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33卷 第 6期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Vol

.33 No.6

011年 1
2月 98
7-989页 WORLDSCI
TECH R&D Dec
.2011 p
p.98
7-989

三家子矿 6
2煤层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任 啸 ,1 周和平1 韩 军2 杨敬国3 张 奇3
(1.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重庆 4
000
00;
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 1
230
00;
3.辽宁省南票煤电有限公司,葫芦岛 1
250
00)

摘 要:通过对南票三家子煤矿瓦斯地质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煤层瓦斯含量的现场测定和实验室测试,探讨了断层、构造凹地、煤
层围岩、含煤岩系沉积环境以及岩浆侵入等地质因素对 6
2煤层瓦斯赋存、分布的影响;分析了各因素与瓦斯含量的关系,即断层、
岩浆侵入破坏了煤体的结构,构造凹地引起的压性应力导致 6
2煤层区域性渗透率下降,这些因素对瓦斯的逸散均起了阻碍的作
用,因此是影响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绘制出瓦斯含量等值线图,进而为采掘布置和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瓦斯;赋存规律;地质因素;瓦斯地质
中图分类号:TD16
3 文献标识码:A

Re
sea
rche
sonMe
tha
neGe
olog
yRe
gul
ari
tyo
f6
2Co
alSe
am i
nSanj
iaz
iMi
ne
ao,1 ZHOUHe
RENXi ping1 HANJ
un2 YANG J
ing
guo3 ZHANG Qi

(1.Cho
ngqi
ngDe
sig
n&Re
sea
rchI
nst
it
ute
,Ch
inaCo
alTe
chno
log
yEng
ine
eri
ngGr
oup,Ch
ong
qin
g400
000;
2.Li
aoni
ngTe
chni
calUni
ver
si
ty,Fux
in12
300
0;3.Li
aon
ingNa
npi
aoCo
ala
ndEl
ect
ri
ci
tyCo
.,Lt
d.,Hul
uda
o12
5000)

Abst
ract:Throug hana l
yzingtheme thaneg eologi
cdatainthe6 2coalsea
mo ftheNa npi
aoS a
nJ ia-z imine,bas
edonthef i
eldme a
surement
andl
aborato
ryt estfortheme t
ha nec ontento ft
hec oalsem,t
a hegeologi
cfactorsforthe62c oals e
am me t
haneoccurr
encea nddist
ribut
ion

egul
ari
tya r
ed i
scussed,sucha sthef ault,st
ructur
ed epr
essi
o n,coa
lseams urr
o undi
ngrock,coalconte
ntrockssedi
menta
rye nvi
ronment,mag
maint
rusio
na nds oo n.Ther el
a t
ionshipbe tweenallf
a c
tor
sa ndme than
ec ontentisanal
yzed.Itisfoundthatth
ef a
ult
,ma gmaintr
usionb r
eak

heconst
ructi
o no fthec oal,t
hec ompr e s
sives t
res
sc a
u s
edb yt h
es t
ruct
ured epres
sionleadstother egi
onalper
me a
bil
it
yo f62coalseamde 
cr
eas
ed.The s
ef actorsobstructe
dt heme thanefleei
nga r
ethema i
nfactor
stoa ff
ecttheme tha
neo cc u
rrenc
e.Plotmeth
anec ont
entisol
inema p
pr
ovi
desthet heo r
yfo rthemi ningl a
y outandt heme t
h a
nepr event
ing.
Keywor ds:me thane;occu r
rencere gular
ity;geolo
gicfact
ors;methanegeolo
g y

1 引言
为了科学指导煤炭瓦斯灾害防治工作,达到超前预测瓦
斯灾害的目的,必须掌握矿井开采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本
文通过对南票煤电有限公司三家子矿 6
2煤层瓦斯含量等
瓦斯基本参数测试,结合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分析
研究了三家子矿瓦斯地质规律,绘制出三家子矿瓦斯含量等
值线图,从而指导三家子矿安全生产。

