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46 FLUID MACHINERY Vol. 46,No.

10,2018

文章编号:1005-0329(2018)10-0046-05

应用技术

双回路蓄能器充液阀的设计与研究
朱石沙 1,章 岱 1,黄鹏程 1,吴彦波 2
(1. 湘潭大学,湖南湘潭 411105;2.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00)

摘 要: 为了提高轮式挖掘机制动系统的可靠性,采用换向阀和控制阀的组合形式设计了一种双回路蓄能器充液阀,并
在单回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内置梭阀,能够同时为前、后桥 2 个蓄能器迅速充液。利用 AMESim 软件仿真分析了前、后
桥蓄能器压力的变化和充液阀至下游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充液过程中前、后桥蓄能器压力上升迅速且平稳,到达上限压
力时换向阀迅速换向;
针对仿真结果,
对充液阀进行了充液试验,
试验结果中前、
后桥蓄能器压力变化曲线与仿真结果基本
吻合。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充液阀充液过程迅速且平稳,
能够在工程车辆的全液压制动系统及相关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 双回路蓄能器充液阀; AMESim 仿真;
控制阀设计; 充液试验
中图分类号: TH137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005-0329.2018.10.009

Design and Research of Dual-circuit Accumulator Charging Valve

ZHU Shi-sha1,ZHANG Dai1,HUANG Peng-cheng1,WU Yan-Bo2


(1.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05,
China;2.Guizhou Aerospace Electronics Co.,Ltd.,Guiyang 5500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braking system of the wheeled excavator,a type of dual-circuit accumulator
charging valve was designed in the combined form of reversing valve and control valve,and a built-in shuttle valve was added
on the basis of the single circuit,in this way,it can charge the liquid simultaneously for two accumulators in the front and rear
bridges quickly.The pressure change of the accumulators in front and rear bridges and the flow rate change of the charging valve
to downstream flow rate were analyzed using AMESim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of the accumulators in front and
rear bridges rises quickly and smoothly in the charging process,the reversing valve reverses quickly when the pressure rises to the
upper limit of the pressure;charging test for the charging valve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and the pressure
change curves of the accumulators in front and rear bridges in test results are basically in agreement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rging process of the designed charging valve is quickly and smoothly,it can be applied widely in
the full hydraulic brake system and other related areas of the engineering vehicles.
Key words: dual-circuit accumulator charging valve;design of control valve;AMESim simulation;charging test

0 引言 能器进行充液并将蓄能器的压力维持在一个稳定
的范围内,制动时为制动回路提供动力[9,10]。因
制动系统在保障轮式挖掘机行驶和作业等 此充液阀的充液速度和效率对整个制动系统的性
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气压、气液 能有非常关键的影响。
制动系统因需要元件较多、输出压力较低、制动不 鉴于充液阀的原理和构造较复杂,设计和制
稳定等缺陷[1~6],难以满足工程车辆高安全性的 造的难度较大,因此市场上并未出现相关成熟
要求。全液压制动系统以集成化程度高、控制稳 的产品。20 世纪 90 年代,李军最初设计了一种
定、制动平稳等优点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工程车辆 XC-17 型蓄能器充液阀,然而这种充液阀完成数
上[7,8]。全液压制动系统通过蓄能器充液阀对蓄 次制动工作后,系统内部的压力下降明显,需要及

收稿日期: 2017-11-27 修稿日期: 2017-12-28


第 46 卷第 10 期,2018 年 10 月 流 体 机 械 47

时补充油液来维持继续制动[11]。近年来,乔跃平 充液阀的结构如图 2 所示,各油腔均标注在


等采用换向阀作为进油控制阀设计了一种蓄能器 图 1 中,其中单向阀 CV1 和梭阀在图 2 中未示出。
[12]
充液阀,提高了充液阀的密封性和充液效率 。 当任意一个蓄能器的压力小于充液阀的下限压
林幕义等在充液阀结构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充 力时,充液阀进入充液状态,此时油液从进油口 p
液动态特性,并利用 Matlab 研究了充液阀充液特 经过换向阀流入 b 腔,再经过单向阀 CV1 流入 d
性的影响因素 [13]
。张振东等采用 AMESim 仿真 腔,d 腔中的油液经过阀座 13 上的小孔流入 e 腔,
研究了充液阀的结构参数对充液速度的影响,并 e 腔和 c 腔连通,此时控制阀反馈的压力在换向
采用遗传算法缩短了充液阀的充液时间 [14~20]
。 阀阀芯的右侧建立,和回复弹簧 11 共同阻止换向
双回路液压制动系统有 2 条独立的充液和制 阀阀芯的移动,使其不被推动到打开 S 口。此时,
动回路,当任意一条发生故障失效时,另一条仍 b 腔中的油液经过单向阀 CV1 流入梭阀,优先对
然能保障工程车辆制动的完成,大幅提升了制动 前、后桥 2 个蓄能器进行充液。充液至充液阀的
系统的可靠性。本文基于双回路液压制动系统提 d 腔内的压力与蓄能器压力一致,推
上限压力时,
出的一种采用换向阀和压力控制阀组合形式的双 动控制阀阀芯向左移动,使得右球阀 16 关闭、左
回路蓄能器充液阀,确保充液阀优先为前、后桥蓄 球阀 2 开启,腔 e、腔 f 和腔 c 连通,反馈给腔 c 的
能器充液,当蓄能器压力到达上限时,换向阀迅速 压力变为油箱的压力,因此腔 c 的压力快速降低,
换向使得油液流入下游系统。同时在充液阀的内 使得进油口的油液推动换向阀的阀芯向右移动,
部设置了一个梭阀,就能够同时为前、后桥 2 个 并通过 s 口流向下游系统,整个充液过程完成。
蓄能器迅速且稳定充液,并且 2 条回路各自独立
互不影响,保障了制动系统可靠的工作。本文对
充液阀的充液特性进行了 AMESim 仿真分析,并
且进行了充液试验,依此来验证充液阀设计的合
理性。

