 碎 细 小;“一 人 得 团)、
eat
 li
kea
  i
pg(像猪一样吃)、
pig’
s br
eakf
ast(一
道,鸡犬升天”指一人得势亲戚朋友 都 跟 着 沾 光 ;“鸡 团糟)、
api
g i
n a 
poke(骗无经验者购 买)、
buyap
  i

鸣狗盗”喻微不足道的伎俩 。 i
n a 
poke(瞎买东西)、
tob
 ea
  i
pga
 bout(贪得无厌)、

 58 英国人 对 cock 无 甚 好 感,多 蕴 贬 义。 公 鸡 好 makea
  i
pg’
s e
aro
 f(弄糟)、
dri
veo
 ne’
s i
pgs
 to 
mar-
 
   
   
kt(
e 打鼾)、
pig
 in
 the 
midde(进 退 维 谷)
l 、
ina
  i
pg’
s 大、腿短、身体 肥 的 哺 乳 动 物 。 在 汉 语 中 常 用 “肥 得
eye(毫无可能)、
get
 the 
wrongp
 igb
 yt
 he
 ta
il(搞 错 像头猪”形容人胖,英语中也有“
asf
 at
 as
 a 
pig”的 短
对象)、
give
 sba
  i
pgo
 fh
 is
 owns
 ow(以 其 人 之 道 还 语。“猪”和“
pig”在 这 两 种 语 言 中 还 喻 指 “懒 惰、贪
治其人之身)等。 婪”,汉语常说“像头懒猪”,英语也用 “
hei
 sa
  i
pg”表
承上文可察 ,对动物语簇意义的建构和剖析要 示相同的 喻 义。 英 语 中 “
rat”(胆 小 的 人、懦 夫 ),
as
沿着概念隐 喻 理 论 的 路 径 展 开 。 一 方 面,汉 英 动 物 t
imida
 sa
  r
at(胆小如鼠),
a r
atc
 ros
singt
 hes
 tr
eet
 is
隐喻的意象选择在相当比例上对 应 一 致 ;另 一 方 面, chas
edb
 ya
 ll(过 街 老 鼠,人 人 喊 打);汉 语 “鼠 ”比 喻

汉英动物隐喻的取象并不完全匹配吻合 。 “胆小、偷吃、气量 小”:抱 头 鼠 窜、鼠 窃 狗 盗、鼠 目 寸


光、鼠肚鸡 肠、无 名 鼠 辈 等。 羊 (
sheep)在 中 西 文 化

三、动物隐喻的体验共性和 中均是一种性 情 温 顺 的 动 物 ,该 词 在 汉 英 文 化 中 都 语
用于比喻性格温和、恭顺。此外,在两种文化中有相
文化个性论略
同意义的动物 隐 喻 还 有 ox-eyed(牛 眼 ),
pape
r t
i-
 
1.体验共性
认知语言 学 的 哲 学 基 础 是 体 验 哲 学 ,是 由 La-
gr(纸 老 虎 )
e ;
run
 li
ke a
 rabb
it(一 溜 烟 地 跑 开 ), 言
约翰的行
kof
f &Johson在1999 年 的 合 著 《体 验 哲 学———体
John’
s behav
ior
 showsh
 im 
tob
 ea
  snake(
 
为说明 他 是 一 个 冷 酷 阴 险 的 人 ) d(马


hor
se-f
ace
验性心智及其 对 西 方 思 想 的 挑 战 》的 惊 世 之 作 中 提
脸,脸长而难看的),
a sheepamo
  n wo
g  l
ves(羊 入 狼
出的全新理论 。语言是在人类与外 界 事 物 的 接 触 过
群),makea 
  monkey o
f ones
elf(装 丑 角,出 洋 相 ),
程中,通过身体经验 、大脑神经机制 和 认 知 与 客 观 世  
ch
icken-sh
it(鸡毛蒜皮)等等,不一而足。
界相互作用 而 产 生 的 ,是 主 客 观 互 动 的 产 物 。 从 传 孙
尽管世界各民族思维的方法 、过 程、角度各有千
统观点来看,英语和汉语隶属于距离较远的不同语  
秋,但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构 造 和 感 知 器 官 ,具 毅
系,英语属于印 欧 语 系 ,具 有 抽 象 性 的 特 点 ,而 汉 语 
备相同的感知、认知能力,因此在面 对 相 同 的 物 质 世
属于汉藏语 系,具 有 具 象 性 的 特 点 。 但 根 据 体 验 哲