2 区域地质构造和矿井井田地质构造
2.
1 南票煤田地质构造
南票矿区位于辽西地区金岭寺—羊山盆地内部(图 1)。
金岭寺—羊山盆地为辽西四个 NE向分布的早中生代陆相盆 图 1 金岭寺—羊山盆地构造位置
地之一,西以南天门断裂为界,与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的北票 Fi
gur
e1 St
ruc
tur
elo
cat
io
nofJ
inl
ing
si
yan
gsh
anb
asi

盆地、朝阳盆地和建昌盆地毗邻。金羊盆地盖层的褶皱以燕 2.
2 矿井井田地质构造
山旋回第二幕形成的最为发育,分布着金岭寺—羊山向斜、 三家子井田位于南票煤田的西南部,井田由于次级构造
小房身向斜、凉水河向斜、马友营子—金岭寺背斜和西架子 歪挑山东西向构造的阻挡,在南石场附近地层由东北向转折
山向斜 [1]。其特点是平缓开阔、轴向 NE,呈雁行式排列的背 成东西走向,形成一个向北倾状的宽缓向斜,井田由岭底下
向斜组成。由于受盆缘西北侧逆冲断裂的影响,呈不对称 至沙金沟,地层产状由近东西向转折成近南北向,倾角在 1
8°
状,西北翼陡、东南翼缓。盆内规模较小的断裂构造均为燕 ~3
5°之间。井田内大、中型断裂构造主要赋存在井田东部,
山运动期的产物,以其Ⅱ、Ⅲ幕明显和强烈,分属于不同的生 主要断裂构造发育有三组。分别为东西向扭性构造、北西向
成时代、力学性质和断裂方向。金羊盆地内部及其边缘发育 扭性构造、北东向扭性构造。方向多为北东向,性质多为扭
着 NE—NNE、NW—NNW、近 S
N向三组断裂构造。 性逆断层,切割较深,主要影响太原统六 ~八煤组,延展一般

00m以上。井田内岩浆岩的空间形态主要可分为岩墙和岩
床,
对煤层破坏严重,在煤层中有分叉、起伏现象,吞蚀煤层,
E
mai
l:r
enx
iao
860528@1
63.c
om
使煤层变薄甚至缺失,岩体进入煤层中,使煤变质成无烟煤

www.gl
obe
sci
.co
m 第 987页
天文学、地球科学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
011年 1
2月

或天然焦。 清晰地显示出三家子矿处于构造凹地中心的形态。
构造凹地地层一般具有较为明显的挤压特征,而相对应
3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的隆起地形则表现为张性特征,或者挤压性较弱。同时构造
3.
1 断层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凹地的地应力场为大地动力场(压缩区),最大、最小主应力
地质构造中的断层破坏了煤层的连续完整性,使煤层瓦 为水平主应力,中间主应力为垂直应力 [3]。并且水平构造应
斯排放条件发生了变化。有的断层有利于瓦斯的排放;也有 力显著,最大和最小主应力都高于区域应力场的平均水平。
的断层对瓦斯的排放起阻挡作用,成为瓦斯散逸的屏障。前 这种较大的压性应力的存在导致三家子矿煤层区域性渗透
者称为开放性断层;后者成为封闭性断层 [2]。断层的开放与 率下降,瓦斯难以逸散。并且构造凹地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封
封闭性决定于下列条件:1)断层的性质和力学性质。一般 闭环境,这也为瓦斯赋存创造了良好环境。
张性正断层属于开放性断层,而压性或压扭性逆断层封闭条
件则较好(图 2)。2)断层与地面或冲击层的连通情况。规
模大且与地表相同或松散冲击层相连的断层一般为开放性
断层。3)断层将煤层断开后,煤层与断层另一盘接触的岩
层性质。若透气性好则利于瓦斯排放。4)断层带的特征。
如断层的充填情况、紧闭程度、裂隙发育情况不同,开放性、
封闭性也不同。三家子矿主要断裂构造发育有三组,分别
为:东西向扭性构造、北西向扭性构造、北东向扭性构造。方
向多为北东向,性质多为扭性逆断层,切割较深,主要影响太
原统六、七、八煤组,由于压扭性逆断层封闭条件较好,因而
阻碍了瓦斯的运移和逸散使得矿井瓦斯含量较高。