1 双回路蓄能器充液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充液阀采用集成式的设计,其内部主要包括
图 1 所示的换向阀 1、控制阀 2、梭阀 3 和单向阀
CV1 等。其中 P 为进油口;AC1,AC2 分别连接前、
后桥蓄能器 A1,A2;F1,F2 连接制动阀;BK 连接
S 连接下游液压系统;T1,T2 连接油
驻车制动器;
箱;LS 连接隔膜式压力开关。
1. 溢流阀;2. 左球阀;3. 大弹簧座;4. 调压弹簧;5. 弹簧座;
6. 保护帽盖;7. 调压螺杆;8. 锁紧螺母;9. 端盖;10. 换向阀阀芯;
11. 回复弹簧;12. 阻尼塞;13. 阀座;14. 小弹簧座;15. 复位弹簧;
16. 右球阀;17. 充液压力控制阀芯;18. 阀体;19. 单向阀 CV2;
20. 电磁换向阀

图2 双回路蓄能器充液阀结构原理

2 控制阀设计与分析

1. 换向阀;2. 控制阀;3. 梭阀;4. 溢流阀;5. 电磁换向阀


控制阀是充液阀中的重要元件,其主要作用
图1 双回路蓄能器充液阀工作原理 是控制充液阀的上、下限压力,维持蓄能器的压力
48 FLUID MACHINERY Vol. 46,No.10,2018

稳定在这个范围内,避免频繁充液造成整个全液 腔 d 内部的压力小于调压弹簧的弹力,使得控制
压系统不稳定。 阀阀芯向右移动 Δx0,回到初始状态,此时平衡方
忽略油液的可压缩性和油液在油路中泄漏导 程为:
致压力降低的影响,并且假设左右球阀的开启和 2
K1 x1 = K2 x2 + P1π ( R1 cos β ) (4)
关闭在瞬间完成。充液过程中换向阀右侧 c 腔反
馈的压力为蓄能器的压力,左球阀处于关闭状态, 得到,下限压力:
控制阀阀芯受到的压力等于蓄能器的压力。此时 K1 x1 -K2 x2
控制阀阀芯的平衡方程为: P1 = 2
π ( R2 cos β ) (5)
2
K1 x1 = K2 x2 + Pπ ( R1 cos α ) + F0 (1)
式中 R2 ——右球阀阀球的半径,mm
式中 K1,K2 ——调压弹簧和复位弹簧的刚度, β ——阀座右侧锥角度,°
N/mm 根据式(3)、(5)可以看出,充液阀的上、下
x1,x2 ——调压弹簧和复位弹簧初始变形 限压力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控制阀阀球直径 R1,R2
量,mm 以及左右阀座角 α ,
β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控制
R1 ——左球阀阀球的半径,mm 阀阀球直径和阀座角来改变充液阀的上、下限压
α ——阀座左侧锥角度,° 力,不仅降低了元件加工工艺难度,同时也增强了
F0 ——阀体受到弹簧座向左的压力,N 制动系统的稳定性。
当充液完成时,前、后桥蓄能器的压力都到达
充液阀的上限压力 P2,控制阀芯受到的液压力与 3 仿真与试验
复位弹簧弹力的合力大于左侧调压弹簧弹力,因
此向左移动 Δx0,调压弹簧形变量增加 Δx0,复位 3.1 AMESim 仿真分析
弹簧的形变量减少 Δx0,使得左球阀打开、右球阀 为了了解双回路蓄能器充液阀的动态特性,
关闭,阀芯状态如图 3 所示。 利用 AMESim 软件中 HCD 模块建立的仿真模型
如图 4 所示。其中梭阀是由 2 个对顶的单向阀
组成,2 个单向阀对称安放且共用一个阀套,阀芯
的初始位置由 2 个蓄能器的起始压力决定,高压
侧推动阀芯,将低压侧打开,使蓄能器优先向较
低压的蓄能器充液。为了验证充液阀是否通过
梭阀优先向较低压的蓄能器充液,设定蓄能器 A1
的起始压力为 9 MPa,蓄能器 A2 的起始压力为 8
图3 控制阀阀芯充液结束状态 MPa,主要的参数如表 1 所示。