界时能获得相 似 的 概 念 结 构 ,这 就 使 隐 喻 的 认 知 方 亚
学原理,虽然人 类 语 言 的 语 音 、词 汇、文 字 等 外 部 语
面存在着明显的跨语言共性 。由于 人 类 形 成 概 念 策 莉
言现象不同,但操这些语言的人们却同为人类群体
略的相似性,许多语言都有着类似 的 隐 喻 表 达 ,汉英
的组成部分 ,有着生理机制的趋近 性 ,即大脑神经网 认
语言里众多共享的动物隐喻就是最佳的佐证 。
络的相似性 。这个最根本的特质决 定 了 世 界 各 民 族 知
2.文化特异性 隐
在对自然界和 人 类 社 会 中 存 在 的 共 同 的 自 然 现 象 、
对于“文化”的定义,古今中外 莫 衷 一 是,未见统 喻
社会现象进行描摹时 ,存在着语言 间 的 相 似 性 现 象 。 学
一。《辞海》的 解 释 是:“从 广 义 上 说,指 人 类 社 会 历
换言之,虽然世界各民族生活在不 同 的 地 域 、不同的
史实践 过 程 中 所 创 造 的 物 质 财 富 和 精 神 财 富 的 总

气候环境下 ,但是却共存于同一个 世 界 ,而且人类运 野
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 及 与 之 相 适 应
用语言对世界 的 描 摹 也 主 要 是 对 世 界 基 本 现 象 、基

的文化。”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宗 教 神 话、价值观念 的
本规律的转录 。而现实世界又是有 着 基 本 的 共 同 的 和民俗习惯,每个民族的语言都负载着不同的社会 汉
规律,因而反映 这 些 外 界 规 律 所 形 成 的 认 识 就 会 有 文化因子,人类 语 言 中 的 隐 喻 概 念 系 统 呈 现 出 不 同 英
大致的相似性 。汉英语言在隐喻概 念 的 运 作 方 面 存 的表征模式和源域分布特征 。

在诸多相似性 。


1)地理环境。受地理环境差 异 的 影 响 ,不同地

动物作为人 类 的 朋 友 ,与 人 类 共 同 在 地 球 上 繁 区观察到的动 物 迥 异,因 此 在 各 语 言 表 示 同 一 个 意 肖
衍生息。中国的 十 二 生 肖 是 十 二 种 动 物 的 表 象 ,除 思会用不同动 物 取 喻,要 了 解 动 物 的 生 存 环 境 才 能 语
龙之外都是与人类朝夕相处的生 命 体 。 人 们 通 过 运 领悟动物隐 喻 的 内 涵 。 就 地 理 分 布 来 说,老 虎 是 亚 簇
用身体听 觉、视 觉 及 触 觉 等 来 感 知 ,了 解 动 物 的 习 对
洲的特有种类,原产地主要是东北 亚 和 东 南 亚 ,最原

性、特征、生活习 惯 等,逐 渐 在 人 类 语 言 中 融 入 了 动 始的虎即产自中国。虎在中国寓意“百 兽 之 王、山中 研
物词语以表达 抽 象 的 概 念 ,由 于 人 类 具 有 共 同 的 认 之王”,是威猛雄伟的象征 。汉语中 常 用 虎 来 形 容 威 究
知基础,而作为 反 映 客 观 事 物 本 质 属 性 的 隐 喻 概 念 猛勇武和雄心胆量等,如虎将、虎 威、卧 龙 藏 虎、虎父
又扎根于人类 的 认 知 结 构 中 ,因 此 不 同 语 言 的 概 念 无犬子等。而英美诸国少见老虎 ,相 反 较 接 近 非 洲,
隐喻必然有众 多 共 性 ,从 而 对 这 些 动 物 表 象 的 认 识 对狮子较熟悉,所以l
ion 被认为是勇猛的代言,相关
趋同。人类思维 共 性 颇 多 ,汉 英 两 种 语 言 中 不 乏 动 成语不可胜数,如a
s ma
jes
tic
 as
 al
 ion(像 狮 子 般 威
物喻体与喻义完全一致的例子 。汉语 中 的“猪”和 英 风凛凛)等。
语中的 p
ig 字面意义都 是 指 一 种 头 大 、眼 睛 小、耳 朵 (
2)神话 宗 教。隐 喻 与 神 话 传 说 的 关 系 同 样 密 1
 59  
  