图 3 南票矿区构造凹地剖面图
Fi
gur
e3 S
ect
io
nma
pofs
tr
uct
urede
pre
ssi
ona
bou
tNa
npi
aomi
ne

egi
on
3.
4 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图 2 断裂应力状态与瓦斯赋存的关系
Fi
gur
e2 Re
lat
io
nofs
tr
essf
rac
tur
ean
dme
tha
nec
ont
ent 辽西南票煤田晚古生代聚煤盆地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3.
2 围岩封闭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分析表明,晚古生代期间,这一带经历了晚石炭世早期滨海

围岩条件直接影响瓦斯赋存量的大小,决定了煤层顶底 平原环境、晚石炭世晚期后滨沼泽———泥炭沼泽环境和二叠
板岩性对其透气性的强弱。一般情况下,顶板岩层越疏松、 纪陆相冲积平原环境 3个构造岩相古地理时期,随着盆地不
颗粒及孔隙度越大,越利于瓦斯瓦斯运移逸散。 断接受沉积充填,并随海水向南退却逐渐填满,而后转化成
三家子矿 6
2煤层,伪顶多为泥岩,直接顶一般以泥岩 为陆相沉积的演化过程。由于三家子矿以海陆过渡相为主,
为主,砂质泥岩次之;底板则为砂质泥岩,泥岩次之。在裂隙 井田三、五、七、八煤组气煤以镜质组为主,较多的壳质组组
不发育的条件下,泥质含量大于 4
0%的泥岩和砂质泥岩的岩 份以角质体、孢子体大致成层分布,而六煤组则以镜质组为
体渗透率变化范围为 1
0 ~1 -7 -9 2
0 μm ,具有良好的封闭性。 主,有较多的均匀镜质体,壳质组组分以角质体、孢子体为
纵观三家子矿岩性变化,其岩性变化不大,分布较广,赋存稳 主,
镜质组含量通常较高,水体中的藻类、浮游动物往往参与
定。由于泥岩具有良好的封闭性能,具有较高的突破压力且 成煤,形成富含烃类的沥青质体,构成亮褐煤和烟煤中微粒
三家子矿岩性在横向上变化不大,连续性较好,因而对瓦斯 体的前身。三家子的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决定其煤层的瓦
形成良好的封闭条件。 斯生成量相对较大。
3.
3 构造凹地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3.
5 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从现今南票矿区的构造地貌分析来看,南票矿区具有构 三家子矿区侵入的岩浆岩可能有三个源区(图 4),这三
造凹地的特征。南票矿区经向凹地和纬向凹地的宽度在 1
5 个源区分别与成煤期构造有密切关系,岩浆沿断裂带侵入,
~2
0km左右,高程差在 2
00~6
00m左右,三家子矿处于经 沿裂隙形成分支 [4]。成煤后的岩浆侵入活动作用于含煤岩
向凹地和纬向凹地交叉的最低点(图 3)。在图 3(b)中,更 系,
其高温烘烤、高压挤压改变了瓦斯的原始地质因素,直接

第 988页 www.gl
obe
sci
.co


011年 1
2月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天文学、地球科学

影响瓦斯的生成、运移和赋存。岩浆侵入活动对瓦斯主要产 乘法通过科学绘图和分析软件 o
rig
in进行回归分析(图 5),
生成气作用、储运作用和圈闭作用,对瓦斯的成藏起到了重 计算出瓦斯含量一元线性方程为:
要的影响。随着开采程度的增加,岩浆岩的侵入程度越来越 y=0.
0640
2+0.
0121
4H (1)
严重。岩浆岩侵入断层后充填了断层的裂隙空间,对瓦斯起 ———瓦斯含量,m3/
式中,y t;H———开采深度,m。从式(1)
了封闭作用。岩浆岩附近的煤层变质程度高、瓦斯含量也增 中可以看出,瓦斯含量梯度为 1
24m3·t
1 -1
/1
00m。
大。由于煤层埋藏深,上覆岩层厚,瓦斯不易渗出。所以,当 根据剖面线的相关钻孔见煤标高,瓦斯含量梯度(去掉
在深部进行采掘活动时,瓦斯涌出量也增大,而且越接近岩 一个梯度),所测瓦斯含量煤层围岩透气性相关参数,煤层断
墙或大的岩床,瓦斯涌出量就越大。 层性质等 [6],绘制出主采煤层 6
2的瓦斯含量等值线图(图
6),预测出在开采的最深部瓦斯含量可以达到 1 1m3/
0~1 t。