此时平衡方程为:
2
K1 ( x1 + ∆x0 ) = K2 ( x2 − ∆x0 ) + P2π ( R1 cos α ) (2)

得到,上限压力:

K1 ( x1 + ∆x0 ) − K2 ( x2 − ∆x0 )
P2 = 2 (3)
π ( R1 cos α )

当全液压制动系统处于制动工况运行时,蓄
能器将储存的油液输入至制动系统,压力随着制
动的进行而下降,降至充液阀的下限压力 P1 时, 图4 充液阀 AMESim 仿真模型
第 46 卷第 10 期,2018 年 10 月 流 体 机 械 49

表1 充液过程的主要仿真参数 阀对前、后桥蓄能器同时进行充液,其压力平稳地
参数 数值 上升 0.21 s 左右,两者压力均上升至压力上限,之
制动泵流量(L/min) 10 后保持稳定。从图 5(b)所示的至下游系统流量
蓄能器 A1 起始压力(MPa) 9 曲线可以看出蓄能器压力上升至上限压力的过程
蓄能器 A2 起始压力(MPa) 8 中,至下游系统流量一直保持为 0,说明充液过程
蓄能器 A1,A2 体积(L) 2 中控制阀反馈的液压力阻止换向阀换向,制动泵
梭阀阀芯直径(mm) 8 输出的油液全部流向充液阀,当 2 个蓄能器压力
换向阀芯直径(mm) 15 均上升至上限压力,换向阀迅速换向,制动泵输出
控制阀阀球直径(mm) 6.5 的流量出现小幅抖动后全部平稳地流入下游液压
控制阀阀芯右侧弹簧刚度(kN/mm) 6.7 系统,充液完成,整个充液阶段耗时约为 0.21s。
控制阀阀芯左侧弹簧刚度(kN/mm) 1.3 3.2 充液试验
换向阀弹簧刚度(kN/mm) 13.4 为了检验充液阀在实际工作中的充液特性,
梭阀弹簧刚度(kN/mm) 1.5 通过液压试验台对充液阀进行充液试验。试验台
阀座左侧锥角度(°) 45 主要由进油装置、液控先导装置、回油过滤装置、
阀座右侧锥角度(°) 30 及补油装置组成。进油装置由 2 台电液比例控制
前、后桥蓄能器压力及下游液压系统流量的 泵组成,其流量可通过外接压力传感器实现无级
仿真曲线如图 5 所示。 变化,使试验台最高流量可达到 300 L/min。通过
试验台内置的压力传感器和数字流量计可以测量
前、后桥蓄能器的实时压力。试验台的最高试验
压力为 35 MPa。
根据充液阀的工作原理将各部件依次连接,
其中充液阀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连接进油管和
回油管,AC1,AC2 分别与前、后桥蓄能器 A1,A2
相连接,设定 2 个蓄能器的起始压力均为充液阀
的下限压力,F1,F2 分别连接到液压试验台的 2
个测压接头以测量前、后桥蓄能器 A1,A2 的压力
变化。调节制动泵流量到 10 L/min,对充液阀进
行试验。
(a)蓄能器压力

图6 蓄能器充液试验压力曲线
(b)下游液压系统流量 从图 6 所示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前、后桥蓄
图5 蓄能器压力及下游液压系统流量仿真曲线 能器的压力变化曲线基本吻合,两者压力相差最
从图 5(a)可以看出,充液阀通过梭阀实现优 大值约为 0.2 MPa;
0.12 s 左右充液阀对 2 个蓄能
先对较低压蓄能器 A2 充液,初始阶段蓄能器 A2 器同时进行充液,两者压力平缓地交替上升,说明
的压力快速上升,蓄能器 A1 的压力保持稳定,直 充液阀充液响应迅速,至 0.5 s 左右,两者压力均
到 2 个蓄能器的压力相同时(0.06 s 左右),充液 平稳上升到上限压力约为 11.3 MPa,之后保持稳
50 FLUID MACHINERY Vol. 46,No.10,2018