   
    
切异常,一些动 物 隐 喻 的 象 征 意 义 源 于 民 族 所 推 崇 中西方地理环 境、神 化 宗 教、价 值 观 念、民 间 风 俗 等
的神话宗教。在 中 国 的 神 话 传 说 中 ,龙 是 一 种 神 异 文化因素的分歧,汉英动物隐喻也 呈 现 出 百 花 齐 放 、
圣物,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 角、鱼 鳞、口 角 有 须, 各具特色的范式。 ?
能走,能飞,能翻 江 倒 海,吞 风 吐 雾,兴 云 降 雨,是 权
力、尊严的象 征。 汉 语 中 龙 凤 呈 祥 、龙 飞 凤 舞、生 龙 [参   考   文   献 ]
活虎等也都展现了龙在华夏文化 中 的 深 刻 内 涵 。 然 顾雪梁,刘法公 .2007.中 西 文 化 对 比———十 二 生 肖 寓 意 详 解 [M].
而在 西 方 神 话 中,
dragon 却 是 邪 恶 的 代 言,是 恶 魔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的化身,是一只 长 着 翅 膀 ,遍 身 有 鳞,拖 着 长 长 的 尾 何善芬 .2002.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巴,口喷火焰的大蜥蜴 。 廖光蓉 .2000.英汉文化动物对比[
J].外国语,(
05).

语 (
3)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文 化 的 关 键 要 素 ,囊 母燕芳 .
2010.英汉词汇联想意 义 的 文 化 差 异 [M].北 京:国 防 工 业
出版社 .
括全部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涵盖人 与 自 然 的 关 系 、观
  念、道德标准等,是综合性的文化 集 合 。 在 以 农 立 国 Fon
techa,F.& Ca
taan,R.2003.
l Seman
tic 
der
oga
tion
 in an
ima

言 的古代中国,狗 的 作 用 相 对 较 小 ,多 沾 有 贬 义 色 彩, me
t r:A 
apho con
tra
sti
ve-c
ogn
iti
veana
  lys
is 
oftwo 
  mal
e/f
ema
leex-
 
amp
les
 in 
Eng
lish 
and 
Span
ish [
J].J
our
nal
 of
 pr
agma
tis,(
c 35).
如狼心狗肺 、狗胆包天、狗仗人势、狐 朋 狗 友、好狗不
  挡道等。西 方 人 视 狗 为 家 庭 成 员 ,是 “ n’
Goa
tly,2006.
A.Humans,an
ima
ls,and 
met
apho
rs[
J].So
cie
t and
y 


ma s bes

An
ima
ls,(
14).

riend”,多 含 赞 许 之 意,如 a
 top dog(优 胜 者,领
Lako
ff,G.&J on,M.1980.Me
ohns tapho
rs 
We 
Li By [M].Ch
ve  i-
袖)、
ano
 ldd
 og(老手)、
lov me,l
e  ove 
myd
 og(爱 屋
  ago:Un
c ive
rsi
t o
y f 
Chi
cago 
pre
ss.
及乌)等。
孙 Lako
ff,G.&J on,M.1999.
ohns Phi
los
ophy
 in
 the 
Fle
sh-The 
Em-

4)民间 风 俗。 民 间 风 俗 是 人 类 社 会 长 久 形 成 t [M ].New
  bod
ied Mi
nd and
 It
s Cha
llenge
 to We
ste
rn Though
毅 的习俗规制、礼 仪、信 仰、风 尚 之 总 和。 在 各 个 民 族 rk:Ba
Yo sic 
books.
 的风俗习惯中 ,常 把 某 种 动 物 作 为 崇 拜 或 憎 恶 的 对 Low,Gr r[J].App
高 aham.1988.On
 te
ach
ing 
met
apho lied 
Lingu
is-