图 5 瓦斯含量拟合曲线及散点图
图 4 三家子矿岩浆岩分布图
Fi
gur
e5 Di
agr
amo
fme
tha
nec
ont
entf
it
te
dcur
vea
nds
cat
te
rpl
ot

Fi
gur
e4 Di
st
ri
but
io
nma
pofma
gma
ti
cro
cksa
bou
tSa
nji
az
imi
ne

4 瓦斯含量测定及预测
地勘阶段瓦斯含量测试数据共 4个(表 1)。由于采取
样品质量、操作失误和测定方法缺陷等原因,地勘煤层瓦斯
含量测值并不全部真实可靠,在利用它们时,必须进行测值
校正等内容的可靠性分析,剔除异常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
性 [5]。三家子矿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直接法在 -7
00m水平
东一区石门、东一采区 -6
00m东翼里段三顺槽等区域进行
了煤层瓦斯含量的实测工作。测量结果如表 2所示。
表 1 6
2煤层地勘阶段瓦斯含量测定结果
Ta
ble1 Te
sti
ngr
esu
lto
f6
2co
als
eamme
tha
nec
ont
enta
ssu
rve
ying 图 6 三家子矿 6
2煤层瓦斯含量等值线图
测点标高 瓦斯含量 Fi
gur
e6 6
2Co
als
eamme
tha
nec
ont
enti
sol
ineo
fSa
nji
az
imi
ne
纬距 经距
(m) (m3/t

45471
94.01 40551843.
77 -386.
00 4.
79 5 结束语
4547521.
09 40551566.
18 -240.
00 3.
51
4548091.
44 40552472.
24 -506.
28 5.
48 三家子矿压扭性逆断层的存在,岩浆岩的侵入均阻止了
45482
39.74 40552170.
88 -565.
75 6.
50 6
2煤层瓦斯的逸散。而且三家子矿正好处在构造凹地的最
表 2 6
2煤层生产阶段瓦斯含量测定结果
低点,由于此处的压性应力较大,导致了 6
2煤层区域性渗
Ta
ble2 Te
sti
ngr
esu
lto
f6
2co
als
eamme
tha
nec
ont
enta
spr
odu
cin
g 透率下降,瓦斯易赋存。
测点标高 瓦斯含量 通过对现场瓦斯含量的测试分析,该矿瓦斯含量较高,
测定地点
(m) (m3/t) 已开采处最大值达到了 9
54m3/
0 t。并且通过线性回归分
-7
00m水平东一区石门 1# -671.8 9.
504 析,得出瓦斯含量与埋深之间具有 y=0
06
402+0
01
214H
-7
00m水平东一区石门 2# -656.8 7.49
-700m水平东一区石门 3# -660.3 9.
193
的线性统计规律。根据 6
2煤层瓦斯含量等值线图,预测出
东一采区 -600m东翼里段三顺槽 -5 80.
62 6.
778 1m3/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也逐渐增加,峰值在 1 t
西一采区 -650m阶段西翼回风道 -622.3 6.
691 左右。
根据地勘阶段和生产阶段瓦斯含量测试结果,三家子矿 根据瓦斯赋存研究结果,本文还绘制了三家子矿 6
2煤
瓦斯含量较高,平均 6
68m3/
5 t,最大达 9
54m3/
0 t。随着开 层瓦斯含量等值线图,进而指导矿区的瓦斯预防及治理工
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也逐渐增加。 作。
根据直接法和间接法所测的瓦斯含量数据,利用最小二 (下转第 9
92页)

www.gl
obe
sci
.co
m 第 989页
天文学、地球科学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
011年 1
2月

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其应用到西露天矿开采沉陷过
程中,能够实现西露天残采期间对抚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厂
区任意点地表沉陷的预测研究。
模型中考虑的断裂对抚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地表沉
陷影响,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得出了与实际观
测值较接近的拟合预测值,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 F1A断裂
对厂区地表沉陷起较大的作用。
通过实测数据的验证,证明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应
用到开采沉陷的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何国清,杨伦,凌赓娣,等.矿山开采沉陷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
学出版社,
199
9.
[2]毕忠伟.开采地面沉陷预测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研究[D].衡阳:

图 1 LWPSO
BP网络收敛图 2
南华大学,00
3.