定,充液过程完毕。2 个蓄能器基本同时进入充 [6] 蔡九茂,李莉,翟国亮,等 .3 种微灌砂过滤器水动


液状态和到达充液结束状态,表明前、后桥蓄能器 三向阀性能比较试验研究[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工作同步性好。 2017,35(7):596-601.
[7] Chen J,
Liu X,
Wang T,et al.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对 比 仿 真 和 试 验 结 果 发 现,前、后 桥 蓄 能
hydraulic brake valve of full hydraulicbraking system
器充液压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充液阀的
[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3,
AMESim 模型基本能够反映其充液特性。由于建
45(5):75-79.
模时忽略了一些因素,两者之间仍有一定的差异:
[8] GONG Mingde,WEI Hailong.Full power hydraulic
试验结果中,同一时间下 2 个蓄能器的压力大小 brake system based on double pipelines for heavy
存在一定差异,由于充液过程中,充液阀通过梭阀 v e h i c l e s[J].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M e c h a n i c a l
优先向较低压蓄能器充液,此时较低压蓄能器压 Engineering,2011,24(5):790-797.
力上升更迅速。待压力上升高于另一个蓄能器后, [9] 李艳利 . 蓄能器充液阀的工作原理及仿真分析[J].
梭阀阀芯移动,充液速度降低,充液阀对另一个蓄 流体传动与控制,2016(3):9-11.
能器进行充液,此时 2 个蓄能器压力值相差最大。 [10] 刘艳辉,阎竞实 . 全液压制动充液阀仿真与实验研
因此整个过程 2 个蓄能器的压力不断交替上升。 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12):88-92.
[11] 李 军 .XC-17 型 蓄 能 器 充 液 阀 的 研 制[J]. 矿 冶,

4 结语 1998(3):11-14.
[12] 乔跃平,汤淮,王华,等 . 工程机械全液压制动系
统 的 蓄 能 器 充 液 阀:中 国,CN101963164A[P].
本文介绍了一种双回路蓄能器充液阀的工作
2011-02-02.
原理和结构特点,并分析了控制阀阀芯在不同工
[13] 林慕义,孙大刚,张文明,等 . 全动力制动系统蓄能
况下的受力情况,得出充液阀的上、下限压力可以
器充液阀的稳健设计[J]. 农业机械学报,2007(8)

通过改变控制阀阀球直径和阀座角而改变。为了 22-25.
了解其动态特性,通过充液阀的 AMESim 模型, [14] 余建平,罗骁,付佳,等 . 基于分离转捩模型的轴流
仿真分析了前、后桥蓄能器压力的变化及充液阀 式止回阀减阻试验研究[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至下游液压系统流量的变化;并对充液阀进行充 2017,35(5):410-416.
液试验,仿真和试验的结果都证明了充液阀充液 [15] 周大庆,刘跃飞 . 基于 VOF 模型的轴流泵机组起
过程迅速且平稳,能够在轮式挖掘机的制动系统 2016,34
动过程数值模拟[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及相关领域中推广应用。 (4):307-312.
[16] 王洪璞 . 低温控制阀阀座泄漏量检验标准解析[J].
参考文献 化工设备与管道,2016,53(3):84-89.
[17] 李前,陈文飞 . 焊接绝热气瓶用安全阀国家标准研
[1] Karthikeyan P,Sonawane D B,Subramanian S C.
究[J]. 压力容器,2016,33(2):57-60.
Model-based control of an electropneumatic brake
[18] 张超,陈团海,彭延建 . 大型 LNG 全容罐泄放阀火
system for commercial vehicles[J].International
灾 安 全 性 分 析[J]. 压 力 容 器,
2016,33(12):41-
Journal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2010,11(4):507-
48.
515.
[19] 杜卫,洪顺军,吴义勇,等 . 斜置双瓣止回阀内部流
[2] 黄朝胜,刘明辉,侯国政,等 . 气压制动系统储能装
态的模拟与试验研究[J]. 流体机械,2016,44(2):
置容量特性研究[J]. 汽车工程,2004,26(6):726-
7-11.
729.
[20] 张振东,石楠楠,姜文平,等 . 全液压制动系统充液
[3] Jang S,Yeo H,Kim C,et al.A study on regenerative
阀性能仿真与结构优化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braking for a parallel hybrid electricvehicle[J].KSME
2015(1):43-45.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1,15(11):1490-1498.
[4] 应之丁 . 气液制动系统的探讨[J]. 上海铁道大学
作者简介:朱石沙(195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流
学报,1997(3):61-66.
体传动与控制、智能材料研究,E-mail:zssxtdx@xtu.edu.cn。
[5] 臧延旭,邱城,胡铁华,等 . 管道内检测设备速度控 通讯作者:章岱(1993-)男,硕士研究生,通讯地址:411105
制系统研究进展[J]. 化工设备与管道,2016(6): 湖 南 湘 潭 市 雨 湖 区 羊 牯 塘 湘 潭 大 学 机 械 工 程 学 院,E-mail:
87-91. xtdx_zhangdai@163.com。

You might also like