亚 象,赋予其人 格。 家 禽 当 中,中 国 人 与 鸡 接 触 颇 多 , t
ics,(
02).
莉 语汇甚广,如呆若木鸡;嫁鸡随鸡,嫁 狗 随 狗;小肚鸡 Ne
si,Hi
lar
y.1995.A 
mode
rn 
bes
tia
ry:A 
con
tra
sti
ves
 tudy 
oft
 he
肠;杀鸡焉用牛刀 ;手无缚鸡之力;一 人 得 道,鸡犬升 f
igur
ati me
ve  an
ings 
ofan
  ima
l t
erms [
J].ETL 
Jour
nal,(
49).
认 天等。在国外,鹅 的 用 途 非 常 宽 泛 ,钢 笔 问 世 前,鹅 No
rrck,N.1986.
i Sto
ck 
simi
les[
J].J
our
nal
 of 
Lit
era
r Seman
y  tis,

知 (
15).
毛笔曾取代古 老 的 芦 管 笔 而 风 行 一 时 ,文 艺 复 兴 时

Su
tton,Laur
el.1995.B
itche
s and skank
ly hobags:The p
lae o
c f
喻 代的文学 巨 作 均 是 经 鹅 毛 笔 书 写 而 成 。k
ill
ingt
 he
ang [A].I l,K.& Bucho z, M
学 goos
e t
h a
t l
ays
 the 
gol
dene
 ggs可译为“杀鸡取卵”,
women
 in c
ont
empo
rar
y s
l n Ha
l lt

视 goos
e imp
p les(
bumps)可 翻 作 鸡 皮 疙 瘩,中 西 方 的

eds.).Gende
r Ar
ticu
laed [
t C].London:Rou
tledge.
野 Ta
leb
ine
jad,M.& Da
ste
jri,H.2005.A 
d cro
ss-cu
ltur
als
 tudy 
of
鸡和鹅在风俗内涵上大致对等 。
中 an
ima
l me
tapho
rs:When 
owl
s a
re 
not 
wie[
s J].Me
tapho
r and 
Sym-
的 总之,文化在 概 念 隐 喻 的 派 生 过 程 中 起 着 关 键
l,(
bo 02).
汉 性作用。构成概念隐喻的体验本身 就 是 复 杂 的 文 化
Wha
ley,J.& An
tone
lly,G.1983.The 
bir
dsand 
  bea
sts— Woman
英 建构体。动物隐 喻 深 蕴 于 文 化 土 壤 之 中 ,折 射 着 其 a
s an l[
ima J].Ma
led
ica,(
t 07).
十 承载的方方面面的文化印迹 ,个性十足。

生 收稿日期  2012-07-11
肖 四、结论 [责任编辑   胡宝华]
语 隐喻普遍存 在 于 人 类 语 言 中 ,并 贯 穿 于 人 的 行
[责任校对   韦琮瑜]
簇 为和思 维 中。 动 物 语 汇 是 人 们 隐 喻 认 知 思 维 的 结

果,是人类的认 知 从 其 他 源 域 向 动 物 靶 域 发 生 映 射
比 [作者简介]  孙毅(
1978~ ),江苏南京人,副教授,博士,
研 的结果。 动 物 隐 喻 的 核 要 程 序 是 通 过 对 动 物 的 形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 学 博 士 后 。 研 究 方 向:语 用 学 与 认 知 语
究 态、习性等特征来表征抽象意义 ,借动物喻义表达情
言学。上 海,邮 编:
200433。 高 亚 莉 (
1988~ ),女,甘 肃 天 水
感。人类具有相 同 的 身 体 构 造 和 感 知 器 官 ,面 对 相
人,西安外国 语 大 学 英 文 学 院 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现 代 语 言
同的物质世界 ,获得了相同的感知 和 认 识 经 验 ,从而
学。邮箱:
syt
ony9728@163.
com;陕西西安,邮编:
710061。
探取了相似的概念结构 ,形成认知 的 共 性 ,所以汉英
在动物隐喻方面突显出诸多相似 共 通 之 处 。 但 由 于


 6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