Fi
gur
e1 LWPSO
BPne
two
rkc
onv
erg
enc
epl
an [3]陈兴权,王解先,谷川.基于主成分分析的 BP神经网络在形变预

表 3 测试样本点各个时间上的相对误差 测中的应用[J
].大地测量和地球动力学,
2008.
6(3):
72
76.

Tabl
e3 Te
sts
ampl
espo
intr
ela
ti
vee
rro
r [4]李红霞,张建雄,赵新华.基于混沌优化 BP神经网络的地面沉降
模型[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
8(5):
396
401.
测点各个时间上的相对误差
点号 [5]张宏贞,邓喀中.人工神经网络在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应用研究
122/月 123/月 124/
月 125/
月 126/月
10 0.
0 30830 0.033615 0.
046746 0.
0532 9
7 0.
05 1106 [J
].金属矿山,
200
9.39
6(6):
21
23.
21 0.
0 48185 0.041466 0.
033410 0.
0258 9
8 0.
02 4078 [6]张安兵,高井祥,张兆江.数据预处理条件下的神经网络开采沉陷
23 0.
0 47191 0.046221 0.
043243 0.
0412 8
8 0.
0 56433 预计模型研究[J
].测绘科学,
200
8,3
3(4):
47
49.
[7]李红霞,张建雄,赵新华.基于混沌优化 BP神经网络的地面沉降
模型[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
8(5):
396
401.
[8]赵林明,胡浩云,魏德华,等.多层前向人工神经网络[M].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99
9.
[9]S
HIY,EBERHARTRC.Empi
ri
cals
tudyo
fpa
rti
cl
eswa
rmo
pti
miz
a

io
n.Pr
oce
edi
ngso
fthe1
999Co
ngr
esso
nEv
olut
io
nar
yCo
mput
at
io

[J
].1
999,
3:19
45
195
0.
[10]REI
JERSHA.Ac
ohe
sio
nme
tri
cfo
rthed
efi
nit
io
nofa
cti
vi
ti
esi
na
wo
rkf
lo
wpr
oce
ss[A].I
nte
rna
ti
ona
lWo
rks
hopo
nEv
alua
ti
ono
fMo
d

li
ngMe
tho
dsi
nSy
ste
msAna
lys
isa
ndDe
sig
nVe
lde
n,Aus
tr
ali
a:
200
3.
图 2 10、
21、
23三点实测值与预测值 [11]葛哲学,孙志强.神经网络理论与 MATLABR20
07实现 [M]北
Fi
gur
e2 Me
asur
eda
ndpr
edi
ct
edv
alue
sof10,
21,
23 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
8.

6 结束语
本文建立基于线性下降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LWPS
O)

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

(上接第 9
89页) 2
版社,009:
141
144.
[4]佟德文,王立君.南票煤田三家子井田侵入岩特征及其对煤层影
响程度分析[J
].中国煤炭地质,
200
9(1
0):
20
25.
参考文献
[5]王魁军,程五一,高坤,等.矿井瓦斯涌出理论及预测技术[M].北
[1]王伟锋,陆诗阔,孙月平.辽西地区构造演化与盆地成因类型研究
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9:
64
88.
[J
].地质力学学报,
1997,
3(03):
81
89.
[6]张子敏,张玉 贵.三 级 瓦 斯 地 质 图 与 瓦 斯 治 理 [J
].煤 炭 学 报,
[2]张子敏,张玉贵.大平煤矿特大型煤 与瓦斯 突出瓦斯 地质 分 析
20
05,
30(04):
455
458.
[J
].煤炭学报,
2005,
02:
137
140.
[3]张宏伟,韩军,宋卫华,等.地质动力区划[M].北京:煤炭工业出

第 992页 www.gl
obe
sci
.co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